Customer Logins

Obtain the data you need to make the most informed decisions by accessing our extensive portfolio of information, analytics, and expertise. Sign in to the product or service center of your choice.

Customer Logins

My Logins

All Customer Logins
S&P Global Mobility

  • S&P Global
  • S&P Dow Jones Indices
  •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S&P Global Mobility
  •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 S&P Global Ratings
  • S&P Global Sustainable1
Close
Discover more about S&P Global's offerings
Investor Relations中国汽车官网日本語サイト 한국 자동차 사이트
S&P Global Mobility
  • Who We Serve
  • Capabilities
  • Analysis & Podcasts
  • Expert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Who We Serve
      • Agencies & Media
      • Automakers
      • Energy & Infrastructure
      • Financial Companies
      • Government
      • Insurance Companies
      • Logistic Companies
      • National Sales Companies & Dealers
      • Suppliers
      • Tech Companies
  • Capabilities
      Forecasting & Planning
      • Vehicle Demand
      • Vehicle Production
      • Technology
      • Sustainable Mobility
      Sales Performance & Marketing
      • Marketing Activation
      • Sales Optimization
      • Industry Performance
      • automotiveMastermind
      Vehicle In Use
      • Parts Demand & Fitment
      • Owner Notificatio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ARFAX
  • Analysis & Podcasts
      • Automotive Insights
      • Podcasts
      Subscribe to our Monthly Automotive Newsletter & Podcast
  • Experts & Events
      Events
      • All Events
      • In Person Events
      • Webinars
      • Webinar Replays
      Expertise
      • All Experts
  • Login
      •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orldview)
      • Automotive Catalyst for Insight
      • Automotive MarketInsight
      • Automotive Planning Solutions
      • Automotive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liance Monitor (VPaC)
      • Automotive Vehicl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VTIP)
      • Connect
      • TIPNet
  • Contact Us
      • Agencies & Media
      • Automakers
      • Energy & Infrastructure
      • Financial Companies
      • Government
      • Insurance Companies
      • Logistic Companies
      • National Sales Companies & Dealers
      • Suppliers
      • Tech Companies
    • Forecasting & Planning
      • Vehicle Demand
      • Vehicle Production
      • Technology
      • Sustainable Mobility
      Sales Performance & Marketing
      • Marketing Activation
      • Sales Optimization
      • Industry Performance
      • automotiveMastermind
      Vehicle In Use
      • Parts Demand & Fitment
      • Owner Notificatio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ARFAX
      • Automotive Insights
      • Podcasts
      Subscribe to our Monthly Automotive Newsletter & Podcast
    • Events
      • All Events
      • In Person Events
      • Webinars
      • Webinar Replays
      Expertise
      • All Experts
      •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orldview)
      • Automotive Catalyst for Insight
      • Automotive MarketInsight
      • Automotive Planning Solutions
      • Automotive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liance Monitor (VPaC)
      • Automotive Vehicl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VTIP)
      • Connect
      • TIPNet

    技术与移动性亮点

    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AskMobility@spglobal.com 或 添加 微信客服 SPGlobalMobility

    与我们联系 标普全球汽车为汽车行业提供覆盖整个市场的洞见、专业知识和高级规划解决方案。如需获取更多信息,欢迎与我们联系。
    查看
    Automotive微信订阅 S&P Global Mobility为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值得信赖的关键决策信息来源。我们的解决方案覆盖了汽车行业各细分领域。
    注册成为VIP

    Grab与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携手合作,评估自动驾驶汽车对东南亚出行格局的影响

    2025年3月26日

    东南亚领先的网约车和送餐应用Grab最近已与Autonomous A2Z、Motional、文远知行和九识智能在内的四家知名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这些合作旨在探索自动驾驶车辆在东南亚独特交通生态系统中蕴含的变革潜力,该地区有着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且面临诸多挑战。Grab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陈炳耀,详细介绍了深入了解自动驾驶技术在东南亚影响的紧迫性。他强调,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但其对该地区交通出行格局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有待探索。通过这些合作,Grab旨在深入探究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在强化交通运输生态系统的同时,继续发挥驾驶员和配送合作伙伴的重要作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出行和配送领域的重要参与者,Grab致力于安全、负责任地应用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计划与政府机构及驾驶员协会紧密合作开展试点研究,促进关键能力的学习和发展,以支持将自动驾驶汽车融入现有基础设施。这些研究的重点将涵盖多个关键领域。首先,安全和减少事故是首要关注点,旨在积极验证自动驾驶车辆在提升道路安全、减少人为错误及改善交通管理方面的作用。其次,合作将探索就业岗位创造和劳动力转型,分析自动驾驶行业所需的新岗位和技能,并为现有驾驶员和配送合作伙伴提供提升技能及角色转换的途径。最后,研究将评估穿梭巴士、公交车、轿车及配送机器人等各类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这一分析将围绕运营条件、网联改善和成本结构展开,确保自动驾驶服务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长期可行。随着Grab开启将自动驾驶技术融入东南亚交通格局的新征程,从这些合作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将为打造更安全、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奠定基础。

    作者:Jamal Amir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摩比斯公布未来出行的宏伟愿景

    2025年3月26日

    据美通社报道,现代摩比斯日前公布了其全新的发展愿景——“引领全球出行变革,突破界限改变世界”,旨在提升其在业界的全球影响力,并重新定义自身在未来出行领域的角色。这一愿景彰显了该公司致力于提升内部凝聚力并激发员工使命感,同时推动行业深刻变革的坚定承诺。现代摩比斯正积极调整战略,以顺应未来出行领域的新兴发展趋势。该公司计划通过专注于软件定义车辆(SDV)、先进人机界面(HMI)、电动汽车以及创新底盘和安全零部件的研发,强化其竞争优势。通过差异化的零部件供应,现代摩比斯旨在重新定义并超越传统一级供应商的角色,目标是成为0.5级供应商以及出行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现代摩比斯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到2033年将来自海外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占比从目前的10%大幅提高至40%。这一宏伟目标凸显了现代摩比斯对全球扩张的坚定决心,及其开拓契合未来出行市场需求新业务领域的渴望。在构建这一愿景的过程中,现代摩比斯注重采用协同合作。过去一年里,公司通过调查、研讨会和深入访谈等形式,邀请了约700名员工参与其中,以确保这一愿景充分吸纳自下而上的想法,而非自上而下的指令。这一各方参与的包容性过程旨在设定能让全体员工产生共鸣的共同目标,培养勇于担当和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现代摩比斯首席执行官Lee Gyu-suk深入阐述了这一愿景的重要意义,他表示:“确立这一愿景,是我们朝着塑造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实现这一愿景需要整个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依靠某个组织或特定部门的努力。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每个团队、每个员工都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变革。”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公布其未来愿景是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顺应移动出行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推行协作方式并让员工参与到愿景设定的过程,公司正营造一种积极创新、勇于担当的企业文化。这种自下而上的策略不仅提升了员工士气,还确保了公司目标能与具体执行人员产生共鸣。此外,提高海外市场销售额的宏伟目标体现了现代摩比斯对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积极态度,这将助力其成为未来全球出行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作者:Jamal Amir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新思科技与Vector Informatik携手合作,推动软件定义汽车发展

    2025年3月19日

    此次合作旨在提升汽车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成本效益


    Source: Getty Images/PeopleImages

    根据3月1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新思科技日前与Vector Informatik已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通过此次合作,两家公司计划提供一系列预集成解决方案,将Vector在软件工厂流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新思科技在电子数字孪生领域的卓越能力相结合。这一创新举措预计将推动软件确认环节的左移,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的软件开发和部署。

    通过整合双方在软件定义汽车开发方面的优势,新思科技和Vector旨在降低开发成本,加快开发迭代,并全面提升从早期合规性验证到后续OTA无线升级及动态数据收集环节的软件质量。

    这一合作得到了领先汽车技术供应商马瑞利的高度评价,该公司预计,这些集成工具将显著简化开发流程,特别是在利用数字孪生进行复杂系统的早期仿真和验证方面。马瑞利期待利用这些工具,进一步加速电子产品开发流程的数字化进程。

    Vector Informatik软件工厂副总裁Marcus Eggenberger详细介绍了,将新思科技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与Vector软件工厂相结合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这一整合不仅将使车企能够扩大其测试和验证流程的规模,同时促进从软件在环到硬件在环测试的平稳过渡。此次合作有望提升汽车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成本效益,加速推动汽车行业创新。

    作者:ATI News Team




    台积电将在美国半导体制造领域投资1,650亿美元

    2025年3月12日

    这一投资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创造超过4万个工作岗位,计划在菲尼克斯新建三座工厂


    Source: Getty image/ Aydinmutlu

    台积电在3月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计划大幅增加其在美国的投资,拟将投资总额提高至1,650亿美元,以推动对人工智能未来至关重要的半导体制造。

    这则声明是台积电位于中国台湾新竹的总部发布的,台积电承诺在现有650亿美元半导体业务(主要位于菲尼克斯)的基础上,再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这笔计划中的投资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外国直接投资,投资包括建造三座新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个大型研发中心。

    台积电的这一投资举措预计将在半导体领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创造4万个建筑相关岗位,同时在芯片制造和研发领域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此外,台积电的投资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为亚利桑那州乃至整个美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间接经济产出。台积电的投资不仅彰显了其对包括苹果、英伟达、超微半导体、博通和高通等美国主要科技企业客户的承诺,也反映出其致力于强化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及完善生态系统的决心。

    亚利桑那州工厂目前已投入运营,雇佣员工超过3,000名,此次扩张被认为是巩固美国在半导体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举措。这一举措不仅有望增加美国先进半导体的产量,还旨在通过台积电在美国的首批先进封装技术投资,进一步完善美国国内的人工智能供应链。台积电在美国的业务布局包括位于菲尼克斯的制造工厂、位于华盛顿州卡马斯的晶圆厂,以及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和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设计服务中心,彰显出台积电在美国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ATI News Team




    Wayve在德国设立新的汽车人工智能中心

    2025年3月12日

    Wayve选择在巴登-符腾堡州开展道路测试,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汽车技术及一批新的测试车辆,加强其在欧洲的业务布局


    Source: Getty Images

    据3月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报道,Wayve已选择在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设立一个道路测试和研发中心,标志着其在欧洲大陆的业务扩张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Wayve还将引入一批全新的测试车辆,旨在利用德国复杂多变的驾驶条件,进一步推动其人工智能驱动的汽车产品的发展。德国具有从拥挤城市道路到高速公路在内的、丰富多样的驾驶场景,这为Wayve优化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突破自动驾驶能力边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测试场景。

    Way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Kendall对于公司进军德国市场表示出极大热情,他指出,德国悠久的汽车制造传统以及深厚的工程人才储备,对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驾驶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此次业务扩张之前,公司已完成了规模达10.5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在英国和美国顺利开展了道路测试项目。Wayve专注于开发人工智能驱动、可集成到任何车辆的可扩展解决方案,随着汽车行业向人工智能赋能的出行模式转变,这将使公司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Wayve的目标是通过其领先的AV2.0技术重新定义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扩展性。通过利用多样化的驾驶数据训练人工智能,Wayve致力于开发能够适应新环境且无需依赖高清地图或复杂传感器系统的自动驾驶模型。此次进军德国市场,不仅开启了Wayve发展历程的新篇章,也彰显了其扩大在全球关键汽车市场业务布局的坚定承诺。同时,Wayve将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嵌入式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作者:ATI News Team




    纽劢科技与瑞萨电子携手合作推进智能驾驶技术

    2025年3月5日

    此次合作旨在将人工智能与半导体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车辆的智能水平


    Source: Getty Images

    根据2月2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报道,专注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科技的纽劢科技与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瑞萨电子日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该合作协议由纽劢科技市场生态事业部负责人孙哲及瑞萨电子高性能计算事业集团市场负责人Takeshi Fuse共同签署。此次合作聚焦于将纽劢科技的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与瑞萨电子的高性能R-Car V4和R-Car X5系列芯片相结合,旨在开发先进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两家企业将共同致力于打造高效、可靠且用户友好的智能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与瑞萨电子的战略合作有望进一步巩固两家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及一级供应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从而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更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作者:ATI News Team




    LG Innotek推出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

    2025年3月5日

    LG Innotek开发面向网联汽车的全新电子元件,目标是到2030年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


    Source: Getty Images

    LG Innotek在首席执行官Moon Hyuksoo的领导下,于2月25日宣布,成功开发出一款面向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的全新电子元件——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AP模块)。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该公司从现有的电子元件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正式进军汽车电子半导体领域。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被设计为车辆的“大脑”,集成并控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数字座舱等汽车电子系统。该产品旨在满足网联汽车时代对高效数据处理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这一能力正是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的传统半导体芯片所缺乏的。

    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尺寸小巧,仅为2.5英寸x2.5英寸,集成了包括存储半导体、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以及支持各类系统控制的集成芯片组在内的超过400个元件。其紧凑的外观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设计上的灵活性,并且由于元件之间信号传输距离缩短,控制性能也得到了提升。此外,LG Innotek运用虚拟翘曲预测技术,进一步提升模块的散热性能并缩短开发时间。

    LG Innotek正在与北美半导体企业为主的全球半导体企业展开合作,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量产。随着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的开发,LG Innotek旨在巩固其在半导体零部件业务领域可靠技术合作伙伴的地位,力争到2030年实现年度销售额30亿美元的目标。其销售策略重点将聚焦于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射频系统级封装及汽车应用处理器模块等高价值半导体衬底产品。

    作者:ATI News Team




    大陆集团发布面向大众和高端市场的可扩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Xelve

    2025年1月22日

    凭借先进技术集成,Xelve旨在满足大众和高端市场对L2级至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


    Source: Getty/JackyLeung

    大陆集团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了Xelve,这是一款兼具可扩展性与成本效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Xelve旨在满足大众和高端市场的需求,提供从L2级至L4级在内的一系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Xelve系列包括Xelve Park、Xelve Drive和Xelve Pilot,通过深度融合技术提供鸟瞰视图功能。该技术融合来自卫星摄像头和第六代雷达传感器的底层数据,创建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360°空间模型,通过弥补单一技术的短板,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Xelve实现了硬件与汽车软件的无缝集成,标志着其向软件定义汽车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具有强大的传感器融合功能,这对于应对复杂驾驶场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交通流量密集且障碍物较多的城市环境中。底层数据融合的优势还包括系统冗余和容错能力的提高,对于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Xelve Park专注于在高级泊车辅助领域提供重新定义的用户体验,借助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先进的超声波传感器,确保泊车过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Xelve Drive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打造人性化的驾驶体验,将类人决策融入自动驾驶系统,带来更加直观和舒适的驾乘体验。最后,Xelve Pilot通过其备用路径机制确保L4级自动驾驶的安全运行,整合预定义协议和冗余系统,在系统故障或突发情况下仍能维持车辆控制并确保行车安全。

    总体来看,大陆集团的Xelve系统无疑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在面向大众及高端汽车市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中均强调了安全性、效率和用户体验。
    作者:ATI News Team




    罗姆半导体发布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的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

    2025年1月22日

    专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其他应用设计的全新激光二极管RLD8BQAB3,标志着适用于多个行业的激光雷达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


    Source: Getty image/ CHUNYIP WONG

    据1月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罗姆半导体宣布研发出一款全新的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RLD8BQAB3,该二极管专为采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距离测量和空间识别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而设计。

    RLD8BQAB3是激光二极管技术的一大突破,提供了实现精确远距离信息探测所需的千瓦级高输出功率,随着激光雷达应用的不断扩展,这一需求正变得愈发重要。

    凭借其实现更窄激光线宽的专利技术,罗姆半导体在2019年推出了输出功率为25瓦的RLD90QZW5,并于2023年推出了输出功率为120瓦的RLD90QZW8。RLD8BQAB3是这些创新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是一款输出功率为125瓦的8通道(1千瓦级)阵列型产品,集高输出与高性能于一身,专为使用3D飞行时间(ToF)系统的激光雷达应用而设计。这款紧凑的表面贴装型激光二极管具有独特设计,每个器件在散热性能出众的基板上拥有8个发光区域。该产品配有一个透明玻璃帽以防止光散射,这在表面贴装型激光二极管领域尚属行业首创,可有效确保光束的高质量。

    此外,RLD8BQAB3在每个发光区域采用了共阴极布置,支持多种发光方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这一高度灵活性,加上罗姆半导体具有的均匀发射强度及低波长温度依赖性等标志性特点,使其能够实现远距离检测和高清晰度结果,从而显著提升了激光雷达系统的性能。
    作者:ATI News Team




    Aeva发布高分辨率4D激光雷达传感器,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2025年1月15日

    与前代产品相比,Aeva发布的Atlas Ultra分辨率提升了三倍,有助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


    Source: Kynny/iStock/Getty Images Plus via Getty Images

    1月7日,Aeva宣布推出新一代高分辨率4D激光雷达传感器Aeva Atlas Ultra,旨在提升乘用车和商用车的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与前代产品Atlas相比,Atlas Ultra的分辨率提升了三倍,并且具备可配置的视野,最大视野范围可达150度。其内置的传感器感知软件支持最远500米的探测距离,其外形设计比前代要轻薄35%,使其适合无缝集成到乘用车中。

    Aev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Mina Rezk着重阐述了Atlas Ultra在满足L3级和L4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性能方面起到的作用。Aeva已与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凭借其在4D激光雷达技术及生产项目上的进步,共同打造出了功能强大的Atlas Ultra。该产品的亮点在于其内置的传感器感知和定位能力,为开发高速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制造商带来了竞争优势。

    Atlas Ultra采用了Aeva独有的调频连续波(FMCW)4D激光雷达技术,该技术能够同时检测速度和位置,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这一技术使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更快、更远地识别重要物体。Atlas Ultra专为应对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需求而设计,能够探测到250米外的低反射率物体,最远探测距离可高达500米。该传感器不受阳光、其他激光雷达传感器及光学畸变的干扰,在各种驾驶条件下都能保持出色的感知能力。

    内置的传感器感知功能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和跟踪路面上的小型物体、动态物体以及意外障碍物,同时还能准确识别车道线和可行驶区域。这些功能得到了Aeva Ultra Resolution超分辨率技术的支持,该技术可提供高密度点云分辨率和先进的车辆运动估计,无需额外传感器即可增强定位和导航能力。

    此外,Atlas Ultra还融入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感知功能,运用最新算法来检测、跟踪及分类静态与动态物体,包括行人、骑车人以及各类车辆。

    它还可进行语义分割以识别点云内的不同元素。Atlas Ultra由Aeva定制的芯片——CoreVision Lidar-on-Chip模块和Aeva X1系统芯片处理器提供支持,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进步。CoreVision严格按照汽车标准设计,运用硅光子技术集成关键激光雷达组件,以实现大规模量产。Aeva X1处理器将各种数据和处理功能集成到单个芯片,确保可靠性的同时符合车规级安全及网络安全标准。

    Atlas Ultra旨在满足车企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全面要求,已获得包括针对功能安全的ISO 26262 ASIL-B (D)、针对网络安全的ISO 21434和针对环境保护的IP69K等多项车规级认证。Aeva计划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Atlas Ultra,并预计到2025年底前向部分汽车制造商和出行服务客户提供首批样品。
    作者:ATI News Team




    德州仪器发布全新汽车芯片

    2025年1月15日

    德州仪器推出的雷达传感器和音频系统芯片具有边缘人工智能(AI)和杜比全景声功能,可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音频体验


    Source: Getty/ Nikola Ilic

    德州仪器(TI)日前宣布推出全新汽车芯片,旨在提升各个价位车型的驾驶安全性和音频体验。在1月6日发布的公告中,德州仪器详细介绍了其在雷达传感器和汽车音频系统芯片(SoC)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这些成果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出。

    德州仪器AWRL6844 60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融合了边缘人工智能算法,以支持多种车内感应功能,例如车内乘客监控及入侵检测,从而营造更安全的驾驶环境。该传感器将三项关键功能集成到单个芯片中,降低了车内传感的复杂性和成本,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德州仪器AM275x-Q1微控制器单元(MCU)和AM62D-Q1处理器均搭载了下一代音频数字信号处理(DSP)核心,使得高端音频功能更易于实现。这些芯片与德州仪器TAS6754-Q1 D类音频放大器相结合,便于工程师开发一个全面的音频放大器系统。德州仪器与杜比实验室携手合作,凭借先进的DSP核心,将杜比全景声功能引入汽车音频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车内音频体验。TAS67xx-Q1系列器件的推出将进一步助力工程师打造出具有卓越性能的高效汽车音频设计。
    作者:ATI News Team




    KG Mobility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发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技术

    2025年1月8日

    据KG Mobility(KGM)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已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合作推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开发。签约仪式在KGM位于韩国平泽市的总部举行,出席仪式的重要嘉宾包括KGM未来出行中心主任Lee Yong-heon以及SOS Lab、HL Klemove、Inavi Systems和RideFlux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此次合作旨在提升KGM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其“DEEP CONTROL”系统,该系统可辅助完成自动变道及高速公路汇入等操作,计划是到2026年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量产车辆。KGM预计此次合作将利用HL Klemove的集成专长、Inavi Systems的地图技术、RideFlux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SOS Lab的激光雷达创新成果,大幅提升驾驶便利性与安全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加强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KGM将能够更好地创新并完善对于消费者而言日益重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对先进驾驶技术的关注,不仅能通过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驾驶体验来吸引更多客户,还助力KGM在竞争激烈的未来出行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此外,与多家专业公司的合作将使KGM能够汇聚各方专长,确保其产品紧跟不断变化的消费者期望和监管标准,最终推动业务增长及市场份额提高。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伟世通位于印度的新技术中心正式落成

    2025年1月8日

    根据伟世通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这家汽车座舱电子产品和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领域的知名企业日前宣布,位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全球能力中心(GCC)已正式落成,该中心预计将于2025年1月正式启动运营。加尔各答中心是伟世通在印度设立的第七个技术中心,进一步强化了该公司在印度的长期发展战略,二十多年来,印度已有2,000多名专业人员为伟世通的汽车创新做出了贡献。该中心将成为基于安卓平台的信息娱乐和座舱软件开发的专属卓越中心(CoE)。伟世通计划到2026年底在该中心部署300名工程师,并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团队规模扩大至500人以上,旨在充分利用加尔各答丰富的人才资源及其周边顶尖工程院校的优势。这一战略选址预计将推动伟世通先进软件和技术的开发,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网络安全、多媒体、远程投影和云技术等领域。伟世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chin Lawande强调了印度市场在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选择在加尔各答设立技术中心是因为这里人才众多,很高兴能够借助加尔各答各大院校的工程专长来壮大我们的团队,并与这里的顶尖大学携手合作,以满足全球汽车制造商日益变化的需求。”除了技术进步外,加尔各答技术中心还按照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LEED铂金级认证标准建造,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水循环系统等一系列可持续措施。这一对环境管理的承诺也与伟世通追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相一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新闻稿指出,印度对于伟世通的运营贡献十分巨大,该公司已在金奈、果阿、班加罗尔、浦那、特里凡得琅和哥印拜陀等地设立了多个技术中心。在过去一年里,伟世通印度团队在交付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先进解决方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印度作为汽车行业关键创新中心的地位。为了持续稳定人才输送渠道,伟世通正不断加强早期职业规划项目,并积极与顶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其始终处于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作者:Jamal Amir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米其林与布雷博将携手共享轮胎与制动系统间的数据

    2025年1月1日

    轮胎制造商米其林与制动系统供应商布雷博日前宣布,双方已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旨在“将结合各自在制动与轮胎领域的智能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双方在算法、专有技术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据声明称,“这项创新依赖于米其林网联解决方案软件之间持续的实时数据交换,从而为布雷博创新的SENSIFY制动系统提供轮胎抓地力数据。”这家轮胎制造商提供的数据使工程师能够对制动系统进行微调,进一步提升SENSIFY系统的性能。此外,声明还补充道,“在初始测试阶段,模拟和现场实测的结果非常喜人。”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两家公司多年来一直深耕各自专业领域。米其林开发了一系列软件,能够为车辆提供轮胎磨损(米其林SmartWear)、轮胎载荷(米其林SmartLoad)以及轮胎抓地力(米其林SmartGrip)等方面的实时信息。米其林的软件适用于所有轮胎品牌,并在轮胎开发中充分运用了其在轮胎物理建模和仿真以及实时车辆数据分析方面的专长。同时,布雷博的SENSIFY系统将其制动部件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相结合,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和传感器实现对每个车轮的独立控制。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配性,可用于广泛的车辆应用。部分汽车制造商可能更关注这些技术的结合对于提升车辆性能的好处,但其主要好处是对车辆安全性的提高。根据声明,测试结果表明,在防抱死制动过程中,使用相同轮胎在不同条件下,制动距离最多可缩短4米。与此同时,该制动系统还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更小的牵引力损失和更高的侧向稳定性,并且避免了车轮抱死的情况。米其林表示,“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带来更平稳、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美国监管部门提出自动驾驶车辆自愿性监督计划

    2025年1月1日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日前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份声明,该监管部门已针对“配备自动驾驶系统(ADS)的特定车辆”推出了一项自愿性评估和监督计划,该计划名为“配备自动驾驶系统车辆的安全、透明度与评估计划”(AV STEP)。这一新计划将构建一个自愿性评估与报告框架,并向所有在公共道路上运营或计划运营合规自动驾驶系统(ADS)车辆的企业开放。该计划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同样向那些需要获得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豁免才能运营不符合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车辆的企业开放。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预计,提高报告的透明度将“有效推动自动驾驶系统技术的负责任开发”。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的声明,新计划将包含两个创新的豁免流程,“旨在优化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对自动驾驶系统豁免的管理,这些流程将不会取代现有的豁免流程,而是基于以往处理自动驾驶系统豁免的经验基础上,提供额外的豁免途径以实现监管的灵活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撰写本文时,完整的AV STEP计划提案尚未公布,但该计划预计将在未来公开发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制定计划时将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然而,截至目前,该声明所引发的问题似乎多于其给出的答案。考虑到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将正式上任,并且此前他已表示将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的国家标准作为一项优先事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试图在这一领域率先采取行动,而非等待新任政府定调,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策。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之前曾探索过制定有关自动驾驶车辆的法规,但其进展相对缓慢,尚未能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法规体系。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的进展也较为缓慢,通用汽车最近放弃了为网约车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计划,并将旗下子公司Cruise AV的员工召回。通用汽车此前曾一度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将于2019年实现商业化。此外,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将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担任重要顾问角色,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计划若要顺利实现,同样也需要一套更加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支撑。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博世与美国就其芯片工厂资金补贴事宜达成初步协议

    2024年12月25日

    博世日前已与美国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就其在美国生产碳化硅(SiC)芯片提供资金支持。这家供应商通过一篇新闻稿宣布了该协议。这笔资金将帮助博世改建其于2023年8月收购的、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罗斯维尔的一家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生产。博世与美国商务部签署了一份初步备忘录(PMT)。协议中包括博世计划投资19亿美元改建该工厂,以及美国政府为博世提供高达2.25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支持。博世表示,将把该工厂从晶圆制造工厂改造为生产和测试碳化硅半导体的工厂。首批芯片将基于博世碳化硅技术在200毫米晶圆上生产。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总裁Michael Budde表示:“在美国生产碳化硅芯片是我们增强半导体产品组合和支持本地客户战略计划的关键部分。碳化硅芯片有助于提高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从而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电动出行选择。”博世表示,除了2.25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支持外,该公司还计划利用美国财政部的先进制造业投资抵免,此外根据初步备忘录,博世还将获得约3.5亿美元的拟议贷款。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美国政府的支持资金来源于2022年颁布的《芯片法案》,该法案是在半导体短缺期间设计,旨在支持美国制造业的扩张。该法案于2022年通过,其中包含了多项支持机制,如获取补助金、资金支持和税收抵免。根据博世官网的信息,博世为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提供半导体产品,预计到2025年,平均每辆新车将集成该公司生产的25枚芯片。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本田与软银合作评估蜂窝车联网技术,以减少交通事故

    2024年12月25日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软银旗下的先进技术研究所已与本田株式会社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携手合作开展一项技术验证,通过结合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数据来评估碰撞风险并警示驾驶员。根据软银发布的官方声明,此次网联汽车技术验证的核心聚焦于两大问题。首个问题是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如摩托车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约占日本所有交通事故的70%。第二个问题是要解决过渡阶段网联车辆和非网联车辆共存的问题。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日益普及,准确预测具有不同网联能力的各类车辆的行为对于预防事故至关重要。此次技术验证是“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示范实验”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实验在新东名高速公路上的一个路段进行。为开展此次技术验证,软银构建了一个蜂窝车联网环境,并开发了一个数据集成平台以收集汇总整个路网的交通状况。该平台利用安装在高速公路路边的传感器收集网联车辆和非网联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信息。通过整合这些数据并提醒驾驶员留意数字领域中涉及车辆的潜在风险,该系统可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车联网技术在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得益于多个核心机制。首先是实时通信机制,它使网联车辆可以与其他车辆(V2V)与交通基础设施(V2I)进行通信,实时共享速度、位置及方向等关键数据。这种实时的数据交互,可让车辆能够预判如紧急制动或障碍物等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此外,借助网联车辆和基础设施的数据,先进的碰撞预防系统可以向驾驶员警示即将发生的危险,如道路上的行人或其他车辆。这种早期预警有助于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网联车辆还能将交通数据提供至中央管理系统,从而改善交通流量并减少拥堵。通过优化交通信号和路线规划,该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车辆时停时走而引发的事故风险。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AGC将展示下一代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2024年12月18日

    这家日本玻璃公司展示了一个未来驾驶舱,将玻璃的质感、美学与功能无缝融合在一起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piyaset

    在即将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AGC将展示其先进材料及解决方案。这家总部位于日本的玻璃供应商将重点展示以下三大领域的解决方案:下一代移动出行、下一代半导体以及下一代能源。今年也将是AGC连续第三年参加国际消费电子展。

    在下一代移动出行领域,AGC将展示一个未来感十足的驾驶舱,这个驾驶舱将玻璃的质感、美学与功能无缝融合在一起,以提供更加出色的车内用户界面和体验。AGC推出的核心解决方案将包括下一代平视显示屏(HUD)以及一款具有薄窄边框的曲面双显示屏,该显示屏采用了卓越设计以及一体化集成工艺。
    作者:ATI News Team




    Cipia将发布创新的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车内监控

    2024年12月18日

    总部位于特拉维夫的Cipia,旨在通过全新的红外线与雷达传感融合技术提升车内的安全性,并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全球车辆安全法规要求


    Source: Getty Images

    Cipia将于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其先进的红外线(IR)与雷达传感器融合技术。这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公司,将展示雷达与红外线传感器的无缝集成如何提升车舱内的安全性能及驾驶体验。

    这一集成旨在通过结合雷达和红外线技术的优势,将车舱内监控的精度和智能化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通过协同处理来自上述两类传感器的数据,该系统可提供车舱内环境的深入洞察,包括乘员的健康状况及其乘坐位置。

    Cipia表示,这种传感器融合不仅增强车舱感知能力,还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汽车安全法规日益严格的需求,例如满足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规程(EuroNCAP)关于儿童存在检测的规定,以及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不断演变的安全标准。

    Cipia首席执行官Yehuda Holtzman强调,其平台具有卓越的适应性,可灵活适配多款系统芯片(SoC)和红外传感器,随着雷达技术的集成,公司将始终坚持不依赖特定产品的理念,鼓励汽车制造商提升车辆安全性并推动创新。

    这一进展标志着向开发更智能的车辆监控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预示着未来车内安全与健康监控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Cipia采用的雷达兼容设计确保与多种传感器配置兼容,有助于汽车制造商以更可扩展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采用这项技术。
    作者:ATI News Team




    老龄车和高科技汽车为增加售后服务收入带来机遇

    2024年12月11日

    对于经销商而言,售后服务是其重要的利润来源,利用受众数据来锁定正在寻找特定类型服务(如更换机油、刹车、轮胎等)的消费者,有助于增加客流并提高服务收入。此外,在寻找特定车龄车主的过程中,将有机会在营销信息中强调售后服务在功能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吸引新买家。

    当前美国轻型车辆的平均车龄已达到12.6年

    当前,美国轻型车辆的平均车龄已达到了创纪录的12.6年。此外,美国车主今年平均驾驶里程将超过13,000英里,较2023年同比增长7%。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步入售后市场的黄金时期(车龄6至12年),加之车辆报废率维持在4.6%的适度水平,市场上对车辆保养和维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零售商创造了利润可观的商机。然而,与这些老龄车相对应的是有越来越多高科技汽车上路,无疑给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车间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同时也对服务技能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应对老龄车辆和高科技车辆带来的复杂性

    车辆的技术组成正在发生变化。可以参考以下数据:2016年,新车中平均配备的半导体数量尚不足200个。在这之后,这一数字增长了11倍,时至今日,平均每辆新车搭载的半导体数量超过1,900个。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估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超过2,800个。

    与此同时,众多老龄车辆仍旧配备着陈旧的技术,给车辆维修、零件供应以及日常保养带来了不小的复杂性。然而,面对新车价格的考量,车主们往往会在新车购买成本以及现有车辆保养和维修成本增加之间进行权衡,许多人倾向于选择留下旧车。

    燃油、混动和电驱动系统也给汽车维修行业增加了复杂性,并对人员配置及技能培训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不过,这也为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机会,将其售后服务部门定位为提供专业维保服务的中心,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并优化CRM数据库质量。


    Source: Getty Images

    随着软件定义车辆(SDV)时代的来临,经销商还必须积极适应消费者对人工智能驱动的目标检测以及先进信息娱乐系统等高级功能的期待。这一转变不仅要求售后服务车间配备齐全的传统工具,还要引入最新技术来帮助诊断和维修复杂系统。

    此外,向软件定义车辆的过渡以及基于订阅的软件更新服务的兴起,都需要持续的客户参与。经销商可以把握这些趋势来宣传其价值主张,强调车主定期维保对于车辆维修及功能更新的好处。

    作者:Jason Jordhamo, Product Management Director,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Cubic Telecom与Skylo携手合作提升车辆联网能力

    2024年12月11日

    此次合作旨在将蜂窝网络与卫星通信相融合,提升超过2,100万辆汽车的全球应急通信能力


    Source: Getty/metamorworks

    Cubic Telecom已与专门从事非地面网络(NTN)通信的美国公司Skylo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将使总部位于爱尔兰的Cubic通过将Skylo的全球网络整合至其解决方案以加强其车辆联网服务,从而丰富现有的联网选择。

    这次合作对Cubic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将蜂窝网络与卫星通信相融合,为车辆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Cubic为全球190多个国家的超过2,100万辆汽车提供联网解决方案。双方此次合作特别关注通过卫星连接改善应急通信能力,卫星连接在危急情况下可提供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及覆盖范围。

    Cubic与Skylo联合提供的服务将支持众多基础的车辆应用场景,包括位置追踪、远程诊断、车辆解锁和应急通信,同时可在蜂窝与卫星网络之间实现无缝过渡。这项技术还旨在改善车辆通信系统的能效、智能技术集成及安全性。

    Cubic Telecom首席执行官Barry Napier表示:“通过将Skylo的非地面网络通信能力与我们的软件定义车辆解决方案相结合,我们将共同推动车辆通信的能效、智能技术集成及安全性达到全新的高度。此次合作使我们能够通过智能网络管理优化能源使用,同时凭借领先智能技术实现无缝联网,并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以保护数据和通信。”
    作者:ATI News Team




    现代摩比斯发布“价值提升”中长期业务战略

    2024年12月4日

    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24年首席执行官投资者日活动上,现代摩比斯介绍了其“价值提升”业务战略,以在未来几年实现大幅增长。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平均年营收增长8%,营业利润达到5%至7%。现代摩比斯在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该公司计划将其客户扩展至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HMG)以外,该集团旗下还拥有现代、捷尼赛思和起亚等品牌。这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是,2033年来自非现代汽车集团客户的销售额占比从当前的10%大幅增长至40%。现代摩比斯副总裁兼全球销售主管Axel Maschka强调,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从而降低对现代汽车集团的依赖,来自该集团的业务目前占其订单量的90%。作为“价值提升”战略的一部分,现代摩比斯将重新整合其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并拆分为成长型业务和成熟型业务两大板块。包括电气化和电子产品在内的成长型业务将专注于确保技术领先和市场地位。成熟型业务则包括其余业务(模块、底盘、安全、车灯和服务组件),专注于提高盈利能力。该公司还在扩大其底盘安全产品阵容,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电子制动系统(EMB)和线控转向(SBW)市场占据10%的份额。这一商业模式将把业务划分为成长和成熟两大领域以优化其投资组合。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的“价值提升”战略标志着汽车供应格局的重大转变,尤其是该公司积极寻求减少对其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的依赖。通过建立多元化客户基础并增加来自现代汽车集团以外的收入,现代摩比斯正在调整自身战略定位,以减轻过分依赖有限客户所带来的风险。得益于与Stellantis等现代汽车集团以外的客户签订合同以及与大众汽车(VW)和梅赛德斯-奔驰签订电池系统组装协议,现代摩比斯2020年至2023年间订单量实现了五倍增长,订单总额达到12.5万亿韩元。此外,现代摩比斯的发展战略专注于通过电气化和电子技术来引领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潮流。现代摩比斯正在开发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和经济型电驱动系统(e-PT)等产品,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将于2026年底实现量产。现代摩比斯还计划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并计划到2025年将35%的能源消耗转向可再生能源。该公司还寻求其制造工厂和零部件工厂分别在2025年和2027年前实现100%可持续性审计。这一目标彰显了现代摩比斯对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SG)的重视,并专注于负责任的创新以及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威普罗与佛瑞亚合作升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

    2024年12月4日

    此次合作将利用威普罗的汽车云解决方案,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汽车软件,从而实现佛瑞亚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的转型升级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metamorworks

    印度软件公司威普罗在11月12日发表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已与法国供应商佛瑞亚达成合作,以优化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此次合作将基于威普罗Engineering Edge的汽车云解决方案,利用其微服务及车辆容器化架构组件,提升佛瑞亚车辆安全与舒适应用的使用体验。

    此次转型升级使佛瑞亚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硬件,降低维护费用,并更容易集成至汽车制造商的价值链中。该项目涉及佛瑞亚的全景影像技术,该技术将车辆外部摄像头的视角整合为一个沉浸式3D视角,从而帮助驾驶员安全轻松地泊车。

    此次合作将推动佛瑞亚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采用微服务架构,将显著降低软件开发周期的成本。这种架构上的转变使佛瑞亚能够单独销售其ADAS特点和功能,也可与客户或第三方的特点和功能相结合。

    威普罗南欧地区负责人兼董事总经理Graziella Neuvéglise表示:“我们对与佛瑞亚合作的工作成果感到非常满意。该项目展示了我们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拥有强大且多样化的能力,通过与汽车行业领导者携手合作,我们将推动他们的发展,并利用云原生工程原理重新思考安全与娱乐功能。我们很高兴能继续与佛瑞亚合作,并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作者:ATI News Team




    美国新当选总统计划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联邦框架

    2024年11月27日

    为美国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工作的过渡团队正在制定一项针对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框架计划。彭博社的一篇报道援引了该团队成员对此事发表的看法,不过目前官方尚未发布声明。《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的现行规定,对那些寻求制造和销售无方向盘或无踏板量产车辆的汽车制造商构成了挑战。新当选总统的团队成员表示,他们正在寻找政策领导者来制定一个框架。目前,美国交通部通过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车辆安全相关规定,从制定框架的过程来看,这可能是一条相对简单的途径。而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国会立法来推动框架的建立。彭博社报道了两名接受采访人士的说法称,两党目前正在讨论一项立法措施,不过尚处于早期阶段。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现行规定允许汽车制造商在获得豁免的情况下每年可部署2,500辆自动驾驶汽车。业内曾有人试图将这一数字增加至10万辆,但这一尝试并未成功。2,500辆的限制以及获得豁免的难度导致通用汽车(GM)放弃其Cruise Origin自动驾驶穿梭巴士项目,并专注于生产带方向盘和踏板的电动汽车(EV)。据媒体报道,拜登政府此前提出了一项法案,试图将这一豁免数字提高至10万辆,这项法案虽然获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受阻。未获通过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制造商希望在法案中加入防止消费者起诉或提起集体诉讼的措辞。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当选总统特朗普的顾问,如果出台相关规定,特斯拉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无疑将从中受益。不过,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开发项目,如果出台新规定,他们可能也会迅速采取行动。此外,是否取消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规定也将会影响到车内基于此类设备的其他安全标准。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斯巴鲁与安森美合作开发图像传感器

    2024年11月27日

    斯巴鲁将与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安森美合作,共同优化Hyperlux AR0823AT图像传感器的设计。斯巴鲁计划整合安森美的Hyperlux图像传感器AR0823AT,以增强其新一代EyeSight系统的识别处理能力,该系统将立体摄像头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此次合作将专注于定制AR0823AT,以有效捕获用于人工智能处理的视觉数据。通过此次设计合作,斯巴鲁计划进一步完善其自主研发的立体摄像头识别技术,并将该技术集成到新一代EyeSight系统中,该系统预计将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推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斯巴鲁的目标是,到2030年,其车辆乘客以及与其车辆发生碰撞的其他人员(包括行人和骑车人)都要实现零致命交通事故的愿景目标。提升图像捕获和处理能力将有助于支持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及碰撞避免等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有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电装与T-Hub合作推动印度的汽车创新

    2024年11月27日

    据THG Publishing报道,电装已与位于印度特伦甘纳邦海得拉巴市的创业孵化器T-Hub达成合作,双方将携手汽车初创企业,共同开发先进的出行解决方案。双方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工业与信息技术部长D. Sridhar Babu出席签字仪式。这份协议将使电装能够通过T-Hub的T-Connect平台与印度创新的汽车初创企业开展合作。此次合作的目的是在开发下一代智能汽车技术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想法并解决复杂挑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电装计划通过参与T-Hub导师计划,积极与致力于开创性汽车技术解决方案的印度企业家分享全球行业洞察。特伦甘纳邦已成为印度汽车、半导体及传感器工程企业的新兴中心,吸引了包括马恒达、巴拉特锻造、艾克赛德和Amara Raja Batteries等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在该地区建立先进制造设施。T-Hub首席执行官Sujit Jagirdar和电装国际印度公司的高管表示,此番合作将为初创企业提供研发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助力其扩大业务。此外,电装还将赞助T-Hub主办的黑客马拉松和创新挑战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电气化和车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展现了双方对于推动可持续和智能出行未来的共同愿景。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高通汽车业务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24年11月20日

    尽管舍弗勒和博世等领先的一级供应商接连传出汽车行业需求疲软的利空消息,但高通和英伟达等系统芯片(SoC)企业正一直尝试开辟新的道路。高通目前的EBITDA利润率约为30%,相比之下供应商通常的利润率仅为5%左右。高通发布的财报显示其今年的汽车业务收入迎来强劲增长,并计划根据近期举办的2024年骁龙峰会上宣布的安排,持续发力汽车领域相关业务。

    在峰会上,高通展示了其在汽车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重点是通过创新的系统芯片来提升座舱体验并推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发展。高通骁龙数字底盘随着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骁龙Ride至尊版平台的推出而不断发展。据高通公司称,这两款平台均搭载了Oryon CPU,并且针对汽车安全标准进行了优化,CPU性能较前代提升了3倍。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单个芯片集成高级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功能,以提升车内的数字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Jae Young Ju

    高通计划推出这些平台的低端版本,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助力汽车制造商跨多个细分市场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高通将从2025年开始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其骁龙座舱至尊版和骁龙Ride至尊版系统级芯片平台,梅赛德斯-奔驰和理想汽车等早期采用者计划在即将推出的车型中采用这些平台。首批采用这些平台的车辆最早将于2026年在中国上市,随后逐步推广至全球其他地区。

    边缘人工智能和软件虚拟化

    在2024年骁龙峰会上,高通强调了边缘人工智能相较于传统云解决方案的优势,特别是在隐私保护和延迟方面。通过在车辆内部本地处理数据,边缘人工智能增强了数据安全,并确保敏感信息得到保护。Llama 3.0等人工智能模型的最新进展表明,边缘人工智能可提供强大的性能,并且降低内存要求,有助为制造商节省成本。

    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支持软件虚拟化。该功能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整合和隔离关键的软件功能,确保信息娱乐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不同系统可以独立运行。这种分隔对于维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汽车行业OTA无线升级日益普及的情况下。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安施德汽车在2024年美国汽车及设备制造商大会上展示先进金属成型技术

    2024年11月20日

    这家公司推出了创新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包括独特的eAxle断开系统和多速换挡技术,旨在提高汽车效率

    以创新冶金技术而闻名的安施德汽车日前在密歇根州诺维市举行的2024年美国汽车及设备制造商大会上展示了一系列金属成型技术。该公司在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开发方面。

    该公司将通过其一流的粉末冶金和先进的金属成型技术,提升车辆的效率、封装及可持续性。公司在展会上展示了一系列部件,包括电机外壳、执行器、电池托盘、齿轮以及各种悬架和底盘组件,并且在电机中运用了软磁复合材料(SMC)。这些设计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还提高了整体性能和效率。

    安施德汽车为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推出了卓越的续航提升解决方案,尤其是推出了独特的eAxle断开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模式之间的快速切换,响应时间少于20毫秒。

    其展出的另一项创新技术是多速换挡技术,计划于2026年首次应用于量产电动汽车。该技术集成了单向离合器(OWC)功能,可从功能、效率、续航里程和成本方面优化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表现。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多速换挡技术有望通过简化控制,实现快速平稳的换挡操作。
    作者:ATI News Team




    百度寻求在香港机场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2024年11月20日

    百度计划在香港机场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以改善当地交通,测试时将由经验丰富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

    中国大陆领先的科技巨头百度日前正寻求在香港机场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试验。据《南华早报》11月13日发布的一篇报道,考虑到香港北大屿山公路交通繁忙,在这些试验中将配备拥有10年以上驾驶经验的当地司机作为安全保障人员,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监督。

    香港运输署透露,百度于10月提交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和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的申请,目前该申请正在审核中。百度的测试方案包括在机场岛内的指定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并在车内安排一名安全保障人员,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自2017年6月起,香港特区政府已批准在11个地点对20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进行测试,并且也已修订相关法律,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制定了灵活的监管框架。于今年3月生效的新法规并不限制测试区域或规模,但必须申请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在香港注册,计划基于其在中国武汉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经验,在年底前启动这些测试。在一次离岛区议会会议上,百度详细介绍了其测试计划,包括从机场停车场出发、途经数条街道再返回的拟议路线。测试时间计划安排在上午10点至下午6点以及凌晨1点至5点,具体时间可灵活调整。

    当地区议员对该项目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有助香港智慧城市的建设并改善当地交通。
    作者:ATI News Team




    轻松话题——汽车行业的减重之旅

    2024年11月13日

    汽车轻量化这一话题曾经非常流行,但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电气化浪潮的迅速兴起,轻量化带来的环境效益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随着电动汽车(EV)销量增速放缓,轻量化再次成为讨论话题之一。

    向轻量化的转型是由先进材料的应用推动的,尤其是聚合物和铝材。世界汽车用钢联盟技术总监Russ Balzer强调,“可持续性已经成为这一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突显了材料选择过程中生命周期影响及可回收性的重要性。


    Source: Getty Images

    铝材以其轻质特点著称,可减轻50%的车辆重量。不过,监管部门(尤其是欧盟的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对车辆制造材料环境影响的审查。最新的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评估排放,这激励行业加大对可持续材料的关注,并强调了轻量化过程的透明度。从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来看,铝材的环境贡献对其上游制造过程中所使用能源的碳密集程度非常敏感。

    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令竞争格局日益复杂,对全球铝生产带来了重大影响。这种情况导致了市场产能过剩以及价格压力加大。Novelis Europe汽车业务副总裁Michael Hahne警告称,电动汽车的大量增长预计将推动本地采购,并推高市场对铝材,尤其是电池盒铝材的需求。此外,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反补贴调查可能会导致关税调整,从而扰乱现有的供应链并影响铝材采购策略。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Plus与传拓集团携手推出L4级自动驾驶卡车软件

    2024年11月13日

    Plus携手传拓集团旗下品牌——斯堪尼亚、曼恩和万国推出了其基于人工智能(AI)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AV)软件SuperDrive的Beta 5.0版本。该公司宣布,经过全面的公共道路测试后,SuperDrive现已在传拓集团在欧洲和美国运营的自动驾驶卡车上投入使用。德克萨斯州已被选定为万国和Plus枢纽到枢纽自动驾驶运输业务的试点,并计划将该业务扩展至美国的其他州。Plus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Shawn Kerrigan表示:“这一里程碑事件展示了Plus有能力快速交付安全、可扩展的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自动驾驶系统,传拓集团在两大洲地区已成功运行该系统。下一阶段的试点运行将有助车队了解如何将我们的自动驾驶卡车整合至其运营中,以及这些卡车具有的安全及效率优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Plus表示,公司将专注于开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其他算法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车辆配备超乎人类的感知和控制能力”。Plus提供了一系列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无需人类司机的SuperDrive、高度自动化的PlusDrive、下一代安全技术PlusProtect以及基于模型的感知软件PlusVision。公司表示,其自动驾驶卡车现在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运行,从瑞典的多雪环境到德克萨斯州的酷热环境在内。此外,SuperDrive系统还能动态适应两大洲道路使用者的不同行为以及不同的驾驶条件。今年早些时候,Plus推出了其自动驾驶开放平台(OPA),这一软件平台由先进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支持,可支持所有级别的自动驾驶并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软件定义汽车的未来之路

    2024年11月06日

    软件定义车辆(SDV)使用软件来控制车辆操作、添加新功能并整合创新功能。虽然这种以软件为中心的方法提高了灵活性并且加速创新,但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软件管理复杂性以及硬件过时等方面的挑战。

    今年以来,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与包括红帽、伊必、法雷奥中国、KPIT Technologies以及科大讯飞等软件定义车辆领域的关键参与者进行了交流。这些企业的洞见表明,充满活力的汽车市场正在准备迎来颠覆性创新,软件定义车辆将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基石。

    红帽副总裁兼车载操作系统及边缘业务总经理Francis Chow表示:“软件定义车辆的到来既缓慢又迅速。消费者期望在下次购买汽车时看到这些功能。”这种转变迫使人们对传统的设计及开发范式进行重新评估。伊莱比特软件定义车辆战略产品管理高级总监Moritz Neukirchner强调:“这一切都要围绕软件创新和加快上市时间来进行。”管理来自不同来源的软件,同时确保网络安全合规性至关重要。Francis Chow说道:“制定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并遵守规定,对于软件定义车辆充分发挥其潜力至关重要。”


    Source: Mimik Technology Inc.

    软件定义车辆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提供高级功能。诸如人工智能驱动的目标检测、增强的信息娱乐系统及预测性维护等功能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Neukirchner表示:“车辆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优化……这是软件定义车辆最具吸引力的特点之一。”

    传统上,车辆软件开发遵循局限于初期生产阶段的一个线性模型。软件定义车辆模型促进了持续集成和迭代更新,促使汽车制造商构建可靠的软件开发环境,能够频繁更新,同时保持安全与性能标准。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速腾聚创与广汽埃安新签订激光雷达供应合同

    2024年11月06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速腾聚创日前与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广汽埃安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伙伴关系。速腾聚创将为广汽埃安提供先进的激光雷达产品,以支持广汽埃安即将推出的电动汽车(EV)平台,共同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并探索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新进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21年建立合作以来,速腾聚创与广汽埃安已成功推出多款智能车型。最近,双方推出了第二代埃安以及全新埃安RT智驾轿车,两款车型均搭载了先进的激光雷达技术。这些车型的售价均在15万至20万元人民币之间,预计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的普及。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东风汽车成功研发3款车规级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2024年11月06日

    到2035年,东风汽车计划将更先进的芯片架构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


    Source:Yellow Dog Productions/ The Image Bank/Getty Images

    根据10月1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东风汽车正积极推动国产芯片替代进口汽车芯片,重点关注微控制单元(MCU)和专用芯片。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总师张凡武强调了芯片国产化的重要性,他指出,越是难以替代的芯片就越是应该采用国产替代。

    近日,东风汽车宣布成功研发3款车规级芯片,这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一款高端MCU芯片、一款H桥驱动芯片已实现二次流片,一款高边驱动芯片已开始整车量产搭载。

    张凡武指出,当前车辆通常包含25至50个控制器,使用大约500至1,000颗芯片。用于电源和底盘域控制器等重要的高端MCU及专用芯片,传统上一直由国外制造商主导。认识到对国外芯片的依赖性之后,东风汽车于2019年启动了国产化替代战略,重点开发一款高端MCU及四款专用芯片,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2022年,东风汽车联合中国信科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了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目前,该创新联合体从需求定义、设计、制造、测试等出发,已经成功串联起整个芯片产业链。

    2024年8月,联合体开发的高端MCU芯片实现了第二次流片,控制器软件开发正在同步进行中。该芯片预计将于2025年搭载上车,有望成为中国首款量产的国产化MCU芯片。

    车规级芯片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概念提出到真正落地需要3至6年时间。这些芯片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在开发及车辆整合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张凡武用一张示意图说明了国内芯片短缺的情况,图上绿色笑脸代表国内还有一些可用资源;红色苦脸则代表国内资源空白。

    张凡武强调,芯片真正实现国产化应该是一种正向开发,即软件和硬件都在国内生产,并根据国产车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外国组件。

    在9月举行的东风汽车科技创新周活动上,公司宣布将加快国产高算力芯片应用。到2026年,计划广泛采用7纳米制程芯片,到2030年将应用5纳米制程芯片。到2035年,东风汽车计划将更先进的芯片架构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以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降低功耗并改善用户交互体验。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大陆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独具特色

    2024年10月30日

    无论是与过去、还是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AV)行业都在经历显著增长。在中国大陆,许多城市正在开展大量的道路测试。百度、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大型科技企业正在这些城市引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中国政府采取的诸如设立试点示范、发放测试号牌以及制定相关法规与标准等措施,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公安部宣布全国已开放公共测试道路32,000公里并且已发放了16,000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目前,至少有19座城市在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出租和无人驾驶公交车,6月份已有9家汽车制造商获得批准,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高级自动驾驶技术。

    以下是不同城市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方面的详细进展。

    武汉

    武汉在智能车辆交通领域被认为是全球领导者,已允许近500辆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配有一名安全员)上路运营,约占该市运营出租车总数的1%。尽管部署的车辆数量规模相对较小,但部署区域覆盖整座城市。百度的目标是2024年底前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计划届时在该市部署1,0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广州

    广州目前开放了933条测试道路,单向里程约为1,9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开放里程超260公里。过去两个月,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广泛普及并建设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混合运行的道路。随后,广州开放了第二批高快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连接广州南站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主要交通枢纽。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已获得批准,目前已开通10条自动驾驶巴士线路,共运营着50辆自动驾驶巴士。截至6月30日,这些巴士累计发班52.5万次,服务107.3万人次,行驶里程174.2万公里。


    Source: GettyImages

    北京

    2024年初,北京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160公里,有18家公司的384辆测试车获得了测试号牌。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安途等企业目前获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北京南部的亦庄地区之间运营配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7月,北京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约车服务、汽车租赁和其他城市出行服务的意见。这是自2019年底首次允许道路测试以来,北京市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大进展。

    上海

    自2018年3月开放首条自动驾驶测试路段以来,上海市已在嘉定、临港、奉贤和金桥建立了四个测试示范区。目前,已有32家企业、794辆车获批开展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上海已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达1,003条,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该市计划在浦东新区指定道路上提供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向百度、安途、小马智行和赛可智能等四家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颁发了应用许可,并计划到2025年,具备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70%。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广汽埃安与Momenta携手开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2024年10月30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NEV)制造商广汽埃安日前与专注于自动驾驶(AV)技术的企业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结合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制造技术以及Momenta创新的智驾大模型,双方旨在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合应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选择。此次合作还旨在加强研发以及城市领航驾驶辅助(NDA)系统等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与商业化应用。人工智能驱动的Momenta算法将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特别是在复杂驾驶场景下,最终提升高级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并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


    Source: Getty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不断发力,2023年汽车总销量达到480,003辆,同比增长77%。由于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地配备最新的数字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语音控制、面部识别、无线(OTA)软件升级、手机兼容性及自动泊车等功能正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今年早些时候,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JV),计划于2025年推出其首款L4级商用自动驾驶出租车车型。与此同时,Momenta已开发出能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使用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自动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近期,Momenta推出了其首款量产智驾大模型,该大模型将感知与规划功能整合至一个深度学习的框架内,针对复杂的驾驶条件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崛起

    2024年10月22日

    2023年,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欧盟成为许多中国电动汽车(EV)出口的重要目的地。有趣的是,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西方传统汽车制造商,都在将中国作为一个汽车出口中心。


    Source: Gettyimage

    市场表现

    中国汽车制造商名爵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连续四年翻倍;2023年,名爵超越特斯拉,成为汽车出口欧洲销量最多的品牌。

    2024年上半年,名爵汽车在欧洲销售了大约13万辆汽车,沃尔沃和比亚迪等品牌也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由于特斯拉Model Y在德国实现本地化生产,该品牌在欧洲的进口增速有所放缓。同时,由于法国电动汽车补贴(激励)措施发生变动以及德国取消电动汽车补贴计划,达契亚品牌在欧洲市场也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奇瑞欧萌达等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则刚刚开始扩展欧洲市场。

    关税影响

    2024年7月,欧盟委员会在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加征临时关税的税率从比亚迪的17.4%到上汽名爵的37.6%不等,不过这些数字在后期有所降低。个别关税税率仍有可能发生变化。此举预计不仅会影响中国汽车品牌,还会影响传统汽车品牌以及特斯拉等颠覆者。2023年,欧盟销售的所有电动汽车中有21%来自中国;而在这些进口汽车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传统汽车品牌和特斯拉。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中国可能采取的对等反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从而影响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


    作者:Sidong Fan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utomotive Planning Solution,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安通林将在2024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上展示先进内饰解决方案

    2024年10月22日

    这家西班牙供应商将展示其最新的可持续和人机界面技术


    Source: Gettyimage/toxawww

    安通林在2024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上展示了先进内饰解决方案,该展览会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举行。这家西班牙供应商将展示其最新的可持续和人机界面(HMI)技术。

    安通林展示了与Walter Park、伟亚光电、圣戈班汽车玻璃和AED Vantage等主要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一系列解决方案。重点展示其在功能集成、照明、智能表面、显示屏、车顶内衬、内饰件以及健康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创新。

    安通林准备展示的一些关键产品包括Sunrise概念座舱;分段式车顶内衬;PersiSKIN Auto可持续植物基皮革;以及用于各种内饰部件,可替代传统装饰材料的可持续材料Decotech。安通林还将展示一个结合ECover以及优先考虑以人类为本设计的、可持续技术的、全新车门面板原型VIV-e。

    安通林还将在展会上发布一款概念车。该车配备一个创新的车顶系统,具有全新的结构设计、智能可伸缩遮阳板、NightAssist技术及流线型照明控制台。这款概念车还将搭载OnBoard车门,该车门配备了与圣戈班合作开发的智能玻璃,另外还将搭载创新的消毒储物空间、符合人体工学的扶手以及采用persiSKIN AUTO材料制成的车门嵌件。

    安通林客户发展执行副总裁Sonia Aguilar表示:“我们很高兴展示我们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及可持续实践来提升汽车体验。我们将与战略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赋能客户,推动汽车内饰的发展。”


    作者:ATI News Team


    英飞凌推出用于高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新型触摸控制器

    2024年10月22日

    车规级PSoC多触控GEN8XL(IAAT818X)旨在应对汽车行业向OLED和微型OLED显示屏的转变,最大可支持24英寸的显示屏


    Source: Getty Images/Jae Young Ju

    英飞凌科技公司日前推出了一款新型触摸控制器——车规级PSoC多触控GEN8XL(IAAT818X),以满足车辆对高级信息娱乐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创新产品旨在支持汽车行业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和微型OLED显示屏的转变,最大可支持24英寸的显示屏,并可通过多芯片架构支持更大的屏幕尺寸,最大可支持55英寸。该控制器旨在提升人机界面(HMI)体验,提供适用于各种触控界面(包括触摸屏、触摸板和滑块)的高性能及帧率。

    车规级PSoC多触控GEN8XL符合严格的汽车电磁兼容性(EMC)标准,包括芯片级发射、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确保安全且无干扰的使用体验。该产品已通过AEC-Q100认证,符合Auto-SPICE 3级和ASIL-B标准,强调其在汽车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控制器具备多功能性,即使在有水滴、冷凝水和汗水的情况下也能可靠运行,甚至当用户佩戴厚达4毫米的手套时也能正常操作。

    为支持开发人员和制造商,英飞凌为车规级PSoC多触控GEN8XL提供一个全面的支持包。这个支持包包含应用程序固件、传感器和柔性印刷电路(FPC)的设计指导,以及一个触控调校主机模拟器,以促进无缝集成和生产准备。该控制器将提供两种封装选择,128引脚和100引脚薄型四方扁平封装(TQFP),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这款新型触摸控制器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目前已有样品可供测试和开发。此举标志着英飞凌在车载信息娱乐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有望满足制造商及终端用户对于无缝且交互式车内体验日益变化的需求。


    作者:ATI News Team


    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到自动驾驶——塑造汽车制造商未来的战略举措

    2024年10月16日

    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演变的格局下,汽车制造商正竞相从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制造商们正在采取多种策略来整合这些功能,从利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增强车辆安全性及便利性,到利用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超越车辆极限。

    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自梅赛德斯-奔驰。8月份,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成为首家在上海获准开展L4级自动驾驶测试的国际汽车制造商;此前已有多家国产汽车制造商获得了测试许可。此举彰显了梅赛德斯-奔驰凭借其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这一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决心。然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奔驰面临来自蔚来和小鹏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目前,奔驰Drive Pilot系统已经在德国和美国取得了L3级测试许可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梅赛德斯-奔驰旨在进一步巩固其技术领导地位,并为出行需求的转变做好充分准备。随着汽车制造商战略性部署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标准下的L0-L4级自动驾驶功能,这一发展态势无疑成为更广泛行业趋势的缩影。


    Source: Getty Images

    汽车制造商战略的当前趋势

    随着汽车制造商逐步将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整合至车型产品,汽车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这一趋势在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特斯拉等车企的战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目前正处于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功能部署的前沿。这些车企的方法不仅展示了高级硬件的研发成果,还强调了可靠软件解决方案在帮助车辆学习以及适应真实世界驾驶条件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发布的《自动驾驶预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整合正变得越来越普遍,2023年全球销售的新车中大约有60%搭载了超过10种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从各类基础的泊车辅助到自动刹车等主动安全功能,再到更全面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一趋势突显了整个汽车行业对车辆安全及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重视。

    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车辆仍依赖于基础驾驶辅助技术,全球销售的新车中大约有29%仅搭载了L0级-L2级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后方泊车辅助是最常见的功能。然而,仍有7%的新车没有搭载任何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表明在某些地区,由于受到成本限制以及当地市场优先级的影响,车辆安全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差距。


    作者:Hrishikesh S, Senior Specialist, Supply Chain & Technology,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宝马集团与塔塔科技成立合资企业,推动软件驱动解决方案的开发

    2024年10月16日

    根据宝马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塔塔科技成立一家合资企业BMW TechWorks India,旨在推动汽车软件的创新。该合资企业初期将在浦那、班加罗尔和金奈设立办事处并雇用100名员工,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员工人数扩大至四位数,重点是吸引印度的顶尖工程人才。这家出资比例为50:50的合资企业符合宝马集团的全球战略,即为下一代车辆打造无缝软件解决方案并提升数字化体验。借助塔塔科技的专长,这家合资企业将致力于开发面向高端出行解决方案的软件项目,并充分利用印度工程人才众多的优势。此外,该合资公司还将推动宝马商业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创新,精简其全球生产网络并提高客户参与度,同时专注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以优化核心业务流程。宝马集团电子与软件高级副总裁Christoph Grote表示:“BMW TechWorks India的成立是我们全球车辆软件开发计划的一个重要补充。印度的软件人才将成为我们未来软件定义车辆的一项重要资产。依靠敏捷流程和最先进的工具,BMW TechWorks India的工程师们将共同创造创新的汽车数字化体验,例如自动驾驶和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等。”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4年初,宝马集团和塔塔科技宣布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计划建立一个软件和信息技术开发中心。这将进一步助力宝马集团的汽车软件开发计划,该计划启动于20多年前。自那以来,宝马集团不断扩大其汽车软件和商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研发团队网络。多年来,位于德国、美国、南非、印度、葡萄牙(合资企业Critical TechWorks)和中国(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宝马诚迈)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中心一直在为该集团的软件专长带来贡献。面向数字化车辆环境的软件和商业信息技术相结合带来了巨大优势,尤其是在后端和应用开发及运营方面。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效能倍增——数字孪生在汽车行业的影响

    2024年10月9日

    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正在通过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整合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这些物理资产的虚拟副本正在加速车辆开发、提高运营效率并推动创新,这使它们成为汽车制造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与工程、模拟和机器学习模型结合,数字孪生(DT)提供了有关资产表现和行为的宝贵洞见。随着车辆数字化进程逐步加速,数字孪生的应用预计将大幅增长。在2024年第三季度,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与数字孪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交流,包括IBM、Ansys、ABB机器人、rFpro、Digiflec、PTC和英伟达。他们的意见充分展现了市场动态发展的特点以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潜力。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孪生来优化车辆开发和生产。例如,福特利用数字孪生创建虚拟原型车,在设计阶段优化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完整性。宝马在其制造工厂中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有效改进了工作流程并减少停机时间。梅赛德斯-奔驰则利用英伟达Omniverse通过数字孪生提升组装设计和运营。西门子与英特尔之间的合作旨在推动微电子领域的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爱达克工程公司则与博世工程公司合作,将数字孪生和智能工厂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提供定制化的工程服务。


    Source: Getty Images

    数字孪生还通过实时监控车辆部件的健康状况来推动预测性维护。通用汽车使用数字孪生来追踪车辆性能并预测维修保养的需求,从而提高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此外,数字孪生还有助于优化供应链物流;例如,丰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可见性和响应能力。

    数字孪生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整合数据,从而有助于避免发生代价高昂的错误。它们通过创建工厂资产和供应链位置的精确复制品,从而支持交易和运输路径的高效建模。在开发自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数字孪生可以模拟真实世界的驾驶条件。例如,Waymo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来完善自动驾驶技术,法雷奥和Applied Intuition则正在开发一个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平台。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东风汽车与腾讯携手开发人工智能和网联技术

    2024年10月9日

    东风汽车公司日前已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车云一体智能化创新生态。据盖世汽车报道,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双方将在智能座舱开发、智能驾驶云图、网联技术、数字智能场景库、智慧汽车控制系统、智能计算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在智能座舱方面,两家企业将利用腾讯在社交、内容和娱乐生态系统方面的专业优势,优化车载应用,有效地将车辆打造成为用户的第三生活空间。此外,双方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应用,利用腾讯自主研发的混元通用大模型研究多模态感知技术,共同开发更智能的车内体验。在智能驾驶领域,腾讯将提供云技术和地图技术,助力东风汽车打造感知驱动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通过利用腾讯自动驾驶合规云及云图一体化服务,双方计划从研发到量产阶段建立起全面的数据闭环。在网联技术领域,双方将利用腾讯在视频、流媒体和通信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共同打造高性能、高安全且可全球部署的智能网联平台。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汽车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电气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和共享出行等先进技术,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这些创新技术正在重塑车辆的运行方式、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方式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式。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变革,各行各业的企业正纷纷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例如,汽车制造商正与科技公司合作,以强化其在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这对于自动驾驶系统和网联技术的成功部署至关重要。这并非是东风汽车与腾讯的首次合作。2019年,双方携手共建“汽车产业互联网”新生态,在网联汽车、汽车安全、自动驾驶、智慧出行、智慧物流、联合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七大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现代、起亚与三星电子携手合作,以加强软件定义汽车的用户体验

    2024年10月2日

    意义: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日前已与三星电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强软件定义车辆(SDV)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整合。此次合作将在现代汽车全球软件中心42dot的技术支持下,重点开发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并打造一个开放的出行生态系统。目标是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汽车环境,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三星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SmartThings物联网(IoT)平台进行整合。

    展望: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打造一个将出行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平台。这一举措将支持公司向软件驱动型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旨在构建一个连接数据的城市生态系统,以改善城市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标准化软件定义车辆(SDV)平台的开发,并在2026年前将其纳入汽车产品阵容。集团子公司42dot将在这一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将为软件定义车辆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


    Source: Hyundai Motor Group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日前已与三星电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强软件定义车辆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整合,并在出行服务生态系统中取得领先地位。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合作协议在三星电子位于首尔的研发中心正式签署,三家公司的主要高管均出席了签字仪式。此次合作将在现代汽车全球软件中心42dot的技术支持下,重点开发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并打造一个开放的出行生态系统。现代汽车集团先进车辆平台(AVP)部门总裁兼负责人Chang Song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超越传统交通范畴的个性化服务,将车辆与智能手机无缝整合起来,丰富现代和起亚客户的出行体验。”

    此次合作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汽车环境,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三星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SmartThings物联网平台进行整合,以提升客户的出行体验。其中一项新服务将通过与“SmartThings Find”平台集成创建一个全球追踪系统,利用三星Galaxy设备的众包定位网络,通过低功耗蓝牙(BLE)进行定位,无需依赖移动网络覆盖即可实现车辆定位验证。客户可以通过车联网服务应用定位他们的车辆,而未注册的用户则可以使用三星的SmartThings应用。现代与起亚计划通过与三星的整合简化账户注册流程,并计划在医疗保健、宠物护理和车辆内饰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他们还将共同举办“2025开发者大会”,以促进外部开发者参与为软件定义车辆打造创新应用。三星电子DX部门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TO)Paul Cheun表示:“通过与现代和起亚的合作,我们将打破空间限制,让客户可以在家中和汽车中方便地体验到SmartThings的便利。我们将继续扩展SmartThings生态系统,为更多客户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软件在现代车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提升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效率。软件定义车辆标志着汽车行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它改变了车辆生产的设计、制造及操作流程。这些车辆利用先进的软件实现了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以及云服务的无缝连接,通过提供按照个人偏好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功能(例如定制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气候控制)来增强用户体验。与传统车辆不同,软件定义车辆可以通过OTA无线更新进行软件升级,确保其保持最新状态,并提高车辆的耐用性和适应性。软件还有助于支持车辆自动驾驶、网联服务以及预测性维护等先进功能。此外,软件还能够管理电动汽车(EV)的复杂系统,确保电池发挥最佳的使用和续航表现。总的来说,软件定义车辆意味着出行方式迎来了范式转变,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互联互通、个性化、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商业途径并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打造一个将出行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平台。这一举措将支持公司向软件驱动型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旨在构建一个连接数据的城市生态系统,以改善城市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标准化软件定义车辆(SDV)平台的开发,并在2026年前将其纳入汽车产品阵容。集团子公司42dot将在这一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将为软件定义车辆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最近,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宣布向42dot联合投资2530亿韩元(约合1.85亿美元),这一投资也是去年宣布的阶段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时候,42dot宣布计划使用三星电子的车规级系统芯片Exynos Auto开发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定义车辆平台。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麦格纳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热感应系统,以改善自动紧急制动

    2024年9月26日

    麦格纳表示,其全新基于人工智能(AI)的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提升对行人和动物的感知能力,并减少自动紧急制动误触发事件。根据《汽车新闻》的一篇报道,麦格纳利用超过7000万帧由道路传感器拍摄的图像训练了一种新的热感应算法,这些图像标记了行人、动物、骑车人和其他车辆,麦格纳的这一算法能够比当前的标准系统更准确地识别这些对象。麦格纳表示,新系统能够更好地识别不同姿势的人——例如,走路时低头看手机的人或弯腰的人。麦格纳热产品业务开发和运营副总裁Richard Seoane表示:“通过在传感器套件中加入这种热感应摄像头,系统将获取更多信息以做出智能决策,从而无需进入自动紧急制动的情况。”Seoane还举例称,标准的热感应系统算法可能在夜间将经过一天暴晒后散发热量的消防栓误识别为小孩,但“在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后,系统不会将其识别为人类”。


    Source: GettyImages/metamorwork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报道,麦格纳正与客户洽谈以评估客户对该系统的兴趣,不过其并未公布相对成本增加的情况。麦格纳目前已有热感应系统产品供应,但这些系统尚未使用这种新算法。Seoane表示:“独立的热传感器在运行时能力有限。

    但是,当你开始将不同的传感器整合在一起并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时,你可以真正开发出一个强大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麦格纳讨论推出一个更敏感的系统以避免误出发制动情况,恰逢自动紧急制动技术受到诟病之际,因为自动紧急制动对驾驶员来说不仅体验突兀,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后车来不及做出反应。与此同时,美国监管部门已制定了一项规定,要求所有轻型车辆在2029年前必须配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2016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与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自愿在2022年前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作为乘用车的标准配置;自那以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已广泛普及,但尚没有达到100%的部署。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9月18日

    在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进展放缓后,2024年年中,美国网约车市场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再次取得新进展。

    2024年夏季,美国自动驾驶继续稳步发展。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mo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通用旗下Cruise自动驾驶部门则遭遇了一些挫折,不过吸取这些教训可能会让其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尽管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发展并未达到2017年至2018年间预测的那样,但这项技术在重塑社会中人与物的移动模式方面所蕴含的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Waymo:依然是领跑者
    2024年夏季,Waymo母公司Alphabet表示未来将对这家初创企业追加投资50亿美元,同时Waymo还发布了第六代Waymo Driver自动驾驶系统。Waymo在加州运营着规模近800辆的自动驾驶车队,并且其在美国凤凰城部署规模更大的车队,Waymo是目前美国唯一一家收取车费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不过通用Cruise车队预计也将在不久之后开始收费。

    Waymo第六代系统采用了更具成本效益的传感器配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强的算力。优化后的传感器套件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全天候地提供车辆周围最远达500米的重叠视场。


    Source:Getty Images

    通过优化传感器技术和布局,Waymo在减少传感器数量的同时,确保安全冗余。据Waymo介绍,第六代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支持根据特定环境条件更换传感组件——例如,针对寒冷气候增加传感器清洁功能。这一代系统的设计能够在众多恶劣天气条件下实现可靠运行,包括高温、雾霾、大雨和冰雹等天气。

    2024年初,Waymo开始在旧金山的高速公路上测试其第五代系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城市街道上经过了数月的行驶及收费服务后,这项服务目前已逐步扩展至凤凰城、洛杉矶和旧金山。

    尽管比预期的时间推迟了近一年,但在2024年7月,Waymo和电动汽车公司极氪汽车还是在旧金山的公共道路上合作测试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到2024年8月底,Waymo在美国的每周无人驾驶出租车付费出行次数已突破10万次,相比之下2024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5万次。

    不过,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调查与Waymo有关的潜在撞车、财产损失以及与“明显可见”物体发生碰撞的事故;截至撰稿时,该调查仍处于初步阶段。

    目前尚不清楚第六代系统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不清楚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会得出什么结论。2023年,Waymo缩减了其商业货运部门Via的规模,并将重心转向Waymo One网约车项目。

    Cruise Automation
    通用旗下Cruise Automation在2023年10月遭遇一次重大挫折,当时其车辆卷入了一起由两辆车造成的行人事故。这起事故导致Cruise的运营中断数月时间,其安全措施及技术开发也受到了严格审查,随后Cruise也开展了一次独立调查,并且对其大部分管理层进行了调整。

    通用汽车利用这个机会对Cruise Automation进行了重组并对业务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这并没有动摇通用汽车对Cruise的承诺。与Waymo母公司Alphabet类似,通用汽车在2024年年中也追加了对Cruise的投资。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表示,这些事态发展促使Cruise重新思考其安全目标:我们不仅仅要比普通人类驾驶员更加安全,而且要“比模范驾驶员还要好”。

    不过,通用汽车确实取消了其Origin自动驾驶穿梭车项目,认为专注于目前测试车队中的第一代Bolt EV以及基于下一代Ultium平台打造的Bolt EUV自动驾驶车辆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Cruise目前已在美国恢复了运营,先是4月份在凤凰城部署了一支配备人类安全员的小规模测试车队。此后,公司已将其运营范围扩大至达拉斯和休斯顿。不过,Cruise尚未在加利福尼亚重获运营许可。

    8月份,通用汽车宣布计划在优步平台上提供Cruise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通用汽车还重启了关于在个人交通工具上提供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讨论,讨论涉及到Cruise的开发以及一款凯迪拉克概念车。

    凯迪拉克车型可能成为个人用途自动驾驶车辆早期部署的理想选择。通用汽车正计划在2024年10月举行投资者日活动,届时通用汽车在活动上将详细介绍对Cruise和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计划的更多洞见。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AutoIntelligence,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Lucid宣布将为Air电动轿车无线更新全新驾驶辅助及便利功能

    2024年9月18日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于2024年9月9日针对Lucid Air豪华轿车发布了Lucid UX 2.4软件无线更新(OTA),包括对驾驶辅助系统、语音控制系统以及其他功能的更新。根据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Lucid UX 2.4软件更新包括了可选DreamDrive Pro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最新版本,引入了三维(3D)车道可视化功能。此外,此次更新还引入了名为Lucid Assistant的全新语音控制系统、更加易读的地图设计以及其他功能。高速辅助功能现在使用具有更多详细信息的高清地图,包括高占用车道、出口、车道并线和分流等信息。Lucid表示,该系统还为弯道驾驶提供了“更具适应性和响应性的驾驶体验”。此次更新还包括可由驾驶员发起的车道变更辅助功能,以及针对频繁走走停停的拥堵行车路段的启停功能。三维车道可视化功能可基于Air车载传感器套件,在中控屏上创建关于车辆的3D图像。此外,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现在还加入了自动弯道速度控制功能。Hey Lucid语音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导航和音响系统、气候控制系统、加热座椅以及车主手册等功能。这个新系统取代了原有的Alexa语音助手系统。Hey Lucid系统可以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钮启动该系统。此次更新还允许无线Apple CarPlay导航功能在仪表盘上显示逐向导航。其他更新还对此前发布的系统做了进一步优化。例如,当车辆时速达到每小时6英里时,泊车距离警告、环视监控和后视监控屏幕会自动关闭;当车辆倒车时,HomeLink屏幕控制始终保持可见;此外,Lucid Mobile应用的连接速度更快且响应更灵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ucid发布的这些软件更新很可能会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不过,这些更新中涉及的功能在最近推出的许多燃油车型中已屡见不鲜。尽管汽车制造商强调通过无线更新可以持续改进车辆功能,但Lucid UX 2.4更新中涉及的功能在许多与Air价格相当甚至更低的豪华车型中早已是标配。无线更新(例如Lucid此次发布的最新更新)的发布往往取决于汽车制造商的准备情况,消费者则常常在系统升级前对此一无所知。对于许多竞争车型在交付前就已提供的功能而言,Lucid采用无线更新增加功能的方法可能看起来更像是追赶对手而不是具有独创性。但在另一方面,Lucid并没有像特斯拉和沃尔沃那样,在销售Air车型时承诺提供这些功能,收取费用后又延迟交付这些功能。这个领域的动态值得关注,因为汽车制造商正在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尝试采用全新和改进的更新方法。值得一提的是,Lucid此次将向客户免费提供Lucid UX 2.4软件更新。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专家针对软件定义车辆提出了全新分级体系

    2024年9月11日

    来自Elektrobit的专家Moritz Neukirchner建议对不断发展的软件定义车辆概念采用以下分级体系


    Source:Getty Images/gorodenkoff

    据《汽车新闻》8月28日报道,汽车行业的专家们正在致力于构建针对软件定义车辆(SDV)的明确分级体系,该体系类似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针对自动驾驶的分级。

    专家提出的分级体系从1级至5级,旨在明确软件定义车辆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基本的网联功能到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的完全可定制平台。

    来自Elektrobit的专家Moritz Neukirchner建议对不断发展的软件定义车辆概念采用这些分级体系,目前对软件定义车辆的分级缺乏明确定义,并且市场上充斥着营销炒作。这一分级方法的提出将有助于规范行业在软件定义车辆技术方面的进展。

    8月15日,Neukirchner在领英上发布了这些针对软件定义车辆的分级体系:

    L1级网联:车辆上可支持智能手机镜像和实时交通信息。

    L2级可更新:车辆可以接收无线更新,不过这些更新主要是补丁和修复,而不是增加新功能。

    L3级可升级:车辆可以通过无线更新接收新功能,但由于不同车型或年款之间的硬件限制,这些功能更新的覆盖范围较为有限。

    L4级软件平台:所有车辆都可以通过无线更新接收新功能,但仅限于汽车制造商开发和发布的功能。

    L5级创新平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开发者那里选择添加新功能,既不受硬件限制,也不受车辆品牌的限制。
    作者:ATI News Team


    现代汽车集团将在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展览会上,展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愿景

    2024年9月11日

    现代汽车集团在一份公司声明中宣布,首次参加于9月3日至5日在韩国国际会展中心(KINTEX)举办的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展览会(WSCE)。该展览会专注于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并且得到了韩国国土交通部和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支持。在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展览会上,现代汽车将展示其对未来城市的愿景,即科技在空间、出行和能源这三个关键领域实现无缝融合。现代汽车900平方米的展厅将涵盖“交通”、“物流与机器人”、“能源与基础设施”三大主题。“交通”展区将包括数字策划体验(DICE)个人出行平台、下一代S-A2机身、SPACE-Mobility公共系统以及按需穿梭巴士服务。DICE平台使用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而由现代子公司Supernal开发的S-A2电动飞行出租车将于2028年投入商业运行。SPACE-Mobility公共系统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用户提供无限制地出行。在“物流与机器人”展区,现代将展出City Pod概念车、停车机器人和Easy Swap模块。City Pod是一款利用氢能的无人物流设备,而Easy Swap则允许用户定制车辆模块。停车机器人可以在狭窄空间内操控车辆。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展区,将展示一个停车场,充分展现现代汽车对自然和城市生活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城市的愿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打造一个将出行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平台。这一举措将支持公司向软件驱动型出行服务提供商业转型的战略,旨在构建一个连接数据的城市生态系统,以改善城市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标准化软件定义车辆(SDV)平台的开发,并在2026年前将其纳入其汽车产品阵容。集团子公司42dot将在这一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将为软件定义车辆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已发放16,000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

    2024年9月4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公安部宣布,公安机关迄今已发放了总计16,000张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号牌。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公安部透露,全国已开放公共测试道路32,000公里。在会上,公安部还强调了交通管理部门在简化办牌办证服务、交通事故处理以及其他交通管理职能方面进行的改革。根据公安部的数据,全国已发放2.5亿张电子驾驶证。此外,还在北京等60个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项目,迄今已有超过2,200万名车主获得了电子行驶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多项举措来支持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包括设立试点区、发放测试号牌以及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随着道路测试的广泛铺开,为各家企业开展测试提供了新的测试机会,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正展现出积极增长趋势。中国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商业化落地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最近,中国宣布计划加强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旨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计划为汽车分配车联专属的“手机号”。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ChargePoint与戴姆勒合作整合车辆远程信息处理解决方案

    2024年9月4日

    ChargePoint的新协议将带来诸多好处,无需增加额外的远程信息处理硬件

    Source:Getty Images

    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ChargePoint于8月27日宣布,该公司与戴姆勒客车公司达成合作,将其远程信息处理及充电管理系统无缝集成至梅赛德斯-奔驰和赛特拉品牌的客车中。

    据ChargePoint介绍,其车队和充电管理系统能够分析实时数据,其提供的服务对于高效运营多元化车队以及扩大车队电动汽车数量至关重要。ChargePoint与戴姆勒的全新合作将带来无缝的客户体验,确保在短短几分钟内即可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完成引导流程。

    ChargePoint表示,它通过一个无缝的界面提供车队经理提高运营效率所需的所有信息,从资产监控和管理到实时洞见和高级报告。

    ChargePoint进一步补充道,这一新协议将提供诸多好处,特别是对于拥有和运营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和赛特拉客车在内车队的现有客户,无需增加额外的远程信息处理硬件。

    ChargePoint欧洲客车与交通部门总监Uwe Münch表示:“全球有超过9,500辆客车使用ChargePoint车队管理系统,其中许多是由戴姆勒客车公司制造。通过此次合作,两个品牌的客户都将从软件增强中受益,帮助其优化纯电动和混动车队。希望使用我们远程信息处理和充电管理解决方案的戴姆勒客车的运营商也将从此次合作中受益。”

    戴姆勒客车客户服务与零部件及二手车业务负责人Bernd Mack表示:“我很高兴ChargePoint能够成为我们数据即服务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为了让我们的客车客户能更轻松、更安全地使用车辆数据,与ChargePoint的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作者:ATI News Team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座舱

    2024年8月28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日前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合作的目的是加速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并为其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数字豪华座舱体验。双方的合作将聚焦于提升信息检索能力、提升座舱响应速度、扩展智能应用场景以及加快研发(R&D)速度等方面。此外,合作还旨在语音、导航、娱乐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扩展更多使用场景,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智能座舱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合作消息紧随梅赛德斯-奔驰获准在北京开展L4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之后。自动驾驶汽车有望为个人出行带来革命性变革,人工智能是这其中最关键且复杂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已经给汽车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充分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未来座舱内的虚拟助手将变得更加聪明和博学,从而提升智能座舱的信息检索能力。此外,座舱原子化服务将显著提升语音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欧盟委员会批准50亿欧元的国家援助以支持台积电、博世主导的芯片工厂在德国落地

    2024年8月28日

    德国通知欧盟委员会,该国计划支持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在德累斯顿建立和运营一家新的半导体制造工厂


    Source:Getty Images

    欧盟委员会日前已批准德国政府一项50亿欧元的补贴计划,以支持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在德国德累斯顿建立和运营一家新的微芯片制造工厂。据8月2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报道,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是由台积电(TSMC)、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增强欧洲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供应安全、韧性和数字主权,这与《欧洲芯片法案》公告中提及的目标保持一致。

    德国提交给欧盟委员会的计划涉及支持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在德累斯顿建造一座新的半导体制造工厂。该工厂旨在满足汽车和工业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半导体需求。这座工厂将采用28/22纳米和16/12纳米节点工艺的300毫米硅晶圆,并运用先进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技术生产高性能芯片。这些芯片将显著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该工厂预计将于2029年实现满负荷生产,年产能达到48万片硅片。

    该工厂将作为开放式代工厂运营,允许包括台积电以外的其他三位股东在内的任何客户下单生产特定芯片。这一模式对于推动整个欧盟生态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增强专业知识和能力来支持欧洲中小企业(SME)和初创企业的发展。此外,该工厂还将为中小企业及欧洲的大学提供专属的产能支持,以促进欧洲的半导体科研合作与知识创新。

    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国家援助规则,特别是《欧洲联盟运行条约》(TFEU)第107条第3款第C项,对德国的补贴计划进行了评估。评估结论认为,该计划通过建立这样一座具有先进技术特点的大规模生产工作,将有效推动欧洲在创新技术和芯片生产领域的发展。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将成为欧洲第一家使用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生产28/22纳米和16/12-纳米工艺节点硅晶圆的开放式代工厂,这将与其现有产能区分开来,并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

    欧盟委员会认为,该援助具有相当的“激励作用”,因为如果缺少公共支持,投资将无法进行。该补贴计划对于欧盟内部竞争和贸易环境的影响有限,并且对于确保欧洲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方面是必要且符合适当性原则。补贴的规模充分依据已证实的资金缺口情况,并且控制在最低必要限度内。此外,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已同意将超出当前预期的潜在利润与德国进行共享。

    背景及相关情况
    《欧洲芯片法案》于2022年2月8日由欧盟委员会通过,这是确保欧盟半导体领域供应链安全与弹性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该法案强调了投资建设新一代先进生产设施的重要性,并指出这将对更广泛的经济带来显著的积极影响。

    批准这项补贴计划是欧盟委员会基于上述既定原则所做出的第四项重要决策。之前批准多项援助措施包括意大利为支持意法半导体在意大利卡塔尼亚建造碳化硅(SiC)晶圆厂提供的援助计划、法国为支持意法半导体和格芯在法国建设和运营晶圆厂提供的一项29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以及意大利为意法半导体新建集成碳化硅制造工厂提供的另一项援助。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分析,新工厂将使用28/22纳米和16/12纳米工艺节点生产芯片。这具有深远的意义。生产28纳米甚至16纳米工艺节点的微控制器(MCU)对于缓解此前芯片短缺造成的供应瓶颈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新一代微控制器越来越依赖这些先进工艺节点。不过,在芯片短缺期间,12至28纳米节点并不是供应严重短缺的成熟工艺节点。成熟节点,尤其是模拟半导体的结构性产能不足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因此,这项投资并不能保证模拟芯片的供应,这类芯片可能会再次出现短缺,从而影响欧盟的汽车产业。

    与平衡投资先进和成熟工艺节点的《美国芯片法案》不同,《欧洲芯片法案》更专注于更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这一点从德州仪器宣布获得《美国芯片法案》提供的10亿美元补贴以投资从28纳米到130纳米工艺节点中可以看出,这些技术涵盖了对模拟半导体及汽车芯片至关重要的成熟工艺节点。自芯片短缺以来,对成熟工艺节点的投资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和德州仪器。中国大陆在成熟节点上的产能大幅增加,可能在关税和技术出口限制加剧的背景下,对欧洲半导体供应链构成潜在的短缺风险。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汽车与谷歌携手开发智能汽车技术

    2024年8月21日

    据EuropaPress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和谷歌正积极探讨合作事宜,旨在共同开发面向智能汽车的技术解决方案。此次潜在合作旨在增强现代汽车当前车辆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并推动未来出行解决方案的发展,涵盖自动驾驶(AV)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和5G网联汽车。现代汽车集团的导航系统提供商现代Autoever计划利用谷歌的数据资源来优化其高清地图系统,以支持L3级自动驾驶车辆。


    Source: GettyImages/metamorwork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集团正在扩大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合作,以有效管理和利用大数据来推动未来出行技术的发展。除了与亚马逊合作,将Alexa集成到其信息娱乐系统中之外,现代汽车还与百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在中国开发综合的出行生态系统。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正聚焦于提升其导航系统,并认识到精确的地图信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发布最新版驾驶辅助系统

    2024年8月21日

    华为还推出了享界S9,这款豪华轿车旨在与高端车型展开竞争


    Source: Getty Images

    据JechNade8月7日报道,华为于8月6日发布了其最新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宣称该系统在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均超越了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可实现车辆从车库到车库的自主导航驾驶。

    与此同时,华为与其制造商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享界S9,这款豪华轿车旨在与奔驰S级等高端车型展开竞争。该款车型售价在399,800元(约合56,000美元)至449,800元之间,是享界这一高端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主席余承东介绍称,华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应对复杂的城市路况,包括变道和收费站通行等。在现场演示中,享界S9在没有驾驶员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在城市街道上实现了自主驾驶。华为采用的是一种“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方法,依靠多个神经网络来执行不同的任务,旨在实现更快的决策制定和更似人类的驾驶行为。

    余承东还强调了华为智驾系统与特斯拉FSD的对比,指出华为的智驾策略在处理罕见或复杂道路场景时表现出色,并且能够比特斯拉提供更加强大的安全防护功能,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此外,华为计划与一家德国供应商合作,旨在提升其智驾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和应急制动能力。

    享界S9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最长可达816公里。这款轿车是华为及其制造商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推出的首款旗舰轿车,该车还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雷达等环境感知设备,华为相信这些配置较特斯拉的视觉系统在智能驾驶方面更具优势。

    享界S9的正式交付工作已立即启动,北汽集团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的重要合作伙伴,将在一座年产能为12万电动汽车的新工厂中优先生产这款车型,未来该工厂的年产能预计将扩大至30万辆。此次发布不仅标志着华为向进军豪华汽车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强调了其与北汽集团的合作以及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方面的承诺。
    作者:ATI News Team




    禾赛科技与西井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先进激光雷达应用

    2024年8月14日

    此次合作旨在加强在自动驾驶、智能城市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效率并实现全球碳减排


    Source: Getty Images

    根据7月3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禾赛科技宣布与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西井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旨在将禾赛科技的先进激光雷达技术部署于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重型机械和智能城市等多个应用领域。

    西井科技将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融入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将其服务扩展到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客户。预计此次合作将提高供应链生产力,提升效率和质量,并显著减少全球碳排放。

    西井科技在其多项产品中集成了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特别是在新能源自动驾驶卡车Q-Truck和牵引车Q-Tractor中。这些车辆在提升先进制造工厂和港口运营的运输效率以及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菲利斯杜港运营着数量最多的Q-Truck车队,而Q-Tractor则由香港最具规模的独立航空货运站营办商——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Hactl)以及泰国林查班港使用。

    双方合作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在车辆上配备了多个禾赛XT32和AT128激光雷达,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尤其是在港口等大型卡车需要精确感知的环境中,实现精确作业。XT32激光雷达最高测距精度可达到5毫米(mm),能够输出高质量的点云数据,为自动驾驶算法处理提供支持,并且配备了创新的光学系统以支持近距离检测。此外,它还具备脏污自检和自清洁系统等功能,以确保最佳性能。禾赛XT和AT系列激光雷达采用可靠设计,结合其专有的垂直集成技术,有助在震动频繁、盐腐蚀和频繁起停等具有挑战的环境下,降低故障发生率和维护成本。

    除了提升物流和港口运营外,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技术还在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准确定位、避障和导航提供了关键数据。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配送机器人、无人叉车和无人割草机等领域。
    作者:ATI News Team




    土耳其总统宣布高科技产业投资激励措施

    2024年8月7日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日前宣布了一项新的激励计划,以吸引包括纯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投资。在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官方网站的声明中,埃尔多安强调,高科技激励计划“将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著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土耳其世纪’这一战略愿景的同时,也令土耳其成为投资热土。”对于高科技激励计划(简称HIT-30),埃尔多安总统表示,该计划将通过六个阶段持续为高科技产业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直至2030年。他表示,第一个阶段将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并配套推出一个高达50亿美元的激励方案,“旨在将土耳其的电动汽车年产能迅速提升至至少100万辆”。他表示,这一计划将帮助土耳其吸引具有高国产化率和出口潜力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包括一系列研发和工程活动。土耳其政府预计,此举还将有助推动土耳其汽车供应商行业的发展,埃尔多安总统补充道,未来将进一步推出支持电池产业投资的措施。这旨在将土耳其打造成为区域电池生产中心,预计到2030年其电池年产能达到80吉瓦时(GWh),政府为此准备了45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以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土耳其还提供了一个高达5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旨在为该国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提供支持。土耳其政府希望在国内至少建立一家“基于当前先进生产技术的工业规模芯片工厂”,该激励方案包括提供高达40%的资本出资和补助支持。埃尔多安总统表示,HIT-30计划还将积极拓展至绿色能源领域,支持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以及风力涡轮机塔架、叶片和发电机的生产。


    Source: GettyImages/metamorwork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埃尔多安总统和土耳其政府致力于通过财政激励措施进一步推动该国研发、生产能力以及工业基础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埃尔多安总统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激励政策和融资工具,从而避免《欧洲绿色协议》及碳边界调整机制阻碍土耳其的工业发展”。此外,土耳其政府近期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似乎也给这些激励措施的实施带来了积极影响,比亚迪将在土耳其投资近10亿美元以支持纯电动汽车生产和开发,此举将使比亚迪成为该计划第一阶段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可能从新激励计划中获得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和广汽集团均考虑对土耳其进行投资。埃尔多安总统在声明中还提到了一家名为TruTech的企业,该企业据称对当地纯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TruTech计划在土耳其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将在该激励计划下获得超过100亿土耳其里拉(约合3.03亿美元)的研发投资。有关这一国家激励计划的更多细节预计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作者:ATI News Team




    中国进一步关注可持续交通

    2024年7月31日

    中国大陆积极推动法规出台并采取可持续性措施以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这标志着其朝着环境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这些措施包括:

    •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政策日趋严格,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 为新能源汽车引入双积分制度,提高电动汽车的普及率。
    • 制定聚焦电池回收的《中国大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施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 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可持续金融发展。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大陆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巴黎协定》目标下限制全球变暖的努力至关重要。这一努力旨在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同时尽力不超过1.5摄氏度。鉴于交通运输领域在中国碳排放中的占比较大,一个关键方面是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脱碳

    交通运输领域占中国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以上,预计该行业在2025年至2035年之间将达到排放峰值——如果政策得到有效实施,达峰时间甚至会更早,可能在2030年之前。通过车辆电气化和提高燃油效率等举措,到2060年,该行业的碳排放可能会较2020年水平下降50%-95%。交通运输领域的PM2.5排放量也占到城市总排放量的20%-50%,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主要排放来源。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提雅智行与日本交通株式会社在数据共享平台上合作,以推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发展

    2024年7月31日


    提雅智行在2023年率先发起了Co-MLOps数据共享计划,并在2024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展示了一项概念验证测试



    Source: Getty Images

    根据7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提雅智行日前与日本交通株式会社携手开展了一项大规模数据共享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自7月起,两家公司将联合收集配备提雅智行开发的数据记录系统(DRS)的车辆数据。

    提雅智行在2023年率先发起了协同机器学习操作(Co-MLOps)数据共享计划,并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一项概念验证测试,该测试将与来自全球八个地区的合作伙伴公司合作收集数据。公司一直在日本的主要地区推进数据收集工作,验证其数据记录系统的性能及其Co-MLOps平台的其他功能。随着配备数据记录系统的车辆上路,以及使用主动学习框架进行高效数据收集的基本功能到位,提雅智行已准备好与日本交通株式会社合作,进一步扩大其数据集。

    提雅智行的数据记录系统包括多个车规级激光雷达、高分辨率摄像头和电子控制单元(ECU),能够全面且精确地捕获车辆周围环境和运行数据。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无缝同步和校准,使该系统具备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高质量数据收集能力

    数据上传到基于云的Co-MLOps平台后,会经过质量检查、匿名化处理以确保安全共享,并进行标记以便实现高效检索。根据主动学习框架的评估,标注会优先处理那些能显著提高人工智能性能的数据。这种方法加速了MLOps进程,推动了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高效开发。

    提雅智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Shinpei Kato表示:“通过此次合作收集的数据将有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准确性,同时推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部署和软件定义车辆的大规模生产。我们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开展合作,进行持续的数据收集,加速构建大规模共享数据平台。”

    作者:ATI News Team




    汽车行业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

    2024年7月24日

    M.VICS最新版本以"你能看到的一切"为主题,聚焦于显示技术的融合

    关税措施促使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加速在欧洲市场的生产计划。

    欧盟委员会最终确认,将于7月4日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征收临时关税。这些关税的范围从17.4%至37.6%不等,略低于欧盟委员会在6月份首次提出加征关税时的威胁水平,并且临时关税措施的有效期最长为4个月。

    欧盟成员国将在这段时间内对最终关税进行投票表决,以做出最终决定。如果获得批准,最终关税的有效期将为5年。对于按出口量计算向欧盟出口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最大的特斯拉公司,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公司可能会在最终阶段获得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


    Source: Getty Images

    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游说团体的反应

    德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游说团体对此做出了巨大反应,他们近期一直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大众汽车集团和宝马集团均表示,这些措施无益于提高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各家汽车制造商的关税税率并不相同,这取决于他们对于欧盟委员会调查不公平商业行为的配合程度。由于宝马在中国生产的新款纯电动Mini Cooper上市时间过晚,未能参与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因此这款车目前面临最高水平的关税。不过,预计这款车在欧洲的上市时间将推迟4个月,以便加快审查流程。

    德国汽车行业游说团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呼吁中国和欧盟委员会通过公开和建设性对话达成解决方案。在2024年11月关税全面生效之前,欧盟委员会仍为此种可能性敞开大门。欧盟委员会愿意谈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面临来自中国的关税报复措施威胁,这些威胁不仅针对汽车行业,此前中国商务部(MOFCOM)对原产于欧盟的猪肉产品及白兰地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Source: Getty Images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在欧盟确认加征关税后表示:“很明显,成员国也有兴趣保护其汽车行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公平竞争以及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与中国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如果双方确实能找到互惠共赢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可以找到最终不征收关税的办法。但显然,这个解决方案需要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市场扭曲问题……并且需要顺应市场。”

    一些汽车制造商表示,关税对车辆定价的初步影响将逐步显现,这取决于他们的车辆库存。雷诺集团、蔚来汽车和上汽集团均表示,价格上涨并不是短期内面临的问题。然而,上汽集团正要求欧盟委员会就其面临的更高水平的电动汽车临时关税举行听证会。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美国计划在8月份出台关于网联汽车的拟议规则

    2024年7月24日


    这些拟议规则针对的是来自竞争国家的车内软件,聚焦关键驱动组件以增强安全性



    Source: Getty Images

    据路透社7月16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计划于8月发布有关网联汽车的拟议规则,旨在限制来自中国大陆和其他竞争国家的某些软件。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兼出口管制负责人Alan Estevez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一场论坛活动上表示:“我们关注的是一些组件和软件——而不是整车——是车辆中管理软件和数据的一些关键驱动组件,这些组件必须在盟国制造。”

    今年5月初,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宣布该部门计划发布针对中国网联汽车的管理规则。她还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可能对与中国大陆相关的汽车采取极端措施,包括在2月启动国家安全风险调查后可能实施的禁令或限制。

    网联汽车具有集成的网络硬件,可以接入互联网并实现数据共享,由于它们可以收集和传输大量个人信息,因此会造成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Estevez通过详细介绍现代车辆(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燃油车)如何广泛依赖软件获取大量个人数据,强调了网联汽车带来的潜在威胁。

    Raimondo在此之前提到了一个灾难性的场景,即如果网联车辆上的软件被禁用,数百万辆汽车可能会受到影响,强调了潜在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尽管存在这种担忧,但美国对于中国大陆制造的轻型车辆的进口量仍然相对较低。然而,作为其更广泛的贸易和安全战略的一部分,拜登政府仍计划大幅提高针对中国大陆制造的电动汽车及其他商品的关税,预计这些措施将于8月1日生效。

    作为回应,中国大陆外交部呼吁美国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并指出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及形成的技术创新证明了它们的竞争力。

    作者:ATI News Team




    KG Mobility与小马智行、PonyLink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2024年7月17日

    据KG Mobility(KGM)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及韩国科技公司PonyLink(前身为GemVaxLink)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展开合作。这三家公司在KG Tower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KGM、小马智行以及PonyLink的高管出席了签字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将KGM的自动驾驶系统与小马智行的技术相结合,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此外,PonyLink也将参与到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在内的多个自动驾驶项目中。KGM董事长Kwak Jae-seon在谈到这份谅解备忘录时表示:“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KGM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控制器以及驾驶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我们将持续成长与进步,通过提供包括电动SUV和高性能混动SUV在内的全系列环保汽车、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提供差异化的综合出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在韩国销售的汽车中已经广泛搭载L1级至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但L4级自动驾驶应用的广泛部署仍在积极推动中。不过,韩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次最新合作展现了KGM积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承诺。今年早些时候,小马智行与PonyLink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双方计划通过深度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为韩国市场开发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服务。小马智行是一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地图系统为市场提供包括机器人出租车、机器人卡车在内的自动驾驶服务。PonyLink则专注于控制中心建设、移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及车联网技术的研发。此外,KGM还于2023年10月与自动驾驶软件公司AUTONOMOUS a2z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推进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Syensqo与蔚来汽车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可持续汽车创新

    2024年7月10日


    此次合作将在上海新成立一家实验室,旨在利用先进材料,打造行业领先的可持续汽车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全球高性能材料与化学品解决方案提供商Syensqo日前宣布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企业蔚来汽车开展新的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个先进的联合实验室。双方在蔚来位于上海的全新蔚来用户中心的揭幕仪式上庆祝了此次合作,出席仪式的包括Syensqo首席执行官Ilham Kadri博士和蔚来助理副总裁毕路先生。Syensqo与蔚来的合作旨在通过整合双方的专业知识,推动汽车领域新型材料和创新产品应用的开发。

    在此次合作中,蔚来将提供其在自动驾驶、数字技术和先进电驱动系统以及电池技术方面的前沿能力,Syensqo则将发挥其在面向汽车和电子产品领域的特种聚合物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双方合作旨在推动先进材料在可持续汽车应用中的融合,并树立行业新标准以追求卓越。

    Syensqo亚洲首席执行官陈璞博士与蔚来助理副总裁王会章先生签署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可持续汽车应用材料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陈璞博士表示:“Syensqo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始于2021年,合作之初聚焦于电机和电控系统的产品开发。这一全新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双方更紧密的合作与创新,同时提升质量和成本效益,并提升我们的产品开发和验证能力。我们将携手为可持续智能出行开发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作者:ATI News Team




    NNG和达契亚推出基于OpenStreetMap的全新导航解决方案

    2024年7月10日


    NNG与达契亚合作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推出NNG地图,利用OpenStreetMap提供更丰富的车辆导航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RYosha

    NNG在7月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与雷诺旗下的达契亚品牌达成协议,将为其提供NNG Maps。NNG Maps这一社区驱动型解决方案以全球数百万人使用的全球地图数据库OpenStreetMap(OSM)为基础。此外,NNG Maps还融合了NNG及其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提供的定制汽车内容和服务。

    NNG Maps旨在为达契亚车主提供一款功能丰富且能够定期更新的地图解决方案,确保提供最新的数据,包括更庞大的道路网络以及更多的兴趣点。

    OpenStreetMap是全球最大的众包地理空间知识库,由全球贡献者社区共同维护。这个社区通过使用航拍图像、实地地图等方法不断更新各种特征的信息,确保数据库保持最新状态。

    NNG的解决方案利用这些最新信息,允许通过附加内容和服务,根据品牌和客户偏好定制地图。公司在地图编制和验证领域拥有长达20年的专业知识,旨在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更频繁更新,还可以根据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定制的解决方案。

    NNG产品管理总监Balázs Bodorkós表示:“早在2013年,我们就开始帮助合作伙伴评估和实施基于OSM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地图、OSM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我们对与OSM社区合作的持续承诺,使我们能够在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汽车行业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内容解决方案。”

    作者:ATI News Team




    大众与Rivian计划投资50亿美元成立电动汽车软件合资公司

    2024年7月3日

    意义:大众汽车(VW)与Rivian日前宣布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利用Rivian的软件和电气架构开发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

    展望:与大众汽车成立合资企业的安排将为Rivian提供资金注入,助力其加速生产并推出新车型,同时合资企业还将通过Rivian的技术授权获得收入来源。大众汽车的决定表明,Rivian的解决方案比大众汽车目前在开发的技术更为先进,这使得Rivian再次成为传统汽车制造商合作并投资其技术的理想伙伴。对大众汽车来说,这一举措可能表明该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仍面临挑战。与Rivian的合作为大众提供了一项有前景的技术和实现规模效应的机会,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合作伙伴。


    Source: Stephanie Brinley

    大众汽车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日前宣布计划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利用Rivian的软件和电气架构开发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

    Rivian此前宣布其第二代R1T纯电皮卡和R1S纯电运动型多用途车将采用全新的域电气/电动架构,这两款车最近已投入生产。正如我们之前报道的那样,与上一代相比,新的域架构使Rivian能够将电子控制单元(ECU)整合减少60%。新的ECU在车辆架构中的布局将更加优化,这使得Rivian能够将每辆车的布线长度减少1.6英里,并减轻44磅的重量。最近,Rivian邀请行业分析师和媒体参加了一场活动,详细解释了新一代车辆及其域架构。Rivian首席软件工程师Wassyn Bensaid表示,向域架构的转变改善了车辆的可维修性和制造能力。新系统比以前的系统电压更低,有助于在车辆休眠时优化其“大脑”。Bensaid表示,举例来说,Rivian基于摄像头的Geargard哨兵系统每天的能耗不到一英里。第一代电动汽车的架构使用了17个ECU,而其最新架构仅使用了7个ECU。根据Rivian发布的一篇博文,Rivian的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车辆进入、驱动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均运行在各自的ECU上,所有其他车辆功能则由剩余的ECU控制。


    Rivian转变至域架构所减少的线路

    Source: Stephanie Brinley

    在技术讲解过程中,Bensaid表示,Rivian原有的架构有超过85%的部分是内部自主研发,而新架构则实现了“整个域堆栈”的内部化设计。Bensaid还进一步确认,Rivian在需要时可以为其之前基于域的系统以及新的域系统发布更新,因为运行在这些架构之上的应用程序通常是一样的,只是底层操作系统有所不同。这种高度灵活性意味着,当大众汽车部署该系统时,大众将能够自主开发适合其车辆和品牌需求的应用程序,或者指定使用Rivian授权的合资企业产品。Bensaid还强调,直接采用现有的域系统对Rivian而言并非明智之选。他表示公司需要积累知识,将车辆推向市场,并深入掌握自主开发首个域架构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学习和知识开发积累,公司将能够重新分配ECU并开发域架构。

    大众计划向合资公司投资50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表示,该合资企业计划开发“用于两家公司未来电动汽车的下一代软件定义车辆平台”。根据协议,大众汽车承诺向Rivian投资10亿美元,并计划未来追加投资40亿美元。第一笔10亿美元的投资将采用无担保可转换票据的形式,该票据将在满足一定条件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后转换为Rivian的普通股。联合声明表示,“该合资企业预计将在Rivian行业领先的软件和电气架构的基础上,打造一流的软件定义车辆技术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两家公司期望能够扩大规模并加快全球创新步伐,同时降低每辆车的成本。Rivian的域架构将作为基础,并应用于未来两家公司的车辆。这一合作协议的一个关键在于Rivian并不会向这家尚未命名的合资企业投入现金。声明称:“Rivian计划贡献其在电气架构领域的专业知识,并预计将其现有的知识产权授权给合资企业。”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DXC Luxoft与ECarx携手合作提升汽车制造商的先进创新能力

    2024年7月3日

    Ecarx将把全栈数字座舱和驾驶辅助技术与DXC Luxoft深厚的领域专业知识相结合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Natee Meepian

    在6月2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Ecarx和DXC Luxoft宣布将携手合作,推动车载功能的开发,加强信息娱乐、数字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并为驾驶员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整合DXC Luxoft在软件集成和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为汽车制造商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Ecarx的全栈硬件和软件产品现在将能够支持更广泛的服务。

    这一全新合作将使汽车制造商更轻松地利用软件定义车辆的功能,开发提供创新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例如让驾驶员能够无缝访问整个应用程序生态系统和智能AI语音助手。

    在合作中,Ecarx将利用其面向智能车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旨在连接下一代软件定义车辆系统的计算平台、车载软件和中央计算技术,从而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赋能。

    Ecarx和DXC Luxoft将携手合作,帮助汽车制造商加速其业务模式的转型,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软件定义车辆对最终用户体验的影响力。

    作者:ATI News Team




    现代摩比斯推出先进数字驾驶舱M.VICS 5.0

    2024年6月26日

    M.VICS最新版本以"你能看到的一切"为主题,聚焦于显示技术的融合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piyaset

    6月11日,现代摩比斯发布了下一代集成座舱系统的最新版本M.VICS(摩比斯车辆集成座舱系统)5.0。该系统集成了一个无缝从驾驶员座位延伸到乘客座位的全景多显示屏,并配备了包括盲点警告、晕车护理和乘客监控在内的一系列安全功能。

    现代摩比斯于2021年首次推出M.VICS。其最新版本以"你能看到的一切"为主题,聚焦于显示技术的融合。这一创新方法创造出一个无边界的巨大宽屏座舱,集成了五个显示面板,包括一个27英寸主屏幕、一个12.3英寸高清副驾驶屏幕以及其他用于显示各种车辆状态信息和控制的屏幕。这些屏幕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垂直移动和根据驾驶模式调整倾斜角度,从而提升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现代摩比斯精心设计了其系统,允许每个显示面板独立运行,并且在有需要时可以无缝集成,以满足各种内容显示需求。此外,该系统的适应性还体现在可以根据驾驶条件改变大小和位置,在驾驶模式、影院模式和放松模式等模式下提高车辆的娱乐性和舒适性。

    此外,M.VICS 5.0还采用了先进的安全功能,包括通过创新的照明技术以警告后侧碰撞以及晕车缓解技术。为监控驾驶员注意力和困倦而安装的摄像头以及集成的安全气囊技术,凸显了现代摩比斯对行车安全的承诺。

    作者:ATI News Team




    AB Dynamics为自动驾驶汽车推出全新赛道应用套件

    2024年6月26日

    该套件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平台测试引入了增强功能,包括400多个新测试以及Move to Point功能


    Source:Getty Images Plus/metamorworks

    在6月1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AB Dynamics宣布推出其Track Applications Suite 24,这是其现有软件包集合的新名字,这些软件旨在管理机器人驾驶车辆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平台的测试和控制。该套件对现有软件包集合进行了重新命名,旨在通过统一的软件生态系统来简化测试场景的执行和验证。

    套件包含了多个应用程序,例如机器人控制器(RC)、场景生成器和后处理器,为赛道测试管理提供全面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这一集成旨在节省时间并保证可靠、可重复的结果。

    此次发布版本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对Special Groups进行了增强和扩展,现在包括超过400个额外测试,丰富了套件中大量的预定义测试场景库。这些更新旨在自动化行业标准主动安全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更新后的Special Groups现在涵盖了2024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即将出台的欧盟通用安全法规以及一系列包括重型车辆场景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协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改进是引入"Move to Point"功能,旨在提高测试程序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功能允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平台在测试后自动重新定位到新的起点,便于测试对象在不同赛道区域之间进行移动,并为后续测试做好准备。"Move to Point"已成为全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平台的标配功能,也可作为现有系统的可选升级选项。

    此外,该套件还引入了"Track Applications Manager",这一集中式管理工具旨在简化套件中各种软件组件的管理和更新流程。该工具不仅使更新过程更加高效,使用户轻松管理软件版本,并确保了各应用程序之间的兼容性。总体而言,Track Applications Suite 24的发布展示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有望在机器人驾驶车辆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平台的测试和控制方面实现改进,标志着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工具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作者:ATI News Team




    汽车半导体行业长期前景乐观

    2024年6月19日

    在过去几年里,汽车半导体行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从新冠疫情引发的半导体短缺到监管出口管制和全球投资计划的推波助澜,这些因素均深刻地影响了行业动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半导体行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及技术进步时表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2023年:市场延续此前增长态势

    2021年和2022年,汽车半导体市场均实现了超过25%的收入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入2023年,市场继续呈上升趋势,收入同比增长18.1%,与过去两年相比,增速虽然略有放缓,但依然保持强劲。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数字化的日益普及以及网联功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汽车行业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增长。

    由于恐慌性购买,2021年和2022年芯片短缺情况反而推动了汽车半导体销售的增长。抢购半导体芯片导致渠道库存水平高企,在过去18个月里这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预计库存最终会迎来调整。2023年,已经有迹象表明,汽车半导体市场即将出现库存调整,这在欧洲等地尤为明显。此次调整旨在使过剩的库存水平与实际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从市场份额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2023年库存调整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预期。


    Source:Getty Images

    在中国大陆的汽车市场,向电气化的转型仍然是主要推动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功率离散器件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个关键发展是自主生产的崛起,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开始自行设计半导体,绕过了英飞凌等传统供应商。无论汽车制造商是利用自己的制造设施还是与代工厂合作以实现自给自足,这一趋势都意味着市场动态的重大转变,这将对现有的半导体供应链构成挑战。这一演变突显了汽车制造商在半导体价值链中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对供应商带来的影响。

    2024年:潜在重置之年

    尽管对潜在的市场低迷感到担忧,但汽车半导体行业今年有望迎来分析师所谓的"软着陆"。"软着陆"场景指的是市场调整逐步发生,避免出现突然、严重的收缩。由于库存调整并非集中在2024年,而是从2023年已经开始,因此调整并没有那么剧烈,市场预计仍将保持积极势头,反映出对此前库存调整的有力应对。

    在2024年,汽车半导体行业的营收增长预测预计将是过去四年中最低的,增幅不到4%。除了库存消耗之外,还有多个因素促成了这一温和的市场扩张,包括:

    • 随着纯电动汽车增速放缓,车辆推进系统分配比例出现变化。
    • 一些半导体产品(如模拟芯片)的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一些产能过剩的供应商降低价格以提高市场份额并充分利用工厂产能。此外,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兴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正通过其产品挑战国内和全球市场。


    Source:Getty Images

    在主要半导体市场方面,尽管采用了使用更高带宽内存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内存市场的反弹预计将相对缓慢。然而,尽管基于碳化硅(SiC)的半导体解决方案的成本要高于硅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但由于相较之下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最后一英里性能,预计碳化硅半导体解决方案将在逆变器和直流-直流转换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理想汽车将于2025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4年6月19日

    据TechNode报道,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日前宣布,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其L3级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将在某些条件下实现解放双手和双眼的自动驾驶,标志着理想汽车向"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的过渡。公司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软件的全新导航辅助驾驶功能,随后在11月推出城市导航自动驾驶(NOA)功能。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或2025年初,理想汽车将更大范围地发布其L3级自动驾驶系统。理想汽车还在研究端到端人工智能方法,并探索视觉语言模型(VLM)以增强其自动驾驶能力。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实现L4级高级自动驾驶。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最新数字技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特斯拉也计划在中国推出其"全自动驾驶"软件的最新版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诸如语音激活控制、人脸识别、无线软件升级、手机兼容性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正在成为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主要卖点。这些功能使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帮助汽车制造商获得更高的产品定价。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关税博弈:美国采取措施遏制从中国大陆进口电动汽车电池

    2024年6月12日

    进口关税旨在保护北美电池供应链免受低价中国产品的冲击,但这些关税也可能阻碍北美电池企业获取如磷酸铁锂(LFP)等技术。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国际市场的开放,然而,这一趋势正逐渐被保护主义所取代。在这之中,没有什么比目前电动汽车(EV)及其相关供应链的激烈竞争最能体现这一趋势。面对中国大陆企业雄心勃勃计划扩大低成本电动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对此感到不安,促使他们宣布新政策并重新考虑进口关税。


    Source:Getty Images

    在此背景下,美国在本月宣布将进行关税调整,以遏制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商品流入。新关税政策针对的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以及石墨和永磁铁等关键矿物。根据官方声明,自2024年起,中国大陆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将从25%提高至100%,锂离子电池及电池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将从7.5%提高至25%。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5月22日宣布,新的关税政策将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另外,天然石墨和永磁铁的关税也将从0%提高至25%,不过生效时间将延迟至2026年。

    关税上涨背后的理由是什么?

    拜登政府认为,这些新措施是必要的,以防止中国大陆企业用更低廉的电动汽车和电池进军美国市场,这将使美国企业难以与之竞争。白宫发布的一份声明称,美国政府已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和《两党基础设施法》(BIL)等税收抵免政策,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用于建立可靠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包括电池和关键矿物。白宫表示,最新的关税上涨将确保这些投资得到保护并得以按计划继续进行。

    目前,尽管美国的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都来自中国,但其中仅有小部分被用于电动汽车。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高压电池预测,以吉瓦时(GWh)计算,2024年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中,约有62%来自美国本土工厂,韩国和日本提供的电池分别占约8%和7%。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整体约有20%的需求仍将依赖于中国大陆的电池工厂。

    如果美国电动汽车公司发现从中国大陆进口电池的成本比在美国本地制造或采购的成本更低,这可能会阻碍美国本土的零部件制造,中国大陆未来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长。

    行动、反应和影响

    最新的关税税率变动差不多是在美国政府将中国大陆企业认定为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以阻止电动汽车公司从中国供应商处采购电池和原材料之后的五个月后发生的。早在2023年12月,中国大陆就对石墨这一电池关键原材料采取了出口管制。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对美国限制向中国大陆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反制措施。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中国大陆批准九家汽车制造商开展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试点

    2024年6月12日

    工信部表示,批准开展上路通行试点将为L3级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大陆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Source:Getty Images Plus/ greenleaf123

    据路透社6月4日报道,中国大陆已批准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蔚来汽车和上汽在内的九家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公共道路上测试其L3级自动驾驶技术。除了汽车制造商外,网约车服务提供商等车队运营商也将参与这些试点工作。

    在批准企业在城市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测试五年之后,中国大陆政府部门于2023年11月出台了新政策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发布了一份关于开展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车辆准入和上路通行全国试点工作的通知。

    该部门表示,批准开展上路通行试点将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此举使他们离允许向个人买家和车队运营商销售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更近一步。

    作者:ATI News Team




    现代汽车集团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开放地图数据

    2024年6月5日

    现代汽车集团已与主要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AV)的开放地图数据。据KED Global报道,现代汽车已经加入了由亚马逊网络服务(AWS)、Meta平台、微软和TomTom创立的Overture地图基金会,旨在实现可互操作的开放地图数据。该基金会计划在8月份推出其首批开放地图数据,包括道路网络、限速和实时交通信息。这些数据将以40多种语言提供,并且可在多个国家使用。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加入Overture地图基金会旨在减少对谷歌、苹果等全球网络地图巨头的依赖,因为未来这些企业可能会对地图的使用进行收费或加以限制。通过利用Overture的数据,现代汽车期望提高GPS导航系统的精度,并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现代汽车集团旗下GPS导航软件部门现代AutoEver已经专门为L3级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了一款高清地图。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2024欧洲电力电子系统及元器件展览会:英飞凌将展示最新半导体解决方案

    2024年6月5日

    英飞凌将展示其电力电子产品组合,涵盖硅、碳化硅和氮化镓等所有相关的电力技术


    Source:Getty Images/3dan3

    根据5月2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英飞凌科技将在2024欧洲电力电子系统及元器件展览会上展示其最新的半导体、软件和工具解决方案。在"共同推动脱碳和数字化"的展会主题下,英飞凌将展示其电力电子产品组合,涵盖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所有相关的电力技术。

    英飞凌参展内容还包括电动出行、电动交通和充电解决方案。凭借针对牵引逆变器、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解决方案,英飞凌为开发人员和制造商提供支持,从而推动电动出行、电动交通、电动自动驾驶车辆以及相应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相关参展亮点包括具有融合、单侧冷却和离散概念的牵引逆变器、面向商用车和轨道交通的牵引逆变器系统,以及大功率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作者:ATI News Team




    塔塔电力德里配电公司与印度智能电网论坛合作,展示车辆到电网技术

    2024年5月29日

    据《HT Auto》报道,塔塔电力德里配电公司(Tata Power-DDL)日前宣布与印度智能电网论坛(ISGF)就车辆到电网(V2G)技术示范项目达成初步协议。该合作旨在探索电动汽车在提供基本电网服务方面的潜力。该项目将研究电动汽车如何提供频率和电压支持,在停电期间作为备用电源,并将评估双向充电的影响。塔塔电力德里配电公司首席执行官Gajanan S. Kale表示,此次合作与公司致力于推广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培育面向未来的电网的承诺完全一致。该项目旨在彻底改变电网管理并实现与电动汽车的整合。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试点项目旨在展示电动汽车如何与电网互动,并为减少交通和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做出贡献。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索电动汽车如何参与电力市场。其想法是在电价较低时储存电力,并在用电高峰时出售电力,以测试使用绿色电力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可行性。德里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央电力管理局和塔塔汽车将作为该示范项目的观察员,V2G技术合作伙伴则是美国特拉华大学。ISGF总裁Reji Kumar Pillai强调,该项目可能很快会在印度推出V2G兼容的电动汽车,并出台相关配套法规。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雷诺集团宣布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战略,并与文远知行展开合作

    2024年5月29日

    雷诺集团日前宣布了其未来自动驾驶车辆(AV)战略,根据一份公司声明,表示公司将不会以面向乘用车的L3级自动驾驶功能为目标。公司表示,现阶段L3自动驾驶的成本已经超过了驾驶带来的收益,这导致需求有限。雷诺集团将把其自动驾驶技术的重点放在以特定路线运行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雷诺集团与文远知行合作,在202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期间推出自动驾驶穿梭巴士服务。这一穿梭巴士将在远程监督下实现L4级自动驾驶,并且车上将不配备操作员。雷诺集团首席技术官Gilles Le Borgne表示:“雷诺集团正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战略的实施。得益于我们实验和合作伙伴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我们将能够在2030年前提出一系列自动驾驶低碳排放小型巴士,以满足各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雷诺集团目前为乘用车提供L2级或L2级+自动驾驶技术,具有智能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等先进驾驶辅助功能。雷诺集团认识到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重要性,并预计未来将需要数千辆小型巴士。这也得到了法国和德国新规的支持,这些新规允许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在公共道路上行驶。雷诺集团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自动驾驶试验,以确定满足地方政府要求的最佳方法。其中一个示例是2023年宣布进行的“Mach 2项目”,该项目计划从2026年起,将一个自动驾驶电动小巴车队纳入法国沙托鲁市都会区的公共交通体系。雷诺此前通过其Alliance Ventures投资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文远知行,该公司自2021年以来已投入运营700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包括300辆小型巴士。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本田和IBM将在半导体和软件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2024年5月22日

    本田与IBM日前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携手开展先进半导体和软件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R&D)。此次合作旨在解决处理能力、能源效率和半导体设计复杂性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为打造面向未来的软件定义车辆(SDV)奠定基础。本田预计,从2030年开始,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将显著增加。这其中也包括出行领域,由这些技术赋能的软件定义车辆预计将成为主流。与传统车辆相比,这些软件定义车辆将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更高的能耗。此外,作为这些车辆的关键部件,半导体的设计预计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IBM的合作符合本田在车辆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扩张的长期投资计划。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2年4月表示,将把重点从非经常性的硬件(产品)销售业务转向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经常性业务来转变其商业模式,并已经在研发方面投入约8万亿日元。其中,约有5万亿日元将用于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除IBM外,本田还与KPIT和SCSK Corporation等其他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开展合作。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软件定义车辆——是否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品牌认同危机?

    2024年5月15日

    在过去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车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品牌和所有参与其中的工程师努力来定义的。软件定义车辆代表着车辆开发流程的巨大变革,并挑战了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来之不易的品牌认同感。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车辆由软件定义的时代。仔细思考这句话。单独地看,这说明了很多问题。在过去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汽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品牌来定义。Alfred Sloan就是基于这一原则建立了整个通用汽车公司。如今,Carlos Tavares与Stellantis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涵盖不同市场细分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我们所驾驶的汽车品牌定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驾驶沃尔沃车的人被认为是一个稳妥的人。品牌甚至定义了整个职业。比如驾驶萨博车的人肯定会被认为是一名牙医。

    在软件定义车辆(SDV)时代,所有这些品牌历史和汽车文化都有被抛弃的危险。我们不久之前也曾经历过这种情况。电动汽车一度带来同质化威胁以及品牌认同的削弱。软件定义车辆意味着一辆车的好坏将取决于其软件。这就带来了一个风险,即几十年来对服务于品牌DNA的物理与工程学的理解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在软件定义车辆的新世界里,车辆转向、停止和启动的组件和系统可能都会成为现成的商品。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我们已经看到机械组件在软件定义车辆时代正在被去内容化的迹象,因为市场认为软件将能够掩盖较弱功能组件的任何内在缺陷。

    汽车行业认为软件定义车辆将使车辆为客户提供其期望的各种体验。无论是想让你的车准备上赛道行驶,或是想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的能效,还是想升级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或网联体验?“当然能做到。只需一次性付费或订阅即可。”然而,为了提供与品牌定位一致的体验,这可能意味着要保留差异化的硬件,从而会削弱软件定义车辆的好处。否则,车辆体验将只取决于软件;但软件是否能充分展示品牌悠久的历史积淀?

    这就是问题所在。软件在汽车领域占据中心位置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它并不属于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它将定义未来的车企,并且现在已经开始这么做了。看看Fisker Ocean的前车之鉴以及那些给原本可靠车辆造成负面影响的软件问题。还记得大众首批ID系列车型遭遇的软件问题吗?包括这些在内的许多问题将在未来不断升级。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汇编的数据显示,美国汽车市场与软件相关的召回数量比例已从2019年的10%上升至2023年的15%。

    汽车行业的品牌资产等式正在被重新定义,并受到威胁。这威胁到了现有的秩序。软件定义车辆的优势通常与智能手机的优势相提并论。但在移动手机领域还有其他更不安的迹象。软件定义车辆的失败可能会让一些车企沦为诺基亚一样的下场,而那些成功的车企则会成为下一个苹果公司。


    Source: Getty Images

    仔细来看,已经有一些迹象。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发生的变化(除特斯拉和豪华汽车外的外国车企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下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以及积极的政府政策赋予他们领先优势。但这些只是市场变化的一部分,其中还有更多因素。

    中国市场仍然相对年轻,消费者中充满了“数字原住民”。将人从A地送到B地的个人交通出行能力变成了商品,不再是过去那样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由驾乘人在车内的感受来定义。中国汽车品牌采用了由特斯拉最初开发并实现产量的软件定义车辆理念。和特斯拉一样,他们并没有传统车企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车辆架构、系统和生产流程。

    作者:Calum MacRae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and Technology,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红帽与高通携手开发软件定义汽车平台

    2024年5月15日

    此次合作将通过开源和软件定义解决方案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s/alphaspirit

    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公司日前与高通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双方携手展示了一个面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预集成平台。该平台由高通公司的骁龙Ride Flex系统级芯片(SoC)和红帽车载操作系统提供支持,旨在加快基于微服务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的开发和部署。

    红帽和高通技术之间的合作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在云端开发功能,并将这些容器原生的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推送到测试设施或车辆,从而简化开发流程,并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红帽副总裁兼车载操作系统和边缘业务总经理Francis Chow表示:“通过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我们正通过开源和软件定义解决方案赋予汽车制造商重新定义车辆功能的能力。这种新方法将使我们共同助力行业加快向更智能、更互联的汽车发展,推动创新和敏捷性,同时为全球的驾车人提供无与伦比的体验。”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管理副总裁Bill Pinnell表示:“通过采用开源、软件定义车辆和云技术,汽车行业可以推动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并提供可以增强驾驶体验的创新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支持汽车制造商的变革,与红帽的合作表明,未来软件定义汽车重新定义出行体验是我们双方的共同愿景。”

    作者:ATI News Team




    红帽与高通携手开发软件定义汽车平台

    2024年5月15日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的几年里,汽车行业面临了一场严重危机,半导体短缺导致全球轻型汽车生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中断和推迟。因此,当台湾在2024年4月3日遭遇了25年来最强烈的7.4级地震时,整个行业都感到不安。台湾在先进逻辑芯片生产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全球90%以上的尖端半导体芯片都在这里生产。

    由于几乎所有复杂的汽车芯片都依赖于台积电(TSMC)等台湾晶圆工厂,台湾在汽车电子设备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虽然台湾半导体产业集聚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经济,但这同样也带来了供应连续性的风险。涉及台湾的自然灾害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迅速波及整个汽车行业。

    地震对半导体生产的影响

    半导体生产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过程,即使是最轻微的震动也能对其生产带来影响。一次轻微地震也可能会毁掉整批精密制造的芯片,这对位于台湾等地震多发地区的半导体企业带来了重大挑战。

    半导体行业高度依赖像台积电这样的大型代工芯片制造商,生产7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的芯片。台积电这些先进节点供应出现的任何中断,都可能波及多个行业,扰乱生产计划并推迟产品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s

    对于供应链来说,好消息是大多数半导体公司并未报告重大损失,并已开始恢复运营。台积电也在受影响之列。公司立即停止了部分芯片制造机器的运行,并疏散了某些区域的员工。台积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4月3日地震发生后的10小时内,我们晶圆厂的生产设备恢复率达到了70%以上,Fab 18等新晶圆厂的恢复率已经超过了80%。感谢台积电同事和供应商伙伴的协作努力,除了遭受较大地震影响地区的某些生产线外,截至4月5日,台湾晶圆厂的大部分设备已完全恢复生产。”

    包括联华电子;专注于内存和存储芯片的公司美光科技以及苹果的重要供应商富士康等多家半导体和科技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评估台湾地震对其台湾工厂的潜在影响。不过他们也表达了乐观态度,认为台湾地震带来的任何后果都将微乎其微。

    专业存储IC公司华邦电子在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地震事件导致了华邦电子中部科学园区晶圆厂和高雄晶圆厂某些机器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并没有对其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英伟达的许多芯片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台积电,该公司表示,预计其供应链不会受到任何中断。英伟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咨询了我们的制造合作伙伴后,我们预计台湾地震不会对我们的供应产生任何影响。”

    作者:Rohan Hazarika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Supply Chain & Technology,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与百度合作开发网联汽车技术

    2024年5月8日

    据《韩国商报》报道,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日前已与百度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扩大其在中国网联汽车市场的业务布局。双方的合作重点聚焦于互联互通、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和云计算等领域。他们还将利用百度的智能云技术开发符合中国数据法规的合规解决方案。此外,现代和起亚汽车将利用百度的人工智能(AI)技术加强其现有业务,探索新产品、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和百度之间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4年,双方联合开发的各种车联网系统,包括通讯导航、语音识别服务和智能内容服务等。与百度的合作符合现代汽车集团向软件定义一切(SDx)转型,并创建一个由软件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以用户为中心移动生态系统的战略。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投资18万亿韩元,到2025年将现代和起亚的所有车型都转变为软件定义汽车(SDV)。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德签署自动驾驶和网联驾驶合作联合声明

    2024年5月1日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和中国日前已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将共同在自动驾驶和网联驾驶领域开展合作,重点是实现从中国向德国的数据传输。两国旨在建立一套共同的标准和规则,以管理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节省车辆开发和生产中的资源。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动驾驶汽车(AV)通过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收集与乘客和驾驶员行为相关的大量数据,以及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此外,汽车越来越多地通过相连的手机和其他设备来收集有关驾驶员的数据。中德两国就自动驾驶和网联驾驶发表联合声明之时,正值欧盟和美国对中国技术进入其市场并在本地收集数据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表示担忧之际。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加强了对数据管理的监管,并要求大多数行业在将数据转移到国外之前需事先获得许可。起初,中国监管部门提议不得将智能车辆的数据转移到国外,不过在车企提出意见后,监管部门表示愿意放松立场。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奥迪与Applied Intuition合作开发面向自动驾驶的统一解决方案

    2024年5月1日

    Applied Intuition和奥迪日前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一套统一解决方案,用于支持奥迪集团汽车自动驾驶(AD)系统的开发、验证、认证和部署。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此次合作旨在为更广泛的运行设计域中自动驾驶功能的高效安全验证和发布树立新的标准。通过利用Applied Intuition的仿真和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专业应用程序,这一合作旨在克服自动驾驶复杂性带来的挑战,通常会导致开发进程缓慢。由此开发的统一框架结合了奥迪在基于场景的系统工程领域以及Applied Intuition在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知识,打造了一个独特的自动驾驶功能发布和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监管要求。该框架也可能在未来被其他汽车制造商采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Applied Intuition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服务于汽车、卡车运输、建筑、采矿、农业和国防行业的车辆软件供应商。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稳定实现了三位数百分比增长,并与全球排名前20中的18家汽车制造商有业务合作。2023年,Applied Intuition通过全部现金交易方式,以约7,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自动驾驶卡车公司Embark Technology。上个月,Applied Intuition在E轮融资中筹集了2.5亿美元,估值达到60亿美元。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将自动驾驶技术扩展应用于更多电动车型

    2024年4月24日

    华为从智能手机领域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自动驾驶系统

    根据《日经亚洲》于4月16日发布的一篇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其自动驾驶技术扩展到更多的电动车型中。该公司旨在通过合作,在迅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应对小米等新竞争对手的加入。

    华为全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将搭载于国有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旗下品牌智界S7轿车的低配版车型。该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转向、刹车、变道、避开障碍物并根据驾驶情况加减速,以及包括侧方停车在内的自动泊车操作。为了降低成本,该系统的基础版本并非采用高性能的激光雷达传感器,而是采用摄像头代替。

    华为将电动汽车技术视为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之外的一个新增长途径,并计划根据客户对每种车型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自动驾驶系统。除了智界外,华为还与赛力斯集团合作打造问界品牌,为长安汽车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供应智驾系统,并与北京汽车和江淮集团开展合作。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最近以约21万(约合29,010美元)的价格推出了一款价格适中的电动汽车。

    作者:ATI News Team




    新思科技推出新产品以实现全面的软件供应链安全

    2024年4月17日

    Black Duck供应链版本提供全面的软件安全解决方案

    新思科技日前推出了名为Black Duck Supply Chain Edition的新产品,该产品可提供全面的软件供应链安全解决方案。这一新产品结合了多种开源检测技术、自动化第三方软件物料清单(SBOM)分析和恶意软件检测,以全面了解软件风险,包括来自开源、第三方和人工智能生成代码的风险。

    Black Duck Supply Chain Edition可帮助开发和安全团队在整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中跟踪依赖关系,以识别和解决安全漏洞、恶意软件包以及许可违规和冲突等情况。

    行业标准的软件物料清单可导出为SPDX或CycloneDX格式,包含所有开源、定制和商业依赖关系,以符合客户、行业或监管要求,并利用现成的模板以满足下游客户指定的适当级别的共享详细信息。

    作者:ATI News Team




    Holon与莱茵-美因交通协会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2024年4月17日

    Holon Mover专为无障碍交通设计,计划于2026年在德国中部推出


    Source: GettyImages

    根据4月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BENTELER集团旗下子公司Holon日前与莱茵-美因交通协会(RMV)签署了一份联合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出行在地方公共交通的发展。双方旨在将自动驾驶穿梭巴士整合至RMV的运营中,目标是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

    未来的合作将专注于双方之间的知识交流,以克服自动驾驶车辆使用的挑战。Holon Mover车辆专为无障碍交通设计,预计从2026年开始在德国中部推出,具体视资金和合同安排而定。此次合作是HOLON一系列合作伙伴关系取得的最新进展,该公司此前已宣布在德国北部与汉堡铁路公司合作开展一个试点项目。

    作者:ATI News Team




    高通将向丰田和一汽红旗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2024年4月10日

    据36氪报道,高通已被选中为丰田和一汽红旗供应其骁龙Ride自动驾驶(AV)芯片。据报道,高通还在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高通内部人士向36氪表示:“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就能实现量产。但对于丰田这样的全球车企,进展可能没有那么快,预计到2025年底才能实现。”当该媒体向高通求证时,高通拒绝置评,并要求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车辆整合更多自动驾驶功能,汽车行业将迎来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高通最初在2021年尝试推出第一代Ride芯片(SA8540),但当时并未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不过,其在2022年推出的专为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第二代Ride芯片(SA8650)大获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宝马、通用汽车、大众汽车和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使用高通的骁龙Ride芯片。丰田和红旗的认可进一步强调了高通芯片的成本效益,使其在由英伟达和地平线主导的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高通在2022年推出的骁龙Ride芯片(SA8650),其初始人工智能算力高达每秒50至100万亿次操作(TOPS)。虽然英伟达的Orin X芯片拥有高达254 TOPS的算力,但高通的Ride芯片是可扩展的,并且价格要比Orin X低30%左右,其市场定位介于英伟达和地平线之间。全新骁龙8295芯片的性能显著提高,其人工智能算力较上一代提高了7倍以上,并搭载于梅赛德斯-奔驰E级以及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汽车、小米汽车和零跑汽车等多款热门电动车型中。2023年第四季度,高通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1%。高通Ride Flex系统级芯片系列预计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并将与英伟达下一代车载计算平台Thor展开竞争。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英飞凌与Green Hills合作开发面向软件定义车辆的安全关键汽车平台

    2024年4月10日

    英飞凌和Green Hills将在2024嵌入式系统展上展示功能安全解决方案

    英飞凌科技和Green Hills Software合作推出了一款基于微控制器的集成处理平台,该平台适用于安全关键型实时汽车系统。该平台结合了英飞凌新一代安全控制器AURIX TC4x和Green Hills安全认证实时操作系统(RTOS)µ-velOSity。这一合作有助于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为其下一代软件定义车辆(SDV)架构开发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以及传动系统。

    英飞凌AURIX TC4x系列微控制器提供了从此前AURIX TC3x系列向上迁移的路径,并提供了可扩展的加速器套件、高速接口以及支持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级别等先进功能。

    Green Hills的µ-velOSity RTOS旨在实现最高的功能安全级别,提供快速启动和简化执行,并可与MULTI安全认证工具和编译器实现集成。

    英飞凌和Green Hills之间的合作成果将在2024嵌入式系统展上展示。

    作者:ATI News Team




    随着城市变得智能化,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也将变得智能化

    2024年4月3日

    通过融合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可以在智慧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改善道路安全、减少拥堵、优化交通效率、增强出行能力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Source: S&P Global Mobility/Vitpho/iStock via Getty Images

    随着全球各地的城市持续变得“智慧化”,交通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也同样变得“智能化”。虽然共享汽车、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继续颠覆城市交通,但物联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进步正在智慧城市中创造各种互联互通形式,有助于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移动出行的核心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ITS)本质上是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的融合,可以在改善道路安全、减少拥堵、优化交通效率、增强出行能力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使用的一些技术工具如下所述:

    • 传感和图像识别。这些可能包括道路事故检测、行人检测、交通流量分析、车牌识别、路况监测和路侧管理等。
    • 大数据分析。这些可能包括出行需求预测、交通拥堵管理、通勤优化、停车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以及资产和预测性维护等。
    • 预测性分析。这些可能包括交通预测规划、交通中断预测、道路事故预测和预防性维护以及应急服务调度等。

    ITS的组成部分

    智能交通信号和交叉口。通过连接到基于云的交通管理平台,人工智能交通信号使用带有雷达的摄像头、超声波声定位传感器和预测算法来改善交通流量。这些信号相互通信,并可根据不断变化的交通状况动态调整,以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并避免拥堵。智能交通信号的一个更重要的应用是紧急车辆优先通行(EVP),将蜂窝、无线电和GPS技术与基于云的软件系统相结合,在紧急响应车辆接近信号交叉口时为其提供绿灯。EVP技术可以提前通知附近驾驶员有紧急车辆经过,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避让操作。此外,该技术可以改变区域内信号,使受影响地区的交通流量分流,或者在紧急车辆附近的车库、停车场或站点实施优先信号。

    电子收费系统(ETC)。与人工收费不同,ETC系统采用如射频识别、专用短程通信(DSRC)、红外线、卫星系统和视频分析等先进技术来收取通行费。ETC系统减少了驾驶员携带现金的需求或车辆停止的情况,从而大大减少了拥堵,改善了交通流量。ETC正快速发展到基于V2X的收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收费过程将利用路侧单元整合至现有的ITS基础设施中。

    智能停车解决方案。这些系统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移动应用、中央服务器和停车管理软件提供端到端的停车解决方案。安装于停车位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实时收集停车场是否空闲或被占用的信息。然后,这些信息将输入到移动应用中,该应用可引导用户到选定的停车场并管理付款或激活和移除停车位。中央服务器收集输入阶段检测到的所有数据,并与传感器和移动应用实时通信。最后,停车管理软件对所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发送给利益相关者。

    智能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TMS)是一个情境感知解决方案,依靠来自联网道路基础设施的实时数据和预测分析,有效地协调城市主干道的交通。TMS广泛利用浮动车辆数据(FCD)的概念——即通过支持GPS的设备或驾驶员的智能手机应用收集的有关车辆地理位置、速度、方向和行驶时间等时间戳数据。来自网联车辆的丰富实时交通数据通过添加额外参数(如传感器数据、发动机状态、轮胎压力、危险数据、天气数据等)来增强原始FCD,从而获得更可操作的洞见。

    作者:Vivek Beriw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采埃孚认为其后轮转向技术将带来巨大收益

    2024年4月3日

    采埃孚底盘解决方案部门负责人Peter Holdmann表示,随着汽车行业加速向电气化转型,该公司对其后轮转向技术抱有很高的期望。采埃孚已经将多个此前独立的业务部门合并成底盘解决方案部门,并将乘用车底盘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事业部合并。采埃孚最早涉足后轮转向业务是在2011年为保时捷991系列车型提供后轮转向系统。底盘解决方案部门的成立也将合并公司的后轮转向和前轴转向业务。电动汽车行业也对采埃孚的后轮转向业务表示出越来越多的兴趣。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采访时,Holdmann表示:“我们已经开始收到询价请求,因为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后轮转向的需求有一个很明显的增长趋势。”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需要安装电池组并创造更大的座舱空间,纯电动汽车的轴距通常比燃油车更长,因此为了确保纯电动汽车具有与此前燃油车型相同水平的灵活性和转向半径,电动汽车对后轮转向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来自高端汽车制造商的大尺寸车型。采埃孚可以将这项技术与一套完整的底盘技术产品打包,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各种现成的产品选择。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使用英伟达DRIVE Thor技术为其自动驾驶提供助力

    2024年3月27日

    意义:英伟达宣布,旗下DRIVE Thor系统现已集成了新发布的Blackwell GPU架构,用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比亚迪、昊铂、小鹏汽车等领先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宣布将在其产品中采用全新DRIVE Thor平台。除了乘用车厂商外,DRIVE Thor还将被Nuro、Plus、Waabi和文远知行等企业使用,为他们的机器人出租车以及自动驾驶卡车和送货车辆提供支持。

    展望:随着车辆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网联功能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对微芯片的需求正在增加。英伟达正成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直接与英特尔Mobileye展开竞争。理想汽车和极氪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将英伟达DRIVE Thor集成到下一代车型中,这突显了他们在提升品牌全球认知度方面所做的努力。由于电动汽车配备最新数字技术的趋势加剧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战爆发,为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引入这一先进技术。

    英伟达在3月18日至21日于加州举行的2024全球技术大会(GTC)上宣布,领先的交通运输公司将使用其DRIVE Thor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为其下一代车队提供助力。DRIVE Thor是一款专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而设计的车载计算平台,可提供丰富的座舱功能并实现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AV)操作。在大会上,英伟达宣布,该系统现已集成了新发布的Blackwell GPU架构,用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比亚迪、昊铂、小鹏汽车等领先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宣布将在其产品中采用全新DRIVE Thor平台。比亚迪正扩大与英伟达的持续合作,并基于DRIVE Thor平台构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车队。比亚迪还将使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进行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开发和培训。广汽埃安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昊铂将在2025年开始生产的下一代新车型中采用DRIVE Thor平台,小鹏汽车则将DRIVE Thor平台作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的人工智能大脑。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宙表示:“加速计算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则正在重新定义自动驾驶和全球交通运输行业。Drive Orin仍然是当今智能车队首选的人工智能车载计算机,不过我们正看到移动出行领导者期待将英伟达Drive Thor引入他们下一代人工智能车辆路线图。”


    Source: NVIDIA

    除了乘用车厂商外,DRIVE Thor还将被卡车、机器人出租车和货物运输行业的公司使用。Nuro将使用DRIVE Thor为其自动驾驶系统Nuro Driver提供助力,Plus则将在DRIVE Thor上运行其未来发布的SuperDrive解决方案。Waabi将利用DRIVE Thor为其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提供支持。此外,文远知行正在与联想车计算合作开发基于DRIVE Thor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元戎启行还计划在明年推出基于DRIVE Thor的全新智能驾驶架构。在GTC上,英伟达还宣布了Omniverse Cloud应用程序接口,可通过实现高保真传感器仿真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验证。此外,赛轮思、吉利、理想汽车、蔚来汽车、SoundHound、塔塔咨询服务和Wayve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商宣布,计划利用英伟达的云到边缘技术开发智能人工智能助手和其他车载体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车辆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网联功能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对微芯片的需求正在增加。英伟达正成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直接与英特尔Mobileye展开竞争。英伟达Drive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可支持L2+级至L5级全自动驾驶,其全新的Drive Thor系统级芯片(SoC)可提供每秒2,000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TOPS),超过现有英伟达Drive Orin每秒400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理想汽车和极氪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将英伟达DRIVE Thor集成到下一代车型中,这突显了他们在提升品牌全球认知度方面所做的努力。

    由于电动汽车配备最新数字技术的趋势加剧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战爆发,为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引入这一先进技术。在中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语音激活控制、人脸识别、无线升级软件、手机兼容性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正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为了在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领域展开竞争,目前正专注于智能车辆的研发。比亚迪首席执行官王传福早些时候宣布,公司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0亿美元)开发智能汽车功能。小鹏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部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家汽车制造商声称其覆盖全国243座城市的XNGP软件是中国首个用于城市驾驶环境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允许汽车变道、加速或减速、超车以及进出匝道。昊铂是广汽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目前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三款车型。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Telechips投资Aura,旨在合作推进自动驾驶ATI News Team

    2024年3月27日

    Aura专注于开发面向自动驾驶的下一代雷达技术,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可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Source: Getty Images/Dilok Klaisataporn

    根据3月19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Telechips和Aura日前已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技术领域展开合作,重点聚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领域。

    Telechips已同意向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雷达技术解决方案开发公司Aura进行投资,不过投资金额并未公开。Aura现有的投资人还包括Ray Stata(ADI创始人)、Activate Global和GigaScale Capital。

    Aura专注于开发面向自动驾驶的下一代雷达技术,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可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包括分辨率低和易受干扰等问题。该公司的高分辨率雷达结合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技术,能够提供对周边环境的360度覆盖,从而提升自动驾驶性能和安全性。

    Telechips首席执行官Jangkyu Lee表示:“随着我们成功进入自动驾驶市场并制定了下一代半导体技术战略,AURA的专利技术为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广阔前景。通过此次投资,我们将专注于加强与高性能视觉处理器‘N-Dolphin’和人工智能加速器‘A2X’等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的业务合作。”

    作者:ATI News Team




    华阳通用专访 | 向软件定义车辆的转变

    2024年3月20日

    软件定义车辆(SDV)通过软件迭代不断集成新的整车功能以及服务。汽车行业的这一进步为自动驾驶和车辆互联技术铺平了道路。

    软件定义车辆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类似智能手机的方式,将软硬件开发分离。汽车制造商为应用程序创建了“封闭花园”,这涉及持续的敏捷软件开发、增加的数据处理计算需求、模块化的面向服务架构以及针对网络威胁的增强安全措施。

    汽车行业正迅速向软件定义车辆发展,软件定义车辆有望增强舒适性、安全性和定制化。随着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如火如荼进行,软件定义车辆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和复杂的设计。


    Source: Getty Images

    从域架构到集中式架构的转变正在进行,车辆将逐步成为移动数据中心。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标准、协作和数字孪生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预示着一个由软件塑造驾驶体验的未来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转型,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与中国市场软件定义车辆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讨论。首先是华阳通用。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是华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家中国公司致力于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提供汽车产品及服务,包括信息娱乐、座舱域控制器、数字仪表、显示屏、气候控制系统、电子后视镜、声学系统、车联网服务、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和其他驾驶辅助系统。近年来,该公司围绕域集成和中央计算平台的发展趋势,不断改进软硬件技术创新。公司汽车产品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采访了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海军。

    关键内容

    智能汽车变革:在中国,受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和软件定义车辆市场趋势的推动,智能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正在转向集中式计算。华阳聚焦整车零部件系统,重点关注座舱域和辅助驾驶类的电子控制单元,以保持竞争力。数据(尤其是来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网联汽车的数据)对于软件改进和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然而,向硬件集中化的转变给一级供应商在保持产品质量和应对增加维护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机遇与挑战: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正随着软件驱动硬件系统实现智能化而不断发展。这不仅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并给一级供应商带来了挑战。硬件整合以及软件应用埋点使得智能汽车能够收集各种场景的数据,提升导航和乘客的车内娱乐体验。然而,随着汽车、家庭智能设备和智能手机互联的增加,管理这些场景变得较为复杂。汽车行业需要确定并关注最相关的场景,在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开发复杂的信息娱乐功能带来的挑战中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挑战: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正在努力应对各种挑战,如软件复杂性增加、嵌入式系统设计人才短缺以及由于网联汽车和云技术的兴起而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他们正在学习在软件定义车辆开发中定义明确的角色,解耦硬件和软件开发周期,满足严格的网络安全要求,并实施远程诊断、云端在线检测等。这些挑战表明,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面前需要不断进行适应。

    应对风险:由于车载计算机、云技术和虚拟化的整合,智能汽车的发展模糊了车内和车外的界限。复杂的整车软件会导致潜在的软件缺陷。对于一级供应商来说,积极响应并快速解决这些隐患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与汽车制造商的通力合作,实现全周期的软件管理和。确保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至关重要,这需要实施功能安全要求以及不断学习和改进,以应对这一领域不断发展中带来的风险。

    开发分工:在智能汽车行业,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之间的分工会因每家汽车制造商的资源和能力而存在差异。一些汽车制造商选择内部自研所有软件,一些则专注于关键的软件,而另一些则直接从一级供应商处购买组件。汽车制造商传递开发需求给一级供应商,可以及时和高质量进行软件交付。每家汽车制造商采用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战略和集团现有资源和能力,并根据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

    张海军

    市场总监,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采访内容是经过编辑的谈话实录。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VinCSS与C2A Security携手提升汽车网络安全

    2024年3月20日

    此次合作旨在提高汽车行业的自动化和安全性


    Source: Getty Images/metamorworks

    越南领先的网络安全提供商VinCSS日前宣布将与以色列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C2A Security开展一个联合项目,将C2A Security的自动化风险管理平台EVSec集成到VinCSS的安全平台中。该项目旨在提高汽车行业的自动化和安全性,特别是在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和法规方面。

    C2A Security旗下EVSec平台旨在识别、优先处理并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漏洞和风险。VinCSS将进行全面的概念验证(PoC),以展示EVSec与其安全平台的集成,以实现在汽车行业自动化合规性和安全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VinCSS与C2A Security之间的合作凸显了汽车行业对先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鉴于法规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如联合国第155号规定、ISO/SAE 21434标准和中国的GB标准。通过将EVSec集成到VinCSS的安全平台中,两家公司旨在为网联车辆提供全面、安全的解决方案,确保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和法规。

    作者:ATI News Team




    L&T Technology Services与英特尔合作扩展边缘-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4年3月13日

    通过此次合作,该公司旨在为智慧城市和交通领域的交通管理和应急安全方面提供基于本地和混合的人工智能场景


    Source: Getty Images/metamorworks

    L&T Technology Services于3月4日宣布与英特尔公司达成合作,为包括蜂窝车联网(CV2X)应用在内的一系列用例开发和提供可扩展的边缘-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LTTS在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远程信息处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蜂窝车联网等先进通信技术的开发及实施过程至关重要。

    该公司表示,通过利用英特尔的边缘计算平台,包括内置OpenVINO™工具可进行实时的人工智能推理优化,LTTS将为智慧城市和交通领域的交通管理和应急安全方面提供基于本地和混合的人工智能场景。这些场景通常需要高级的边缘网络和人工智能分析,以满足低延迟、本地化和低成本等严格的现实要求。

    这一合作凸显了LTTS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和道路基础设施发展的承诺,并为推进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奠定了基础。

    英特尔的边缘计算平台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软件平台,正在彻底改变开发人员设计、部署和管理分布式边缘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包括模块化构建、优质服务和支持产品,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满足其边缘计算需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英特尔采用的方法是水平的,与传统的垂直方法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它可用于跨不同行业之间扩展基础设施。

    作者:ATI News Team




    英飞凌将Qt图形用户界面集成到其微控制器中

    2024年3月13日

    目标是优化这些设备,实现智能渲染技术,带来诸如高效内存使用和快速启动时间等优点


    Source: Getty Images/metamorworks

    根据1月1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英飞凌科技日前与Qt集团合作,将Qt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框架集成到其微控制器(MCU)中。此次合作旨在将Qt的轻量级高性能图形框架无缝集成到英飞凌支持图形的Traveo T2G集群微控制器中。

    Qt集团微控制器产品总监主管Toni Paila表示:“当今的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全球制造商正在不断寻找办法,以期尽可能快地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全球微控制器的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即使开发周期变短,用户对图形显示的流畅性和保真度的需求也比以往更高。无论是在汽车、医疗保健还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用户界面都必须快速响应以及不会出现卡顿的高质量动画效果。”

    Paila补充道:“这些微控制器通常不会配备内置的高级图形工具。我们很自豪地说,我们已经帮助英飞凌实现了这一目标,帮助设备制造商在微控制器上实现了低内存占用的卓越用户体验。它将极大地赋予设计师构建图形用户界面的自由度,这在以前由于资源限制是无法想象的。”

    作者:ATI News Team




    大陆集团首席技术官宣布“从代码到上路”数字化转型计划

    2024年3月6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大陆集团首席技术官(CTO)Gilles Mabire希望在公司内推行一种快速行动的理念,目标是在一天之内实现“从代码到上路”的新功能。该战略旨在加快整合流程,以跟上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车辆的重大转变。Mabire表示,这一战略将使大陆集团在响应汽车制造商客户提出的需求时更加轻松灵活。每家汽车制造商都希望将汽车的开发时间缩短一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跟随汽车新时代的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bire接着表示,系统架构和产品集成在过去需要大约三至四年的时间,因为那是一个非常注重流程驱动的环境,包括构建软件层、客户谈判和测试阶段。而现在的目标是在一周甚至一天内发布更新。他补充道:“这些更新可以被集成到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自动测试,然后可以在几天或一周内得到反馈。这意味着在早期阶段的工作进度要更快、成熟度要更高。”然而,这种方法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这些更新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涉及哪些功能。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功能都不太可能在一天内完成代码编写,然后在第二天就上车运行。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台积电为其日本首座半导体工厂举行开幕典礼

    2024年3月6日

    台积电(TSMC)在日本的首座半导体工厂日前正式投用,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为日本当地主要客户索尼和瑞萨科技生产智能手机和汽车芯片。据《日经亚洲》报道,这家工厂对于台积电来说是一个重大成就,因为它是台积电自2018年以来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海外生产基地。这家工厂在试生产阶段之后,预计将在今年内开始全面投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和日本电装也是这家工厂的少数股东,该工厂将生产12至28纳米的芯片。这些芯片用途广泛,可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谈到这家新工厂时表示,日本政府承诺继续“迅速行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放宽限制等方式支持这一产业。当天晚些时候,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将向台积电提供高达7,320亿日元(约合48.6亿美元)的补贴,用于建设其在日本的第二座芯片制造工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JASM)是一家由台积电控股,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和日本电装公司参股的合资企业,该公司打算在日本熊本县建造第二家芯片制造工厂。根据丰田的官方消息,第二家工厂预计将于2027年底投入运营,丰田将持有少数股份。考虑到第一家制造工厂新近投用,这家合资企业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其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200亿美元。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启动第二家制造工厂的建设。预计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改善该公司的整体成本结构和供应链效率。一旦两家制造工厂全面投产运行,熊本工厂预计每月可提供超过10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覆盖40、22/28、12/16和6/7纳米工艺技术,其生产的芯片可以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EV)系统转型,这些新建的芯片工厂将作为一个解决方案,有效避免类似近年来遭遇的芯片短缺情况。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可能会加大对半导体生产的支持力度。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KDDI与丰田合作开发加强车辆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2024年2月28日

    据Car Watch报道,KDDI和丰田汽车正在合作开发一个名为“危险点评分”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交通事故易发区域。这项服务计划于2024年面向企业和地方政府推出。该系统将利用KDDI的“人流数据”,如智能手机定位和用户人口统计数据,以及丰田的“车流量数据”,包括车辆数量、平均速度和突然减速情况。此外,系统还将整合道路特征和事故数量等公开数据。人工智能将分析这些数据,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评分和可视化,以采取发布新道路标志等必要对策。两家公司还在考虑向应用程序开发商提供风险评分系统,并将其整合到汽车导航应用。为了确保这些无线通信的安全,双方还将建立一个名为“Tsunagaru-no-Kamamori Center”的监控系统,监控每辆车并检测任何服务问题。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对环境和道路条件进行持续监测对于开发先进的自动驾驶车辆系统至关重要。通信技术是提高车辆网联能力所必需的,丰田也一直在加大这一领域的布局。自2016年以来,KDDI和丰田一直在合作构建全球性车辆通信平台,并通过与当地电信公司合作推出这项技术。2020年,丰田对KDDI投资522亿日元(约合5亿美元),以深化双方在开发网联车辆的电信技术方面的合作关系。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给软件定义车辆带来的好处

    2024年2月21日

    计算和网络连接的进步正在为车辆平台带来新的创新。电子控制单元功能的大部分应用处理将在云端或边缘计算中进行。


    Source: Getty Images/BeeBright

    作为向软件定义车辆(SDV)转变的一部分,汽车云计算是汽车嵌入式系统计算的战略延伸。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努力实现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和电动化的未来,车辆与云之间的无线通信变得日益普遍。汽车云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为用户创造更好的车辆体验,同时使汽车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先进功能,改善车辆性能,并快速响应新兴技术和挑战。

    汽车制造商正与云计算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合作,在车载计算、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这三个关键领域加强车辆计算,以应对未来计算处理和软件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车载计算,车辆域计算机可以支持所有关键的实时、低处理强度的应用。同时,许多车辆到一切(V2X)应用需要访问可以在边缘进行计算的实时公共无线数据。汽车行业还将看到在车辆路径和控制机动中通过私有边缘实现低延迟的L4级或L5级自动驾驶数据计算。云计算也将通过后端生态系统优化车辆与云之间的通信,为补充未来的车辆计算提供补充。云端的离线计算过程将通过无线更新、扩展信息娱乐系统或其他网联功能来改善车辆性能,甚至减轻车辆重量并改进电池充电,从而提高车辆续航里程。

    边缘计算和5G的崛起将为供应链创造新的汽车用例,并增加商业机会。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发布的“软件定义车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新报告探讨了软件业务扩展的前景以及价值链动态对软件定义车辆开发生命周期的影响。我们认为,市场在中短期内将迎来大量投资和创新发展。这些投资主要来自半导体和汽车技术公司以及一级供应商。此外,随着软件定义车辆与云网络的深度整合,汽车价值链的发展也将迎来变化。新的商业战略和机会将沿着软件定义车辆价值链引入汽车行业。


    Source: Getty Images

    随着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车辆转变,市场正在见证车辆电气/电子架构趋于集中化,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和特性正在整合。这代表着对壁垒的打破以及有利于集中化数据和通信环境的创建,同时也为价值创造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雷诺旗下Horse发动机部门与杜马雷集团合作开发新技术

    2024年2月21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雷诺旗下内燃发动机部门Horse将与杜马雷集团合作开发新的发动机技术,其中包括一款2.0升涡轮柴油发动机。初期项目涉及开发一款柴油发动机的新版本,该发动机目前用于雷诺Trafic和日产NV400中型商用货车,以确保符合欧七排放标准。根据该报道,Horse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将为未来的客户保留该发动机的销售权,杜马雷则将把柴油发动机集成到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车辆平台中。两家公司预计,此次合作将为双方未来的潜在合作铺平道路,包括探索将氢气作为燃油车燃料的可能性。杜马雷集团首席技术官Pierpaolo Antonioli对此表示:“面对能源转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我们必须开拓创新的解决方案,将内燃机技术的效率与脱碳的可持续发展无缝融合。公司之间的通力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各方可以实现知识共享、成本降低和创新加速。”


    Source: Getty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2年11月,雷诺在公布Renaulution战略规划的最新阶段时,透露了建立Horse部门的消息,并将其电动汽车(EV)动力系统部门及生产转移到Ampere。在最初的公告中,雷诺表示,Horse部门将带来超过150亿欧元的营业额,年销量达到500万台,并且已拥有8个客户。据悉,该部门将在全球运营17家工厂,服务于130个国家的17个工厂,并设有5个研发中心,分布于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典、中国和南美洲,旗下共有3,000名工程师和1.9万名员工。雷诺与专门研发面向运输行业动力系统技术的杜马雷集团合作,将有助雷诺向电动推进系统和氢技术的转型做好准备。雷诺将受益于杜马雷集团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投资,通过再利用、再制造和回收来支持循环经济。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汽车内饰技术评论

    2024年2月7日

    在本次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众多汽车公司展示了各种玻璃和座椅产品及技术


    Source: Getty Images/VanderWolf-Images

    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展示了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大量技术。第58届国际消费电子展于1月9日至12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共有4,000家参展商参加,其中有超过1,000家是初创企业。

    软件开发车辆策略的增长推动了各种有趣的车载技术概念的诞生。本文将介绍在展会上展示的多个汽车内饰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它们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意义。

    哈曼:这家三星旗下的公司展示了其SeatSonic产品。SeatSonic是一款基于座椅的以乘客为中心的音响系统。它从座椅角度进行设计,并且可以根据座椅的数量进行扩展。这样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聆听体验,例如为每位乘客提供恒定的声路,并可以根据需要关闭,声源也可以随座位调整而移动。这使得最大限度地提高乘客媒体体验的同时更轻松地接听电话。

    该公司的其他车载产品包括Ready Display系列产品NQ3、NQ5和NQ7。这些产品涵盖了从高清到超高清显示屏以及曲面屏。这些显示屏采用了三星Neo QLED技术,以较为经济的价格呈现OLED的视觉品质。此外,该公司还展示了车载Ready Care产品,该产品可提供驾驶员行为检测功能,可实时识别驾驶员是否将手放在方向盘上,或者是否在车内饮食或吸烟。内置的雷达传感器可提供成人和儿童检测以区分车内成人和儿童乘客,并识别乘客位置,这对于安全带和气囊等安全功能的部署至关重要。


    Source: Getty Images

    延锋:延锋在展会上展示了其智能座舱座椅电动汽车内饰(EVI)概念。其理念是简化传统的仪表板,并将所有关键特性和内饰功能集成到智能座舱座椅中。包括集成音频的主动式头枕、安全系统、智能表面以及集成到座椅中的储物和充电功能。全新模块集成了前排座椅、地板操控座、线控转向系统、人机界面、显示屏、安全带和气囊,以及暖通空调系统。这一概念有助于汽车轻量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伟巴斯特:伟巴斯特和乐金显示合作推出了一个集成透明屏的高科技车顶系统,将车辆打造成一个“私人影院”。乐金显示的透明显示屏被集成到车顶。伟巴斯特运用其技术,在两个侧向导轨的引导下,通过精巧的旋转运动将显示屏从车顶上放下。伟巴斯特还在其车顶传感器模块中整合了Luminar全新尺寸的远程激光雷达,用于自动驾驶。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Stellantis收购CloudMade人工智能技术以增强个性化移动出行体验

    2024年2月7日

    Stellantis日前收购了CloudMade的人工智能(AI)框架、机器学习模型和知识产权,这是一家专注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大数据驱动解决方案的公司。Stellantis表示,尽管此次收购的财务细节尚未披露,但其目的旨在支持STLA SmartCockpit的开发,这一平台是该公司正在部署的三个技术平台之一,用于车辆和驾驶员的数字化整合。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作为此次收购的一部分,44名专门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CloudMade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将加入Stellantis。CloudMade的软件技术将支持Stellantis开发智能移动出行产品并通过个性化功能提升整体客户体验。这些功能包括预测性维护和诊断、个性化车内体验、Stellantis专用语音助手、优化的移动出行体验和远程命令、高级导航和地图以及有针对性的车队管理功能。CloudMade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Jim Brown表示:“CloudMade对于这笔交易非常满意。团队很高兴加深与Stellantis的合作关系,为车辆座舱带来新功能。”通过此次收购,Stellantis还将能够开发端到端和完全自主的导航功能,通过管理内部训练模型的数据来增强数据隐私,并引入开发工具包来为其软件开发人员创建定制模型。


    Source: Getty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针对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以及电气化领域的投资正在稳步增长,软件在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收购CloudMade将支持Stellantis“Dare Forward 2030”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软件支持的产品和订阅服务,到2030年实现约200亿欧元(约合208亿美元)的额外年收入。CloudMade的技术将使Stellantis能够更快速、更灵活地制定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客户的车内和移动出行体验。此外,Stellantis在2022年还收购了一家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公司aiMotive,以加快其无需手动干预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STLA AutoDrive的研发,预计该技术将在今年年底前集成到车辆中。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意法半导体碳化硅MOSFET技术将为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空调压缩机控制器提供支持

    2023年1月31日

    致瞻科技和意法半导体将合作开发基于碳化硅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控制器


    Source: GettyImages/ 3dan3

    全球半导体领导者意法半导体在1月1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该公司将为致瞻科技提供第三代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NEV)中的空调压缩机控制器。致瞻科技是中国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功率模块和先进电能转换系统的高科技公司。得益于高效的SiC技术,这种先进控制器具有诸多优点,包括在夏季和冬季期间可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延长5-10公里。

    致瞻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在400V、800V和1000V电动汽车平台上大规模量产基于碳化硅的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的公司,到2023年底已实现大量设备交付。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第三代1200V SiC MOSFET具有行业领先的工艺稳定性、性能、能效和可靠性。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控制器采用意法半导体的第三代SiC MOSFET技术,结合致瞻科技独有的冷却解决方案和先进的热保护设计,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好的热管理水平,改善噪音、振动和粗糙度(NVH),并提高压缩机的紧凑化和成本效益。

    致瞻科技总经理史经奎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与意法半导体共同的目标。通过利用意法半导体在碳化硅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和致瞻科技的创新设计和先进工艺,致瞻科技与意法半导体的合作加快了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设计创新,实现了在性能、能效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突破。”

    作为碳化硅技术领域的先驱者,意法半导体正利用完整的垂直整合供应链推进碳化硅制造工艺的发展。意法半导体凭借其广受认可的产品可靠性,不断与众多领先汽车和工业领导者开展设计合作。与此同时,意法半导体也在继续投资扩大产能和提升制造技术。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销售与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曹志平表示:“意法半导体在碳化硅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了超过25年的时间,拥有大量的关键技术专利组合。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器、牵引逆变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如今,我们的碳化硅技术助力致瞻科技成为首家实现电动汽车压缩机控制器设计创新的公司。这一成功突显出意法半导体在中国汽车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并将为持续推进交通节能作出贡献。”

    作者:S&P Global Mobility




    深圳允许广汽集团旗下如祺出行平台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载客服务

    2023年1月31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广汽集团旗下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日前已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在中国深圳市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载客(AV)示范服务。目前,这项自动驾驶出租车载客服务已整合至如祺出行平台,由平台根据等候时长和距离等因素匹配人工驾驶网约车或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继广州之后,深圳成为如祺出行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第二座城市。2021年,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宣布计划将他们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接入如祺出行平台中。在深圳市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载客示范应用,标志着向无需配备安全员的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落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富士康旗下MIH联盟选择黑莓Ivy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支持

    2023年1月24日

    黑莓Ivy平台将为MIH的车辆提供一套应用程序,用于实时监控车辆的健康状况和性能


    Source: GettyImages/ 3dan3

    黑莓在2024年1月9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由富士康发起的“和谐出行”(MIH)联盟已选择黑莓Ivy平台来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支持。此次合作是MIH和黑莓于2023年7月建立的早期合作的延续。

    黑莓Ivy平台将为MIH的车辆提供一套应用程序,用于实时监控车辆的健康状况和性能,为车队运营商和驾驶员提供直观的洞见,从而有助于管理运营、提高驾驶员安全、降低业务风险和优化资产利用率。

    MIH平台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进行了演示。参观者将能够看到车辆健康监测、续航里程状态(SOC)、健康状态评估和车辆安全分析。

    MIH首席执行官Jack Cheng表示:“我们对与黑莓Ivy的合作非常兴奋,它将为我们的电动汽车平台提供规模化能力,加快电动汽车和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和创新。Ivy为我们提供了中间件基础,以实现我们打造开放生态系统的愿景,使我们能够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持续提供新的体验和服务。Ivy使我们能够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车队洞见的支持下,为我们的车辆提供‘开箱即用’的车队管理功能。这些解决方案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减少了对不可靠且昂贵的配套设备的需求,并以非常经济的方式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

    作者:ATI News Team




    禾赛推出新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产品,以提升车辆安全性

    2023年1月24日

    外观形态轻巧紧凑的AT512是禾赛的性能巅峰产品,展现了激光雷达创新的突破性进展

    根据1月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禾赛科技发布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新产品和业务发展,旨在推动智能驾驶系统以提高全球交通出行的效率和安全性。这些公告展示了公司在激光雷达创新、先进制造和快速实现商业化方面无与伦比的实力。

    第一个公告是禾赛科技推出了全新旗舰级产品AT512超远距激光雷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激光雷达。外观形态轻巧紧凑的AT512是禾赛的性能巅峰产品,展现了激光雷达创新的突破性进展,主要面向对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都有极高要求的汽车制造商。AT512以10%反射率实现行业领先的300米探测范围,最远测距达到400米,每秒点频达到了行业纪录级的1,230万,远超其他ADAS竞争产品,最高实现2,400 x 512的点云分辨率。该产品的外观设计精巧,尺寸仅为160 x 100 x 45毫米,水平视野为120度,垂直视野为25.6度。

    AT512旨在通过提供超高分辨率的3D环境扫描,以提升车辆的感知能力,可在较远距离上检测出物体,从而极大地提升ADAS系统的能力。这款具有颠覆性的激光雷达意味着搭载AT512的ADAS系统将增加40%以上的反应时间,避免危险路况并显著提高交通安全。

    作者:ATI News Team




    Aeva将为戴姆勒卡车的自动驾驶汽车提供4D激光雷达传感器

    2023年1月17日

    根据Aeva Technologies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日前与戴姆勒卡车达成了一份长达数年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供货合同。Aeva将向戴姆勒卡车提供其最新的Atlas车规级4D激光雷达技术,并与戴姆勒子公司Torc Robotics合作,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AV)功能,双方将首先从8级Freightliner Cascadia卡车平台开始合作。戴姆勒卡车计划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直接集成到其生产过程中,这样可以使客户直接从其制造工厂购买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卡车,无需后期再安装传感器。Torc则将向订阅客户提供其虚拟驾驶员技术和支持任务控制服务。据路透社报道,这一合同总价值达10亿美元,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效,Aeva的生产将于2026年开始,戴姆勒卡车将于2027年开始扩大生产。Aev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oroush Salehian表示:“戴姆勒卡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我们与戴姆勒卡车和Torc Robotics的合作将引领商用卡车的新时代,安全、自动驾驶的卡车将彻底颠覆我们过去的认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增量式传感器之一,因为它具有精确的距离测量和高角度分辨率的关键特性,可以为车辆提供更详细的环境感知,因而是实现车辆更高水平自动化的必要元素。Aeva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测距范围的情况下测量距离和瞬间速度。Torc是戴姆勒卡车的独立子公司,负责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Torc此前已在德国斯图加特建立了一个技术和软件开发中心,并且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以及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设立了三个业务中心。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KG Mobility与WiTricity展示无线充电技术

    2023年1月17日

    根据KG Mobility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其配备无线充电技术的Torres EVX车型。这项技术是与WiTricity和Witz合作开发的,采用磁共振的方法进行电力传输。该技术将应用于基于Torres EVX的O100电动皮卡,该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量产。这一新闻稿补充道,Wits和GS Connect已于2023年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商业化。


    Source: Getty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KGM正致力于为电动汽车(EV)开发无线充电技术,旨在突破充电效率、速度和距离等限制。重点不仅包括静态充电解决方案,还包括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充电的动态充电解决方案。KGM计划自主研发下一代无线充电系统,考虑全球标准并提高客户的便利性。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目前也在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国际论坛也在对这项技术展开讨论。无线充电的优势是无需连接充电线缆,解决了与停车空间和充电接口位置相关的问题。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极越汽车将城市智能驾驶功能扩展至另外三座国内城市

    2023年1月10日

    吉利和百度联合推出的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汽车日前已将其高级城市智能驾驶功能扩展到另外三座国内城市:北京、深圳和杭州。据盖世汽车报道,继这项服务在上海市区推出两个月后,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即将到来的V1.3版本软件升级计划于1月19日开始分阶段推送,有望通过改善超车、避障和变道来增强智能驾驶能力。此次升级还优化了车辆处理复杂停车场景的能力。据报道,极越汽车计划在2024年底前将其高级城市智能驾驶功能扩展到全国200多座城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越汽车由百度和吉利公司于2021年联合成立,专注于开发智能汽车技术,百度持有其53.2%的股份。2023年的10月,公司在中国推出了首款车型,名为极越01,这款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长4.85米。极越01被认为是一款智能汽车机器人,其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支持车辆部署“离线语音命令”等一系列智能座舱功能。极越01在中国中型电动汽车市场上将与小鹏G6和智己LS6等车型展开竞争。该车型基于吉利SEA电动汽车架构开发,因此将与极氪001等其他基于SEA打造的车型共享动力总成和电池。吉利是目前拥有最全面纯电动汽车产品组合的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极氪、极星、沃尔沃、Smart、路特斯以及新推出的极越等一系列品牌。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英国计划到2026年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2023年1月10日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交通部长Mark Harper宣布,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于2026年在英国道路上上路行驶。目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尚不允许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不过,英国政府的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正在接受议会审查,预计到2024年底将制定完备的法律框架。根据该法案,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的法律责任将由汽车制造商而非车主承担,并且法案还赋予了政府对汽车制造商处罚的权力,并在自动驾驶汽车(AV)发生碰撞时为个人提供免于起诉的豁免权。Harper认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演进将是渐进式的,并将局限于特定地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英国目前允许具有一定程度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在道路上行驶。英国交通部预测,到2035年,英国约40%的新车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政府预计,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将在该国创造近4万个技术岗位。去年,政府制定了到2025年允许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计划。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三星将投资400亿日元在日本新建先进芯片封装研发中心

    2023年1月3日

    三星电子计划投资400亿日元(约合2.81亿美元)在日本横滨新建一座先进芯片封装研发中心。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该中心将专注于开发新的芯片封装技术,并加强与日本芯片制造设备和材料制造商的合作。三星电子还将与日本企业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和5G芯片的后端工艺技术。据报道,日本政府将向三星提供高达200亿日元的补贴,以帮助加强国内芯片制造能力。


    Source: Getty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三星增加对日投资之前,韩国总统尹锡悦今年早些时候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一系列会议,旨在推动韩日关系正常化,促进在稳定半导体和电池等高科技产业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并努力实现数字化转型。据报道,今年3月,韩国三星电子和日本索尼集团也在探讨在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高性能、大容量存储芯片领域寻求合作的可能性。除三星外,该领域的其他主要企业(例如台积电,TSMC)也在加大在日本的业务布局。近期有报道称,台积电正在考虑在日本建立第三座生产先进3纳米(3-nm)芯片的工厂。据悉,日本政府计划提供为期10年的税收激励措施,以促进包括电动汽车(EV)和半导体等5大核心领域的产能。其中半导体行业的企业每个财年的企业所得税最多可减免20%。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现代摩比斯在数字空间开发用于SDV的核心解决方案

    2023年1月3日

    该公司正与美国软件公司风河合作打造一个数字孪生系统——M.Dev Studio,目标是在2024年完成开发

    现代摩比斯在2023年12月2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正在打造一个能够在不受限制的数字虚拟环境中开发和验证车辆关键技术的系统。

    该解决方案旨在显著缩短技术开发时间,允许各个相关研究团队和合作伙伴在早期阶段访问该系统的创新协作平台。它也是开发软件驱动汽车(SDV)的最佳系统。

    现代摩比斯与美国软件开发公司风河合作打造M.Dev Studio。现代摩比斯于2023年12月26日宣布了系统的相关信息,该系统可以将车辆开发所需的真实车辆环境转移至数字空间,模拟并远程监控各种核心技术。

    M.Dev Studio展示了在数字和虚拟环境中开发现代摩比斯未来移动出行技术的概念。风河是一家全球软件开发公司,在数字孪生领域提供关键解决方案。

    利用该系统,研发人员可以从早期开发到研发阶段在内的全过程模拟真实应用场景的数字环境,并快速评估各种核心技术和车辆产品。

    例如,它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工作,并在不同场景下通过虚拟信号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现代摩比斯计划在2024年完成该系统研发,并立即将其用于零部件设计、验证和评估等。

    作者:ATI News Teame




    HERE高清实时地图为宝马L3级Personal Pilot自动驾驶功能提供支持

    2023年12月27日

    HERE技术公司正在将其高清实时地图集成到配备宝马L3级“Personal Pilot”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的宝马新款7系中。根据公司的一份声明,这款Personal Pilot系统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脱离驾驶,并将于2024年3月在德国推出。该高清实时地图基于HERE的UniMap技术,为定位、预测和路径规划等任务提供重要的安全增强数据,并通过提前提供精确的道路网络信息来增强环境感知能力。地图数据还有助于定义运行设计域(ODD),指示何时何地可以激活Personal Pilot功能。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表示:“Here高清实时地图在我们的L3级Personal Pilot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它可充当主要输入源用于创建汽车的行驶路径,提供有关道路形状、车道定位和及时预测道路交通标志等关键信息。通过宝马Personal Pilot,车辆就能‘在地图上’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就像一个额外层,与地图共同支持行车安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宝马Personal Pilot激活后,车辆可以在交通高峰时期以最高60公里/小时的速度自动驾驶。在实时高清地图和包括3D激光雷达传感器在内的一系列传感器的支持下,Level 3系统可负责驾驶任务,驾驶员可以将双手从方向盘上移开,并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从道路上转移开。不过,当需要驾驶员接管车辆时,系统会通过视觉和声音信号提醒驾驶员。如果驾驶员未按要求作出反应,车辆将在受控的情况下停车。同时,HERE高清实时地图是一个综合地图系统,包括三层结构:具有详细道路特征的道路模型、提供精确车道级信息的高清车道模型以及对路边要素进行分类的定位层。目前,包括欧洲和北美超过4,000万辆汽车在内,全球约有1.8亿辆汽车配备HERE地图,并将其数据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功能。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美国车桥将展示下一代电驱系统

    2023年12月27日

    通过扩展电气化平台使之适应任何类型的车辆,该公司将持续支持快速变革的全球汽车行业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Vasyl Stetsyuk

    美国车桥制造公司(AAM)在12月19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计划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其行业领先的技术。美国车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C. Dauch在谈到此次参展时表示:“国际消费电子展是展示我们创新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并向众多合作伙伴介绍公司的重要活动。通过扩展我们的电气化平台使之适应任何类型的车辆,美国车桥将持续支持快速变革的全球汽车行业,包括高性能轿车、SUV、轻型和重型卡车以及电动滑板车,助力汽车制造商创造更清洁、更高效的车辆。”

    这家公司始终专注于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研发,被誉为电动出行转型解决方案的领先创造者。该公司将在展位上展示其众多技术和产品,聚焦以下方面:

    电动驱动单元(EDU)技术是适用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系统的最佳EDU技术。搭载美国车桥屡获殊荣的EDU系统的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轿车将在展台上展出,提供高达150千瓦/204马力的功率/扭矩输出。

    e-Beam技术是集成了美国车桥3合1 e-Drive技术的新一代前后e-Beam车轴产品,也将亮相展台。美国车桥将展示一款设计独特的纯电动轻型卡车,配备其3合1高速EDU系统。这款轻型皮卡完全由美国车桥的工程师基于量产燃油车平台开发,前轮采用单个150千瓦EDU驱动,后轮采用425千瓦e-Beam驱动。

    此外,美国车桥还将在展会上展示一系列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转子轴、驻车锁止执行器、输出轴和差速器。这些产品技术为全球众多汽车制造商客户设计和制造,展示了美国车桥专注于质量、领先技术和卓越运营的承诺。

    作者:ATI News Team




    安霸发布用于自动和半自动驾驶的完整软件堆栈

    2023年12月20日

    该软件堆栈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器,可以实现自然的驾驶体验,并且只需要现成的标准定义地图


    Source: Getty Images/BeeBright

    根据12月1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安霸日前发布了其自动驾驶软件堆栈。该软件堆栈基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处理技术,包括环境感知、传感器融合和车辆路径规划等模块化组件。

    该公司的CV3-AD人工智能域控制器系统芯片(SoC)系列是与软件堆栈协同设计的。该堆栈提供了灵活的实现模型,允许汽车制造商将其任意或所有模块与自身的软件知识产权结合使用。

    该软件堆栈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器,可以实现自然的驾驶体验,并且只需要现成的标准定义地图。该堆栈可利用实时环境数据生成高清地图。

    安霸的模块化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平台,包括众多自动驾驶和半自动驾驶车辆的实现,涵盖功能丰富的L2级+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公司还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包括用于数据收集、仿真和注释工具的定制工具。通过加速软件在环模拟和完全自动化的3D标注流程来支持人工智能训练,使得开发过程得以简化。

    作者:ATI News Team




    博世将ADAS和信息娱乐融合到单个芯片中

    2023年12月20日

    根据博世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日前开发了一款集成了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功能的全新电子控制单元。从当前汽车中使用的多个控制单元来看,这一举措意味着未来的车辆架构将大大简化。这种新型控制单元被称为系统芯片(SoC)。博世将于明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这一创新,成为首家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融合在单个系统芯片上软件密集型中央计算机中的汽车供应商。博世董事会成员兼移动出行业务部门主席Markus Heyn对此评论道:“我们希望降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使其尽可能安全。通过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我们的新型车载计算机平台,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我们的中期目标是为紧凑型和中型汽车市场推出更多的自动驾驶功能。”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在大力投资开发软件定义车辆。博世预测,到2030年,汽车软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00亿欧元,用于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载计算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欧元。博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供应商,在涵盖众多功能的车辆控制单元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该公司也将从这一增长趋势中获益。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亿咖通科技与黑芝麻、黑莓合作部署自动驾驶平台

    2023年12月13日

    三方合作支持亿咖通天穹Pro实现高算力、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据12月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亿咖通科技已与黑芝麻智能科技和黑莓公司达成合作,在领克汽车旗舰级运动型多用途车型(SUV)领克08上部署其天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平台。

    天穹Pro由黑莓QNX Neutrino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黑芝麻智能科技的华山二号A1000 ADAS计算提供支持。此次合作也标志着黑芝麻A1000芯片在ADAS解决方案中首次大规模量产和应用。

    亿咖通科技中国销售和营销高级副总裁蔡莉莉表示,公司致力于通过ADAS解决方案实现行业引领,并称赞天穹Pro的成功量产和部署对公司而言是一个重大突破。黑莓物联网副总裁Dhiraj Handa强调了该公司在安全认证汽车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表示很高兴能与黑芝麻合作推出可靠、高性能的自动驾驶平台。

    作者:ATI News Team




    博世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集成在单个系统芯片中

    2023年12月13日

    博世的全新平台集成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实现了软件定义的移动出行和个性化的数字驾驶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3dan3

    据Autocar在12月6日发布的一篇报道,博世计划推出其新型车载计算机平台,该平台将把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集成在单个系统芯片(SoC)中。公司将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这一创新,成为首家将这些先前独立领域进行融合的汽车供应商。

    这个新平台被称为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集成平台,采用单颗系统芯片,可以同时处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领域的各种功能。其中包括自动泊车和车道检测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以及个性化导航和语音助手。

    博世的模块化系统原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以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方式将其个性化解决方案与硬件组件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软件集成和竞争优势。公司预测,到2030年,用于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载计算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欧元,公司2026年的目标收入将达到30亿欧元。

    博世的优势在于其在所有车辆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公司能够内部研发和制造现代车辆的关键部件。公司采用多SoC方法,可使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芯片来解耦软件和硬件。这使得新功能的无线升级成为可能,可为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驾驶体验。

    作者:ATI News Team




    铃木参加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推动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商用化

    2023年12月6日

    2016年9月启动的滨松自动驾驶项目在日前进行了第四次演示实验,以推动智能移动出行服务的商用化。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称,铃木汽车公司、Boldly Corporation(前身为SB Drive)和远州铁道株式会社共同参与了这个测试项目,该项目旨在增强区域交通便利性、解决区域公共交通问题并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第四次演示实验将持续三个月,向日本西区庄内和山崎地区以及滨松市的居民提供沿预定路线行驶的免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此次实验的重点是验证客户如何在长时间内使用这项出行服务,并发现服务运营系统的问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与日本政府打造智慧城市和重塑交通方式的目标相一致。日本于4月施行了《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条件下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日本政府计划到2025年在40个地区推出L4级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服务,到2030年这样的出行服务将覆盖超过100个地区。此外,政府还计划2024年在新东名高速公路的部分区间设置专门供自动驾驶卡车行驶的路段,以应对国内卡车司机严重短缺的问题。

    作者:ATI News Team




    盟云全息与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签署协议,有望掀起行业变革

    2023年12月6日

    盟云全息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息视觉技术及可扩展的人工智能功能

    全息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商盟云全息(Holo)日前宣布,其子公司已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将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NEV)公司提供通用流媒体控制系统。

    协议的签订有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突破。与盟云全息合作的新能源车企是中国乃至全球销量最大的车企,其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230万辆,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美通社于11月2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盟云全息根据协议将为通用流媒体控制系统提供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数据分析、光学分析、基于平台的分析、系统分析和成像分析。

    此外,盟云全息将进行相关的电磁兼容性(EMC)、性能、环境等测试,并将系统交付给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该协议还涉及提供可扩展的人工智能功能。

    盟云全息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集成的全息视觉软硬件解决方案,包括基于全息技术的全息光探测和测距解决方案;全息视觉、点云算法架构设计;全息技术解决方案;全息光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全息车辆智能视觉技术。盟云全息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有望为双方的整体营收带来积极的财务影响。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台积电考虑在日本建造第三座芯片厂

    2023年11月29日

    据《日本时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台积电(TSMC)正考虑在日本设立第三座工厂,生产先进的3纳米芯片。据报道,公司已向其供应链合作伙伴通报了在熊本县设立代号为“TSMC Fab-23 Phase 3”第三座工厂的计划。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座工厂何时将启动建设。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汽车行业向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EV)系统的转变,半导体需求在过去几年里大幅增长,考虑设立的新工厂将有助于日本准备好在中长期迎接类似过去几年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半导体危机。台积电已经在熊本县设立了一家半导体芯片工厂,作为其与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和日本电装的合资企业。该工厂除了生产22纳米和28纳米芯片外,还将生产12纳米和16纳米芯片。据报道,公司还计划投资1万亿日元(约合67亿美元)在日本设立第二座半导体工厂,该工厂将于2025年后投入运营,并将生产5纳米和10纳米芯片。新工厂很可能得到日本政府的补贴支持。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Intellias将在2024国际消费展上展示先进车载技术

    2023年11月29日

    该公司将发布其IntelliKit的下一代产品,这是一个便携式、完全集成的数字座舱


    Source: Getty Images/algre

    根据美通社于11月2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汽车行业软件工程合作伙伴Intellias将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其在人机界面(HMI)、数字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集成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公司将发布其IntelliKit的下一代产品,这是一个便携式、完全集成的数字座舱,该座舱基于高通SA8295P第四代骁龙汽车座舱平台、Rightware旗下Kanzi One HMI套件和黑莓Ivy车联网数据平台打造。

    公司负责交付与移动出行业务的副总裁Oleksandr Odukha将在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西厅(7075号展位)与参会者交流公司产品及与移动出行相关的话题。

    Odukha指出,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变给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提供独特驾驶体验以及无缝集成到现代车辆IT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汽车制造商需要在车辆IT基础设施和行业标准方面拥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合作伙伴。Intellias旨在提供专业、具有成本效益和便捷的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其软件定义车辆的目标。

    作者:ATI News Team




    马恒达与法雷奥合作开发电动动力系统

    2023年11月22日

    据马恒达(M&M)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已选择全球移动出行电气化技术领导者法雷奥为其Born electric乘用车平台提供电动动力系统。这笔交易总价值近10亿美元,法雷奥还将为马恒达的电动多用途汽车提供车载充电器。为了支持马恒达的电气化目标,法雷奥将在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市的马恒达工厂进行电动动力系统的本土化生产。本地生产的组件将包括电机、逆变器、变速箱以及集成了车载充电器(OBC)、DC-DC转换器和电源分配单元(PDU)的三合一组合式双向电力电子设备。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都对此次合作表示乐观。法雷奥动力系统部门总裁Xavier Dupont强调,此次合作将使马恒达能够为印度客户提供电压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电动汽车。另一方面,马恒达汽车和农业部门总裁兼首席采购官Vinod Sahay介绍了这家汽车制造商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电动出行革命的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法雷奥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将发挥关键作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马恒达和法雷奥的合作标志着印度电动汽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以及利用法雷奥先进的电气化技术,马恒达将对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带来重大影响。马恒达是印度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之一,一直在积极推动电动出行的发展。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推出5款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些车型将在两个子品牌下推出:分别是有着铜质“双峰标志”的标志性品牌XUV和全新纯电动品牌BE。马恒达表示,其推出一系列全新电动SUV的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公司计划在2024年12月开始生产XUV.e8,在2025年4月开始生产XUV.e9,在2025年10月开始生产BE.05和BE Rall-E,以及在2026年10月生产BE.07。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3年马恒达电动轻型汽车的产量将达到约1万辆,2027年将增长到约10.4万辆,2030年将增长到约14.1万辆。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一体化压铸:汽车制造业最热门的发展趋势【1】

    2023年11月15日

    一体化压铸在汽车制造领域正成为热门话题。虽然是特斯拉令这一术语为人熟知(包括利用巨型高压铝件压铸机生产车辆底盘和白车身),但这项技术很大程度在中国大陆应用。而现在,包括丰田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关注这一工艺。

    汽车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铝件一体化压铸模块和结构件,主要是为了防止车辆重量的持续增加,提高燃油效率,并满足对纯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操作得当,一体化压铸理论上可以通过压铸单一模块,省去数十个车身部件的焊接,从而大幅降低每单位制造成本。但这些讨论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施这项技术面临的根本障碍。

    这些一体化压铸(也称为巨型压铸)的初始启动成本很高,可能会出现金属变形问题,影响碰撞维修能力,并且需要大量的生产线末端检测扫描。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订购定制的巨大模具、将其安装就位并找到高效操作方法之后,这些问题才会真正出现。

    既然面临这些困难,为何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仍在追求这个梦想?压铸专家们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已知的操作问题?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否能尽可能多的减少事故,以弥补铸件不可维修带来的问题?


    Source: Getty Images

    简单来说,这与零部件本身无关,而是与装配工厂有关。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车辆底板材料和制造方法的变化,而在于创新的流程本身也在发生变革。同时,问题也不在于工厂确切的实施方法,而在于如何启用全新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对先进钢材的市场份额、零部件冲压商和采用场景下的转化率进行分析,预计到2030年,可能有15%至20%的传统车身白板(BIW)冲压件将面临被一体化压铸替代的风险。车身底板部件通常占汽车白车身外壳的50%左右,而一体化压铸瞄准的正是这个市场。

    供应商的专业技术、工厂设计和车辆配置都在变化。作为汽车行业的支柱,装配线也正面临一场颠覆。

    110年来,装配线的重要性在大批量生产领域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零部件可以在线下分装,激光可以扫描每个零件以保证其尺寸精度,螺栓甚至可以保存动力系统严格测试的所有测量数据,但装配线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这些改进。到目前为止,装配效率并没有任何革命性变化能够威胁到线性模型。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工业4.0和区块链等技术因素对现代装配厂的效率、节奏和支持网络都有影响。

    汽车制造商并没有把一体化压铸视为一个零部件,而是把它当作改变他们整个汽车世界运作的一个方式。这种在工厂内部发生的重新配置将永远改变汽车行业的经济格局。无论是角件铸件还是单件铸件,无论是一体化压铸还是一体化锻造,车辆的组装方式都即将发生改变。节点结构将取代线性结构,瓶颈将出现和消失,并且全新的事物将会孕育而生。


    Source: S&P Global Mobility

    一体化压铸和中国大陆

    铝件一体化压铸在中国大陆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受到了车辆减重和效率需求的驱动。在选择外包供应链和内部生产之间需要权衡可持续性和成本方面的考虑。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大陆轻型电动汽车的产量预计将达到每年1,900万辆,这将牢牢树立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如今,中国正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一体化压铸施加实质性影响。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博世集团与中国潍柴集团合作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

    2023年11月15日

    博世与潍柴的合作始于1999年,两家公司之间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潍柴集团与德国博世集团日前就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美通社11月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双方计划在新能源、高热效率发动机、智能交通等领域加强合作,协同双方全球研发资源,获取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全球行业科技进步做出新贡献。

    潍柴与博世的合作始于1999年,在过去的20年里,两家公司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内燃机动力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推动共轨系统在中国市场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中国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潍柴和博世见证了中国内燃机行业的不断进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潍柴和博世始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共同展望新能源发展,致力于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翻开了双方战略合作的新篇章。

    在谈到此次合作时,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Stefan Hartung表示,双方在过去的合作中取得了破纪录的成果,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等新科技领域的合作,实现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兼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双方在技术进步上紧密合作,携手打造了中德企业合作的典范。潍柴将继续深化与博世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协同双方全球研发资源,共同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作者:ATI News Team




    在业界议论铸造时,剧本正在改写,舞台也在改变

    2023年11月8日

    一体化铸造趋势背后的含义远不止外表所见。这不仅仅关乎产品和冲压工艺,还有可能颠覆那些存在已久的汽车制造体系,比如已有110年历史的装配线。


    Source: alvarez via Getty Images

    一体化铸造技术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不断接到客户关于这个话题的电话,要么是担心它将改变行业的市场前景,要么是担心这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存在风险。

    他们对风险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这个风险清单很长。一体化铸造的成本可能是上一代技术的10倍,可能存在变形问题,可能会影响维修。此外,一体化铸造还需要进行密集的生产线末端检测扫描。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订购定制的巨大模具、将其安装就位并找到高效操作方法之后,这些问题才会真正出现。

    我们在AutoTechInsight上多次讨论过上述问题,但问题仍然不断涌现。为什么成熟的行业供应商对于这些与一体化铸造伴随的困难感到担忧?铸造专家们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已知的操作问题?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否能尽可能多的减少事故,以弥补铸件不可维修带来的问题?

    简单来说,这与零部件或一体化铸造本身无关,而是与装配工厂有关。如果你读到了这里,也许你能理解我标题中关于舞台剧本的戏言。这个比喻对于行业中真正发生的事情描绘了一个有用的框架。

    许多参与者最初的关注点在于先进钢材的市场份额、这些零部件的压模以及采用场景下的转化率。据我估计,到2030年,大约15-20%的白车身冲压件可能面临被替代的风险。车身底板部件通常占汽车白车身外壳的50%左右,而一体化铸造瞄准的正是这个市场。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LG电子将为捷尼赛斯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2023年11月8日

    据韩联社报道,LG电子日前宣布与现代汽车旗下豪华汽车品牌捷尼赛斯合作,为其提供高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此次合作中,LG电子的webOS for Automotive平台将集成至2024款捷尼赛斯GV80和新款GV80 Coupé两款捷尼赛斯车型。这将使驾驶员和乘客在符合驾驶安全规定的前提下,从他们的移动设备或电视上播放包括YouTube在内的各种流媒体内容。据报道,LG电子、现代汽车集团和YouTube“为了营造最优的车内观看环境,将合作把YouTube专用应用集成到车载webOS中”。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韩国第二大家电制造商LG一直在推动其业务组合的多元化,涵盖了汽车电子和空调解决方案等多个面向企业的业务领域。LG的汽车业务主要集中在信息娱乐、动力系统和汽车照明系统方面。webOS for Automotive项目是LG首个基于其以网络为中心的智能电视平台的车载信息娱乐软件,使驾驶员和乘客能够在车内享受来自YouTube等流媒体服务的内容。从车辆解决方案(VS)部门的销售业绩来看,LG汽车业务的增长显而易见。该部门2022年的销售额为8.6万亿韩元(约合63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9.1%。去年,LG电子与GS Energy和GS Neotek一起收购了当地的电池制造商AppleMango,以扩展其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L&T Technology借助AWS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向智能汽车的转型

    2023年11月8日

    利用AWS可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开发,并提供量身定制的安全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印度的L&T Technology Services(LTT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工程和研发(R&D)服务公司,公司在10月3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LTTS正利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过渡。

    软件定义汽车很大程度上依赖软件来控制和管理其操作(包括性能和舒适性),并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效率。这些数字化赋能汽车可以通过云端无线升级软件,极大地提高安全性、娱乐性和便利性,让驾驶员即使在购买汽车后也能持续获得车辆价值。

    LTTS表示,利用AWS可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的开发,并提供量身定制的安全解决方案,涵盖数字座舱、网联服务和自动驾驶。LTTS借助AWS上的虚拟工作台,可将用于控制汽车运行的车辆电子控制单元的新软件开发和测试时间缩短25%。

    LTTS将Amazon CodeWhisperer作为工程团队首选的开发环境。Amazon CodeWhisperer提供人工智能赋能的实时代码建议,帮助LTTS工程师快速开发驾驶员警告、自动制动和转向功能等智能应用,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这将允许车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在AWS上构建的大型语言模型与车辆进行交互并获取汽车的详细信息。

    该公司还使用Amazon Bedrock——这是一种全面管理服务,可访问一系列领先的基础模型,并构建和扩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以实现基于云的车辆测试自动化。Amazon Bedrock还允许重复使用经过验证的、具有良好质量和符合安全规定的代码,从而进一步缩短开发新软件应用所需的时间。借助AWS物联网(IoT)FleetWise,该服务可以使汽车公司更轻松地收集、转换和实时传输车辆数据至云端,因此LTTS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质量、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性能。

    作者:ATI News Team




    Supernal与大韩航空合作,共同加速开发先进空中交通工具和运营生态系统

    2023年11月1日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旗下Supernal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日前宣布与大韩航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加速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车辆的设计,以及韩国先进空中交通(AAM)生态系统的开发。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展开一系列活动,例如共享技术数据、参加研讨会和项目,以构建一个支持安全eVTOL运营的AAM生态系统。大韩航空将提供有关韩国市场需求和AAM飞行器规格的洞见,指导Supernal公司的市场和产品开发策略。另外,双方还将寻找成功测试Supernal eVTOL车辆和AAM基础设施网络运营的方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了Supernal合作联盟的名单,该联盟旨在将AAM打造成为一个满足日常交通运输需求的可靠且有效的解决方案。Supernal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全面的AAM生态系统,包括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互联移动解决方案、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建立和扩大行业队伍的解决方案。新闻稿强调,韩国政府计划在该国运营AAM的方式凸显了与大韩航空最新合作的重要性。政府计划利用5G和LTE移动通信能力,使飞行员能够不间断地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政府还将建立专门的AAM航路,并与直升机和其他低空领域用户使用的航路进行区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AAM航路的效率,并减少eVTOL车辆与其他航空器类型之间的影响,这些航路将专门设计用于在垂直起降机场之间安全高效地飞行。大韩航空是韩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在推动韩国航空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稿补充道,预计大韩航空也将为推动AAM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包括为Supernal在乘客体验和运营方面提供相关建议。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米拉公司携手四家合作伙伴,打造更好、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

    2023年10月25日

    该项目旨在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成本降低40%


    Source: Getty Images/scyther5

    根据10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汽车工程和开发咨询公司米拉与四个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更好、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系统复杂性的提高,验证这些系统是否适合所有公路使用所需的时间、成本也以随之增长,Certus项目的部分资金来自英国互联和自动驾驶汽车中心(CCAV),该项目旨在打破自动驾驶系统复杂性与验证速度和成本之间的联系。

    新闻稿称,考虑到可能影响这些新技术的大量潜在场景,Certus项目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测试方法;传统方法需要数百万英里的行驶里程以验证所有环境下的系统表现,而Certus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关注最有可能挑战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的场景,大幅减少测试时间以及相应的工程验证成本。

    通过充分定义测试新驾驶系统的所有参数,可以将结果准确地映射到整个英国道路网络,以确定自动驾驶系统将在哪些道路发挥作用。这一新技术可以通过安全使用地理映射,关闭用户、车队运营商、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信息黑洞,从而有助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

    该项目设定了一个富有雄心的目标,旨在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成本降低40%,平均每个车型可降低2亿英镑的测试成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贡献来自米拉公司以及开发了多项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汽车制造商——瑞典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星公司。IPG Automotive将为该项目的仿真能力提供虚拟CarMaker软件平台;英国联域创推中心将提供英国道路网络数据,以确定适合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的道路;考文垂大学将管理该项目与政府的对接,并推进对Certus项目成果的学术研究。

    作者:ATI News Team




    法雷奥展示5G技术在自动驾驶和互联移动方面的应用潜力

    2023年10月25日

    法雷奥通过其Drive4U自动驾驶汽车和eDeliver4U无人配送物流车,展示了潜在的现实世界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scyther5

    根据法雷奥10月13日在领英上发布的帖子,法雷奥及其合作伙伴展示了利用5G实现自动驾驶和互联移动的技术进步。此次演示是5G Open Road项目的一部分,在巴黎附近的帕莱索进行。

    5G的进步有望对汽车技术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这包括提升车辆感知和动态定位能力、提高通信可靠性、减少延迟和加强网络安全。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想法,法雷奥通过其Drive4U自动驾驶汽车和eDeliver4U无人配送物流车,展示了潜在的现实世界应用。这些原型车证明了5G可以给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法雷奥在这个项目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负责协调各个合作伙伴承担的工作和用例。

    法雷奥及其合作伙伴所做的努力突显了移动出行领域即将发生的变革,而5G则将是这一变革的基石。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Waymo与极氪合作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于2023年底在美国测试

    2023年10月18日

    Waymo与吉利合作研发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计划于2021年12月宣布,随着两家公司在美国测试自动驾驶汽车(AV)的计划越来越近,这一合作已取得一定进展。据TechCrunch报道,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最近在领英上发布了一则招聘美国物流经理的信息。极氪汽车的一位发言人向TechCrunch证实,这位候选人将从事“Waymo项目及其他工作”。该发言人还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正按计划进行,极氪汽车将于今年年底在美国与Waymo共享首批用于测试的车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1年,极氪汽车与Waymo合作开发基于其可持续体验架构(SEA)平台的专用车辆,并计划将其部署到美国的Waymo One网约车车队中。将近一年后,两家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推出了共同开发的M-Vision自动驾驶概念车。该车基于极氪SEA-M平台打造,将于2024年投入量产。M-Vision自动驾驶概念车将搭载Waymo最新一代具有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Driver AV解决方案,并将在美国投入商业运营。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曼恩卡客车公司分享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研究成果

    2023年10月11日

    曼恩卡客车公司、德国铁路公司、哥廷公司和费森尤斯应用技术大学日前联合发布了一份使用自动驾驶卡车进行物流运输的项目研究成果。该项目名为“自动驾驶在码头运营中的创新应用”(ANITA),在德国乌尔姆DUSS码头开展,由一辆配备安全驾驶员的全自动驾驶卡车将独立处理集装箱货物。参与该项目的企业表示,ANITA的实际测试表明,该技术能够将码头装卸效率提高40%,并提高了装卸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曼恩卡客车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项目研究成果“为未来将自动驾驶卡车整合到物流枢纽作业流程中,并在物流节点之间进行无人驾驶卡车运输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ANITA项目于2020年启动,旨在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自动化转运。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为该项目提供了550万欧元(约合62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去年,曼恩卡客车公司、莱尼、克诺尔集团和博世合作启动了ATLAS-L4(物流中心间高速公路自动运输,L4级)项目。他们计划与自动化物流提供商Fernride和测试工具制造商BTC Embedded Systems合作,专注于在公共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运行高度自动化卡车。最近,曼恩卡客车宣布计划从2025年开始试点运营其首辆自动驾驶城市公交车,该计划也是慕尼黑自动本地交通系统(拼车、专车和公交车队)(MINGA)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摩比斯开发下一代泊车技术

    2023年10月4日

    根据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宣布推出其下一代MPS:Mobis Parking System的改良版本MPS 1.0P(高级版)。这项技术的一个突出功能是记忆泊车辅助(MPA)功能。当驾驶员在路径学习模式下执行泊车时,车辆会自己学习这个过程,驾驶员只需轻按一下按钮即可实现自动泊车。这项泊车技术的本质在于将基于视频的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环绕视图监视器(SVM)摄像头相融合。利用获取的信息同时测量车辆位置并创建地图的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应用。通过运用源自机器人技术的这些科技,公司实现了可支持长达100米存储距离的驾驶辅助功能。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表示,预计该项技术将在欧洲和中国等地受到欢迎,因为指定泊车区域或私人车库在这些地区相对常见。基于之前学到的驾驶路径,驾驶员可以在同一位置完成远程泊车,从而消除泊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摩比斯开发的下一代泊车控制系统,在技术和成本上均具有优势,只需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和SVM摄像头,而无需昂贵的雷达或激光雷达传感器。因此,现代摩比斯预计这项技术将在普通车辆中迅速普及并获得全球订单。该系统的另一项核心技术,远程智能泊车辅助(RSPA)功能也得到了升级。现有的RSPA功能已经应用于多款量产车型,可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识别泊车位,并可一键实现垂直和平行泊车,无需驾驶员操控。不过 ,超声波传感器需要附近有车辆才能检测到。通过基于视频的传感器融合,现代摩比斯在RSPA 2版本中添加了泊车线识别功能,该功能可以轻松识别停车线,支持在周围没有车辆的空旷停车位上实现自动泊车。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ToneTag与印度国家支付公司合作在印度开发车载支付系统

    2023年10月4日

    据Moneycontrol报道,ToneTag已与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PCI)合作开发了一个可通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进行语音支付的系统Pay-by-Car。该车载支付系统可用于在加油站支付加油费用,印度国有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为用户提供了通过非接触式系统进行支付的选项。ToneTag已经在名爵Hector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展示了该系统。该系统很快将用于名爵Astor SUV。据报道,公司正在与现代、玛鲁蒂铃木、起亚和马恒达等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系统旨在进一步发挥印度日益增加的网联汽车的优势,并推动网联汽车生态系统的发展。用户可以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选择一个加油站,并输入所需的加油量。该加油站将收到语音命令,提示有车辆即将到来,并告知该车的加油需求。加油金额将通过车辆与印度电子收费系统FASTag连接的统一支付接口(UPI)进行扣除。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政策顾问认为技术合作可以解决与欧盟的贸易冲突

    2023年9月27日

    针对欧盟委员会上周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中国顶级电动汽车(EV)智库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在9月18日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表示,中国汽车行业应该通过技术合作加深与欧洲同行的关系,以寻求解决贸易冲突。据路透社报道,董扬在文章中写道,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增长,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和车企应该致力于减小对其他市场的影响,并寻求与当地企业的双赢关系。他还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来加快电动化转型。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盟对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产电动汽车展开的调查对于总部位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并不意外。在过去几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纷纷宣布计划在欧洲投资建设汽车生产基地。这些新投资旨在让该地区的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相信,中国汽车品牌寻求在欧洲实现长期增长。中国电池制造商也已在欧洲运营生产设施,并向当地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许多这些电池制造商的投资得到了其欧洲客户的支持,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当地的工厂投产后,也将能从当地采购电池。大众集团持股的国轩高科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于9月18日正式投产。新工厂进一步强化了这家中国电池供应商在欧洲的业务布局;另一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德国的电池工厂也于今年年初投产。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可能最终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剧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并给该地区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地缘风险。中国商务部在9月14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调查“是一种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和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Mimik Technology与马瑞利合作开发软件定义汽车

    2023年9月20日

    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助提高产品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同时大幅降低软件的总拥有成本


    Source: Mimik Technology Inc.

    Mimik Technology日前作为马瑞利的首选供应商,为其软件定义汽车(SDV)解决方案堆栈提供技术支持,并集成其专利混合边缘云(HEC)平台。该公司在9月1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此次合作结合了双方的独特专业知识,标志着在网联汽车创新以及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变化的需求方面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马瑞利通过集成Mimik的HEC平台可以实现微服务容器化,可以创建软件并将其部署到车辆内的任何硬件和操作系统上,并将其扩展到相邻的智能设备和生态系统。这一战略举措有助提高产品性能、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同时大幅降低软件的总拥有成本(TCO),最终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互联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两家公司相信,双方的合作具有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潜力,可以开发出新颖的用例并改变与车辆的交互。它为车辆超个性化、实时决策、基于使用的保险、预测性维护等提供了途径。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安全高效的软件管理变得必不可少,马瑞利采用Mimik技术这一战略决策对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作为边缘云技术的领军者,Mimik通过其HEC平台提供了一个连续的运行环境。它便于在各种智能设备(包括汽车计算设备)上进行工作负载的开发、部署和管理。

    马瑞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凭借专注的投资和对众多商机的探索,其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座舱数字孪生和广泛的SaaP(服务即产品)应用目录外,马瑞利还开发了一个独特的软件平台,以支持汽车制造商向软件定义汽车过渡。这一车规级软件解决方案是围绕容器化微服务设计的,从而实现了软硬件的解耦,这也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支柱之一,并为软件开发、测试和验证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优化机会。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高通与AWS合作,共同推进软件定义出行的未来

    2023年9月13日

    此次合作旨在简化汽车软件的开发流程


    Source: Qualcomm

    根据9月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高通技术公司和亚马逊云科技(AWS)已携手合作,致力于加速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SDV)转型的长期创新。

    双方计划通过深入合作,推动汽车软件开发实现普及,帮助汽车制造商进行相关测试并将云技术集成到他们的开发过程中。例如,高通技术公司的软件栈为汽车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提供了自动制动和车道辅助等先进安全功能,开发人员可以利用云技术的优势来模拟、测试、验证和证实新特性和新功能,然后再进行更传统的硬件测试。这有助于加快开发进程,帮助软件工程师比以前更快地开发出可行的产品。

    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汽车与云计算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作为汽车技术创新的领导者,高通创新提供高度可扩展解决方案的必要性,这些解决方案将领先的云和硬件技术结合在一起,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性能表现和安全标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高通表示,凭借其与汽车行业超过20年的密切合作经验,在提供先进解决方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支持汽车行业的持续转型,推动实现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和电气化。亚马逊云科技将带来其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高性能计算方面积累的长期经验。两家公司希望在未来汽车解决方案中试验和整合新洞见,从而改变汽车的设计、营销和驾驶方式。

    亚马逊云科技汽车与制造总经理Wendy Bauer表示:“汽车行业的软件定义开发日益普及,这要求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开发商进一步努力,寻找加速汽车设计流程的新方法。通过相互学习并帮助像宝马这样的共同客户实现其愿景,我们相信整个行业在未来几年也将受益。我们将继续与客户和联合创新者一起积极探索这些洞见,并将其转化为塑造未来移动出行的具体行动。”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圆桌会: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1】

    2023年9月13日

    这是我们圆桌讨论会系列的第一次,我们邀请了三位专家,详细了解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现有应用和潜在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制造商面临的具体挑战,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这对于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至关重要。这是我们与汽车业内专家举行的首次圆桌讨论会,我们邀请了三位专家,详细了解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现有应用和潜在应用,包括销售效率、潜在就业创造、监管方面,以及人工智能在解决电驱动系统和电池测试等具体挑战方面的作用。

    圆桌会上还讨论了英国的人工智能目标、人工智能在产品工程和制造方面的潜在好处,以及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我们还考虑了到2030年,汽车行业人工智能的未来愿景,包括其在实时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和废物减少方面的应用。参与此次圆桌会讨论的有Monolith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Richard Ahlfeld;Phyron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Johan Sundstrand;以及Helixx首席技术官Teruyoshi Adachi。

    Monolith的无代码人工智能软件受到宝马、劳斯莱斯、霍尼韦尔、考泰斯-德事隆、西门子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全球顶级工程团队的信赖,可以开发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并缩短一半开发时间。其Next Test Recommender(NTR)可以为电池和燃料电池开发过程中的验证测试提供建议。NTR可提供关键测试的排序列表,从而缩短测试时间。Phyron的人工智能软件可从静态图像和数据中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广告,并模仿销售人员线下销售汽车的方式。它可从图片中识别车辆属性,叠加相关销售信息,以加强营销工作。Helixx的计算制造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ML),可在180天内交付获得许可的电动汽车生产微型工厂。其人工智能赋能的任务控制程序可即时检测质量和生产问题,从而减少了成本高昂的批量测试需求,并实现快速高效更新。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对话实录: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汽车制造商解决面临的具体挑战,特别是许多制造商正转向电驱动系统的情况下?

    Richard Ahlfeld(Monolith):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很简单: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产品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工程团队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我们委托Forrester Consulting进行的2023年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现状研究中,70%的美国和欧洲汽车工程负责人认为,需要找到新方法来加快纯电动汽车等复杂新产品的构思和推出,以保持竞争力。

    通过使用历史或当前的工程测试数据来训练自我学习模型,越来越多富有远见的工程负责人正在缩短产品的测试时间和模拟(甚至是最棘手的物理测试),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产品能够从自我学习模型、缩短测试时间和模拟等方面获益。电池测试极其复杂,涉及成千上万的设计场景,均需要大量的测试。此外,随着电池等复杂产品的物理特性越来越难以理解,工程师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进行极其多的测试以涵盖所有可能的运行条件,要么进行不充分测试,但这有可能遗漏关键性能参数。

    我们的一个制造商客户有4,000个试验台在任何时间同时运行,每周生成高达2 TB的数据。他们不知道运行什么最佳测试,也没有能力处理如此大量的数据。

    在这一点上,你们如何帮助客户解决电池测试问题?

    Ahlfeld(Monolith):我们看到最大的痛点是汽车制造商的产品验证团队不知道哪些测试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对于新技术来说。

    我们最近发布了一项重大产品更新,称为Next Test Recommender(NTR),它可以在难以建模的非线性产品(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开发过程中时,给出验证测试的积极建议。

    在一个燃料电池的应用案例中,一名工程师试图配置风扇以在所有驾驶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佳的冷却效果,他为这个非常复杂的棘手应用制定了一项包含129个测试的测试计划。当这个测试计划输入到我们的软件中时,它会返回一个排序列表,告诉我们应该首先进行哪些测试。在129个测试中,平台建议最后一个测试(第129个)应该是最先运行的五个测试之一,并且只需要进行60个测试就足以完整描述风扇的全部性能,令测试次数减少了53%。这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人工智能能否帮助制造业实现决策过程的自动化?

    Teruyoshi Adachi(Helixx):在做决策时,人工智能不仅会比较投入和结果的收益,还会量化评估整体的成本和固有风险。区别在于人工智能能够确定哪些决策可以立即自动化,哪些需要更长时间来自动化,但在许多情况下,每项决策都可以自动化。


    Source: 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制造业实现循环和减少浪费?

    Adachi(Helixx):在当今物质优先的工业体系中,生产效率是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的。在整个工业制造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破坏和浪费,从快时尚到工业化农业。用汽车来比喻的话,这相当于全速进入弯道,然后全力刹车,高速进入弯道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过度转向和能量浪费,并且每次都伴随着刺耳的轮胎声、噪音和刹车灰尘。这是一个非循环方法。然而,在Helixx的计算制造方法中,人工智能赋予了我们精确把握每一个转弯的能力,就像芭蕾舞演员跳《天鹅湖》一样优美流畅;没有能源浪费,因此我们从根本上减少了能源需求和材料浪费。

    在零售方面,人工智能如何帮助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更高效地销售汽车?

    Johan Sundstrand(Phyron):Phyron的人工智能软件可以从静态图像和数据中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广告,经销商无需自己生成视频。机器学习算法已经学会从各个角度识别成千上万的车辆属性,因此它们可以准确识别图像中的内容,并叠加相应的销售信息。

    人工智能可以同时处理无限数量的视频,大约花费10分钟就可渲染出来,并在零售商网站上实时发布,或者根据需要在全网发布。如果有任何细节变化,比如价格或促销活动,数据源将会更新,作为服务的一部分,视频将自动重新渲染。

    有了这种技术,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将非常接近销售人员线下销售汽车的方式。

    作者:Matthew Beecham Senior Analyst




    中国能链智电以6,600万美元收购瑞典Charge Amps

    2023年9月6日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公司能链智电已签署协议,以7.24亿瑞典克朗(约合6,600万美元)收购瑞典充电公司Charge Amps AB。Charge Amps首席执行官Olle Tholander对此评论道:“我们相信,能链智电拥有专业知识和财务实力,可以通过扩大产品阵容和加速公司扩张,以支持Charge Amps在欧洲继续以相同品牌实现增长。通过能链智电扩大的产品组合,Charge Amps不仅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具竞争力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加速向电气化生活的过渡,并打开通往更智能生态系统的大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收购瑞典第二大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提供商Charge Amps,将有助于能链智电充电技术的全球扩张,并带来协同效应。Charge Amps于20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国际扩张,其在7个国家拥有120名员工,销售遍及全球15个市场。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现代摩比斯和Autotalks合作推出全新MTCU连接模块

    2023年9月6日

    现代摩比斯和Autotalks日前发布了多功能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MTCU)连接模块,作为共同开发用于网联汽车车联网(V2X)通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MTCU Gen1是现代摩比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连接模块,可在所有地区提供Day-1 V2X服务。Day-1应用可在驾驶员处于危险的非视距环境时发出警告,例如避免在十字路口与车辆或自行车发生碰撞。其他功能包括对潜在交通危险的警告。MTCU Gen1由Autotalks V2X芯片组提供支持,这为高性能、全球兼容的汽车V2X设定了标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选择Autotalks第三代芯片组来支持其下一代连接模块解决方案MTCU Gen2,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新车评估计划(NCAP)路线图推动车辆对V2X的需求不断增加。该模块将于2024年上市,届时汽车制造商将能够推出基于V2X连接的先进安全解决方案。MTCU Gen2可支持众多用例,从简单的Day-1到复杂的Day-2 V2X应用。这得益于其与最新全球V2X标准的内置兼容性、双通道操作以及功能安全等级实现的整合,从而实现基于V2X数据的车辆驱动。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Tech Mahindra与Anyverse合作,加速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2023年8月30日

    印度领先的科技公司Tech Mahindra日前宣布与高光谱合成数据生成平台Anyverse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驾驶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双方通过此次合作,将专注于通过简化用于人工智能系统训练、测试和验证的合成数据使用,从而加速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Tech Mahindra将利用Anyverse的平台提供合成数据集,用于训练、测试和改进其全球汽车客户的人工智能系统。此次合作将关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座舱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这将有助于将人工智能采用和软件验证时间缩短30-40%。Anyverse将提供其独立的高光谱合成数据平台,使Tech Mahindra能够通过精确的传感器模拟生成合成数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向客户提供专业的汽车工程服务,此次合作将把Tech Mahindra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知识与Anyverse在合成数据集和尖端传感器仿真平台方面的行业领先专业知识结合起来。Tech Mahindra表示,与Anyverse的合作符合其在NXT.NOW框架下对数字增长的关注,该框架旨在增强“以人为中心的体验”。Tech Mahindra专注于投资新兴技术和服务,以支持数字化转型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车辆和ChatGPT ——是否是一个完美结合?【1】

    2023年8月30日

    随着ChatGPT的用例众多且引人注目,ChatGPT在汽车行业的集成变得不可避免,但它并非没有相关的风险和局限性。

    什么是ChatGPT?

    ChatGPT是一种基于先进神经网络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由微软支持的初创公司OpenAI开发。GPT是生成预训练变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缩写,一系列经过训练的LLM,能够创建或总结文本、回答问题、翻译语言甚至编写编程代码。对话格式使ChatGPT可以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挑战不正确的前提并拒绝不适当的请求。


    Source: Getty Images

    ChatGPT与传统聊天机器人有何不同?

    • ChatGPT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提问,使交互更加直观和用户友好。其先进的语言模型使其能够理解和响应那些对传统聊天机器人系统而言可能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查询。
    • ChatGPT可以理解上下文,不断从新数据中学习并相应地调整反馈。该模型可以记住之前对话中的消息,从而能够生成与对话上下文相关且有意义的言论。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聊天机器人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传统聊天机器人依赖于预先编程的语句,往往会给出与问题无关或毫无意义的答案。

    ChatGPT在汽车行业的潜在用例包括:

    • 优化客户服务。在汽车行业中,ChatGPT最直接的应用之一是客户服务。公司可以将聊天机器人集成到其网站或移动应用中,以便为客户提供即时帮助和支持。ChatGPT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或将客户引导到合适部门以获得进一步帮助,并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对于希望改进客户参与和潜在客户开发的汽车经销商而言,ChatGPT也很有价值。
    • 提高车辆自主性。将ChatGPT与自动驾驶车辆相结合,有助于加快其决策能力,使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和智能的决策。汽车制造商可以将聊天机器人整合到汽车界面中,为乘客提供有关车辆状态和即将采取行动的信息。例如,选择替代路线以避免交通拥堵,或者在餐馆附近找到最近的付费停车位。这种整合还可以帮助车辆快速预测并适当应对危险情况,例如避开乱穿马路的行人。
    • 支持销售和市场营销。借助ChatGPT,汽车经销商和制造商可以创建会话式销售助手,引导客户完成购买过程。聊天机器人可以根据客户的偏好和需求形成个性化建议,使购买流程更高效和便捷。公司还可以利用ChatGPT定制用于营销的高质量内容,如引人注目的宣传册、信息丰富的博客文章和引人注目的新闻。
    • 改进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正使用该技术开发可以帮助装配线工人的数字助手。这些助手可以制定分步指令,组装不同的组件,减少错误和停机时间,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 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的数据,ChatGPT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优化供应链并降低成本。聊天机器人还可以实时更新货物状态,并帮助管理库存。
    • 维修和保养。通过将ChatGPT与车载计算机相结合,聊天机器人可以解译诊断数据并给出维修或保养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Source: Getty Images

    从终端用户的角度来看,ChatGPT的一些车内用例包括:

    • 打造个性化语音助手,可以以自然的方式与司机进行交互,并根据司机的偏好提供信息或建议。
    • 提供车辆健康和智能汽车手册,不再需要印刷手册。
    • 生成语音控制导航系统,使司机可以使用自然语言轻松输入目的地和其他指令,无需将目光从道路上移开。
    • 分析司机导航历史,并根据他们的习惯预测可能的目的地,通过自动提供司机最常访问的地点的方向来帮助节省时间。
    • 评估实时交通数据,并就交通状况和替代路线进行更新,从而使司机能够避免延误。
    • 向司机推荐沿途的兴趣点,例如餐馆或加油站。

    作者: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




    麦格纳将展示用于电动汽车的软件平台和照明解决方案

    2023年8月23日

    麦格纳将发布一款面向电动汽车的模块化软件平台


    Source: Getty Images/VanderWolf-Images

    麦格纳在8月1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在慕尼黑举行的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展示一个实现电气化、主动安全和网联化的集成系统。

    麦格纳将推出一款面向电动汽车的模块化软件平台,其中包括用于能源和运动控制的先进和预测性车辆功能。该软件平台无需依赖车辆动力总成和电气/电子架构的布局。

    麦格纳执行副总裁兼欧洲区总裁Uwe Geissinger表示:“麦格纳的优势是我们拥有相互关联的产品生态系统以及全面的车辆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其他供应商无法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使他们能够应对消费者的挑战,并支持他们加速向更安全、更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未来转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麦格纳还将首次展示两项创新成果:具有可变形式表面的Mezzo Plus,以及整合突破性照明解决方案的热塑性尾门。

    Forvia等其他公司也将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展示其在电气化和能源管理、安全和自动驾驶以及数字化和可持续座舱体验方面的新产品。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初创企业Sibros与iWave Global合作开发软件定义车辆解决方案

    2023年8月23日

    该解决方案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记录来自各种ECU的车辆数据,帮助了解产品性能


    Source: Getty Images/BeeBright

    据Sibros公司8月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已与iWave Global合作,加速面向所有车辆架构的软件定义汽车创新。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Sibros的无线升级(OTA)平台将内置到iWave的远程信息处理设备中,从而在汽车、工业、越野和重型车辆等车辆应用中实现嵌入式智能。

    Sibro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Hemant Sikaria表示:“这是我们在提高美国软件定义汽车的安全性、功能性和成功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Sibros和iWave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是推动每辆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软件和数据的连接和管理。我们期待与iWave合作,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创新服务并推动行业发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解决方案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记录来自各种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车辆数据,帮助了解产品性能,将经过安全认证的OTA软件和固件更新部署到各种域控制器,并向车辆或车队发送安全可靠的远程诊断命令。

    iWave工程总监Abdullah Khan表示:“远程信息处理和OTA解决方案在软件定义车辆中极其重要。软件定义车辆具有更多的边缘智能,因此需要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固件更新机制。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台积电计划与博世和英飞凌成立欧洲汽车芯片合资企业

    2023年8月16日

    意义:台湾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将与英飞凌、恩智浦和博世在德国共同成立一家合资的汽车半导体工厂。

    展望:工厂将位于德累斯顿,这将是确保德国汽车制造商车用半导体供应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博世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宣布将与台湾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英飞凌和恩智浦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并在德国生产车用半导体。该合资企业选择在德累斯顿建造新工厂,以满足德国汽车工业的需求,在汽车半导体供应危机期间,德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不过目前这种情况已有所缓解。根据博世的声明,台积电将持有合资公司70%的多数股份,英飞凌、恩智浦和博世则各持有10%的少数股份。

    这家合资企业将被命名为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不过,最终投资决定仍有待于该项目公共投资水平的确定。该项目是在欧盟《欧洲芯片法案》的框架下规划,该法案旨在刺激欧盟的半导体制造业,从而大规模改善这些重要零部件的供应安全。计划建造的晶圆厂预计月产能将达到4万片300毫米(12英寸),将采用台积电28/22纳米平面CMOS工艺以及16/12纳米FinFET工艺。先进的FinFET晶体管技术将进一步加强欧洲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统,并将直接创造约2,000个高科技工作岗位。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计划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建造晶圆厂,在2027年底正式投产。新工厂的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00亿欧元,其中资金来源包括“股权注入、债务借款以及欧盟和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工厂本身将由台积电全资运营。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Stefan Hartung博士表示:“半导体不仅是博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可靠供应对于全球汽车行业的成功也非常重要。除了不断扩大自有的生产设施外,我们还通过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进一步确保我们作为汽车供应商的供应链安全。我们很高兴能与全球创新领导者台积电合作,以进一步加强德累斯顿半导体工厂周边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则关于投入巨资在德国汽车行业中心建造车用半导体晶圆厂的消息,对该国汽车制造商以及改善欧盟半导体供应安全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台积电参与该工厂的建立和运营,将确保其合资伙伴能够共享台积电的发展经验,该公司在1987年成立时率先推出了业界首个半导体代工业务模式。从那时起,它一直是世界领先的专门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凭借其业界领先的工艺技术支持全球客户,2022年,该公司为532家客户生产了12,698种半导体产品。将台积电在芯片制造方面的经验引入欧洲汽车行业的核心位置,正是欧盟在提出《欧洲芯片法案》时所设想的投资形式,该法案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在2021年和2022年对欧洲汽车行业造成重大影响的半导体供应危机。欧盟于2021年启动了该法案的第一步,并于去年完成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强调,预计到2030年,欧盟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将翻一番,其中大部分额外需求来自汽车行业。《欧洲芯片法案》将动员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旨在为欧盟提供未来半导体供应保障,以避免再现2021年和2022年严重影响该地区汽车生产的大规模供应中断。该法案的核心是减少欧盟内部产业对外国半导体供应商的依赖,到2030年将欧盟芯片产量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提高至20%。该法案经欧盟理事会批准,于7月底正式通过,并将在欧洲议会议长和理事会主席签署后生效。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是欧洲实现2030年产量占比达到20%目标的众多新建半导体工厂项目之一,选址德累斯顿建造工厂意味着它将为该市的宝马和大众工厂以及更广泛的德国和欧洲汽车制造网络提供服务。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HL集团将为Lucid Motors Gravity SUV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

    2023年8月16日

    据韩国Pulse News报道,韩国HL集团(前身为汉拿集团)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Lucid Motors签署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HL集团子公司HL Klemove将为Lucid Motors即将推出的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Gravity提供关键的自动驾驶汽车部件。据报道,HL Klemove将为Lucid Motors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虚拟引擎音响系统AVAS,该系统令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出独特声音,以及全方位雷达和前视摄像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ucid旗下Gravity电动SUV将是这家初创公司首款采用新一代用户界面,搭载全新“玻璃驾驶舱”高分辨率显示屏的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公布了该电动SUV的官方图片,透露了这款车的设计细节。Lucid也已经开始Gravity SUV的测试。该公司最近发布公告称,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509亿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9,730万美元增长了55%。与此同时,HL Klemove是由HL Mando自动驾驶部门与Mando-Hella Electronics Corp于2021年合并成立,专注于传感器生产、硬件和软件核心技术,以支持自动驾驶所需的感知、决策和控制功能。HL Klemove还为美国另一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公司Rivian Automotive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博世在马来西亚新建一座芯片和传感器半导体测试中心

    2023年8月9日

    公司投资6,500万欧元;计划在2035年左右再投资2.85亿欧元


    Source: Bosch

    为了满足全球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对芯片不断增长的需求,德国汽车供应商博世继续扩大其半导体业务。8月1日,该公司宣布投资约6,500万欧元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一座新的芯片和传感器测试中心,并计划在2035年左右再投资2.85亿欧元。

    该测试中心占地18,000平方米,包括洁净室、办公空间以及用于质量保证和制造的实验室。博世在槟城总共拥有约10万平方米的可用土地。到2035年左右,将有多达400名员工在测试中心工作。该公司表示,随着新测试中心的建造和总计4,200名员工的团队规模,槟城工厂现在已成为博世在东南亚最大的工厂。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Stefan Hartung对此评价道:“凭借我们在槟城新建的半导体测试中心,我们正在全球制造网络中努力新增额外产能,以满足市场对芯片和传感器持续高企的需求。半导体是博世所有业务领域的决定性成功因素,这一业务扩张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博世表示,半导体制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端制造和后端制造。在后端制造领域,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枢纽。据估计,马来西亚在全球后端制造业的份额在13%左右。

    博世董事会成员兼移动出行业务部门主席Markus Heyn表示:“槟城新建的测试中心使我们的制造网络更接近那些服务于半导体制造价值链的企业以及亚洲这一重要市场的客户。这有助于缩短交货时间和运输路线,并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实际电路附着在前端并在晶圆上进行电路图案设计。例如,博世的这项工作目前是在德国罗伊特林根和德累斯顿晶圆厂的洁净室中进行的。后端则负责将单个芯片与晶圆分离、组装和测试。博世目前在罗伊特林根、中国苏州以及匈牙利哈特万进行大部分半导体的最终测试。如今,槟城全新测试中心也将加入这一行列。这家完全互联的工厂是东南亚最先进的半导体测试中心之一。博世将在这里测试其在德累斯顿工厂及其他工厂所生产的半导体。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地平线和风河将通过本土化软硬件解决方案推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023年8月9日

    合作将使汽车制造商推出完全集成的ADAS硬件/软件解决方案


    Source: Getty Images/ fizkes

    根据7月3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风河宣布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地平线是中国乘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高效能计算方案提供商。

    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利用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计算解决方案和风河云到边缘产品组合,推出完全集成的ADAS硬件/软件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以及降低开发与集成成本。这一高性能、低成本的技术方案非常适合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车辆等下一代应用。

    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表示:“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巨变,地平线将继续为智能汽车时代打造计算基础。我们致力于通过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合作来提高自动驾驶的效率和性能,很荣幸此次能够与风河建立合作。通过利用地平线和风河的核心能力,我们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差异化的集成解决方案,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优化的出行体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此次合作中,地平线和风河将在地平线公司征程系列产品上优化众多风河软件,包括实时操作系统(RTOS)VxWorks;基于Type 1管理程序且经过安全认证的多租户平台风河Helix Virtualization Platform;风河Linux;以及风河Studio。

    风河首席产品官Avijit Sinha表示:“我们与地平线的合作是构建开放、创新和协作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这对智能出行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风河的软件和地平线的硬件的强强联手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土化开发的优势,交付下一代汽车解决方案。我们期待共同推进软件定义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采埃孚在武汉投资建设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2023年8月2日

    采埃孚集团于7月21日与中国湖北省武汉经济开发区签署了一项协议,计划在武汉投资建设一个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和研发中心。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欧元,并将创造1,200个就业岗位。采埃孚武汉安全气囊生产基地将同时服务于中国本土客户和海外客户。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充满活力和机遇。该项目意味着采埃孚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规模进一步扩大,也反映出采埃孚对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不断投资以推进我们的本土化战略和下一代移动出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采埃孚计划通过武汉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的研发能力,该基地将成为采埃孚被动安全事业部在上海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采埃孚被动安全事业部2022年在中国营收达到60亿元人民币。采埃孚预计武汉基地投入运营后,其峰值年产值最高可达30亿元人民币。采埃孚在武汉新建生产和研发中心,表明了其中国市场布局的努力和决心。今年6月,采埃孚在沈阳开工建设一座新工厂,该工厂将负责生产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桥系统等电动汽车零部件产品。2022年,采埃孚在沈阳扩大了电动马达的产能,并开始在杭州生产800伏特电动驱动桥和减速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澳大利亚规定,从2025年起所有新车型都必须配备倒车技术

    2023年8月2日

    据《Drive》杂志报道,澳大利亚政府日前出台了“澳大利亚设计规则108/00 -倒车技术”,该规则要求2025年11月1日之后,在澳大利亚上市销售的所有新车型都必须配备后视摄像头或传感器等倒车技术,从2027年11月1日起,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该技术。新规还要求,驾驶者必须有能力意识到距离车后方最远3.5米的物体。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倒车碰撞对于儿童和老年人通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这些人群对于周围环境的意识较弱,在发生碰撞时更容易遭受致命或严重的伤害。澳大利亚政府网站上发布的监管影响声明(RIS)指出,强制要求安装倒车技术可能为澳大利亚带来的经济效益预计将达到3,580万澳元。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安波福在墨西哥开设其首个汽车软件技术中心

    2023年7月26日

    公司拥有300名专门从事软件开发解决方案的工程师

    据《Mexico Now》7月14日发布的一篇报道,总部位于爱尔兰的全球科技公司安波福日前宣布将在墨西哥蒙特雷市开设其首个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拥有300名工程师,专门从事面向不同汽车品牌的车辆智能服务软件开发。

    安波福建立了安全平台用于解译车辆中所有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的数据,以及自动驾驶功能,从而使智能车辆做出响应。公司致力开发更安全、更环保、更互联的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出行未来做出贡献。

    安波福ASUX北美运营总监Carlos Gonzalez对此评价道,全新技术中心的建立旨在提升公司的工程能力,全球25个主要汽车制造商中,已经有23家车企采用安波福生产的摄像头和雷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全球技术领导者安波福在全球设有131个主要生产基地和11个主要技术中心,拥有超过20万名员工。公司在48个国家开展业务,凭借其在软件和系统集成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为全球汽车行业客户提供相关解决方案,涵盖安全、安防和互联解决方案。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提出了新的监管路径

    2023年7月26日

    意义: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日前提出了一项新的国家计划,允许部署没有方向盘或刹车踏板等传统控制装置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根据拟议的装备ADS的车辆安全、透明度和评估计划(AV STEP),新规定可能会导致更多自动驾驶汽车的部署。然而,根据新计划,NHTSA将要求运营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共享有关其运营活动的数据,以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广泛部署。

    展望:多年来,美国立法者一直对如何修改安全法规将自动驾驶汽车纳入管控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消费者范围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尽管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授予美国监管机构豁免数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不受美国安全法规的立法并未获得批准。许多车企对此抱怨道,无法及时决策豁免请求将影响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进展。

    据《汽车新闻》报道,美国监管机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了一项新的国家计划,允许部署没有方向盘或刹车踏板等传统控制装置的自动驾驶汽车(AV)上路。NHTSA代理局长Ann Carlson日前在旧金山举行的自动道路交通研讨会上向与会的行业高管、交通部官员和研究学者宣布了这一消息。根据拟议的装备ADS的车辆安全、透明度和评估计划(AV STEP),新规定可能会导致更多自动驾驶汽车的部署。Carlson表示,NHTSA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份关于AV STEP的拟定法规通告。然而,根据新计划,NHTSA将要求运营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共享有关其运营活动的数据,以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广泛部署。

    AV STEP提案不会取代目前的豁免申请程序,该程序允许企业部署超过最多允许的2,500辆自动驾驶汽车,而是提供了另一种监管途径,即不设最大车辆数量的限制。汽车创新联盟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游说机构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并将其称为“重要的创新政策进展”。Carlson还表示:“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机会。我们相信AV STEP是一种开放大量数据的方式,可以允许部署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我们可以从中受益、学习并加强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和性能的研究。”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多年来,美国立法者一直对如何修改安全法规将自动驾驶汽车纳入管控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消费者范围和法律保护等方面。2017年,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自动驾驶汽车采用的法案,但由于民主党对部署此类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这一进展在2019年陷入停滞。参议员John Thune和Gary Peters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放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限制。尽管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授予美国监管机构豁免数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不受美国安全法规的立法并未获得批准。目前规定允许NHTSA每年豁免最多2,500辆车辆,但这一数字可能会在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准备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时减缓部署的进度。Nuro是唯一一家获得NHTSA豁免的车辆制造商,车辆无需配备方向盘、刹车或油门踏板,因为这种小型自动驾驶配送车并非供人驾驶。

    许多车企对此抱怨道,无法及时决策豁免请求将影响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进展。福特于今年3月撤回了自2021年7月以来一直未获答复的请求。除了福特之外,Waymo和Aurora此前提出的关于豁免自动驾驶卡车的警告装置规定的联合申请也尚待处理。在共同提交给联邦机动车运输安全管理局(FMCSA)的一份申请文件中,两家公司要求该机构允许卡车停在路边时使用闪烁警示灯,而不是传统的三角警示牌或闪光装置。2018年,通用汽车(GM)向NHTSA提出申请,允许一款基于雪佛兰Bolt打造的汽车在没有方向盘或刹车踏板的情况下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直到2020年,仍未获得该机构的答复,于是通用汽车撤回了申请。通用汽车在2022年2月再次提交了一份申请书,要求政府批准每年部署多达2,500辆没有配备方向盘、后视镜、转向灯或雨刷器的自动驾驶汽车。通用汽车已为其Cruise Origin无人驾驶出租车提交了豁免申请,这款无人驾驶出租车不配备供人类驾驶员使用的控制装置,将在通用汽车专门用于组装电动汽车的“零号工厂”批量生产。NHTSA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对通用汽车的申请做出决定。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苹果新专利专注于将扬声器集成到头枕上

    2023年7月19日

    头枕音频控制将能够跟踪用户的头部和/或耳朵的位置,并调整一个或多个头枕扬声器的音频输出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Aleksandr Potashev

    据Patently Apple 7月6日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日前公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该专利专注于将用户跟踪头枕音频控制和扬声器集成到汽车座椅中。在这项专利中,这家科技巨头指出,扬声器可以部署在封闭空间内的不同位置,从而为封闭空间内的用户提供音频输出。

    在各种实现案例中,头枕可以是连接到座椅主体的独立头枕,也可以是座椅整体的一部分,例如与人体头部相适应的座椅主体突出的顶部延伸,或座椅靠背或座椅主体的顶部。头枕内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扬声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苹果公司的专利通过提供用户跟踪头枕音频控制,解决了用户移动导致的声学体验下降等问题。头枕音频控制将能够跟踪用户的头部和/或耳朵的位置,并调整一个或多个头枕扬声器的音频输出。通过这种方式,用户跟踪头枕音频控制可以为配备头枕扬声器的座椅中的乘员提供稳定的声学体验,而不受乘员正常头部运动的影响。用户还可以通过头枕扬声器接收来自iPhone的通知。头枕扬声器对于提供个性化音频体验将十分有帮助。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csia与德国AOX在汽车软件工程领域展开合作

    2023年7月19日

    此次合作有望创造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

    Acsia Technologies日前与德国公司AOX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AOX是一家专门研发实时软件解决方案的公司。此次合作将提供覆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系列服务,两家企业将把自己定位为满足所有汽车软件需求的首选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印度商业新闻》7月11日报道,该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有望新创造1,000个工作岗位,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汽车技术,并为先进的软件定义车辆(SDV)的发展做出贡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Acsia和AOX在软件工程的V模型开发过程中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双方共同的产品组合包括面向SDV的车辆拓扑结构,包括Autosar、以太网和PCIe在内的网络解决方案,以及多操作系统系统芯片解决方案的软件设计与实施。

    谈到这一合作时,Acsia首席执行官Jijimon Chandran表示:“德国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再加上印度在软件行业日益重要的地位,使我们在汽车软件技术方面能够提供最新的进展。”

    AOX首席执行官Rainer Oder表示:“我们双方的紧密合作确保工程过程和沟通流程得以优化。我们已经成功地向最具创新精神的客户交付了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SOP程序。我们的专业团队和优秀软件架构师将在德国和欧洲为客户提供现场支持,从而联合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价值。”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采埃孚正在研发适用于城市车辆的全新转向技术

    2023年7月14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采埃孚已经研发出一种全新转向技术,在城市环境下汽车不再需要三点转弯,大大减小了转弯半径。这套转向系统被命名为Easy Turn Strut。它包括一个减小转弯半径的悬挂轴设计,对于没有后轮转向的车辆,转弯半径缩小至6.8米,对于具备后轮转向的车辆,转弯半径可以缩小至5.7米。后者的前轮旋转角度可以高达80度,这将使得小型车辆和出租车可以在城市狭窄街道上原地迅速转向,而无需三点转弯。采埃孚表示,这个“经济实惠”的转向解决方案还需要两年半的时间才能进入市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转向系统对于在城市环境中运营的城市车辆和出租车来说将非常有用,但由于这类车辆的售价较低,因此该系统必须如采埃孚所说的那样经济实惠。不过,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其在后轮驱动(RWD)的纯电动汽车(BEV)上的应用效果最佳。虽然该系统目前还没有客户,但采埃孚表示,看过该系统实际应用的行业高管对其在城市车辆上的应用潜力印象深刻。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尼得科与瑞萨电子合作,开发面向下一代电驱系统的半导体解决方案

    2023年7月14日

    尼得科株式会社和瑞萨电子株式会社日前宣布合作开发面向下一代电驱系统(X合1系统)的半导体解决方案,该电驱系统集成了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和功率电子器件。由于电驱系统集成了多种功能并增加了复杂性,保持车辆的高质量水平变得具有挑战性。因此,研发诊断功能和故障预测等预防性安全技术对于确保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两家公司决定将尼得科的电机技术和瑞萨电子的半导体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开发高度可靠、性能出色的X合1系统概念验证(PoC)产品,旨在实现行业最高的性能和效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开始采用集成电机、逆变器和变速箱(减速器)的3合1电驱系统。为了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以及小尺寸、轻量化和低成本,并加快车辆的研发,电动汽车也正日益集成直流-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器(OBC)等功率电子控制器件。中国等市场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发出了集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X合1平台,加速推动了这类电驱系统在众多车型中的应用。两家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推出第一款采用6合1系统的PoC产品,集成了直流-直流转换器、OBC和配电单元(PDU),以及电机、逆变器和变速箱等功能。第二阶段,尼得科和瑞萨电子计划在2024年开发一款高度集成的X合1 PoC产品,将电池管理系统与其他组件集成在一起。第一款PoC产品将在功率器件上搭载碳化硅,第二款PoC产品将用氮化镓取代直流-直流和OBC功率器件,不仅在高频操作中具有卓越的性能,还将进一步缩小尺寸和降低成本。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名爵汽车印度公司与Jio合作,为Comet EV提供语音辅助解决方案

    2023年7月5日

    据《经济时报》报道,名爵汽车印度公司日前与Reliance旗下公司Jio达成合作,在其新推出的Comet电动汽车中集成印度英语语音助手。印度英语是英语和印地语的结合体。车辆将搭载Jio的eSIM,这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还可以在车辆行驶时实现加密通信。名爵汽车印度公司副总经理Gaurav Gupta表示:“我们与Jio这样的科技创新者在智能出行领域开展的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名爵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技术领导者。”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9年推出Hector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以来,名爵汽车一直是印度网联汽车解决方案的开拓者。这家汽车制造商专注于为印度国内的消费者提供软件更新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内置的“Hello Jio”语音助手经过训练,可以理解使用不同地区方言和语调的印度语。该语音助手还可以提供关于板球、天气、新闻和星座等多种信息服务,另外还可以打开/关闭空调和播放音乐。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Airbiquity与黑莓合作,提高安全性以保护车辆无线更新

    2023年7月5日

    双方合作将帮助汽车制造商无缝适用Uptane安全框架,并解决关键的无线更新安全挑战

    2023年6月28日,全球领先的车联网服务供应商Airbiquity宣布与黑莓合作,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车辆无线更新服务,并满足行业的最高安全标准。

    随着软件定义车辆的发展,通过集成Airbiquity的OTAmatic软件管理平台和黑莓的Certicom代码签名密钥管理服务器,这两家公司将帮助汽车制造商无缝适用Uptane安全框架,并解决关键的无线更新安全挑战,包括欺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抵赖、中间人攻击、权限提升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Airbiquity表示,其OTAmatic软件管理平台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后台管理门户,允许汽车制造商能够高效地批量执行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软件更新任务。通过集成抗攻击的Uptane安全框架,OTAmatic平台可提供高精车辆和设备定位、离散策略和隐私控制、可定制消费者通信、灵活的解决方案部署选项以及增强的多层网络安全保护。

    Airbiquity产品管理副总裁Keefe Leung表示:“与黑莓的合作标志着Airbiquity在优先考虑网联车辆的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黑莓Certicom在应用密码学和密钥管理领域是公认的领导者,我们预集成的软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一流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开发工作量和成本,帮助车辆实现安全、可靠和及时的无线更新。”

    在谈到此次合作时,黑莓Certicom副总裁Jim Alfred表示:“Airbiquity为我们双方的合作提供了长达数十年的网联汽车服务经验,我们将共同为汽车制造商打造预集成解决方案。通过综合利用两家公司的专业知识,汽车制造商将满怀信心地采用Uptane安全框架,从而为网联车辆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与自动驾驶技术相比,消费者更渴望自动化安全功能

    2023年6月28日

    半自动驾驶功能仍然缺少关键的信任因素,同时自动化安全功能正逐步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接受。

    购车者了解并期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能够提供更安全的驾驶,他们希望这些功能成为新款豪华和主流车型中的标配。但当ADAS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时,他们的想法并不相同。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在2023年春季开展的一次消费者调查,信任和熟悉度仍然是购车者接受自动驾驶技术的障碍。简而言之,随着车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消费者的渴望程度会下降。

    五个最受消费者欢迎的ADAS功能均可提高行车安全性。盲点预警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功能,约有83%的消费者希望拥有这一功能。超过80%的受访者希望拥有前方碰撞预警和后视摄像头。其他最受欢迎的功能包括针对骑车人和行人的自动紧急制动(AEB)以及夜视功能。

    S&P Global Mobility高级技术研究分析师Yanina Mills表示:“曝光度有助于推动消费者对这些功能的渴望。”

    然而,尽管自动驾驶功能通过消除驾驶的乏味感而增加了便利性,但在买家的期望方面,它们远不及ADAS安全功能。S&P Global Mobility高级技术研究分析师Brock Walquist表示:“安全性与便利性是两个不同的关注点。”

    驾驶者对ADAS并不陌生。S&P Global Mobility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车主中有一半都曾使用过这些系统。车主拥有的车辆大约有35%配备前方碰撞预警系统,30%配备盲点检测系统。

    相比之下,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使用体验几乎没有,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者对它的渴望。众多自动安全功能的调查结果都在80%的范围内,而在7,732名全球受访者中,只有61%表示对自动驾驶感兴趣,这使其成为调查中最不受欢迎的ADAS功能。


    Source: Getty Images

    几乎每家汽车制造商都提供L2级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驾驶者的监督下承担一定程度的驾驶任务。通用汽车的Super Cruise和福特Blue Cruise等L2+级系统增加了可解放双手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当计算机控制汽车时,驾驶员仍然需要集中注意力,这将通过基于摄像头的系统进行监控。

    但是自动驾驶能力的提高并不能增加买家的欲望。消费者仍然更喜欢有更多控制权的自动驾驶功能。只有69%的消费者想要L2级自动驾驶。另外,更少的消费者(65%)渴望L2+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相对曝光度再次发挥了作用。Walquist表示:“消费者对于那些系统的使用经验和接触方面存在着差距。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看到(解放双手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高端车型之外的应用,这是一个过程。”

    暂时来看,购买者很难找到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强烈理由。正如Mills所指出的那样,“消费者尚无法找到一个与他们相关的使用案例。”

    在受访者中,53%的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汽车比普通汽车的驾驶效率更高,48%的人认为它更安全,27%的人会使用它来缓解乏味的驾驶体验。如果汽车制造商想说服更多的购车者认为自动驾驶系统是值得拥有的,他们需要更好地宣传自动驾驶系统的优势,Mills说道。

    对于自动驾驶系统,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态度是不同的。例如,中国大陆的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有较高的渴望;相比其他市场,他们也最有可能搭乘和购买自动驾驶车辆。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消费者对于这方面的渴望较低,这体现出成熟汽车市场与经济实力不断崛起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消费行为。

    然后是信任问题。根据Walquist的说法,“让系统从驾驶员手中接管车辆控制的整个想法仍然让消费者感到不安。”只有4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乘坐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并会考虑购买。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乐观态度依然保持谨慎——消费者在签署购车合同之前,这些因素就已经过认真考虑。

    在提到购买价格时,购车者希望购买安全的汽车,但他们并不会为安全功能支付额外费用。


    Source: Getty Images/Bim

    消费者十分关注行车安全。约81%的购车者愿意为具有更高安全评级的车辆支付更多的费用。92%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汽车时,“安全评级”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消费者显然不愿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安全功能额外付费。超过50%的购车者期望这些功能成为车辆的标配。

    S&P Global Mobility自动化首席分析师Jeremy Carlson表示:“消费者期望安全设备应该成为每辆汽车生产和销售的一部分。他们会问‘如果这是一项关键的安全技术,为什么你要在我支付的购车费用之外再额外向我收费呢?’”

    ADAS与车辆安全评级之间的联系较弱甚至不存在,这也是消费者拒绝支付额外费用的原因之一。“大多数安全评级组织可能会推荐自动紧急制动,也可能会推荐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但它们并不是评级得分的一部分,”Walquist说。

    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正在推动将ADAS纳入其安全评级的工作中,但大多数其他组织的进度还远远落后。话虽如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于5月31日宣布,计划要求所有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新车必须安装可探测车辆和行人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购车者还希望知道他们的车辆究竟有什么功能。许多自动驾驶系统具有的复杂性令这一点变得困难。

    要理解不同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因为并没有两个系统完全相同。从自动驾驶速度到城市和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能力,再到自动变道,每个汽车制造商部署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方式并不相同。

    Carlson表示:“所有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很难承认‘我知道我的车辆有什么功能,我知道怎么操作,我知道通过支付更多的费用能得到什么实用的自动功能’。”

    与以前一样,特斯拉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例外。Walquist指出,“特斯拉在提供自动辅助驾驶方面走在了前列。这项功能也是其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特斯拉吸引了许多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早期尝试者。”

    但根据Mills的说法,要吸引大多数其他买家则需要更强的说服力。“主流消费者缺乏使用体验。他们不知道自动驾驶系统如何运作,对此存在困惑。消费者会问,‘车辆是能够自动驾驶,还是只会带来一些帮助,仍需要我集中注意力?’”

    转向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意识形态障碍。这些系统不再需要驾驶员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并将事故责任(以及法律责任)从驾驶员转移给汽车制造商。初期应用将被限制在部分道路。并且对车速也将进行限制。早期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对消费者来说并不那么有用。

    由于自动驾驶所处的法律领域模糊不清,一些汽车制造商直接跳过了这一步。但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并不以自动驾驶对消费者是否有用来衡量工程的成功与否。Carlson指出,“对于像梅赛德斯这样在S级和EQS等旗舰车型上推出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技术领先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品牌带来价值。”

    S&P Global Mobility的调查发现,在开发自动驾驶系统方面,消费者最信任德国制造商。大约75%的消费者认为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奥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能够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自动驾驶汽车。

    但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能力方面并没有相同的目标。Walquist表示:“每家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展两个层面的讨论:‘我们是想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导者,还是想成为功能和安全方面的领导者?’”

    导致这种分歧有多个原因——特别是对允许驾驶员退出驾驶操作的担忧。美国和中国都致力于推动L2级和L2+级自动驾驶系统在更多情形下的操作,但同时仍要求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目前,L3级自动驾驶系统在责任和法律方面的范畴没有明确定义,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商持有这么一个观点,“当技术和法规支持时,我们就会迈出这一步(L3级自动驾驶)。但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将现有技术扩展到不同的环境中,”Walquist说道。

    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挑战——对于想要推销这些系统的汽车制造商和权衡购买的消费者来说都是如此。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好地定义自动驾驶方面的好处,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作者:S&P Global Mobility




    Compredict展示车辆健康预测解决方案

    2023年6月21日

    mpredict将与来自Software République和雷诺集团的合作伙伴共同展示这些解决方案


    Source: Getty Images

    Compredict在6月1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将在2023年VivaTech展会上展示其车辆预测健康解决方案。Compredict将与来自Software République和雷诺集团的合作伙伴共同展示这些解决方案。

    Compredic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éphane Foulard表示:“此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展示创新虚拟传感器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与雷诺集团合作的基础。通过为H1st Vision概念车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展示了虚拟传感器监测作为监测车辆健康状态的加速和赋能技术的可能性。基于此的汽车健康证书展示了未来车辆维护的发展方向,我们非常自豪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H1st Vision概念车的一部分,公司将展示其基于虚拟传感器技术的汽车健康证书。该证书可以实时捕捉车辆的使用情况,同时考虑驾驶员的用车习惯,评估车辆的健康状况。公司还将扩大与阿尔派和雷诺的合作,以实现一系列虚拟传感器的应用。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博世与Arnold NextG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系统

    2023年6月21日

    两家公司将整合各自在开发领域的专业知识,加速推出面向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Source: Getty Images/Bim

    据6月1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博世和Arnold NextG日前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2025年左右将推动线控转向系统实现商业化应用。

    线控转向系统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转向系统。博世在早期就认识到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潜力,并在系统性地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博世汽车转向总裁Gerta Marliani表示:“我们预计线控转向系统的需求将迅速增长。从长期来看,这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时代。我们很期待此次合作在系统优化方面带来的帮助。”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合作旨在加速线控转向解决方案的大规模量产。线控转向应用无需车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物理连接。这为车辆内部的重新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方向盘可以降低或收起,从而推动全新座舱概念的诞生,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时代。

    该技术还可以在车辆动力控制方面实现新的安全功能。例如,即使没有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也可以通过进行小幅自动转向干预来稳定车辆。此外,车辆的驾驶感受也可以根据各个汽车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制。




    吉普在犹他州测试基于人工智能的越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3年6月14日

    吉普日前在美国犹他州测试了两辆搭载人工智能和自动越野驾驶技术的Grand Cherokee 4xes电动汽车。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越野玩家还是新手,都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获得更出色的越野体验。吉普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Meunier表示:“正如4xe电气化技术将吉普品牌的越野能力提升到全新高度一样,这些先进的越野驾驶系统将助力更多客户在全球各地畅享冒险体验。相关功能与技术也将在各种公路和越野驾驶中得到现实的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吉普正通过扩大其4xe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产品阵容,加速发展自动越野驾驶技术和越野电气化。在2023年纽约车展上,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吉普Wrangler改款车型,配备了全新格栅和更大尺寸的中控屏幕,同时为其插电式混动车型增加了新的配置等级。吉普母公司Stellantis此前曾利用吉普Wrangler 4xe插电式混动汽车测试车联网(V2X)技术和驾驶员安全警示功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创新是Stellantis Dare Forward 2030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苹果将SharePlay服务整合至CarPlay

    2023年6月14日

    这一消息是苹果在202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的


    Source: Getty Images

    据Tech Crunch 6月6日报道,苹果宣布其SharePlay服务将整合至CarPlay,该服务允许用户可使用不同的设备同时访问内容。该消息是在苹果202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的。

    苹果软件程序管理总监Anne Park Shedlosky表示:“现在当驾驶员的iPhone连接到CarPlay时,任何乘客的iPhone都将自动提示是否加入会话。只需点击即可连接。这样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控制音乐播放,享受愉快出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汽车行业正专注于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以增加收入来源。在这个背景下,通过CarPlay,用户就可以通过FaceTime使用各种服务。CarPlay可以在用户手机上运行,并将导航、音乐应用、信息、电话和语音命令投射到车辆的显示屏上。

    6月初,沃尔沃宣布其最新的无线(OTA)升级提升了苹果CarPlay的使用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的改进是,让苹果地图和其他支持的导航应用可以在驾驶员显示屏上显示。




    三菱扶桑卡客车与日野合并业务,并在CASE技术上展开合作

    2023年6月7日

    丰田汽车、日野汽车、戴姆勒卡车和三菱扶桑卡客车(MFTBC)日前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合作实现碳中和,开发CASE技术(网联化/自动驾驶和自动化/共享化/电动化),并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商用车业务。根据协议,三菱扶桑卡客车和日野将合并其业务,并在商用车开发、采购和生产等领域进行合作,戴姆勒卡车和丰田将对合并后的控股公司进行同等投资。戴姆勒和丰田还将合作开发氢气和其他CASE技术。新公司的名称、所在地、持股比例、法人结构等信息尚未公布,但两家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签署最终协议,并力争在2024年底完成交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笔交易为丰田带来了扭转其亏损子公司日野汽车的机会,日野汽车去年受到发动机排放数据造假丑闻的影响,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日野与三菱扶桑卡客车的合并将推动协同效应,并提高日本卡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戴姆勒将从丰田和日野在氢能源使用方面的进步中获得优势。两家公司自2003年联合进行燃料电池客车的示范试验以来,已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十五年的合作。通过开发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合作伙伴将能够解决解决运输效率低下、司机短缺、工作时间长以及行业面临的其他问题。




    起亚宣布为2023款和2024款Seltos推出AllTrails+应用

    2023年6月7日

    起亚汽车正在与一款名为AllTrails+的应用合作,提供户外越野信息,消费者购买2023款或2024款Seltos车型时可享受为期六个月的免费试用期。该应用可提供户外越野的路线信息和规划工具,包括导航工具以及分享经历和查看其他用户经历等功能。开发该应用的公司表示,其应用提供的户外越野信息已覆盖七个大陆,不过起亚汽车推出的这一服务仅面向美国市场。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AllTrails合作可以让起亚汽车轻松地为车主提供更加连通的网联体验,同时也可以了解未来消费者对软件服务的需求,而无需直接投资开发应用。起亚正为其多用途车型系列打造X Line配置套件,并挖掘客户对车辆越野能力的需求。尽管起亚目前没有像吉普Wrangler、福特Bronco或路虎Defender等具备出众越野能力的大型越野车型,但其X Line车型也具备一定越野能力。Seltos并非是首款提供与越野行驶轨迹相关应用的车型。吉普为其车主社区创建了一款名为Badge of Honor的应用,该应用可提供越野行驶轨迹地图和指南,车主驶入Badge of Honor路线时有机会获得数字徽章,巩固了吉普越野车主群体间的联系。福特通过Bronco Trail应用也提供了类似的特性和功能。推出这些基于手机的应用为车企提供了了解客户需求和收集反馈的机会。随着汽车制造商开发软件定义汽车,这些应用可能会成为车辆系统内置的功能。嵌入到汽车软件和导航系统中的行驶轨迹地图能将外部路线信息与汽车功能相结合,以提供针对特定车辆或配置级别的路线地图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驶轨迹地图可以了解司机的特定习惯,并给出相关反馈。不过在目前,汽车制造商仍基于手机应用来获取这类信息。真正的问题是,是否有足够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这样的功能付费,无论是基于手机应用还是车辆系统内置,这些功能都旨在突出特定车辆产品的用例。




    VinFast将在美国提供RIDEVU车载流媒体服务

    2023年5月31日

    VinFast日前宣布,正在与一家名为RIDEVU的流媒体服务公司合作,从2023年中期开始向美国车主提供车内娱乐服务。根据VinFast发布的一份声明,RIDEVU是索尼影视娱乐公司的新媒体发行团队,旨在使客户从索尼影业购买或租借数百部故事片和电视剧,以便随时播放。该服务将提供最简单、最直观的车内用户体验;车载屏幕和其他个人设备的多屏集成;先进的视频播放,允许在多达六个不同的屏幕和设备上同时流式传输,或在每个设备上独立观看;为短途旅行提供定时内容推荐;易于访问的家长控制应用;通过中控显示屏控制车内所有屏幕;智能网络数据管理让客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持续回放。根据屏幕性能,该服务可支持最高4K的分辨率。RIDEVU服务将最先在VinFast电动汽车搭载。合作协议将允许VinFast的车主访问索尼影业的故事片和电视剧,RIDEVU服务将集成至车辆,并可通过OTA无线升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声明中并未提到租借或购买影片内容的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VinFast是第一家提供此类服务的汽车制造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并不像吉普Wagoneer和保时捷Taycan那样为前排乘客提供多个屏幕,另外也有许多汽车为后排乘客提供了屏幕选装配置。不过根据新闻稿,这项服务与屏幕无关。此举的出发点是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软件和功能增加收入,尽管在这个示例中,索尼RIDEVU可能会获得大部分收益。Stellantis还为克莱斯勒Pacifica的车主提供了访问亚马逊Fire订阅服务的功能,车主通过该服务可以利用其亚马逊Fire账户访问内容。对于VinFast和索尼来说,这个开发流媒体服务潜在客户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该服务使用的屏幕要么是车辆硬件的一部分,要么是乘客自有设备的屏幕,通过软件访问。




    红旗将为全新FEEA3.0电子架构部署黑芝麻智能A1000L智能驾驶芯片

    2023年5月31日

    黑芝麻智能将为红旗提供A1000L智能驾驶芯片,用于该汽车制造商的下一代FEEA3.0电子架构。红旗将基于黑芝麻智能A1000L系列芯片,打造具有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平台,该平台将应用于红旗约80%的车型。搭载A1000L芯片的首批两款红旗车型E001和E202,将最早于2024年开始量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红旗E001和E202是基于公司FME架构打造的纯电动汽车。由于采用了黑芝麻智能的A1000L芯片,它们将成为红旗品牌首批搭载红旗最先进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黑芝麻智能开发的自动驾驶平台支持多传感器接口,可实现自动驾驶领航、自动泊车、3D 360度环视全景等功能。红旗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3上海车展上已开始接受E001轿车的预订。新车型预计将于2023年11月开始销售。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Tata Technologies和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TiHAN中心合作开发软件定义车辆和ADAS

    2023年5月24日

    Tata Technologies日前与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TiHAN中心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将在软件定义车辆(SDV)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展开合作。随着车企努力开发拥有自主技术的软件定义车辆,他们正寻求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加速器来减少技术孵化时间和成本。Tata Technologies和TiHAN将合作寻找解决方案,以解决企业在开发整合最新技术的软件定义车辆时所面临的这些具体挑战。此次合作将重点关注平台/概念验证(POC)的开发,以优化产品开发时间表,为Tata Technologies在TiHAN的工程师提供新技术领域的技能提升和实践培训。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种协同创新的方式将有助于推动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互联和技术先进的产业。Tata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Warren Harris在评价与TiHAN的合作时表示:“我们相信,车企能够依靠Tata Technologies来解决产品开发方面的难题,推动构思、开发和实现更安全、更清洁和更互联的产品。通过与印度理工学院海德拉巴分校TiHAN中心的合作,我们旨在合作和支持软件定义车辆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帮助汽车制造商开发和制造出更优秀的产品。我们将充分发挥自己在汽车领域拥有的超过25年的丰富经验和全球客户资源,帮助印度理工学院海德拉巴分校TiHAN中心为汽车行业开发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加速器,并提升工程师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技术水平。”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起亚汽车将与Kakao Mobility合作开发移动出行服务专用车辆

    2023年5月24日

    根据起亚汽车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将与网约车企业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开发专门用于网约车和新型移动出行服务的定制车辆(PBV)。在此次合作中,起亚汽车将利用车辆的运营数据,开发满足Kakao Mobility网约车服务要求的个性化定制车辆。此外,两家公司还计划通过打通软件与车辆数据为起亚的定制车辆提供专门服务,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Kakao Mobility软件平台之间的互动。起亚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o Sung Song表示:“我们相信,依靠起亚在移动出行领域技术和在定制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Kakao Mobility在软件和平台方面的专长,此次合作将创造最佳的协同效应,从而在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创造新的价值,并进一步推动起亚向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快速转型。”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定制车辆是一种定制化的车辆,专注于满足客户的人员运输或最后一英里送货需求。与传统车辆侧重于满足驾驶员需求不同,定制车辆强调乘客体验。进入定制车行业将使起亚汽车能够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移动出行和最后一英里送货服务市场所具有的潜力。此前,起亚汽车在韩国京畿道举行了其个性化定制(PBV)电动汽车工厂的奠基仪式。起亚汽车将为该工厂斥资近1万亿韩元,并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入量产。该工厂初期的全年产能约为15万辆,未来产能将会进一步增加。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高端汽车音响进入大众市场

    2023年5月17日

    购车者希望拥有更好的汽车音响系统,并且愿意更高端的车载音响支付更高的价钱。因此,高端音响不再只是豪华汽车品牌的专属。

    根据最近S&P Global Mobility开展的一项调查,超过70%的消费者希望他们的下一辆车搭载高级音响系统。汽车制造商正通过在主流产品中搭载高端车载音响来满足这种强烈需求。

    S&P Global Mobility汽车技术洞见高级技术研究分析师Yanina Mills表示:“主流消费者对车辆技术的预期越来越高。”

    汽车制造商的品牌感知证实了这种涓滴效应。在与高端车载音响相关的十大汽车品牌排名中,本田和丰田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端汽车音响的高水平需求,汽车制造商需要在各个售价区间都提供高级音响配置。随着车辆平均交易价格的上涨,“消费者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考虑到他们要支付的购车费用,”Mills表示。

    但即使是口碑良好的汽车品牌也可以改进其车内音响功能配置。虽然购车者会将本田与高端音响联系在一起,但该品牌严格的配置结构将博士高级立体声音响系统限制在大尺寸车型的顶配车型上。对此,期待更好音质体验的Civic和HR-V购车者将会失望。相比之下,丰田在其大多数车型中都提供JBL高级音响系统选装配置,包括Corolla。

    当提到高级汽车音响时,2,524名全球受访者表示,音质比华而不实的规格数字更重要。对消费者而言,高级的音质、环绕声和主动降噪比功率或扬声器的数量更重要(发烧友除外)。事实上,33%的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下一个音响系统的功率需要多少瓦特。


    这种矛盾心理为音响供应商提供了音频系统产品规划、营销甚至设计的指导路径。这可以帮助电动汽车工程师通过减少布线、扬声器数量和总瓦数来减少音响系统的重量,从而减轻车身整体重量。由于消费者更看重音质而非规格,这些音响系统将更受市场欢迎,尽管这更多的依赖于基于软件的声像处理而非纯粹的音响组件数量。

    减轻电动汽车的重量还意味着减少厚重的隔音材料。主动降噪(ANC)可以消除道路噪音,使该技术成为车主的自然选择。目前该技术仍是豪华汽车的标志性特征,主动降噪的涓滴效应将会逐步惠及那些车辆缺少豪华隔音材料的主流汽车制造商。

    主动降噪不仅可以解决工程方面的噪音、振动和粗糙度(NVH)问题,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S&P Global Mobility研究表明,70%的消费者认为主动降噪是高级音响系统的重要功能。规模效益降低了主动降噪技术的成本,使其更加平价,并加速技术的推广。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伟世通在印度新建显示屏贴合工厂

    2023年5月17日

    据伟世通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日前已经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钦奈市马赖马莱纳加尔新建了一座显示屏贴合工厂。这座占地13,000平方英尺的全新工厂将是印度首座汽车显示屏贴合工厂,该工厂运用了伟世通全球各地的先进机器人技术。通过运用大尺寸曲面显示屏贴合和组装的创新技术,伟世通高度自动化的显示屏制造工厂将提供一流质量,并按照ISO 7洁净室标准运营。这座新工厂是在伟世通印度现有工厂的基础上扩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伟世通运营、供应链和采购高级副总裁João Paulo Ribeiro表示:“伟世通很自豪地宣布在印度钦奈市开设了我们的显示屏贴合中心。这座先进工厂将使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印度和全球客户,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并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对于生产设计分辨率和尺寸符合汽车制造商当前需求的下一代驾驶舱显示屏而言,这座新工厂至关重要。”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博世与Plus合作开发面向商用车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

    2023年5月10日 博世和Plus公司日前宣布了一项新合作,双方将把Plus的驾驶解决方案和博世的集成转向系统相结合。这项合作是在2023年5月2日举行的先进清洁交通展(ACT)上宣布的。Plus将提供PlusDrive软件解决方案,并与博世的集成转向系统配合使用;博世转向系统包括专门用于商用车领域的驾驶辅助和部分自动化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联合声明,支持PlusDrive的车辆将具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配备360度环绕感知系统,并通过制动、加速和转向辅助实现部分自动化。Plus系统将与博世转向系统配合使用,从而实现辅助驾驶和自动化功能。PlusDrive系统增加了交通拥堵辅助、并道处理、驾驶员主动和系统建议车道变更、无线更新、车道保持、传感器自校准、驾驶员注意力检测等功能。博世转向系统可实现横向控制并支持PlusDrive。博世美洲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Paul Thoma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需要新的深化合作。我们与Plus的协议是对现有博世产品组合的补充,也是我们共同支持客户的多种方式之一。”博世还指出,它有能力为新组合的博世-Plus解决方案的车辆集成和安全提供先进的工程服务。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面向商用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所具有的潜在好处与乘用车市场类似,但其带来的效益可能会更大。如果在长时间驾驶乘用车后,驾驶员可以通过辅助功能减少疲劳,与私人轻型车辆相比,类似的辅助功能将使商用车驾驶员的工作更加轻松,并有可能降低事故风险及商用车停运期间的经济影响。不过,对于商业车队来说,提高安全性和减少驾驶员疲劳有助于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这可能足以抵消成本。此外,Plus还在与欧洲和中国大陆的商用汽车制造商以及尼古拉等车企合作。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大陆集团与Aurora合作推出自动驾驶卡车技术

    2023年5月10日 根据一份联合声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Aurora已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面向商用卡车的商业可扩展系统中提供Aurora的技术。两家公司并未披露此次合作的财务细节。两家公司表示,基于独家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为卡车行业设计、开发、验证、交付和服务可扩展的自动驾驶系统Aurora Driver”。从2027年开始,两家公司预计能够为美国的承运商和商业车队运营商提供该系统。大陆集团将实现Aurora Driver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业化生产,并提供整套硬件和后备系统。两家公司表示,在Aurora Driver系统发生故障时,后备系统将“确保无人驾驶卡车能够继续执行驾驶任务,直到抵达安全位置”。大陆集团还表示,公司将管理自动驾驶硬件套件从制造到报废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预计生产将从2027年开始,将在2024年Aurora推出Aurora Horizon卡车运输订阅服务之后。Aurora Horizon服务将由Aurora Driver提供支持。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在声明中表示:“大陆集团很自豪能够通过负责自动驾驶系统套件的开发、制造和部署以及Aurora自动驾驶系统的后备路径,来展示我们行业领先的技术专业知识。在此次独家合作中,我们将我们的系统能力与Aurora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即打造第一个具有商业可扩展性的自动驾驶卡车系统。”大陆集团称该项目为业界首个硬件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其定价将按里程计费。该公司表示,自动驾驶系统套件在创建后备系统时使用了大陆集团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包括传感器、自动驾驶控制单元、高性能计算机和远程信息处理单元。这些零部件将被集成到Pod中,供应给Aurora的车辆制造合作伙伴。大陆集团的自动驾驶业务部门将在供应商组织内负责该项目。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两家公司看到了Aurora Driver对供应链的巨大潜力,这个系统可以减轻卡车运输行业的运营负担。两家公司表示,自动驾驶卡车在未来有可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营,使得货物可以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从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运送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同时提高燃油经济性。此次合作将利用大陆集团的零部件和安全技术,以及Aurora不具备的制造能力。选择与大陆集团合作似乎是比Aurora独立开发服务计划更高效的方式。虽然由大陆集团负责开发后备技术可能会在发生事故时影响责任认定,但这可以帮助Aurora从大陆集团这样一家备受市场推崇且经过验证的供应商那里获取传感器和技术,从而相对快速地进入市场。此外,大陆集团作为主要供应商的既定地位,也将有助于Aurora扩大客户群。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SoundHound为汽车市场推出SoundHound Chat AI

    2023年5月3日 该解决方案将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与成熟语音助手相结合


    Source: Getty image

    根据4月2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SoundHound日前推出了用于汽车的SoundHound Chat AI。这款车载语音助手可提供语音人工智能技术。SoundHound Chat AI for Automotive将提供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与成熟语音助手相结合的混合功能。 SoundHound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Keyvan Mohajer表示:“SoundHound很高兴成为第一个向汽车行业提供具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强大语音助手。凭借我们过往与汽车制造商的丰富合作经验以及先进的专有技术,SoundHound Chat AI for Automotive将成为汽车制造商让其客户体验这一改变世界技术的最佳选择。”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ChatGPT等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汽车行业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外。基于语音的解决方案很有意义,因为客户可以利用类似对话的界面创造一个无缝的对话体验,SoundHound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在消费者方面,利用其技术可以通过应用收听并帮助识别音乐。 公司还将采用专有方法,避免出现与一些大型语言模型(LLM)相关的误导和不可预测的响应。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纬湃科技在中国设立先进电池测试实验室

    2023年5月3日 该实验室拥有55台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 4月25日,全球领先的现代动力系统技术和电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纬湃科技表示,公司日前在中国天津设立的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也将作为2021年投入运营的天津研发中心的补充。 新的实验室设立在纬湃科技位于天津的生产基地,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实验室拥有55台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全面涵盖尺寸测量、环境耐久实验、温度和机械冲击实验、振动实验、高压电磁兼容实验、静电放电实验等实验功能。 该实验室将有助于缩短产品开发验证周期,降低成本,推动电气化领域的新突破。其天津基地现集研发、实验和生产功能于一体,有助加快推动纬湃科技电动出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纬湃科技天津基地涵盖高压电驱系统、高压电子控制系统、高压电池管理系统和48伏技术,这些技术已在全球电动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该实验室的开业,天津基地还将为整个亚洲市场提供设计咨询、实验咨询、实验模拟等各项服务。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与中科创达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

    2023年4月26日

    路透社援引大众汽车直接消息来源称,大众汽车旗下软件部门CARIAD正计划与中国科技集团中科创达成立合资企业,为大众汽车研发适合本地的信息娱乐系统和智能座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ätter表示:“中国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是我们战略努力的核心。”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科创达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科技公司,专门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公司的智能汽车业务部门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51%。中科创达已经分别与高通、Arm和英特尔建立了合资企业。大众将作为少数股东,在与中科创达的合资企业中持有49%的股份。据报道,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合资企业中投资1,100万欧元(约合8,000万元人民币),并将共同拥有与中科创达合作研发软件的所有知识产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起亚与17家企业签订合作开发车辆控制系统谅解备忘录

    2023年4月19日

    现代和起亚日前与17家拥有车辆控制系统开发等软件和虚拟技术能力的企业签署了多边谅解备忘录(MOU),成立现代汽车集团“基于模型开发(MBD)联盟”。该联盟包括一个负责控制器和软件产品开发的“开发小组”和一个支持专业技术以形成一个全面协作生态体系的“技术小组”。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各方将相互共享技术,通过建立软件开发和虚拟验证的标准化环境来帮助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转变。现代汽车和起亚执行副总裁兼研发规划与协调中心负责人Yong Wha Kim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标准化和开放的开发生态系统,与业内领先的企业密切合作,以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变。联盟推动的技术共享和协作将是提高软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们期待通过软件定义汽车为客户提供更出色的出行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举措符合现代汽车集团此前提出的全球战略,即到2025年将所有车辆转变为软件定义汽车。现代集团在2022年10月透露,根据其“开启软件时代”计划,到2025年,其全球网联汽车服务注册量将达到2,000万辆。现代和起亚表示,开发先进的软件定义汽车需要集成软件,以控制基于域集中式架构的各种车辆电子设备。在过去,需要将控制软件部署到硬件上才能进行验证并对其进一步改进,而基于MBD的模型可通过虚拟仿真验证算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在提高质量的同时缩短开发时间。参与该联盟的19家企业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现代WIA、现代KEFICO、现代Transys、现代NGV、现代AutoEver等现代汽车集团子公司,以及罗伯特·博世、纬湃科技、HL Mando、dSPACE、MathWorks、SureSoft Tech、Synopsys、IPG Automotive、ETAS、ControlWorks、Vector等公司。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安霸与东软睿驰共同开发的前置ADAS智能摄像头产品投入量产

    2023年4月19日

    这些产品将搭载在部分中国汽车企业的车型上


    Source: Getty Images/BeeBright

    据安霸公司4月1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该公司与东软睿驰合作开发的前置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智能摄像头产品已投入量产。这些产品将搭载在部分中国汽车企业的车型上。

    安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ermi Wang表示:“很高兴看到我们与东软睿驰合作开发的L2级前置ADAS智能摄像头产品实现量产并搭载在一系列乘用车上。我们的CVflow(系统芯片)为东软睿驰先进的神经网络算法提供了高性能的人工智能(AI)处理引擎。此外,我们的集成图像信号处理器将继续作为业内图像质量的标杆,同时我们高效的SoC架构也将提供行业最佳的每瓦有效AI性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东软睿驰X-Cube 3.0前置智能摄像头基于安霸CV22 AI视觉SoC打造。运用了摄像头L2级人工智能感知算法。X-Cube 3.0目前已投入量产,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基于安霸CV22平台的乘用车技术和解决方案。

    东软睿驰副总经理刘威表示:“安霸与东软睿驰的合作展示了我们对于自动驾驶算法的有效落地,将为行业提供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帮助行业建立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生态。”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欧盟将立法获取网联汽车数据

    2023年4月12日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委员会正考虑制定一项新的监管框架,以规定汽车行业进入“网联汽车”时代后,汽车制造商公平获取数据的方式。也许出人意料的是,目前欧盟法律并未明确定义数据所有权,因此,对于想要访问新一代网联汽车所生成数据的大型科技公司和流媒体公司与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日益明显。欧洲委员会一位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一份针对车辆数据的特定行业提案。旨在补充2022年2月发布的《数据法案》提案。”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鉴于欧盟目前没有对数据所有权做出明确规定,而是依靠各个成员国各自制定的立法,这一举措似乎早就该做了。随着车辆电气化的发展,网联汽车将会是汽车行业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大技术范式转变,这将为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数据驱动的数字服务提供商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欧盟委员会此前就这一问题发表的立场文件最近遭到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批评,该协会表示,“目前的提案将在商业敏感数据被披露后如何处理和进一步共享方面带来法律上的不确定性”。这将极可能对企业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带来令人担忧的影响。”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现代汽车与Advent Technologies签署协议共同开发高温氢燃料电池技术

    2023年4月4日

    据现代汽车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已与燃料电池和氢技术领域的创新驱动领导者Advent Technologies Holdings签署了一项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用于高温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MEA)技术。根据协议,现代和Advent将合作进一步开发Hyundai-Advent Ion Pair™ MEA,并建立MEA供应的商业标准,并评估Advent先进燃料电池技术在现代汽车重型卡车和/或固定式牵引卡车的应用。此外,双方还将为机动性高温质子交换膜(HT-PEM)燃料电池堆栈引入先进的冷却技术。Advent将与现代汽车密切合作,评估这些堆栈冷却技术,并确保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发挥最佳性能。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合作建立在两家公司致力于为碳密集型应用开发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承诺之上。现代汽车集团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领域最活跃的企业之一。氢燃料电池技术是现代汽车计划在今后几年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旨在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此次最新的合作开发协议的签署也旨在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的目标是到2040年致力于让“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都能轻松使用氢能——不仅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还将广泛地应用于公共交通、工业、基础设施和家庭。根据现代汽车的氢燃料路线蓝图,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50万辆氢燃料电池车以及70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巩固其在全球FCEV市场的领先地位。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委员会要求制定车辆燃油效率强制标准

    2023年4月4日

    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委员会(EVC)日前呼吁联邦政府在该国推出车辆燃油效率强制标准。据澳大利亚美联社报道,这一做法主要受到新西兰类似标准取得成功的推动。EVC认为,随着这些标准的推出,将对车辆排放设定上限,如果汽车排放超过限值,汽车制造商将被要求支付罚款。电动汽车委员会首席执行官Behyad Jafari认为,燃料效率标准早就应该出台,推迟实施这些标准将降低澳大利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能力。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澳大利亚目前在碳减排总量方面要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是澳大利亚第二大碳排放来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公路运输。减少这些排放对于澳大利亚努力实现到2030年在2005年水平上减少43%的排放目标以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2021年,电动汽车在澳大利亚轻型汽车新车销量中的占比不到2%,而美国和加拿大的这一比例为9%。尽管各地已经推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来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但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来确保政策间的协调和统一。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能源部长Chris Bowen在澳大利亚首届电动汽车峰会上宣布,提高燃油效率标准将是增加低排放汽车需求的战略支柱之一,该战略将与各州和各地区领导人共同制定。Bowen提到,此前的政策设定剥夺了澳大利亚人民选择优质、经济、零排放汽车的权利。提高国家燃油效率标准的战略举措将有助于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另一个有望推动纯电动汽车(BEV)普及的措施是取消适用于此类汽车的进口关税。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Wejo与NIRA Dynamics合作,在欧洲推出车辆数据解决方案

    2023年3月28日

    道路健康解决方案收集了各条道路的数据洞见,使政府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推进道路安全工作


    Source: Getty image/metamorworks

    Wejo在3月1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将与NIRA Dynamics合作,在欧洲部分市场推出其道路健康解决方案。道路健康解决方案收集了各条道路的数据洞见,使政府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推进道路安全工作。NIRA Dynamics是一家车载分析和道路感知企业,专注于传感器融合和路面监测系统。

    Wej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Barlow表示:“道路健康解决方案将有助提升欧洲各地政府部门的能力,以分析全面道路信息,并利用网联车辆数据确定道路养护优先事项。通过将长期道路健康历史记录与当前道路条件洞见相结合,城镇、城市、区域和国家等各级交通部门可以为每一位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快、更智能和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利用车辆数据对于确保道路安全是一种聪明有效的方式。它不仅提供了道路状况的一个简化视图,还允许数据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利用车辆数据产生新的收入流。道路健康解决方案收集各类道路信息,如路面摩擦力、路面粗糙度和路面颠簸等实时信息,并提供城镇和城市路面状况的详细信息。交通部门能够利用道路健康解决方案分析车辆状况、维护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道路结构恶化的原因,最终改善道路安全,降低道路维护和资产管理成本。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英飞凌与台达电子合作开发电动汽车产品

    2023年3月28日

    此次合作将开发包括高低压分立式功率元器件、模组以及微控制器在内的组件产品


    Source: Infineon

    英飞凌科技在3月2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称,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台达电子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电动汽车(EV)市场提供更高能效和功率密度的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将开发包括高低压分立式功率元器件、模组以及微控制器在内的组件产品,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例如牵引逆变器、直流转换器以及车载充电器等。

    英飞凌汽车事业部总裁Peter Schiefer表示:“英飞凌和台达的共同目标是开发更加节能低碳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全球脱碳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将英飞凌全面的车用产品组合和应用知识与台达在集成和系统优化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确保汽车应用的能源效率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正致力于能源效率的持续改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建立一个汽车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台达电子—英飞凌车用创新中心将由两家公司共同管理,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中国台湾平镇区成立。除了汽车行业之外,两家公司的合作还拓展至工业和游戏领域。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三菱电机将在日本建造新的半导体工厂

    2023年3月21日

    三菱电机计划将此前宣布的投资增加一倍,以在日本新建一座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工厂。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原先计划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投资1,300亿日元,现在这一投资额将翻一番,达到2,600亿日元。在额外新增的1,300亿日元投资中,1,000亿日元将用于工厂建设,并且还将合并其位于熊本县泗水町的一家自有工厂,升级其6英寸碳化硅晶圆生产设施。新工厂将配有一个具有最先进能源效率和高水平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无尘室。三菱电机还将投资约100亿日元在一家新工厂,工厂将整合目前分散在福冈地区的现有业务,用于功率半导体的组装和检测。剩余的200亿日元将用于设备升级、环境改善和相关运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受到半导体短缺的影响,迫使汽车制造商下调生产目标,使其遭受损失。三菱电机、台积电(TSMC)等全球厂商正在兴建半导体新厂,虽然短期内可能不会对供应状况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然而,从长远来看,由于汽车行业向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EV)系统的转型,对半导体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未来供应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三菱电机对不同业务的整合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并及时启动量产以应对市场需求。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现代摩比斯发布下一代安全气囊技术

    2023年3月21日

    现代摩比斯正通过研发安全气囊创新技术,将其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根据一篇新闻稿,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进行的一项新碰撞测试中,公司开发的预防脑损伤安全气囊在脑损伤标准(BrIC)这项评分中获得满分。这一防脑损伤安全气囊在由NHTSA根据实际事故场景引入的倾斜碰撞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该安全气囊技术还在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主办的新技术商业化竞赛中获得了银塔产业服务勋章。量产汽车上安装的传统安全气囊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类似安全气囊并不能完全防止乘客头部转动或避免受伤。但另一方面,现代摩比斯研发的新型安全气囊有一个突出区域(辅助腔室),可以及时、最大限度地对该区域施加压力,以防止乘客头部转动。这有效地降低了驾驶员头部受伤的可能性。此外,现代摩比斯还针对未来移动出行趋势,开发了用于专用车辆(PBV)整体安全气囊解决方案。为了适应不同的内饰设计,公司将安全气囊安装于车内的特定区域。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首先,面对面保护的安全气囊从车顶中央弹出,防止乘客相互撞击。帘式安全气囊安装在车窗与车顶相连的四个区域,顾名思义,该安全气囊弹出时可以覆盖车内的四个方向。此外,全方向安全气囊位于座椅靠背的左右两侧,可以起到保护乘客身体的作用。现代摩比斯为了更好地适应与燃油汽车结构截然不同的电动汽车,还开发了比此前气囊薄40%的超薄气囊。超薄安全气囊可以安装在狭小空间内,如可变显示面板或座椅的侧面。当安全气囊安装在车内显示屏上时,其大小可以根据位置进行调整。这样,驾驶员可以根据其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获得最佳保护。现代摩比斯目前已申请了有关安全气囊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将成为未来移动出行领域安全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有得有失——谁将从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中受益?

    2023年3月14日

    不断演变的电子/电气架构将推动基于域和区域控制器以及中央计算机的新硬件的应用。根据S&P Global最近的研究,对于一级供应商而言,新ECU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33年将达到400亿美元,主要涉及自动驾驶、座舱和车辆域控制器。不过,由于现有ECU功能最终被这些更强大的控制单元所吸收,现有ECU的整合将抵消新ECU业务的增长。结果来看,虽然市场仍会实现净增长,但现有ECU的替代将对一些供应商造成更大的打击。

    关键是什么?

    作者:Richard Dixon, Ph.D. Senior Principal Analyst, Automotive Sensors,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索尼和三星正讨论在自动驾驶汽车必需的大容量存储芯片领域开展合作

    2023年3月14日

    据悉,三星电子和日本索尼集团正探讨在自动驾驶汽车(AV)所需的高性能、大容量存储芯片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索尼董事长Kenichiro Yoshida参观了三星电子位于京畿道的平泽园区,并考察了芯片先进封装设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EV)的出现,过去几年市场上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出现了显著增长。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遭遇了芯片严重短缺,这为索尼、三星、电装和台积电等芯片领域主要企业提供了机会。美国和欧盟纷纷努力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并促进发展。去年10月,三星电子强调,将在2027年推出其最先进的1.4纳米制程技术,并实现量产。据报道,上个月台积电计划投资1万亿日元(约合74亿美元)在日本建立第二家半导体工厂。索尼和三星之间的合作将使索尼和本田之间的合资企业(JV)受益,本田在今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一款名为Afeela的全新自动驾驶电动原型车。

    作者:Richard Dixon, Ph.D. Senior Principal Analyst, Automotive Sensors, S&P Global Mobility




    现代摩比斯开发全新车身高度自动调节系统

    2023年3月14日

    据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该公司日前发布了一款可自动调节车辆高度的新系统。该系统不仅适用于电动汽车(EV)和专用车辆(PBV),还适用于高性能汽车。调节车身高度有助于保护电动汽车电池,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现代摩比斯副总裁兼安全零部件实验室负责人Park Jung-hun表示:“ELC(电子调平控制)技术不仅适用于电动汽车和专用车辆,还适用于高性能汽车。由于该技术可以实现各种新功能,我们预计ELC将在未来的移动出行市场中引起巨大关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ELC是现代摩比斯与现代汽车合作开发的,可以在崎岖不平的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等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两家公司目前正在使用测试车辆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ELC允许司机使用电动液压泵从四个车轮控制车辆高度,可向上或向下调整车辆高度最多6厘米。车载传感器可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和总重量检测车辆高度的变化,汽车可自动控制车身高度。现代摩比斯还计划在未来开发与前方道路扫描摄像头和导航数据相关的ELC技术。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北汽集团在智能驾驶领域扩大与地平线的合作

    2023年3月7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北汽集团日前进一步扩大了与地平线机器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两家公司将基于地平线全系列征程芯片共同构建领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将支持北汽多款自动驾驶智能车型的研发和应用。据报道,首款量产合作智能车型预计将于今年推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开发方面与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如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和奇瑞汽车。地平线征程5芯片具有每秒96万亿次的算力,可以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同时,北汽集团近年来在汽车智能领域不断发力,并达成了多项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据报道,北汽集团计划在2025年之前开始量产L4级自动驾驶车型。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大中华区推动数字仪表盘需求

    2023年3月7日

    在这十年,大陆集团将在仪表盘市场份额方面继续保持领先

    汽车座舱数字化带来了许多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这些创新的重点是减少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并提供流畅的界面和用户体验。由于车载网联应用的增长,各公司在显示屏领域(例如中心显示屏(CSD))不断取得进步。这一趋势也推动仪表盘(IC)市场向数字化发展。

    到2028年,全球对仪表盘的需求可能会从2022年的7,700万台左右增加到8,800万台以上。从地区来看,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大中华区在需求占比上处于领先,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仪表盘:模拟仪表盘,这一传统仪表盘包含指示灯和机械仪表;模拟-数字仪表盘,机械和模拟组件的组合,例如物理指针和边框,以及至少一块有源矩阵或薄膜晶体管(TFT)显示屏;以及数字仪表盘,所有机械仪表都被由微处理器和图形控制器驱动的主动矩阵显示屏(TFT LCD或OLED)上绘制的虚拟仪表所取代。

    S&P Global数据显示,目前,模拟仪表盘产量约占全球仪表盘总产量的10%,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四年将降至5%左右。

    将需求进一步细分,目前对模拟仪表盘需求最高的地区是南亚市场,占总需求的近三分之一。考虑到该地区市场对价格较为敏感,成本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数字仪表盘的最大需求来自大中华区,需求占总产量百分比接近60%。到2028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75%以上。欧洲紧随其后,数字仪表盘需求占地区总需求的近70%。到2028年,除大中华区外,大多数地区对模拟仪表盘的需求仍将保持在30%以上。

    供应商分析

    大陆集团是汽车仪表盘的全系列供应商,产品阵容覆盖入门级产品到高端产品,具有多种人机界面(HMI)概念,以及一系列显示屏尺寸、材料和机械设备功能可供选择。S&P Global Mobility数据显示,目前大陆集团在仪表盘市场的份额占比约为22%。该公司生产自由编程仪表盘、混合仪表盘和3D集成仪表盘。该供应商最大的车企供货合同与大众汽车签订,目前还为福特、通用汽车、吉利、Stellantis、上汽、现代、梅赛德斯-奔驰、铃木和雷诺等车企供应仪表盘。

    伟世通提供2D/3D图形以及无线(OTA)软件升级和支持。全球五大汽车制造商中有三家采用了伟世通的全数字仪表盘解决方案。其SmartCore技术集成将最新的信息娱乐、仪表盘、平视显示器(HUD)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域集成到一个强大的集中式电子控制单元中。与传统LCD相比,其基于microZone显示技术的仪表盘具有更出色的光学性能,而其“数字可重构仪表盘”支持8英寸显示屏以及两个侧面显示屏。其最大的车企合作伙伴是福特,其次是雷诺。它也为Stellantis、现代和塔塔汽车等车企提供仪表盘产品。

    博世提供3D仪表盘和曲面显示屏,有助于节省车内空间。该公司首次在大众途锐车型推出12.3英寸曲面仪表盘解决方案。其主要车企合作伙伴包括宝马、通用、大众和梅赛德斯-奔驰。

    日本电装的仪表盘提供交互式驾驶信息,包括巡航控制和其他ADAS信息,以及车辆状况和油耗情况。电装仪表盘业务最大的收入来自丰田,它也为现代、本田、铃木和福特供应仪表盘产品。搭载电装仪表盘的车型包括雷克萨斯LS、RX、丰田雅力士、卡罗拉、凌放、讴歌RLX、MDX、本田雅阁、飞度、福特金牛座和锐界。

    马瑞利仪表盘业务最大的车企合作伙伴(按供应量计算)是Stellantis,其次是雷诺-日产-三菱。它也为上汽、丰田、大众和铃木供应仪表盘产品。该公司既提供无显示屏的低端仪表盘,也提供只具有电子速度计、电子转速计数器、油位指示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等功能的简单LCD显示屏仪表盘,还提供能够集成可重构彩色显示屏的先进仪表盘,例如搭载于保时捷911或阿尔法罗密欧Giulia车型上的仪表盘。

    日本精机的主要车企合作包括本田、雷诺-日产-三菱、Stellantis、大众、塔塔汽车和马自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如本报告第一张图表所示,全球市场中,中国大陆对数字仪表盘的需求最大。到2025年,对数字仪表盘的需求可能会超过对数字模拟混合仪表盘的需求。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用户体验的努力将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创新,例如大陆集团与Leia合作开发的裸眼3D仪表盘。它使用了Leia公司的衍射光场背光(DLB)技术,即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屏幕依旧能够呈现清晰画面。该技术也不需要使用头部跟踪摄像头。前后排乘客可以看到与驾驶员相同的3D图像。

    与静态机械显示相比,数字显示具有更大的性价比,因为它可以在不增加产品固定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功能。数字显示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重新配置和定制仪表盘上显示的信息。向集中式E/E架构演化的趋势也将迎来更多的数字显示屏,包括由一个中央域控制器提供支持的数字仪表盘。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所有车载显示屏的集成,例如大陆集团的柱对柱显示屏。根据2022年S&P全球消费者调查(共有8,000多名受访者参与),近一半受访者选择带有多显示模块的显示配置,该显示模块将仪表盘和中控屏组合在一整块盖板玻璃下。这也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整合他们的供应链。

    仪表盘不仅在呈现车辆和驾驶信息方面有用,而且在信息娱乐、导航和多媒体方面也十分有用。不过,这一趋势只会出现在不提供平视显示器的车型上。平视显示器提供了更大的创新机会,但在南亚和南美市场,该技术在未来5年的普及率预计仍较低。有趣的是,在消费者调查中,近5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配备了平视显示器,仪表盘显示屏在车辆中也尤为重要。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亚洲轻型汽车生产中断追踪:2023年2月20日

    2023年2月28日

    本报告2023年1月版将是最后一期;S&P Global Mobility决定不再继续每月更新该报告。我们发现,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已经有了足够大的变化,许多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投资方面变得越来越积极,而且由于2020年12月以来半导体短缺问题以外的情况,预测已无法准确反映半导体问题带来的影响。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改变了产品生产计划,并宣布投资新建工厂,这些变化都已反映在最新一轮预测中,但这些信息在2020年12月并不知道。通过将最新一轮预测与2020年12月半导体短缺前预测进行比较,我们正在更多地捕捉这些投资和产品计划变化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反映半导体工厂生产中断的影响。我们将继续每两周提供信息来跟踪持续的生产中断,特别是半导体短缺问题,并监测对轻型汽车生产的所有影响,并将在未来继续提供密切相关且富有洞察力的报告。

    意义:目前影响汽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短缺。关于汽车行业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中断的报道最初在2020年底出现,并持续到2023年。由于俄乌冲突,供应链出现了更多风险。此外,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因新冠肺炎疫情激增而实施的严格封锁,也影响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

    展望:汽车制造商正在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半导体短缺,因此我们预计汽车制造商的公告不会那么引人注目。

    在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而停产之后,受到防疫安全协议、防疫措施培训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亚洲汽车产量在初期恢复缓慢。到2020年第四季度初,由于采取措施遏制病毒传播以及大规模疫苗接种,汽车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部分地区例外)。目前影响汽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短缺。关于汽车行业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中断的报道最初在2020年底出现,并持续到2023年。随着汽车制造业从2020年上半年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中逐渐复苏,但是这一复苏周期与消费电子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发生了冲突,一方面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强劲复苏,另一方面是为了迎接节日季节而加大库存积累,因此半导体供应链压力逐步增大。其他因素也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包括2021年3月19日瑞萨电子位于日本那珂市的工厂发生火灾使其直到6月底才重新恢复生产,以及2021年2月份恶劣天气席卷美国西南部造成的持续中断。还有其他因素带来影响,例如2021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重燃对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在半导体供应过程中承担大量劳动密集型后端封装业务的马来西亚。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初,马来西亚遭遇的洪灾也给半导体生产造成了影响。

    2022年,影响汽车生产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俄乌冲突。S&P Global Mobility已经确认用于激光蚀刻半导体晶片的纯化氖气将面临风险,主要是由于氖气依赖于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供应。然而,考虑到氖气库存数量和其他供应来源的可行性(尽管成本高昂),供应链中的众多参与者都对氖气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评价。这一问题并未对半导体供应产生明显影响。然而,要将这些影响与俄乌冲突直接造成的影响区分开来可能很困难,冲突的影响可能仅仅表现为半导体供应减少和价格上涨。

    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的汽车生产产生了直接影响,主要是由于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大公司退出俄罗斯市场,以及冲突本身限制了在乌克兰的生产。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车用线束的生产和一些原材料的供应,此外纯化氖气的短缺可能会影响未来半导体的供应。不过,在撰写本文时,欧洲制造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详见我们的欧洲报告。

    此外,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因新冠肺炎疫情激增而实施的严格封锁,也影响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2022年底,中国政府放松了“动态清零”政策,有效地将疫情封锁的重点从强制性限制措施转向基于病例数量的局部限制。对于制造业来说,限制措施直接影响了劳动力可用性,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同时对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运营带来影响。正如过去疫情封锁期间那样,许多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要么关闭工厂,要么采取闭环管理。预计这将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汽车产量减少约23.5万辆。目前尚未看到有其他国家受此剩余效应的影响,但2022年第二季度的经验表明,中国大陆的疫情将会对支持全球汽车制造商运营的多条供应链带来影响,尤其是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运营。

    本报告提供了这些问题对亚洲轻型汽车生产影响的简要说明,并将已知影响与我们2020年12月预测进行了比较。由于半导体供应问题在我们编制2020年12月预测时才刚刚开始显现,当时并未考虑到该问题带来的已知或预测生产风险。

    我们还注意到,有关产量损失的具体细节越来越难以确定,主要考虑到欧洲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因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两者造成的产量损失之间界限较为模糊。生产时间表正在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应对半导体短缺的情况,因此汽车制造商发布引人注目的生产调整公告会减少,生产将断断续续进行调整,而不是像2021年大部分时间那样进行重大生产调整。由于我们在芯片供应链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外部干扰,因此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汽车行业仍在努力解决芯片的合理分配问题,随着汽车制造商寻求增加产量,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南亚轻型汽车生产影响及复苏模式

    日本和韩国轻型汽车生产影响及复苏模式

    中国轻型汽车生产影响及复苏模式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NTT DATA与丰田合作推出车联网数据倡议

    2023年2月28日

    NTT DATA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已与丰田公司合作推出了一项网联汽车数据计划,以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碳排放。根据合作协议,NTT DATA将在三井不动产集团运营的购物中心三井购物公园啦啦宝都东京湾停车场,利用丰田汽车的网联汽车数据进行概念验证(POC)。该概念验证模型旨在对过去驾驶数据和车速、油耗等实时驾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该分析结果将在购物中心的网站上实时更新,以显示周围道路的拥堵状况。NTT DATA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Robb Rasmussen表示:“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创新者,NTT DATA正在引领零售和汽车行业客户,以释放车联网数据的全部潜力。通过探索新方法,我们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更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未来。网联汽车产生的数据爆炸式增长,因此探索创新的数据变现方式十分重要,不仅要确保较好的投资回报率,还要推动客户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持续监测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对于开发高级自动驾驶车辆系统至关重要。这一最新进展建立在NTT和丰田之间的合作基础上,双方于5年前成立了一个联盟,共同开发车联网生态系统。NTT Data的优势在于能以安全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据报道,NTT计划最早在2023/24财年(4月开始)将其技术商业化,该技术可以分析从数千万辆网联汽车中收集的数据。NTT通过与丰田联合进行的演示证实,即使有超过3,000万辆汽车同时连接,也可以轻松处理数据。公司已经与多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就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将其集成到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地图公司四维图新将为宝马在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地图技术支持

    2023年2月21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导航服务提供商四维图新将为宝马中国提供地图服务,以支持宝马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四维图新将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功能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地图、高精地图及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产品及服务。据报道,两家公司之间的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33年12月31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四维图新为包括宝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沃尔沃、丰田和日产等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2019年,北京市向四维图新颁发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临时号牌。四维图新表示,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业务已覆盖超过340个城市,拥有车辆用户超过600万。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摩比斯将投资10万亿韩元研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2023年2月21日

    据韩联社报道,现代摩比斯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10万亿韩元(约合79亿美元)用于研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其中,现代摩比斯将在电气化和核心零部件方面投入5至6万亿韩元,在自动驾驶汽车运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软件开发方面投入3至4万亿韩元。此外,现代摩比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萧条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还准备预留5万亿韩元的现金。现代摩比斯还公布了2023年股东回报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向股东的派息率在其净利润的20%-30%范围内,且其中期股息政策将维持不变。为了提高股东利益,现代摩比斯计划在今年内回购价值1,500亿韩元的公司股票,并将其全部注销。另外,现代摩比斯理事会决定,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Euisun Chung再次当选为常务董事,并推荐驻韩美国商会会长James Kim为公司的外部董事。上述人事任命将在3月22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公司还计划寻求股东批准其支付每股4,000韩元股息的计划,以及中期股息政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一直在加强其在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汽车、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在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这与其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转型为“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一致。2022年全年,现代摩比斯净利润同比增长5.3%,至2.49万亿韩元,这得益于股票收益、价格上涨、产品结构改善、电动汽车零部件销售增加,以及在半导体供应状况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全球汽车生产复苏,模块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增加。展望2023年,随着芯片供应的改善,公司将专注于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更多的高端汽车零部件订单。它的目标是除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外,今年从全球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价值53.6亿美元的订单,同比增长15.2%。现代摩比斯约90%的销量来自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其余10%来自其他汽车制造商。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北汽集团深化与博世在汽车智能领域的合作

    2023年2月14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北汽集团日前深化了与博世中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北汽集团将与博世合作,共同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博世将基于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从系统、功能安全、数据、芯片、硬件、算法六个方面为北汽集团提供更智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集团与博世在电喷系统、底盘、智能驾驶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北汽集团近年来在汽车智能领域不断发力,并达成多项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过去两年里,由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NEV)的需求不断增长,博世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业务稳步增长。得益于国内销售的乘用车普遍搭载L2级自动驾驶功能,市场对其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最近,博世宣布将投资约10亿美元在苏州新建一个制造基地。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地平线与广汽埃安合作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

    2023年2月14日

    汽车芯片供应商地平线日前与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广汽埃安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品。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广汽埃安将开发一系列由地平线解决方案提供支持,具有高级自动驾驶和交互式座舱功能的领先汽车产品。两家公司还将探讨合作开发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包括征程5)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地平线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开发方面与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如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和奇瑞汽车。它的投资者包括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以及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地平线征程5芯片具有每秒96万亿次的算力,可以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过去几年里,地平线与广汽埃安持续合作,于2021年推出了基于征程2芯片解决方案的Aion Y。广汽埃安进一步加大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业务布局,2022年总销量达到27.1万辆,同比增长126%。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首尔伟傲世展示用于汽车外部显示屏的单芯片Micro LED显示技术

    2023年2月7日

    WICOP Pixel是全球首个全彩单芯片显示技术,无引线、封装与透镜结构,垂直堆叠三颗Micro LED


    Source: Getty Images/Antiv3D

    首尔伟傲世在1月3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将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3年欧洲集成系统设备展上展出基于WICOP Pixel技术的Micro LED显示屏。WICOP Pixel是针对汽车外部显示屏优化的Micro LED技术,亮度可达到4,000尼特。

    首尔伟傲世首席执行官兼总裁Lee Young-joo表示:“伟傲世已经掌握了可用于量产微型显示屏新产品的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VR和AR设备,并大幅改善了WICOP Pixel的性能。此次展会将是我们寻找和确定新客户及商业伙伴的机会。为此,我们将积极开展营销活动,专注于Micro 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WICOP Pixel是全球首个全彩单芯片显示技术,无引线、封装与透镜结构,垂直堆叠三颗Micro LED。与现有Micro LED技术相比,三颗LED组合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单个像素方式呈现。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远景AESC加入汽车创新联盟以推动智能出行

    2023年1月31日

    AESC在美国强有力的投资承诺使其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


    Source: Getty Images/scyther5

    1月18日,汽车创新联盟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远景AESC已新晋成为联盟的成员之一。巴斯夫、LG能源解决方案、迈凯轮汽车和高通也是该联盟的成员。联盟成员们将共同开发更清洁、更安全、更智能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AESC首席执行官Shoichi Matsumoto表示:“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全球市场之一,为技术进步以及支持交通系统和电动汽车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我们很高兴与联盟成员合作,不断推动创新,共同打造电气化生态系统,促进整个价值链的增长,并在美国创造数千个高价值的就业机会。”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联盟成立于2020年,其成员还包括宝马、博世、福特、通用汽车和沃尔沃。AESC已在美国进行了大量投资。远景AESC表示,2022年在肯塔基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建造了两座超级工厂,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先进的电池解决方案。加上位于田纳西州的现有工厂,公司在美国的电池年产能将达到70 GWh。公司的全球电池制造产能有望在2026年达到300GWh,助力实现净零排放。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dSPACE为丰田提供“软件在环”仿真解决方案

    2023年1月31日

    丰田正在增加车载软件开发的数量,并以高效可靠的方式进行验证


    Source: Getty Images

    根据dSPACE于2023年1月2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丰田汽车公司已选择dSPACE作为软件在环(SIL)仿真解决方案。

    丰田汽车公司动力系统测试环境负责人Hirotaka Kaneko表示:“通过VEOS,我们可以利用dSPACE可靠的软件仿真平台来验证新的动力传动系统控件,在前期开发控制软件。”

    作为现代汽车开发的基础平台,动力系统及其配套的电子控制系统(ECU)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丰田大力提倡采用基于模型的开发(MBD),并在开发过程早期通过模拟来开发和验证动力系统。丰田使用dSPACE基于PC的仿真平台VEOS,进行软件在环(SIL)仿真,该平台可以利用dSPACE的SystemDesk软件创建的虚拟ECU集成到一系列工厂模型中。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SIL仿真,开发人员可以提早了解动力系统,尤其是相关的ECU软件,然后直接利用这些软件开发和改进各种算法和整个系统。丰田的开发人员表示,这有助于缩短测试周期,并提高结果验证的可重复性。

    对于后续的硬件在环(HIL)仿真,使用dSPACE SCLAEXIO构建工具链可以顺利使用SIL到HIL的测试场景、参数化模型和其他结果,因此减少了产品级ECU的验证和确认工作。丰田汽车公司打造了一个开发平台,该平台采用dSPACE的SIL和HIL仿真平台,将自动化测试等众多测试进行标准化,从而快速评估控制软件和ECU硬件。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铃木与加拿大Inmotive合作开发双速电动汽车变速箱

    2023年1月17日

    铃木已与加拿大电动汽车(EV)动力系统开发商Inmotive合作。根据铃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两家公司将共同为未来的铃木电动汽车开发一款双速电动汽车变速箱。该汽车制造商旨在通过有效利用电机扭矩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通过使用尺寸更小的电动动力系统单元来降低成本,并提高各种驾驶场景的驾驶性能。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加拿大公司Inmotive自主研发了Ingear,这是一种适合广泛应用的超高效多速动力系统技术。该公司表示,其Ingear技术以极其低的附加成本和重量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可在平稳换档的过程中提供连续扭矩。这有助于减少里程焦虑以及电动汽车相关的高成本,并有助于推动电动技术的采用。铃木最近加快了在电动汽车和未来出行领域的动作。去年10月,铃木成立了规模为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初创企业。该初创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将在包括日本、美国和印度在内的全球范围内重点投资未来出行、碳中和、健康科技和农业科技等领域。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现代摩比斯宣布成为移动出行平台提供商的新愿景

    2023年1月17日

    据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了一个新愿景,即通过结合电气化、自动驾驶汽车(AV)和互联互通等核心技术,转型成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移动出行平台提供商。公司将Mobis重新定义为“超越集成解决方案的移动出行”。公司在此次展览上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专用车辆(PBV)的未来概念车型M Vision TO。这是一款具有集成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将其驱动模块电池系统与以电子角系统、自动驾驶传感器和通信照明为中心的支柱模块相结合。这个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可提供可扩展的车辆形状和大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目的。新闻稿还强调,该方案还扩展了车辆的运动自由度,包括蟹式行走和车轮90度旋转。同时展出的还有专为休闲、户外活动设计的M.Vision HI。这款车的玻璃可以当作大屏幕,用来观看电影或网上购物。据韩联社报道,现代摩比斯还在车展上展示了其他移动出行技术,包括面向未来的驾驶座舱集成解决方案和LED格栅照明灯,以及全息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这一透明显示屏可以在车辆挡风玻璃上显示数据,不需要驾驶员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现代摩比斯还表示,公司已与美国高通公司合作开发了L3级自动驾驶汽车控制器。根据协议,高通将向现代摩比斯提供Snapdragon Ride平台,帮助现代摩比斯开发用于L3级自动驾驶汽车控制器的软件。现代摩比斯方面表示,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集成控制器的开发,并有望与全球汽车制造商达成更多供应协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一直在加强其在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汽车、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在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这与其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转型为“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一致。现代摩比斯未来技术融合研究院院长Cheon Jae-seung强调说:“可靠的软件和半导体是综合解决方案和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展望未来,现代摩比斯将继续加强与一系列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未来移动出行的新技术。”近期,公司与以色列初创公司Ottopia合作,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远程支持解决方案,目标是L4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汽车旗下Supernal与微软合作开发空中出行解决方案

    2023年1月10日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旗下Supernal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微软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先进的空中出行(AAM)解决方案。Supernal将使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大规模运行安全模拟并加速其AAM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在合作初期,微软将提供基于人工智能(AI)的模拟平台Project AirSim,将帮助Supernal安全构建、测试和训练自动飞机运输。Project AirSim可利用Azure“生成大量的环境和感官数据,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模拟飞行的所有阶段和多变的天气模式”。此外,Supernal还计划采用微软的混合现实头盔HoloLens 2,为未来的车辆和制造业务创建增强现实(AR)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打造一个致力于城市空中出行(UAM)的平台,并从2028年开始在美国推出商用客运和货运空中交通服务。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打造一个类似于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的专用UAM平台,并将其用于制造各种飞行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集团于2021年成立了Supernal,由其UAM业务部门演变而来。最近,Supernal公布了其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的座舱概念,这也是其计划推出的用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系列电动飞行器中的第一款。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沃尔沃与优步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2023年1月10日

    根据沃尔沃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沃尔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与优步货运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协议,沃尔沃的自动运输解决方案将与优步货运的物流平台集成,使运输商能够在选定的路线上获得自动驾驶货运能力,最初路线将从美国德克萨斯州开始。两家公司将采用枢纽到枢纽的运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自动驾驶卡车将负责长途运输,人工驾驶的卡车将负责本地运输。沃尔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道路解决方案负责人Sasko Cuklev表示:“通过将我们的自动驾驶运输解决方案与优步货运市场网络相整合,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并在货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最需要的时候,构建一个使整个行业受益的解决方案。”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沃尔沃集团于2020年1月成立了一个独立的自动驾驶运输解决方案业务部门。沃尔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部门旨在促进自动驾驶交通解决方案的研发、商业化和销售。去年,沃尔沃宣布将为DHL提供一个全新的枢纽到枢纽自动运输解决方案。2021年,公司与Aurora合作,共同推出了集成了Aurora Driver传感器套件的沃尔沃VNL自动驾驶卡车。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向欧洲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授权

    2023年1月3日

    华为知识产权部全球负责人范艾伦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7000万辆汽车中有1500万辆将使用华为技术

    据日经新闻12月23日报道,华为已向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和保时捷等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授权。文章称,华为还与斯巴鲁、雷诺、兰博基尼和宾利等车企签署了授权协议。

    华为知识产权部全球负责人范艾伦告诉日经新闻,在2022 年下半年达成的这些专利许可协议意味着全球每年生产的7000万辆汽车中有1500万辆将使用华为技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专利许可协议不仅让华为可以能够与中国大陆和外国公司进行交易,还能使其从中获得收入。

    华为知识产权部全球负责人范艾伦在回应日经亚洲提问时表示:“专利是公开的,不受出口管制。......我们也与美国企业在交叉许可交易方面有合作,[出口管制]根本不是一个因素。”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与黑芝麻智能科技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软件

    2022年12月27日

    根据中国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发布的一份声明,东风汽车正在开发用于电动乘用车的自动驾驶软件。该系统基于中国汽车芯片初创企业黑芝麻最新的高性能处理器A1000打造,算力达到每秒58万亿次运算(TOPS),可满足L2级和L2级+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的功能要求。预计将于2023年量产的A1000处理器可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支持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等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合作符合东风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武汉建立全国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AV)的目标。东风汽车在6月份宣布,其基于5G的无人驾驶汽车东风Sharing-VAN 1.0 Plus已经进入量产。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领投了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AutoX融资金额为1亿美元的A轮融资。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2022

    IonQ和现代汽车扩大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2022年12月20日

    根据IonQ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日前宣布与现代汽车的合作进入下一阶段,双方将共同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现代汽车和IonQ将合作开发机器视觉算法,利用搭载IonQ量子计算机的自动驾驶汽车获得的3D数据识别物体。此外,两家公司还将利用IonQ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各种金属催化剂的电化学反应。新的合作计划将进一步扩大两家公司此前的合作,并深化了量子计算机在创造下一代智能和环保汽车方面的作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IonQ和现代汽车在进行的研究中使用量子机器学习来分析图像,其中图像(例如道路标志)被编码为量子状态,从而进行分类和对象检测。鉴于早期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汽车和IonQ决定对一系列新方法开展进一步合作研究。分析来自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的空间和环境数据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提高车辆对周围物体、人和环境的类型和位置的理解能力。IonQ的研究表明,量子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快地学习,更好地识别“边缘”情况,更好地泛化,从低分辨率或噪声数据中学习,并使用更少的参数捕获复杂的关系。这些重大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最终帮助车辆在没有人工输入的情况下做出更快速、更安全、更准确的判断。IonQ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Jungsang Kim说:“IonQ与现代汽车的持续合作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量子技术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下一阶段的创新。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我们今天测试的量子衍生算法将有能力塑造自动驾驶系统的商业性、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LG Innotek推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摄像头模块的新型塑料玻璃镜头

    2022年12月20日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LG Innotek日前推出了两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AV)的高性能混合镜头,这些镜头使用塑料材质缩小了镜头尺寸并提高了价格竞争力。自动驾驶摄像头镜头安装在摄像头模块中,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驾驶并检测驾驶员的动作,直接影响乘客安全。两款混合镜头将分别用于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些混合镜头比纯玻璃镜头的尺寸小20%-30%,无论温度如何变化都能保持恒定性能,并能准确检测物体。与完全由玻璃制成的传统镜头不同的是,混合镜头将塑料片材和玻璃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性能。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G Innotek表示,它是第一家将塑料应用于ADAS镜头以改善混合镜头性能的企业。LG Innotek技术负责人Kang Min-seok表示:“这款高性能混合镜头采用创新技术,克服了塑料应用的局限性,将对自动驾驶摄像头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公司打算在全球市场上积极争取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客户,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摄像头模块。随着全球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更新,国际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迅速推出与DMS和ADAS解决方案相关的零部件。欧洲已建议在2025年之后,所有新车型都要配备DMS镜头。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自动驾驶路线图:欧盟NCAP的立场

    2022年12月14日

    自动化和数据安全是欧盟NCAP安全路线图的核心。该安全机构将对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引入评分体系

    移动出行行业正迅速迈向车辆可以高度辅助驾驶任务,甚至可实现自动驾驶的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效益越来越明显,令它们对驾驶安全越来越重要。目前的安全评级方法不足以全面评估这些车辆。随着汽车越来越以避免碰撞为导向,需要一种全新方法来对它们进行评级。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正在引领此类系统的发展,并发布了全新的《2030年愿景——更安全的出行未来》,概述了发展更安全车辆的路线。该路线图表明欧洲汽车行业在未来10年里对车辆安全的重视。

    随着《2030年愿景》的发布,欧洲新车市场的主要关注领域已经确定,无论是汽车行业的现有参与者,还是尚未参与欧盟NCAP安全评估的新参与者。

    欧盟NCAP路线图的主要新增内容还包括:

    • 辅助和自动驾驶支持系统的测试和评估
    • 对监控驾驶员损伤和注意力分心的技术进行评估
    • 要求进一步提高速度辅助技术的实际效果
    • 接近真实道路环境的主动安全测试,检查人机交互(HMI)设计,确保更可靠、高效的驾驶辅助系统
    • 通过车辆对车辆(V2V)、车辆对基础设施(V2I)和车辆对一切(V2X)通信实现的安全功能的测试和评估
    • 被动安全测试更加注重性别平等和驾驶员/乘客的老龄化
    • 电动汽车火灾风险和热失控的评估以及第一和第二响应者的改进信息
    • 促进车辆安全和数据访问的最佳实践

    欧盟NCAP在一篇新闻稿中表示,随着汽车制造商朝着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的目标迈进,汽车正变得越来越先进。该协会表示:“我们尚未生活在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时代,但驾驶辅助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考虑到这些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性,欧盟NCAP将对提供这些系统的汽车引入评分体系。

    除了解释其自己的安全评估体系外,欧盟NCAP还计划为欧洲汽车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提供指导。这需要适应车辆日益增长的科技属性,更加重视辅助和自动化驾驶功能。

    欧盟NCAP的评估方法将从2026年开始扩大,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该组织的评估程序将扩展到潜在碰撞事故的各个阶段,包括安全驾驶、碰撞避免、碰撞保护和碰撞后安全。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和出行即服务

    根据欧盟NCAP《2030年愿景》,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可能较传统汽车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汽车可能不再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比如方向盘),而且可能会采用非常规的座椅配置。

    因此,欧盟NCAP打算制定一套更动态的评估条款和客观要求,以及适合未来运营商要求的安全保证方案。其最终目标是为有意义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监管打下基础。

    欧盟NCAP认为,重点应集中在高速公路和路面碰撞避免、应急响应和乘员碰撞保护(耐撞性、座椅姿势、约束系统和兼容性)。

    欧盟NCAP还计划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评价问题。出行即服务(MaaS)运营商正逐步引入更多的自动驾驶车辆,例如目前正在多个国家进行测试和部署的无人驾驶穿梭巴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缺乏一个国际公认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评价框架。为了支持正在进行的车辆安全评估工作,并为有意义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监管铺平道路,欧盟NCAP希望制定一套动态的评估条款和客观要求,以及一套旨在满足自动驾驶车企和未来运营商需求的安全保证方案。

    驾驶员状态监测

    除了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不断扩大的影响外,《2030年愿景》还考虑了汽车安全的其他各个方面。这包括检测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和驾驶员损伤的监测技术。

    除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之外,欧盟NCAP还强调了软件、技术和连通性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多家汽车制造商正在安装车内传感器,通过分析转向输入、头部运动和眼部情况来评估驾驶员的状态,以检测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等情况。自2020年以来,欧盟NCAP已经研究了第一代驾驶员注意力辅助技术,到2023年,它将对更先进的驾驶员监测系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数据安全性

    大量新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智能速度辅助以及按需功能(FOD)等系统的应用,这些系统重新定义了车辆用途。因此,汽车行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软件和通信行业的商品和服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对于网络安全的担忧也正不断上升。

    根据欧盟NCAP,上市销售的车辆必须符合基本的车辆安全标准,数据访问应符合客户的最大利益,并在获得适当授权的情况下,对所有各方开放车内信息访问。

    被动安全和电气化

    此外,欧盟NCAP还强调了主动安全测试的重要性,这些测试可以更准确地复制真实环境并检验人机界面。这确保了驾驶辅助系统更加可靠和有效。被动安全测试也可能更加重视性别平等以及驾驶员和乘客的老龄化等问题。

    电气化方面涉及必须评估的车辆风险。除了为第一和第二响应人员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外,它还需要评估火灾风险和热失控。此外,有必要验证V2V、车辆转载(V2L)和V2X之间通信所实现的安全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汽车安全正经历一场巨大变革,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和更高的车辆自动化,预计这一变革将继续进行。尽管最新推出的车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但距离实现零死亡事故的目标还远远不够。同时,“更安全的出行未来”的目标也同样重要。随着车辆拥有更多控制权,将推动安全评估新时代的到来,以确保行车安全。

    S&P Global预计,欧盟NCAP 2030年路线图及其测试标准、条款和安全保证方案将有助满足自动驾驶参与者、开发者和潜在用户的需求,这有助于推动车辆安全评估工作,制定有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法规。

    自动驾驶汽车行业预计在未来十年将迎来巨大变化。汽车制造商预计将提供高度自动化的驾驶功能,我们预计道路上将出现更多的自动驾驶MaaS服务。此外,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正在试验新的硬件和软件,以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驾驶员辅助系统,如驾驶员状态监测、碰撞避免和被动安全功能。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无线(OTA)升级,汽车制造商可以为客户提供进一步增强的驾驶功能。欧盟NCAP的评估方法与三年期条款修订将有助于该机构在未来十年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中保持领先。

    NCAP评级对消费者偏好和接受度具有重大影响,并在车企之间产生同行压力。根据S&P Global 的分析,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根据最新的自动化水平销售预测,2021年全球L3级汽车的销量接近零,2030年全球市场销量将增长至近400万辆。随着供应链产量开始增加,L3级乘用车的商业化将有助于降低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成本。

    在美国,为了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立法框架,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STA)进行了多项研究,以更好地识别与ADAS和辅助驾驶功能应用推广相关的任何新兴风险或趋势,并进一步了解这些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2021年6月,NHTSA发布了一项命令,要求报告与ADAS有关的车辆碰撞事故。通过研究,NHSTA强调要提高驾驶员监测系统的效率并从事故数据记录器(EDR)中收集碰撞数据。

    基于各种业内标杆和推荐所推出的高度自动化功能相应地会带来立法上的空白,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将被迫填补这一监管空白。欧盟NCAP计划消除与这些监管立法之间的重叠情况,并将重点转移到互补的性能和功能上。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半导体短缺的最新情况和2023年及以后的展望

    2022年12月6日

    “尽管供应方面的问题不会立即得到缓解,但需求方面将会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


    Source:Getty Images/Jae Young Ju

    自2020年12月中国汽车行业传出因芯片短缺导致停产的消息以来,半导体一直是汽车行业讨论的主角。这一问题仍在继续——就在上周,捷豹路虎宣布,由于持续的半导体供应紧张,公司正在减缓某些车型的生产——业内有一些声音猜测,这种紧张局面将一直持续至2026年。为了了解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我们采访了S&P Global Mobility半导体业务负责人Jeremie Bouchaud。

    AutoTechInsight:Jeremie,你好。首先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迄今为止轻型汽车产量损失的最新情况?此外,半导体短缺危机对于芯片价格有什么影响?

    Jeremie Bouchaud:我们在S&P Global Mobility的同事通过跟踪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来预测他们的产量。到目前为止,自2021年1月以来,由于芯片短缺,轻型汽车产量损失已达1,240万辆。截至11月中旬,2022年产量损失达到280万辆。尽管产量损失有所缓和,但我们距脱离困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芯片价格涨幅在15-20%之间。价格上涨最早发生于2021年,随后一直持续至2022年,我们预计2023年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AutoTechInsight:正如我们所知,并非所有的汽车半导体都在这场危机中面临着相同的供应困境。你能按半导体的类型向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吗?

    Jeremie Bouchaud:2021年第一个出现供应瓶颈的是微控制器(MCU)。目前仍存在一些供应紧张,交货时间几乎是正常情况的四倍,但与2021年相比,MCU的供应情况正在改善。MCU已经开始向更高密度的工艺节点(28纳米)迁移,这些工艺节点的生产能力已经提高,所以MCU的供应情况将持续改善。

    早在2021年,我们就预测到模拟芯片将成为2022年主要的供应瓶颈,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情况。同样,交货时间几乎是正常情况的四倍多,而且这种情况涉及所有类型的模拟芯片——模拟ASIC(定制芯片)无疑会受到影响,收发器和PMIC(电源管理IC)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2022年确实也听到了离散半导体存在一些供应紧张,不过我们尚未听说任何因离散半导体短缺而影响轻型汽车产量的情况。

    与以前一样,传感器、系统芯片(SoC)和内存的供应对汽车行业来说仍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Source:Getty Images

    AutoTechInsight:Jeremie,请你预测一下,你认为2022年以后的情况会如何发展?

    Jeremie Bouchaud:结构性产能缺口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尽管2021年和2022年半导体行业对产能进行了大量投资,但这些产能实质性上线还需要时间。

    设备的交货期从一到两个季度延长至两年到两年半。这意味着,2022年进行的一些投资和资本支出热潮在2024年或2025年之前不会带来显著的新增产能。

    尽管供应方面的问题不会立即得到缓解,但需求方面将会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正如我们在1月份预测的那样,该行业更多的现有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被分配到汽车行业,这种情况将持续至2023年初,这主要是因为电信和消费电子等其他需要芯片的行业增长有所放缓。

    此外,由于俄乌冲突、通胀压力和经济前景黯淡,全球整体需求状况正在逐步恶化。

    这些状况可能会掩盖2023年的产能问题,但我们不应被表象欺骗。由于电气化转型,平均每辆车所需芯片数量正加速增加,一旦其他行业的需求再次回升,产能缺口将再次显现出来。

    由于以下多方面因素,2023年模拟芯片仍将是主要供应瓶颈。首先,由于每辆车搭载模拟芯片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MCU的数量。此外,模拟芯片并没有像SoC或MCU那样需求萎缩,这意味着生产仍然停留在没有足够产能和投资的成熟工艺节点上。最后,其他大规模市场对模拟芯片的需求也很强劲——尤其是手机市场。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V2X技术市场展望

    2022年12月6日

    大中华区将在未来五年引领市场增长,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

    车辆到一切(V2X)技术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向自动驾驶出行的转变,推动了整个移动出行领域对安全可靠技术的需求。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一直在开展测试,以确定这项技术的潜力。

    根据标准普尔零部件预测分析的数据,V2X的需求预计将从2022年的60多万套增长到2027年的近1,400万套。大中华区将引领这一增长,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这些地区已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可以刺激增长,特别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5G技术已经广泛可用。

    从安全应用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车辆与车辆通信(V2V)、车辆与行人通信(V2P)和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V2I)。这是指车辆与周围环境(物体或人,甚至是其他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确保行车安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拥堵。

    目前,V2X通信存在着两套关键标准,即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C-V2X。DSRC基于IEEE 802.11p标准,无需蜂窝网络连接,DSRC就可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安全、高速通信,V2X是一种基于蜂窝通信的技术,于2016年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简单来说,C-V2X本质上是一个基于蜂窝网络的系统,而DSRC就像Wi-Fi一样,使用的是WAVE无线标准。

    监管环境

    美国:199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5.9GHz频段内的75MHz的DSRC频谱分配给交通设施和车辆相关的通信。不过,由于DSRC在过去20年并没有像Wi-Fi那样发展迅速,FCC在2019年投票决定将5.9GHz频段划拨给Wi-Fi和C-V2X使用。在目前的过渡期,V2X硬件既兼容DSRC,也兼容C-V2X。FCC放弃DSRC的决定受到了美国各地运输团体(包括货运行业和客运部门)的强烈抨击。这些团体表示,这一决定损害了DSRC降低交通事故数量、提高车辆安全性和缓解交通系统拥堵的意图。今年8月,美国上诉法院维持了联邦通信委员会关于频谱分配的决定。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预测,V2X技术支持的安全应用可以避免高达80%的无损害交通事故或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V2X技术有望大幅减少美国道路上每年发生的近3.7万起死亡事故和300万起受伤事故。

    中国大陆:C-V2X通信系统已经标准化,C-ITS(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必须强制性采用该系统。中国大陆将5.905-5.925 GHz带宽用于LTE-V2X直接通信技术以交付ITS服务,其中下层10 MHz频率用于V2V通信,上层10 MHz频率用于V2I通信。大约已有100座城市与无线网络运营商合作,在高速公路上部署路边单元。

    欧洲:欧洲的ITS项目运行于5.850-5.935 GHz频段。5.855-5.875 GHz用于非安全类道路ITS,5.875-5.935 GHz用于安全类道路ITS。3GPP(C-V2X)和非3GPP IEEE(ITS-G5)技术有望在该地区争夺ITS市场。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5G-CARMEN(欧盟5G连接和自动驾驶项目)。它展示了一个互联的自动驾驶(CCAM)平台,通过该平台,车辆将能够相互交换速度和位置等信息。在跨越三个国家的600公里高速公路走廊上,该项目使用了DSRC和V2I通信技术,以及使用5G NR和C-V2X不同技术的远程V2N通信。2025年欧洲新车碰撞测试路线图表明,V2X功能将是2024年后获得NCAP五星安全评级的必要条件。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

    许多与V2X技术有关的供应商同时致力于硬件和软件开发。例如,Cohda Wireless开发了V2X雷达系统、基于恩智浦车联网芯片的零件市场OBU和用于V2I通信的RSU,并宣称拥有70多项通信技术专利。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车联网试点项目,Cohda为增强V2X而开发的新型MK6路边单元和车载单元已经在纽约车联网项目中的3,000多辆汽车中进行了测试。Autotalks是另一家主要参与者。这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生产CRATON 2 V2X通信处理器,SECTON附加V2X硬件,以及可发布安全警报的ZOOZ微出行安全平台。其车企合作伙伴包括丰田、本田、雷诺、长城、东风、华晨汽车和一家未具名的美国汽车制造商。11月,Autotalks与村田合作开发了一个V2X无线模块解决方案,通过V2X电子紧急刹车灯可以发出警报通知驾驶员,有一辆现阶段看不见的车辆正在进行刹车操作。它还有助于V2I的使用,通过V2I,路边基础设施可以与车辆通信,根据交通信号优化车辆速度。这意味着司机将无需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从而保持更好的交通流量,同时由于车辆加速和减速操作次数减少,燃油效率将得到优化。

    移远通信新一代AG18 C-V2X模块支持PC5直接通信方式。AG18采用全球统一的5.9GHz频段智能交通系统,无需网络协助即可支持V2V、V2I和V2P通信。Cepton、ALP.Lab和TE Connectivity在10月共同完成了一个概念验证(PoC)项目,证实了一个集成式系统可以利用车辆到一切(V2X)技术,警告驾驶员车辆前方有看不见的危险。安装在十字路口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可扩展驾驶员的视野,并在行人出现前5秒左右发出警告。其他主要供应商还包括Commsignia、Kymeta和Veniam。

    奥迪在C-V2X测试和部署方面一直走在前列。10月,奥迪在加州对C-V2X技术进行了演示,展示了该技术降低车辆和骑自行车者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奥迪的演示包括接近警告/前后碰撞警告、十字路口警报、平行泊车离场警报、右转辅助和左转辅助。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还与Applied Information和Temple合作,开发了两款V2X应用,以提高学校区域和校车周围的安全性。宝马是另一个主要参与者。这家汽车制造商早在2018年就与高通合作,演示如何将C-V2X用于V2V碰撞避免,以及利用V2I连接以服务于交通信号和交通管理中心。事实上,包括福特、丰田、捷豹路虎和本田在内的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多个地区开展V2X系统的测试和部署。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最相关的变化是从LTE V2X到5G V2X的转变。5G的使用将推动部署,因为其低延迟特性将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从而提高安全性。5G技术的部署是由5G汽车协会(5GAA)推动,该协会的成员包括奥迪、大陆、爱立信、哈曼、三星等。该团体正在不断测试基于5G的V2X技术,不仅要确定最佳用例,还要努力降低整体成本。由于技术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重要,10月,5GAA与6G智能网络和服务行业协会(6G-IA)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共同致力于欧盟资助的V2X、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项目。

    基于5G的C-V2X将能够支持精确定位和测距,这对自动驾驶尤其有用。它可以在十字路口使用,并在车辆看不见该区域将路况实时提供给司机。

    V2X可以用来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市政部门改善道路状况。在德国进行的一项试验中,梅赛德斯-奔驰使用ESP或ABS传感器捕获的数据和GPS数据来传递诸如路面湿滑情况等信息。HERE Technologies和TomTom与6个欧洲国家以及戴姆勒、宝马和福特共同合作,研究如何使用V2X传递有关危险路况的信息。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摩比斯开发新型具有接近检测功能的车载弹出式显示器

    2022年11月29日

    据现代摩比斯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开发了一款快速菜单选择显示器。据报道,这是世界上首个具有接近检测功能的车载弹出式显示器。菜单预信息技术通过在车载显示器上应用接近传感器,可让用户减少车载触摸屏的操作。当用户访问车辆显示器时,显示器会自动弹出常用的详细菜单。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快速菜单利用时差发光传感技术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它应用了自动校准技术,提高了手势和运动方向识别的准确性。快速菜单选择还结合了响应式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物体的距离和位置。上个月,现代摩比斯与Luxoft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两家公司正在研发信息娱乐驾驶舱控制器MIS(摩比斯信息娱乐系统),该系统可以控制6个显示器:数字仪表板、AR平视显示器、乘客显示器、中控显示器和两个后座娱乐显示器。它还可提供多个虚拟个人助理。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LG Uplus将在韩国国内为现代汽车提供车联网服务

    2022年11月22日

    据《韩国商报》报道,LG Uplus将为现代汽车集团在韩国推出的新车提供车联网服务。这项服务将从2023年1月开始提供,覆盖现代汽车、起亚汽车、捷恩斯等3个集团品牌。LG Uplus已经为现代汽车建立了专门的双重通信基础设施,从2023年开始,现代汽车的所有网联汽车都可以使用大量数据。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举措符合现代汽车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拥有2,000万辆汽车注册其网联服务的目标。从2023年开始,现代汽车集团的所有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都将支持网联服务和无线升级(OTA)服务。多年来,现代汽车集团一直与韩国领先的电信公司KT合作,提供网联汽车服务。最近,现代汽车扩大了与KT的合作,以引领未来的移动出行市场。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S&P Global Mobility动力系统团队分享关于欧7排放标准的初步分析

    2022年11月22日

    意义:欧盟委员会日前提出了一项关于车辆排放和污染物最新法律标准(欧7)的提案,以供讨论,并最终提交至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核批准。

    展望:正如预期的那样,拟议的排放标准框架并没有最初预测的那么严格,不过汽车制造商在对其车型阵容电气化的过程中,将面临满足更严格排放标准的挑战。除此以外,轻型商用车制造商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因为其排放标准框架与乘用车一致。

    Source:Getty Images

    欧盟法律机构——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车辆排放和污染物的最新法律标准(欧7)的提案。我们将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一法律提案进行分析,在进入最终批准程序之前,该提案将提交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进行审核。这项提案第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实施时间比最初预期的时间提前,提案中规定2025年7月,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LCV)以及所有注册的新车都要遵循与新同级车(新车型批准)相同的排放标准框架。而此前,新注册的汽车从新车型批准之日起,有一年的宽限期。欧盟每年注册数量低于10,000辆的小型乘用车制造商和每年注册数量低于22,000辆的轻型商用车制造商将享受豁免直至2030年7月。豪华汽车和高性能汽车制造商,以及一些在欧盟生产规模较小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将从该豁免政策中受益。

    对比

    在限值方面,虽然直接限值几乎与欧盟6d排放标准相同,但实际上检验程序的力度有所提高,检验程序将取消过去强制限制采用的1.43一致性系数(CF),该系数曾作为真实驾驶排放(RDE)测试框架的一部分,在2017年引入。因此,对于最受关注的污染物排放,在任何情况下,新标准较欧盟6d标准都将更加严格。

    此外,还要关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之间的对比,轻型商用车首次采用与乘用车相同的限值,目的是使排放标准框架从燃料和技术角度完全中立。不过,对于功率质量比低于35千瓦/吨的轻型商用车将有特定的限制,以帮助发动机功率较低的轻型商用车遵守排放规定。

    扩展条件

    就测试条件本身而言,考虑到在冷启动条件下测试时测量到的不成比例的排放,将引入10公里的预算排放,以抵消前几公里测试期间的高排放。然后,将在超过10公里的距离上进行线性排放测量(每种污染物限值/公里)。与欧盟6d排放标准相比,欧7标准对边界条件也进行了扩展,在特定条件下(见上面的测试条件表),边界条件也有所扩展,当车辆在会增加排放污染的特定条件下进行测试时,结果将除以1.6。

    新标准还将测量一些新的排放物,如氨气(NH3)。此外,还将首次对刹车颗粒物等非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同时也将对轮胎磨损进行监测,不过这方面的限值尚未确定,将在2024年底前与包括轮胎公司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举行会议后决定。此外,还将对符合8年或16万公里耐久性要求和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数字化测量和监测,同时对纯电动汽车(BEV)的电池耐久性进行监测。此外,对于车辆实际声明的排放等级,新提案中还鼓励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提高排放限制标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总体来看,该排放标准框架没有最初预测的那么严格,似乎汽车制造商们相对成功地向欧盟委员会传达了他们的信息,即他们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满足燃油发动机日益提高的排放标准的同时实现车辆阵容电气化。就现有的燃油动力系统而言,它们将需要先进的后处理系统和调校以满足排放合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投入研发资源和时间。如果得到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支持,欧7排放标准实施的日期要早于预期,也可能会给一些汽车制造商带来额外压力。由于需要在2025年7月前推出新的发动机系列,因此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很难及时在所有改款车型上部署新发动机。此外,如果所有新车注册都需要认证,而不仅仅是新车型的型式认证,就可能会出现一个认证队列,2018年,随着全球轻型汽车统一测试规程(WLTP)的实施,一些汽车制造商选择完全放弃某些改款车型,而不是重新认证。

    不过,轻型商用车制造商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柴油发动机在该类车型中的应用较为普及,并且未来轻型商用车将采用与乘用车一致的排放标准,因此他们将受到双重打击。目前,排放合规方面的差距很大。例如,目前一辆1,700千克符合欧盟6d排放标准的轻型柴油商用车,其NOx排放水平为105 mg/km,目前一致性系数为1.43,实际测试水平为150 mg/km。按照欧7排放标准,要求NOx排放水平大幅下降2.5倍,至60 mg/km。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小鹏G9获得广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2022年11月15日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小鹏汽车日前发布声明称,公司第四款车型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已获得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量产版小鹏G9 SUV没有任何硬件改装,只进行了软件层面的升级,现在已可以在广州指定的公共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副总裁吴新宙表示:“此次商用量产车获得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是对我们自动驾驶深度研发和软件能力的有力支持。我们使用在售量产车来探索移动解决方案的方法将为实现规模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巨大的成本效益让我们距离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应用又近了一步。”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小鹏汽车介绍,G9 SUV是目前已知的首台零改装在售量产车获得中国道路范围内的自动驾驶路测资格。小鹏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自动化驾驶系统的部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近,公司宣布在车辆自动化领域的多项技术改进,包括其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新功能。在G9上推出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之前,小鹏汽车在P5上推出了基于激光雷达的车道保持辅助(LCC-L)系统。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发布全新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工作

    2022年11月15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日前发布了一份新的征求意见稿,旨在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工作。该意见由工信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发布,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12月1日。两个部门将选择具备量产条件的汽车制造商和具备L3级、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ICV),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测试。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中国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制造、采购和销售的监管框架也在相应升级;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2月,11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该战略提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一个生态体系,并在2025年前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级)的规模化生产。最近,中国交通运输部起草了《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该指南现已向公众征求意见,将促进自动驾驶汽车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下作为出租车的使用。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与文远知行、恒运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

    2022年11月9日

    现代汽车全资子公司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与中国自动驾驶汽车(AV)解决方案提供商文远知行和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中国广州创建一个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示范区。三方计划在广州建立一个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该项目将为广州氢能汽车的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当地媒体报道,氢燃料电池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得到了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合作将有可能推动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取代某些以汽油为动力的专用车辆,如行驶在预先设定路线上的道路清洁车。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领域最活跃的企业之一,现代汽车目前正在广州设立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根据2021年1月与当地政府签订的协议,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计划在初期阶段年产6,500套以上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这些系统将主要搭载在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上。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特斯拉开始发布全新全自动驾驶Beta软件更新10.5

    2022年11月9日

    据Electrek 11月22日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将推出其全自动驾驶测试版(FSD Beta)10.5。FSD Beta是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的早期版本,它可以让车辆自动驾驶到导航系统中指定的目的地,但特斯拉坚称,驾驶员必须随时做好接管准备。此次更新的内容包括:提高了自动标签质量,使得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VRU)过马路速度误差降低了20%;使用新的静态世界自动标记器,将静态世界预测提高了13%;改进了锥体和符号检测;将切入检测网络改进了5.5%,以减少错误的减速;在阴影模式下启用“紧急避碰机动”;启用变道避免并道;通过在十字路口使用多模态对象预测来改进并道对象检测召回;通过在短期限情况下允许更大的减速限制来改进车道变换;改进横向控制,向前爬行以获得更大的能见度;改进高曲率道路上道路边界的建模;改进逻辑以保持按路线行进,避免不必要的绕路/改道。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9月,特斯拉开始推出其所谓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版,供特定车主使用。之前一个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汽车展开了一项调查,主要针对该公司Autopilot系统在弱光环境下识别紧急车灯的能力。去年10月,由于用户抱怨该软件存在虚假碰撞警告和其他问题,特斯拉在FSD Beta 10.3软件更新发布不到一天后就撤回更新。即便是在特斯拉推出FSD Beta计划,承诺提高系统能力并发布更新以解决NHTSA所调查的问题之后,特斯拉Autopilot和FSD驾驶辅助系统仍然面临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多的审查。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德赛西威在国际供应商博览会上展示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2022年11月1日

    德赛西威在展会上展示了其23.6英寸Mini LED曲面双联屏

    Source:Getty Images/PavelVinnik

    德赛西威在10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在2022年德国沃尔夫斯堡国际供应商博览会(IZB)上展示了约20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三大业务领域。

    德赛西威欧洲公司总经理Michael Weber表示:“通过在开发、项目管理、销售、质量、制造和物流方面的持续投资,多年来我们在欧洲发展迅速。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德赛西威欧洲公司已获得来自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10多个服务项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国际供应商博览会是一个面向全球汽车行业供应商的展会。德赛西威在展会上展示了其23.6英寸Mini LED曲面双联屏、带有超声波清洗技术的后视摄像头、集成智能车载通讯产品5G V2X智能天线,以及可量产车载智能计算平台ICP Aurora。

    今年4月,这家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汽车电子行业推出了可量产的智能计算平台Aurora。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汽车集团发布软件定义汽车和投资计划

    2022年10月25日

    意义: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到2030年,将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126亿美元),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和研发总部,以开发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注册其网联汽车服务的车辆达到2,000万辆。

    展望:现代汽车集团及其子公司起亚汽车和现代汽车继续发布旨在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的计划。“软件定义汽车”指的是一种新的模式,汽车制造商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获取除消费者购买新车初始成本之外的收入来源。

    Source:Hyundai Motor Group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到2030年,将投资18万亿韩元,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和研发总部,以开发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注册其网联汽车服务的车辆达到2,000万辆。在这之前,现代和起亚曾多次就未来发展目标发表声明。

    Source:Hyundai Motor Group Software House

    现代汽车集团在由S&P Global Mobility(原IHS Markit Automotive)等汽车媒体和分析人士参加的线上活动中发布了集团新的发展愿景。现代汽车集团将新愿景描述为拥有五层架构的“软件之家”,每层架构都有具体的开发项目。第一层指的是现代汽车正在研发的车辆平台。第二层将打造公司全新的电气和电子架构。第三层是指软件平台的开发,第四层是数据平台。第五层实际上可以看做现代汽车将上述这一切整合在一起,包括车辆与外部世界的融合,以创造一个移动出行的新未来。

    该项目的核心是创造可以在生命周期内升级的车辆,从而持续提高车辆性能和功能,为第二任或第三任车主创造更大的价值。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现代汽车的目标是让旗下所有车型都能通过无线升级(OTA)与时俱进,目标是到2025年,集团所有车型都将支持无线升级服务。现代汽车很大程度上希望能够独自开发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内容,不过英伟达也将提供高性能的NVIDIA DRIVE来支持现代全新自主开发的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现代表示,依靠与住宿、休闲和娱乐等行业领导者基于数据的平台合作关系,新系统将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以惊人的速度处理数据。

    现代汽车希望其全新自主开发的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能够通过无线升级,实现在安全性、连通性、便捷性、保障性和驾驶性能等方面的升级。现代汽车方面表示:“拥有领先通信功能的网联汽车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和可能性,并为客户提供软件订阅等个性化服务。”使用该系统的车辆将包括专用车辆(PBV)、先进空中出行车辆(AAM)、机器人出租车和机器人。新数据平台将通过收集和处理汽车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数据,提供新服务,但现代汽车也期待与物流、住宿等行业建立开放的合作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正在大力投资软件技术,以整合硬件和软件技术。预计到2025年,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韩元。现代汽车集团总裁兼研发部门负责人Chung Kook Park表示:“通过软件赋予车辆通过软件进化的能力,将使客户在其车辆出厂后很长时间内都能保持最新的功能和技术”。

    从2023年开始,现代汽车集团的所有汽车将具有网联汽车服务和无线升级功能,包括电动汽车(EV)和燃油汽车(ICE)。现代汽车从2021年开始引入该功能。现代汽车预计,随着车辆的功能和性能可以“随时随地”升级,车辆剩余价值也将有所提高。2023年,公司将开始提供按需功能(FoD)服务,这将让客户能够选择和购买满足他们独特需求和品味的功能和特性,并自由地打造最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的汽车。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利用其2,000万辆订阅车辆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为进一步开发功能和服务奠定基础。

    现代汽车表示,通过打造共享硬件和软件平台,还将大幅减少所有大规模生产过程所需的时间。现代预计,从最便宜的起亚或现代车型到高端捷恩斯豪华车型,各个细分市场将共享汽车零部件,从而实现更快、更高效的汽车开发,并通过规模化和降低车辆的复杂性来减少成本。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现代希望通过提供全新的车辆特性和功能,创造多样化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选定的数据也可以用来提供个性化服务。现代汽车集团已经通过快速部署更大尺寸的中控屏和数字仪表盘,证明了在这一技术的有效性。

    现代汽车已经确认,2025年推出的新车型将基于eM和eS这两种全新电动汽车架构打造;这些架构都将在现代汽车集团的“集成模块化架构”下进行开发。现代汽车表示,与该集团目前的电动汽车相比,基于eM平台开发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将增加50%。这些车辆还将支持L3级或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和软件无线升级。eS平台则是现代汽车针对企业需求设计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该平台具有完全灵活的结构,以满足企业在一些领域的需求,包括快递、物流和网约车。现代汽车集团电子及信息娱乐开发中心常务副总经理Paul Choo表示:“这些新平台在现代汽车集团的‘集成模块化架构’下发展,这将推动电池和发动机等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进一步标准化和模块化,并在电动汽车以外的领域发挥优势。”

    标准化部件将包括关键的电动汽车组件。现代表示,目前其电动汽车车型中采用的电池和电机有所不同,但未来将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以实现更灵活的应用和更高效的产品阵容扩展。目前,现代还未确认基于这个平台打造的车型数量。

    集成的另一个领域是车辆控制器。现代正准备打造一个域集中式架构,它将把系统分组并集成到四个功能区域,即舒适功能、驾驶、信息娱乐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现代汽车电子开发副总裁Hyung Ki Ahn表示,这种架构降低了复杂性,使软件升级无需手动修改控制器即可完成。过去有软件系统的控制器需要单独升级,以升级车辆功能。集成控制器解决方案有望使这一过程更加系统和高效,降低成本和复杂性。现代汽车计划整合由高级控制器管理的低级电子部件,从而减少控制器的数量。该方法可以使跨车型的开发更加容易,更容易解决地区差异并满足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例如,到2025年,现代汽车的舒适和驾驶系统控制器将逐步集成;信息娱乐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也将采取最新的集成控制器技术,并不断提升功能。

    网联汽车操作系统

    与竞争对手一样,现代也正投入资金和精力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现代集团将该操作系统称为ccOS,系统也将利用英伟达DRIVE高性能处理半导体。英伟达也参与了现代对其技术展望的介绍,现代指出,他们与英伟达的合作始于2015年签署的技术和联合开发协议。随着英伟达系统和现代ccOS的合作,现代预计将获得确保数据收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的芯片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努力开发具有新一代高速公路驾驶安全功能的高级驾驶辅助技术,并进一步完善泊车便利性功能。现代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Woongjuin Jang表示:“今年,集团将在捷恩斯G90上应用高速公路自主驾驶(HDP)功能,这是以第二代集成控制器为基础的L3级驾驶辅助技术。此外,集团还在开发L3级自动驾驶远程自主泊车(RPP)功能。”第三代集成控制器正在开发中。新的控制器是改善回避性能以及实现L4级、L5级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的基础;该控制器还将有助于改善现代汽车的散热和噪音水平。

    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现代正努力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平台。现代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兼ICT创新部负责人Eunsook Jin表示,“该数据平台不仅用于驾驶,它还将通过参与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在提高客户移动体验便利和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我们还将创建一个新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基于数据连接性和可扩展性,将汽车与其他移动设备连接起来。”现代汽车表示,通过该数据平台,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提供服务。数据将被有选择地利用,记录仪能够确定深度学习所需的数据,深度学习最终将改进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现代汽车还计划将交通信号、基础设施和卫星导航地图等外部来源的数据纳入该系统。现代汽车全新的未来移动出行系统将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基于数据连接性和可扩展性将汽车与其他移动设备连接。

    现代集团正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未来移动出行,此前该集团曾讨论相关内容,在本周介绍时做了进一步阐述。现代汽车集团运输即服务部门负责人Chang-Hyeon Song表示:“我们所说的‘移动’不仅仅是指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我们谈论的是整个端到端的行程,从离家和朋友见面,再到充电、购物、吃饭,最后回家的整个行程。软件定义的移动出行将基于大量出行数据和了解用户意图和环境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提供全面的用户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所有这些行程就可以实现无缝连接。”

    现代正在创建一个新的全球软件中心来实现这一愿景。该中心的总部将设在韩国,但关于18万亿韩元投资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细节仍不明朗。全球软件中心将包括创新,并且像现代一样专注于软件能力的发展。尽管现代并没有透露具体投资数字,公司表示,其正在扩大员工规模,并将聘用“全球最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发优先考虑用户体验的设备和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不是第一家或唯一一家选择软件定义汽车这条道路的汽车制造商,不过凭借这项投资计划,加上过去10年积累的工作成果,使公司有能力将这一技术实现深度商业化。现代汽车加入大众、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和通用汽车的行列,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尽管现代汽车并未软件定义汽车可能带来的潜在预期数据,但其他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预计这一领域的年收入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预计这些收入将超过车辆销售本身的收入。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Lucid新发布OTA更新

    2022年10月25日

    在未来几周内,Lucid将通过其UX 2.0无线升级(OTA)功能,发布一个全新的软件更新套件。Lucid表示,这是其迄今为止最广泛的软件更新,它将对一系列功能进行更新,包括使高速公路辅助驾驶技术可用。Lucid表示,这次更新包含数百个变化和新功能,并且免费提供。增强的功能包括即时玻璃座舱和驾驶员面板显示,DreamDrive高速公路辅助,以及重新设计的屏幕布局等。Lucid集团数字高级副总裁Michael Bell表示:“这种几乎覆盖车辆中每一台可更新的计算机,包含数千万行新源代码的大规模软件更新是可以实现的,因为Lucid Air从设计之初就可随时间进行升级。得益于我们的集成软件和硬件工程,Lucid拥有的自主技术深度,可以在汽车离开装配线很久之后也可以对其进行改进。”一些最常用的应用(包括主页、导航、媒体和手机)的控件被重新排列,使其使用更加友好;更新后的导航和地图可在驾驶员显示屏上实现逐向导航,可以更好地预测剩余的续航里程,以及附加Alexa内置功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增加了行人碰撞保护,以及为停车距离警告功能提供更好的视觉提示。此外,自动远光灯功能也得到了改进。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汽车制造商逐步将车辆打造成软件设备,这样的软件更新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不过,一个可能存在的缺点是,一些客户会认为这些更新和改进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虽然Lucid免费提供这些更新,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最终都希望从这些更新中获得收入,这些更新可能最终也包括对车辆更实质性的改变。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LG电子、LG Uplus和CryptoLab签署关于加强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的谅解备忘录

    2022年10月18日

    据LG电子发布的一份公司声明称,公司已经与LG Uplus和CryptoLab签署协议,三方将合作开发后量子加密(PQC)技术,以增强汽车网络安全。LG汽车零部件解决方案公司总裁Eun Seok-hyun表示:“在汽车行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持续提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保护核心数字安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我们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车辆解决方案的原因。作为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领导者和值得信赖的未来出行合作伙伴,LG致力于使网联汽车尽可能地安全和可靠。”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G计划积极将PQC技术应用到车载信息娱乐(IVI)系统中,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为其全球汽车制造商伙伴提供更高的电子安全性。此外,作为此次协议的一部分,LG还将获得下一代加密系统,这将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该公司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更安全的网联车辆环境,其中包括无线升级、兴趣点服务和车联网服务等关键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网联汽车的生产,市场对能够保护车辆系统和乘客私人数据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在量子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公钥密码系统正在被PQC技术(也被称为抗量子密码)所取代。该技术已经在以软件为中心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信、数据和应用安全服务。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通用汽车将与OneD合作开展硅阳极电池技术研究

    2022年10月11日

    通用汽车将与OneD Battery Sciences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硅阳极技术,两家公司希望通过合作开发出更高效的电动汽车电池。通用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风险投资部门通用风险投资公司和Volta能源技术公司都参与了OneD规模达2,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通用风险投资公司在本轮融资中投资的具体金额并未披露。通用汽车和OneD将专注于研究OneD的SINANODE平台。这一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将硅纳米线融合到车规级石墨中,将更多的硅材添加到电池阳极中。两家公司表示,硅能储存的能量是石墨的10倍,该解决方案有助于打造更小、更轻、更高效的电池组,最终以更低的成本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提高电池密度和降低电池成本仍然是重中之重。通用汽车表示,其Ultium电池系统旨在适应新的电池化学成分或其他电池发展,使Ultium系统能够应用新的电池技术,并使维修更加容易。在宣布与OneD合作的声明中,通用汽车首席技术官、研究副总裁兼通用风险投资总裁Kent Helfrich表示:“通用汽车将Ultium设计为一个极其灵活的平台,因此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电池。我们与OneD的合作将专注于持续改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性能和成本。”OneD从事电池研发有15年时间,已获得240多项专利。公司的目标是将其SINANODE技术许可给工业合作伙伴,并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C轮融资将用于继续研发和推进试验性生产。OneD表示,希望“通过获得许可的制造合作伙伴,为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无缝集成”。




    现代汽车与PureForge合作开发面向未来汽车的刹车技术

    2022年10月11日

    根据PRNewswire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现代汽车和PureForge日前宣布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为未来推出的现代汽车创新和开发搭载PureForge刹车系统的产品。PureForge首席执行官Gordon Heidacker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与现代汽车达成了这项联合开发协议。此次合作让双方能够开发和分享我们的技术及其固有特征,并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设计和制造下一代新产品带来好处。”PureForge表示,与普通刹车相比,其技术使每英里刹车相关成本降低了75%,从而延长了保养周期。PureForge还表示,其技术有助减少对环境有害的致癌性刹车粉末的排放。此外新闻稿补充道,刹车系统进一步减轻了车辆的非悬挂重量,以提高车辆的动力。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PureForge介绍,公司正在迅速销售其创新的PureForge刹车技术,并为未来推出的汽车配备该技术。根据新闻稿,PureForge表示,这一全新刹车技术通过利用其自主研发的原子锻造技术,将使其具有的固有特性优于现有的刹车系统,预计该技术将颠覆全球刹车行业,并建立一个有价值的代工制造、车队和售后市场品牌。当前的车辆系统越来越多地试图减少在发生车祸以及日常驾驶时对驾驶员的依赖。这项最新的研发协议强调了车辆刹车系统在提高车辆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并没有开发完全手动的刹车系统,而是在车辆刹车时依靠电子设备,比如刹车辅助、紧急刹车和其他功能。智能刹车技术是减少刹车系统对驾驶员行为依赖的最新尝试。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小马智行与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探索无人驾驶技术

    2022年10月4日

    根据自动驾驶汽车(AV)企业小马智行发布的一篇声明,公司已与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SAIC AI Lab)合作,共同探索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两家公司还联合推出了一款基于上汽Marvel R车型打造的概念车,该车型配备了小马智行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这款概念车共搭载17个传感器,可形成一个覆盖200米的360度视觉范围,消除盲区的同时形成冗余。它采用了新一代智能座舱设计,配备了车规级传感器和可折叠方向盘。此外,两家公司还将在汽车底盘、智能中控台、人机界面、远程控制等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上海无人驾驶政策落地。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军表示:“上汽集团是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而小马智行则是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先者。我们将联手突破技术边界,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并推动这项技术的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上海“无人之境”示范体验区已正式启动,其中包括3.8公里的半开放道路。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在最近发布的一篇题为《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MaaS市场展望》的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中国未来共享出行市场的60%以上。




    本田和斯坦雷电气联手开发下一代汽车技术

    2022年10月4日

    据路透社报道,本田日前与斯坦雷电气达成合作,共同推动下一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斯坦雷电气还将向本田转让其750万股股份。两家公司将专注于供应链脱碳、零部件整合以及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斯坦雷电气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主要生产用于汽车应用的产品,如灯泡、半导体、电子元件、汽车配件和软件。它为包括本田、三菱和斯巴鲁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提供汽车照明灯具。在目前汽车产品和配件需要根据人口统计特征和法律规定定制的情况下,本田和斯坦雷电气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协同效应,并降低与研发相关的成本。




    巴拉特锻造公司和Harbinger Motors成立合资公司,为商用车开发电动传动系统

    2022年9月27日

    印度锻造公司巴拉特锻造的子公司Kalyani Powertrain(KPTL)与美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Harbinger Motors合作,联手为商用车(CV)开发电动传动解决方案。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两家公司已同意成立一家名为ElectroForge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动力传动系统。ElectroForge将在Kalyani Powertrain位于印度普纳的工厂开始运营。巴拉特锻造副总经理Amit Kalyani表示:“合资公司将加快我们在电动汽车动力电子和轻量化解决方案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扩大我们的产品阵容。”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KPTL是一家底盘和动力系统部件的全球供应商,Harbinger Motors则致力于开发中型商用电动汽车。随着新合资公司的成立,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将Harbinger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巴拉特锻造丰富的产品知识和可扩展性相结合。合资公司将作为Harbinge电动传动系统的量产制造商。Harbinger已经在内部开发了一款新的电驱系统,以及底盘架构和电池技术,并在2022年底特律车展上展示这些技术。




    吉利旗下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公司开发600千瓦超充技术

    2022年9月27日

    威睿600千瓦超充技术可实现电动汽车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增加300公里

    据CnEVPost于2022年9月1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吉利汽车子公司威睿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VREMT)日前发布了其全新的600千瓦超充技术,能够实现电动汽车充电5分钟续航里程增加300公里。

    该报道援引了威睿能源9月8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则公告。

    报道称,威睿能源通过提升液冷技术,提高了超充桩的电压和电流,并显著提高充电功率。报道还补充说,威睿能源是目前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唯一一家开发出600千瓦超充柱的企业。这一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已实现正式量产,并计划很快投入市场。

    预计使用威睿能源全新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时间,将与在传统加油站燃油汽车加油的时间相似。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威睿能源600千瓦超充技术在8月份小鹏汽车超充桩S4发布后问世。小鹏汽车480千瓦充电柱展示了能够在5分钟内为小鹏G9增加200公里以上的CLTC续航里程。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S4充电桩的最大功率为480千瓦,最大电流为670安,峰值充电功率为400千瓦。与此同时,该报道称,威睿能源超充1.0技术可以实现360千瓦的充电功率,并已用于吉利高端电动品牌极氪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此外,360千瓦充电桩可以在短短5分钟内为极氪001增加120公里续航里程。

    此外,该报道称,威睿能源的600千瓦超充技术有望为极氪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铺平道路,该电池预计可提供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英伟达推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下一代集中式计算机


    来源:NVIDIA

    意义: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日前发布了其下一代集中式计算机DRIVE Thor,用于自动驾驶汽车(AV)的安全运行。DRIVE Thor将于2025年投入生产,可提供高达每秒2000万亿次的算力性能。该系统将车辆的各种智能功能统一到单一架构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展望:
    英伟达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与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展开直接竞争,并积极推进这项技术及相关伙伴关系的发展。英伟达Drive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AI)的平台,结合了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和环绕视觉,支持L2级以上系统至L5级完全自动驾驶车辆。DRIVE Thor为最高级别的功能安全而设计,它将取代DRIVE Atlan,将成为DRIVE Orin的后续产品。

    根据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日前发布了下一代集中式计算机DRIVE Thor,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运行。DRIVE Thor将于2025年投入生产,可提供高达每秒2000万亿次的算力性能。该系统将车辆的各种智能功能--包括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泊车、驾驶员和乘员监控、数字仪表盘、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和后座娱乐--统一到单一架构中,以确保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说:"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以光速前进。DRIVE Thor是性能超强的集中式计算机,其超快计算性能提供可持续升级、安全的软件定义车载超级计算机"。DRIVE Thor可以兼容三个操作系统--Linux、QNX和Android--支持多域计算,可将自动驾驶和车载信息娱乐等任务分区运行。它还集成了一个推理转换器引擎,这是对英伟达GPU Tensor Core的全新补充,可以将转换器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性能提高9倍。英伟达表示,其客户甚至可以通过采用NVLink-C2C芯片互连技术,将两个DRIVE Thor芯片连接起来,让它们在一个操作系统上运行。

    英伟达宣布,吉利旗下汽车制造商极氪将是其首个将DRIVE Thor集成到其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EV)的集中式车辆计算机中的客户,集成该系统的新车将于2025年初开始生产。极氪首席执行官安聪慧表示:"极氪用户需要兼具最新技术和安全功能的豪华体验。英伟达DRIVE Thor将支持我们的使命,提供尖端技术,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确保极氪始终处于未来创新的前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英伟达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与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展开直接竞争,并积极推进这项技术及相关伙伴关系的发展。英伟达Drive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结合了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和环绕视觉,可支持L2级以上系统至L5级完全自动驾驶车辆。DRIVE Thor系统芯片(SoC)的处理速度为每秒254万亿次操作(TOPS),而Mobileye最新的IQ Ultra汽车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为每秒176万亿次。DRIVE Thor为最高级别的功能安全而设计的,它将取代DRIVE Atlan,将成为DRIVE Orin的后续产品。DRIVE Orin于5月开始交付,其算力性能超过250 TOPS,处理性能比公司之前的系统芯片Xavier高7倍。英伟达又与两家合作伙伴签订了DRIVE Orin合作协议,现在该系统将被中国车企小鹏汽车用于其新款智能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轻舟智航使用。此前宣布使用英伟达Drive Orin的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包括百度旗下的电动汽车公司集度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飞凡汽车、智己汽车和极星汽车。去年,英伟达宣布将收购自动驾驶汽车地图公司DeepMap,以加强其DRIVE软件中的地图和本地化功能,不过此次收购的金额并未对外披露。

    为了获得对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的更多控制权,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尝试开发自己的芯片和系统。最近,通用汽车(GM)旗下Cruise Automation宣布,该公司已经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了自己的芯片,将于2025年部署,该公司旨在降低成本和扩大产量。Cruise正从使用英伟达的产品转向使用定制芯片,为其没有踏板或方向盘的Origin汽车提供助力。去年,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José Muñoz表示,在全球半导体短缺的情况下,现代汽车希望开发自己的芯片,以减少对芯片制造商的依赖。

    有关会议信息推荐

    第8届亚太区汽车科技高管研讨会 [IEB AutoTech 2022]是一个汽车行业信息交流平台,政府机构、地方市政当局、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汽车思想领袖等主要行业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审视行业政策、商业模式和战略,同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诚邀您参加IEB AutoTech 2022,参与关于重新定义未来出行关键要素的讨论。




    2022北美国际汽车展:现代摩比斯展示全新移动出行技术

    2022年9月20日

    根据现代摩比斯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将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亨廷顿会展中心举办的2022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展示最新移动出行技术。公司将展示专为未来移动出行打造的30多项新技术,包括电气化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辆信息娱乐系统等。为了与推动向电动汽车转变的北美市场保持一致,现代摩比斯将重点展示其电气化技术。公司还将展示其电动全底盘平台模块(eCCPM)。在eCCPM中,可扩展铝合金车架与制动、转向、悬挂、驾驶及电池系统相结合,是用于电动汽车的理想平台。现代摩比斯的照明格栅技术也将在此次展会上公开展示。该技术可以将整个前格栅用作照明设备,或用于与其他车辆或行人交流沟通。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时代,赋予传统车辆外观的汽车格栅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此外,现代摩比斯将展示基于全息技术的增强现实(AR)平视显示器(HUD)、旋转显示屏、下一代集成座舱系统(M.VICS 3.0)等出行创新产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在9月14日的北美国际汽车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其北美市场的营销战略。现代摩比斯执行副总裁兼全球OE销售主管Axel Maschka将概述公司的未来计划、关键技术专长,以及通过基于平台的电气化组件和高价值产品推动当地市场营销的战略。Maschka表示:“我们在北美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的机会,但该地区对于未来出行市场的竞争正日趋激烈。对我们来说,底特律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心脏,能与底特律的客户一起展示我们的创新,对于继续我们的全球市场扩张很重要。”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Argo AI发布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套件

    2022年9月20日

    意义:由福特和大众主要投资的自动驾驶汽车(AV)科技公司Argo AI宣布将向其他公司开放业务,并提供一整套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和服务,为拼车和快递公司服务。

    展望:在声明中,Argo AI将公司全套服务捆绑在一起,此举主要是为了吸引新业务。公司发言人表示,Argo AI的商业模式“专注于与汽车制造商伙伴合作,打造完全集成的产品,并将与拼车和快递公司合作部署于车队中”。

    由福特和大众主要投资的自动驾驶汽车(AV)科技公司Argo AI宣布,将向其他公司开放业务,并提供“一整套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和服务,为拼车和快递业务服务。”。这则声明并不意味着Argo AI将开发更多新技术,或是公司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不过,发布全套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声明为该公司的发展状况绘制出一幅更加稳健的图景。此外,在与福特和大众开展试点项目之后,该声明似乎旨在吸引新的商业合作伙伴。不过,除了开展数个测试项目外,福特和大众均未将Argo AI提供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套件投入商业化应用。Argo AI首席技术官兼产品开发执行副总裁Brett Browning表示:“Argo的产品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定制工具和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它们将自动驾驶车辆技术集成到现有业务中。”

    Argo的“产品生态系统”始于Argo Connect,公司将其描述为自动驾驶运营的“门户”。公司表示,Argo Connect为分配和调度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基础,“同时为拼车或快递客户营造一种自然体验”。

    该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Argo Autonomy Platform上。Argo AI表示,该平台包含四个产品。Argo Drive是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可以360度监控车辆周围环境。公司表示,这些系统可以识别和预测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并控制车辆转向、刹车和加速,从而“安全规划车辆的行驶轨迹”。Argo Lidar是一款专有的远程传感器。该激光雷达已进入量产,并已经在Argo AI位于美国和德国的测试车队中投入使用。公司表示,该传感器的探测范围超过400米,具有类似相机的分辨率和单光子探测能力。Argo Map是公司的高清地图网络产品。Argo AI声称,这款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交钥匙”解决方案,可用于扩大现有市场和新市场的地图网络,并快速扩展到新城市。目前,Argo AI已经绘制了美国和德国8座城市的地图,并与福特和大众在那里测试其产品。Argo Autonomy Platform的最后一个部分是一套基于云的工具和基础设施,从而为现场的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支持。这些工具和基础设施提供的是远程监督,主要提供远程指导和故障排除支持,以及地图区域管理,以向车辆推送实时道路变化数据。

    自动驾驶平台集成到车辆后,运营一个商业化自动驾驶车队需要运营和车队管理工具。尽管目前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后市场公司已经提供了许多这类解决方案,但Argo创建了一个专门用于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产品套件。Argo Autonomy Solutions包括现场运营支持、司机支持和快速响应。Argo Fleet服务在车辆终端、车队调度程序和服务工具包方面提供协助。通过Argo Fleet,公司承诺可实时查看每辆车的状态,并在需要时获取现场支持。

    除了提供运营、维护和调度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所有数据外,Argo还可以通过Argo Autonomy Data和Analytics管理数据并进行分析。公司表示,将利用这些数据为客户提供洞见,并持续改进自动驾驶技术系统。通过Argo AI解决方案,车辆从理论上讲可以保持100%在线,并且可以为企业的可执行活动提供洞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声明中,Argo AI将公司全套服务捆绑在一起,此举主要是为了吸引新业务。公司发言人表示,Argo AI的商业模式“专注于与汽车制造商伙伴合作,打造完全集成的产品,并将与拼车和快递公司合作部署于车队中”。Argo AI的技术是为集成到自动驾驶汽车而设计的,公司表示,其技术适用于一系列车辆。Argo AI并没有向车队公司出售其技术的计划。对于Argo AI来说,其商业模式包括通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持续提供支持,而不是将自动驾驶系统与另一套车队管理技术系统集成。

    考虑到目前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Argo的商业模式可能面临艰难挑战。尽管存在投资回收期,而且部署新技术的成本最终会降低,但当前资源紧张,预计这种情况将继续持续。虽然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在2022年仍然保持盈利能力,但与去年相比,许多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和收入都有所下降。为了让Argo AI的商业模式发挥作用,公司不仅需要汽车制造商的参与,还需要快递或拼车企业的参与。

    此在公告中重点关注运营方面的内容。不过Carlson也指出,Argo AI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开发时间相对较长,因为将Argo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到任何给定车辆都将是一个耗时且花费昂贵的过程。这表明,如果集成项目还没有启动,那么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成形。

    公告中并没有提供有关福特和大众正在进行的测试项目的进一步细节。不过这两家公司都在缓慢地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部署。尽管Argo AI从福特和大众两家车企获得了大量投资,但两家公司并不拥有这家自动驾驶软件公司的多数股权,因此公司仍保持独立运营。但由于Argo AI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了一些裁员决定,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实现营收的时间过长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无论Argo AI、Waymo、Cruise Automation还是特斯拉,这项技术要投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似乎仍难以实现。目前,Cruise Automation和Waymo已开始向消费者收取乘车服务费用,但尚未有明确迹象表明其收入正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项目仍被视作测试项目。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曹操出行与吉利合作打造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

    2022年9月13日

    盖世汽车报道称,日前吉利旗下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已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达成合作。在这次合作中,双方计划共同建立一个以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和数据服务业务为核心的商业智能驾驶出行平台。智能驾驶中心将为曹操出行提供系统软件开发和底层平台建设方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曹操出行则将利用海量里程数据优势,为中心提供数据反馈,形成数据闭环,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和算法迭代。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曹操出行表示,公司是中国首批提供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的企业之一。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中国62座城市运营,拥有超过6,000万注册用户。最近,小马智行已将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接入北京曹操出行的网约车平台中。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在最近发布的一篇题为《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MaaS市场展望》的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中国未来共享出行市场的60%以上。




    丰田和其他三家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老年人安全驾驶

    2022年9月13日

    丰田移动基金会(TMF)、电装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和东京大学日前合作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启动一项示范实验。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实验旨在使用人工智能(AI)驾驶诊断系统支持老年人安全驾驶。该系统采用了电装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分析技术,分析从行车记录仪上收集的图像,并为安全驾驶提供建议。该系统还将利用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的专业知识,东京大学和丰田移动基金会将公布通过本次示范实验获得的研究成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示范实验将作为日本政府和民间合作项目“Jiko Zero Daisakusen”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减少丰田市的交通死亡事故。丰田移动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8月,旨在研发出行解决方案,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扩大多式联运的利用。丰田一直以来运用其在技术方面的专长,与大学、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解决移动出行问题。




    半导体和芯片:21世纪的军备竞赛

    2022年9月6日

    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IS)于8月中旬正式宣布禁止四种主要半导体技术的出口。这些技术符合《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第1758条规定的标准,且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这四项技术包括两种超宽带隙半导体衬底(氧化镓和金刚石)、开发具有环绕栅极场效应晶体管(GAAFET)结构的集成电路所需的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ECAD)软件以及压力增益燃烧(PGC)技术。所有新禁止出口的技术都具有明显的双重用途,即可用于商业又可用于军事用途。

    上述技术出口管制决定与美国政府最近通过的《芯片法案》相契合。新法案旨在通过增加联邦激励措施来重新确立美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以支持先进半导体研发,保障供应链,并确保长期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芯片法案中的一个方面是推动美国芯片制造业发展先进的5纳米和3纳米晶体管工艺,目前美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大型全球性企业。要通过卫星、飞机和导弹等军事和国防系统来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半导体国产供应链非常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目前美国制造业在芯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方面依赖于其他国家的供应。美国目前也不具备制造7纳米和5纳米芯片的能力,以下贸易数据介绍了芯片缺口的来源。当前,台湾台积电(TSMC)和韩国三星等企业为美国的商业和军事应用提供了大量芯片。

    从7纳米到5纳米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美国对芯片和集成电路的进口都在增加。在台海局势和中国南海航行等地缘政治风险的背景下,美国脆弱且拉长的半导体芯片供应链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很高。美国严重依赖台湾这个长期以来的“盟友”,但台湾也需要遵守一个中国原则。最近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紧张关系可能会对未来的半导体供应链产生影响。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麦格纳在2022北美国际车展上展示全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移动出行技术

    2022年9月6日

    麦格纳展示了其在电气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新移动出行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

    根据8月29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麦格纳将在2022北美国际车展(NAIAS)上展示其在电气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未来移动出行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北美国际车展也被称为底特律车展,将于2022年9月14日至25日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亨廷顿会展中心举行。

    麦格纳展台的亮点之一是公司将首次公开展示其EtelligentForce技术。对于电动皮卡和轻型商用车而言,先进的电动汽车(BEV)动力系统是一个较理想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卡车车主对于车辆有效载荷、牵引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期望。

    北美国际车展上能够体现麦格纳实力的其他技术还包括:

    • eBeam,一款通用型电动车桥,它是EtelligentForce的核心部件之一
    • Litgate,一项首次上市的热塑性车身面板照明技术,车灯未点亮时不可见
    • ClearView数字后视技术
    • InVision无眩光自适应远光灯
    • FreeForm座椅饰件技术
    • 麦格纳Mezzo全集成大尺寸前面板

    麦格纳首席销售和营销官Eric Wilds表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麦格纳正处于推动未来移动出行体验创新的最前沿。北美国际车展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车展之一,这是展示麦格纳拥有解决关键移动出行挑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绝佳机会。”




    福特试验全新前照灯技术,以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

    2022年8月30日

    据福特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公司正在测试一种全新的前照灯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夜间驾驶的安全性。这项新技术可以将方向、限速或天气信息投射到道路上,让驾驶员的视线保持在前方。福特欧洲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开发工程师Lars Junker表示:“利用投影灯光和空墙可以将照明技术提升至一个全新水平。我们现在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照亮前方的道路,还能帮助减轻夜间驾驶的压力,驾驶员的视线无需离开道路即可获得重要信息。”福特表示,这项技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天气变化信息,同时前照灯投影的预测信息也可以让其他道路使用者受益。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每个市场是不现实的,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将图像投影到道路上可能会受到不同法律规定的约束。福特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项用于试验目的的前照灯投射技术,该技术正在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有望取代平视显示器。福特并不是第一家展示这项技术的汽车制造商;2016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类似的数字前照灯技术,可以在道路上投射标记和警示符号。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康明斯和Gatik将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2022年8月30日

    合作旨在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Source: Getty Images

    根据Gatik于8月2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宣布将与康明斯合作,以促进Gatik自动驾驶系统与康明斯先进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在Gatik中型卡车车队中的集成。

    根据合作协议,康明斯将利用多种软件功能集成其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并为搭载康明斯B6.7发动机的Gatik中型(6级)五十铃FTR车队提供线控驱动(DbW)。

    Gatik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康明斯的动力系统相结合,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提高了燃油效率,并提升车辆在短途B2B配送路线上的性能。Gatik的工程团队将与康明斯密切合作,提供其他技术专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是Gatik不依赖于平台的商业化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使得Gatik能够将其自动驾驶系统与多家车企无缝集成,并覆盖由康明斯提供支持的一系列车辆平台,为商用中程运输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康明斯公司全球动力系统集成总经理Michael Taylor表示:“康明斯很高兴能够将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与Gatik的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康明斯为全球几乎所有类型的应用提供动力。将我们的动力系统与Gatik等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将使客户能够选择最新的技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汽车集团成立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

    2022年8月23日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为了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智能机器等领域取得根本性进展,该集团日前已成立了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该人工智能研究所将由波士顿动力创始人及前首席执行官Marc Raibert领导,这家美国机器人公司在去年被现代汽车收购。现代汽车集团和波士顿动力初期对这家新研究所投资超过4亿美元。现代汽车表示,该研究所将在认知性人工智能、运动性人工智能和有机硬件设计等技术领域投入资源,每个学科都将为先进机器能力的进步做出贡献。该研究所的总部将设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肯德尔广场。该研究所计划聘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软件和硬件工程师,以及各级技术人员。此外,现代汽车还宣布计划在韩国建立一个全球软件中心,以加快向自动驾驶汽车、电动化和其他先进汽车技术的扩张。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现代汽车最近以2,746亿韩元(约合2.107亿美元)收购了韩国自动驾驶软件和移动出行平台初创公司42dot。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现代汽车集团已加快向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企业转型的步伐。此外,现代汽车一直在积极推进其电气化计划以实现碳中和,其目标之一就是加速这一转型。该汽车集团正通过大量投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来实现其目标,包括零排放汽车、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和先进的空中交通。其未来的增长战略是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为了实现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开放协作系统。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马勒与西门子宣布合作开发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2022年8月23日

    根据一份声明,马勒和西门子计划合作开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两家公司日前已经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双方将联合对全套充电设施和车辆工程系统进行开发与测试,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推动感应充电技术标准的建立”。马勒表示,公司近年来加大了无线充电领域的研发,包括一个开发跨车企的车辆感应式充电系统项目。马勒此前已经向市场推出了一种有线充电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这个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可以以较低成本集成到现有充电基础设施中,主要面向公司停车场和机场等电动汽车停放较长时间的地方。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众多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正纷纷探索无线充电的潜力,它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马勒和西门子之间的最新合作项目意义重大,因为它旨在建立面向各家汽车制造商的技术标准。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芬兰初创公司Sensible 4发布全新自动驾驶软件平台

    2022年8月16日

    Sensible-4还增加了其A轮融资规模

    Sensible 4在8月9日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已经发布了其首款自动驾驶软件平台产品DAWN。该技术可以在所有天气条件下优化自动驾驶,并且不需要车道标记。这家初创公司希望从2024年开始将DAWN集成到量产车辆中。

    Sensible-4也增加了其A轮融资规模,到目前为止已经筹集了1,670万欧元。最新一轮融资中,Metaplanet VC参与了融资,并由NordicNinja VC联合领投。

    Metaplanet执行合伙人Rauno Miljand表示:“Sensible 4的产品DAWN不仅展示了我们距离享受自动驾驶的好处有多近,而且其全天候能力也在业内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标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DAWN是一个L4级自动驾驶软件平台,集三种解决方案于一体——它可以以自动驾驶工业运输、配送车辆和穿梭巴士的形式实现货物和人员的最后一英里运输。该平台对系统没有任何要求,其中一个关键特性是远程操作。人类远程操作人员能够从控制中心远程监督和控制车辆,并且该操作员可同时操作多辆车。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选择凯捷开发自动驾驶大数据平台

    2022年8月16日

    凯捷在德国和美国的三个地方运营大数据平台

    根据凯捷7月19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梅赛德斯-奔驰已选择凯捷公司开发自动驾驶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将负责处理大数据,并优化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AI)技术。

    凯捷汽车业务负责人Alexandre Audoin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及其所需法律框架的发展,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移动出现行业,并促进汽车行业值得信赖的创新。我们在开发和管理大数据平台方面的作用表明,凯捷在推动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趋势方面走在创新的最前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凯捷在德国和美国的三个地方运营大数据平台。公司处理来自研发和测试车辆的数据。同时负责大数据平台各进程的管理和运行。目前,该平台拥有数十拍字节数据。

    上个月,两家公司还将其与凯捷签订的在研发环境下开发和维护电气/电子产品数据管理(EE-PDM)应用的合同延长至2024年。

    作者:Arnab Paul Research Analyst




    阿里巴巴和小鹏汽车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2年8月9日

    新的处理中心将把基础自动驾驶模式的训练时间从7天缩短至1小时


    Source: Getty IMages/ fizkes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于2022年8月2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将合作设立一个计算中心,为自动驾驶汽车训练软件。

    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训练算法。小鹏汽车表示,新的处理中心将把基础自动驾驶模式的训练时间从7天缩短至1小时。

    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车企将利用阿里巴巴云部门的技术来满足其计算机需求。“扶摇”计算中心将座落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地区。

    作为小鹏汽车的投资者之一,阿里巴巴一直试图在其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放缓的背景下,扩大其云计算部门的业务。此举也表明,中国科技巨头们正纷纷尝试进入迅速崛起的电动汽车市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阿里巴巴正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国外车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科技公司,以便为它们提供各种汽车技术相关的服务。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试图挑战市场领导者特斯拉和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的决心。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将自动驾驶功能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手段。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摩比斯展示自动驾驶集成座舱系统

    2022年8月9日

    据现代摩比斯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现代摩比斯日前推出了名为M.VICS的自动驾驶集成座舱系统。现代摩比斯表示,M.VICS系统所运用的技术分为“安全内容浏览”和“乘客健康”两种。上下两块中控显示屏尺寸分别为12.3英寸和13.2英寸,底部有一个圆形滑钮,左右滑动旋钮可以实现空调、媒体等功能。M.VICS中控显示屏也可以与乘客共享。M.VICS有一个“智能座舱控制器”,可以分析乘员的坐姿、心率和脑电波等生物信号。然后,它能够读取乘客的健康状况,并做出适当反应,以实现舒适的自动驾驶。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解决方案实现了驾车方便和安全的有效结合。在自动驾驶时代,智能座舱控制器等解决方案将变得至关重要。在驾驶员或乘员失去意识的紧急情况下,车辆可以向紧急医疗服务发送信息,并自动驾驶汽车前往目的地。此外,车辆还可以将病人直接送往医院。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广汽集团与商汤科技合作开发智能驾驶

    2022年8月2日

    盖世汽车报道称,广汽集团日前已与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和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在本次合作中,广汽集团将利用其在整车生产和研发方面的实力,以及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探索智能驾驶、智能车舱、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人工智能工具链和超算中心等领域的机会。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2020年2月,中央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更加现实的设想。该战略旨在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一个产业生态,计划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级)达到规模化生产。广汽集团一直在与包括华为、滴滴出行和腾讯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最近,广汽集团投资了自动驾驶初创企业Holomatic。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马恒达与伟世通、高通合作,共同研发全新Scorpio-N SUV中的车载技术

    2022年8月2日

    马恒达已与伟世通合作,共同研发其全新Scorpio-N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中的车载技术。根据此次合作,马恒达将使用伟世通基于高通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打造的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技术。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基于人工智能(AI)的骁龙座舱平台将使Scorpio-N能够“实现车辆和司机之间的个性化和自然互动达到新的水平,以及为司机和乘客提供虚拟辅助、超高清、沉浸式音频和视觉体验等一系列功能。”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旨在满足下一代汽车先进功能对更高水平计算和智能的需求。此外,它还具有一系列先进的无线技术,可支持多模蜂窝连接、Wi-Fi 6以及增强的蓝牙技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6月,马恒达在印度市场推出了新一代Scorpio-N SUV。这款SUV有五款车型:Z2、Z4、Z6、Z8和Z8 L,起售价119万卢比。Scorpio-N基于新一代的UH框架车身架构,2018年推出的Marazzo多用途车(MPV)也基于此打造。根据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轻型汽车数据,Scorpio在印度的销量在2021年同比增长10.8%,至36,943辆,并将在2022年进一步增至37,949辆。该车型占该汽车制造商在印度总销量的10.2%,是马恒达继Bolero和XUV300之后的第三大畅销SUV车型。马恒达在印度的SUV产品阵容还包括Alturas、Bolero、Commander、KUV100、TUV300/Bolero Neo和XUV500等车型。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索尼将开发耗电量减少70%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

    2022年7月26日

    索尼集团正在开发一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全新传感器。据《日经亚洲》报道,该传感器将使电动汽车车载系统的耗电量减少70%,并有助于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由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制造的传感器将与由损保控股有限公司支持的初创公司Tier IV开发的新软件相配对。该报道援引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信息称,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耗电量达到了微波炉的数千倍,这阻碍了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提高。再加上空调和其他功能的消耗,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可能会比理论续航里程至少减少35%。索尼还计划在新款传感器中加入图像识别和雷达技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索尼预计其电动汽车将搭载包括驾驶辅助、座舱监控和变道辅助系统等最新安全功能。安全系统将包括安装在车身周围的传感器。随着车辆中此类功能数量的增加,驱动这些系统所需的电量也大幅增加。索尼计划通过边缘计算来减少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力消耗。自动驾驶车辆通过搭载人工智能的传感器和软件来处理尽可能多的数据,而不需要将数据传输到外部网络。今年早些时候,索尼4月1日成立了一家名为索尼移动出行公司的新公司,以开发一个移动服务平台并将其商业化,并主导“aibo”自主型娱乐机器人、Airpeak专业无人机等业务的发展。它还将利用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推动出租车服务SRide发展,从而提供更安全的交通。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博世到2026年将投资30亿欧元用于扩大芯片产量

    2022年7月26日

    博世宣布,计划到2026年投资30亿欧元(约合30.1亿美元)扩大其半导体业务。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笔投资是欧盟IPCEI(欧洲共同利益重大项目)微电子和通讯技术资助计划的一部分。和其他项目一样,这笔投资将用于资助在德国罗伊特林根和德累斯顿建立两个新的研发中心,总投入超过1.7亿欧元。此外,博世还将投入2.5亿欧元在德累斯顿晶圆厂额外增设3,000平方米的无尘车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12个月,博世宣布对其半导体芯片工厂进行大规模投资。随着自动驾驶和电子系统在车内的应用和集成的增加,这项投资有助满足市场对微芯片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德累斯顿举办的2022博世科技日上,博世董事长Stefan Hartung博士表示:“微电子就是未来,它对博世所有业务领域的成功至关重要。有了它,我们就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移动出行、物联网以及博世所谓的‘为生活而发明’技术的万能钥匙。”最新的投资计划是在去年10月宣布的4亿欧元投资之外做出的。半导体短缺在2021年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在2022年继续影响汽车生产。据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最新的半导体中断预测,2021年因半导体短缺造成的轻型汽车产量损失约为958万辆。与此同时,博世上个月宣布,计划为其北美业务投资6.64亿美元,其中4.2亿美元用于氢燃料、电气化和联网技术等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梅赛德斯-奔驰和腾讯联手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2年7月19日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子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有限公司与腾讯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日前达成合作,双方将联手开发高级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根据合作协议,腾讯将部署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加快梅赛德斯-奔驰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两家公司将建立一个联合实验室,以加强研发资源。奔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裁Hans Georg Engel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腾讯这样的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梅赛德斯-奔驰是世界上首家满足L3级自动驾驶系统严格法律要求的汽车企业。在中国,我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发和测试当前和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要想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对本地复杂交通路况和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至关重要。”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metamorwork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梅赛德斯-奔驰和腾讯在2015年首次合作,推出“MyCar”平台,让车主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监控自己的车辆。此次深化合作是梅赛德斯-奔驰巩固其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领导地位的最新举措;还将支持梅赛德斯-奔驰和英伟达在中国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从5月17日开始在S级和EQS车型上提供Drive Pilot,这是首个获准在欧洲公共道路上使用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在美国获得认证,然后在加州和内华达州销售该自动驾驶系统。




    May Mobility完成C轮融资,着手开发丰田下一代移动出行平台

    2022年7月19日

    意义:美国初创公司May Mobility宣布日前已完成价值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该公司迄今为止的累计总融资规模达到1.94亿美元。除了完成这笔新融资外,May Mobility还启动了将其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融入丰田e-Palette平台的初步开发工作,e-Palette是专门为出行即服务(MaaS)应用而设计的纯电动汽车(BEV)平台。

    展望:May Mobility部署的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提供第一英里/最后一英里服务,填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空白,并解决当前存在的交通挑战。目前,该公司在5个城市运营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已经提供了超过32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May Mobility与麦格纳合作生产低速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并开始试运行。

    美国初创公司May Mobility宣布日前已完成价值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该公司迄今为止的累计总融资规模达到1.94亿美元。根据May Mobility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计划利用新注入的资金增加其工程人员,拓展其全球客户数量,改善乘客体验,并进一步投资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本轮融资由日本投资公司SPARX集团旗下的Mirai Creation Fund II领投,参与融资的还有丰田通商、普利司通美洲、以及丰田风投、Millennium Technology Value Partners、Cyrus Capital Partners、LG Technology Ventures等投资方。参与最新一轮融资的还有两家大型保险公司:日本的Tokio Marine和美国的State Farm Ventures。May Mobility表示,这些投资反映出保险业正日益支持通过部署自动驾驶汽车以减少交通事故。State Farm Ventures副总裁Michael Remmes表示:“May Mobility的技术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进步,有助于减少事故并提高道路安全。”May Mobility首席财务官Ryan Green表示:“保险业看到了移动出行的未来,并认识到帮助设计保险业务以支持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重要性。有了像Tokio Marine和State Farm Ventures这样的合作伙伴,有助于加速未来移动出行愿景的实现。”

    除了完成这笔新融资外,May Mobility还将扩大与丰田的部署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基于丰田Sienna小型货车自动驾驶出行即服务(Autono-MaaS)车辆平台的自动驾驶汽车。通过与丰田等公司的合作,May Mobility计划在2023年开始完全自动驾驶的商业运营,并在2022年底增加新的公共部署地点。May Mobility首席执行官Edwin Olson表示:“随着最新一轮融资的完成,May Mobility将继续加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业务发展和平台的提升。我们的新进投资者,以及我们与丰田和其他公司的持续战略合作,将帮助我们在2023年实现无人驾驶商业运营,并且不断向新市场扩张。我们现在推出了更多丰田Sienna Autono-MaaS汽车,并寻求推动e-Palette等下一代平台的开发。”该公司还着手将其自动驾驶套件(ADK)整合到丰田e-Palette(专门为MaaS应用而设计的纯电动汽车平台)的初步开发工作。Olson补充道:“我们已经看到了使用丰田Sienna Autono-MaaS车辆平台的好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与计算机的交互,我们期待未来关于丰田e-Palette使用的讨论,随着我们通过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平台来实现移动出行变革,我们将有机会创造新的里程碑。这个平台加上我们的技术,将有实力和能力加速实现移动出行的未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y Mobility部署的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提供第一英里/最后一英里服务,填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空白,并解决当前存在的交通挑战。目前,该公司在5个城市运营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分别是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和大急流城;德州阿灵顿;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和日本广岛。在美国,May Mobility与BraunAbility合作开发并部署了第一款符合《美国残疾人法案》的自动驾驶汽车。May Mobility还与麦格纳合作生产低速自动驾驶穿梭巴士,并开始试运行。到目前为止,May Mobility已经提供了超过32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最近,它与日本跨国集团软银合作,在日本推出了使用5G网络的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软银的目标是利用其在汽车通信方面的专业技术,结合May Mobility的自动驾驶技术,为日本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建立下一代网络。

    “智慧城市”计划目前正在校园、工业园区、机场以及使用率较低的城市公交线路上部署行驶线路固定的“机器人穿梭巴士”。目前,这些服务大多是免费,但付费线路也在逐步出现。这些试运行也支持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的交通,并有助于收集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反应和态度的相关数据,以及有助于展示无人驾驶汽车在繁忙环境中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这些自动驾驶穿梭巴士服务的目的是收集使用和可操作性的相关数据。这些信息将被用于进一步改善这类服务的部署,并使这类服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移动出行公司如祺出行展示机器人出租车运营平台

    2022年7月12日

    日前在中国广州举办的2022广汽集团科技日上,移动出行公司如祺出行公开展示了用于其机器人出租车运营的技术平台。公司已完成了与广汽研究院、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合作伙伴的系统与数据对接。据PanDaily报道,该平台将为机器人出租车提供商业运营解决方案和车辆运营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加速自动驾驶运营商业化落地。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腾讯、广州公交集团等投资方共同投资。如祺出行最初在广州推出这项服务,随后扩展到佛山、珠海、深圳和东莞等地。如祺出行平台所使用的车辆大部分由广汽集团开发,包括其新能源汽车(NEV)埃安S,公司表示这款车型提高了其能源效率和安全性。最近,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宣布计划将机器人出租车整合到如祺出行的平台上。




    SAE上海计划投资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以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

    2022年7月12日

    投资几何伙伴将有助于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

    根据思爱翼工业科技咨询(SAE上海)于2022年6月3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作为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计划通过支持几何伙伴(G-PAL)进一步投资中国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

    公司表示,它将中国视为移动出行领域的创新者,并且将几何伙伴视为其获取区域资源和技术的关键合作伙伴。此次投资将进一步优化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和几何伙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战略联盟,具体如下:

    • 成立“上海完全自动驾驶(FSD)感知融合与智能决策工程中心”
    • 共同开发高性能FSD计算平台(NPU)
    • 助力上海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区试点,建设一个包括FSD相关芯片、软件、测试和应用创新的生态系统
    • 加强自动和无人驾驶领域的计划,以促进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AE上海表示,对几何伙伴的投资有助于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清洁、简单的解决方案。它同时也将加强融合创新能力建设。

    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执行副总裁Raman Venkatesh表示:“随着自动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朗,SAE正凭借最可靠的工程技术资源与共识性标准体系以及强大的人力资源助力全球自动驾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最为生机盎然的市场之一,中国已经孵化了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实战能力和生态建设能力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将为共同推动全球自动驾驶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持,几何伙伴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宁德时代发布能量密度更高的麒麟电池

    2022年7月5日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于6月23日发布了其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宁德时代在一份声明中表示,CTP 3.0电池具有最高的系统集成度,三元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255 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宁德时代表示,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麒麟电池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量产。宁德时代表示,由于其采用了全新水冷设计,电芯可以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冷却,有效阻隔异常热量传导。新款电池将为消费者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搭载麒麟电池的电动汽车可以在10分钟内将电池电量从10%充电至80%。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宁德时代于6月24日确认其与韩国汽车制造商起亚达成合作,起亚将在Niro电动汽车上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该合作标志着起亚汽车首次选择韩国以外供应商的电池用于其电动汽车。新款麒麟电池如果在2023年成功量产,将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导地位。中国商业媒体证券时报网近日报道称,中国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和哪吒汽车将在即将推出的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全新麒麟电池。




    阿维塔品牌发布全新电动汽车技术平台

    据盖世汽车报道,6月25日,长安汽车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在2022年重庆国际车展上推出了其全新技术平台CHN。该平台将支持3,100毫米长轴距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型的开发,并将兼容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多用途车(MPV)和跨界车等各种车辆类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平台将推动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在整车智能制造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方面的协同发展。据报道,该平台可以赋予汽车高性能、长续航里程、强大计算能力、高智能和高安全等特点。阿维塔品牌于2021年11月推出,首款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是阿维塔11。该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提供的CTP三元电池组,在CLTC工况下,可提供680公里和555公里两种续航版本。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预计阿维塔首款车型(一款E级SUV)将于2022年9月开始销售,今年销量预计约为2,600辆。




    Stellantis旗下Free2move与Samsara合作开发面向商业车队的解决方案

    2022年6月28日

    根据互联运营平台开发商Samsara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Stellantis旗下移动出行品牌Free2Move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一个集成解决方案,从而令部分Stellantis原厂远程信息处理设备的数据能够导入Samsara的互联运营云。搭载适当设备并且在2018款及之后新款Stellantis车型的美国车队客户可应用Samsara与Free2move的集成解决方案。客户可以通过Samsara平台上的一个控制面板访问Stellantis嵌入式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如GPS定位、发动机工作小时数、燃料使用量和胎压等。Free2move北美总经理Benjamin Maillard说:“Free2move与Samsara的合作令我们的战略实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延续,我们希望让尽可能多的车队所有者获得我们的数据,以改善我们客户的体验。这些先进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车队的运营效率,减少停工时间,并提高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Free2move进一步发挥这些能力,并将数据洞察与移动出行新方法相结合,从而扩大了车队运营工具的覆盖范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Free2move为个人和专业人士提供全方位的移动出行服务,包括出租车出行、租赁、共享汽车,以及通过应用预约配司机的旅游车辆、停车位和充电站。该公司在全球拥有45万辆租赁车辆、50万个停车位和25万个充电点,已服务超过200万客户。最近,Free2Move签署了一项协议,收购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集团在2019年合资成立的Share Now共享汽车公司。Samsara开发的互联运营云,允许依赖物理运营的企业利用物联网数据来开发可操作的业务洞察并改善其运营。




    小鹏汽车与小度汽车合作,共同推动车载系统智能化

    2022年6月28日

    小度将提供车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

    据PanDaily 6月21日报道,小鹏汽车已与小度汽车合作,以增强智能语音系统等车载人机界面(HMI)。小度将提供股票、日历和翻译等相关问题的百科问答服务。这一系列功能将在小鹏汽车未来部分车型上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度,又名小度助手,由互联网巨头百度运营。它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目前DuerOS已升级至7.0版本,国内福特、长城汽车、奇瑞、现代、起亚等汽车都在使用DuerOS。目前,DuerOS设备的语音交互次数已达到每月66亿次。今年5月,百度与蔚来合作,使用人工智能助手小度升级蔚来的车载语音操作系统。DuerOS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800多款车型上投入应用。




    现代摩比斯在法国科技展上展示其全新技术

    2022年6月21日

    根据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表示将于6月14日至15日在法国JP Beltoise赛道举行的科技展上展示27项新技术。现代摩比斯执行副总裁兼全球OE销售负责人Axel Maschka表示:“现代摩比斯将进一步增加最新产品的新订单数量,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并开展多样化的技术营销活动。”公司将推出增强现实(AR)平视显示器(HUD)、照明格栅、旋转显示屏、车舱内传感器、车轮系统和后轮转向系统(RWS)。声明补充道,此次展览将涵盖自动驾驶、电气化和车载信息娱乐领域的所有关键技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进展表明,随着欧洲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现代摩比斯正致力于开发和创新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据悉,现代摩比斯将以电动汽车(EV)和48伏轻度混动汽车为主,整合其最新产品。现代摩比斯在介绍中强调,公司多元化战略体现在其在欧洲的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器、照明格栅、后轮转向系统等产品的订单已经增加了一倍。为了进一步支持区域客户需求,现代摩比斯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建立了全新的关键客户管理(KAM)团队,并扩大了由不同汽车领域工程专家组成的研发(R&D)网络。今年早些时候,这家韩国供应商宣布,公司在汽车照明领域已获得了价值超过3.8亿美元的订单。




    华为将为奇瑞、江淮汽车和极狐提供汽车零部件

    2022年6月21日

    华为将基于其智选车模式与极狐合作开发车型

    6月14日,PanDaily援引36氪的一篇报道称,华为已经与包括奇瑞、江淮汽车和极狐在内的汽车制造商达成了业务合作。据称,华为将与奇瑞合作开发至少两款车型,与江淮汽车合作开发至少一款车型。此外,华为还计划与极狐一起开发以智选车模式为基础的一款车型。

    据悉,华为不仅将负责定义产品,还将主导核心部件,并致力于车辆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建设。该报道补充道,这家科技公司还将打造一个充电和换电系统。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汽车产品包括HarmonyOS和域控制器,以及HI解决方案等模块化解决方案供应。华为还与赛力斯合作推出了赛力斯SF5和问界M5两款车型。

    今年5月,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推出了全新HI版极狐阿尔法S车型,该车型配备拥有34个高感知硬件的智能驾驶系统。今年4月,华为为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的问界M5 SUV车型提供了首次无线升级。此次升级包括灯光提示、智能语音、智能屏幕用户界面和转向灯提示音等功能优化,以改善用户体验。




    均胜智能推出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仿真云平台

    2022年6月14日

    均胜电子旗下全资子公司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JoysonAI)日前发布了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智能仿真平台“均胜仿真云平台”。该平台被称为JUN Sim Cloud,是一个集成的云仿真系统,由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提供支持。该平台将全面服务于智能驾驶相关领域的汽车制造商、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仿真和测试需求。均胜智能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在仿真环境中生成不同要素、不同密度的交通流,并基于云平台进行大规模并行仿真测试,可以快速实现在虚拟环境的里程累计测试,这将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并降低测试风险。”JUN Sim Cloud拥有丰富的场景库和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可充分模拟物理世界的驾驶环境,重构物理世界的极端状况。测试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车辆进行相关配置,如车辆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传感器参数等,道路和交通工况以及天气和光照环境,也可以作为环境配置的一部分进行灵活调整。该平台采用业界通用的OpenX标准,可支持多种算法接入。为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平台对用户算法和数据库进行了加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均胜电子是全球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汽车供应商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机会,旨在开发用于智能驾驶的平台级全栈式解决方案,涵盖芯片组、算法、软件和传感器。该公司基于云的仿真系统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技术验证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平台。该技术还允许汽车制造商快速累计测试里程,进行持续的数据分析和系统迭代。均胜智能表示,计划向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公司、高校等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开放系统注册服务,并提供车辆动力学、V2X车辆道路协同仿真、数据驱动等功能支持。




    吉利发射9颗低轨道卫星以支持自动驾驶汽车

    2022年6月14日

    吉利日前首次成功发射卫星,将9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从而为自动驾驶汽车(AV)提供更精确的导航。自主设计和制造的GeeSAT-1卫星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了发射这些卫星,吉利使用了由一家中国国企研发和运营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据路透社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这些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最终将在地球大气层中解体,不会留下任何太空碎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进入了此前长期由军方主导的航天领域。低轨卫星将为吉利提供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高速互联网连接、精确导航和云计算能力。2019年,吉利在中国杭州湾新区举行的龙湾论坛上分享了其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愿景,以及其到2022年计划利用车辆到一切(V2X)和5G技术开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到2025年,还会有63颗卫星进入轨道,最终计划有240颗卫星组网。




    华为支持的问界将在下半年推出M7 SUV和M5电动改款车型

    2022年6月7日

    赛力斯推出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问界计划于今年6月推出一款6座大型SUV。问界M7将继续搭载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提供的技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部门负责人余承东表示,该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将很快推出纯电版改款车型。目前在中国国内销售的M5是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M5纯电版车型将于9月上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余承东表示,M7将是一款豪华车型,旨在为豪华车消费者提供最大程度的舒适驾乘体验。这款车型将采用与M5相同的家族设计,并将继续采用华为的DriveOne增程系统。赛力斯于2021年12月开始销售M5。这款车型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4月份销量达到3,245辆。华为参与M5的研发和销售,帮助这款新车型赢得了众多华为支持者的兴趣。M5的设计由华为智能手机开发团队主导,该车型使用了部分华为专为汽车研发先进解决方案,包括HarmonyOS操作系统和DriveOne系列增程技术。




    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轻舟智航将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2022年6月7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轻舟智航正与共享出行平台T3合作,以扩大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并与地平线机器人合作,为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轻舟智航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于骞表示:“随着政策法规愈加清晰和开放,技术和算法变得越发强大,自动驾驶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拐点’。”据消息人士透露,轻舟智航和T3将从7月开始在苏州的一个限定范围内为乘客提供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服务。轻舟智航还将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测试其用于消费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同时与中国芯片制造商地平线机器人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1年12月,东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部门东风悦享与轻舟智航合作,开发了一辆无人驾驶公共汽车,并在中国武汉市启动试运行。在中国领先科技公司美团点评和字节跳动的支持下,成立仅3年的轻舟智航已经在中国约10个主要城市开展测试,测试车队包括100多辆自动驾驶小型公共汽车和轿车。轻舟智航已打造了一个智能仿真平台,通过生成真实的驾驶场景数据,帮助企业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运动规划和决策能力。该仿真平台侧重于复杂城市驾驶环境下的用例。




    大众与Anghami合作推广Auto Car Mode功能

    2022年5月31日

    据Zawya报道,大众中东公司宣布与中东音乐流媒体平台Anghami合作,通过Anghami的Auto Car Mode推广安全驾驶。Anghami的Auto Car Mode是一个功能按钮更大、更清晰的用户界面(UI),旨在减少司机驾驶时的分心。大众中东市场营销与公关总监Anja Petrovski表示:“保障驾乘安全一直是大众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汽车品牌,我们有责任让司机意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养成更安全的驾驶习惯。我们很高兴与Anghami的Auto Car Mode功能合作,努力在中东提升道路安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将成为Auto Car Mode的独家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此次合作将持续一年时间,其中包括发布“Brought to you by”广告,以鼓励使用该模式,并在全年策划音乐播放列表。Anghami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是一家音乐流媒体平台和数字发行公司。




    百度将地图服务与智能驾驶事业群合并

    2022年5月31日

    百度地图将提供高清地图功能

    5月24日,PanDaily援引36氪的一篇报道称,百度已将其地图部门并入智能驾驶事业群(IDG)。百度地图将提供高清地图功能。这项业务战略调整将使百度地图更好发挥组织资源优势,支持其战略目标的全面达成。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地图于2005年上线。它对百度移动导航、车联网等业务领域的推动都提供了帮助。目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的业务范围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L4级机器人出租车、汽车云、智能交通。

    2017年,百度与TomTom合作开发了用于自动驾驶的高清地图。此次合作使这家中国大陆互联网公司能够利用TomTom的“实时地图平台”来改善高精地图相关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在最初,百度地图在中国大陆的移动导航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最终被高德超越。




    上汽集团选择赛轮思为其在中国大陆的L4级机器人出租车提供语音技术支持

    2022年5月24日

    上汽享道Robotaxi还将使用赛轮思公司的语音信号增强技术

    赛轮思在5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赛轮思将为上汽享道Robotaxi的L4级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平台提供移动出行助理技术赛轮思Mobility Platform。上汽享道Robotaxi还将使用赛轮思公司的语音信号增强技术,这是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声音处理技术,可以消除麦克风输入的噪音。它还可以用来控制空调、调节车窗和车载娱乐。

    赛轮思首席执行官Stefan Ortmanns表示:“上汽享道Robotaxi是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创新的全球领导者。在面对不断提升的创新需求时,获得可信赖合作伙伴提供易于部署、高质量的创新技术支持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继续与上汽集团合作,为其在自动驾驶城市移动出行发展过程中提供助力。”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赛轮思Mobility Platform是一个融合嵌入式和云会话的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包括语音、手势和视线在内的多模态方式提供个性化体验。今年3月,赛轮思宣布,红旗汽车已选择赛轮思和博泰车联网为其新款E-HS9车型提供互联和智能汽车助理技术。这款车载助手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并支持英语和挪威语两种语言。




    现代汽车推出基于“温突”加热系统的未来移动出行概念车

    2022年5月24日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推出了灵感来自韩国传统地暖系统“温突”的移动出行概念车,允许乘客在车内休息,甚至使用专门设计的多功能毯子睡觉。全新移动出行概念车Mobility Ondol基于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设计,没有配备驾驶座。座椅采用面对面设计,将乘客交流作为移动出行体验的核心价值。车身整体高度为1,430毫米,轴距为3,500毫米,与车高1,130毫米、轴距2,750毫米的一般中型车相比,该车辆更为宽敞。现代汽车表示,座椅经过特别设计,可以适应车内多种姿势,带来类似于豪华躺椅或床的舒适体验。当乘客想把座椅当作床使用时,座椅可以延长,这样乘客就可以完全躺下。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当乘客睡觉时,地板上有一条带扣的毯子可以起到安全带的作用,使出行既舒适又安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方面表示,可转换座椅背后的技术应用了“全平座椅”,能够重新调整支撑结构和座椅铰链的位置。现代并非是第一家推出完全躺式座椅设计的汽车制造商。2018年,沃尔沃发布一款具有四种不同内饰主题的自动驾驶概念车360C,其中“睡眠”主题配有一张平躺床。2015年,梅赛德斯奔驰在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了一款自动驾驶概念车,旨在打造车轮上的公共会客厅。




    现代汽车申请四轮独立转向系统专利

    2022年5月17日

    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4月28日公开的专利申请,现代汽车正在为其未来汽车研发四轮独立转向系统。根据这份名为“四轮独立转向型汽车原地旋转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公司打算在未来的产品中配备四轮转向系统,这将使车辆具有革命性的机动能力。通过独立改变四个轮子的转向角度,该系统不仅可以让车辆轻松地进入和退出狭窄地段,而且还可以原地旋转。通过在原地旋转,车辆可以在狭窄的小巷或停车位内进行有效的U形转弯,以提高停车效率。此外,现代汽车的专利还详细介绍了计算最佳转向角度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转动方向盘,并实现车辆原地旋转。该设计还详细说明了用于嵌入车辆齿轮变速杆操作的切换机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就此制定了发展路线图。该公司日益关注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互联、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以及替代动力汽车的发展。为了实现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开放协作系统。2021年2月,现代汽车集团推出了首款无人驾驶的终极移动出行(UMV)概念车——智能陆地行驶运输机器人(TIGER)。它的目的是作为四轮驱动车或四足行走机器人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携带应急医疗包,并向极端偏远地点运送物品。包括GMC在内的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关注四轮独立转向系统,它已经在全新悍马电动汽车(EV)上安装了这种系统。得益于该系统的功能,悍马电动汽车可以进行“蟹行”,实现有效的侧向移动。




    GMC为2023款Yukon SUV增加Denali Ultimate内饰版本

    2022年5月17日

    GMC日前为2023款Yukon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新增了Denali Ultimate内饰版本。Yukon Denali Ultimate内饰配置包括增加了Super Cruise和高性能音响系统。Yukon Denali Ultimate将在第三季度上市,Super Cruise系统包括自动变道和拖车功能,该系统也应用于Sierra以及凯迪拉克Escalade等车型。在GMC高端内饰版本中,该品牌增加了Bose高性能系列音响系统,包括在前排座椅头枕中的扬声器,这也是通用车型中的首创。Denali Ultimate标配磁力行驶控制、自适应空气悬架、主动响应四轮驱动系统以及电子限滑差速器和双速分动箱。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15年,GMC首次在Sierra车型上推出了Denali Ultimate内饰版本,并在2022款车型中再次推出。Sierra是首款搭载Super Cruise系统的通用车型,包括升级拖车和自动变道功能。此前,该品牌计划在2022年6款车型上推出搭载升级版Super Cruise系统。增加Yukon的内饰版本符合GMC创建子品牌并提供一个平台为其车型系列加入更多技术的目标。由于半导体供应更加稳定,产能有所提高,通用汽车报告称,第一季度Yukon销量同比增长15.4%。




    Stellantis负责人表示,电池材料供应限制将是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重大挑战

    2022年5月17日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随之而来的半导体组件短缺之后,汽车行业面临的下一个重大挑战可能会是电池材料的供应限制。Tavares在《金融时报》举行的汽车未来会议上表示,原材料和成品电池的短缺可能会在2025-2026年左右成为汽车生产的主要障碍。他说:“如果电池供应不足,那么西方世界将严重依赖亚洲。这是我们很容易预料的情况。”他补充说道,“目前每家企业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建设电池产能,这可能足以支撑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尽管许多汽车设备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希望与矿业公司签订直接供应合同,并加入道德矿业组织监督外部供应商的标准,Tavares认为,随着2025年前后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加速,原材料开采数量将成为一个问题。他表示:“这意味着大量的原材料开采,会导致原材料短缺,最终会出现地缘政治风险。几年后,我们可能不喜欢这些原材料的来源方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Tavares在他的发言中指出,在支持电气化方面,监管机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缺乏政策和思考的结合。要确保整个纯电动汽车(BEV)生态系统功能正确发挥作用,支持纯电动汽车销量实现预期的大规模增长需要有更多的跨部门监管合作,特别是确保主要汽车市场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能够满足需求。现在的情况是,各国政府和欧盟这样的超国家机构像正在提出吸引关注的政策公告,例如欧盟提出的“Fit for 55”一揽子立法提案,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详细的政策讨论或政府规定来说明如何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在这个问题上,Tavares提出了许多问题:“下一步是什么?清洁能源在哪里?充电设施在哪里?原料在哪里?采购这些原材料的地缘政治风险是什么?谁能全方面地了解这一转型?”




    韩国政府将加大对下一代汽车的投资

    2022年5月10日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计划投资3,975亿韩元(约合3.1403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EV)充电站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加氢站,以培育下一代汽车产业。该报道还援引韩国经济和财政部第一副部长Lee Eog-weon的话称,政府还计划今年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Lee表示:“政府将继续制定针对下一代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韩国政府将非存储半导体、生物健康科技、下一代汽车确定为增加就业机会和带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韩国政府还计划通过降低颗粒物水平来改善空气质量,推动替代动力汽车作为该国新的增长引擎,并减少韩国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韩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替代动力汽车占全国注册车辆总数的30%。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预计,在韩国政府激励举措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这类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将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到2025年,韩国替代动力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1年的72.35万辆增长至168万辆左右。




    Ansys与宝马集团合作开发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的工具链

    2022年5月10日

    宝马将使用Ansys软件解决方案作为其工具链的一部分,用于定义测试计划和编译数据关键系统信息

    Ansys在5月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将与宝马集团扩大合作,创建一个端到端工具链,以开发和验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宝马将使用Ansys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L3级高度自动驾驶功能。

    Ansys首席技术官Prith Banerjee 表示:“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这只有通过最先进的云原生、可扩展、适合海量数据、开放和可扩展的软件解决方案才能实现。该自动化工具链使用实时驱动数据和Ansys仿真解决方案的可扩展性,可提高自动驾驶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减少其开发成本。”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开发需要对地图、人机互动、天气条件、设计规则和网络安全等各个部分有一个全面概述。汽车制造商和系统设计师将需要来自无人驾驶测试的数据。宝马将使用Ansys软件解决方案作为其工具链的一部分,用于定义测试计划和编译数据关键系统信息。工程师将能够快速模拟工作流程。通过使用特定算法,软件可以自动搜索最强大的设计配置,以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整体成本。




    日产宣布全新驾驶辅助技术以提高避免碰撞的能力

    2022年5月3日

    根据日产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正在研发一项全新的驾驶辅助技术,该技术让车辆自动执行避免碰撞的操作。日产“道路实况感知”技术利用Luminar公司开发的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头提供的信息,实时探测目标物的形状和距离,以及车辆周围区域的空间结构。该技术还可以探测远处的减速车辆和道路障碍,并相应地进行车道变更。日产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主管TakaoAsami表示:“日产是第一家向市场推出多种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的企业。当我们展望自动驾驶的未来时,我们认为让车主对自己车辆的安全性能充满信心是关键。我们相信,日产正在开发的道路实况感知技术将为提高车主信心、减少交通事故和推动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日产汽车在2030愿景表示,将利用下一代激光雷达技术开发的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大幅减少事故的数量。日产汽车计划到2023年,推出20多款具备基本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其中,ProPilot 2.0自动驾驶技术将应用于高端车型,而低端车型则将标配第一代技术。日产计划在2025左右完成“道路实况感知”的研发,并将该技术应用于部分新车型,到2030年,几乎全部新车型都将搭载这一技术。




    现代汽车与量子计算公司IonQ扩大合作,提高物体检测能力

    2022年5月3日

    据现代汽车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已扩大与离子阱量子计算领域领导者IonQ的合作,将量子机器学习应用到未来交通工具的图像分类和3D物体检测。今年1月,两家公司合作使用量子计算机来提高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性能、成本和安全性。在此次新合作项目中,IonQ和现代汽车将合作开发用于三维物体识别的量子技术,将他们现有的道路标志识别技术成果扩展至包括行人和骑车人在内。使用IonQ最新量子计算机IonQ Aria执行物体识别任务,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处理,为未来更安全、更智能的移动出行铺平道路。IonQ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Chapman表示:“我们很高兴扩大与现代汽车的现有合作关系,专注于下一代移动出行技术中的另一个核心领域。从电动汽车的电池研究到自动驾驶的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研究,我们希望看到量子计算机成为开发新型交通解决方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正加快向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汽车在未来移动出行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零排放汽车(ZEV)、自动驾驶汽车运营、机器人技术和城市空中出行(UAM)等领域。其未来的增长战略是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开放协作系统,以推动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成为现实。图像分类和3D目标检测是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下一代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基础。IonQ和现代汽车将合作,通过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更有效的机器学习来提高计算功能。量子计算机可以比传统系统更快、更准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得益于将图像编码为量子态的突破,IonQ的量子处理器已经用于对43种不同类型的交通标志进行分类。这两家公司将在现代汽车的测试环境中使用IonQ的机器学习数据,并在下一阶段模拟各种真实场景。




    现代摩比斯推出新一代泊车控制系统

    2022年4月26日

    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表示,公司已推出新一代泊车控制系统。摩比斯泊车系统具有狭窄空间辅助、倒车辅助、远程自动泊车辅助等功能。该泊车控制系统使用来自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4个摄像头的数据。这些新功能是在现有功能(如泊车防撞辅助系统(PCA-R)、3D环视监视器(SVM)和远程智能泊车辅助(RSPA))的基础上添加,这些现有功能已经在某些量产车型上得到了应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种半自动泊车功能对于在狭窄空间泊车特别有帮助。狭窄空间泊车辅助功能要求后视镜打开。使用泊车辅助功能时,驾驶员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当行驶路线记录到一定距离时,车辆能自动倒车开出狭窄的胡同;系统可以通过跟踪行驶路线来创建一个倒车线路。现代汽车表示,预计将于2023年和2025年分别投入使用的记忆式泊车辅助系统和自动代客泊车系统也正在开发中。据报道,现代摩比斯于去年12月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一项集成摄像头的汽车前大灯系统,该系统也将有助于推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




    Stellantis利用高通骁龙数字底盘赋能数字平台

    2022年4月26日

    高通宣布与Stellantis达成多年技术合作,自2024年开始,其骁龙数字底盘将用于优化Stellantis旗下14个汽车品牌的车内体验。在一份新闻声明中,高通宣布Stellantis将使用其下一代骁龙座舱平台,赋能STLA SmartCockpit中的车内通信和信息影音系统,并用于增强STLA Brain。SmartCockpit将提供导航、语音辅助、电子商务市场和支付服务,STLA Brain是一个将汽车连接到云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ristiano Amon表示:“高通很荣幸能够扩大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并将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带给Stellantis旗下品牌的未来车型,共同重新定义21世纪的汽车。通过打造覆盖半导体、系统、软件与服务的完整开放式可扩展汽车平台,我们将助力Stellantis集团以及广泛的汽车生态系统引领汽车向数字化时代的转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骁龙数字底盘由面向下一代汽车的开放、可扩展的云连接平台组成,包括远程信息处理和连接、数字座舱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今年2月,为进一步提升骁龙数字底盘网联汽车平台,高通为骁龙车对云服务引入“连接即服务”的全新特性。这项新服务优化了连接、分析、云端和设备开发环境。同月,法拉利宣布将在其公路汽车上使用骁龙数字底盘。此次合作将助力Stellantis集团在所有主要汽车领域使用骁龙汽车平台,实现将全部软件域与高性能计算融合的计划。作为其软件战略的一部分,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30年创造约20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




    现代摩比斯推出UTILe未来保险杠概念

    2022年4月19日

    现代汽车集团报告,现代摩比斯于3月28日发布了其以组合、改造、交互、照明(UTILe)为主题的未来保险杠概念,以改善用户体验。保险杠的设计和结构主要用于电动汽车(EV)和自动驾驶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UTILe融合了多种设计理念。“组合”运用注塑成型技术,将塑料挡泥板、塑料发动机罩(引擎盖)和保险杠组合成单个结构,与传统的汽车前端钢/压板相比,总重量减少了20%。该设计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发动机罩脱开机构,可以从座舱内部操作,进入发动机罩下方的空间。“改造”融入主动式空气襟翼(AAF)设计,可以在高速时关闭进气格栅,从而提高车辆2.3%的燃油效率。当格栅关闭时,AAF提供了一个齐平的格栅表面,可以与照明集成,提升车辆前端的美学设计。“交互”智能前脸使前端模块与LCD屏幕集成,作为通信和消息传输媒介,以提供迎宾功能。外部智能表面的功能包括二维码支付、行人警告和娱乐应用,这些表面还可以作为屏幕,让乘客在车外观看。交互式前脸使用保险杠盖作为扬声器膜片,减轻了75%的总重量和58%的零件数量。至于“照明”方面,前端保险杠依次容纳四个模块:外罩、内透镜、RGB LED/印刷电路板(PCB)、内壳。保险杠上的动态照明模块可展示车辆充电、欢迎/告别、节奏跳动等功能模式。汽车行业的设计趋势正在迅速发展,这种趋势也适用于与照明格栅和车辆标志相结合的汽车前端模块,以及其他集成。除了大灯和尾灯外,外部照明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区分车辆的一个特征,以及用作车辆的个性化声明。随着更多车企向电气化和智能化汽车转型,由于格栅后面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散热器吸入空气,因此汽车制造商可以自由地设计格栅。在电动汽车时代,格栅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正在从实用性向装饰性功能转变。在某些车型中,格栅没有任何用途,而是作为汽车制造商区分品牌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汽车制造商仍然对设计和制造未来汽车的前饰板大力投入以吸引客户的原因。

     



    索尼正式成立新的移动出行公司

    2022年4月12日

    日本跨国企业集团索尼于4月1日正式成立了一家新的移动出行公司——索尼移动出行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新公司将开发一个移动服务平台并实现商业化运营,负责管理“aibo”自主型娱乐机器人、Airpeak专业无人机等业务的发展。它还将推动SRide出租车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交通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索尼曾多次表示,它对未来移动出行市场和这一领域正在开发的技术越来越感兴趣。今年1月,索尼在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全新Vision-S 02电动运动型多用途(SUV)概念车。索尼公司表示其电动汽车(EV)将搭载包括驾驶辅助系统、车内监控系统、变道辅助系统在内的最新安全功能。上个月,索尼和本田宣布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组建战略联盟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

     



    Wejo新推出实时交通智能解决方案

    2022年4月12日

    该解决方案可实时检测交通状况,识别道路封闭和减速情况

    Wejo在4月5日发表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推出了实时交通智能解决方案Wejo RTTITM,该方案可利用网联车辆的数据,对道路交通状况和安全事件提供全面洞见。

    该解决方案具有低延迟、高度微粒化的交通更新,提供实时速度和行驶时间。该解决方案可实时检测交通状况,识别道路封闭和减速情况。

    Wej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ichard Barlow表示:“Wejo一直走在提供网联车辆数据的行业前沿。现在,我们也在为实时交通信息做同样的事情,以帮助客户了解、预测和响应道路和高速公路路况。Wejo RTTI可以帮助客户塑造交通和道路安全的未来,助力打造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的未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车辆数据不仅日益被汽车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使用,也被政府用来开发交通系统。Wejo通过收集车辆数据,提供有关驾驶员表现和交通状况等方面的深刻洞见。

    在今年1月举行的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Wejo与微软合作推出了Wejo神经边缘处理平台。该数据处理平台支持智能处理大规模车辆数据,并提供见解。2021年12月,公司还与梅赛德斯-奔驰互联服务公司合作,为欧洲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和基础设施运营商提供停车数据的实时访问。在欧盟,每天从梅赛德斯-奔驰车辆上传输的匿名车辆停车数据大约有1,000万至1,400万次。

     



    比亚迪与壳牌将在中国和欧洲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2022年4月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全球能源巨头壳牌日前宣布,计划在中国和欧洲合作开发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根据Electrek的说法,双方成立的合资企业将首先在深圳运营超过1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然后将其业务扩展至其他城市。在欧洲,比亚迪和壳牌计划建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MSP)的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该合作,壳牌将通过其充电漫游网络向比亚迪客户提供超过27.5万根电动汽车充电桩。两家公司还将致力于在欧洲主要市场建立电动汽车服务中心;探索提供综合家庭能源解决方案的机会,包括家用储能设备和车网互动(V2G)充电等解决方案,并探索电池性能相关领域全球研发合作的可能性。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壳牌最近与现代汽车签署了一份类似协议,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氢能、数字化和低排放能源解决方案方面开展合作。随着亚洲地区电动汽车需求的增加,两家公司计划首先在位于亚洲的壳牌加油站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然后分阶段进一步扩大充电网络。现代汽车和壳牌还决定,在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较多的欧洲市场提供各种充电优惠。在德国、英国和瑞士,捷恩斯和壳牌Recharge Solutions正在考虑建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关系。壳牌也已经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达成协议,共同开发联合品牌换电站。双方计划到2025年联合建造100座换电站,并率先启动两个换电试点。根据该合作协议,壳牌将在蔚来汽车换电站提供壳牌Shell Recharge高速充电服务,并在指定的壳牌服务站提供换电服务。欧洲的合作将于2022年开始试点运营。壳牌还专注于在中国扩大其作为氢燃料供应商的地位,并在河北省张家口启动了一个电解水制氢和加氢项目。该项目能够为6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燃料。

     



    吉利在丹麦启动甲醇燃料汽车测试项目

    2022年4月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日前与丹麦Circle K、奥尔堡大学和丹麦奥尔堡港合作,在丹麦进行为期15个月的绿色电解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测试和示范试验。作为这项长期试验的一部分,吉利已从其商用车部门向丹麦合作伙伴提供了两辆吉利帝豪甲醇轿车和远程M100甲醇重卡。吉利表示,未来其甲醇汽车将通过欧盟认证,并推广到其他欧洲市场,以支持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是中国甲醇燃料汽车的主要生产商。在过去17年里,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投资逾30亿元人民币(约合4.71亿美元)用于开发甲醇汽车和绿色甲醇技术。吉利表示,选择丹麦作为甲醇燃料汽车的测试地,是因为该国已在甲醇燃料生产、储存和运输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吉利与丹麦合作的目的是在欧洲推广利用Power-to-X技术的绿电甲醇和绿色交通工具,该技术可Power-to-X将来自太阳能或风力发电场的可再生能源电能转化为绿色氢或绿色甲醇等其他形式的能源。据《中国日报》报道,丹麦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项关于Power-to-X能源生产的广泛协议,其中包括12.5亿丹麦克朗(约合1.84亿美元)的政府招标。此外,奥尔堡港还将投资20亿丹麦克朗用于绿色运输。

     



    比亚迪、Lucid Motors将使用英伟达DRIVE Hyperion平台

    2022年3月29日

    在日前举办的GTC大会上,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与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Motors和中国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Lucid Motors将把英伟达DRIVE Hyperion平台应用于当前和未来的车型,包括计划于2024年发布的Project Gravity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比亚迪将基于英伟达Hyperion 8平台打造下一代新能源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英伟达Drive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AI)的平台,结合了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和环绕立体视觉等技术,可支持L2级+至L5级全自动驾驶汽车(AV)。英伟达于本月开始生产其DRIVE Orin系统芯片(SoC),该芯片具有每秒超过250万亿运算(TOPS)的计算性能,处理性能比公司之前的系统芯片Xavier高出7倍。DRIVE Hyperion 8架构目前正在生产中,Hyperion 9架构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Hyperion 9传感器套件将配备14个摄像头、9个雷达、3个激光雷达和20个超声波传感器。

    小鹏汽车在其快充网络中增加20千瓦直流充电桩

    2022年3月29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小鹏汽车日前在其快充网络中推出了一款输出功率为20千瓦的全新直流充电桩。与小鹏汽车此前7千瓦充电桩相比,新的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效率提高了3倍,充电一小时可为电动汽车提供150公里的续航里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推出,将帮助小鹏汽车客户改善其充电体验,此前小鹏汽车仅提供7千瓦交流充电桩和180千瓦直流充电桩。小鹏汽车表示,这款新型充电桩已在安阳、普洱、亳州和三沙四个城市上线,并计划在酒店和旅游景区等更多地点推出这款新型充电桩。截至2月底,小鹏汽车在中国拥有848座超级充电站和174座目的地充电站。

    丰田将在美国2022款Mirai上搭载Toyota Teammat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2022年3月22日

    丰田将在美国市场推出的2022款Mirai燃料电池汽车(FCEV)上搭载名为Toyota Teammate的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根据公司3月10日发布的一份声明,该系统将提供高级驾驶辅助和高级泊车功能。丰田在声明中表示,高级泊车功能将是该系统的标配,而高级驾驶辅助则是选配功能。声明称,高级驾驶辅助功能“旨在通过准确检测驾驶状况,在驾驶员主动监督下计划和执行加速、制动和转向指令,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它还可以让车辆在车道内跟随其他车辆、转变车道、在某些立交桥和交通拥堵时导航以及超车。”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尽管在一些高速公路上,该系统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但眼睛依然需注视前方道路。驾驶员需监控高级泊车功能的运行;不过,该系统在侧方停车与倒车入库时,可控制转向、加速、制动和换挡等功能,从而实现解放双手。该系统利用车载摄像头和传感器,在泊车过程中显示车辆的360度全景影像。Mirai Limited版车型可选配Toyota Teammate系统,该车型起售价为66,000美元,系统售价为5,170美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Toyota Teammate L2级系统在雷克萨斯产品上被称为Lexus Teammate,但该系统在美国是首次应用于Mirai车型。该系统已于2020年在日本投入使用。预计该系统将搭载于美国市场销售的雷克萨斯LS 500h混动汽车;但目前还未上市,雷克萨斯也没有确认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在日本,该系统已于2020年搭载于LS车型,同时,这一系统也搭载于其他有限的车型。在美国Mirai车型上搭载该系统的决定令人们倍感兴趣,因为Mirai是一款供应有限的车型,主要面向加利福尼亚州,该州拥有美国最完善的氢燃料补给网络。

    宝马集团将与高通和Arriver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软件解决方案

    2022年3月22日

    据欧洲新闻社报道,宝马集团日前宣布将与高通技术公司和Arriver进行长期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据消息人士透露,三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包括新车评价规范(NCAP)、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到L3级高级自动驾驶汽车功能。这些软件功能的共同开发基于在宝马iX上推出的现有宝马自动驾驶软件栈,通过此次合作该软件栈将在下一代产品中进一步扩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家汽车制造商将试图基于通用参考架构、传感器套件规格和安全要求,打造一个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2021年,宝马集团表示将使用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支持其下一代汽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宝马计划在全面完善L3级自动驾驶汽车后推出一款自动驾驶汽车(AV)。宝马最初计划在2021年推出具有完整L5级自动驾驶功能的iNext。然而,现在宝马表示将首先推出L3级自动驾驶功能,并计划在明年推出搭载英特尔自动化技术的7系全尺寸轿车。高通以支持手机应用而闻名,但公司正积极将其业务扩展到汽车领域。高通表示,凭借其C-V2X 9150芯片组在无线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提升车辆到一切(V2X)的连接体验。去年,高通推出了其名为Snapdragon Ride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线。

    广汽集团投资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禾多科技

    2022年3月15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自动驾驶汽车(AV)初创公司禾多科技日前已从广汽集团获得数亿元融资。此次投资将推动两家公司优势整合,并推进广汽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开发和产业化落地。该投资还将有助于降低整体量产成本。据报道,广汽将在今年推出搭载禾多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与禾多科技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10月,当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专注于开发L2级+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功能。两家公司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和开发L3级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禾多科技成立于2017年,提供从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闭环到嵌入式系统、系统迭代进化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将与Uniphy合作开发下一代智能人机界面解决方案

    2022年3月15日

    根据Uniphy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宣布将与现代汽车合作开发汽车智能人机界面(HMl)。两家公司将使用Uniphy的专利技术Canvya 3D智能表面技术来开发车载用户界面。HMETC车身内饰工程设计部门的Firat Tapti表示:“HMETC[现代汽车欧洲技术中心]认为Uniphy的3D智能表面解决方案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基于Uniphy专利技术的固有特性,同时还具有结合一系列人机界面功能的先进能力。这使得3D智能表面很容易实现,同时也给产品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自由性。我们已迫不及待地想把与Uniphy合作开发的全新解决方案推向全世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Uniphy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算法和专利技术来开发一个3D智能界面。它将非导电的手指压力触摸传感与物理人机界面功能(包括转盘、按钮和滑块)整合在一起。此外,它还支持触觉反馈、触摸手势和近距离识别。Uniphy首席执行官Jim Nicholas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现代汽车集团合作。现代汽车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不懈和负责任创新。我相信,两家公司强大实力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将前所未有地革新车内体验。”

    自动驾驶卡车将改变物流行业的格局

    2022年3月8日

    意义:随着数字化以及其他可能显著降低陆路货物运输成本的技术进步的涌现,物流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无人驾驶乘用车受到的关注最多,但预计自动驾驶技术将对全球卡车和物流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在线购物的快速增长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以及对货物交付提出更快的需求,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已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卡车运输,以支持日益增长的电商领域不间断的供应链物流。

    展望:提高车辆安全性是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车辆的主要目的之一。除了安全性之外,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助于缓解道路拥堵、减少排放和降低油耗。随着自动驾驶卡车变得越来越流行,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看法将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和采用起到加速或阻止的作用。

    随着数字化以及其他可能显著降低陆路货物运输成本的技术进步的涌现,物流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无人驾驶乘用车受到的关注最多,但预计自动驾驶技术将对全球卡车和物流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在线购物的快速增长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以及对货物交付提出更快的需求,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已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卡车运输,以支持日益增长的电商领域不间断的供应链物流。作为自动驾驶汽车(AV)众多潜在业务用例之一,自动驾驶货物运输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预期的情况是最终能够取消人类驾驶员的成本,从而使商家和消费者都能享受更经济的货物运输服务。因此,由于驾驶员日益短缺、效率改善和安全性提高,自动驾驶卡车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驾驶员日益短缺

    卡车驾驶员短缺正在加剧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导致卡车行业难以满足电商领域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根据美国卡车运输协会2021年10月的一项估计,美国卡车驾驶员的缺口达到8万名的历史最高水平。该行业组织表示,由于劳动力老龄化和预期的货运量增长,到2030年,这一缺口可能增加到超过16万名。欧洲和中国卡车驾驶员也有类似的缺口,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状况。此外,限制驾驶员连续驾车时间也会限制货车运输能力。因此,对于那些试图解决卡车驾驶员短缺问题的企业来说,自动驾驶卡车开发商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闲置和低效的运力

    物流行业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闲置和低效的运力;因此,这些卡车将实现集装箱在堆场和港口的自动装卸,从而提高效率。低利用率不仅降低了供应链其他环节的运营和配送效率,还增加了公路上运行卡车的数量,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这些低效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来解决。由于相较于公路卡车在货运场站行驶的距离较短、速度较慢、场地封闭,因此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雷达等自动驾驶汽车的硬件组件在货运场站的部署更加容易。这些配送中心很可能会成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负责将货物从仓库和工厂运输至道路系统。许多企业都在寻找自动化运营的机会,以提高吞吐量、效率和货物监控,并减少污染和提升安全性。例如,中国卡车制造商中国重汽与天津港集团公司合作,在中国港口开发和运营自动驾驶智能卡车,首辆卡车于2018年4月投入运营。这些卡车成为港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一部分,进一步提高效率。根据天津港集团发布的一篇新闻稿,2018年和2019年,自动驾驶卡车帮助天津港实现整体作业效率提升,并将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分别降低了25%和50%。

    提升安全性

    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高卡车的安全性。由于卡车的尺寸和重量巨大,驾驶8级重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造成事故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自2015年以来,卡车驾驶员的死亡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目前有超过90%的事故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根据美国运输部负责监管卡车行业的联邦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的数据,2019年,美国有5,237辆大型卡车和公共汽车发生致命事故,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2%。驾驶员注意力分散以及危险驾驶被认为是死亡人数增加的最大原因,自动驾驶卡车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与人类驾驶员相比,自动驾驶卡车系统可以提供360度全景影像、处理更多信息并且反应速度更快。

    自动驾驶卡车行业的现状

    科技企业一直在开展各类自动驾驶卡车试点工作,目前这些项目将卡车部署在有限的区域内,卡车的行驶范围会限制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之内。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验证自动驾驶系统,最先将应用于长途运输,在简单的州际运输和晴朗天气下的高速公路上部署。其次是将试点扩大到更具挑战性的驾驶环境,旨在将自动驾驶功能从L1级提升至完全自动驾驶的L5级。大多数自动驾驶卡车测试都是在美国进行,因为美国已有43个州允许开展8级自动驾驶卡车测试,其中24个州允许自动驾驶卡车商业部署。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州受到推动。然而,加州作为全球科技和创新中心,规定企业只能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轻型自动送货卡车。2019年4月,负责管理该州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的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允许各公司测试重量在10,001磅(约合4,536公斤)以下的自动送货车辆,即1级和2级卡车,而从3级至8级在内的所有其他车辆(包括半卡车、公共汽车和重型工程车)仍然不得在加州开展自动驾驶测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提高车辆安全性是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车辆的主要目的之一。除了安全性之外,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助于缓解道路拥堵、减少排放和降低油耗。随着自动驾驶卡车变得越来越流行,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看法将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和采用起到加速或阻止的作用。加快商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采用的战略计划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框架、新法规、合适的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与制造商的合作。联邦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都应该认识到,公众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接受程度是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必须向地方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以发展城市行车环境,比如专用车道、清晰标识,以及特定的专用或改建高速公路。各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允许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卡车,这反过来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此外,行业领导者也已经组成一个联盟,目的是让公众进一步了解自动驾驶汽车及其潜力。另一个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方面是保险责任问题。随着车辆从非自动驾驶转向驾驶辅助系统和完全自动驾驶,事故的保险责任可能会从消费者转移到汽车制造商。这是由于大部分驾驶决策是由车载计算机系统做出。

    尽管自动驾驶卡车仍面临监管、技术和商业投资回报等诸多挑战,但预计卡车行业将成为展示自动驾驶技术的首个可行的商业案例。自动驾驶卡车有可能从根本上重塑物流行业,这将为价值链各个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地图公司易图通将为福特在中国的智能汽车提供地图技术

    2022年3月8日

    地图公司易图通(EMG)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公司将为福特在中国的两款新车型提供地图服务。福特Evos和野马Mach-E电动汽车均配备了福特BlueCruise主动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将使用易图通提供的地图技术。BlueCruise支持L2级自动驾驶辅助技术,但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驾驶环境。易图通的地图服务覆盖中国大陆大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并使用无线(OTA)技术进行更新,为BlueCruise提供技术可靠性支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与长安汽车此前共同出资50%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长安福特。2021年12月,福特开始向中国客户交付Mach-E。福特BlueCruise系统与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和通用汽车Supercruise系统类似,可帮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驾驶时解放双手。易图通是箩筐旗下子公司,通过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中国的导航电子地图和高清地图。易图通的地图数据库覆盖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道路总长达到900万公里。

    现代摩比斯计划在汽车芯片、未来出行领域投资8万亿韩元

    2022年3月1日

    据韩联社报道,现代摩比斯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8万亿韩元(约合67亿美元),用于推动汽车芯片、机器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等领域的发展,作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动力。根据该公司披露的监管文件,其中3万亿至4万亿韩元将用于提高其在汽车芯片、软件、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以及城市空中交通和机器人技术等新领域的竞争力。其余资金将用于资本支出,以确保电动汽车等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另外,现代摩比斯还计划通过发放中期分红、股份回购、注销等方式,提高股东收益。该公司将在2022财年将股息支付率维持在20-30%。它还将花费大约3,300亿韩元来回购自己的股票,其中价值625亿韩元的股票将被注销。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一直在加强其在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汽车、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能力,同时还在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在2022年消费电子展上,该公司展示了一款微型移动出行电动概念车M.Vision POP和一款环保的城市配送车M.Vision 2GO。这家韩国零部件制造商所做的这些工作符合其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向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目标。现代摩比斯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为提高股东价值,已完成了2019年2月宣布的为期3年的股票回购和注销计划。自2019年以来,公司已完成价值1万亿韩元的股票回购,并注销了价值1,880亿韩元的回购股票以及价值4,600亿韩元的现有库存股票,并且还支付了1.1万亿韩元的股息。现代摩比斯将于3月23日举行股东大会,对股东回馈方案进行投票。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考虑通过美国子公司进行海外扩张

    2022年3月1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正考虑在美国建厂。据报道,根据提供给《中国日报》一份的公司会议记录显示,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告诉包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腾讯和淡马锡在内的众位投资者,公司“正在研究在美国本土化生产的可行性”。不过并未就在美国建厂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中国日报》报道,在宁德时代于2月12日就针对其业务的恶意谣言向中国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后,曾毓群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举行了会议。此前流传的恶意谣言包括该公司正在寻求专业建议以应对美国的制裁,以及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供货协议谈判失败。宁德时代过去两年的重大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这家电池制造商对本土市场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主要竞争对手LG能源解决方案夺走的担忧,因为LG能源解决方案拥有更为均衡的全球生产网络,在中国和美国均设有工厂。LG能源解决方案正在与通用汽车通过合资企业Ultium LLC共同建设新的制造工厂。这家韩国电池制造商还表示,计划投资45亿美元在美国扩大电池制造能力,不过据悉这其中并不包括针对Ultium LLC的投资。

     



    极星展示极星5全铝粘接平台


    2022年2月24日

    极星宣布已为即将推出的极星5开发一个平台,该平台由公司的英国研发团队开发。公司表示,这一全新的定制化全铝粘接平台将提供一流的动力学性能、刚度和安全表现。极星表示,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制造工艺,可以实现车身和平台一体化打造,从而缩短了传统的开发时间,并加速了极星5的开发进度。新工艺据称解决了全铝粘接在大批量生产方面面临的质量挑战,使车主能够获得全铝粘接平台带来的轻量化和高刚度的优点。极星表示,这款白车身的重量预计将低于其他尺寸更小的车型,但仍具有领先的安全水平。公司表示,这将带来更快的开发节奏、更高的品质和平台强度。极星声明还指出,“开发这款定制化平台的决定才能使品牌能够交付一款与其灵感来源Precept概念车保持一致的量产车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星5将是一款基于Precept概念车打造的四门GT车型。该车型的研发工作是在2019年建造的极星研发中心进行,当时共有60名工程师参与。在宣布新平台的同时,极星还指出,未来几个月将为该中心再招聘500名工程师。虽然极星是由沃尔沃和吉利合资打造,但它将自己描述为“一家独立的瑞典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这一新平台可以帮助公司发展得更加独立。极星也在寻求上市,并已证实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该目标。在极星3和极星4相继于2022年和2023年发布之后,极星5将于2024年推出。随着极星5的上市,这个高端品牌将覆盖多个细分市场。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销量将达到约13万辆,2030年将达到19.9万辆。在吉利品牌稳定的情况下,2030年极星年销量预计将落后于吉利、沃尔沃、领克和极氪。

    2024极星5平台
    照片由极星提供




    Mobileye、Beep、本特勒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穿梭班车,计划于2024年发布

    2022年2月24日

    根据Mobileye、Beep和本特勒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三家公司计划合作研发微交通自动驾驶汽车(AV)并于2024年在美国推出。此次合作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打造一款针对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交通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汽车。根据声明,这三家公司计划“以可扩展车辆开发、端到端系统集成、自动驾驶平台和交钥匙移动出行运营管理和技术等能力,满足开发和部署自动驾驶汽车的端到端需求。”这些纯电动自动驾驶穿梭班车将在北美公共和私人社区部署。目标是打造一款L4级自动驾驶汽车,这意味着其将在地理围栏限定的区域内实现自动驾驶。本特勒EV Systems将提供可扩展和模块化的平台来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并将所有单独的子系统集成到最终车辆中。这款自动驾驶汽车将在美国生产,但具体地点尚未公布。本特勒将负责车辆的工业化和量产。本特勒EV Systems公司董事总经理Marco Kollmeier表示:“这些穿梭班车需要以最佳的成本和最优的乘坐舒适度,全年无休的在公共或商业使用中保持稳定运行。

    因此,我们决定与合作伙伴Mobileye和Beep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完全符合市场需求的自动驾驶穿梭班车。”Mobileye将通过其Mobileye Drive系统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Beep已经在美国许多地方测试了自动驾驶电动穿梭班车,公司表示,已与“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密切合作,作为其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的一部分,并应用多年的学习经验协助新平台的设计,重点关注安全方面”。Beep的经验包括机器学习、智能情境路径和中央指挥中心平台。根据设想,这款自动驾驶汽车将包括12至14个座位,取消方向盘或踏板,这需要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些车辆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最高车速限制在每小时不超过35英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三家公司并未透露以下问题的详细信息,包括此次合作的资金或财务细节,以及最初计划部署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区域。这些公司没有透露计划的生产地点以及初期打算部署自动驾驶汽车的数量。此前,Beep已经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乔治亚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地开展了自动驾驶汽车试点项目。




    大陆集团计划到2024年量产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2022年2月16日

    意义:今年,大陆汽车正计划与Volterio合作将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投入量产。

    展望:大陆集团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似乎是首个在商业上可行的智能充电系统,并已经确定了生产日期,这项关键技术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推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汽车电气化进程。

    汽车充电口 埃信华迈

    据大陆集团日前发布的一份新闻稿,公司公布了一项可能加速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的关键技术,即智能电动汽车(BEV)充电系统。大陆集团目前正与初创公司Volterio合作研发这项新技术;两家公司经过合作讨论后发现双方曾同时独立研究过类似的解决方案。大陆集团开发和生产服务供应商大陆工程服务公司(CES)将把自己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与Volterio的技术相结合;CES还将能够满足所有必要的认证标准,同时进一步开发系统直至生产成熟。双方计划在今年推出首个接近量产的系统。在2024年开始全系列量产之前,双方将向汽车制造商和其他潜在客户进行系统演示,并计划在德国投产。

    大陆集团和Volterio的智能充电系统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充电接口单元内置在车辆下部,充电单元位于车库或停车位地板。一旦车辆停稳,这两个部件就会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连接,并且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超宽带(一种用于短程数据传输的基于无线电的通信技术)进行控制。这意味着,车辆不必精确地停放在正确位置,充电器和连接器就能实现连接;车辆实际停车的位置与最佳停车位置之间允许有30厘米的最大误差,系统会自动与连接器对齐。由于有实体连接,这使得该系统比无线充电系统更有优势,无线充电技术此前被提出用于停车场充电。这意味着系统没有能量损失,无需精确停车就可以进行充电。物理连接器采用锥形设计,使得各单元间进行各种校准和定向。CES总经理Christoph Falk-Gierlinger博士对此次合作评论道:“在推动电动汽车更方便、更适合日常使用方面,我们的智能充电系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与Volterio合作,我们将成为开发高效、简单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的理想合作伙伴,这次合作也将Volterio这一年轻初创企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与CES开发经验和汽车专业知识结合了起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电气化进程而言,该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进展。由于大约一半的欧盟居民没有车库或车道供他们在家中为纯电动汽车充电,因此需要为这些消费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家庭充电解决方案。虽然这一解决方案并不一定能帮助那些没有配套路边停车位的潜在电动汽车购车者,但它可以很容易地在市中心停车场以及欧洲和其他地方公寓配套的停车场中推广。这对用户也有许多潜在好处。与传统充电站不同,用户无需担心在狭窄的车库中搬运沉重、可能被污染或被雨水浸湿的充电电缆,而且与前面提到的无线充电设施不同,该系统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停车。与无线解决方案相比,该系统的安装成本要低得多,也更加灵活,不过安装费用尤其是安装到现有停车基础设施上的费用,是系统推广的主要障碍。大陆集团和Volterio将重点放在系统的量产和可扩展性方面。其他公司也曾提出智能充电系统方案,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众汽车(VW),但其移动储能单元方案似乎比大陆的方案更加难以落地。这意味着该系统的生产是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据大陆集团称,该系统还可以进行改装,因此可以应用于现有的纯电动汽车设计。该系统最初将面向私人家庭使用,交流电充电功率为22千瓦。该产品的第二阶段将作为面向公共区域使用的一个快速充电解决方案,并且可以伸缩至地下。这将能够为停车场、充电站或工厂区域提供超过50千瓦的直流充电能力。这项技术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已经接近于量产。毫无疑问,在2024年开始量产之前,大陆集团将在未来两年花费大量时间,试图将其作为一个首选充电解决方案销售给高端汽车制造商。




    壳牌在中国启动制氢项目,为北京冬奥会燃料电池汽车车队提供动力

    2022年2月16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壳牌在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启动了一个电解水制氢和加氢项目。该项目能够在2月4日开幕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为张家口赛区6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FCV)供应燃料。据Gizchina报道,20兆瓦电解水制氢项目是壳牌在中国的首个商业化氢能项目。该项目是壳牌中国与张家口市交投集团于2020年11月成立的合资企业(JV)的一部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推动在商用车上大规模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物流货车、公共汽车和重型长途卡车。中国政府此前发布了在全国率先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五大产业集群,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是其中之一。据壳牌介绍,位于张家口市的20兆瓦电解水制氢和加氢项目是合资企业的第一阶段。两家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第二阶段将产能提高至60兆瓦。据氢能源公司北京亿华通称,共有超过1,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助力北京冬奥会。




    英特尔计划在美国建立半导体工厂

    2022年2月9日

    英特尔日前宣布,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一个先进芯片制造中心。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计划声明称,该工厂将于2025年底投产。英特尔表示,预计该项目将为英特尔公司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并在工厂建设过程中创造7,000个建筑工作岗位。公司计划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附近的利金县建造一座占地1,000英亩的新工厂。英特尔表示,这一大型生产基地最多可容纳8家芯片制造工厂,并为公司运营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支持。英特尔表示,该基地在未来十年内的总投资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英特尔表示,首批两家工厂的规划将立即启动,预计将于2022年底开工建设,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英特尔还表示,已有多家供应商表示计划在该基地建立实体业务。英特尔制造、供应链和运营高级副总裁Keyvan Esfarjani在声明中表示:“这个大型生产基地的投资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半导体工厂不同于其他工厂。建设这座大型半导体生产基地类似于建设一座小城市,将会形成了一个由配套服务和供应商组成的充满活力的社区。俄亥俄州是英特尔在美国扩张芯片业务的理想地点,因为这里拥有大量顶尖技术人才、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悠久制造业的历史。不过,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扩张范围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芯片法案》提供的资金支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该工厂投产后,对芯片制造的投资预计将使汽车及其他行业受益,但这还不足以使其产量对库存压力产生立即影响。不过从长远来看,该工厂将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国内制造能力,以生产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先进汽车应用的设备。但是,英特尔也表示,这项投资取决于美国政府的资助。美国总统拜登已提议为此类项目提供52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支持,但该提案尚未获得通过。拜登总统利用英特尔此次发表的声明再次呼吁国会通过这份提案,他说:“我希望有其他企业能像英特尔一样,在其他城市和州发表类似的投资声明。这就是我希望国会立即通过这项提案的原因。”美国参议院在2021年年中通过了这项拨款提案,但在众议院被搁置。这项用于支持半导体制造和研发拨款达520亿美元的提案,是一项规模更大的拨款法案的一部分。




    梅赛德斯-奔驰与Luminar合作开发激光雷达技术

    2022年2月9日

    Luminar日前宣布将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部署激光雷达技术;根据Luminar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梅赛德斯打算使用该公司的Iris激光雷达技术,并准备进行批量生产。Lumina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ustin Russell表示:“双方达成的这一合作伙伴关系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展示了消费汽车大幅提升的安全性和自动驾驶功能如何从科幻小说走向主流。梅赛德斯-奔驰一直是汽车行业的技术领导者和先行者,其品牌也是汽车创新、安全、豪华和品质的代名词。”戴姆勒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负责开发和采购的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äfer表示:“与Luminar的合作是对现有领先和尖端科技公司合作名单的完美补充。梅赛德斯-奔驰L3级自动驾驶技术标志着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我完全相信,双方此次达成合作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未来目标的规划。此次合作是梅赛德斯-奔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非常高兴Austin Russell和Luminar能与我们一起携手共进。”据《汽车新闻》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在合作协议中还将获得150万股Luminar股票。Luminar Iris系统可探测600米范围内的物体,在250米范围内可检测反射率小于10%的物体,这有助于在黑暗中探测物体。Luminar与梅赛德斯达成的协议也意味着该公司将与汽车制造商开展直接合作,而非以一级供应商的身份供应产品。《汽车新闻》援引Russell的话称,他更喜欢直接合作的关系。Russell表示,“对于这类复杂的激光雷达系统,你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知识。你也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一个设计方案,然后让供应商生产一百万件产品。与汽车制造商的直接合作关系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出色的闭环反馈循环,从而帮助我们快速推动研发工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声明是对Luminar此前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又一补充,Luminar曾在2022年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与沃尔沃合作。不过,两家公司都未详细说明梅赛德斯哪些车型可能会首先部署这项技术。这些声明表明,汽车制造商相信Iris技术未来具有应用前景。此外,Luminar还与丰田和上汽达成合作。Luminar也已经与戴姆勒建立了联系,目前正与戴姆勒卡车公司进行合作。Luminar已于2020年底成功上市。




    宁德时代为电动汽车推出换电服务


    2022年1月27日

    意义: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中国推出了其换电服务品牌EVOGO。

    展望:中国监管部门计划进一步扩大换电基础设施,这在吸引新投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提出在中国11个城市开展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包括北京、武汉、南京和重庆。

     

    图片由Shutterstock提供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中国推出了其换电服务品牌EVOGO。宁德时代表示,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CAES),该公司将很快开始在中国10个城市以EVOGO新品牌提供换电服务。这家电池制造商在一场在线发布会上展示了其换电解决方案,并提供了有关电池块、换电站和服务应用设计的技术细节。据elecive介绍,这款电池块(宁德时代称之为“Choco-SEB”)采用了该公司的电池封装技术。将电池直接集成到电池组中。“SEB代表换电块,而‘Choco’是指SEB的外观就像一块巧克力,”elective表示。由于电池包装技术,结构紧凑的巧克力SEB换电块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电池块的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每个电池块可以提供200公里的续航行程。据CnEVPost报道,宁德时代表示其换电服务可适用于全球80%的市场上的汽车,以及未来三年基于纯电动平台开发的车型。这家电池制造商还在EVOGO品牌发布会上展示了其换电站。换电站占地面积大约为3个车位,单个电块换电大约只需要1分钟。宁德时代还宣布,一汽奔腾NAT将是第一款采用其换电系统的车型。不过,在当前阶段,电池制造商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奔腾NAT的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宁德时代是最新一家宣布计划支持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换电领域正日益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兴趣。2021年11月,英国石油巨头BP与中国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合作在广东省广州市提供换电服务,吉利也表示今年将推出一个换电服务品牌。吉利于1月19日发布了其首款搭载最新换电技术的车型枫叶60 S。通过与力帆科技成立的合资企业,吉利的目标是到2025年推出5款纯电动换电车型,并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各地建设5,000座换电站。据《中国日报》报道,目前中国约有16万辆换电汽车,主要集中在出租车、物流和租赁行业,另外还建成了近900座换电站。奥动新能源和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是中国国内最大的两家换电站运营商。中国监管部门计划进一步扩大换电基础设施,这在吸引新投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提出在中国11个城市开展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包括北京、武汉、南京和重庆。预计试点城市在两年内将推广换电车辆超过10万辆,并建成超过1,000座换电站。

     




    别克在中国发布OTA升级,以增强GL8的辅助驾驶系统

    2022年1月27日

    别克日前宣布将面向中国国内的别克GL8 Avenir和ES等车型发布OTA远程升级。升级后的GL8将增加指令变道等功能。此外,升级还将优化部分车型的车道居中控制和交通拥堵辅助系统。OTA升级将自动推送至适用的GL8改款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客户完成升级大约需要5分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别克表示,OTA升级后将允许GL8 Avenir和ES等车型的车主使用别克的指令变道功能,并优化别克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AS)套件别克eCruise Pro上的多项功能。据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新功能将允许转向灯打开时车辆自动换道。当无法安全自动变道时,仪表盘上会显示信号及讯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公共巴士制造商GILLIG与RR.AI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2年1月20日

    根据公共汽车制造商GILLIG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RR.AI达成合作,将联合开发用于美国通勤公共巴士的自动驾驶技术。双方将联合开发用于公共巴士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允许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两家公司还将共同开发和测试诸如自动紧急制动、精确对接、公交站场自动化、盲点检测和行人避让等安全功能。GILLI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erek Maunus表示:“我们双方对此次合作都感到非常满意。GILLIG团队致力于提供变革性产品和解决方案,使交通安全、高效,并助力消除道路拥堵。RR.AI也同样致力于这些重要目标。我们很高兴能与技术领先的RR.AI合作,将先进的车辆自动化技术带到美国各个城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加拿大NFI集团子公司GILLIG和加拿大Novabus是美国公共巴士的主要制造商。GILLIG计划在其所有巴士车型中部署这些自动化技术,并将最先应用于最新的电动巴士车型。事实证明,研发机器人出租车的难度和成本都超出了预期,因此投资者正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卡车和其他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车辆自动化在这些领域可能很快就能实现。RR.AI是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初创公司Robotic Research旗下的一个部门,该公司最近完成了2.28亿美元的A轮融资。Robotic Research计划利用注入的资金,进一步推动RR.AI为卡车、公交车和物流车辆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开始研发汽车半导体

    2022年1月20日

    据《韩国商业日报》报道,现代汽车已经开始为汽车开发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现代汽车将与功率半导体公司Power Cube一起研发利用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氧化镓(Ga203)等新材料制造的半导体。新一代半导体的性能要优于目前的硅基半导体。现代汽车也将与韩国晶圆厂签订新的订单。据报道,公司将把氧化镓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和微控制器单元的生产外包给国内代工企业。此外,现代汽车还将与三星电子展开合作。现代汽车将在高端品牌捷恩斯车型上使用或正在考虑使用三星电子的相机影像传感器、汽车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信息娱乐系统应用处理器等产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半导体短缺,现代汽车自2021年1月开始被迫中断了韩国和海外多家工厂的生产,这对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造成严重影响。截至1月7日,埃信华迈对供应短缺的评估显示,2021年现代汽车集团的产量损失约为19.9万辆。2022年第一季度,还将有1.3万辆产量面临风险。2021年10月,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José Muñoz表示,现代汽车正在研发自己的芯片,他表示,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现代汽车零部件子公司现代摩比斯将在这一内部研发计划中发挥核心作用。现代汽车的目标是,通过自主开发半导体,减少对芯片企业的依赖,促进韩国半导体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最近,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正逐步增加,通过高速处理理解和预测数据以提高驾驶安全变得至关重要。丰田、通用汽车和大众等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与德国英飞凌和荷兰恩智浦等全球无晶圆厂合作开发下一代半导体。




    松下推出带有眼球追踪系统的AR HUD 2.0

    2022年1月10日

     

    该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高和头部运动进行调节

     

    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松下汽车系统公司在1月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已推出了一个具有专利眼球追踪技术的车载增强现实(AR)HUD 2.0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一个红外摄像头,可以将道路数据聚焦到驾驶员的视野中。该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高和头部运动进行调节,并调整视觉效果。


    松下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Andrew Poliak表示:“松下AR HUD 2.0延续了将集群和HUD等显示域向上集成到中央信息娱乐计算模块的趋势,并将这些渲染模块应用到软件定义汽车中。通过将专有的眼球追踪技术集成到HUD中,我们可以准确了解驾驶员正在注视的位置,对现实世界进行精确地对焦、测量和跟踪,从而提高驾驶员视野中图像的真实程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该系统利用了松下先进的光学技术以及视差对齐和动态自动对焦。AR HUD 2.0由eCockpit信息娱乐控制器Skip Gen 2提供支持。光学设计和由人工智能导航软件支持的高分辨率AR图标,可以更好地帮助了解车辆的环境变化。


    AR HUD还拥有动态自动对焦、高分辨率DLP、3D AR图标、AI映射智能、倾斜图像平面(双图像平面)、模拟3D展示等功能,并且十分具有成本效益。




    OpenSynergy将展示其汽车虚拟化平台

    2022年1月10日

    该SDK基于第四代骁龙汽车驾驶舱平台打造

     

    来源:Getty Images/Jackie Niam


    OpenSynergy在1月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其汽车虚拟化平台COQOS Hypervisor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进行了演示。


    该SDK基于第四代骁龙汽车驾驶舱平台和使用OpenSynergy虚拟化技术的骁龙ADP打造。它展示了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安全、舒适和可靠的功能。


    OpenSynergy产品经理Isaac Trefz表示:“在CES上,我们将在最新的骁龙汽车驾驶舱平台上展示最新版本的汽车虚拟平台COQOS Hypervisor SDK。我们相信,通过将现有硬件系统的集成应用移植到由高通技术和OpenSynergy提供的这一强大的驾驶舱解决方案中,汽车制造商将创造无限的创新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OpenSynergy展示了一个使用Linux和安卓操作系统(OS),并在COQOS虚拟化平台和骁龙ADP上运行的驾驶舱域控制器,两个操作系统共享如图形处理单元(GPU)、块设备和触摸输入等设备,并使用Virtual I/O(VIRTIO)开放标准。仪表盘将采用Linux系统,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将采用安卓操作系统。


    OpenSynergy首席执行官Regis Adjamah表示:“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与高通技术的合作日益加强。第四代骁龙汽车驾驶舱平台已成为我们为下一代汽车开发基于标准的汽车虚拟平台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2021

    依维柯与智加科技合作,将在欧洲和中国推出自动驾驶卡车试点项目

    2021年12月31日

    根据依维柯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已与智加科技合作,将在欧洲和中国推出自动驾驶卡车试点项目。根据合作协议,智加科技将把其自动驾驶卡车技术集成到依维柯最新一代S-WAY重型卡车中。两家公司将联合测试L4级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在各种路况和驾驶场景下行驶的能力,不过这些测试将配备安全驾驶员。智加科技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Shawn Kerrigan表示:“我们一直强调自动驾驶系统应用需要经过广泛测试,以验证其能否应对各种天气、地形和驾驶场景的考验。本次试点项目将智加科技可量产、高性能全栈自研L4自动驾驶技术与依维柯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及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从而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卡车量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依维柯此前已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与智加科技的合作将加速高度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智加科技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商业运输。智加科技最近向中国卡车制造商中国一汽交付了PlusDrive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首批量产系统。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其安装PlusDrive解决方案已投入使用的卡车数量将超过10万辆。




    小米公布自动驾驶技术专利

    2021年12月29日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TechGenyz网站12月3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小米汽车正在全面研发中,官方声明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据最新报道,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一项名为“自动驾驶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还展示了系统如何根据标准的自动驾驶能力水平控制目标车辆自动驾驶。此外,该技术还确保了车辆具有与当前所在道路等级适配的自动驾驶能力等级,从而使车辆能够执行自动驾驶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显而易见的是,各家科技巨头都在跃跃欲试,进入不断扩张的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从苹果到华为,每家公司都开始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消费者也在急切地等待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量产。




    雷诺选择达索系统平台进行产品和出行服务开发

    2021年12月29日

    据雷诺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该公司已选择达索系统3DEXPERIENCE云平台来开发产品和移动出行服务。该平台是一个在协作虚拟环境中集成3D设计、仿真和信息智能软件的商业体验平台。雷诺公司希望此次合作能够改善数据共享和协作,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相较于1月份公布的Renaulution战略规划,该项目有望进一步实现价值创造。雷诺表示,这将使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能够实时共享,并用于管理其不同产品配置的虚拟孪生产品。根据雷诺的声明,该平台将用于设计、产品工程、工业生产工程、零部件和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和质量等环节,预计将有2万多名员工使用该平台。雷诺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表示:“我们向技术型、服务型和能源型公司的转变必须要充分利用合作。3DEXPERIENCE平台将工程与所有学科连接在一起。我们将拥有更出色的灵活性、速度和效率,从而更快地开发全新出行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雷诺预计,更快的协作和数据共享将有助于缩短约一年的汽车研发时间,并降低成本。随着技术加快发展和整个行业电气化推进的压力增大,缩短汽车开发时间和保障丰富的数据共享变得至关重要。对于雷诺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来说,其在全球已拥有大量研发基地,与一些员工和产品研发基地较少的小型初创公司相比,雷诺在管理协作方面可能更加困难。协作交互工具是加速开发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极星在欧洲为极星2车型提供OTA性能升级

    2021年12月22日

    极星宣布将在部分欧洲市场为其极星2车型提供无线(OTA)性能升级的选择。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英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芬兰、丹麦、德国和奥地利的极星2双电机长续航版车主可以体验这一升级。升级后,电机功率将提高50千瓦,至476马力,扭矩提高20牛米,至680牛米。这意味着升级后的极星2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4.6秒。该品牌指出,此次升级可以在时速70公里至130公里之间提供额外的动力和扭矩作为助力,有助于将时速80公里至120公里之间的加速时间缩短0.5秒,至2.2秒。公司表示,客户可以在极星Extras网上商店获得升级,平均升级费用为1,000欧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发布此次升级之前,极星今年早些时候在英国举办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展示了极星2开发版本。除了硬件上的一系列变化之外,据说这款汽车还搭载了更强大的动力系统。虽然最初并不清楚这一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但公司现在已经确认,仅仅是通过软件升级对现有402马力双电机版车型的性能进行了提升。这体现了OTA升级在信息娱乐系统以外应用的潜力。事实上,极星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可以对车辆上由软件控制的功能提供优化选项,特别是在动力学方面。客户在未来也可能会乐意订购这样的升级,特别是在租赁或订购车辆的过程中。




    现代摩比斯为专用车辆开发全新e-corner模块

    2021年12月22日

    据现代摩比斯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公司为专用车辆(PBV)开发了一个允许90度车轮旋转的全新e-corner模块。e-corner模块被认为是未来城市交通核心技术的下一代车轮技术,可以实现90度旋转停车、原地旋转、侧向行驶等功能,从而提高了车辆在城市狭窄街道上行驶的灵活性。该模块将转向、制动、悬挂和驱动系统集成到车轮中,并使用机械轴连接方向盘。据该公司介绍,虽然e-corner这一概念早在2018年就已发布,但现代摩比斯最近重新定义了它的实际应用,开发了用于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并完成了功能测试。一旦公司完成了概念的可靠性验证和量产可行性研究,现代摩比斯就将开始接受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订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表示,该模块的最大优点是,零部件之间不需要任何机械连接,可以更好地利用车内空间。该公司表示,这不仅使更换轴距更容易,而且在设计车门方向和车辆尺寸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对设计在咖啡馆和医院运行的专用车辆至关重要。公司表示,计划在2023年之前开发一个集成四个e-corner的滑板模块,并结合自动驾驶控制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专用车辆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马自达推出新技术,可在紧急情况下将车辆带到安全的地方

    2021年12月15日

    据时事通信社报道,马自达日前推出了一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该技术可以将车辆引导至安全的地方,另外还可以在检测到驾驶员身体状况发生任何突然变化时使车辆停止。这个名为马自达Co-Pilot的系统,预计将从2022年起逐步应用。第一阶段将包含一个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自动将汽车驾驶到硬路肩。从2025年开始,马自达计划引入一项技术,使汽车能够在一般道路上自动变更车道。据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东京的一条道路上对这项技术进行了试验。在驾驶员按下紧急按钮并把手从方向盘上拿开后,搭载该技术的试验车辆开始减速,同时用提示音和双闪灯指示危险。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每年都会有一些车祸是因为驾驶员由于身体状况或在醉酒状态下突然无法控制车辆而造成。马自达发布的这项技术将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和防止人员伤亡带来突破。




    三星推出全新逻辑解决方案助力下一代汽车

    2021年12月15日

    三星电子在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公司已经推出了用于车载5G连接的Exynos Auto T5123,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Exynos Auto V7以及通过ASIL-B认证的用于Exynos Auto V系列的电源管理芯片(PMIC)S2VPS01。三星电子系统LSI定制SoC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aehone Park表示:“兼顾娱乐、安全、舒适的丰富车载体验,以及更智能、更互联的汽车技术,正在成为交通领域的一项关键特性。依靠先进的5G调制解调器、人工智能增强型多核处理器以及经过市场验证的PMIC解决方案,三星正将自己在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上的专业知识融入车载产品阵容,并将扩大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Exynos Auto T5123是3GPP Release 15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旨在为网联车辆提供独立和非独立模式的5G连接。可以通过每秒5.1 Gbps的网速实时下载信息,并支持高清内容流和视频通话。Exynos Auto T5123还支持高速外围组件快速互连接口,以及低功耗、高性能的LPDDR4x移动DRAM,同时搭载两个Cortex-A55 CPU核心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模块,以最大限度减少外部集成电路的使用,从而有助缩短产品开发时间。T5123已经满足了汽车电子委员会Q100(AEC-Q100)要求。目前,该组件已投入量产,并将首次提供基于5G的车辆通信能力。Exynos Auto V7专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具有强大的处理性能;V7集成了8核1.5-GHz Arm Cortex-A76 CPU和11核Arm Mali G76 GPU。其中有三个GPU核心专门用于仪表板和增强现实平视显示屏,有八个GPU核心则用于中控信息显示屏和和其他。V7还配备了神经处理单元(NPU),可为虚拟助手服务提供支持,可以处理面部、语音、手势识别等视觉和音频数据。S2VPS01是为支持Exynos Auto V9和V7而设计和开发的电源管理芯片,是ASIL-B认证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S2VPS01有助于调节电源,使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性能平稳,包括三/双相降压转换器,并在封装内集成了低压降稳压器和实时时钟。S2VPS01集成了全面的保护功能,包括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热关断保护、时钟监控和输出阻滞检查。




    豪华车市场动力系统电气化进展

    2021年12月01日

    意义:自2017年以来,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需求一直在增长;埃信华迈轻型汽车注册数据说明了这种变化,同时也说明了非豪华品牌电气化增长速度要慢于豪华品牌。

    展望:在豪华车市场,消费者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接受电气化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结果既表明人们对车辆电气化的兴趣,也体现了将电气化深入到经济型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尽管我们对截至9月的埃信华迈轻型汽车注册数据进行了回顾,发现电动汽车新车型仍在积极增长,特斯拉仍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加最重要的推动力,并且目前也拥有最多的产能。到2021年,电动汽车的定位仍然是豪华汽车市场。电气化虽然在不断发展,但这些结果表明,就目前而言,它仍然是一个豪华汽车市场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主流汽车市场的解决方案。


    自2017年以来,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需求一直在增长;埃信华迈轻型汽车注册数据说明了这种变化,同时也说明了非豪华品牌电气化增长速度要慢于豪华品牌。考虑到特斯拉的价格及其相对有限的供应,我们将特斯拉视为一个豪华车品牌。本研究基于埃信华迈Catalyst for Insight数据,按照高级车型确定2021年1月至9月30日期间的车辆注册情况。

    无论是豪华车还是非豪华车市场,最热门的两个动力系统仍然是非电气化的四缸或六缸内燃机。然而,随着豪华车市场电气化速度加快,搭载传统非电气化四缸和六缸发动机汽车的注册比例从2017年的85%降至2021年9月的66.5%,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特斯拉,到2021年9月,电动汽车已成为豪华车市场第三大受欢迎的推进解决方案,占到豪华车注册量的13.8%。在非豪华车市场,搭载标准四缸和六缸发动机汽车的注册比例从2017年的81.2%下降到2021年9月的75.2%,电动汽车(EV)解决方案在非豪华车注册量中排名第六,占比为0.8%。

    虽然在豪华车市场,电动汽车注册量大幅上升,但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也有大幅增长。在豪华车市场,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从2017年的1.5%跃升至2021年9月的8.9%。非豪华车市场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从2017年的2.2%升至2021年9月的5.7%。尽管2021年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的选择更多,但在豪华车市场上,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数量也在增加。截至2021年9月,这些车型占豪华车注册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1.3%提高至2.3%。虽然市场上对丰田RAV4 Prime和吉普Wrangler 4xe的需求较高,但在非豪华车市场,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尽管自2017年以来,其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但到2021年9月,非豪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仍低于1%。

    特斯拉产量增加推动了电动汽车注册量的增长


    更高的电动汽车注册量反映出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但在2021年,特斯拉仍是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2020年和2021年,特斯拉对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影响不可低估,这家只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制造商在2020年初建造了第二家工厂,并推出了一款十分受欢迎的C级多用途车Model Y。2020年,该公司的全球产量达到51万辆。我们预测,2021年特斯拉的产量将接近90万辆。相比之下,特斯拉2017年仅生产了101,028辆。特斯拉的产量将继续增长,但随着其他品牌产能加大和新车型上线,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由于特斯拉被认为是豪华车品牌,因此在2021年豪华车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中,特斯拉占据了最大份额。2017年,电动汽车占豪华轻型汽车注册量的2.3%。截至2021年9月,电动汽车占豪华车注册量的比例为13.8%。在品牌层面,从2021年1月至9月,特斯拉占豪华电动汽车注册量的90.5%,低于2017年的95%。到目前为止,除特斯拉外,奥迪电动汽车注册量最多,达到8,177辆,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注册量达到了227,389辆。

    相比之下,在非豪华车市场,截至2021年9月,电动汽车注册量仅为83,011辆,在所有可选车型中占比不到1%,仅居第六位。非豪华电动汽车的品牌组合也更加分散。到2021年9月,雪佛兰电动汽车注册量仍位于非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的首位,福特推出了野马Mach-E电动汽车车型,在注册量方面位居第二,领先于第三名的大众。值得注意的是,日产、现代和起亚此前已经在美国推出了电动汽车,这三个品牌在2021年前9个月分别占据了第三至第六的位置。特别是对日产来说,电动汽车注册量与2017年相比有所减少,当时在排名方面,Leaf仅次于雪佛兰Bolt位居第二。截至2021年9月,在包括豪华车和非豪华车的所有电动汽车注册量中,特斯拉仍占总注册量的68%。

    插电式混动汽车:仍然不是主流选择

    尽管插电式混动汽车在豪华车和非豪华车市场的注册量都有所增加,但增幅要小于电动汽车或混动汽车。在豪华车市场,2017年有19款车型提供插电式混动版。到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款。2021年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占豪华车注册量的2.3%,而2017年这一比例约为1.3%,随后在2019年降至1%。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增长比插电式混动汽车更明显;从理论上讲,插电式混动汽车这一解决方案是从内燃汽车过渡到电动汽车期间的一个合理选择,不过从较少的市场普及程度来看,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得到体现。在非豪华车市场,截至2021年9月,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为0.9%,明显少于非电动三缸发动机汽车的注册量,后者截至2021年9月的市场份额为3.3%。插电式混动汽车在豪华车市场上的普及率更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昂的售价可以更好地掩盖其较高的成本,间接原因是欧洲高端汽车品牌更依赖插电式混动汽车来帮助其实现排放合规。林肯是目前唯一推出插电式混动版车型的美国高端汽车品牌,并且同时推出了Corsair和Aviator两款插电混动版车型。截止到2021年9月,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最多的是宝马,其次是沃尔沃。截至2021年9月,这两个品牌占豪华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近71%。在非豪华品牌中,丰田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1年9月,其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占非豪华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47%,吉普Wrangler 4xe的注册量占比为22%。吉普Wrangler 4xe的表现也超过了克莱斯勒插电混动版Pacifica的14%。对于吉普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在2022年Grand Cherokee也将推出4xe版车型。


    混动汽车仍在增长

    在豪华车方面,包括各种发动机排量在内,混动汽车的选择从2017年的16款增加到2021年的39款。这使得混动汽车在豪华轻型汽车注册量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1.5%增长至2021年9月的8.9%。在豪华车市场混动汽车注册量方面,梅赛德斯-奔驰在阵容中大幅增加了轻度混动电动车型,目前该品牌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已经超过了传统领导者雷克萨斯。对于一些欧洲高端汽车品牌而言,到2021年,所有动力系统选择都将至少采用48伏轻度混动系统。自2019年市场份额升至4.8%以来,豪华车市场中混动汽车的份额加速增长。对于非豪华品牌,传统混动汽车主要是丰田的地盘,2021年1月到9月,丰田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占比达到了62%。随着本田在2021年推出了本田CR-V混动车型,本田混动汽车的注册量自2019年以来翻了一番,不过仍然仅占非豪华混动汽车注册量的13%。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优先考虑取消生产燃油汽车(尽管还有几十年时间),并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的主要解决方案,继续出资研发新款混动汽车的吸引力已经减弱。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豪华车市场,消费者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接受电气化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结果既表明人们对车辆电气化的兴趣,也体现了将电气化深入到经济型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尽管我们对截至2021年9月的埃信华迈轻型汽车注册数据进行了回顾,发现电动汽车新车型仍在积极增长,特斯拉仍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加最重要的推动力,并且目前也拥有最多的产能。虽然有迹象表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热情正在升温,经济型电动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在2021年,电动汽车的定位仍然是豪华汽车市场。电气化虽然在不断发展,但这些结果表明,就目前而言,它仍然是豪华汽车市场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主流汽车市场的解决方案。

    随着电气化已经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化总体上的一些增长当然是由可选择性和可用性推动的。目前,由于电气化技术成本更高,因此它将继续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豪华车市场,同时也将给非豪华车市场带来一些变化。随着车型选择变得更多,消费者正逐步接受电气化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在非豪华车市场,混动汽车的注册量比2017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而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仅增长了0.47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变化也类似。在豪华车市场,自2017年以来,电动汽车的注册量增长了11.5个百分点,混动汽车的注册量增长了7.4个百分点,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增长要低得多,只有1.1个百分点。正如我们注意到的那样,电动汽车注册量的增加仍然是由于特斯拉供应量增加的结果,就数量而言,2021年前9个月豪华车市场电动汽车注册量(251,250辆)也远远高于非豪华市场(83,011辆)。




    特斯拉开始发布全新全自动驾驶测试版10.5

    2021年12月01日

    据Electrek 11月22日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将推出其全自动驾驶测试版(FSD Beta)10.5。FSD Beta是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的早期版本,它可以让车辆自动驾驶到导航系统中指定的目的地,但特斯拉坚称,驾驶员必须随时做好接管准备。此次更新的内容包括:提高了自动标签质量,使得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VRU)过马路速度误差降低了20%;使用新的静态世界自动标记器,将静态世界预测提高了13%;改进了锥体和符号检测;将切入检测网络改进了5.5%,以减少错误的减速;在阴影模式下启用“紧急避碰机动”;启用变道避免并道;通过在十字路口使用多模态对象预测来改进并道对象检测召回;通过在短期限情况下允许更大的减速限制来改进车道变换;改进横向控制,向前爬行以获得更大的能见度;改进高曲率道路上道路边界的建模;改进逻辑以保持按路线行进,避免不必要的绕路/改道。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9月,特斯拉开始推出其所谓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版,供特定车主使用。之前一个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汽车展开了一项调查,主要针对该公司Autopilot系统在弱光环境下识别紧急车灯的能力。去年10月,由于用户抱怨该软件存在虚假碰撞警告和其他问题,特斯拉在FSD Beta 10.3软件更新发布不到一天后就撤回了更新。即便是在特斯拉推出FSD Beta计划,承诺提高系统能力并发布更新以解决NHTSA所调查的问题之后,特斯拉Autopilot和FSD驾驶辅助系统仍然面临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多的审查。




    台积电计划于2022年在日本建设半导体工厂

    2021年10月26日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台积电(TSMC)日前宣布计划于2022年在日本新建一座芯片制造厂。台积电将对新工厂投资约1万亿日元(约合88亿美元),该工厂将生产22纳米和28纳米芯片,并将获得日本政府的财政援助。日本工业大臣萩生田光一表示:“推动国内半导体制造极其重要。”新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开始运营,并将与索尼集团共同运营。据知情人士透露,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也在考虑加入该项目。台积电的这项最新计划正在等待董事会的批准。目前,该公司尚未透露工厂的位置及产能等其他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工厂将专注于芯片生产,由于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对芯片的需求增大,芯片供应正面临严重短缺。此举将有助于缓解目前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该问题已迫使多家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减产。台积电还将投资12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座芯片工厂,并扩大南京工厂的产能。今年早些时候,台积电宣布将在东京附近的茨城县筑波建立一家从事半导体研发的子公司。台积电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9%,三星以17.3%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现代汽车计划自主开发半导体

    2021年10月26日

    据路透社援引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José Muñoz的话称,现代汽车计划自主开发半导体,以减少对芯片制造商的依赖。公司正致力于开发自己的芯片,他表示“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现代零部件子公司现代摩比斯将在内部半导体开发计划中发挥核心作用。Muñoz指出,汽车行业芯片短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现代汽车在8月和9月经历了“最艰难的几个月”。他表示:“(芯片)行业的应对速度非常迅速。英特尔正投入大量资金扩大产能。但就我们的情况而言,公司希望能够在集团内部开发自己的芯片,以应对在短缺情况发生时,对芯片的依赖程度。”他还表示,今年第四季度现代将按照原定生产计划交付车辆,明年将弥补部分产量损失。公司还计划于2022年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并正考虑扩大升级其在阿拉巴马州的现有工厂,提高其产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从今年1月开始,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都受到了半导体短缺的影响。现代汽车在韩国和海外的工厂纷纷中断生产。我们对供应短缺的最新评估表明,2021年第三季度的产量前景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中断程度已超过第二季度。截至10月11日,我们估计全球汽车产量在第一季度损失约144万辆,第二季度损失260万辆,第三季度损失341万辆。我们还估计,2021年第四季度还面临84.9万辆汽车损失风险。从全球来看,这一前景主要取决于马来西亚的情况,因为许多芯片“后端”业务都在马来西亚进行,比如芯片封装和测试。由于这些业务比晶圆制造过程的劳动强度更大,因此生产活动更容易受到劳动力参与度的影响。马来西亚后端服务运营能力的逐步改善将给芯片供应带来明显转机。事实上,据报道,自9月下旬以来,马来西亚的运营能力已恢复至100%,比我们此前预估的时间有所提前。如果情况得到证实,这将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但由于非汽车行业的芯片需求加剧,目前仍有大量积压订单需要解决;这将逐渐成为满足汽车芯片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预计,汽车生产中断的情况将延续至2022年上半年。我们还估计,2022年下半年供应将迎来企稳,弥补损失产量的努力将从2023年上半年才会开始。




    现代摩比斯开发可折叠转向系统

    2021年10月20日

    现代摩比斯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2年的研发,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世界上首个折叠式转向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方向盘可以前后移动多达25厘米,在不使用时可以完全折叠并收至仪表盘,以便为驾驶员座位留出更多空间。目前,现代摩比斯正在全球范围内为该系统申请专利,并计划将其作为主要出口项目进行推广。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计划通过可折叠转向系统等未来技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积极满足自动驾驶汽车以及特定用途车辆在内的未来出行市场的需求。现代摩比斯底盘和安全部门董事总经理Jang-don Choi表示:“现代摩比斯不仅仅是简单地重新诠释现有技术,而是以全新的方式开发适用于未来汽车的零部件技术。我们将继续凭借核心技术知识发展面向未来的创新。”现代汽车方面表示,为开发可折叠转向系统,设计了包括转向柱和反力控制装置在内的核心部件,并采用滑轨机构,确保了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折叠式转向系统也与线控转向(SBW)系统兼容,该系统中的电信号取代了方向盘和车轮之间的物理连接。公司声称,SBW系统能够在各种驾驶条件下提供最佳的转向性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驾驶员感受到的振动。它配备了一个双重安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独立控制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等关键电子部件以维持正常驾驶。




    丰田与AIST、丰田CRDL共同开发车载太阳能充电系统

    2021年10月20日

    丰田在10月12日发布的一份公司声明中宣布,公司将致力于为其车辆配备高效太阳能发电系统,同时加大努力实现碳中和。丰田已开始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和丰田中央研究所讨论合作研究事宜。丰田在新闻稿中表示:“三方将努力推广搭载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汽车。为此,他们将寻求提高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并降低成本。”不过,丰田并未透露有关车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是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究机构之一,在太阳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氢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开展高级研究;丰田中央研究所则专注于实现技术进步。通过合作研究,丰田将寻求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池的转换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利用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上个月,丰田公布了其在电池开发和电动汽车预期背景下的碳中和目标,并表示到2030年将在电池开发和生产方面投资1.5万亿日元。丰田汽车计划到2030年全球电池年产能达到200GWh,同时开发三种类型电池以支持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




    WiTricity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将在韩国首次亮相

    2021年10月13日

    美国无线充电技术公司WiTricity日前宣布,其电动汽车(EV)充电专利技术即将在韩国市场亮相。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将首次以工厂预装的形式搭载于现代汽车捷恩斯GV60电动多用途车型,这将是捷恩斯品牌旗下推出的首款专用电动汽车。GV60将率先在韩国市场上市销售。现代汽车集团此前曾在2018年日内瓦车展上展示过WiTricity的无线充电技术。WiTricity称现代是“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的领导者”。WiTricity首席执行官Alex Gruzen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该技术应用于GV60等新型豪华电动汽车。这是现代汽车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带来更好驾驶体验的一个分水岭。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将为客户提供无线充电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WiTricity表示,无线充电的概念在未来也有潜力提供车辆到电网(V2G)技术,并为行驶中的车辆提供动态充电。公司在报道中表示:“它将是自动驾驶汽车必不可少的技术,提供了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的充电能力,”并强调无线充电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重要性。上个月,公司宣布任命曹元荪(Stephen Tsao)为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虽然曹先生在香港设立总部,但他的工作重点是与该地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建立关系,推动公司专有的无线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实现商业化。




    通用汽车将在2023年推出Ultra Cruise,扩展脱手驾驶功能

    2021年10月13日

    通用汽车公司日前宣布了其Super Cruise的下一个升级版本,真正解放眼睛和双手的驾驶辅助系统Ultra Cruise,该系统将在2023年应用于通用高端车型。通用汽车表示,新一代系统可以处理95%的驾驶场景,并在传感器套件中增加了激光雷达。Ultra Cruise的推出将覆盖美国和加拿大超过200万英里的公路,而Super Cruise目前仅覆盖20万英里的公路。通用汽车计划未来将道路覆盖范围扩大至340万英里以上。通用汽车的Doug Parks表示,Ultra Cruise系统完全是由公司内部研发。Ultra Cruise将与Super Cruise一起推出,其中Ultra Cruise面向高端车型,而Super Cruise则在主流车型上应用。通用汽车表示,这一战略将有助于加速在其产品阵容中部署脱手驾驶辅助系统,其中一个系统的价格更加实惠。通用汽车在Ultra Cruise上新增了多个功能,包括与导航的互动。通用汽车称其为门到门驾驶辅助系统,因为它可以应付95%的驾驶场景。然而,如果遇到无法应对的情况,例如天气、临时建筑、城市或高速公路环岛,它会使用与Super Cruise相同的警报系统要求驾驶员接管车辆。通用汽车认为,其下一代驾驶辅助系统仍是L2级系统,需要驾驶员的监督。新功能包括一个全新的动态显示屏,可以显示车辆在城市地区的行驶路径,特别是在车辆转弯时非常有用。此外,系统会对永久性交通控制装置做出反应(例如,红灯时停车或绿灯时前进);保持行车间距并遵守限车规定;自动和按需变更车道;左右转弯;近距物体避让;以及将车停放在住宅车道上。该系统的总工程师在介绍Cruise Ultra的电话会议上向行业分析师和记者表示,新一代系统需要做的改变之一是识别驾驶员在汽车转弯时向左或向右转动头部时的反应。此外,该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驾驶员监控摄像头位于方向盘上,当汽车转弯时,会打断摄像头对驾驶员的监控。Ultra Cruise使用一系列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以实现传感器融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电话会议期间,通用汽车没有具体说明哪款凯迪拉克将搭载Ultra Cruise。根据时间推断,Celestiq将可能是首款搭载Ultra Cruise的车型。此外,通用汽车表示,现在讨论定价还为时尚早,尽管现在已经确认Ultra Cruise将作为订阅产品提供,并可能作为一个选装配置。在Ultra Cruise系统中,通用汽车使用了与Super Cruise系统基本相同的方向盘和语音警告功能。不过,通用汽车进一步提升了数字仪表盘的人机界面,并正在开发一款应用,在车辆停放时提供更详细的行程信息。对于拥有基础版Super Cruise系统的凯迪拉克车主而言,如果他们选择购买一辆新车,Ultra Cruise系统会让他们感到熟悉,同时也有所改进。对于熟悉Super Cruise的客户而言,过渡到Ultra Cruise应该十分轻松,因为通用新一代系统的基本功能仍与过去的系统保持一致。虽然Ultra Cruise系统要到2023年才会推出,但在未来它将是一个重要的功能。通用汽车表示,该系统将成为其功能和服务的一部分,并计划到2030年其年收入将翻一番。




    三星正在与特斯拉谈判生产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

    2021年10月8日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三星正在与特斯拉谈判,以三星7纳米芯片制程工艺为基础,生产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两家公司讨论了特斯拉即将推出的硬件4(HW4.0)自动驾驶系统的芯片设计,并交换了芯片的原型产品。三星电子计划最早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在韩国华城市工厂使用7纳米技术批量生产特斯拉HW4.0芯片。目前,特斯拉车辆上使用的是HW 3.0芯片,被称为FSD Computer 2的HW 4.0是新一代产品。报道指出,HW 3.0芯片也是由三星制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三星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7.3%,台积电(TSMC)则以52.9%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特斯拉预计到2022年将交付130万辆汽车。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计划在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上使用台积电开发的7纳米工艺。




    现代汽车计划开发汽车芯片的替代材料

    2021年10月8日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现代汽车计划开发汽车芯片的替代材料,以应对影响其运营的长期芯片供应危机。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与意法半导体和瑞萨电子等主要供应商合作,同时寻求签订芯片元件的长期供货合同。该公司已经订购了用于明年汽车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随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问题持续,现代汽车决定在即将到来的周末(10月2日)停止蔚山工厂的加班生产。此举将影响该厂所有5条生产线。蔚山工厂年产能为140万辆,主要生产纯电动IONIQ 5、Santa Fe和高端捷恩斯品牌等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半导体短缺,现代汽车韩国及海外工厂纷纷中断生产。今年9月,该公司位于韩国牙山市的另一家工厂两次停产,导致产量损失5,000辆。我们对供应短缺的最新影响评估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的产量前景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中断程度已超过第二季度。截至9月27日,我们估计全球汽车产量第一季度损失约144万辆,第二季度损失260万辆。今年第三季度将面临331万辆的损失风险,第四季度将面临42.4万辆的损失风险。从全球来看,这一前景主要取决于马来西亚的情况,因为许多芯片“后端”业务都在马来西亚进行,比如芯片封装和测试。由于这些业务比晶圆制造过程的劳动强度更大,因此生产活动更容易受到劳动力参与度的影响。马来西亚工厂运营能力的逐步改善将显著推动芯片生产的上行,不过我们预计在10月底之前运营能力将不会恢复至100%。我们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的汽车生产也将受到中断影响,预计这种影响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我们估计,2022年下半年供应将迎来企稳,弥补损失产量的努力将从2023年上半年才能开始。




    VinFast与美国赛轮思合作,为其电动汽车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1年10月6日

    据韩联社报道,越南汽车制造商VinFast已与美国赛轮思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其智能电动汽车提供语音控制的人工智能(AI)解决方案。根据合作协议,赛轮思将为VinFast提供自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NLU)、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生成(NLG)和语音信号增强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使虚拟助手能够像人类一样交流。报道指出,该虚拟助手可支持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等6种全球语言的用户命令和问题。这家汽车制造商还与VinBigData JSC合作开发了一款面向多个地区的越南语助手应用ViVi。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VinFast一直在研发和准备开始量产三款智能电动汽车:VF e34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C级SUV)、VF e35中型SUV(D级SUV)和VF e36全尺寸SUV(E级SUV),并且其中两款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上市销售。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在越南接受VF e34的预订,并计划于11月开始交付车辆。该公司还计划在2023年再推出三款电动汽车。




    能源交易商维多公司与中国比亚迪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2021年10月6日

    据彭博社报道,能源交易商维多公司日前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共同出资2.5亿美元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在特定市场提供电动汽车车队服务和充电基础设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全球能源企业正在寻求发展多元化业务,并对电动汽车(EV)需求增加导致的化石燃料需求下降做出反应。维多公司已经在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清洁燃料方面投资超过10亿美元。该公司已经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部署了300多辆电动公交车,并正在南美洲寻求更多机会。比亚迪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最近宣布,计划在中国东部的安徽省建设一家大型工厂,年产40万辆电动汽车,以满足市场对比亚迪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工厂还将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气控制系统和其他核心零部件。




    捷恩斯推出全新“Face Connect”技术

    2021年9月29日

    根据现代汽车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旗下高端品牌捷恩斯将推出全新“Face Connect”技术,该技术可以让驾驶员无需使用智能钥匙即可打开或关闭车门。在面部识别和个人资料同步后,车辆可以根据存储的偏好设置自动调整驾驶员的座椅和方向盘。平视显示器(HUD)、后视镜和信息娱乐设置也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自定义设置进行自动调整。Face Connect系统配备近红外(NIR)摄像头,可确保在低光条件下识别面部。如果驾驶员将智能钥匙遗留在车内,也可以通过面部识别系统锁定车辆。每辆车可通过Face Connect系统最多录入两个人脸信息,并可使用语音助手添加配置文件,并且驾驶员可以随时删除这些文件。此外,捷恩斯还将推出无线软件升级功能,包括电动汽车集控装置、悬架、刹车、方向盘和安全气囊等主要车辆电子设备都可实现无线升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捷恩斯一直以来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应用到车辆上,以加强人与车之间的联系。该报道强调,Face Connect和指纹认证系统一起将帮助车辆与驾驶员进行交流,从而有望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指纹认证系统是指,驾驶员可以在没有智能手机或智能钥匙的情况下,通过生物识别信息控制车辆系统。驾驶员可以通过面部识别进入车辆,并通过指纹识别启动和驾驶汽车。捷恩斯计划在现代汽车集团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GV60纯电动多用途车辆上应用这些技术。GV60计划于今年推出,是捷恩斯继纯电动版G80之后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汽车。捷恩斯还计划在2022年推出GV70的电动版GV70e,以及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纯电动C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芯驰科技与梧桐车联合作开发汽车智能座舱

    2021年9月29日

    面向先进智能座舱的X9系列芯片是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级芯片

    来源:Getty Images Plus/piyaset

    根据芯驰科技9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宣布与梧桐车联在汽车智能驾驶舱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芯驰科技X9智能座舱芯片系列产品以及梧桐车联OpenOS先进系统和高算力优势,共同打造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基于梧桐车联OpenOS技术,客户可以创建一个更灵活的汽车座舱交互系统,并充分利用芯驰科技X9智能座舱芯片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面向先进智能座舱的X9系列芯片是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级芯片,可兼容OpenOS操作系统。X9系列芯片配备独立智能引擎,可实现感知、语音识别和深度学习等功能,能够有效提升智能座舱的感知和交互能力。

    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表示:“梧桐车联是业内领先的智能网联车载操作系统级方案提供商,芯驰科技此次与梧桐车联达成的战略合作,将助力行业客户缩短适应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快速满足智能汽车系统软件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爱驰汽车与禾赛科技合作推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应用

    2021年9月13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爱驰汽车日前与禾赛科技达成合作,双方将推动车规级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应用。为此,两家公司将联合开发硬件设备、软件算法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盖世汽车报道称,爱驰汽车通过此次合作将部署禾赛科技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从而打造先进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爱驰汽车计划今年10月在中国推出U6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并计划于明年4月在欧洲推出。爱驰U6是一款基于更多适应性架构(MAS)打造的D级SUV,与U5出自相同平台。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预测数据,U6今年的全球销量将达到3,200辆左右,明年将达到1.4万辆左右。禾赛科技专注于3D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研发,并且得到了博世、光速创投、百度和其他全球投资者的投资。




    壳牌计划在英国大规模扩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2021年9月10日

    壳牌的目标是到2025年安装5万个街头充电桩,并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Ubitricity实施该计划



    来源:Getty Images

    据路透社9月1日报道,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计划在英国大规模扩展电动汽车(EV)充电站网络。

    根据该报道,该能源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安装5万个街头充电桩,并将通过领先的电动汽车街头充电网络服务商Ubitricity实施其计划。壳牌于今年1月收购了Ubitricity,该公司在英国运营着大约3,600个充电站。

    该报道补充称:“此次充电站网络扩展是英国政府支持电动汽车车队规模快速增长的举措之一,以实现英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去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30年将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路透社援引英国政府的估计称,到2030年,英国将需要约28万至48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而目前仅有2.5万个。

    为了支持其在英国扩大电动汽车充电布局的计划,壳牌计划帮助当地政府筹集安装充电站所需的资金。报道指出,这家英荷公司并未透露计划的具体成本细节,预计将通过在上述充电站提供充电服务来实现盈利。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壳牌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其全球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从目前的6万个增加至50万个,这是其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战略目标措施的一部分。

    6月初,壳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MP2 Energy与通用汽车合作,为通用汽车的客户和供应链合作伙伴提供能源充电解决方案,从而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布局。壳牌还与保时捷合作,双方将建立东南亚第一个跨境高性能充电网络。两家公司将在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沿线的6座壳牌加油站共同设立12个充电站,以支持电动汽车车主未来在新加坡、吉隆坡和槟城之间进行长途自驾出行。




    君迪2021年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信息娱乐系统仍然是车辆质量问题的高发区

    2021年9月6日

    意义:君迪2021年新车质量研究(IQS)结果,该研究延续了前些年的主题,包括信息娱乐系统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方面,豪华品牌车型出现的问题要多于主流品牌车型。君迪2021年新车质量研究显示,行业PP100的平均得分为162分,低于2020年。Ram品牌占据榜首,而克莱斯勒品牌则跌至最后一名。

    展望:新车质量研究中的排名仍然较为主观,车主们对于“东西坏了”以及“东西出了问题”之间的区别有些模糊。这项研究的好处之一是,作为一项年度调查,它随时关注车主对于各汽车品牌的反应,并有助于评估得分趋势。君迪表示,信息娱乐系统仍然是车辆质量问题高发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智能手机连接方面。

    君迪日前发布了2021年新车质量研究(IQS),该研究延续了前些年研究的主题,包括信息娱乐系统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方面,豪华品牌车型出现的问题要多于主流品牌车型。

    君迪发布的年度美国新车质量研究,显示了针对2021年美国新款车型的车主在购车后90天内遇到的质量问题的调查结果。2020年,君迪重新设计了这项研究,在2021年研究时并未有进一步改变。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基于新车车主对9个类别(信息娱乐系统;配置、操控和显示屏;车身外观;驾驶辅助;内饰;动力总成;座椅;驾驶体验和空调)223个问题点的回答得出的。在2020年,由于新设计的调查中增设了附加问题,因此PP100的数量急剧增加。2021年结果显示,PP100数量有所下降。本报告发现一些主要趋势在2021年继续延续,无论2020年调查如何变化,这些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2021年,行业平均PP100得分降至162,相比之下2020年和2019年的得分分别为166和93。2021年的调查于2月至7月期间进行,为期4个月;而前几年,调查是在2月至5月期间完成。2021年的调查包括了超过11.08万名2021款车型车主或租车人的回复。君迪称,这些受访者是在“车辆所有权初期”或车辆所有权90天后接受调查的。

    君迪全球汽车质量副总裁Dave Sargent在宣布2021年新车质量研究结果的一份声明中就智能手机连接问题进行了评论,“当车辆和手机技术不能正确连接时,车主会陷入困境。今年的调查过程中,有很多例子表明智能手机技术在新车上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搭载了车主想要的无线技术,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和车辆之间的连接问题越来越多,很多车主对此感到不满。”与2020年IQS一样,2021年的调查也纳入了特斯拉品牌,不过由于特斯拉不符合该研究的排名标准,因此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并没有被列入正式排名。在2021年IQS中,特斯拉的PP100得分为231分,而2020年得分为250分;然而,君迪仅被授权对美国35个州的特斯拉车主进行调查。如果特斯拉正式参加排名,其PP100的得分为231分,排名倒数第三位,较2020年排名垫底的表现有所提高。



    君迪表示,自2011年以来,智能手机连接问题首次取代语音识别系统问题,成为新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汽车制造商增加无线连接功能后,有关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的连接问题。Sargent表示:“车主们想要无线连接功能,汽车行业对此也做出了回应。然而,这给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技术挑战。虽然汽车制造商通常会直接面对车主的愤怒,但这绝对是一个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车主们并不在乎这是谁的错——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手机能和车辆连通。”信息娱乐系统仍然是报告中问题最多的类别,有25%的问题与信息娱乐系统有关,行业前十大问题中就有六个与信息娱乐系统有关。

    在2021年IQS中,Ram、道奇和雷克萨斯都在得分上名列前茅,这对Ram来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胜利,因为Stellantis(前身是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在过去这些年的调查中表现不佳。这是Ram首次占据榜首,并使2020年获得第一的道奇屈居第二位。在2021年调查报告中,君迪没有像以往那样对美国本土汽车品牌和进口汽车品牌进行比较。不过,在2021年,只有两个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和捷恩斯)的PP100得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有12个非豪华车品牌(Ram、道奇、三菱、日产、起亚、现代、吉普、雪佛兰、MINI、别克、丰田和福特)的排名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多数豪华车品牌的排名继续低于平均水平,在过去10年里,主流车品牌的排名相对于豪华车品牌有所提高。君迪表示:“在过去6年里,主流车车主提到的问题平均少于豪华车车主。豪华车品牌通常会给旗下车型配备越来越复杂的技术,这可能会给一些车主带来问题。”

    2021年,现代汽车集团再次拥有最多的获奖车型(捷恩斯G80、现代Accent、起亚Forte、起亚Sedona、起亚Soul、起亚Sportage和起亚Telluride等共7款获奖车型)。丰田紧随其后,得到5个获奖车型:雷克萨斯RC、雷克萨斯RX、雷克萨斯UX、丰田Sequoia和丰田Tundra。第三名是宝马汽车,4个获奖车型分别是宝马2系、宝马X4、宝马X6和宝马X7。日产汽车有3款车型获奖:日产Altima、日产Maxima和日产Murano。通用汽车(凯迪拉克CT5和雪佛兰Corvette)和Stellantis(Jeep Gladiator和Ram 2500/3500)分别有两个车型获奖。今年得分最高的车型是日产Maxima,PP100得分为85分;2020年得分最高的车型是雪佛兰Sonic,PP100得分为102。2021年克莱斯勒的得分最低,PP100得分为251分,不过其母公司Stellantis的得分总体上有所提高。2021年,Stellantis旗下的Ram、道奇和Jeep品牌的排名均高于平均水平,不过阿尔法·罗密欧和克莱斯勒仍低于平均水平,菲亚特则未上榜。《汽车新闻》报道称,君迪的Sargent对Stellantis的得分评价道:“归根结底,这得益于Stellantis团队努力提升其产品质量的辛苦付出。也许10年前,Stellantis产品不是最好的;5年前,Stellantis产品的竞争力逐步提高,现在它的产品已经在行业中位列翘楚,尤其是对于Ram而言。打造一流的皮卡车型并不容易,Ram搭载了许多功能并推出了一系列改款车型。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皮卡车型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真的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车质量研究中的排名仍然较为主观,车主们对于“东西坏了”以及“东西出了问题”之间的区别有些模糊。这项研究的好处之一是,作为一项年度调查,它随时关注车主对于各汽车品牌的反应,并有助于评估得分趋势。君迪表示,信息娱乐系统仍然是车辆质量问题高发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在智能手机连接方面。

    君迪开展IQS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2021年发布的是第35期),随着车辆特点的变化,新车质量调查也在不断发展。君迪目前用的调查问卷是2020年推出的第5代版本。埃信华迈警告称,相对于对车辆性能的客观评估,这些分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误导性,因为分数是基于新车车主报告的问题得出;不过,该研究也反映出消费者一段时间来对新车质量的看法。这一年的调查结果仅仅是提供了有关新车质量的一个速览;一段时间内相同问题PP100得分的变化可能会告诉我们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是否正在改善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我们认为,这个调查结果更多反映的是车辆的感知质量,而非实际质量或长期可靠性;不过,君迪也对车辆可靠性进行了单独的调查。IQS收集的用户报告问题主要是基于设计的问题、用户不喜欢或可能不熟悉的系统问题,以及机械故障或零部件损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展后的年度IQS调查将为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研发提供深入洞见。不过,汽车制造商们也正在迅速解决其车型的设计缺陷和瑕疵,主要体现在信息娱乐系统领域方面的改进。




    温捷与以色列StoreDot合作研发快速充电技术

    2021年9月6日

    据美联社报道,越南汽车制造商温捷日前与以色列电动汽车(EV)电池初创公司StoreDot达成合作,StoreDot的快速充电技术(XFC)可在4-5分钟内将电池充电至80%电量。据报道,该消息是由温纳集团(温捷的母公司)副主席Thuy Le透露,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这家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全球战略。报道称:“Thuy Le 透露,温捷正与美国、以色列、台湾地区多家领先的电池研究和制造公司合作,以确保温捷的电动汽车将搭载最先进的电池。”报道还补充道,与StoreDot的合作意味着温捷可能会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拥有最先进电池技术的电动汽车公司之一,并且这些技术从未被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其他任何电动汽车制造商收购。该报道进一步指出,该公司除了寻求外部资源外,也在开展内部研发活动。温纳集团还成立了一家名为VinES Energy Solutions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将专注于电池开发活动,以确保在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方面实现自给自足。报道最后补充道:“在生产方面,温纳集团副主席还表示,温捷计划在欧洲、美国以及越南建立电池生产设施。这将是温捷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以及努力加快全球绿色交通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温捷过去还与美国、中国大陆、以色列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市场的多家公司合作,开展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和高级应用项目。最近,温捷与中国大陆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合作为温捷研究和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芯。这些最新进展与温捷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该公司最近宣布,正在研发并准备开始量产三款智能电动汽车(VF e34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C级SUV)、VF e35中型SUV(D级SUV)和VF e36全尺寸SUV(E级SUV)),其中两款车型将从2022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销售。另外,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在越南接受VF e34的预订。温捷还计划从2023年开始推出另外三款电动汽车——VF e32、VF e33和VF e34P,分别对应A级、B级和C级车型。




    奇瑞与海尔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汽车物联网平台

    2021年8月24日

    奇瑞汽车日前已与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跨国公司海尔集团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约合772万美元),其中奇瑞汽车控股的芜湖奇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1%,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持有剩余股份。据盖世汽车报道,新公司将使用海尔内部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打造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4月,奇瑞和海尔签署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为汽车行业打造一个物联网平台。奇瑞正在加速推进其智能汽车的研发,并已完成第一代和第二代无人驾驶产品的研发。奇瑞已将其奇瑞雄狮2.0智能系统集成于奇瑞瑞虎8和星途车型,支持语音控制、面部识别、AR导航、互联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功能。




    百度在2021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展示最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成果

    2021年8月24日

    意义:百度日前在其年度科技盛会“2021年百度世界大会”公布了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发布了第一款L5级机器人汽车,不设方向盘、踏板,或其他人类操作的控制装置。该公司还宣布推出一款名为“萝卜快跑”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应用,旨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商业运营。此外,该公司还推出了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昆仑芯2和百度大脑7.0。

    展望:百度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者,并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平台Apollo。百度Apollo目前已经获得278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在超过27个城市开展道路测试。百度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北京、沧州、长沙和广州等地运营,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其布局扩展到30个城市。截至2021年6月,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行驶里程超过870万英里。该公司计划通过其智能驾驶部门Apollo,在2023年向中国300万用户提供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百度日前在其年度科技盛会“2021年百度世界大会”公布了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发布其首款全自动机器人汽车,旨在使自动驾驶汽车更容易为广大公众所使用。这款机器人汽车配备拥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L5级自动驾驶系统,不设方向盘、踏板,或其他人类操作的控制装置。为了让车内空间更宽敞,这款机器人汽车配备了自动鸥翼门及全玻璃透明车顶。它还配备了零重力座椅,超大曲面屏和智能控制台,为乘客带来舒适体验。这款机器人汽车上部署了一套外部传感器,可用于在公共道路上安全导航。其他功能包括语音和面部识别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汽车可以访问车内和车外环境,并提出预测性建议以主动服务乘客需求。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我们认为,未来的汽车会变成机器人汽车。它们可以自动驾驶,提供智能助理和忠诚陪伴服务,并能自我学习。”该公司还宣布推出一款名为“萝卜快跑”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应用,旨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商业运营。随着这两款新产品的推出,百度通过其Apollo智能驾驶计划,展示了其向“自动驾驶2.0时代”的转变,标志着百度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

    在大会上,百度还推出了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昆仑芯2,该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采用7纳米制程的昆仑芯2人工智能芯片旨在通过辅助设备处理大量数据和提高计算能力,支持自动驾驶运行。它的性能是较上代提升了两到三倍,并配备了百度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构。昆仑芯2人工智能芯片支持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等各类算法。此外,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发布了最新的百度大脑7.0,实现了对更广泛知识来源和深度学习的整合。王海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融合创新使人工智能变得更加强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者,并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平台Apollo。百度Apollo目前已经获得278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在超过27个城市开展道路测试。百度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北京、沧州、长沙和广州等地运营,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其布局扩展到30个城市。截至2021年6月,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行驶里程超过870万英里。该公司计划通过其智能驾驶部门Apollo,在2023年向中国300万用户提供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百度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者,并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平台Apollo。Apollo平台可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主要特点和功能,中国政府已将其指定为国家自动驾驶开放创新平台。自Apollo平台成立以来,这家中国科技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动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其他公司加入其开放平台,以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们可以将Apollo软件整合到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中。百度Apollo目前已经获得278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在超过27个城市开展道路测试。百度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在北京、沧州、长沙和广州等地运营,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其布局扩展到30个城市。截至2021年6月,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行驶里程超过870万英里。该公司计划通过其智能驾驶部门Apollo,在2023年向中国300万用户提供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此前,百度与北汽集团ARCFOX极狐电动汽车品牌合作,打造“Apollo Moon”电动出租车,该电动出租车将以48万元人民币(约合74,986美元)的价格实现量产。两家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共同生产1,000辆Apollo Moon电动汽车。

    除乘用车之外,百度还开发了一款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并且自2018年以来已开始投产。该巴士已在中国各地的22个城市园区部署,服务超过12万名用户,行驶里程达到12万公里。最近,百度推出了新一代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II,将在广州黄埔区部署用于商业服务。与第一代相比,阿波龙II实现了155项综合提升。它的计算算力提升了三倍,达到每秒372万亿次运算(TOPS),同时感知系统也得到了增强,包括两个40线激光雷达传感器。百度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建立了Apollo Park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基地。




    中国电池制造商远景动力将在日本建立工厂并为日产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2021年8月18日

    据《Electrive》报道,日产汽车已与中国电池制造商远景动力合作,双方将共同在日本建造一家电池工厂。据报道,新工厂将位于东京北部的茨城县,投资达500亿日元(约合4.56亿美元)。报道称,到2023年,该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6 GWh。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日本新建的电池制造工厂将是远景动力为日产电动汽车(EV)车型供应电池而建立的第二座工厂。上周,远景动力提交了新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建成后将为日产英国桑德兰工厂供应电池。位于英国的新工厂将在伦敦的国际先进制造园区(IAMP)建设,如果计划获得批准,工厂将于2022年开始建设,目标是在2024年开始量产。这家电池供应商计划斥资4.5亿英镑来建造这座大规模的电池制造工厂,初期年产能9 GWh。这家新工厂将有助于日产扩大电动汽车市场布局以及e-POWER的计划,从而实现到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的目标,并将其在日本市场的电动化率提高至60%。




    赣峰锂业将投巨资在江西和重庆打造锂电池项目

    2021年8月18日

    根据赣峰锂业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备案文件,赣峰锂业控股子公司江西赣峰锂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分别投资30亿元人民币(约合4.63亿美元)和54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型锂电池项目。前者在江西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年产5 GWh的新型锂电池项目,后者将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独立法人主体的项目公司,并建设年产10 GWh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位于江西的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营,而重庆的项目预计将在签订《交地纪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建设。项目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池管理系统、风能和光能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赣峰锂业表示,其业务涵盖锂电池供应链的各个方面,包括锂资源开发、提炼、加工、电池制造和电池回收业务。该公司是特斯拉、大众和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客户的电池级锂供应商。向电池生产领域扩张将使赣峰锂业能够与宁德时代和远景动力等其他中国电池供应商展开竞争,这些供应商已经在全球市场站稳了脚跟,并与不同的汽车制造商签订了供货协议。




    Jio和名爵汽车合作推出物联网解决方案

    2021年8月11日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名爵汽车印度公司与印度电信公司Reliance Jio合作,为其即将推出的MG ZV汽油版车型配备物联网解决方案。根据合作协议,该电信公司的4G网络将在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为名爵汽车即将推出的运动型多用途车(可能将更名为Astor)用户提供高速车内网络。Reliance Jio的嵌入式SIM(eSIM)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将帮助客户访问信息娱乐功能和实时汽车远程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2月,名爵汽车印度公司证实,计划今年在印度推出一款基于ZS EV打造的SUV。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数据,这款新推出的C级SUV今年在印度的销量预计将达到3,728辆。在名爵的产品阵容中,这款车型的定位将低于Hector SUV。名爵汽车在印度的产品阵容还包括Gloster车型。2019年4月,TomTom表示将为名爵汽车印度公司新推出的网联汽车提供路由软件、实时交通服务和TomTom IQ地图。




    大众与TraceTronic成立合资公司加强自动驾驶软件集成

    2021年8月11日

    日前,大众汽车(VW)集团和TraceTronic集团各自出资50%成立了一家名为neocx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汽车软件和网络服务的自动化测试和集成。合资公司将创建一个持续集成/持续测试(CI/CT)工厂,大众通过该工厂可以加速无线更新等数字功能的开发。TraceTronic集团首席执行官Rocco Deutschmann表示:“我们很高兴大众选择与TraceTronic合作,为大众及其供应商大规模部署CI/CT工厂。通过应用TraceTronic的软件工具和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全球客户使用最先进的方法对汽车软件进行持续集成和测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支持大众汽车的ACCELERATE战略,该战略旨在推出大众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供应商。这家汽车制造商此前宣布,将把车载软件集成和数字化用户体验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计划向ID系列电动汽车的用户提供数字服务。大众还成立了一个名为Car.Software的新部门,计划到2025年,将其自主开发的软件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至少60%。




    现代摩比斯开发基于脑电波的ADAS技术

    2021年8月4日

    根据现代摩比斯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脑电波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M.Brain。M.Brain通过耳机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耳朵周围的脑电波,从而实时评估驾驶员的状况。这个过程中分析和确定脑电波数据的软件技术至关重要。现代摩比斯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甚至利用机器学习来解读脑电波信号。此外,M.Brain还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应用,在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醒驾驶员。这一事故预防技术还为不同感官提供警报,包括通过视觉(驾驶员座椅周围的LED灯)、触觉(座椅振动)、和听觉(头枕扬声器)等。现代摩比斯方面表示:“基于脑电波的技术能够测量大量数据,具有无限的开发潜力。因此,M.Brain被认为是一项革新技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摩比斯计划将各种生物保健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从而为公众安全做出贡献。M.Brain首先将在京畿道的公交车上进行测试。随着心跳测量或眼动追踪等技术的应用,全球车载医疗保健市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基于V2X的安全应用将受益于5G技术

    2021年8月4日

    对V2X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5G技术的推出,预计将推动先进的安全应用

    正如其名,“车辆到一切”(V2X)通信技术是安全可靠驾驶生态系统的支柱。V2X通信技术,可以让车辆与其他车辆、路侧基础设施和行人共享信息,及时告知用户前方道路的情况和碰撞等即将发生的危险。根据我们的数据,与当前安装数量相比,到2027年,全球V2X需求将以约8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

    可以说,V2X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确保行车安全。从安全应用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车辆与车辆通信(V2V)、车辆与行人通信(V2P)和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V2I)。

    V2V无线通信可以交换周围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从而避免车辆发生碰撞,缓解交通拥堵。V2V使汽车能够广播和接收信息,并形成对附近其他车辆的整体感知。在接收到信息后,该技术使车辆能够确定潜在的碰撞威胁。驾驶员也将及时接到视觉和/或听觉警报的提醒。V2V通信的范围可达300米,可检测因交通、崎岖地形或天气等因素导致的驾驶员不可见的威胁。V2V使用的碰撞避免系统利用雷达和摄像头来检测碰撞威胁。

    V2P这种通信形式可以在汽车和行人、或附近地区的多名行人、或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如骑车人)之间使用直接蜂窝广播。该技术向行人和骑车人发出车辆接近的警告,并向车辆发出有关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的提醒。

    V2I技术可以从车辆中获取数据,并与各种设备共享信息以改善交通和公路系统。借助V2I技术可以从整体上打造智能交通系统(ITS),该系统允许车辆与基础设施组件(如车道标志、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灯)之间实现信息双向交换。

    目前,V2X通信存在着两套关键标准,即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C-V2X。基于IEEE 802.11p标准的DSRC是为快速移动的对象而定义。无需蜂窝网络连接,DSRC就可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安全、高速通信。简单来说,C-V2X本质上是一个基于蜂窝网络的系统,而DSRC就像Wi-Fi一样,使用的是WAVE无线标准。2019年,大众推出了标配基于802.11p的V2X组件的第八代高尔夫,并且搭载了恩智浦的芯片组。Autotalks和Applied Information等公司也已经开发出可兼容DSRC和C-V2X的双模硬件。

    车辆上一些常见的安全功能是基于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的。这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V2X技术传输到其他车辆,甚至行人。

    随着V2X部署的不断增长,汽车行业正在寻求使用V2X技术扩展其安全相关应用。其中一个有趣的新进展是奥迪与Blue Bird、Applied Information和Temple合作,在学校周边部署C-V2X技术。这个解决方案目前正在测试中,它不仅可以在驾驶员接近学校安全区时通过仪表盘显示屏和声音警报提醒驾驶员,同时还可以在车辆接近接送学生的校车时提醒驾驶员。安装在学校安全区内的路边单元(RSU)将使用闪光信号,向车辆广播信息,提示车辆位于学校的位置和车速限制。目前,奥迪正在开发车载单元(OBU),从校车向车辆广播C-V2X安全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5G即将应用于汽车行业,安全应用的使用范围将进一步增加。5G的低延迟特性对于依赖实时更新的应用尤其重要。用于软件和固件的无线(OTA)更新使用增加,使汽车制造商能够远程更新和增强安全应用,5G技术也将进一步改善无线更新体验。全球认证论坛(GCF)最近宣布与5G汽车协会(5GAA)合作,以支持新兴C-V2X系统的互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5GAA得到了奥迪、大陆、爱立信、哈曼、三星、马瑞利、倍耐力、高通、TIM和沃达丰等知名品牌的支持。

    支持V2X车辆所提供的数据,例如,如果车辆遇到湿滑或损毁道路,将使地方市政部门能够以更低成本、更省时的方式发现问题。事实上,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一直在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城市某些地区测试V2X安全应用。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在2019年与德国Zollernalb地区合作,测试在冬天湿滑路面上的行车安全性。配有Live Traffic Service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通过移动无线网络,将ESP或ABS传感器捕捉到的路面湿滑情况和GPS数据等信息发送至戴姆勒汽车后端。这些信息将显示在Zollernalb区两个公路养护站的数字地图上。HERE、Tom Tom、欧洲六个国家的交通部门、戴姆勒、宝马和福特一直在测试如何使用V2X技术传递有关危险路况的信息。

    在汽车电气化之外,汽车行业在软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资。软件服务的商业化应用已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大众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希望自行开发至少60%的汽车软件也就不足为奇。这种对软件的关注可能会推动汽车制造商通过无线部署进行更多更新,以改善汽车的安全系统,并可能推动基于v2x的安全应用的增长。例如,福特将在中国大陆推出搭载C-V2X技术的Mach-E车型;该公司的目标是让驾驶员能够预见潜在的驾驶危险,并提高行车安全和效率。其先进的无线固件(FOTA)更新将升级驾驶员辅助技术和安全系统。

    与奥迪参与校园行车安全一样,使用V2X的安全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到限速显著的医院院区和居民区/乡镇。作为构成完全自动驾驶核心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当前的应用水平以及扩大未来的应用范围非常重要。




    来福车与HERE合作,助力车队位置搜索和实时道路数据

    2021年7月27日

    网约车公司来福车选择HERE地图作为其主要的搜索和定位提供商。来福车将使用HERE地图内容和HERE位置服务进行车队的位置搜索和实时道路封闭数据。来福车在其应用中集成了HERE地理编码和搜索服务,允许用户搜索取车地址和目的地地址,以及兴趣点。在后台分析方面,来福车将利用HERE定点寻址和HERE地点提取门户,这两个工具可以立即提供新的位置数据。HERE地图首席执行官Edzard Overbeek表示:“来福车需要一个强大而准确的搜索引擎来满足每一位客户的需求,从而助力其每天100多万次出行服务。在过去六个月里,我们与来福车合作,部署并测试了我们强大的目的地服务,帮助乘客到达北美更多市内目的地。我们的服务将进一步丰富来福车的网络,引领拼车行业创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来福车将目的地搜索和预计到达时间(ETA)视为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该公司使用谷歌地图来提供搜索和定位服务。HERE实时交通技术从多个来源收集并分析数据,并向司机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信息。HERE Live Sense SDK部署了高清地图和定位技术,以检测潜在的危险情况。本月早些时候,专注于开发车载数据嵌入式实时平台的法国初创企业Nexyad和Here地图合作,将认知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道路安全。




    保时捷合资企业与巴斯夫合作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2021年7月27日

    日前,保时捷与Customcells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Cellforce集团已选中巴斯夫作为其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合作伙伴。巴斯夫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巴斯夫将提供高能量正极活性材料,以打造高能量密度且可快速充电的高性能电池。Cellforce则将提供主要的电池组件。保时捷负责研发的执行董事会成员Michael Steiner在评论该合作时表示:“作为汽车制造商,保时捷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整体资产负债表碳中和。因此,我们正越来越重视低碳足迹、闭环回收和可持续发展。此次与巴斯夫的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从欧洲本地采购镍钴材料,及其相关的安全供应和德国从施瓦茨海德到巴登-符腾堡的短途运输路线,都是我们决定与巴斯夫合作的重要因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ellforce是由保时捷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为高性能汽车研发和制造电池技术。该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图宾根,预计将从2024年开始生产高性能电池,初期年产能为100兆瓦时,可满足1,000辆赛车和高性能车辆的需求。可持续发展似乎是选择巴斯夫作为该项目合作伙伴的核心要素之一。巴斯夫非常注重道德采购,Cellforce集团电池工厂的生产废料将由位于德国的巴斯夫施瓦茨海德的电池回收试验工厂进行回收。




    AutoX发布第五代全无人驾驶系统

    2021年7月13日

    AutoX日前发布了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第五代全无人驾驶系统AutoX Gen5。该系统搭载了50个传感器以及一个算力达到2200 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的车辆控制单元。AutoX Gen5拥有28个摄像头,6个高分辨率激光雷达和角分辨率达到0.9度的4D雷达,可为车辆提供360度全景覆盖。AutoX激光雷达堆栈每秒可创建1,500万个点的成像。AutoX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肖健雄博士表示:“行车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它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Gen5专为城市中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而设计,旨在确保用户以及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AutoX于2017年推出了其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AutoX Gen1。该公司表示,Gen5是一次重大升级,可为中国复杂的城市驾驶环境提供无缝导航。AutoX声称,其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AutoX Driver可以应对世界各地城市最密集、最繁忙的交通状况。目前,该公司在上海、深圳和武汉等国内城市运营超过1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今年早些时候,AutoX在深圳向公众推出了一个全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2020年,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向AutoX发放了测试牌照,允许其在不配备安全员的情况下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




    百度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自动代客泊车系统

    2021年7月13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百度已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自动代客泊车(AVP)系统。百度的AVP系统可能首先将搭载于长城汽车的WEY摩卡车型,该车型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上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至2016年,当时双方在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领域展开了合作。2017年7月,长城汽车加入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成为其首批合作伙伴之一。2018年,两家公司宣布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共享汽车、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到目前为止,百度车联网(IoV)产品已在第二代哈弗H6和H4 Pro等多款长城汽车量产车型上搭载。




    福田汽车与华为就自动驾驶汽车业务展开初步会谈

    2021年7月6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福田汽车日前在其投资信息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正与华为就自动驾驶汽车(AV)业务进行初步合作谈判。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就智能座舱、以太网和雷达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技术探讨,以待未来寻求具体的合作项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9年4月,福田汽车和华为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业务领域展开合作,开启5G时代商用车智能化体系建设。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面向商用车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以及L3级量产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和研发(R&D)。福田汽车通过其与戴姆勒的合资企业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测试其自动驾驶重型卡车。与此同时,华为正在寻求进一步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业务布局,最近宣布今年计划将投资10亿美元研发智能汽车零部件。该公司还与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三家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从2021年底开始共同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品牌。




    恒大发布自动代客泊车系统

    2021年7月6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恒大汽车近日发布了自动代客泊车系统,该系统能够让车辆实现窄路巡航、行人避让、车辆避障、自动跟车、车位自动识别等一系列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功能。该系统将搭载于恒驰品牌车型,同时将配备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环视摄像头等传感器并结合高精地图。恒驰汽车将于今年四季度进行试生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恒大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EV)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于2021年3月宣布,计划与腾讯控股旗下一家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智能汽车操作系统(OS)。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将为合资企业提供60%的资金,而腾讯旗下的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公司将提供剩余资金。恒大新能源汽车表示:“希望双方发挥各自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勤等领域的优势。”与此同时,2020年8月,恒大集团在中国举办的品牌活动上推出了恒驰品牌的6款新电动汽车。恒大计划在2020年和2021年投资200亿元人民币推进电动汽车业务。到2030年,该公司的目标是在全球市场实现年销量500万辆。




    大众推出标配数字座舱和信息娱乐系统的全新Polo

    2021年7月2日

    新款Polo标配包括We Connect和We Connect Plus在线服务和功能

    大众在6月2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其新款Polo掀背车将标配数字座舱系统。该数字座舱配备数字仪表,显示屏直径达20.32厘米,并通过多功能方向盘进行操作。在基础款售价中包含的另一项功能是配备15.5厘米触摸屏的合成信息娱乐系统。

    另外,新款Polo还提供两个导航系统供客户选择,一个是搭载屏幕对角线长为20.32厘米的Discover Media系统以及屏幕对角线长为23.5厘米的Discover Pro系统。这些都将是额外的可选配置。导航系统具有增强的音乐表现,一个集成至挡风玻璃的摄像头也连接至系统的动态路标显示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款Polo标配包括We Connect和We Connect Plus(有效期一年)在线服务和功能,车主可通过智能手机了解中控锁系统状态、驾驶数据或当前停车位置等信息。如果停着的Polo车意外解锁,也可以使用兼容的智能手机将其上锁。

    对于Polo Style和Polo R-Line两款车型,将标配Ready 2 Discover信息娱乐系统,We Connect Plus可以扩展为包括流媒体和互联网、互联网广播和Wi-Fi热点等功能。App-Connect功能可以集成至Ready 2 Discover系统,也可通过无线以及USB-C进行连接。




    华为计划在2025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2021年6月22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计划到2025年提供无人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实现车辆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我们正努力在2025年让乘用车实现无人驾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正在寻求进一步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业务布局,最近宣布今年计划将投资10亿美元研发智能汽车零部件。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该公司发布了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计算系统、4D成像雷达、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和智能热管理,基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和LiDAR芯片运行。这家电信公司还与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三家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从2021年底开始共同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品牌。该公司称,其智能汽车部门有5,000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其中2,000名员工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




    上汽集团与显示产品供应商合作,打造智慧移动出行新生态

    2021年6月22日

    据盖世汽车介绍,上汽集团已与汽车显示产品供应商京东方精电合作,共同开发基于智能驾驶舱的智慧移动出行新生态。两家公司将联合推进用于汽车智能座舱的曲面中控显示屏、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及透明车窗显示等产品的研发。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计划借助与阿里巴巴、英伟达、Luminar和腾讯等领先高科技公司的合作,为其R品牌电动汽车的发展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今年3月,这家汽车制造商在深圳举办的公司活动上发布了其全新技术品牌R-TECH,并概述了R品牌的技术战略。吉利、长安、北汽和长城汽车等其他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也在专注于智能汽车的研发。这符合中国推进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商业化的目标,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2月,11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该战略提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一个生态体系,并在2025年前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级)的规模化生产。




    【专家观点】第八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1)

    2021年6月9日

    5月25日-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CICV 2021主题围绕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技术、电子电器架构技术、车路协同(V2X)理论及应用、测试评价技术、技术标准与法规等内容。设置2场主题峰会、11场专题分会、1场圆桌对话互动环节。共邀请行业100余位知名专家和企业技术领袖演讲,现场吸引了上百家新闻媒体、400多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机构以及1300余名专业级嘉宾深度参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公维洁本次全体大会主持人,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她表示:以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汽车加速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推动安全、高效、绿色、便捷、人性化的产业发展愿景实现,我国已经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国家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战略规划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道路测试,修订法律法规等等多种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产业上看,我国也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进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2.0》发布。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牵头,联合2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在参考架构1.0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交通行业现状与信息物理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进一步支持和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复杂系统设计方法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的建设。

    中国汽车供应链与汽车技术预测,车联网高级分析师,李凡妮(FanniLi)代表S&P Global参与了此次的峰会。在聆听了国内外相关机构、专家和学者对政策文件的解读、代表性企业的创新成果发布后,李凡妮女士也带来了针对目前智能网联领域,IHSMarkit的研究与观察。

    在此次峰会中,您印象最深的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是什么?

    大会组委会组织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运行及体验活动,在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亦庄)里150平方公里范围内选取典型案例和场景,为与会代表提供试乘体验服务。小马智行Robotaxi在亦庄园区的试驾体验非常好,自动驾驶过程非常平稳,没有急停和突然启动,准确识别路上的红绿灯,各类交通参与方, 对于未来Robotaxi规模化商业化运营充满期待。



    同样在亦庄道路上可以看到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目前市民可以通过百度地图预约Robotaxi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无人出租车项目“ApolloGo”在长沙、北京、沧州三地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在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正式发布了《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版),京东、美团、新石器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上路资质的3家企业。


    在智能网联技术规范性和测评体系上,在峰会上您看到了哪些最新进度?

    5月27日,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1)上,由CAICV智能汽车创新联盟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工作组组织编写的《2020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正式发布,对于行业各方面全面了解高精地图当前现状有积极意义。本次《高精地图白皮书》重点介绍了高精地图产业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国内高精地图的量产案例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解析。

    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可以为智能汽车提供丰富元素信息,帮助智能汽车完成路径规划,行为决策等任务,有助于提升智能汽车感知、定位和规划预测的精度,实现安全自动驾驶。

    李凡妮( Fanni Li),S&P Global中国汽车供应链与汽车技术预测,车联网高级分析师

    李凡妮女士是S&P Global公司车联网团队的高级分析师,专注于车载影音娱乐,车联网系统、音响技术,空中升级以及车联网服务、数据货币化等市场趋势预测。李女士拥有7年以上汽车行业经验,加入S&P Global前,她负责法资整车厂车载影音娱乐及车联网相关产品的开发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李女士拥有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的机电一体化工程硕士学位以及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MBA学位。




    Navya与REE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

    2021年4月28日

    据Navya发布的一篇声明,该公司已与REE Automotive合作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双方合作还包括开发REE Corner技术和Navya自动驾驶解决方案。Navya首席执行官Etienne Hermite表示:“我们很高兴与REE Automotive签署这份合作协议,REE Automotive是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导者。此次合作也完全符合Navya将L4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安全驾驶组件(转向器、制动、悬架、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集成到轮毂内的战略。双方达成的合作将为创造不同尺寸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以满足不同用例需求提供绝佳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Navya致力于在一系列车辆平台上部署L4级自动驾驶系统。该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已经推出了Autonom Shuttle自动驾驶接驳车,截至2020年12月,该车已在全球23个国家销售超过180辆。2017年6月,Navya推出了Autonom Cab自动驾驶出租车,该车可搭载6名乘客,最高时速可达55英里/小时。此外,该公司还推出了用于自动货物运输的Autonom Tract。REE Automotive致力于重塑电动汽车行业。该公司的REE Corner技术将汽车关键组件(转向器、制动、悬架、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集成到轮毂内,打造出业内最平坦的电动汽车底盘平台。




    大陆公司推出全新软件和传感器技术

    2021年4月28日

    根据大陆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在本周举办的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全新传感器和软件技术。该公司在车展上展示了其第六代雷达传感器的性能,该传感器可满足欧洲新车评估测试对自动车辆操作功能的要求。全新雷达传感器具有更紧凑的设计、更高的扫描速率以及探测距离约为200-250米的360度环绕式车身监控,有效改善了车辆在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安全性。这一全新雷达传感器解决方案可满足欧洲新车评估测试要求,从而实现自动变道等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因此该传感器一定程度上面向的是未来应用场景。此外,大陆集团还首次展示了其端到端车联网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提供了从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和网络连接单元到云的集成系统,任何汽车制造商都可以将该方案作为车联网架构的基础。它提供了车载网络与外部世界的快速连接,能够实时处理车辆接收的所有数据,并由车内的高性能计算单元进行处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汽车行业加速进入数字时代,车辆连通性不断提高,并最终向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因此这类产品将成为大陆集团在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业务方面的主要组成。与所有传统的大型一级供应商一样,大陆集团近年来一直在加快为汽车制造商研发合适的数字化产品,同时逐步减少对燃油车零部件的投资。




    麦格纳提出未来电气化业务的预期

    2021年4月21日

    麦格纳日前在其投资者日活动上列出了其对今后几年电气化业务增长的几个预期,包括到2023年电气化动力系统业务收入将超过20亿美元。麦格纳预计到2023年其整体业务收入将从2020年的326亿美元增长到455亿美元,不过麦格纳指出,到2023年业务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12%的预测是在半导体短缺危机前做出的。麦格纳还指出,2023年已经有超过90%的销售订单被预订。其中包括为GMC悍马和福特F-150提供的电动汽车(EV)电池外壳;最近宣布的Clearview后视镜摄像头和后视镜技术,以及能提高座椅舒适度的全新座椅面套技术Freeform。麦格纳还提出将进一步增强包括北美在内的全球制造能力。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eetarama Kotagiri表示:“我们多年来已经多次表示,我们有兴趣在北美布局汽车制造业务。”展望未来,麦格纳计划推动eDrives、电池外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代工制造和新商业模式的增长,同时将减少对手动变速箱、四轮驱动系统和油箱等业务的投入。麦格纳还提到了一系列独立于动力系统的产品系列,包括照明、主动式空气动力套件、车身和底盘,双离合器变速箱、后视镜,机电一体化和座椅产品。麦格纳还强调了其与LG成立的面向电动动力系统业务的合资企业(JV);这家合资企业将通过电机和逆变器进一步增强eDrive系统。到2023年,麦格纳预计其电气化产品的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美元,到2027年将增至40亿美元,到2031年将翻一番。麦格纳预计,届时无论电气化系统的普及程度如何,该公司都将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麦格纳预计其主要的增长动力将包括在中国的eDrive项目,即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合资企业;48伏混动DCT项目以及在一级和二级eDrives领域的新业务。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的继续,麦格纳预计,随着车辆从四轮驱动/全轮驱动系统向二级eDrive系统转变,在普及率同样为20%的情况下,每辆车的平均成本(CPV)将从400美元提高至950美元。随着汽车电气化的发展,麦格纳预计,随着车辆从DCT/手动变速箱向一级eDrive系统转变,每辆车的平均成本将从900美元增加至1,100美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麦格纳计划加快对高增长地区的投资部署;继续改善卓越运营,并积极拓展新业务。该公司将把更多业务转移到与动力系统无关的汽车产品上,因此不会因产品全球业务减少而导致大幅下降。麦格纳预计,2020年其调整后的投入资本收益率将同比增长7.9%,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将从2020年的5.1%增长至2023年的8.1%~8.6%。




    VinFast将英伟达技术用于其自动驾驶电动汽车

    2021年4月21日

    据越南汽车制造商VinFast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公司已选择将英伟达的芯片技术用于其新一代自动驾驶电动汽车(EV)。公司将于2022年首次推出搭载英伟达Drive Xavier系统芯片(SoC)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公司随后将把其所有即将推出的高端电动汽车车型升级为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技术。英伟达Drive Orin是业界性能最强大的处理器。这个系统级芯片能够每秒处理超过254万亿次操作,允许处理大量的应用和深度神经网络同时运行,以支持特殊的车辆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巡航规划、充电站和经销商的定位、车辆盗窃风险预警、用户习惯偏好、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等等。因此,VinFast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将超越市场上现有的车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自主性。此外,英伟达Drive Orin系统按照ISO 26262 ASIL-D安全标准设计,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处于最高水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VinFast于三年前进军汽车市场,凭借其与供应商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迅速研发了自己的汽车产品。公司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市有一家汽车制造工厂,并且在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设有研发中心。正如我们在之前报道中注意到的,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5年年产能达到50万辆,目前已经成功量产并在越南市场上市。VinFast最近宣布,该公司正在研发和准备开始量产三款智能电动汽车:VF e34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C级SUV)、VF e35中型SUV(D级SUV)和VF e36全尺寸SUV(E级SUV),并且其中两款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上市销售。这三款车型都拥有L2-3级自动驾驶能力,拥有多达30个智能功能。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获得了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同时也从加州车辆管理局获得了在美国市场商业化部署电动汽车的许可。但是,要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并在这些市场立足,还需要足够的努力和耐心。根据我们最新的预测,预计VinFast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初几年将保持较低销量,预计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6,700辆左右。




    韩国电信将在板桥测试5G自动驾驶巴士

    2021年4月7日

    电信公司韩国电信(KT)将在韩国板桥的一个智慧工业园区测试5G自动驾驶巴士。该公司将部署两辆搭载车联网(V2X)技术的巴士,这些巴士将与彼此以及交通信号灯和行人监控设备等道路设施进行通信。另外,这些巴士还搭载了实时动态(RTK)定位卫星导航技术以及本地动态地图(LD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据《亚洲经济》报道,这些巴士将与电动汽车制造商Edison Motors和科技公司Phantom AI合作生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韩国最大的电信公司韩国电信(KT)计划在国内建设一个核心的电信基础设施,包括5G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平台。该公司还计划为韩国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场地K-City开发基于5G技术的V2X终端。去年,该公司与韩国汽车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未来汽车的技术。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L4级自动驾驶技术无需人工接管,但其应用仅限于特定条件。韩国政府此前公布了未来几年加速推广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飞行汽车的计划,根据该计划,韩国企业将在未来十年投入60万亿韩元用于开发未来的汽车技术。




    上汽集团与海尔合作共同开发智能交通系统

    2021年4月7日 据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日前已与家电巨头海尔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家居。根据合作协议,海尔集团还将投资上汽集团的一个子公司,该公司将在洋山港开发自动驾驶(AV)技术。据彭博社报道,两家公司还将在轻量化材料开发领域展开合作,并成立一只专门投资智能制造领域的基金。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2月,11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该战略提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一个生态体系,并在2025年前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级)的规模化生产。上汽集团已与阿里巴巴和英特尔等技术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力争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站稳脚跟。近期,上汽宣布计划与Luminar Technologies合作,于2022年开始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现代摩比斯与Meridian Audio合作推出高级音响系统

    2021年3月30日

    根据现代摩比斯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已与Meridian Audio合作,为起亚提供高级音响系统。两家公司已为即将上市的起亚K8轿车设计了高级音响系统。在这之后,现代摩比斯还将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音响系统。现代摩比斯全球销售战略部副总裁Won-woo Lee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Meridian合作。Meridian作为超高工艺和高品质的象征,在高级音响市场拥有4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结合现代摩比斯的信息娱乐技术之后,我们有望进军全球汽车市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本周早些时候,Meridian Audio宣布将为起亚新款K8车型提供专门设计的带14个扬声器的环绕立体声系统。Meridian Horizon上混音技术能够从双声道立体声内容中提供多声道音频,并为用户提供出色的环绕声效果。




    威力登展示PAEB系统以改善行人安全

    2021年3月30日

    威力登表示,该公司日前对外展示了一款基于激光雷达的行人自动紧急制动(PAEB)系统解决方案。在威力登发布的一段新视频中,该公司基于激光雷达的PAEB解决方案在所有条件下均表现良好,性能优于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系统。威力登的PAEB解决方案结合了威力登的专有软件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威力登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的PAEB测试清楚地表明,监管机构和实验室十分有必要将夜间条件纳入PAEB评估规程。”他补充道,“包括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这个系统能在伤亡事故多发的夜间条件下有效地工作”,并表示威力登的激光雷达数据和Vella处理软件“每年有可能挽救数千名行人的生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会将在新车评价规程(NCAP)中将PAEB纳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内容。威力登致力于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提供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激光雷达传感器是必要的,它们可以通过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周围世界的3D地图。2021年2月,威力登和ThorDrive签订了一项为期五年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供货协议。2020年,威力登签订了多项重大合作协议,包括与现代和安波福合资企业Motional签署了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协议,与ThorDrive签署了自动驾驶工业应用合作协议,另外还与高通签署了智慧城市合作协议。




    恒大电动汽车公司将与腾讯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

    2021年3月24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恒大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日前宣布,计划与腾讯控股旗下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JV),共同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OS)。恒大新能源汽车将出资60%,剩余部分将由腾讯子公司北京梧桐车联科技出资。恒大新能源汽车表示:“双方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勤等领域的优势。”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两年,中国恒大集团在汽车行业完成了多笔收购交易,以进军国内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该集团子公司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在2019年与科尼赛克(KAAB)达成了一项协议,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Konev AB的合资公司。去年,恒大集团在国内举办的一项品牌活动中发布了恒驰品牌旗下六款全新电动车型。该集团宣布计划在2020年和2021年投资200亿元,进一步推动其电动汽车业务。与此同时,腾讯也正在加快技术驱动汽车服务的部署。去年,腾讯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 Sim 2.0,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效率。




    三星将为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发芯片

    2021年3月24日

    据报道,三星电子日前获得了来自Waymo的一个项目,将为其自动驾驶汽车(AV)开发芯片。该芯片可以计算自动驾驶汽车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或与谷歌数据中心实时交换信息,以集中控制车辆功能。据《汽车新闻》报道,该项目将由三星逻辑芯片开发部门负责。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Waymo是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领先者。该公司已经在25个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进行了2,000万英里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模拟测试里程达到了100亿英里。最近,Waymo发布了一份白皮书,介绍了其自动驾驶系统Waymo Driver如何在一个近乎完全重建的环境中减少致命事故的发生。三星电子也在大力进军汽车行业,并于2016年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的信息娱乐公司哈曼国际。哈曼最近收购了美国的初创公司Savari,该公司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所需的车联网(V2X)通信技术。2018年,三星集团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向人工智能(AI)、5G移动技术、汽车电子零部件以及生物制药领域新增长领域投资25万亿韩元。




    2021年上海车展:极狐将推出基于华为技术的Alpha-S HBT电动汽车

    2021年3月19日

    北汽旗下高端品牌极狐将于4月19日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推出一款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新车型。这款极狐Alpha-S HBT将搭载由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公司提供的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这款新车型也将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最新芯片的车型,其算力可达352 TOPS。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国内媒体曝光的照片显示,极狐Alpha-S HBT是一款中型纯电动轿车,续航里程达到700公里。北汽集团表示,Alpha-S将搭载由华为提供的一系列新技术,过去两年间双方一直在合作研发Alpha-S HBT。Alpha-S HBT的到来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极狐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阵容,尽管该车型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提升品牌销量。2020年10月,极狐推出了首款高端车型——极狐Alpha-T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0年11月至12月期间,Alpha-T SUV在国内的销量仅为709辆。




    博世与格芯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雷达芯片

    2021年3月19日

    日前,德国汽车供应商博世与芯片制造商格芯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面向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的下一代汽车雷达技术。根据合作协议,格芯将使用22FDX射频解决方案开发毫米波汽车雷达系统芯片(SoC)。

    这些芯片将在其德国的德累斯顿工厂生产,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交货。博世高级副总裁兼集成电路部门负责人Oliver Wolst表示:“可靠的雷达和ADAS系统对于全球各地的司机和汽车制造商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们选择与格芯合作,是因为他们不仅在射频和毫米波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同时在汽车市场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仔细研究了各种现有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最终发现对于我们下一代高效安全的汽车雷达而言,格芯的22FDX射频解决方案是其中最有吸引力、最合适的平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双方合作的目的是开发工作频率更高的雷达芯片,从而帮助雷达以更高的准确度探测更远的目标。雷达传感器支持自动车辆在雾、雨和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目标探测和导航。博世原本向第三方公司采购芯片并将其嵌入雷达模块,不过这次合作将支持博世自行定制设计。博世也在自行研发芯片,公司最近宣布在德累斯顿建造了一座工厂来生产ASIC(专用集成电路)微芯片。




    比亚迪将于今年3月在王朝系列产品上推出DM-i混动技术

    2021年3月3日

    意义:采用DM-i系统的秦Plus、宋Plus、唐Plus三款新车型已开始在中国开启预售,预计将于3月正式进入市场。

    展望:预计2021年,比亚迪在中国的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将同比增长55%,至8.1万辆,到2022年产量将进一步增长28%。

    比亚迪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其王朝系列车型中推出最新的插电式混动技术DM-i。采用DM-i系统的秦Plus、宋Plus、唐Plus三款新车型已开始在中国开启预售,预计将于3月正式进入市场。秦Plus是一款基于比亚迪秦Pro打造的轿车,预售价为10.78万元(约合16,701美元)至14.78万元,而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宋Plus的起售价为15.38万元。比亚迪公布的信息显示,被称为DM-i超级混动的新型混动系统有望为其新车型带来出色的燃油经济性。秦Plus和宋Plus的综合油耗分别低至3.8升/百公里和4.5升/百公里。据比亚迪介绍,DM-i将由一个新的发动机系列、电混动力系统(EHS)及其刀片电池技术组成。新款1.5升汽油发动机专为DM-i插电式混动车型设计,热效率达到43.04%。这款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81千瓦,峰值扭矩可达135牛·米。此外,比亚迪还将为大尺寸唐Plus SUV配备一款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新车型搭载的电池组最大容量为18千瓦时,纯电续航里程高达120公里。比亚迪在宋Plus上还将提供一个容量较小的8.3千瓦时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51公里。三款新车型将提供快速充电功能以缩短充电时间,并鼓励消费者在纯电动模式下驾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三款DM-i新车型定于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销售,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并加强其唐、宋、元、秦、汉等王朝系列产品的竞争力。即将推出的DM-i车型的主要卖点是其具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能。比亚迪称,在亏电行驶的情况下,秦Plus和宋Plus的油耗仍可以保持在4升/百公里以下。如果新车型能够达到比亚迪宣传的油耗表现,那么将有助于比亚迪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和内燃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过去3年间,比亚迪通过推出王朝系列畅销车型的改款车型,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乘用车市场的产品阵容。例如,比亚迪宋系列同时推出了SUV和多用途车(MPV)版本。比亚迪秦系列不仅推出了基于比亚迪B3平台打造的经典轿车比亚迪秦,还推出了基于比亚迪全新BMP平台打造的秦Pro。王朝系列产品阵容的扩张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重点聚焦于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我们预计,随着搭载DM-i技术的新车型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比亚迪将在未来三年增加其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产量。预计2021年,比亚迪在中国的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将同比增长55%,至8.1万辆,到2022年产量将进一步增长28%。




    采埃孚在2020款东风风神奕炫推出L2+级自动驾驶系统

    2021年3月3日

    日前,德国汽车行业供应商采埃孚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合作推出了coASSIST L2+半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已搭载于2020款东风风神奕炫上,满足欧洲新车评价规程2025的要求。该系统采用了Mobileye的摄像头技术和海拉的短程雷达,实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交通标志识别、车道变换辅助和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未来,coASSIST系统还将搭载采埃孚Gen21中程雷达。采埃孚电子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执行副总裁Christophe Marnat表示:“在将L2+系统的优势引入经济型乘用车方面,此次与东风汽车合作推出coASSIST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相信满足高级安全测试协议并且有助于缓解驾驶压力的L2+系统将会是未来轻型汽车的关键。我们很期待看到搭载这些系统的车辆上路运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采埃孚正日益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汽车(AV)功能的系统级供应商,并正与其他厂商合作以扩大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采埃孚已与Aeva达成合作,共同推动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器实现量产,此外,采埃孚还与TuSimple共同研发自动驾驶卡车所需的传感器。采埃孚已确认计划为商用车研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预计该系统将于2024年或2025年推出。




    文远知行获得许可在广州开展自动驾驶网约车业务

    2021年2月24日

    据Medium网站上的一篇博客报道,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文远知行日前已获得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网约车运营许可。该公司表示其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该资质的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旭表示:“今天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又向自动驾驶商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远知行成为中国首家获得网约车运营许可的自动驾驶企业,这也是我们在业内取得的又一个重要优势。我们在运营许可的申请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文远知行致力于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部署,并已开始在中国测试全无人驾驶汽车。文远知行称,其在广州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第一年共完成147,128次出行,服务超过6万名乘客。该公司最近还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向公众推出了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试乘服务。目前,文远知行已完成了3.1亿美元的B轮融资。




    百度在广州推出自动驾驶MaaS平台

    2021年2月24日

    百度日前已与广州市黄浦区政府合作,推出多模式自动驾驶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部署超过40辆自动驾驶汽车(AV)在中国广州提供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服务。这支自动驾驶车队由5种不同的自动驾驶车型组成,分别是Robotaxi、Robobus、Apolong、Apollocop和New Species Vehicle,在今年春节期间开始为广州市民提供服务。为方便市民使用这项服务,百度已在区内设立超过50个Robotaxi接驳站点,并计划在未来将接驳点增加至1,000个。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和Apollo Go移动应用预订这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汽车平台Apollo,并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该公司目前已获得了超过190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并在27个城市进行了道路测试,总测试里程超过700万公里。百度还在北京、长沙和沧州等地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载客试点服务。最近,百度还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可,可以在不配备安全员的情况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欧盟、美国正寻找降低半导体供应链风险的方法

    2021年2月22日

    意义:

    随着全球半导体供应出现瓶颈,导致汽车行业生产中断,欧盟和美国正在寻找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方法。

    展望:

    尽管半导体供应受限可能是短暂的,并且我们预计大部分轻型汽车的产量损失将在2021年剩余时间内弥补,但此次危机突显出由于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生产零部件而带来的供应安全问题。这似乎将加大欧盟和美国在本土生产更多此类零部件的力度。

    由于全球半导体供应出现瓶颈导致汽车行业生产中断,欧盟和美国两大关键汽车市场正在寻找降低这一日益重要的零部件供应链风险的方法。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正在探索支持本地半导体生产的方法,以减少对亚洲和美国的依赖。消息人士透露,该项目由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负责,旨在探索生产10纳米制程以下芯片,并最终开发出2纳米制程工艺。消息人士补充称,欧洲有可能对现有工厂进行改造或新建一座晶圆厂。不过该项目尚未最终决定,具体时间表仍有待确定。

    该报道发布后,法国经济与财政部的一位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彭博社表示,全球半导体技术的两大行业龙头台积电(TSMC)和三星电子可能会参与该项目,但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此外,台积电发言人Nina Kao在回复彭博社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在工厂选址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客户需求。台积电不排除任何合作可能性,但现阶段还没有具体计划。”

    另外,据《金融时报》(FT)报道称,美国政府也在寻找解决半导体短缺问题的方法。半导体短缺已经影响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据称此前对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的制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短缺问题。白宫新闻秘书Jen Psaki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寻找供应链中的潜在瓶颈”,总统乔·拜登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在未来几周内“对关键商品的供应链进行全面审查”。

    此前,包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Chuck Schumer在内的15名参议员呼吁拜登政府采取行动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他们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将威胁到美国“疫情后经济复苏”。他们建议拜登政府支持美国国会在2020年通过的《芯片法案》中提到的资金,以推动国内半导体制造。

    英特尔、高通和格罗方德等本土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也呼吁拜登总统将扩大半导体生产的投资纳入其新制订的基础设施计划中。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更多报告




    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发布全新自动驾驶功能

    2021年2月3日

    意义: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宣布,其P7纯电动轿车将配备环境现实(SR)显示功能,该功能将与其高速自主导航驾驶(NGP)功能协同工作,为驾驶员提供直观的自动驾驶体验。蔚来汽车表示,将陆续为ES8、ES6及EC6车型推送新版本更新,新增功能或优化现有功能。

    展望:

    为了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竞争,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已经推出了高速自动驾驶功能。但就销量而言,特斯拉一直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然而,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高昂售价阻碍了该技术在大众消费者中的普及。

    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宣布,其P7纯电动轿车将配备环境现实(SR)显示功能,该功能将与其高速自主导航驾驶(NGP)功能协同工作,为驾驶员提供直观的自动驾驶体验。与此同时,蔚来汽车表示,将陆续为ES8、ES6及EC6车型推送新版本更新,新增功能或优化现有功能。

    小鹏汽车表示,P7轿车将成为全球市场上首款配备环境现实显示功能的量产车型,该功能为驾驶员提供了车道级智能辅助驾驶。小鹏汽车称,在使用车辆导航功能时,车辆状态及其周围环境将以3D形式清晰生动地显示在中控面板上,从而增强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环境现实技术加上高德地图第三代车载导航,将会提高小鹏汽车对于技术型电动汽车买家的吸引力。上周,小鹏汽车向参加了P7轿车国内试驾活动的记者们展示了其NGP功能的公测版。这家初创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周内通过OTA向国内的小鹏汽车客户升级这一功能。小鹏汽车表示,NGP功能将通过“自动限速调节、自动切换高速公路、最优车道选择、自动上下匝道以及自动超车”,实现安全的高速公路行驶。

    在另一份声明中,蔚来汽车表示,将陆续为ES8、ES6及EC6车型推送新版本更新,新增功能或优化现有功能。此次更新包括了车辆召唤功能,允许驾驶员在手机应用上控制车辆。该功能能够将汽车向前或向后移出停车位,当车辆停在狭窄车位时,这项功能会比较有用。另外,在车辆泊车时还将启动摄像头,帮助系统快速识别可用的停车位,并安全地进行自动泊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竞争,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已经推出了高速自动驾驶功能。但就销量而言,特斯拉一直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然而,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高昂售价阻碍了该技术在大众消费者中的普及。中国国内大多数特斯拉汽车仅配备了标配的Auto Pilot系统,该系统并不具备自动变道以及高速自动超车等功能。

    因此,国内造车新势力推出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蔚来汽车最近表示,定于2022年推出的ET7电动轿车将搭载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不过其客户需要每月为该系统支付订阅费用。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倾向于采取更积极的技术发布战略,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品牌。例如,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都宣布计划将在即将上市的车型上安装激光雷达传感器,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举措将加快具有成本效益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在大众市场量产汽车上的推广,并有助于造车新势力在与特斯拉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黑莓与百度扩大合作,推动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2021年2月3日

    黑莓日前宣布与百度扩大合作,共同推动国内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根据合作协议,百度的高清地图将集成到黑莓QNX Neutrino实时操作系统(RTOS)中。该系统将被嵌入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即将推出的广汽新能源埃安品牌量产车型中。黑莓亚太区技术解决方案副总裁Dhiraj Handa表示:“我们期待继续与百度密切合作,帮助研发和部署领先的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技术,以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关键任务和安全需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合作关系建立在两家公司在2018年1月签订的合作协议之上,根据此前协议,黑莓QNX操作系统作为百度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Apollo的基础。百度Apollo已更新至5.5版本,并且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目前,百度已经获得了190多张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并在27座城市开展测试,实际道路测试总里程已超700万公里。百度还在北京、长沙和沧州等地开展了机器人出租车的试运行。黑莓一直在汽车市场(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领域)积极推广其QNX操作系统。公司对外宣布,该软件已部署在超过1.5亿辆汽车上。黑莓还推出了面向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的全新安全证书管理系统(SCMS)。此外,公司还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展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华为在无锡开发可与无人驾驶汽车通信的智能公路

    2021年1月27日

    电信设备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开发了可以与无人驾驶汽车通信的智能公路。这也是中国首个智能互联汽车国家项目的一部分。公路上的交通灯、路牌都嵌入了摄像头和雷达,使车辆能够接收周围环境的信息。这有助于车辆采取制动、转弯通过障碍、加速和减速等操作。华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业务总裁蒋旺成表示:“自动驾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任何单独的车辆都无法真正掌握这一技术。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从道路上获取更多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的5G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时延低等优点,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网络连通性要求。去年,华为与18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最近,中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到新车销量的50%。




    吉利与腾讯合作开发智能汽车技术

    2021年1月27日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日前与腾讯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智能汽车技术。两家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领域包括开发智能汽车驾驶舱以及探索自动驾驶汽车(AV)的应用验证。吉利总裁安聪慧表示:“基于三年来的精诚合作,吉利与腾讯战略如今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努力实现整个汽车价值链的数字化。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共同推动全行业的可持续低碳排放,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和腾讯自2018年就已经展开合作。此次与腾讯签订的这份协议是吉利近期与科技企业达成的第三个合作。本月早些时候,吉利与百度合作共同生产电动汽车。同月,吉利与苹果制造商富士康签署了一项协议,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代工生产服务。腾讯正在加速技术驱动汽车服务的部署。去年,腾讯推出了TAD Sim 2.0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可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效率。




    四维图新与嬴彻科技合作开发适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高精度地图

    2021年1月13日

    四维图新日前已与嬴彻科技达成合作,为后者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提供高清地图,这些自动驾驶卡车将于2021年底实现量产。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根据协议,四维图新将向嬴彻科技提供一站式OneMap地图服务,并支持嬴彻科技组建一支自动驾驶物流商用车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四维图新作为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其全球汽车制造商客户包括上汽、宝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沃尔沃、丰田和日产。2019年,北京市政府向四维图新颁发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临时号牌。嬴彻科技专注于研发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并与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香港)和福田汽车等卡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最近,嬴彻科技完成新一轮1.2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此轮融资由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领投。




    东风汽车与极光合作,加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出行服务

    2021年1月13日

    东风汽车日前与极光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慧出行服务。此次合作将有助于东风汽车旗下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东风出行”提高运营和服务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极光将凭借基于人工智能的消息推送服务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运营分析能力,帮助东风出行洞察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东风出行目前业务涵盖网约车、专车、分时租赁、出租车、二手车买卖、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未来,东风出行将通过产品、技术的升级,将平台与城市交通体系对接,将服务覆盖范围拓展到共享单车、公交服务、顺风车、城际用车等领域。去年,东风汽车与中国科技公司腾讯合作,双方将共同部署智慧出行服务。另外,东风汽车还与一汽集团、重庆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T3出行服务公司并搭建了一个网约车平台。




    大众展示移动充电机器人原型

    2021年1月6日

    大众集团零部件公司日前首度对外展示了一款正在研发中的移动充电机器人;根据大众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尽管具体部署时间尚不确定,不过该项目正在进入到下一步研发阶段。大众集团零部件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直流充电产品组合,并计划在2021年初推出一款灵活的快速充电站。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与快速充电站协同工作,将快速充电站移动到车辆边上,打开充电插座翻盖,连接插头,并在充电完成或移除充电单元时断开插头。这一灵活的快速充电单元体积相对较小,拥有紧凑的储能空间,并且可以放置在车辆旁边。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下停车场等场地,这些场地空间较为有限,并且建造充电站的成本较高。大众集团零部件公司通过CGI演示视频公布了未来的充电愿景,移动充电机器人将灵活的充电单元移动到车辆边上,连接车辆并在充电完成后断开,然后将充电单元带回充电。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靠近充电单元进行充电。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一个移动充电机器人为多个充电单元提供支持。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车主停车后就可以为车辆充电。


    大众移动充电机器人和灵活充电站
    图片由大众提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项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停车场在内,同时也可以用于维护自动驾驶车队。随着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一系列电动汽车(EV),汽车制造商也需要开发解决方案,使电动汽车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停车场,无需进行大量建筑改造,电力只需要输送到一个地点就可以支持多辆汽车充电,而不是每个停车位都需要安装充电设施。大众指出,这项技术想要成熟应用,需要具备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车联网通信技术。大众已经在使用这项技术,并且也有能力在自己的车辆上部署该技术,但要想实现系统与其他车辆的协同工作,则需要其他车辆也部署该技术。目前来看,车联网技术的部署相对较慢。部分奥迪车型已经部署了车联网技术用于交通信号通信以及自动缴费。通用汽车(GM)部分凯迪拉克车型也搭载了这项技术,但目前还尚未普及。各家汽车制造商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研发和发展电动汽车与世界交互的新技术。大众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是一个智能解决方案。此外,福特和博世也在合作开发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自动代客泊车系统更容易地为电动汽车充电,不足之处是充电过程仍需要人工连接汽车。


    大众移动充电机器人
    图片由大众提供


    大众移动充电机器人
    图片由大众提供




    SK Innovation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试生产电池

    2021年1月6日

    据《电子时报》报道,SK Innovation正按计划有序推进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一家新工厂开始试生产电池。据报道,SK Innovation计划通过乔治亚州工厂为大众汽车供应中型至大型NCM811软包电池,这种电池的镍含量为80%。这些电池将用于大众ID.4,这款车预计将于2022年在美国生产。SK Innovation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在乔治亚州的第一家工厂已经完成了90%。我们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接收电池材料,并开始为正式生产进行必要的测试。”报道还指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将于2021年2月10日就SK Innovation和LG化学之间的争端做出全面裁定。SK Innovation预计委员会将做出对其有利的最终裁定。此外,SK Innovation在美国的第二家工厂已于7月破土动工。报道称,该公司计划于2023年在该工厂为福特F-150纯电动版车型生产电池。据称,电池的镍含量将达到90%。电池的镍含量越高,电池密度也就越高。报道称,SK Innovation的目标是两家美国工厂年产20万套电池。据报道,该公司第二家电池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商业化生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SK Innovation表示,USITC争议案的起源始于2019年4月LG化学起诉SK Innovation,指控其窃取商业机密。SK Innovation称,目前两家公司间共有10起纠纷,分别位于韩国和美国。如果USITC裁决正在审理的案件发生了侵权行为,委员会有权发布禁令,禁止产品进口或进口后销售。此外,SK Innovation还表示,凭借其出色的电池技术,公司已经从多家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大量电池订单,并计划继续投资和扩大生产。随着电动汽车(EV)加快普及,以及美国和全球部分司法管辖地区决定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电池供应来支持电动汽车的生产。




    奇瑞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汽车

    2021年1月6日

    奇瑞日前已与华为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智能汽车技术。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与智能汽车相关的电气与电子架构、智能连接、智能座舱、车载计算、自动化车辆运行、智能能源和智能车云服务(IVCS)。此外,两家公司还将共同探索5G创新应用场景,开发基于5G的车联网、智能汽车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正在加速推进其智能汽车的研发,并已完成第一代和第二代无人驾驶产品的研发。奇瑞已将其奇瑞雄狮2.0智能系统集成于奇瑞瑞虎8和星途车型,支持语音控制、面部识别、AR导航、互联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功能。奇瑞计划在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华为正寻求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华为的5G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延时低等优势,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网络连接要求。今年,华为已与18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




    上海嘉定区与人工智能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智能汽车技术

    2021年1月6日

    中国上海市嘉定区日前与多家人工智能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据SHINE报道称,这些人工智能公司包括地平线、中信产业基金和百度集团,他们将助力嘉定区打造成为智能汽车和智能城市的新高地。地平线将提供人工智能芯片,为嘉定区传统汽车企业开发智能汽车及其计算平台提供强力支持。中信产业基金将在嘉定区建设以科技与智能物联为主的总部基地,并将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中信产业基金还计划在嘉定投资“云+智能驾驶创新基地”项目,以满足智慧城市的云计算需求。另外,百度将在嘉定区建设一个示范区以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AV)行业,目标是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最近,中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到新车销量的50%。根据该计划,到2030年,具有L2级或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将占到新车销量的70%。

    2020

    在5G技术成为主流之前,已经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准备推出支持5G的汽车

    2020年12月30日

    5G通信服务的引入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颠覆者。

    5G技术具有的低延迟特性将推动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增长,同时实现数据和信号的实时共享,这对维护互联汽车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5G这个更稳定的网络环境中将允许同时接入更多设备。

    对于5G汽车的用例仍在定义中,但很明显,V2X通信将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向周围车辆和基础设施共享位置和速度等数据,V2X系统能够提高驾驶员对即将到来的潜在危险的防范意识。

    一旦在道路上部署了足够多的5G汽车,它们就可以显著提高避免碰撞的能力,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以及降低受伤的严重程度。V2X目前有两套通信规范: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基于5G技术的蜂窝网络。

    目前相关研发工作仍在进行,以确定接下来将推出哪些基于5G技术的新功能,从高级高精度地图和远程驾驶到视讯播放和增强现实(AR)应用。更高带宽环境具有的长期优势之一是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高级、更“沉浸式”的服务,这将为汽车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带来利润丰厚的收入。事实上,5G技术可能是全面释放联网汽车数据货币化潜力的关键。

    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有了支持5G技术的产品线,其中包括将在2020/21年推出的汽车。然而,3GPP推迟发布最新5G标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生产问题,可能导致部分车型发布推迟。这些影响预计将持续6年,并将朝着此前预期的水平缓慢复苏,这很大程度是由于汽车生产的复苏。除了生产延迟外,一系列5G汽车发布的初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大中华区将引领5G汽车的早期部署,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政府在5G基础设施能力方面的支持;本地供应链的先进研发成果;以及消费者对这一未来技术的需求(包括车内和车外)。由于5G基础设施和标准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因此这些5G汽车将只面向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5G汽车部署将进一步简化。

    以下四款汽车是首批在大中华区销售的具备5G功能的车型

    • 广汽埃安V(开始销售时间:2020年6月)——埃安V纯电动SUV将搭载5G V2X智能通讯系统,集成华为巴龙5000 5G芯片。该车型预计支持L3级自动驾驶;Aion智能健康座舱;以及适用于所有场景的一键遥控泊车功能。
    •  ARCFOX α-T(开始销售时间:2020年9月)——被誉为“5G智能电动汽车”的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已经开始预售。搭载了基于华为新一代5G芯片的MH5000 T-BOX。ARCFOX α-T目前具有自动跟车和车道保持等L2级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北汽新能源表示,凭借该车所具备的5G基础能力,未来将能更快、更轻松地“解锁”L3级自动驾驶。
    • 荣威Marvel R(开始销售时间:2020年10月)——荣威Marvel R是与华为合作开发,并且基于巴龙5000技术平台打造,配备了V2X智慧出行及5G智能座舱。除了搭载5G连接和自动驾驶功能外,这款车型沿用了目前Marvel X的大部分设计。  
    •  华人运通高合HiPhi1(开始销售时间:2021年5月)——HiPhi1是华人运通最新发布的车型,搭载了4个域控制器和6个MPU,全部经由1Gbps高速以太网连接。HiPhi 1不仅全车部署超过500个传感器,还将搭载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支持蜂窝V2X的5G芯片组。

    2021年,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也将推出首款支持5G功能的汽车。5G汽车比传统汽车更加复杂,不仅是因为研发搭载昂贵5G芯片组的全球平台成本较高,而且还要确保该车型的主要销售市场能够支持5G汽车的连接。

    除此之外,V2X还面临着其他阻碍,其中包括在国家层面仍存在着对DSRC与蜂窝网络的争论。在一个支持DSRC技术的国家,早期部署成本最高的时候推出一款5G汽车可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决定。这就是中期混合式V2X解决方案具有优势的原因,尽管它需要车企向车辆平台投入更多资金。

    宝马iX(开始销售时间:2021年8月)。iX作为iNEXT概念车的量产车型,预计将于2021年底推出。这款纯电动汽车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首款搭载5G功能的高端乘用车,它将面向全球所有主要地区销售。搭载5G功能的iX将拥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从而能够更快地访问宝马云端。三星哈曼公司正在为iX开发全新5G远程信息处理组件,该组件依靠内置SIM卡以及专用的混合式V2X模块,可支持DSRC或蜂窝网络通信。

    在宝马iX发布后不久,奥迪、沃尔沃、梅赛德斯-奔驰和其他汽车制造商预计也将跟进发布各自5G汽车。虽然初步部署很有意义,但无论是从开始销售的时间安排还是对利用5G技术的功能来看,5G网络大规模采用的时间表也同样重要。

    虽然美国、中国和韩国在5G网络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已经有近200座欧洲城市正在进行5G试验,这为未来几年5G网络的快速普及铺平了道路。例如,福特认为从2022年开始推出支持蜂窝V2X的5G汽车更加合适。

    不过预计到2023年,支持5G功能的汽车销量将比前一年激增400%以上,全球销量将达到近500万辆。这也意味着大众化品牌推出5G汽车平台的拐点来临。与豪华车和纯电动汽车市场一样,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以及其他主流汽车制造商也将推出众多旗舰5G汽车。预计到2023年,全球推出5G汽车的品牌将从2020年的3个增加至75个。




    百度在Apollo生态大会上发布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020年12月16日

    百度日前在其第二届Apollo生态大会上发布了新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会上,百度发布了包括自动驾驶、智能车联、智能交通和智能车云在内的四大智能化解决方案,支持汽车制造商打造智能汽车。百度还发布了面向乘用车的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pollo Navigation Pilot(ANP),该解决方案基于Apollo 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在本次大会上,百度还宣布将与广州市合作,共同研发一个智能城市交通系统。广州市将使用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平台——“ACE交通引擎”。此外,百度还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内将目前在北京、长沙和沧州运营的“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至约30个城市。该公司还宣布将与网约车应用首汽约车合作,允许用户通过该应用呼叫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表示:“交通产业和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一遇的大变革。Apollo聚焦‘智能’,通过智能化帮助车企造好车、帮助政府修好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汽车平台Apollo,目前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该公司已经获得了150张测试牌照,并在24座城市进行了道路测试,测试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此外,百度还在北京、长沙和沧州进行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公开测试。最近,百度还获得了北京市交通管理局颁发的许可,允许其五辆汽车在北京市进行完全无人驾驶的道路测试。该许可将支持百度逐步实现无人化测试,并最终在道路测试中取消车内安全员。




    LAVTA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开始载客运营

    2020年12月9日

    Transdev在美国利弗莫尔阿马多尔山谷交通管理局(LAVTA)的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AV)项目已经开始载客运营。在经过了严格的试验后,该车已获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认证,可以在公共道路上使用。该项目将通过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接送都柏林/普莱森顿湾区捷运车站(BART)和附近地点之间的乘客,为乘客提供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出行服务。该车载运营时将配备一名安全员,线路总长为一英里,沿途经过两个车站和一个红绿灯。汽车由法国自动驾驶汽车(AV)初创公司EasyMile生产,并由公共交通公司Transdev负责运营。该项目实施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防控措施,包括将车辆载客量限制在3人以内,强制乘客佩戴口罩或其他面部覆盖物,以及在每次发车前对车辆接触点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Transdev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展了自动驾驶汽车试点部署;目前,该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搭载了350万名乘客,行驶里程达到160万公里。2019年,Transdev和法国制造商Lohr发布了i-Cristal自动驾驶穿梭巴士。该公司还与Vedecom和SystemX等合作伙伴一起在法国电力集团(EDF)位于法国西佛克斯的园区运营全球首个商业无人驾驶服务。Transdev已与采埃孚和e.GO合作,在2020年实现电动自动驾驶班车e.GO Mover的部署,这款自动驾驶汽车将最先在法国和德国推出。该公司还与Torc Robotics合作,部署i-Cristal纯电动自动驾驶穿梭巴士,为当地居民提供社区到火车站和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出行服务。




    斯堪尼亚新推出驾驶辅助功能

    2020年12月9日

    斯堪尼亚公司日前宣布,将提供电动助力转向(EAS)系统,作为其卡车驾驶辅助功能的一部分。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可选装的EAS系统采用了电动液压设计,可根据车速提供不同级别的转向支持,包括方向盘主动回正和侧风偏移补偿等支持。这家卡车制造商表示,通过引入EAS系统可以实现三种新的驾驶辅助功能。车道保持辅助(LKA)可持续监控道路标记,并使用EAS系统令车速始终保持在60公里/小时以上。配有主动转向功能(LDW AS)的车道偏离预警,可以将车辆转回车道,但如果驾驶员使用了转向灯,表明了变道意图,其变道操作将不受影响。变道碰撞预防(LCP)可与车辆盲点警示系统协同工作,在最高预警触发时,即使使用了转向灯,也可以通过EAS来引导车辆回到原本车道,从而避免发生事故。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EAS系统不仅是斯堪尼亚驾驶辅助系统的补充,同时也进一步对其辅助功能进行了增强。除了通过提供后备系统和减少疲劳来帮助减轻驾驶员的精神负担外,这些系统还可以在更具挑战性且不可预测的驾驶场景中提供更大的支持。此外,提供一定程度的转向支持让卡车制造商向更先进的驾驶支持系统又迈进了一小步,从而助力无需人工干预的驾驶系统最终实现投产。

    Autotalks联手财团和汽车制造商,在中国进行C-V2X展示

    2020年11月10日

    车辆通信芯片组制造商Autotalks日前已与7个财团和5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在中国上海市展示其蜂窝车联网(C-V2X)解决方案。此次展示活动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新四跨”示范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Autotalks的合作汽车制造商向数百名参观者进行了演示,展示了在芯片组、系统、软件和安全性等各个层面的性能。Autotalks表示,其V2X解决方案符合中国最新的C-V2X标准,该解决方案已准备好在中国及其他国际市场进行部署。Autotalks亚太区业务开发和营销副总裁Ram Shallom表示:“今年的‘新四跨’对于中国V2X行业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表明了行业已做好了大规模推广C-V2X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成功地向中国市场展示了Autotalks是一家值得信赖的芯片组供应商,具备完善全面且可量产的生态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V2X旨在让车辆可以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进行直接通信,并辅助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运行。C-V2X技术不仅可以支持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助于优化交通流量并减少尾气排放。Autotalks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为自动化车辆研发车辆通讯芯片组。目前,Autotalks已经吸引了三星和丰田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投资。




    一汽大众开始在中国试生产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

    2020年11月04日

    大众与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日前已开始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佛山工厂试生产基于大众MEB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ID.4车型。这款大众ID系列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在第四季度分别由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在中国生产。预计ID.4将于11月3日在深圳实现正式国内亮相。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ID.4的推出,更多关于大众准备量产其ID系列电动汽车以及斯柯达和奥迪品牌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的新闻也逐步浮出水面。ID.4将是首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有助于汽车制造商评估消费者对这一全新车型阵容的兴趣。考虑到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都将在第四季度生产ID.4,大众可能会为两家合资企业开发不同的改款车型。佛山工厂将是一汽大众电动汽车生产的主力工厂。该工厂在2022年将生产至少5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大众品牌车型,其中包括ID.6中型SUV以及ID. Vizzion全尺寸轿车。




    吉利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基于5G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2020年11月04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日前已与中国移动合作,共同开发基于5G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以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双方将在5G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移动出行、低轨卫星通信、智慧城市及工业互联网、家庭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将向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科技创新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两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资源、技术及市场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互补,推动5G智能汽车和智慧出行领域的应用示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化水平目前处于L2级,其目标是在2021年为一些品牌提供搭载5G和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的L3级自动驾驶服务。2019年,吉利在杭州湾举行的龙湾论坛上分享了其对于电动汽车的愿景。吉利已经宣布,计划在今年发射两颗低轨道卫星,从而为自动驾驶汽车提高更加精确的导航数据。




    腾讯与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北京)在移动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

    2020年10月27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日前现代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公司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北京)已经与腾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腾讯智慧出行合作,共同开发与汽车相关的移动出行服务。这一合作旨在促进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双方还将与初创企业伙伴携手,利用其专业知识,加速相关创新技术和业务的发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于去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其他创新中心办事处分别设在德国柏林、韩国首尔、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硅谷。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旨在与更多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其早期合作包括在雷达解决方案上与Metawave合作,在高级电池技术开发方面与Ionic Materials合作,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上与Perceptive Automata合作。与此同时,腾讯也正在加快技术驱动汽车服务的部署。近日,腾讯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Sim 2.0,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效率。




    百度在北京全面开放Apollo Go Robotaxi服务

    2020年10月27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百度日前已宣布在北京全面开放其Apollo Go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位于北京的乘客可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等站点,无需预约直接下单免费试乘自动驾驶出租车。免费试乘活动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1月6日。这项服务可以通过百度地图或Apollo Go应用预约。目前,Apollo Robotaxi允许两名18岁至60周岁的乘客免费乘坐,每辆车均配备一名安全驾驶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9月,百度在北京推出了“Apollo Go Robotaxi”服务。最初,百度公司在总长700公里的试验区内部署了4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百度也是北京首家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提供载客服务的公司。此前,该公司在沧州推出了Apollo Go服务,并在长沙向公众开放了机器人出租车免费试乘,这项服务之前仅限于经过认证的志愿者。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已在北京建成了一个名为Apollo Park的网联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Apollo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并且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百度公司目前已获得了150张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并已在24座城市开展测试,实际道路测试总里程已超600万公里。




    上汽通用五菱选择Cerence和博泰为其在印尼销售的汽车开发基于云的语音识别系统

    2020年10月13日

    据Cerence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上汽通用五菱(SGMW)已选择该公司和博泰为其在印尼销售的汽车开发基于云的语音识别系统。Cerence表示,这个基于云的全新语音识别系统是此前该公司与五菱汽车为印尼市场开发的五菱印尼语音智能控制系统(WIND)的延伸。通过与总部位于中国的车联网公司博泰合作,Cerence如今可以为上汽通用五菱的汽车提供一个全新的混合系统,能够为汽车的嵌入式云端服务以及车载文语转换系统提供聊天助理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带来智能交互的语音助理体验。五菱汽车品牌及营销总监殷刈表示:“我们为人熟知的五菱印尼语音智能控制系统为人车自然互动树立了全新的标准。这项技术得到了印尼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可并广受欢迎。我们很高兴能再次与Cerence和博泰合作,利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共同在这个全新的车联网平台上打造嵌入式语音助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通用五菱是由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和五菱汽车在中国大陆共同组建的三方合资企业。该公司主要面向中国汽车市场,同时也正在不断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印尼是该地区最大的汽车市场。博泰是中国国内一家大型信息通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该公司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已有六年之久,目前正在合作的项目超过20个。Cerence和博泰将联手为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销售的车型产品提供语音识别系统。在所有市场,基于语音的车载个人助理越来越受欢迎。这项技术允许驾驶员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某些命令和功能。语音指令是减少分心驾驶的一个有效工具,有助于驾驶员的行车安全。Cerence高级副总裁兼移动和物联网总经理Charles Kuai表示:“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之一,在印尼推动车载语音助手的使用和普及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我们在上汽通用五菱在该地区销售的汽车上搭载了采用全新云架构的语音助手,创造出一种难以置信的用户体验,将使驾驶员与汽车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从而进一步提高驾车乐趣。”




    韩国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建立全国地图数据库

    2020年10月13日

    据《亚洲经济报》报道,韩国将开发一幅覆盖约1,400公里普通公路的高精度地图。这是该国为自动驾驶汽车建立全国地图数据库的举措之一。这一高精度三维数字地图包含道路信息,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地图进行导航。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交通运输部官员表示:“高精度地图将成为L3级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一个关键部分。”韩国国土交通部表示,计划到2022年完成覆盖城乡普通公路的高精度地图制作。地图数据将通过一个专门的在线网站提供给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开发者使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也与韩国政府推广自动驾驶汽车所做的努力一致,其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作为其努力的一部分,韩国政府已经向相关企业发放了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到目前为止,已有大约50辆正在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获得了牌照。韩国政府此前公布了一项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飞行汽车——根据该计划,韩国企业将在未来十年投入60万亿韩元用于开发未来的交通运输技术。此外,韩国政府还建设了一座名为K-City的测试基地,供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真实的道路环境中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




    北京将在2020年底前推出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2020年09月30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北京日前已宣布计划在2020年底前建成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该项目已于9月19日正式启动。北京市计划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培育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以研发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整合电子、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预计到2022年,该示范区预计将建成“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确的图”五大体系,并将拥有一个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从而使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商业可行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政府正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应用,并批准对出租车、公交车及其他类型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中国旨在向世界展示其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北京于2017年12月出台了自动驾驶测试相关的管理文件,也是中国国内最早颁布这一规定的城市之一。目前,北京已累计开放4个区县的151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达到503.68公里。2019年,北京市13家自动驾驶企业的77辆汽车进行了路测,总测试里程超过104万公里。北京市目前已建成了三个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地。




    TomTom将为玛莎拉蒂MC20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提供地图

    2020年09月30日

    据Future Car报道,TomTom日前宣布将为玛莎拉蒂旗下MC20超跑等新车型搭载的全新智能助手(MIA)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提供地图、导航软件和联网服务。这些服务将包括IQ地图、交通、联网导航服务、目的地预测等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TomTom是一家为汽车行业提供高清地图、交通和导航软件的主要供应商。TomTom的联网导航系统包括实时地图、嵌入式导航软件以及包括交通路况、测速摄像头、泊车、加油和气象服务在内的网联服务。TomTom表示,其TomTom HD地图提供了高度精确的道路表示,包括车道模型、几何形状和交通标志等,精确度可达厘米级。在去年的日内瓦车展上,TomTom宣布已与十大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了高清地图合作协议。




    收购Arm会成为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取胜关键吗?

    2020年09月22日

    考虑到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在基于Arm内核的软硬件架构上的大量投资,以及Arm广泛的CPU知识产权专业知识,英伟达和Mobileye/英特尔之间有关车辆自动化的战线将重新划定。

    总部位于美国的英伟达宣布与软银达成协议,将收购软银旗下的英国公司Arm,这是汽车电子行业的一个重大事件。Arm的CPU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可支持低功耗嵌入式解决方案,而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GPU)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将支持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假设这项交易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准,那么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资源、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和技术。不过,我们并不能忽视交易监管问题,尤其是考虑到当前的政治紧张局势。

    英伟达表示在收购之后,Arm将继续维持之前的商业模式,每年使用Arm IP的集成电路的总出货量达到数百亿之多,而英伟达集成电路的出货量仅为1亿。如果其他公司愿意使用其CUDA平台,维持Arm此前的商业模式将有助英伟达扩大其GPU知识产权的覆盖范围。因此,维持现状将成为英伟达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此外,继续为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提供支持,还将使英伟达能够覆盖自动驾驶应用以外的细分市场。从汽车行业营收的影响来看,英伟达第二季度的汽车收入为1.11亿美元,占该季度总收入(39亿美元)的2.87%。此次收购虽然会对其汽车营收带来影响,但这可能不是英伟达宣布收购Arm的主要原因。

    可能的影响
    对于其他汽车系统芯片(SoC)供应商及其客户来说,此次收购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假设英伟达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自动驾驶上,那么Arm内核可用于动力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以及车载信息娱乐和车辆自动化以外的其他应用,并不会受到来自英伟达的直接竞争压力。鉴于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对基于Arm解决方案进行的投资,他们将尽其所能保持该内核的可行性和可用性。汽车行业已经对Arm的架构投入了大量软件投资,他们不会允许这些投资被浪费。

    考虑到现在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都在使用Arm内核,并且在他们未来的发展蓝图中,要改变这一架构十分困难。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将其他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挤出市场对英伟达并没有什么好处。2019年汽车系统芯片市场规模为33亿美元,其中英伟达约占10%的市场份额,主要是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领域,而这并不是英伟达未来关注的重点领域。如果英伟达限制其他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使用Arm内核,以加强其在车辆自动化的地位,那将以牺牲所有其他汽车应用转向Arm为代价,其客户将竭力阻止这种情况。如果成功,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Mobileye/英特尔。与Mobileye/英特尔相比,英伟达得益于拥有更多的用户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这也正是Arm最初在汽车领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从长远来看,英伟达收购Arm可能会推动半导体供应商重新考虑将RISC-V开放式架构作为一个替代内核。另外,MIPS或X86架构也有可能被视作是超越Mobileye/英特尔的解决方案。这两个架构选择在本次收购之前已经存在。如图所示,Arm的吸引力在于有众多供应商都在使用它,这也是该生态系统影响广泛的原因之一。继续使用Arm内核对英伟达来说是个优势,因此让竞争对手继续使用Arm内核也是有意义的。同样,Arm内核也将有助于扩大英伟达GPU的影响范围。同样,令GPU可能成为另一个知识产权收入来源。最后,拥有多个Arm内核供应商可以使英伟达专注于车辆自动化应用,同时还能通过允许其他半导体供应商专注于英伟达不太感兴趣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来获得收入。

    改变车辆自动化的战线
    具体来说,在自动驾驶方面,Mobileye/英特尔与英伟达这两个阵营之间存在分歧。当然,高通和三星之类的高性能系统芯片供应商也有能力扩大其竞争力,而恩智浦向5nm技术升级也使其参与到竞争中。图中显示,在英伟达宣布收购的前后,自动驾驶甚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架构本质上都是Arm和MIPS/X86。特斯拉自研芯片也基于Arm架构。因此,Arm和MIPS/X86之间的架构竞争不会改变这种格局。除非有更具吸引力的新架构诞生,否则Mobileye/英特尔与英伟达此前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战线以及MIPS/X86和Arm架构之间的战线将被重新划定。

    此次收购并不会让英伟达汽车半导体的竞争对手感到高兴,因为它不仅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改变了现状。但是与硬件相比,软件具有更大程度差异化的趋势一直在持续,这种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毫无疑问,行业将对Arm以外的内核业务重新燃起兴趣。由于英伟达可以提供知识产权和芯片开发,此次英伟达收购Arm将使汽车制造商更容易开发其自有的系统芯片。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等到尘埃落定,监管立场变得更加清晰时才能确定。




    dSPACE与Velodyne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技术

    2020年09月22日

    dSPACE加入了“与Velodyne一起实现自动化”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快激光雷达创新并将其集成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dSPACE在9月1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该公司将与Velodyne Lidar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技术。dSPACE已经加入了“与Velodyne一起实现自动化”项目,该项目旨在加快激光雷达创新并将其集成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项合作将使dSPACE能够在仿真解决方案的早期开发阶段模拟来自Velodyne的新型激光传感器。dSPACE还将开发用于测试和验证的仿真模型,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创建传感器仿真环境,用于验证摄像头、激光雷达和雷达传感器。

    “在传感器技术开发过程中,验证越早,客户就能更快、更安全地推出具备自动驾驶新功能的车辆,我们与Velodyne的合作将为这一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dSPACE传感器仿真产品经理Caius Seiger说道。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dSPACE仿真解决方案通过生成点云来模拟对象。仿真模型有助于确定传感器在车辆上的最佳定位以及传感器的探测极限。Velodyne的客户还可以将dSPACE的传感器模型无缝集成至产品开发活动。

    Velodyne业务发展副总裁Jon Barad表示:“dSPACE提供的仿真精度非常接近现实情景,我们的客户十分欣赏Velodyne仿真模型的工作效率。这将有效地支持整个汽车行业推动强大且安全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应用的发展。”




    中国安徽省开通5G公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2020年09月14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日前中国安徽省专门为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开通了一条5G公路。这条4.4公里长的环形公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部,于2019年8月开工建设。这条公路部署了5G网络覆盖和道路感知设备,并建立了一个云平台控制中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合肥市正在加快推进其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发展。大众(VW)集团最近宣布,计划在合肥市部署10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奥迪e-tron运动型多用途车。今年,百度宣布计划建设一条5G公路,通过部署感知设备等系统以及建设云控制中心,支持其在合肥测试车辆到基础设施(V2I)应用。去年,大众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与大众中国和江淮汽车合作,共同打造合肥智慧城市项目,该项目旨在研发整合自动驾驶车队管理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滴滴获准在合肥市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2020年09月14日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滴滴已经获得合肥市颁发的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牌照。滴滴此前已经相继在美国加州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获得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今年6月,滴滴在上海的指定测试道路上启动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的试运营,用户可通过滴滴的手机应用叫车试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合肥市正在加快推进其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发展。该市最近开通了一条4.4公里长的5G环形公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大众(VW)集团最近宣布,计划在合肥市部署10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奥迪e-tron运动型多用途车。今年,百度宣布计划建设一条5G公路,通过部署感知设备等系统以及建设云控制中心,以支持其在合肥测试车辆到基础设施(V2I)应用。




    镜泰为数字后视镜新增记录功能

    2020年09月09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镜泰在其数字后视镜上新增了记录驾驶信息、保存事故录像的功能。丰田将在日本上市的Harrier车型上部署这项功能,成为第一家应用该功能的汽车制造商。新功能可以自动记录长达两个小时的驾驶视频,然后再进行覆盖;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该系统会将事故发生前20秒和事故发生后20秒的片段以视频形式保存在单独的文件中。标准版镜泰全屏显示后视镜使用一个后置摄像头来显示车身后部的图像;而新版后视镜增加了一个前置摄像头以及放置内存卡的插槽。《汽车新闻》报道,镜泰预计这项功能将受到消费者和车队运营商(包括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的欢迎。镜泰首席技术官Neil Boehm表示:“当汽车升级至L3、L4、L5级自动驾驶功能时,如果我的车辆发生了事故,我可以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在日本和韩国,这项功能可以跟踪事故,并利用真实信息来保护自己,避免事故双方相互推责的情况……这类产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所以丰田率先使用了这项功能,并将评估其受欢迎程度。美国市场的情况尚不确定,要朝这个方向发展还需要几年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项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镜泰当前产品的性能;在美国,这款后视镜主要用于通用汽车,而丰田在2020年将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中部署这款后视镜,其中包括基于日本Harrier车型打造,面向美国市场的丰田Venza。




    百度与广州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展智能交通网络

    2020年09月09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百度子公司阿波罗智行科技已经与中国广州市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该市建设一个智能交通网络。该公司此前已与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和广州公交集团合作开发智能交通网络,其中将包括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使用5G技术以及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公交车。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我们将提供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发展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通过‘数’立信心,‘智’造未来,百度将与广州市紧密合作,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智能交通等领域加强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8年12月,广州发布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广州全市已开通67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长达到135公里。广州市还计划建立一个国家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基地。该基地位于南沙,占地222.54万平方米,投资达到96亿元(约合14亿美元)。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自动驾驶汽车平台阿波罗,目前已吸引了超过200家合作伙伴加入。该公司已经获得了150张测试牌照,并已在24座城市进行了路测,测试里程超过600万公里。百度已经在长沙和沧州启动了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三菱推出加速抑制辅助改装件以防止误踩踏板;百度在沧州进行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2020年09月02日

    根据三菱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推出了一套加速抑制装置,一旦出现油门当作刹车误踩的情况,该装置就会生效。这一改装件将首先安装于ek Wagon和ek Space车型。这套装置的售价为71,500日元(约合673美元)(含10%消费税价格),将于9月1日上市。位于车辆前后部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探测到3米以内的障碍物(如墙壁),并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不过,如果出现油门当作刹车误踩的情况,车辆加速将被抑制大约5秒,之后发动机将缓慢加速,从而减少发生碰撞时造成的损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全球汽车制造商正日益关注主动安全装置,以减少事故,帮助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丰田和马自达在现有系统以外,也开始研发类似的加速抑制系统,以防止发生严重事故并减少油门当作刹车误踩所造成的损害。




    百度在沧州进行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2020年09月02日

    近日,百度在中国河北省沧州市向公众开放了“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标志着自动驾驶出租车首次在国内城市的市中心实现运营。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呼叫免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这项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市55个上下车乘车站点。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项试运营服务是在沧州市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区从经济开发区延伸至沧州主城区之后推出的。2019年10月,沧州市政府向百度颁发了测试牌照,允许其进行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百度最近还在长沙向公众开放了机器人出租车免费试乘,这项服务之前仅限于经过认证的志愿者。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其Apollo自动驾驶汽车平台,并且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合作伙伴。百度公司目前已获得了150张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并已在24座城市开展测试,实际道路测试总里程已超600万公里。




    宁德时代研发新技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2020年8月26日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表示,该公司正在研究一项新技术,将使电池集成到电动汽车的底盘上,从而无需再使用传统电池系统笨重的外壳。据路透社报道,宁德时代主席曾毓群于8月12日在武汉举办的一场行业会议上透露,该公司将在2030年前推出这项新技术。通过将电池直接集成至电动汽车的车架中,电池制造商可以将更多的电池装到电动汽车中,从而扩大其续航里程。曾毓群表示,通过这项新技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超过800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业内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一直在与包括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和戴姆勒在内的众多车企合作,为他们即将推出的电动汽车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曾毓群并未透露宁德时代是否已经与汽车制造商就这项新技术展开合作,这项技术似乎将在未来十年的后期才会推出。不过,它向汽车制造商展示了将电池制造商整合至车辆开发和设计过程可以期待的各种好处。本月早些时候,戴姆勒和宁德时代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用于梅赛德斯-奔驰未来电动车型的新一代电池的开发。双方合作协议涵盖了各领域的动力电池技术,包括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产品提供电芯及模组,为商务车产品提供整体电池系统。此外,协议内容还包括宁德时代为奔驰提供无模组电池包(CTP)设计,该设计省去了传统的电池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




    Prakriti E-Mobility与冈山电力合作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2020年8月26日

    印度移动出行初创公司Prakriti E-Mobility与冈山电力集团合作,将共同在印度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将支持Prakriti电动汽车车队的运营,用户可在Prakriti旗下的手机应用EVERA上进行叫车。冈山电力集团董事Anshul Gupta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将与Prakriti进行这一颠覆性合作,这将在推动印度汽车电气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Prakriti-E Mobility的合作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提供一流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将这一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印度政府正致力于推广电动汽车,以减少该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遏制空气污染。由于印度缺乏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Prakriti E-Mobility计划建立自有的充电网络,从而减少对现有充电设施的依赖。Prakriti E-Mobility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电动汽车车队规模扩大至5,000辆,并表示将实行零峰时价格和零费用取消政策。印度电动移动出行服务的空间正不断扩大,网约车服务公司Ola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电动汽车业务运营公司Ola Electric Mobility。与此同时,冈山电力还是印度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供应商之一,已经在全国部署了超过50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冈山电力还加入了充电接口倡议组织(CharIN E.V.),这个开放式联盟旨在开发和推动联合充电系统(CCS)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充电的标准。




    长城L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搭载Ibeo激光雷达系统

    2020年8月18日

    德国Ibeo汽车系统公司将从2022年起为中国长城汽车生产的新一代汽车提供固态激光雷达ibeoNEXT。Ibeo公司将利用奥地利AMS公司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来开发该传感器。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必不可少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周边场景的3D地图。Ibeo将为长城汽车提供一套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支持L3级半自动驾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已经参与了多项关于自动驾驶汽车(AV)的研发计划。2019年,这家汽车制造商与百度深化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车联网(IoV)服务。2018年4月,长城汽车与百度合作,在车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以及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合作。双方的合作成果将应用于哈弗全系车型。长城汽车还与AutonomouStuff公司开展合作,在中国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研究平台。




    镁佳科技和信特尼将合作为网联车辆提供安全保障

    2020年8月18日

    据英国移动网络安全公司信特尼的消息人士透露,汽车服务提供商镁佳科技日前已选择其安全平台,以确保其智能操作系统SmartMega OS+ 的安全,该操作系统将为智能汽车提供车联网服务。广汽蔚来生产的搭载SmartMega OS+ 操作系统的首款车型Hycan 007,目前已在全国上市销售。信特尼首席执行官Dion Price表示:“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和电气化正在推动汽车市场向前发展,我们将努力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护数据、知识产权和品牌。现代车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复杂挑战,我们很高兴能与富有远见的镁佳科技合作,将安全问题放在网联汽车的首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9年2月,大众汽车(VW)和信特尼宣布,双方正合作允许客户使用智能手机访问自己的汽车,并将汽车数字密钥与其他人安全共享,允许其他人临时访问自己的汽车。信特尼的可信执行环境(TEE)是主处理器上一个基于硬件的安全区域,确保敏感数据在隔离、可信的环境中存储、处理和保护,镁佳科技的SmartMega OS + 操作系统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实时服务,帮助车辆与外部环境连接,同时保护从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TCU)到车联云的通信。




    百度发布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计算平台

    2020年8月12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闻报道,百度公司已经做好了Apollo Computing Unit(ACU)的量产准备,据称这是“全球首款量产就绪”的自动驾驶汽车(AV)计算平台。该平台将在今年下半年率先应用于百度与威马联合开发的Apollo Valet Parking(AVP)自主泊车产品。百度表示,目前ACU的年产能可达20万套。该平台可支持5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基于Xilinx处理器设计,并部署了芯片制造商英飞凌提供的微控制器。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表示:“ACU量产预示着百度在车规级功能安全、自动驾驶产品商业化以及软硬件供应链管理方面能力显著增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了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并吸引了超过200家合作伙伴加入。目前,百度公司已经获得了150张测试牌照,并在24座城市开展了道路测试,测试里程超过600万公里。该公司已经开始在长沙市向公众开放了机器人出租车免费试乘,这项服务之前仅限于经过认证的志愿者。百度公司最近宣布,已在中国首都北京建造完成了一个名为Apollo Park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基地。




    现代汽车与三家汽车租赁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打造新兴移动出行生态系统

    2020年8月12日

    现代汽车集团与三家韩国汽车租赁公司——乐天汽车租赁公司、SK租赁公司和Soka租赁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共同打造新兴移动出行生态系统。根据合作协议,现代汽车将在租赁公司的汽车上部署一个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和创造新的商机。数据交换将通过现代汽车集团运营的开放数据平台Developers实现。现代汽车集团开放创新战略事业部副总裁Kyung-lim Yoon表示:“现代汽车集团将发挥汽车制造商的优势,为主要的移动出行供应商提供车辆数据平台。我们将积极合作并提供各项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已经与澳大利亚、德国、印度、荷兰、新加坡和韩国的出租车运营商和汽车共享服务提供商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关系对于现代汽车具有很高的价值,为现代汽车提供了一个提高其产品知名度的机会。去年,现代汽车旗下移动出行服务合资企业Mocean Lab与韩国租车行业协会联盟合作,加速推动其移动出行业务的发展。现代汽车已经宣布计划追加620万美元投资汽车共享平台Car Next Door,以增加共享汽车在澳大利亚的部署数量。另外,现代集团已向印度网约车公司Ola投资3亿美元,并领投了印度汽车租赁公司Revv一笔1,430万美元的融资。2018年11月,现代汽车还向新加坡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Grab投资了2.5亿美元。




    卡玛与博泰公司合作共同改善车辆连通性

    2020年7月22日

    卡玛汽车日前与中国智能汽车公司博泰达成合作,旨在共同改善车辆的连通性。在此次合作中,卡玛汽车将把博泰的“擎Mobile随身车联网”应用于Revero GT车型。此外,两家公司还在寻找机会,携手开发数字座舱解决方案。卡玛汽车首席执行官周亮博士表示:“过去20多年来,博泰公司在网联汽车、智能导航和全面远程信息处理服务领域一直是创新的引领者。我们一直致力于在产品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并在产品上应用最新技术来改善车辆连通性。博泰的“擎Mobile随身车联网”是我们全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很高兴能与博泰团队合作,将这一先进技术推向市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卡玛汽车在2019年和2020年陆续宣布了一系列新项目,包括计划将其技术直接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在2019年卡玛生产了大约500辆Reveros。卡玛汽车正在考虑进入L4级自动驾驶货车市场,并正在开发一款全新皮卡,同时它还透露其高性能E-Flex平台的初步研发已经完成。该公司最近刚获得了1亿美元的新融资,并希望继续融资3亿美元。博泰公司由应宜伦于2009年创立,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网联汽车、智能导航和远程信息处理服务的公司。最近,东风汽车向博泰投资了一笔金额不详的资金,用于研发车联网(IoV)行业相关技术。




    福特将在中国长沙测试车路协同技术

    2020年7月22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福特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在中国长沙市的指定开放道路上测试其车路协同(V2I)技术。车路协同功能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实现,该技术旨在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福特将与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测试这一车路协同功能,该功能预计将于今年推出试用并且通过福特车载通信和信息娱乐系统SYNC+的无线更新(OTA)技术推送给试用车主。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举符合福特计划在2021年将蜂窝车联网技术应用于其中国市场车型的目标。2018年9月,在中国无锡召开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福特首次在国内开放道路上展示其蜂窝车联网技术,旨在改善全球自动化汽车水平和行车安全。福特还宣布,将于2021年在中国推出其首个自动驾驶汽车(AV)项目——Connected Blue Zone(CBZ)。中国公司易图通科技(EMG)将提供高清地图服务以支持福特的CBZ项目。该项目将打造具有L2.5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此外,福特在中国还与百度合作推出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




    上海中心城区开通30.6公里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2020年7月21日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上海市在中心城区开通了全长30.6公里的开放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这是上海浦东新区首条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此前,上海曾在城郊的奉贤、嘉定和临港地区开通了数条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道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8年3月,上海开通了首条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测试的路段。截至2019年,上海市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已达到53.6公里,覆盖1,580种不同的测试场景。2019年,上海市共向11家公司发放了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2019年8月,上海在临港自由贸易区设立了一个名为Future LAIV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一个月后,上海向上汽、宝马和滴滴出行发放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这三家公司被允许使用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运送限定的乘客(志愿者)和货物。




    小马智行计划在上海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2020年7月21日

    小马智行在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宣布,该公司计划在中国上海测试自动驾驶汽车(AV)。据TechNode报道,该公司将部署一支自动驾驶车队,并在上海市西北部嘉定区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不过,小马智行并未透露有关该项目的具体时间和车队规模等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该公司已经启动了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项目PonyPilot,该项目位于中国广州南沙区的一个地理隔离区域,小马智行员工以及特定会员可以参加该项目。此前小马智行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尔湾市推出了一项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另外还在弗里蒙特市推出了自动驾驶最后一英里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最近,北京市政府还批准该公司在海淀区和亦庄镇等地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载人测试。




    腾讯推出全新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仿真平台

    2020年7月7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日前发布了全新仿真平台TAD Sim 2.0,以提升自动驾驶汽车(AV)的测试效率。新平台内置厘米级高精度数字地图,包含由道路测试数据和虚拟场景生成的动态和静态环境。与上一代相比,新平台在三维场景重建和传感器仿真方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提高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腾讯表示,新平台基于云计算每天可测试超过1,000万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也说明了仿真技术对于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重要性。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Qcraft已经筹集了超过2,4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用于构建智能仿真平台并生成真实的驾驶场景数据。截至2019年7月,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巨头Waymo已经在其模拟世界中行驶了100亿英里。腾讯正在加快其在技术驱动型汽车服务领域的部署。公司此前与东风汽车合作,携手共建“汽车产业互联网”新生态。腾讯还与宝马达成合作,为宝马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高性能IT平台D3。D3将为宝马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所需的数据开发和验证打下坚实基础。腾讯此前已经获得在中国深圳和北京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路测牌照。




    Momenta计划在2024年之前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

    2020年7月7日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Momenta计划10月份在中国苏州开始测试不需要任何人力投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Momenta最初将部署配备安全员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并计划在2024年实现无人驾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Momenta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开发高精度数字地图以代替自动驾驶汽车上成本昂贵的激光雷达。2019年7月,公司获得4,6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蔚来汽车和戴姆勒集团。目前,Momenta已经累计完成融资超过2亿美元,并计划将这些资金用于人工智能(AI)研究、高精度数字地图的商业化以及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部署。另外,Momenta正在北京和苏州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




    滴滴目标到2030年在其平台上运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2020年6月30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计划到2030年在其平台上运营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由香港《南华早报》举办的一场线上会议上,滴滴出行自动驾驶部门首席运营官孟醒宣布了这一消息。该公司计划在网约车供应短缺的地区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滴滴自201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服务,乘客可使用应用在区域内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此外,滴滴已经获得了在美国加州、北京、上海和苏州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资格。最近,滴滴自动驾驶部门自去年成为独立子公司以来,获得了第一笔外部投资。该公司最近还与北汽集团合作,在国内共同研发高级自动驾驶定制车型。




    文远知行与阿里巴巴旗下高德打车合作,在广州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年6月30日

    据《南华早报》报道,文远知行已与阿里巴巴旗下出行服务运营商高德打车合作,在中国广州市推出一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文远知行将部署2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范围覆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44平方公里,约有上下车点200个。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叫车,该服务首月将免费乘坐。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表示:“文远知行实行技术与运营同步推进的战略,在自建网约车应用WeRide Go for Robotaxi的基础上,也希望能与更多平台进行合作。通过与高德地图的合作,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接入更成熟的出行市场。通过合作,将会有更多的用户享受我们提供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进一步探索和打造未来自动驾驶出行市场的新业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安庆和美国硅谷设有办事处。该公司致力于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部署,其车队规模已超过100辆。2019年12月,文远知行与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广州科学城投资集团共同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文远粤行,将在广州部署自动驾驶服务。文远粤行试运营首月,共完成8,396个出行订单,服务总里程41,140公里。高德打车目前已经与40多家出行服务提供商合作,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平台和自动驾驶汽车。该公司最近与AutoX合作,在上海嘉定区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今年早些时候,百度也宣布计划在长沙市为公众免费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也有望在上海推出自己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特斯拉向中国设计师征求电动汽车设计方案

    2020年6月24日

    特斯拉正通过微信公众号向中国设计师征求电动汽车设计创意。在6月15日发布的公告中,特斯拉鼓励设计师提交他们的设计作品,共同“打造一辆具有中国元素特色的特斯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就开始招募本土设计人才加入其中国设计团队。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对于将本土消费者的偏好融入其未来车型的想法持开放态度,这些车型不仅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同时还将引入其他市场。创造性地邀请中国设计师提交设计方案以及将他们的方案融入未来特斯拉项目的可能性,将有助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最近几个月,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不断提高,该公司在华员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招聘的新员工将支持与客户满意度相关的核心业务运营,如自动驾驶、高压电池管理以及信息娱乐系统。

    初创公司博郡汽车重新定位商业模式

    2020年6月24日

    由于旗下电动汽车产品一直处于“难产”状态,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博郡汽车正在重新定位其商业模式。博郡汽车首席执行官黄希鸣在一封公开信表示,公司及其领导团队错过了许多从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而当前的市场环境使得博郡汽车难以坚持自己的计划。一份来自博郡汽车人力资源部的邮件显示,博郡汽车的员工将从6月15日开始待岗。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博郡汽车于2017年在南京成立,专注于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该公司也是旨在在电动汽车市场挑战特斯拉的众多中国造车新势力之一。博郡汽车首款车型iV6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去年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然而iV6一直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更不用说投资新车型和电动汽车平台。博郡汽车在底盘开发、电池系统、车辆工程和车辆电子技术等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该公司此前还宣布计划在南京和上海建造生产工厂。然而,与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领先企业相比,博郡汽车对于那些希望在3至5年内迅速获得回报的投资者而言明显缺乏吸引力。尽管媒体报道称博郡汽车可能会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供应商而不是电动汽车制造商,不过这家初创公司尚未公布商业模式重新定位的下一步细节。




    通用汽车将深化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以提高电动汽车产量

    2020年6月17日

    通用汽车(GM)计划深化与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量。2018年9月,两家公司签署了一份战略协议,共同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路透社援引通用汽车中国总裁Julian Blissett的话称,通用汽车不打算进口任何主要零部件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电动驱动装置、电池和电动机等核心部件将在中国本地制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路透社的报道并未提供两家公司目前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近期当地媒体报道表明,通用和宁德时代的合作计划被认为主要集中在通用第三代电动汽车平台BEV3的电池解决方案上。通用汽车目前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包括别克Velite 6和雪佛兰Menlo,都是基于通用现有的燃油车平台打造的。通用专门的电动汽车平台BEV3最早将于2022年在中国推出,以加快通用汽车各品牌电动汽车的上市,并与特斯拉和大众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通用汽车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在通用汽车提高在华电动汽车产量之际确保其电池供应。另外,双方也可能合作开发定制电池解决方案,将通用Ultium电池技术应用于其新款电动汽车。




    捷豹路虎正与比亚迪就纯电动汽车电池供应进行谈判

    2020年6月17日

    Autocar援引《欧洲汽车新闻》(ANE)的一篇文章报道,捷豹路虎正在与中国公司比亚迪就电动汽车(EV)电池供应进行谈判。该行业刊物援引一位熟悉相关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称,比亚迪可能会在英国生产电池,以满足捷豹路虎的需求。该消息人士还透露,捷豹路虎和比亚迪正在考虑就电动推进系统的研发进行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捷豹路虎只有I-Pace这一款纯电动汽车(BEV),其电池组由LG化学提供。然而,由于今年早些时候LG化学的电池供应出现问题,导致捷豹路虎电动汽车生产被迫中断。考虑到这一点,以及英国脱欧可能会对即将在英国布罗米奇堡工厂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带来潜在影响,捷豹路虎可能会采取这种方式确保其电池供应。不过,当前讨论是否会取得更实质性的成果仍有待观察。




    北京将为无车家庭增加2万个新能源汽车牌照

    2020年6月9日

    中国首都北京市相关部门正考虑为有意购车的无车家庭增加2万个新能源汽车(NEV)牌照。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今年将计划增发新能源汽车牌照指标。北京市目前正在拟定一个方案,为有意参加车牌摇号的“无车家庭”建立信用体系。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除了增加车牌指标以提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外,北京市还在考虑重新调整其车牌摇号系统,并向无车家庭倾斜。新方案基于一个复杂的信用累积制度打造,旨在解决当前摇号系统造成的不平等问题。不过,北京市并未打算引入车牌竞价系统来代替面向当地居民的车牌摇号系统。




    宝马与国家电网签署协议,共同在中国研发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2020年6月9日

    6月3日,宝马公司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研发,扩大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以服务宝马客户。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两家公司将共同努力扩大充电网络、制定充电技术标准和建设一体能源站。宝马计划到2020年底建成超过27万根充电桩,其中包括8万根快速充电桩,充电网络将在全国覆盖超过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两家公司还计划共同建设集电动汽车充电、光伏发电和储能功能为一体的三合一能源站。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的合作将为宝马加速其在中国的电气化布局铺平道路。该公司的首款纯电动汽车iX3将于2020年年底正式在中国推出。该公司还计划在2023年实现至少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宝马将需要一个完善优质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来支持其向电气化的转型。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是中国国有电力供应商国家电网的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在全国273个城市拥有近9万根充电桩。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充电网络,到2020年底建设安装充电桩12万个。




    特斯拉向中国政府申请在Model 3中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2020年6月3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援引中国工信部网站上的一份文件报道,特斯拉正在寻求中国政府批准,在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EV)中使用磷酸铁锂(LFP)电池。不过,该文件并未透露电池制造商的具体名字。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2月,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正在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就无钴电池供应进行谈判,将向该公司采购电池用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这种电池将使用磷酸铁锂,而不是传统的镍钴铝作为其正极材料。路透社表示,特斯拉此举是为了在中国电动汽车销售陷入困境之际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报道还指出,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已经就这一供应协议进行了一年多的讨论,报道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说,新电池将比特斯拉现有的电池便宜“两位数百分比”。本月早些时候,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特斯拉正在制定一项更大的计划,推出一款成本更低且续航里程可达“百万英里”的电池。通过让电动汽车电池在电网系统中拥有第二和第三条生命,这反过来也将帮助特斯拉实现成为电子公司的目标,并与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东京电力公司等传统能源供应商竞争。




    中国政府将放宽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规定

    2020年6月3日

    据盖世汽车网援引工信部(MIIT)部长苗圩的话称,工信部已宣布计划取消对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的限制。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能力,以应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的汽车市场放缓。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供应,工信部将有序推进权力下放、监管优化和服务升级,并取消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上限等规定。报道还提到,为了扩大需求,工信部还将支持换电模式的发展,并鼓励地方在公交车、出租车以及执法车、物流车、环卫车等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的新能源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和生产的影响,中国有关部门在过去几个月宣布了不少改革措施。今年4月,中国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同时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至2022年。包括免征购置税和免费车牌在内的优惠政策,将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成本,使其更能吸引大众市场的消费者。随着中国逐步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初影响中恢复过来,我们预计各家汽车制造商将坚持近期的产品发布计划,在今年继续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型。与此同时,放宽代工生产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并降低蔚来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的过剩产能。蔚来汽车虽然没有自己的工厂,但与江淮汽车签订了ES6和ES8代工生产合同。




    速腾聚创RoboSense与大唐通信合作在中国河北省部署车路协同方案

    2020年6月2日

    速腾聚创RoboSense与大唐通信合作在中国河北雄安新区部署车路协同(V2I)解决方案,共同打造智慧城市。速腾聚创RoboSense将提供包括传感器硬件RS-LiDAR-M1和感知算法软件RS-LiDAR-Algorithms在内的车路协同激光雷达路侧感知解决方案。速腾聚创RoboSense创首席运营官Mark Qiu表示:“我们很高兴速腾聚创RoboSense与大唐通信就基于5G智慧城市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达成战略合作。除了结合双方优势扩大投资外,我们还将积极开展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自动驾驶应用的安全性,依靠在车路协同新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传感器是自动驾驶车辆运行所必需的,因为它可以通过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场景。速腾聚创RoboSense公司成立于2014年,提供集成激光雷达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集成电路芯片组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系统,令智能车辆具有感知能力。去年,中国一汽集团扩大了与速腾聚创RoboSense的合作,将共同研发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固态激光雷达。该公司还为自动驾驶穿梭巴士GACHA提供了耐寒的16光束机械激光雷达,使其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中国厦门港测试5G无人驾驶卡车

    2020年5月19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道,码头运营商中远海运港口在中国厦门港口完成了5G无人驾驶卡车的测试。该公司与中国移动和东风商用车合作,共同展示无人驾驶卡车在码头装载和运送集装箱。为此,中远集团在上海、香港、北京、武汉、十堰和厦门六个城市同时举行了“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港口”云发布会。中远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厦门远海码头示范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5G技术将为港口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港口智慧化升级与变革。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述三家合作伙伴宣布,计划在2025年之前在中国主要沿海集装箱枢纽港建立一个智能化系统。这些无人驾驶卡车能够在港口地区自动装卸集装箱,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此前,位于中国东北的天津港已经完成了25辆由中国重汽和主线科技开发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的试运营。根据天津港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稿,在过去两年中,无人驾驶卡车提高了天津港的运营效率,并分别将运营成本和能耗降低了25%和50%。今年,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与Innoviz Technologies达成合作,将在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部署600辆自动驾驶卡车。




    华为与18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基于5G的汽车生态圈

    2020年5月19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已与18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5G汽车生态圈”的成立将推动智能网联、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特斯拉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我们都可以做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正寻求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华为的5G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延时低等优点,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网联技术要求。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事业部门,重点关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云服务五大板块。一个月前,华为推出了名为MH5000的5G通信硬件,以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去年,该公司宣布计划使用其5G技术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




    百度与南京市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2020年5月5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百度将与南京市和亚信集团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ICV)产业。南京市将依托百度最新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AI)的平台——ACE交通引擎。百度表示,该平台是全球首个集车辆、道路和移动出行服务于一体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亚信集团将负责南京相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的运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此前已经发布了其Apollo 5.5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并且已经吸引了超过170家合作伙伴。百度公司目前已获得了150张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牌照,并已在23座城市开展测试,实际道路测试总里程已超300万公里。百度最近在长沙向公众开放了机器人出租车免费试乘,这项服务之前仅限于经过认证的志愿者。该公司此前已宣布,计划在中国合肥市建设一条5G车路协同线路,以测试车辆到基础设施(V2I)的应用。百度还计划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山西省阳泉市分别建设一条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跑道。




    AutoX与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合作,将在上海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2020年5月5日

    据《南华早报》报道,AutoX与阿里巴巴旗下移动出行应用运营商高德地图合作,将在上海嘉定区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这些车辆将配备基于5G的车联网(V2X)通信技术,在城市道路上的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应用叫车,既可以呼叫有司机的普通网约车,也可以向AutoX呼叫一辆无人驾驶网约车。Auto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建雄表示:“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车队的无缝结合是无人驾驶技术采用和商业化的关键一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服务区域将在一定地理围栏区域内不断增长,并且车队规模的增长需要时间”。这项服务将首先面向注册用户开放,并在体验期结束后对公众开放。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就在一周前,百度宣布计划在长沙向公众提供机器人出租车免费出行服务。中国网约车服务巨头滴滴出行也将在上海推出自己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AutoX目前已获得中国上海、深圳、广州和美国加州颁发的路测牌照,允许其在上述城市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AV)。该公司还与电动汽车制造商NEVS合作,计划2020年底在欧洲开展大规模机器人出租车测试。最近,AutoX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占地80,000平方英尺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中心,以支持机器人出租车的发展。




    安波福为别克GL8艾维亚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2020年4月29日

    汽车供应商安波福将为上汽通用全新一代别克GL8艾维亚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该系统采用了安波福独特的卫星式架构,包括卫星雷达、摄像头传感器以及中央域控制器,可以通过运行软件,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前方碰撞预警、变道辅助、交通拥堵辅助和车门开启警示等功能。安波福还提供了一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支持平视显示器和中控显示屏之间的多模式交互,支持数字化仪表盘和导航等功能。安波福主动安全与用户体验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Frank Wang表示:“我们很自豪能为新一代别克GL8艾维亚提供安波福领先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载信息娱乐技术。该系统在这款车型上的成功应用和按时交付,凝聚着安波福团队与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PATAC)工程师们在过去两年中的辛勤努力和通力合作。我们很荣幸能将这一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并继续扩大我们在中国的产品组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安波福一直致力于智能汽车领域方面的相关研发,在美国波士顿、拉斯维加斯、匹兹堡、中国上海、新加坡设有5个技术中心。该公司此前还与现代汽车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JV),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别克GL8艾维亚多用途车(MPV)4月12日在中国上市。该车有四座、六座和七座三种车型。GL8艾维亚是一款基于GMT 200/201平台打造的D级MPV。GL8是别克品牌第二畅销的车型;去年销量同比增长2.6%,超过14.8万辆。




    上汽投资V2X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华砺智行

    2020年4月22日

    总部位于加拿大的车联网(V2X)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华砺智行日前宣布已经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上汽资本和信中利。车联网技术使车辆能够直接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并为自动驾驶车辆运行提供便利。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加强其现有的车联网能力。此外,该公司将专注于扩展基于5G的蜂窝车联网、自动化车辆和智能移动出行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信中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看好华砺智行能够成为全球车路协同、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者和领跑者,并将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资本是上汽集团于2014年成立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旨在投资交通运输产业的前沿技术。公司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解决方案、耐用品、轻质材料、人机交互(HMI)、自动驾驶汽车、网联汽车、能源、燃料和动力系统,以及大数据等领域。上汽集团此前已与阿里巴巴和英特尔等合作伙伴合作,进军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该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0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车型,到2025年推出L5级全自动驾驶车型。2018年,上汽集团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实验室拥有超过40名员工,专注于智能制造和智慧出行等应用领域。上汽集团目前已获准在中国上海和美国加州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




    中国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再延长两年时间

    2020年4月8日

    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国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再延长两年。中国原先计划到2020年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在此期间,作为国家刺激汽车销售计划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将继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另外,中央财政也将为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提供补贴,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的淘汰更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二月早些时候,彭博社在一篇报道中指出,中国有可能会将电动汽车(EV)购买补贴延长至2020年以后,以重振汽车销售。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遭遇了需求萎缩,以及更广泛的市场放缓。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2%,至97.2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4.5%,至23.2万辆。销售放缓导致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这是过去五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中央政府在2019年大幅削减了购车补贴,但延长补贴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根据2019年补贴政策,续航里程在300公里至400公里之间的纯电动汽车可享受补贴金额为1.8万元(约合2,535美元),而2018年的补贴金额为4.5万元。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可享受补贴金额为2.5万元,而2018年的补贴金额为5万元。根据我们最新估计,2020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产量预测已从2月份的100万辆下调至约85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与充电桩运营商组建合资企业

    2020年4月1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日前宣布与充电桩运营商百城新能源科技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出资组建一家合资公司(JV),以开发国内日益增长的充电桩市场。合资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约合710万美元),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科技、停车场运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等,其中宁德时代持股49%,百城新能源持股51%。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据当地媒体报道,随着中央政府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确定为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企业对电动汽车(EV)充电业务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缺乏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阻碍了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与美国等大部分消费者在家充电的模式相比,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没有私家车位来安装家庭充电桩。汽车制造业巨头正与当地充电桩运营商合作,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做好准备。例如,大众汽车去年与全国领先的充电运营商之一星星充电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为其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这家运营商在中国共运营着约9.1万个充电桩。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底,全国大约有125万个充电桩,其中公共充电桩约为53.1万个。




    广汽与中科创达合作开发网联汽车平台

    2020年3月18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GAC)汽车工程研究院日前已经与中科创达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创新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作为广汽打造智能互联汽车生态圈的一部分。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表示:“中科创达以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专注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产品,赋能全球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与广汽研究院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和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携手创新,共建产业新生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市场对无人驾驶汽车和网联汽车的投资和兴趣越来越大,软件应用将在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科创达专注于提供智能操作系统,这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广汽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汽车新技术的研发。去年,该研究院与博世合作推出了L4级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并与东软睿驰合作开发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前瞻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小马智行也从广汽采购汽车,并将其自动驾驶技术整合至无人驾驶示范运营项目




    图森未来和UPS合作为自动驾驶卡车试点新增运输路线

    2020年3月18日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图森未来将其为物流巨头UPS提供的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增加一倍,至每周20次。该公司新开通了一条连接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之间的运输线路,每周将有10次运输服务在新线路上进行,另外10次仍将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图森市之间的原有线路上进行。UPS首席战略和转型官Scott Price表示:“通过与图森未来合作,我们正在探索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UPS的全球智能物流网络中,提高效率、安全性和客户体验。图森未来对此进程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我们计划下一步将测试扩展到UPS北美货运通道内的其他线路上。”图森未来还表示,与需要人类驾驶员的传统卡车相比,公司与UPS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降低了10%的燃油消耗。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图森未来专注于面向物流运输行业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该公司目前自动驾驶测试车队中约有50辆汽车,并预计在2020年底或2021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在2019年8月,图森未来进行无人驾驶卡车试运行后,UPS的风险投资部门UPS Ventures于2019年8月对图森未来进行了投资,具体金额并未披露。图森未来目前有18家签约客户,每天大约进行20次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另外,UPS还与Waymo合作在美国开展自动驾驶货运试点项目。




    易图通将为福特在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提供高清地图服务

    据韩联社报道,现代宣布计划在其中国工厂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动商用车(CV),以扩大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布局。

    2020年02月19日

    中国公司易图通科技(EMG)将提供高清(HD)地图服务,以支持福特在中国的Connected Blue Zone(CBZ)自动驾驶汽车(AV)项目。易图通还将使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在线增量更新。这将为福特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CBZ蓝线保持系统以及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等功能提供有力支撑。易图通还表示,福特每销售一辆使用其技术及服务的汽车,它都会收到相应的款项。易图通首席执行官陆洪彬表示:“我们很高兴福特这样一家在自动驾驶领域全球领先的大型汽车厂商,选择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作为其自动驾驶体验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福特将自身定位为这一快速增长市场的早期进入者,我们很高兴能与福特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BZ是福特在中国的第一个商用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推出。该项目将打造具有L2.5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此前,福特在中国与百度合作推出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福特计划于2021年在其中国市场的量产车上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直接通信技术。C-V2X技术旨在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并辅助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运行。与此同时,易图通是箩筐技术的子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导航电子地图、自动驾驶地图和高精度地图。易图通的地图数据库已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道路网络里程达900万公里。




    现代汽车将在中国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2020年02月12日

    据韩联社报道,现代宣布计划在其中国工厂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动商用车(CV),以扩大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布局。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该计划符合现代汽车的目标,作为燃料电池电动车2030愿景的一部分,该汽车集团将在世界各地推动燃料电池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其2030年愿景旨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一个氢社会,并将扩大氢能源技术在运输领域之外的作用。现代汽车还宣布,计划到2030年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和相关研发活动投资7.6万亿韩元(约合64.5亿美元)。2018年10月,现代汽车与一家中国机构合作,设立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当地投资氢技术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也将重点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中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将成为培育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理想平台。中国工信部(MIIT)去年表示,将计划开展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应用,这让市场相信中国政府将为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1,000个加氢站,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商业化。




    广汽与中科创达合作开发网联汽车平台

    2020年3月18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GAC)汽车工程研究院日前已经与中科创达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创新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作为广汽打造智能互联汽车生态圈的一部分。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表示:“中科创达以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专注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平台产品,赋能全球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与广汽研究院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和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携手创新,共建产业新生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市场对无人驾驶汽车和网联汽车的投资和兴趣越来越大,软件应用将在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科创达专注于提供智能操作系统,这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广汽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汽车新技术的研发。去年,该研究院与博世合作推出了L4级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并与东软睿驰合作开发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前瞻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小马智行也从广汽采购汽车,并将其自动驾驶技术整合至无人驾驶示范运营项目。




    图森未来和UPS合作为自动驾驶卡车试点新增运输路线

    2020年3月18日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图森未来将其为物流巨头UPS提供的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增加一倍,至每周20次。该公司新开通了一条连接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之间的运输线路,每周将有10次运输服务在新线路上进行,另外10次仍将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图森市之间的原有线路上进行。UPS首席战略和转型官Scott Price表示:“通过与图森未来合作,我们正在探索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UPS的全球智能物流网络中,提高效率、安全性和客户体验。图森未来对此进程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我们计划下一步将测试扩展到UPS北美货运通道内的其他线路上。”图森未来还表示,与需要人类驾驶员的传统卡车相比,公司与UPS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降低了10%的燃油消耗。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图森未来专注于面向物流运输行业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该公司目前自动驾驶测试车队中约有50辆汽车,并预计在2020年底或2021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在2019年8月,图森未来进行无人驾驶卡车试运行后,UPS的风险投资部门UPS Ventures于2019年8月对图森未来进行了投资,具体金额并未披露。图森未来目前有18家签约客户,每天大约进行20次自动驾驶送货服务。另外,UPS还与Waymo合作在美国开展自动驾驶货运试点项目。




    易图通将为福特在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提供高清地图服务

    2020年02月19日

    中国公司易图通科技(EMG)将提供高清(HD)地图服务,以支持福特在中国的Connected Blue Zone(CBZ)自动驾驶汽车(AV)项目。易图通还将使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在线增量更新。这将为福特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CBZ蓝线保持系统以及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等功能提供有力支撑。易图通还表示,福特每销售一辆使用其技术及服务的汽车,它都会收到相应的款项。易图通首席执行官陆洪彬表示:“我们很高兴福特这样一家在自动驾驶领域全球领先的大型汽车厂商,选择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作为其自动驾驶体验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福特将自身定位为这一快速增长市场的早期进入者,我们很高兴能与福特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BZ是福特在中国的第一个商用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推出。该项目将打造具有L2.5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此前,福特在中国与百度合作推出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福特计划于2021年在其中国市场的量产车上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直接通信技术。C-V2X技术旨在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并辅助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运行。与此同时,易图通是箩筐技术的子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导航电子地图、自动驾驶地图和高精度地图。易图通的地图数据库已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道路网络里程达900万公里。




    现代汽车将在中国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2020年02月12日

    据韩联社报道,现代宣布计划在其中国工厂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动商用车(CV),以扩大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布局。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该计划符合现代汽车的目标,作为燃料电池电动车2030愿景的一部分,该汽车集团将在世界各地推动燃料电池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其2030年愿景旨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一个氢社会,并将扩大氢能源技术在运输领域之外的作用。现代汽车还宣布,计划到2030年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和相关研发活动投资7.6万亿韩元(约合64.5亿美元)。2018年10月,现代汽车与一家中国机构合作,设立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当地投资氢技术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也将重点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中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将成为培育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理想平台。中国工信部(MIIT)去年表示,将计划开展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应用,这让市场相信中国政府将为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1,000个加氢站,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商业化。




    天津港完成25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的试运营

    2020年02月12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位于中国东北的天津港已经完成了25辆由中国重汽和主线科技开发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的试运营。这些卡车完成运输集装箱量8,000余次,行驶时间达3万小时。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表示:“2020年,天津港将通过进一步应用5G等技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8年,中国重汽与天津港合作,在天津港研发与运营智能无人驾驶卡车,并于当年4月正式启动试运营。这些卡车将作为港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码头地生产效率。根据天津港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稿,在过去两年中,无人驾驶卡车提高了天津港的运营效率,并分别将运营成本和能耗降低了25%和50%。2018年,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7万标准箱,并计划在2020年达到1,800万标准箱。




    奇瑞与百度就智能驾驶开展合作

    2020年02月05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奇瑞将在智能驾驶、海外市场资源共享、互联网营销等多领域深化与百度的合作。双方将共同为奇瑞汽车打造新一代智能座舱。此外,百度的小度车载操作系统将扩展到更多奇瑞车型,此前,该系统已经与奇瑞全新高端品牌星途进行了整合。百度将充分发挥在多语种语音语义技术领域的优势,力助奇瑞加强其在北美、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发展。奇瑞还将与百度共享海外市场合作资源,利用自身优势扩大百度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在互联网营销业务方面,奇瑞的营销体系将与百度的移动生态事业群大客户销售部全面整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6年以来,百度与奇瑞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关系。2016年11月,奇瑞与百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汽车行业电气化、共享化、智能化的战略规划,实现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汽车工业的高度融合。2017年4月,奇瑞加入了百度的阿波罗开源无人驾驶汽车平台。在2018年消费电子展上,奇瑞展示了搭载了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的艾瑞泽5轿车。




    滴滴与中国国内火车站合作提供网约车服务

    2020年02月05日

    滴滴出行已与中国国内62个火车站合作,开发网约车专用的运营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包括室内和室外的路标系统,专属候车区、指定接客点以及专属通道和停车场。这些新建配套设施分布在中国51个城市的火车站,包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重庆和成都。据滴滴出行和《中国交通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滴滴为国内火车站乘客出行提供了超过1亿次服务。这些配套设施令城市交通拥堵指数下降46%,网约车换乘时间平均缩短11.4%,共为乘客节省了36万小时。滴滴还与全国160个火车站合作,开发了700多套线上步行指引卡,引导乘客前往上车地点。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6年以来,滴滴出行就已经与中国全国铁路订票系统进行了整合,并且还与北京、郑州的机场开展了类似的合作。此外,滴滴还计划开发一个智能交通系统来改变出租车行业。去年,滴滴与济南交警和山东大学合作,在济南市部署了一个名为“济南交通大脑”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公司,其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该公司表示,它已经与国内500多家出租车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滴滴出行平台目前拥有超过3,100万名注册司机,吸引了5.5亿用户将其作为出行选择。




    上汽集团将使用Mobileye的REM绘图技术,以推进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的部署

    2020年01月22日

    Mobileye公司还与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长期合作,部署基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出行即服务(MaaS)方案

    在上周举办的2020年消费电子展上,Mobileye宣布上汽集团将采用其路网资产管理(REM)技术来推动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的部署。上汽集团将在其汽车上使用Mobileye的REM绘图技术。这些车辆将采集中国的道路信息,供Mobileye的路书(RoadBook)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还将帮助这家以色列公司创建一个高清(HD)地图供L2级及以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使用。

    此外,Mobileye还与韩国大邱广域市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部署基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出行即服务(MaaS)方案。Mobileye和大邱将共同测试和部署基于Mobileye自动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出租车移动出行解决方案。Mobileye将其自动驾驶系统部署于这些车辆中,以实现无人驾驶MaaS运营,而大邱将制定监管框架确保机器人出租车车队的顺利运营。

    Mobileye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英特尔(Mobileye母公司)高级副总裁Amnon Shashua教授表示:“这两份新协议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在MaaS和ADAS领域的全球布局,进一步展示了我们引领全球自动驾驶发展的坚定决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Mobileye表示REM是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可以用来创建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高清地图。这些地图可以帮助自动驾驶车辆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并且在前方路径规划中为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提供补充。Mobileye公司依靠在路上行驶的车辆所采集的数据来建立一个全球路书(Roadbook)。该公司已经与宝马、福特、日产和大众合作,为这些汽车制造商的新车(2018年款及新款)配备REM技术,以获取实时数据。根据Mobileye的数据,这些车辆每天可收集约250万公里的道路数据,在2019年上半年,它们已经采集了约5亿公里的路网数据。这有助于Mobileye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快速创建高清地图。

    上汽集团是中国首家同意为其车辆配备Mobileye REM技术,同时还同意在中国道路上为其L2级及以上车辆使用高清地图的汽车制造商。Mobileye预计,上汽集团此举将鼓励中国其他国内和国际汽车制造商与其合作,推动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开发高清地图业务。去年11月,Mobileye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双方将为中国和其他主要地区的消费市场开发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蔚来将基于由Mobileye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套件来开发和制造一个自动驾驶系统。该套件包括Mobileye EyeQ视觉处理芯片、硬件、驾驶决策、安全软件和地图绘制解决方案。




    德赛西威、富奥公司、中国一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服务

    2020年01月10日

    一汽集团将是新合资企业的第一家前装配套客户

    惠州德赛西威(Desay)本月早些时候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已与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成立一家合资企业(JV)。合资公司富赛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专注于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服务。

    一汽集团总经理奚国华表示:“合资公司力求打造为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典范,进一步提升三方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应用领域的开发与制造能力,为中国一汽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德赛西威与中国领先的国有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及其子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表示,一汽集团将是合资企业成立后的第一家前装配套客户。


    来源:德赛西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德赛西威是中国主要的汽车电子产品供应商,业务涉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数字信息显示屏和驾驶员辅助系统等领域。去年,这家中国供应商发布了其“车联网”(IOV)战略。该战略的重点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车联网产品和服务来提高用户的出行效率。此外,该公司正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服务为汽车制造商带来更多的产品创新和附加值。 作为其车联网战略的一部分,德赛西威投资设立了国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该机构旨在支持中国政府“中国制造2025”战略,打造先进的智能工业基础能力,同时提供一个基础平台,为智能和网联汽车的发展构建一个新的模版。德赛西威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致力于合作提供减轻汽车行业信息安全威胁的解决方案。双方的目标是开发新技术,使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上汽通用宝骏将推出搭载华为HiCar技术的RC-6轿车

    2020年01月10日

    2020年3月起,新宝骏全系产品将搭载华为HiCar技术

    据Pandaily 12月30日报道,通用汽车和上海汽车的合资企业宝骏将推出搭载华为最新车载技术HiCar的RC-6汽车。HiCar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语音控制、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与图像识别技术。其摄像头还可以检测疲劳并支持手势控制。

    Pandaily补充道,2020年3月起,新宝骏全系产品将搭载华为HiCar技术。这家合资企业还联合爱奇艺、苏宁、携程、美团、百度云,升级其技术生态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HiCar是一款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可以连接手机、汽车以及其他智能设备。该技术旨在弥补智能手机和汽车之间的差距。

    随着5G和其他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华为一直在开发汽车ICT解决方案,并继续测试下一代汽车连通性技术。

    9月,由通用、上汽和柳州五菱三方组成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SGWM)开始在中国销售下一代宝骏E200电动汽车。




    中国广东省开始建设新的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场

    2020年01月07日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已经开始建设一个新的试验场,供企业测试新能源、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该试验场占地573公顷,将由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和韶关市政府共同建设,总投资21.5亿元(约合3.072亿美元)。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关乔表示:“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新技术而言,测试和验证对于确保其可靠性至关重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自动驾驶汽车正成为中国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关注焦点,因为中国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销售的所有新车中,有50%必须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到2025年销售的新车中,有15%必须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长沙、广州和上海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向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发放牌照,允许他们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技术。




    北京新增载客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区域

    2020年01月07日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日前新增了40平方公里区域用于测试载客自动驾驶汽车(AV)。目前,北京在其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开通111条公路,总里程达322.46公里。另外,北京还向百度发放了40张牌照,允许百度进行载客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京最近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安排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1条,共计503.68公里。北京已向13家企业发放了77张道路测试牌照。北京市海淀区日前宣布,计划建设范围达1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用于自动驾驶和网联技术的研发和测试。这也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在2018年4月发布的相关规定。规定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提供支持。2017年12月,北京市政府率先推出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政策,上海市紧随其后。




    一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网联汽车

    2020年01月07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一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ICV)。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利用云计算、数据智能和移动协同等技术来开发数字化基础设施。除了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外,阿里巴巴还将利用其数据智能技术助力一汽集团提升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在中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政府的总体目标是在新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重点将关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中央政府的要求是,到2020年,中国所有销售的新车中,有50%至少具备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一汽已经与华为、百度、英特尔、科大讯飞以及吉林大学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安全系统。




    华为寻求收购国内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部门

    2020年05月19日

    据印度经济时报汽车版(ET Auto)援引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正在讨论收购一家小型国内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EV)部门。据消息人士透露,华为正与重庆小康就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控股权进行谈判。金康新能源的主要资产是其电动汽车品牌赛力斯,其前身是SF Motors。赛力斯是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个新品牌,该公司此前也尝试进军美国市场,但并未取得结果。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华为还计划收购民营企业重庆小康一部分尚未确定的股份,重庆小康也是在上交所上市的小康股份的最大股东。消息人士还表示,华为还寻求收购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旗下电动车品牌ArcFox,但北汽仅希望华为成为ArcFox的少数股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华为和小康目前还没有正式确认此事,但这些报道表明,华为希望以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市场,而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汽车系统的技术合作伙伴。华为最近推出了由电动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开发的SF5电动汽车。这家电信公司还与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三家汽车制造商合作,从2021年底开始共同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品牌。这些报道中提到,金康新能源最重要的资产是旗下的赛力斯品牌,该品牌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销售汽车,并希望进军美国市场。不过从目前来看,该品牌进军美国市场的希望十分渺茫。此前,其产品发布推迟到了2019年7月,SF Motors目前也正将其美国工厂出售给Electric Last Mile。不过,Electric Last Mile也是小康旗下的一家公司,此前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希望通过反向收购方式上市。我们预测到2024年,赛力斯在中国的销量将增至约1万辆。




    Luminar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提供激光雷达传感器

    2020年05月19日

    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与Luminar Technologies合作推出了全新设计的传感平台。据路透社报道,小马智行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将与Luminar的激光雷达传感器Iris集成,该传感器高约10厘米,其中4个将安装在汽车顶部,以实现360度全景。小马智行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彭军表示:“在激光雷达领域Luminar可以说是独具一格,我们也都坚信在全球部署自动驾驶将创造一个更安全与更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很高兴能与他们一起实现这一愿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马智行计划于2023年在全球部署车规级量产自动驾驶车队。该公司正在中国五个城市以及美国的公路上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并提供了超过22万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总行驶里程达到500万公里。小马智行已经开发了一个名为PonyAlpha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将摄像头与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相结合,再加上人工智能软件的辅助,以探测距离200米以内的物体。除了乘用车领域,该公司还涉足卡车领域,并于最近获得了在广州测试自动驾驶卡车的牌照。最近上市的Luminar致力于实现其先进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批量生产,并声称公司正在与全球15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中的12家进行合作。




    Argo AI公开其新激光雷达技术的细节

    2020年05月12日

    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投资的自动汽车(AV)初创公司Argo AI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发了一项全新激光雷达技术以支持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该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可达400米,并具有高分辨率的感知能力,还具有探测暗处与远处低反射率物体的能力。该公司表示,激光雷达基于“盖革模式”传感技术,可以探测到最小的光子。该公司表示,该激光雷达的波长超过1,400纳米,使得传感器能够探测更远的范围、更高的分辨率、探测低反射率物体以及360度全景视野。Argo 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yan Salesky表示:“Argo的激光雷达将有助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一个全新水平,进而提升我们在自动送货和网约车服务方面的能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的传感器将成为Argo自动驾驶系统(SDS)的核心,该系统将于明年应用于福特的自动网约车和送货车,并在2025年前后应用于大众的量产车型。据此前报道,Argo AI未来计划上市,Argo AI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商用自动驾驶系统的人工智能公司。该公司还将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软件、硬件、地图和云支持基础设施。Argo AI已经开发了一个L4级自动驾驶系统,并计划为共享车队而非个体车主提供自动驾驶技术。




    Wejo与Esri合作提供基于网联车辆数据的解决方案

    2020年05月12日

    最初将推出交通情报和行程情报服务



    来源:Getty image/metamorworks

    据5月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Wejo已宣布与Esri合作,两家公司将利用Esri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Wejo的道路数据共同开发一个新的联合解决方案。基于Esri定位服务下的现有数据,以及直接从网联车辆上实时收集的交通和移动信息,该解决方案将为客户提供进一步优化的服务。

    Wejo首席执行官Richard Barlow表示:“通过交通和行程信息以及Esri现有的定位数据,将移动出行领域中许多复杂的问题整合在一起。现在,企业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全面审视,并就从运营效率、经济发展到安全保障和可持续性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Esri表示,超过35万家企业,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和建筑公司、公共安全组织和保险公司,依赖于该公司的定位服务。在此次合作中,Wejo通过将通过1,070多万辆汽车为Esri的ArcGIS用户提供额外的8.6万亿个数据点。ArcGIS将使用高级地图绘制和分析功能,将人员、位置和数据连接起来。最初推出的将是交通情报服务,该服务提供对交通流量(包括拥堵)的洞见,以及行程情报服务,该服务通过收集行程数据来显示流量、平均速度和行程时间。

    2019

    华人运通在上海展示智慧城市项目

    2019年12月31日

    根据中国初创企业华人运通发布的一份公司声明,该公司日前在上海展示了一个名为“车路城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并且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一个人工智能馆。该项目由自动驾驶巴士、智能道路系统和交通运营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家初创公司汇集了5G车路协同、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AI)等一系列技术。华人运通主席丁磊表示:“‘智城’项目的实施意味着我们的‘三智’战略既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现实可落地的目标。未来人们的出行模式发展必须与道路和城市的智能化相结合。虽然我们的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华人运通‘智城’项目要大规模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人运通是一家专注于为由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组成的‘智慧城市’打造交通解决方案的公司。“智城”是华人运通‘三智’战略布局的最后一部分,另外两个部分分别是‘智能汽车’和‘智捷交通’。今年1月,该公司展示了一个“智路”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路端感知、云端调度、车端控制”等技术模拟现实交通状况。今年7月,该公司推出了首款可量产的自动驾驶概念车HiPhi 1,该车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




    百度发布Apollo 5.5自动驾驶平台

    2019年12月31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12月18日,百度在长沙举行的首届Apollo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了Apollo 5.5自动驾驶平台。新版本开发了“点到点城市自动驾驶”功能,新增语义地图将平均误差降低了30%。Apollo 5.5采用非线性速度规划优化,使自动驾驶的乘坐舒适度提高了15%。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双循环控制器可使连续弯道的横向精度提高60%。此外,百度还推出了两个新的平台,专注于智能车辆基础设施合作系统和智能车辆连接。在会上,百度还推出了多套自动驾驶汽车(AV)解决方案,包括针对城市开放道路的机器人出租车方案、面向城市BRT道路的Minibus 2.0方案以及自动驾驶云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于2017年7月推出Apollo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所有的主要功能和特点。自推出以来,百度一直积极推动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等加入其开放平台,以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自Apollo计划启动以来,百度已经为其招募了17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百度此前已经获得了150张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在国内23座城市开展道路测试,测试里程超过300万公里。9月,百度在中国长沙正式启动了Apollo机器人出租车的试运营。




    百度在中国成立智能交通联合实验室

    2019年12月25日

    据中国汽车门户网站盖世汽车网报道,由百度提供技术支持的地图服务应用百度地图日前在中国成立了智能交通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是由包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CAUPD)、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TPRI)、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在内的9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该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运营一个基于数据开放共享的联合创新平台,促进智能交通化升级。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理事长王笑京称,“百度地图可以利用自身数据和技术优势,优化出行服务、创新多样性共享平台,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百度地图将为全球开发者提供包括轨迹服务、智能定位、路况服务、路线规划、地图影像服务、位置搜索服务、导航和智能小程序在内的八大应用能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一直在稳步增加汽车相关技术研发的投资,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通过这些合作,百度与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有了一定的优势。2019年6月,百度宣布与60多家汽车制造商围绕车联网(IoV)解决方案展开合作。百度还与吉利等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智能网络、智能驾驶、智能家居和电子商务等人工智能技术。




    吉利与Quanergy就自动驾驶汽车展开合作

    2019年12月25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闻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已与Quanergy Systems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智能城市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商业化解决方案。Quanergy Systems是一家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智能传感解决方案供应商。Quanergy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Louay Eldada博士表示:“自动化交通和智能城市空间非常复杂,这两者在未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智能城市最终能够加快自动驾驶车辆的推出,这些车辆能够互相通信,并与周围的基础设施相连。通过与吉利合作,我们将打造首批互联生态系统,让车辆与周围环境实现无缝通信,进一步迈向自动驾驶的未来。”Quanergy和吉利将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车辆项目。届时,吉利集团的莲花汽车将配备Quanergy的S3传感器,展示其实时传感能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Quanergy System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投资者包括戴姆勒、德尔福汽车和三星风投等。Quanergy的合作伙伴和主要客户包括奔驰、雷诺日产、捷豹和现代等。吉利在中国杭州湾新区举办的2019年“龙湾论坛”上向外界展示了其自动驾驶汽车的愿景,并计划到2022年开发一个具有车辆到一切(V2X)和5 G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今年6月,吉利选择沃尔沃与瑞典科技公司Veoneer组建的合资企业Zenuity作为其辅助和自动驾驶软件的首选供应商。今年7月,吉利与百度合作,共同开发人工智能(AI)技术,并公布了其在中国长沙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的详细信息。




    英伟达与滴滴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云计算解决方案

    2019年12月25日

    英伟达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该公司日前在中国举行的年度GTC技术大会上宣布,将与滴滴出行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AV)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滴滴将使用英伟达的GPU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并采用英伟达的DRIVE平台为其L4级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推理能力。此外,滴滴表示,其云技术部门滴滴云将采用新的虚拟GPU(vGPU)许可证模式,提供英伟达支持的云计算服务,包括交通出行、人工智能(AI)、图形渲染、电子游戏和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英伟达自动驾驶汽车副总裁Rishi Dhall表示:“英伟达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滴滴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并提供丰富的云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三年,滴滴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滴滴此前已经宣布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一家独立公司。最近,滴滴成为首批上海市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ICV)示范应用牌照的三家企业之一。滴滴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服务,乘客可使用应用在区域内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此外,滴滴已经获得了在加州、北京、上海和苏州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资格。




    5G无人驾驶微公交在中国开始试运行

    2019年12月10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日前一辆国产5G无人驾驶微公交在杭州开始试运行。这款5G无人驾驶微公交采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无需司机干预就能进行自动驾驶。它装有包括8个摄像头、4个激光雷达和2个毫米波雷达等30个智能传感器,可以识别200米内的行人、机动车辆等障碍物,还能通过车路云协同智能系统获取周边各个方向的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政府正大力支持发展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技术,并且国内这一领域也正在加速发展。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在这些新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百度目前正在测试其L4级自动驾驶电动公交车阿波龙,而一汽红旗品牌也在杭州展示了一辆具有L4级自动驾驶功能和5G通信技术的自动驾驶微公交。今年6月,作为智慧岛5G智能公交项目的一部分,公交车制造商宇通汽车在郑州部署了四辆自动驾驶电动公交车。2019年10月,金旅星辰宣布将在10月20日至22日期间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示其5G自动驾驶公交车。




    丰田在中国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子公司

    2019年12月10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门户网站盖世汽车网报道,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TMCI)日前宣布在中国成立其移动出行服务子公司。这项服务将由丰田海南出行有限公司提供,将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为客户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丰田海南出行的投资者包括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中升集团、海口惠通嘉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丰田海南移动将提供短期租车、长期租车、礼宾接送等服务。车队中的服务车型将包括凯美瑞、亚洲龙、RAV4和汉兰达等。礼宾接送服务将使用埃尔法、雷克萨斯ES等高端车型。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未来还将有更节能、更环保的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纯电动汽车(BEV)有望加入车队”。用于租赁的所有车辆均配备行车记录仪和倒车影像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汽车租赁、汽车金融、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丰田正与全球各地的企业合作,推出其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丰田和日本私营铁路公司西日本铁路公司(Nishitetsu)于11月28日在福冈和北九州市推出了智能手机多模式联运移动出行服务“my route”。今年7月,软银和丰田汽车的合资企业莫奈科技宣布,将在日本开展共享出行服务试运营。




    百度与阳泉合作共建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

    2019年12月03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报道,日前百度与阳泉市人民政府、山西交控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就在阳泉共建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达成合作。此次合作是山西阳泉车路协同示范区项目的一部分,百度将与阳泉共同推动智能交通建设,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和车路协调等技术落地。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表示:“阳泉是一座具有创新思维的美丽山城,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结合阳泉产业的应用落地上和百度已经开展了丰富的合作。百度Apollo致力于用智能技术使交通出行更简单美好,此次双方联合山西交控、中国移动进一步深度合作,将助力山西阳泉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示范区建设成全国新标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百度一直在稳步增加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投资,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现有的项目将使用诸如人工智能(AI)、车辆到一切(V2X)、5G和边缘计算等技术。9月,百度在中国长沙正式启动了阿波罗机器人出租车的试运行。今年8月,由百度与国内汽车制造商一汽红旗合作开发的首批1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开展测试。百度还与长沙市政府合作,计划到2019年在该市投放1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广汽与东软睿驰合作推动车辆软件开发

    2019年12月03日

    广汽研究院日前已经与东软睿驰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基于软件定义汽车(SDV)概念的前瞻技术。双方将在基础软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在技术规划、标准制定、人员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市场对自动驾驶汽车和网联汽车的投资和兴趣越来越大,软件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专门为下一代汽车提供平台与关键技术的东软公司,此前也与其他企业曾达成过类似的合作关系。2017年9月,本田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HMCI)宣布与东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电池管理、车辆数据云管理和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广汽已经与滴滴等网约车公司开展合作,涵盖网约车运营、车队管理和自动驾驶车辆等领域。




    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企业AutoX获得深圳路测牌照

    2019年11月27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闻报道,深圳市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向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企业AutoX颁布了正式路测牌照。报道称,AutoX成为首家获得深圳市政府颁发的此类牌照的企业,该公司未来将开展其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AutoX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加州圣何塞,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此前,该公司已经与上海相关部门合作,计划于2020年初在上海嘉定区投放100辆机器人出租车。该公司最近完成了由中国东风汽车领投的1亿美元A轮融资。今年7月,该公司与电动汽车制造商NEVS合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试点项目。




    广州将建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中心

    2019年11月27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中国广州市将建设一个国家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中心。该基地将位于广州南沙,占地222.54万平方米,总投资96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这一测试中心是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早在2018年9月签署的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内容,三方计划建设两个测试基地,一个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另一个用于新型汽车检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自动驾驶汽车正成为中国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关注焦点,因为中央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具有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到2025年,新车销售占比中有15%必须具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州一直在推进数字交通的发展,并于今年5月推出了首条5G公交线路。去年,白云出租车集团旗下的三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广州大学城内开展试运营。




    沃尔沃汽车将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跟踪钴材料生产

    2019年11月20日

    沃尔沃汽车公司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采用区块链技术以实现电池中钴材料的全球可追溯性。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宁德时代和韩国乐金化学两家全球电池供应,以及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从今年开始实施钴材料的可追溯。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两家供应商将为未来十年内生产的新一代沃尔沃和极星车型供应电池,包括最近发布的纯电动汽车XC40 Recharge。沃尔沃汽车采购主管Martina Buchhauser表示:“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继续朝着完全可追溯供应链与降低相关风险的方向前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汽车制造商来说,采购钴材料通常是一个难题,因为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钴供应来自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国家之一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刚果民主共和国许多钴矿场都是所谓的“手工”矿场,意味着这些矿场是由那些没有被采矿公司正式雇用的矿工开采。这意味着很难监控采矿的工作环境并确保在钴材料采购时不涉及童工使用。汽车制造商必须尽其所能确保电池中使用的钴材料采购自可靠来源。今年早些时候,大众宣布将加入一个道德采购联盟,该联盟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和验证符合道德来源的矿物。区块链是一种数字分类账,包含一系列通过密码学方法相互关联的记录。沃尔沃汽车表示,区块链涵盖的数据包括钴的来源、大小和重量等属性、保管链、以及确定参与者行为符合经合组织供应链准则的信息。科技公司Circulor和Oracle在宁德时代的整个供应链中运营了区块链技术,而“可信采购”区块链网络(RSBN)以及“可信采购”专家RCS Global和IBM,正在乐金化学的供应链中推广这项技术。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将成为第一家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池中钴材料全球可追溯的汽车制造商。




    沧州市测试载人自动驾驶汽车

    2019年11月20日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共有30辆载有乘客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北方河北省沧州市进行了测试。这些车辆配备了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在沧州经济开发区的测试道路上行驶了114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是百度智能网联汽车(ICV)首次获得在京津冀地区进行载人道路测试的牌照。最近,百度和沧州市政府同意在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智能沧州”。在过去几年,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政府和汽车制造商都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央政府的要求是,到2020年,中国所有销售的新车中,有50%至少具备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括北京、重庆和上海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向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发放牌照,允许他们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北汽与中兴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2019年11月13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闻报道,北汽集团正与中国国有电信公司中兴通讯合作开发智能网联汽车(ICV)技术。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在5G车联网(V2X)技术上展开合作,为车辆开发自动驾驶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里,在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发展迅速。最近,北汽宣布推出全新品牌BEIJING,该品牌将专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2018年10月,北汽集团与采埃孚集团、博世、海拉、松下、科大讯飞、百度等12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蔚来汽车与Mobileye合作,为中国市场打造自动驾驶汽车

    2019年11月13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已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达成合作,双方将为中国消费者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并随后进军全球市场。蔚来汽车将基于Mobileye公司L4级自动驾驶汽车套件制造自动驾驶系统。蔚来汽车将大规模量产这一系统,并将其整合至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阵容以及用于Mobileye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Mobileye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表示:“与蔚来汽车的协议还将使我们能够按照中国的规定收集数据,并改进地图绘制以支持自动驾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的目标是通过此次合作,为客户打造智能电动汽车,并在与其他电动汽车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上风。蔚来汽车于2018年4月推出了首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S8,随后在2018年底推出了ES6。蔚来汽车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蔚来Pilot集成了Mobileye芯片EyeQ4。去年,大众、Mobileye和Champion Motors合作推出了以色列的首个无人驾驶汽车网约车服务。Mobileye在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了两项合作,其中一项是与长城汽车合作,另一项是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和北太智能进行合作为中国提供自动驾驶交通解决方案。




    吉利-戴姆勒合资公司将于2019年底推出网约车服务“耀出行”

    2019年11月13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由吉利和戴姆勒组建的移动出行合资企业(JV)蔚星科技计划于2019年底在中国杭州推出网约车服务“耀出行”。该服务将专注于采用豪华车型提高出行服务,包括奔驰品牌S级、E级、V级车型,未来预计还将增加梅赛德斯-迈巴赫车型和吉利电动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两家公司于2018年10月签署合作协议,进军中国高端网约车市场。该合资公司旨在与中国网约车服务巨头滴滴出行展开竞争,去年8月25日,一名使用滴滴顺风车服务的女性乘客遇害身亡,导致滴滴出行目前正面临监管部门的审查。通过成立蔚星科技合资企业,两家公司都可以获得并分享有关汽车共享和网约车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吉利旗下有一款名叫曹操出行的网约车应用,另外戴姆勒旗下拥有MyTaxi、ViaVan以及与宝马DriveNow合并的Car2Go。




    威马汽车、比亚迪与国家电网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V2G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2019年11月06日

    10月25日,中国国有电力供应商国家电网旗下子公司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State Grid EV)与四家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威马汽车、北京汽车、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将与这家公用事业服务提供商合作,进一步改善电动汽车(EV)用户的充电体验。国家电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到2020年6月在全国3,000个充电站推出“即插即充”功能。威马汽车表示,它还将与国家电网合作开发V2G(车桩双向)技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作为整个电网的中间存储器和缓冲器。在必要时,这家初创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车队可将动力电池中的能量释放到电网中,从而缓解电网供电压力。此次合作将与V2H(车家互联)等其他应用一起,帮助威马汽车进一步丰富其移动出行服务生态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改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的可用性和便利性,这些合作有望带来长期效益。此次参与合作的四家汽车制造商正在向市场推出更多的电动汽车。随着用户基数不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也需要额外的投资,以满足消费者对方便经济的充电服务的期望。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希望通过涉足中国移动出行服务市场,以提振其入门级纯电动车型的销量。本月早些时候,威马汽车与网约车服务平台美团打车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旗下EX5引入到美团打车平台。通过此次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威马汽车将能够在其电动汽车车队中尝试V2G技术等创新服务,这可能会将使电动汽车电池中储存的电力得到更好的利用。




    拜腾M-Byte工装样车下线

    2019年11月06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拜腾M-Byte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已经在其中国南京工厂正式下线。该汽车制造商预计将于2020年中期开始交付新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汽车制造商拜腾展示了首款接近量产的车型M-Byte电动SUV,当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首先在中国推出这款车型,随后在2021年进入欧洲市场。根据拜腾此前发布的声明,M-Byte的预订已经超过了50,000辆。这款车配备一块引人注目的48英寸显示屏,方向盘中间整合了一个7英寸显示屏,同时前排座椅可以各自向内旋转12度。今年3月,拜腾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全国性销售公司,专注于中国市场的销售、市场、数字化运营、充电、渠道及售后服务。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拜腾经常被用来与蔚来汽车进行比较。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都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并且产品在设计时非常注重性能和“智能”体验。根据埃信华迈轻型汽车销售数据,基于FMC平台打造的D级SUV M-Byte 2020年在华销量预计将达到7,200辆。




    一汽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5G车联网技术

    2019年10月30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中国一汽正与中国电信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基于5G车联网技术。双方将共同探索5G网络、蜂窝车路协同(C-V2X)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与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智能网联车辆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随着国内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也正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大力支持发展。中国的总体目标是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中国中央政府的要求是,到2020年,中国销售的所有新车中,具备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占比达到50%。一汽已与华为、百度、英特尔、科大讯飞、吉林大学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和智能安全系统。




    法雷奥扩建中国研发中心

    2019年10月30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法雷奥已经扩建了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该行业出版物称,法雷奥位于武汉,占地3,000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于上周开工。研发中心建成后将容纳多达1,000名工程师,主要负责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的软硬件开发以及智能驾驶舱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研发。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法雷奥自2004年起在武汉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汽车照明和驾驶员辅助技术方面的研发。此次研发中心扩建将有助提升其在驾驶员辅助技术方面的地位,并提高其在传感器领域的研发能力。




    华为首席执行官表示,华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雷达

    2019年10月30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华为计划利用其5G技术开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一个智能互联汽车会议上表示,“华为将构建一个车载传感器生态系统。”自动驾驶车辆可利用雷达和激光雷达进行障碍物探测和导航。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正希望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华为5G技术被用来连接车辆和基础设施,即车对车(V2V)和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在今年4月举行的2019年上海车展上,华为为汽车行业推出了5G通信硬件。该公司目前与多家提供人工智能产品的汽车公司有合作关系。例如,比亚迪已经与华为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等解决方案,另外奥迪也正与华为合作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此外,华为还与北汽、上汽和长安汽车展开多项合作。




    上海拟建立氢能产业园

    2019年10月09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已经与两家国有企业申能集团和临港集团合作,计划在上海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了一个氢能产业园。报道指出,三方将共同建立健全集制氢、加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核心电堆、系统集成、示范运营及产业资本等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生态体系。报道称,上海交通大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长达15年的研发经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电动汽车(EV)在中国逐渐普及,国家也将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中国工信部(MIIT)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计划开展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应用,这让市场相信中国政府将为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1,000个加氢站,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商业化。今年6月,上海宣布建立氢燃料电池产业生态系统并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以上的氢燃料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博世投资中国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主线科技

    2019年10月09日

    根据一份公司声明,罗伯特·博世集团通过其风投部门罗伯特·博世风险投资有限公司(RBVC)投资了中国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主线科技。主线科技专注研发用于集装箱物流市场的自动驾驶卡车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RBVC总经理Ingo Ramesohl博士表示:“主线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实现24/7全天时无人运输。这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物流自动化的关键一步。对于博世众多应用于商用车的产品而言,这项技术具有战略意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自动驾驶,博世已经开发了车辆运动和位置传感器,可以让自动驾驶车辆精确地确定其位置。博世公司表示,该系统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对自动驾驶车辆至关重要的高分辨率地图。行驶中车辆上的视频和雷达传感器通过检测道路上的固定特征(例如车道标记,交通标志和护栏)来生成博世道路标志。RBVC成立于2007年,主要投资于种子期、早期和后期风险投资轮次,并参与私营公司的后续投资。2018年,RBVC投资了美国初创企业DeepMap,该公司专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三维地图解决方案;另外还投资了ABAX Sensing,该公司专为自动驾驶应用开发全固态芯片激光雷达。主线科技为物流应用开发具有人工智能(AI)的自动驾驶卡车解决方案。其员工在人工智能、汽车行业和物流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股东包括科大讯飞、GLP和EBVC。




    武汉市颁发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商用牌照

    2019年10月02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中国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已向三家公司发放了商用牌照,供其测试自动驾驶汽车(AV)。百度获得了5辆自动驾驶汽车的牌照,而深圳海狮科技有限公司和深蓝科技将分别测试各自的自动驾驶公交车。测试将在全长28公里,基于5G技术车路协同(V2X)系统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进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颁发这些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正计划加快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上海市此前曾向上汽、宝马、滴滴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ICV)示范应用牌照,允许这些公司使用其自动驾驶汽车运送特定乘客(志愿者)和货物。过去几年里,在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中国旨在向世界展示其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央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




    宝马与四维图新合作在中国开发车联网位置数据平台

    2019年10月02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门户网站盖世汽车网报道,宝马已与中国数字地图公司四维图新就车联网位置数据平台(TLP)签署了框架协议。四维图新由中国跨国投资控股集团腾讯提供支持。根据该协议,四维图新将利用其TLP为其集成、分析及处理从2019年至2024年期间在华生产和销售的宝马集团汽车(包括Mini、劳斯莱斯等)获取的地理位置相关数据。该服务的销售金额将由服务期内车辆产生的数据量决定。该协议将进一步帮助四维图新在智能网联汽车(ICV)相关的位置服务领域取得更有利、更具竞争力的地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协议是宝马和四维图新继续深化合作的一部分。今年7月,四维图新与宝马(中国)汽车宣布达成合作,将为宝马中国提供用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服务。今年8月,四维图新宣布与宝马公司签署了一项汽车互联系统(CNS)服务协议。宝马已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投入巨资,并计划到2021年成为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今年2月,四维图新与宝马合作,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地图产品。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目前,该公司为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本土汽车制造商,以及宝马、通用、日产、丰田、大众集团和沃尔沃等外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




    5G市场开始积极推进,到第二季度末,全球已有31家运营商开通商用网络

    2019年09月24日

    根据S&P Global | Technology(目前属于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报告,5G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超上一代4G LTE标准,到2019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已有31家运营商开通商用网络。

    根据S&P Global | Technology发布的《5G商用投放报告——2019年第二季度》,随着第二季度的大量投放,5G部署已经变得广泛,项目遍及亚洲、欧洲、中东和北美的17个国家。这一部署水平仅在首个商用5G发布(S&P Global | Technology追溯至2018年8月)10个月后就已经实现。相比之下,4G大约用了三年时间才开始部署,用了四年时间才实现大量投放。

    S&P Global | Technology负责运营商战略的高级研究分析师Elias Aravantinos表示:“尽管4G/LTE标准早在2009年就已最终确定,但直到2012年,4G/LTE的投放速度才开始加快,2013年第一季度,4G/LTE运营商开通数量才超过100家。相比之下,5G的部署在标准完成几周后就已经开始,这为一年之内在全球各地推出这项技术奠定了基础。我们预计5G部署的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5G部署在2020年至2021年间将达到峰值,我们预计每个季度都会有数百家运营商部署5G网络。”

    启动投放
    推动5G网络投放速度加快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当今无线运营商的成熟技术和运营经验。

    Aravantinos表示:“在从3G到4G过渡期间,无线运营商们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现在他们正把这些经验应用于5G的推广中。在技术方面,运营商已经做好准备,并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提升5G服务。当前,阻碍运营商投放更多5G网络的是资金因素,以及手机和路由器的可用性。”

    5G增长影响因素
    尽管4G网络发展迅速,但整个市场实际上有潜力以更快的速度扩张。

    如今5G智能手机要比两个无线标准最初推出时的4G设备更加容易获得。不过,在2019年,市场上仍然没有足够的5G兼容手机可供选择。

    Aravantinos表示:“设备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尽管一些国家和企业享受优惠准入。随着部署数量的增加,市场上的5G设备很快就出现断货。2019年上半年,5G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供应商的预期,尤其是在韩国、美国和瑞士在第二季度大量开通5G网络之后。智能手机制造商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由于韩国市场一直在消耗大多数5G设备存货,智能手机的缺乏已经推迟了几个市场5G网络的推出,并将投放时间从2019年推迟到2020年。韩国5G用户数量在刚刚推出5G服务69天之后就达到了100万。这明显快于2011年该国4G用户达到100万所花费的80天时间。

    在英国和瑞士,运营商都遇到了家庭宽带路由器延迟交付的问题。这些延迟将导致5G家庭宽带服务的销售停滞。华为受到禁止购买美国产零部件的打击,其生产周期可能会受到影响。

    更多的手机,更快的增长
    与4G最初部署相比,5G网络投放数量的快速增长与5G市场的其他快速发展同步。

    在4G推出的第一年,只有三款支持该标准的智能手机可供消费者选择。相比之下,今年至少推出了20款兼容5G的智能手机供市场选择。这表明了市场为5G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拥有比4G更快获得大量用户的能力。

    增强型移动宽带和固定无线接入推动初期投放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固定无线接入(FWA)是5G网络投放的主要用例。

    不同地区间的服务差异很大。今年上半年,欧洲运营商中有72%的5G投放专门针对eMBB服务,而在中东地区,这一比例仅为50%。

    另外一些运营商,主要集中在中东,则专门提供FWA服务。而在欧洲和亚洲,运营商同时提供FWA和eMBB服务。

    运营商的5G定价计划各不相同,从收取少量费用的廉价套餐升级,到关注数据使用、设备、无限通话或免费访问手机电视、VR、游戏包或体育流媒体等其他福利的全新定价计划。

    5G商用投放——2019年第二季度报告
    S&P Global | Technology发布的《5G商用投放报告——2019年第二季度》提供了全球商用5G服务的概况。这份季度报告介绍了与5G服务相关的移动运营商战略,监测运营商进入市场的策略以及5G服务的用例和定价。




    随着包括汽车在内的更多应用领域的关注增加,无线充电市场有望增长

    2019年09月24日

    根据S&P Global | Technology(目前属于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报告,随着市场焦点从智能手机扩大至可穿戴设备、计算、医疗、智能家居、厨房电器、电动工具、机器人、工业、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和车舱内系统等其他应用,2018年至2023年间,无线充电接收器(Rx)和发射器(Tx)的全球出货量将增加三倍以上。

    根据S&P Global | Technology发布的《无线充电市场追踪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Rx和Tx的总出货量将从2018年的6.11亿台飙升至2023年的21亿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8.2%。这一巨大的市场扩张将受到来自多个市场广泛需求增长的推动,包括手机、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和可穿戴电子产品。

    不过,在电动汽车和舱内系统等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将给无线充电市场带来强劲增长。2018年至2023年,面向汽车应用的Rx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2.7%,而同期Tx出货量将增长44.4%。

    汽车无线充电大规模增长
    在汽车市场,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对Tx和Rx设备的需求增长最大。2018年至2023年,电动汽车中Tx设备的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50%。

    在电动汽车中,这些设备用于车辆电池的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系统通过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垫进行充电,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和易用性。为了给车辆电池充电,电动汽车驾驶员只需将车辆驾驶至充电垫的上方,而无需将充电线插入汽车。

    S&P Global | Technology无线充电和电源供应首席行业分析师Dinesh Kithany表示:“未来20年,人、货物和车辆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再加上经济因素和全新政策法规的影响,电动汽车销量必将呈现强劲增长。最近发布的公告证实,有许多汽车制造商正计划推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将在电动汽车增长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大大简化了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并提高了电动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电动汽车在家、单位、加油站以及充电站充电的速度和过程将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如何融入生态系统,让消费者和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车内充电热潮
    汽车无线充电市场的另一个热门领域是车舱内区域,这项技术可用于为驾乘人员的消费电子产品充电,包括手机和无线设备。在预测期内,用于车舱内设备的Tx设备出货量也将以50%左右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后排,不同类型和额定功率的设备预计都可以在车辆内部充电,并且不同汽车制造商正在采用不同的(发射器)策略以增强消费者体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将无线充电技术与车内其他技术相结合,Kithany补充道。

    车内无线充电系统,无论是便携式支架还是集成式充电板,从2013年以来就已在车辆内部配置。自那以来,车内无线充电系统的应用一直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高端汽车中。一般来说,汽车行业的供应商都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晚期用户,因为一项新技术在被应用于使用寿命为10至15年的产品(汽车)之前,必须对其价值、安全性、集成、认证、互操作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研究。不过,汽车制造商现在似乎正逐步赶上无线充电浪潮。

    无线充电市场追踪
    S&P Global | Technology发布的《无线充电市场追踪》报告通过一个包含消费者、医疗、厨房电器、工业、医疗、机器人、汽车和公共部署的单一数据库,提供覆盖所有不同市场应用的完整视图。通过专业市场研究以及与业内50多家公司的对话,有助于根据具体应用形成详细的市场预测,同时消费者调查则每季度提供来自不同地区最终用户的观点。




    上海发放中国首张自动驾驶汽车载客测试牌照

    2019年09月23日

    意义:

    上海向上汽集团、宝马和滴滴发放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以推动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这些全新牌照增加了自动驾驶测试的场景,允许企业使用自动驾驶汽车运送限定的乘客(志愿者)和货物。

    展望:

    中央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为此,上海市共向11家公司发放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牌照,并将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长度延长至53.6公里,覆盖1,580个不同测试场景。

    据《中国日报》报道,上海市日前颁发了中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ICV)示范应用牌照。为了推动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上海市向上汽、宝马和滴滴颁发了这项牌照。上海此前已经发放了路测牌照,不过其范围仅限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测试。不过,本次颁发的牌照增加了自动驾驶测试的应用和演示场景。这三家公司现在允许使用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运送限定的乘客(志愿者)和货物。每一家拥有牌照的公司首次申请进行道路测试的车辆数最多可达50辆。只要测试车队未发生交通违法行为,这些公司可以在六个月后扩大其车队规模。年龄在18岁至70岁之间的公众可以自愿参加试乘。在这些演示过程中,必须配备驾驶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随时接管汽车。

    9月5日至6日在上海举行的2019年世界无人驾驶汽车生态系统大会上,上海市颁发了这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会上还宣布,上海已将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长度延长至53.6公里,覆盖1,580个不同测试场景。此外,上海还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结成联盟,向中智行和吉利发放了中国首批区域测试牌照,可在公共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此举旨在节省公司成本,并促进长三角地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会议期间,上海还启动了基于5G的智慧交通示范项目5GAA。上海市嘉定区已与上汽集团、中国移动、华为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探索5G在车联网通信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里,在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中国旨在向世界展示其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央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括上海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向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发放牌照,允许他们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共有11家公司获得了上海相关部门的路测牌照。最近,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智能网联汽车开辟了一个测试示范区——Future LAIV。去年,上海市政府还增设了12条道路,总长31.6公里,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这些道路包括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工业园区道路。此前,上海开放了5.6公里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

    滴滴过去三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近日,滴滴宣布在上海推出机器人出租车试点服务,该服务将允许乘客使用滴滴出行应用在嘉定区呼叫自动驾驶汽车。滴滴还宣布,其自动驾驶部门已升级为一家独立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滴滴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研发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宝马获准在上海嘉定区长度为5.6公里的公共道路上测试其7系自动驾驶轿车。宝马已在上海和北京分别设立了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拥有近100名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根据中国典型交通场景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在中国,宝马已与百度、四维图新和腾讯等公司合作,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上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汽车制造商,并在人工智能(AI)和网联技术领域加大努力。2018年6月,上汽集团在上海开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上汽集团也是中国首家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汽车制造商。




    北汽新能源到2022年将投资14亿美元建设3,000座换电站

    2019年09月23日

    据《中国日报》援引北汽新能源董事长马仿列发表的一份声明称,日前北汽集团(BAIC)旗下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BJEV)宣布,计划到2022年底投资100亿元(约合14亿美元)建立3,000座换电站,并累计为5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服务。该公司计划通过该项目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使它们从价格上更加便于承受。马仿列表示:“我们用车电分离的模式,把电池从整车上剥离出来,进行租赁,可以让汽车变得更便宜。”该公司表示,已经在北京、福建厦门和广州等城市建造了160个换电站,并为1.3万辆换电车辆提供了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中国政府持续削减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这一领域的销量在过去几个月也有所下降。自中央政府最新补贴政策与2018年相比几乎减半,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汽车获得补贴的门槛。在缺乏补贴的情况下,电池租赁和电池交换计划可能会降低与购买电池相关的成本,并将大大缩短电动汽车用户的等待时间和充电时间。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另一家电动汽车厂商蔚来汽车已开始向购买其ES8和ES6两款车型的首任车主提供免费换电服务。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建设一个由1,100座换电站组成的换电网络。




    天津将建立氢燃料电池产业

    2019年09月23日

    据盖世汽车网援引天津相关部门即将发布的行动方案称,天津市计划到2022年建立氢燃料技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预计行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约合14.1亿美元)。该行动方案旨在引导汽车制造商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样车开发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批量生产。天津市政府还将建设3个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区,重点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叉车等。此外,有关部门计划在城市开辟几条公交线路推广氢燃料公交车,并建立加氢站,保障气源安全稳定供应。根据该方案,推动氢燃料技术发展的其他举措还包括在有限地区开展燃料电池乘用车试运行,搭建车队运营管理平台和数据采集平台,并在购置公务用车时优先选用氢燃料电池车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电动汽车(EV)在中国逐渐普及,国家也将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中国工信部(MIIT)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计划开展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这让市场相信中国政府将为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1,000个加氢站,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商业化。今年6月,上海宣布建立氢燃料电池产业生态系统并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以上的氢燃料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中国希望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在向清洁交通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这些技术的应用目前主要局限于商用车领域,不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丰田、上汽和东风等领先汽车制造商关注这项技术。




    智加科技与一汽解放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卡车

    2019年09月18日

    根据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智加科技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将与中国卡车制造商一汽解放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研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卡车。一汽解放董事长胡汉杰表示:“非常高兴一汽解放和智加科技共同成立一家专注于打造自动驾驶卡车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的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将推出基于智加科技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一款L2级半自动驾驶卡车一汽解放J7。两家公司表示,一汽解放J7 L2级卡车已经在美国和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智加科技首席运营官和联合创始人Shawn Kerriga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加强与一汽解放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将智加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赋能中国庞大的货运市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卡车运输业在中国增长迅速。无人驾驶卡车在大型仓库设施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可以沿着固定和专门的路线将货物从一个仓库转移至另一个仓库。2018年11月,一汽集团、智加科技、满帮集团和英伟达宣布,将共同合作加快自动驾驶卡车在中国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2017年4月,中国领先的卡车制造商之一一汽解放在长春一汽技术中心展示了一辆自动驾驶卡车,该卡车通过了一项运行测试,并且能够识别障碍物、减速、加速和绕行。这辆卡车还具备交通信号灯识别、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远程遥控等功能。与此同时,智加科技于2017年初从加州车辆管理局(DMV)获得了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018年5月,智加科技在中国上海完成了无人驾驶卡车的首次测试。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该公司展示了其全栈L4级自动驾驶卡车技术。




    无锡将创建车联网先导区,支持C-V2X通信

    2019年09月18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无锡市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立一个车联网(IoV)先导区。该区域将支持蜂窝车联网(C-V2X)通信技术,该技术将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旨在使车辆能够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并辅助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运行。无锡计划初期建设6平方公里的C-V2X网络覆盖区域,到2022年底将扩大至1,200平方公里。根据该方案,无锡政府计划到2022年实现车联网部署率超过50%。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无锡举办的2019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无锡市政府表示将建立一个先导区供企业展示其车联网技术。包括福特、奥迪、中国移动和华为在内的13家企业将参与该计划。作为无锡LTE-V2X示范应用项目的一部分,福特自2018年5月以来一直在中国进行测试,运用C-V2X技术的直连和网络两种模式测试车辆对基础设施(V2I)、车辆对行人(V2P)和车辆对车辆(V2V)功能。2017年,奥迪是首批在无锡公共道路上测试LTE-V服务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的应用,并批准对出租车、公交车及其他类型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中国旨在向世界展示其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央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




    中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市场收入超过美国

    2019年09月18日

    根据S&P Global | Technology(现为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最新发布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报告,2018年,中国大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次区域市场,预计收入达到17亿美元。 在2017年PLC需求激增之后,采购PLC的下游行业动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势变得更糟。因此,S&P Global | Technology预测,PLC市场的增长率将在2019年达到一个低点。

    摘要

    • 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季度产销量环比继续大幅下滑。由于汽车行业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影响广泛,这给制造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半导体、电子和电子组装等强周期性行业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在2019年进入行业周期的低谷。
    • 中国机器人行业在经历了近20年年均逾20%的速度快速增长后,于2018年10月首次出现销售和生产的双双萎缩。这反映出汽车、食品饮料、烟草以及电子和电子组装等关键机器人下游产业表现疲软。机器人市场可能为机器人供应商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人机合作水平,并学习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等革命性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 机床行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正受到上述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2019年,中国机床行业可能会进行一次洗牌,一些本土机床厂商将面临亏损。
      除了下游产业市场的固有属性外,政治经济因素也给工业自动化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中美两国贸易冲突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预期。与此同时,制造商已经提出将业务从中国转移至印度、泰国、越南、印尼和墨西哥等其他次区域的可能。
      另一方面,人们对能源危机的认识日益加深,将促使油气行业加大投资。相关的离散和加工工业部门将在未来五年从这些能源投资中受益。未来5年,材料处理、建筑机械、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行业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发展。2018年底启动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等举措也将有助于推动市场增长。
      基于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S&P Global | Technology针对中国PLC市场2019年至2022年的发展提出了最好和最坏的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关于PLC报告—2019年

    S&P Global | Technology发布的2019年PLC报告研究了全球PLC市场。这份报告能够为公司高管提供针对全球PLC市场的最新、最全面的描述。另外,报告还预测了未来5年影响市场的各种趋势。




    百度与重庆市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智能升级

    2019年09月06日

    根据百度发表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正与中国重庆市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产业智能转型。百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重庆是一座非常具有创新思维的城市,在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敢于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重庆将利用百度的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打造西部自动驾驶创新中心。百度还将在重庆市永川区建立一个自动驾驶测试中心,旨在推动机器人出租车的发展。公司将运用百度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为智能人工智能城市示范项目提供智能停车、智能法院、智能气象等解决方案。双方还将在智能政府和区块链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合作。

    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百度一直在稳步增加对研发汽车相关技术的投资,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百度通过这些合作,确保其保持对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竞争对手的优势。自阿波罗计划启动以来,百度已经为其招募了156个全球合作伙伴。百度已与长沙市政府合作,到2019年底前将在长沙市部署1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到目前为止,百度已经在中国13个城市开展无人驾驶测试,测试车辆达到300辆,测试里程超过200万公里。

    {"items" : [ {"name":"share","enabled":true,"desc":"<strong>Share</strong>","mobdesc":"Share","options":[ {"name":"facebook","url":"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php?u=http%3a%2f%2fwww.spglobal.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technology-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twitter","url":"https://twitter.com/intent/tweet?url=http%3a%2f%2fwww.spglobal.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technology-highlights.html&text=%e6%8a%80%e6%9c%af%e4%b8%8e%e7%a7%bb%e5%8a%a8%e6%80%a7%e4%ba%ae%e7%82%b9+%7c+S%26P+Global","enabled":true},{"name":"linkedin","url":"https://www.linkedin.com/sharing/share-offsite/?url=http%3a%2f%2fwww.spglobal.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technology-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email","url":"?subject=技术与移动性亮点 | S&P Global&body=http%3a%2f%2fwww.spglobal.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technology-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whatsapp","url":"https://api.whatsapp.com/send?text=%e6%8a%80%e6%9c%af%e4%b8%8e%e7%a7%bb%e5%8a%a8%e6%80%a7%e4%ba%ae%e7%82%b9+%7c+S%26P+Global http%3a%2f%2fwww.spglobal.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technology-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 {"name":"rtt","enabled":true,"mobdesc":"Top"} ]}
    Filter Sort
    • About Mobility
    • Contact Customer Care
    • Contact Sales
    • Subscribe
    • Polk Privacy Statement
    • Careers
    •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History
    • Investor Relations
    • Press
    • © 2025 S&P Global
    • Terms of Use
    • Cookie Notice
    • Privacy Policy
    • Do Not Sell My Personal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