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Logins

Obtain the data you need to make the most informed decisions by accessing our extensive portfolio of information, analytics, and expertise. Sign in to the product or service center of your choice.

Customer Logins

My Logins

All Customer Logins
S&P Global Mobility

  • S&P Global
  • S&P Dow Jones Indices
  •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S&P Global Mobility
  •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 S&P Global Ratings
  • S&P Global Sustainable1
Close
Discover more about S&P Global's offerings
Investor Relations中国汽车官网日本語サイト 한국 자동차 사이트
S&P Global Mobility
  • Who We Serve
  • Capabilities
  • Analysis & Podcasts
  • Expert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Who We Serve
      • Agencies & Media
      • Automakers
      • Energy & Infrastructure
      • Financial Companies
      • Government
      • Insurance Companies
      • Logistic Companies
      • National Sales Companies & Dealers
      • Suppliers
      • Tech Companies
  • Capabilities
      Forecasting & Planning
      • Vehicle Demand
      • Vehicle Production
      • Technology
      • Sustainable Mobility
      Sales Performance & Marketing
      • Marketing Activation
      • Sales Optimization
      • Industry Performance
      • automotiveMastermind
      Vehicle In Use
      • Parts Demand & Fitment
      • Owner Notificatio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ARFAX
  • Analysis & Podcasts
      • Automotive Insights
      • Podcasts
      Subscribe to our Monthly Automotive Newsletter & Podcast
  • Experts & Events
      Events
      • All Events
      • In Person Events
      • Webinars
      • Webinar Replays
      Expertise
      • All Experts
  • Login
      •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orldview)
      • Automotive Catalyst for Insight
      • Automotive MarketInsight
      • Automotive Planning Solutions
      • Automotive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liance Monitor (VPaC)
      • Automotive Vehicl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VTIP)
      • Connect
      • TIPNet
  • Contact Us
      • Agencies & Media
      • Automakers
      • Energy & Infrastructure
      • Financial Companies
      • Government
      • Insurance Companies
      • Logistic Companies
      • National Sales Companies & Dealers
      • Suppliers
      • Tech Companies
    • Forecasting & Planning
      • Vehicle Demand
      • Vehicle Production
      • Technology
      • Sustainable Mobility
      Sales Performance & Marketing
      • Marketing Activation
      • Sales Optimization
      • Industry Performance
      • automotiveMastermind
      Vehicle In Use
      • Parts Demand & Fitment
      • Owner Notificatio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ARFAX
      • Automotive Insights
      • Podcasts
      Subscribe to our Monthly Automotive Newsletter & Podcast
    • Events
      • All Events
      • In Person Events
      • Webinars
      • Webinar Replays
      Expertise
      • All Experts
      •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orldview)
      • Automotive Catalyst for Insight
      • Automotive MarketInsight
      • Automotive Planning Solutions
      • Automotive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liance Monitor (VPaC)
      • Automotive Vehicl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VTIP)
      • Connect
      • TIPNet

    OEM亮点

    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AskMobility@spglobal.com 或 添加 微信客服 SPGlobalMobility

    与我们联系 标普全球汽车为汽车行业提供覆盖整个市场的洞见、专业知识和高级规划解决方案。如需获取更多信息,欢迎与我们联系。
    查看
    Automotive微信订阅 S&P Global Mobility为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值得信赖的关键决策信息来源。我们的解决方案覆盖了汽车行业各细分领域。
    注册成为VIP

    小米汽车将2025年的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

    2025年3月25日

    小米汽车已将其2025年的车辆交付目标从原先的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2024年,小米SU7的交付量达到136,854辆。小米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达到167亿元人民币,全年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2024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达到20.4%,全年毛利率也达到了18.5%。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缩短消费者的交付等待时间,小米将继续在北京工厂加大SU7系列的生产。中国电动汽车消费者对SU7的需求持续强劲,2025年1月和2月的月度交付量均超过了2万辆。此外,小米首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YU7的上市,也将有助于支持其实现2025年交付目标。继SU7轿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小米YU7有望续写成功,成为小米又一款高销量车型。尽管YU7的尺寸比Model Y更大,但YU7的售价可能与这款起售价为263,500元至313,500元(约合36,410至43,320美元)的特斯拉SUV相近。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汽车制造商极氪、小鹏和广汽计划在新车型中部署L3级自动驾驶系统

    2025年3月2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极氪汽车、小鹏汽车和广汽集团均已宣布,计划在今年推出的新车型中部署L3级自动驾驶系统。广汽集团计划于2025年在其量产车型中部署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星灵智行(ADiGO GSD)系统,同时还正在与中国网约车公司滴滴合作开发一款无人驾驶出租车。这款具有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于2025年投产。另外,吉利集团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极氪表示,将在4月举行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其9X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这款新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采用极氪L3级自动驾驶架构,基于双英伟达DRIVE AGX Thor系统芯片打造,算力高达1400 TOPS。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宣布了类似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出计划。该公司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软件功能,并将在2026年开始量产具备L4级无人驾驶技术的车型。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4年6月,中国有关部门向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在内的9家汽车制造商在公共道路上对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测试的测试牌照。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能够在无需驾驶员持续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动驾驶,但如果系统有要求,驾驶员仍需接管车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转向智能驾驶功能,包括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和小鹏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寻求通过在其面向大众市场的量产车型中部署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系统,来提升销量。极氪的L3级自动驾驶架构采用了5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来增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该架构采用了冗余安全设计,其算力可与L4级自动驾驶系统相当。极氪已经在其7X、001和X等车型上部署具备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千里浩瀚(G-Pilot)智驾系统。该系统将于4月进行OTA升级,以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使车辆能够轻松应对更为复杂的驾驶场景,例如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以及在繁忙路口实现自主掉头。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美对汽车行业加征关税:更有可能陷入长期混乱

    2025年3月25日

    自2月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三项行政命令,宣布将从2月4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大陆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以来,北美汽车生态系统一直笼罩在不确定性的阴影之下。这些行政命令中包括对来自这三个国家汽车行业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从那以后,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20%,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的关税。2月,美国曾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这一关税已于3月12日正式生效。

    鉴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曾宣布对非汽车产品加征关税(尽管随后又撤回),特朗普在3月11日宣布对加拿大金属产品额外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将使来自加拿大的钢铁和铝的关税飙升至50%。然而,与加拿大安大略省宣布的关税决定一样,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在宣布后不到24小时就被撤销。

    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中关于自由贸易规定的产品,在4月2日之前将免征额外的25%关税。

    重点

    • 美国自3月4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协定》的产品(包括汽车)在4月2日之前将免征额外的25%关税。
    • 美国分两阶段对中国加征20%的额外关税。第一阶段10%于2月4日生效,第二阶段10%于3月4日生效。
    • 自3月12日起,美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铁和铝额外加征25%的关税。
    • 加拿大实施报复性关税。
    • 中国对美国的非汽车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 预计墨西哥也将对此作出回应。

    Source: S&P Global Mobility

    关税对符合《美墨加协定》汽车产品的影响

    特朗普在2025年3月4日那一周采取的一系列关税举措令美国的贸易规则和关税政策变得更加混乱。新的关税措施已经实施,尽管部分关税在宣布后的两天内又被推迟实施,但现在已确定将在4月2日全面实施——特朗普曾表示,他将在同一天对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首批对等关税。

    尽管有人认为,美国对汽车行业加征关税可能会促进该国制造业的发展,但目前只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有多余产能来增加美国本土的汽车产量,而且这些汽车制造商考虑成本因素,不太可能迅速做出这样的调整。生产转移还需要供应商进行相应的产能迁移。

    在此期间,符合《美墨加协定》的车辆可享受免征关税,但判断车辆是否符合《美墨加协定》免税条件的过程相当繁杂。要符合免税条件,车辆中75%的零部件必须来自美国、加拿大或墨西哥,同时还需符合其他要求:车辆中40%的核心零部件以及70%的钢铁和铝必须来自该地区。此外,还需要符合工资方面的相关要求。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生产数据显示,在加拿大生产车辆且发动机和变速箱均从北美地区采购的汽车制造商更有可能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免税规定。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丰田均已实现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本土化生产,而本田使用的部分变速箱依赖进口。

    在墨西哥,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丰田实现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本土化生产,而其他汽车制造商则面临合规风险。日产大概率符合规定要求,尽管马自达的变速箱依赖进口,但预计其也能符合要求。

    现代/起亚在墨西哥的生产采用类似模式。大众集团面临的风险是,奥迪Q5的动力系统依赖进口,但其出口到美国的大众品牌车型已实现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本土化生产。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的变速箱和发动机依赖从欧洲进口,这导致其在墨西哥或美国生产的车型不太可能符合《美墨加协定》的自由贸易规则。而且,合规性可能会因车型配置而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组合。


    作者:Vivek Beriw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特朗普重新考虑对加拿大钢铁和铝征收50%关税

    2025年3月18日

    自3月12日起,美国对所有国家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进口关税,而就在3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为应对美加两国的贸易争端,威胁要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金属产品征收50%的高额关税,此举旨在回应安大略省对在该省发电并出口至美国的电力加征25%附加费的这一决定。在特朗普发出将对加拿大关税提高至50%的威胁后不久,安大略省迫于压力屈服,暂停征收附加费。特朗普随后表示将重新考虑征收50%的关税一事,不过在撰写本文时,该措施尚未被取消。特朗普继续在其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表政策声明,3月11日,他称已指示美国商务部长对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此外,加拿大必须立即取消对美国各种乳制品征收的250%至390%的高额关税,这一做法是无法容忍的。我将很快宣布,受安大略省征收附加费威胁的地区将进入国家电力紧急状态。”这里提及的国家紧急状态,针对的是可能受到安大略省电力关税影响的地区;特朗普表示,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将使美国能够“迅速采取必要措施以减轻来自加拿大的威胁”。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特朗普还写道,如果加拿大不取消其他长期存在的关税,他将于4月2日“大幅提高”从加拿大进口至美国的汽车关税。他声称,这一决定将“基本上永久终结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安大略省省长Doug Ford表示,他之所以决定对出口至美国的电力加征附加费,是因为特朗普反复宣称美国应该吞并加拿大,这引起了加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Ford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特朗普“不仅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制造混乱,并且还在全世界引发动荡。他竞选时承诺要降低通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现实完全相反。通胀继续攀升,如果他继续对汽车行业加征关税,汽车装配厂将关闭,民众会失去工作,制造业将衰退,人们的收入将减少”。然而,后续报道显示,在Ford和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宣布将于3月13日会面,且安大略省暂停加征附加费后,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虑取消对加拿大金属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的决定。据报道,特朗普在回应媒体就此事的提问时说:“我正在考虑,很可能会取消加征关税的决定。我会让你们知道的。”在宣布与美国商务部长会面后,Ford就暂停加征附加费一事表示:“在我们进行的任何谈判中,都有双方情绪激动、需要冷静的时候。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决定。美方清楚我们在电力和关税问题上的态度有多坚决。”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总部位于上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启动内部组织变革,聚焦成本控制

    2025年3月18日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加强了其在公司供应链采购项目的参与程度

    Source:Getty Images

    据CnEVPost于3月1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正在启动一轮新的内部组织变革,更加聚焦成本控制。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也加强了其在公司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参与程度。

    CnEVPost的新闻报道引用了国内媒体36氪作为这一消息的最初来源。

    报道称,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推行一项名为“基本经营单元”(CBU)的内部管理机制,预计将于第二季度全面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梳理车企的所有运营活动,以识别重叠和非重叠的业务单元。蔚来表示,公司将根据多个投资回报率(ROI)指标对每个业务单元进行分析,并计划建立一套绩效奖励制度。

    在基本经营单元体系下,蔚来汽车的每个部门都要单独结算成本,同时计算不同项目上花费的总体成本。报道提到,蔚来的运营团队和能源团队等部门,运行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已超过一年,以控制过度开支。

    同时报道还指出,李斌还加大了其在蔚来供应链采购项目上的参与程度。

    报道还提到,李斌将会对成本进行严格审查,并直接参与电池在内的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价格谈判。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据称还在重新评估其许多业务和项目的必要性。根据该报道,自2024年12月以来,蔚来手机业务的人员规模已进行了大幅调整,手机软件团队也已经并入了数字座舱团队。报道指出,蔚来其他业务集群的多个部门近期也将基于全年经营目标进行组织精简,包括对旗下子品牌乐道的调整。


    作者:ATI News Team


    日本汽车制造商推出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纯电动汽车,以期提升其在华销量

    2025年3月18日

    意义:上周,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丰田均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展望:负责生产丰田铂智3X的广汽丰田表示,这款跨界SUV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广汽丰田称,该车型在上市首小时内便收获了1万份订单。由于丰田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不到1%,要想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需要面临巨大挑战。不过,这两家日本车企推出的全新纯电动车型表明,丰田和本田希望通过在中国市场车型上部署最新智能驾驶功能来跟上市场的竞争步伐。

    Source:Honda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丰田近期均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动车型。3月6日,丰田在bZ系列现有车型bZ4和bZ3的基础上,推出了该系列最新的纯电动车型铂智3X,该车型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铂智3X搭载了由中国供应商开发的最新智能汽车技术,旨在吸引家庭购车群体的关注。在铂智3X的发布会上,丰田着重介绍了其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的合作,表示将在铂智3X车型上搭载由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开发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该车型的感知硬件包括由中国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速腾聚创提供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速腾聚创的客户还包括小鹏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车企。

    Source:Toyota bZ3X. Toyota

    售价约为2.2万美元的铂智3X Pro+车型搭载了Momenta 5.0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达25项主动安全和辅助驾驶功能。丰田表示,这使铂智3X成为其首款具备“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意味着该车型拥有适用于城市和高速公路的领航辅助驾驶等关键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在Momenta智驾系统的支持下,铂智3X还可提供自动泊车和远程泊车等备受欢迎的功能。

    Source:Honda S7. Honda

    同一天,本田在中国推出了S7中型SUV。该车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两种配置。S7后置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而双电机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50千瓦。两个配置版本均标配由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提供的89.8千瓦时三元锂(NCM)电池,本田表示该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S7车型搭载了Honda Sensing 360+系统,该系统配备8个外部摄像头和13个雷达。这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前向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辅助在内的一系列自动驾驶功能,以及本田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和高速领航辅助,使车辆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完成超车等操作。作为本田车型阵容中的一款高端SUV,S7还提供了一系列最新的高科技功能,如电子侧视镜和电子后视镜、BOSE音响系统以及调光全景天窗。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负责生产丰田铂智3X的广汽丰田表示,这款跨界SUV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广汽丰田称,该车型在上市首小时内便收获了1万份订单。由于丰田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不到1%,要想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需要面临巨大挑战。不过,这两家日本车企推出的全新纯电动车型表明,丰田和本田希望通过在中国市场车型上部署最新智能驾驶功能来跟上市场的竞争步伐。

    今年2月,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400万辆的比亚迪宣布,将在其全系车型中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其基础版本天神之眼C,将使海豚、秦PLUS和宋PLUS等入门级车型具备增强的自动驾驶能力,如高速公路领航辅助和自动泊车功能。作为市场领导者,比亚迪此举将推动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考虑,在不增加成本或小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类似的智驾系统。目前,包括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和深蓝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希望通过在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上提供智驾功能,来提升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北美产业遭受冲击

    2025年3月11日

    报告亮点

    • 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 加拿大实施报复性关税。
    • 中国对美国的非汽车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 预计墨西哥也将对此作出回应。
    • 北美地区的汽车日产量可能会因此减少2万辆。

    Source: Getty Images

    2025年2月1日,北美汽车生态系统此前面临的生存威胁已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具体危机。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三项涉及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架构的行政命令,并宣布将从美国东部时间2月4日(星期二)凌晨12点01分起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大陆实施新的关税措施。其中涉及的汽车关税将对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销带来深远影响。

    到2月3日傍晚,加拿大和墨西哥各自与美国协商将加征关税的计划暂缓一个月实施,而对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措施则按计划实施。

    上述三个国家未能与美国就进一步推迟关税达成协议,在2025年3月4日,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正式生效。另外,美国还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使得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全面关税措施已累计达到20%。唯一的调整是,美国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从25%降至10%。

    这些关税将在现行关税的基础上额外征收,就中国而言,现行关税包括部分商品按照最惠国(MFN)待遇征收2.5%关税,对汽车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加拿大立即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计划21天后对价值1,250亿加元的其他商品加征关税。加拿大在2月份也暂缓实施了这些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些措施同样已于3月4日正式实施。

    特朗普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行使其权力。该法案赋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广泛评估关税的权力,且无需国会批准。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告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尤其是芬太尼)走私对美构成国家紧急状况,并正式确定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这些国家面临的紧急问题。

    Source: S&P Global Mobility

    美国汽车进口情况(按国家划分)

    • 谈判与延期
    • 为了协商将关税实施从2月4日推迟至3月4日,墨西哥和加拿大承诺将加强边境非法移民及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同意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加强边境巡逻。加拿大随后的协议也与墨西哥的做法类似,但加拿大的计划更为稳健和详细,承诺投资13亿加元加强边境安全,并积极打击非法芬太尼贸易。

    • 海关与关税变化
    • 除了加征关税外,原本的小额货物免税政策也在2月4日被取消。此前,该政策允许申报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可享受免税进口待遇;该政策的取消立即导致海关和港口陷入混乱,因为这些地方并未准备好应对需要追踪和评估的额外包裹数量,随后小额货物免税政策得以恢复。

    3月3日,特朗普总统就这一问题发表讲话,他表示一旦商务部长制定并准备好实施相关程序来处理工作流程,小额货物免税政策将再次取消。这一政策变化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消费品影响最为严重。

    这些关税政策的另一个关键变化是,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中不再纳入“关税退税”机制。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生产的汽车中所使用的美国零部件的价值将不再计入关税退税的范围;关税将根据整车的最终价值来确定。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AutoIntelligence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

    2025年3月11日

    据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计划于2027年进军国际市场。卢伟冰在2025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宣布了这一消息,同时小米在大会上也完成了SU7电动轿车的欧洲首秀。卢伟冰表示,小米已开始为其海外扩张做准备,不过他并未透露任何细节。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汽车当前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国内市场,该公司正积极提升SU7的产量,并扩建北京工厂以支持其第二款车型的生产。小米汽车是少数几家尚未在海外市场开展销售的知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2024年,理想汽车宣布将研究在中亚和中东地区启动销售的计划,但尚未公布任何时间安排。尽管小米SU7电动轿车是小米品牌推出的首款汽车产品,但它已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轿车之一。SU7已成为特斯拉Model Y的强劲竞争对手。2024年3月上市至2024年底,SU7在中国市场的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3万辆。此外,小米还推出了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等车型的SU7高性能版本SU7 Ultra。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汽车宣布推出吉利银河品牌,并发布全新智驾系统

    2025年3月11日

    吉利汽车日前宣布将银河系列升级为一个独立品牌。目前在中国仅有一款车型在售的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EVC)旗下的翼真品牌,将被并入吉利银河品牌,而翼真L380多用途汽车(MPV)的加入也将进一步丰富吉利银河品牌的乘用车阵容。在此次产品调整之前,吉利汽车已于2024年10月宣布计划将几何品牌的车型阵容并入银河系列。吉利汽车表示,银河品牌将拥有一个全面的新能源车型系列,涵盖A级至E级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多用途汽车。此外,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发布了“千里浩瀚”(G-Pilot)智能驾驶系统。该新系统将率先应用于2025款银河E8电动汽车(EV)和银河星耀8 EM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将以不同版本应用于其车型。在银河E8搭载的“千里浩瀚”H1版本,重点聚焦于L2+级自动驾驶功能,如高速公路领航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等。而“千里浩瀚”H3版本则能够在城市道路实现自动驾驶,并拥有比H1版本更先进的泊车辅助功能,能够记忆车辆的泊车路线。据吉利介绍,“千里浩瀚”智驾架构的开发旨在实现L3级自动驾驶能力。吉利称,搭载双英伟达Thor芯片的“千里浩瀚”H9版本能够实现“全场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体验”。“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是吉利对比亚迪推动其全系车型配备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有力回应。比亚迪于2月在其全系车型上推出了“天神之眼”智驾辅助系统。此举有望帮助比亚迪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保持竞争力,长期以来,比亚迪在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部署方面要落后于其竞争对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美国征收半导体关税对车辆潜在成本的影响

    2025年3月4日

    意义: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旗下AutoTechInsight分析显示,对出口至美国的半导体征收25%的关税将可能导致每辆车的成本增加高达188美元。

    展望:随着一系列行政命令的密集出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5年2月18日重申,他正考虑对进口半导体征收关税。基于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新近推出的电子控制单元预测服务,本分析报告详细阐述了如果半导体关税正式实施,汽车制造商或购车者将要承担的额外成本。

    在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日前通过发布一系列行政命令,加大了对关键行业的施压,他下令对美国贸易协定进行审查,并表示将对汽车、半导体和药品进一步加征关税。考虑到美国可能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且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将于3月12日正式生效,汽车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旗下AutoTechInsight针对此举对车辆潜在成本的影响展开了分析,本报告撰写人为负责电子/电气和半导体领域的高级专家Hrishikesh S。

    Source:Getty Images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兴起,每辆汽车搭载的半导体数量激增,这使得汽车行业易受到半导体价格波动的影响。英伟达、恩智浦、英飞凌和德州仪器等主要半导体供应商,在汽车芯片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美国新提出的关税政策将对部分进口半导体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将对外国芯片制造商带来重大影响。

    这项政策主要影响的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由于汽车半导体供应链已高度全球化,这些关税无疑将影响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及采购策略。

    预估汽车成本压力

    近年来,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每辆汽车中搭载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半导体的价值急剧上升。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估算,2025年,全球每辆车搭载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平均成本为1,982美元,而在北美,平均成本达到2,256美元,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4%。我们对电子控制单元市场的深入评估显示,2025年,全球每辆车搭载的半导体的平均成本预计将达到1,014美元,由于美国车辆对先进电子设备的使用更为广泛,其每辆车搭载的芯片价值更高,达到1,154美元。

    如果美国根据半导体供应商总部所在地来征收关税,我们可以参考每辆车搭载的电子控制单元的价值来估算关税带来的影响。汽车芯片供应已实现全球化,我们假设美国汽车的芯片来源与全球总体市场类似。基于这一假设,35%的芯片来自北美(美国)供应商,65%来自外国供应商。如果对外国供应芯片征收25%的关税,这意味着每辆汽车将额外增加约188美元的成本。

    Source:Getty Images

    如果美国根据半导体晶圆的最初产地而非供应商总部所在地来征收关税,成本影响便会有所不同。通过对前100家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占市场份额97.8%)进行的调查显示,约24%的晶圆生产发生在美国,76%的生产发生在海外。如果关税适用于外国制造的晶圆,那么每辆汽车将额外增加约219美元的成本。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小米于2月27日发布SU7 Ultra,预计首年销量达1万辆

    2025年3月4日

    意义:这款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小米汽车打造的SU7 Ultra,作为SU7轿车的高性能版本,旨在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等车型竞争。

    展望:尽管SU7 Ultra并非是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但它将帮助小米吸引高性能车爱好者以及豪华车买家走进其展厅。

    Source:Xiaomi

    小米汽车已于2月27日公布了SU7 Ultra的定价。这款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小米汽车打造的SU7 Ultra,作为SU7轿车的高性能版本,旨在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等车型竞争。从一开始,小米就将SU7对标Taycan,不过考虑到车辆的参数、价格和造型,面向大众市场定价的SU7其实更像是特斯拉Model 3的竞争车型。相比之下,主打性能的SU7 Ultra则期望通过更多的功能和强劲的马力来吸引跑车买家。SU7 Ultra将搭载三电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548马力(1,138千瓦)。该系统由一台前置V6s电机和两台后置V8s电机组成。尽管SU7 Ultra车重超过了2.3吨,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1.98秒。首次应用于量产车型、由小米自主研发的V8s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578马力(425千瓦),峰值扭矩达635牛·米。这一高性能动力系统使SU7 Ultra的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据小米介绍,SU7 Ultra还将配备Akebono高性能碳陶瓷制动盘。该车型的动能回收系统在行驶过程中通过电机回收的最大功率超过了400千瓦,从而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并优化制动效率。SU7 Ultra搭载的高性能电池是由宁德时代提供的第二代麒麟电池,其电池容量为93.7千瓦时,支持最大480千瓦充电功率。小米表示,SU7 Ultra中使用的17处碳纤维零部件可使车身减重12千克,这也有助于提升其性能表现。

    小米SU7 Ultra自2024年10月起开始接受预订。2月26日,小米汽车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其团队有信心实现为SU7 Ultra设定的1万辆销售目标。考虑到SU7 Ultra是一款售价80万元左右(约合11万美元)的豪华车型,首年销量如果能达到1万辆,对小米而言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2月14日,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09秒94的圈速成绩刷新纪录。此前,该赛道的纪录保持者是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其在这条5.4公里长的赛道上的圈速成绩为2分11秒28 。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SU7 Ultra将在中国高性能电动汽车市场上掀起竞争风暴,此前该市场一直由全球汽车制造商开发的车型主导。从需求来看,电动跑车市场在中国属于小众细分市场,不过这并未削弱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发高端车型的热情。2021年,保时捷Taycan电动汽车在中国创下了年度销售纪录,但其注册量也不到8,000辆。由于面临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特斯拉Model S在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萎缩。尽管SU7 Ultra并非是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但它将帮助小米吸引高性能车爱好者以及豪华车买家走进其展厅。小米已经凭借SU7标准版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该车于2024年初在北京工厂投产。尽管交付等待时间长达25至30周,但SU7目前依然是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E级轿车。1月份,该车型的交付量已连续第四个月超过2万辆。截至1月底,该车型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5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理想汽车发布i8电动SUV首张官图

    2025年3月4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日前发布了i8车型的首张官图。理想i8是理想汽车纯电动i系列的首款车型,这将是一款采用三排六座布局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

    Source:Li Auto product line-up (the i8 in the center), Li Auto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i8将作为理想L8的替代车型进入市场,理想L8是一款搭载理想汽车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大型六座SUV。i8将基于800伏高压平台打造,并配备5C超快充电池。在大型纯电SUV市场中,采用三排六座布局的车型并不多。i8将与蔚来ES8、问界M9等车型展开竞争。蔚来已计划在第三季度推出其乐道L90电动SUV,该车将采用纯电动动力系统。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4年长安汽车在中东地区的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1月27日

    据Dubicars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在中东地区的销量迎来了强劲增长。2024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在中东地区的销量同比增长51%,达到83,000辆。长安汽车中东及非洲事业部总经理肖锋表示:“我们感谢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对长安汽车以及长安、深蓝和阿维塔品牌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在2024年取得出色销售成绩的基础上,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该地区重要客户的需求。”长安品牌是该车企在中东地区最畅销的品牌。此外,长安汽车还计划于2025年在中东地区引入深蓝和阿维塔品牌的车型。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5年,长安汽车着眼于深耕中东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2024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加大了对该地区的投资,在阿联酋(UAE)迪拜开设了首家中东地区配件中心。在沙特阿拉伯,长安汽车还通过推出新款长安UNI-S和长安UNI-V车型,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阵容。同时,长安汽车还将携手当地经销商集团,在该地区上市销售旗下深蓝和阿维塔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根据与AI Tayer Motors的合作协议,深蓝品牌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在阿联酋开设首个展厅。定位面向高端市场的阿维塔品牌,则将与当地的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Al Saquer合作,在中东地区分销其高端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预计2024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09%

    2025年1月27日

    根据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该集团预计2024年营收和利润将迎来强劲增长。赛力斯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达到1,442亿至1,467亿元人民币(约合198亿至201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至309%。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55亿至6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2023年利润为净亏损24.5亿元人民币。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赛力斯将其财务业绩的改善归功于新能源汽车(NEV)销量的增长。去年,赛力斯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426,900辆,同比增长183%。销量的激增主要得益于市场对问界M5、M7和M9运动型多用途车等问界品牌车型需求的上升。问界品牌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全新SUV车型问界M8,旨在在大型SUV市场与理想L8展开竞争。与品牌现有的三款车型一样,M8将继续搭载华为开发的一系列智能汽车技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2024年问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市占率为1.4%。其主要竞争对手理想汽车2024年的市占率为1.9%。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特朗普执政及其对行业规模影响的假设

    2025年1月27日

    意义: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就职演说及签署的首批行政命令中针对影响美国及北美汽车行业的相关内容与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之前的预期大致相符,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政策变化迅速出台。

    展望: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EV)仍持不确定性并且对相关变革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正如预期那样,特朗普总统第二个任期的初步政策动向已经指明了美国近期的政策导向。在之前的报告中,我们提到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推迟针对电动汽车的近期和长期产品计划。尽管仍有些细节尚未确定,但随着政策细节逐步明朗,我们将看到各大公司陆续做出具体的决策。我们预计汽车制造商已准备好依据这些政策采取相应行动,并且许多制造商对于其推进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

    Source:Getty Image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1月20日正式就职,开启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特朗普总统在其就职演说及签署的首批行政命令中针对影响美国及北美汽车行业的相关内容与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之前的预期大致相符,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政策变化迅速出台。

    特朗普总统已宣布了其政策议程的优先事项,其中大部分内容与其在竞选期间提及的问题相对应。在此,我们专门探讨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将直接影响汽车行业的政策变化,即“美国优先政策”重点。然而,这些政策的诸多细节尚未明确且存在不确定性。因此,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建议,情景分析对于决策仍然至关重要。决策者作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合理情景推导出的上下限范围,并结合基准预测,同时兼顾业务及市场需求等方面问题。

    “美国优先政策”重点

    特朗普总统提出的“美国优先政策”重点事项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政策领域:

    1. 让美国再次安全;
    2. 让美国人拥有负担得起的能源,并在能源领域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3. “抽干沼泽”,指打造一个更精简、浪费性支出更少的政府;
    4. 重拾美国价值观。

    Source:Getty Images

    虽然诸多政策举措并不直接影响汽车行业,但也有少数政策会带来影响。其中,“让美国再次安全”重点事项主要涉及移民与执法问题。“让美国人拥有负担得起的能源,并在能源领域再次占据主导地位”重点事项则是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影响汽车行业的政策。在该领域,特朗普总统旨在推翻前任总统乔·拜登“控制或减少石油钻探以及其他影响能源生产”的做法。政策重点事项之一是确保“特朗普总统的能源行动能够赋予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淋浴头、马桶、洗衣机、灯泡和洗碗机方面的自由”。这一政策要点支持放宽车辆排放及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相关规定。尽管该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石油开采及其他能源问题,但在此部分中,一个关键重点事项是终止“拜登政府的气候极端主义政策”。虽然这一政策是在能源生产与使用的规定背景下提出的,但其也将对汽车行业相关政策产生影响。特朗普在上任后已经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让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此举将改变美国政府为自己设定的环境目标,并终止其参与旨在应对全球变暖的条约。

    “让美国人拥有负担得起的能源,并在能源领域再次占据主导地位”重点事项也将对包括美国汽车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影响,其中一项议题包括“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特朗普方面表示:“美国将不再受制于外国组织制定的国家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对美国企业构成了惩罚。”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将成立一个对外税务局“负责征收关税、税费和所有来自外国的收入。这将有大量资金从国外流入我们的国库。”在撰写本文时,新贸易政策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尚不明朗,但关税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正如我们之前指出的那样,这些措施将增加美国国内商品和制造业的成本,并对全球采购策略产生影响。

    在“抽干沼泽”重点事项方面,特朗普总统旨在改革并完善政府官僚体制,并承诺“暂停拜登此前宣布的尚未生效的繁琐且激进的法规”。特朗普总统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冻结所有尚未在《联邦公报》(美国政府刊载行政法规法律通知的官方刊物)上公布的法规,等待其政府进行审查,此举兑现了他在就职演讲中阻止拜登政府推进事项的承诺。此外,减少监管以及官僚作风的决定还将对负责监督美国汽车行业相关法规的机构带来影响。

    Source:Getty Images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预期

    我们在总统就职前所预期的众多政策变化都在特朗普1月20日的就职演讲及签署的行政命令中得到了体现。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动迅速,并通过施加压力促使各方反思现有做事方式,力求变革能够更快落地。新一届政府将挑战旧有的规范和假设。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他推动立法与行政命令变更的步伐之快,以及决策之迅速,均超越了大多数前任总统。这一特点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中将会更加突出。

    行政部门和政府机构将被敦促加快流程并更快地得出结论,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官僚作风。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简称美国环保局)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法规提案的速度可能会比以前更快。诚然,部分法律条款明确了关于拟议法规变更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这一期限或许无法缩短,但相关机构仍可被要求加速分析与提案的制定进程。同时,新一届政府也有可能会对法规变更的程序要求做出改变。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卡车运输行业未来十年及以后的前景

    2025年1月21日

    一个多世纪以来,卡车运输行业一直是全球商业的重要支柱,其运输的货物驱动着全球经济引擎的运转。

    然而,行业变革正在临近,这一变革是由对气候变化的深切关注、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以及旨在重塑行业未来的技术创新共同驱动。

    最新的《重塑卡车2024年》探讨了处于变革中的卡车运输业

    在最新的《重塑卡车2024年》中,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和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标普全球大宗商品] 再度汇聚汽车和能源领域专家,共同探寻并解答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4年最新报告将有助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卡车运输行业。我们采用基于情景的研究方法,审慎权衡了电动汽车(EV)日益增长的乐观前景与现实和政治挑战背景之间的微妙关系。

    Source:Getty Images

    在能源转型和气候政策讨论过程中,卡车运输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2023年车重6吨以上的中重型商用车(MHCV)(包括公共汽车和房车)仅占全球汽车销量的4%,但由于行驶里程长、燃油效率低于乘用车且使用年限更长,它们已成为道路领域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2024年,中重型商用车预计占到全球道路运输液体燃料需求的39%,以及全球道路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

    对全球许多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些数据凸显了推动卡车运输行业脱碳以达成气候目标的重要性。《重塑卡车2024年》报告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卡车运输行业长期预测,解答了关于中国大陆、欧洲、日本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卡车运输行业未来的关键问题。

    Source:Getty Images

    零排放车辆、相关法规及能源转型成本将影响未来十年卡车运输行业的发展

    每年的《重塑卡车》研究报告都会记录过去12个月的关键发展动态和里程碑事件,同时预测新兴趋势及变革催化因素。今年的报告也不例外。

    以下是该报告中探讨的一些关于卡车运输行业的主要预测。

    卡车销售和市场趋势:

    1. 我们预计,重塑卡车研究报告中涉及的相关市场的卡车总销量将在本十年结束前达到峰值。
    2. 未来36个月将是实现行业零排放车辆(ZEV)目标的一个关键时期。
    3. 近几个月来,零排放车辆的采用速度低于预期,这意味着到2035年左右,零排放卡车的采用曲线将比此前预期的更加陡峭,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
    4. 在基准情景下,汽车制造商将探索零排放车辆的替代方案以减少排放,包括改进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不同类型的混动车辆。
    5. 由于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规定必须使用零排放或近零排放车辆,我们预计混合动力卡车和增程式电动卡车在美国将会得到广泛采用。

    Source:Getty Images

    法规和政策驱动因素:

    1. 在欧洲和美国,法规将成为未来十年内推动电动卡车采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2. 2024年,欧洲和美国通过的两项重要卡车法规已对《重塑卡车2024》中商用车队市场的预测产生了影响。

    氢能和替代能源:

    1. 与之前的卡车运输行业预测相比,我们已下调了对氢能卡车的中长期预测。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上汽大众计划2026年在中国增加100个销售网点,以支持新产品上市

    2025年1月21日

    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计划对其经销商网络进行重组,为即将上市的新车型做好准备。据中国商业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汽大众计划在未来两年在中国增加100个销售网点,以支持将于2026年上市的多款主力车型,在此过程中也将清退部分现有经销商。面对来自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家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大众和斯柯达品牌汽车的合资企业,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5.5%,至115万辆。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大众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多款专门面向中国客户打造的全新车型,以提振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其中上汽集团将在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内的多款全新新能源车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基于上汽E+平台开发的两款全新增程式电动汽车有望提高大众在中型车市场的销售表现。上汽大众还将在一款计划于2026年上市的全新车型中引入其新一代插电式混动技术。计划推出的全新车型还包括一款采用小鹏汽车开发的集中式数字架构的纯电动汽车。奥迪也将通过其新品牌AUDI,于2025年推出一款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高端纯电动汽车。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实现英国2024年关于零排放汽车的目标

    2025年1月21日

    Stellantis日前宣布已成功达成英国2024年关于零排放汽车(ZEV)的既定目标。根据一份声明,Stellantis已成为英国少数几家在乘用车和厢式货车方面均遵守2024年英国车辆排放交易体系(通常称为零排放汽车指令)要求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该公司表示,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集团旗下电动汽车产品系列的强劲市场表现。”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达39,492辆,同比增长59%,在英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所占份额达到10.3%。Stellantis还表示,其Pro One业务共注册了7,821辆纯电动轻型商用车(LCV),这一数量相当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制造商的总和,并且占据了纯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35.6%的份额。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tellantis是率先确认已达成英国政府零排放汽车目标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这家车企仅通过车辆销售而无需采取其他措施就实现了这一目标;2024年,该公司注册的乘用车中有22%搭载了纯电动动力系统,销售的轻型商用车中,搭载纯电动动力系统的比例也达到了10%。在宣布这一消息时,Stellantis英国集团总经理Eurig Druce表示:“2024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汽车,我衷心感谢那些选择我们旗下品牌电动汽车的客户,同时也要感谢我们英国经销商网络对这一成绩的大力支持。”不过,Stellantis也强调了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该公司表示:“这一成功是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取得的,当前市场环境对公司业务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了实现相关目标,我们不得不调整商业模式及集团运营,包括计划整合在英国的制造业务。”这一说法暗示了零排放汽车指令对Stellantis关闭卢顿工厂这一决策的影响,尽管该决策也有其他因素的考量,例如在卢顿工厂所生产车型已开始在土耳其投产。Druce补充道:“Stellantis欢迎英国政府就2030年起逐步淘汰新型汽油车和柴油车以及支持向零排放转型所开展的咨询。我们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实现100%零排放汽车的愿景,在目标方面我们与英国政府一致。然而,尽管我们提供了涵盖众多热门电动汽车和厢式货车的全面产品阵容,并且积极推动让我们的电动汽车更加触手可及,但零排放汽车日益严格的目标趋势与当前需求不符。简而言之,如果英国要实现其2030年交通减排目标,并且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占比达到80%,那么英国政府就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激励措施。”鉴于英国政府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台直接支持政策似乎希望渺茫,相反,政府可能会继续向行业施加压力以寻求解决方案,这或将导致消费者选择进一步减少,并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本田展示0系列电动轿车及SUV原型车,并推出新技术

    2025年1月14日

    意义: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本田展示了0系列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及轿车的原型车,并宣布推出其全新自研的车载操作系统ASIMO OS。

    展望:本田对于0系列车型以及电动汽车和先进系统的下一阶段规划正日渐清晰,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投资,本田将能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和先进操作系统,同时最大限度地为车辆充电提供支持。尽管本田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两款原型车,但更为引人注目的产品动向在于本田正在为打造全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以及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而开发的系统。

    Source:Honda Motor Company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1月7日至10日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本田展示了0系列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及轿车的原型车,并宣布推出其全新自研的车载操作系统ASIMO OS。此外,本田还宣布将携手瑞萨电子为0系列车型开发高性能系统芯片(SoC)。本田还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旨在“加速推进能源服务计划”。

    本田0系列

    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公布了电动汽车的概念车型之后,本田在今年展会上展示了0系列电动轿车及SUV原型车。0系列SUV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0系列轿车则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产,两款车型均将作为2027款车型上市销售。这些车型将率先登陆美国市场,随后拓展至全球其他市场。这两款车型也是该系列推出的首批产品。在今年展会新闻发布会后的一场圆桌访谈中,本田高管证实,由于相关技术成本高昂,0系列首批推出的SUV和轿车的定位面向高端市场,不过0系列计划推出的10款车型中还将包括一款售价约3万美元的入门级车型。

    Source:2026本田0系列SUV,Stephanie Brinley


    Source:2026本田0系列SUV,Honda

    这些车型在研发过程中外观较原型车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不过在2026年于美国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本田工厂正式量产时,原型车上的部分功能可能会有所调整。两款车型均秉承了本田“轻薄、轻盈、智慧”的设计理念,并且还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本田表示由于线控制动和转向等装置可以集成控制,将带来卓越的操控体验。

    0系列轿车被定位为该系列的旗舰车型,其车身高度较低并采用了概念车上展示的动感楔形设计。0系列SUV在外形上更加硬朗,但同样采用了轻盈的设计理念,提供超出预期的车内空间且拥有出色的视野。

    这两款车型均基于本田全新的电动汽车架构打造。本田为这两款车型设定的续航里程目标为300英里,但并未提供车辆的其他参数。

    Source:2027本田0系列轿车,Stephanie Brinley


    Source:2027本田0系列轿车,Honda

    车载操作系统ASIMO OS

    0系列SUV和轿车将使用本田全新自研的软件操作系统ASIMO OS。该系统将提供数字化用户体验,并实现“超个性化优化”。本田表示,与智能手机更新迭代类似,0系列车型在购车后也将持续升级,而且车辆使用得越多,就会变得更加个性化。通过OTA无线更新,车辆的功能及服务也将不断优化。

    这款全新的操作系统以本田在2000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的ASIMO机器人命名。在新闻发布会上,本田负责电气化业务开发运营的高级执行董事Katsushi Inoue表示,ASIMO机器人具备的在识别外部环境并理解周围人意图的同时进行移动的能力“已经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应用于0系列车型”。ASIMO OS将应用于所有0系列车型:本田表示计划到2030年推出10款全新0系列车型。ASIMO OS将对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集成管理。

    自动驾驶

    0系列车型将搭载一套系统“能够扩大驾驶辅助系统和L3级自动驾驶系统适用的驾驶条件范围”。在首批两款0系列车型上市时,它们将搭载基于2021年在日本推出的Honda Sensing Elite系统发展而来的可解放双眼的驾驶技术。在初期,这项技术将应用于高速公路拥堵路况;未来更多应用场景将通过OTA无线升级实现。

    本田表示,0系列车型在未来几年内将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这将允许驾驶员在车内从事其他活动,例如观看电影或参加远程会议。本田在声明中称,该公司“旨在成为首家将可解放双眼的驾驶功能扩展到所有驾驶场景的汽车制造商”。北美汽车研发中心负责开发运营的副总裁Steve Frey在发布会上表示:“ASIMO OS车载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使车辆能够全面感知车辆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在21世纪20年代后期推出的0系列车型,将配备人工智能及采用集中式架构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整合个人身份认证、情绪和意图估计以及场景理解等多个领域,从而赋予车辆提供跨领域、个性化价值的能力。”该系统将利用车辆内外摄像头及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安全应对复杂的驾驶场景。

    Frey表示:“本田还在与Helm.ai合作开发该系统,旨在教授系统精准解读各种路况,并运用协同人工智能‘进一步提高协同行为的精确度’。”

    与瑞萨电子合作

    为了支持ASIMO OS的自动驾驶功能及自动驾驶系统,本田与瑞萨电子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本田此前在日本首次部署L3级自动驾驶技术时就与瑞萨电子有过合作,不过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以持续推动技术进步。Frey指出,到2030年,软件定义车辆对人工智能性能的需求将比现在高500倍。为了运行更复杂的系统,我们迫切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由于计算处理会消耗电池电量,导致续航里程缩短,因此在功耗方面也需要持续优化。本田与瑞萨电子正在联合开发一款专用的高性能系统芯片,该芯片将最大限度地提升计算处理和节能表现。本田和瑞萨电子将采用多芯片技术,并将瑞萨电子的第五代R-Car SoC与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相结合以有效降低功耗。对于第二代0系列车型的系统芯片,两家公司的目标是达到每秒2,000万亿次运算(TOPS)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和每瓦特20万亿次计算的能效。

    下一代0系列汽车将采用集中式电气/电子架构,将多个电子控制单元整合成一个核心电子控制单元。核心电子控制单元将管理包括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动力系统控制和舒适性功能在内的车辆系统。要实现向单一电子控制单元的转型,一款专门设计的系统芯片至关重要。

    能源管理

    本田正从多个方面积极解决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及充电问题。除了参与成立在美国从事充电网络建设的企业Ionna外,面向北美市场的0系列汽车还将使用特斯拉设计的符合J3400北美充电标准(NACS)的充电连接器。

    本田还在评估一项计划,将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融入本田的智能技术。通过分析来自0系列汽车及充电网络的数据,本田希望在寻找充电设施及管理支付方式等方面为每位车主提供个性化的充电体验。在家庭充电方面,本田正与Emporia合作开发双向充电技术。借助本田与宝马、福特成立的软件合资企业ChargeScape的车网融合技术,本田表示其0系列车队还可以作为虚拟发电厂(VPP),通过个性化充电站选择成本最低的时段充电,或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充电,然后在电价高的时段放电供用户使用。

    尽管本田在展会上并未详细阐述,但这家公司也正在探索先进的电池化学成分和电池管理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退化的风险。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本田对于0系列车型以及电动汽车和先进系统的下一阶段规划正日渐清晰,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投资,本田将能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和先进操作系统,同时最大限度地为车辆充电提供支持。尽管本田在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两款原型车,但更为引人注目的产品动向在于本田正在为打造全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以及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而开发的系统。

    然而,本田未来计划从根本上说并非是开创性的,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顾虑,并试图在充电以及利用电动汽车进行家庭和电网能源管理等方面挖掘最大潜力。因此计划的落地变得非常重要。本田并非唯一一家寻求自研操作系统、自研系统芯片(与合作伙伴一起)及其他领域的汽车制造商。虽然本田在进军电动汽车领域方面不如其他车企积极,但本田数十年来在混合动力系统产品研发方面的专长,为其电池及电池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生产预测,本田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从2025年的约16.9万辆(包括由通用汽车为其生产的本田Prologue和讴歌ZDX)增加至2031年的约103万辆,同年该公司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量预计将达到约202万辆。尽管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拥有数十年的丰富经验,且在部分车型上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但目前预计该公司将在本十年后期放弃该方案,转而专注于由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组成的产品阵容。然而,在今年展会的圆桌讨论会上,本田高管表示,公司正在评估为一些大尺寸车型(如美国市场的Passport、Pilot和Odyssey)提供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Ionue还表示,本田与日产扩大合作关系,有望为ASIMO OS、人工智能开发及平台带来更多的规模效益。本田在其中一些领域的开发进展更为深入,如果拟议中的本田-日产联盟能够成真,那么日产采用本田的技术可能更加合理。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宝马推出“全景iDrive”座舱

    2025年1月14日

    据宝马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声明,该集团日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其全新的宝马全景iDrive座舱系统。作为全新显示与操作概念背后的核心,宝马全新操作系统X将为该座舱提供软件支持。这一设计时尚现代的整体系统,将从2025年底开始应用于所有宝马新款车型,并有望率先搭载于今年晚些时候投产的宝马首款基于新世代架构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Frank Weber对此评论道:“全新宝马操作系统X的推出为这一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创新成果的亮相不仅让我们为全球最出色、最全面的信息娱乐系统赋予了更强大的功能,更是在多模态交互领域树立了全新的行业标杆。从今年年底首款量产的新世代车型开始,全新宝马全景iDrive座舱将成为未来所有宝马车型的标配。”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宝马全景视觉系统的问世尤其值得关注,标志着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辆交互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打造一块横跨挡风玻璃下部的宽大显示屏,宝马不仅为驾驶员提供了重要的驾驶信息,还改变了乘客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互动方式。这种创新设计旨在营造更具沉浸感的驾乘体验。作为宝马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全新iDrive座舱系统及支持技术将从2025年底开始应用于所有宝马新款车型。宝马操作系统X的推出是宝马集团25年来在汽车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的最新成果。该系统高度直观,让驾驶员在专注于路况的同时,依然能轻松畅享大量信息和娱乐选项。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宣布延长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2025年1月14日

    据第一财经报道,为提振汽车销售,中国决定在2025年继续向消费者提供汽车置换更新补贴。1月8日,国务院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了这一消息。今年车辆报废更新补贴的惠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将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以及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范围较去年报废更新政策覆盖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有所扩大。具体而言,对于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者,可获得补贴2万元(约合2,730美元);对于新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消费者,可获得补贴1.5万元。此外,新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延长至2025年。其中,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中央政府在2025年继续延长其政策支持,旨在进一步提振汽车需求。这一举措与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工作任务保持一致。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介绍,2024年,中央主导的汽车报废更新和地方以旧换新活动共收到申请超过650万份。中国本土及全球汽车制造商均从这些购车激励措施中受益,有效地推动了2024年下半年汽车销售的增长。中国乘联会的初步数据显示,继11月同比大幅增长17%之后,2024年1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再度同比增长15%,达到270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米SU7轿车完成2024年全年交付目标

    2025年1月7日

    小米汽车日前宣布,其大型纯电动轿车SU7已达成全年交付目标。截至12月28日,小米在国内销售的首款电动车型SU7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万辆。小米汽车于今年4月开始交付SU7。该车型起售价为215,900元人民币。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强劲的订单量,小米已将SU7的年度交付目标从最初的10万辆上调至13万辆。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的电动汽车业务部门,小米汽车似乎将凭借其全新车型YU7在2025年继续延续增长势头。YU7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届时将在国内市场与极氪7X、智己LS6等车型展开竞争,其主要竞争对手还包括特斯拉Model Y,这款车的中期改款车型预计将于明年上市销售。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印度JSW集团与吉利集团就成立电动汽车合资企业展开谈判

    2025年1月7日

    据报道,印度JSW集团正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成立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事宜展开谈判。根据ET Auto发布的一篇报道,谈判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汽车制造巨头吉利集团。知情人士表示,JSW集团计划推出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多款电动汽车产品阵容。这一战略方向与印度对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相契合,印度政府推出的刺激举措以及消费者的兴趣正推动向电动出行的转变。去年,中国上汽集团(名爵汽车母公司)与JSW集团签署了一项战略合资协议,旨在推动名爵汽车在印业务的发展和转型,重点聚焦绿色出行解决方案。JSW集团与上汽的合作关系是非排他性的。这一合作灵活性使JSW集团能够寻求针对特定车辆细分市场的其他合作关系,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报道与JSW集团致力于推动印度电动汽车发展的承诺相符。JSW集团旗下两家企业JSW Energy和JSW Green Mobility最近获得了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的批准,允许其在该邦建造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工厂。JSW集团也一直积极推动在电动汽车行业内建立产业联盟,以加强其在产品开发、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地位。近期有报道称,该集团正与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进行谈判,以确保获得可靠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JSW还与大众汽车(VW)印度公司进行了初步讨论,重点旨在利用大众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及其在印度覆盖广泛的经销商网络。韩国的LG新能源(LGES)也正在与印度JSW Energy商讨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存储设备。此外,JSW还与电动汽车初创企业Vidyut在电动汽车电池租赁服务方面展开合作。JSW集团还计划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与塔塔汽车、马恒达及现代汽车等车企展开激烈竞争。随着汽车行业格局的不断演变,JSW集团通过采取与知名企业和新兴初创公司建立合作以及推出自有电动汽车品牌等主动策略,以积极应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复杂局面。


    作者:Jamal Amir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汽集团与曼苏尔集团计划在埃及建造汽车制造工厂

    2025年1月7日

    据埃及《每日新闻报》报道,中国上汽集团与曼苏尔集团已正式签署了一份协议,计划在埃及新十月城投资1.35亿美元兴建一家汽车制造工厂。协议内容不仅包括在当地生产名爵汽车的技术许可,还包括在新十月城工业区占地12.6万平方米的工厂建设用地的土地划拨合同。该项目将大力推动埃及汽车行业的发展,符合埃及政府提高本土汽车制造能力、减少对进口汽车依赖的愿景。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赞扬了这座工厂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技术转移方面的潜力,他表示:“这座工厂标志着埃及汽车工业国家战略实施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战略旨在推动本土汽车制造业发展并促进可持续增长。”埃及副总理卡迈勒·瓦齐尔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进一步阐述了新工厂所具备的先进生产能力,包括专业的车身、喷漆、组装及仓储设施。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生产,初期年产量目标为5万辆,并计划在项目第二阶段将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该项目的一个重点是提高车辆的国产化率,预计国产化率将超过45%,对于完善埃及国内的汽车供应链至关重要。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曼苏尔集团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标志着埃及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并推动埃及逐步成为区域汽车制造中心。随着埃及继续探索发展多元化经济,汽车行业作为其工业发展的基石,该项目有望在埃及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多家全球汽车制造商宣布计划或已经与埃及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扩大在埃及的业务布局。这座位于埃及的新工厂将使上汽集团不仅能够满足埃及本土市场的需求,还能将产品出口至与埃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其他中东和非洲国家。


    作者:Jamal Amir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汽集团与曼苏尔集团计划在埃及建造汽车制造工厂

    2024年12月31日

    意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的2024蔚来日活动上推出了ET9轿车。在这场年度产品发布活动上,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推出了其第三品牌——萤火虫,并带来了该品牌首款同名车型。

    展望:蔚来ET9是中国汽车品牌向全球汽车制造商在豪华汽车市场发起挑战而推出的最新车型。在8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已涌现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型。例如,仰望U8和尊界S800都是针对豪华车买家推出的产品,这些买家在此之前很多一直是德国豪华汽车品牌的忠实客户。

    Source:NIO

    12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的2024蔚来日活动上推出了ET9轿车。在这场年度产品发布活动上,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推出了其第三品牌——萤火虫,并带来了该品牌首款同名车型。

    ET9

    蔚来汽车旗下豪华大型轿车ET9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售价为788,000元人民币(约合107,950美元)。另外,该车型首发限量版售价为818,000元人民币。ET9将于2025年3月开启国内交付。

    作为蔚来品牌车型阵容中的旗舰级车型,ET9旨在与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宝马7系等豪华车型展开竞争。该车型采用900伏高压架构打造,支持峰值功率高达600千瓦的高功率充电器进行超快充电。与其他蔚来电动汽车一样,ET9也将配备可更换电池。首发限量版和标准版车型均配备100千瓦时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20至650公里。该车型搭载的双电机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可达520千瓦,峰值扭矩为700牛·米。虽然ET9车重超过2.6吨,但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3秒,这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Source:The NIO ET9.

    考虑到ET9作为豪华轿车的定位,其目标是为车主提供无与伦比的舒适享受和豪华体验,而非追求极致的运动驾驶体验。不过,蔚来汽车表示,通过在ET9上运用线控转向技术,为这款车长达5.3米的轿车赋予了出色的驾驶和操纵性能。ET9已经获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的生产许可,成为中国首款采用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蔚来汽车表示,由于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没有机械转向连接,因此线控转向技术是实现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的关键。得益于方向盘与车轮解耦,在自动泊车等场景中,车辆方向盘仅需转动10度,就可以轻松操控车辆的行驶方向,无需快速大幅旋转。ET9还搭载了后转向和集成式液压主动悬架。这些悬架技术是蔚来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系统的核心部分,旨在为后排乘客提供卓越的乘坐质量。目前,ET9仅提供一种标准的座位配置,即2+2四座布局。

    ET9的自动驾驶系统首次采用了蔚来自主研发的神玑芯片。该自动驾驶系统由三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支持,支持覆盖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一系列L2+级辅助驾驶功能。对于选择采用租赁电池方案的消费者,该车型的购买价格将降低128,000元人民币(约合17,538美元)。100千瓦时电池包的租用费用为每月1,128元人民币。

    Firefly

    Source:Firefly.NIO

    蔚来汽车的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在2024蔚来日上正式推出。该品牌首款同名车型萤火虫的完整参数目前尚未公布。作为一款小型车,萤火虫的车身长度预计在4米至4.2米之间,将与MINI、Smart品牌的电动汽车展开竞争。作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萤火虫的设计和制造同时满足中国新车评估规程(C-NCAP)和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的五星级安全要求,尤其注重结构设计、材料强度和乘客保护。蔚来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车身结构中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料的使用占比高达83.4%,而这一比例通常出现在更高级的车型中,而白车身抗扭刚度高达35,700牛·米/度,在同级别汽车中也是无与伦比的。”

    萤火虫将于2025年4月率先在国内上市,随后不久将在欧洲市场推出。与蔚来计划推出三款电动车型的乐道品牌不同,萤火虫将仅专注于一款车型。在中国市场,萤火虫的预售价格为148,000元人民币(约合20,275美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ET9是中国汽车品牌向全球汽车制造商在豪华汽车市场发起挑战而推出的最新车型。在8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已涌现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型。例如,仰望U8和尊界S800都是针对豪华车买家推出的产品,这些买家在此之前很多一直是德国豪华汽车品牌的忠实客户。因此,ET9将有助于提升蔚来在高端汽车领域的品牌形象,蔚来已在该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纯电动车型,旨在与包括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竞争。不过,无论是ET9还是萤火虫,均定位于小众细分市场,短期对蔚来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影响有限。蔚来的战略重心依然聚焦于推动面向大众市场消费者的乐道品牌实现稳健增长。蔚来从品牌创立之处就明确表示,萤火虫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场,尤其是面向欧洲市场销售的车型。由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加征新关税,蔚来在欧洲扩张步伐有所放缓,但欧洲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重要市场,依然不可小觑。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已向媒体证实,萤火虫将于明年上半年登陆欧洲市场,同时还将为萤火虫配套建设专属的换电基础设施。由于目前蔚来在欧洲市场投放的都是中型和大型车,尺寸更小、更灵活的萤火虫车型的推出,无疑将为蔚来在欧洲地区扩大用户基础带来全新的机遇。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团队考虑支持发展电动汽车供应链,并削减消费者激励措施

    2024年12月31日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其上任100天内的政策规划可能包括继续支持国内电动汽车(EV)供应链的发展,以及削减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激励措施。该报道援引了知情人士的消息及其看到的一份特朗普团队的政策文件。报道称,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计划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取消对消费者的购车激励,另一方面则加大对国内供应链发展的支持。据透露,正考虑采取的具体计划包括鼓励放松环境审查,加快联邦资助的电动汽车和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电池和关键原材料的生产开发)的审批流程。特朗普政府预计,这些国内项目将从对电动汽车相关进口产品(包括关键原材料、磁铁、电池、工业控制系统和组装设备)加征关税中受益。此前已有报道指出,特朗普的政策顾问正提议取消针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购车激励措施。在燃油经济性法规方面,政策顾问建议修改法规,并将相关标准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报道还提到,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此前允许加州自行设定尾气排放限制的豁免权也将被撤销。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中的内容虽然基本符合预期,但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细节。报道中提到的策略与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此前的观点相吻合,他认为现行的法规迫使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而加大对供应链发展的投资支持则有助于创造经济效益,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鉴于该报道提及的政策文件尚处于讨论阶段,因此特朗普上任100天内的实际政策可能会与计划有所出入。对于大多数美国总统而言,上任后100天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新任总统在国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大力支持下往往能有最强势的表现。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吉利旗下远程汽车携手合作伙伴进军英国市场

    2024年12月24日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轻型商用车(LCV)品牌远程汽车,将于2025年上半年携手合作伙伴安利捷汽车进军英国市场。根据安利捷汽车发布的一份声明,远程汽车此番进军英国市场推出的首款车型为远程SV纯电大型厢式货车。安利捷汽车远程汽车业务英国区经理Andy Carrol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创新且具有竞争力的零排放商用车引入英国市场,无疑将为那些积极向零排放商用车转型的企业和车队提供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远程SV专为当下及未来的厢式货车用户和车队量身打造,采用了多项全球首创的先进技术,这意味着它能提供更大的载货空间、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更加舒适便捷的驾驶体验。”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在2016年创立了远程汽车,此后该品牌在中国推出了一系列零排放卡车、客车和轻型商用车,并逐步向全球其他市场拓展。如上文所述,远程SV将是其进入英国市场的首款车型,并将进军竞争激烈的2.5至3.5吨轻型商用车市场。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从今年11月和今年累计销量来看,2.5至3.5吨轻型商用车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车辆类型,在该国3.5吨及以下卡车市场销量中约占三分之二的份额。远程汽车此次携手专为英国市场定制的产品进军该市场,旨在扩大其在该市场的影响力。与公告一同发布的新闻稿指出,远程SV在底盘和车身方面采用了高强度钢和“铝钢混合材料”以减轻车身重量,同时电池组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电池容量并增加有效载荷。为了尽可能吸引广泛的客户群体,该公司计划推出三种车身长度和三种车身高度,并在早期提供67千瓦时和83千瓦时两种电池容量,未来还将推出106千瓦时电池容量的选项。面向英国市场的完整车型规格、定价以及正式销售的日期都将适时公布。不过,尽管市场对纯电动轻型商用车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增长,并且面临零排放汽车(ZEV)法规带来的压力,但其市场份额仍然较低。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一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携手推动换电电动汽车的发展

    2024年12月24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与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日前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开发采用宁德时代换电技术的全新电动汽车。双方将携手打造采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电池的车型。宁德时代旗下换电品牌乐行换电将为搭载该技术的车辆提供换电服务。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在11月,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和五菱汽车等汽车制造商也签署了类似的合作协议,旨在推动换电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通过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长安汽车将在欧尚520轿车上运用宁德时代最新一代的换电技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汽车也计划将宁德时代的换电技术应用到星光和缤果等车型上。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4年年终回顾

    2024年12月24日

    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我们通过回顾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发布的涵盖供应链及CASE(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和电动化)等内容的每周新闻简报BriefCASE,共同探寻塑造汽车行业未来格局的趋势与洞见。

    这一年里,在技术创新、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监管框架演变的推动下,整个汽车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汽车行业表现出非凡的韧性,成功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正日益融入汽车系统。这些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性能及用户体验,使得人工智能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摘要汇总了BriefCASE中的关键主题,旨在展示人工智能及其他创新技术如何描绘未来移动出行的宏伟蓝图。

    Source:Getty Images

    技术进步和软件定义汽车

    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转变无疑是2024年的一个核心主题。随着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依赖软件丰富车辆功能,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网络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 先进技术的集成:高通等企业正利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通过集成系统芯片来提升车内体验。例如,高通推出的骁龙数字底盘旨在提升信息娱乐体验和自动驾驶能力(高通汽车业务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传统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巨头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战略上的必然选择。例如,梅赛德斯-奔驰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突显了汽车制造商整合先进软件的必要性(自动驾驶:正在东方崛起)。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新兴趋势:人工智能驱动功能的融入正在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车辆安全领域的创新。预测性维护和实时数据分析正在优化车辆性能及可靠性(软件定义汽车的未来之路)。

    Source:Getty Images

    供应链动态和地缘政治影响

    汽车行业持续面临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市场波动而加剧的供应链挑战。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半导体供应链的中断,特别是由于台湾地震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紧张,迫使汽车制造商重新评估其采购策略。2025年预期出现的半导体短缺突显了该行业面对外部冲击时的脆弱性(半导体短缺威胁逼近)。
    • 供应链的本地化:为了应对加征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影响,对供应链本地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推动了墨西哥和印度等地区的投资激增。例如,印度政府扶持本土半导体制造业发展的举措正在吸引全球各大企业,使印度在汽车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桌上的筹码:印度在蓬勃发展的汽车行业中抓住机遇)。
    • 电池生产的投资变化:面对市场波动,制造商正在重新评估其电池生产战略。关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电池工厂项目推迟和取消的报道,突显出在产能规划方面采取更可持续方法的必要性(电池生产面临的冲击)。
    作者:Calum MacRae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and Technology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小米汽车发布小米YU7电动SUV官图

    2024年12月17日

    12月9日,小米公司旗下新能源汽车(NEV)子公司小米汽车发布了其第二款车型YU7的官方图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发布的信息显示,小米YU7是一款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长4,999毫米,车宽1,996毫米,车高1,600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在动力方面,小米YU7将搭载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08千瓦,其中后轮电机输出功率为288千瓦。小米汽车表示,小米YU7将于明年6月或7月上市。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YU7与小米首款电动汽车(EV)小米SU7有着相似的外观设计。两款车型拥有相同的轴距,不过作为SUV车型,小米YU7将具有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小米汽车发布的官图还显示,小米YU7的车顶将搭载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它将使用与小米SU7相同的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套件。小米目前在其北京工厂生产SU7车型。该工厂自6月起已实行两班制生产,以加快向消费者交付车辆。小米SU7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根据小米汽车手机客户端的数据,入门级SU7的交付等待时间约为22至25周,而顶配Max车型的交付等待时间约为17至22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土耳其接近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又一项投资协议

    2024年12月17日

    据《土耳其每日新闻》报道,土耳其即将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投资协议。土耳其总统府投资局项目经理Kaan Masatçı在接受中国商业杂志《财新周刊》采访时表示,土耳其即将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在同一次采访中,Masatçı还否认了比亚迪在土耳其的投资被推迟的传闻,他表示:“土耳其给比亚迪工厂的土地已基本准备就绪。比亚迪可能会在2025年初启动工厂建设。”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7月,比亚迪成为首家正式达成在土耳其大规模投资建厂生产汽车的大型中国汽车制造商。虽然公开披露的投资规模以及工厂15万辆左右的年产能等公告让外界对于该项目的规模有一定的了解,但上月一篇报道在介绍支持该工厂运营的基础设施时让我们对该项目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工厂所在地马尼萨市市长Ferdi Zeyrek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该工厂不仅需要土耳其国家铁路公司提供的物流支持,还需要为约2,500名中国员工及其家属提供生活区,他们将成为比亚迪及其当地供应商2万多名员工中的组成部分。尽管Masatçı并未透露下一家计划在土耳其投资建厂的汽车制造商的身份,但消息人士向《土耳其每日新闻》透露,这家汽车制造商正是奇瑞汽车。考虑到奇瑞汽车近期一直与在土耳其投资建厂的传闻联系在一起,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奇瑞汽车目前已在土耳其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其具有性价比的跨界车型已经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奇瑞汽车也受到了土耳其近期实施的加征关税的影响,尽管这些关税可以通过当地投资的计划来避免。如果奇瑞汽车同意在土耳其投资建厂,这可能会为其打开从土耳其向欧盟出口汽车的大门,不过这一消息也引发了进一步猜测,即奇瑞汽车因为零部件本土化生产规定以及部分车辆面临加征关税,决定将在欧洲生产汽车的计划推迟一年后,这家车企最终是否会与EV Motors旗下的Ebro品牌合作生产电动汽车。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建议中国汽车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2024年12月10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日前建议中国汽车制造商应谨慎购买美国制造的半导体芯片。作为对美国最新针对中国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24年12月3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美国政府随意修改管制规则,严重影响了美国芯片产品的稳定供应,美国制造的汽车芯片产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该行业贸易组织补充称,由于出口管制的扩大,中国汽车行业对采购美国企业芯片产品的信任正在被动摇。声明还称:“我们欢迎全球芯片企业在华投资,共同研发并共享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发展机会。”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4年12月2日,美国正式宣布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新出口限制措施,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并且将更多半导体设备、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列入出口管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均对美国此举作出反应,呼吁协会成员减少采购美国制造的半导体。具有智驾技术的电动汽车搭载超过2,500颗汽车芯片。据估计,中国目前能够自主生产约10%的汽车半导体。据《日经新闻》2024年5月报道,中国正在敦促国内汽车制造商扩大对国产芯片的采购,目标是到2025年使用国产芯片比例达到25%。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向Momenta追加新投资,旨在加速在中国推出自动驾驶技术

    2024年12月10日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向中国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追加7,500万美元投资,以加速其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上推出智能驾驶技术。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称,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未来将至少有4款车型使用这家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研发的软件。据报道,梅赛德斯-奔驰还考虑作为Momenta的基石投资者,参与这家初创企业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路透社报道,配备Momenta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进入中国市场。双方还在讨论在中国以外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上部署Momenta技术解决方案的相关计划。此次合作将使梅赛德斯-奔驰能够在其车型中部署主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从而与中国造车新势力推出的众多新车型展开竞争。Momenta为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和东风日产在内的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L2+级自动驾驶技术。这家初创企业在2021年11月进行了C+轮融资,通用汽车、上汽集团、丰田、博世和梅赛德斯-奔驰均参与了该轮融资。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洛杉矶车展和广州车展均关注当地市场需求

    2024年12月3日

    11月,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纷纷转向中国广州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随着广州车展和洛杉矶车展陆续拉开帷幕,证明了这些车展仍然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参与,并展示重要的汽车创新。

    在中美这两个市场中,中国大陆在销量增长方面比美国有着更大的潜力。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大陆年度汽车销量平均为2,440万辆,而美国市场的平均销量仅为1,520万辆。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4年至2028年间,中国大陆市场的年度平均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较2019年至2023年的平均水平增加320万辆。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2024年至2028年间的年度平均销量预计为1,640万辆,增加110万辆。2024年至2028年间,中国大陆年度平均销量将增长12.9%,而同期美国的增幅仅为7.3%。

    以下是两个车展的主要亮点。

    2024广州车展:中国科技企业突显出汽车行业对智能车辆技术的关注

    11月15日至24日,中国南方地区广东省省会城市广州举办了2024第二十二届广州车展,车展上大多数新闻聚焦的都是国内汽车市场。据车展主办方介绍,这一重要的区域性车展吸引了80多个品牌展示其最新车型,车展上共展出1,171辆汽车,其中包括512辆新能源汽车(NEV)。

    日产、本田、大众、奥迪和宝马等全球汽车制造商均参加了此次广州车展,不过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其在电动汽车(EV)市场的强大影响力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随着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关注电动和智能车辆技术,早期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中国科技企业在车展上日益增强的存在感。例如,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展出了问界、智界和享界品牌的一系列车型。鸿蒙智行生态联盟是华为及其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汽车品牌联盟。

    Source:Getty Images

    这个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的最新成员是由华为和江淮汽车共同推出的高端品牌——尊界。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也展示了其“光环车型”——SU7 Ultra。就在10月底,SU7 Ultra原型车在德国著名的纽博格林赛道上创下了四门轿车单圈最快纪录,从而声名大噪。

    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推出的这些最新车型表明,中国大陆市场正在迅速接受将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

    10月份,比亚迪在中国大陆创下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售纪录,该公司希望通过其新款腾势车型进军高端汽车市场。腾势Z9是一款大型五门轿车,搭载比亚迪e3三电机动力系统,在纯电版车型中功率最高可达966马力,在插电式混动版车型中功率最高可达870马力。这款配置丰富的行政级轿车将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上与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宝马5系展开竞争。

    Source:BYD

    与此同时,全球汽车制造商正为其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最新车型配备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日产推出了与合资伙伴东风汽车联合开发的N7中型电动轿车。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表示,N7将搭载由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此外,N7还将配备日产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并搭载高通最新的8295芯片。奥迪在车展上展出了其最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和燃油量产车型,体现了该品牌秉持的“油电双行”战略。

    本月早些时候,奥迪推出了与中国上汽集团共同开发的全新纯电动AUDI品牌。在此次合作中,上汽将发挥其在车辆软件开发方面的专长,而奥迪将专注于整车设计和工程技术等方面。AUDI品牌用四个大写英文字母取代了经典的四环标识,看上去更像是奥迪的一个初创品牌。到2025年AUDI首款车型面世之时,该品牌对中国大陆购车者的吸引力将会变得更加清晰。


    作者:

    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新关税

    2024年12月3日

    美国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日前表示,计划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以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在他旗下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布的一篇帖子表示,将提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约25%的关税。据报道,特朗普在另一篇帖子中表示,除了已经征收的高额关税外,还将对中国大陆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拟议关税,特朗普在帖子中表示:“这一关税将持续有效,直到毒品,特别是芬太尼和所有非法移民停止对我们国家的入侵!”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总统有多种方法可以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征收关税,但目前尚不清楚新一届政府打算使用哪种方法。据报道,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遏制毒品或移民流入美国方面“做得还不够”,同时北京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兑现阻止芬太尼进入美国的承诺。特朗普表示:“在他们停止(出口芬太尼)之前,我们将对中国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在任何额外的关税之上再额外征收10%的关税。”《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方认为,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的。没有人会在贸易战或关税战中获胜。”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这些关税提议并没有特别提到汽车行业,但预计汽车行业并不会被排除在外。这些拟议关税体现了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或指导另一国政府与工业或经济活动无关的霸道行为,并且这种做法也并非首次。对所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商品的成本,包括直接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以及用于组装其他最终产品的商品。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提议将会影响这三个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该协定已定于2026年中期进行审查。虽然特朗普似乎正在迅速兑现其竞选承诺,准备运用关税措施,但这些拟议关税究竟如何实施以及多快得到实施目前尚不清楚。不过这位新当选总统的此番言论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预期,即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将迅速采取行动。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比亚迪海狮07车型在欧洲上市

    2024年12月3日

    比亚迪在2024巴黎车展上展出海狮07多用途车后,日前该车型已正式面向欧洲客户发售。海狮07车型的定价相对较低,但在市场上目标与奥迪和保时捷进行竞争。该车采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车身电池一体化结构,支持直流充电功率高达230千瓦。比亚迪表示,这是其在欧洲推出的第八款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这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一致。

    比亚迪在一份声明中援引执行副总裁李柯的话说:“我们相信,海狮07拥有的SUV外观设计和空间、刀片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性能以及丰富的配置将吸引欧洲众多的消费者。海狮07展示了比亚迪对欧洲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相应,并通过拓宽产品阵容以尽可能全面覆盖重要的车型细分市场。这将是我们继续扩大在欧洲市场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海狮07采用了比亚迪海洋系列的家族式设计,其“X”型前脸与海豚掀背车和海豹轿车等其他海洋系列车型类似。尽管是一款多用途车,海狮07采用溜背式车顶和鸭尾式后扰流板设计,其配备的隐藏式门把手在行驶时会缩进车身。该车的车长比海豹长10毫米,车顶轮廓线高160毫米。海狮07车长4,830毫米,轴距达2,930毫米(比海豹轿车长)。该车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打造,并配备了前面提到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通过车身电池一体化结构,电池组的上盖作为车辆座舱的地板,优化了空间设计,并且与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其他比亚迪车型一样,将电池作为车身安全结构的一部分。该车采用电驱动系统,将关键的电气控制和管理组件集成到一个设备中,以提高效率并优化空间;所有海狮07车型都将标配一个热泵系统。热泵利用电驱动系统产生的余热来提高效率及寒冷天气下的性能。海狮07将推出多款配置的车型,顶配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AWD)系统。这些车型还配备了全新智能扭矩控制系统,通过转移扭矩、降低扭矩减小或输出负扭矩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打滑。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该车起售价为47,990欧元,对标车型包括奥迪e-tron、保时捷Macan E和梅赛德斯-奔驰EQE。

    该新闻机构援引比亚迪欧洲高管Brian Yang的话称,海狮07在性能、动力和充电时间方面与其他欧洲在售的比亚迪车型不同。Brian Yang表示:“这更像是一款高端车型,因为德国人喜欢这类车,它会成为一款畅销车型。”海狮07提供两种容量的电池配置,最大电池的容量为91.3千瓦时,在230千瓦的充电功率下,电池从10%充电至80%仅需24分钟。据称该车型的续航里程为610公里(约379英里)。这与保时捷Macan E部分车型的续航里程(381英里或367英里)相比具有一定竞争力。根据配置不同,奔驰EQE SUV在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最高可达376英里。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欧盟目前对比亚迪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17%的关税,但比亚迪在欧洲的业务持续扩张。英国目前尚未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比亚迪还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造制造工厂。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2024年10月轻型汽车销量预测显示,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最早将于2026年达到22.6万辆左右,相比之下2023年销量仅为30,392辆。虽然比亚迪在欧洲的整体销量持续增长,但其在德国市场的处境较为艰难,今年9月,该公司收购了其在德国的分销合作伙伴。在2030年前的剩余时间里,海狮07将为比亚迪的销量作出一定贡献,年销量约为17,000辆,但如果这款高端车型能获得市场认可,对于树立品牌声誉及推动未来增长至关重要。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汽车以旧换新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11月26日

    中国商务部在11月19日(星期二)表示,截至11月18日,国内此前开展的大规模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已累计收到了超过400万份乘用车置换补贴申请。根据该车辆以旧换新计划,报废效率较低的燃油乘用车(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老旧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者,可获得20,000元人民币(约合2,760美元)的补贴。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购买者也可享受15,000元人民币的补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效提振了2024年下半年的新车需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7%,达到228.9万辆。今年1月至10月,由于传统燃油汽车需求下滑,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0.1%。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因市场需求旺盛,小米上调电动汽车交付目标

    2024年11月26日

    尽管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放缓,小米集团仍第三次上调全年交付预期,当前计划今年交付130,000辆电动汽车(EV)。11月18日,小米电动汽车交付量已超过100,000辆。据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现将全年交付目标从此前宣布的12万辆上调至13万辆。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达95亿元,环比增长52%。其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的毛利率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提升至第三季度的17.1%。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小米首款电动汽车,SU7的强劲市场表现无疑展示出小米等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行业中的潜力,同时汽车行业的需求也正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自6月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启动两班制生产后,第三季度SU7的交付速度进一步加快。相较于第二季度交付的27,307辆,第三季度共向客户交付39,700辆。由于高配版本SU7 PRO和MAX车型销量增加,SU7的平均售价也从第二季度的228,600元上涨4.4%至第三季度的238,700元。近期有媒体报道显示,小米正按计划于2025年中期完成其北京工厂二期的建设。该工厂扩建项目将把小米的年产能从15万辆提升至30万辆。随着销量进一步提升,小米预计其汽车业务的运营亏损将逐步收窄。第三季度其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创新业务的净亏损达到15亿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达成汽车下线千万辆里程碑

    2024年11月26日

    意义:11月18日,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比亚迪达成汽车下线千万辆里程碑。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举行的庆祝仪式上向一位中国客户交付了其第1,000万辆汽车——一款腾势Z9。

    展望: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5年比亚迪在中国大陆的产量将达到约420万辆。与前两年因采取积极产品扩张策略而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相比,2025年比亚迪在中国的产量增长将有所放缓。我们还预计,从2025年起,比亚迪将通过其巴西和泰国工厂向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供应更多车型产品,这将减少其对中国工厂生产出口的依赖。

    11月18日,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比亚迪达成汽车下线千万辆里程碑。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举行的庆祝仪式上向一位中国客户交付了其第1,000万辆汽车——一款腾势Z9。搭载了比亚迪e3三电机动力系统的高端轿车Z9于今年广州车展(11月15日至24日举行)的首日(即11月15日)上市,在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展示了旗下四大品牌:比亚迪、腾势、方程豹和仰望的全方位新能源汽车(NEV)产品阵容。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近期一篇关于比亚迪达成汽车下线千万辆里程碑的报道中,介绍了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过去几年里转型成为中国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期间所取得的进步。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从2008年12月至2023年8月,比亚迪用了近15年时间实现了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而实现第二个500万辆仅用时15个月。”新华社的报道还指出,比亚迪近90%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销售,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2024年前10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35%。10月份,比亚迪销量表现尤为强劲,月度销量创下502,000辆新高,去年同期为301,833辆。2024年前10个月,比亚迪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80%,达到332,000辆;不过,由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出口量近几个月来有所下降。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大众市场日益普及,2024年比亚迪纯电动汽车(BEV)的销量增长有所放缓。2024年前10个月,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达到136万辆。相比之下,其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期间销量同比增长62%,达到188万辆。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经历了15年发展后,已经升级至第五代,并且在巩固其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领导地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比亚迪汉和腾势D9多用途汽车(MPV)等高端车型中,包括插电混动系统以及纯电系统在内的灵活选择有效推动了这些车型的需求。比亚迪还为其越野车型开发了专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已在方程豹品牌的豹8以及比亚迪首款皮卡车型Shark中应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就在比亚迪达成千万辆汽车下线里程碑的几天前,中国汽车行业刚刚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重要里程碑。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作为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2024年比亚迪将占到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总产量的62%左右。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比亚迪今年也将保持其最大制造商的地位,年产量预计将达到170万辆。在过去两年里,比亚迪在其车型阵容向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还积极推动产品多元化,并推出了专注于高端市场车型的新品牌。


    Source: Getty Images

    比亚迪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也为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心做出了巨大贡献。仅2023年,比亚迪就生产了超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出口增长的帮助下,今年的产量有望达到400万辆。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5年比亚迪在中国大陆的产量将达到约420万辆。与前两年因采取积极产品扩张策略而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相比,2025年比亚迪在中国的产量增长将有所放缓。我们还预计,从2025年起,比亚迪将通过其巴西和泰国工厂向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供应更多车型产品,这将减少其对中国工厂生产出口的依赖。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将于明年进入韩国乘用车市场

    2024年11月19日

    据《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比亚迪计划将于明年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这家汽车制造商证实,已完成了在韩国国内推出其乘用车品牌的必要准备。公司目前正在开展构建区域销售和服务网络、招聘人员、认证车辆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等一系列筹备工作。预计推出的车型包括Seal中型轿车、Atto 3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Dolphin小型掀背车,所有这些车型目前正在接受韩国国家环境研究院的认证审核。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6年进入韩国以来,比亚迪一直专注于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商用车领域,如今正将其业务扩展到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汽车市场,正值汽车行业日益向电动汽车转型之际。由于韩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汽车品质及可靠性方面持有负面印象,因此中国汽车品牌过去在渗透韩国汽车市场时始终面临重大挑战。韩国消费者往往更青睐现代和起亚等知名的国内汽车品牌。此前,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曾试图将绅宝600 SUV推向韩国市场,但该车型并未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认可,销售表现令人失望,进一步加深了韩国消费者对中国汽车质量不佳的看法。此外,对本土汽车品牌的高度忠诚以及对汽车品质的较高期望使得外国汽车品牌难以在韩国市场立足。尽管面临这些障碍,但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日益增长,以及中国汽车在质量和设计上的改进,可能会为比亚迪等品牌提供一个挑战现状并获得韩国消费者认可的机会。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轻型汽车数据,2025年比亚迪在韩国的销量预计将达到2,508辆,2026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4,182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在2024 AI科技日上,展示全新电动汽车动力技术及图灵智驾体系

    2024年11月19日

    意义:11月6日,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小鹏汽车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了公司的年度科技盛会——2024小鹏AI科技日活动。

    展望:为提升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电动动力系统——鲲鹏超级电动体系。鲲鹏这一双动力系统架构可为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提供动力解决方案。

    11月6日,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小鹏汽车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了公司的年度科技盛会——2024小鹏AI科技日活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分享了公司在电动动力系统、高功率充电以及AI汽车芯片等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

    随着小鹏汽车将投资目标转向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出行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公司表示,到2025年将拓展至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超过300家海外售后服务网点,以提升用户体验。尽管在欧盟面临高额关税,小鹏汽车表示其仍致力于在该地区的发展,一些欧洲市场对小鹏车型的需求不断增长,并且小鹏汽车在该地区高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中也十分畅销。

    为提升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电动动力系统——鲲鹏超级电动体系。鲲鹏这一双动力系统架构可为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提供动力解决方案。增程动力系统的纯电续航里程高达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400公里。不过,小鹏汽车在此次活动上并未透露其首款增程车型的详细信息。基于高压平台的鲲鹏电动体系还采用了小鹏汽车的新一代超快充技术。例如,全新5C超快充AI电池在超快充站可实现“1秒充电1公里”。小鹏汽车介绍,将电池充至80%仅需12分钟。实现这一惊人充电速度的先决条件是配备峰值输出功率达到540千瓦的超快充桩。2025年,小鹏汽车计划继续扩大其快充基础设施,以支持新车型的推出。截至11月6日,公司已在中国建成了1,307座超级充电站。小鹏汽车最高充电功率可达960千瓦的S5液冷超快充桩将于明年推出。S5超快充桩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同步推出。

    图灵NGP自动驾驶系统

    在自动驾驶技术这一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计划将其智能导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升级为图灵AI NGP。该智能驾驶系统将是一个全栈自研的技术套件,小鹏汽车将全面掌控云端、AI大模型、芯片以及硬件等关键要素。公司自研的图灵AI芯片能够同时驱动智能驾驶大模型和智能座舱大模型,可应用于电动汽车、飞行汽车和机器人领域。出人意料的是,小鹏汽车表示会针对现有车主发起一项众筹计划,以升级其车辆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该众筹计划定于11月11日开始,使原先配备单颗英伟达Orin芯片的车辆升级为双颗英伟达Orin平台。此外,还可将智能座舱芯片升级至高通最新的8295芯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尚未公布其首款增程车型的详细信息,不过市场普遍认为,该车型将在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基础上开发,并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小鹏汽车透露的关于鲲鹏电动动力系统技术的核心特点,表明其计划通过提供拥有超长续航的增程车型来吸引更多购车者。高压800伏架构和超快充电池的应用将显著提升由电机驱动的增程车型的充电速度。对于购车者而言,增程车型所提供的接近于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是此类汽车的主要优势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包括阿维塔和零跑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正纷纷在其最新车型中采用大容量电池。

    中国领先的增程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也采用了同样的双动力系统策略,在其车型中同时提供纯电动力系统和增程式电动动力系统选择。

    在AI科技日活动上,小鹏汽车还介绍了其开发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计划。这款名为Ultra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拥有高达3,000TOPS(万亿次运算/秒)的算力。不过在短期内,小鹏仍将专注于开发应用于大众市场产品的图灵NGP系统。公司表示,通过其车辆集成的大模型技术,其智驾系统将实现人类驾驶员每百公里只需接管一次的目标。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欧盟与中国在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协议的谈判上取得技术性进展

    2024年11月19日

    欧盟委员会表示,其与中国商务部就对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纯电动乘用车加征关税的替代方案谈判已取得一些进展。欧盟委员会在其贸易官网上发布的一份声明称,欧盟代表在北京进行了一周“密集谈判”,“中欧双方在需要解决的要素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性进展,以确保价格承诺同样有效且可执行”。声明写道:“双方建设性地深入讨论了如何为这种复杂的产品确定最低进口价格,以及监测和执行该承诺的工具。双方同意,在目前取得的进展基础上,下周将继续进行技术层面的讨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经过长达13个月的调查以及替代方案的谈判,欧盟委员会于10月底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乘用车加征关税,以抵消不公平的补贴。不过,双方一直在展开谈判以寻求达成一个替代关税的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税率最高可达45.3%,目前反补贴税的首选替代方案似乎是设定某种最低进口价格的“价格承诺”。尽管近期关于关税替代方案的讨论取得了一些进展,欧盟委员会发表的声明表明达成最终协议尚需一定时日,但决定本周继续展开讨论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正如欧盟委员会之前提到的那样,任何替代方案都需要像关税措施一样有效,以确保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与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其他电动汽车公平竞争。此外,尽管中国政府一直试图避免汽车制造商就价格承诺与欧盟单独谈判,并希望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与欧盟进行集中谈判,但声明补充道,欧盟“强调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参与调查的不同企业都可以提出各自的价格承诺,因此,欧盟并不排斥单独与相关企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然而,是否有公司愿意违反规定还有待观察,尤其是这么做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影响。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合作,开发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4年11月12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小马智行日前已与北汽新能源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以量产为目标,共同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的大规模落地。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极狐阿尔法T5车型以及小马智行先进的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合作,开发一款全自动无人驾驶出租车。双方计划到2025年推出首批极狐阿尔法T5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并寻求L4级无人驾驶车辆的监管批准和量产认证,并且有意围绕更多未来车型开展合作。通过将小马智行在L4级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上的专长,与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双方计划在国内市场部署至少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并推动全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化进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获准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中国主要城市提供完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该公司运营着一支超250辆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和一些自动驾驶卡车,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达到近4,000万公里,其中无人化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400万公里。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是北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旗下拥有包括极狐、享界和北京等汽车品牌。该公司目前正在北京建造一家新工厂,该工厂将生产其与华为联合开发的享界未来车型。新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2万辆。2024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8,011辆,同比下降20.4%。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汽车计划到2024年底将月产量提升至24,000辆

    2024年11月12日

    据D1ev报道,小米汽车计划将其月产量提高至24,000辆。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最早在今年11月达到这一目标,届时其北京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200%。今年10月,小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小米SU7的交付量突破20,000辆。这家中国车企已经准备好实现2024年交付10万辆汽车的目标。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近期有媒体报道显示,小米按计划将于2025年6月中旬完成其北京工厂二期工程的建设。该扩建工程将使其车辆年产能从15万辆增加至30万辆。新增产能将有助于支持小米第二款车型的推出,这款车型预计将是一款外观动感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根据中国媒体发布的谍照来看,小米第二款车型的设计灵感似乎来自法拉利Purosangue。考虑到小米的品牌定位及其首款车型的定价,这家汽车制造商可能会继续为这款车型设定具有竞争力的定价,以吸引年轻消费者。SU7基础款车型的起售价为21.59万元人民币,高性能车型SU7 Ultra的起售价则为81.49万元人民币。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即将上任的欧盟专员表示,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价格协议需与关税政策一样有效

    2024年11月12日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副主席Maroš Šefčovič表示,与中国政府就纯电动汽车最低进口价格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必须与此前实施的加征关税政策一样有效。据报道,这位有望接任欧盟贸易专员职务的欧盟高层人士向欧盟议会委员会透露,欧盟贸易官员目前正在中国进行谈判。他表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即使中方做出价格承诺,它们也必须像欧盟实施的加征关税政策一样有效且可执行。这对欧盟来说绝对是关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Šefčovič是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名的26名委员之一,目前该提名正在欧洲议会举行听证会等待审议。如果Šefčovič通过审议,他这一新职务的关键工作之一将是处理欧盟在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乘用车加征关税后与中国的关系。如前所述,欧盟和中国仍在就寻找关税的替代方案展开谈判,而进口最低限价则是一个不断被提到的方案。有报道称,进口最低限价将根据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性能、尺寸以及是两驱还是四驱等标准进行计算。然而,要让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一方案可行,它不仅需要在市场上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防止汽车制造商从国内的支持中获益,同时便于监管。欧盟此前已经拒绝了中国政府的一些提议,包括将进口最低限价定为3万欧元的提议。此次最新谈判是否能在达成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任何进展,尚有待观察。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小米SU7 Ultra高性能电动汽车开启预订

    2024年11月05日

    小米已开始在中国接受SU7轿车的高性能版本SU7 Ultra的预订,起售价为814,900元(约合114,400美元)。据小米介绍,SU7 Ultra搭载了与小米SU7 Ultra原型车相同的三电机驱动系统和电池组。该车型的三电机系统最高输出功率可达1,548马力,峰值扭矩达1,770牛·米,使其百公里加速仅需1.98秒,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这款注重性能的跑车配备了碳陶瓷制动盘和高性能Akebono制动卡钳。为了减轻车身重量,车顶、后视镜外壳及侧裙饰件均采用碳纤维材质。SU7 Ultra的电池由小米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以性能为优先,并且支持超快速充电;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12分钟。小米将在晚些时候公布包括智能座舱系统在内的更多关于SU7 Ultra的技术细节。该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3月上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U7 Ultra集成了小米开发的一系列功能,以展示其技术创新能力。为了证明其在跑车界的竞争力,小米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对SU7 Ultra原型车进行了测试,并以不到6分50秒的时间跑完纽北赛道,创下了四门车最快圈速纪录。小米自主研发的超级电机V8s首次应用于量产车型。这款小米最强大的驱动系统最大功率可达578马力,并且转速可达27,200转/分。小米表示,在开启预售后10分钟内,SU7 Ultra就收到了超过3,600辆预订,该车预计将于2025年3月开始交付。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欧盟将从10月31日开始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2024年11月05日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将于本周末开始对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加征关税。报道指出,与加征关税相关的决定预计将于10月30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欧盟委员会发言人Olof Gill还向《独立在线》透露,由于欧盟和中国未能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从10月31日开始征收。Gill补充道,加征关税为期五年,但欧盟与中国将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他补充道:“任何此类解决方案都必须有效解决[欧盟]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定。”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有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之间开展了谈判,但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协议以防止加征关税的最终生效,这意味着欧盟在现有10%的关税基础上,还将额外征收最高达35.3%的关税。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谈判代表一直在探讨通过控制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措施来避免使用关税。不过他们补充道,中国方面尚未提出符合欧盟要求,包括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与关税效果相匹配的提案。欧盟还希望确保其能够监管任何价格承诺的遵守情况。消息人士还称,中国政府似乎更关注为国有企业上汽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名爵)争取更好的交易,该车企将面临最高幅度的加征关税。不过,中国政府也指责欧盟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其希望通过谈判代表集中进行关税谈判,而欧盟委员会据称正在考虑与部分汽车制造商达成个别定价协议,这些车企最终将其部分汽车的生产转移至欧洲,这一举措据称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是可行的。然而,中国政府已警告汽车制造商不要寻求达成此类协议,并呼吁那些计划在欧洲当地投资生产的车企放慢计划,这已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扩张计划造成了影响。对于欧盟针对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加征关税一事,中国政府似乎也采取了报复措施,已对部分进口到中国的欧盟商品采取或威胁采取反制措施。彭博社报道称,欧盟官员预计这些反制措施将在下个月实施,一旦反制措施实施,成员国将继续推动欧盟与中国达成协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与临时关税宣布之前的预测进口量相比,加征关税将导致欧盟进口中国制造乘用车数量的下降;不过,由于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及车型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部分纯电动汽车的出货量被其他动力系统所取代,我们预计欧盟未来几年从中国进口的车辆数量仍将继续增长。我们当前的预测显示,2023年在欧盟注册的中国产乘用车数量为50.87万辆,2024年将增至56.31万辆。我们预计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81.27万辆,并在2027年达到97.76万辆的高点,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将有所回落。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车辆的采购来源发生了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车企根据既定计划对欧盟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投资。其中包括比亚迪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生产车辆的计划,以及沃尔沃汽车此前作出的将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EX30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欧洲的决定。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现代和起亚在2024 e-Forest科技日活动上,展示其对于软件定义工厂愿景

    2024年10月29日

    意义:2024 e-Forest科技日活动于10月22日至24日在首尔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仪旺(Uiwang)研究所举行,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该活动上展示了他们对于软件定义工厂的愿景。今年活动的重点是确立对于软件定义工厂的愿景,这对于打造名为e-Forest的智能工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转型(DX),该活动旨在在制造系统中创造新价值。

    展望:e-Forest科技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这个活动为现代和起亚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其展示代表未来汽车生产的200多项新制造技术。通过这些创新成果展示,现代和起亚的e-Forest智能工厂品牌展示了一种旨在加强制造系统敏捷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前瞻性方法。这一举措彰显了现代和起亚将软件定义工厂整合至生产线的承诺,最终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加速新车型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s

    2024 e-Forest科技日活动于10月22日至24日在首尔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仪旺(Uiwang)研究所举行,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该活动上展示了他们对于软件定义工厂(SDF)的愿景。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汽车行业迈入一个创新的新纪元,强调利用前沿技术并促进整个行业内的合作。今年活动的重点是确立对于软件定义工厂的愿景,这对于打造名为e-Forest的智能工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转型(DX),该活动旨在在制造系统中创造新价值。除了现代汽车和起亚之外,此次展会上将有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六家公司参展,包括现代摩比斯、现代罗特姆、现代威亚、现代奥特奥博、现代格罗唯视和现代坦迪斯。这些企业将共同在软件定义工厂、先进空中出行(AAM)、机器人技术及初创企业等四个主题展区展示其创新成果。

    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展示了众多创新技术。其中包括物流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导航控制软件,通过支持机器人进行多方向移动,从而提高物流操作的效率及灵活性。与仅限于向前和直线移动的传统方法不同,这项创新通过复杂的控制算法,令机器人即使在重载情况下也能实现流畅导航。另一个突破性创新是非典型柔性零件(HOSE)自动组装技术。这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能够自主识别和处理软管等不规则物品,从而优化拾取和组装过程。这项技术对于工厂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涉及类人型机器人的场景中。无限制多轴夹具是另一项关键技术。它使单个夹具能够组装车门和车轮在内的众多车辆部件提高了工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对不同类型夹具的需求降低成本,并可基于零件规格进行自动调整来提高效率。展会上还展示了一个先进的安全检查工具SPOT!工业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和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确保工厂环境保持高安全标准。方案采用的传感器可以模拟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感官功能,有效提升其检查能力,使其在多种工业应用中至关重要。城市空中出行(UAM)机翼与机身自动对齐系统是另一项性能卓越的创新技术,旨在城市空中出行(UAM)车辆组装过程中确保极高精度。这项技术的精度可达到0.025毫米,是传统地面车辆组装精度的10至100倍,对于满足空中出行车辆框架的独特需求至关重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e-Forest科技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这个活动为现代和起亚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其展示代表未来汽车生产的200多项新制造技术。活动由新型制造技术展示会、软件用户大会和研讨会组成。预计将有约9,000名与会人员出席,其中包括大学院校和政府代表。通过这些创新成果展示,现代和起亚的e-Forest智能工厂品牌展示了一种旨在加强制造系统敏捷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前瞻性方法。这一举措彰显了现代和起亚将软件定义工厂整合至生产线的承诺,最终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加速新车型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s

    此次活动是现代汽车集团今年8月公布的最新战略“Hyundai Way”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聚焦出行和能源两大关键领域,助力公司向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同时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现代汽车承诺在未来10年(至2033年)投资120.5万亿韩元。首席执行官Jang Jae-hoon表示,“Hyundai Way”战略旨在通过利用灵活的反应系统,确保公司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保持可持续的领导地位。他强调,现代汽车旨在成为汽车行业的变革引领者,将业务从传统的汽车制造扩展到新兴出行解决方案。根据该战略,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球汽车年销量达到555万辆(包括豪华汽车品牌捷尼赛思),较2023年增长30%。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关键是推动产能强有力的扩张,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将其全球产能新增100万辆。

    此外,现代汽车集团于上个月宣布首次参加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展览会(WSCE)。该展览会聚焦于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并且得到了韩国国土交通部和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支持。在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展览会上,现代汽车将展示其对未来城市的愿景,即科技在空间、出行和能源这三个关键领域实现无缝融合。现代汽车900平方米的展厅将涵盖“交通”、“物流与机器人”、“能源与基础设施”三大主题。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2024年巴黎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提升在欧洲的知名度

    2024年10月29日

    意义:除了众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参加正在举行的巴黎车展外,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车展上发布了各自进军欧洲市场的新车型。

    展望:此次参展是在欧盟委员会对日益增长的中国产纯电动汽车(BEV)采取加征关税等抵制措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显示,2023年在欧盟注册的中国产乘用车数量为508,700辆,2024年将增至563,100辆。我们预计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812,700辆,并在2027年达到977,600辆的高点,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将有所回落。

    除了众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参加正在举行的法国巴黎车展外,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车展上发布了各自进军欧洲市场的新车型。其中,零跑汽车尤为引人注目,由于此前Stellantis投资了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并且在合资企业零跑国际中持有多数股份,因此零跑汽车也成为Stellantis参展阵容的一部分。零跑汽车不仅在车展上展出了其将在欧洲销售的首批车型——纯电动T03都市轿车和C10中型跨界车,还展示了C16中型跨界车以及全新的B10紧凑型跨界车。B10车型为全球首次亮相,尽管目前对外披露的细节不多,但该车型基于零跑汽车全新的LEAP 3.5架构打造,该架构集成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定制的数字座舱以及众多“智能驾驶功能”。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B10电动汽车集时尚、性能与先进科技于一身,能够满足那些追求科技且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的需求。”据报道,该车型将于2025年年中在欧洲投产。零跑汽车还确认,自上月底在欧洲开始销售以来,其已在13个欧洲国家拥有超过200家经销商,并计划到2025年底将在欧洲的销售点增加至500个。此外,虽然目前零跑汽车在欧洲销售的车型主要以纯电款为主,但零跑国际首席执行官忻天舒向《欧洲汽车新闻》(ANE)表示,公司明年将增加其动力系统的类型,推出配备燃油增程器的车型产品,他强调“我们将在所有有需求的市场销售增程车型。”预计采用此类动力系统的车型包括C10和B10,其中C10将搭载最大功率为94马力的1.5升的汽油发动机及50升油箱,并配备28.4千瓦时电池组。据称,这款车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210公里,综合续航可达到1,190公里。

    在巴黎车展上,比亚迪除了展出海豚、Atto 3、海豹和海豹U DM-i车型外,还将展示其海狮07纯电中型跨界车,这款车将进一步丰富其在欧洲的产品阵容。该车目前已在中国上市,采用了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刀片电池技术,并搭载了“最新的座舱界面”。据称,该车四驱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5秒,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30千瓦。据报道,该车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在欧洲上市销售。与此同时,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借此机会在法国首次亮相,并特别展示了其U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尽管比亚迪2024年在开拓欧洲新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公司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这位高管向《欧洲汽车新闻》表示:“我们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因此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将会看到比亚迪做出的一些变化。”这包括计划到2025年底将其在欧洲的经销商网络扩大“两至三倍”。在德国,比亚迪将更快地扩大其零售网络,在收购德国的分销商Hedin Electric Mobility后,2025年底经销商数量将从目前的26家增加至120家。李柯强调:“如果比亚迪想成为全球顶级的汽车品牌之一,我们必须这么做。”她还提到,比亚迪需要适应欧洲地区的消费者,该地区的消费者“有点保守”,许多人对于转向纯电动汽车(BEV)感到犹豫不决,尤其是一些市场的激励政策力度减小或结束之后,同时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反对采取更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这位高管继续说道:“这是一个充满混乱和挑战性的市场,但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一旦消费者体验过我们的产品,他们会立刻爱上它。”对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决定,李柯向该行业刊物表示,加征关税是一个“短期挑战”,更高的成本将转嫁给该地区的消费者。不过,比亚迪在匈牙利建造的第一座乘用车生产工厂将于明年投产,该工厂生产的汽车将供应给欧洲市场;另外,比亚迪还将于2026年在土耳其建造另一座工厂。

    广汽集团在车展上展出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新款埃安V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款车“满足全球消费者对时尚、品质和安全方面的标准”,满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20公里,充电15分钟即可增加多达255公里的续航。据报道,这款车将于2025年中期在部分欧洲市场上市,售价约为4万欧元。在广汽展台上还有另外五款车型展出。活动开幕前,广汽国际业务总经理卫海岗向路透社表示,公司正在探讨在欧洲本地生产电动汽车,以规避欧盟加征关税决定带来的影响。他表示,尽管加征关税决定即将实施,广汽仍将欧洲视为一个“相对开放”的重要市场,但他承认“关税问题肯定对我们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切都可以克服……我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卫海岗指出,“本地化生产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我们正在积极地探索这种可能性。”不过他也表示,对于是否会选择共享或收购其他公司的工厂,还是新建一座全新的工厂,相关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

    小鹏汽车则在巴黎车展上全球首发了其新款P7+。公司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面临来自欧盟关税的压力,但公司仍将持续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业务,目前小鹏汽车已在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冰岛、西班牙和葡萄牙布局相关业务。此外,据《Autocar》报道,小鹏汽车还计划继续向海外扩张,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G6跨界车。

    创维汽车也参加了此次车展活动,展示了其全新的纯电动紧凑型掀背车创维Q,创维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车展现了“品牌的市场愿景”。据悉,这款车的车长为4,297毫米,宽为1,836毫米,高为1,536毫米,配有前置LED灯条、18英寸轮毂以及大型全景玻璃车顶。在内饰方面,该车仪表板配有一块15.6英寸触摸屏,搭配八扬声器Metz音响系统,另外还为后排乘客提供触摸显示屏。该车计划利用功率为150千瓦的电机提供两种动力系统配置,其中大容量版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超过300英里,并且仅需20分钟左右即可将电池从10%充电至80%。据称,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9秒,并配备了全面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套件,包括智能巡航辅助、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保持辅助和智能车速辅助。创维汽车的英国进口商Innovation Automotive表示,在11月发布创维BE11跨界车后,创维Q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并将提供七年10万英里的保修和八年15.5万英里的电池保修服务。

    尽管吉利旗下领克品牌没有参展,但车展举办期间恰逢该品牌面向欧洲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02首发亮相。该车在国内市场命名为领克Z20,车长4.46米,宽1.84米,高1.57米,与沃尔沃EX30同样基于吉利SEA纯电架构打造。这款五门车拥有“时尚动感的外观和先进的数字座舱,用户友好型内饰采用回收材料制成,设计则出自领克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全球设计工作室”。该车搭载一个功率为200千瓦的电机,峰值扭矩可达343牛米,配备容量为66千瓦时的电池组,根据配置不同,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45公里。在线预订已于10月11日开始,起售价为35,495欧元。不过,ANE报道称,这款新车型在欧洲的零售模式也将发生变化,领克的新车及二手车都将通过沃尔沃经销商销售。领克国际首席执行官Nicolas Lopez Appelgren在领克02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款新车型将为品牌注入新的动力,并称到2024年底,领克在欧洲的业务版图将从当前的7个市场增加至22个市场,其中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作为零售重组的一部分,领克将继续维持非传统自有旗舰店的运营,包括位于德国柏林、法国巴黎、瑞典斯德哥尔摩、西班牙马德里和意大利米兰的门店,客户和潜在购车者可以在具有“沉浸式品牌体验”的门店中进行购物和社交。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显示,近期有多达九家中国汽车品牌和汽车制造商正式亮相巴黎车展。除上述品牌外,还有北汽集团旗下的红旗、东风汽车旗下的风行以及上汽集团旗下的大通等品牌。然而,从领克决定在意大利米兰单独举办新款02车型的发布活动以及上汽名爵决定在此期间不开展任何活动的情况来看,显然并不一定需要参加此类车展活动来推广产品。事实上,名爵可能本身就没有强烈的参展意愿,不仅是因为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还因为法国新推出的环境评分机制令名爵4不再符合补贴的条件,对该车型在法国的销量带来很大影响。此外,由于欧盟委员会在开展反补贴调查后,为应对中国制造纯电动汽车日益增长采取了加征关税措施,该车型除现行的10%乘用车进口关税外,还将面临额外35.4%的进口关税。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与临时关税宣布之前的预测进口量相比,加征关税将导致欧盟进口中国制造乘用车数量下降;不过,由于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及车型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部分纯电动汽车的出货量被其他动力系统所取代,我们预计欧盟未来几年从中国进口的车辆数量仍将继续增长。我们当前的预测显示,2023年在欧盟注册的中国产乘用车数量为508,700辆,2024年将增至563,100辆。我们预计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812,700辆,并在2027年达到977,600辆的高点,这一数字在随后几年将有所回落。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车辆的采购来源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车企根据既定计划对欧盟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投资。其中包括比亚迪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生产车辆的计划,以及沃尔沃汽车此前作出的将纯电动紧凑型跨界车EX30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欧洲的决定。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英国并不打算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2024年10月22日

    英国政府并不打算效仿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加征关税。路透社援引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Jonathan Reynolds的话称,英国政府并未收到任何国内企业向贸易救济局(TRA)提出的投诉。他表示:“作为贸易大臣,我确实有权提出这一建议……我们一直在密切分析此事,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汽车产业与欧盟不同,到目前为止,汽车产业本身并未向贸易救济局提出申诉。”他补充说,他的“主要关注点”是为英国生产商提供繁荣且开放的出口市场。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欧盟、土耳其、美国和加拿大纷纷开始或计划实施加征关税,以遏制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涌入当地市场之后,业内一直在猜测英国是否会效仿这一决定。目前来看,英国市场似乎仍将保持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开放。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减少碳排放以及增加英国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的考虑,但Reynolds也表示,这也可能是促进英中两国友好贸易关系所采取的一项更广泛的策略。事实上,自欧盟推进其加征关税措施以来,中国已启动对从欧盟进口的部分产品展开调查。尽管中国表示这些调查与加征关税无关,但在时机上却非常巧合。现在的问题是,名爵汽车、比亚迪、长城欧拉、奇瑞汽车以及最近的创维汽车等品牌在英国市场加速增长,是否会引发当地汽车行业的强烈反应。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华为赋能的智界品牌开始在中国交付R7 SUV

    2024年10月22日

    智界品牌已开始在中国交付R7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智界是奇瑞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不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关键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在这一新品牌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型SUV R7是智界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搭载了华为一系列最新的智能汽车技术。该车型采用了800V高压架构,可实现超快速充电并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动力系统方面,R7提供后驱版和四驱版两个版本。双电机车型的综合输出功率达到365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9秒。搭载82千瓦时电池组的基础版车型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为667公里。搭载100千瓦时电池搭载的长续航版车型的续航里程为802公里。R7的售价区间为259,800元至339,800元。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一年里,华为凭借问界品牌的成功迅速成长为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问界品牌由华为和中国目前的第二大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制造商赛力斯共同推出。在问界品牌的成功经验启示下,华为积极寻求通过与奇瑞汽车、北汽集团和江淮汽车等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奇瑞旗下的智界品牌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车型:S7轿车和R7 SUV。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区间均在250,000元至350,000元之间,这个价格区间不仅是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更拥有来自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中国车企的众多高端车型竞相角逐。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政府研究对欧洲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宝马首席执行官称关税投票是一个“致命信号”

    2024年10月15日

    意义:中国政府目前正考虑对从欧洲进口的燃油乘用车加征相应关税,以回应欧盟上周批准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

    展望:中国政府计划对排量超过2500cc的进口燃油汽车加征关税,这将给保时捷、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豪华车制造商带来显著影响;自从欧盟6月份首次讨论加征关税以来,这些企业就一直预计中国政府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据路透社和《欧洲汽车新闻》报道,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对从欧洲进口的燃油乘用车征收对等关税,以应对欧盟上周作出的加征关税决定。中国商务部在10月8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据报道,“大排量”发动机意味着中国政府正考虑对欧洲制造的发动机排量超过2.5升的燃油车征收关税。正如之前一直说的那样,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将是中国征收对等关税的最大受害者。事实上,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一直积极呼吁解决这一争端,并建议欧盟与中国政府继续寻求对话以达成和解。他表示:“现在需要的是欧盟委员会与中国之间迅速达成和解,以避免贸易冲突出现双输的结局。他补充道,加征关税对于“欧洲汽车行业是一个致命信号”,并呼吁双方通过谈判迅速达成和解。


    Source: Getty Image

    在上周投票后,作为负责欧盟立法制定的法律和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现已可以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据在投票现场的消息人士透露,其中有十个成员国投赞成票,德国和其他四个成员国投反对票,十二个成员国投弃权票。不过,由于中欧双方仍在积极寻求达成协议,关税新政最早要到10月31日才会开始实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就中国目前寻求实施的对等关税反制措施而言,德国汽车制造商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他们近几个月来已经预测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中国政府一直计划对欧洲汽车制造商采取某种形式的关税反制措施,中国政府认为,它只是在支持国内汽车产业并没有做错什么,这其中也包括支持特斯拉和宝马等在中国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外国汽车制造商。然而,欧盟委员会对所谓不公平补贴展开的调查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获得了针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优势。问题的关键在于,欧盟委员会认定的中国汽车产业所获补贴的范围及时间跨度,从表面上看将会使双方迅速达成和解变得非常困难。当然,购车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在许多国家都很常见,包括欧盟和西方国家,并且这些国家激励措施的力度往往要大于中国。然而,中国做法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些补贴直接提供给汽车制造商而非消费者,并且仅限于在国内生产的汽车;在理论上,这种做法加大了进口汽车的竞争难度。欧盟委员会认为,尽管这些补贴在2022年底前已逐步取消,但它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著影响了市场动态及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其他支持政策还包括国家批准的购车优惠、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提供的政府资金支持、电动汽车政府采购及相关研发支持项目。因此,欧盟委员会认为,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公平且能提供完全平等竞争环境的解决方案。中国也在考虑对进口的部分欧洲商品(如食品和乳制品)采取反制措施;目前已决定对干邑白兰地征收额外关税,这将视为双方贸易争端的进一步升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除非双方共同努力达成和解,否则在不断升级的中欧贸易争端中,将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汽车与CYVN达成战略协议,计划进军中东电动汽车市场

    2024年10月15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已与CYVN达成合作,计划正式进军中东市场。双方新成立的合资企业(JV)蔚来中东北非公司将把蔚来的电动汽车引入中东和北非市场,标志着该公司的全球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CYVN将为蔚来的全球扩张提供战略投资支持,首个合作成果将落地阿联酋。双方计划在阿布扎比建立一个研发中心(R&D),专注于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研发。蔚来与CYVN还计划合作开展一个新的电动汽车项目,涉及新车型研发、制造以及后期产品发布。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还将与其在埃及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该国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CYVN是一个由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府拥有多数股权的投资机构。该公司是蔚来汽车的重要投资者,持有蔚来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20.1%。蔚来中东北非公司将于第四季度开始运营,旨在开发一款专门面向当地市场的全新车型进行销售。在中东市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极氪汽车已经在阿联酋推出了两款电动汽车,分别是极氪001和极氪X。此外,吉利集团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路特斯也计划凭借其Eletre车型在阿联酋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沃尔沃、Rivian等企业呼吁欧盟维持现行的减碳目标

    2024年10月8日

    沃尔沃和Rivian等50家企业日前呼吁欧盟维持其现行的针对轻型车辆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在一篇与彭博社分享的声明中,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Rowan表示:“电气化是我们汽车行业减少碳足迹所能采取的最大行动……2035年减排目标对于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并确保欧洲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据称,表达支持这一立场的其他企业包括零售商宜家和西班牙能源公司伊比德罗拉。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企业(其中一些并非直接从事汽车行业)提出的观点是,汽车行业需要明确性以便投资于相关技术研发并支持实现欧盟的减排目标。这些反对调整减排目标的声音出现之际,正值意大利政府向欧盟其他国家政府提议应尽早于2025年开始对轻型车辆的减排目标进行审查,而非原定的2026年。此举不仅可能对2035年轻型车辆车队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的计划产生影响,还可能对计划于2025年实施的减排目标调整带来影响。2025年减排目标已经引发了汽车制造商因无法达到减排目标而面临巨额罚款的担忧,尽管迄今为止车企在引入电动汽车产品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仍然较低,并且缺少充电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支持。意大利政府以及调整近期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支持者是否能如愿以偿还有待观察。不过,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目前预计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将会迎来一些调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目标的时间将推迟到2035年之后的几年。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希望墨西哥当局继续延长关税减免

    2024年10月8日

    比亚迪已向墨西哥当局提出申请,希望在10月1日新任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上任后,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能继续享受从未与墨西哥签订任何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电动汽车(EV)的关税减免待遇。现任政府颁布的关税减免法令为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提供15%至20%的关税减免,这一关税减免政策将于新政府上任后到期。据墨西哥《Reforma》杂志报道,比亚迪墨西哥公司高管Jorge Vallejo表示:“我们向墨西哥政府提出的建议是,通过投资建造新工厂以寻求是否有可能延长关税减免政策的期限。”Vallejo表示,比亚迪提出了包括免关税、优惠关税或配额关税在内等方案。报道称,比亚迪目前仍在等待墨西哥政府的答复。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一直在墨西哥销售进口汽车,并表示希望在墨西哥投资建厂。尽管建厂的决定因11月美国总统大选而推迟,但比亚迪已表示计划在墨西哥建造一座最终年产能达到50万辆的制造工厂。比亚迪表示,该工厂生产的汽车将面向墨西哥和南美洲市场销售。墨西哥政府的最终决定正受到密切关注,因为世界各国都在纷纷考虑对中国大陆生产的纯电动汽车(BEV)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美国汽车行业担心,中国汽车制造商将从墨西哥工厂进口纯电动汽车并在美国市场销售。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华为推出智界R7 SUV,进一步扩大鸿蒙智行的产品阵容

    2024年10月1日

    意义:华为日前已将其鸿蒙智行(HIMA)旗下的车型阵容增加至六款。9月24日,智界R7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在国内上市,成为鸿蒙智行这一汽车技术生态联盟推出的第六款车型,华为及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在这一联盟下共同推出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

    展望:智界R7这样的车型能否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获得认可还有待观察,尽管该市场的销量仍在持续增长,但增速较一年前已大幅放缓。华为预计将在2025年为智界R7推出一款增程版车型,以吸引更广泛的购车群体。在过去两年里,问界的增程版车型对其品牌销量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Source: Luxeed

    华为日前已将其鸿蒙智行(HIMA)旗下的车型阵容增加至六款。9月24日,智界R7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在国内上市,成为鸿蒙智行这一汽车技术生态联盟推出的第六款车型,华为及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在这一联盟下共同推出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智界R7是华为与奇瑞合作开发的第二款车型,这款中型纯电动SUV在市场上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展开竞争。

    与问界M7 SUV类似,R7搭载了包括电驱动系统和智能车辆在内的一系列华为最新的汽车技术。R7在中国上市时将推出四个配置版本,包括R7 Pro版、Max标准续航版、Max长续航版和Ultra版。R7 Pro版是一款后驱车型,配备了82千瓦时电池组。这款基础配置车型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为667公里。两款Max版本配备了由华为生产的同一款215千瓦后驱电机;不过,这两款车型的硬件配置经过升级,可支持比基础配置车型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Max长续航版配备了100千瓦时电池组,可将该车型的续航里程提高至802公里。Ultra版是R7系列中配置最高的车型,配备双电机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可达365千瓦,峰值扭矩为496牛·米。Ultra版配备的100千瓦时电池组中可提供多达736公里的续航里程。全系车型均采用华为800伏高压架构,电量从30%充至80%大约仅需25分钟。

    R7全系车型均标配连续阻尼控制(CDC)系统和空气悬架。同时除Pro版外,其他三款车型均标配华为最新一代高级智驾辅助系统ADS 3.0。为支持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部署,R7 Max版和Ultra版车型的感知硬件包括一个激光雷达传感器、11个外部摄像头和15个雷达。R7的其他功能还包括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系统、电吸门系统、高性能布雷博制动系统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AR-HUD)。R7的售价区间为25.98万至34.98万元人民币(约合3.7万至4.98万美元)。R7 Max版和Ultra车型版将于10月15日开始交付。R7 Pro版车型预计将于11月中旬开始交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华为与奇瑞联合推出的智界品牌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车型:S7轿车和R7 SUV。这两款车型的定价范围在25万至35万元之间,这一价格区间云集了来自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中国汽车品牌的众多高端车型。在过去一年里,华为凭借问界品牌的成功,迅速成为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问界品牌由华为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联合推出,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制造商。问界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系列也展示了华为在车辆开发与工程方面的能力。华为的汽车解决方案涵盖了智能照明、智能座舱、电机和底盘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华为的汽车解决方案为赛力斯和长安汽车等中国国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尽管华为在鸿蒙智行中没有拥有任何汽车品牌,也不运营任何汽车制造工厂,但这家科技巨头在鸿蒙智行旗下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创造过程中扮演了核心作用,这些新产品也会在华为的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进行推广。智界R7这样的车型能否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获得认可还有待观察,尽管该市场的销量仍在持续增长,但增速较一年前已大幅放缓。华为预计将在2025年为智界R7推出一款增程版车型,以吸引更广泛的购车群体。在过去两年里,问界的增程版车型对其品牌销量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乘联会(CPCA)数据也显示,消费者对于对增程式汽车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据全国乘联会统计,8月份增程式汽车的批发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09%。相比之下,上个月纯电动汽车的批发销量仅同比增长了6.6%。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考虑收购奥迪布鲁塞尔工厂

    2024年10月1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已成为奥迪布鲁塞尔工厂的潜在买家之一,该工厂正面临被迫关闭的严重威胁。《欧洲汽车新闻》(ANE)的一篇报道援引比利时报纸《De Tijd》的话称,这家中国高端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正考虑利用收购该工厂以建立其欧洲生产基地,从而绕过欧盟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政策。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奥迪在7月份宣布,由于布鲁塞尔工厂唯二生产的两款车型Q8 e-tron和Q8 e-tron Sportback销量低迷,奥迪将进一步考虑该工厂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根据当前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生产预测,奥迪尚未安排布鲁塞尔工厂2025年以后的生产计划。根据欧盟对中国政府给予国内车企不公平补贴的调查结果,除了现有的10%关税外,蔚来汽车还将面临21%的额外关税。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收购梅赛德斯-奔驰持有的腾势股份

    2024年9月24日

    比亚迪日前已收购了梅赛德斯-奔驰在其合资企业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持有的10%股份,获得了该公司的完全控制权。在此次收购前,比亚迪曾于2022年将其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提升至90%。比亚迪并未披露此次股权转让的任何财务细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梅赛德斯-奔驰在2021年底首次宣布将其在腾势50%的股权减少至10%时,并未表示完全退出腾势的意图。不过,考虑到比亚迪在腾势运营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腾势如今转变为比亚迪全资拥有的企业,专注于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腾势目前的销量主要由高端多用途车(MPV)D9支撑。2023年,D9的销量达到了119,182辆,占腾势总销量的93%。该品牌即将推出的Z9GT是一款性能出众的旅行车,并配备了比亚迪最新的电气化技术。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

    2024年9月24日

    据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其首款增程车型。根据中国媒体36氪报道,小鹏汽车的首款增程车型将是一款大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代号为G01。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小鹏汽车将在其位于广州的黄埔工厂生产这款新车型。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推出其首款增程车型,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将更加拥挤。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阿维塔,将于本月开始销售其首款增程车型阿维塔07。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旗下的电动汽车部门小米汽车,也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增程车型以扩大销量。目前,中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主要由本土车企主导,其中理想汽车和赛力斯是该市场的两大汽车制造商。消费者对增程车型的接受度日益提高,是推动汽车制造商争相进军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大原因。增程式电动汽车由电机驱动,但同时也配备内燃机可为驱动电机的电池充电。2022年,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产量不足30万辆,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69万辆。预计这一细分市场将在2024年实现强劲增长,产量将达到123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红旗全新“天工”电动平台将在2024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

    2024年9月24日

    “天工”平台是一个专为支持红旗纯电动汽车研发而打造的模块化电动平台


    Source: Getty Images/ gorodenkoff

    在9月1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豪华汽车品牌红旗宣布,其全新“天工”电动平台将在2024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天工”电动平台是红旗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中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天工”平台是一个专为支持红旗纯电动汽车研发而打造的模块化电动平台。其模块化设计可支持开发各类车型,提高生产效率并缩短了新车型的开发时间。该平台配备高度集成的电驱系统,支持400V或800V电压架构,支持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采用先进的电池车身一体化、高倍率电芯技术,可将车辆的续航里程从500公里提升至800公里,并增强了电池快充能力。此外,该平台还配备智能热管理系统,有助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

    在FMEs架构下,红旗还开发了另外两大核心技术平台:红旗九章智能系统和红旗鸿鹄混动平台。这些平台展示了红旗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和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最新进步,汇聚了该车企在8大技术领域群和115项关键技术领域的所有重大突破。

    新能源汽车因其卓越的性能和效率、更低的购买成本和灵活加油选项而著称,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红旗正在加速推进其车型的电气化工作。该品牌正通过合作伙伴向国际市场进行扩张,并已在28个国家设立了128家门店。红旗的零部件供应率达到95%,售后服务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红旗计划继续在新能源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研发,以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增长机会。红旗“天工”电动平台的研发凸显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实力。

    作者:ATI News Team


    欧盟再次下调特斯拉、吉利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

    2024年9月17日

    由于部分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多新信息,欧盟计划再次对部分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征收的进口关税进行调整。一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对特斯拉拟定的关税税率将从8%下降至7.8%,针对吉利的关税税率将从此前拟定的19.3%下降至18.8%。此外,对于未配合调查的汽车制造商(包括上汽在内),关税税率将从36.6%下降至35.3%。特斯拉和欧盟委员会均未就此发表评论。路透社还报道,中国政府已重新努力与欧盟委员会就此事展开讨论。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总司长举行的会谈上表示,中国愿就此事与欧盟进行会谈。商务部发布的声明称:“中方愿与欧方继续密切合作,争取达成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符合世贸规则的解决方案,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如果该报道属实,这将是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拟议进口关税的又一次调整,这些关税是在对所有进入欧盟的乘用车征收10%的标准进口关税的基础上临时加征。中国及受影响的汽车制造商被给予了10天时间向欧盟委员会提交意见,欧盟委员会在考虑了这些意见后对关税税率再次调整。新的进口关税需要欧盟27个成员国投票通过后才会最终确定,预计投票最早将在10月份举行。不过路透社报道,要否决这个关税提案的门槛很高,需要代表65%欧盟人口的15个成员国反对。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成员国会投反对票,不过德国和匈牙利均对这一关税措施表示了反对。最近,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在9月11日访问中国时表示,欧盟应该重新考虑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在中国表示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产品进行报复性调查后,作为欧盟主要猪肉出口国的西班牙面临很大压力。桑切斯表示:“我必须直言不讳地说,不止是欧盟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之前说过,我们不需要发起贸易战争。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欧盟和中国之间建立桥梁。对于西班牙来说,我们将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努力在中国和欧盟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无锡市批准领克Z10车型测试其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

    2024年9月17日

    领克旗下的领克Z10车型日前已正式获得无锡市L3级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据盖世汽车报道,Z10在五类场景、超过18项科目测试中均取得了100%的通过率。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领克Z10于9月5日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196,800元至288,800元,在发布后24小时内就收到了超过5,000个预售订单。这款车型的内饰采用极简美学设计,车内配备一块12.66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一块15.4英寸的中控触摸显示屏,并内置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该系统配有一个四音区智能语音助手和一个25.6英寸AR-HUD抬头显示模组。该车配备多达30颗高性能传感器,采用由路特斯机器人提供的Lynk LHP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可在高速公路实现高级领航智驾(NOA)功能,未来还将通过无线升级(OTA)增加城市NOA功能。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2024成都车展: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扩大面向大众市场的纯电动车型阵容以提振销量

    2024年9月10日

    意义:2024成都车展于8月30日开幕,中国汽车制造商极越汽车、智己汽车和智界汽车在此次车展上纷纷展示了各自的新款电动车型。

    展望:2024年下半年,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继续扩大中型车产品阵容,中国大陆电动乘用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智己LS6和极越07等车型都将进入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约合28,000至42,150美元)的价格区间。在这一价格区间内,即将推出的新车型还包括极氪7X SUV和蔚来子品牌乐道L60 SUV。L60是蔚来子品牌乐道推出的首款车型。


    Source: Luxeed

    在8月30日至9月8日举行的2024成都车展上,中国汽车制造商极越汽车、智己汽车和智界汽车将各自展示其新款电动车型。在当前销量放缓的局面下,极越07、智界R7和智己LS6等车型将进一步丰富中国面向大众市场的纯电动车型选择。

    极越07


    Source: Jiyue 07. Jiyue Auto

    由吉利控股集团和百度合作成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极越汽车日前在成都车展上公布了极越07轿车的预售价格。该车型的起步预售价为21.59万元人民币(约合30,330美元)。极越07是一款中型纯电动轿车,车长4,953毫米、宽1,989毫米、高1,475毫米。该车型基于吉利集团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EA)开发,轴距为3,013毫米。极越07与极越01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共享采用相同的动力系统。基础版车型配备单电机后驱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而双电机四驱(AWD)版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00千瓦。

    与极越01 SUV不同,极越07四驱版采用了800伏架构。这一高压架构有助于提高能效,同时缩短充电时间。极越07还搭载了极越自主研发的阿波罗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计划到2024年底覆盖全国。该车型的智能座舱系统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该车搭载的人工智能助手SIMO经过进一步优化,可协助驾驶员完成从设置导航、查找充电站到推荐美食餐馆等各项任务。极越07基础版车型配备的是磷酸铁锂(LFP)电池,高配版车型则将配备三元锂电池。目前,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极越07搭载的电池容量。

    智界R7


    Source: Luxeed R7. Luxeed

    由华为与奇瑞汽车共同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智界汽车在今年成都车展上展示了其第二款车型。智界R7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跑SUV,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展开竞争。R7基于800伏高压架构开发,支持超快速充电。该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与问界M7 SUV类似,R7也搭载了华为最新的汽车技术,包括电驱动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全系车型均标配连续可变阻尼减振(CDC)系统和空气悬架。R7还将搭载华为的最新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3.0。其他亮点还包括高性能布雷博制动系统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R7的预售定价在30万至40万元人民币之间(约合42,130至56,100美元)。该车型预计将于9月开始销售。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特斯拉计划于明年初在中国和欧洲推出FSD软件

    2024年9月10日

    特斯拉日前宣布,在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后,计划于2025年初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其“全自动驾驶”(FSD)辅助软件。据CNBC报道,该公司在社交平台上X发布的帖子中表示,这项服务将作为付费附加产品提供给特斯拉的客户。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7月曾表示,预计年底前FSD将获得上述两个地区监管部门的批准。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消息距离特斯拉计划推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Cybercab”约一个月时间,该产品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帮助驾驶员在城市和高速公路环境下进行加速、刹车和转向操作,不过这仍然需要在人工监督下实现。FSD是马斯克将特斯拉转型为一家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并强化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尽管名为“全自动驾驶”,但FSD并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仍需保持警惕,并随时准备在必要时接管车辆控制权。FSD是对特斯拉现有Autopilot系统的升级,该系统此前已在欧洲和中国应用,其中在中国市场还推出了名为Enhanced Autopilot的高级版本。FSD在中国获批可能比在欧洲更加容易,特别是考虑到特斯拉正与百度在导航辅助方面开展合作。6月,特斯拉超级工厂的所在地上海市已经批准10辆搭载FSD技术的车辆进行测试,这将为FSD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奠定基础,助力特斯拉在中国与本土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长安汽车泰国电动汽车工厂计划于2025年3月投产

    2024年9月3日

    据《曼谷邮报》报道,长安汽车位于泰国的首个东南亚电动汽车(EV)制造工厂即将投产,该工厂总投资超过100亿泰铢(约合2.938亿美元)。这座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3月开始生产右舵纯电动汽车(BEV)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将作为长安汽车的生产基地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英国等市场出口左舵车型。目前,位于罗勇府的工厂建设已完成80%,占地面积300莱(约合120公顷),并计划建设展厅以及零部件仓库等设施。在初期阶段,该工厂计划年产能达到10万辆汽车,并计划在工厂第二阶段(2026年)将这一产能翻一番。长安汽车的产品阵容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以解决长途出行过程中的续航里程问题。不过由于泰国国内面临经济挑战,长安汽车已将其2024年在该国的销售目标调整从今年早些时候报告的20,000辆下调至15,000至18,000辆。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23年进入泰国市场以来,长安汽车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完成投资额为88.6亿泰铢,并于去年11月开始在罗勇府建设其电动汽车制造工厂。今年6月,长安汽车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合作,在曼谷共同举办了一场采购日活动,吸引了超过300家泰国供应商参加,并与70多家供应商签署了意向书,其中大部分是泰国本土企业。长安汽车计划到今年年底在泰国聘请超过600名当地员工,实现员工本土化率超过80%,并且计划到2026年将员工的本土化率提高至9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25年长安汽车罗勇府工厂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2,917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将在其越野电动汽车中采用华为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

    2024年9月3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EV)领导者比亚迪已与华为达成协议,将在其越野电动车型方程豹中引入华为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豹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成为方程豹系列中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车型,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合作符合比亚迪专注于扩展腾势、方程豹和仰望等高端品牌的战略举措,以提高其盈利能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这些高端品牌仅占比亚迪总销量的5%。此次合作突显了比亚迪在增强其智能驾驶能力方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因为比亚迪的竞争在传统上依赖于电池等关键部件的内部生产。今年早些时候,比亚迪宣布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0亿美元)用于开发智能汽车功能。尽管比亚迪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但其高端车型的智驾功能仍需依赖外部供应商提供,如腾势汽车中使用的Momenta ADAS。此次合作也突显出华为在电动汽车领域作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重要供应商的地位日益重要,大众汽车旗下奥迪品牌也计划在其面向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中引入华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小鹏、极氪在全新电动汽车正式上市前公布相关细节

    2024年8月27日

    意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小鹏和极氪在其全新纯电动汽车(BEV)正式上市销售前公布了关于新车型的更多细节。

    展望:蔚来、小鹏和极氪汽车推出的三款全新车型将于2024年下半年陆续上市,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选择。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纯电动乘用车的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6%,较2023年同期20%的增速进一步放缓。


    Source: Zeekr

    Mona M03

    Mona是小鹏汽车为吸引年轻消费者而打造的新品系列。在Mona系列的首款车型Mona M03的研发过程中,小鹏汽车非常注重该车的操控性、乘坐舒适度、智能座舱系统及整体设计。Mona M03的车长为4.78米,轴距为2.815米,与其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3相比,Mona M03在尺寸上更大。在小鹏汽车现有的产品阵容中,小鹏P7和G9等车型已经配备了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使车辆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能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不过为降低生产成本,小鹏汽车已将激光雷达单元从M03的自动驾驶硬件配置中取消。M03预计仍将具备基于视觉系统的L2+级自动驾驶能力。M03将提供两个电池版本选择:分别是51.8千瓦时(kWh)磷酸铁锂(LFP)电池和62.2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公司表示,两个电池版本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15公里和620公里。M03预计将搭载前驱单电机动力系统,配备一个140千瓦或更高输出功率的160千瓦电机。为了吸引首次购车的消费者群体,M03的售价预计将在15万至20万元人民币(约合21,000万至28,000万美元)之间。

    极氪7X


    Source: Zeekr 7X. Zeekr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汽车计划推出一款全新车型来拓展其800伏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定位为豪华五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极氪7X基于吉利集团SEA浩瀚电动汽车平台架构打造,吉利已基于该平台打造了沃尔沃EM90、极氪001及极星4等一系列车型。极氪7X的车长为4,825毫米,车宽为1,930毫米,车高为1,656毫米,轴距为2,925毫米。该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进入中国市场。与007电动轿车一样,7X预计也将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打造,从而支持超快速充电。7X基础版车型将搭载75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高配版车型则将搭载100千瓦时三元锂电池。在动力方面,7X将推出后驱版和全驱版两款车型。后驱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10千瓦,双电机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75千瓦。双电机车型预计将配备激光雷达支持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已在2025款极氪007轿车中率先应用。极氪目前尚未公布7X的售价,不过这款车型的起售价可能在23万元人民币左右,从而在市场上与特斯拉Model Y进行竞争。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小米汽车业务部门第二季度营收达62亿元

    2024年8月27日

    据中国小米集团最新财报显示,集团第二季度实现营收889亿元人民币(约合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公司汽车业务部门小米汽车第二季度共交付了27,307辆电动汽车,实现营收62亿元人民币。该部门报告称,该季度经调整后净亏损1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5.4%。小米汽车计划到2024年底共交付12万辆电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于3月推出了其首款电动汽车SU7。根据公司官网的信息显示,SU7车型的中配版本SU7 Pro的交付等待时间仍在19周至22周之间,表明小米汽车当前的生产仍专注于解决首批订单的积压问题。据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介绍,截至2024年4月24日,SU7不可退款的锁单量已超过75,000辆,从那时起小米并未就该车型的订单量提供进一步更新。小米北京工厂一期年产能设计为15万辆。从6月起,该工厂已实行双班制生产,以确保SU7的月度交付量超过1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欧盟降低中国产特斯拉、宝马和大众车型的关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关税提出警告

    2024年8月27日

    意义:欧盟的立法机构欧盟委员会日前降低了对特斯拉、大众集团和宝马从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的临时关税,同时也下调了对中国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生产汽车的进口关税。

    展望:在特斯拉上诉要求调整其税率后,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临时关税(所谓的临时关税虽然已经实施,但仍需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批准)结构修订的决定草案,上述提到的各家车企都将根据多方面因素获得不同的税率。


    Source: Getty Images

    在特斯拉上诉要求复审其关税水平后,欧盟委员会重新评估了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这些临时关税在7月初实施,背景是欧盟委员会经过数月的调查后,认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享受了不公平的政府补贴,并将这些车辆进口到欧盟市场。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对其中国制造的车辆在欧盟销售时被征收高额临时关税表示不满。在8月20日发布的草案决定中,欧盟委员会将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的关税降至9%(在目前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10%的关税基础上)。7月初,当欧盟委员会公布各家汽车制造商的关税额度时,委员会表示将对从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到欧洲的车辆额外征收20.8%的关税。欧盟委员会还降低了对宝马和大众(VW)集团进口车型的临时关税(虽然这些临时关税已经实施,但仍需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批准和确认)。宝马在中国生产的第四代纯电版Mini车型的最新关税为21.3%。大众集团旗下Cupra Tavascan也将享受21.3%的较低关税。这款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由合资公司大众-安徽位于合肥的工厂生产。不过,欧盟委员会不仅仅对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关税水平进行了重新评估。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的关税也均有所降低,比亚迪的关税从17.4%降至17%,吉利的关税从19.9%降至19%,上汽集团旗下名爵品牌车辆的关税从37.6%降至36.3%。欧盟委员会指出,那些配合调查的中国车企(如东风汽车集团和蔚来汽车)将面临21.3%的关税,而那些未配合调查的车企与上汽集团一样,将面临最高36.3%的关税。欧盟委员会还补充道,一些与欧盟汽车制造商合资的中国车企也可能被征收较低的惩罚性关税,并且不会被征收追溯性关税。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强烈反对这一关税修订提案,并指出这会对中国企业在欧经营及赴欧投资带来极大风险。据中央电视台8月21日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即便关税水平有所下调,但这些关税会损害中国企业在欧的投资信心。在一份回应中国汽车制造商出口至欧洲车辆的关税结构略有降低的声明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新的关税结构将继续对“带动欧盟汽车产业发展、增加欧盟当地就业机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特斯拉、宝马和大众等车企会对欧盟降低其中国产纯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措施表示欢迎,但针对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所征收的关税仍然居高不下。欧盟委员会在对这些关税税率做出微小调整时,其依据并不十分明确,而关税的小幅下调对于降低车辆额外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此次关税重新评估源于特斯拉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关税税率复审申请,委员会在审议后认为,相较于基于相同调查标准的中国其他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获得的补贴较少。欧盟官员表示,特斯拉的主要优势在于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获得电池。此外,该公司还享受了土地使用权优惠、所得税减免及各种补贴在内的各种国家政策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出口生产商均可享受国家补贴,这进一步增强了特斯拉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些优惠政策也引发了市场对欧盟汽车行业内部竞争公平性的担忧,特别是对当地制造商的影响。


    Source: Getty Images

    欧盟委员会表示,加征额外关税旨在应对中国政府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不公平补贴。委员会在7月表示,中国对电动汽车行业的补贴力度已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构成了经济损害。自7月加征临时关税以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集团在内的欧洲制造商纷纷对拟议的加征关税措施表示了反对,并警告称此类措施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是这些汽车制造商的重要市场,关税增加可能会对其在中国的运营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系列关税调整还可能导致欧盟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现阶段寻求此问题解决方案的任何尝试都未能取得成功,显然,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此轮关税复审中占据了较为有利的局面。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海计划到2027年底前全面实现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化

    2024年8月20日

    据elective报道,上海日前公布计划,将彻底更新其公交和出租车网络,力争在2027年底前全面实现新能源化。这一目标是在该市最新的交通领域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专项工作方案中披露的。根据该方案,上海计划从2024年至2027年,每年将超过9%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内,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将新增约6,200辆新能源公交车和11,000辆新能源出租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为实现到2027年底前新能源出租车达到11,000辆的目标,上海预计每年将更新约2,800辆新能源汽车。为实现这一目标,所有新购的出租车都将是新能源车型。此外,作为推动公交车电动化的举措之一,上海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燃料电池公交车的试点运营范围。上海市的目标是到2027年,每年向公共交通系统引入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包括纯电动公交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极氪汽车推出全新升级的2025款极氪001和极氪007车型

    2024年8月20日

    意义: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汽车日前推出了全新升级的2025款极氪001电动跨界车与2025款极氪007电动轿车。

    展望:在售价超过20万元的细分市场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日益受到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技术的推动。因此,极氪在产品升级上更加关注提升新车型的智能座舱系统和智驾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车辆外观设计上的调整。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制造商极氪汽车日前推出了全新升级的2025款极氪001电动跨界车与2025款极氪007电动轿车。


    Source: Zeekr

    2025款极氪001

    极氪在2025款001电动跨界车的阵容中新增了一款入门级后驱车型,该车型搭载了95千瓦时(kWh)磷酸铁锂(LFP)电池。与2024款入门级车型相比,新款95千瓦时车型将001的起售价下调了10,000元人民币,至259,000元人民币(约合36,000美元)。新款001还迎来了重大升级,以增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除了入门级车型外,新款001的全系车型均标配了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其算力高达每秒508万亿次运算(TOPS)。001搭载由激光雷达传感器支持的极氪A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该系统具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可用于城市驾驶环境,包括通勤自动驾驶和记忆泊车功能,计划于2024年底前部署。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门到门”自动驾驶功能。新款001还对车辆智能座舱进行了升级。极氪OS系统现已融入全新人工智能(AI)功能,以精准处理驾驶员的指令,实现对车辆各项设置的控制。

    2025款极氪007

    2025款极氪007纯电轿车的起售价为209,900元人民币,较2024款车型的起售价下调了20,000元人民币。极氪新款007保留了后驱和四驱动力系统版本;并且该车型还搭载了自主研发的75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这款超充电池仅需约11分钟即可从10%的电量迅速充至80%。在后驱基础版车型中,75千瓦时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到616公里。对于需要更长续航里程的客户,极氪还提供了100千瓦时电池选项,从而将续航里程提升至最多870公里。得益于全新动力系统软件策略升级,双电机四驱版00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4秒。后驱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秒。全系2025款车型均标配激光雷达传感器和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统。极氪计划按照与001 AD自动驾驶系统相同的时间,同步在007车型上部署升级后的自动驾驶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正在放缓,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实现其销售增长目标的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极氪在市场上拥有四款车型,并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新推出两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在售价超过20万元的细分市场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日益受到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技术的推动。因此,极氪在产品升级上更加关注提升新车型的智能座舱系统和智驾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车辆外观设计上的调整。

    新款001和007对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座舱功能和动力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两款2025款车型现均搭载了英伟达的计算系统,并配备激光雷达以增强车辆感知能力。这些升级旨在使001和007能够在城市驾驶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更加出色的自动驾驶体验,从而与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和华为等汽车制造商推出的新车型展开竞争。不过,极氪车型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引发了一些客户的投诉,因为2024款001车型于今年2月刚刚上市,2024款007电动轿车也相对较新,于2023年12月上市销售。从市场角度来看,该品牌激进的产品更新周期将有助于极氪实现今年销售230,000辆汽车的目标。2024年前七个月,极氪累计交付量为103,523辆。其中,001和007车型占该品牌1月至7月总交付量的90%以上。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汽车在意大利建厂,生产方面处于领先

    2024年8月13日

    据报道,东风汽车集团正在与意大利政府就在该国设立汽车生产基地进行深入谈判。据接近此事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根据当前讨论的方案,意大利政府可能会参与此次投资,并持有少量股权,东风汽车则计划利用该生产基地向欧洲其他地区供应汽车。此外,消息人士还表示,该潜在合作还可能吸引来自其他方面的投资,包括意大利汽车供应链中的企业。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报道发布的背后,正值意大利政努力吸引除该国现有车企之外的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车辆生产投资之际。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意大利政府试图减少该国汽车行业对Stellantis的依赖,同时推动国内汽车生产商将其轻型汽车年产量增长至100万辆。目前有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与意大利政府展开投资洽谈,其中包括奇瑞汽车,该公司已计划在西班牙组装汽车,并与土耳其政府就类似合作进行谈判。意大利政府此前已确认,早在2024年4月就与东风汽车集团举行了会谈,如果最新报道属实,则表明双方谈判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东风汽车集团目前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销售东风小康品牌的产品。不过,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未来几年,在岚图品牌的支持下,东风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将会实现增长。如果此次合作计划得以顺利实现,其部分车型可能会在该工厂生产。东风汽车可能也会考虑生产岚图品牌之外更受欧洲市场欢迎的小型车型,如微型车和紧凑型跨界车,以推动销量实现更快增长。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华为与北汽推出首款联合开发的高端电动轿车

    2024年8月13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合作的享界品牌日前推出了旗下首款电动车型。享界S9是一款豪华型纯电动轿车,其市场定位对标德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的行政级豪华轿车。新车型采用了华为800V高压架构,并标配由宁德时代提供的100千瓦时快充电池。在续航表现方面,后轮驱动版车型S9 Max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可达816公里,配备双电机的四轮驱动版车型S9 Ultra的续航里程为712公里。除了搭载华为鸿蒙4.0智能座舱系统外,S9还配备了华为最新的ADS 3.0智驾系统。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支持点到点自动驾驶,并且能够在车内无驾驶员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泊车。S9配备了空气悬架和可变阻尼减震器,以提升车辆操控性和乘坐体验。此外,S9还拥有2080W功率华为音响系统和32英寸后排投影屏幕等配置。S9的售价范围在399,800元(约合55,850美元)至449,800元之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两年,中国高端大型轿车市场实现了稳健的销量增长,吸引了包括蔚来汽车、小米汽车和华为在内的众多本土车企在该细分市场上纷纷推出新车型。在中国的高端E级轿车市场中,奔驰、奥迪和宝马等德国汽车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华为计划通过推出搭载其最新电动汽车技术的享界S9,以挑战全球汽车制造商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的领导地位。享界S9也是华为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合作推出的首款车型。近年来,两家公司一直开展合作,并将华为的汽车技术融入极狐品牌的车型中,尽管这个由北汽集团支持的电动汽车品牌在中国尚未获得市场的认可。在40万元及以上的价格区间,享界S9还将与蔚来旗舰级电动轿车ET7展开竞争,2023年ET7的新车注册量达到了6,792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米和奇瑞汽车计划在国内新建工厂

    2024年8月6日

    意义:中国汽车制造商小米汽车和奇瑞汽车正在扩大其在国内主要制造基地的生产能力,以支持新车型的推出。

    展望:在全球汽车制造商因销售放缓而纷纷削减在华汽车产量之际,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扩大其在华的产能。


    Source: Getty Images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米汽车和奇瑞汽车正在扩大其在国内主要制造基地的生产能力,以支持新车型的推出。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子公司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以约8.42亿元人民币(约合1.16亿美元)的价格在北京亦庄新城购得土地。此次购地表明,小米将推进其北京工厂的二期建设计划。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米汽车今年早些时候在北京亦庄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该工厂一期产能为15万辆,二期项目的扩建将使工厂年产能增加一倍至30万辆。随着小米首款车型SU7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小米预计将于2025年在北京开始生产第二款车型。小米汽车首席执行官雷军预计,公司将于11月达到10万辆交付的里程碑。为实现这一目标,小米自6月起在北京工厂启动了双班制生产。

    另据报道,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奇瑞汽车已启动芜湖新工厂相关项目的招标程序。据中国商业媒体公司财联社报道,这座新工厂亦称“北湾项目”,是奇瑞芜湖超级工厂项目的一部分。媒体报道称,该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2023年,奇瑞芜湖超级一工厂投产,负责生产瑞虎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目前,奇瑞正在加速建设超级二工厂,该工厂的设计年产能为50万辆。这些新的生产设施为奇瑞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商奠定了基础。凭借强劲的汽车出口表现,2023年奇瑞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53%,达到188万辆。这一势头继续持续至2024年,该公司上半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根据其最新发布的销售报告,2024年前六个月,奇瑞的汽车出口量也有所增长,同比增长29%,达到535,158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全球车企因销售放缓而纷纷削减在华汽车产量之际,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扩大其在华的产能。本田因市场对其燃油车型的需求下降,将关闭在华的一家工厂。本田宣布的减产将使公司削减约20%的在华产能,以应对其车型需求的下降。此外,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近年来已将其在华业务重心转向出口,而非推动其国内销量增长。为利用在华的闲置产能,2024年上半年起亚将其近一半的在华产量出口至全球市场。


    Source: Getty Images

    对于奇瑞等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已成为其支撑销量的关键。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奇瑞已成为中国车企中领先的汽车出口商。该公司在芜湖启动的新建工厂项目表明,其意图将中国打造成为主要的生产基地及出口枢纽,以服务于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市场。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西班牙和肯尼亚等国家建立本地组装厂,以全散件组装形式进行生产,不过这些海外工厂仅会针对特定市场生产数量有限的车型。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小米等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行业提供了机会。小米在其首个生产年度有望实现10万辆电动汽车的交付目标。高性能电动轿车SU7的订单量在第二季度迎来激增,不过进入到第三季度增长有所放缓。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阵容,推出全新SUV车型和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吸引大众市场的购车者。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品牌产量达成40万辆里程碑

    2024年8月6日

    7月29日,由华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联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庆祝其产量达成40万辆里程碑。在重庆工厂下线的第40万辆新车车型是一款M9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M7和M9 SUV是问界产品阵容中最畅销的车型,两款车型均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动力选择。凭借配备华为最新智驾技术的问界M系列车型的成功,华为正迅速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华为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技术是推动M9等车型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车型深受高端汽车消费者的青睐。这款高端SUV在中国的起售价达到了469,800元(约合64,700美元)。华为表示,截至6月26日,M9车型累计大定已突破10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美国将至少推迟两周对中国产品加征进口关税

    2024年8月6日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7月30日表示,对电动汽车及其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的部分措施的实施时间将推迟至少两周。这些关税原定于8月1日生效,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收到了1,100多份意见,预计将在8月做出最终决定。这些关税措施将在最终决定发布大约两周后生效。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美国计划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100%以上的关税,这一关税水平是中国贸易伙伴中最高的。中国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请,旨在解决与美国在电动汽车(EV)及其技术方面的政策争端。美国政府对进口中国纯电动汽车(BEV)加征关税的强硬立场也促使其他西方国家设置极高的贸易壁垒,以阻止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电动汽车进入其市场。目前,加拿大正在审慎考虑采取类似措施,以保护本国汽车行业免受来自中国的竞争。今年7月,欧盟在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发起调查后,已对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实施了临时性关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最高税率为37.6%,与美国的关税上调幅度相比,这一税率显得较为温和,并且可能在8月生效,欧盟仍打算向欧盟以外的汽车制造商开放市场,并渴望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和江淮汽车将于2025年上半年联手推出首款高端车型

    2024年7月30日


    意义: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与华为合作开发的首款车型。这款新车型是一款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展望:随着华为将其车系品牌的所有权转让给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这家科技巨头目前仍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个支持其车企合作伙伴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


    Source: Luxeed

    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与华为合作开发的首款车型。这款新车型是一款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江淮汽车已经完成了生产华为与江淮合作车型的工厂建设,该工厂年产能达到了20万辆。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首次透露了华为与江淮合作打造的品牌名。尊界将成为华为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的第四个品牌。今年6月,与华为合作生产问界品牌车型的车企赛力斯宣布,已经以25亿元人民币(约合3.44亿美元)的价格从华为手中收购了问界品牌。对于此次品牌收购交易,余承东表示,这是出于合规考虑,因为国家法规要求汽车品牌必须由汽车制造商拥有。今年早些时候,华为已通过单独交易,将享界、和智界品牌的所有权分别转让给了北汽集团和奇瑞汽车。

    华为与奇瑞合作在去年推出了智界S7电动轿车。智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上市。华为与北汽集团合作打造了享界S9电动轿车,这是一款大型豪华行政轿车,旨在与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奥迪A8等车型展开竞争。享界S9的预售价格为45万元人民币(约合6.18万美元)起。华为与江淮的合作将专注于基于X6平台开发高端新能源汽车(NEV)。这一新能源汽车专用架构将支持生产包括轿车、SUV、MPV和跨界车在内的各种车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中国媒体36氪报道,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部门在2024年前七个月的营收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2023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47亿元人民币和21亿元人民币。余承东在今年3月举行的一场汽车行业会议上表示,预计该业务部门将在2024年实现盈利,这主要是因为配备华为智驾技术的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大幅增长。华为与东风汽车支持的赛力斯联合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旗下车型销量的持续增长,有力地证明了华为在智能汽车技术开发方面的实力。由于市场对配备华为智驾技术新车型的需求不断上升,赛力斯旗下的问界品牌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销量超过18万辆。该品牌两款最畅销车型问界M7和问界M9 SUV均搭载了华为全栈汽车解决方案,涵盖电驱系统、照明、智能座舱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华为将其车系品牌的所有权转让给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这家科技巨头目前仍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个支持其车企合作伙伴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尽管华为本身并不参与车辆制造,且多次声称不会推出自己的汽车品牌,但问界品牌的成功已经表明华为作为汽车行业重要参与者的实力及其在购车者中的强大品牌吸引力。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与大众成立联合开发项目组,推出全新电动汽车架构

    2024年7月30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日前在广州和合肥成立联合开发项目组,以便双方工程师能够密切合作,加快全新电子/电气(E/E)架构技术的研发进程。两家汽车制造商于7月22日签署协议,共同为基于大众CMP平台和MEB平台的所有本地生产车辆开发全新的电动汽车架构。小鹏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联合开发项目组的密切技术合作,首款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大约24个月内实现量产(SOP)。”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汽车集团于2023年12月收购了小鹏汽车4.99%的股份,成为这家中国车企的战略投资者。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系统开发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尽管小鹏汽车近年来在市场上推出了多款纯电动汽车,但该车企目前尚未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无疑将扩大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行业作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能力。这笔交易还将帮助大众汽车缩小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软件架构开发方面的差距。从2026年起,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将被部署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生产的所有电动汽车上。此外,大众汽车还进一步深化了与中国上汽集团的合作,共同推进奥迪车型数字架构的开发。两家公司将于2025年开始基于奥迪智能数字平台推出新款纯电动汽车。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英国政府考虑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的影响

    2024年7月30日


    据彭博社报道,英国新政府正在考虑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对该国汽车市场的影响。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与近期任命的英国商业与贸易部国务大臣Jonathan Reynolds举行会议后,英国商业与贸易部(DBT)表示,Reynolds对这一问题保持警惕,而英国政府则对此表示关切。不过,在一份总结双方谈判的声明中,英国商业与贸易部补充称:“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考虑到英国汽车行业的出口,并根据英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关于此事的讨论与评论,是在全球其他市场担心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激增会对当地汽车生产商造成不利影响,而采取应对措施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措施包括美国政府已采取的新关税措施,以及欧盟委员会自7月初起实施的临时关税,这些关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确定。由于英国已经脱欧,英国在是否需要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的问题上拥有自主决策权,但也要审慎考虑此举可能对紧密贸易伙伴产生的影响。然而,英国在此问题上采取的任何旨在维护本土汽车产业的措施,都可能让英国面临类似欧盟当前所遭遇的报复性措施的风险。英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可能对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品牌产生重大影响,该乘用车品牌目前在英国国内市场中排名第十一,名爵旗下的MG4及MG ZS等改款车型推动了其销量增长。不过,该品牌的销量也得到了具有竞争力的燃油车型的支持。此外,比亚迪、奇瑞、长城汽车等新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些车企迄今均已在英国市场进行了布局。与欧盟一样,英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可能冲击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在全球销售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包括即将推出的达契亚Spring、沃尔沃EX30和新一代纯电版Mini,尽管后两款车型已规划未来几年内在欧洲本土投产。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就美国电动汽车政策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2024年7月23日


    中国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请,以解决与美国就其针对中国大陆电动汽车(EV)及其电动汽车技术的政策所引发的贸易争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已请求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一个专家组来审查美国的政策。中国于2024年3月就“2022年通过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为消费者和制造商提供税收抵免措施”这一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路透社援引中国商务部发表的一份声明称,《通胀削减法案》“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成员的产品排除在外,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高能源绿色转型成本……我们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停止滥用产业政策损害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大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关税和其他经济措施的风险正日益增加,这些国家担心中国将以更低成本的市场进入来削弱本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电池和关键汽车原材料的本地生产和采购要求,才有资格享受消费者激励。中国商务部的声明似乎并未提到美国即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计划。然而,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提高进口关税的国家。欧盟将就是否延长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临时关税措施进行投票;土耳其也已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新关税;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在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奇瑞与华为将扩大智界车型阵容,推出R7轿跑SUV

    2024年7月23日


    由奇瑞与华为联手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智界将在不久后推出一款新车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备案信息,智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智界R7将是一款中型轿跑SUV。智界R7的车长为4,956毫米、车宽为1,981毫米、车高为1,634毫米,轴距为2,950毫米。智界R7基于800V架构开发,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R7的起售价预计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1,308美元)。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智界R7将与智界S7轿车共享相同的动力系统,两者均搭载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中,前驱版车型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15千瓦,而四驱版车型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65千瓦。两款车型均由奇瑞芜湖工厂生产。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4年两款车型的合计产量将达到5万辆,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至6.5万辆。此外,华为还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合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始生产一款全新的豪华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和江淮汽车将于2025年上半年联手推出首款高端车型

    2024年7月30日


    意义: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与华为合作开发的首款车型。这款新车型是一款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展望:随着华为将其车系品牌的所有权转让给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这家科技巨头目前仍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个支持其车企合作伙伴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


    Source: Luxeed

    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与华为合作开发的首款车型。这款新车型是一款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江淮汽车已经完成了生产华为与江淮合作车型的工厂建设,该工厂年产能达到了20万辆。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首次透露了华为与江淮合作打造的品牌名。尊界将成为华为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的第四个品牌。今年6月,与华为合作生产问界品牌车型的车企赛力斯宣布,已经以25亿元人民币(约合3.44亿美元)的价格从华为手中收购了问界品牌。对于此次品牌收购交易,余承东表示,这是出于合规考虑,因为国家法规要求汽车品牌必须由汽车制造商拥有。今年早些时候,华为已通过单独交易,将享界、和智界品牌的所有权分别转让给了北汽集团和奇瑞汽车。

    华为与奇瑞合作在去年推出了智界S7电动轿车。智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上市。华为与北汽集团合作打造了享界S9电动轿车,这是一款大型豪华行政轿车,旨在与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奥迪A8等车型展开竞争。享界S9的预售价格为45万元人民币(约合6.18万美元)起。华为与江淮的合作将专注于基于X6平台开发高端新能源汽车(NEV)。这一新能源汽车专用架构将支持生产包括轿车、SUV、MPV和跨界车在内的各种车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中国媒体36氪报道,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部门在2024年前七个月的营收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2023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47亿元人民币和21亿元人民币。余承东在今年3月举行的一场汽车行业会议上表示,预计该业务部门将在2024年实现盈利,这主要是因为配备华为智驾技术的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大幅增长。华为与东风汽车支持的赛力斯联合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旗下车型销量的持续增长,有力地证明了华为在智能汽车技术开发方面的实力。由于市场对配备华为智驾技术新车型的需求不断上升,赛力斯旗下的问界品牌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销量超过18万辆。该品牌两款最畅销车型问界M7和问界M9 SUV均搭载了华为全栈汽车解决方案,涵盖电驱系统、照明、智能座舱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华为将其车系品牌的所有权转让给其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这家科技巨头目前仍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个支持其车企合作伙伴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尽管华为本身并不参与车辆制造,且多次声称不会推出自己的汽车品牌,但问界品牌的成功已经表明华为作为汽车行业重要参与者的实力及其在购车者中的强大品牌吸引力。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与大众成立联合开发项目组,推出全新电动汽车架构

    2024年7月30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日前在广州和合肥成立联合开发项目组,以便双方工程师能够密切合作,加快全新电子/电气(E/E)架构技术的研发进程。两家汽车制造商于7月22日签署协议,共同为基于大众CMP平台和MEB平台的所有本地生产车辆开发全新的电动汽车架构。小鹏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联合开发项目组的密切技术合作,首款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大约24个月内实现量产(SOP)。”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汽车集团于2023年12月收购了小鹏汽车4.99%的股份,成为这家中国车企的战略投资者。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系统开发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尽管小鹏汽车近年来在市场上推出了多款纯电动汽车,但该车企目前尚未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无疑将扩大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行业作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能力。这笔交易还将帮助大众汽车缩小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软件架构开发方面的差距。从2026年起,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将被部署到大众汽车在中国生产的所有电动汽车上。此外,大众汽车还进一步深化了与中国上汽集团的合作,共同推进奥迪车型数字架构的开发。两家公司将于2025年开始基于奥迪智能数字平台推出新款纯电动汽车。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英国政府考虑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的影响

    2024年7月30日


    据彭博社报道,英国新政府正在考虑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对该国汽车市场的影响。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与近期任命的英国商业与贸易部国务大臣Jonathan Reynolds举行会议后,英国商业与贸易部(DBT)表示,Reynolds对这一问题保持警惕,而英国政府则对此表示关切。不过,在一份总结双方谈判的声明中,英国商业与贸易部补充称:“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考虑到英国汽车行业的出口,并根据英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关于此事的讨论与评论,是在全球其他市场担心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激增会对当地汽车生产商造成不利影响,而采取应对措施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措施包括美国政府已采取的新关税措施,以及欧盟委员会自7月初起实施的临时关税,这些关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确定。由于英国已经脱欧,英国在是否需要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的问题上拥有自主决策权,但也要审慎考虑此举可能对紧密贸易伙伴产生的影响。然而,英国在此问题上采取的任何旨在维护本土汽车产业的措施,都可能让英国面临类似欧盟当前所遭遇的报复性措施的风险。英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可能对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品牌产生重大影响,该乘用车品牌目前在英国国内市场中排名第十一,名爵旗下的MG4及MG ZS等改款车型推动了其销量增长。不过,该品牌的销量也得到了具有竞争力的燃油车型的支持。此外,比亚迪、奇瑞、长城汽车等新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些车企迄今均已在英国市场进行了布局。与欧盟一样,英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可能冲击在中国生产汽车并在全球销售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包括即将推出的达契亚Spring、沃尔沃EX30和新一代纯电版Mini,尽管后两款车型已规划未来几年内在欧洲本土投产。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就美国电动汽车政策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2024年7月23日


    中国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请,以解决与美国就其针对中国大陆电动汽车(EV)及其电动汽车技术的政策所引发的贸易争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已请求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一个专家组来审查美国的政策。中国于2024年3月就“2022年通过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为消费者和制造商提供税收抵免措施”这一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路透社援引中国商务部发表的一份声明称,《通胀削减法案》“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成员的产品排除在外,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高能源绿色转型成本……我们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停止滥用产业政策损害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大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关税和其他经济措施的风险正日益增加,这些国家担心中国将以更低成本的市场进入来削弱本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电池和关键汽车原材料的本地生产和采购要求,才有资格享受消费者激励。中国商务部的声明似乎并未提到美国即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计划。然而,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提高进口关税的国家。欧盟将就是否延长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临时关税措施进行投票;土耳其也已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新关税;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在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奇瑞与华为将扩大智界车型阵容,推出R7轿跑SUV

    2024年7月23日


    由奇瑞与华为联手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智界将在不久后推出一款新车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备案信息,智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智界R7将是一款中型轿跑SUV。智界R7的车长为4,956毫米、车宽为1,981毫米、车高为1,634毫米,轴距为2,950毫米。智界R7基于800V架构开发,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R7的起售价预计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1,308美元)。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智界R7将与智界S7轿车共享相同的动力系统,两者均搭载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中,前驱版车型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15千瓦,而四驱版车型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65千瓦。两款车型均由奇瑞芜湖工厂生产。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4年两款车型的合计产量将达到5万辆,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至6.5万辆。此外,华为还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合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始生产一款全新的豪华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新的安全法规将给汽车制造商带来挑战

    2024年7月16日


    对于大多数汽车行业的外行人而言,UNECE R155法规可能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于业内人士而言,这项新法规正掀起大量讨论,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汽车制造商未来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这一基本问题的讨论。对于行业外部人士而言,他们与R155法规的最近一次接触可能是保时捷因合规问题于2024年初在欧洲停止销售Macan燃油版车型的新闻。

    乍看之下,人们或许会误以为这又是另一项关于电动汽车的强制性规定。但事实并非如此,R155法规的核心聚焦于网络安全。它不仅仅局限于车辆生产启动时的网络安全,而是贯穿车辆整个生命周期。

    随着车辆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其面临的网络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多。一个专注于通过一系列黑客攻击行动揭露汽车安全漏洞的新兴行业正迅速崛起。著名的黑客攻击案例包括从澳大利亚的一个泳池边远程控制英格兰北部的日产Leaf,以及腾讯科恩实验室在2016年的成功入侵特斯拉车型。R155法规的出台旨在减少此类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

    该法规要求采取一系列系统性措施,如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执行渗透测试以及建立强大的事件响应机制,以减轻网络威胁。法规还强调要建立安全的软件更新管理系统,确保车辆能够通过最新的软件更新来维护其安全性。


    Source: Getty Images

    R155法规的影响超出了车辆本身,它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并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对于拥有众多车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内管理风险无疑极具挑战性。因此,这些汽车制造商现在正努力将安全性纳入车辆设计,并确保全面合规,以避免可能面临的处罚及车辆认证的撤销。

    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向合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CSMS)的过渡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成本方面的考量。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对两款采用较老的分布式电子/电气(E/E)架构设计的车型(一款A级车和一款豪华D级车)进行的最新估算,即便对于功能较少的A级车而言,现有车型的合规实施成本也可能轻松突破100万美元。因此,对于那些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或销量较低的车型而言,停止销售是完全合理的。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欧盟针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临时加征关税措施在双方谈判期间正式生效

    2024年7月16日


    意义:欧盟委员会在7月4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确认,对中国纯电动汽车(BEV)加征的临时反补贴税将于7月5日正式生效。

    展望:欧盟设定的关税无疑会让那些试图通过进军欧洲市场以避开国内激烈竞争的小型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减缓步伐。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挡像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他们希望利用其在电池、电机及软件架构等关键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加速向全球市场扩张。

    继6月12日就对中国纯电动汽车(BEV)临时加征进口关税发表初步声明后,欧盟委员会在7月4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确认,临时反补贴税将于7月5日正式生效。欧盟委员会表示,根据其对中国产电动乘用车展开的反补贴调查,其得出的调查结论是,中国纯电动汽车价值链受到了不公平补贴的支持,这一举措会对欧盟本土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构成潜在的经济损害威胁。调查还审查了这些措施对欧盟纯电动汽车进口商、用户和消费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欧盟委员会根据中国车企在此次调查中的合作程度,决定对调查重点关注的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比亚迪和吉利集团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与6月12日公告中宣布的税率相比,自7月5日起生效的针对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的临时关税略有下调,但针对比亚迪的关税则保持不变。比亚迪在欧盟销售的中国产汽车需额外缴纳17.4%的关税。吉利集团和上汽集团的临时加征关税分别为19.9%和37.6%,而之前宣布的税率分别为20%和38.1%。其他在调查中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加征关税为37.6%。欧盟在声明中表示:“根据相关方对计算准确性提出的意见,临时关税与2024年6月12日预先披露的税率相比略有下调。”

    这些临时关税措施最多将持续四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欧盟成员国将通过投票对正式关税作出最终决定。正式关税的有效期为五年。对于向欧盟出口汽车最多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而言,欧盟委员会表示,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最终阶段可能会获得一个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

    中国商务部于7月4日表示,双方已就关税问题举行了多轮技术性谈判。外交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我们希望中欧双方相向而行,体现诚意,尽快推进磋商进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洲委员会于2023年9月启动了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调查。过去几周,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及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举行了会谈,试图阻止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临时加征关税。随着美国已正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2.5%的关税,加拿大也在考虑采取类似的关税措施,欧盟新实施临时加征关税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担忧,即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并被迫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地方。


    Source:Getty Images

    德国汽车制造商及其汽车产业强烈反对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进口关税。在关税生效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为推动双方谈判做了最后的努力,敦促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计划。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欧盟的反补贴关税不仅会影响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还会特别影响欧洲车企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因为从中国进口到欧盟的车辆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该协会还提醒中国可能采取的关税反制措施,近期有报道表明,中国汽车制造商已要求中国政府对排量较大的欧盟产汽车征收进口关税。2023年,中国是德国产汽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大众汽车于7月4日表示,“征收额外关税通常并不利于提升欧洲汽车行业的长期竞争力,我们对此表示反对。”宝马汽车则表示,这些临时加征关税措施将导致双方汽车贸易陷入“僵局”并“严重违反自由贸易原则”。

    欧盟设定的高额关税无疑会让那些试图通过进军欧洲市场以避开国内激烈竞争的小型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减缓步伐。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挡像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他们希望利用其在电池、电机及软件架构等关键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加速向全球市场扩张。比亚迪目前正在东南亚等地区迅速扩张,并建立用于出口的制造中心。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将在匈牙利建立欧洲工厂。对于欧盟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现在或许将迎来电动汽车的价格上涨。特斯拉、名爵及蔚来汽车已纷纷表态,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他们可能会提高其车型在欧洲的售价。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希望通过2024欧洲杯营销扩大在德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2024年7月9日


    据路透社报道,比亚迪正希望从其对2024欧洲杯的巨额赞助、广告及市场营销战略中获得丰厚回报,这项足球赛事目前正在德国举行。任何观看欧洲杯的观众都会注意到,比亚迪斥巨资购买了场边的电子广告牌。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提供了300辆汽车为赛事的VIP和官员提供专属交通服务,并通过配套的电视广告节目启动了规模庞大的赞助和营销攻势。此外,比亚迪还在赛事的球迷互动区展示其产品。一些营销专家认为,德国本土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放任比亚迪在2024欧洲杯的媒体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一个战略失误。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市场营销学院负责人Marko Sarstedt在谈到这两家车企之间的营销竞争时表示:“比亚迪的赞助不仅提升了该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更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将舞台拱手让给比亚迪会让大众汽车的电动汽车战略面临风险。”不过,大众汽车对其当前的营销策略以及将2024欧洲杯广告舞台让给比亚迪持开放态度。一位大众汽车发言人表示:“比亚迪选择在我们的主场赞助2024欧洲杯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现象,我们将从容应对。”他进一步强调,大众汽车集团仍将通过持续支持包括德国在内的五支国家队,展示其品牌影响力。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对2024欧洲杯的巨大赞助投入和营销攻势,彰显了其进军欧洲市场的决心与重视。对于一个新兴品牌而言,建立品牌知名度至关重要,因此,在进入欧洲市场初期不惜重金投入营销是值得的。尽管比亚迪仍面临欧盟可能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加征进口关税的挑战,但在三大中国纯电动汽车进口商中,比亚迪面临的额外关税增幅最低,仅为17.4%(相比吉利的20%和上汽集团的38.1%),而这是在欧盟已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10%的进口关税基础上加征的。不过,比亚迪仍希望欧盟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当前谈判能够达成某种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加征关税。如果最终实施加征关税,无疑将对比亚迪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显著影响。不过,庞大的营销投入可能有助于提高比亚迪在欧洲的品牌知名度,但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这对短期销量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今年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预计将从去年的4,000辆增长至13,000辆。预计这一数字将在2025年升至32,000辆,2026年更是有望达到41,000辆。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极氪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

    2024年7月9日


    据路透社报道,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纯电动汽车(BEV)品牌极氪汽车在俄罗斯市场越来越引人注目。莫斯科Frank-Auto汽车经销商负责人Irina Frank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公司已在俄罗斯销售超过8,000辆汽车。Frank-Auto负责在俄罗斯市场进口和销售极氪汽车,其中价格约为400万卢布(合46,000美元)的入门级热门车型极氪X是销量最高的车型。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俄乌冲突及此后外国汽车制造商的集体撤出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这些销售机会主要集中在价格亲民且更易接受的市场区间,但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相对富裕的消费者开始有兴趣购买并驾驶纯电动汽车。此前,这些消费者的首选品牌通常是特斯拉,特斯拉在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几年间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然而,随着特斯拉撤出俄罗斯,极氪汽车正有望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值得一提的是,极氪销量达到8,000辆是在俄罗斯没有官方经销商的情况下实现的。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俄罗斯看到的极氪汽车都源自于个人的购买行为。极氪汽车在俄罗斯并未部署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也没有在俄罗斯开展其他相关业务,因此我们无法为通过未经授权渠道销售的车辆提供基本的售后、保修或远程支持服务。”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考虑向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补贴,以阻止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2024年7月2日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表示,如果德国能够说服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拟加征关税的决定,那么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因此受益。据该报道,中国政府可能会考虑降低欧盟大排量汽车的进口关税,希望以此换取欧盟委员会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拟加征关税的计划。中国目前对欧盟生产的乘用车征收15%的进口关税。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6月22日北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向德国副总理Robert Habeck提示,欧盟取消进口关税计划可能会给德国车企带来好处。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彭博社报道的两位政府高官之间的对话表明,中国正试图通过向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提供激励措施来推动与欧盟的谈判取得进展。其他国家后续可能也会效仿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促使北京方面利用与德国的密切关系来对欧盟即将于7月4日生效的临时关税措施施加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寻求与欧洲友好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缓解全球市场上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带来的影响。6月24日,中国宣布将深化与波兰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物流等领域的投资。这一伙伴关系还将促进波兰产品对华出口。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加拿大政府考虑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2024年7月2日

    加拿大正计划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在提出新的关税政策之前,加拿大政府需要经过一个为期30天的公众意见咨询期。加拿大财政部长Chrystia Freeland于2024年6月24日宣布了这一消息,同时还提出了可能采取的其他措施,包括调整加拿大联邦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政策,使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无法享受减免资格。《汽车新闻》援引Freeland的话报道称,正在考虑对中国大陆“在加拿大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做进一步限制”。她表示:“政府计划动用一切可能的工具,因为加拿大的汽车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国家主导的产能过剩政策的不公平竞争,这正削弱加拿大电动汽车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撰写本文时,具体的关税提案仍在制定中。虽然从中国大陆进口到加拿大的电动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但有报道称,其中大部分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而不是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尽管欧盟和美国已经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加拿大汽车行业在短期内可能并不会因为从中国大陆进口电动汽车而遭受太多损失。据报道,中国是加拿大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可能使加拿大难以作出加征关税的决定。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中国商用车品牌福田计划在巴西引进五款车型并在当地生产

    2024年6月25日

    据《汽车商业》报道,中国商用车制造商福田汽车计划通过本地化生产等措施,到2028年在巴西占据10%的市场份额。据报道,福田汽车将首先向巴西推出一系列进口车型,包括重型商用车以及多个中型皮卡和微型卡车车型。福田汽车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巴西的本地化生产,并将与合作伙伴共同生产车重9吨的Aumark卡车。巴西《汽车商业》网站并未披露这一合作相关的投资细节。报道称,巴西10%的市场份额意味着福田每年将销售13,000至15,000辆卡车。福田计划覆盖所有商用车细分市场,包括皮卡、轻卡以及中、重型卡车。福田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其位于巴西的销售网络,从目前的约30个网点增加至2024年底的50个,随后在2025年和2026年,将分别增加至80个和100个。Aumark卡车目前已巴西上市,新一代车重3.5吨的Aumark S 315中型商用车计划于8月上市。这款卡车将搭载2.5升康明斯发动机,并提供手动变速箱或自动变速箱选择。五速变速箱来自采埃孚公司。预计到11月,车重达17吨的Auman 17T将进入巴西市场,该车将搭载4.5升康明斯四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福田汽车的目标是在巴西销售超过800辆Auman 17T。据报道称,福田汽车还计划推出两款Wonder迷你卡车,分别提供单排座和双排座配置,旨在提供最后一英里配送解决方案。单排座版本的额定载重量为1,495千克,双排座版本的额定载重量为1,245千克。两款车型均搭载一台1.6升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20马力,并配备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这款小型卡车还配备数字仪表盘、9英寸触摸屏、高级音响系统、自动空调、胎压监测系统和倒车雷达等配置。福田汽车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销售这两款车型。在车重1吨级皮卡车型方面,福田汽车计划推出Tunland V7和V9。两款车型均搭载2.0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并配备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输出功率达175马力。V7采用更适合城市使用的麦弗逊式悬挂系统,V9则更适合越野使用,采用叶片弹簧后桥和无天窗设计。Tunland的车长比丰田Hilux长30厘米,达到5.62米,轴距为3.35米。Tunland配备14.6英寸触摸屏、自动双区气候控制和电动座椅。Tunland卡车标配四轮驱动,并具有下坡辅助控制和后差速锁等功能。报道称,福田计划在2025年在巴西至少销售1,000辆该款卡车。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福田汽车已经宣布了针对巴西市场的宏伟目标。该公司计划转变其运营方式,通过其在巴西的子公司开展业务,而不是像此前那样与经销商合作。尽管福田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布局巴西市场,但其年销量一直低于200辆。将Tunland和Wonder卡车加入其产品阵容将使福田汽车进军新的细分市场。作为其在2028年实现10%市场份额目标的一部分,福田预计其在2025年将占据5%的市场份额,考虑到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销售预测数据中所反映的当前市场渗透率,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尽管福田汽车并非初入巴西市场,但它正试图加入到中国大陆对巴西进口汽车日益增长的浪潮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销售降温,尽管产量降幅较小,但向国外出口汽车对中国车企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拉丁美洲是一个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在轻型汽车领域,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到2024年,从中国大陆(包括西方品牌和中国大陆品牌)进口到巴西的汽车将达到约104,000辆,相比之下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37,200辆。关于中国大陆汽车品牌主要布局的巴西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已经有很多讨论。然而,尽管其中一款车型配备了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但福田在巴西的多数车型仍采用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不过该公司在其他市场正积极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并计划推出一款电动卡车。福田已在巴西市场深耕多年,其最新公告标志着该公司正努力扩大其在巴西市场的影响力。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销售预测数据,福田2021年在巴西的销量达到234辆(包括轻型和重型车辆),但随后销量有所下滑,预计在2024年销量将低于200辆。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菲律宾电动汽车协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推进电动汽车产业

    2024年6月25日

    菲律宾电动汽车协会(EVAP)日前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CCPIT-Auto)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共同合作并推动电动汽车(EV)行业的发展。据《马尼拉公报》报道,该协议是在中国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正式签署,菲律宾电动汽车协会主席Rommel Juan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出席了签字仪式。这份谅解备忘录聚焦于多个合作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制造、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两个组织还将共同努力,通过合资企业、投资和市场拓展举措来促进投资和市场发展。此外,这一合作还旨在倡导出台支持性政策并应对监管挑战,以确保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双方还将推动培训和能力建设计划,以提高电动汽车行业专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菲律宾电动汽车协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之间的这一合作预计将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和能力,推动两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这份谅解备忘录概述了多个关键的合作领域。同时,这一合作预计将推动菲律宾电动汽车制造、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取得进步。此外,还将通过合资企业、投资和市场拓展举措,提高两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这一最新进展也符合菲律宾政府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减少碳排放以及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以应对高昂燃料成本的目标。最近,菲律宾政府将其零关税计划(EO12)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零排放汽车(如电动汽车),并将持续至2028年。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华为推出智界R7 SUV

    2024年6月18日

    鸿蒙智行(HIMA)日前正式发布了其首款轿跑SUV,官方名称为智界R7,这款车型由华为和奇瑞在智界品牌下联手打造。据《CarNewsChina》援引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董事长余承东的话称,R7中的“R”代表“突破和颠覆”。智界R7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售价在30万元(约合41,400美元)至40万元之间。在车身尺寸方面,该车预计车长为4,956毫米,轴距为2,950毫米,定位为中大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智界R7预计将搭载华为最新的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图灵底盘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和4D毫米波雷达。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智界R7被归为一款D级SUV。该车基于与S7共享的“E0X”平台打造。智界R7将在奇瑞芜湖三厂生产。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该车型2024年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约16,000辆,在2025年将达到27,000辆左右。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到2025年,小米将把驾驶辅助研发团队人数增加一倍

    2024年6月18日

    据《日经亚洲》报道,作为中国电动汽车(EV)市场的新参与者,小米汽车计划到2025年将其驾驶辅助技术研发团队规模扩大一倍,达到2,000人。到今年年底,公司计划将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1,500名。小米计划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47亿元人民币(约合6.48亿美元),其中今年预算达到15亿元。公司将充分利用其在智能手机及其他业务中积累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其驾驶辅助功能。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于2021年宣布进军电动汽车市场。小米SU7是小米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自3月底上市以来,该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近关于SU7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其漫长的交付等待时间以及小米努力在其北京工厂提高该车型产量等方面。SU7主要在电动轿车市场上与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T5等车型竞争,尽管在发布之前,小米经常将豪华跑车保时捷Taycan作为SU7的对标产品。小米SU7具备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加速、减速和变道的能力,高配版本则可以完成在交叉路口转弯、障碍物规避以及狭窄空间泊车等智能操作。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长安汽车泰国公司与70家供应商签署意向书,提高零部件本土化率

    2024年6月18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长安汽车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近期在曼谷共同举办了一场采购日活动。超过300家泰国供应商参加了此次活动,长安汽车与70多家供应商签署了意向书(LoI),其中大部分是泰国本土企业。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到今年年底在泰国聘请超过600名当地员工,实现本土化率超过80%。报道还指出,长安汽车计划到2026年将本土化率提高至90%。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活动进一步彰显了长安汽车深耕泰国本土化市场的承诺。同时,这一举措是长安汽车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展示了对泰国市场的重视。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泰国建立海外客户联系中心、零部件和仓储设施、分销中心以及技术培训中心。自2023年进入泰国市场以来,长安汽车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至今,公司已在泰国投资了88.6亿泰铢(约合2.488亿美元),并在罗勇省开始建造一座占地600英亩的制造工厂。这座工厂将专注于生产右舵车辆,以出口到包括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南非在内的多个地区。在产品线方面,该工厂将涵盖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的生产。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该工厂年产量达到10万辆。今年早些时候,长安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目标是2024年在泰国销售2万辆电动汽车,并将泰国定位为其战略出口基地。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获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设立第三座工厂

    2024年6月11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已获准在中国建造第三座工厂。路透社援引蔚来汽车官方信息报道称,这座新工厂已经开始建造。该工厂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单班产能将达到10万辆。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并未提供工厂何时开始生产的具体信息。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目前在安徽拥有两座投产的汽车工厂。据报道,第三座工厂将主要专注于生产蔚来汽车新推出子品牌乐道旗下的车型,该品牌将于9月开始交付。蔚来汽车对乐道在中国市场成为畅销汽车品牌寄予了厚望。据蔚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乐道的车型将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以吸引面向家庭的购车者。该品牌旗下首款车型乐道L60是一款中型电动SUV,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展开竞争,2023年Model Y是中国最畅销的SUV,年度注册量达到了456,892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秦L DM-i PHEV开始在中国交付

    2024年6月11日

    比亚迪秦L轿车日前开始在中国开启交付。据汽车之家报道,首批秦L车辆于5月30日在西安举行的交付启动仪式上交付给客户。这家汽车制造商于5月28日正式开始在中国销售这款中型轿车。该车型是比亚迪首款采用其第五代插电式混动汽车技术的产品。


    Source: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秦L是比亚迪2024年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产品,该车进一步扩大了秦系列轿车产品阵容,以便与日系和德系汽车制造商在家庭轿车市场展开竞争。秦L及其姊妹车型海豹06均配备了比亚迪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燃油效率。比亚迪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制造商,累计销量超过360万辆。该公司也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研发领域的领导者。配备第五代DM-i PHEV技术的秦L在满油和满电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000公里。据称,该车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2.9升。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4马来西亚车展:车展收到2,620个订单,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展示最新技术

    2024年6月4日

    意义:今年在雪兰莪州马来西亚农业博览会公园(MAEPS)举行的2024马来西亚车展是该活动的第七届。此次活动由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下属机构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和物联网研究所(MARii)组织。

    展望:活动主办方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和物联网研究所(MARii)宣布,此次2024车展为参展汽车制造商带来了14亿林吉特销售额。车展共收获了2,620个车辆订单和13,799个销售意向,行业参与者之间共签署了15份谅解备忘录(MOU)和协议备忘录(MOA)。


    Source:The Malaysia Automotive Robotics and IoT Institute (MARii) website

    5月21日至26日举办的2024马来西亚车展(MAS 2024)已于近日闭幕。活动主办方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和物联网研究所(MARii)宣布,此次车展为参展汽车制造商带来了14亿林吉特(约合2.981亿美元)的销售额。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车展共收获了2,620个车辆订单和13,799个销售意向,行业参与者之间共签署了15份谅解备忘录(MOU)和协议备忘录(MOA)。本届车展共吸引了223,876名观众,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增长了17%。车展上共推出了47款新车型,旨在满足马来西亚和区域市场的需求。参观者享受了互动式试驾和具有挑战性的4×4越野赛道,让他们充分探索了各款车型的性能和功能,车展共接待了6,263次试驾和试乘。

    此次车展展示了从概念车到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ICE)、自动驾驶汽车(AV)演示、改装车、经典汽车、露营车和军用车辆在内的一系列展品。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车型(xEV)占到了展出车辆的50%,这反映出马来西亚2020年国家汽车政策(NAP)和《2030年新工业总体计划》(NIMP 2030)对更环保、更高效技术的重视。此次车展期间还举办了包括第50届马来西亚-中国汽车峰会和第13届亚洲汽车环境论坛(AAEF)在内的多个重要论坛和峰会。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国际人士,为不断发展的汽车行业提供了全球视角。

    主要车型发布

    2024马来西亚车展吸引了包括特斯拉、Stellantis NV、哪吒汽车、日产汽车、Smart马来西亚公司等众多全球车企的参与。特斯拉展示了其Model 3 Performance和Cybertruck车型,Stellantis NV则在成功推出标致408后,展示了旗下三个品牌的一系列车型。

    哪吒汽车首次在马来西亚展示了其全系车型,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四款主打车型,并将销售目标定为34,000辆。展出的车型包括哪吒X、哪吒V、哪吒GT和哪吒S。哪吒汽车副总裁周江表示:“马来西亚是我们全球三个核心市场之一。在未来三年内,我们计划推出四款主打车型,销售目标为34,000辆。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并计划设立50个销售网点,创造约3,000个工作岗位。”哪吒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分销商Intro Synergy的执行董事SM Azli拿督表示:“我们计划在2025年实现10,000辆的销量目标。位于真逢的全散件组装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这将使我们能够提供本地组装的哪吒车型,确保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更快的车辆交付。”

    Smart马来西亚公司推出了专为马来西亚市场定制的全新smart #3 SUV Coupe。长城汽车(GWM)则展示了坦克300和哈弗H6 HEV。这些车型的预售已经开始。

    奇瑞汽车在车展上展示了Jaecoo、Omoda和Jetour等品牌的车型,包括Omoda 5和E5、瑞虎7 Pro、瑞虎8 Pro和瑞虎8 Pro e+。Jaecoo品牌于2023年12月首次引入马来西亚,目前已与马来西亚的30家专营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强化其服务网络。这些经销商将在马来西亚中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运营35家经销店,负责Jaecoo高端SUV的分销和售后服务。这家汽车制造商未来将很快在马来西亚推出J7车型,其J6车型已在车展上进行了预展。奇瑞汽车还在车展上推出了另一个品牌Jetour,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Dashing和X70 Plus车型。

    欢迎添加客服(SPGlobalMobility),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由于订单表现强劲,小米汽车上调2024年全年交付目标

    2024年6月4日

    意义:小米汽车进一步上调了其此前宣布的10万辆全年交付目标,计划在2024年交付12万辆电动汽车。

    展望:从许多方面来看,SU7无疑是一款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车型。小米在这款车中集成了很多技术。其中顶配车型SU7 Max采用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最大功率高达495千瓦的双电机系统。


    Source:Xiaomi

    小米汽车已将其2024年交付目标从之前宣布的10万辆上调至12万辆。公司在5月23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分享了关于其汽车业务的一些细节。第一季度,其电动汽车等业务的相关费用达到了23亿元人民币。公司指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小米SU7轿车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截至4月30日,SU7累计锁单量已达到88,063辆。截至5月15日,小米SU7累计交付量已达1万辆。小米预计SU7的交付速度将在6月份加快,届时计划向客户交付超过1万辆汽车。据小米公司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正全力以赴提高其北京工厂的SU7产量,该工厂将于6月开始两班制生产。当地媒体报道称,小米的短期目标是将其北京工厂的月产量提高至1万辆。相比之下,其在3月份的产量仅为3,000辆左右。SU7有SU7、SU7 Pro和SU7 Max三款车型可供选择,起售价分别为215,900元(约合29,796美元)、245,900元和299,900元。从今年3月开始量产的SU7需要消费者经历漫长的等待交付时间。小米汽车应用显示,SU7 Max的交货时间为32至35周,而SU7 Pro的交货时间为28至31周。为了支持SU7和小米未来车型的销售,小米表示,计划到2024年年底将其销售服务网络扩大到覆盖46个城市的219家销售门店以及覆盖86个城市的143家服务中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从许多方面来看,SU7无疑是一款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车型。小米在这款车中集成了很多技术。其中顶配车型SU7 Max采用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最大功率高达495千瓦的双电机系统。市场对SU7的浓厚兴趣也正值中国市场上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之际,这一趋势日益鼓励汽车制造商通过推出插电式混动汽车来扩大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小米SU7是小米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自3月底上市以来,该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近关于SU7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其漫长的交付等待时间以及小米努力在其北京工厂提高该车型产量等方面。SU7主要在电动轿车市场上与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T5等车型竞争,尽管在发布之前,小米经常将豪华跑车保时捷Taycan作为SU7的对标产品。小米总裁已经证实公司正在研发下一款车型,但其首要任务仍然是支持SU7的生产。已经有媒体报道称,小米的竞争对手正在向预订SU7的用户提供购车激励,希望其中部分用户能够取消无法及时交付的订单。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奥迪、上汽将联合开发基于中国专用平台的新款纯电动汽车

    2024年5月28日

    奥迪和上汽集团将联合开发基于中国专用平台“智能数字平台”的新车型。奥迪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合作开发的新车型将拥有奥迪品牌独有的DNA,包括清晰的设计语言、卓越的驾驶体验、极致的质量标准和最新的电动汽车技术。”此次合作的首批三款纯电动(BEV)车型将覆盖B级和C级车细分市场,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奥迪首席执行官Gernot Döllner表示:“我们有着明确且共同的目标:将两家公司的优势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奥迪的丰富经验以及上汽集团在中国本土的创新速度,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通过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我们将大大加快中国本土电气化战略的推进。”曾担任奥迪A级至C级电动车型产品线负责人的Fermín Soneira已被任命为这一合作项目团队的负责人。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奥迪目前是唯一一家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纯电动汽车的德国高端汽车品牌;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将有助于奥迪在电动汽车市场上保持与高端汽车用户的互动。由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车型,奥迪面临与中国年轻购车者脱节的风险,中国目前正迅速转向软件定义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新车型将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技术,其中许多技术已经应用于上汽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推出的纯电动汽车上。上汽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强大技术实力,正帮助该公司在与奥迪的合作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奥迪还与一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中国生产多款利润丰厚的传统燃油车型。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工厂将开始生产奥迪Q6L e-tron,该车型计划于2025年上市。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日本和东盟制定汽车生产和销售联合战略

    2024年5月28日

    据《日经亚洲》报道,日本和东盟正计划在东南亚地区首次合作生产和销售汽车,旨在与中国电动汽车(EV)品牌展开竞争。双方经济部长最早预计将于今年9月起草制定临时联合战略,该战略预计将持续至2035年。双方将在包括员工培训、生产脱碳、原材料采购以及对生物燃料等面向未来行业的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此外,合作议程还包括联合采购稀有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并将在电池回收等领域开展研究。双方目前正在考虑的一个合作项目是从废弃食用油中提取生产生物燃料。他们还计划共同预测到2035年为止的全球汽车市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趋势。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包括丰田、大发、三菱、本田和五十铃在内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在东盟地区展开重要的业务布局,并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建造了汽车生产设施。这些日本车企在东盟地区的轻型汽车总产量约为300万辆。尽管如此,比亚迪和上汽等中国车企正在逐步缓慢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促使日本政府的介入制定合作战略。根据报道,日本车企的技术将用于量化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为了扩大汽车出口,日本和东盟将共同在全球范围内宣传这些环保举措。上个月,日本、美国和菲律宾达成协议,将携手在半导体、数字化、通信网络、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等领域开展合作。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土耳其政府与比亚迪、奇瑞就纯电动汽车生产展开谈判

    2024年5月28日

    土耳其政府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奇瑞就其在该国建造纯电动汽车(BEV)生产设施进行谈判。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长Mehmet Fatih Kacir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谈判。我们与两家公司的谈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补充道,土耳其政府还在与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进行谈判。这位高级官员强调,由于土耳其与欧盟签署了关税同盟协议,并且该国汽车行业也具有一定基础,因此土耳其是向欧盟出口汽车的理想基地。他还表示,任何在土耳其设立汽车制造工厂的决定都将为中国公司带来“电池相关投资优惠”,他也补充道,这些谈判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投资决定。彭博新闻表示,比亚迪、奇瑞、上汽和长城并未回应置评请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土耳其政府自2024年初起通过设定极高的准入门槛,实际上已经关闭了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口纯电动汽车至土耳其的大门。在2023年将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40%后,土耳其政府随后在2023年11月宣布,向土耳其进口纯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少140个授权服务站,并且需要设立一个呼叫中心为各个品牌提供支持。各家汽车制造商必须在2023年12月底之前遵守这一新规定。这些规定并不适用于从欧盟或其他与土耳其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市场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商品,但这导致了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进口量迅速下降,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持续增长。这也因此保护了土耳其本土开发的Togg T10X跨界车的市场需求,该车型是该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似乎这种进口门槛的设立正在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与土耳其政府就在该国投资生产展开讨论,这不仅有机会能满足土耳其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出口到欧洲市场。尽管奇瑞也在谈判之列,但其最近的大部分增长是基于其燃油跨界车的增长,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表示,该公司在西班牙建立一家组装合资企业后,将专注于车辆研发方面。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投资生产乘用车,这意味着在土耳其建厂目前并不是该公司的优先选择。而旗下品牌名爵汽车日益成功的上汽集团以及长城汽车可能会有兴趣进行投资。两家车企最近一直在探索对欧洲市场进行投资,但目前尚未有明确承诺。在土耳其的投资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土耳其和欧盟市场的需求,还将有助于应对进口车辆在欧洲市场面临的繁重关税。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美国计划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包括汽车、部分零部件和电动汽车组件

    2024年5月21日

    意义:美国已经完成了对2018年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的四年期复审。复审结果包括建议进一步提高多种与汽车相关商品的进口关税,特别是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和电池材料的进口关税。

    展望:媒体在宣布之前的报道基本上已经让市场对这一消息有了心理预期,因此白宫的公告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法定要求,已于两年前启动了关税复审调查。虽然这些加征关税提议反映出当前关注的问题,但这些潜在的新关税并不是为了针对特定的新威胁而发起的。与此同时,拜登总统正在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竞选连任,此前特朗普曾提议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所有商品征收60%的关税,美国总统选举对该提议也产生了影响。本报告仅就加征关税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初步意见,并未涉及具体的预测或汽车制造商的反应。

    在美国白宫的一份简报文件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2018年7月6日和8月23日采取的两次针对中国大陆贸易政策和活动的“301调查”进行了复审。这两项加征关税行动均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进行。复审程序于2022年5月开始,结果于2024年5月14日公布。


    Source: Getty Images

    土耳其政府自2024年初起通过设定极高的准入门槛,实际上已经关闭了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口纯电动汽车至土耳其的大门。在2023年将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40%后,土耳其政府随后在2023年11月宣布,向土耳其进口纯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少140个授权服务站,并且需要设立一个呼叫中心为各个品牌提供支持。各家汽车制造商必须在2023年12月底之前遵守这一新规定。这些规定并不适用于从欧盟或其他与土耳其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市场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商品,但这导致了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进口量迅速下降,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持续增长。这也因此保护了土耳其本土开发的Togg T10X跨界车的市场需求,该车型是该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似乎这种进口门槛的设立正在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与土耳其政府就在该国投资生产展开讨论,这不仅有机会能满足土耳其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出口到欧洲市场。尽管奇瑞也在谈判之列,但其最近的大部分增长是基于其燃油跨界车的增长,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表示,该公司在西班牙建立一家组装合资企业后,将专注于车辆研发方面。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投资生产乘用车,这意味着在土耳其建厂目前并不是该公司的优先选择。而旗下品牌名爵汽车日益成功的上汽集团以及长城汽车可能会有兴趣进行投资。两家车企最近一直在探索对欧洲市场进行投资,但目前尚未有明确承诺。在土耳其的投资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土耳其和欧盟市场的需求,还将有助于应对进口车辆在欧洲市场面临的繁重关税。

    拜登政府发布的白宫声明表示,已经从加征关税复审结果中得出了数个结论。白宫指出,尽管301调查征税在“鼓励中国采取积极措施解决301调查中确定的问题方面起到了作用,但中国采取的行动并不代表对所提出问题进行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回应”。拜登政府还得出结论,中国没有“停止许多技术转让相关的争议行为、政策和做法,也没有消除它们对美国商业带来的负担或限制”。结论还指出,虽然中国采取了一些有限的措施来解决对其技术转让相关活动的负面印象,但“它仍然积极地试图获取和吸收外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特别是通过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这进一步增加了美国商业的负担或限制。”拜登政府的复审结果发现,加征关税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进一步加征关税“将为中国消除相关问题行为、政策和做法提供激励”。

    因此,拜登政府决定贸易代表办公室将维持关税的特定比例以及2018年根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调查征税措施的征税产品清单。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将从2024年或2026年开始提高某些产品的关税税率;除汽车行业产品受到影响外,船岸起重机和部分医疗设备也受到影响(尽管下表并未列出)。与大多数政府行动一样,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要求公布了拟议加税的产品清单及相应的关税增加情况,这些拟议的加征关税措施会有一段“通告和征求意见期”,并还将与“有关机构和委员会”进行磋商。在完成这些步骤后,最终的产品清单和关税增加(如有)将会正式发布并实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将制定一项程序,将《协调税则表》中特定税目子目下用于国内制造的某些机械暂时排除在清单之外;根据白宫声明,这主要适用于某些太阳能制造设备。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将另行发布一个关于申请豁免的流程和程序的通知。


    针对美国对中国商品设置更高贸易壁垒的行为,中国商务部于5月14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并警告称这些新的贸易壁垒“将严重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商务部表示,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在其看来是“典型的政治操弄”。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称美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商务部还敦促美国“立即纠正其错误做法,取消加征关税的措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4日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媒体在宣布之前的报道基本上已经让市场对这一消息有了心理预期,因此白宫的公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意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法定要求,已于两年前启动了关税复审调查。虽然这些加征关税提议反映出当前关注的问题,但这些潜在的新关税并不是为了针对特定的新威胁而发起的。与此同时,拜登总统正在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竞选连任,此前特朗普曾提议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所有商品征收60%的关税,美国总统选举对该提议也产生了影响。在撰写本文时,中国大陆对此并无官方回应,不过此举也可能促使两国进行谈判。本报告仅就加征关税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初步意见,并未涉及具体的预测或汽车制造商的反应。

    我们将继续关注并将与加征关税措施相关的假设纳入未来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车辆生产和销售预测中,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调整,并将其整合到我们的预测模型中。在撰写本文时,关税仍需经过另一轮公众意见征求,2024年新关税施行的具体时间尚不清楚。

    提高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品关税的目的是解决中国大陆在某些领域领先美国的担忧,并可以间接支持增加美国制造业的投资,因为从中国进口相关电动汽车零部件,然后在美国进行组装的成本将高于直接投资美国或北美制造业。提高电池和关键矿物的关税可能与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支持制造业投资的激励措施相结合,因为这会令进口天然石墨等关键材料变得更加昂贵。电池也可以采用合成石墨进行生产,这将有可能形成一条替代供应链。

    因为美国对来自与其没有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车辆本身也征收2.5%的关税,如果对中国大陆生产的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这将使实际关税达到102.5%,这旨在阻碍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向美国出口小型经济型电动汽车。比亚迪凭借其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且售价要低于其他车企数千美元的电动汽车在许多全球市场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美国此举似乎是为了将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这种扩张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撰写本文时,尚不清楚这些车企是否会在墨西哥建造工厂,并通过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将其车辆出口到美国。比亚迪正计划在墨西哥建厂,并在那里推出一款全新小型皮卡,不过该公司淡化了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美墨加贸易协定中有一项条款,要求在2026年对该协议进行审查;在撰写本文时,尚不确定车企如何通过美墨加贸易协定以及是否会通过该协定来解决这一问题。


    比亚迪和其他一些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已经成功地推出了对美国买家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并且其售价要远低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传统汽车制造商仍在试图寻找一个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因为其电动汽车的价格通常要明显高于同等尺寸或配置的燃油汽车。加征关税也可能影响吉利旗下沃尔沃和极星的未来计划。虽然沃尔沃在南卡罗来纳州有一家工厂,计划将为沃尔沃和极星生产电动汽车以在美国市场销售并出口到其他地方,但从中国进口汽车依然是为满足美国和全球电动汽车需求而制定的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另外,加征关税也可能影响到通用汽车,因为市场预期通用汽车打算将在中国生产的别克品牌电动汽车进口到美国市场,不过通用汽车尚未公开证实这一计划。福特于2024年1月开始从中国大陆向美国进口林肯Nautilus车型,不过由于该车型搭载的是燃油或混动系统;初步声明表明,这些车辆可能不会被征收100%的关税。别克Envision预计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这款车从中国进口到美国已经有多年时间。

    在这些加征关税计划公布之前,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生产预测预计,到2034年,中国大陆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将达到约22.5万辆,仅占美国汽车市场的一小部分。此外,目前的预测还包括吉利(沃尔沃/极星)、福特和通用汽车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进口计划,涉及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以及各个细分市场。预计宝马也将从中国大陆向美国出口部分Mini品牌车型,尽管在整个预测期内每年的出口量不会超过1万辆。我们预测蔚来汽车的目标是最终将其产品出口至美国,不过目前预期受影响的出口量很低。尽管比亚迪希望进入美国市场,但具体计划还没有得到确认。2024年4月的预测考虑了与中美贸易关系之间的监管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缺少明确的出口计划。进军美国市场是许多中国车企的目标,其中有许多车型也具有竞争力。由于美国市场仍然是一个很难打入的市场,因此这些汽车制造商选择在美国之外建立其全球业务。目前尚不清楚他们计划多快进入美国市场,也不清楚那些在美国已有强大市场份额的汽车制造商能否抵御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


    作者:
    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与广汽集团合作换电业务,产量实现50万辆里程碑

    2024年5月21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与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签署了一项关于研发和推广换电技术的战略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为两家公司在电动汽车换电电池的行业标准制定、换电车型的研发以及换电网络共享等项目上的合作铺平了道路。此外,蔚来第50万辆量产车于5月9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新桥工厂下线,是一款全新的ES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已与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就换电技术研发达成合作。总部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是第一家与蔚来汽车合作研发换电技术的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等汽车制造商也已与蔚来汽车签署了类似合作协议。与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的这些合作将继续巩固蔚来在电动汽车换电领域的领先地位,尽管这并不能保证与蔚来签署协议的车企都将在换电车型上投入大量资金。截至4月底,蔚来汽车已在中国布局了2,411座换电站,其中包括布置在高速公路沿线的795座换电站。该公司的数据显示,4月份蔚来电动汽车的加电来源中,换电站占比达到了55%。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法国政府和汽车行业致力于到2027年大幅提升纯电动汽车销量,并邀请比亚迪在当地投资

    2024年5月21日

    法国政府日前和法国汽车行业签署了一项战略协议,力争到2027年将该国的纯电动轻型汽车销量大幅提升。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为该国汽车制造商设定了到2030年生产200万辆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中期目标。根据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的介绍,该国汽车行业已同意到2027年将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从2022年的20万辆增加至80万辆。此外,该国汽车制造商将把纯电动轻型商用车(LCV)的销量从2022年的1.65万辆提高至2027年的10万辆以上。协议中还要求,到2030年在法国主要旅行路线和大城市建成40万个充电点,并于2027年底建立2.5万个快速充电点。路透社援引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称:“我们现在必须做出选择,是想成为一个汽车生产国,还是一个汽车消费国。我们选择成为一个电动汽车生产大国。”此外,路透社还援引勒梅尔的话称,欢迎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法国投资生产汽车。他在会见法国汽车行业代表时表示:“法国欢迎包括比亚迪和中国汽车工业在内的所有工业项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法国政府与法国汽车行业之间签署的协议似乎旨在维持国内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投资势头。这主要得益于雷诺集团的大力推动,在其ElectriCity工厂集群中,杜埃工厂已转型为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同时莫伯日工厂负责组装雷诺Kangoo纯电动车型以及梅赛德斯和日产的兄弟车型。此外,桑杜维尔和巴蒂也工厂未来将来都将生产畅销纯电动轻型商用车,其中前者将通过新成立的合资企业Flexis进行生产。至于Stellantis,目前该车企已经开始生产其现有轿车和轻型商用车系列的纯电动版车型,未来其纯电车型阵容将随着下一代标致3008和5008以及下一代雪铁龙C5 Aircross车型的推出而进一步扩大。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目前预测显示,法国设定的纯电动轻型汽车销售目标对其汽车行业来说可能不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预测显示,到2027年,法国纯电动乘用车的注册量将达到74.21万辆,与其目标的差距不到6万辆,而纯电动轻型商用车的注册量预计将超过其目标,达到15.22万辆。根据我们目前的预测,2030年法国轻型汽车产量预计为156万辆,较其200万辆的目标而言将难以实现。我们预测2030年生产的156万辆汽车中,将有近110万辆是纯电动汽车。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汽车将从比亚迪采购电池,用于其面向大众市场的廉价电动汽车

    2024年5月14日

    路透社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日前与比亚迪达成协议,为其面向大众市场的廉价电动汽车品牌提供电池,旨在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展开竞争。两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比亚迪将与蔚来汽车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合作,为蔚来汽车子品牌乐道推出的新款电动汽车提供容量较小的电池组。容量较大的85千瓦时(kWh)电池组将由蔚来汽车已有的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负责供应。路透社联系蔚来确认时,蔚来汽车表示该信息“不准确”,但并未详细说明。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预计将于今年5月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品牌乐道。新品牌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其首款车型L60。此前有媒体报道称,L60将可能提供两款电池组选择,分别是60千瓦时的标准续航电池以及90千瓦时的长续航电池。其中,规格较小的电池组的电池容量要低于蔚来汽车现有车型中搭载的入门级75千瓦时电池组,并基于磷酸铁锂(LFP)化学材质打造。不过,蔚来汽车并未确认这些电池的具体规格。蔚来汽车将L60定位为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的畅销车型,该车型预计将配备众多先进技术和座舱舒适功能。在这种背景下,从比亚迪采购容量较小的磷酸铁锂电池将有助蔚来汽车降低L60的成本,尽管这可能会令L60入门级车型的续航里程达不到客户的期望。比亚迪与多家汽车制造商签订了电池供应协议。其磷酸铁锂电池的客户包括小米、一汽集团和丰田。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与Foretellix合作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

    2024年5月14日

    根据吉利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吉利已与车辆验证专业供应商Foretellix合作,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大规模部署。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Foretellix的Foretify平台将与吉利的开发、验证与确认流程以及高级模拟器进行集成。吉利将利用该平台自动分析测试车辆的驾驶日志,并在虚拟模拟中重现多种变化,从而优化物理驱动器的利用率。此次合作旨在降低吉利的研发(R&D)成本,同时提高其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效率。吉利研发副总裁李传海表示:“Foretellix的解决方案将加快并增强吉利的开发和验证过程。这有助于我们能确保适当的ODD[运行设计域]覆盖,快速识别未知的极端案例,并更高效地解决它们。我们与Forerellix的合作对于吉利克服安全挑战和加快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至关重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Foretellix已开发了一个软件平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技术来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Foretellix旗下Foretify平台将实现诸多功能,例如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高效合成数据生成、基于自动化场景的虚拟测试、大规模故障分类、性能和KPI评估以及运行设计域(ODD)覆盖范围的测量。该公司安全驱动的验证和确认(SDV)平台可以测试数百万个驾驶场景,已被沃尔沃集团、Torc(戴姆勒卡车子公司)等许多车企使用。上个月,Foretellix与英伟达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开发过程的自动化。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雷诺集团正与小米、理想汽车就技术合作进行谈判

    2024年5月7日

    据路透社报道,雷诺集团正与多家中国公司就潜在的技术合作展开洽谈。雷诺首席采购、合作关系主管和公共事务官François Provost在社交媒体网站Linkedin上发布的一篇帖子中表示:“我们的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与行业领导者展开了一系列重要对话,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吉利汽车和东风汽车、主要供应商,以及像理想汽车和小米科技等汽车行业的新兴参与者。”这位高管在帖子中补充道,“各方一起探讨了正在塑造中国汽车行业格局的电动和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De Meo与这些公司高管讨论交流之际恰逢2024北京国际车展于上周开幕。尽管雷诺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体量相对较小,目前主要专注于生产用于出口的达契亚Spring纯电动汽车,但这对De Meo来说,是一个在短时间内与中国汽车行业各方参与者进行接触的机会。其中包括东风汽车(负责达契亚Spring的组装)和吉利汽车等现有合作伙伴,雷诺与吉利的合作关系日益扩大,其中包括共同成立了一家专注于开发和生产燃油动力系统的合资企业(JV),以及在车辆开发和组装方面的合作。不过目前来看,Provost发布的Linkedin帖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提到了理想汽车和小米科技的名字,这两家汽车领域的新兴参与者将车辆技术置于其业务发展的最前沿。除了与谷歌和高通等公司的合作之外,雷诺集团可能也将这些企业视为其电动汽车部门Ampere的潜在合作机会,特别是考虑到雷诺现在已决定取消Ampere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丰田将与腾讯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展开合作

    2024年5月7日

    丰田汽车日前宣布与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人工智能(AI)、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进行合作,以支持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据日经亚洲报道,丰田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Hiroki Nakajima北京车展期间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腾讯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公司提供包括云计算、广告和金融科技等一系列服务,支持实现数字化转型。丰田与腾讯的合作旨在增强车载软件功能,这也是构成未来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软件技术领域,丰田正在所有市场加快利用先进安全技术、多媒体和其他功能更新升级其车辆。为了加速推动汽车智能化,丰田汽车正计划将集成200多个车辆功能的先进软件平台Arene OS整合到未来车型中。另外,丰田还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中国华为推出面向智能驾驶的软件品牌

    2024年4月30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科技公司华为推出了一个名为乾崑的全新智能驾驶软件品牌。乾崑旨在提供包括驾驶底盘、音响和驾驶座椅在内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IAS)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靳玉志表示,到2024年底,将有超过50万辆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上路。此外,华为预计在一年内将有超过10款搭载乾崑系统的车型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于2019年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旨在寻求成为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领先的软件和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七款电动车型,包括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三款问界品牌车型、与奇瑞合作开发的智界S7轿车、与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合作的两款车型,以及与北汽极狐合作打造的一款车型。2023年11月,华为表示会剥离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据报道该业务部门的估值在280亿至350亿美元之间。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宣布SU7锁单量达到7万辆

    2024年4月30日

    路透社援引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的说法报道称,小米SU7电动轿车的锁单量已经超过7万辆。锁定订单是指买家已选择支付不可退款的定金。雷军表示,小米计划在2024年实现SU7超过10万辆的交付目标。他还预计小米SU7的毛利率约在5%-10%之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并于2026年推出第三款车型。SU7的定价在21.59万元至29.99万元不等,过去几周的订单量非常旺盛。不过,该车型大量的积压订单也给小米的生产扩张、交付速度和客户服务带来了压力。雷军表示,公司将在4月25日至5月4日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介绍有关小米生产和交付计划的最新消息。4月23日,雷军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发布的一篇帖子中表示,公司已经从4月18日开始向客户交付SU7标准版和Max顶配版车型。根据公司最初制定的交付时间表,这两款车型原本计划于4月底开始交付。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汽车制造商宣布参展阵容,新能源汽车成为焦点

    2024年4月23日

    2024北京车展(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展览会,将于4月25日在中国首都开幕。众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了他们在展会上的参展阵容,展会将持续至5月4日。本报告提供了部分汽车制造商参展车型的预览。


    Source: Deepal

    凯迪拉克傲歌

    凯迪拉克将在北京车展上展示傲歌,这是其IQ电动汽车系列推出的第二款车型。傲歌的车身长度为4,822毫米,轴距为2,954毫米。这款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基于通用汽车BEV3平台开发,其尺寸更大的兄弟车型锐歌同样基于该平台打造。在北京车展上市之前,中国媒体已经率先发布了傲歌的图片及其动力系统规格。随着凯迪拉克将其中国产品阵容的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傲歌作为该品牌推出的第二款基于BEV3平台打造的车型,是否能帮助该品牌吸引中国的电动汽车买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预计凯迪拉克将在北京车展上宣布傲歌的定价及具体交付时间。

    马自达全新新能源汽车

    马自达将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发布一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轿车。该车型内部代号为J90A,是一款基于长安EPA平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将由合资企业长安马自达在中国生产。长安汽车子品牌深蓝已经推出了多款基于EPA平台开发的新能源车型,包括深蓝S7和SL03。这两款深蓝车型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成功的产品,两款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均为消费者提供了纯电或增程式电动选择。随着长安汽车扩大基于EPA平台的车辆生产,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似乎将引领其合资企业的电气化转型。在新款马自达轿车推出后,马自达还计划在2025年推出一款全新的中型SUV,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电动车型阵容。

    吉利银河E5

    吉利汽车将在北京车展上发布银河E5。银河E5是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车身长度为4,615毫米。吉利将其定位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因此E5将同时推出左舵和右舵版本。近期有媒体报道称,E5的动力系统将包括一台功率达160千瓦的驱动电机。该车型还将配备由中国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生产的磷酸铁锂(LFP)电池。

    享界S9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与北汽共同开发的全新高端轿车将在2024北京车展上亮相。享界S9车身长度为5,160毫米,宽1,987毫米,高1,486毫米,轴距3,050毫米。作为一款大型高端轿车,S9将在中国市场与奔驰E级、宝马5系和蔚来ET7等车型展开竞争。华为已经在中国市场与奇瑞汽车和赛力斯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多款全新车型。从中国媒体发布的图片来看,S9的设计灵感一定程度上来自由华为和奇瑞汽车合作开发的纯电动轿车智界S7。享界S9和智界车型均采用了由华为提供的智能汽车全栈技术,包括电驱动系统、照明和智能座舱系统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雪佛兰探界者Plus

    雪佛兰在2024北京车展上将推出配备其最新一代插电式混动动力系统的探界者Plus SUV。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的动力系统将显著提高探界者Plus的燃油效率,从而有助与中国汽车品牌推出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展开竞争。公司表示,在纯电驾驶模式下,该车的续航里程高达155公里。

    奔驰纯电版G级

    4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将携其电动G级车型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这款标志性越野车型已经为电动时代重新构想,前所未有地将传统与进步联系起来。”另外,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性能版车型也在展会期间迎来全球首秀。除了这两款全新车型,CLA级概念车和EQS轿车改款也将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

    福特烈马

    福特将于4月25日举办的北京车展上公布福特烈马在中国的售价。烈马是福特旗下一款标志性越野车,将由福特与江铃汽车的合资企业江铃福特汽车(JMC)在国内生产。福特已于3月下旬开始接受烈马的预订;该车的预售价格为30万(约合41,451美元)至45万元人民币不等。在中国上市的车型包括大弯版、黑钻版、外滩版、荒地版以及大沼泽地版。其中,黑钻版和外滩版车型将提供Sasquatch越野套件选配,该套件包含额外功能以提升越野性能。

    福特烈马将与福特游骑侠和福特F-150猛禽一起,扩大福特纵横品牌在中国的越野车型阵容。福特烈马的预售价格范围表明,该车的正式销售价格区间可能与坦克300、400和方程豹5等车型的价格重叠。不过,与这三款中国品牌车型相比,福特烈马作为标志性的美国品牌越野车,将有助于在这一小众细分市场吸引中国消费者购买。中国的越野车市场吸引了中国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的投资,导致近两年来新车型不断涌现,旨在吸引城市SUV买家以及寻找越野激情的消费者。福特表示,面向中国市场的福特烈马将具有中国特有的内饰设计,呈现出更加精致的座舱和高端外观。所有车型均标配双12英寸屏幕,座舱系统采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

    本田烨P7和S7

    本田将在北京车展上展示其电动汽车品牌烨的多款全新车型。本田汽车已在4月16日的展前活动中推出了烨P7和S7电动汽车。本田表示,到2027年,烨品牌在中国将推出总共六款电动车型。为了让消费者一窥这一新车型系列,本田还将在车展上展示烨GT概念车,以展示未来烨产品的设计方向。本田表示,在中国销售的首批烨系列车型烨P7和烨S7是基于公司新开发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并将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个版本车型。

    方程豹

    比亚迪越野车品牌方程豹于4月16日(星期二)发布了三款全新车型。豹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uper 3概念CUV和Super 9概念跑车在4月16日的直播活动中首次亮相。这三款车型都将由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上展示。豹8是基于比亚迪DMO平台开发的一款E级车型。该车型将配备比亚迪专为越野SUV开发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在豹5中型SUV中,DMO混动系统的综合最大输出可达505千瓦,峰值扭矩为760牛·米。尺寸较小的Super 3是一款面向SUV市场年轻消费者的概念车型,Super 9则是一款采用蝴蝶门设计的双座高性能跑车。比亚迪并未透露豹8的规格和内饰。这款旗舰级方程豹SUV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销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4月前两周的零售乘用车销量中的渗透率达到50%,汽车制造商今年在北京车展上推出的新款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预计将吸引观众的最多关注。根据汽车制造商发布的声明,北京车展上展出的许多新车型将在年内开始上市销售。面向大众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日益增加,无疑将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并扩大新能源汽车对主流购车者的吸引力。

    在市场向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也在寻求通过推出面向小众细分市场的产品来实现差异化。例如,方程豹品牌使比亚迪能够吸引中国市场不同的客户群。比亚迪去年推出方程豹品牌时表示,继腾势、仰望和比亚迪品牌之后,新品牌的推出将为其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带来重大补充。方程豹首款越野SUV豹5的销售数据显示,市场对其反应积极。自2023年11月开始交付以来,豹5的交付量接近近2万辆。为了满足市场对越野SUV日益增长的需求,丰田和福特都将向市场推出全新车型。在中国本土生产的福特烈马和丰田普拉多也将在北京车展上展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方程豹越野品牌推出三款车型;本田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电动品牌烨

    2024年4月23日

    意义:本田和比亚迪旗下越野车品牌方程豹在4月25日北京车展开幕之前,在中国推出了全新车型。

    展望:烨S7和P7将采用专属于本田新一代纯电动汽车的全新“H”标识。该公司预计,烨品牌下的新车型系列将有助于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比亚迪也正尝试通过其新品牌方程豹吸引中国购车者。4月16日,比亚迪展示了三款全新方程豹车型,其中包括两款概念车,方程豹采用的独创性设计将有助于比亚迪吸引其现有客户群体以外的购车者,比如中国市场热爱越野的客户群体。

    Source: BYD


    本田和比亚迪旗下越野车品牌方程豹在4月25日北京车展开幕之前,在中国推出了全新车型。

    Source: Ye Series EVs. Honda

    本田于4月16日(星期二)推出了全新电动汽车品牌烨,并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车型。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批两款车型分别是烨P7和S7跨界车(CUV)。本田表示,到2027年,烨品牌在中国将推出总共六款电动车型。为了让消费者一窥这一新车型系列,本田还将在车展上展示烨GT概念车,以展示未来烨产品的设计方向。这三款全新车型都将于下周在北京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展出。

    本田全新的烨P7和烨S7是首批开始在中国销售的烨系列车型,它们均基于公司新开发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将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个版本车型。公司表示,这两款车型都是为了追求“富有乐趣的驾控体验”而设计的。

    Source: Fangchengbao Super 9,BYD


    本田并没有展示这两款车型的内饰,其内饰设计可能会在北京车展上揭晓。这两款电动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销售。

    比亚迪越野车品牌方程豹于4月16日(星期二)发布了三款全新车型。豹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uper 3概念CUV和Super 9概念跑车在4月16日的直播活动中首次亮相。豹8是基于比亚迪DMO平台开发的一款E级车型。该车型将配备比亚迪专为越野SUV开发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在豹5中型SUV中,DMO混动系统的综合最大输出可达505千瓦,峰值扭矩为760牛·米。尺寸较小的Super 3是一款面向SUV市场年轻消费者的概念车型,Super 9则是一款采用蝴蝶门设计的双座高性能跑车。比亚迪并未透露豹8的规格和内饰。这款旗舰级方程豹SUV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销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烨S7和P7将采用专属于本田新一代纯电动汽车的全新“H”标识。该公司预计,烨品牌下的新车型系列将有助于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到2027年,本田品牌将在中国推出总共10款电动车型,包括本田早期e:N系列纯电动车型,以帮助吸引纯电动汽车(BEV)买家。这些新车型将有助于本田实现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占其在华销量100%的目标。

    比亚迪也正尝试通过其新品牌方程豹吸引中国购车者。4月16日,比亚迪展示了三款方程豹新车型,包括两款概念车,均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元素,有助于为比亚迪打造这个年轻个性的全新品牌。这些产品将帮助比亚迪吸引到中国市场不同的客户群。当比亚迪去年推出方程豹品牌时,公司表示,继腾势、仰望和比亚迪品牌之后,新品牌的推出将为其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带来重大补充。方程豹首款越野SUV豹5的销售数据显示,市场对其反应积极。自2023年11月开始交付以来,豹5的交付量接近近2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4北京国际车展: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电动G级轿车AMG GT 63 S E

    2024年4月16日

    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在即将举行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Auto China 2024)及其周边活动上发布新车型和新技术。这个亚洲规模最大的汽车展会将于4月25日在北京开幕。4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将携其电动G级车型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这款标志性越野车型已经为电动时代重新构想,前所未有地将传统与进步联系起来。”另外,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性能版车型将于4月20日一级方程式比赛周末期间在上海举行的一场特别AMG品牌活动中迎来全球首秀。除了这两款全新车型,CLA级概念车和EQS轿车改款也将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首次亮相。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的展台将展出多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这些新车型均搭载了该公司最新的电驱动技术和智能座舱系统。纯电G级车最早由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于2021年9月以Concept EQG概念车的名义首次推出。这款梅赛德斯-奔驰纯电动越野车的量产版车型预计将配备四电机动力总成,并采用与燃油版G级车相类似的底盘设置。基于梅赛德斯模块化架构(MMA)平台开发的CLA级概念车将展示该汽车制造商即将推出的MB.OS操作系统的功能。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已经整合了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该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有关本土化座舱功能的具体细节。该公司在车辆数字系统方面的最新发展必将成为其车展的一大亮点。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广汽集团与禾赛科技携手打造智能驾驶产品

    2024年4月16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开发商禾赛科技日前宣布已与广汽集团达成合作。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利用禾赛科技的下一代激光雷达产品,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智能驾驶产品。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凭借精准的距离测量和高角分辨率等关键特性,激光雷达被认为是实现环境感知的核心传感器之一,是实现车辆更高水平自动化的必要元素。禾赛科技去年在美国上市,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已交付超过30万台激光雷达产品。与此同时,自2013年起,广汽开始着手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包括ADiGO PILOT,它可以在L3级自动驾驶功能和L2++级辅助驾驶功能之间实现无缝切换。该集团基于L4级自动驾驶的机器人出租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方面也持续推进。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将扩大其在澳大利亚的业务布局

    2024年4月16日

    根据Drive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日前公布了其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战略,预计到2025年底,将在澳大利亚建立约100个展厅和服务中心,这一规模将是特斯拉在澳大利亚的四倍。比亚迪澳大利亚经销商EVDirect总经理Luke Todd已经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通过推出包括插电式混动多用途车在内的多款新车型,比亚迪将在2030年超越丰田成为澳大利亚的领先汽车品牌,与此同时,比亚迪澳大利亚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将其现有27家展厅和15家服务中心的规模扩展到100家,这将超过本田、长城和宝马在澳大利亚的服务网络规模。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一直积极布局澳大利亚市场,并在销量上迎来了大幅增长,从2022年的约2,100辆增加至2023年的12,400多辆。该公司已经制定了针对澳大利亚的市场扩张战略,并计划从2023年的三款车型增加至2024年的七款车型。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销售预测,2024年比亚迪在澳大利亚的销量有望提高至约25,000辆。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小米开始向客户交付SU7电动轿车

    2024年4月9日

    小米已经开启在中国国内交付SU7电动轿车。据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称,SU7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辆,其中不可退款订单超过4万辆。SU7已于3月28日在中国上市。消费者可以在中国国内29座城市的59家门店预约试乘试驾。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媒体报道,目前SU7的退订率约为40%。在SU7各款车型中,搭载全轮驱动的SU7 Max车型是最畅销的版本。该SU7车型配备双电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496千瓦,峰值扭矩为838牛·米。SU7 Max还搭载了两颗Drive Orin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从而为小米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汽车系统小米Pilot Max提供支持。SU7标配小米澎湃操作系统,该系统由高通最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骁龙8295提供支持。SU7的许多买家都是多年来一直使用小米智能手机的小米忠实客户。这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为小米汽车赋予了其他初创电动汽车品牌在推出首款车型时所不具备的优势。不过,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放缓,SU7这样的运动型轿车能否在全年保持其市场吸引力还有待观察。特斯拉Model 3目前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中型轿车。其他类似价格区间的畅销车型还包括极氪007和001以及小鹏P7。


    作者: 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广汽埃安与滴滴成立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合资公司

    2024年4月9日

    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广汽埃安与网约车巨头滴滴全球共同出资50%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生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使用广汽埃安第三代AEP 3.0平台和星灵架构以及滴滴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该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2亿元人民币(约合5,800万美元),旨在研发量产电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和滴滴自2021年开始合作,两家公司计划合作开发一款可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型。两年后,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启动无人驾驶量产电动汽车项目——AIDI。该项目标志着国内首次以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公司合资的形式推动电动汽车的规模化量产。此次合作有望加快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开发和部署,最终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并减少碳排放。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2024年曼谷国际车展:极氪和小鹏汽车首次亮相

    2024年4月2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旗下极氪汽车以及小鹏汽车将在2024年曼谷国际车展(BIMS)上首次亮相,并向泰国市场推介其最新款电动汽车。作为东南亚市场扩张战略的一部分,极氪汽车计划于6月在泰国推出两款电动车型,并开设10个展厅。小鹏汽车则展示了其飞行无人机汽车,并计划在泰国开设五个高端电动汽车展厅。在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小鹏汽车宣布将与Neo Mobility Asia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Neo Mobility Asia是PTT子公司Arun Plus Mobility Holdings与MGC-Asia GreenTech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小鹏汽车财务与海外战略支持副总裁吴佳铭表示:“通过战略性地进军新市场,我们提供一系列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我们的目标是巩固作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引领者的品牌地位。”小鹏G6 SUV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第45届BIMS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举行。随着新车型的上市发布,小鹏汽车和极氪汽车将与比亚迪、哪吒汽车、名爵汽车和长城汽车等品牌展开竞争,这些品牌目前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泰国是东南亚重要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由于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市场需求大幅增加。根据泰国电动汽车协会(EVAT)的数据,2023年该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6,366辆(较前一年增加了9,678辆)。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翻番。中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利用这一增长趋势迅速扩大他们在泰国市场的业务布局。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在泰国投资了超过14.4亿美元的汽车生产设施,以挑战日本汽车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不过,丰田、五十铃和本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也计划投资43.4亿美元,以维持其市场地位,同时计划在泰国推出新款电动车型并进行出口。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就在英国建立生产基地展开谈判

    2024年4月2日

    据报道,一家中国电池制造商正就在英国建立一个生产基地展开谈判。《卫报》报道称,亿纬锂能洽谈成功后将计划在考文垂郊区建造一个占地570万平方米的生产设施,该设施将成为英国电气化投资区域中心的重要项目之一。了解该项目的消息人士确认了亿纬锂能对该项目的投资兴趣,该项目将创造多达6,000个工作岗位。《星期日泰晤士报》还报道称,亿纬锂能初期考虑向该项目投资约12亿英镑,后期投资预计将进一步扩建该工厂,使其生产规模达到日产位于桑德兰电池工厂的两倍。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显示,潜在投资者对计划已久的西米德兰兹超级工厂一直很感兴趣,这家合资企业计划在考文垂建造一座大型电池制造工厂。考文垂市议会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该市建立汽车电池生产线,以继续保持与汽车行业的长期联系。考文垂市试图通过提前消除许多规划障碍,使该地块(目前是考文垂机场)尽可能地吸引潜在投资者。尽管该公司在2023年10月强调正在与多家亚洲电池制造商就工厂投资进行谈判,但目前尚未确认具体的合作伙伴。根据该报道,亿纬锂能似乎也是可能的合作对象。根据其官网介绍,该公司已有23年历史,在全球拥有2.8万名员工,“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然而,《卫报》表示,该公司并未对置评请求做出回应。尽管如此,西米德兰兹超级工厂项目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项目“是英国唯一一个位于投资区内,并且拥有大型电池制造设施规划许可的工厂。我们正在与一些全球电池制造商进行讨论,但这些仍处于保密阶段。”《卫报》还援引一位政府发言人的话称:“在我们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决心确保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同时确保纳税人的钱得到合理使用,并创造出最佳的价值。我们不会对私营企业的投资猜测或商业事务发表评论。”考虑到英国可能会像对国内其他电池制造基地一样为考文垂基地提供一些财政支持,对于英国政府来说,为考文垂基地的任何潜在投资者提供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专家观点 | 华为预计智能汽车业务部门将在2024年实现盈利

    2024年3月26日

    华为预计其智能汽车业务部门将从4月份开始实现盈利。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部门董事长余承东透露,该部门2023年亏损60亿元人民币(约合8.34亿美元),2022年亏损80亿元人民币。余承东并未透露该部门财务指标的具体细节。他还表示,由于此前芯片供应短缺和工厂搬迁问题导致智界S7轿车的生产和交付延误,这些问题将在下个月得到解决。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近年来,华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已经从一级供应商的角色转变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例如,在与长安汽车的合作中,华为向长安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提供了从智能座舱系统、ADS自动驾驶技术到电驱动系统在内的全套技术。在与奇瑞和问界的合作中,华为在产品设计、工程、营销和销售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合作伙伴则负责车辆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为和奇瑞合作推出的纯电动轿车智界S7也被视为是一款华为赋能的产品。该公司的技术实力及其对中国消费者的强大品牌吸引力在推动问界新车型(包括M7和M9)销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据余承东称,华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与汽车厂商的紧密合作扩大其汽车技术的销售规模,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到目前为止,华为赋能最成功的车型是问界M7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超过5.1万辆。通过鸿蒙智行这一华为智选车业务模式,华为将进一步扩大其车型阵容,将与奇瑞、赛力斯、江淮汽车和北汽集团合作推出六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推出75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首座采用V2G技术的换电站投入运营

    2024年3月26日

    蔚来汽车计划在其电动汽车上采用一款全新的75千瓦时磷酸铁锂(LFP)电池组。与之前使用磷酸铁锂和镍钴锰(NCM)混合材料的75千瓦时电池组相比,新电池组将只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蔚来2024款车型也将采用相同容量的新电池。此外,蔚来首座支持车辆到电网(V2G)的换电站日前投入运营。该换电站位于G50沪渝高速枝江西服务区,采用了蔚来的大功率充电技术,并具有车辆到电网能力。通过V2G技术,换电站可以将存储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电力逆向反馈到电网中。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4年,蔚来汽车预计将逐渐在更多的换电站中整合V2G技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施中存储大量电池的储能潜力。V2G技术将使这些电池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并在用电高峰时将电池中存储的电力反馈到电网中。今年1月,蔚来汽车与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隆基的太阳能光伏技术部署到其换电站。由于不含有镍和钴等成本较高的矿物,新款75千瓦时电池将为蔚来汽车提供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机会。蔚来汽车表示,已经改进了新电池的充电性能,最大输出功率由之前混合电池的140千瓦提升至170千瓦。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理想汽车达成70万辆交付里程碑

    2024年3月26日

    3月19日,理想汽车宣布其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70万辆。公司目前在市场上有4款车型在售,分别是L7、L8、L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Mega多用途车(MPV)。理想汽车称,三款L系列车型的交付量均已突破15万辆。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两年中,得益于L7、L8和L9三款L系列SUV车型的成功,理想汽车的销售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其他造车新势力。这三款车型的价格区间在30万人民币(约合41,670美元)至46万人民币之间,是面向高端汽车市场的增程式电动车(REEV)。理想汽车开发的L系列车型旨在满足家庭购车者的需求。这些车型对于此前由宝马等德国汽车品牌主导的面临车型选择有限问题的大型SUV购买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地位,理想汽车于3月1日推出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Mega MPV。接下来,理想汽车将推出一系列纯电动SUV车型,以扩大其对纯电动汽车消费者的影响。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米首款汽车将于3月28日上市销售

    2024年3月19日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的一篇帖子,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小米公司将于3月28日开始销售其首款纯电动汽车。公司表示,新车型SU7将在上市后立即开始交付。消费者已经可以在小米汽车覆盖全国29座城市的首批59家门店预约试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SU7于2023年12月28日首次亮相。不过当时小米汽车并未公布定价,而是向媒体和消费者分享了这款纯电动轿车的关键技术和功能。SU7为小米汽车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因为它是这家中国科技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型,并且搭载了小米最新的电动化和智能汽车技术,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国内竞争高度激烈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小米如何为SU7定价,已成为正式发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小米汽车显然希望这款车型能够成为国内电动轿车市场的旗舰车型,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等高性能纯电动汽车展开竞争。然而,作为新品牌进入汽车市场的首款车型,它可能会推出相当有吸引力的定价,以吸引现有的小米产品用户。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专家观点 | 小鹏汽车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香港和东盟地区开始销售

    2024年3月19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小鹏汽车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右驾(RHD)车型,目标市场包括香港和东盟国家(包括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据《南华早报》报道,公司首款右驾汽车将是G6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升级版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底在香港上市。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为了配合小鹏汽车加速出海2.0战略,我们已经与越来越多优秀的海外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最终目标是让全球客户都能体验到最一流的智能电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目前只组装左驾(LHD)车辆,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大陆销售。除了新进入右驾市场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用其现有的左驾车型打入德国和法国等主要欧洲市场。小鹏汽车最近还在阿联酋、埃及、阿塞拜疆、约旦和黎巴嫩签署了经销商合作协议。通过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Ali & Sons合作,小鹏汽车将在四个市场开设品牌展厅向当地消费者销售其电动汽车,并在整个购车过程中提供专门的客户服务。小鹏汽车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阿联酋推出G6和G9 SUV车型。P7轿车和G9 SUV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在约旦和黎巴嫩开始交付,第三季度在埃及开始交付。在中东地区,小鹏汽车已于2023年底在以色列销售P7和G9。上个月,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该合作将加速大众品牌旗下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大众汽车集团去年通过股份购买方式对小鹏汽车投资7.056亿美元,目前持有小鹏汽车总发行股本的4.99%。小鹏汽车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已在中国推出了6款纯电动车型。首席执行官何小鹏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小鹏汽车计划今年新招聘4,000名员工,并投资35亿元人民币(约合4.86亿美元)用于智能驾驶的人工智能研发。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纳威司达、斯堪尼亚、曼恩将与Plus合作开展自动驾驶卡车试点项目

    2024年3月19日

    传拓集团旗下的纳威司达、斯堪尼亚和曼恩日前宣布,将采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Plus.ai的SuperDrive Level 4自动驾驶系统共同开展自动驾驶车辆(AV)枢纽到枢纽货运解决方案的试点项目。传拓集团旗下品牌已经开始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和达拉斯之间的货运走廊测试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卡车。在欧洲,自动驾驶卡车测试正在瑞典的Sodertajie和尼雪平之间进行,并计划于2024年在欧洲进行进一步测试。根据媒体报道和公司声明,面向客户的自动驾驶卡车试点运营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随后将开始量产和大规模商业部署;不过,对具体的部署规模尚不清楚。媒体报道称,斯堪尼亚公司副总裁兼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负责人Peter Hafmar目前正在领导传拓集团内部(包括斯堪尼亚、纳威司达和曼恩)的协调工作,他表示:“通过扩大我们的自动驾驶枢纽到枢纽试点计划,我们在为客户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致力于开发完全集成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可以直接在工厂安装和提供支持,并且可以设计一个针对我们客户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运营流程的解决方案。”纳威司达的声明称,枢纽到枢纽运营的规模化和可扩展性意味着“美国州际系统上250亿英里的长途货运都将成为潜在的市场”。虽然公司在声明中并未提供关于该系统的详细信息,但纳威司达表示:“Plus L4级自动驾驶系统SuperDrive™已集成到纳威司达的卡车中,为车辆维护、远程信息处理、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解决方案。”除了SuperDrive系统,Plus.ai还将提供一个名为PlusDrive的辅助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据《重型卡车新闻》报道,Plus首席运营官Shawn Kerrigan表示,这需要在公路和模拟器上进行大量工作和测试。“但我相信,我们在2030年将准备好部署首批采用这项技术的L4级全自动驾驶卡车。”斯堪尼亚多年来一直在测试其他自动驾驶卡车技术。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自动驾驶卡车试点项目在测试时将在车上配备一名安全驾驶员。从长期来看,这类自动驾驶车辆最终可能仍需要人类在车上处理与货物和非驾驶运输相关的工作。然而,这些将更多地是车队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汽车制造商。对于纳威司达而言,这一试点项目将涉及与新合作伙伴的合作,因为在2022年之前,纳威司达一直与TuSimple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卡车。此外,曼恩一直在德国测试其自动驾驶电动公共汽车。Plus首席运营官Kerrigan的言论透露了传拓集团为自动驾驶卡车开发设定的时间表,总体上仍持谨慎态度,他暗示开发实际上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不过,在卡车上部署自动驾驶技术,用于枢纽到枢纽的长途运输解决方案对于测试这项技术是具有优势的。与城市街道相比,高速公路上的路线相对固定,交通相对受控且可预测。但这项技术的容错空间很小;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这种风险与那些在相对低速的城市环境中发生的事故有所不同。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沃尔沃汽车推出全新车网联技术,可提醒驾驶员前方发生的事故

    2024年3月12日

    沃尔沃汽车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前方事故预警”的全新网联安全功能,可以通过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实时向驾驶员发出关于前方事故的警告。这项功能使用了国家道路管理机构以及兼容该功能车辆所提供的数据,可在发生交通事故地点前几百米的距离内提醒驾驶员。最初,该功能将在欧洲兼容该功能的沃尔沃汽车上提供,并最先从丹麦开始。沃尔沃汽车正鼓励更多的道路管理部门提供匿名交通事故数据,并邀请其他汽车制造商一起加入,提供类似的技术。沃尔沃汽车的车主可以通过中控显示屏上的“网联安全”选项来共享数据,从而为道路安全做出贡献。车辆则会通过仪表盘上的危险警示灯以及必要时通过平视显示屏提醒驾驶员前方发生事故。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负责人Åsa Haglund表示:“借助我们突破性的网联安全技术,我们的‘前方事故预警’功能可以帮助沃尔沃司机提前知晓前方路况,这将为每个人带来更安全的道路出行体验。得益于我们与丹麦交通部和‘道路安全数据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我们能够推出这项新功能,并继续在安全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前方事故预警”功能在沃尔沃2016年推出的行业首个网联安全技术的基础上打造,该技术允许沃尔沃汽车相互通信,并利用来自沃尔沃汽车云端的实时数据提醒驾驶员留意附近的湿滑路况和危险。公司计划将其他合作伙伴共享的更多交通数据整合至欧洲道路安全数据生态系统,包括其他国家的国家交通管理中心以及其他品牌的汽车。目前,沃尔沃汽车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隆德)、波兰(克拉科夫)、印度(班加罗尔)和新加坡等地建立了技术中心,另外在瑞典(哥德堡)和中国(上海)也设有工程中心。”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公司开始预售Ora 07并将为Good Cat车型更名

    2024年3月12日

    根据SoyaCincau、《新海峡时报》和BNN Breaking的报道,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公司已开始通过其全国授权经销商接受Ora 07的预售订单。该车型将推出两个版本——长续航版,搭载前置电机,最大功率为204马力,峰值扭矩为340牛·米,以及性能版,搭载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最大功率为408马力,峰值扭矩为680牛·米,百公里加速仅需4.3秒。两款车型均搭载83.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公司表示,Ora 07的外观配置将包括智能LED大灯、无框车窗、全景式玻璃天窗和自适应电动后扰流板。Ora 07还将配备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盲点检测、智能规避、交通标志识别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目前,Ora 07在马来西亚的定价尚未公布。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公司还透露,计划将对Good Cat车型进行更名,以与Ora 07的数字命名方案保持一致。这一更名不会立即生效,因为在这之前需要先将带旧品牌标识的库存出售。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Ora 07预计将于第一季度末在马来西亚推出,这将扩大Ora品牌在该国的电动汽车阵容。报道补充道,接下来将第二季度推出Haval H6 HEV,第三季度将推出Tank 300。上市之后,Ora 07将在马来西亚与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Seal等车型展开竞争。Good Cat车型更名发布之时,预计长城汽车与EP Manufacturing(EPMB)合作在马六甲的CKD组装也将启动。EPMB于2023年10月透露,其子公司PEPS-JV (Melaka) 已与长城汽车子公司长城汽车销售马来西亚有限公司(GWM Malaysia)就在马来西亚当地组装和生产长城汽车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将有助于EPMB和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公司积极推进双方合作,以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预计这一协议涉及长城汽车旗下的SUV、皮卡和创新电动汽车等车型。这一合作是长城汽车在马来西亚本地车辆组装战略迈出的坚实一步,并且与马来西亚政府提升汽车产业能力、促进汽车行业增长的愿景相一致。如果双方达成协议,EPMB计划从2024年开始启动合作。预计EPMB制造的长城汽车产量将逐年稳步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20,000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专家观点 | 讴歌、三菱首次荣获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忠诚度奖

    2024年3月5日

    意义: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日前公布了第28届年度汽车忠诚度奖的获奖名单,通用汽车获得了“整体忠诚度制造商奖”,特斯拉获得了2023年“整体忠诚度品牌奖”。在今年新推出的一个奖项中,林肯Nautilus获得了“整体忠诚度车型奖”。

    展望: 汽车行业在维持稳定生产方面经历了四年的持续挑战,导致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自2023年开始,随着生产开始变得更加稳定,车企开展营销活动并推出更多新产品,客户留存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20年至2022年期间,新车购买者考虑和购买首选品牌以外车型的意愿有所增加,但在2023年,行业状况的改善帮助整体品牌忠诚度提高至51.0%。随着零售销量和品牌忠诚度逐年上升,汽车行业正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迹象。2023年,美国轻型汽车总注册量同比增长12%,达到1532万辆,相比之下2022年为1362万辆,这进一步凸显了库存状况的改善。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日前公布了第28届年度汽车忠诚度奖的获奖名单,通用汽车获得了“整体忠诚度制造商奖”,特斯拉获得了2023年“整体忠诚度品牌奖”。在今年新推出的一个奖项中,林肯Nautilus获得了“整体忠诚度车型奖”。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根据对美国消费者1月至12月新车购买活动的跟踪结果颁布年度汽车忠诚度奖。


    Source: Getty Images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汽车洞见总裁Joe LaFeir表示:“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考虑和购买他们首选品牌以外的新车。不过,汽车制造商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改善库存水平以及推出优秀新产品等努力,正在逐步提高客户保留率,客户忠诚度在经历了数年下滑之后也开始趋于稳定。”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分析,自2019年以来,库存水平的稳步增长首次对消费者对于汽车行业的品牌忠诚度水平带来了积极影响。2023年新车购买者的整体品牌忠诚度为51.0%,较2022年的50.2%增加了0.8个百分点。

    通用汽车在“整体忠诚度制造商奖”这一奖项上胜出,这也是该车企连续第九次获奖,在过去28年里荣获该奖项达20次。旗下四大品牌间存在较高的客户迁移行为,再加上其强大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皮卡车型阵容,令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实现了品牌忠诚度方面的强劲增长。

    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BEV)购车者中的受欢迎程度,帮助该品牌在忠诚度和客户征服方面均取得了成功。2023年,特斯拉品牌在“整体忠诚度品牌”、“最高客户征服率”、“替代动力系统忠诚度品牌”和“族裔市场忠诚度品牌”等多个奖项上胜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现有电动汽车车主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该品牌吸引燃油车主进入纯电动汽车市场的能力,推动特斯拉连续第二年获得多个奖项。特斯拉在2023年获得了4个奖项,在2022年则获得了5个品牌奖项,Model Y和Model 3在各自细分市场均有斩获。尽管特斯拉2023年销量有所增长,但部分销量增长得益于该公司持续的定价调整。


    Source: Getty Images

    在今年的汽车忠诚度奖项中,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新设立了一个奖项,即“整体忠诚度车型奖”,以表彰某一车型在客户保留方面的领导地位。继2022年和2023年在“豪华中型多用途车”市场连续获奖后,林肯Nautilus在2023年获得了这一新设立的“整体忠诚度车型奖”。2023年,超过42%的Nautilus车主在回归市场购买下一辆车时再次选择Nautilus。2024年第二季度,当前款Nautilus车型将被搭载更多科技功能和混动系统的新版本车型所替代,并且这些新车型将从中国大陆进口。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忠诚度产品管理副总监Vince Palomarez表示:“这些奖项真正体现了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提高客户保留率的愿望。这些奖项是根据大量基于事实的分析结果得出,让我们能够理解和确定客户征服率和忠诚度,同时为汽车制造商的营销人员及其代理合作伙伴提供指导,以帮助改善忠诚度计划和客户保留率。”

    在今年的奖项中,多个品牌首次因其在忠诚度方面的成就而得到认可。讴歌在“品牌忠诚度最大进步奖”上胜出,因为该品牌2023年的可用库存较上一年有了稳健增长。日产获得了“整体忠诚度经销商奖”,因为该品牌有超过37%的车主从同一家经销商那里购买了他们的下一辆车。

    改款Outlander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的推出令三菱获得了2023年“替代动力系统忠诚度最大进步奖”,这也是三菱首次获得该殊荣,该奖项旨在表彰品牌在纯电动或混动车型客户保留方面的进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汽车行业在维持稳定生产方面经历了四年的持续挑战,导致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自2023年开始,随着生产开始变得更加稳定,车企开展营销活动并推出更多新产品,客户留存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20年至2022年期间,新车购买者考虑和购买首选品牌以外车型的意愿有所增加,但在2023年,行业状况的改善帮助整体品牌忠诚度提高至51.0%。随着零售销量和品牌忠诚度逐年上升,汽车行业正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迹象。2023年,美国轻型汽车总注册量同比增长12%,达到1,532万辆,相比之下2022年为1,362万辆,这进一步凸显了库存状况的改善。大部分忠诚度改善的车型所对应的注册量也同比有所提高。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年度汽车忠诚度奖是业内唯一基于事实结果颁发的奖项,体现了对2023年美国1,260万辆新零售车辆注册的分析。忠诚度是指一个购买过新车的家庭再次回归汽车市场并选择购买同一品牌、车型或汽车制造商的新车。新购买的车辆可以是对家庭用车的置换,也可以是作为家庭备用车。

    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跟踪汽车忠诚度已有28年的丰富经验。主要汽车制造商及其市场合作伙伴依靠这些数据和分析来制定与客户购买行为(包括客户征服和保留)相关的明智决策。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路特斯科技考虑今年在中国60座城市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系统

    2024年3月5日

    据《南华早报》报道,路特斯集团旗下的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路特斯科技计划今年在中国60座城市推出其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据报道,该公司瞄准的是高端汽车市场,其电动汽车的定价在8万至15万美元之间。路特斯科技首席执行官冯擎峰表示:“今年,我们将通过NOA [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为车主提供更好的体验。路特斯还将改进语音控制系统以展示我们强大的技术实力。”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路特斯科技上周与纳斯达克上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完成业务合并后获得了8.8亿美元融资,并将于下个月开始向中国客户交付其第二款量产电动车型。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最新数字技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诸如语音激活控制、人脸识别、无线软件升级、手机兼容性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正在成为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主要卖点。路特斯科技在武汉的装配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该公司正跟随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脚步,推出其自研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路特斯科技预计,到2025年其全球门店数量将从去年的约200家增长至300家。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北汽集团将于2024年推出首款由华为技术赋能的轿车

    2024年2月27日

    北汽今年将推出一款与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新车型。这款车定位为一款高端轿车,将由北汽新能源汽车(NEV)子公司北汽蓝谷负责生产。北汽蓝谷在2月19日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这款由华为赋能的智选车车型将是“一款高端智能轿车,旨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出行体验的需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当地媒体报道称,这款新车型将以全新品牌名“享界”推出,并将由北汽蓝谷生产。这款新车型将搭载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将进一步扩大华为在电动汽车行业的业务布局;目前,华为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了多款新车型。在华为赋能的多款新能源汽车中,由华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合作生产的问界M7的市场需求最为强劲。华为将自己定位为一级汽车技术供应商,而不是汽车制造商,尽管该公司在与奇瑞、北汽和赛力斯等汽车制造商合作开发新车型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主导作用。这家科技巨头还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合作开发了一款豪华车型,预计这款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亮相。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表示,并未计划推动美国推出针对中国竞争车企的保护措施

    2024年2月27日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表示,他并没有在美国或任何其他市场寻求针对中国竞争车企的保护措施。唐唯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一系列问题发表了上述言论,其中包括利用关税保护市场以应对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等问题。唐唯实表示,中国大陆车企拥有约30%的成本优势,这使他们能够以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燃油车相同的价格销售电动汽车。当被问及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设厂以避免美国对进口中国车辆征收关税时,唐唯实表示,Stellantis需要在全球任何市场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他表示:“我不寻求任何形式的保护措施,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会在每个地方都受到保护。我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并依赖自己的能力进行竞争……无论西方世界决定采取何种贸易保护措施,都无法解决世界其他地区的问题……无论是在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地区还是在亚洲,我们都将不得不面对中国车企的竞争。所以,即便我们在美国或者欧洲受到了保护,这种保护也并不充分,因为我们需要在全球其他地区与他们展开竞争——这意味着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正面迎战。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以外的汽车制造商越来越担心,中国竞争车企利用较低的价格来推动全球其他地区的电动汽车销售,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生产的汽车几乎都满足发达汽车市场对车辆安全性、质量和做工精细度方面的标准。最近的报道还表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降温,2023年中国大陆开展的电动汽车价格战正传入外国燃油车市场。卷入价格战的汽车制造商为了寻求继续利用自己的产能,可能会开始更积极地将目光投向国外。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是否会进军其他市场,而是何时进军。在北美,如果满足本土制造零部件含量的要求,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利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在墨西哥建造制造工厂,然后将汽车进口到美国。江淮汽车正在墨西哥建造一座全散件(CKD)组装厂,有报道称,比亚迪目前也正在考虑在墨西哥建厂。不过,即使拥有出色性价比的产品,要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使拥有一款出色的产品,要在美国消费者中建立起对品牌车型足够的认知度和关注也很困难,如果产品不能达到一定水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Associate Director




    大众和小鹏汽车的合作车型将于2026年亮相

    2024年2月20日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该集团及其合作伙伴小鹏汽车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大众品牌纯电动汽车(BEV)将于2026年亮相。大众汽车此前宣布,与小鹏汽车在新车型研发领域的合作,由其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负责。大众现在还证实,与小鹏合作开发的两款车型也将在合肥投产。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汽车于2023年7月以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4.99%的股份,同时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两款中型大众品牌纯电动乘用车,并将在中国市场销售。大众还在合肥设有大众汽车(安徽)工厂和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工厂,合肥正迅速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中心。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塔塔汽车与联合国产业转型领导小组倡议合作,实现净零排放转型

    2024年2月20日

    根据塔塔汽车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日前宣布与产业转型领导小组(LeadIT)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其可持续发展之旅中的重要一步。LeadIT由瑞典和印度政府于201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起,这是一个致力于推动行业向净零排放转型的全球联盟。作为这个有影响力组织的成员之一,塔塔汽车将利用全球最佳实践,影响政策制定,并加强其气候行动计划,从而加快向净零排放转型的步伐。塔塔汽车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SJR Kutty表达了与LeadIT携手合作的兴奋之情。这一合作凸显了塔塔汽车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承诺,并旨在实现2040年乘用车业务净零排放、2045年商用车业务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Kutty强调,与LeadIT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塔塔汽车自身的转型,还可以促进汽车行业变革的氛围。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塔塔汽车正在将可持续发展视为业务转型的一部分。在零排放产品、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水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这家汽车制造商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塔塔汽车已经安装了109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增加约300兆瓦的容量,塔塔汽车的目标是成为RE100倡议成员企业之一。新闻稿指出,在过去三年中,塔塔汽车将其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强度降低了44%,并且在电动汽车和零排放汽车革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低排放替代动力解决方案,以实现其范围三排放的深度脱碳。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塔塔计划到2026年投资20亿美元,推出新的电动车型,开发专用的纯电动汽车(BEV)架构,支持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制造,并推进汽车和电池技术的研发。它还计划加快在印度建立广泛的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塔塔汽车还将其电动汽车部门重新命名为Tata. EV。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6年在其产品阵容中推出10款电动车型,届时电动汽车将占其汽车总销量的25%左右。这一数字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5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数据,2023年塔塔汽车在印度的电动乘用车产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38,000辆左右增长至77,000辆左右。预计到2024年将增至约126,000辆,到2030年将增至约385,000辆。我们的数据显示,该汽车集团将从2026年开始在印度生产路虎品牌电动汽车,并从2028年开始生产捷豹品牌电动汽车。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推动建立TATVA循环经济框架,该框架跨越材料、能源、使用寿命和利用途径,实现全面转型。该公司已在多座城市建立了五个Re.Wi.Re设施,旨在在车辆生命周期结束时最大限度地提取价值,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塔塔汽车致力于水资源管理,并且在其三家工厂实现了水平衡或水积极状态。新闻稿补充道,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融入其商业战略,保护其运营地周围的栖息地,并开展对其价值链以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保护项目。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奇瑞计划在欧洲推出三个品牌

    2024年2月6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奇瑞计划未来两年内在欧洲推出三个品牌。奇瑞欧洲总经理Jochen Tueting在接受Automobilwoche采访时表示,奇瑞将于2024年推出Omoda和Jaecoo品牌,前者将销售燃油版和纯电版Omoda 5跨界车,后者将推出尺寸更大的Jaecoo 7跨界车。随后奇瑞将在欧洲市场推出全新豪华汽车品牌Exlantix。Tueting 表示,尽管其品牌不会以低价定位为主,但仍希望它们“具有市场竞争力”。他还表示:“理论上,我们一开始可以只在欧洲市场推出一个品牌,但我们希望展示出奇瑞有着强大的产品阵容,可以覆盖高端汽车市场。”这位高管还表示,这些品牌将通过欧洲9个全国性销售机构进行销售,并共同管理Omoda和Jaecoo品牌,他指出“我们之所以选择传统的经销商网络模式……是因为成熟的零售商最了解自己的销售区域,也最能够吸引合适的客户”。关于奇瑞可能在欧洲生产汽车的问题,Tueting对这份行业刊物表示:“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只要我们达到了一定销量规模,我们就会开始在当地进行生产。我们相信我们将成为欧洲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本土化生产将在适当的时候取得成功。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进军欧洲市场的时间表与其在英国市场的计划大致相同。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确认,Omoda品牌将于2月份在英国推出,率先推出的是Omoda 5跨界车型。这款产品将在英国和欧盟都很受欢迎的C级SUV市场展开竞争。同时奇瑞也已证实,Jaecoo 7将于2024年中期在英国推出。另外,Exeed品牌也将在英国推出,该品牌的车型将基于Exlantix品牌的惯例进行命名。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奇瑞在西欧和中欧市场的销售将以Jaecoo和Omoda品牌为重点,2025年作为两个品牌上市后的首个完整年,合计销量约为30,600辆。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大约55,900辆。关于奇瑞在欧洲生产的问题,该地区的一位奇瑞高管表示可能会建造两个组装工厂。其中一家工厂将设在欧洲大陆,满足左舵市场需求,另一家工厂将设在英国,以满足英国以及全球其他右舵市场的需求。不过,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实现。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苹果缩减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将发布时间推迟到2028年

    2024年2月6日

    公司计划将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下调至L2+级

    据彭博社1月24日发布的一篇报道,苹果公司据称正在缩减其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计划。公司计划将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下调至L2+级,这意味着车辆将配备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泊车和车道居中控制等功能,但不能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推迟了其电动汽车的发布日期,现预计最早将于2028年发布,较早之前的计划分别定于2024年和2026年发布。苹果公司的代表尚未对该报道发表评论。这家科技巨头计划推出自家汽车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这一项目面临多次推迟。据路透社2020年的报道,此前计划的生产日期定于2024年。

    苹果公司在开发电动汽车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并且预计将面临来自特斯拉和中国大陆车企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激烈竞争。
    作者:ATI News Team




    2023年,比亚迪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2023年1月30日

    2023年,比亚迪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这是这个德国汽车品牌自2008年以来首次失去榜首位置。据《欧洲汽车新闻》援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RC)的数据,比亚迪去年在中国的新车注册量为240万辆,同比增长3.2%。这意味着比亚迪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1%,成为去年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不过,该报道并未提供大众品牌2023年的新车注册数据进行比较。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预计到2024年,比亚迪将进一步扩大对大众的领先优势,这得益于比亚迪旗下多个品牌(包括比亚迪、腾势、仰望和方程豹)推出的新车型阵容。比亚迪和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两家车企都拥有丰富的车型阵容,全面覆盖入门级和标准版车型市场。不过,比亚迪在2022年将其车型阵容全面转向新能源车型(NEV)。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报告称,其新能源车型的累计产量在2023年8月突破了500万辆。因此,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较于大众品牌,比亚迪品牌将对汽车买家带来更大的影响力。比亚迪所拥有的规模效应使其能够凭借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从全球汽车制造商那里争夺市场份额。大众在最近一份公布其在华销售情况的公司声明中指出,燃油车(ICE)市场为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该集团去年向中国客户交付了约300万辆燃油车,同比增长0.8%。2024年,该集团将继续努力改善其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并将对其主力燃油车型进行重大升级,并增加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产品选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3年1月30日

    1月22日,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发表声明称,该品牌已与华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携手开发智能汽车。不过,两家公司并未公布合作车型的任何细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岚图和华为的合作重点是将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ADS2.0自动驾驶技术引入岚图的新车型。国内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旗下车型配备了华为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纯电版均搭载了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ADS2.0系统,并且这两款车型还配备了华为开发的电驱系统。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采用华为的汽车技术可以将最新的车载互联和智能驾驶功能引入新车型,但这些技术能否成功转化为更高的销量,取决于具体产品在具体市场细分中的竞争力。岚图目前在国内有三款车型在售,分别是岚图Free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岚图梦想家多用途车(MPV)和岚图追光轿车。该公司去年的汽车总销量达到了50,285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计划投资140亿美元研发智能汽车功能,并推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汽车技术

    2023年1月23日

    意义:比亚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传福在深圳举办的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上表示,公司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0亿美元)来研发智能汽车功能。公司还推出了名为“璇玑”的人工智能汽车架构,将作为整车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有效地实现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公司还发布了其“整车智能”战略,并展示了其智能汽车功能。

    展望: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后,现已将其重点放在智能汽车上,旨在在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领域与对手展开竞争。随着最新数字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普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导致了激烈竞争和价格战的爆发,从而对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据《南华早报》报道,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传福在深圳举办的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上表示,公司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研发智能汽车功能。公司还推出了名为“璇玑”的人工智能汽车架构,将作为整车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有效地实现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融合。该系统根据车辆内外环境的实时变化,快速调整车辆状态,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比亚迪还推出了璇玑智能化大模型,这是公司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车辆全领域。公司表示,该人工智能模型拥有业界最庞大的数据基础,行业领先的样本量和高算力,覆盖300多个车辆使用场景。据报道,比亚迪将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高阶智驾车型。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将提供智驾辅助系统选装服务,而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将标配智驾辅助系统。公司还发布了其整车智能战略,比亚迪表示将通过各种智能化的功能和技术来实施该战略。王传福在活动上表示:“整车智能将引领汽车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加速汽车行业的转型。”

    在活动期间,比亚迪还展示了其智能汽车功能,包括配备智能领航系统(NOA)的腾势N7、配备车载无人机系统(UAS)的仰望U8以及e4概念车。比亚迪与大疆携手开发了全球首款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具备智能收纳、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功能。它支持高清、高帧率和低延迟图像传输。此外,比亚迪宣布计划投资50亿元在国内多个城市建造全地形专业试车场地。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后,现已将其重点放在智能汽车上,旨在在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领域与对手展开竞争。目前,比亚迪已经在超过260万辆汽车上配备了L2级自动驾驶系统,这些系统可为驾驶者提供辅助,但需要驾驶者的主动介入。2023年,比亚迪销售的汽车中超过57%配备了智能驾驶系统,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提高这一比例。2023年7月,比亚迪获得了高快速路段有条件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牌照。公司目前拥有超过9万名员工,其中约有4,000名员工从事智能驾驶工作,包括1,000名算法和硬件工程师以及3,000名软件工程师。公司于2023年4月推出了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该系统已最先应用于比亚迪豪华越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仰望U8。该系统还将在比亚迪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中使用,包括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和腾势。

    随着最新数字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普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导致了激烈竞争和价格战的爆发,从而对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在中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诸如语音控制、人脸识别、无线(OTA)软件升级、手机兼容性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正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卖点。这些功能让车辆变得与众不同,并使汽车制造商能够销售更高的价格。小鹏汽车已经在国内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部署方面处于领先。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旗下中国首个适用于城市驾驶环境的ADAS解决方案XNGP的覆盖城市总数达到243个,允许车辆变道、加速或减速、超车以及上下高速匝道。与此同时,蔚来去年推出了其专为品牌车主开发的首款智能手机。该手机搭载高通骁龙8 Gen 2系统芯片处理器,并配备了拥有2K分辨率的6.81英寸三星曲面屏,提供超过30项专为汽车定制的功能。其中包括启动自动泊车模式,以及即使手机关机也可以通过按钮来解锁汽车。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奇瑞汽车旗下豪华品牌星途选择Mobileye和伯特利推出中国首个云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2023年1月23日

    该系统可以通过持续更新,使车辆应对各种路况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1月1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奇瑞汽车旗下豪华品牌星途宣布,将成为国内首家推出云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制造商。星途将携手Mobileye和伯特利,在星途VX车型上首次应用这一技术。

    搭载云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的星途VX可以通过持续更新,使车辆能够适应各种驾驶情况。这一系统在富有挑战性的驾驶场景下表现尤为出色,例如能见度低或复杂交通状况,这充分表明了奇瑞汽车和星途品牌对车辆安全和技术创新的承诺。

    奇瑞汽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兼总经理助理高家兵表示:“搭载Mobileye云增强驾驶辅助技术的星途VX车型的推出是一个重大飞跃。此次与Mobileye和伯特利的合作展现了我们在汽车安全和技术进步方面树立新标准的决心。”

    云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利用了Mobileye的REM技术,将于2024年2月推出,到2024年第一季度将覆盖中国超过37个城市,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它具有一些独特功能,如在没有车道标线的道路上实现车道保持并合理调整车速。
    作者:ATI News Team




    现代汽车发布软件开发战略

    2023年1月16日

    意义:现代汽车集团发布了一项名为“软件定义一切”(SDx)的战略,旨在开发软件和人工智能(AI)互联系统,并将软件开发方法融入汽车开发体系中。

    展望:现代汽车集团利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进一步展示该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的互联主题。公司对其目标有着清晰的愿景,并且软件定义一切和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发展与之前的项目保持一致,同时不断发展和推进软件开发,无论是利用集团外部的技术,还是投资自主研发创新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发布了一项名为“软件定义一切”(SDx)的战略,旨在开发软件和人工智能(AI)互联系统,并将软件开发方法融入汽车开发体系中。现代汽车还将进一步投资氢能技术的研发;这方面内容将在另一份报告中单独介绍。现代汽车在2024年1月8日至12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概述了这一战略。

    现代汽车表示,其总体目标是“通过为全球社会提供自由、安全和公平三大核心普世价值,创造舒适和平的生活环境……提供不受各种限制的自由,通过软件安全来保护社会安全,通过氢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公平获得清洁能源和相关服务的机会”。这一广阔的发展视野与现代汽车“为人类进步”的品牌愿景是一致的。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COO)兼现代捷尼赛思北美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Jose Munoz表示:“对人类社会带来真正和积极影响是我们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现代汽车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的主题‘出行皆自在’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公司56年发展历史铸就的挑战精神将通过我们今天发布的氢能和软件转型传承下去。”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正在为未来车辆进化为人工智能机器奠定基础,并且最终将覆盖其所有品牌。在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现代旗下的起亚汽车展示了其“超越平台车辆”(PBV)项目的更多信息,该项目将在另一份报告中单独介绍。PBV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定义一切”的开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汽车表示,希望其人工智能机器“不断学习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并部署优化的机器学习操作”。该集团表示,一旦车辆达到这一目标,车辆将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更新,简化或消除繁琐的任务,提供透明的数据,预防并解决潜在问题,提供个性化用户体验,加快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改进从而为用户增加价值。”

    现代汽车集团将这一整体生态系统称为“云交通”。该公司的愿景是构建用户、设备和城市基础设施相互连通的桥梁,从而为所有人提供“交通即服务”。现代汽车表示,作为智能移动出行解决供应商,公司将这些更广泛的社会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正在采用“软件定义一切”战略,“通过先进的软件和人工智能,将所有移动设备、车队和生态系统转变为有价值的资产。”虽然现代汽车并不是第一家提出这一宏伟目标的汽车制造商,但它认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是打造一个“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系统的关键。

    “软件定义一切”战略将对现代汽车的产品开发带来影响。该公司对软件定义车辆(SDV)的愿景包括将软件开发融合到汽车硬件开发中,实现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分离。通过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分离,现代汽车表示可以实现硬件和软件的独立更新和进步。在软件定义车辆框架内开发网络和控制器,可以提高开发敏捷性和效率。通过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分离,现代汽车集团期望提高车辆开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现代汽车集团设想更快的功能更新以及“设备”的持续改进。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四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使用英伟达DRIVE技术赋能自动驾驶

    2023年1月16日

    根据英伟达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四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使用该公司DRIVE技术开发自动驾驶功能。其中,理想汽车选择了英伟达下一代集中式汽车计算机DRIVE Thor,为其未来车队赋能。长城汽车、吉利极氪汽车以及小米电动汽车部门则采用英伟达DRIVE Orin平台为其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支持。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宙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正将集中式计算应用于高度自动化和自动驾驶。英伟达DRIVE Orin已成为当今智能汽车的首选人工智能汽车计算平台,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关注我们下一代产品英伟达DRIVE Thor的高级功能和人工智能性能,期待通过该平台赋能其未来车型。”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英伟达将自己定位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与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和高通展开直接竞争,并积极推进这项技术及相关伙伴关系的发展。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竞相提高车载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功能,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品牌对英伟达汽车技术业务的需求很大。英伟达Drive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AI)的平台,结合了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和环绕视觉,支持L2级以上系统至L5级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自2022年以来,DRIVE Orin已被广泛应用于领先汽车制造商、卡车、机器人出租车和穿梭巴士,该平台的算力性能最高可达每秒254万亿次运算(TOPS)。作为下一代集中式汽车计算机,英伟达DRIVE Thor将广泛的智能功能集成到一个单一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中,提供自动驾驶、自动泊车、驾驶员和乘客监控以及人工智能座舱等功能。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展示最新电动汽车技术

    2023年1月9日

    意义:小米公司在2023年12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其首款电动汽车SU7。

    展望:在举办的活动上,小米主要集中介绍了其在电气化、车辆制造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关键进展,公司预计这些技术能力将成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小米公司在2023年12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其首款电动汽车SU7。在正式发布前的一个月里,该车的外观设计和关键动力系统参数已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运动型轿车SU7车长4,997毫米、宽1,963毫米、高1,440毫米。作为一款从零开始全新设计的电动汽车,SU7的轴距达到了3,000毫米,这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的一些最新款中大型电动轿车相当。作为一款以性能为导向的轿车,小米表示SU7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195,这是全球量产车中最低的风阻表现。这款车型预计将在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的一家工厂进行生产,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销售。

    V6和V8电机

    作为一款展示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实力的汽车,SU7将搭载小米自研的V6和V6s电机。V6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0千瓦,峰值扭矩为400牛·米。V6s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75千瓦,峰值扭矩为500牛·米。SU7采用双电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495千瓦,峰值扭矩为838牛·米。小米表示,这一动力强大的电驱系统将使SU7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2.78秒,并将其最高时速提高至265公里/小时。除了V6和V6s电机外,小米还推出了下一代电机V8s,最大输出功率为425千瓦,峰值扭矩达到635牛·米。不过,V8s电机要到2025年才开始量产,这意味着它将不会搭载在2024款SU7上。在上市时,SU7将提供SU7和SU7 Max两个版本。入门级SU7将采用400伏系统,并配备容量为73.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SU7 Max将搭载宁德时代容量为101千瓦时的麒麟电池。这些电池将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集成至车辆底盘中。SU7 Max还将采用871伏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电。

    Hyper OS

    小米在SU7上搭载了其Hyper OS系统。该车型的人机界面(HMI)由三块显示屏组成,其中包括7.1英寸的驾驶员显示屏、16.1英寸的3K中控屏和56英寸的HUD抬头显示屏。智能座舱系统采用了搭载了高通第四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骁龙8295芯片。Hyper OS系统支持在冷环境下的快速启动。根据小米公司的说法,座舱系统整包升级只需约3分钟,全车整包升级约30分钟。Hyper OS还支持小米手机应用程序的无缝集成。对于苹果手机用户,Hyper OS还支持CarPlay和通过AirPlay进行屏幕镜像。前排座椅的后部配备了小米平板电脑的底座,后排乘客可以访问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并调整某些座舱设置。

    小米Pilot智驾

    SU7中搭载的小米Pilot智驾将提供L2级+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这个自主研发的系统采用了自适应变焦技术,可以根据位置动态调整摄像头的视距,以更好地检测行人和交通。根据小米公司的说法,小米Pilot将通过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改善用户在拥挤城市街道上停车和自动驾驶等场景的体验。SU7 Max版本将搭载两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可以处理来自众多传感器的信息,包括1个车顶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和15个雷达。作为小米Pilot智驾的核心功能,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2024年将在中国100座城市部署。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在活动上主要集中介绍了其在电气化、车辆制造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关键进展,公司预计这些技术能力将成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尽管SU7的定价尚未正式公布,但首席执行官雷军暗示SU7的定价不会像一些人所猜测的那样低,雷军表示,SU7是一款可以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等豪华车型对标的高性能电动汽车。

    随着SU7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交付,小米汽车将进入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并且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正日益受到车辆价格的影响。作为知名科技公司推出的首款车型,SU7无疑为市场评估从消费电子领域进军汽车行业的新参与者的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小米表示,已承诺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截至2023年12月,已拥有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这家科技公司相信,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购车者将越来越重视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系统。有证据表明,小米已经将对自动驾驶部门的投资从33亿元追加到47亿元。公司表示,追加的投资将使其在2024年引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将于2024年初发射11颗卫星,以加强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2023年1月9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吉利计划在2024年初发射11颗卫星,作为其天地一体智能出行生态系统战略的一部分。即将发射的卫星将包括名为“吉利银河号”和“远程观星号”的卫星,这符合吉利对智能驾驶和未来移动出行的战略重点。


    Source: GettyImages/metamorwork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正在大举进军传统上由军方主导的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公司计划积极利用低轨卫星提供的高速互联网连接、精确导航和云计算能力,这些技术都是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所必需的。吉利于2022年6月首次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9颗卫星,这些卫星已在轨道上稳定运行了一年多时间。到2025年,公司计划完成72颗低轨卫星组网部署,使吉利车辆能够实现无盲点的全球定位能力。1月5日发布的吉利星河E8将成为首款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车型。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奇瑞高端品牌星途推出星纪元ES电动轿车

    2023年1月2日

    意义:奇瑞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星途日前推出了基于奇瑞EX0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星纪元ES。

    展望:作为一款以性能为导向的纯电动轿车,星纪元ES将与比亚迪汉、吉利银河E8和智界S7等车型展开竞争。智界S7虽然也由奇瑞制造,但它本质上是由华为设计的产品,这家科技公司主导了智界S7的研发,并将其最新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引入该车型。


    Source: Cherry

    奇瑞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星途日前推出了基于奇瑞EX0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BEV)星纪元ES。星纪元ES车长4,945毫米,宽1,978毫米,高1,467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星途品牌产品阵容的定位是一款运动轿车,星纪元ES将标配空气悬架和连续阻尼减震控制。

    星纪元ES在中国将提供五款车型。两款标准续航版后轮驱动车型Air和Plus基于400伏电压平台打造,而Max和Ultra则基于800伏电压平台打造。根据这家汽车制造商的说法,800伏系统使星纪元ES仅需快速充电5分钟,就可增加续航里程218公里。根据配置版本不同,星纪元ES的电池容量也有所差异。Air搭载60.7千瓦时(kWh)电池组,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达到550公里。Plus搭载66.4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为605公里。得益于搭载97.7千瓦时电池组,Max的CLTC续航里程高达905公里,是星纪元ES全系车型中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Ultra是星纪元ES中唯一一款双电机四驱车型,CLTC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双电机动力系统的最大功率为353千瓦,峰值扭矩为663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7秒。

    星纪元ES的智能座舱系统采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15.6英寸的触摸中控屏是驾驶员访问信息娱乐系统及调整车辆设置的主要界面。所有车型均配备了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Ultra的自动驾驶系统由集成在车顶的激光雷达提供支持。这款顶配车型将能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驾驶环境中执行自动泊车和导航引导自动驾驶。星纪元ES的售价区间为22.58万元(约合3.16万美元)至33.98万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星途星纪元ES展示了奇瑞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重新定位星途品牌的最新努力,该公司之前的电动产品大多是入门级经济车型。继星纪元ES之后,奇瑞还将推出一款E级纯电动SUV星纪元ET。这两款车型均基于奇瑞E0X平台开发。为了支持星纪元ES的销售,奇瑞还计划在中国部分城市投资建设超快充电桩。

    作为一款以性能为导向的纯电动轿车,星纪元ES将与比亚迪汉、吉利银河E8和智界S7等车型展开竞争。智界S7虽然也由奇瑞制造,但它本质上是由华为设计的产品,这家科技公司主导了智界S7的研发,并将其最新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引入该车型。考虑到星纪元ES的价格区间与智界S7重叠,而且两款都是以性能为导向的车型,这两款车型在日益拥挤的电动轿车市场将不可避免的展开竞争。星纪元ES和智界S7均基于800伏电压平台打造,并且提供不同电池尺寸和动力系统的配置选择。不过,星途星纪元ES并没有像华为赋能的智界S7那样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近期另一款由华为赋能的车型问界M7的订单飙升已经证明,华为品牌在吸引消费者选择其产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厂

    2023年1月2日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日前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一家新工厂,以支持其纯电动汽车(BEV)在欧洲市场的扩张。比亚迪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篇公告称,随着其在匈牙利完成乘用车制造工厂、研发中心和行政总部的部署,匈牙利将成为其欧洲业务的中心。比亚迪表示,计划为其在匈牙利的纯电动汽车生产构建一个当地绿色生态圈。该工厂将采用先进的生产线,分阶段建设,以满足比亚迪在欧洲的车辆需求增长,工厂位于匈牙利南部的赛格德市,靠近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边境。比亚迪在匈牙利还设有一家巴士制造工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并未透露该项目的具体投资金额。公司表示,计划明年在欧洲推出三款新车型,目前公司已经有五款车型在欧洲市场销售,其中包括轿车、掀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比亚迪在欧洲19个国家拥有230家经销店。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目前预测,2023年比亚迪在西欧的销量为3.3万辆,其车型阵容包括比亚迪Atto 3 SUV、B级车比亚迪海豚、与特斯拉Model 3竞争的比亚迪海豹、豪华轿车比亚迪汉以及D级SUV比亚迪唐。比亚迪的产品阵容十分强大,今年公司已经超过大众汽车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不过,比亚迪在西欧的销量增长预计将有所放缓,我们预计2026年比亚迪在西欧的销量将达到23.3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日产将向全球市场出口在中国开发的电动汽车

    2023年12月26日

    路透社援引日产汽车副总裁兼日产中国总裁松山昌史的话称,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考虑将其现有的燃油车型(ICE)和即将在中国开发和制造的新能源汽车(NEV)出口至海外市场。松山昌史表示,日产汽车正考虑瞄准比亚迪等中国竞争车企所在的目标市场。不过,他没有透露该计划的细节。此外,日产还宣布计划明年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包括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回收等领域。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中国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以及国内消费者需求转向新能源汽车导致全球汽车制造商销量下滑,日本汽车制造商正重新考虑其在华战略。中国仍然是全球汽车制造商重要的市场,这里不仅有着强劲的消费增长,同时还具备完善的汽车供应链。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计划效仿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利用其在中国的制造工厂为中国以外的市场供应产品。特斯拉、名爵和长安汽车是少数几家保持中国工厂高产能运行并且出口强劲的汽车制造商。例如,名爵汽车一直在海外市场销售中国制造的汽车,而且该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需求要大于中国市场。中国也是奇瑞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有40%以上出口至全球市场。在日系品牌中,日产汽车在过去几年里遭遇了严重的销量下滑。2022年,日产汽车在中国的产量较2018年下降33%,至821,437辆。2023年,日产品牌的汽车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23%,不足63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宣布获得CYVN 22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

    2023年12月26日

    蔚来汽车日前宣布,已与总部设在阿布扎比的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的联属公司CYVN Investments签订了一份股份认购协议。根据协议,CYVN将投资总额为22亿美元的现金,以每股7.50美元的价格认购2.94亿股蔚来新发行A类普通股。本次投资交易完成后,CYVN将实益持有蔚来汽车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约20.1%。这笔交易预计将在12月最后一周完成。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CYVN这笔22亿美元的投资将使其在蔚来汽车的持股比例从7%大幅提升至20.1%,从而成为蔚来汽车的第一大股东。这家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公司在今年7月宣布了与蔚来汽车相关的两项单独交易,包括以3.5亿美元收购腾讯持有的40,137,614股蔚来汽车A类普通股,以及通过股份认购计划投资的7.385亿美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在欧洲上市的纯电动SUV领克02聚焦于汽车共享概念

    2023年12月19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领克品牌计划于2024年底在欧洲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领克02。与此前计划不同的是,领克02将与插电式混动紧凑型SUV领克01一同销售,而不是取代它。该品牌目前在多个欧洲国家有业务布局,并计划将业务扩展到英国、挪威、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在这些市场领克02将是唯一上市销售的车型。领克02将基于吉利可持续体验架构(SEA)平台打造,沃尔沃EX30和Smart #01和#03车型也采用该平台生产。该车型将提供涵盖维修和保险服务的订阅模式,重点聚焦汽车共享业务,以帮助客户分摊成本。领克02将率先在欧洲市场推出,随后在中国上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预计未来车辆所有权模式将发生变化,消费者最终将按行驶里程付费,而不是购买汽车,因此各家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测试各种形式的订阅服务。2021年,领克将其在国内生产的领克01 SUV交付至欧洲市场。领克01车型的月度订阅费用最近从550欧元(648美元)上调至600欧元,在荷兰的订阅费用则为650欧元。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目前在欧洲约有16%的客户采用汽车共享模式订阅其车辆,平均每车每日收入为30欧元。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与奥迪、奔驰就投资其智能汽车公司事宜进行接洽

    2023年12月19日

    据报道,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已经接洽了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提议购买其智能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公司的少量股份。据路透社报道,华为已与梅赛德斯-奔驰进行了初步谈判,提议出售智能汽车公司3-5%的股份,但奔驰希望保持对软件的控制以维持其高端品牌定位,因此对该提议兴趣不大。奥迪对这项提议的兴趣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消息称奥迪计划从2025年开始与华为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这些技术将应用于由奥迪一汽生产的汽车。不过,各方均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其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能否推出一系列高销量、高利润的车型。其智能汽车部门已经与包括北汽和奇瑞在内的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开发全新电动车型。华为自2019年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的制裁,华为希望与中国品牌之外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保护其业务免受潜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上个月,华为表示将剥离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IAS)业务部门,据报道,该部门的估值将在280亿至350亿美元之间。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将把智能驾驶系统扩展到中国25座城市

    2023年12月12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小鹏汽车日前已推出全新无线升级版本(OTA)Xmart OS 4.4.0,将其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扩展到国内20多座城市。此次升级进一步增强了XNGP的导航功能,改善了在通过十字路口、车辆跟随和变道等场景下的用户体验。它还引入了增强版车道居中控制功能和智能驾驶环境模拟显示系统,并优化了自动泊车功能。据盖世汽车报道,随着此次更新发布,小鹏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软件XNGP现已扩展到中国25座城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部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小鹏称其XNGP软件是中国首个用于城市驾驶环境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允许汽车变道、加速或减速、超车以及进出匝道。公司早些时候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软件的部署扩展到国内50座城市。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奇瑞印尼公司开始生产Omoda E5,并对电动汽车工厂投资1,600万美元

    2023年12月12日

    奇瑞印尼销售公司PT奇瑞印尼公司(CSI)日前在其位于西爪哇省勿加泗Pondok Ungu的工厂开始了其全散件组装电动汽车Omoda E5(在其他市场也称为Omoda 5)的生产。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Omoda E5的生产正在按计划进行,并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在印尼市场推出。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证实,该车型的预售订单已达到400辆。奇瑞国际总裁张贵兵表示:“奇瑞电动汽车Omoda E5日前首次在东南亚地区投产是我们进军海外市场的最新成果,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对深耕印尼市场的承诺。我们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为印尼消费者提供更环保、更智能、更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另据《雅加达环球报》报道,奇瑞汽车计划投资2,500亿印尼卢比(约合1,600万美元)在印尼建造一家装配工厂,以满足印尼首批电动汽车订单的需求。PT奇瑞印尼公司代表Rifki Setiawan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专门的装配工厂和研究中心,并将印尼打造成为右舵车生产基地。”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Omoda E5是奇瑞的首款电动汽车,搭载一台功率为120千瓦的电机,在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工况(CLTC)下,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该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6秒。该车型于去年8月在印尼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2023印尼国际车展(GIIAS)上首次亮相,预计将于2024年2月在印度尼西亚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自去年以来,奇瑞汽车已经在位于勿加泗的印尼工厂组装Tiggo系列和Omoda燃油车型,Omoda E5全散件组装的启动标志着这家汽车制造商首次在该工厂生产电动汽车。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数据,2024年Omoda E5在印尼的销量预计将达到2,444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JSW集团和上汽集团成立新的印度合资公司,专注打造绿色出行

    2023年12月12日

    中国上汽集团日前与印度JSW集团达成合作,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支持名爵汽车在印度的业务,专注打造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的一篇报道,这份合资协议由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和JSW集团Parth Jindal在名爵英国公司位于伦敦的总部签署。根据协议,JSW集团将持有名爵印度公司35%的股权。另一方面,上汽集团将继续以其一流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全力合资企业。双方将努力扩大本地采购,改善充电基础设施并增加产能。此外,两家公司计划推出更多车型,重点聚焦绿色出行。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在不断增长的印度汽车市场,双方将精诚合作,引领印度汽车市场创新潮流,共同为消费者打造更绿色、更智能的出行产品及服务,抢抓市场机遇,不断扩大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共同推动名爵品牌在印度取得更大的成功。”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这一战略性合作,上汽集团和JSW集团将致力于发展印度的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并寻求在这一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此次合作预计将受益于JSW集团在印度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并建立稳固可靠的供应链。这些努力也符合全球向可持续实践的转变以及对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年早些时候,名爵汽车印度公司总裁Rajeev Chaba透露,公司计划通过推出新车型,在2023年将其在印度的电动汽车销量翻一番。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今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20%至25%,其中Comet车型在2023年的销量将达到1万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英国希望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

    2023年12月5日

    英国政府正在制定措施,以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到该国建厂生产汽车。路透社援引英国投资与监管改革部长Dominic Johnson在外商直接投资峰会上的发言称,“如果我们要实现净零目标,中国的投资至关重要……我欢迎中英两国在相互投资方面加强商业合作。”他更希望看到中国汽车在英国制造,而不是从中国进口,他补充道:“当然,我希望能吸引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前来英国投资建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英国最近在吸引纯电动汽车(BEV)相关投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国内轻型汽车的产量仍远低于上一个十年。Johnson的言论表明,他热衷于向中国汽车制造商敞开大门,如果能够满足原产地规则中对零部件生产的要求,可实现免关税贸易,英国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进入欧盟的桥头堡,这可能会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前往英国投资建厂。不过,除非英国改变《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的适用情况,否则将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该法案对于涉及中资企业的交易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Johnson在评论中表示,他担心该法案会给人一种在中英两国间制造摩擦的印象,但总体上,这个法案只被用来干预少数交易,但他也补充说,设立保护措施是必要的。部分中国汽车制造商此前曾在英国组装产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汽集团,该公司在2016年之前一直在伯明翰组装名爵汽车。不过,这部分涉及的组装产量非常有限,英国政府期望吸引来自中国的更多投资。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华为与长安成立合资企业表明科技公司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23年12月5日

    意义:华为决定将其智能汽车部门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与长安汽车共同成立的新合资企业,表明这家科技巨头作为智能汽车技术的重要供应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展望:华为还与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等车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现在判断华为技术赋能的车型能否获得可观的销量表现还为时过早,因为这些车型将面向不同的车辆细分市场,并且其中部分车型并非面向大众市场开发。与不同车企开展合作也将给华为带来挑战,尽管这家科技巨头在与赛力斯的合作中显然发挥了主导作用。


    Source: Luxeed

    华为决定将其智能汽车部门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与长安汽车共同成立的新合资企业,表明这家科技巨头作为智能汽车技术的重要供应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根据华为的说法,长安汽车将持有新合资企业不超过40%的股份,新公司将逐步向华为其他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开放股权。随着华为将其智能汽车部门整合至该合资企业,新公司将能够向长安汽车以及其他感兴趣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华为全套的智能汽车技术,包括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数字平台、智能车云、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与智能车灯等。此外,据《中国日报》报道,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负责人余承东表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华为还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和奇瑞汽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正与江淮汽车和北汽汽车在新车项目上密切合作。与江淮和北汽合作推出的新车型将扩大华为在鸿蒙智行联盟旗下的产品阵容,鸿蒙智行是华为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2023广州车展上发布的一个品牌。据中国商业媒体《澎湃新闻》报道,余承东表示,新合资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将由华为主导。未来,鸿蒙智行目前的合作伙伴将陆续加入合资公司。

    在回应媒体和投资者关于其与华为合作关系现状的询问时,赛力斯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发帖称,华为智能汽车部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与华为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华为将继续按照合同向赛力斯供应零部件。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表示,正在考虑华为关于共同投资新公司的提议。华为的合作伙伴江淮汽车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华为为其智能汽车业务设立独立公司的举动,并将积极与华为就进一步合作展开对话。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华为和长安汽车组建的新合资企业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起加入鸿蒙智行联盟。尽管华为与其合作伙伴就投资新合资企业的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谈判的结果和时间表不会影响华为在其“战略伙伴关系”中的角色。华为品牌的吸引力及其技术能力已经在问界车型(尤其是新款问界M7)的销量增长上得到了证明。由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品牌表示,截至11月27日,大型运动型多用途车问界M7的累计订单量已突破10万辆。不过,为了扩大其汽车销售规模,华为需要将其技术解决方案销售给长安汽车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商。2023年上半年,华为的总营收达到3,109亿元人民币(约合436亿美元),而其智能汽车业务部门的收入仅为10亿元人民币。长安汽车不仅拥有强大的汽车制造能力,并且其多样化的车型阵容覆盖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是华为扩大其在汽车行业影响力的理想合作伙伴,华为作为一级技术供应商和商业合作伙伴,也能进一步提升汽车制造商的能力。在与奇瑞汽车的合作中,华为即将在中国发布大型纯电轿车智界S7。江淮汽车也正在与华为合作,开发一系列搭载华为最新电驱动和智能座舱技术的高端车型。

    现在判断华为技术赋能的车型能否获得可观的销量表现还为时过早,因为这些车型将面向不同的车辆细分市场,并且其中部分车型并非面向大众市场开发。与不同车企开展合作也将给华为带来挑战,尽管这家科技巨头在与赛力斯的合作中显然发挥了主导作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汉电动汽车在阿联酋上市

    2023年12月5日

    11月22日,比亚迪在阿联酋迪拜的全新旗舰展厅开幕,并面向阿联酋市场正式推出纯电车型比亚迪汉。新展厅位于迪拜节日城购物中心,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目前尚不清楚比亚迪汉将何时开始在该国交付。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已经在阿联酋推出了比亚迪Atto 3纯电动跨界车型;这是该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最畅销的紧凑车型。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轿车,纯电车型比亚迪汉将瞄准阿联酋的高端电动汽车买家。在阿联酋市场接受预订的比亚迪汉车型标配双电机动力系统和容量为85.4千瓦时的电池组。该车型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约为521公里。比亚迪目前正与Al-Futtaim Electric Mobility合作,扩大其在阿联酋销售的车型阵容。到2024年3月,比亚迪计划再向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其中包括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调整其车型在欧洲市场的命名

    2023年11月28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GWM)计划调整其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名称,作为其战略转型的一部分。据《Autocar》报道,作为公司“一个长城(One GWM)”计划的一部分,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和魏牌品牌现在将以GWM品牌的名义进行销售,这表明长城汽车“致力于打造更具凝聚力和知名度的全球业务布局,尤其是在欧洲市场。”这一战略变化之后,其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欧拉Funky Cat将调整为GWM Ora 03,即将推出欧拉Lightning Cat轿车将被命名为GWM Ora 07。同时,魏牌咖啡01将更名为GWM Wey 05,而魏牌咖啡02将成为GWM Wey 03。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变化已经在wey-eu.com网站上体现出来,但品牌在市场层面上仍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德国和英国的欧拉网站仍然显示的是以前的品牌和产品名称。不过据《Autocar》报道,该品牌在英国的更名调整将在2024年1月进行,届时第一批GWM Ora 03车型将抵达英国。公司表示,调整品牌命名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效率,在有限的产品阵容下同时提升两个新品牌的知名度,这很可能会使两个品牌获得的资源过于分散。《Autocar》援引该公司的一份声明称,这种做法“将提高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知名度,并允许长城汽车从分销到经销商层面的合作伙伴均能采用协同高效的商业模式。”不过,公司也表示,品牌重塑将简化客户的购车体验,为客户带来更加愉悦的使用体验,并表示其汽车的二手市场价值将因此提高。欧拉和魏牌的产品设计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采用了大量曲线元素和用户友好的设计语言,而后者的车型设计更大胆和硬派。长城汽车表示,两个品牌的车型都拥有“高级驾驶辅助技术、卓越的设计、出色的内饰材料质量和NVH(噪音、振动和粗糙度)、耐用的品质以及在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多项五星评级的非凡安全性能。”然而,此次变化也意味着基于“猫系列”和“咖啡系列”的品牌名称将不复存在,这种品牌命名方式对于长城汽车希望作为一个重要新兴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得到客户的认同并没有帮助。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目前预测,2023年欧拉和魏牌在西欧和中欧市场的总销量约为6,700辆,到2025年将增至2.88万辆,到2027年将接近3.5万辆。然而,长城汽车在欧洲地区与名爵品牌和比亚迪品牌的销售预期(2023年分别为3.36万辆和20.3万辆)相比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之前,欧盟委员会已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展开反补贴调查,长城汽车也已对此做出了回应,这些预期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还有待观察。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小米总裁表示,首款电动汽车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2023年11月28日

    根据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的说法,小米首款电动汽车小米SU7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量产。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部门研发团队规模已接近3,000人。公司将很快开始对纯电动轿车SU7进行第二轮冬测。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U7的外观图和部分参数上周已经在网上披露。此前有关该车型的报道表明,SU7将推出两个版本,一款是400伏电压平台车型,另一款是800伏电压平台车型。据报道,采用400伏电压平台的车型将是SU7系列的主力销售车型,并且其定价很可能十分具有竞争力。随着小米陆续披露关于SU7车型的更多细节,有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楚,那就是SU7将在动力系统、电池化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提供众多不同的配置,从而与市场上的各类中型电动轿车展开竞争。SU7的主要竞争对手将包括智界S7、特斯拉Model 3、极氪007和小鹏P7。如果小米将入门级SU7定价设定在20万元人民币(约合28,070美元)以下,那么零跑C01电动汽车也将成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与长安汽车就共享换电池技术达成协议

    2023年11月28日

    意义:11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采用换电技术的电动汽车。

    展望: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需要通过增加汽车销量以及提高换电站利用率来证明其合理性。


    Source: Chun Tu

    11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采用换电技术的电动汽车。两家公司将在国内换电汽车的推广方面开展合作,包括制定电池交换电动汽车的电池行业标准,共享电池交换基础设施以及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系统。

    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公司还在与其他多家汽车制造商就涉及蔚来换电技术的项目进行谈判,但并未提供具体细节或时间表。至于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李斌表示,合作重点将是在长安汽车即将推出的全新电动车型上安装蔚来的下一代800伏电池组。长安汽车首批采用蔚来换电技术的乘用车将于2025年上市销售。双方未来合作推出的电动汽车将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最近有媒体报道显示,蔚来子品牌阿尔卑斯即将推出的车型也预计将基于其800伏电压平台打造并搭载全新高压电池组。这些新技术是蔚来新一代NT3.0技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蔚来汽车是电动汽车换电市场的领军企业。截至11月18日,公司已累计建成2,100座换电站,其中超过650座换电站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为蔚来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了超过3,200万次换电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蔚来与长安合作宣布之前,蔚来汽车已裁员约10%,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公司当务之急是通过削减成本和推出新产品来提高销量和利润水平。蔚来的换电网络已成为蔚来品牌的一个关键差异化因素。其庞大的换电站网络使蔚来的客户在长途出行时可以独享专用充电设施。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认为,这些换电基础设施将大大减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的担忧,并使其在城市驾驶和长途出行时变得更实用。然而,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需要通过增加汽车销量以及提高换电站利用率来证明其合理性。今年6月,蔚来汽车将其所有车型的价格下调了3万元人民币(约合4,200美元),并停止向新购车的车主提供免费换电服务。自降价以来,该汽车制造商的销量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预期。此次降价也是为了回应客户对他们使用换电服务的频率以及对公司定价策略的期望所提出的反馈。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私营运营商旗下的直流快充网络的快速扩张,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蔚来的换电站形成了竞争。此外,蔚来还运营着2万多根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对非蔚来品牌的电动汽车开放使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洛杉矶车展:丰田在展前活动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的Crown Signia和Camry车型

    2023年11月21日

    意义:丰田对其品牌核心产品凯美瑞轿车进行了大幅改进,推出了第九代2025款凯美瑞。同时,该品牌还在皇冠旗下推出了一款名为Signia的SUV。这两款车型在洛杉矶车展前的展前活动上首次亮相,也将在展会上展出。

    展望:尽管多年来轿车在主流市场上逐渐失去人气,但新一代凯美瑞仍然是丰田品牌的核心产品。截至2023年10月,凯美瑞仍然是丰田在美国的第二大畅销车型,仅次于RAV4。轿车市场仍有购车需求,但市场上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汽车制造商寥寥无几。但由于丰田专注于皇冠品牌,并将其定位为尺寸更大、配置更高的车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凯美瑞的地位。随着美国轿车需求的持续下滑,这种分化有可能对凯美瑞销量的损害大于对皇冠轿车销量的提振作用。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2023年10月发布的轻型汽车销量预测,在美国基于TGNA-K平台打造的车辆销量在2023年和2024年预计达到约123万辆。从丰田RAV4到雷克萨斯TX在内的多款车型均基于该平台打造。


    Source: Toyota

    丰田日前推出了2025款第九代凯美瑞轿车,以及皇冠旗下一款名为Signia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丰田在2023年11月16日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车展之前的一场场外活动上,首次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推出的两款车型,这两款车也将在车展上展出。

    尽管市场逐渐转向多用途车型,但凯美瑞轿车仍然是丰田的重要产品,并推出了2025款最新车型。此外,丰田正积极扩大皇冠品牌的车型阵容,推出了一款面向美国和日本市场的跨界SUV。在美国,这款新SUV车型将被命名为皇冠Signia。

    皇冠Signia

    皇冠Signia SUV基于皇冠轿车打造,将作为2025款车型销售。丰田将在日本推出皇冠系列旗下四款车型。预计在美国市场仅推出皇冠轿车和新款皇冠Signia SUV。皇冠Signia将于2024年年中推出,配备与皇冠轿车相同的2.5升四缸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不过其最大功率为243马力,高于Crown轿车标准版的236马力。皇冠Signia将只提供全轮驱动版本,并且在发布时不会提供皇冠轿车上搭载的2.4升涡轮增压、四缸、340马力混合动力系统。皇冠Signia在2025款车型中将提供两款配置:XLE版和Limited版,以降低新车型的复杂性。皇冠轿车提供XLE、Limited和Platinum三款配置。与其他丰田混动车型一样,皇冠Signia将具有普通、节能和运动三种驾驶模式。丰田表示,还将为其提供电动驾驶模式,以实现在低速短距离行驶时的纯电动行驶。在定位方面,该车型将取代丰田在美国市场的Venza车型。尽管丰田表示Venza的市场表现令人满意,但这两款车型在产品阵容中的定位过于接近,而皇冠Signia有助于支持丰田在美国市场复兴皇冠品牌。皇冠品牌在日本已拥有55年的历史,它也是丰田公司倾力打造的骄傲。


    Source: 2025款丰田皇冠Signia。Stephanie Brinley


    Source: 2025款丰田皇冠Signia。Stephanie Brinley

    据丰田公司估算,皇冠Signia动力系统的综合燃油经济性为36英里/加仑。该车采用的是丰田电子按需全轮驱动(AWD)系统,意味着后轮驱动由专门的后电机提供动力,在需要时推动后轮行进。在加速时,该系统可将80%的扭矩传输到后轮。在驾驶时,该系统在需要时可从100%前轮驱动转变为20/80前/后轮驱动。该全轮驱动系统类似于RAV4采用的系统,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但针对的更多是冬季道路条件而不是崎岖地形。皇冠Signia的牵引能力并不是特别出色,仅为2,700磅。丰田表示,公司希望将重点放在车辆的性能上,这主要体现在车辆的宽体车身姿态、可选21英寸车轮和丰田Hammerhead车头设计上。该车采用两排座椅设计,第二排座椅可折叠平放,营造出长6.5英尺的宽敞储物空间,当有乘客时,第二排座椅也可以提供宽敞的乘坐空间。皇冠Signia——这个名字源自“徽章”一词,丰田表示,公司专注于提供“轿车般的舒适性和SUV的多功能性”。后排座椅旨在打造一个休息室,强调提升后排乘客的舒适度;可选装配有可收纳遮阳帘的玻璃全景天窗。皇冠和皇冠Signia均基于TNGA-K平台打造。皇冠Signia上运用的降噪材料包括前侧窗的隔音玻璃、仪表板静音材料以及发动机罩的吸音材料。皇冠Signia继承了皇冠的标配和选配技术、安全和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其中包括丰田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12.3英寸的中央显示屏、丰田Safety Sense 3.0、交通拥堵辅助、前方交叉交通警示和变道辅助。皇冠Signia与皇冠轿车的前排内饰有很多共同之处,而后部空间则与SUV类似。


    Source: 2025款丰田皇冠Signia


    Source: 2025款丰田皇冠Signia

    凯美瑞

    第九代丰田凯美瑞轿车也将作为2025款车型销售。新款凯美瑞预计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在美国销售,可能会比皇冠Signia早几个月上市。虽然皇冠Signia在日本生产,但丰田将继续在美国生产凯美瑞。丰田表示这将是凯美瑞全新一代车型,对现有车辆和平台进行了大幅改进。新款凯美瑞外观时尚现代。虽然与第八代车型相比,丰田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强调这款车是其设计革命的一部分,但初看之下,新一代凯美瑞是一款颇具吸引力的现代轿车。最新款凯美瑞在内饰和外饰方面更加简洁,符合当前潮流。该车型配备了全新的动力系统、经过改款的内饰(包括更加舒适的座椅)、升级的技术以及更多的安全设备。在安全和高级驾驶辅助功能方面,凯美瑞与皇冠和皇冠Signia一样,配备了丰田Safety Sense 3.0系统,并可选配交通拥堵辅助、前方交叉警示、变道辅助、全景影像监测以及带自动制动系统的前后泊车辅助。在新技术方面,凯美瑞采用了最新的丰田信息娱乐系统,配备了语音助手,并为高配车型提供了数字钥匙。凯美瑞标配8英寸中控屏幕,并可选配12.3英寸屏幕。两个系统均标配支持无线智能手机投影和无线充电板。


    Source: 2025款丰田凯美瑞。Stephanie Brinley


    Source: 2025款丰田凯美瑞。Stephanie Brinley

    新一代凯美瑞将采用混动系统,放弃了203马力2.5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和301马力3.5升V6汽油发动机等配置,将仅搭载第五代丰田混合动力系统(THS 5),配备225马力2.5升四缸发动机。新一代凯美瑞还可选配丰田电子全轮驱动系统(标配前轮驱动),在全轮驱动系统中配备的后置电机可将马力提高至232马力。虽然新款凯美瑞全轮驱动比老款全轮驱动增加了30马力,但232马力将是2025款凯美瑞的最高输出功率。与皇冠Signia仅提供一个配置,皇冠轿车也没有更低配置相比,凯美瑞则将具有更多的价位以服务更广泛的消费者。凯美瑞将提供LE、SE、XLE和XSE四个不同档次的配置,LE和XLE版本注重舒适性,SE和XSE版本则更注重运动性。新款凯美瑞在最初并不会推出Limited版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皇冠轿车在丰田品牌内的高端定位,皇冠的车型配置包括XLE版本,另外还推出了Limited和Platinum版本。

    丰田新一代凯美瑞SE和XSE拥有更具运动风格的外观,包括空气动力学风管、前鸭翼、后扩散器、外露双管排气口和后唇扰流板。XSE配备了与车身颜色相匹配的前格栅和黑色后备箱装饰条。SE标配18英寸轮毂,XSE则升级至19英寸轮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多年来轿车在主流市场上逐渐失去人气,但新一代凯美瑞仍然是丰田品牌的核心产品。截至2023年10月,凯美瑞仍然是丰田在美国的第二大畅销车型,仅次于RAV4。轿车市场仍有购车需求,但市场上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汽车制造商寥寥无几。但由于丰田专注于皇冠品牌,并将其定位为尺寸更大、配置更高的车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凯美瑞的地位。随着美国轿车需求的持续下滑,这种分化有可能对凯美瑞销量的损害大于对皇冠轿车销量的提振作用。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2023年10月发布的轻型汽车销量预测,在美国基于TGNA-K平台打造的车辆销量在2023年和2024年预计达到约123万辆。从丰田RAV4到雷克萨斯TX在内的多款车型均基于该平台打造。

    至少十多款车型采用同一平台打造,包括共享燃油和混动系统的不同选择,可以提高多个关键领域的规模效益。不过,丰田仍然有十多款丰田和雷克萨斯车型需要支持。凯美瑞在丰田展厅中有着明确的位置,皇冠Signia则将取代短暂的Venza。Venza最初被定位为一款面向“空巢老人”的车型,适合那些寻找比RAV4配置更高的两排座车型的丰田消费者。丰田高管David Christ表示,因为皇冠品牌总体上给人一种更高端的感觉,皇冠Signia在车型阵容中的定位略高于Venza。由于在美国SUV车型比轿车更受欢迎,所以皇冠Signia比皇冠轿车似乎更适合这个市场(可能会有更多销量);皇冠Signia似乎在尺寸上也比Venza更适合美国市场。皇冠系列车型有可能分散对丰田车型的需求,而不是增加需求。迄今为止,已经在Grand Highlander和Highlander三排座SUV车型上已经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总的来说,自从Grand Highlander推出以来,Highlander的销量下降幅度与Grand Highlander的销量增长幅度大致相同。Grand Highlander应该更有利可图,这对丰田的利润更有好处,但Grand Highlander无助于解决美国对车辆可负担能力日益增长的担忧,从最初几个月的销量来看,尚不清楚它是否会给丰田带来新的买家。

    在美国继续推出新款凯美瑞车型基本上是丰田的一项既定决策,但将其配置向皇冠车型靠拢可能会令丰田增加新车型来增加整体销量的概念受到考验。凯美瑞新车型的配置版本比前几年更少的正式原因是为了简化车型阵容,但副作用可能会推动想要更多舒适配置的消费者选择去购买皇冠。目前还不清楚丰田最终是否会因这种车型分化而受益。皇冠Signia和凯美瑞似乎都更适合配备更高马力的动力配置,丰田旗下已存在搭载V6混动系统的皇冠轿车。丰田对这一潜在的马力升级并未发表官方评论。将凯美瑞转型为全混动汽车的确存在一定风险;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注册数据,2023年1月至9月,凯美瑞注册的车辆中约83%是标准2.5升四缸发动机车型,只有10%是混动车型。新款混动车型具有更强大的性能,但凯美瑞是一款需要吸引近30万名买家的主力车型。丰田可能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取得成功,但这种做法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华为公布智界S7轿车在中国的预售价格

    2023年11月21日

    华为于11月9日开启智界S7预售。该车型由华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联合推出。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预计将向市场推出一系列搭载华为最新汽车解决方案的电动汽车。智界S7是一款纯电动轿车,车身长度为4,971毫米。该车型搭载了华为鸿蒙4.0操作系统和全新一代DriveOne动力平台。在预售阶段,新车提供四种配置可选。S7 Pro版本的续航里程为550公里,Max和Max+版本预计将搭载华为ADS 2.0自动驾驶系统,续航里程将达到705公里至800公里。顶配车型S7 Max RS将采用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空气悬架将作为Max RS的标配。智界S7将采用华为800V高压快充平台。公司表示,在快充模式下,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增加200公里的续航里程。智界S7将于11月28日在中国正式发售。预售价格从25.8万元(约合35,450美元)至35.8万元不等。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已经与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将其技术应用于他们的最新车型中。例如,阿维塔11采用了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华为还参与了问界品牌车型的研发。问界旗下车型包括问界M5和问界M7运动型多用途车,通过华为线上和线下展厅进行销售。华为在与奇瑞的合作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这家科技公司希望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以及通过智界S7等产品,使消费者熟悉其汽车技术。智界S7和智界品牌即将推出的新车型虽然由奇瑞制造,但真正吸引消费者进入市场的则是华为这个品牌。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极氪将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发布新款电动轿车

    2023年11月14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EV)制造商极氪汽车将在11月17日开幕的2023年广州车展上发布一款全新电动轿车。极氪007是一款轴距为2,928毫米的中型轿车。该车型由极氪全球设计总监Stefan Sielaff主导设计,其此前也负责了极氪X掀背车的设计。极氪007还将搭载一块90英寸巨幕灯带。关于该车型的其他细节目前尚未公布。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将有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展示他们的最新款轿车。可能与极氪007竞争的新车型包括智界S7和阿维塔12。智界S7是奇瑞汽车和华为联手推出的第一款车型。目前,极氪汽车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包括三款车型:极氪001跨界车、极氪009多用途车(MPV)和极氪X掀背车。在极氪001跨界车和极氪009多用途车的基础上,极氪希望通过极氪007进一步扩大其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极氪旗下入门级车型极氪X是一款紧凑型掀背车,该车也瞄准了紧凑型纯电动汽车的高端市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概述其在东盟地区的电气化转型计划

    2023年11月14日

    据《商业时报》援引Stellantis负责东盟地区和总分销商业务的首席运营官Daniel Gonzalez的话称,Stellantis计划在东盟地区推出全新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这一战略举措是公司电气化转型计划的一部分,重点是投资20亿林吉特(约合4.286亿美元)将其STLA Medium车辆平台引入该地区。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为当地供应商和制造商带来超过50亿林吉特的本地采购机会。Gonzalez表示:“我们东盟计划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电气化和技术转型带来的创新上。这将使Stellantis置身于新一代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前沿。电动汽车在东盟地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公司希望引领该地区的电气化发展。在东盟生产电动汽车也包括针对当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来开发和设计车辆。”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几个月前全球发布的STLA Medium平台是一个纯电动汽车(BEV)平台,旨在打造具有卓越性能和效率的新一代车辆。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拥有最长高达7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使它非常适合长途出行,无需频繁充电。Stellantis基于该平台可在东盟地区为东盟市场生产纯电动汽车、燃油车和轻度混动汽车在内的各类车型。通过将STLA Medium平台引入东盟地区,Stellantis旨在加速推动电动汽车在该地区的采用。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与Indomobil集团合作,从明年开始在当地组装雪铁龙电动汽车。除了与印尼当地的合作外,Stellantis还于2021年收购了吉打州古伦工厂的全部所有权,并在吉隆坡建立了印度和亚太地区总部。此举与Stellantis“在东盟制造并服务于东盟市场”路线图相一致,该路线图侧重于区域制造和市场开发。位于马来西亚的古伦工厂目前生产标致2008、3008和5008等主力车型。这些车辆不仅在马来西亚销售,还将出口至菲律宾、泰国和柬埔寨等东盟其他市场。Stellantis正在评估将古伦工厂作为其电动汽车区域制造中心的可能性,以满足东盟地区国内和出口市场的需求。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KG Mobility携手比亚迪在韩国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组

    2023年11月14日

    KG Mobility(前身为双龙汽车)日前与比亚迪进一步扩大合作,并签署了一份关于建造电动汽车(EV)电池组工厂的新协议。根据该公司11月2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双方计划在韩国新建一座电池制造工厂,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签约仪式在比亚迪中国深圳总部举行,两家公司的高管均出席了此次仪式。这家新建工厂生产的电池组将用于KG Mobility旗下Torres EVX以及O100电动皮卡和未来车型。除了合作生产电池组之外,KG Mobility和比亚迪还将合作开发一个混合动力汽车系统。该动力系统将用于KG Mobility旗下的混动车型阵容,其中于2025年推出的Torres混动版将率先搭载该系统。两家公司最近重组了各自的研发部门,重点将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业务。双方还计划共同开发插电式混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举措是KG Mobility将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及软件技术的中长期业务路线图中的最新动作。两家公司于2021年首次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根据这项最新协议,KG Mobility旨在进一步壮大其电动汽车车型阵容,引入全新专用电动汽车平台并推出混合动力产品。此次合作还将帮助其确保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并在开发具有电子集成技术的新车方面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发挥彼此的优势,两家公司旨在推动创新,加强产品阵容,并为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做出贡献。据《韩国先驱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高管的话报道,电池生产基地将建在KG Mobility位于庆尚南道昌原发动机工厂的闲置土地上。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入运营。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在2023年度科技日上发布MPV车型和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

    2023年11月7日

    意义: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小鹏汽车于10月24日在广州举办了2023年度科技日活动。自2019年以来,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一直通过这一年度活动展示其最新技术。今年,该公司将重点放在智能座舱系统和高级驾驶解决方案的持续改进上。

    展望:XNGP(小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小鹏汽车的全场景ADAS,能够在全国城市路况下支持L2级+自动驾驶。该系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佛山和深圳等五个城市开始测试。到今年12月底,用于城市辅助驾驶的XNGP将在中国50个城市推出。小鹏汽车计划明年开始大规模推广XNGP系统,目标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10月24日在广州举行的2023年度科技日活动上,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小鹏汽车公布了其在智能驾驶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在活动期间推出了一款全新车型X9多用途车(MPV)。

    X9 MPV将于今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此前已经宣布的关于X9这款车型的消息是,该车型将基于小鹏汽车最新的SEPA2.0车辆架构进行开发。这意味着X9将搭载该公司800 V高压平台实现快速充电,并且其电源模块将采用碳化硅(SiC)技术来提高效率。另外,X9还将标配后轮转向系统。

    此外,小鹏汽车还分享了其新一代动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升级。该公司表示,当车辆以每小时12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其新一代电驱动系统的整体能源效率最高可达93%。小鹏汽车表示,新一代系统中使用的碳化硅技术将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效率,并有助实现其车辆生产成本降低10%至30%的目标。不过,目前尚不清楚X9在投产时是否会搭载新一代电驱动系统。

    XOS天际智能座舱

    XOS天际智能座舱是小鹏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的最新成果。X9 MPV将是首款搭载XOS天际智能座舱系统的小鹏车型。包括P7和G9在内的其他小鹏车型将在稍后阶段通过无线升级部署新系统。小鹏汽车表示,它还将把XGPT灵犀大模型集成到其智能座舱系统中,从而对用户请求做出更快、更简洁的响应,并以更自然的方式提供交互。AI基础模型不仅可以增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性能,还可应用于车辆设计和代码开发。小鹏汽车表示,搭载XOS天际智能座舱的车型可以实现更快的系统启动时间,并支持车内应用高度定制化的全新用户界面(UI)功能。

    AI Valet Driver

    小鹏汽车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门到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AI Valet Driver。该功能类似于理想汽车的“导航辅助驾驶(NOA)”,允许车辆在预先设定的城市路线上执行自动驾驶功能。该公司表示,司机首先需要手动驾驶汽车,以帮助系统创建特定的路线。一旦训练完成,司机就可以激活AI Valet Driver功能,让车辆在城市的特定路线自动驾驶。小鹏汽车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对AI Valet Driver功能进行路测,并将在晚些时候在中国所有城市推出。

    在科技日活动上,小鹏汽车还展示了其面向全场景智驾的终极架构XBrain。该系统由具有时空理解能力的下一代感知架构XNet2.0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和控制系统XPlanner提供支持,以实现更像人类一样的学习、思考和行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3年度小鹏科技日由小鹏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和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主持。自2019年以来,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一直通过这一年度活动展示其最新技术。今年,该公司将重点放在智能座舱系统和高级驾驶解决方案的持续改进上。据何小鹏介绍,XNGP(小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小鹏汽车的全场景ADAS,能够在全国城市路况下支持L2级+自动驾驶。该系统已在北京、广州、上海、佛山和深圳等五个城市开始测试。到今年12月底,用于城市辅助驾驶的XNGP将在中国50个城市推出。小鹏汽车计划明年开始大规模推广XNGP系统,目标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他还表示,小鹏将在2024年底之前在欧洲提供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小鹏汽车尚未公布X9 MPV的全部规格。该公司证实X9搭载的XOS天际智能座舱系统将由高通骁龙8295芯片提供支持。MPV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仍将是以家用为主的购车者,不过小鹏汽车认为X9也将吸引年轻消费者或寻求寻求现代智能MPV的消费者。X9 MPV将在11月即将举行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届时将报道关于该车型的更多细节。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奇瑞和华为将于11月9日开始预售智界S7

    2023年11月7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和华为预计将于11月9日宣布智界S7的预售价格。这款电动轿车是奇瑞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首款车型,将与智己L7和蔚来ET7等竞争。该车型车长4,971毫米,车宽1,963毫米,车高1,474毫米。不过,两家企业尚未宣布智界S7的正式发布日期。据当地媒体报道,该车型将搭载华为鸿蒙4智能座舱以及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2.0。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智界S7将不仅仅作为华为技术赋能的车型进入市场。该车还将入驻华为的销售网络,采用与问界品牌汽车类似的销售和营销模式。鉴于华为并不从事汽车制造业务,智界S7将由奇瑞汽车制造。与华为共同开发问界车型的合作伙伴赛力斯相比,奇瑞汽车在乘用车生产方面拥有更多经验,也是业内产量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智界S7还基于奇瑞的E0X平台进行了开发,奇瑞即将推出的高端车型星途星纪元ET和ES同样基于该平台打造。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回应欧盟纯电动汽车进口调查;达契亚Spring预计将失去法国的补贴资格

    2023年10月31日

    意义:长城汽车是欧盟委员会针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的首个应诉方。雷诺集团表示,法国调整后的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预计将于2024年初实施,届时在中国制造的达契亚Spring车型将失去获得法国纯电动汽车补贴的资格。

    展望:尽管中国汽车制造商已成为欧盟委员会调查以及法国调整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所针对的对象,但显然,在中国生产基地进行生产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可能受到影响。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是否会导致征收关税或加快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盟的投资计划,还有待观察。

    据路透社报道,长城汽车是欧盟委员会针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BEV)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的首个应诉方。该公司总裁穆峰在其社交媒体微博上表示,公司已于2023年10月11日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应对材料。他向其微博关注者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开放的贸易环境……我们有底气在全球市场赢得竞争优势。”穆峰指出,欧洲是长城汽车布局的核心战略市场之一,针对欧洲市场发展已经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并且已经启动欧洲新工厂的选址工作,布局从生产到销售在内的业务链。


    Source: Getty Image

    另外,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警告称,欧盟委员会调查后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可能会对欧洲企业带来影响。CLEPA执行董事Benjamin Krieger向《欧洲汽车新闻》(ANE)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中采用了大量欧洲技术”,并以热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他补充说,欧洲供应商“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全球各地的汽车中都能找到……加征关税也会对欧洲供应商的业务产生影响。”不过他表示,“欧盟委员会针对这一更广泛主题进行研究是一件好事”,这表明“他们认真对待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并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Krieger还表示,欧洲地区的监管机构创造了对纯电动汽车的巨大需求,“但我们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中国车企正采取措施利用这一需求的缺口。这位行业代表建议,欧洲监管机构应该将焦点放在基础设施上,以鼓励本地生产价格更低的纯电动汽车,包括确保电池原材料的供应,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努力了数十年。

    此外,雷诺集团表示,法国调整后的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预计将于2024年初实施,届时在中国制造的达契亚Spring 车型将失去获得法国纯电动汽车补贴的资格。尽管符合纯电动汽车补贴资格的最终名单将于2023年12月15日公布,但该公司高管指出,达契亚Spring很可能无法享受5,000欧元的购车补贴。这家汽车制造商的首席财务官Thierry Pieton表示,丧失补贴资格在短期内仍将令Spring的销量持续增长。他表示:“达契亚正在开发一款“成本更优”的新款Spring车型,并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推出。此外,达契亚首席执行官Denis Le Vot表示,即使没有购车补贴,新车型的推出也将提振Spring的销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中国出口至欧洲的纯电动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定价策略也十分激进,欧盟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欧盟计划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长城汽车迅速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应对材料。这一声明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不安,称其为“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此后,欧盟贸易专员Valdis Dombrovskis访问了中国,据称他计划在采取行动前向中方解释反补贴调查的严格流程,并呼吁中国政府开展合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有任何积极的结果。尽管欧盟委员会采取这些措施防止不公平竞争,但明显也有一些公司担心其影响和潜在后果。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数据显示,中国产乘用车最近在欧盟的注册量激增。销量从2019年的9,100多辆增长到2022年的28.98万辆。我们目前的预测显示,2023年注册量将增加到45.13万辆,到2025年将进一步提高至95.74万辆。但需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中包括了国际汽车制造商将车辆从中国工厂运往欧盟的车辆。包括特斯拉、雷诺集团、Stellantis、大众集团和宝马集团。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沃尔沃、路特斯和Smart等知名欧洲品牌也从中国的生产基地发货。此外,正如CLEPA提到的,全球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销售的中国产汽车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来自欧洲供应商的零部件,尽管这些零部件是在中国生产的。

    至于法国对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的调整,预计在十堰工厂生产的达契亚Spring将很难符合条件。虽然法国政府保留了可获得多达5,000欧元补贴的多项标准,包括最高售价4.7万欧元和最高车重2,400千克等,但法国政府最近宣布车辆需要满足基于碳排放的最低环保得分。这项得分的计算将包括车辆材料的生产(如钢、铝、碳和塑料)、电池制造、车辆最终组装以及将车辆运输到销售地点的碳排放。预计这将减缓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在法国市场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产汽车运输至法国的距离较远并且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事实上,供应商相关人士向ANE表示,工厂大约80%的排放是由工厂使用的能源决定的。考虑到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价格已经很低,失去补贴资格将使消费者的进入成本增加25%左右。这将导致欧洲市场的销量急剧下降;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预测,达契亚Spring在欧盟的超过5.4万辆销量中,有一半来自法国。不过,Le Vot表示,公司正考虑在更多市场销售这款车型,并计划于2024年在英国和爱尔兰推出右舵版车型。即使采取这些措施并推出了新的低价版车型,达契亚入门级纯电动汽车也将面临来自新款雪铁龙e-C3的激烈竞争,该车型在斯洛伐克生产,有望符合法国的补贴资格。不过这可能要等到12月中旬符合条件的车辆名单公布时才会明朗。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滴滴与比亚迪巴西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2023年10月31日

    在10月17日至18日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网约车公司滴滴全球与比亚迪巴西子公司Dahruj以及巴西车队管理服务提供商IturanMob达成合作。据盖世汽车报道,此次合作旨在推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巴西的推广应用。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滴滴的国际业务覆盖了拉丁美洲、亚太地区和非洲的14个国家,为当地市场提供包括网约车、外卖和金融等服务在内的多样化服务。目前,滴滴在巴西运营着当地规模最大的电动网约车车队。今年,比亚迪将向滴滴旗下巴西网约车出行服务平台99的司机提供300辆D1电动汽车。99平台的目标是到2025年其平台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达到1万辆,到2030年将其车队全部转变为电动汽车。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与汽车制造商就可能的合作生产举行会谈

    2023年10月24日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小米公司已与现有汽车制造商就潜在的生产合作进行了谈判。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仍在等待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其在自己的工厂自行生产电动汽车的许可。与小米进行合作谈判的汽车制造商包括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和华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媒体报道,小米的首款电动车型预计将是一款轿车,并有可能基于400V和800V两个架构打造。其中,800V车型预计将搭载宁德时代开发的麒麟电池,400V车型则将搭载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此前,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承诺将投资约100亿美元造车,并计划在明年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由于小米缺乏汽车制造经验,小米在现阶段决定与现有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首款车型是一个明智决定。百度赋能的极越汽车将在吉利宁波工厂生产其首款车型极越01。极越01基于吉利SEA纯电架构开发,而小米则是从零开始打造其首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马来西亚政府在2024年预算中宣布推出新的电动汽车激励措施

    2023年10月24日

    马来西亚总理拿督斯里Anwar Ibrahim上周在国会提交了2024年预算,并推出了多项电动汽车(EV)激励措施。根据《星报》和《新海峡时报》报道,政府针对充电设施提供2,500林吉特(约合528美元)的减免,这一政策将延长四年至2027年,电动汽车租赁退税政策也将延长两年。联邦政府还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此外,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将购买150辆电动公交车,并将拨款6亿林吉特建造3个公交车车站。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最新的激励措施是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该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所做的努力之一,其中还包括制定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以及拨出20亿林吉特作为国家能源转型基金的种子基金。最近,NETR第二阶段正式启动,详细提出了政府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举措。根据该计划,政府的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总销量(TIV)中的占比达到50%,到205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80%。NETR第一阶段于7月27日启动,涵盖了10个核心项目以及6个能源转型倡议,旨在促进马来西亚的能源转型。报道还补充道,马来西亚最近收到了各家企业对该国电动汽车行业高达1.7亿林吉特的投资。其中包括由马来西亚国家能源有限公司(TNB)、Gentari和特斯拉马来西亚公司等合作建造的180个充电站。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洽谈潜在合作

    2023年10月24日

    据媒体报道,Stellantis即将与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零跑汽车签署投资协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称,双方的合作关系将包括Stellantis对零跑汽车的投资,以及零跑Leap 3.0平台的许可协议。目前,双方尚未就该报道发表评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中国众多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零跑汽车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据报道,该汽车制造商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在7月份表示,零跑汽车希望通过技术许可协议将该平台出售给其他汽车制造商。报道称,朱江明表示:“我们希望零跑不仅是一个电动汽车品牌,还是核心技术的输出方。”此前朱江明表示,该公司正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谈判,但并未透露公司的具体信息。零跑Leap 3.0平台是基于该公司“四叶草”架构开发,该架构具有一个集成计算平台,能够控制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功能在内的所有智能功能。零跑汽车相信,这一新一代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其车型的竞争力,并将创造为那些寻求以低成本研发软件定义电动汽车的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许可的机会。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印度公司与OHM E Logistics合作,供应300辆e6纯电MPV

    2023年10月17日

    根据比亚迪印度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日前已与电动出租车聚合平台和车队管理平台OHM E Logistics合作,将在未来6个月内在印度部署300辆e6纯电多用途车(MPV)。首批50辆e6车辆已在海得拉巴交付,并将陆续扩展到德里、芒格洛尔、果阿、蒂鲁帕蒂等城市。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正在稳步进军印度市场,今年早些时候与总部位于新德里的电动出租车服务公司Evera合作,并向其交付了100辆e6。比亚迪目前在印度市场销售Atto 3和e6两款车型,这两款车都受到了印度消费者的热烈欢迎。e6搭载比亚迪容量为71.7千瓦时的刀片电池,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WLTC)下可续航520公里,综合工况下单次充电可实现415公里续航里程。该车支持直流快速充电,仅需35分钟即可将电量充至30%-80%。根据公司声明,这家汽车制造商目前在印度21座城市部署了24个经销门店。比亚迪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经销门店扩大至53个。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新款M7自发布以来已获得5万辆订单

    2023年10月17日

    华为赋能的电动汽车品牌问界自9月12日发布新款M7车型以来,累计收到订单量超过50,000辆。10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其微博账号上宣布了这个里程碑。2024款新M7是一款E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市后将与理想L7、理想L8和比亚迪唐等车型展开竞争。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目前正在提高重庆工厂的产量,以加快向客户交付新款M7。据当地媒体报道,该车型的等待时间预计至少为六周。余承东表示,华为已投入超过5亿元来对新M7进行改款升级。2024款车型定价调低也将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2024款M7将继续采用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系统和鸿蒙车机系统。同时,M7还搭载了华为ADS 2.0智驾辅助系统,使车辆能够在高清地图无法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驾驶环境中提供领航辅助。除了M7外,问界M5和阿维塔11等车型也同样搭载了ADS 2.0系统。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与DRB-HICOM围绕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项目开展合作

    2023年10月17日

    据路透社报道,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DRB-HICOM和吉利公司于10月11日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项目建设。DR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协议)明确了汽车高科技谷项目的基本原则、治理框架和双方承诺”。根据该协议,两家公司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大合作,计划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并推动新型汽车产业的发展。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份最新签订的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强化吉利与DRB-HICOM在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协议。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吸引约320亿林吉特(约合77.6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也包括来自宝腾汽车的投资,该公司由吉利控股和DRB-HICOM共同拥有。这家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在丹绒马林和莎阿南均设有生产工厂,计划到2026年将其生产设施全部迁至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还将包括一所专注于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型大学,以及一个用于车辆测试的研发中心。今年7月,吉利透露计划投资400亿林吉特,将丹绒马林打造成该地区最大的汽车城。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极氪确定中东合作伙伴以扩大零售业务

    2023年10月10日

    据CnEVPost报道,吉利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已与四家中东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以扩大其在以色列以外中东地区的零售业务。极氪汽车已与阿联酋的AW Rostamani、沙特阿拉伯的Wallan Trading、卡塔尔的Blue Lake Motors和巴林的Y.K. Almoayyed & Sons达成合作协议,销售其电动汽车(EV)。极氪汽车计划在这些市场推出极氪001 Shooting Brake和极氪X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首批交付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报道援引极氪汽车副总裁陈禹的话称,中东地区的消费者对采用新技术的高端汽车需求强劲。极氪计划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改善本地销售网络,为消费者带来更加非凡的出行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001 Shooting Brake和极氪X基于该公司的纯电动可持续体验架构(SEA)平台打造。基于该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符合全球监管要求,即使在高温下也具有出众性能。今年7月,极氪与以色列经销商联合集团签署协议,在以色列构建电动汽车分销网络。今年8月,极氪还与哈萨克斯坦Orbis Auto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在该国销售极氪车型。该公司计划在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推出极氪001和极氪X,车辆预售及交付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这些进展与极氪的全球化布局计划相一致。此前,极氪已经公布了其进军瑞典、荷兰和德国市场的计划。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3年极氪全球销量将同比增长70.9%,达到约12.3万辆。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销量将达到约19.4万辆,2030年销量将达到31.5万辆。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泰国公司推出坦克300、坦克500混动汽车,计划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10月10日

    据《中国日报》和《曼谷邮报》报道,长城汽车(GWM)泰国公司开始在该国正式交付坦克300和坦克500系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并确认计划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其罗勇工厂生产电动汽车(EV)。新款坦克500 HEV有两种车型配置可供选择,起售价205万泰铢(约合55,521.5美元)。新款坦克300 HEV的起售价为165万泰铢。在本土化生产方面,长城汽车将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欧拉好猫,并计划在罗勇工厂生产八款电动汽车。长城汽车泰国公司董事总经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我们正在根据投资委员会批准的投资优惠计划来决定我们的电动汽车产能。”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将其在泰国的销售网络扩大到78个门店,并将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拓展至55个地区。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此前在2023年泰国曼谷国际车展上发布了坦克300 HEV和坦克500 HEV,并开启了坦克500 HEV的预售。除了已经在泰国销售的哈弗和欧拉品牌,坦克系列车型也将登陆泰国市场。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数据,2023年坦克300在泰国的销量预计为789辆,2024年将达到2,296辆。预计到今年年底,坦克500的销量将达到1,651辆,在2024年将提高至4,819辆。长城汽车计划在其罗勇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服务泰国国内和海外市场。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的数据,该工厂从2021年6月开始生产哈弗H6,从2021年11月开始生产哈弗Jolion。我们预计今年长城汽车将在工厂增加生产长城炮II皮卡,以及坦克300和500车型。随着欧拉好猫的加入,以及坦克300和500、哈弗H9和长城炮II的贡献,2024年该工厂的产量将从2023年的5,526辆增加至16,227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吉利在俄罗斯推出BELGEE X50

    2023年10月3日

    据俄罗斯塔斯经济新闻社报道,吉利经销商已开始在俄罗斯市场销售Belgee X50紧凑型跨界车。在中国等其他市场,这款车型被命名为酷锐。Belgee X50将提供三款配置车型,售价从223.6万卢布(约合23,295美元)至244.5万卢布不等。


    Source: Getty image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Belgee是吉利与白俄罗斯汽车组装商BelaZ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JV),总部位于明斯克郊区的Barysaw区。这家合资企业每年可组装6万辆汽车,但目前并未满负荷运行。其工厂目前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市场组装吉利Atlas、吉利Atlas Pro、帝豪X7 New和酷锐跨界车以及吉利帝豪7 New轿车和吉利GS跨界掀背车。X50是一款C级SUV跨界车,它将是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有利补充。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自主研发7纳米芯片瞄准智能座舱

    2023年9月26日

    蔚来汽车日前公布计划在未来几年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汽车芯片


    Source: Getty image/Sefa ozel

    据《Pandaily》9月18日报道,电动车企蔚来汽车日前披露了未来几年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汽车芯片的宏伟计划。蔚来汽车负责硬件业务的副总裁白剑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暗示了这一计划,随后这一消息被正式曝光。。

    蔚来汽车首次涉足芯片制造将专注于智能座舱技术。该芯片采用7纳米(nm)工艺,将由三星电子生产。蔚来芯片研发团队将由一位前华为海思部门的高管领导。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自动驾驶芯片一直处于技术竞争的前沿,但智能座舱芯片领域的竞争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选择高通的座舱芯片,蔚来的专利芯片可能会彻底改变车载连接。这一创新与蔚来即将推出的智能手机完美契合。

    蔚来汽车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项专利。不过,尽管蔚来汽车8月份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了81%,但环比小幅下降5.5%。

    在相关新闻中,蔚来备受瞩目的智能手机最近获得了工信部的批准。这款型号为“N2301”的蔚来手机支持100W快充技术,已在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注册。此前,这款手机还获得了工信部的无线电核准,并将支持各种网络制式,包括5G和超宽带技术。这一先进技术表明,蔚来智能手机有可能作为蔚来汽车的数字钥匙使用,或与其他智能设备建立短距离连接。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将采取类似科技巨头苹果的策略,目标是每年发布一款新的智能手机。消费者预期蔚来手机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上市,售价在5,000至7,000元人民币(约合686至961美元)之间。

    作者:Rohan Hazarika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一汽与Mobileye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2023年9月26日

    根据一汽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日前已与Mobiley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两家公司将利用各自在软硬件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新产品,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出行体验。通过与红旗品牌的合作,Mobileye SuperVision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将于2024年底集成至红旗品牌的主力车型中。2025年,Mobileye Chauffeur“可解放双眼/可脱手”的驾驶技术将被集成至E701车型中。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表示:“一汽选择Mobileye作为合作伙伴,凸显了这一合作的重要性。凭借一汽在过去70年里积累的庞大规模和深厚专业知识,以及我们的全球一流技术,此次合作将塑造中国以及其他地区自动驾驶发展的未来。我们拥有在全球范围内为超过1.5亿辆汽车提供技术服务的丰富经验,未来自动驾驶将改善数以百万计用户的交通安全性、便利性和可达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一汽集团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智能化战略的一汽集团表示,红旗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最近已在北京完成了道路测试。Mobileye于2017年被英特尔收购,依靠其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AI)、地图和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开发摄像头和定制处理器芯片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SuperVision是一个基于摄像头的系统,搭载Mobileye旗下EyeQ5芯片,可提供自动变道、高速公路和交通拥堵辅助、规避动作辅助、前后碰撞避免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等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Chauffeur则在SuperVision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Mobileye旗下EyeQ6芯片以及下一代主动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品牌推出新款M7 SUV

    2023年9月19日

    由中国科技公司华为和赛力斯汽车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全新M7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新款M7现在推出的车型有五座和六座两种布局可供选择。五座版车型车长5,020毫米,宽1,945毫米,高1,760毫米,轴距2,820毫米。新款M7仍将采用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动力系统,该系统由一台1.5升发动机和后桥驱动的200千瓦电动机组成。四驱版车型则配备了一台额外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30千瓦,百公里加速只需4.8秒。据华为介绍,M7搭载的ADS 2.0自动驾驶系统无需依赖高清地图,这意味着M7将能够在高清地图无法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中执行领航自动驾驶等任务。华为表示,将于2023年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其智驾领航辅助NCA。在底盘控制方面,新车升级了华为DATS 2.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提升了驾驶体验和驾乘舒适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M7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魏牌蓝山以及理想L7和L8。理想L7和L8是目前大型高端SUV市场上最畅销的两款车型。随着理想汽车在第四季度提高L7和L8的产量,这两款车型未来的销量可能会更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群负责人余承东表示,公司已投资超过5亿元用于开发新款M7,以提高该车型的整体竞争力。2023年前7个月,M7的销量达到了6,948辆。同期,问界品牌旗下尺寸较小的M5 SUV的销量为20,529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VinFast着眼亚洲扩张,计划2024年开始在印度尼西亚销售

    2023年9月19日

    根据VinFast日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公司计划将其汽车业务扩展到亚洲另外七个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其中,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从2024年开始在印尼交付电动汽车,首先是右舵版车型VF e34和VF 5,随后是VF 6和VF 7。VinFast在其提交的文件中写道,由于印尼国内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容易获得,公司已将印尼确定为可能建立其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设施的关键潜在市场。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初步确定在印尼长期投资约12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包括耗资1.5至2亿美元建造一座年产量在3万到5万辆之间的全散件组装(CKD)工厂,该工厂的投产时间定为2026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计划是VinFast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公司旨在进入电动汽车需求预计将高速增长的市场,并扩大其全球业务布局。除了亚洲之外,VinFast计划从2024年开始进军中东、欧洲其他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该公司证实,已与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多家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分销协议。今年7月,VinFast在美国查塔姆县的一座工厂破土动工。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轻型汽车数据,2023年VinFast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44%,达到33,265辆。预计2024年销量将大幅增长至85,085辆,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06,046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中国车企大规模参展

    2023年9月12日

    在日前举办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展上,众多国内汽车品牌纷纷展示他们的产品,这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迄今为止参展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一届欧洲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今年早些时候超越大众,登顶中国汽车销量第一。比亚迪正进军欧洲市场,在此次车展上展示了其旗下腾势品牌D9高端商务车,这也是该车型在欧洲的首次亮相。今年晚些时候,比亚迪品牌旗下还将在欧洲推出海豹D级纯电轿车和海豹U D级SUV。上汽集团名爵品牌目前是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今年上半年销量达10万辆。该公司在车展上展示了全球首款纯电敞篷跑车Cyberstar、紧凑型纯电高性能版车型MG4 Electric XPOWER以及中型纯电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车型MG Marvel R。还有一些小众品牌,比如高合汽车,将在本次车展上展示其高端Z GT纯电高性能版车型,零跑汽车也将携T03微型纯电车型参展。零跑汽车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在欧洲推出C11 SUV。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积极进取,并且近年来这一进程还在加速。凭借众多搭载专有刀片电池的优质畅销车型,比亚迪实现了巨大的销量增长,其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越大众。如今,比亚迪已经准备好前往欧洲汽车制造商的主场与他们一较高下。海豹轿车设计出众,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下,其续航里程达到了惊人的354英里(约570公里)。如果该车定价合理并且比亚迪能够加快其分销渠道的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车能够从特斯拉Model 3等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可观的销量。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小鹏汽车计划2024年进军德国、法国和英国汽车市场

    2023年9月12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中国电动汽车(BEV)初创企业小鹏汽车表示,计划2024年进军德国、法国和英国汽车市场。该品牌此前已在欧洲的北欧和荷兰等市场布局业务。小鹏汽车将在德国和法国推出C级SUV G6、D级SUV G9和D级轿车P7,并将在英国推出右舵版G6。小鹏汽车旨在通过此举进入对纯电动汽车更友好的市场。小鹏汽车总裁顾宏表示:“从市场规模和汽车制造商制定的标准来看,德国是最重要的市场。在德国的成功将决定我们在欧洲大陆的成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是进军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较为可靠企业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于7月底以约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4.99%的股权,双方计划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纯电动乘用车。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3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地区的销量为3,162辆,2024年将增至12,521辆。我们预计到2030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地区的销量将达到4万辆左右。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将不设定欧洲销量目标

    2023年9月12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中国当前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表示,将不会为其进入欧洲市场设定销量目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系列,超越大众汽车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制造商。但比亚迪表示,将不会单纯以销量来衡量在欧洲的成功与否。该公司今年将在德国推出海豹轿车,后驱版售价将达到惊人的42,990欧元,四驱版售价更高达50,990欧元。特斯拉Model 3基础款目前在德国的售价为45,560欧元。四轮版海豹轿车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工况下,搭载82.5千瓦时电池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62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使用150千瓦快充时,电池从30%充电至80%仅需26分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最大竞争车型特斯拉Model 3相比,比亚迪海豹轿车在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这有助于这款车型真正打入欧洲市场。这款车型的四驱版售价也明显低于大众的新款电动轿车,后者起售价略低于5.7万欧元。S&P Global[标普全球]预测,比亚迪今年在欧洲的销量为3.9万辆,2024年将快速增长至11.5万辆,2026年销量将大幅增长至23.3万辆。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小鹏汽车以58.4亿港元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部门

    2023年9月5日

    意义:小鹏汽车已签署协议,收购网约车公司滴滴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部门。小鹏汽车表示,将发行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3.25%左右的A类普通股。根据该协议,小鹏汽车明年将通过一个全新品牌推出一款A级车型(目前代号为MONA),旨在将其车型覆盖至15万元级价格区间的大众市场。

    展望:这笔交易达成之际,正值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历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这使得滴滴这样的相对新来者在进入市场时面临挑战。去年,小鹏汽车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也相当有限,2022年仅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汽车)份额的2.1%。与滴滴的合作将有助于支持小鹏汽车实现年交付2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这一数字较2022年交付的120,757辆增加了66%。

    根据一份公司声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已签署协议,收购网约车公司滴滴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部门。小鹏汽车表示,将发行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3.25%左右的A类普通股。据彭博社报道,这意味着这笔交易的总价值约为58.4亿港元。因此,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初始交易完成后的锁定期为24个月。根据基于业绩的激励机制,滴滴还将有权增加其持有的小鹏汽车股份。滴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先生表示:“滴滴一直致力推动出行市场的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小鹏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和汽车驾驶技术等领域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小鹏汽车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交通运输和汽车产业的变革。”


    Source: Xpeng Motors

    小鹏汽车和滴滴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智能电动汽车和技术的全球应用。根据这一合作关系,小鹏汽车明年将通过一个全新品牌推出一款A级车型(目前代号为MONA),旨在将其车型覆盖至15万元级价格区间的大众市场。新车型和新品牌将与小鹏汽车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滴滴将为MONA项目提供支持,进入在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此外,双方还将在市场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国际市场扩张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技术平台,滴滴与小鹏汽车一样,旨在以科技塑造未来出行体验。新品牌下推出的小鹏A级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不仅将显著提升我们的产量规模,还将加速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在大众市场的采用,将我们的技术提供给更广泛的客户。此外,双方还将探索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小鹏汽车将继续在移动出行生态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创造价值,抓住增长机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笔交易达成之际,正值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历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这使得滴滴这样的相对新来者在进入市场时面临挑战。去年,小鹏汽车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也相当有限,2022年仅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动汽车)份额的2.1%。与滴滴的合作将有助于支持小鹏汽车实现年交付2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这一数字较2022年交付的120,757辆增加了66%。小鹏汽车宣布,其7月份汽车交付量总计为11,008辆。上个月,交付给客户的G6共有3,900辆。值得注意的是,在努力扭转业绩不利局面的过程中,小鹏汽车已经连续6个月实现交付量环比增长。最近,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宣布他们将共同开发基于小鹏汽车Edward平台的电动汽车。

    小鹏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部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称其XNGP软件是中国首个用于城市驾驶环境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允许汽车变道、加速或减速、超车以及进出匝道。目前,XNGP软件在中国的四个城市——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都可以使用。

    滴滴的造车计划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它成立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AV)部门,随后在2019年将其打造为全资子公司。滴滴专注于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和连通性等领域,旗下拥有200多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滴滴已经在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苏州、合肥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多个城市获得了自动驾驶汽车公开路测许可。在监管调查结束后,滴滴加快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步伐,推出了名为“滴滴Neuron”的自动驾驶概念出租车,并与广汽埃安合作量产电动自动驾驶出租车。2021年,滴滴自动驾驶部门与沃尔沃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小米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9月5日

    小米仍需要工信部的批准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greenleaf123

    路透社8月23日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小米已经获得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的批准,可以生产电动汽车。国家发改委负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

    小米在开始生产汽车之前,还需要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自从小米首次宣布开始造车以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小米宣布未来十年内将为其汽车业务投入100亿美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1月,有报道称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开发两款电动车型,第一款车型是一款中型纯电轿车,预计售价约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4万美元),原定于2023年底推出,但现在看来已不太可能实现。小米于2017年11月通过收购破产的宝沃汽车公司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

    据报道,在等待审批的同时,小米已经在北京完成了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的工厂建设。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小米计划在2024年生产约10万辆电动汽车。

    作者:Arnab Pau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高功率充电网络

    2023年9月5日

    意义: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球开设首批高功率充电站。

    展望: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希望为客户提供优质充电服务的初衷是正确的,但这一服务至少在初期很可能存在瑕疵,纷繁复杂的充电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可能会让客户感到困惑。


    Source: Getty Images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还表示,他们非常重视这些充电站的选址,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个与品牌体验相匹配的愉悦环境。尽管在某些地点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大多数客户会将便利性置于整体体验之上,特别是考虑到梅赛德斯建造的是目前充电速率最快的充电站。该公司将在交通繁忙区域和选定的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门店,以及便利设施(如休憩、餐饮和洗手间)附近设立充电站。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区域将配备安全摄像头,始终保持良好照明,并靠近人口稠密的地区。最近,充电站由于上述保障不力时常遭受批评,尤其是在女性客户使用时。在某些地方,灯杆将配备功能性LED元件,可以提供有关充电点可用性和车辆充电状态等数据。梅赛德斯还表示,这些全新充电站将对所有品牌的车辆开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计划到2024年底将其高功率充电网络扩大到2,000多个充电点,到2030年,充电站数量将增加到1万个。这些充电站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在客户为其梅赛德斯-奔驰纯电动汽车充电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期望的可靠性和充电体验。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加速发展,全球充电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与此相比,到2030年建成1万个充电站也只是九牛一毛。与梅赛德斯-奔驰电动汽车车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可以使用的130万个充电站相比,这些数字也微不足道。但是,其中许多充电站在可靠性、功能性以及梅赛德斯概述的高功率充电网络具有的物理标准方面都未能提供客户期望的使用体验。在可靠性和充电体验方面,使用现有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仍然需要碰运气,目前只有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能够提供一致而可靠的用户体验。由于充电供应商繁多,公共充电环境对消费者来说仍然很混乱,并且在欧洲等地需要安装不同的手机应用来访问这些充电点。梅赛德斯高功率充电网络试图提供类似于超级充电站的体验,但期望每家汽车制造商都提供类似的充电网络是不太现实的。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建造定制的先进充电站可能是合适的,但更好的选择是加快建立联合和通用的充电网络(如Ionity),梅赛德斯-奔驰正是其成员之一。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2023成都车展:奇瑞将展示30款车型

    2023年8月29日

    据盖世汽车中国新闻报道,奇瑞准备在今年2023年8月25日至9月3日举行的成都车展上展示30款车型,其中包括一些全新的改款车型。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新车型包括瑞虎7 PLUS冠军版和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传统燃油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都将加入竞争激烈的15万元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本次车展还将见证星途品牌在市场上推出瑶光飞鱼版车型以及星纪元ET内饰的首发,这将是该品牌的两大重要看点。公司的捷途旅行者系列也将在展会上开启预售。根据奇瑞的说法,捷途旅行者将为提前订购的客户提供1.5升涡轮增压(汽油)和2.0升涡轮增压(汽油)两种动力系统选择。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令人印象深刻的车型阵容将使其成为本次成都车展的主要参展商之一,近来该车展的重要性正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奇瑞集团今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销售表现,这反映出公司在新车型方面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8月是奇瑞连续第14个月实现月销量超过10万辆的成绩。今年1月至7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到891,895辆,同比大幅增长47%。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长安汽车与百度联合建造智算中心

    2023年8月29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长安汽车与百度联合建造了一个智算中心,名为“长安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在百度智能云和百舸人工智能异构计算平台的支持下,该智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可达142亿亿次/秒。两家公司还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IoT)领域展开了合作。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旨在借助百度包括文心大模型在内的先进能力,积极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智能交互和智能网联这三大领域,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体验。2020年,长安推出了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同年,长安汽车总投资10亿元(约合1.6亿美元)的L4级自动驾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超过50万套的L1级至L4级智能驾驶产品。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恒大汽车获得迪拜移动出行公司NWTN的投资

    2023年8月22日

    2023年8月14日,总部位于迪拜的移动出行公司NWTN与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达成协议,以5亿美元收购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约27.5%的股权。NWTN表示,该拟议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具体取决于惯例和其他成交条件。NWTN认为,与恒大汽车的合作将实现两家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促进恒大汽车的研发和新车型的大规模量产,以便最终出口海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恒大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仅有恒驰5一款车型在售。NWTN的投资将使该汽车制造商能够推进恒驰6和恒驰7电动汽车上市销售的计划。与NWTN的合作也为恒驰品牌车型进入中东市场开辟了机会。今年6月,沙特投资部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达成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方面展开合作。沙特阿拉伯计划大力发展国内的电动汽车制造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笔交易。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北汽和华为将于2024年合作推出新款中型电动轿车

    2023年8月22日

    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北汽和华为计划于2024年在中国合作推出一款中型电动轿车。这款新车型将基于北汽平台开发,并将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已经与华为合作推出了两款纯电动汽车,极狐阿尔法S电动轿车和阿尔法T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不过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均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据报道,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将由华为定义,因此华为将更多地参与产品设计、定位、营销和销售等环节。2023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华为一直在通过其智选车业务扩大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在此期间,该公司的角色已从供应商转变为技术合作伙伴。除了与北汽的合作外,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推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将与奇瑞合作推出电动轿车

    2023年8月15日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将于第三季度推出与奇瑞汽车联合开发新款电动轿车。8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其微博上发布了这款新车型的首张图片,称这款名为Luxeed的新车将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HarmonyOS 4操作系统的车型,在8月4日举办的华为2023开发者大会上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不过,余承东并未透露该车型是否将由奇瑞制造。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uxeed是华为在与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5和M7之后,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尝试。除了与赛力斯的合作外,华为还与奇瑞和江淮汽车合作,基于华为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和电驱动系统领域核心技术打造新款电动汽车。据中国媒体界面新闻报道,奇瑞已经申请注册了Luxeed的商标专利。华为和赛力斯在问界品牌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Luxeed作为华为-奇瑞合作车型的独立品牌推出,将再次需要双方大量投入以支持该品牌的发展。Luxeed预计将基于奇瑞最新的电动汽车平台E0X开发。E0X也将成为奇瑞星途星纪元产品线新车型的基础平台。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蒙特利汽车周:奥迪、宝马、阿斯顿马丁计划亮相

    2023年8月15日

    奥迪、宝马和阿斯顿·马丁已经提前公布即将参加于8月第三周在加州举行的蒙特利汽车周系列汽车活动的计划。奥迪美国公司将在拉古纳塞卡赛道举行的“劳力士赛车重聚”活动中向R8跑车告别。奥迪R8将在奥迪面向未来的RS e-tron GT车型的带领下,在这条传奇赛道上行驶最后几圈。奥迪还将在同一周举办的德国汽车品牌展示会上展示其e-tron系列的大部分车型,包括两款R8 V10轿跑车。对于宝马来说,今年蒙特利汽车周上的活动将包括2024款i5m60 xDrive轿车在北美首发亮相,同样在德国汽车品牌展示会上,还将展示在2019年首次作为概念车展示的电动iX5氢燃料车。在美国市场,i5 M60 xDrive配备功率为590马力的电动驱动系统,并将作为一款M系列高性能车型。在条件和限速允许的情况下,宝马i5将提供宝马高速公路助手服务,可在时速高达85英里的情况下实现解放双手的驾驶;另外一个选配功能包括可以通过眼睛激活来控制的宝马新版主动变道功能。当车辆提出变道建议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观察相应的外后视镜来进行确认。在美国,i5m60 xDrive将于第四季度上市销售,建议零售价为81,400美元起。这款轿车于2023年5月发布,宝马本周还发布了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iX5氢燃料车在美国进行了小规模测试,在全国各地进行路测以展示氢燃料汽车的可行性,现场测试并收集反馈。阿斯顿·马丁表示,在品牌成立110周年之际,Valour车型将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在北美首发亮相。阿斯顿·马丁表示,在8月18日举行的Quail汽车盛会上,将展示一款特别限量版Valour车型。阿斯顿·马丁还将在活动上提供DBX707 SUV和DB12供与会者试驾。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蒙特利汽车周是8月16日至18日在加州举行的一系列汽车活动,活动最高潮的部分将是8月18日举行的圆石滩老爷车展。尽管传统车展举步维艰,但蒙特利汽车周和古德伍德车展等活动作为新车和概念车(尤其是高端和豪华品牌及跑车品牌)发布的新舞台而日益受到重视。迄今为止,宝马和阿斯顿·马丁公布的消息均涉及到新发布的产品;虽然这不是这些产品的首次展示,但这些活动有助于将新车型直接呈现在众多爱好高价和独特车型的潜在消费者面前。尽管这些活动都是由传统汽车媒体和影响力人士报道,但蒙特利汽车周更多的是以奢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活动,其本身很少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今年活动的临近,更多的新闻可能会浮出水面。讴歌已经表示,其ZDX车型将在活动期间亮相。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通用汽车计划2026车型年所有电动汽车都将实现双向充电

    2023年8月15日

    通用汽车(GM)日前宣布,到2026车型年,其基于奥特能Ultium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都将具备车辆到家庭(V2H)双向充电技术。首先搭载双向充电技术的将是雪佛兰Silverado EV RST,其次是2024款GMC Sierra EV Denali Edition 1、2024款雪佛兰Blazer EV、2024款雪佛兰Equinox EV、2024款凯迪拉克Lyriq和2024款凯迪拉克Escalade IQ。该技术将通过通用汽车的奥特能Ultium Home平台和通用Energy Cloud提供。通用汽车表示,通用Energy Cloud是一个软件平台,允许用户管理通用汽车Energy资产与家庭之间的能量传输。通用汽车指出,这项技术使车主能够在用电高峰或停电期间利用车辆电池储存的电量来抵消电力需求。通用汽车表示:“V2H能够为电动汽车车主带来额外的价值。”通用汽车能源副总裁Wade Sheffer表示:“通过将V2H技术整合到我们基于奥特能Ultium平台打造的整个产品组合,我们能将这项突破性的技术提供给更多的消费者,其具有的好处已经远超车辆本身,而且应用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通用汽车还指出,在未来的更新中将提供具体车型V2H技术推出的具体时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功能为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提供了更多的理由,车辆的用途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通用汽车尚未透露将对这一功能收取多少费用,或者是否会像福特F-150 Lightning那样,通过在特定的内饰配置或电池组尺寸提供该功能来管理成本。和福特一样,通用汽车的系统预计也需要在家庭安装专门的设备。在正式宣布推出这项功能之前,通用汽车已经与一家公用事业公司对此展开了合作测试。目前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双向充电功能,不过特斯拉迄今为止还没有对此表现出兴趣。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Innoviz与宝马扩大合作,共同开发全新激光雷达平台B样件

    2023年8月8日

    Innoviz Technologies和宝马集团正在扩大合作,基于全新一代激光雷达平台开发B样件。这些B样件将基于第二代InnovizTwo激光雷达传感器打造,将为宝马集团未来更广泛的车型提供L3级自动驾驶能力。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表示:“激光雷达是支撑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在L3级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主流的过程中,优化激光雷达技术和成本是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非常高兴Innoviz开发了新一代激光雷达的第一批B样件,并希望B样件阶段所获得的成果能为我们未来的深化合作奠定基础。”两家公司还计划在未来开发首个基于激光雷达的最小风险操作(MRM)系统,该系统将作为二级安全驾驶决策平台,利用“InnovizTwo激光雷达的先进性能、可靠性和弹性来管理实时驾驶决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传感器是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所必需的部件,它们可通过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周围世界的三维地图。宝马和Innoviz此前也一直在开展项目合作,其中包括今年晚些时候在宝马7系上首次部署激光雷达支持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宝马还与法雷奥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泊车功能,并与高通和Arriver合作,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软件解决方案。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印度汽车制造商或从2026-2027年开始在新车中采用20%的回收材料

    2023年8月8日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即将出台一项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从2026-2027年开始,确保回收材料占车辆生产所用金属总重量的20%。目前,印度中央政府正在制定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政策。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车辆报废中心开业,回收材料的数量将逐渐增加。报道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说,政府认为,汽车制造商必须对车辆使用寿命结束后产生的废料负责。目前该政策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各方磋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估计,印度每年约有1,000万辆汽车报废。然而,车辆报废设施仍在不断建设,需要赶上废车场车辆堆积的速度。报道指出,将报废车辆送到有组织的报废作业中心的想法取决于是否能在全印度范围内建立起车辆报废和自动化测试站(ATS)。目前,印度全国有31个被认定的车辆报废设施。根据印度道路运输和公路部提供的最新信息,预计还将新增29个车辆报废中心,但这些项目目前仅在获批阶段。报道强调,根据印度政府官员正在考虑的计划,从2026-2027年开始,要求车辆生产所使用的材料重量的20%必须由回收材料组成。这一比例预计将在2027-2028年保持不变,在2028-2029年和2029-2030年将提高至30%。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大众及奥迪与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将扩大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阵容

    2023年8月1日

    意义:大众集团于7月26日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和上汽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展望:考虑到大众在为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全新数字架构方面面临挑战,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将缩短其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其新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大众集团(VW)于7月26日宣布,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EV)产品阵容。大众品牌日前已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签订了一项技术框架协议,将在中国市场共同开发两款中型大众品牌电动汽车。这两款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将于2026年推出。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集团将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收购该公司4.99%的股份。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通过增资的方式,以每股ADS(美股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的股份,并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奥迪日前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了一份战略备忘录,以扩大现有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将使奥迪能够扩大其在中国的高端电动汽车产品组合。不过,奥迪并未透露有关产品计划的任何细节,也没有透露它打算与上汽集团合作开发的新车型的车身型式。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将进入此前奥迪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大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合开发的电动车型将配备最先进的软件和硬件,从而为中国客户提供直观,互联的数字化体验。各方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从长期来看,大众汽车预计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动打造全新的本土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以迅速扩大集团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大众表示,“关于未来电动汽车平台的合作细节将与合作伙伴进一步协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希望与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的合作关系能够加速其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其未来车型中部署最新的电气化、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据中国商业媒体第一财经报道,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平台开发。考虑到大众在为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全新数字架构方面面临挑战,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将缩短其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提高其新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小鹏汽车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领先的初创车企,拥有强大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座舱系统开发能力。G9 SUV搭载了XNGP(小鹏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中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对奥迪而言,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将为两家公司带来巨大的协同潜力,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车型,而不是将奥迪全球车型组合中的产品本地化。上汽已经在智己品牌下推出了多款高端电动汽车,该品牌专注于开发高性能车型。一汽奥迪将于2024年在中国开始生产基于奥迪PPE(高端电动平台)架构的首款车型Q6 e-tron。基于大众集团SSP(可扩展系统平台)架构的奥迪车型将继续开发,不过根据大众的计划,基于SSP打造的电动汽车要到2026年才会推出。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对大众的领先优势扩大,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2023年8月1日

    彭博社援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的数据称,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对大众汽车(VW)集团的领先优势扩大,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今年第一季度,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超过大众,以44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大众同期销量为42.7万辆,并没有落后太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二季度的销量继续增长,达到59.53万辆,市场份额升至11.2%。相比之下,大众汽车的销量为54.4万辆,在销量上进一步落后于比亚迪。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十年里,大众一直占据中国汽车畅销品牌排行榜的首位。不过,随着中国市场迅速转向电动化,比亚迪凭借其多年在电池技术和插电混动系统方面的投资,成为了大众市场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从而削弱了大众品牌在中国汽车消费者中的影响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已经生产了超过120万辆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凭借如此大的销量规模,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新车型,增加其市场份额并应对来自其他车企的竞争。大众、丰田、本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被迫下调最新款电动车型的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否则就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边缘化。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得益于强劲的国内销售和不断增长的出口,比亚迪乘用车产量在2023年将达到255万辆,并在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290万辆。今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13%,至207万辆。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1.3%。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年中国大陆商用卡车产量迎来强劲反弹

    2023年7月31日

    尽管经济和尾气排放方面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强劲的初步产量表现促使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上调了同比增速预测。

    2023年初,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产量强劲增长,2月至4月期间增幅达到两位数。

    因此,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将2023年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的产量预期进一步上调了4个百分点,至91.4万辆,较2022年同比增长26%。

    好于预期的数据和低基数效应对于支持卡车制造业在短期内进一步稳步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求和供应方面的限制仍然令人担忧。

    这一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严格管控措施取消后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以及卡车出口似乎不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量迎来持续回升。

    快速经济复苏释放被抑制的需求

    在疫情后企业经营恢复和消费者信心改善的推动下,进入2023年后,家庭消费和工业产出快速复苏,为公路货运行业重新开始增长提供了支撑。今年1月至4月,公路货运吨位占国内货运总量的近75%,同比增长8%。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依然保持宽松。具体来说,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来源,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为3.8万亿元(约合5,300亿美元),高于2022年原计划3.65万亿元的额度。截至2023年2月底,超过60%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经提前发行,而2022年同期这一比例约为30%。

    在这种前期刺激下,截至4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公用事业)同比增长8.5%。此外,随着抵押贷款利率下调、放宽开发商信贷条件、放松购房者购房限制等纾困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开始显示出复苏迹象。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在这种情况下,牵引式挂车和工程卡车的产量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0%,并且在2023年前四个月同比增长了50%。根据这一趋势,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在5月份产量预测中上调了1万辆。

    出口兴旺推动产量增长

    自2021年以来,中国大陆中重型卡车出口进入了快车道,因为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阻碍了海外制造业活动。随着卡车制造商加大全球扩张力度,以应对国内市场的低迷,中国大陆卡车出口增长延续至2023年——截至4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长57%,至9.7万辆。

    出口增长主要由重型牵引式挂车带动,其出口量较一年前翻了一番。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仍然是核心出口目的地,多年来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此外,对俄罗斯和墨西哥的出口也成为近年来新的亮点。作为俄乌冲突的回应,自2022年初以来,西方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这使得中国品牌能够占据俄罗斯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的份额。2023年前四个月,对俄罗斯的出口继续呈现爆炸式增长,达到了3.4万辆,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近60%。

    与此同时,由于墨西哥本地对工程卡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墨西哥的出口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未来几个月,中重型商用车出口的增长速度预计将保持稳定,与我们在2月发布的展望相比,产量预测将增加2万辆。

    经济和尾气排放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增强,我们正在评估对生产前景进一步上调的可能。然而,回到2020年的峰值水平不太可能,因为结构性失业和家庭收入前景仍然疲软,这可能会影响促增长措施的具体落实能力。与此同时,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受到政府财政去风险和预算短缺的制约。

    在排放方面,尽管更多城市从2023年开始加大力度淘汰国四标准的卡车,但许多地区缺乏具体的目标和置换补贴计划,从而限制了政策的效果。此外,尽管公路货运情况良好,但货运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卡车运输供应过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卡车司机和车队运营商推迟购买决定或转向购买二手卡车以节省成本。

    作者:Cassie Liu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II, Global Heavy Truck Research, S&P Global Mobility




    2024年中重型卡车市场平稳过渡,然后随着新排放标准的临近而加速增长

    2023年7月31日

    2023年,需求出现疲软的同时产量基本维持不变,2024年产量有所放缓,随后,为了应对第三级排放法规而采取的提前购买将推动需求和产量出现反弹。

    疫情后市场调整将在短期内平稳北美需求以及5-8级商用车和公共汽车的增长。随着2027年下一阶段排放法规的出台,电气化将推动产量加速增长。

    得益于消费者在耐用品和名义商品上的坚定支出,以及服务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复苏,美国经济似乎在2023年已经避开短期衰退,这些行业复苏提振了货运和卡车生产活动,尽管在新冠疫情之后仍受到供应链问题的限制。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将会出现明显放缓,2024年将转变为温和增长。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2023年第二季度的最新预测,在经历了2023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之后,到2024年,中重型商用车和公共汽车的需求预计会适度下降。不过更新后的预测认为2025年至2026年前景将更为乐观。届时卡车市场将为下一阶段的排放法规做好准备。2027年实施的第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与车队更换周期的时间相结合,可能会引发一波提前购买的热潮。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商用车预测首席分析师Antti Lindstrom表示:“更严格排放法规带来的额外成本,将在2025年左右推动更多的购买活动。”此外,在公共汽车领域,公共部门的支持措施正在推动校车和公交车向零排放转变,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前景的乐观程度。

    随着增长势头放缓,预计2024年需求将降至约50.5万辆的低点(包括公共汽车和房车),到2025年需求预计将达到约54.3万辆。尽管不是主要推动因素,但从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的卡车行业能源转型,以及其他采取类似措施的十几个州,预计将在2023年及以后支持需求量的增长。除了预期的新产品更新外,老牌车企和初创车企都在继续推出现有卡车车型“更清洁”的版本,例如福莱纳eCascadia和日野XL8系列,更不用说帕卡旗下符合零排放标准的Kenworth和Peterbilt纯电动卡车车型。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不同车辆级别的市场趋势存在一些明显的变化:

    • 4级卡车在2022年初之前很受欢迎,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最后一英里配送这样的轻型货运服务。福特4级 Econoline Cutaway占据了该细分市场近三分之二的份额,未来可能面临来自初创车企的激烈竞争。
    • 5级卡车虽然面临供应链问题,但预计在疫情后将迎来需求增长,例如在公共部门采购方面。
    • 6级卡车凭借其燃油效率和多商业用途日益受到关注。然而,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的疲软导致6级卡车注册量下滑。
    • 与6级卡车相比,7级卡车的许可要求和成本更高,除了近期汽车制造商对此类卡车偏好以及支撑这一细分市场的客户外,7级卡车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 在供应链瓶颈的影响下,汽车制造商继续专注于8级卡车,该类卡车在2022年表现强劲。我们预计牵引卡车的注册量今年将保持平稳,然后在2024年出现下滑,从2025年开始再次温和上升。
    • 尽管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公共汽车和房车的需求预计在今年会显著增长,并在校车购买反弹的支撑下,在2024年保持相似水平。2025年,房车和其他类型的公共汽车有望带来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Source:S&P Global Mobility

    无论车重级别如何,更严格的环境合规性将是所有车辆类型需求和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即将出台的法规,特别是美国环境保护署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正在迫使传统汽车制造商重新评估其制造和投资战略,并促使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变。

    这些法规,再加上加州等州通过《先进清洁车队条例》继续推动更积极的脱碳努力,正在成为动力系统技术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不过,向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转变仍然受到成本、基础设施和可用性方面的限制。这表明,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中期之内仍将把电池驱动的电气化将作为首选战略,尽管纯电动卡车的充电网络也仍待建设。

    特斯拉和尼古拉等颠覆性品牌将加速这一转变,并有助于巩固美国作为该地区卡车生产中心的地位。在传统卡车品牌方面,尽管存在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但到2022年底,北美地区4-8级卡车的产量达到甚至略高于2019年的平均产量。虽然部分生产目标仍未实现,但库存尚在继续重建,为以后的潜在增长奠定了基础。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全球卡车研究执行董事Andrej Divis表示:“约占市场一半的4-7级卡车的库存数据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这也是我们认为产量有上升潜力的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由于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经济衰退的风险降低,再加上消费者活动显示出惊人的弹性,目前的需求仍然较为强劲。虽然产量仍受到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的限制,但我们预计产量将在短期内保持增长,然后在2024年趋于平稳甚至下降。

    作者:S&P Global Mobility




    Stellantis更新其半导体战略

    2023年7月25日

    Stellantis日前介绍了其采取“多元化战略来管理和确保关键微芯片的长期供应”的背景信息,并宣布到2030年签署价值100亿欧元的直接采购协议。该战略有多个关键要素,包括建立一个半导体数据库,以提高半导体供需的透明度;系统性风险评估,以避免和积极处理遗留零部件;长期芯片层面需求预测,旨在帮助支持与芯片制造商和硅晶圆代工厂达成协议;使用“绿色清单”来减少芯片多样性,并在短缺情况下确保Stellantis拥有芯片分配的控制权;并从芯片制造商处购买关键组件,以确保芯片供应的长期安全。Stellantis表示,已经开始与英飞凌、恩智浦半导体、安森美和高通等公司进行合作。此外,Stellantis也正在与aiMotive和SiliconAuto合作,以开发未来自己的差异化半导体。价值100亿欧元的直接协议涵盖了多宽关键微芯片,包括碳化硅(SiC MOSFET)、微控制器单元(MCU)和系统芯片(SoC)。除了Stellantis发布的新闻声明之外,Joachim Kahmann还接受了《汽车新闻》的采访,并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Kahmann表示,由于车辆软件功能不断增加,芯片供应严重紧张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出现。过去几年半导体的多样性意味着Stellantis“将到处遇到问题,一旦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此次宣布的采购协议和整体战略旨在帮助解决这一问题。Kahmann还指出,由于电动汽车需要更复杂的芯片并且采用通用平台打造,因此任何芯片短缺可能影响的不只是我们一两家工厂,而可能影响五家、六家或七家工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半导体供应情况有所改善,但供应紧张和需求低迷的情况仍然存在,正如Stellantis所指出的那样,汽车需求的增长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潜在需求增长将带来风险。各家汽车制造商不仅在寻求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同时也在为更加复杂的未来做好准备。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品牌高合汽车推出第三款车型

    2023年7月2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旗下电动汽车品牌高合汽车日前推出了第三款车型—高合HiPhi Y。高合HiPhi Y是一款电动跨界车型,车长为4,938毫米。该车型在中国有后驱(RWD)和四驱(AWD)两个版本可供选择。搭载单电机的后驱基础款车型的最大功率输出为247千瓦,搭载双电机的四驱顶配车型最大输出功率371千瓦。长续航版车型配备一块容量为115千瓦时的电池,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续航里程可达810公里。标准续航版车型配备一块容量为76.6千瓦时的电池,续航里程为560公里。作为一款高性能电动汽车,高合HiPhi Y标配后轮转向和免触智能展翼门。高合HiPhi Y的座舱配备了三块显示屏,一块12.3英寸仪表盘显示屏,一个17英寸中控显示屏和一个15英寸高清副驾屏。此外,该车还标配抬头显示屏和一个9.2英寸流媒体后视镜。高合HiPhi Y还配备了一套Meridian英国之宝音响系统,在车内至多可搭载25个扬声器(其中包括专为主驾设置的两个扬声器)。音响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820瓦,系统支持7.1.4环绕声。高合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欧洲开启高合HiPhi Y的预订,并从2024年开始交付。在中国,搭载76.6千瓦时电池组的高合HiPhi Y起售价为33.9万元人民币(约合46,969美元)。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为39.9万元人民币。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高合HiPhi Y的推出,高合汽车终于在30万至40万元区间拥有了一款可以与蔚来汽车和极氪汽车等车企竞争的高端纯电动汽车(BEV)。为了让高合HiPhi Y的起售价更接近蔚来ES6,高合汽车在该车型的两个基础款中均使用了磷酸铁锂(LFP)电池。价格较高的版本仍然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对于想要购买配置丰富的高性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高合HiPhi Y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该车标配了国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系列功能,包括L2+级自动驾驶系统、副驾娱乐屏和主动后轮转向。华人运通目前在合资企业悦达起亚的江苏盐城工厂生产HiPhi Y、HiPhi Z和HiPhi X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在泰国推出海豚电动汽车

    2023年7月18日

    比亚迪和泰国当地合作伙伴RêVER Automotive日前在泰国推出了海豚电动汽车(EV)。据盖世汽车报道,海豚电动汽车有两款车型:其中标准续航版售价699,999泰铢(约合19,920美元)和长续航版售价859,999泰铢。标准续航版搭载一台单电机,并匹配容量为44.9千瓦时的刀片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94马力,峰值扭矩为180牛米。标准续航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3秒,在NED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410千米。长续航版匹配容量为60.48千瓦时的刀片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204马力,峰值扭矩为310牛米。长续航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7.1秒,在NEDC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为490千米。比亚迪泰国总经理柯育滨在谈到公司的销售网络计划时表示:“为了为泰国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已经覆盖了泰国的大部分省份,预计到这个月,泰国比亚迪门店总数将达到60家。”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还在泰国市场销售Atto 3运动型多用途车,该纯电动车型于2022年11月推出。2023年3月,比亚迪在泰国举行了首座汽车制造工厂的奠基仪式。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数据显示,比亚迪将于2024年在其位于泰国的新工厂开始生产海豚车型,比亚迪Atto 3、宋Plus和唐等车型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我们预计该汽车制造商2024年在泰国的总产量将达到约10,250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长安汽车与腾讯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扩大合作

    2023年7月18日

    据PanDaily报道,长安汽车正扩大其与腾讯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两家公司将在智能座舱、导航和地图、自动驾驶汽车(AV)以及海外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7年以来,长安汽车和腾讯在跨界合作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长安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智能互动和智能互联三个领域的研发,以提供智能驾驶体验。2020年,长安汽车推出了一个L3级自动驾驶系统。同年,长安汽车投资10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启动其L4级自动驾驶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建成,设计年产能为50万套L1级至L4级智能驾驶产品。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未来十年,南非卡车组装业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2023年7月17日

    面对持续的供应链限制、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一直持续到2023年的结构性挑战,南非中重型商用车市场(车辆总重[GVW] >6吨)仍然具有弹性。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预测,2022年,南非组装的卡车为非洲大陆的卡车产量贡献了超过2.4万辆,较2021年同比增长15%,足以使该国跻身全球前20大中重型商用车组装国之列。

    尽管有2022年的业绩稳定增长,但南非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包括南非在内的54个非洲国家签署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预计将吸引非洲其他国家加入本地卡车组装。南非需要紧急解决其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以保持其领先地位;否则,非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将从其疲软态势中获利,并接手当前预期的卡车组装量。在非洲各国有利的汽车政策和法规的帮助下,欧洲和亚洲的卡车制造商可能会将组装计划转向埃及和肯尼亚。


    Source: Getty Images

    在采取措施建立单一和“零关税”市场的同时,针对汽车行业的统一“原产地规则”也正在最终确定。汽车工业、运输和物流部门具有满足当地卡车生产需求的能力,这些部门被认为是影响卡车组装的关键部门。随着非洲国家间贸易的扩大,这些发展将有利于非洲大陆的卡车组装业,特别是因为非洲内部的大多数出口都是通过公路货运运输的。

    预计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商业公路货运量也会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论坛已经预测到,到2023年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带来每年近200万辆卡车的需求。这将为卡车制造商创造扩大全散件组装并将业务扩展到加纳等其他非洲国家的潜在机会。

    在疫情期间,南非的卡车销量和组装量处于较低水平。如今,这导致了疫情时期的需求被抑制,或者当前运输部门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至少在短期内,卡车组装的前景仍然看好。这是在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电力短缺、利率上升和燃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发生的。

    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分析师预计,三大卡车制造商——五十铃、戴姆勒卡车和Traton——2023年将在南非各自组装超过4,000辆卡车,总计组装量超过25,000辆。南非的主要组装中心位于东开普省、豪登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

    在非洲大陆,紧随南非之后的卡车组装国是埃及和肯尼亚。2023年,埃及的卡车年产量将会保持在5,000辆以下。肯尼亚政府在2022年批准了限制二手卡车进口的规定,从而在某些情况下限制了本地组装新卡车的替代品。肯尼亚政府计划,在目前预测产量(4,000至5,000辆卡车)的基础上,将本地组装卡车的年产量增加到1万辆以上。这个产量不仅满足肯尼亚本地的需求,还将用于自由贸易区内的出口。

    除了南非、埃及和肯尼亚外,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还提供了针对其他几个非洲国家卡车组装的洞见和预测。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

    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中东/非洲中重型商用车预测,南非卡车组装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动态转变。供应链的改善和废旧卡车的持续置换将继续在支持南非卡车组装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该国解决其产业结构性挑战的过程中。然而,持续的电力供应短缺、不断上升的利率和经济低增长可能会对此产生制约。尽管如此,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分析师预计在剩余的预测期内,南非卡车组装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30年将达到3.3万辆。

    作者:Menzi Nkonyane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utomotive Insights, S&P Global Mobility




    巴西商用卡车车队能否实现电动化?

    2023年7月17日

    随着全国重型商用卡车保有量达到220万辆,巴西正面临国际压力,要求其在道路上使用更环保的车辆。但其面临的基础设施和成本障碍非常巨大。

    在巴西,采用联运方式的运输较为有限,卡车单趟运输的平均行程超过2,000公里。再加上巴西商用卡车车队的平均车龄已达12年,以及经济实惠的替代车型选择缺乏,巴西正面临着卡车排放达标方面的难题。巴西的卡车保有量达到220万辆,农业、电子商务和建筑业的车队现代化,将有助于降低巴西卡车车队的平均车龄。

    然而,虽然新卡车在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方面有排放限制,但在卡车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中,除了少数卡车应用领域有相关规定外,并没有其他控制措施。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自己的排放控制计划Proconve。从那时起,该计划逐步提高了巴西的排放控制标准。最新的Proconve 8排放标准于2023年1月推出,与欧六标准类似,该标准将在未来十年内大幅减少污染排放。

    但这还不够。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车队电气化,但基础设施和经济可负担能力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对此造成阻碍。


    Source: Getty Images

    巴西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刺激有限,只有那些推出环保政策的大型企业才会选择采用电动卡车。根据S&P Global Mobility [标普全球汽车] 最新的商用动力系统预测,中期内电动或替代动力卡车的使用率很低,仅占车辆总数的不到1%。

    巴西以公路为主、依赖柴油的基础设施限制了电动卡车使用,只局限于短途运输和城市运输。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不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高昂的车辆价格(电动卡车价格几乎是柴油卡车的四倍)、较长的充电时间以及糟糕的公路网(巴西只有12%的公路铺有路面)。

    因此,尽管巴西的电动和天然气中重型卡车的总产量在未来十年内会增加——从2022年的850辆增加到2030年的1,450辆——但这几乎不足以对220万辆卡车保有量产生影响。

    因此,巴西卡车运输业的电气化转型在当前这个十年里只会迈出一小步。在设想更大规模的产量增长之前,需要克服诸如基础设施、缺乏补贴以及决策者对创新技术的接受度等方面的障碍。如果没有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运营环境,南美在卡车电气化和减少排放方面将继续落后于其他地区。

    在此之前,巴西的许多努力都集中在限制现有商用卡车园地对环境的影响。碳市场是政府建立激励机制和推动生态项目融资的机会之一。

    与此同时,虽然卡车制造商已经为客户提供了替代动力卡车,但基础设施仍然是一个挑战。天然气卡车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解决方案,但其有限的分销网络是其扩张的巨大障碍。

    随着排放限制的日益严格,关于最佳替代燃料的讨论又重新浮出水面。2018年,巴西能源部长提出了改变国内能源结构的措施,以支持包括运输在内的行业使用天然气。自那以后,基础设施和天然气勘探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此外,一些卡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使用天然气或绿色柴油(非化石柴油)动力系统的环保产品。

    在中期来看,情况还远非静止不变。在将更多环保车辆引入巴西道路方面,使用替代电子燃料已被证明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最受欢迎的选择有:

    绿色柴油

    • 加氢处理植物油(HVO)
    • 混合R5柴油(95%柴油,5%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

    • 天然气
    • 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
    • 甲烷
    • 生物甲烷

    在天然气方面,与传统柴油相比,较低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降低10%)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卖点,但其有限的供应(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即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州)则是一个负面因素。

    新天然气项目已经在巴西北部/东北部地区启动,但规模仍然较小。甲烷或生物甲烷已经成为农业工业的一个解决方案。农业是巴西和阿根廷重型卡车需求的最大推动因素。农业工业的强劲收益有助于农业工业的其他细分市场也将迎来投资:从农业技术(专注于解决农田问题的初创企业)到全新运输方式(增加铁路和水运的使用)。

    相比之下,柴油的配送和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这为绿色柴油的普及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的确,实现环保交通的解决方案超出了燃料本身。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更加合理地利用交通资源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社会福祉。在控制排放的同时,交通结构的变革必须成为优先考虑的事项。政府可以创造激励措施,推动整合的倡议。已经看到了一些措施,比如BR do Mar计划,用于鼓励巴西沿海近海运输,以及改变国家能源结构的标志性举措,这将推动天然气在工业和交通领域的使用。

    巴西向清洁交通的转型之路将分两个阶段:首先将从柴油转向绿色柴油/天然气。其次,希望向电动转型。但在此之前,许多前提必须先得到落实。

    作者:Thiago Costa South America Truck Market Analyst, Automotive Insights, S&P Global Mobility




    大众与合资伙伴宣布对开迈斯追加投资,以加速扩大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

    2023年7月11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计划向充电合资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公司追加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以加速扩大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开迈斯正与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有序充电试点项目,探索更可持续的充电解决方案,并降低客户的充电成本。根据大众的说法,有序充电是一个平衡高峰和非高峰充电需求的充电策略,旨在保持电网的稳定。作为有序充电项目的一部分,将利用智能遥控技术根据电网负荷调节的要求控制充电墙盒功率。两家公司表示,这将有助于通过实施“填谷”和“削峰”等策略来平衡电力供需,助力维持电网稳定,这有助于客户为可持续电网做出贡献,同时节省充电成本。该项目计划在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进行,计划在京津冀地区邀请2,400名电动汽车用户参与。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开迈斯是由一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和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万帮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旗下品牌星星充电在中国运营着广泛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随着大众集团和一汽大众向开迈斯追加投资,大众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将从该合资企业不断扩大的充电网络中受益。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开迈斯推出了480千瓦直流快速充电桩,该充电桩可支持大众400伏平台车型和800伏平台车型的快速充电,包括奥迪e-tro GT和保时捷Taycan。截至2023年6月,该充电合资企业已建立1,250座公共充电站和10,950个充电终端,覆盖全国180座城市,服务超过200万注册用户。到2025年,开迈斯计划在全国设置17,000个快速充电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tellantis宣布投资Mirafiori工厂,并与澳大利亚矿企签署股权及电池材料承购协议

    2023年7月11日

    Stellantis日前宣布将对其位于意大利都灵的Mirafiori工厂进行投资,将其打造成一个所谓的“绿色园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其投资将用于改造现有工厂,保持工厂内历史建筑的和谐统一;使之成为“节能环保,并通过持续教育为员工提供卓越的体验。”声明指出,将在建筑中集成太阳能板;采用超低能耗通风技术;重复利用材料;确保环境效率、弹性且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选择;并提供充足的绿化空间,有助于调节温度和员工健康。该公司补充道,此次工厂转型升级将支持其“对社会及环境责任的承诺”。这包括展示未来工作场所的环保责任以及适应新的混合工作模式;有助降低Stellantis的碳足迹;并通过教育支持对Stellantis运营的社区产生积极影响。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Mirafiori工厂将获得数亿欧元的投资,并且还计划今后在其他地方进行类似的投资。另外,Stellantis宣布已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Kuniko签署了一项电池材料承购协议,该协议与其在挪威的一个项目有关。根据一份声明,该协议将确保Stellantis获得Kuniko硫酸镍和硫酸钴项目未来9年产量的35%。此外,Stellantis已同意花费500万欧元购买Kuniko公司19.99%的股权,并有权提名一名董事进入Kuniko董事会。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该计划第一阶段的一部分,Mirafiori将成为受益于投资以成为“绿色校园”的第三个设施;位于法国普瓦西(Poissy)和德国吕塞尔斯海姆(Rüsselsheim)的设施已经宣布将进行相似的改造。除了采取措施减少该场地的碳足迹并提高能源效率,包括Corso Agnelli上的历史办公楼,还将更加灵活地支持远程工作。这是支持Stellantis变革的该场地的最新投资。这包括计划启动循环经济中心;计划与邦奇动力合作研发电动变速箱总成;以及对电池技术中心的投资。至于与Kuniko的交易,这是Stellantis达成的最新协议,希望通过股权投资来确保其从新矿业项目中获得电池材料。其他协议包括与澳大利亚Element 25达成的电池级高纯度硫酸锰协议、与麦克尤恩铜业公司达成的阿根廷铜矿协议、与Alliance Nickel达成的供货协议,以及最近通过一家在伦敦上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收购两座巴西矿山的协议。股权收购的资金将用于推进Kuniko在挪威既有土地和未开发土地的金属勘探项目,包括寻找潜在的镍矿、钴矿和铜矿。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长城汽车在中国推出坦克50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23年7月4日

    长城汽车坦克500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日前已在中国上市,该车型搭载了这家汽车制造商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这款车型只有一款配置,售价为人民币33.5万元(约合46,481美元)。作为首款搭载长城汽车Hi4-T插电式混动系统的坦克车型,坦克500 Hi4-T配备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85千瓦,峰值扭矩为380牛·米。该混动系统综合功率可达300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6.9秒。坦克500 Hi4-T配备了一块容量为37.1千瓦时的电池,在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WLTC)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该新车型还具有双向充电功能,可以3.5千瓦的放电功率为外部设备供电。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计划在其多个品牌的车型系列中搭载其Hi4系统。哈弗品牌已经在2023年推出了首款搭载这一全新插混系统的SUV枭龙Max。得益于Hi4系统,枭龙Max这样的车型可提供四轮驱动标配,而相似价格区间的2023款比亚迪宋Pro DM-i车型仅提供前轮驱动配置。对于坦克品牌而言,Hi4系统已适用于其SUV车型。除了全新插电式混动系统外,坦克500 SUV还将继续搭载3.0升涡轮增压V6发动机。尺寸较小的坦克300 SUV也将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插混版本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与中国油气生产商中海油合作,扩大在中国的换电网络

    2023年7月4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于2023年6月27日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中海油(CNOOC)旗下子公司签订了一项框架协议,旨在扩大蔚来汽车在中国的换电网络。蔚来汽车在广东惠州的首座换电站也在同一天正式启用。蔚来惠州换电站是这两家公司合作下共同建造的第一座换电站。该换电站紧邻中海油加油站,同时还配备了4个500千瓦的蔚来超充桩。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截至6月25日,蔚来汽车已在中国部署了1,500多座换电站,其中400多座位于高速公路沿线。根据其计划,公司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换电站网络规模扩大到2,300座,这将显著提升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换电站密度。除了与中海油合作外,蔚来汽车还与中国最大的两家石油生产商中石油和中石化建立合作关系,以加快其换电站的部署。其中许多换电站还为客户提供直流快充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

    2023年6月27日

    6月21日,中国宣布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一份声明,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5年底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免征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约合4,168美元);对在2026年至2027年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符合购置税减免政策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2024年至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该声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市场数据,1月至5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7%。今年1月至5月,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的28%,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十分强劲。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捷豹路虎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

    2023年6月27日

    捷豹路虎日前宣布将与供应链管理和风险分析公司Everstream Analytics合作,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提醒该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全球供应问题。该汽车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嵌入捷豹路虎的供应链管理中,并将能够实时监测供应链。该技术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分析、机器学习和人类直觉的组合运用来分析数据,在全球地图上绘制有关自然灾害、罢工、数据泄露和出口问题等新发生的事件,提醒捷豹路虎注意其供应链可能受到的任何潜在影响。”该声明同时表示这将使得捷豹路虎能够采取措施“避免任何可能影响生产并增加成本的工业中断。”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几年中,捷豹路虎遭遇的供应链问题导致其产量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其向客户供应汽车的能力。这导致其订单明显积压,根据捷豹路虎在最近投资者日上展示的幻灯片,目前其订单量约为20万辆,其中76%是新一代Range Rover、Range Rover Sport和Defender等车型。捷豹路虎表示,引入Everstream的技术是其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建立先进数字化供应生态系统,实现端到端的可见性和安全性。”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已从Everstream提供的信息中获益,捷豹路虎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以避免全球货运港口的中断,从而支持向客户交付车辆。”S&P Global Mobility目前预测,2023年,捷豹路虎的全球销量将达到39万辆,同比增长18.5%,不过这一数字仍然低于2020年和2021年。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发表对纯电动卡车生产的见解,并表示将开放超充网络

    2023年6月20日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日前在一次能源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特斯拉在2024年底之前不会扩大纯电动卡车的生产规模,并称开放超充网络“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据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马斯克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6月13日举办的爱迪生电气协会会议上表示,其纯电动卡车之所以要到2024年底才会实现“更高的产量”,主要是因为电池供应受限。不过,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并未给出更高产量的具体数字。马斯克还要求能源供应商增加发电投资,他表示计划中电动汽车的增加将使2045年的电力需求较目前增加两倍。据报道,马斯克表示:“未来不像过去。未来的电力需求将大幅增长,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跟上需求增长。”在谈到向竞争对手开放特斯拉的超充网络时,马斯克表示,这个决定“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是否明智还有待观察。”特斯拉的超充网络目前仍是其专有技术,它会给电动汽车销售带来一定竞争优势,因为目前只有特斯拉的汽车才能访问美国的超充网络。允许其他品牌的汽车访问其充电网络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特斯拉的优势地位。马斯克表示,开放其超充网络实际上可能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从一开始,特斯拉的目的就是加速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到来。”在欧洲,特斯拉使用的是CCS-2(联合充电系统)规格的充电桩,并已开放了大部分充电网络。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特斯拉在2022年底交付了首批纯电动卡车,这比最初预期的时间晚了四年。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注册数据,2023年有20辆特斯拉纯电动卡车注册,2022年最后一个月注册量有17辆。尽管这款卡车对特斯拉来说很重要,但它需要的电池数量比特斯拉的其他电动汽车更多,因此特斯拉一直专注于Model 3和Model Y的生产。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了其制造投资计划,其中包括投资支持其内华达州工厂提高纯电动卡车产量,以及增加电池生产,但并未明确将何时进行投资。关于开放超充网络方面,福特和通用汽车最近宣布了从2025年开始为其电动汽车配备符合特斯拉北美充电标准(NACS)的充电器,并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为配备CCS充电器的电动汽车车主提供CCS到NACS适配器。此外,其他充电公司也正计划在其充电站中添加NACS充电连接器。理想情况下,应该在全国层面发布一个统一的充电站连接器和充电协议的标准,但各地充电基础设施的进展不平衡。其他汽车制造商和充电公司近期对NACS充电连接器的关注,意味着未来特斯拉将不再拥有强大的充电网络优势,并且充电桩仅供其电动汽车车主使用在操作上也相对容易。不过,其他充电公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部署足够的NACS充电桩与特斯拉目前的充电站数量相匹配。随着公司建造非特斯拉充电网络的进度放缓,特斯拉有机会通过将其超级充电站开放给更多的电动车主使用来增加其收入。


    俄罗斯副总理表示,汽车市场到2030年可能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3年6月20日

    据俄罗斯塔斯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工业和贸易部长Denis Manturov日前表示,预计到203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行业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Manturov表示:“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将按照2022年底批准的《2035年前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发展。根据该战略的目标,到2030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到目前为止,这些数字都是最新更新。”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nturov的预测似乎相当大胆;他并未提出要恢复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而是直接提出将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俄罗斯政府正在努力弥补俄乌冲突后外国汽车制造商大规模撤离所失去的汽车产量和供应,并已经与渴望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资企业或打算成立合资企业,以填补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所留下的市场空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淮汽车与莫斯科政府的合作,双方将在江淮汽车S3小型跨界车的基础上,在前雷诺俄罗斯工厂合作生产苏联时代的莫斯科维奇品牌汽车;另外还有一个伏尔加汽车牵头的项目,将与一家尚未公布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圣彼得堡前日产工厂重新启动汽车生产。目前,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3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产量为111万辆,而2019年疫情前这一数字为175万辆。




    Stellantis与Galloo将探索汽车回收方面的合作

    2023年6月13日

    合资企业的服务预计将于2023年底推出,最初业务重点布局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
    根据6月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Stellantis和金属回收商Galloo日前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探讨共同组建一家专注于报废车辆(ELV)回收的合资企业。

    Stellantis与Galloo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与选定的授权处理厂合作,从最后一任车主那里收集报废车辆,使零件能够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这项服务预计将于2023年底推出,最初业务重点布局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新闻稿补充说,该合资企业也将为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

    Stellantis全球循环经济高级副总裁Alison Jones表示:“让客户更容易回收报废车辆是减少车辆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通过将零部件和材料返回价值链可以保护稀缺资源,并有助于我们在2038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tellantis表示,回收是其“4R”循环经济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与2021年相比,到2030年,报废车辆回收计划将使其回收收入增长10倍,零部件收入增长4倍。报废车辆回收计划还将支持Stellantis到2030年新车中使用40%绿色材料的目标。

    Galloo首席执行官Rik Debaere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在最初与标致和雪铁龙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与Stellantis达成了新的合作,我们将继续引领负责任且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将报废车辆回收利用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
    作者:Nishant Parekh News and Insight Lead




    GAZ集团正寻找新的汽车制造合作伙伴

    2023年6月13日

    据WPS通讯社报道,GAZ集团正寻找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来取代大众汽车集团作为其下诺夫哥罗德工厂的制造合作伙伴。据俄罗斯副总理Denis Manturov称,目前有四家潜在的竞争者。Manturov还表示,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像此前与大众合作那样,即一方拥有所有知识产权,并以工业合资企业(JV)的形式开展组装业务。相反,此次合作将是一个全面联合生产安排的共享项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anturov希望GAZ集团的全新组装合作伙伴是一家俄罗斯车企,但并没有很多选项可供选择;伏尔加汽车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择。他还建议此前已停产的伏尔加品牌可以重新恢复生产,但对于如何实现以及GAZ集团将与哪家车企进行合作的细节并未透露很多。这种缺乏细节的情况,在许多尚未决议的俄罗斯汽车组装业务中十分常见。




    阿维托托尔与北汽签署组装协议

    2023年6月6日

    意义:俄罗斯汽车组装代工阿维托托尔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汽车制造方面进行合作。

    展望:鉴于俄罗斯目前缺乏乘用车制造能力,两家公司将在战略研发领域开展合作,计划以北汽车型为基础生产乘用车。


    Source: Getty Images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总部位于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汽车组装商阿维托托尔已与中国北汽集团签署一份关于未来战略发展计划的协议。两家公司制定了联合工程技术团队的发展路线图,以及中国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交换技术信息并引入最新的汽车生产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加里宁格勒生产的条件。两家公司确认将制定计划推动这些领域的本地化。

    阿维托托尔和北汽的工程师已经开始实施一项此前获批的计划,为在加里宁格勒工厂组装的一些车型过渡到完整的生产过程做好技术准备,包括焊接、喷漆和组装。今年4月,阿维托托尔已经开始组装两款北汽车型;五座版X35跨界车,以及搭载1.5升发动机的U5 plus轿车。这两款车型计划在第二季度上市销售。另外五款北汽车型预计将在随后进入俄罗斯市场。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俄乌冲突爆发后,外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政府正鼓励恢复当地汽车工业,并变得更加独立。阿维托托尔曾为现代、起亚和宝马组装汽车,但这些代工合同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几乎立即终止。这些合同随着外国汽车制造商全面撤出俄罗斯市场而终止,无论是作为汽车销售商还是制造商,许多汽车制造商基本上选择将其昂贵的基础生产设施(如完整的装配厂)以象征性的价格赠送给当地企业。例如,雷诺集团实际上以象征性的1卢布的价格转让了其在伏尔加汽车的控股权。现代汽车已经关闭了其在圣彼得堡的工厂,丰田和大众汽车也放弃了自己的工厂,不过大众至少还成功地以1.2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俄罗斯的资产。由于俄乌冲突,阿维托托尔的另一家代工制造商Sollers失去了为福特代工组装Transit货车的合同以及生产马自达乘用车的合同,因此Sollers也一直在寻求扩大业务。该公司关闭了其位于鞑靼斯坦的工厂,转而专注于位于叶拉布加的前Transit工厂。该公司正在以自己的品牌打造一款全新轻型商用车(LCV)Sollers Atlant货车(车重为2.5-4.2吨)并基于江淮汽车的车型打造Sollers Argo凸头卡车(车重为2.5-3.5吨)。该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兼共同所有人Zoya Kaika表示,新车型阵容预计将“给公司的财务业绩做出非常重大的贡献”。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其目标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每年销售3万辆自主品牌轻型商用车,到2028年将年销量增加到5万辆。这一努力是俄罗斯政府试图重振其国内汽车产业的措施之一,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随后实施的制裁,除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和联盟之外,俄罗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是被孤立的。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23年至2025年期间,Sollers将生产约5,000辆自主品牌小型货车。俄罗斯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旨在使该国的汽车工业变得更加独立。




    吉利正就进入泰国电动汽车市场进行谈判

    2023年6月6日

    据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吉利正计划进军泰国电动汽车(EV)市场,目前处于早期谈判阶段。该公司可能会考虑在当地制造和进口汽车,并评估在该国推出雷达品牌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和皮卡。据泰国投资委员会(BOI)秘书长Narit Therdsteerasukdi称,该委员会在4月份进行的中国路演期间,与吉利、比亚迪、重庆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江铃汽车等五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行了会谈。“这些车企都对泰国发展区域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电动汽车集成供应链的政策表达了浓厚的兴趣,”Narit补充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东盟地区重要的车辆制造和出口基地,泰国近年来成功吸引了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投资。随着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不断上升,上汽旗下的名爵汽车、长城汽车以及最近的比亚迪、哪吒汽车和长安汽车等品牌均宣布了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今年4月,长安汽车表示将在泰国新建一座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和哪吒汽车则为其电动汽车制造厂举行了奠基仪式。本月早些时候,上汽集团(SAIC)和泰国正大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汽正大举行了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仪式。如果报道中提到的初步谈判顺利进行,比亚迪还将受益于泰国政府最近通过的额外激励措施,即对某些车辆零部件免除进口关税,以促进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泰国政府在2021年制定了一项名为30@30的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车辆总产量的3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替代动力系统数据,到2026年,该国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3年预估的4,524辆增加到245,619辆左右。




    拉达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圣彼得堡组装车辆

    2023年6月6日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伏尔加汽车日前宣布,计划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工厂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联合生产。此次进行联合生产的工厂是前日产工厂。伏尔加汽车首席执行官Maxim Sokolov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我们将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在拉达圣彼得堡工厂(前日产工厂)启动一条汽车装配线。具体与哪家中国车企合作将在稍后揭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俄乌冲突爆发后,外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政府正鼓励恢复当地汽车工业,并变得更加独立。Sokolov提到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可能是那些已经进入或希望进入俄罗斯市场以填补外国车企大规模离开所形成的市场空白的任何一家中国车企。当地媒体报道中提到,奇瑞和广汽即将在俄罗斯开始汽车组装业务。


    福特Model e开发软件平台,利用网联车辆数据助力车辆开发

    2023年5月30日

    意义:在5月22日举行的福特资本市场日活动上,福特Model e首席先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官Doug Field详细介绍了公司如何利用网联车辆数据来更好地制定产品开发决策,以及全新软件平台对于福特未来产品供应掌控力的重要性。

    展望:Field介绍了福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根本性转变。他表示,从改款前的现款福特Escape推出以来,福特就一直坚持这一路线,当时仅公开了Bronco Sport的轮廓设计,并通过野马Mach-E EV的开发在技术和软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Field的演讲为公司的期望和指导福特下一阶段开发的流程提供了清晰的窗口。这种做法并不一定会让福特在汽车行业变得独树一帜,但Field表示,它将有助于公司继承其传统。

    福特全新Model e业务展示了该公司如何利用网联车辆数据在产品开发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正在开发的全新软件平台对于福特未来产品供应掌控力的重要性。

    福特Model e部门负责其电动汽车和软件平台的研发,并通过网联车辆数据的使用来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开发用于产品制造的新工业系统。在5月22日的福特资本市场日活动上,福特Model e首席先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官Doug Field主持了一场分组会议,深入讨论了福特对其计划推出的全新软件平台的期望。他还介绍了公司的网联车辆数据水平和基于软件的思维如何在福特当前的产品阵容中取得成功。福特计划于2025年在其第二代电动汽车上首次搭载全新软件平台。公司表示,该平台将能够支持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但该系统的推出时间“不会早于2026年”。

    Model e的全新软件平台

    Field谈到了全新软件平台的开发情况,以及为什么向软件业务转型对于公司推进“福特+”战略至关重要的原因。Field表示,福特将软件植入汽车的能力对公司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变革,这对于该汽车制造商的灵活性以及快速适应不断变化需求的能力非常重要。软件开发比实物产品开发快得多,因为不需要工具或工厂来部署。然而,Field指出,编写软件也存在诸多困难,与实物产品开发相比,需要不同的才能和专注力。Field表示,我们需要认识到,与传统产品开发相比,“软件开发是一门手艺活,拥有卓越的标准同样重要。”对于近期开发汽车而言,Field表示,福特从5年网联车辆数据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其长达120年的造车历史更加重要。

    在资本市场日活动的多场会议中,福特描述了其如何迅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产品以及产品开发做出改变。公司还讨论了其收集网联车辆数据的五年历程,表示这些数据是其他汽车制造商所没有的。Farley承认其他汽车制造商会在网联车辆数据收集上迎头赶上,每一项软件驱动的新功能都很可能被商品化,并失去定价权。不过,他认为福特的领先优势已经足够强大,尤其是在福特Pro业务方面,这使得其他汽车制造商难以追赶。此外,Farley表示,持续快速的软件和功能开发将使福特不断拥有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的新软件功能。在问答环节中,Farley表示,他可以预见,BlueCruise L2级自动驾驶功能有一天会变得普及,以至于其不再具有溢价。在那个时候,定价权可能会转到L3级自动驾驶系统或其他类型的功能上。过去,通用汽车(gm)的管理层也曾就Super Cruise和Ultra Cruise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讨论过这种潜在的变化。通用汽车预计,第一代Super Cruise总有一天会普遍存在,定价权将转移到Ultra Cruise和未来发展。

    为了向基于软件的业务转变,数据平台至关重要。Field表示,福特不会为此寻找供应商。福特正在开发下一代架构,将具有更多的集中软件和高性能计算。这将把娱乐软件和自动驾驶软件分为两个模块。福特将控制实体设计和软件,并自主设计和开发其他关键模块,以获得更多控制权。Field表示,这种方法改变了汽车制造商与供应链的关系;通过控制实体部件,福特将能够控制选择,并管理成本和质量。福特的总线正在进行更新,以实现更快的以太网通信。Field表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交给供应商。在这个架构基础上,福特将建立一个软件平台,并保持对关键软件的所有权。模块将置于该平台之上,在不经常变化和经常变化的元素之间切换;在这个层面上,将与更多的供应商合作,并由福特负责整合。Field表示,应用将可以快速容易地更新,就像苹果手机一样,虽然iOS系统更新很慢,但苹果的应用更新得非常频繁。

    福特表示,这种改变将使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更易控制且更快变化,最终将福特推向L3级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让驾驶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无需观察路面。Field表示,当福特升级其BlueCruise L2级系统以便能自动变道时,公司进行了五次不同的软件更新,才使所有必要的组件升级至最新。为了做出这些改变,福特需要更新七个模块,其中有五个模块的软件是由一组供应商编写和控制,福特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整合。新软件架构的愿景是相反的;它使福特控制核心元素和大多数模块。虽然供应商仍将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他们将为福特的操作系统(OS)工作,而不是由福特整合他们的软件。Field表示,这将导致软件的“深层”变动减少,比硬件更稳定。硬件将比其支持的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更频繁地更换。

    福特计划在横向级别开发软件,而不是基于车辆项目的垂直级别。软件开发时将关注以下四个领域:连接、生产力、安全与保障以及自主性,各个车辆生产线将整合基础软件。通过这种方法,除了成本和质量问题外,公司还有另一个降低复杂性的原因,包括燃油车和混动业务的福特蓝色部门已经提出将其作为一个关键目标。关于这一过程将如何应用于福特的车辆开发,福特给出了一个与屏幕和用户界面设计相关的示例。福特的目标是让所有车辆计划都能从三种屏幕布局和尺寸配置中进行选择。福特表示,每款车型的软件不必完全相同,但每款车型都必须从中选择一种。这将实现UI和UX软件的共享,并减少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因为UI不必针对不同位置的屏幕进行调整,并且在尺寸配置方面更有一致性。Field指出,在过去,一个车辆计划可能会从一系列的屏幕中进行选择,然后会根据不同的内饰设计进行布置。Field在演示中也给出了三款屏幕配置选择的预览。其中一款似乎类似与野马Mach E相似,不过中控屏和驾驶屏的布置更合理,屏幕尺寸也更大。另一款非常明显的配置与林肯最近推出的全新Nautilus相同,这也展示了Model e和蓝色部门的良好合作,因为Nautilus是福特蓝色部门的产品。

    Field表示,转向基于软件的思维可能有助于福特基于客户使用数据来开发车辆,避免“为管理而设计”,实现“优化而非妥协”的目标。Field以福特F-150 Raptor R的开发为例,说明了这种思维是如何运作的。这位高管介绍,过去人们认为发动机支架需要足够柔软,以确保舒适度,但更重要的是在极端驾驶条件下的耐用性能。不过在开发这款卡车时,Field表示,团队收集了数据,研究了人们如何驾驶Raptor,温度是多少,他们处于极端驾驶条件的频率以及其他诸多因素。Field表示,将这些数据整合到Raptor R开发过程的结果是,打造出了一辆驾驶体验更好、更平稳、更安静的卡车,并且性能仍然出众,帮助公司节约了100万美元的成本。

    Field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数据可以告诉公司客户实际做了什么。Field表示,这些数据有助于福特在BlueCruise 1.2中快速部署变道功能。公司的数据显示,47%的BlueCruise脱离是由于驾驶员启动了转向指示灯并变道。Field表示,在新版本的BlueCruise中,转向指示灯脱离率下降了25%,这意味着更多消费者使用该功能的时间更长。高管们表示,基于类似的反馈,BlueCruise还会有进一步重大变化。他们表示,下一次更新可能会将脱离情况减少85%,但拒绝透露具体时间,这一更新将在当前架构上实现。福特表示,其全新软件平台和架构将能够支持L3级自动驾驶系统,但根据Field的说法,在2025年推出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此外,Field还表示网联汽车的数据可以显示驾驶员在何时何地使用了这些功能,他建议福特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的数字广告牌上发布广告,因为BlueCruise系统支持消费者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他表示,该广告可以促使更多的福特车主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该系统,同时也将吸引其他车主的兴趣。

    Field还表示,福特是唯一一家基于客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反馈对用户界面进行重大更新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一些公司原本预计会更频繁使用的一些特性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应用。虽然这些功能没有被删除,但福特重新组织了屏幕布局和交互,将不太常使用的功能放置后面,并将其他常用功能放在前面。这一更新已应用于野马Mach-E,并将应用于2020年推出的车型。全新用户界面将在F-150 Lightning上部署,随后是F-150、Explorer和Expedition/Navigator等车型。这再次印证了福特在宣布其三个新业务线Ford Blue、Model e和Pro时所说的,将共享技术、开发成果和专业知识。另一项野马Mach-E软件更新改进了续航里程估算,因为消费者反馈这一估值过于保守。此外,野马Mach-E还改进了电池预处理编程,提高了单踏板驾驶的性能和感受。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Field介绍了福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根本性转变。他表示,至少从改款前的现款福特Escape推出以来,福特就一直坚持这一路线,当时仅公开了Bronco Sport的轮廓设计,并通过野马Mach-E EV的开发在技术和软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在推出Escape时,福特表示已经公司转向了一项产品开发计划,旨在让车辆共享高达70%的零部件,包括平台和动力系统,而其余的30%有助于打造引起客户共鸣的差异化产品。福特野马Mach-E的开发就是一个示例,展示了福特如何为产品的开发方式做出重大改变而奠定基础。

    全新软件平台和福特流程的具体变化有助于福特在这条道路上实现进一步巨大变革。福特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争先恐后地解决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变的复杂性问题。虽然福特的故事与其他车企存在细微差别,但通用、梅赛德斯-奔驰、大众、丰田和现代汽车集团也在走同样的路,包括努力开发自己的软件系统。目前,福特已经概述了其全新软件平台和电气架构的承诺和目标,但距离部署还需要数年时间。时间会告诉我们,福特领先竞争对手的程度。福特在交通运输和技术平民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的举措提供了一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收入的新途径,而不是成为实现这一进展的第一人。福特高管在资本市场活动日上的演讲,包括Field对软件和技术重要性的讨论,展示了福特如何利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正在研发的技术来建立自己的优势。福特的目标与其过去的发展和企业DNA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可能是成功执行与否的关键。

    福特正在拥抱新的产品开发流程,其中一些流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负责开发野马Mach-E的团队。为了开发这款车型,公司组建了小型灵活的团队,他们的任务是创造一辆新车,找到新的流程,并让这些流程成为公司流程的核心。与此同时,许多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正在重新评估其核心流程,并得出了一些类似的结论。在Field的演讲中,他说未来福特每年销售的汽车数量将远不如其累计运营的汽车数量重要,因为运营车辆代表着持续的收入来源。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Elon Musk也表示,随着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出和车辆的不断改进,他相信所有特斯拉汽车都将成为升值资产。与Field关于持续收入来源价值的陈述相比,这是一个更具体、更宏大的愿景,但这两种看法的根源相同。

    Field介绍在BlueCruise中增加变道功能的决定,是数据驱动研究的结果。然而,通用汽车首先在其Super Cruise自动系统中增加了按需变道功能,然后在福特推出BlueCruise时,该系统又增加了选择和执行自动变道的功能。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的L2级+系统都提供自动变道功能。此外,现代汽车集团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变道时提供转向辅助,尽管在美国该系统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功能;但在韩国,捷恩斯G90已经具备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尽管福特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但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基本都要求具备该功能。通用汽车还宣称拥有超过5年的网联汽车数据,以及多年的安吉星数据。现代汽车集团是另一家迅速在汽车上安装车载调制解调器并使用网联汽车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车企。福特计划推出三款基本的屏幕布局配置,这将有助于降低其车型的复杂性,并在整个车型系列中打造更加熟悉的外观。不过,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早在几年前就在大多数车型上采用了同样的大型数字仪表盘和中控显示屏。现代汽车的决定有助于确保即使较低价位的车型也能相对快速地通过网联汽车提供高分辨率、高影响力的用户体验。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领克计划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2023年5月30日

    领克正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的业务布局。该品牌首席执行官Alain Viss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在短期内进入挪威、奥地利、瑞士和英国等欧洲市场。”他还表示,公司也有在某个阶段进军美国市场的“野心”。除了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其产品阵容,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推出领克02纯电动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领克汽车,其在欧洲市场业务布局虽小但正在不断增长。领克汽车在欧洲市场不仅销售领克01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还提供每月租赁服务。领克业务覆盖的欧洲市场包括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典、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报道称,截至今年4月,领克在欧洲有20万名月度会员,而这一数字在3月份为18万名。虽然该汽车制造商尚未建立经销商网络——位于巴黎的首家经销商门店预计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开业——但其业务正在不断增长。据报道,截至4月底,公司在法国已经有2.5万名会员,而这一数字在3月份为2.1万名。领克01在欧洲的月度订阅费用为550欧元,或者也可以以44,500欧元的价格直接购买。S&P Global Mobility预测,接下来一年,领克在欧洲中西部的销量将继续提高,2023年全年销量将达到29,900辆,同比增长13.4%,随着新款纯电动汽车的推出,年销量将增长至37,800辆,在2025年达到约40,300辆的高点。不过,我们预计领克01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将在2026年结束销售,这将导致该品牌的销量下降。届时,欧洲本土化生产可能有助于减缓销量下降,Visser向路透社表示:“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而不是从中国进口汽车。”但标普全球汽车预测这种情况在2030年之前不会发生。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部门宣布全新纯电动汽车架构和战略

    2023年5月23日

    意义:日前,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发布了一项全新发展战略,未来将把重点放在电气化、高端市场和盈利能力上。

    展望:该发展战略的核心将是一个名为VAN.EA的全新纯电动商用车架构,这是一个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汽车架构,奔驰未来所有中型和全尺寸轻型商用车都将基于该架构打造。

    据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发布的一份新闻声明称,公司已制定了一项全新的企业战略,将专注于高端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盈利能力和电气化等领域。这份公告的重点是,该公司未来所有新款商用车都将基于其被称为VAN.EA的“模块化、可扩展创新架构”打造。公司表示,这将是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在纯电动商用车技术和销量方面成为全球领导者的决定性因素。该架构从零开始开发,专注于生产和车辆效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


    Source: Mercedes-Benz vans

    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乘用车业务一样,公司将重新聚焦于高端市场,在轻型商用车(LCV)市场方面,公司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自30年前Sprinter首次推出以来,这款车型凭借其在声誉、可靠性、质量、运营成本和保值方面的优势,创造了高端商用车的市场空间。此次对高端市场的重新关注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推动高盈利市场区域、销售渠道、产品和行业的多维度发展。公司将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兼顾商用车和私人乘用车产品。就私人乘用车产品而言,计划采用梅赛德斯-奔驰的总体豪华战略,全方位应用于产品、服务、客户互动和数字体验等。未来,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将进一步扩大其高端豪华产品组合,例如,即将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V级商用车将作为更广泛豪华乘用车的基础,提供一系列配置选择和增强设备,这将巩固这款车型作为贵宾和高端商务出行的首选。该公司还将巩固其在商用车行业的高端定位,公司认为美国市场的商用车销售以及中国市场的豪华私人乘用车销售都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公司全球销量中的60%位于欧洲,因此它将努力扩大其他主要市场的销量和份额。为此,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已经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8%增至2022年的16%。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表示:“我们对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战略规划非常清晰:依托技术和品牌的力量来提升我们的市场定位和盈利能力。这不仅适用于我们的豪华车业务,也适用于我们的轻型商用车战略。轻型商用车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内部一个非常成功且完全整合的业务部门,可以自主做出所有必要的决定,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轻型商用车业务还可以充分共享我们乘用车业务的技术和创新。轻型商用车业务极具吸引力,并享有独特的高端市场定位,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并与我们的豪华车业务形成互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毫无疑问,梅赛德斯-奔驰在电气化方面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其核心欧洲市场。公司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首款纯电动商用车Cito E-Cell,2020年以来推出的e-Sprinter,其最新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248英里。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在高端市场的地位意味着,其客户乐意为一款在可靠性、制造质量和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的车型支付比竞争车型更高的价格。在私人乘用车方面,考虑到公司目前在高端行政商务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利用。公司还将首次推出一款中型豪华乘用车。在全新定制VAN.EA架构的帮助下,公司也在寻找其他增长领域,其中包括快递包裹(CEP)细分市场,近年来得益于在线商务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增长,梅赛德斯-奔驰预计该细分市场未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6%至8%。奔驰计划首次推出基于VAN.EA架构打造的专门面向CEP市场的工厂版本。公司还将推出基于VAN.EA打造的纯电动中型和大型露营车系列,进一步扩大其车型阵容。根据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尽管发布了全新的发展战略,公司未来十年的销量仍将保持在40万至42万辆的水平。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专注于自动驾驶

    2023年5月23日

    公司已开始招聘专门从事自动驾驶研发工作的工程师

    据路透社5月17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并开始大规模招聘,以加快发展其自动驾驶业务。

    在今年5月举行的投资者论坛上,当被问及比亚迪如何补齐自动驾驶和智能技术方面的短板时,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李柯表示,公司近期已经招聘了4,000-5,000名软件工程师。

    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会议记录,李柯表示:“我们并不领先于其他公司,但我们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提出各种类型的创新。”目前,比亚迪在浙江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进行针对自动驾驶领域专业人才的招聘宣传表明,招聘工作仍在进行中。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于2022年在上海设立了智能驾驶研究部门。此前从事自动驾驶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分散在公司的各个部门,新部门的成立将使比亚迪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更加集中。

    比亚迪第一季度在中国销售了约51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占国内此类汽车销量的近40%。目前,比亚迪大部分汽车都配备了由博世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如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开发出了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例如,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可完全不用控制车辆。这家汽车制造商今年还与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公司英伟达和地平线合作,合作开发更智能的汽车。

    作者:Kiran Baja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沃尔沃将于6月发布EX30,并在上海成立新的设计中心

    2023年5月16日

    沃尔沃汽车集团日前证实,将于下个月发布其全新纯电动EX30车型。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全新的小型SUV[运动型多用途车]车型将于6月7日全球首发。公司补充道,目前这款车已经可以在部分市场开启订购或预订。另外,沃尔沃还宣布将在上海成立新的设计中心。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这将是其在全球的第三个设计中心,“拥有从概念到量产的全流程汽车设计能力。”沃尔沃汽车全球设计负责人Jeremy Offer表示:“沃尔沃上海设计团队是我们全球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新的办公环境和最新技术将有助于加强我们全球三大设计中心之间的合作,将沃尔沃汽车的北欧风格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沃尔沃EX30的推出旨在进一步充实该品牌的产品阵容,该车的定位低于该品牌目前最小的车型XC40和C40。与全新EX90全尺寸SUV一致,新车型将以EX开头命名,表明这是全新一代纯电动车型。沃尔沃EX30并未采用该品牌过去的架构平台打造,而是采用了与吉利汽车品牌其他新车型相同的SEA2架构。最近推出的极氪X和Smart #1均采用了这一架构。S&P Global Mobility预测,EX30将在张家口工厂生产,并在全球销售,这也将有助于扩大沃尔沃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2023年前4个月,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占其国内销量的2.6%,而纯电动汽车在其全球销量的占比达到了18.1%。Mobility预计,EX30在上市时将提供一系列电机和电池容量选择,从100kW电机和55kWh电池组到180kW电机和75kWh电池组。Mobility预测,2025年这款新车型的全球销量将达到74,100辆,其中西欧销量占比为56.7%,北美销量占比为22.1%,中国地区销量占比为12.3%。位于上海的新设计中心将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和美国加州卡马里奥设计中心一起,为沃尔沃下一代汽车的设计做出贡献。该设计中心也将提升沃尔沃在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据公司介绍,占地5,500平方米的上海设计中心分布在两层楼,采用大面积落地窗、宽敞楼梯和高挑空设计,为100名设计师和创意工程师提供了更便于合作的办公空间。该中心能够为量产的全尺寸车型提供内饰、外观、色彩材质以及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设计。除了铣床、3D打印机和设备齐全的车间可用于制作高精度模型外,设计师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设计创作。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考虑在越南制造电动汽车

    2023年5月16日

    据路透社援引一份政府声明称,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寻求在越南扩大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业务。生产的这些车辆将用于越南国内销售,并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越南副总理陈红河的会晤中,比亚迪表示,公司正寻求在越南建立一个电动汽车生产体系,并敦促越南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以加快完成投资。这家汽车制造商并未透露计划的具体投资金额或建厂细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比亚迪计划在越南建造工厂生产汽车零部件。据报道,这项投资将超过2.5亿美元,该汽车制造商打算将越南制造的零部件出口到其在泰国的电动汽车组装厂。比亚迪在越南新建的组装工厂及计划建造的零部件制造工厂,将有助其降低制造成本,帮助其与包括当地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内的车企竞争。比亚迪正在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业务布局,并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泰国建造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的组装工厂。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上汽集团泰国新能源产业园破土动工

    2023年5月9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上海汽车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正大日前在泰国举行了新能源产业园的奠基仪式。产业园区位于春武里府东部经济走廊特区,占地12万平方米,包括动力电池厂、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集装箱堆场和物流仓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已在新园区投资5亿泰铢(约合1,465万美元),该产业园将分三期建成。报道称,第一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投入使用。上汽名爵于2014年在泰国市场首次亮相,此后销量持续增长。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数据,到2024年,该品牌在泰国的销量预计将达到39,854辆,同比增长46%。这一最新动态符合泰国政府推动替代动力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新能源汽车是泰国政府大力发展的目标产业之一,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应对老旧燃油车PM2.5超细粉尘的有害排放。到2030年,泰国政府的目标是电动汽车占国内汽车产量的50%。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替代动力系统数据,2026年,该国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3年预估的4,527辆增加至233,138辆左右。上个月,比亚迪在泰国举行了首个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的奠基仪式,该工厂年产能将达15万辆。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宣布4月交付数据

    2023年5月9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日前公布了2023年4月交付数据。在这三家汽车制造商中,理想汽车4月份在交付量方面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当月共交付了25,681辆汽车,同比增长516.3%。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4月上海受到新冠疫情封锁影响,比较基数较低。公司最新车型L7在4月迎来了正式交付的首个月份,当月交付超过1万辆。4月份的强劲业绩使理想汽车截至4月底的累计交付量达到335,599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同样专注于高端汽车市场。公司4月份汽车交付量为6,658辆,同比增长31.2%。其中包括1,713辆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4,954辆电动轿车。截至4月底,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327,255辆。小鹏汽车宣布,公司4月份共交付7,079辆汽车,同比下降21.4%。小鹏汽车目前在市场上有四款车型在售,分别是P7i、P5、G3和G9。不过,小鹏汽车并未透露每款车型的具体交付量。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市场对旗下车型阵容中售价最低车型L7 SUV的强劲需求,理想汽车在4月份的销量超过了其他初创公司。在六座版SUV L8和L9相继成功的基础上,L7为高端SUV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五座版选择。这三款车型所搭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也帮助理想汽车吸引了因担心缺乏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而对纯电动汽车不太感兴趣的消费者。相比之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4月的交付成绩令人失望。蔚来SUV销量受到了采用蔚来NT2.0技术架构打造的全新ES6车型即将上市的影响。随着包括全新ES8、EC7和2023款ET7等多款车型即将在第二季度开始交付,蔚来现有车型的新订单在4月份有所放缓。其ET5轿车的销售也受到公司计划新增ET5旅行版的影响。小鹏汽车希望其即将推出的新车型G6 SUV能够重新提振其销量。G6是小鹏汽车的一款中型SUV,旨在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在G6上市之前,小鹏的销量与消费者对P7i和G9的兴趣密切相关。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汽车将于2024年5月开始在巴西生产灵活燃料混动皮卡和SUV

    2023年5月9日

    长城汽车计划在巴西开始生产一款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该系统使用由汽油和乙醇制成的柔性燃料。长城汽车将在巴西生产搭载混动推进系统的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坦克300以及一款Poer皮卡。这些车辆于4月27日(星期四)在公司巴西工厂的一次活动上首次亮相,并将于2024年5月开始在该工厂正式生产。这些车型都将由灵活燃料混动推进系统提供动力,该系统由电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组成。皮卡将在中型车市场展开竞争,其尺寸与丰田Hilux相似,但更高更宽。据报道,为了更好适应巴西市场,长城汽车对该车型进行了设计调整和技术升级。长城汽车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将工厂年产能从4万辆提高至10万辆。工厂全面投产后将创造2,000人就业岗位。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将在巴西业务方面投资100亿雷亚尔(约合20亿美元),首批40亿雷亚尔将于2025年前完成投资,其余投资将在2031年前完成。这些投资包括扩建和升级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在巴西市场引进长城品牌、发展经销商网络以及专为巴西市场设计和改款汽车等内容。丰田也制定了相关投资计划,用于在巴西生产灵活燃料混动汽车。

    作者:Mfundo Hadebe Senior Economist, Industry Insights




    极氪寻求在欧洲吸引首次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成熟客户,蔚来将扩大在欧洲的换电站布局

    2023年5月2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极氪品牌计划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吸引首次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成熟客户。极氪汽车新任欧洲业务首席执行官Spiros Fotinos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欧洲的增长机会在于首次购买高端电动汽车的客户”,并补充到,这些客户将是极氪的主要目标客户。不过,他表示,欧洲成熟购车者比较关心的是汽车的剩余价值,品牌正在努力确定能够支持这个目标的规格配置。另外,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蔚来汽车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欧洲扩大换电站部署。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表示,第三代充电站将把换电时间从5分40秒缩短至4分40秒,并且电池仓将从目前的13个增加至21个。他还表示,与在该地区安装的第二代换电站不同,第三代换电站将实现无人操作。公司预计,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将在中国大陆推出1,000座无人操作换电站,这将有助其降低成本。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汽车正在为其2023年第四季度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做准备,首批上市车型包括极氪001及上周发布的新款极氪X紧凑型跨界车。其首个进入的市场将是瑞典和荷兰,其中吉利汽车在瑞典已有一定业务布局。S&P Global Mobility预计,极氪汽车2024年在西欧和中欧市场的销量将达到约10,400辆,并推出多达五款车型,我们还预计,其销量将在2026年增至约34,800辆。对于蔚来汽车而言,在欧洲布局其换电站网络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也影响了其车辆销售。据ANE报道,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在3月份表示,目前蔚来汽车在挪威、德国、丹麦、瑞典和荷兰等地已经拥有13座换电站,但进度方面仍落后于原定2022年底部署20座换电站的目标。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此前曾向ANE表示,公司低估了换电站建设方面遭遇的障碍,例如规划许可和劳动力短缺。尽管蔚来汽车计划在2023年底前建造70座换电站,但秦立宏此前曾表示,他希望这一数字能达到100座。第三代换电站设计方面的变化有望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沈斐表示,由于采用了较浅的基础设计,安装成本也将降低。不过,由于电池组数量的增加,换电站的总成本将高于第二代的40万欧元。想要使用换电站的客户必须单独租赁电池。不过蔚来汽车表示,挪威的电池租赁率接近95%,其中包括每月两次免费换电权益。李斌此前曾表示,蔚来汽车2023年在欧洲的销售目标较为保守,低于1万辆,他补充道,“我们唯一需要加快的是欧洲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S&P Global Mobility预计,与2022年销量1,750辆相比,随着车型阵容更加广泛,2023年西欧和中欧的销量将进一步增长至6,750辆左右。我们还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进一步改善,到2026年将达到31,400辆。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沈阳市政府考虑收购华晨中国股份

    2023年5月2日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沈阳市政府正在考虑收购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沈阳市政府正在讨论收购国有企业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华晨中国30%股权的可能性,作为法院主导的债务重组程序的一部分。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晨中国目前持有其与宝马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25%的股份。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合资企业其余75%的股份。如果沈阳市收购华晨中国30%的股份,那么沈阳市政府将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这笔交易也将为偿还其债权人带来新的资金,并使地方政府持有华晨中国旗下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股份。根据彭博社估计,按照华晨中国目前约154亿港元的市值估算,该公司30%的股份价值约5.88亿美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随着市场加速向电气化过渡,汽车制造商加快发布新能源车型

    2023年4月25日

    意义: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亮点,在这一亚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车型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新能源车型。中国国产品牌和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车展上展示了新款电动车型,不过其中比亚迪宋L等部分车型仅展示了外观设计。

    展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以比全球车企快得多的速度推进产品计划,以试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追赶中国竞争对手。


    Source: BYD

    2023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18日在中国上海开幕。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2023年上海车展前两天推出的一些新车型,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

    Smart


    Source: Smart #3

    Smart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Smart #3。这款车被Smart定义为运动型多用途轿跑车,将继续采用Smart #1纯电掀背车中采用的独特设计元素。前脸采用纤薄的CyberSparks LED大灯搭配独特的“鲨鱼鼻”和字型宽阔格栅。侧面采用醒目的双色车顶与标志性线条设计,类似于一张绷紧的弓,营造出流畅优雅的运动感溜背造型。扰流板、C柱、后翼板与保险杠相结合,营造出富有现代感的弧线设计,像素化尾灯则为外观增添了一丝奢华感。在内饰方面,与Smart #1相比,Smart #3没有太多明显的变化。出风口采用了圆形新设计。中控台区域搭载12.8英寸中控显示屏,与Smart #1相同。Smart #3将有两款车型可供选择。基础版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BRABUS性能版车型搭载两个电机,综合输出功率为315千瓦。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后,Smart #3将于2023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向欧洲观众展示。

    腾势


    Source: Denza N7.

    由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联合推出的高端汽车品牌腾势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N7。N7是一款电动跨界车,采用溜背车身设计。该车型长4,860毫米,宽1,935毫米,高1,602毫米,轴距2,940毫米。腾势此前在3月份已经展示了N7的外观设计。这款车型的内饰在车展上首次亮相。N7的座舱设计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腾势D9 MPV的风格。与D9相比,N7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采用了三辐式设计的全新方向盘。仪表盘由三块屏幕组成,包括一块触摸式中屏、一块主驾驶显示屏和一块副驾驶显示屏,可供前排乘客使用。N7是腾势N系列的第一款车型,之后将推出一款全尺寸运动型多用途车,计划于2023年上市。N7将采用比亚迪e平台3.0赋能的多项新技术,包括电池车身一体化和iTAC(智能扭矩自适应控制)。这些技术已经在比亚迪海豹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应用。腾势也是首个采用法国音响科技公司帝瓦雷开发的音响系统的量产汽车品牌。N7已经在中国开启预定。该车型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晚些时候正式销售。

    比亚迪宋L


    Source: BYD Song L

    比亚迪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全新宋L概念车,通过这款中型纯电动SUV进一步扩大了宋系列的车型阵容。不过除了展示其外观设计外,比亚迪并未提供这款概念车的其他细节。宋L概念车的量产版将于2023年推出。新车型将采用比亚迪最新的电气化技术,包括电池车身一体化和DiSus智能车身控制系统。DiSus系统将有三个版本,最先将应用于比亚迪豪华越野车仰望U8。该系统也将应用于比亚迪的大众化车型,包括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和腾势品牌车型。

    比亚迪仰望U8


    Source: BYD Yangwang U8

    比亚迪已经开始在中国接受仰望U8的订单。作为比亚迪全新仰望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U8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比亚迪称之为“易四方”的四电机系统将成为仰望品牌未来车型的标配。U8是一款全尺寸SUV,其四电机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高达1100马力,峰值扭矩为17000牛米。这款豪华越野车的预售价格达到了109.8万元。比亚迪表示,由于车身密封技术和电机高达IP68的防水等级,U8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得益于四电机驱动,U8还能够进行“坦克转弯”,即在自己的轴上旋转360度。比亚迪表示,该技术完全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及混动平台。在现阶段,U8将仅提供混动版本。比亚迪表示,U8将于2023年9月开始交付。

    本田新款e:N系列纯电动汽车


    Source: Honda e:N P2 Prototype

    本田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三款纯电动汽车。这三款车都是接近生产的原型车。跨界风格的e:N P2和e:N S2是基于本田e:N Architecture F电动汽车架构打造的“姊妹车型”。本田表示,这两款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将分别由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生产。基于e:N Architecture W架构的e:N SUV也以原型车亮相。e:N Architecture W是本田开发的全新纯电动汽车架构,可用于搭载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e:N SUV的量产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

    宝马 i7 M70


    Source: BMW i7 M70

    宝马推出了一款纯电动高性能车型i7 M70,旨在扩大其7系的车型阵容。宝马i7是宝马全新7系的顶级车型,搭载了宝马性能最强大的电机。双电机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85千瓦,峰值扭矩为660牛米,使i7能够在3.7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i7 M70配备101.7 kwh电池,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约为488-560公里。宝马i7 M70的标准充电功率为22千瓦。宝马i7 M70 xDrive标配M专用自适应双轴空气悬架,带有电子控制减震器和自动调平功能。M专用空气弹簧体积更小,可将前后车轴的振动次数分别增加6次,并与车身形成直接连接效应。M专用液压系统用于优化减震器响应。该车型还支持最高功率为195千瓦的直流快速充电。这款车型将在宝马位于德国丁格尔芬的工厂生产。宝马i7 M70 xDrive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全球上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亮点,在这一亚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上首次亮相的车型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新能源车型。中国国产品牌和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车展上展示了新款电动车型,不过其中比亚迪宋L等部分车型仅展示了外观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以比全球车企快得多的速度推进产品计划,以试图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以追赶中国竞争对手。

    本田表示,到2027年在中国将只推出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到2035年在中国市场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田将与其中国合资伙伴在新款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不过,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三款纯电动原型车要到2024年才能在中国上市。丰田为了缩小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气化方面的差距,正在加强其本土的研发队伍。比亚迪在车展上展示了多款全新车型。其中有许多车型在设计和技术研发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独创性。与定位豪华市场的小众车型仰望U8相比,腾势N7和宋L SUV更有可能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购车清单上。尤其是随着腾势车型阵容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加强比亚迪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地位。在高端汽车市场,比亚迪已经凭借腾势D9 MPV等车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雪铁龙展示可搭配三款全新POD的自动驾驶出行愿景概念车

    2023年4月25日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雪铁龙展示了可搭配三款不同POD的自动驾驶出行愿景概念车。雪铁龙中国已经开发了三款POD:梦幻境域、温馨胶囊和流动咖啡馆,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每款POD都专注于满足当地的生活方式需求。梦幻境域是唯一的实体POD,这款可搭载多名乘客的汽车采用椭圆形设计,垂直的矩形立柱从中央穿过。它采用彩色的双滑玻璃门和全景车窗。这是一个娱乐性POD,用户可以在其中玩电子游戏、听音乐、唱歌或看电影。温馨胶囊是一种数字化POD,可为最多两名乘客提供温馨而私密的旅行体验,旨在在旅行期间实现最大限度的放松。该POD的设计灵感来自法国香水瓶,外层有一个水晶外壳,内饰搭配一个橙色的蛋壳座椅设计。流动咖啡馆是一个数字化的开放式POD,为两名乘客提供美食体验,同时欣赏城市景观。除了这些POD外,雪铁龙还展示了其名为“雪铁龙Skate”的电动多方向平台,该平台长2,600毫米,宽1,600毫米,高510毫米,并搭配固特异开发的球形车轮,可以向各个方向行驶。雪铁龙Skate可以搭配一系列不同的POD,为乘客在城里旅行时提供独特的体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雪铁龙表示,基于板式平台的车队可以将城市中心的拥堵状况改善35%。2021年,法国公司雪铁龙、雅高和德高合作了一个名为“共创城市”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开发不同的POD,以满足市民对出行、服务、安全和幸福感日益增长的需求。雪铁龙于2020年在欧洲推出了超小型Ami纯电动汽车,该车型基于Ami One四轮概念车打造,旨在作为城市出行解决方案。2019年,雪铁龙在VivaTech创新科技展上展示了19_19概念车,这是一款专为城市外交通设计的自动驾驶纯电动原型车。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考虑在西班牙设立大型电池工厂

    2023年4月18日

    据Expansión报道,中国企业比亚迪已经就在西班牙设立一座大型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工厂进行了初步讨论。知情人士透露消息称,比亚迪与西班牙政府的接触仍处于早期阶段,比亚迪有兴趣了解选择在该国建厂所能享受的补贴政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西班牙并不是比亚迪唯一有兴趣投资的国家;据称,这家专注于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公司也有兴趣在德国和匈牙利建厂。不过,作为西班牙经济复苏和转型战略项目(PERTE)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新一轮由欧盟资助的电动和网联汽车(VEC)发展计划令比亚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22年第一轮投资表现不佳,由于严格的使用规则和较短的投资时间窗口,29亿欧元可用资金中仅有27%得到了分配,目前针对这些问题已采取相关措施,希望资金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使用。虽然方案提交预计将在2023年中期启动,但据称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正在制定新的方案。此外,据说有多家公司正考虑有关电池投资项目的提方。其中包括斯洛伐克的InoBat Auto、塔塔汽车和远景科技集团,后者已与大众集团合作在西班牙萨贡托建造工厂,目前该工厂正在推进中。比亚迪于4月初进入西班牙乘用车市场,并推出了三款纯电动汽车,分别是比亚迪汉、比亚迪唐和比亚迪Atto 3。比亚迪还将在西班牙开设两家体验店,分别位于巴塞罗那和马德里。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北汽在莫斯科开设首个经销中心,并在当地开始组装U5 Plus和X35

    2023年4月18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BAIC)日前在莫斯科开设了首个官方经销中心。率先在俄罗斯上市的三款车型分别U5 Plus轿车、X35跨界车和BJ 40 Plus运动型多用途车(SUV)。U5 Plus和X35的起售价均为170万俄罗斯卢布(约合20,800美元),BJ 40 Plus SUV的起售价为370万卢布。据北汽俄罗斯官方经销中心俄罗斯北汽首席执行官Vitaly Ryabkin表示,U5 Plus和X35将在未来两至三周内开始销售,BJ40 SUV则将在四至六周内开始销售。俄罗斯北汽计划今年在俄罗斯市场上推出7款北汽车型。U5 Plus和X35已经在俄罗斯阿维托托尔的加里宁格勒工厂开始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2023年在俄罗斯生产约3万辆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渴望进入俄罗斯汽车市场。欧洲、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撤离俄罗斯,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奇瑞、哈弗和吉利是目前在俄罗斯销量最高的三个中国品牌,它们均专注于SUV车型。北汽X35将与奇瑞瑞虎4在市场上竞争,BJ 40 Plus是市场上更高端的车型,定位与哈弗Dargo X相似。到2023年底,北汽将在俄罗斯市场上将拥有完整的产品阵容,包括X7中型跨界车、BJ60 SUV和一款纯电动车型。根据欧洲商业协会(AEB)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3月,俄罗斯轻型汽车(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45%,至153,477辆。S&P Global Mobility预测,2023年俄罗斯轻型汽车销量将达到75.1万辆,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87.4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将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2023年4月11日

    据《海峡时报》援引马来西亚smart公司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一篇帖子称,吉利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将进军马来西亚市场。Pro-Net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smart #1后,极氪汽车将正式亮相。不过该报道并未透露具体车型的名称以及确切的上市日期。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氪汽车成立于2021年,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该品牌目前具有三款纯电动汽车产品,分别是极氪001和极氪009,最近推出的一款是极氪X,将于4月12日在中国正式发布。极氪X是一款电动跨界车,采用吉利可扩展电动架构(SEA)打造,smart #1 EV也同样基于该平台打造。这一最新举措是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工业部(MITI)投资促进活动的一部分。吉利和DRB-HICOM日前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HOA),以加强两家公司下一阶段的合作。两家公司于4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马来西亚-中国经贸论坛上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加快马来西亚下一代汽车产业中心——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的发展,覆盖广泛的汽车和出行解决方案价值链。汽车高科技谷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吸引约320亿林吉特(约合72.7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也包括由吉利控股和DRB-HICOM共同拥有的宝腾汽车。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华份额遭受挤压

    2023年4月11日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新一代汽车初创企业和纯电动汽车(BEV)制造商继续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推出引人注目的新产品,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自中国政府决定解除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大部分封锁限制以来,国内汽车销量一直稳步增长。自2020年以来,外国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截止到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其市场份额从61%下降至41%,市场份额缩水达20个百分点。


    Source: NIO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清理库存,其销售表现将会有所提高,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外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将不再拥有曾经的高利润率和利润保障。比亚迪等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比亚迪近年来凭借其外观出色且售价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系列实现了惊人的销量增长,得益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十分出色。2023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共交付264,647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85%。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其他国产汽车品牌,在销量和份额方面也威胁着德系车企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传统霸主地位。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长城汽车将为哈弗新能源汽车阵容设立专门的分销网络

    2023年4月3日

    长城汽车(GWM)日前宣布,将为哈弗品牌新能源汽车(NEV)设立一个专门的分销网络,这也是其吸引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最新尝试。专门生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哈弗品牌还公布了旗下两款新能源序列车型命名:枭龙MAX和枭龙。该品牌计划在今年推出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内的7款新能源汽车,以追赶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特别是比亚迪)的步伐。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哈弗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将主要定位于14万元人民币(约合20,332美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哈弗开始在其车型中搭载Hi4混合动力系统,其主力价格区间将在14万元至20万元之间。据长城汽车称,Hi4系统将在2024年之前用于长城汽车全系插电式混动汽车产品。枭龙Max将是首款采用Hi4混动系统的车型。哈弗是长城汽车最畅销的品牌,因此该品牌日益疲软的销量是长城汽车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挑战。哈弗2022年全年销售报告显示,2022年该品牌销量同比萎缩20%,至616,550辆,低于2021年的770,008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准备推出2023款改款ET7,并开始测试新一代换电站

    2023年4月3日

    意义:蔚来汽车正准备推出其旗舰轿车ET7的2023款改款车型。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于3月28日开始试运行其第三代换电站。

    展望:2023年,蔚来汽车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大幅更新其产品阵容。蔚来汽车的产品阵容未来很快将迎来2023款ET7、新一代ES和全新EC7。2023款ET7的提升结合了现有车主的反馈;不过由于其价格高昂,这款车型的销量可能仍将受到限制。

    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正准备推出其旗舰轿车ET7的2023款改款车型。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改款车型即将推出,2022款ET7已不再生产。不过,消费者仍然可以购买固定配置的库存ET7。2023款ET7的变化包括新增了多项选配功能,如全新车漆配色,拖挂套装和前风挡加热。其他优化包括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面板、升级座椅、拨杆造型优化和中控饰板镀铬装饰。蔚来汽车表示,随着2023款改款ET7的推出,通过优化低速提示音,已经解决了客户此前针对ET7在低于20公里每小时行驶时低速提示音的投诉。公司尚未宣布2023款ET7的具体上市时间,不过市场预计这款新车型将于4月18日举行的2023年上海车展上正式上市。


    Source: NIO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于3月28日开始试运行其第三代换电站。公司在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开设了首座运用其全新换电技术的换电站。第三代换电站拥有多达21个电池仓位。蔚来汽车表示,新一代换电站换电时间不到5分钟,与第二代换电站相比缩短了20%。公司表示,该换电站的充电速度比第二代换电站更快,这将显著提高换电站的整体效率。第三代换电站的兼容度也得到了加强,能够为轴距在2,800毫米至3,300毫米之间的车辆更换电池。第三代换电站的硬件也得到了升级,配备两颗激光雷达和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达到每秒508万亿次运算(TOPS)。蔚来汽车表示,该硬件配置未来可支持换电站实现车辆自动召唤等自动化功能。新一代换电站的试运行将于4月完成。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计划在2023年新建1,000座换电站,这将使其全球换电站网络扩大到2,300座。公司表示,选择海南作为第一座部署其第三代换电站的城市,是基于对全国客户的调查结果。今年2月,蔚来汽车邀请客户参加这项调查,以帮助蔚来汽车规划其换电站的部署位置。蔚来汽车表示,此举是其“用户至上”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蔚来在换电站上的投入在帮助品牌扩大用户数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蔚来汽车车主都依赖这类换电设施来规划其行程。公司认为,与传统的直流充电桩相比,换电是一种更方便、更省时的汽车充电方式。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但不断扩大的换电网络也能够大大缓解蔚来客户的里程焦虑。

    2023年,蔚来汽车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大幅更新其产品阵容。蔚来汽车的产品阵容未来很快将迎来2023款ET7、ET5旅行版、新一代ES和全新EC7。

    2023款ET7的提升结合了现有车主的反馈;不过由于其价格高昂,这款车型的销量可能仍将受到限制。今年1月至2月,ET7交付量为1,268辆。2022年,该车型累计交付26,488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一汽开始向墨西哥出口奔腾NAT电动汽车

    2023年3月27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中国一汽已经开始向墨西哥出口一款紧凑型电动汽车(EV)奔腾NAT。117辆奔腾NAT电动车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启航发往墨西哥,本次发运的车辆旨在扩大奔腾品牌在拉美地区的网约车车队规模。奔腾NAT是一汽开发的一款紧凑型多用途车,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该车型标配采用五座布局设计,并有419公里和425公里两个续航版本。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一汽正持续发力扩大其全球市场布局。与上汽和奇瑞汽车相比,一汽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中国。该公司电动汽车产品以小型车为主,这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出口增长,尤其是在欧洲和南亚。随着旗下品牌(特别是红旗)加大对新款电动汽车的投资,一汽未来两年将拥有尺寸更大的电动汽车阵容,以丰富其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布局。欧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是一汽集团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红旗E-HS9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已在以色列和挪威等市场销售,奔腾T77 SUV在俄罗斯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在拉丁美洲,一汽正寻求通过奔腾NAT来扩大其网约车车队的规模。由于这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并不高,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振该车型的销量。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起亚汽车推出EV5概念车并发布中国市场电动化战略

    2023年3月27日

    起亚汽车在3月20日举行的一场企业活动上宣布了其在中国的中长期电动化战略。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详细介绍了到2030年计划在中国推出的电动汽车(EV)产品阵容;EV6是基于该公司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并进入市场的首款汽车。与EV9造型相似的中型纯电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V5概念车也在此次活动中首次亮相。这款车型的定位低于起亚旗舰车型EV9,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率先在中国销售,并将出口到全球市场。起亚尚未透露EV5量产版的尺寸,不过该车型的轴距似乎比EV9更短,与EV9三排座椅布局相比,EV5只有两排座椅。EV5和EV9之间的密切联系表明,EV5很可能同样采用起亚面向新一代电动汽车的E-GEP平台打造。得益于800伏电气架构,EV5将能够支持350千瓦充电功率。对于EV9,超充系统可以在20-30分钟内将电池从10%充至80%。起亚汽车计划在2027年之前在中国推出的电动车型包括2024年推出的EV9,2025年推出的一款全新入门级SUV,2026年推出的一款高端轿车以及2027年推出的一款中型SUV。作为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E-GMP)打造的首款车型,EV6将于5月在中国开启预约,并于8月开始销售。


    Source: Kia EV5 concept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起亚汽车宣布将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在中国推出6款全新车型。EV6还将在市场上推出GT系列。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EV6为参考,EV6 GT很可能有后驱版和四驱版两种动力系统选项。该车型在市场上将与小鹏P7、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海豹等车型展开竞争。EV5概念车采用两排四座配置,是一款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车型。它搭载180度可旋转座椅,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座椅是否会应用于量产车。近年来,起亚汽车的销量一直在下滑。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已从268,103辆降至不到10万辆。随着国产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代品牌也面临着需求下降的挑战。根据2023年3月S&P Global Mobility轻型汽车销售预测,2025年起亚在中国大陆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0.3万辆,较2022年增长15%,主要得益于其新款电动汽车带来的额外销量。但由于韩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我们目前对于市场对起亚电动汽车的需求水平持相对保守的看法。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捷豹路虎与塔塔科技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3年3月20日

    根据捷豹路虎(JLR)发布的一份声明,公司已与塔塔科技达成合作,加速公司产业战略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塔塔科技将提供端到端集成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解决方案,将捷豹路虎多个部门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数据源中。这些解决方案率先将在英国部署,然后扩展到全球其他地区,将为捷豹路虎的制造、物流、供应链、财务和采购业务的转型提供支持。此外,塔塔科技还将把SAP S/4 HANA和SAP BTP与现有软件集成在一起,以升级捷豹路虎的架构。塔塔科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Warren Harris表示:“与捷豹路虎的ERP转型合作是与塔塔科技近20年合作关系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能够得到捷豹路虎的信任再次证明了我们在汽车工程和数字解决方案产品方面的长期专业知识。我们相信,此次合作将有助推动捷豹路虎打造出创新且可持续的汽车,并利用新时代的数字技术更快地推向市场。我们很高兴能深化与捷豹路虎现有的合作,并全面致力于部署我们的数字工程能力,帮助他们推出新一代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合作关系与捷豹路虎的“开放式创新”全球战略一致,该战略旨在探索先进技术、流程和工具,以加速其“重塑未来”战略的实施。最终目标是塑造比过去十年更可持续的业务,并在2039年实现供给链、产物和运营的净零碳排放。得益于半导体短缺状况的缓解,捷豹路虎在2022/23财年第三季度的积极业绩表现支撑了其盈利能力的改善。捷豹路虎当季营收达到60.41亿英镑,同比增长28%。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起亚获得英国政府插电式汽车采购订单

    2023年3月20日

    在英国政府采购更多插电式汽车的过程中,起亚成为大赢家。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政府已经采购了449辆Niro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110辆Sportage PHEV,以及两辆起亚e-Niro纯电动汽车(BEV)。英国政府采购的其他插电式混动汽车还包括7辆路虎Discovery Sport。此外,英国政府还订购了25辆日产Leaf、36辆捷豹i-Pace、3辆捷恩斯GV60和4辆特斯拉Model 3。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逐步停售燃油车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通过自己的车辆采购政策进一步推动这一转变。2022年12月,政府车队中25%的汽车实现超低排放的目标已经实现,根据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7年整个英国政府车队中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将完全实现零排放。虽然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但《泰晤士报》强调,目前英国政府采购的车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纯电动汽车,大多数仍然是插电式混动汽车,这与当前的消费趋势并不一致。该报还指出,只有少部分车辆产自当地的工厂,其中只有日产Leaf和路虎Discovery Sport是在英国本土生产的。针对这些问题以及起亚汽车占到采购总量大部分的事实,一名发言人对此回复到:“车队经理将根据运行需求和预算采购车辆,并搜寻英国市场上所有可购的汽车品牌,包括在英国本土制造的品牌……公共部门的采购人员必须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采购物有所值的产品。”英国本土制造的其他超低排放汽车中,三门掀背车Mini Electric的尺寸被认为过小,日产Qashqai e-Power虽然拥有先进的混动系统,但缺少插电功能,由于其碳排放过高,不能作为采购选择。考虑到英国政府在采购中选择了紧凑型跨界车,但并未选择在短期内满足其需求,并且在当地组装的丰田Corolla/铃木Swace,这一点确实令人意外。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国乘用车制造业在超低排放汽车生产方面还存在差距。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通用汽车考虑将ChatGPT AI模型整合到汽车中

    2023年3月20日

    据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正与微软合作,探索利用ChatGTP背后的人工智能(AI)技术来获取各种汽车功能信息。Semafor网站报道称,通用汽车正在研发一款使用人工智能模型的虚拟个人助理。《Automotive News》援引通用汽车副总裁Scott Miller的话称:“ChatGPT将会应用于所有领域。”通用汽车的另一位发言人表示:“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语音指令进化这样的单一功能,而是意味着客户可以期待他们未来的汽车在新兴技术方面的功能更强大、更新颖。”Miller表示,最初考虑的方案包括使用聊天机器人来获取关于如何使用通常在车主手册中找到的车辆功能的信息,以及诸如车库门代码或将日程安排与日历相结合等程序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报道称,聊天集成最早可能在2023年实现,不过这看起来似乎较为激进。在车辆中引入这种解决方案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无缝的,即简单地创造一种使用汽车的直观方式,就像消费者期望的那样。作为一个后台解决方案,它可以在不断改善与车辆的语音交互和自然语音处理方面取得成功,有潜力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长安深蓝推出第二款新能源汽车

    2023年3月13日

    重庆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NEV)品牌长安深蓝日前在中国推出了新车型S7。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7是深蓝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SL03轿车于2022年7月推出。S7车长4,750毫米,车宽1,930毫米,车高1,625毫米,轴距为2,900毫米。由于车顶弧线较低,S7看起来比特斯拉Model Y更运动。S7的内饰很大程度上沿用了SL03的设计。仪表盘搭载大尺寸触摸式中控屏。门板和中央扶手杯架区域采取重新设计,为座舱营造高级感外观。S7将在中国市场提供多种动力系统选择,包括一款纯电动车型和一款增程电动车型。增程版电动汽车将采用与SL03相同的1.5升四缸汽油发动机充当增程器。SL03上搭载的增程系统在CLTC(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周期)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20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到1,200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长安汽车最新的销售报告,截至2月底,首款深蓝车型SL03的累计交付量达到37,328辆。该车型在2022年12月销量达到最高,共交付11,650辆。S7的推出将助力长安汽车扩大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并巩固其在15万元(约合21,631美元)至30万元车价区间的市场地位。S7初步公布的规格表明,长安汽车正寻求以独特的设计和多种动力系统将深蓝的产品阵容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其座舱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和高科技元素的混合,以增强S7的运动感。S7预计将在4月即将举行的2023年上海车展上全面亮相。售价可能会在近期公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雷诺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意向书,聚焦燃油发动机动力总成业务

    2023年3月13日

    雷诺集团日前宣布,集团及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已与沙特阿美签署了一份意向书(LoI),这家沙特阿拉伯能源公司有望成为两家汽车制造商合资成立的新动力总成公司的少数股东。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沙特阿美的投资将进一步支持公司的发展,并有助于新公司在合成燃料解决方案和下一代氢动力技术领域的关键研发。”吉利补充表示,吉利和雷诺集团将在新公司中持有相同的股权。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在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与沙特阿美的合作将把我们与吉利集团的合资动力总成公司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令该公司在超低排放内燃机动力总成技术的竞赛中保持领先。沙特阿美的加入带来了独特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公司在合成燃料和氢动力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则声明证实了6个月前的报道,即沙特阿美将入股一家致力于研发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技术的新公司。这一点在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于2022年11月确认开启雷诺战略第三阶段时得到了完整概述。当时,雷诺集团宣布与吉利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将基于“Horse project”合并燃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资产。这家由双方各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旨在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并促进生产力。新公司成立后,年营业收入规模将达到150亿欧元以上,年产能达到500万辆,目前公司已经为8家客户提供服务。合资公司将拥有17家工厂,服务130个国家;设立5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典、中国和南美,雇佣3,000名工程师和19,000名员工。雷诺还表示,该合资公司将提供覆盖发动机、变速箱、xHEV系统和电池等组件的完整技术组合。雷诺集团表示,此次合并将使其全球规模和市场覆盖率从40%扩大至80%,并将向北美和中国市场扩张。上个月,雷诺集团与日产、三菱达成了协议,决定对联盟重组,这使得沙特阿美的加入成为可能。虽然沙特阿美将持有的股权规模尚未公布,但此前有报道称,其持股比例将为20%,雷诺集团和吉利各持有40%。对于沙特阿美来说,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支持其合成燃料的研发,该公司此前已经在法国巴黎的法国国际石油研究中心开展了这项工作。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合众汽车开始向约旦出口哪吒U, V纯电动汽车

    2023年3月6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合众汽车日前已开始向约旦出口两款哪吒品牌纯电动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第一批运往约旦的近100辆汽车包括哪吒V和哪吒U电动跨界多用途车。微型车型哪吒V有300公里和40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紧凑车型哪吒U有400公里、500公里和600公里三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不过,合众汽车并未透露初期在约旦上市销售的哪吒V和哪吒U的车型版本细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中国市场对哪吒V和哪吒U的需求不断增长,合众汽车2022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18%,至152,073辆。哪吒V在10万元以下(约合14,510美元)的价格区间较有竞争力,该车型去年销量超过9万辆。随着吉利在这一细分市场推出改款几何E车型,合众汽车在国内入门级纯电动汽车市场面临着激烈竞争,这可能也是其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中东地区最近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因为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约旦等国越来越多地支持推广零排放汽车。以色列日前宣布计划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上投资750万美元。2022年8月,沙特能源部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相关法律框架等配套政策制定,为该国充电站建设及设备安装提供了指导。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欧拉在中国推出2023款欧拉好猫电动汽车

    2023年3月6日

    长城汽车电动汽车(EV)品牌欧拉日前在中国推出了2023款欧拉好猫。新款纯电动汽车(BEV)有401公里和501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根据内饰配置和电池尺寸不同,2023款欧拉好猫的售价在129,800元(约合18,860美元)至165,800元之间。2023款欧拉好猫较前款车型的升级内容包括一个50W手机无线快充板、允许车辆电池为其他设备供电的V2L对外放电功能以及位于方向盘柱右侧的电子怀挡。2023款欧拉好猫的动力系统与老款车型没有变化。该车型仅提供前置电机版本,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千瓦,峰值扭矩为210牛米。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拉好猫在部分全球市场以Funky Cat命名,目前是欧拉系列中最畅销的车型。该车型在2022年的销量为68,317辆,同比增长34%。在中国,欧拉好猫在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市场与比亚迪海豚、埃安Y和比亚迪元Plus等车型展开竞争。欧拉好猫也是长城汽车旗下一款全球化车型。2022年款欧拉好猫已在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市场销售,不过由于欧拉品牌缺乏品牌认知度,其在中国市场以外的销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22年,欧拉扩大了其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推出了芭蕾猫和闪电猫这两款定位更高细分市场的车型,不过由于这两款车型的售价相对较高,目前尚未在中国达到可观的销量成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赛力斯和华为将在2023年推出新款旗舰车型

    2023年3月6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和华为日前宣布,两家公司将深化合作推出全新车辆平台。该平台的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推出。据赛力斯称,这款旗舰车型将采用由华为开发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但并未透露有关该项目的细节。两家公司还希望成立一个创新研究中心以加快推动在中国的技术开发。基于与华为的合作,赛力斯的目标是到2026年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高至100万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赛力斯和华为于2019年开始合作开发SF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双方后来合作推出了问界品牌,并在市场上推出了M5和M7 SUV。随着华为先后与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达成合作,扩大了其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范围,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即赛力斯未来的项目是否仍将得到华为的支持。华为汽车部门负责人余承东最近在接受商业杂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赛力斯是华为智选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更像是一个技术合作伙伴,而不是供应商,因为华为深度参与了一款新车从设计、工程、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余承东表示,与赛力斯合作的重点仍将聚焦于高端市场。在华为的支持下,问界M5和M7将在今年推出具有更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高规格版本。M5和M7的高规格车型可以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将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目标是2025年汽车部门实现盈利

    2023年2月27日

    意义:华为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A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证券日报》报道,两家公司正联手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开发电动汽车。

    展望:华为要想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公司就必须更深入地参与车辆研发,以便在市场上推出引人注目的产品。

    中国科技公司华为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A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证券日报》报道,两家公司正联手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开发电动汽车。据报道,这两家公司将在合肥投资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NEV)产业园,以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另外,该开发项目投资26亿元人民币(约合3.78亿美元),预计将在一年内完工,届时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2019年12月,华为就与江淮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智能座舱、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华为驾驶辅助系统已经部署于思皓品牌的新车型上。思皓是江淮汽车旗下乘用车品牌,专注于入门级汽车市场。截至目前,江淮汽车和华为尚未披露合肥新项目的细节。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两家公司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车型,定价在人民币20万元(约合29,090美元)至35万元之间。在这一价格区间,汽车制造商赛力斯旗下的问界M5是最畅销的车型,该车由华为最新智能驾驶技术深度赋能。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问界M5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鸿蒙OS操作系统的车型。中国市场上华为赋能的车型还包括北汽旗下的极狐阿尔法S和长安高端品牌阿维塔旗下的阿维塔11。

    华为在扩大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关系的同时,还打算为其汽车部门未来五年的发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公司一再表示不会自己造车,其目标是为车企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汽车解决方案。不过,华为赋能新车型的销量还没有达到足以让公司盈利的水平。据中国商业新闻媒体界面新闻报道,华为预计其汽车部门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公司在2022年投资超过15亿美元用于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该业务部门是华为唯一亏损的部门。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被视为这家科技公司将自己定位于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核心供应商的最新尝试。华为目前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已经使其能够将其最新的汽车解决方案应用于市场上的量产汽车,包括自动驾驶平台、电驱动电机、鸿蒙OS智能座舱系统以及激光雷达和雷达传感器。搭载华为解决方案的新车型通常将华为技术赋能作为车辆的主要卖点之一;不过,由于汽车制造商担心华为的参与将削弱其自有品牌的价值,车企们通常也为此类合作设定了界限。华为要想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可观的收入,公司就必须更深入地参与车辆研发,以便在市场上推出引人注目的产品。据报道,这家科技公司正在寻求扩大华为智选车的阵容,而目前华为智选车仅有问界M5和M7两款。这些车型将在华为全国各地的门店展示,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华为的消费产品。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奇瑞将投资4亿美元在阿根廷新建工厂

    2023年2月27日

    据商业新闻媒体财联社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计划投资4亿美元在阿根廷新建一座工厂。根据该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30年底在阿根廷的年产能达到10万辆汽车。这项投资预计将为该国创造6,000个新就业机会。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目前正在巴西生产Tiggo系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3年,奇瑞汽车在巴西的产量预计将达到3.84万辆,2024年将增加到4.25万辆。据报道,奇瑞在阿根廷的新生产工厂将主要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此前有报道称,中国公司国轩高科正计划向奇瑞在阿根廷的生产业务供应电动汽车电池。这家电池制造商去年与阿根廷矿业公司JEMSE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该国建造一座电池级碳酸锂精炼厂。奇瑞设定的10万辆产量目标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根据S&P Global Mobility数据,阿根廷2022年轻型汽车产量仅为553,250辆。不过,这笔4亿美元投资有助奇瑞将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电动车型推向阿根廷市场,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多低排放汽车的选择。国轩高科寄希望于利用阿根廷丰富的锂储量在当地生产的电池,也应有助于压低奇瑞新车型的价格。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将建工厂为欧洲市场生产电动汽车

    2023年2月27日

    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蔚来汽车计划在一个新品牌下建造一座工厂,生产经济型电动汽车,并出口至欧洲市场。据报道,新工厂将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滁州市,工厂将生产“萤火虫”项目下研发的车型,蔚来汽车希望将该车型出口至客户更偏爱小型车的欧洲市场。中国媒体财联社在2月21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披露了更多关于新工厂的细节,该项目将利用总部位于湖南的猎豹汽车现有的生产基地。猎豹汽车2021年申请破产后,其滁州工厂被当地政府接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萤火虫”项目将专注于为欧洲开发小型电动汽车。这条新产品线的车型将以一个全新品牌销售,将有助于蔚来扩大在欧洲的销量。蔚来汽车目前在欧洲的产品阵容包括ET7、EL7和ES8,目标客户是高端汽车消费者,因此这使得蔚来汽车很难增加在该地区的销量。由于此前运营滁州工厂的车企陷入困境,因此安徽政府很可能为收购闲置工厂的蔚来汽车提供优惠政策。蔚来汽车合肥工厂也位于安徽,其目前在售车型就在该工厂生产。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pan/>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在中国上市

    2023年2月20日

    吉利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微型电动汽车。这款名为熊猫Mini的新车长3,065毫米,轴距为2,015毫米。这款车采用四座布局,第二排座椅可折叠。与微型电动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相比,熊猫Mini支持功率高达22千瓦的快速充电,这使得电池可以在半小时内从30%电量充电至80%。不过,快速充电功能仅支持200公里续航车型。基础款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电量充满需要6小时。熊猫Mini由后置30千瓦电机提供动力,而宏光Mini EV搭载的电机功率为20千瓦。该车的最高速度被限制在每小时100公里。120公里续航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39,900元(约合5,880美元),200公里续航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53,900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从目前的价格来看,熊猫Mini有望成为吉利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中一款大销量车型。与其他两款车型相比,熊猫Mini确实有所改进,包括30千瓦功率电机和快速充电功能。上汽通用五菱(SGMW)、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是中国微型电动汽车市场的三家主要参与者。上汽通用五菱去年凭借销量超过40.4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该市场处于领先。销量排名第二的奇瑞QQ冰淇淋销量为96,330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pan/>比亚迪考虑在欧洲投资建厂

    2023年2月20日

    比亚迪曾表示,有可能在欧洲新建自己的工厂,而不是收购现有工厂。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并没有专注于接手某些车企的现有工厂”,公司更感兴趣的是建造自己的工厂,而不是收购。李补充道:“我们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我们未来的计划……比如,如果我们在那个地区设立工厂,那个地区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她还表示,“目前还没有建立生产设施的目标国家”,并且比亚迪希望在欧洲建立一个销售和服务网络,以确保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李柯还表示,比亚迪“一定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建造电池工厂,从而为外国工厂建立供应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此同时,比亚迪正与收购福特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的消息联系在一起,该工厂将在当前款Focus车型生产结束后关闭。据称,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对该厂感兴趣的15名潜在买家之一。据报道,福特已与潜在竞购者进行了数月讨论,旨在得出令人信服的选择,以便在第一季度末向该厂劳资委员会主席Markus Thal提出。福特可能更倾向于将该厂作为后续能继续经营的企业出售,因为如果工厂关闭,其将承担裁员等相关财务成本。然而,虽然比亚迪对福特而言可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竞购者,因为该厂的员工拥有丰富的组装经验,但该工厂似乎并不是比亚迪的首选地点。事实上,德国的制造成本要高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德国的工会工人是欧洲地区收入最高的工人之一。考虑到这一点,即便是考虑从零开始新建工厂以及培训员工的成本,在与潜在的遗留成本相比较后,这个方案可能更可取,除非能找到一个更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集度将在新车型中搭载类似ChatGPT技术的百度文心一言

    2023年2月20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投资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集度汽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称,集度计划将百度的文心一言聊天机器人融合到其新车型中。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据当地媒体报道,百度计划在3月份推出文心一言。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集度汽车目标是在2023年交付其首款量产电动汽车ROBO-01。ROBO-01是业界首款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数字座舱平台8295芯片的车型。得益于这一最新系统,集度能够向市场推出多个全新的智能座舱功能,比如离线语音助手系统,以及多模式“类人”交互功能,比如视觉感知和唇语捕捉。百度文心一言是ROBO-01中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人工智能辅助功能,目前各家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在电动汽车中集成人工智能功能来获得竞争优势。初创车企小鹏汽车是目前中国车载语音控制技术部署的市场领导者。文心一言由百度的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通过在集度新车型中搭载该技术来扩大百度的收入来源。如果这项技术能让消费者更接受汽车中的人工智能功能,那么它很可能会被更多的汽车制造商所接受,以提高新车型的吸引力。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在欧洲推出两款车型

    2023年2月13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宣布将在欧洲市场推出两款纯电动汽车(BEV)。根据一份声明,小鹏汽车已经开启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P7轿车的订购,这两款轿车于上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eCar电动汽车展上推出。两款车型将率先在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销售。小鹏汽车表示,P7的充电功率高达175kW,后驱超长续航版在WLTP测试条件下单次充电续航可达576公里。公司表示,这些车辆将提供5年/12万公里的整车质保,12月31日之前订购的用户将从交付之日起享受7年/16万公里的延长质保。得益于与欧洲主要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和出行服务提供商Plugsurfing和Shell Recharge的合作,小鹏汽车的客户还将能够使用欧洲40多万个公共充电站。此外,小鹏汽车还将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第三方家庭充电桩和安装服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里,小鹏汽车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持续增长,现在正寻求拓展欧洲业务,公司目标是在2023年交付20万辆车。公司此前计划依靠小鹏P5打入欧洲市场,但由于该行业面临的持续供应问题,目前已暂停了该车型的预订。公司目前正在欧洲建立分销渠道。首批交付和服务中心分别设于挪威的洛伦斯科格(2月开业),荷兰的北荷兰省,瑞典的斯塔克特和耶尔费拉;丹麦的希勒罗德(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业)。公司表示,到2023年底,它还将与欧洲主要国家的专业合作伙伴开设更多的授权服务中心。客户还可以参观位于挪威奥斯陆、荷兰海牙、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丹麦哥本哈根的小鹏体验中心,这些体验中心将提供试驾服务。G9后驱标准续航版在荷兰的起售价为57,990欧元,四驱性能版起售价为71,990欧元;P7后驱超长续航版起售价为49,990欧元,鹏翼版起售价为69,990欧元。这将使其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定价大致一致。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小鹏汽车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在西欧市场的业务,我们预测其2025年在欧洲的销量将达到21,300辆。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理想汽车北京新工厂将于2023年底投产

    2023年2月13日

    理想汽车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新工厂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该工厂此前由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所有,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后将用于生产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纯电动汽车(BEV)。据北京新闻报道,新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并将生产理想汽车基于鲸鱼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位于顺义区的新工厂是理想汽车的第二座制造厂。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目前在江苏省常州市生产L9和L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常州工厂还将负责L8五座版车型L7 SUV的生产。在顺义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预计将是一款纯电动多用途汽车。这款车型的直接竞争对手将包括腾势D9、岚图梦想家和极氪009。除顺义工厂外,理想汽车还在重庆购地,准备在重庆建设第三座生产工厂。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重庆工厂的投资细节和建设计划。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腾势将于2月开始交付纯电动版D9 MPV

    2023年2月13日

    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合资企业(JV)打造的电动汽车(EV)品牌腾势将于2月下半月开始交付纯电动版D9多用途车(MPV)。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表示,D9纯电版将采用比亚迪最新的快速充电技术,充电15分钟续航230公里。采用比亚迪DM-i混合动力系统的D9插电式混动车型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D9纯电版将使用比亚迪容量为10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单电机D9纯电版在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20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腾势向全国各地早期预订者加大交付力度之后,D9的销量于2022年11月开始攀升。公司表示,2022年最后一个月向客户共交付6,002辆D9,这对于一款大型MPV来说是一个相当印象深刻的数字。D9纯电版的上市将进一步扩大客户的选择,并帮助D9提高销量。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将继续受到用于长途出行客户的青睐,尽管腾势表示,由于引入了新技术,D9纯电版的充电时间已大大缩短。在早期订单交付后的未来几个月内,D9的月销量能否保持2022年12月的水平还有待观察。中国大陆MPV市场一直由别克GL8和丰田赛纳主导。2022年全年,GL8销量为116,257辆,赛纳的销量为74,510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pan/>汽车制造商能否挑战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2月13日

    【点击原文,访问Mobility News & Assets社区,查看英文原文。并获取移动出行新闻剪报、思想领导力文章、点播回顾、网络广播和其他重要情报资源——由我们的专家团队和合作伙伴提供。】

    S&P Global的最新研究显示,特斯拉打造的基于中央计算和区域控制架构的车载电子和电气(E/E)架构至少领先5年时间。有人可能会问,那又怎样?这也是特斯拉为何制造像Model 3这样的汽车只需10个小时,而他的同行们却需要20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同样技艺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特斯拉先进的区域划分设计在减少布线方面处于领先,因为区域控制器和中心计算机用嵌入式功能取代了分布式ECU,用纯软件功能取代硬件。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中央“大脑”进行控制和访问。因此减少了不必要的控制单元,正如Model 3那样,区域架构有助于节省50%的布线,简化制造并降低车辆重量,这反过来又增加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特斯拉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中国车企旗下的电动汽车子品牌。这些车辆也采用了与特斯拉相仿的架构设计,因为不需要考虑历史遗留的架构设计,这对这些公司来说要简单得多。这些品牌也专注于面向特定市场的少数车辆铭牌,如高端纯电动汽车。传统北美车企和德国高端品牌需要考虑规模更大的车型组合、不同的市场以及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这同样适用于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品牌,虽然回避了区域架构设计,但仍然专注于像特斯拉那样进行软件设计。

    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纯电动汽车是触发点。你认为沃尔沃、宝马和大众在比亚迪、小鹏汽车和东风汽车推出中国首批区域架构设计2-3年后才使用专用电动平台推出区域架构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特斯拉开创的先河是否只有充满活力的中国车企才能进一步扩展?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纷纷开发类似的设计,这取决于战略、软件专业知识和其他因素,但它们是否能赶超在市场上已有强大领先地位的特斯拉?毫无疑问,制造电动汽车不是一件小事,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客户对车辆质量,尤其是成本和安全的偏好是否会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Richard Dixon, Ph.D. Senior Principal Analyst, Automotive Sensors, S&P Global Mobility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参加我们在2月28日17:00 SGT, CST | 18:00 JST, KST | 09:00 GM举办的电子电气架构讨论会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预计,中国车企未来可能会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

    2023年2月6日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加快,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将中国车企视为其公司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推出了旨在鼓励购买零排放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NEV)政策,中国纯电动汽车(BEV)保有量大幅上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纯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推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如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与此同时,传统车企比亚迪已经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其专有的“刀片”电池技术使其能够提供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纯电动汽车,这些车型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且价格经济。在1月25日举行的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及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时,Musk表示,他尊重中国汽车制造商,不过他并没有明确指出哪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会成为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他表示:“中国车企工作最努力,也最聪明。因此我们猜测,中国有些车企可能会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电动车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毫无疑问,上述提到的中国车企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在国内汽车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他们也有潜力影响全球市场。比亚迪正与福特谈判,未来可能收购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德国萨尔路易斯的工厂,作为其进军西欧市场的桥头堡。比亚迪在2022年取得了惊人的销售增长。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去年共售出186.3万辆汽车,其中911,140辆是纯电动汽车。从全球市场来看,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去年交付131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新款魏牌拿铁02 DHT-PHEV将于上半年上市

    2023年1月30日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新车目录,魏牌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全新拿铁02 DHT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这款车型是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拿铁01的改款车型。搭载DHT混合动力系统的拿铁02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在内饰和信息娱乐系统方面也进行了升级。不过,真正让拿铁02 DHT-PHEV脱颖而出的是其搭载的动力系统,一台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全球轻型车辆统一测试程序(WLTP)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184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最初的拿铁01车型搭载了插电式混动市场上容量最大的电池组,其搭载的40千瓦时电池组令老款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93英里,综合输出功率为469 bhp。其搭载的电池组容量甚至相当于许多纯电动(BEV)量产车型搭载的电池容量,新款02车型似乎在电池容量方面进一步增加,尽管报道并未透露电池组的具体容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魏牌为何不选择打造一款纯电动车型。搭载大容量电池组和传统动力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重和布置方面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难看出选择使用这种动力系统配置的逻辑,尤其是对以欧洲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车型而言。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本田重组公司架构成立电动汽车业务

    2023年1月30日

    意义:本田日前宣布了一系列组织变革,旨在简化其全球公司架构和区域业务,以加快其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展望:传统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研究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新技术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规模,并为长期成功奠定基础。然而,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汽车制造商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做出巨大变化,同时也需要改变汽车制造商已有的生产基础设施。本田的做法与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类似,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组织来开发电动汽车。不过一旦研发中的汽车转向销售、生产和供应链阶段,本田就准备将其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业务放在一个组织下。本田还对其业务区域进行了调整,以提升其在中国大陆和北美这两个主要市场的业务运营,并将世界其他地区归为一个业务区域。


    Source: Stephanie Brinley

    本田日前宣布了一系列组织变革,旨在简化其全球公司架构和区域业务,以加快其纯电动汽车(BEV)和移动出行业务的发展。

    新部门:电气化业务开发运营

    全新的组织变革将于4月1日生效,本田正根据其变革目标重组其业务开发运营。目前,本田拥有三大业务开发领域。包括一个软件定义的移动出行开发/监督部门,负责软件开发,以及一个能源系统设计开发监督部门,负责核心电气化技术。此外,业务开发监督部门负责电气化业务、新业务和综合解决方案业务的发展。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本田将创建一个全面的电气化业务开发运营业务,其中重点关注三个方面。这些业务包括汽车业务战略部门,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油汽车业务和产品战略相关职能。纯电动汽车开发中心将负责纯电动汽车开发监督、软件开发和核心电气化技术的开发。该中心将包括数字战略部门、软件定义移动出行部门和能源系统设计部门。


    Source:

    Honda’s corporate structural changes from 1 April.

    Honda Motor Corporation

    在业务运营方面,汽车业务运营和摩托车及动力产品运营部门将继续存在。这些业务部门将负责运营包括销售、燃油汽车和混动汽车开发、生产、供应链和采购部门在内的独立业务。与本田现有架构一样,开发运营和业务运营为这三个区域组织提供支持。此外,本田还将公司职能拆分成两大部门,一个负责公司战略运营,另一个负责公司行政管理。本田预计,这一转变将使其战略专注于创造新价值,同时管理方面则专注于企业资源的“全面优化”。

    全球地区业务重组

    重组将令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从6个缩减至3个。目前,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包含日本、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中国等6个地区。新架构缩减为北美、中国及相关地区业务。“相关地区”业务包括与北美或中国无关的所有业务,包括日本、亚洲和大洋洲、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本田在声明中表示:“通过全球地区业务调整,本田将根据全球战略执行电气化战略并加强每个地区的业务运营。”据《Automotive News》报道,本田在日本宣布这些变革时告诉记者,在其车型阵容方面,该公司在北美和中国将专注于中大型汽车,在世界其他地区则专注于中小型汽车。该公司在这份声明中并未提到今年1月公布的索尼本田移动公司项目。

    美国:高管变动和2023年展望

    除了本田的全球地区业务变化,本田美国公司的销售领导层也将进行调整。负责全美业务一职的执行副总裁Dave Gardner将退休。Mamadou Diallo将担任汽车销售高级副总裁,将讴歌以及本田的销售纳入其职责范围。此外,本田美国公司将成立本田美国数字服务和营销业务部门。该集团整合了当前CASE & Energy业务部门现有的数字服务开发和软件服务,以及营销和客户体验业务部门。在一份声明中,本田美国公司表示,“通过集中这些数字部门,本田将努力创造具有吸引力和一致性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与全球本田部门加强合作,加速下一代业务垂直领域的规划和执行。”本田美国公司现有的CASE & Energy业务部门将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发展部门,专注于能源和新业务发展方面的工作。

    在宣布这些变化之后,Dialla接受了美国媒体和分析师的采访,介绍了该公司对2023年的最新预期,以及计划产品活动的最新情况。本田美国公司预计,到2023年,本田品牌的销量将达到120万辆,讴歌品牌的销量将达到16万辆左右,销量同比增长20%至25%。Dialla表示,本田美国公司2023年初的库存是2022年初的两倍左右,库存供应天数为17天。在2022年一场类似的情况介绍会中,Gardner表示,本田美国公司在2022年初的库存只有2万辆,而2021年初有30万辆。该公司将继续利用“预售”来帮助消费者获得他们想要的汽车,Dialla表示,这也是较受消费者喜欢的过程。

    本田证实,2023年将推出Passport SUV的改款(包括对TrailSport版本的改进)以及Ridgeline中型皮卡的改款。Ridgeline还将首次推出TrailSport版本。预计到2023年,本田Accord和CR-V混动车型的销量将各占50%,不过Civic轿车和掀背车混动版本要到2024年才会面向购车者销售,本田并未提及Civic 50%的销量将是混动车型。本田美国公司将混动汽车视为通向电气化的“关键途径”,为车主在下次购车时转向纯电动汽车奠定基础。此外,Dialla和一名本田发言人证实,目前没有为轻型卡车(Pilot、Passport和Ridgeline)设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计划,下一款采用插电式混动解决方案的车型将是插电式氢燃料电池CR-V,该车型将于2022年发布,并将于2024年上市。Civic Hybrid将搭载与Accord Hybrid相同的双电机系统。Civic Hybrid已经在全球其他一些市场推出。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本田表示将开始接受Prologue的预订,该车将于2024年开始交付。

    对于讴歌品牌在2023年的计划,本田在公告中鲜有提及产品新闻。讴歌已经承诺转型为纯电动品牌,Dialla再次确认,讴歌无意为其车型提供混动解决方案。讴歌将在2023年中期推出Integra Type S。在媒体电话会上,Dialla还证实,讴歌打算仅通过在线销售方式销售即将推出的纯电版ZDX,预售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不过,Dialla也承认,此次车辆发布的许多内容仍在确定中,包括与定价有关的问题,以及是以固定价格销售还是以协商价格销售。在其他地区,本田也在探索在线平台和数字销售,这可能有助于讴歌的销售。这一消息意味着讴歌品牌将进行重大转型,但Dialla也指出,对于该品牌线上销售的车型版本,客户仍然可以选择去经销商门店进行试驾和体验,但最终销售过程将在网上完成。Dialla还强调,“随着我们迈入电气时代,我们经销商网络的广度和经验将成为一个差异化因素。”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传统汽车制造商一直在研究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新技术的盈利能力和生产规模,并为长期成功奠定基础。然而,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汽车制造商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做出巨大变化,同时也需要改变汽车制造商已有的生产基础设施。

    本田的做法与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类似,都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组织来开发电动汽车。不过一旦研发中的汽车转向销售、生产和供应链阶段,本田就准备将其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业务放在一个组织下。本田还对其业务区域进行了调整,以提升其在中国大陆和北美这两个主要市场的业务运营,并将世界其他地区归为一个业务区域。本田并没有成立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来处理其电动汽车的开发,但它已经成立了电动汽车开发中心来支持汽车和摩托车/动力产品部门。这种组织安排为更广泛地技术发展应用创造了机会。

    关于业务区域调整,本田将日本市场归入相关地区,弱化了对其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这也反映出该公司对其主要业务地区的重新考量。日本目前的政策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包括丰田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最近发布的声明,都没有表现出快速推动电动汽车的意愿,这更多地将是一个缓慢而稳定的过程。在将欧洲归入相关地区之前,本田已于2022年结束在该地区的生产。根据S&P Global Mobility的分类,2022年,本田在大中华区的汽车产量超过了其他任何地区,其次是北美,然后是日本/韩国。长期以来,南美一直是本田产量最小的地区。该公司2022年汽车销量情况也与生产情况类似,销量前三大地区相同。不过,本田仍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在日本的经验将继续为其全球发展提供助力。

    在中国,本田计划在2026年之前推出e:N系列下的首批10款本田品牌电动汽车。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想在该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本田计划专门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汽车。为了确保有足够产能支持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计划,广汽本田合资企业正在建设一座年产1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完工。

    本田2023年北美销售目标是在经历了2022年糟糕的一年后制定的,本田在2022年的销售表现比年初预期的更加困难。本田品牌继续受益于新车型的发布,最新款CR-V于2022年年中推出,全新Accord和Pilot要到2023年1月真正开始销售,其他卡车的升级版车型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因此,随着该品牌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更强大的电气化车型阵容,本田品牌将为销售增长做好准备。除了2022年新上市的Integra轿车和将于2023年中期上市的Type S外,讴歌并没有焕然一新的产品阵容。与其他一些致力于纯电动未来但尚未准备好部署的高端品牌不同,讴歌2023年和2024年在产品发布活动方面将较为低调。考虑到2023年市场将整体增长,讴歌销量预计将会比2022年有所改善。讴歌品牌目前基本上只在北美生产,其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将于今年结束。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比亚迪推出仰望品牌以及U8和U9车型

    2023年1月16日

    意义:比亚迪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豪华电动越野车。U8是比亚迪旗下新品牌仰望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型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

    展望:仰望品牌将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帮助重塑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巩固比亚迪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比亚迪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豪华电动越野车。U8是比亚迪旗下新品牌仰望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型将采用比亚迪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车辆的四个车轮。被比亚迪称为“易四方”的四电机系统将成为仰望品牌未来车型的标配。比亚迪尚未公布U8的完整规格,不过这款车的车长为5.3米,轴距达3米。新车由Wolfgang Egger设计,采用了“时空之门”的家族式设计,混合了比亚迪之前车型中从未见过的设计元素,赋予U8相当复杂的全新外观。作为一款高性能越野车,U8搭载的四个电机综合输出功率将达到820kW,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短短3秒。由于密封的车身和IP68级防水的电机,比亚迪表示U8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得益于四电机系统,U8还具有“坦克式掉头”功能,即绕自身轴旋转360度。比亚迪表示,这项技术完全是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平台。与传统的机械四轮驱动系统相比,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反应速度快100倍。这家汽车制造商目前尚未公布U8的价格,不过其透露该车的起售价将达到100万元(约合145,720美元)。


    Source: BYD

    除了U8,比亚迪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电动超级跑车U9。据董事长王传福介绍,U9百公里加速时间可以达到2秒级。除了外观设计外,比亚迪并未透露有关U9的技术细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发布的U8是其新品牌仰望旗下推出的第一款“百万级”车型。在仰望品牌发布会上,U8的介绍重点放在了“易四方”四电机技术上,该技术使得比亚迪为U8带来了国内其他高端越野车没有的功能。四电机驱动系统主要搭载在专注操控和加速的电动车型上。例如,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就在R1T电动皮卡上搭载了这项技术。U8还将配备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过比亚迪似乎打算在今年晚些时候的另一场活动中公布这款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内饰设计等细节。对于比亚迪来说,仰望品牌及其新车型将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帮助重塑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并进一步巩固该公司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地位。U8显然不是作为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开发,但它的发布仍将成为头条新闻,因为市场迫切希望看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是否能够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在高端市场竞争。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米可能在2023年底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

    2023年1月16日

    小米的第一款电动汽车预计将是一款电动中型轿车,将提供两个版本车型

    据CnEVPost 2023年1月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开发两款电动汽车(EV),第一款将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车,定价约为30万元人民币(约合4.4万美元)。该报道援引了当地一家名为LatePost媒体的消息。

    该报道称,小米的第一款车型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车,内部代号摩德纳(Modena),将提供两个版本,其中售价较低的版本将基于400V电压平台打造,预计将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LFP)电池组。

    报道援引LatePost的消息称,价格更高的版本预计将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只需花费15分钟即可从0充至80%。

    该报道进一步提到,如果一切顺利,小米的第一款车型可能在2023年底推出,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向客户交付。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据报道,小米开发的电动车型目前处于样车试验和测试阶段。公司称,两款摩德纳电动车型已于去年12月中下旬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漠河进行了冬季测试。

    与此同时,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小米第二款量产车,内部代号为勒芒,预计将于2025年推出。报道补充道,第二款电动汽车也将基于与摩德纳相同的平台打造,但将搭载三个电机,配备小米自行研发的电控软件。

    小米最早于2021年3月宣布启动造车业务,其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资100亿美元。

    作者:Amit Panday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中国车企2023年将加速进军俄罗斯市场

    2023年1月16日

    据BNE Intellinews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随着欧洲汽车制造商大规模撤出,中国车企正寻求在2023年加速打入俄罗斯市场。据详细介绍中国企业打入海外市场计划的专业出版物《Silk Road Briefing》表示,中国车企一直在制定具体计划,以提高2023年及以后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中国汽车制造商似乎盯上了大量过去由欧洲车企拥有的俄罗斯汽车组装设施,这些工厂要么已出售给俄罗斯政府,要么仍然闲置着。《Silk Road Briefing》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欧洲投建的汽车工厂正在以折扣价成交,同时大量投资也在进行中。中国汽车品牌2022年占据了俄罗斯汽车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未来一年将更加活跃。”伏尔加汽车厂正为其刚控制的日产此前在圣彼得堡的工厂寻找制造合作伙伴,以生产除拉达品牌外的汽车。与新合作伙伴的谈判预计将在本月或下月完成,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生产。一汽已被认为是与伏尔加汽车厂合作在该厂生产汽车的最佳人选。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就中国主要车企在2023年为俄罗斯市场制定的具体车型计划而言,奇瑞于1月1日在该国推出了Tiggo 7 Pro Max,这是这款跨界车的改款车型。该公司还将推出全新Arrizo 8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该车搭载一个汽油发动机和两个电机,纯电续航里程可达75公里。长城汽车将在独立的坦克品牌旗下推出两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分别为坦克300和坦克500。第三家在俄罗斯拥有业务布局的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吉利将推出Monjaro跨界车,这款车型将搭载一台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8速变速箱。Monjaro计划从中国进口,而Emgrand 7轿车将在白俄罗斯组装,并面向俄罗斯市场销售。欧洲、日本和美国车企退出俄罗斯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使其有机会成为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023年,S&P Global Mobility预计俄罗斯轻型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71.3万辆,高于2022年预估销量64.6万辆。相比之下,2021年俄罗斯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为1,675,398辆。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上汽飞凡汽车将推出新款换电版电动轿车

    2023年1月9日

    上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飞凡汽车不久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轿车。飞凡F7是一款车长5米的大型轿车。据当地媒体报道称,F7将为消费者提供换电版车型选择。在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工况下,换电版长续航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标准续航车型的CLTC续航里程为500公里。F7座舱采用了由三个独立显示屏组成的超大屏幕。在飞凡最新款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飞凡R7上,3个数字显示屏组成的三联屏尺寸超过40英寸。F7的其他亮点包括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以及Rising Pilot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一系列L2级自动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和自动变道。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飞凡汽车能够复制蔚来汽车换电技术的成功还有待观察,换电技术帮助蔚来汽车迅速扩大了中国大陆市场的客户基础。飞凡汽车的母公司上汽集团正与天然气生产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换电网络。由上述四家公司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成立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大陆运营,并将为R7和F7提供换电服务。捷能表示,计划在2023年建成300个服务站。与蔚来汽车的充电设施类似,这些服务站将为客户提供换电服务,并配有快速充电桩。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克莱斯勒旨在全面重塑品牌形象

    2023年1月9日

    意义:克莱斯勒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一款概念座舱,强调“和谐驾乘”理念。

    展望:克莱斯勒Synthesis的展示可以视为这个处于转型期的品牌发布的声明,也体现了品牌的独创性特色,Stellantis此前表示,克莱斯勒是其旗下最具独创性的品牌。不过,随着克莱斯勒300轿车逐步退出舞台,克莱斯勒的2024款车型已经减少到一款,即Pacifica/Voyager小型货车,该品牌转型要取得切实成效还需要几年时间。


    Source: Chrysler

    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克莱斯勒Synthesis座舱展示了该品牌如何集成先进技术以创造和谐驾乘体验,并帮助客户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消费电子展于1月5日至8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于1月5日发表主旨演讲,在这之前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这款概念座舱展示了克莱斯勒品牌利用STLA Brain、STLA SmartCockpit和STLA AutoDrive技术的潜在未来,其中部分技术在之前已经讨论过,所有这些技术最终都计划应用于Stellantis旗下大部分品牌。克莱斯勒将这套技术命名为“面向现实生活的先进技术”。克莱斯勒借此机会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Stellantis旗下在北美部署全新STLA技术的主要品牌。克莱斯勒表示,该品牌旨在“为客户带来全方位的和谐体验,包括产品、技术、购买和所有权”。在展示Synthesis座舱之前,克莱斯勒在2022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Airflow概念车,这是克莱斯勒首次对外展示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Synthesis座舱仅仅是一款双座布局的概念座舱,并未展示整车内饰设计。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Synthesis座舱展示了克莱斯勒对于先进人工智能(AI)技术的概念,该技术据称可以通过无线升级(OTA)增强用户界面以及学习车主使用偏好的能力。虚拟个人助理将帮助同步家庭、工作和个人设备,包括自动安装更新、同步日历以进行日程安排和路线规划、推荐停车和充电地点选择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克莱斯勒和Stellantis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体验,在这种模式下,Synthesis还可以实现多任务处理。这款概念座舱也展示了克莱斯勒对于STLA AutoDrive的产品规划,这个L3级自动驾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支持驾驶者双手离开方向盘和双眼离开路面。由于这款概念座舱并未部署于实际车辆上,因此在展会上,AutoDrive展示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用户界面而非车辆部署。


    Source: 2023 Chrysler Synthesis

    为了创造一个可以在任何特定时刻都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车内空间,MyDay功能可以同步日历和行程表、车辆状态信息(包括充电状态)、智能家居功能和天气更新,“帮助组织和规划当天的智能旅行计划”。Synthesis座舱还可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来访问虚拟个人助理。在驾驶功能方面,克莱斯勒展示了一个应用场景,驾驶员可以利用L3自动驾驶系统,并开展包括视频会议在内的生产力活动。此外,个人助理还将提出有关用餐地点、停车和充电等建议。在一天结束时,该模式包括“唤醒”功能,可以在车辆到家时与智能家居进行通信。车内还配有“放松”、“禅意”和“有趣”等娱乐模式。在静止或自动驾驶模式下,这款概念座舱还可以提供“有趣和健康”的使用体验,包括冥想、卡拉OK和DJ游戏。Synthesis音乐体验允许用户创建和合成自己的音乐。这些模式和功能是探索性的,其中一些元素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座舱的内饰主题体现了克莱斯勒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包括可持续材料和100%无铬材料。该概念座舱内配置的悬浮座椅采用植鞣材料和穿孔设计。仪表板使用回收工业塑料和海洋塑料,座舱地板则使用仿胡桃木纤维地板。

    克莱斯勒品牌首席执行官Chris Feuell在谈到这一概念座舱时表示:“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的克莱斯勒Synthesis代表了克莱斯勒品牌设计、技术和客户体验的未来,以及如何帮助客户克服生活挑战,让生活更无缝、更轻松。”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克莱斯勒Synthesis的展示可以视为这个处于转型期的品牌发布的声明,也体现了品牌的独创性特色,Stellantis此前表示,克莱斯勒是其旗下最具独创性的品牌。不过,随着克莱斯勒300轿车逐步退出舞台,克莱斯勒的2024款车型已经减少到一款,即Pacifica/Voyager小型货车,该品牌转型要取得切实成效还需要几年时间。

    克莱斯勒强调,该公司正按计划于2025年推出其首款纯电动汽车(BEV),并将在2028年之前实现整个产品阵容的电气化转型。克莱斯勒在消费电子展上发布的新声明表示,其将成为Stellantis最新技术在北美最先应用的品牌。

    虽然道奇和Ram已先于克莱斯勒推出纯电动汽车,但该声明表明,克莱斯勒在驾驶辅助和个人助理等技术方面的应用将处于领先。虽然Synthesis座舱可能让克莱斯勒有别于兄弟品牌和市场上的其他品牌,但总体来看,Synthesis座舱展示的愿景和概念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并非是全新的。

    克莱斯勒品牌和Stellantis似乎又开始在这些汽车技术上拼命赶超其对手。虽然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达到了克莱斯勒所展示的,让车辆达到个人助理的水平,但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愿景,并且其中有许多已经在此前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得到了亮相。克莱斯勒品牌没有理由不能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并建立更牢固的客户关系;克莱斯勒在展会上所描绘的是我们期待的未来与车辆互动的方式,克莱斯勒需要与其他所有车企一起参与其中。克莱斯勒在转向软件定义产品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常常十分具有竞争力,但就目前而言,它并非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品牌。消费者还得等上数年时间,才能在克莱斯勒经销商那里看到这项技术。当周围类似的汽车品牌也承诺提供相同的解决方案时,仅仅通过对未来技术和可持续性的承诺,很难为一个品牌创造出独特的生存空间。克莱斯勒的差异化优势可能来自于这些解决方案的具体设计和执行。

    STLA SmartCockpit是由Stellantis与富士康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JV)所开发的,Stellantis目前还与富士康合作开发半导体。克莱斯勒的电动汽车产品将来自Stellantis计划推出的四个纯电平台。尽管克莱斯勒品牌已经得到了Stellantis领导层的承诺,但它仍是该公司产量较低的品牌之一。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到2030年,克莱斯勒品牌电动汽车的产量在Stellantis全球电动汽车产量中的占比不到3%,这一占比与道奇和DS类似,上述两个品牌的业务都针对区域市场而非全球市场。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推出EC7和新一代ES8并下调第四季度交付预期

    2023年1月2日

    意义:12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合肥举行的年度新品发布会(2022蔚来日)上推出了两款新车型。蔚来高端车型阵容的两款最新车型全新一代旗舰级SUV 2023款ES8和轿跑SUV EC7在发布会上共同亮相。

    展望:蔚来汽车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快速扩张的换电网络以及创新的电池即服务(BaaS)商业模式,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2023年,该公司依靠其全新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产品阵容将继续推动销量增长。


    Source: NIO

    12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合肥举行的年度新品发布会(2022蔚来日)上推出了两款新车型。蔚来高端车型阵容的两款最新车型全新一代旗舰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3款ES8和轿跑SUV EC7在发布会上共同亮相。与当前款6座或7座ES8相比,全新ES8不再提供7座配置。车长方面也比上一代车型增加了77毫米,达到5099毫米,车辆轴距加长至3070毫米,令第二排乘客享有充足的腿部空间。第二排中央扶手被蔚来汽车称为“行政中岛”,上层配有可供两台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下层储物层可选配迷你车载冰箱。新车型配备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两台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80千瓦,使这款大型SUV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1秒,最短百公里制动距离仅为34.3米。


    Source: NIO EC7 interior

    为了进一步提升操控品质,全新ES8还配备了双腔空气悬架和智能底盘域控制器。除了全新款ES8,蔚来还在2022蔚来日期间推出了EC7。这款轿跑风格的高性能SUV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最短百公里制动距离仅为33.9米。EC7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令其风阻系数低至0.230Cd,据称是量产SUV中最低的。蔚来还在EC7上配备了主动升降式尾翼,为新车型增添了独特的高性能元素。ES8和EC7的电池容量选项与蔚来其他车型相同,由75千瓦时电池组和100千瓦时电池组组成。配备75千瓦时的ES8起售价为人民币52.8万元(约合7.57万美元),配备100千瓦时的ES8起售价为人民币58.6万元。配备75千瓦时的EC7起售价为人民币488,000元,配备100千瓦时的EC7起售价为人民币546,000元。

    得益于NT2.0技术平台,这两款车型的智能座舱都配备了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ES8和EC7还配备了33个传感器,其中包括一个远距高分辨率激光雷达,蔚来汽车表示,这将有助于其新一代蔚来自动驾驶(NAD)系统的推出,该系统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泊车和换电场景的全覆盖。

    在12月27日发布的另一份声明中,蔚来汽车下调了2022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预期。该公司目前预计第四季度将交付38,500至39,500辆车,此前预期为43,000至48,000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通过两款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汽车扩大了其车型阵容。得益于新平台,全新ES8在当前车型基础上做出了许多改进,从更成熟的空气动力学外观设计,到内部开发的Banyan·榕数字座舱系统,以及激光雷达支持的自动驾驶系统。另外,EC7也展现了其作为一款专注于性能的高端轿跑SUV的特色。以目前的售价来看,ES8和EC7将对大型SUV购车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由于全球汽车制造商推出的车型缺乏新技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多花钱购买这些产品。在大型SUV市场,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理想汽车凭借理想L9和L8 SUV实现销量迅速增长,不过目前这两款SUV均都不提供纯电动动力系统。

    在中国,蔚来汽车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快速扩张的换电网络以及创新的电池即服务(BaaS)商业模式,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今年1月到11月,该汽车制造商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2%,达到106,671辆。2023年,该公司依靠其全新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产品阵容将继续推动销量增长。然而,这两款新车型要到2023年5月才能开始向客户交付。除了生产方面的挑战,中国的高端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着疫情导致的消费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新冠疫情动态清零政策的结束,短期内商业活动将受到疫情蔓延带来的严重影响。蔚来汽车在12月27日的公告中称,疫情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是其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福特在武汉、南京部署C-V2X系统

    2023年1月2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福特已经在中国武汉和南京市部署了蜂窝车联网(C-V2X)系统。福特C-V2X系统目前已在国内无锡、长沙、广州和西安等6座城市推出。该系统也是福特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款蒙迪欧、新款F-150猛禽、EVOS、野马Mach-E、锐界PLUS以及新款探险者等6款车型的标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六大功能,包括交通灯信号推送通知、绿灯最佳车速咨询、绿灯启动提醒、红灯警告、道路信息广播和电子路标。这些功能有助于提高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适用城市的福特车主将能够通过OTA升级访问当地的智能交通系统,无需安装额外硬件。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C-V2X技术旨在允许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设备和路边基础设施直接通信,并协助自动驾驶汽车(AV)的运行。2018年9月,福特在中国无锡举行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开放道路上公开演示C-V2X技术的应用场景,旨在推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并改善车辆安全性能。今年早些时候,地图公司易图通(EMG)宣布将为福特在中国的两款新车型提供地图服务。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俄罗斯Alfa Tech与一汽合作,将于2023年开始在俄罗斯组装电动汽车

    2022年12月26日

    俄罗斯Alfa Tech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集团合作,在萨拉托夫地区恩格斯市的一家工厂启动电动汽车组装。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萨拉托夫州州长Roman Busargin的话报道称:“预计工厂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新厂计划最早在明年组装多达2000辆电动汽车,用于出租车和共享汽车。在接下来几年里,汽车生产计划逐步实现本土化。我们地区已经拥有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企业,这一经验将有助于实现该目标。另外,地方政府也将为投资者提供积极支持。”Alfa Tech于2010年注册成立,其主营业务为汽车生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截至报道时,一汽集团并未对此次合作进行更多披露,以更清晰地介绍电动汽车生产计划。不过,这一声明确实展现了在全球汽车制造商撤出俄罗斯市场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汽车行业扮演的重要作用。这一合作将使Alfa Tech能够开始使用一汽共享的技术组装电动汽车,尽管这些电动汽车用于出租车和共享汽车业务,且最初生产目标仅有2,000辆左右。根据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ROAD)的数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新车品牌数量已从年初的60个降至12月中旬的14个。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在12月初写给在俄罗斯销售中国汽车品牌的经销商的信中表示:“这些品牌中,仅有3个是俄罗斯本土品牌——Lada、GAZ和UAZ。其他均为中国品牌。”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汽车高端品牌岚图推出大型电动轿车

    2022年12月26日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EV)品牌岚图12月15日发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首款轿车车型。这款E级轿车名为追光,车长5,088毫米,车宽1,970毫米,车高1,505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追光将主要与国产品牌产品竞争,包括蔚来ET7、智己L7和比亚迪汉。岚图发布的车辆内饰照片显示,追光将采用与该公司多用途车(MPV)岚图梦想者相似的内饰设计。仪表板将三个数字显示屏整合成一个贯通式智能三联屏,使驾驶员和乘客都可以访问车辆的信息娱乐功能。包括气候控制在内的车辆设置功能被集成到位于中控屏的下方的一块独立液晶触控屏。作为一款追求性能的大型轿车,追光搭载的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375千瓦,峰值扭矩为730牛米。长续航版车型配备容量为109千瓦时的电池组,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续航里程为730公里。标准版车型配备容量为82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为580公里。追光的预售价格在人民币322,900元(约合46,332美元)至人民币432,900元之间。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追光于今年12月上市,岚图已经将产品阵容扩展到SUV、MPV和轿车车型。搭载82千瓦时电池组的标准版车型可能将是该系列的主力车型。根据岚图宣布的电池租赁方案,82千瓦时电池组选择电池租赁后还将进一步降低车价13万元。中国大陆大型电动轿车市场正变得日益拥挤,中国汽车制造商是这一市场最活跃的参与者。国产品牌最新推出的车型包括哪吒S、合众A06和领跑C01。比亚迪汉和蔚来ET7是目前该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两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智己汽车发布LS7电动SUV

    2022年12月26日

    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和张江高科共同成立的电动汽车(EV)公司智己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其第二款车型LS7。LS7是一款中型五座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新车型于12月20日开启预订,预售价格在35万元(约合50,170美元)至50万元之间。LS7采用整合液晶显示仪表盘、中控显示屏和副驾显示屏在内的三联屏设计。这款车型也是中国首款采用半幅式方向盘的量产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也为客户提供传统的全幅式方向盘选择。LS7还配备了大尺寸全景天窗。LS7提供90千瓦时和100千瓦时两个电池版本选项。动力系统选项包括入门级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双电机版提供的最大功率输出为425千瓦,峰值扭矩为725牛米。LS7将于2023年3月开始向客户交付。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智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和蔚来汽车。自2018年以来,蔚来汽车累计已交付超过27万辆汽车,在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领导地位。相比之下,智己汽车仍处于品牌建立的早期阶段,该公司从今年6月才开始在中国交付其首款车型L7电动轿车。LS7将面临来自蔚来ES6、EC6、ES7等车型的激烈竞争。不过,从智己汽车公布的信息来看,LS7基础版车型将搭载90千瓦时电池组,而蔚来汽车在ES6和EC6基础版车型上仅提供75千瓦时电池组。此外,LS7还配备了竞争对手车型所没有的轭式方向盘和可折叠副驾座椅等新功能。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2

    本田将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从宁德时代采购123吉瓦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2022年12月19日

    本田于12月8日宣布,宁德时代将在未来7年期间为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宁德时代将为本田e:N系列电动汽车提供123吉瓦时的电池。这些电池将在宁德时代位于湖北省的宜春工厂生产。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本田前两款e:N系列车型e: NP1和e: NS1均搭载了宁德时代生产的动力电池,不过这两款车型的销量与市场上本田燃油(ICE)车型销量相比相当小。本田的声明表明,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从2024年开始加速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按照每辆车配备80千瓦时电池组来计算,123吉瓦时的动力电池产量可供应150多万辆电动汽车。在中国,宁德时代最大的客户包括特斯拉、蔚来和小鹏。这一为期7年的电池采购承诺意味着,本田将进一步深化与宁德时代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方面的合作,为本田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e:N系列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马自达首席执行官证实未来MX-5 Miata将实现电气化

    2022年12月19日

    在接受《汽车新闻》采访时,马自达首席执行官Akira Marumoto表示,MX-5 Miata或潜在的RX跑车将在未来实现电气化。基于马自达最近公布的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Marumoto就一系列话题接受了采访。其中,他表示,公司可能将在阿拉巴马州的丰田合资工厂或马自达的墨西哥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不过他指出,不确定性意味着公司尚未做出具体的决定。Marumoto表示:“目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就业形势、电池采购情况和《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一旦情况明朗,我们就会做出判断。”对于彰显马自达品牌形象的关键车型MX-5 Miata敞篷跑车,或长期传言的RX跑车,报道援引Marumoto的话称:“为了实现碳中和,我们将继续推进这些车型的电气化。我们希望这些车型能够保持原有的驾驶乐趣,这也是马自达品牌的精髓。我们将致力于秉承并发扬这一价值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电动汽车多年来已成为马自达产品研发过程和路线图的一部分,但其在电动汽车的开发上已经处于落后位置。去年11月,公司宣布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转型,但对这款MX-5跑车的预期尚不明确。虽然MX-5跑车是马自达驾驶动力和品牌价值的核心体现,但在配备较重电池组的前提下要开发一款动力充沛且轻量化的电动汽车将是一个挑战。Marumoto在采访中没有透露新款MX-5的潜在上市时间;考虑到马自达电动化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初期首先需要专注于更高产量和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电动版MX-5预计要到2030年前后才会推出。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本田宣布计划在美推出燃料电池版CR-V以及解放双手的驾驶辅助技术

    2022年12月12日

    意义:本田计划2024年在美国生产最新款CR-V的燃料电池版(FCEV)车型,并表示,到2030年,美国所有本田和讴歌车型都将标配全新本田Sensing 360系统。

    展望:本田FCEV版CR-V计划是基于其数十年燃料电池研发的基础,包括其最近的Clarity轿车。本田全新车辆安全性路线图指出,在这十年的后半段将部署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这将使其在自动驾驶进程上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通用、福特和特斯拉均已部署了解放双手的驾驶辅助技术,Stellantis、日产和现代-起亚则拥有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强大辅助技术。其他豪华汽车品牌也在纷纷部署该技术。

    Source:Honda

    11月30日,本田就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计划发布了两份声明,宣布计划推出的下一款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计划在本田和讴歌车型中增加驾驶辅助技术,包括双手可离开方向盘的辅助驾驶功能。

    Source: 2025 Honda CR-V FCEV. Honda Motor Company

    本田计划2024年在美国开始生产最新款CR-V的燃料电池版(FCEV)车型,届时将接近这款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虽然本田尚未披露这款车的规格参数,但已确认FCEV版CR-V将在本田位于美国的性能制造中心(PMC)进行生产。PMC致力于生产小批量特种车辆,最近结束了NSX电混跑车的生产。凭借其卓越独特的喷漆设施,该中心还负责生产MDX和TLX的特别版车型。本田并未透露FCEV版CR-V的大部分细节。不过公司证实,这款车将把插电功能与FCEV技术相结合,这意味着在城市中使用时驾驶员可以为其充电,在长途旅行中可使用加气速度更快的氢燃料。本田还证实,FCEV版CR-V搭载的燃料电池系统是由其与通用汽车在2013年的一个合作项目中共同开发。FCEV版CR-V将是该燃料电池系统首次在量产车上实现应用,此前通用汽车一直将其用于非车辆领域。此外,通用汽车还在美国军用概念车中演示了该燃料电池系统。

    本田还宣布,计划在本田Sensing品牌下开发和部署越来越多的驾驶辅助功能。这家汽车制造商宣布,到2030年,美国市场上的所有本田和讴歌车型都将标配全新本田Sensing 360系统。公司已经在本田Sensing品牌下提供其驾驶辅助功能,并正在开发用于本田Sensing 360和本田Sensing Elite的新一代技术。公司希望在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大众化量产车型上扩大本田Sensing功能的部署,并计划到2030年,全球所有新车都将配备这一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包括摩托车检测功能在内。

    本田Sensing 360是该公司下一代驾驶辅助技术,第一代系统于2022年在中国部署,第二代系统将于2024年在中国部署,2025年在美国部署。本田表示,本田Sensing 360系统利用了“开发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到2030年,本田Sensing 360将成为其所有在美车型的标配,在讴歌车型上被命名AcuraWatch。公司表示,第一代系统“减少盲点以提升碰撞避免效果”。根据本田的声明,下一代系统将“通过准确检测驾驶员和车辆周围环境发生的异常情况并降低碰撞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轻驾驶员负担。”此外,本田表示:“通过使用这些新技术减少与健康相关或人为错误引发的碰撞,本田将努力提供能够鼓励客户更积极地外出并驾驶出行更远的车辆。”本田Sensing 360下一代系统中的一些功能包括紧急躲避转向支持、车道内风险规避支持以及开门警示(当自行车或行人接近时发出警报,并阻止车门打开)。

    本田Sensing Elite是其进一步升级的驾驶辅助技术。本田表示,该系统基于Sensing 360打造,并使用本田独有的人工智能(AI)技术,“帮助驾驶员可以安心地在任何道路(包括非高速公路)上实现从家到目的地的无缝安全驾驶”。该系统将包括在非高速公路上遭遇交通堵塞时以及在高速公路上下匝道时的解放双手功能,以及自动进入和驶出家庭车库的功能。本田还没有透露本田Sensing Elite系统部署的时间表。预计本田Sensing Elite还将包括自动变道等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本田FCEV版CR-V计划是基于其数十年燃料电池研发的基础,包括其最近的Clarity轿车。本田全新车辆安全性路线图指出,在这十年的后半段将部署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这将使其在自动驾驶进程上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通用、福特和特斯拉均已部署了解放双手的驾驶辅助技术,Stellantis、日产和现代-起亚则拥有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强大辅助技术。其他豪华汽车品牌也在纷纷部署该技术。

    尽管燃料电池技术仍有前景,但受到加氢基础设施的局限,该技术还不足以在美国大规模部署。本田预计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部署首批FCEV版CR-V。在PMC基地组装FCEV版CR-V车型有助于利用专门小批量生产特种车辆的专业制造设施。另外,我们认为在本十年的后半段,PMC有可能生产一款讴歌NSX的纯电动版车型。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大众调整了成都和长春工厂的生产计划

    2022年12月12日

    随着中国在过去几天放松了疫情防控措施,大众汽车多家在中国的合资工厂已恢复生产,这些工厂此前因疫情遭遇停产。据《中国汽车新闻》援引大众发言人的话报道称,大众在成都的一家合资工厂和在长春的一家工厂已经恢复生产。该发言人表示,“极少数工厂”的生产仍可能受到影响,但目前并没有关闭计划。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天,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的地方政府相继宣布放松新冠疫情管控措施,这一迹象表明,随着2023年即将到来,更广泛的经济开放在即。北京、重庆、南京、深圳、上海和武汉等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例如,从12月5日起,深圳进入写字楼、商场和超市等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虽然每个城市的规定不同,但主要目的是逐步取消为了遏制新冠疫情传播的疫情限制措施,但学校、养老院和医院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仍然除外。我们正密切关注中国大陆疫情相关法规的变化,并将就其对中国汽车市场和我们预测结果带来的影响提供最新信息。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下一代路虎Discovery将被打造为纯电动车型

    2022年12月12日

    捷豹路虎(JLR)正寻求彻底改造Discovery车型,作为其全方位电气化计划的一部分。据Autocar援引前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Thierry Bolloré的话报道称,捷豹路虎将通过专注于提升车辆实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为这款车型开辟一个更明确的细分市场。Bolloré表示:“Discovery一直以来都是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车型,我们希望进一步突出这一点。它不仅要具备我们豪华车型的最佳特点,还要重点关注实用性和易使用性方面……我们相信,Discovery在路虎车系家族中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我们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Bollore的最新言论暗示了下一代Discovery将成为其未来几年推出新车型的关键组成部分。此举旨在全面改造路虎车型阵容以囊括电动车型;该品牌的目标是到2026年上市销售6款电动汽车。迄今为止,Discovery一直是该品牌最受欢迎的车型铭牌之一。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数据,2021年该车型的全球销量为13,880辆,同比下降20.5%,销量已连续第四年下滑。

    作者:Isha Sharma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与腾讯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

    2022年12月5日

    据Pandaily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汽车和互联网巨头腾讯日前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两家公司将在自动驾驶汽车(AV)云技术、智能驾驶地图和数字生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蔚来将与腾讯合作,共同打造一体化混合云基础设施,可以实现EB级别的自动驾驶数据存储,并支持在万亿文件规模下,100万QPS的访问效率。在地图方面,“蔚来将打造标准导航与高精导航无缝融合的创新体验,并探索基于位置服务和互联网生态的场景化智能服务网络”。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目前是中国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主要专注于高端市场。公司10月份共交付10,059辆汽车,其中ES7为2,814辆,ET7为3,050辆,ET5为1,030辆。2020年,蔚来汽车为其驾驶辅助系统NIO Pilot推出了一项新功能,称为领航辅助功能(NOP)。NOP使蔚来汽车能够在高分辨率地图覆盖的指定路线上自动执行自动变道等功能。公司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5款新车型,其中包括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竞争车型。除了2023款ES8 SUV,后续推出的新车型预计将包括至少两款全新铭牌,分别是定位在ES7之下的全新SUV和一款跨界电动汽车。到2023年6月底,新产品攻势将使蔚来汽车的产品阵容扩大到8款。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长城魏牌计划推出首款轿车

    2022年12月5日

    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魏牌计划在2023年第二季度推出首款电动轿车。近日,这款新车型的专利图片在网上曝光,显示这是一款采用复古设计的大型轿车。车身前端仍将沿用魏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设计元素,但车身尾部采用全新设计,通过四个圆形尾灯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该车预计将搭载长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宣布有关车辆规格的任何细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魏牌将在未来6个月内推出两款新车型。魏牌80将是一款E级SUV,也是魏牌系列中的旗舰车型,它将测试市场对于采用魏牌全新设计语言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其设计上的创新将有助于提振销量。魏牌当前的产品组合包含一系列城市SUV,因此这款尚未命名的新款轿车与该产品组合并不适合。过去两年,魏牌一直面临销量暴跌的困境。为了提高竞争力,魏牌调整了其车系命名体系,并在所有三款车型上推出了混动系统,但这些策略并未扭转局势。2022年1月至10月,魏牌共售出32,891辆汽车,同比下降22%。2019年,公司销量超过9.9万辆,2020年销量也达到了7.85万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首次在美国推出电动汽车,并宣布Home电气化项目

    2022年12月1日

    现代汽车于11月17日在美国2022洛杉矶车展上展出了Ioniq6和N Vision 74概念车。此外,公司还宣布了一项新计划,帮助房主与家庭电气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联系。解决方案包括家用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器和当地安装商。Ioniq6于7月首次亮相。在美国市场上,后驱版Ioniq6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340英里,四驱版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310英里,其他许多参数类似。美国消费者可通过Electrify America享受三年30分钟的免费充电。现代表示,该车利用350千瓦充电器,可以在18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美国市场还提供S版、SEL版和Limited版车型配置。现代汽车还在洛杉矶车展上展示了N Vision 74概念车。N Vision 74是一款电动汽车,不过它是一款燃料电池汽车(FCEV)而非纯电动汽车。这一概念车与此前发布的信息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旨在展示现代旗下N品牌对电气化的愿景。此外,现代汽车还宣布了与Electrum公司合作的“Hyundai Home”项目。现代表示,该项目为房主提供了一个一站式平台,供他们选择家庭电气化解决方案,并可与安装商联系。该项目目前已在美国16个州推出。现代汽车产品规划和移动战略副总裁Olabisi Boy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去年,我们在洛杉矶车展上推出了Hyundai Home的概念验证,外界对此反响非常好。Hyundai Home现在已经正式上线,并随时准备帮助客户无缝过渡到可持续生活。现代汽车致力于改变人们对交通的看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Hyundai Home体现了现代促进人类进步的企业使命,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充分的便捷出行体验和可持续生活。”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Ioniq 6是该品牌继Kona EV和Ioniq5之后在美国推出的第三款电动汽车。不过这是面向单身人士的轿车解决方案,而非面向家庭用户的多用途车方案。我们预计未来几年Ioniq6在美国的年销量将在1.4万至1.8万辆之间,要低于Ioniq 5的销量,Ioniq 5的定位是跨界多用途车(CUV),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N Vision 74概念车传达的信息是,现代在向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会放弃N品牌,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它将何时或是否会推出运动型燃料电池汽车产品。Hyundai Home解决方案让人联想到特斯拉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解决方案所能做到的事情。对特斯拉来说,汽车业务仍是其主要业务。对现代而言,通过合作伙伴以这种方式推出新能源汽车既能控制成本,又能通过提供更深入的电动体验,让品牌看起来更富有进取精神。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大众Golf电动化转型后,车型铭牌将与过去保持一致

    2022年12月1日

    据Autocar报道,即使Golf转型成为纯电动车型,大众乘用车品牌也将保留Golf的车型铭牌。大众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介绍和营销其ID系列纯电动汽车,并将ID铭牌作为其电动车型的代名词。大众推出的第一款ID车型是ID.3,它与燃油版Golf一样,是一款C级掀背车。因此,当Golf转型为纯电动车型,它理论上将与ID.3在同一细分市场展开直接竞争。尽管如此,大众乘用车品牌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äfer在洛杉矶展上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两个车型铭牌将继续保留。他说:“大众和ID之间存在联系,没有必要取消。大众有Golf和GTI等标志性的品牌。如果让这些铭牌消亡,那对我们来说太过于疯狂。我们仍然会坚持ID系列的命名逻辑,但大众标志性车型将沿用之前的名称。”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Golf是大众的标志性车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车型铭牌之一;下一代Golf将是其第八代车型,自1974年推出Mark 1以来,Golf累计销量已超过3,500万辆。Schäfer表示,未来这两个车型铭牌可以合并,Mark 8 Golf可能被命名为ID Golf。Schäfer补充道:“我们不会放弃Golf这个名字,绝不可能。”他还表示,这两个车型铭牌也可能继续共存,ID Golf并不会完全取代ID.3。不过,考虑到Golf最终将转型为纯电动汽车,两款车型在同一细分市场中如何共存仍有待观察。

    作者:Tim Urquhart Principal Analyst




    VinFast展示VF 6和VF 7电动CUV

    2022年12月1日

    越南汽车制造商VinFast于1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车展上展示了VF 6和VF 7电动跨界多用途车(CUV)的完整设计版本。该汽车制造商去年展示了这两款CUV的早期版本。这两款车型均由都灵设计工作室设计。VF 7属于中型CUV,搭载标志性前LED灯带和标志性尾灯设计。VF 6是一款紧凑型CUV,VinFast表示这款车内饰现代,车内空间宽敞,将为客户带来技术先进的电动汽车体验。该车型将配备一系列主动和被动安全功能。两款车型及电池的保修期均长达10年。车辆规格方面,VF 6轴距为107.5英寸,车长为166.9英寸,车宽为71.7英寸。两款车型均有两种电池容量可选。标准版VF 6最大功率为174马力(hp),峰值扭矩达到184磅英尺,高配版车型的最大功率为201马力。VF 7轴距为111.8英寸,车长为178.9英寸。搭载基础版电池组的VF 7最大功率为201马力,Plus版电池组的最大功率为349马力。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VinFast尚未在美国交付其首批产品VF 8和VF 9车型,公司表示这两款车的全球订单达到6.5万辆。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披露两款新车型的定价,并且也并未说明VF 6和VF 7将何时开始接受预订。我们认为,该品牌在美国的销量将增长缓慢,2025年销量将达到约2.1万辆。虽然这些车型设计成熟,但所面向的市场正日益拥挤,要从中突围必须面临巨大挑战。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Smart #3首批官图在中国亮相

    2022年11月28日

    日前有多家中国媒体发布了Smart新款纯电动汽车(BEV)的首批图片和部分规格,这款新车型已出现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的新产品目录中。图片显示,新车型将被命名为#3,车型尺寸将比Smart #1更大,整体车长为4,400毫米。最初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版本将包括一款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的Brabus性能版车型。这款顶配车型的综合输出功率为315千瓦。基础车型将搭载单电机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Smart #3预计将于2023年初在中国开始销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Smart计划基于吉利SEA电动汽车平台推出一款定位在#1之上的跨界车,来扩大其产品阵容。Smart 3将继续推动Smart品牌转型为纯电汽车品牌,对于#1而言,新车型尺寸更大,这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推出#1之前,吉利表示,其与戴姆勒的合作将推动在Smart品牌旗下打造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全新纯电动汽车产品,包括紧凑型车型和更大尺寸车型。因此,#1和#3将测试市场对新产品的反应,这些新车型与该品牌过去提供的产品截然不同。在中国市场,#3的定位将与欧拉闪电猫在定价和性能上重叠。欧拉闪电猫车长接近4.9米,市场定位要更高一些。Smart #3和闪电猫均瞄准寻求更具个性电动汽车的年轻消费者,而在这方面正是比亚迪车型所欠缺的。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随着补贴退坡,比亚迪上调新能源汽车的价格

    2022年11月28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日前宣布上调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包括旗下比亚迪和腾势两个品牌。根据比亚迪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海洋和王朝系列产品的价格将分别上调人民币2,000元(约合280美元)和6,000元,具体上调幅度视车型而定。这家汽车制造商指出,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以及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此次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比亚迪在2022年上半年两次上调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新定价方案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由于市场对比亚迪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此次调价不太可能影响比亚迪的订单增长。今年1月至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234%,达到139.7万辆。销量增长对比亚迪的财务业绩带来积极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81%,达到93.1亿元。此外,2022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毛利率同比上升5.63个百分点,至18.96%。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通用汽车更新远期计划,旨在成为电动汽车领导者

    2022年11月28日

    意义:在投资者大会上,通用汽车高层在2021年10月为投资者介绍的转型计划的基础上,提供了下一阶段工作的详细信息,并更新了关键业绩预期。我们在线上参加了此次简报会。

    展望:在2021年投资者大会上介绍了到2030年的发展战略之后,通用汽车在2022年召开的投资者大会上主要介绍了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关工作进展。与一年前的预期相比,通用汽车上调了营收和利润预期,并扩大了电池制造和资本投资的计划。尽管通用汽车在2025年电动汽车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但我们预测,包括其中国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产量在内,这一产能目标要到本十年末期才会实现。

    在投资者大会上,通用汽车高层在2021年10月为投资者介绍的转型计划的基础上,提供了下一阶段工作的详细信息,并更新了关键业绩预期。我们通过网络出席了此次简报会,并撰写了这份报道。通用汽车在2021年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其身份将从汽车制造商向平台创新者转型,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到2030年实现收入翻一番,并进一步提高利润率。通用汽车将前3年描述为投资阶段,建立奥特能平台,开发后续服务和新业务收入所需的主干。如今,通用汽车表示,其已进入第二阶段(2023年至2026年),主要是将产品推向市场并扩大规模。第三阶段将是通用汽车开始实现电动汽车(EV)项目的盈利和规模化发展,并开始从汽车软件服务中获取高利润收入。

    Source: GMC Hummer EV production / General Motors

    产品路线图:2023年和2024年推出升级款燃油车型和新款电动汽车

    Source: 2024 GMC Sierra Denali EV, GMC

    该战略的基础仍是通用汽车的未来汽车路线图,再次由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负责介绍,不过2022年投资者大会重点关注的是未来两年的发展,而一年前的投资者大会则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2021年,Reuss曾表示,通用汽车仍将在2028年提供约20款燃油车型,并在2022年推出多款升级款燃油车型。尽管这位高管提到的大多数电动汽车产品已经得到确认,并且有多款产品已经对外展示,但Reuss在投资者大会上仍然带来了一些惊喜。

    同样是在2021年,Reuss曾表示,到2028年,通用汽车半数以上的车辆铭牌将是电动汽车,但利润较高的畅销燃油车型将继续在公司的产品组合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这一具体预测没有更新,但讨论的产品将帮助通用汽车实现这一目标。2022年,Reuss还回应了外界的批评,即通用汽车为跨越多个细分市场的多个品牌推出电动汽车的策略可能过于复杂,规模较小的电动汽车组合策略可能会更有效。他表示,对通用汽车而言,提供多种产品选择有助于公司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通用汽车看到各个细分市场对电动汽车都有需求,也看到消费者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细分市场去购买电动汽车。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Paul Jacobson在回答类似问题时表示,通用汽车将尽力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Reuss指出,对燃油车型产品的改进将使公司在已占据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虽然GMC悍马电动汽车和凯迪拉克Lyriq电动汽车的产量增长相对缓慢,但Reuss表示,通过经验积累,下一代电动汽车将以更快的速度实现满负荷生产。例如,Reuss指出,通用汽车花了20个月的时间将汉特拉姆克工厂改造成生产新款电动车型的工厂,而奥赖恩镇工厂的改造过程将缩短至7至12个月。Reuss表示,同样的做法也将适用于电池制造工厂。随着洛兹敦工厂的投产运行,发布团队被部署在斯普林希尔,以确保工厂加快产能提升速度。通用汽车再次确认,到2025年,公司在北美地区的电动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全球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在北美100万辆的产能中,雪佛兰Blazer EV、雪佛兰Silverado EV、雪佛兰Equinox EV和GMC Sierra EV Denali将占到60万辆,其余北美产能将支持生产GMC悍马卡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凯迪拉克Lyriq、BrightDrop以及2025年推出的第二款凯迪拉克多用途车。

    Source: 2023 Chevrolet Trax Activ

    Reuss还提供了将于2023年和2024年升级的全球燃油车型清单,其中一些升级信息已经对外公布,另外还有一些惊喜。他介绍了面向巴西市场的雪佛兰Montana紧凑型皮卡(已对外宣布并启动),以及面向美国市场的GMC Canyon和雪佛兰Colorado(均于2022年早些时候宣布)。美国市场将迎来别克Envista(9月在中国推出)的升级版车型;虽然Reuss并未提到这款车型的具体产地,但我们推测这款车也将从中国进口,就像Envision一样。在2023年和2024年期间,C1XX平台上的3款跨界多用途车(CUV)也将进行升级,包括Reuss说更像卡车的雪佛兰Traverse;尺寸将扩大的GMC Acadia,该车型的生产将从斯普林希尔转到兰辛,以及别克Enclave,这款车采用了全新设计语言以及今年6月发布了全新别克车标。Reuss表示,新款Acadia将借鉴GMC卡车的设计元素。雪佛兰还将很快推出升级版Trax,通用汽车总裁表示,这款车将是雪佛兰多年来推出的最优秀的入门级车,并不是完全是一款SUV或轿车;Trax采用前驱设计,但整体比例更类似于一款高大的掀背车。在升级版燃油车型中,还有一款是重新改造的Equinox,Reuss表示这款车型的利润空间更大;随后还将推出的是GMC Terrain。Reuss还证实,从性能的角度来看,C8的下一个版本将让世界瞩目,它将采用卓越的工程平台打造。

    2023年仅在中国销售的燃油车型包括升级版凯迪拉克CT6轿车和别克君越;Reuss指出,君越在造型方面将汲取别克Wildcat概念车的灵感。凯迪拉克品牌在中国还将推出一款名为GT4的小型CUV;有媒体报道称,CUV的高度比传统多用途车低,比轿车高,并不完全符合两类车型的定义。不过,通用汽车通过电子邮件回复我们,该车型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中国市场还将迎来凯迪拉克XT5 SUV的升级版;随着凯迪拉克品牌在美国全面电动化,XT5或CT6在该市场已经停售。不过,在中国的XT5将展示品牌的全新造型方向。

    Reuss还介绍了2023年和2024年电动汽车的发布节奏,其中大部分信息公司此前已经对外公布过。2023年,BrightDrop Zevo面包车将在加拿大CAMI工厂生产。别克也将推出一款名为Electra的电动汽车;该产品将于2023年在中国上市,2024年在美国上市。通用汽车尚未确认这款车的具体生产地点。Silverado EV与Blazer EV一起,也将在2023年上市。Reuss指出,2023年推出Equinox EV的同时,新一代燃油版Equinox也将发布,而燃油版Blazer也将与电动版Blazer在市场上共存一段时间。在中国市场将推出别克Electra e4轿车,这是另一款计划不在美国上市销售的产品。2023年,美国市场将有两款凯迪拉克电动汽车,包括已经对外展示的Celestiq和一款全新紧凑型CUV。2024年,新款电动汽车的推出速度会保持稳定。除了已知的GMC Sierra EV外,Reuss还确认将推出一款全尺寸三排凯迪拉克电动汽车,预计定位与Escalade相仿。他表示,Celestiq积累的制造工艺经验也将用于新款大尺寸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预计将推出一款全新的电动版别克GL8和一款雪佛兰D级轿车。

    全新的经销商流程和库存管理,为通用汽车每辆车节省2,000美元

    Reuss还介绍了改进后的数字化零售流程(DRP)的亮点,并重申通用汽车的立场,即经销商是公司发展计划的核心,也是公司的优势所在。他表示,近90%的美国人居住在距离通用汽车经销商10英里范围以内,这使公司在电动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方面处于有利地位。通用汽车将利用与Tekion共同开发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线上购物,包括透明的VIN定价和购车金融方案,以及在后端流程中实现一些自动化,从而为经销商节省资金。Reuss表示,在3,200家经销商组成的通用汽车经销商网络中,80%参与了数字化零售平台,超过90%的雪佛兰经销商已经签约。

    随着DRP的推出,通用汽车将从电动汽车开始改变其销售策略。经销商将不再持有电动汽车库存,而是有现成的车辆提供试驾服务,但大多数客户的产品交付将来自区域物流中心的库存。Reuss表示,这一策略将使通用汽车能够在4天内交付新车,而竞争对手则需要6至8周。这将降低经销商的成本,尽管通用汽车需要自行承担区域物流中心的成本。通用汽车将利用经销商的数据及其对于特定地区最受欢迎的车辆类型、设备和配置的了解。预计这一过程将减少闲置或滞留库存的数量,并减少对转移这类库存的激励需求。Reuss表示,区域物流中心将储存快速周转的产品,从而缩短订单到交货的时间,降低企业库存成本。通用汽车首先将从凯迪拉克品牌开始探索这一方向。

    奥特能平台升级

    Source: Ultium, Stephanie Brinley

    通用汽车继续维持其Bolt EV电池组和首款奥特能平台电池组降价40%的目标,并预计在本十年中后期电池成本将降至每千瓦时70美元;通用汽车全球产品开发执行副总裁Doug Parks指出,由于大宗商品和材料成本方面的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仍存在一些风险,尽管通用汽车目前已签订了供应合同,并继续签订更多供应协议以降低这些风险。Jacobson还表示,通用汽车预计到2025年电池成本将降低至每千瓦时约87美元。通用汽车还表示,即使在没有《通胀削减法案》或更早的《基础设施法案》提供各种清洁能源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公司也将实现这些目标。2021年投资者大会延续到2022年的信息是:通用汽车的垂直整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通用汽车制造技术的一次合格率,并可以增加循环再利用。Parks还重点介绍了通用汽车的奥特能系统如何通过组件重用实现持续创新。如今,通用汽车在北美使用NCMA软包电池,在中国使用棱柱形电池,并在同一个奥特能系统中同时使用高镍和磷酸铁锂化学物质。对于下一代奥特能及以后的产品,通用汽车正在通过使用锂金属阳极、固体电解质和高镍阴极来提高性能,同时利用硅阳极和LFP二代化学成分来解决可负担能力方面的问题,并探索电芯直接集成在电池包的技术。这类集成可以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轻量化的车辆,可以更高效地制造和使用更少的能源。

    奥特能系统能够在比燃油汽车更简单、更高效的水平上扩展整个体系结构,由于需要开发和测试的零部件更少,这将有助于快速降低成本和加快上市速度。Parks表示,奥特能只需要目前燃油发动机和变速器组合的四分之一,开发时间可缩短95周,所需零件数量可减少25%,从而降低了制造和服务的复杂性。Parks说,电动版Silverado使用的零部件数量将比燃油车型少45%。系统的灵活性以及整体复杂性的降低,使其能够更简单地提供前轮、后轮和全轮驱动。

    通用汽车计划在短期内为美国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目前已有三家电池工厂投产,第四家工厂也将宣布计划。这四家工厂的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60吉瓦时,高于通用汽车在2021年提出的140吉瓦时 的目标。随着产能的增加,通用汽车将能够每天生产120万个电芯,足以满足100多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也足以支持通用汽车在规划期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过去几年,通用汽车也一直在努力巩固其供应链,并就必要的原材料供应达成了新协议。税收抵免新政旨在增加地区性电池组和原材料的采购,Parks表示,税收抵免政策有助于简化通用汽车的现有采购流程,并符合通用汽车的战略。在电池原材料方面,到2030年,通用汽车将直接采购高达75%的需求,并尽可能将重点放在北美地区。

    BrightDrop

    BrightDrop的负责人Travis Katz表示,该品牌有望在2023年实现10亿美元的营收,到2030年公司营收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随着2023年第一季度在CAMI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BrightDrop预计在2025年每年产量将达到约5万辆。BrightDrop预计,每辆车可为客户每年节省高达1万美元成本,可为客户节省高达7,500美元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BrightDrop的业务集中在BrightDrop Core上,这套订阅服务可提供一系列功能,帮助客户能够改善运营,降低成本,从而通过车辆经营活动产生经常性现金流。

    财务预期

    首席财务官Jacobson表示,通用汽车过去几年所做的工作将为公司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用汽车仍然致力于实现2030年的目标,实现大幅收入增长、显著利润增长、打造引人注目的车辆平台和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

    2021年10月,通用汽车曾指出,预计到2025年,其营收中将有300亿美元来自电动汽车。需求的加速以及通用汽车制造和产品开发使得通用汽车在2022年11月的活动上将2025年电动汽车营收预期上调至500亿美元,并在北美和中国各自拥有100万辆的产能。通用汽车希望通过改进化学成分、增强车辆结构、奥特能电池规模化生产、供应链编排和重用能力,将电池成本降低40%。通用汽车的系统具有灵活性,可以随着化学成分的发展而变化,并快速优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用汽车预计,到2025年,其电池产能将达到每天120万个电芯。这些电芯可以在内部互换使用,从雪佛兰Equinox EV到Silverado或悍马EV。

    虽然通用汽车并未提供2023年具体的业绩指引,但公司概述了一些假设。通用汽车预计2023年季节性调整年化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Jacobson预计车辆价格和组合将正常化;补贴收入和固定成本减少;以及通用汽车税前利润(EBT)下降。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供应链问题将继续存在,不过今年会有所缓和。Jacobson预计,2023年销量将会增加,这将推动公司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成本摊销,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大宗商品定价。虽然通用汽车表示,它可以在没有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情况下实现关键的利润率目标,但公司也希望能从新政中受益。Jacobson表示,公司预计电池成本的降低、未来电动汽车的零售模式、制造效率提高以及营收增长将提高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不过,通用汽车也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产品组合的息税前调整利润率将处于个位数的中低水平。Jacobson将通用汽车在生产三年电动汽车后,对2025年电动汽车产品组合盈利能力的预期,与特斯拉两年内在Model Y上实现盈亏平衡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Jacobson表示,到2025年,通用汽车预计公司总营收将主要来自:强劲的燃油车业务,全新的卡车产品组合将提高利润率;电动汽车在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的销量增长;征服美国沿海地区的购车者,新款电动汽车有望在这些地区实现盈利;软件和汽车生态系统的收入也开始增加。预计到2025年,通用汽车的营收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2,250亿美元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还将资本支出预期提高至每年110亿至130亿美元,高于此前宣布的每年90亿至10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增加的资本支出将进一步支持电动汽车布局的扩大,降低复杂性,缩短开发时间,与燃油车型相比,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数量减少约25%,并通过规模化实现成本摊销。通用公司目前还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下半年生产40万辆电动汽车,到2025年,公司在北美地区的电动汽车年产能将达到100万辆。通用汽车预计,到2025年,通用汽车北美地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将在8%至10%之间。第二阶段(2022年至2026年)预计利润率将保持稳定,不过通用汽车预计,随着BrightDrop、Cruise和软件收入的进一步巩固,2025年后利润率将逐步提高。通用汽车曾在2021年投资者大会上表示,预计2030年的利润率将在12%至14%之间,并将持续维持这一水平;2022年投资者大会上并没有提供对这一预期的更新。由于公司目前仍在外采购电池,正在投资的电池制造将增加未来的电池产能,因此当下电动汽车的利润率面临挑战;短期内,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包括北美第四家电池工厂在内,通用汽车预计2025年的电池产能将达到160吉瓦时,高于2021年提出的140吉瓦时的目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2021年投资者大会上介绍了到2030年的发展战略之后,通用汽车在2022年召开的投资者大会上主要介绍了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关工作进展。与一年前的预期相比,通用汽车上调了营收和利润预期,并扩大了电池制造和资本投资的计划。尽管通用汽车在2025年电动汽车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但我们预测,包括其中国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产量在内,这一产能目标要到本十年末期才会实现。

    通用汽车还更新了2022年的业绩指引。公司预计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将增加到100亿至110亿美元(之前预期为70亿至90亿美元)。通用汽车将全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调高至135亿美元至145亿美元,此前的预期为13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在问答环节中,Jacobson还指出,在2023年及以后,如果降低一些预期,公司仍有信心为其资本支出计划提供资金。Jacobson强调,尽管对此有信心,但外部形势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公司必须保持快速反应的敏捷性。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表示:“通用汽车在电动汽车销量方面能够实现强劲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多年来在研发、设计、工程、制造、供应链以及行业领先的电动汽车客户体验等全方位的投资。多品牌、跨市场、广定价的电动汽车战略助力我们实现营收及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我们相信奥特能平台和垂直整合也将在不断提升电池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奇瑞考虑在2025年后进军英国市场

    2022年11月21日

    据Autocar报道,奇瑞可能在2025年后进军英国市场。据报道,奇瑞国际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张升山告诉澳大利亚媒体,重返澳大利亚市场激发了进军英国市场的渴望。他还补充道:“我们正在为面向英国市场的产品研发做准备,因为这个市场的电气化速度非常快。”他在谈到澳大利亚市场时表示:“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市场,这里的监管与欧盟类似。因此,澳大利亚对于我们进军英国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测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张升山在奇瑞准备时隔7年后重返澳大利亚之际,向媒体发表了上述讲话。奇瑞将首先在澳大利亚推出Omoda 5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款车最初将配备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随后将配备更强大的1.6升汽油发动机,并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不过,Carexpert.com.au表示,该车型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或是纯电动汽车中选择一款,不会两者都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奇瑞还将扩大其在澳大利亚的业务范围,2023年下半年,奇瑞将在澳大利亚推出瑞虎7 Pro和瑞虎8 Pro。澳大利亚不仅为奇瑞提供了可以在英国和欧盟(EU)销售汽车的试验市场,同时还提供了右舵驾驶的测试市场,比如英国和爱尔兰。尽管奇瑞进军英国还有一段路要走,据Autocar表示,奇瑞的产品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能通过DR Motor品牌进军欧盟,该品牌在意大利销售更换商标的奇瑞车型。最近的数据显示,奇瑞正进一步打入市场,意大利外国汽车生产商代表联盟UNRAE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奇瑞销量增长近两倍,占据2.3%的市场份额,成为意大利第17大畅销品牌,这使其超越了斯柯达、日产和阿尔法·罗密欧。




    通用汽车在中国大陆推出别克世纪,并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高端进口车型

    2022年11月18日

    意义:通用汽车日前在中国大陆推出了别克世纪多用途汽车(MPV)。这款豪华MPV也被通用汽车称为“大型科技豪华MPV”,旨在吸引中国大陆新一代商业精英和富裕消费者。

    展望:我们预计,2022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大陆的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13%,至240万辆,到2023年将进一步下降4%,至230万辆。

    通用汽车(GM)日前在中国大陆推出了别克世纪多用途汽车(MPV)。新车型长5,230毫米,宽1,980毫米,高1,867毫米,轴距3,130毫米。这款豪华MPV也被通用汽车称为“大型科技豪华MPV”,旨在吸引中国大陆新一代商业精英和富裕消费者。为了将别克世纪从GL8 MPV区分开来,别克在别克世纪上引入了新的设计元素,大尺寸梯形格栅和高位L形前大灯组,赋予这款车型更醒目的前脸设计。在座舱内,别克世纪也提供众多高级功能以吸引热衷科技的高端MPV消费者。幕墙上的滑动屏幕安装了集成摄像系统,可让乘客了解前座舱和路况。座舱通话系统支持前后舱乘员之间的即时语音聊天。只需轻轻一按触控面板,智能屏幕就会升降。这款车型还配有一个星空车顶,在绒面革内衬上集成了366颗LED光源和162个闪光灯,用于展示流星划过的动态效果。在六座版车型中,第二排座椅搭配一个双向滑轨。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可调节独立座椅可以方便地进入后部座舱,支持多达七种座椅配置,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场景,如睡眠、放松和空间最大化。高级座椅包括加热、通风和10点式按摩功能,以及可调节的腿托和脚踏。

    别克世纪也是首款搭载2枚支持5G技术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别克MPV,可实现平稳运行和快速数据传输。这款车型的座舱系统配备一个30英寸曲面显示屏,分辨率高达6K。这块高分辨率屏可以向驾驶员提供有关车辆速度、设置和导航的信息。四座版车型中的第二排座椅还配备了8英寸的扶手触摸屏,乘客可以控制从幕墙系统、星空车顶到环境照明、空调和窗帘在内的各种车辆功能。三款车型的售价从人民币52.99万元(约合73,370美元)至人民币68.99万元。在另一份声明中,通用汽车宣布凯迪拉克Celestiq电动汽车将成为其高端进口汽车业务平台道朗格推出的首款车型。在11月5日于上海开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Celestiq首次在中国大陆亮相。该车型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台上展出,同台展出的还有GMC悍马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雪佛兰克尔维特Z06。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通用汽车希望通过更新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的产品阵容,来提振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别克今年6月推出了全新品牌标志,并宣布了推出别克世纪和基于Ultium平台的Electra-X电动汽车的计划。这两款车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均采用通用最新的汽车技术,以帮助别克在中国大陆乘用车市场保持竞争力。别克世纪凭借其丰富的科技含量和高级功能,将会对商务型MPV购车者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包括红旗HQ9、腾势D9和新推出的极氪009。在电动汽车市场,别克预计将在2022年推出量产版Electra-X。这款车型将成为首款配备Super Cruis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别克车型。该系统目前只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凯迪拉克车型上搭载。通用汽车还在中国大陆推出了高端进口车业务平台部门道朗格,以进军中国蓬勃发展的高端汽车市场。道朗格将允许客户购买凯迪拉克Celestiq、雪佛兰克尔维特Z06和GMC悍马EV SUV等高端车型。尽管这些车型对通用汽车的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并有助于加强品牌与精英客户的联系,但这些车型都是小众产品。随着中国市场从遏制新冠疫情复苏而封锁造成的中断中复苏,通用汽车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创下了2022年最佳的季度销售表现。我们预计,2022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大陆的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13%,至240万辆,到2023年将进一步下降4%,至230万辆。




    吉利商用车子公司远程汽车推出L4级自动驾驶卡车,计划利用轻型货车进军欧洲市场

    2022年11月18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新能源商用车(CV)子公司远程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款L4级自动驾驶卡车。远程星瀚H无座舱重卡基于公司去年推出的重型卡车远程星瀚H打造。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远程星瀚H的测试运营将于2023年在国内特定的港口开始。远程汽车还推出了一款名为远程超级VAN的轻型商用货车。该车型基于吉利多用途架构(GMA)打造。GMA拥有智能双冗余线控模块化架构,可以实现车身和底盘之间的完全解耦,从而实现更好的整车系统集成。远程汽车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进行超级VAN试用,并在2024年开始量产。这家商用车企业已经看到了超级VAN进入欧洲和南亚等市场的潜力。据远程汽车首席执行官范现军表示,远程汽车的目标是通过超级VAN成为欧洲三大电动货车供应商之一。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远程汽车10月底已经完成了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3亿美元。这些资金将帮助企业继续推进其计划,向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电动商用车。超级VAN最初将搭载电动动力系统;不过,范现军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由于其灵活的电动汽车(EV)平台和线控驾驶技术,这款车型也可以转变为混动露营车、冷藏货车或皮卡。在远程汽车的下一步发展计划中,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出口将这些车型推向全球市场。远程汽车还暗示,有可能在海外建立组装工厂,但现阶段尚不清楚其在海外投资建厂计划的细节。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集度汽车发布了ROBO-01电动汽车的初始规格

    2022年11月7日

    由中国科技巨头百度投资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集度汽车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ROBO-01的初始规格。集度汽车尚未公布新车型的尺寸参数;不过,ROBO-01的尺寸与蔚来ES6相仿。ROBO-01搭载双电机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400千瓦。集度汽车表示,该车型搭载的100千瓦时电池组由宁德时代提供,在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工况(CLTC)下,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ROBO-01保留了概念车上的大部分设计元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座舱特征是U型轭式方向盘。仪表盘搭载了35.6英寸6K超清全数字显示屏。尽管显示屏尺寸很大,但该屏幕采用一体化大屏设计。ROBO-01的量产车型将是业内首个采用高通第四代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产品,该平台将采用8295芯片。凭借这一最新系统,集度汽车将向市场推出多个新的智能座舱功能,比如不依赖网络信号的离线语音助手系统,以及融合视觉感知和唇语捕捉的多模态人机交互功能。ROBO-01驾驶辅助系统由英伟达双Orin X芯片驱动。公司表示,该系统支持点到点自动驾驶,由31个车外传感器支持,其中包括两个激光雷达。可供预订的ROBO-01初始版本是探月版,价格为人民币39.98万元(约合55,180美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集度汽车表示,市场对ROBO-01探月版的反应超出了预期。因此公司表示,不会像之前宣布的那样,将这款车型的产量限制在1,000辆。本周早些时候,集度宣布其首台验证样车已从吉利汽车研究院试制中心正式下线。公司还证实,已经在上海开启ROBO-01自动驾驶系统测试,为今后在量产车型上推出该系统做准备。该车型将由吉利位于中国宁波的工厂生产,预计于2023年开启交付。ROBO-01初始版本已经凭借其鲜明特色帮助集度汽车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轰动。其中包括与特斯拉Model S类似的轭式方向盘,太空舱级别的零重力座椅,以及大胆的用按钮开门系统取代所有传统车门把手。百度是集度的母公司之一,因此集度与百度关系密切,基本上可以将集度汽车视为百度的汽车制造部门。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对集度汽车的投资预计将推动百度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座舱系统在集度新车型上的应用。就这一点而言,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将会有相当大的机会在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长城推出欧拉品牌全新电动轿车,旨在与比亚迪海豹竞争

    2022年11月7日

    意义:欧拉闪电猫是长城汽车在欧拉品牌下推出的第六款产品。在今年早些时候对欧拉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后,长城汽车自2月以来已停止了两款小型欧拉电动汽车欧拉白猫和欧拉黑猫的生产,转而专注于生产价格更高的纯电动汽车。

    展望:这款新车型的规格和定价将欧拉闪电猫置于与比亚迪海豹定位相同的细分市场,不过考虑到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比亚迪海豹毫无疑问会比闪电猫更受欢迎。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欧拉闪电猫电动汽车。这款新车型是一款中型电动轿车,尺寸与比亚迪海豹类似。闪电猫车长4,871毫米,车宽1,862毫米,车高1,500毫米,轴距达到2,870毫米。

    欧拉闪电猫有两种动力系统可供选择:单电机前驱及双电机四驱。公司表示,根据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工况(CLTC),搭载63.87千瓦时电池组闪电猫在前驱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555公里。如果搭载容量更大的83.49千瓦时电池组,可使该车型在CLTC下的续航里程达到705公里。双电机动力系统仅搭载于性能版车型,该车型配备83.49千瓦时电池,可提供600公里的续航里程。长城汽车表示,得益于两款电动车型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00千瓦,性能版闪电猫电动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3秒。

    闪电猫电动汽车标配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全系车型均搭载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交通拥堵辅助和变道辅助等功能。性能版车型还搭载Ora-Pilot 3.0系统,该系统提供额外驾驶辅助功能,可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实现导航自动驾驶。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欧拉闪电猫是长城汽车在欧拉品牌下推出的第六款产品。在今年早些时候对欧拉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后,长城汽车自2月以来已停止了两款小型欧拉电动汽车欧拉白猫和欧拉黑猫的生产,转而专注于生产价格更高的纯电动汽车(BEV)。随着产品战略的转变,欧拉相继推出了价格更高的好猫EV以及尺寸更大,专为吸引女性购车者而开发的芭蕾猫车型。从这个意义上说,闪电猫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以进一步提高欧拉车型的销量。上月,欧拉品牌销量为7,605辆,同比下降41%。2022年前9个月,欧拉品牌累计销量与2021年同期持平。

    这款新车型的规格和定价将欧拉闪电猫置于与比亚迪海豹定位相同的细分市场,不过考虑到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比亚迪海豹毫无疑问会比闪电猫更受欢迎。闪电猫也将面对日益拥挤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预测,2022年中国大陆D级电动轿车的产量将超过92.7万辆,较2021年增长53%。预计到2023年,D级电动轿车的产量将增长38%,达到128万辆。近期在电动轿车市场推出的车型包括零跑C01、长安深蓝SL03、蔚来ET5和丰田bZ4X。此外,初创电动汽车品牌合创汽车预计将在今年开始交付其A06电动轿车。




    上汽投资的智己汽车将推出高性能版L7电动轿车

    2022年10月31日

    意义:上汽集团投资的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智己汽车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高性能版L7电动轿车。

    展望:我们目前预计,智己旗下车型的产量在2022年将达到6,000辆左右,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至3.1万辆。这一增长将得益于3款新车型的推出:LS7 E级电动SUV和两款D级电动汽车。

    上汽集团投资的高端电动汽车(EV)制造商智己汽车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高性能版L7电动轿车。这款新车型将被命名为L7 Snake Performance,将由智己汽车高性能运动部门打造。这家汽车制造商发布的预告图表明,新车型将采用特殊的外观设计包,以展示其运动风格。除了外观升级外,智己汽车还打算为这款顶级车型带来更显著的变化,包括高性能制动系统、高性能运动悬挂以及轻量化锻造轮毂等进阶高性能驾控套件。智己汽车尚未公布L7 Snake Performance的规格和定价,但公司表示,新车型将在年内上市。市场上在售的L7已经是一款动力强大的车辆,最大输出功率为425千瓦,扭矩为725牛米。由于采用了双电机动力系统,L7百公里加速只需3.87秒。其最接近的竞争车型蔚来ET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8秒。这两款互为竞争对手的E级高端车型车身长度均超5米。不过,考虑到ET7作为蔚来车型阵容中畅销车型的定位,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不太可能在近期推出ET7的高性能版本。因此,L7 Snake Performance给高性能汽车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期待,因为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具有类似性能水平的纯电动汽车可供选择。智己L7目前推出Dynamic和Pro两个版本。这两款车型均搭载93千瓦时电池组,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615公里。L7 Dynamic版起售价为人民币368,800元(约合51,238美元),Pro版起价为人民币408,800元。上汽集团最新销售报告显示,9月份L7的交付量为1,019辆,7月至9月累计交付量总计为3,077辆。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智己品牌的首款车型,L7凭借其对车辆性能的关注,在中国大尺寸电动轿车市场上独树一帜。据智己汽车称,这款车型的底盘和悬挂系统由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调试,该公司为顶级赛车和阿斯顿·马丁、路特斯和捷豹等高端性能品牌提供工程服务。通过聘请专业工程团队对L7进行开发,智己汽车为市场带来了一款以性能为导向的车型,并且在操控和驾驶性能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这些因素将帮助这个年轻汽车品牌塑造一个独特形象,以吸引那些关注高性能燃油汽车的购车者前往其展厅。上汽集团目前是智己汽车的最大投资者,这一紧密联系使智己本质上作为上汽集团旗下一个品牌,使其能够利用上汽集团的各种资源。L7由上汽集团临港工厂生产,该工厂也将负责智己汽车未来车型的生产。我们目前预计,智己旗下车型的产量在2022年将达到6,000辆左右,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至3.1万辆。这一增长将得益于3款新车型的推出:LS7 E级电动SUV和两款D级电动汽车。




    小鹏汽车将于2023年在G9上搭载增强版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计划开启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试点测试

    2022年10月31日

    意义:10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其年度活动小鹏科技日上宣布了汽车自动化领域的多项技术改进措施。

    展望:小鹏汽车将把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重点放在城市场景的驾驶辅助上。在G9搭载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之前,小鹏汽车已在P5车型上推出了针对城市驾驶的基于激光雷达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CC-L)。

    10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其年度活动小鹏科技日上宣布了汽车自动化领域的多项技术改进措施。小鹏汽车在会上介绍了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新功能,以及将第二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从有限的驾驶场景扩展到全场景的时间表。XNGP是小鹏自主导航驾驶的缩写,于今年9月在G9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首次亮相。XNGP系统将小鹏汽车现有的面向高速、城市和停车场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最终,XNGP系统将有助于小鹏汽车实现其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一家为电动汽车提供全场景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制造商的目标。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类似,小鹏汽车计划分阶段推出XNGP,并表示该系统很快就能在无高精地图的情况下运行。

    在G9上,除了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记忆停车,XNGP系统将能够识别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小鹏汽车表示,面向城市驾驶的增强功能将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并覆盖所有无高精地图的城市。该汽车制造商表示,其城市自主导航驾驶系统将于2023年上半年在广州、深圳和上海投入使用。2023年下半年,G9在未绘图的城市将开放面向城市驾驶场景的自动车辆功能,包括自动变道、超车和十字路口左右转弯。公司表示,到2024年,XNGP将具备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可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P5和P7电动轿车将于今年开始搭载城市自主导航驾驶系统。根据electrek的一篇报道,小鹏汽车表示XNGP由全新一代基于神经网络的感知架构XNet提供支持。据报道,XNet支持无监督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训练模型的快速迭代,以帮助解决罕见的极端情况。

    与此同时,在科技日活动上,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表示,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正在中国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络。本月早些时候,G9成为国内首款通过中国政府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的在售量产车。吴新宙表示,公司计划明年或2024年在广州开始对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进行试点测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将把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重点放在城市场景的驾驶辅助上。在G9搭载XNGP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之前,小鹏汽车已在P5车型上推出了针对城市驾驶的基于激光雷达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CC-L)。P5搭载的Xpilot ADAS功能使驾驶员能够在更复杂的驾驶环境中使用自主导航驾驶(NGP)系统,尽管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下仍然需要在驾驶员的监督下驾驶。10月17日,小鹏汽车通过无线升级向P5发布了城市自主导航驾驶系统。与标准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相比,基于激光雷达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城市自主导航驾驶系统都被认为是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工具,因为这些功能将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场景从高速公路和高架道路扩展到了整个城市环境。

    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自动化系统部署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斯拉的增强型自动驾驶系统目前无法覆盖中国的城市驾驶场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正寻求在其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蔚来自动驾驶(NAD)中推出面向城市驾驶的自动化功能。蔚来汽车将首先在其基于NT2.0技术平台打造的车型上安装蔚来自动驾驶系统,包括ET7电动轿车和ES7电动SUV。




    大众持股60%与地平线机器人成立自动驾驶合资公司

    2022年10月24日

    意义:大众汽车将投资24亿欧元(约合23亿美元)与地平线机器人合作,以加强其在中国的技术布局。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还将成立一家自动驾驶汽车(AV)合资企业(JV),大众子公司CARIAD将持有该公司60%的多数股权。大众将与地平线机器人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个功能,以节省成本并降低能耗。

    展望:大众已将其所有软件工作整合到一个部门CARIAD,该部门将助力在2025年推出预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乘用车。大众已经在中国开展了相关研发工作,但这是其第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合资企业。在此之前,CARIAD成立了中国子公司,旨在推动面向中国市场软件产品开发。考虑到大众此前与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和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已有供应关系,与地平线机器人的合作意味着大众汽车现在在北美、欧洲和中国等各个关键汽车市场都部署了一家供应商。

    根据大众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其全资汽车软件公司CARIAD日前与中国人工智能(AI)芯片研发企业地平线机器人达成合作。大众汽车将投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机器人合作,以加强其在中国的技术布局。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还将成立一家自动驾驶汽车合资企业,CARIAD将持有该公司60%的多数股权。这笔交易预计将于明年完成,交易还需要合作各方最终签署协议并获得相关政府机构批准。大众汽车中国董事会成员Ralf Brandstätter表示:“与地平线机器人的合作是我们战略的核心基石,这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在中国这一全球重要汽车市场的业务活动。本土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我们在中国市场更多的自主权,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在日益变化的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开发包括全套软件和硬件堆栈在内的先进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快、更始终如一地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与地平线机器人的合作将使大众汽车加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开发,作为我们NEW AUTO战略的一部分,并推动我们在中国业务的重新定位。”

    大众将与地平线机器人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个功能,以节省成本并降低能耗。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博士表示:“地平线机器人以创造更安全和更美好生活为使命,致力于通过集成计算解决方案赋能智能汽车。作为中国自动驾驶计算解决方案商业化和量产化的领先公司之一,我们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CARIAD合作,为智能汽车用户开发下一代技术。我们相信,我们的软件和硬件集成解决方案将继续使地平线机器人成为国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首选合作伙伴。”完全集成的软件/硬件技术将为大众在中国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打造。CARIAD首席执行官Dirk Hilgenberg表示:“作为大众集团的全球汽车软件和技术中心,CARIAD是助力集团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力量。通过与地平线机器人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投资,我们将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和现代化方面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我们的目标是为集团和股东在中国创造符合增长预期的长期价值。”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已将其所有软件工作整合到一个部门CARIAD,该部门将助力在2025年推出预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乘用车。大众已经在中国开展了相关研发工作,但这是其第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合资企业。在此之前,CARIAD成立了中国子公司,旨在推动面向中国市场软件产品开发。中国是大众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占其总销量的40%左右。由于难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偏好(特别是在数字化功能方面),这家汽车制造商去年在中国的销量有所下降。大众正寻求提高其软件能力,并于今年早些时候与华为等多家中国科技公司进行了接触,试图在当地建立合作关系,为其电动汽车带来具有竞争力的软件技术。最近,CARIAD也面临要加快软件开发的压力,据报道,软件开发延迟也是大众集团最近宣布管理层变动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大众此前与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和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已有供应关系,与地平线机器人的合作意味着大众汽车现在在北美、欧洲和中国等各个关键汽车市场都部署了一家供应商。这一进展也与大众最新战略NEW AUTO的目标一致。根据该战略,大众的目标是转型为一家专注于强大品牌和全球技术平台的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企业。今年早些时候,CARIAD与博世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为消费汽车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地平线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开发方面与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如理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和奇瑞汽车。它的投资者包括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以及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地平线机器人征程5芯片具有每秒96万亿次的算力,可以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




    蔚来汽车与采埃孚签署线控转向产品开发战略协议

    2022年10月24日

    10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与德国汽车行业供应商采埃孚(ZF)在德国慕尼黑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线控转向产品。采埃孚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采埃孚首次与车企客户在亚太区开展线控转向业务合作,同时也标志着双方将共同促进自动驾驶和电气化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变革和发展。”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采埃孚是汽车行业线控技术的领先供应商。通过与蔚来汽车的合作,蔚来汽车将在其新车型上搭载采埃孚最新的线控转向系统,使蔚来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得以持续改进。此次合作还将对采埃孚在亚洲扩大此类系统的应用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电动汽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在亚洲的部署,推动市场对允许电子系统控制转向和刹车的线控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采埃孚表示,安装线控转向系统还将减少同款左舵版和右舵版乘用车型所需的组装工作量。线控转向还支持创新的方向盘设计,允许方向盘完全折叠或推到一侧。蔚来汽车目前是中国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主要专注于高端汽车市场。今年1月至9月,蔚来汽车共销售82,434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4%。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2022年巴黎车展:本土品牌纷纷亮相,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

    2022年10月17日

    意义:巴黎车展于本周开幕,国内汽车品牌将纷纷亮相,其中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首次在欧洲市场亮相。

    展望:巴黎车展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取消后重新启幕。不过,核心车展似乎是昔日的翻版,很少有其他汽车制造商预计出席核心车展或范围更广的巴黎汽车周。考虑到参展成本以及汽车制造商展示其新产品的其他途径,一些车展在疫情中断之前就已受到冷落,这也反映出车展活动在重新赢得车企信任方面面临着挑战。

    法国巴黎车展于10月17日向媒体开放,将于10月18日至23日面向普通观众开放。与以往一样,法国本土品牌将纷纷亮相,同时也有一些车企正在进军欧洲市场。

    雷诺


    Renault R5 Turbo 3E

    雷诺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都将在车展上亮相。作为集团展示的一部分,核心雷诺品牌将展示对其经典雷诺4车型的现代重新诠释,并准备在2025年推出一款受该车型启发的纯电动汽车(BEV)。这款概念车据称是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它也是为了庆祝4L Trophy赛事25周年而推出,4L Trophy是一项驾驶经典雷诺4车型穿越沙漠,以为孩子们筹集学习用品的赛事。雷诺R5 Turbo 3E灵感来自经典雷诺5 Turbo 2改款,也反映出雷诺品牌计划在未来几年利用其经典产品阵容以及纪念雷诺5车型诞生50周年。这款概念车专为在赛道上漂移设计,并且得益于其强大的纯电动动力系统。雷诺Kangoo E-Tech Electric和基于其打造的Hippie Caviar Motel也将首次公开亮相。雷诺还将展示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Scenic Vision概念车,并预告另一款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

    达契亚将在巴黎车展上展示其新的视觉形象,以整个系列的达契亚Link标志为象征。公司还将展示其Manifesto 概念车,据称这款车也体现了品牌打造“必备、炫酷、坚固、实惠、环保汽车”的愿景,这款轻量化车型,非常紧凑、十分灵活,专为户外越野环境设计。主要特点包括可拆卸单体式前大灯和无气轮胎。达契亚还展示了YouClip配件接口和采用20%回收塑料制成的材料Starkle,带有斑点外观,这两个设计都将首次应用于下一代Duster。其他在展台上展出的新车还包括Jogger改款车型,其特点是搭载了该品牌首个混动系统,该车型将于2023年上半年上市销售,此外还展出了一款高规格的Duster “Mat Edition”车型。


    Alpine A110 R

    阿尔派跑车品牌不仅将在车展上展示面向赛道竞技的A110 R车型,还将展示Alpenglow概念车。后者的细节在10月13日线上预告会上公布,据称这款车展示了“阿尔派对其前沿产品和赛车运动的战略愿景”。

    雷诺集团旗下移动出行品牌Mobilize将展示其纯电动双座四轮车。该车专为汽车共享业务设计,也计划面向私人客户车辆订购业务。该车配有一前一后两个座椅设计,并搭载一个灵感来自音箱的仪表盘。在乘员安全性方面也考虑了安全气囊设计。Mobilize业务的其他方面也将在车展上进行展示,如其计划建造的快速充电网络;具有联网和双向充电能力的家用PowerBox;基于Mobilize豪华轿车的网约车司机解决方案;以及Solo概念车。

    Stellantis


    Peugeot 408

    Stellantis旗下多个品牌也将在巴黎车展上亮相。标致计划2023年在欧洲销售其所有车辆的电动版车型,因此该品牌将在车展上大规模展出。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新款408将作为此次车展的主力在车展上首次公开亮相。标致还将展示搭载升级后纯电动力系统的e-208升级款车型。同时展出的还有与e-208共用动力系统的新款e-308,以及3008和5008全新混动改款车型。此外,标致e-Streetzone电动滑板车也将首次亮相,这突显出该品牌电动产品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


    Jeep Avenger

    DS Automobiles表示,计划在车展上展示其DS 3,这是此前名为DS 3 Crossback的升级版车型。此外,还将展示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升级版DS 7以及全系升级的DS 4。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软件控制的改进,DS 4 E-Tense 225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提高了13%,达到62公里。在车展上,DS 9 Opera Premiere也将首次展示其专属内饰设计。

    吉普也将利用此次车展展示该品牌在欧洲的电气化扩张。即将推出的专为欧洲市场开发的纯电动版Avenger将首次公开亮相,这款车的目标续航里程为400公里。另外,吉普还将通过Grand Cherokee扩大其4xe混动产品阵容。

    中国车企扩张

    希望扩大在欧洲市场影响力的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参加巴黎车展。比亚迪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参加本届车展,并计划于年底前向欧洲交付其首批汽车。此次将展示Atto 3紧凑型跨界车、唐中型跨界车和汉中型轿车。根据巴黎车展官网消息,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和魏派品牌也将出席此次车展。Automotive News Europe(ANE)表示,除了展出欧拉好猫外,高管们还将详细介绍欧拉和魏派品牌在欧洲的扩张计划。

    其他汽车制造商

    其他已经确认参加巴黎车展的品牌包括越南汽车制造商Vinfast,将展示四款纯电动汽车。分别是B级SUV VF 6和C级SUV VF 7,以及尺寸较大的D级SUV VF 8和E级SUV VF 9。同时,Fisker将推出新款高规格改款Ocean SUV。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将利用范围更广的巴黎汽车周发布梅赛德斯EQE纯电动SUV。该集团选择10月16日在距离市中心更近的罗丹美术馆举行发布会,而并非在巴黎车展的主要举办地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巴黎车展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取消后重新启幕。不过,本届核心车展似乎是昔日的翻版,会场很少,参加车展或范围更广的巴黎汽车周的车企或品牌也相对较少。也许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本土品牌雪铁龙,尽管该品牌已开始品牌重塑,并在最近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纯电概念车Oli,但并没有计划参加本次车展。此外,像大众集团这样在全球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不会出席。考虑到参展涉及的巨大成本以及汽车制造商展示其新产品的其他途径,一些车展在疫情中断之前就已受到冷落,这也反映出车展活动在重新赢得车企信任方面面临着挑战。事实上,尽管巴黎车展本周开幕,保时捷于10月12日的线上活动上展示其新款跨界车,而沃尔沃汽车将在下个月展示其EX90。宝马在今天也发布了M2。而在过去,这三家汽车制造商都会选择参与巴黎车展这样的传统车展。

    作者:Ian Fletcher Principal Analyst




    蔚来汽车开始在中国向客户交付ET5电动轿车

    2022年10月17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已开始在中国向客户交付ET5。由于ET5的订单大量积压,蔚来汽车已通知感兴趣的客户,在10月9日之后新下的ET5订单极有可能在2023年完成交付。由于中央政府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底终止,漫长的等待时间意味着,明年交付ET5的客户将不再获得政府购车补贴。根据2022年补贴政策,搭载75千瓦时电池组的标准续航版ET5可获得11,340元(约合1,593美元)的补贴,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的长续航版车型可获得12,600元的补贴。不过,包括ET5在内的纯电动汽车在2023年底之前仍将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正依靠ET5扩大其销量和生产规模,尽管蔚来汽车合肥新桥工厂对这款新车型的初期增产将拖累其交货速度。与售价更昂贵的E级轿车ET7相比,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步取消对ET5的影响有限。ET5对电动轿车消费者的吸引力要更大,尤其是那些寻求特斯拉Model 3替代车型的购车者。蔚来汽车预计ET5在国内的销量将在一年内赶上宝马3系。宝马刚刚开始在中国销售搭载宝马iDrive 8系统的2023款车型。标准续航版ET5的起售价为人民币32.8万元,长续航版ET5的起售价为人民币38.6万元。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汽推出飞凡品牌旗下首款换电版电动汽车

    2022年10月10日

    意义:9月27日,上汽集团推出了旗下首款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动汽车。这款名为飞凡R7的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是上汽旗下子公司飞凡汽车推出的最新车型。

    展望:随着上汽合资企业捷能扩大其换电网络,上汽集团将通过集团旗下品牌推出换电版电动车型,包括两款新的轿车。飞凡汽车预计将于2023年在上海临港工厂开始生产两款新的纯电动轿车。


    Source: SAIC

    9月27日,上汽集团推出了旗下首款采用换电技术的纯电动汽车(BEV)。这款名为飞凡R7的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是上汽旗下子公司飞凡汽车推出的最新车型。R7车长4,900毫米,轴距为2,950毫米。

    由于定位面向高端市场,飞凡R7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将包括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C6。R7有3种续航里程长度和3种动力总成配置可选。该公司表示,电池容量为77千瓦时的标准版车型在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工况(CLTC)下的续航里程为551公里。90千瓦时的长续航版车型续航里程为642公里。性能版车型是唯一一款采用双电机配置的车型,在采用相同90千瓦时电池的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6公里。该公司表示,这款性能版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上汽表示,飞凡品牌在国内的换电站只需2分半钟就可以完成R7电池的更换。

    R7座舱配备了一个超级屏幕,由三块独立显示屏组成:一个10.25英寸显示屏供驾驶员使用,一个15英寸的AMOLED超清中控屏,以及一个12.3英寸的信息娱乐屏幕供前排乘客使用。前排乘客可以通过内置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的第三方应用访问各种影音娱乐内容。该系统还支持通过蓝牙耳机连接,从而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R7的智能座舱采用高通骁龙8155微芯片,配备华为赋能的AR-HUD(平视显示器)系统。

    R7配备了一个4D成像雷达和12个摄像头来监控车辆周围的环境。上汽集团表示,得益于R7的硬件系统,R7上搭载的Rising Pilot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供一系列L2级自动化车辆功能,如自动巡航控制、车道保持和自动变道等。Rising Pilot系统还可以扩展到包括车辆召唤、记忆泊车以及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驾驶环境的导航自动驾驶。R7的售价范围在30.25万元(约合41,970美元)至36.95万元之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正与中国油气生产商中石油、中石化以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合作建设换电网络。由上述四家公司和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在国内运营,将为R7及采用上汽技术的未来车型提供换电服务。从上海嘉定区的首个换电站开始,捷能计划到2022年底在中国开设40个服务站,到2023年将网络扩大至300个。这些服务站将为客户提供换电服务,并将配备快速充电桩。由于捷能刚开始构建其充电网络,早期购买R7的消费者仍将主要依赖公共快充站或家用充电器为车辆充电。不过,R7采用的换电技术仍将给消费者带来其他好处,该技术的应用使R7有资格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12,600元。对于选择租赁电池的客户,R7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仅为人民币20.99万元,相比之下,长续航版直接购买的补贴后售价为人民币30.99万元。容量为90千瓦时电池租赁费用为人民币1,560元/月,容量较小的77千瓦时的电池租赁费用为人民币1,260元/月。

    随着捷能扩大其换电网络,预计上汽集团将通过集团旗下品牌推出更多新的换电版电动车型。飞凡汽车预计将在上汽集团上海临港工厂开始生产两款新的纯电动轿车。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透露这两款新车型是否将采用换电设计。

    作者:Abby Chun Tu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自游家将于本周推出首款量产车型

    2022年10月10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初创企业牛创新能源宣布,已于10月8日向客户销售其首款量产车型——自游家NV。公司还在这一天公布该车型的价格和预售活动条款。自游家NV是一款D级纯电动SUV,车长4,915毫米,宽1,962mm,高1,755毫米,轴距为2,910毫米。除了纯电动版之外,它还将推出增程版车型,配备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1,257公里。纯电动车型中标准版续航里程为440公里,长续航版的续航里程为560公里,两种动力系统都基于基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Gemini动力模块系统打造。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牛创新能源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自游家打响了这个计划的第一炮。然而,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公司需要与众多老牌车企和其他初创企业展开竞争。牛创新能源由知名电动车企业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创办。我们预测这个初创品牌的销量增长将非常缓慢,在本周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后,销量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11,485辆的峰值。

    作者:Tim Urquhart Senior Analyst




    小鹏汽车推出G9 SUV,推动电池供应多元化

    2022年10月3日

    意义:小鹏汽车日前向市场推出了一款中型纯电动汽车,这也是中国市场上首款搭载800伏SiC平台的量产车型。

    展望:与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Y相比,G9并不缺乏细分市场领先的汽车技术。G9搭载的800伏平台可实现超快充电,XNGP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拥有的智驾功能将吸引智能电动汽车购买者。


    Source: Xpeng

    9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发布了其第四款车型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此外,公司表示将对其电池供应进行多元化安排。

    G9是一款五座中型SUV,采用了搭载800伏量产碳化硅(SiC)平台的全新动力系统。小鹏汽车表示,得益于这一高压平台,G9超充4C版本车型使用公司480千瓦S4超充桩可以在短短5分钟内提供2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意味着该车型可以在15分钟内将电量从10%充至80%。标准的3C版本可以在20分钟内将电量从10%充至80%。小鹏汽车表示,即使使用兼容的第三方充电站充电,G9的充电效率也高于基于400伏平台的竞争车型。

    小鹏汽车为G9提供了三种续航里程选择。续航里程702公里的702E车型,搭载了一台后置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30千瓦,峰值扭矩为430牛·米。该车型搭载电池容量为98千瓦时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入门级570E和570G都是后驱标准续航车型,续航里程均为570公里。650E是G9性能版车型,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搭载电池容量为98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公司表示,两款650E电动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05千瓦,这使得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3.9秒。G9还配备了小鹏汽车第二代驾驶辅助系统XNGP。小鹏汽车表示,XNGP系统拥有业界首创的全场景驾驶辅助功能。为了在G9上部署XNGP系统,该车型配备了31颗传感器,其中包括两个前置激光雷达传感器和一个用于物体检测的前置摄像头。XNGP系统的新功能将逐步在G9上应用,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表示,到2023年,即使没有高精度地图的支持,该车型也能够应对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多种驾驶场景。

    在内饰方面,G9拥有许多当前智能电动汽车中常见的功能,包括为驾驶员提供的全数字显示屏和为前排乘客提供的专用信息娱乐显示屏,这些显示屏被整合在中间的屏幕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单独的显示屏。G9还搭载了一个语音辅助系统,可以响应来自车内所有四个区域的命令,甚至可以理解不同乘客的连续语音指令,而不需要重新激活语音功能。

    与此同时,在G9发布会上,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表示,公司已经对电池供应进行了多元化安排,其中包括中国电池制造商欣旺达。顾宏地表示,宁德时代已不再是小鹏汽车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公司正在深化与中国电池供应商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的合作。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日前向市场推出了一款中型纯电动汽车,这也是中国市场上首款搭载800伏SiC平台的量产车型。对于消费者来说,800伏平台的好处是显著缩短了充电时间,因为G9的4C版本车型支持在480千瓦超充站进行超快充电。小鹏汽车表示,公司将扩大其超充网络,计划到2023年在中国新增超过500个S4充电站。G9将测试市场对小鹏汽车品牌高端中型SUV的反应。这款车的起价略高于人民币30万元(约合42,380美元)。不过,对于那些期待更优性能、更高级功能(如电吸门、真皮座椅和丹拿音响系统)的消费者来说,科技含量更丰富的四驱车型要多支出10万元人民币。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相关封锁和供应链问题的影响,小鹏汽车在2022年仍实现了快速销量增长。今年1月至8月,公司共交付90,085辆汽车,几乎是2021年同期的两倍。不过,需求水平仍远低于小鹏汽车的计划产能。2023年,当其广州和武汉工厂投产后,其产能将达到40万辆。从这个意义上说,G9必须成为小鹏汽车产品线中的畅销车型。目前,特斯拉Model Y是中国高端中型SUV市场上最畅销的SUV车型。与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Y相比,G9并不缺乏细分市场领先的汽车技术。G9搭载的800伏平台可实现超快充电,XNGP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拥有的智驾功能将吸引智能电动汽车购买者。

    作者:Abby Chun Tu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百度旗下集度汽车ROBO-01探月版电动汽车开启预订

    2022年10月3日

    百度旗下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集度汽车即将推出的新车型ROBO-01探月限定版开始接受预订。集度汽车表示,将限量推出1,000辆。ROBO-01探月版在交付时将配备集度汽车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套件。这个由百度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将使车辆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泊车情况下执行自动驾驶任务。集度汽车计划在今年10月推出ROBO-01探月版,并在2023年开始向客户交付。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ROBO-01是集度汽车在母公司百度和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推出的第一款车型。被这家初创企业称为“汽车机器人”的ROBO-01是一款跨界车,拥有未来主义外观和极简主义座舱设计,大部分功能都将集成在车辆的前屏幕上。在今年6月发布的概念车型中,集度汽车还推出了U型折叠方向盘。ROBO-01的量产车型将是业内首个采用高通第四代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产品,该平台将采用8295芯片。凭借这一最新系统,集度汽车将向市场推出多个新的智能座舱功能,比如不依赖网络信号的离线语音助手系统,以及融合视觉感知和唇语捕捉的多模态人机交互功能。这些功能如何在量产车型中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市场对带有智能座舱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兴趣很高,这也推动了小鹏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销量。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广汽埃安推出高端品牌昊铂

    2022年9月26日

    意义: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广汽埃安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电动汽车品牌昊铂。

    展望:广汽此前的目标是,埃安2022年销量达到30万辆,这意味着同比增幅达到150%。为了在未来五年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公司必须扩大其产品阵容,包括推出更多面向高端市场的电动汽车。

    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广汽埃安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电动汽车品牌昊铂。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昊铂未来的车型将比埃安当前产品线的定位更高。目前,埃安产品主要集中在25万元(约合35,640美元)至30万元的价格区间。

    为了向外界表明昊铂的发展方向,广汽埃安推出了采用自动蝶翼门设计的双门跑车昊铂SSR。该车基于900伏平台,并搭载先进的碳化硅芯片,有助提高效率并降低功耗。SSR将推出两款车型。标准版生产将于2023年开始,计划2023年10月开始交付。SSR Ultimate赛道版旨在展示该车型的自动化性能。由于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这两个车型版本的技术规格,目前还不清楚两个版本具体有何不同。该公司表示,SSR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2.3秒,最大功率为1,225马力,车身全部由碳纤维包覆。标准版SSR起售价为128.6万人民币(约合18.3万美元),而终极版SSR起售价为168.6万人民币。

    除了SSR,昊铂还将在2023年推出三款新车型,一款五门轿车,一款中大尺寸运动型多用途车,以及一款多用途车。与SSR相比,这些新车型主要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因此价格更容易接受。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埃安是广汽目前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也是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一个畅销品牌。新车注册数据显示,2022年前7个月,埃安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第五大畅销品牌,新车注册量达10.6万辆。与国有车企东风汽车和北汽相比,广汽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埃安旗下有多款销量很高的车型。售价在15万元至25万元之间S Plus电动轿车、Y EV和V纯电运动型多用途车等车型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广汽此前的目标是,埃安2022年销量达到30万辆,这意味着同比增幅达到150%。为了在未来五年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公司必须扩大其产品阵容,包括推出更多面向高端市场的电动汽车。从这个角度来看,昊铂品牌的推出将使广汽埃安的产品阵容进一步多样化,以吸引新的消费者,并通过进入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增加其盈利能力。尽管仍被认为是一个初创电动汽车品牌,但由于其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埃安最近获得了很多关注。在8月底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广汽埃安向战略投资者提供了15%的股份,以换取资本投资。新一轮融资预计将帮助公司在IPO前融资150亿元人民币。

    作者:Abby Chun Tu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奇瑞拟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转型为科技公司

    2022年9月26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将在五年内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3亿美元)转型为一家科技公司。这项投资是公司“瑶光2025”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涉及车辆平台、智能驾驶和电气化等13项核心技术。奇瑞表示,公司正在为电动汽车打造三大整车平台,其中一个面向高端汽车。此外,公司还宣布计划在中国、北美、南美、欧洲和中亚建立由六大研发中心组成的研发网络,雇佣超过2万名工程师。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是中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据报道,公司8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1%,达到141,767辆。公司公布其销量取得了强劲增长,特别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67.8%,至28,459辆。奇瑞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投资。公司拥有国际化整车研发流程和标准体系,具备32位整车控制、集成化热管理、热泵空调、新能源电池包等核心技术能力。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比亚迪将于2024年开始在泰国生产汽车

    2022年9月22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日前与泰国工业地产开发商WHA集团签署协议,将在东南亚建立其第一座电动汽车工厂。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与WHA签署了一份土地购买协议,购买泰国东部罗勇省96公顷的土地用于该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运营,年产能为15万辆电动汽车。该工厂生产的汽车将在泰国当地销售,并将出口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和欧洲。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个月,比亚迪获得了泰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为其179亿泰铢(约合4.879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生产项目铺平了道路。比亚迪已经与泰国当地汽车经销商RÊVER合作,在泰国销售电动汽车。该汽车制造商还表示,计划在今年12月举行的曼谷国际车展上展示多款汽车。这些进展与泰国电动汽车市场近年来强劲增长的事实一致,目前已有近30家全球汽车制造商进入该市场,并且汽车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已达到10万人。泰国政府旨在推动国家目标行业之一——替代动力汽车行业的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老旧燃油汽车尾气中PM2.5超细灰尘水平。泰国政府的目标是,2030年电动汽车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30%,每年约为72.5万辆。上个月,泰国内阁批准了一项29.2亿泰铢的预算,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补贴。

    作者:Jamal Amir Research Analyst




    重庆市计划在2030年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2年9月22日

    中国重庆市宣布,计划在2030年建成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青介绍,未来三年,重庆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重庆市政府还表示,预计到2030年,将培育出一到两个全球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品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长安汽车是该市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初创企业阿维塔也位于重庆。比亚迪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子公司弗迪电池生产的“刀片电池”,是一款电芯厚度很薄的独特磷酸铁锂电池。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重庆最近允许百度在市内商业化运营全自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作者:Surabhi Rajpa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理想汽车开始在中国交付L9增程式电动汽车

    2022年9月12日

    8月30日,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理想汽车在中国开始向客户交付其第二款车型L9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可供预订的L9 Max版的定价为45.98万元(约合6.66万美元)。该车型标配采用双电机四驱和六座布局。理想汽车表示,凭借L9搭载的增程系统,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100公里。该车型搭载容量为44.5千瓦时的电池组,在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周期(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高达215公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L9是理想汽车为吸引中国家庭购车者而设计的第二款车型,近来中国家庭购车者越来越喜欢购买大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而非尺寸相似的多用途车。L9的主要卖点包括为前排乘客和第二排乘客配备专用触摸屏的智能座舱,以及专为小孩出行而设计的内置迷你冰箱。与德国品牌推出的大型SUV相比,L9的定价也相当有竞争力。例如,宝马X7的起售价为人民币100万元,梅赛德斯-奔驰GLS的售价水平也相似。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汽通用五菱将推出敞篷版五菱宏光Mini EV

    2022年9月12日

    上汽通用五菱(SGMW)将在五菱宏光Mini EV产品阵容中新增一款敞篷车型。标准版宏光Mini EV配有四个座位,而新改款车型宏光Mini EV Cabrio将采用双座布局。其他特点还包括无框车门和双色A柱。该车已于9月1日在中国开启预定。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宏光Mini EV Cabrio对于五菱微型电动汽车阵容而言是一个有趣的补充。宏光Mini EV在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18万辆,是中国最畅销的微型电动汽车。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在宏光Mini EV系列中推出了Gameboy特别版车型。Gameboy版车型提供了一系列个性化配置供顾客选择,包括轮辋、外漆和配件,如车顶行李架、车顶行李箱以及侧裙和后裙。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尚未公布Cabrio车型的完整规格,不过鉴于该车型的定位,无疑将是宏光Mini EV系列中的高端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哈弗品牌将在2030年停售燃油汽车

    2022年9月5日

    意义:长城汽车宣布,其哈弗品牌将从2030年起停止销售燃油汽车。

    展望:哈弗目前是长城汽车销量最高的品牌。不过,随着SUV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哈弗产品阵容的销量近年来持续下降。哈弗车型搭载柠檬DHT混动技术后将有助于提振哈弗的销量,并使长城汽车在入门级SUV市场上更好地与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Source: Getty Images

    长城汽车宣布,其哈弗品牌将从2030年起停止销售燃油汽车。据哈弗品牌总经理李晓锐介绍,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BEV)、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将占哈弗汽车总销量的80%。李晓锐在哈弗H6 DHT-PHEV的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这是哈弗品牌推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汽车。为了加速哈弗的电气化转型,长城汽车表示,其研发支出在2021年增加了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公司表示将依靠其自主开发的柠檬DHT混动技术,扩大其在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影响力。长城汽车表示,这项技术将有助于使其从2030年起停售哈弗品牌燃油汽车。

    据长城汽车介绍,柠檬DHT技术具有混动电动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两种动力架构。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混动汽车架构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可以实现超低油耗。长城汽车表示,在高速状态下,混动系统可以提供出色的加速性能,同时将燃油效率最大化。公司称,柠檬DHT技术能够将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油耗降低至百公里4.6升。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插电式混动汽车架构使长续航车型的开发成为可能。例如,魏牌摩卡DHT PHEV前驱版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04公里。在哈弗品牌方面,柠檬DHT技术将首先应用于哈弗H6。H6 DHT PHEV将推出两个版本:包括50公里标准续航版车型和110公里长续航版车型。H6还将推出一款全混动车型。混动系统由一台130千瓦的电动机和一台113千瓦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组成。H6 DHT HEV据称燃油效率为每百公里4.9升。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哈弗目前是长城汽车销量最高的品牌,占长城汽车2022年上半年总销量的56%。不过,随着SUV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哈弗产品阵容的销量近年来持续下降。2021年品牌销量同比下降4%,预计2022年还将进一步下降10%。哈弗车型搭载柠檬DHT混动技术后将有助于提振哈弗的销量,并使长城汽车在入门级SUV市场上更好地与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在混动汽车市场,长城汽车已经将柠檬DHT技术应用于数款魏牌车型上。魏牌玛奇朵SUV和拿铁SUV都提供了全混动和插电式混动版本选择。摩卡SUV是魏牌旗下尺寸最大的车型,也配备了插电式混动系统;不过,204公里续航版本的摩卡PHEV售价约为人民币30万元(约合43,780美元)。

    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我们预计2025年长城纯电动汽车的年产量将达到25.6万辆,相比之下2021年仅为13.5万辆。预计这一销量增长将主要由欧拉和沙龙品牌推动。我们现有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假设,即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沙龙首款高端电动轿车在2024年上市后开始获得市场关注。此外,纯电动版炮皮卡预计将从2024年开始迎来更高需求。在中国,纯电动皮卡无疑是一个小众市场,不过长城汽车在皮卡市场的领导地位将有助于提高纯电动版炮皮卡的销量。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米计划与北汽联合生产电动汽车

    2022年9月5日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迟迟未获得电动汽车生产许可,小米正考虑与北汽集团(BAIC)合作生产汽车。据上述报道,两家公司正在考虑不同方案,比如小米收购拥有汽车生产许可的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的股份。此次合作的结果可能是,北汽蓝谷新能源将为小米组装汽车。不过,小米和北汽对此均拒绝置评,同时现代汽车的一名发言人则表示这些说法“毫无根据”。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有报道称,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与国家发改委(NDRC)就汽车生产许可事宜进行了数月谈判;但国家发改委尚未批准该项目。2021年3月,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承诺在其电动汽车业务初始阶段投资约人民币100亿元(约合14.4亿美元),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总投资100亿美元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自2019年以来,由于担心汽车行业投资过热,国家发改委加强了对寻求新建汽车制造工厂或新增产能的调控。这并非初创企业首次与车企合作制造汽车。包括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在内的许多造车新势力都通过与现有车企签订代工协议的方式生产首批车型。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2022成都车展:别克在中国首发全新款昂扬SUV

    2022年8月29日

    别克全新昂扬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于8月27日在中国成都举行的2022成都汽车展上首次亮相。昂扬搭载别克全新标志。昂扬还推出GS运动套件版车型,其中包括专属黑色网格格栅和搭配红色制动卡钳的尊享18英寸熏黑轮毂。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别克发布的外观图片表明,昂扬采用最早在别克Electra-X概念车上展示的最新家族设计语言。昂扬也可能采用全新内饰设计以在中国市场与其他品牌竞争。这款车基于昂科拉和雪佛兰探界者SUV相同的平台打造。当地媒体报道称,昂扬的车身长度为4,638毫米,比昂科威略小,昂科威车身长4,662毫米,轴距为2,779毫米。这款新车型预计将提振别克在中国的SUV销量,昂科威是该品牌在中国唯一的畅销SUV车型。2022年上半年,昂科威的总销量为69,288辆,是中国国内最畅销的别克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中国均瑶集团计划进军电动汽车制造

    2022年8月29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航空公司吉祥航空的母公司均瑶集团计划进军电动汽车制造。该公司据称已经在内部成立了一个团队,以研究电动汽车制造计划。两名知情人士对路透表示,目前该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均瑶集团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计划旨在进一步实现业务多元化,公司的业务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沉重打击。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均瑶集团进军电动汽车制造的计划已经被多家中国媒体报道。据《证券日报》报道,均瑶集团计划为其新能源汽车业务设立专门的投资基金,并将其汽车品牌命名为“吉祥汽车”。均瑶集团据称已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云度汽车达成合作,以加速其在中国的造车计划。云度汽车目前在市场上有三款车型在售,2021年国内销量仅为5,361辆。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量达到100万辆里程碑

    2022年8月25日

    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于8月14日在推特上分享的消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8月13日生产了第100万辆汽车。Musk表示,特斯拉全球已累计生产超过300万辆汽车。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中国成熟的汽车供应链和丰富的熟练技工资源,上海超级工厂将在未来继续为特斯拉的增产做出贡献。据估计,上海超级工厂6月份的周产量达到1.7万辆。随着特斯拉生产线于8月第一周完成升级,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速度将在未来几个月达到新的水平,每周产量约为2.2万辆。此次升级将使特斯拉在上海的年产能最终超过100万辆,以满足中国和海外市场的需求。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从中国出口了超过7.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3%。在中国,消费者仍然需要等待数周才能拿到Model 3和Model Y。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Model Y后驱版(RWD)的交付时间为8-12周,而Model 3后驱版的交付时间为16-20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小鹏汽车在中国开设480千瓦超充站

    2022年8月25日

    8月15日,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在中国开设了首座480千瓦超充站。这座S4超充站位于广州,只需数分钟就能为即将推出的小鹏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增加2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款车采用了该公司800伏高压架构。小鹏汽车在国内已开始接受G9预订。新车型预计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与特斯拉250千瓦V3超充(5分钟内可增加续航里程150公里)相比,小鹏汽车480千瓦超充的输出功率更高。有趣的是,S4超充站的推出将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因为理论上高输出快速充电桩将能够显著减少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从而使电动汽车对大众市场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小鹏汽车表示,S4超充站将很快覆盖北京、上海和郑州等主要销售城市的充电网络,以支持G9的销售。截至7月底,小鹏汽车在中国拥有796座自营超充站和192座目的地充电站。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荣威在中国推出新一代eRX5 SUV

    2022年8月15日

    荣威日前在中国推出了第三代eRX5车型。这款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长4,655毫米,宽1,890毫米,高1,664毫米。轴距达到了2,765毫米,比现有eRX5长57毫米。全新eRX5搭载的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138千瓦的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一台180千瓦的电机组成。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配备了容量为12.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在新欧洲行驶循环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61公里。内饰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27英寸4K高清滑移屏。这一配置仅搭载于eRX5高配版车型。荣威表示,在电池满电状态下,车辆每百公里油耗低至1.4升,新欧洲行驶循环工况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50公里。


    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全新eRX5对现有车型进行了重大升级。新车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使其在外观方面焕然一新。数字屏可滑移至副驾一侧,由于目前没有其他竞争车型具备这一设计,这无疑将成为eRX5最受关注的功能之一。第三代eRX5不再基于上汽SSA平台打造。这款车与名爵HS SUV和即将推出的荣威鲸SUV一样,都基于Sigma平台打造。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凯迪拉克在中国CT5车型上搭载增强版Super Cruise系统

    2022年8月15日

    凯迪拉克在中国推出的CT5豪华轿车上搭载了增强版Super Cruise驾驶辅助技术。据凯迪拉克介绍,增强版Super Cruise系统新增了指令变道辅助和自动变道辅助功能。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该驾驶辅助技术覆盖国内超过32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以及几乎所有与高速公路相连的城市高架路。CT5上搭载的增强版Super Cruise系统还具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功能,可以判断驾驶员视线方向,并让他们在驾驶时保持专注。面向驾驶员的高性能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可以在夜间甚至驾驶员佩戴墨镜等环境下进行面部检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凯迪拉克于2018年在中国推出的旗舰级轿车CT6上首次搭载Super Cruise。现在该系统终于搭载于凯迪拉克的畅销车型,以便与特斯拉以及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提供的类似驾驶辅助系统进行竞争。Super Cruise系统将搭载于CT5 28T铂金型,在没有驾驶辅助系统的情况下,该车型比标准版28T铂金型的售价高出1.9万元(约合2,813美元)。对于潜在的凯迪拉克购买者来说,这一新功能显然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比特斯拉售价3.2万元的增强版Autopilot要便宜得多。我们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凯迪拉克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32%,至75,839辆。CT5是凯迪拉克销量最高的车型,占其总销量的33%。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华为赋能的问界M5 BEV开启预订

    2022年8月8日

    由华为赋能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问界旗下纯电动版M5跨界车日前正式开启预订。此前,问界已经推出了该车型的增程式版本,搭载1.5升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用于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随着全新纯电动版车型加入问界车型阵容,M5目标是成为中国国内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跨界车市场的高端车型。在华为于7月27日召开发布会后,用户可以支付1,000元(约合148美元)意向金(可退款)预订纯电动版M5。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问界是由华为和赛力斯(前SF Motors)成立的合资企业共同推出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虽然华为没有计划生产自有品牌汽车,但它将继续专注于向车企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同时如果华为愿意,它可以在未来更多地参与问界的合作。这是全球科技巨头纷纷进军汽车行业之际,华为这家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所采取的一个高明策略。M5是市场上第一款采用华为最新鸿蒙车载操作系统的车型,这也将是一大卖点。问界最近推出了第二款车型M7,这款E级电动SUV搭载了H5增程系统。

    作者:Tim Urquhart Senior Analyst




    中国初创企业合众汽车推出哪吒S电动轿车

    2022年8月8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合众新能源汽车(Hozon)日前在中国推出了第三款车型哪吒S。哪吒S这款大型运动型轿车车长4,980毫米、宽1,980毫米、高1,450毫米,轴距2,980毫米。哪吒S分为纯电动版和增程版两款车型。后驱版哪吒S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715公里,而高性能双电机全驱版哪吒S的续航里程为650公里。哪吒S增程版只提供后轮驱动,配备1.5升汽油发动机和43.5千瓦时电池。增程版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约为1,160公里。哪吒S的内饰亮点包括17.6英寸大尺寸中控屏和12.3英寸信息娱乐屏。高配车型还配备了按摩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以及头枕扬声器和由21个扬声器组成的音响系统。哪吒S纯电动版起售价为人民币24.58万元(约合36,384美元),而哪吒S增程版起售价为人民币19.98万元。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Totojang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个月,由于小鹏P7、蔚来ET7和智己L7等高性能车型的推出,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轿车的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等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也向市场推出了新款电动轿车海豹和深蓝SL03。电动轿车阵容的扩大将有助于吸引燃油汽车市场的购车者,同时合众和长安等车企也为那些尚未准备转向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增程版车型。合众汽车已经凭借哪吒V和哪吒U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入门级小型SUV哪吒V是合众汽车的主力车型。在2022年前7个月,哪吒V和哪吒U的总交付量达到77,168辆,同比增长185%。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蔚来汽车计划在第四季度推出150千瓦时电池组

    2022年8月1日

    蔚来汽车7月21日宣布,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为车主提供全新固态150千瓦时电池组。现有蔚来车主可选择将其电池升级为容量150千瓦时的大型电池组。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Totojang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用户目前在订购蔚来新车型时可以选择容量为75千瓦时或100千瓦时的电池组。蔚来汽车表示,150千瓦时的电池组包括由硅碳复合材料制成的负极和镍正极。全新电池组能量密度高达360瓦时/千克,比100千瓦时电池组高50%。搭载新电池的ET7电动轿车在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1,000公里,而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的ET7电动轿车的续航里程为700公里。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现代汽车将于2023年推出中国市场专属的电动汽车,但尚未公布IONIQ在中国的上市时间

    2022年8月1日

    意义:韩国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扭转其在中国的业务,现代汽车及其附属子公司起亚汽车目前还尚未从中国汽车市场电气化转型过程中受益。

    展望:根据我们目前的预测,我们预计现代汽车今年将在其北京工厂少量生产IONIQ 5,并在2023年开始生产IONIQ 6。这两款新车型将有助于抵消现代燃油车型的销量下滑。预计今年现代品牌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将降至28.2万辆,达到最低点。


    Source:Hyundai Motor Company

    现代与北京汽车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计划在2023年推出两款中国市场专属的电动车型,以进一步扩大其新能源汽车(NEV)的产品阵容。该汽车制造商在7月10日发布的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计划在2025年实现52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将调整其在中国的产品组合,形成一款入门级轿车、一款中级轿车、三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一款多用途车(MPV)的布局。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尚未公布IONIQ的上市时间。据今年3月报道,北京现代计划在2022年底前开始在中国生产IONIQ 5电动SUV。

    7月10日,北京现代庆祝合资企业成立20周年。自2003年成立以来,北京现代在过去20年间实现了多个重要的里程碑,包括2013年首次实现了年销量100万辆,以及2018年实现了第1,000万辆国产汽车索纳塔的下线。不过,这家合资企业自2017年以来需求出现萎缩。韩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我们的数据显示,2021年现代品牌销量为35.1万辆,同比下降20%,较2016年下降70%。2022年第一季度,韩国汽车品牌在华总销量为9.4万辆,同比下降39.3%。韩国汽车品牌遭遇的销量萎缩比整体乘用车市场更加严重,同期乘用车市场的销量降幅不到1%。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韩国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扭转其在中国的业务,现代汽车及其附属子公司起亚汽车目前还尚未从中国汽车市场电气化转型过程中受益。北京现代最新公告中并未透露这两款中国市场专属电动车型的细节,也未确认IONIQ 5的销售日期,这引起了市场对该车型上市时间可能会推迟到2023年的担忧。IONIQ 5是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E-GMP)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除韩国外,IONIQ 5已在美国、加拿大、挪威、荷兰和马来西亚等市场销售。该车型于今年3月开始在台湾地区销售。

    在中国大陆,北京现代面临着现代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寻求重新定位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是与电动汽车核心客户群体——中国年轻一代购车者建立联系。根据我们目前的预测,我们预计现代汽车今年将在其北京工厂少量生产IONIQ 5,并在2023年开始生产IONIQ 6。这两款新车型将有助于抵消现代燃油车型的销量下滑。预计今年现代品牌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将降至28.2万辆的低点,同比下降20%。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安汽车将升级渝北工厂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

    2022年7月25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计划投资62.9亿元,将其位于重庆渝北的工厂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28万辆。


    Source: Getty Images Plus/ Totojang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目前在渝北工厂生产睿驰CC、Uni-K、凯程睿行ES30和两款轻型商用卡车。据该汽车制造商称,投资升级渝北工厂将有助支持该公司到2025年实现其产品系列全面电气化的目标,工厂升级将分阶段完成,因此升级期间将不会导致车辆交付的重大延误。在过去6个月里,长安汽车加快了纯电动汽车(BEV)发布进度,最近推出的纯电动汽车包括长安Lumin微型电动汽车和深蓝SL03电动轿车。深蓝SL03是深蓝品牌旗下首款车型,随后该品牌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中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长安、华为和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共同推出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上市销售。阿维塔11和深蓝SL03的生产地点保持不变,均在重庆长安鱼嘴基地生产。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东风在中国推出纳米Box小型电动汽车

    2022年7月25日

    东风汽车集团日前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一款全新微型纯电动汽车(EV)。纳米Box是一款A级车,车长3,732毫米,宽1,579毫米,高1,515毫米。该车配备了电池容量为27.2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在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工况下可行驶331公里。纳米Box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为33千瓦,峰值扭矩为125牛米。纳米Box目前在国内推出了两款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65,700元(约合9,746美元)。


    Source: Getty Images/ domin_domin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飙升,包括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停产了部分A级小型电动汽车。长安汽车在4月下旬停止接受奔奔E-Star的订单,而长城汽车也在2月停止欧拉黑猫电动汽车订单。尽管一些公司已经减少了在该细分市场的业务,但包括东风在内的其他公司正携新车型进入该市场。东风推出的纳米Box是瞄准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车型之一,该市场对续航里程在150公里至350公里之间的经济型车型的需求依然强劲。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小型电动汽车销量达到52万辆,同比增长59%。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吉利推出全新品牌雷达及旗下雷达R6皮卡

    2022年7月18日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日益增加,吉利日前推出了全新品牌雷达旗下的新款纯电动汽车(BEV)皮卡。雷达RD6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采用四座和四门配置,在驾驶和副驾位置后面还设置了一排座位,车斗在座位后面,这是一款典型的双排座驾驶室皮卡。这款皮卡是吉利在一次线上发布会上推出,不过具体价格并未公布。雷达品牌首席执行官凌世权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据乐观估计,到2030年,中国皮卡的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户外活动来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政府也放宽了城市皮卡的限制。这些变化正在支持着皮卡的销量增长。”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皮卡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汽车细分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大多数城市区域禁行,尽管自2016年以来政府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一些地区的限行已经解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皮卡主要是农民使用的,因此并不像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那样是一种适用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车型。中国领先的皮卡制造商是长城汽车,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过,外国汽车制造商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动作也越来越多,比如福特推出了F150猛禽,通用汽车与其合资伙伴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皮卡五菱征途。

    作者:Tim Urquhart Senior Analyst




    在半导体短缺的情况下,特斯拉、雷诺对其车型配置进行了有限的调整

    2022年7月18日

    在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供应严重紧张的背景下,雷诺和特斯拉等全球汽车制造商为了缩短交付时间,减少了其车型中的内饰配置、款型和内置功能的数量。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雷诺将在30天内在法国推出其Arkana车型,该车型的等待期为6个月,并且有一个条件,即客户只能选择3种配色,而通常该车型提供6种配色选择。此外,雷诺仅提供一个内饰配置(RS Line)和一个发动机配置选择。同样,特斯拉生产的Model Y也只有黑白两种配色可供选择。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过去6个月时间里,由于俄乌冲突加剧了半导体短缺,具有先进安全系统和技术功能的车辆的交付周期大大延长。由于供应链短缺不太可能很快结束,汽车制造商正通过限制车辆的功能、选择和配置水平,以实现最大销量和最大订单。




    华为赋能的问界品牌在中国推出第二款SUV

    2022年7月11日

    意义:赛力斯和华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出问界品牌的第二款车型M7。

    展望:虽然华为表示不会从事汽车制造,也没有计划以自己的品牌生产汽车,但与汽车相关的业务已经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赛力斯(前SF Motors)和科技公司华为共同推出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问界日前在中国推出了第二款车型。问界M7是一款E级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车搭载了华为的增程系统。这款车型的车长为5,050毫米,轴距为2,822毫米。问界M7在中国推出的三款车型均标配六座布局。入门级M7是一款单电机后驱(RWD)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200千瓦,峰值扭矩达到360牛米。更高级两款车型M7豪华版和M7旗舰版均为搭载两台电机的后驱(RWD)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330千瓦,峰值扭矩为660牛米。与该品牌首款车型M5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一样,M7也采用了华为的增程技术,搭载一台1.5升4缸发动机,据称最大热效率可达40.5%。M7搭载了电池容量位40 kwh的三元锂电池,可以在30分钟内将电量从30%充至80%。根据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M7后驱版的纯电续航里程为230公里。通过增程系统,其最大综合续航可达1,220公里。M7全驱版在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通过增程系统,其最大综合续航可达1,100公里。

    M7标配华为鸿蒙OS智能座舱系统。该操作系统是华为专为汽车应用开发,此前已经成为M5的主要卖点之一。公司表示,鸿蒙OS为客户带来了与华为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相同的体验。媒体此前也将M5车机系统的快速反应、简洁的UI设计和人工智能支持的语音命令归功于华为。M7还配备了众多驾驶辅助技术,包括后方横穿预警、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和并线辅助。所有车型均标配平视显示器。M7的售价范围在人民币319,800元(约合47,766美元)至379,800元之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赛力斯和华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出M7,这是继M5 REEV之后问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M7将在中国市场与同样配备增程系统的理想One电动SUV展开竞争,这两款车型的目标客户均是家庭购车者。问界品牌的推出使华为在该品牌新车型的设计和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更好地将其汽车解决方案融入到产品线中。虽然华为表示不会从事汽车制造,也没有计划以自己的品牌生产汽车,但与汽车相关的业务已经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领域,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在北汽集团推出的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上得到了应用。长安汽车即将推出的阿维塔11也将搭载华为的驱动电机和鸿蒙OS系统。华为对问界的深度参与也推动了该品牌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据赛力斯透露,M5 6月份的销量为7,021辆。3月至7月期间,M5的累计销量为18,317辆。此外,华为也通过在销售展厅展示问界车型,推动其销量增长。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将吸引更多的汽车制造商与这家科技巨头合作。不过,毫无疑问,这些车企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担心在合作中失去对这家科技巨头的控制权,或丧失品牌自身的特点。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安希望通过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新款车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更高的份额

    2022年7月11日

    意义:凭借覆盖不同价位车型的全面产品阵容,长安已经做好了提高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份额的准备。

    展望: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在2022年销售20万辆新能源汽车。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这将有助于实现集团今年销售245万辆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5%的宏伟目标。

    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计划推出多款深蓝品牌新车型,以提高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据长安汽车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200%。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在2022年销售20万辆新能源汽车。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这将有助于实现集团今年销售245万辆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5%的宏伟目标。

    长安全新深蓝品牌旗下的SL03是该公司为吸引大众市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而开发的主力车型之一。SL01这款中型轿车的车长为4,820毫米,车宽为1,890毫米,车高为1,480毫米,轴距为2,900毫米。与长安现有的CS和UNI系列车型相比,SL03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线条简约、干净利落。通过对斜背式车身、运动套件、隐藏门把手和封闭式轮毂等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优化,SL03的风阻系数低至0.23 Cd。SL03在中国将推出三款车型:纯电动汽车(BEV)、增程式电动汽车(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HFCV)。根据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入门款SL03 EV的续航里程为515公里。后桥上的电力驱动装置将能够提供190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和310牛米的峰值扭矩。SL03搭载的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5.9秒。长安表示,SL03还将提供长续航版本,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705公里。在CLTC工况下,增程版的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其中纯电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于4.5升。SL03的价格区间也很具竞争力,为人民币179,800元(约合26,850美元)至人民币231,800元之间。除了SL03,长安还计划在2023年推出深蓝品牌另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到2025年,该品牌将有6至7款新车上市,主要价位在15万至30万元之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凭借覆盖不同价位车型的全面产品阵容,长安已经做好了提高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准备。今年6月开始销售的长安Lumin EV是一款迷你车型,将在市场上与奇瑞QQ冰淇淋和上汽通用五菱MINI EV进行竞争。深蓝品牌售价主要涵盖20万元至30万元的价格区间。据长安新能源汽车子公司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邓承浩介绍,SL03首日预订量已经超过2万辆,公司目标是在8月份交付后实现该车型月销量达到1.5万辆。邓承浩表示,目前这一价格区间燃油车型的市场规模在每年300万辆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在购车者中越来越受欢迎,这一价格区间将为长安这样的车企提供最大的销量增长潜力。事实上,长安并不是唯一一家在这个价格区间上觊觎更大市场份额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Model 3后驱标准续航版位于这个价格区间的上端,而中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的多款新车型,如比亚迪海豹、零跑C11和哪吒S,都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在中型轿车市场,深蓝SL03是唯一一款同时提供纯电动汽车(BEV)和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的车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推出无疑将帮助该车型扩大其客户群体。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大众发布ID. Aero概念电动轿车

    2022年7月4日

    意义:大众在6月27日举办的一场虚拟活动上发布了其ID. Aero概念车。

    展望:大众已经确认将于2023年在中国和德国生产ID. Aero。我们预计面向美国市场的ID. Aero车型将于2024年在查塔努加工厂开始生产,而ID.4则是大众ID系列在美国量产的首款车型。

    大众在6月27日举办的一场虚拟活动上发布了其ID. Aero概念车。这款全新电动汽车演绎了大众品牌对高端中型纯电轿车的诠释,并将在2023年量产时为ID系列带来首款轿车。大众乘用车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ätter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随着ID. AERO概念车的推出,外界能提前预览ID系列的下一款车型。这是一款激动人心的车型,同时又具有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拥有巨大的空间和高级内饰。”他还确认ID.Aero将计划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全球市场销售。大众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ID. Aero的车身尺寸。不过,在其产品发布会上展示给中国媒体的概念车车长4,975毫米,轴距2,966毫米。近5米长的车长清楚地展示了ID. Aero作为大众旗舰级轿车的定位。ID. Aero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流畅的车身线条和隐藏门把手令其风阻系数低至0.23。作为一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大众表示得益于其短悬挑和长轴距,ID. Aero将拥有宽敞的车内空间。

    ID. Aero的前脸采用了ID系列标志性的蜂窝状设计。前保险杠位置水平分成两个部分,是这款全新车型的一个标志性风格元素。ID. Aero引人注目的另一大特色是一条从左到右水平延伸穿过大众车标的狭窄光带,位于创新的LED矩阵式大灯上方。尾部采用暗光带和蜂窝结构的LED尾灯簇。该车将配备净容量为77kWh的锂离子电池,在WLTP测试工况下,这款车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620公里。在ID. Aero的生产计划方面,面向中国市场的量产版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大众也将于2023年在德国埃姆登工厂开始为欧洲生产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已经确认将于2023年在中国和德国生产ID. Aero。我们预计面向美国市场的ID. Aero车型将于2024年在查塔努加工厂开始生产,而ID.4则是大众ID系列在美国量产的首款车型。考虑到ID. Aero作为一款高端中型电动轿车的定位,大众计划在2023年先于其他市场在中国市场销售也就不足为奇了。ID. Aero将使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阵容,目前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尚缺乏一款具有说服力的轿车。电动汽车在中国日渐受欢迎,而中国则是大众汽车最大的销售市场。在中国,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比亚迪等本土造车新势力,以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领导的国际车企正积极在中型电动汽车市场推出新车型。蔚来在3月底开始交付ET7,而小鹏汽车P7轿车去年的销量超过6万辆。我们目前尚未看到ID. Aero的内饰设计,但大众透露将在ID. Aero上应用一系列面向其未来燃油和纯电车型的智能汽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功能将决定ID. Aero量产版本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考虑到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合资企业都将拥有自己的版本,ID. Aero将在中国推出两款车型。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福特在中国推出2022款福克斯

    2022年7月4日

    福特日前已在中国市场推出2022款福克斯。这款新车型将继续推出轿车和掀背车两种车身样式。福特对2022款福克斯车型做出的最显著改变是采用了更宽的前格栅和全新前扰流板。在动力方面,福特将此前搭载的3缸1.5升汽油发动机替换为4缸1.5升汽油发动机。福特表示,这款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77马力,峰值扭矩为243牛米,并配备六速自动变速箱。入门版车型福克斯EcoBoost 180标配8英寸数字仪表盘、胎压监测、自动驻车、爬坡辅助和远程发动机启动功能。S Line和S Edition版搭载更多驾驶辅助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前方碰撞警告、车道保持辅助和紧急制动辅助。2022款福克斯的售价区间为人民币119,800元(约合17,890美元)至人民币145,800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最终决定为2022款福克斯配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将3缸1.5升发动机作为福克斯车型标配和唯一发动机选项的决定,被认为是福克斯潜在购车者转向其竞争对手的部分原因。在中国市场,福特目前的轿车产品阵容包括福克斯、蒙迪欧、EVOS和金牛座。过去3年,随着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纷纷推出新车型,市场对福克斯的需求持续下降。S&P Global Mobility(原S&P Global Mobility)数据显示,2021年福克斯在中国的销量不到2.3万辆,相比之下,2018年的销量为6.68万辆。中期改款车型2022款福克斯的上市将有助于提振该车型在中国的销量,尽管福克斯在掀背车市场仍将面临来自本田思域、别克凯越GT和名爵5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上汽恢复疫情封锁前产能水平并开始交付智己L7

    2022年6月27日

    据新华社报道,6月18日至19日,上汽集团及其合资企业上海工厂的产能已恢复至疫情封锁前水平。据报道,该集团全资拥有的临港乘用车工厂,以及上汽大众(VW)和上汽通用(GM)合资公司运营的两个工厂,据说已恢复两班制生产,单日产量达到1.3万辆左右。另外,6月18日,上汽集团开始交付智己L7,这是该集团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旗下的首款电动车型。该车型在上汽临港工厂生产。L7是上汽集团推出的一款大型电动轿车,旨在与蔚来ET7和比亚迪汉等电动车型竞争。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自4月下旬以来,由于新冠确诊病例数量激增,上海市采取了疫情封锁措施,导致工厂生产中断,上汽及其两家领先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汽车在上海一直处于部分产能运营状态。目前,该集团在上海的三座生产工厂均已恢复至疫情封锁前的产能水平。这一最新进展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供应链已经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中断中恢复,将有助于支持汽车制造商进一步增加库存。上海疫情封锁给原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的多款新车型的生产带来了影响,其中包括智己L7和凯迪拉克Lyriq。上汽集团表示,智己L7于6月18日开始向上海和江苏的客户率先交付,而凯迪拉克Lyriq仍在按计划生产,预计将于9月底开始交付。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斯巴鲁推出搭载全新座舱连接和最新EyeSight驾驶辅助技术的2023款Ascent SUV

    2022年6月27日

    该车型将配备类似平板的11.6英寸全高清中控显示屏

    斯巴鲁在6月14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其2023款Ascent SUV将采用全新座舱连接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改善了驾驶员或前排乘客与第三排乘客的沟通。它通过头顶的控制台麦克风和后置扬声器传送声音。座舱连接方案配备了哈曼卡顿QuantumLogic环绕立体声扬声器系统。

    2023款Ascent将配备类似平板的11.6英寸全高清中控显示屏,可控制多媒体、空调、X-MODE并设置车辆配置。此外,该车还将标配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和无线Android Auto连接。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Ascent还配备了最新EyeSight驾驶辅助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的条件下平稳运行。依靠更广阔的视野、更新的控制软件以及电动制动助力器的加入,这项更新后的技术可以有效扩大视野,更快地识别行人和自行车。广角单目摄像头搭配双摄像头EyeSight系统使用。额外摄像头会向驾驶员发出警报,必要时还会刹车以避免与过路的自行车和行人相撞。该车型配有盲点检测、车道变道辅助、后方碰撞警告以及自动紧急转向等功能。自动紧急转向功能与预防碰撞制动系统协同工作,在车辆时速低于50公里的情况下帮助车辆避免碰撞。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百度投资的初创公司集度汽车推出首款机器人概念车

    2022年6月20日

    意义:随着ROBO-01的发布,百度与吉利的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果,这是双方合资企业集度汽车推出的首款接近量产的电动车型。

    展望:该车搭载的功能如何在量产车型中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市场对搭载智能座舱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兴趣度很高,并推动了小鹏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销量增长。

    图片来源:JIDU ROBO-01 concept EV/Photo courtesy of JIDU

    6月8日,由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合资成立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集度汽车发布了其首款机器人概念车ROBO-01。在百度元宇宙“希壤”里举办了一场ROBODAY活动上,集度品牌推出了其ROBO-01。集度汽车没有公布ROBO-01的完整规格;不过,这款概念车看起来是一款紧凑型运动多用途车(SUV),采用充满未来主义的外观设计。前后车门采用蝶翼门设计,以增强这款概念车的“汽车机器人”的身份。这款电动汽车还配备了名为ROBOWing的主动升降式尾翼。


    据悉,ROBO-01的内饰设计与量产车型相似度高达90%,采用了U型可折叠方向盘、3D无界一体化超清大屏、3D人机共驾地图等。借助百度的人工智能(AI)技术,该车还搭载了快速语音响应和离线智能语音助手系统。另一个内饰亮点是以宇宙飞船为灵感的“零重力”座椅,十分轻盈且舒适包裹乘员。座椅还采用了独特的“天鹅颈”头枕设计,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以提升舒适性。


    公司表示,集度ROBO-01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自动驾驶操作。据公司介绍,该车型搭载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停车等场景下运行。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系统已经过测试和验证,具有支持无保护左转、红绿灯识别、障碍物避让、自由上下匝道等功能。”集度汽车还表示,ROBO-01配备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在用户开始驾驶的那一刻起就向用户开放。该系统由英伟达双Orin X芯片驱动,配备31个外部传感器,包括2个激光雷达、5毫米级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2个摄像头。公司表示,车前盖的两颗激光雷达传感器旨在提高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传感能力,可能会在碰撞发生前通过人工智能干预进行主动溃缩,从而提高安全性。集度汽车计划在今年秋天正式推出基于ROBO-01打造的第一款量产车型。该家初创企业还计划在今年11月举办的广州车展上公布其第二款量产车型的设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ROBO-01的发布,百度与吉利的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果,这是双方合资企业集度汽车推出的首款接近量产的电动车型。为了突出人工智能支持功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等车辆核心竞争力,集度汽车将车辆定位为“汽车机器人”。ROBO-01的量产车型将是国内首款采用高通骁龙8295第四代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的车型。依靠这一最新系统,集度将为市场带来一些全新智能座舱功能,比如无需依赖网络信号的离线语音助手系统,以及视觉感知和唇语捕捉等多模态融合的“类人”交互能力。这些功能在量产车型中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市场对搭载智能座舱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兴趣度很高,并推动了小鹏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销量增长。集度并未透露这款概念车的动力系统配置细节,因为此次概念车发布的全部焦点都集中在设计、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上。我们预计即将推出的量产车型将基于吉利SEA架构打造,并由吉利宁波工厂负责生产。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pan/>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前途汽车推出K20小型纯电汽车

    2022年6月20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前途日前在中国推出了第二款车型K20。K20采用三门掀背造型,车身长3.7米。K20的定位是一款高性能电动掀背车,将搭载两台最大输出功率为217马力的电机。K20续航里程将达到500公里,不过前途并未透露该车型的电池尺寸。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K20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结构,它将成为A级电动汽车市场上的首款高性能车型。其预售价格区间为8.68万元(约合12,996美元)至14.9万元,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提供长达5年的电池租赁计划,将使前期购买价格最高降低2.98万元。前途首款车型K50是一款双座跑车。由于这款车型的售价超过50万人民币,以及其跑车的定位,K50并未能帮助该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获得关注。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span/>别克发布全新全球标志,推出新款电动概念车

    2022年6月13日

    意义:通用汽车(GM)别克品牌日前在北美展示了全新Wildcat电动概念车,在中国展示了Electra-X SUV概念车,并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全新一代GL8。此外,别克还发布了全新全球标识,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北美车系全面电动化。别克表示,其在中国正实现全面电动化,但目前而言,仍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提供多种推进方案。

    展望:别克最早于2030年实现北美车系全面电动化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并且该品牌也不需要在中国继续扩大其动力系统产品组合。别克在北美的品牌规模仅是中国的一小部分,并且服务的细分市场也更少。2021年,别克品牌在中国地区的汽车销量占到80%,北美销量仅占20%。不出意外,这种情况将继续保持。全新电动概念车展示了别克针对多个细分市场的前瞻性设计语言。全新品牌标识是对其传统标识的全新诠释,它将很好地适应新的设计语言,并传递出一个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

    图片来源:New Buick Logo / Image courtesy of GM

    通用汽车(GM)别克品牌日前在北美展示了全新Wildcat电动概念车,在中国展示了Electra-X SUV概念车,并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全新一代GL8。此外,别克还发布了全新全球标识。


    在电动概念车方面,除了确认采用的Ultium架构和电池之外,别克并没有提供这两款车的具体规格。品牌加强了其在中国和北美市场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包括到2030年实现北美车系全面电动化的承诺。在中国,别克将继续提供一系列动力系统组合,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智能燃油车解决方案。通用汽车确认了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5款新电动车型的计划,其中2款将于今年公布。同期,别克还将在中国推出7款新燃油车型,这反映出别克在中国提供的车型组合更广泛,以及市场需求的差异。无论车型是面向中国还是北美市场,新款电动汽车都将采用通用Ultium架构和Ultium电池。在中国,别克表示将加快关键技术的部署,包括Super Cruise和全新虚拟座舱系统。别克全球副总裁Duncan Aldred表示:“随着别克开始全球转型,成为一个技术领先品牌,我们同样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在中国不断发展,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Buick Electra nameplate. Image courtesy of GM

    在全球范围内,别克新款电动汽车将采用Electra铭牌,在“Electra”后面加上一个数字或字母,表明车辆的类型、尺寸或在车系中的定位。在北美,别克品牌近期将仅推出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系列,而在中国,Ultium产品将覆盖主流的多用途车(MPV)、SUV和轿车等细分市场。在中国发布的Electra-X概念车代表了车型命名的新方向,并预告了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SUV。在美国,别克高管透露了Wildcat EV概念车是一款低矮的双门轿跑车,旨在体现未来别克电动汽车的设计语言和主题,尽管这款概念车并不打算投入量产。别克在北美和中国同时发布了全新全球品牌标识,这是自1990年以来别克三盾形标识的首次更新。


    在新的品牌标识中,别克移除了三盾形标识的圆形外圈,并使盾牌水平对齐。别克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新的标识,最先应用于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一代GL8,以及Electra-X和Wildcat电动概念车。对于北美市场,Aldred证实,该标识将于2023年首次应用于一款新款燃油车型上,随后别克将于2024年在北美市场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在别克美国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中,他说:“别克品牌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全电动化。别克的新标识、Electra命名系列以及我们未来产品的新设计外观将改变这个品牌。”


    对于这两款概念车所展示的全新设计方向,别克和GMC全球设计执行总监Sharon Gauci表示:“我们即将推出的车型将采用一种全新设计语言,强调时尚、动感和前瞻性的外观。我们的车辆外观将结合动感流畅设计,与张力形成鲜明对比,以体现车辆的运动风格。内饰设计将平衡现代设计、新技术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以唤起温暖和丰富的感官体验。”

    别克 Wildcat概念车

    2022 Buick Wildcat Concept. Picture courtesy of GM


    在一次由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参加的公司电话会议上,别克向行业分析师和媒体表示,这款Wildcat电动概念车旨在为别克未来的电动汽车设计奠定基础,或指明方向。这款车的名字来源于别克在1953年推出的一款概念车;之前4款Wildcat概念车均展示了别克未来的车辆设计和技术,因此这个名字特别适合过渡至电动汽车未来的时期。此外,近段时间来,别克通常使用轿跑概念车来设定新的设计方向,而不是打算量产这些车型。尽管Wildcat概念车并不打算推出量产车型,而且目前还没有该品牌重返美国乘用车市场的计划,但Aldred并不排除别克未来在北美地区扩大细分市场的可能性。他表示,Ultium架构为进军非SUV细分市场提供了选择。此外,Gauci还表示,Wildcat概念车的全球设计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别克Electra系列。Electra-X概念车通过SUV外观诠释了更加引人注目的Wildcat概念车格栅设计。Wildcat概念车中可以应用于量产车型的设计元素包括前脸梯形格栅、犀利的前大灯,车身上安装了新的品牌标识,富有表现力的外形设计营造出色外观和层次感。当驾驶员靠近车辆时,车辆的照明装置会营造一种欢迎氛围,这个设计在量产车和概念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2+2轿跑拥有一个恰到好处的车身比例以及低矮、宽体车身姿态。别克全球设计总监Bob Boniface表示:“从各个角度看,这款概念车似乎充斥着满满的战斗气息。这是由于对车身比例的关注以及车辆造型带来的雕塑感。”这款Wildcat概念车将刀锋式尾灯嵌于车顶帆板中。作为一款电动汽车,它的掀背式尾门玻璃上配有一个外部的充电状态指示器,以及具有喷气式飞机风格的18辐条涡轮轮毂。Boniface还指出:“你观察Wildcat EV概念车得越多,就会发现更多细节。品牌深厚的设计经验打造出永恒优雅的比例,同时我们最先进的科技助力你持续前进。”


    虽然Wildcat概念车并不打算量产,但其内饰设计仍然传递出未来别克品牌的感觉。悬浮元素、细节图案和色彩对比营造出视觉上的悬浮感,使车内空间更显宽敞,同时也暗示了别克在融入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系统方面的想法,包括当检测驾驶者心率升高时,调整车辆内部设置,帮助驾驶者平缓情绪。禅意模式会自动调暗座舱灯光,并启动芳香疗法与座椅按摩功能。

    2022 Buick Wildcat Concept. Picture courtesy of GM

    别克Electra-X概念车

    别克表示,Electra-X概念车将把品牌的全新设计语言带入现实,并展现品牌对电动和智能未来的愿景。尽管四座Electra-X概念车是为中国市场设计,它运用了部分Wildcat概念车的前脸设计元素。Electra-X是由上海PATAC工程和设计团队开发,公司表示,该团队得到了通用汽车全球资源的支持。上汽通用PATAC设计执行董事Matt Noone表示:“别克以其漂亮的车辆造型在中国市场闻名。对别克来说,Electra-X将成为一个游戏颠覆者,它不仅是电动汽车,而且还具有运动风格,对年轻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款概念车中的许多设计元素都将应用于未来的量产车型。”与Wildcat概念车一样,Electra-X概念车前脸采用前倾设计,结合梯形格栅,并搭载了全新别克品牌标识、高置前大灯和效果独特的迎宾氛围灯。


    Electra-X和Wildcat概念车均采用了环绕式挡风玻璃。别克表示在Electra-X车型上,通过颜色的运用实现了内饰的“零重力悬浮造型”。Electra-X内外也搭载了GS专属图案,表明未来将有可能推出GS子品牌。内饰方面还采用了别克虚拟座舱服务,使用了高通骁龙8155旗舰级芯片,并支持无线升级。Electra-X在仪表板上使用了Eyemax 30英寸显示屏,分辨率高达6K。Electra-X概念车包含支持近50种场景和功能的多区域语音操控命令,包括内饰环境照明和天窗控制、数字手机钥匙系统和Super Cruise。虽然通用汽车表示,Electra-X将不会直接用于量产,但与Wildcat概念车的功能和外形相比,其内饰和外观更接近量产意图。

    2022 Buick Electra-X Concept. Picture courtesy of GM

    别克GL8 CENTURY

    GL8 Century是新一代GL8的旗舰车型,将于2022年晚些时候上市。该品牌于今年5月宣布,这款车型旨在“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别克所能提供的豪华MPV水平”。别克表示,富有侵略性的前脸设计灵感来自于品牌的全新设计语言。内饰方面采用的高级功能包括可折叠智能屏幕,别克表示,该屏幕可以升降,为第二排乘客创造“私人空间”,另外还配备超大第二排奢华座椅,以及第二排座椅头枕内置Bose音箱。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别克最早于2030年实现北美车系全面电动化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并且该品牌也不需要在中国继续扩大其动力系统产品组合。别克在北美的品牌规模仅是中国的一小部分,并且服务的细分市场也更少。2021年,别克品牌在中国地区的汽车销量占到80%,北美销量仅占20%。不出意外,这种情况将继续保持。全新电动概念车展示了别克针对多个细分市场的前瞻性设计语言。


    将电动汽车命名为Electra的决定体现了别克历史悠久的铭牌和电气化战略,但最终可能会给北美客户带来困惑,尤其是在该品牌仍致力于支持GS(中国)和Avenir(美国)等子品牌的情况下。然而,随着别克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阵容深度进一步提高,而且在未来十年还将推出其他推进系统,Electra的命名规则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结构,并使其电动汽车易于识别。车型命名的细节将在产品上市时公布。别克在北美市场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预计将是一款C级车。尽管通用汽车表示,Electra-X并非是一款量产车的预告,但它显示出Wildcat概念车上的一些设计元素可能应用于多用途车。别克已承诺到2030年实现北美车系全面电动化,但品牌负责人拒绝就届时产品系列的规模或新车型的发布节奏作出评论。对于将在2023年推出新款燃油车型,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预测,到2023年中期,别克将在北美推出一款新款C级多用途车,然后在2024年初推出一款C级CUV EV。我们还预测,Enclave后续车型将转向BEV3平台。


    通用汽车预计将于2023年在其武汉工厂开始为中国市场生产首款基于Ultium平台的别克车型。Electra-X首次展示了该品牌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电动汽车愿景。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分析师Abby Chun Tu此前曾在报告中表示,别克品牌在中国市场已逐渐失去了对年轻购车者的吸引力。在这个背景下,Electra-X这款车型被认为“富有新鲜感和青春活力”。别克于2018年开始在中国销售首款基于Delta/2XX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微蓝6。微蓝6是别克去年在中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2,843辆。

    作者:Stephanie Brinley Principal Analyst




    马自达计划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

    2022年6月13日

    马自达汽车的目标是计划到2035年实现全球工厂碳中和,更长远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篇声明,为了实现2035年的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确定了三大关键领域——节能、转向可再生能源,以及在内部交通引入碳中性燃料。在节能领域,马自达的目标是通过开发低温固化涂料,优化加工技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从而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努力中,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各种形式的脱碳,例如在其工厂进行低碳/无碳发电,以及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处采购电力。该公司还与汽车行业、学院高校和政府合作,促进在内部交通运输中使用生物燃料。马自达计划首先在其国内工厂采取这些措施,随后扩大至海外工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此举符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2020年10月制定的日本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社会和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虽然日本新政策的主要重点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发电,但日本的汽车行业可能会以增加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的使用为目标。包括日产、丰田和本田在内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在车辆电气化方面均处于最前沿。日本还计划在2030年左右建立一条商业化的氢燃料供应链,以支持减少碳排放。


    作者:Nitin Budhiraja Sr. Analyst - Automotive




    中国江淮汽车可能参与俄罗斯品牌Moskvich的重启

    2022年6月6日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政府和莫斯科市政府可能会利用中国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的技术来恢复Moskvich品牌的生产。另外两名消息人士对该通讯社表示,Moskvich的技术合作伙伴卡车制造商卡玛斯和江淮汽车之间已经进行了谈判,不过卡玛斯拒绝对路透社报道置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周有报道称,位于莫斯科郊区的前雷诺俄罗斯工厂将生产一款新的Moskvich车型,预计该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这显然意味着该车型将基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的现有车型设计;考虑到俄罗斯与中国的紧密关系,以及奇瑞和哈弗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占据了一定市场,Moskvich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是合乎逻辑的。如果江淮汽车真的参与其中,那么江淮J7轿车和JS3跨界车显然会被Moskvich用于生产其新产品的基础车型。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俄罗斯汽车市场自由化并向外国制造商开放之前,Moskvich和拉达是苏联时代俄罗斯生产的两款主要乘用车。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所有参与制造、进口和销售汽车的欧洲汽车制造商退出俄罗斯市场,导致其汽车市场自由化进程完全逆转。雷诺最终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可避免的决定,于3月23日宣布将停止在俄罗斯运营,并寻求剥离其在伏尔加汽车中的股份,其中雷诺俄罗斯工厂将转让给莫斯科市政府,雷诺持有的伏尔加汽车中的股份将出售给俄罗斯国家汽车工程研究院(NAMI)。

    作者:Tim Urquhart Senior Analyst




    日本汽车制造商寄希望于通过新车型来扩大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2022年6月6日

    意义:2022年前四个月,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纯电动汽车依然保持了销售增长势头。1月至4月,中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超过117万辆,较2021年同期增长103%。

    展望:今年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努力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一年。4月,本田开始在中国销售全新纯电动汽车e:NS1。日产Ariya和丰田bz4X将进一步测试中国市场对日本品牌电动汽车的反应。

    图片来源:Photo credit: Nissan

    5月28日,在中国深圳举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丰田和日产展示了他们各自最新的纯电动车型(BEV)。本届车展将一直举办至6月5日,这是今年中国新冠疫情重燃之际,首个迎来线下观众参观的大型地区性车展。

    在车展之前,丰田bZ4X纯电动汽车已经在中国开启正式预售,这款车的售价在人民币22万元(约合33,010美元)至人民币30万元之间。不过,丰田仍利用这次车展,为bZ4X这款纯电动紧凑型SUV营造宣传氛围,并吸引国内电动汽车的潜在买家,这些买家此前大多对日本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并不熟悉。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宣布了中国市场上销售的bZ4X车型的全部规格。bZ4X将有两款电池容量规格可选,基础版搭载50.3千瓦时电池,长续航版搭载66.7千瓦时电池。公司表示,基础版单电机前驱车型的续航里程为400公里,而搭载66.7千瓦时电池的长续航版单电机前驱车型的续航里程为615公里。bZ4x也提供搭载斯巴鲁X-MODE系统的四驱功能。在顶配版本中,驾驶和操纵性能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为560公里。bZ4X还支持100千瓦高速直流快速充电功能。

    5月28日,日产Ariya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日产在车展上并未透露Ariya的全部规格。根据这家汽车制造商公布的消息,这款基于CMF-EV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将推出单电机前驱版本和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Ariya的尺寸要略小于大众ID.4,旨在满足中国年轻消费者对高性能纯电动车型的需求。作为一款以性能为导向的紧凑型电动SUV,日产汽车表示,Ariya单电机版本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78千瓦,双电机版本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20千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2022年前四个月,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纯电动汽车依然保持了销售增长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中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超过117万辆,较2021年同期增长103%,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18%。不过,在这个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NEV)市场,我们在销量排行榜上并没有看到日本品牌及其车型。根据全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是今年1至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中,比亚迪秦、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豚位居第二、第三、第四名。在一定程度上,1月至4月销量排名受到了上海新冠疫情封锁的影响,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的销量均受到影响。不过,3月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排名也显示出类似的情况,特斯拉、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销量领先。没有一家主要的国际汽车制造商进入前10名。 

    今年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努力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一年。4月,本田开始在中国销售全新纯电动汽车e:NS1。这款小型SUV是本田计划在中国推出的首款e:N系列纯电动车型。日产Ariya和丰田bz4X将进一步测试中国市场对日本品牌电动汽车的反应。不可避免的是,这两款车型都将面临来自比亚迪、广汽埃安和小鹏汽车等国产车型的激烈竞争。

    作者:Abby Chun Tu Principal Research Analyst




    长城期待以全新猫系列重塑欧拉品牌新定位

    2022年5月30日

    意义:在欧拉目前的产品系列中,欧拉黑猫(又名R1)和好猫是品牌最受欢迎的两款纯电动车型。

    展望:从欧拉好猫开始,长城汽车调整了定价策略,将重点放在14万至20万元之间的售价区间。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改变了其产品战略,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目标,这一客户群体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

    图片来源:Great Wall Motor


    在为芭蕾猫电动汽车(EV)上市筹备了数月之后,长城汽车芭蕾猫于5月20日在国内开启预售。芭蕾猫是欧拉品牌推出的第三款猫系列车型,也是欧拉最近推出的车型中最具争议的一款。芭蕾猫于2021年9月在成都车展上首次亮相,这是一款车长4.4米、车宽1.8米的掀背车,与大众甲壳虫车型的外观非常相似。对于那些第一次看到芭蕾猫的人来说,很难不将其与甲壳虫联想起来,尽管欧拉品牌标志表明这是一辆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汽车。据长城汽车介绍,芭蕾猫专为女性消费者设计,该公司认为女性消费者会喜欢电动汽车的复古风格设计,并且搭载能够满足她们需求的功能。考虑到许多女性购车者对甲壳虫的喜爱,以及这款经典的大众车型已经停产,长城汽车似乎想利用电动车型来满足市场对甲壳虫的怀旧情结。为了展示芭蕾猫的原创性设计,长城汽车将这款车型设计得比2019款甲壳虫更长、更宽,2019款甲壳虫车长为4.27米。在芭蕾猫的内饰设计方面,长城采用了与大众车型不同的设计语言,与甲壳虫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在芭蕾猫之前,长城汽车在2021年上海汽车展上展示了一款尺寸更大、车长达到4.75米的类似款式车型。朋克猫是一款电动汽车,轴距长达2.92米。根据一份汽车发展报告,长城汽车已经在中国和欧洲拥有了朋克猫的专利,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款车型是否会在欧洲上市。在撰写本文时,朋克猫的技术规格尚未对外公布。芭蕾猫将于5月20日开始预订,并于6月中旬开始销售。芭蕾猫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组,并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26千瓦的驱动电机。拥有401公里和50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可供选择。预计预售价格人民币20万元(约合29,565美元)起。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欧拉目前的产品系列中,欧拉黑猫(又名R1)和好猫是品牌最受欢迎的两款纯电动车型。2021年,欧拉黑猫和白猫两款车型的总销量超过11.4万辆,同比增长135%。不过,长城汽车很快意识到,考虑到R1的起价仅为人民币70,000元(约合10,345美元),其利润率无法得到保证。今年2月,长城汽车表示将不再接受R1新订单,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其难以从R1上盈利。从欧拉好猫开始,长城汽车调整了定价策略,将重点放在14万至20万元之间的售价区间。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改变了其产品战略,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目标,这一客户群体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出于这个原因,像欧拉黑猫、芭蕾猫和比亚迪海豚等微型和紧凑型车型通常被宣传为家庭第二辆车的理想之选,重点面向女性消费者。芭蕾猫的造型因与大众甲壳虫相似而受到业内观察人士的关注和批评。然而,长城汽车显然决心将欧拉品牌重新定位为一个拥有独特产品阵容和针对女性购车者的电动汽车品牌,以避免与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直接竞争。




    比亚迪在第四季度将推出全新高端品牌下的首款车型

    2022年5月30日

    比亚迪计划在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一个面向高端汽车消费者的全新品牌。该品牌的第一款车型将是一款越野车,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在中国推出。据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介绍,这个新品牌将由比亚迪管理和出资。鉴于该品牌的定位,比亚迪表示,该品牌未来车型的定价将在人民币80万元(约合120,146美元)至人民币150万元之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汽车制造商往往对为新产品系列创造全新品牌持更开放的态度。例如,长安汽车去年推出了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长城汽车已将最初属于WEY品牌的坦克车型系列打造成为一个独立的越野SUV品牌。上周,比亚迪刚刚开始销售腾势品牌的首款MPV车型;腾势是由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共同推出的合资品牌,专注于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比亚迪即将推出的高端品牌车型的起售价为人民币80万元起,显然要比腾势的定位更高。当地媒体报道称,新品牌推出首款车型将类似于梅赛德斯G级越野车。比亚迪尚未透露其新品牌首款车型的动力系统细节,不过考虑到比亚迪插电式混动技术在其王朝系列中的高采用率,新车型可能将同时提供纯电动版和插电式混动版。




    上汽开始在中国生产新款全球车型名爵 CyberE

    2022年5月23日

    上汽集团已开始量产名爵CyberE,公司表示,这是一款面向中国和海外主要市场开发的全球车型。上汽尚未公布CyberE的全部规格,但据当地媒体报道,CyberE将是一款尺寸与大众ID.3相似的纯电动汽车(BEV)。它将基于上汽集团电动汽车专属E平台打造,并将在宁德工厂生产,该工厂目前生产名爵5轿车和荣威Clever电动汽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代号为EH32的名爵CyberE是名爵产品阵容中尺寸最小的车型。考虑到CyberE微型电动汽车的定位,它预计将在中国和欧洲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吸引电动汽车消费者。名爵EZS是目前上汽在欧洲最畅销的电动车型,这促使上汽在欧洲推出另一款在中国生产的全新电动汽车,以便与雷诺和大众等欧洲领先制造商竞争。但是,当前款EZS车型在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吸引力,因此并未在中国上市销售。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数据显示,上汽去年在宁德工厂共生产了15.4万辆汽车。名爵CyberE和荣威R7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预计到2023年产量将达到18万辆左右。




    集度汽车将于6月8日首发机器人概念车

    2022年5月23日

    由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支持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集度汽车宣布,计划于6月8日推出其首款机器人概念车。集度还宣布这款即将推出的电动汽车将命名为ROBO-01。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集度汽车表示,通过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AI)技术改造的ROBO-01已经成功地吸引了市场的关注。由于集度汽车母公司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强大实力,因此市场对于人们对ROBO-01的期望很高,但目前为止,百度在汽车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出租车上。因此,市场迫切希望看到百度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支持的电动汽车进入私人汽车市场。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ROBO-01将是一款具有学习能力的软件定义汽车,还将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ROBO-01将于6月8日作为概念车亮相,不过,考虑到集度汽车将在2023年开始量产,概念车上的大部分技术和功能都将应用于量产车。




    比亚迪于5月20日开始预售海豹电动轿车

    2022年5月23日

    据盖世汽车称,比亚迪于5月20日开始预售全新海豹系列纯电动轿车。该车型车长4.77米,车宽1.86米,车高1.46米,轴距2.9米。根据网上的报道,海豹将有三种续航里程可供选择。在中国轻型汽车测试循环(CLTC)工况下,搭载61.4千瓦时电池组的标准版车型将提供500公里的续航里程,配备82.5千瓦时电池组的长续航版可提供700公里的续航里程。海豹还将推出一款双电机四轮驱动的性能版车型。该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390千瓦,预计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8秒。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这款基于e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的全新车型的推出,比亚迪很快将进一步扩大其纯电动汽车(BEV)的产品阵容。海豹的定位低于比亚迪轿车系列的旗舰车型汉EV,然而,发布的信息表明,海豹并不缺乏新功能——比亚迪将为这款新车型引入热泵空调系统和150千瓦直流快充技术。凭借其出色的加速时间和长达650公里的续航里程,性能版车型似乎在电动轿车市场上比较具有竞争力。据当地媒体报道,比亚迪海豹系列的定价尚未公布,但起售价可能为人民币22万元(约合32,377美元),性能版车型肯定会比Model 3性能版便宜得多。凭借竞争力的销售价格,海豹系列将有助比亚迪实现今年销售120万辆汽车的目标,并有潜力成为公司电动汽车产品阵容中的一款畅销车型。




    北汽推出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本

    2022年5月16日

    意义:北汽集团正式在中国推出极狐阿尔法S HI版纯电动轿车。
    展望:许多行业观察人士将极狐阿尔法S HI版描述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由北汽麦格纳合资企业制造的一款车型,麦格纳在阿尔法S的工程和制造方面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华为在该车型开发的早期就参与其中,为阿尔法S赋予了全新身份,这家科技巨头表示,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Huawei Inside’模式的首款量产车型”。

    北汽集团正式在中国推出极狐阿尔法S HI版纯电动轿车。HI即Huawei Inside的缩写,表明其采用华为汽车技术打造。极狐阿尔法S HI版是中国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包括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华为电动传动系统和华为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阿尔法S HI在中国共有两种不同配置的车型。这两款车型均由两台电机提供动力,输出功率最高可达473千瓦,峰值扭矩为655牛·米。公司表示,该车百公里加速只需不到4秒。搭载74.5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由于采用了双电机四轮驱动配置,阿尔法S HI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行驶里程约为500公里,与不搭载华为全套解决方案的阿尔法S车型相比,续航里程有所减少。由于其采用了800伏电压平台,阿尔法S HI能够在187千瓦的最大充电功率下充电,充电10分钟续航可增加200公里。

    北汽表示,阿尔法S HI配备了最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包括3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和13个高分辨率摄像头。阿尔法S HI标准版具有可在公路驾驶中使用的完整L2级自动驾驶功能。高配版车型拥有智驾导航辅助功能,可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街道和停车场等多种驾驶场景。鸿蒙智能座舱系统是阿尔法S Hi的一个技术亮点。该智能座舱系统由华为麒麟990A提供支持,具有支持5G的高流量计算能力。由于其搭载先进的芯片组,阿尔法S HI标准版算力可达到400 TOPS。智能座舱还支持语音指令连续对话、手势控制,并且支持与华为设备的无缝连接。阿尔法S HI标准版售价为人民币388,900元(约合5.99万美元),高级版售价为人民币429,900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许多行业观察人士将极狐阿尔法S HI版描述为“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由北汽麦格纳合资企业制造的一款车型,麦格纳在阿尔法S的工程和制造方面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华为在该车型开发的早期就参与其中,为阿尔法S赋予了全新身份。据《Pandaily》报道,华为执行董事余承东表示,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Huawei Inside’模式的首款量产车型,它将开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时代”。

    阿尔法S HI的许多技术功能都需要相应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充分利用高压平台的超高速充电基础设施,以及用于支持在国内大多数城市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的高清地图的可用性。阿尔法S HI版的高售价将限制其销售潜力,因为极狐品牌在市场上的认知度仍不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极狐阿尔法S和阿尔法T在2021年的总销量只有6,006辆。鉴于其售价较高,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目前预计阿尔法S HI版在中国不会有很高的需求。不过,在国内生产的电动汽车中,阿尔法S HI版的确拥有最全面的自动驾驶硬件。余承东强调,这些系统将会有一个学习曲线,车辆的软件将需要不断迭代改进,自动化驾驶还需要使用大量的实时驾驶数据来不断完善。




    首辆凯迪拉克Lyriq在中国工厂组装下线

    2022年5月16日

    凯迪拉克5月7日宣布,首辆预生产Lyriq已在上海上汽通用汽车(SAIC-GM)生产工厂的装配线上下线,标志着已进入量产前最后的调试验证阶段。这家汽车制造商在公司声明中表示,未来几周,Lyriq的研发将集中在“优化制造工艺,进行车辆可靠性测试,并对包括信息娱乐系统和驾驶辅助技术在内的各种车辆功能进行本地化验证,以确保达到最高水平的工艺和质量”。凯迪拉克Lyriq于2021年11月开始在中国开启预售,交付预计将于2022年年中开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上海从4月初开始实施了全市封城措施,上汽通用在上海的生产已暂停约三周时间。在4月下旬恢复运营后,这家合资企业集中力量推进Lyriq的生产准备工作。据上汽通用发言人表示,在预生产阶段结束后,Lyriq还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在上海工厂开始量产。这意味着凯迪拉克仍将能够实现Lyriq在2022年年中交付的目标。作为通用汽车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并未透露Lyriq在国内的预订量。这款车先期仅推出后驱版车型,在中国轻型车辆测试循环(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650公里。Lyriq在中国将与蔚来ES6和ES8等车型展开竞争,不过这两款价位相近的蔚来车型均标配双电机四轮驱动。




    本田e:NS1电动SUV在华上市销售

    2022年5月9日

    4月26日,本田全新“e:N”系列量产车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本田e:NS1将由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在武汉的工厂负责生产。e:NS1车长4,390毫米,车宽1,790毫米,车高1,560毫米,轴距2,610毫米。续航里程将有420公里与510公里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分别配备53.6千瓦时电池组和66.8千瓦时电池组。作为一款紧凑型车型,e:NS1将只提供前轮驱动(FWD)版本,由安装在前轴上的单个电机提供动力。该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50千瓦,峰值扭矩为310 牛·米。本田表示,e:NS1搭载了本田CONNECT 3.0互联系统,该系统专为电动汽车量身定制,包括人工智能(AI)语音辅助和数字钥匙等功能。该系统还可以支持无线升级。e:NS1标配15.2英寸中控屏和10.25英寸仪表显示屏。e:NS1还将搭载Honda Sensing本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该系统具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等。不过,本田并未在e:NS1上推出全新Sensing 360系统,该系统包括前方交叉路口车辆警报和盲点显示等新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e:NS1是基于本田e:N Architecture F架构的首款车型,这是专门为前轮驱动的小型和紧凑型电动汽车打造的平台。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还计划推出一款基于e:N Architecture W架构的更大尺寸的纯电动汽车,这是一个面向四驱和后轮驱动电动汽车的平台。当将e:NS1与本田当前产品阵容中的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进行比较时,我们不难发现e:NS1与本田XR-V的尺寸相似,而且两款车的轴距也相同。这表明e:N Architecture F平台仍然来自其燃油车(ICE)架构。e:NS1最高可达510公里的续航里程相当实用,但在紧凑型电动SUV市场,比亚迪类似产品在价格和车内空间方面更具竞争力。本田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在中国推出10款纯电动车,由两家中国合资企业生产。为了支持本田在中国的电气化战略,东风本田正在湖北武汉建造一座全新的电动汽车工厂。该工厂将于2024年投产,初期年产能为12万辆。




    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正寻找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2022年5月9日

    大众汽车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日前表示,由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存在风险,它们正在寻找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来确保其德国工厂的电力供应。路透援引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在YouTube直播的一场讨论中的话称,大众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供应更加面临诸多风险。他接着说,大众汽车将在长期内暂时基于燃煤发电作为其能源供应基础。另外,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s对路透社电视部表示,如果俄罗斯削减天然气供货量,该公司将寻求多样化的能源来源。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每家企业都在寻找多样化能源的选择……现在确切地说会发生什么情况还为时过早,但我们会仔细研究。”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俄乌冲突发生后,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能源的依赖,以及欧洲试图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市场对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已经有一定担忧,但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切断对波兰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供应,并威胁对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措施后,这种担忧进一步加剧。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天然气供应中断的严重风险。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财务官(CFO)Harald Wilhelm此前曾表示,该公司使用天然气为油漆车间提供热量,而大众集团正将沃尔夫斯堡工厂的发电厂改造为天然气发电厂,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路透社还援引奥迪的声明说,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工厂的天然气供应是安全的,但它正与当局、网络运营商和供应商保持定期联系,以便能够评估进一步的发展并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宝马集团告诉路透社称,宝马正在密切关注动荡的局势,并与当局进行交流。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博世对路透社表示,尽管其仅有20%的能源需求由天然气满足,但博士的一些供应商确实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半导体生产领域。未来的天然气供应将主要取决于欧盟内部的讨论,在当前制裁下,欧盟将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




    长城汽车坦克300在华恢复生产;本田、丰田位于广州的工厂受到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影响

    2022年5月2日

    盖世汽车援引广州市政府的信息称,由于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工厂一直处于部分产能生产状态。据中国商业媒体《第一财经》报道,受疫情影响,东风日产广州工厂的三条生产线在4月14日至19日期间停产,据称该工厂已于4月20日恢复生产。另外,长城汽车已于4月22日在重庆工厂重启生产坦克300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由于上海、江苏和吉林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激增,长城汽车于4月13日被迫暂停了这款畅销坦克车型的生产。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再现新冠肺炎病例持续给汽车制造商在华业务带来压力。上海封城始于3月28日,目前已进入第四周。上海已批准包括特斯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上汽集团等重要汽车制造商本周早些时候恢复生产。然而,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物流不通畅,以及生活在疫情影响地区的工人难以重返工作岗位的困难。在广州,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正因当地的封锁措施,以及上海、苏州和吉林等主要汽车供应链生产基地与疫情相关的限制措施而受到影响。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的轻型汽车产量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汽车产量最高,超过326万辆,上海和江苏省的轻型汽车产量分别超过180万辆和127万辆,是国内第四大和第六大汽车生产中心。沪苏地区还拥有众多的一级和二级汽车供应商。因此,除了持续的半导体短缺外,该地区的封锁措施将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供应链问题。




    大众上海工厂逐步恢复生产

    2022年5月2日

    据路透社4月25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开始逐步恢复其上海工厂的生产,但并未透露相关细节。大众表示,其与一汽集团合资经营的长春工厂也在逐步提高产量。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路透社的报道证实了当地媒体早些时候的报道,尽管封锁措施使上海市大多数人留在家里,但上海汽车集团及其与通用汽车(GM)和大众汽车的合资企业已经开始在上海恢复生产。对大众而言,4月将是艰难的一个月,长春和上海工厂的汽车生产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考虑到中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仍处于高位,以及包括北京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过去一周报告了新增阳性病例,新冠疫情导致的工厂停产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拖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量增加。大众与一汽合资经营的长春工厂负责生产奥迪和大众品牌的多款畅销车型,包括奥迪A4、A6、Q5和Q5 Sportback,以及大众迈腾、探影和揽境,其与上汽合资经营的工厂则负责生产大众和斯柯达品牌的车型。




    2022款比亚迪汉正式上市

    2022年4月25日

    2022款比亚迪汉已经在中国正式上市。比亚迪汉将继续提供两种动力版本: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汉纯电版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715公里,该车配备85.4千瓦时电池组,采用双电机前轮驱动。汉纯电版还推出了一款由双电机驱动的高性能车型,比亚迪表示,这款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80千瓦,峰值扭矩为700牛米。双电机四轮驱动配置使这款高性能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3.9秒。对于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该车型现在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搭载37.5千瓦时电池组,汉DM-i插电式混动版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42公里。汉DM-i还配备了容量更小的18.3千瓦时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121公里。所有车型均配备了比亚迪刀片电池。随着2022款比亚迪汉的上市,比亚迪将继续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插电式混动车型。汉DM-p是汉插电式混动版车型系列中价格最高的车型,由两台电机驱动,最大输出功率为360千瓦,峰值扭矩为675牛米。汉DM-p的续航里程预计将达到202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2022款比亚迪汉的推出,比亚迪将进一步加强其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比亚迪汉提供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动力系统,有助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汉DM-i基础款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为121公里,搭载容量更大的电池组后,纯电行驶里程达到242公里,这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对于那些希望购买更运动的电动轿车的购车者而言,汉DM-p无疑是一款极具吸引力的产品,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4秒。比亚迪汉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电动轿车之一。今年1月至2月,该系列车型的零售销量达到2.2万辆。2021年,汉系列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11.7万辆。




    宝马、蔚来开始在中国恢复生产

    2022年4月25日

    据路透社报道,宝马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所有工厂已于4月14日恢复生产。由于新冠疫情限制措施,该汽车制造商沈阳工厂于3月24日起停产。4月14日,蔚来汽车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其安徽合肥生产基地在4月9日停产后,目前正逐步恢复生产。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4月,随着新冠疫情开始稳定,宝马在沈阳的工厂已成功恢复生产。沈阳工厂于3月24日起停产,当时宝马正在逐步提高其高利润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在国内的产量。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期刚在中国推出了国产X5车型。由于宝马沈阳工厂停产,X5交付或将推迟。尽管两家汽车制造商相继宣布恢复生产,但中国东部地区的封城措施仍对汽车供应链构成风险。小鹏汽车董事长4月14日在一个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将要停工停产。继3月28日上海封城后,苏州、太仓、昆山等多个邻近上海市的江苏省城市在过去几天加强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这给众多汽车供应商工厂的运营带来了影响。据路透社报道,为了保持产品线的运行,博世在上海和太仓的零部件工厂采取了闭环保供措施,要求工人下班后住在生产基地,以避免交叉感染新冠病毒。




    3月份特斯拉共销售65,814辆国产汽车

    2022年4月18日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发布的数据,特斯拉3月份共销售65,814辆中国制造的汽车。CPCA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4.5万辆,同比增长138%。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CPCA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国产汽车的销量总计为182,174辆。这一数字包括在中国的销量和出口量。不过因为新冠疫情封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3月28日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速度将在第二季度有所放缓。在撰写本文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超过15天的产量损失,由于新冠疫情蔓延,上海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封锁状态,目前尚不清楚何时能够恢复生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此前已经表明其有能力维持每年45万辆以上的汽车产量。这家汽车制造商去年在上海生产了超过48万辆汽车,其中超过16万辆出口到海外市场。

     



    Smart品牌升级,推出全新#1跨界车

    2022年4月18日

    意义:Smart日前透露了其新款#1电动跨界车,这款车将在梅赛德斯和吉利合资所有的全新品牌下推出。

    展望:这款新车型设计简洁而现代,同时保留了与之前Smarts车型相同的紧凑尺寸,据称新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440公里,将有助于其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吸引消费者。

    Smart日前发布了其#1纯电动汽车(BEV)的量产版,将这个自1998年前创立以来一直努力提升产量和盈利能力的品牌重新回归市场。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这款设计简洁的B级跨界车续航里程达到440公里(270英里),充电30分钟内就可将电量从10%提高至80%。Smart于4月7日在柏林发布会上展示了#1。这款新车型是Smart迄今以来尺寸最大的车型,车长达4,270毫米,比在斯洛文尼亚雷诺Revoz工厂生产的现有Smart FourFor四座车型还要长。Smart欧洲首席执行官Dirk Adelmann表示,#1的预订将于9月开始,首批车型的交付时间为12月。该车型在中国新工厂的生产将于今年年底开始。Adelmann表示,#1是该品牌未来一切的核心,领导了该品牌24年历史以来最大的改革。他补充道:“通过品牌再造,我们将更加注重无缝移动体验。”

    #1真正的独特卖点(USP)是其巨大的电池容量和相对实用的续航里程,这意味着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Smarts那样简单地定位为“城市车”。这款车搭载容量为66千瓦时的电池组,并且搭配一台功率为200千瓦的电机,使其成为纯电动汽车市场上一款独一无二的产品,集高度紧凑的外观尺寸和出色续航里程于一身。Smart承认,440公里续航里程仅仅只是初步数据,还没有在WLTP工况下进行测试,但目前还没有B级纯电动汽车拥有这么出色的续航里程性能。量产版车型的造型非常接近于去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展示的#1概念车。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1是Smart全新股权结构下推出的首款产品,2019年,当时戴姆勒(现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东吉利通过收购Smart一半的股份,成立了一家各出资50%的合资企业(JV)。Smart自1998年推出第一代Smart One以来,已累计销售约230万辆汽车。这款车型在最初推出时是一款新颖创新的概念车,戴姆勒曾对该品牌寄予厚望,认为随着市场对新型城市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该品牌的销量也将迎来强劲增长。然而,该品牌年销量一直保持在10万辆左右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怀疑Smart在其20年品牌历史中一直亏损的原因(戴姆勒从未将Smart财务业绩与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拆分)。众所周知,想要在小型乘用车上获得可观利润非常困难,尽管ForTwo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包括其Tridion安全车体结构和后置发动机传动系统,但该品牌一直在拖累母公司戴姆勒的财务业绩,即使与雷诺合作设计和制造的最新款Smart ForFour也难以给Smart带来规模效益。与吉利成立的合资企业旨在将品牌重塑,为面向欧洲和中国市场的高端小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其中#1将由位于中国西安的一家新工厂生产。该工厂全面达成产能时,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这款车型的销售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价,但考虑到其巨大的电池容量,这款车型在欧洲的起售价可能在3万欧元左右,本田e和Mini E将是明显的竞争对手,尽管它们的续航里程比#1要少得多。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预计,Smart #1在2023年的初期销量为2.7万辆,到2026年将增长至5万辆。

     



    极星与赫兹达成五年6.5万辆汽车订购协议

    2022年4月11日

    极星汽车日前宣布与汽车租赁公司赫兹达成协议,在未来五年为其全球业务提供多达6.5万辆极星汽车。《汽车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这笔交易意味着极星汽车在此期间的收入可能达到30亿美元,不过极星尚未证实这一数字。首批车辆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面向欧洲市场供应,然后在2022年底面向北美和澳大利亚市场供应。赫兹首批订单将是极星2车型,后续是否订购其他车型组合尚未对外宣布。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赫兹表示,公司计划提供比其他公司更多的电动汽车(EV)租赁汽车,与极星达成的协议将有助于其实现这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个协议订购的完全是电动汽车,赫兹常规的购车订单并不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2021年10月,赫兹宣布与特斯拉达成10万辆汽车的采购协议。对于极星这样的年轻企业来说,这份合同为其车辆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巨头,在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困难。此外,赫兹和其他汽车租赁公司仍在增加库存,此前在2020年新冠疫情封锁期间,由于人们出行减少,出现了持续的低库存问题,影响到车队和零售客户。在这种环境下,达成一项中期交易对赫兹来说是件利好消息,宣布达成关于电动汽车的一项中期交易有助于提升其形象。此外,将电动汽车添加到租赁车队中,让消费者有机会首次体验这类车型。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2022年3月轻型汽车销量预测显示,2028年极星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达到15万辆。

     



    汽车制造商更新俄乌冲突对汽车产量的影响

    2022年4月11日

    意义:多家汽车制造商陆续发布了俄乌冲突对其供应链和产量的最新影响。

    展望: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乘用车品牌已宣布,在停产发生后,其产能提升速度比预期更快,而斯柯达则表示,其乌克兰线束供应商已重启生产。

    由于乌克兰供应商停止了与线束供应有关的生产,许多汽车制造商宣布生产遭受中断,近期有多家汽车制造商陆续发布了俄乌冲突对其生产业务影响的最新消息。大众乘用车品牌宣布,公司在沃尔夫斯堡主要工厂的产能提升速度比预期更快,这使生产中断缓解情况比最初预期更好。在《欧洲汽车新闻》分享的一份声明中,公司表示,计划最早在3月23日重启该工厂Golf车型的两班制生产。在接下来几周里,Golf生产线将恢复至乌克兰线束供应中断之前一直采用的标准三班制生产模式。不过,公司表示,目前并不排除进一步生产中断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大众乘用车表示,其在茨维考和德累斯顿的纯电动汽车(BEV)工厂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水平,茨维考工厂预计将于4月初恢复汽车生产。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恢复“正常”还与当前半导体供应危机紧密联系,目前半导体生产水平仍低于危机前。这个问题与俄乌冲突并没有直接关系。大众集团试图通过扩大其在罗马尼亚、匈牙利、突尼斯、摩洛哥以及墨西哥和中国供应商工厂的采购范围,来缓解供应商莱昂尼在乌克兰工厂的线束供应中断。

    与此同时,据路透社报道,大众乘用车品牌的姊妹公司斯柯达表示,其位于乌克兰的线束供应商已重新开始生产,并恢复向其捷克工厂供应线束。斯柯达负责采购的董事会成员Karsten Schnake表示:“我们在乌克兰的合作伙伴决定本周重新开始生产线束,工厂工人们将得到全面服务和全面安全保障。”Schnake补充道,尽管一些线束供应商在乌克兰已经重新启动生产,但斯柯达与大众乘用车品牌一样,也在寻求双重来源线束供应“以防出现问题”,双重来源将在未来3至4个星期得到落实。斯柯达表示,本月早些时候已停止Enyaq纯电动汽车(BEV)的生产,同时表示维持Scala和Kamiq的生产也存在风险。

    然而,尽管大众集团旗下两个品牌都带来了利好消息,但福特在欧洲的生产业务却并非如此,受俄乌冲突影响,福特在德国萨尔路易斯的工厂正面临停产。根据ANE的一篇报道,萨尔路易斯工厂从3月21日起将停止生产某些Focus车型5天时间。不过,福特的供应中断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受俄乌冲突影响导致的线束供应问题无关。根据福特的声明,新款Focus将配备12.3英寸的信息娱乐屏幕。同时,福特还将继续推出搭载标配8英寸屏幕的Focus版本。据当地媒体报道,福特在Focus方向盘部件的发货方面也遭遇了问题,因为其中部分部件来自乌克兰。福特还宣布,由于半导体供应问题,本周将暂停科隆工厂Fiesta的生产,生产Galaxy和S-Max的西班牙瓦伦西亚工厂也宣布了类似的停产指示。福特还表示,由于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原本在大众波兹南工厂生产的福特Tourneo Connect小型客车仍处于暂停状态。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而言,继续区分停产的原因是由于俄乌冲突导致还是全球汽车半导体持续短缺仍然很重要。无论在全球还是欧洲,半导体短缺仍是产量水平难以恢复到满足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水平的最大限制因素。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两种因素现已开始相互作用。第一个挑战是氖气供应中断正在增加。对于用于芯片蚀刻生产的高纯度氖气,乌克兰的供应商控制着全球近一半的供应量。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当前直接风险较低,半导体制造商拥有充足的氖气库存,但这一问题的可见性并不高。第二个挑战是用于半导体电镀和精加工的金属钯的可用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最近将2022年和2023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预测分别下调了约260万辆。在3月份预测中,我们现在预计2022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达到8,140万辆,2023年将达到8,850万辆。S&P Global(现已并入S&P Global)负责全球产量预测的执行董事Mark Fulthorpe表示:“在3月份发布的预测中,我们对2022年和2023年的产量预测分别下调了260万辆,但下行风险巨大。最坏的情况是,今年和明年产量可能会减少400万辆。”我们最新的预测是,2022年欧洲汽车产量将减少170万辆,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需求减少不到100万辆。不过,由于乌克兰局势非常不稳定,我们将继续对最新局势发展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更新和预测。

     



    蔚来汽车ET7电动轿车在中国开启交付

    2022年4月4日

    蔚来汽车于3月28日开始在中国正式交付ET7电动轿车。在蔚来合肥工厂举行的交付仪式上,首批ET7客户亲手拿到了他们的车钥匙。全尺寸电动轿车ET7车长5,101毫米、车宽1,987毫米、车高1,509毫米、轴距2,060毫米。目前有两款车型可以预订:First Edition将标配100千瓦时电池组和全轮驱动,同时标准双电机车型将为客户提供75千瓦时或100千瓦时的电池组选择。蔚来汽车表示,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First Edition车型的续航里程可达675公里,搭载75千瓦时电池的双电机车型续航里程可达530公里。两款车型最大输出功率均为480千瓦,峰值扭矩为850牛·米。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ET7将继续在蔚来江淮合肥工厂生产,蔚来ES6、EC6和ES8等车型也在该工厂生产。公司预计,ET7的生产速度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预期产能水平。ET7将成为蔚来汽车系列中首款拥有一整套支持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AD)系统所需软硬件的车型。车辆将搭载4颗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高达1016 TOPS。NAD可以在高速公路和城市自动驾驶、停车场自动泊车、换电站自动泊车等各种驾驶场景中允许车辆自动驾驶。蔚来预计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发布NAD。

     



    极星2单电机电动汽车在美国开启交付

    2022年4月4日

    极星2单电机电动汽车(EV)现在已开启交付,极星汽车表示,在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补贴后,车辆售价可低至33,400美元。极星2单电机版本续航里程可达270英里,续航里程要高于马力更大的双电机版本。如不考虑联邦或地方政府补贴,这款车的起售价为45,900美元。极星2单电机版本提供Plus和Pilot选装包。Plus配置包售价为4,000美元,增加了一个全新机械热泵以扩大续航里程,另外还增加了全景天窗和高级哈曼卡顿音响系统以及纯素内饰。Pilot配置包(售价3,200美元)提供了更多驾驶辅助功能,包括驾驶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和盲点信息。极星在美国的零售店已经覆盖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新泽西州、德克萨斯州、明尼苏达州、华盛顿州、乔治亚州和密歇根州。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极星2022年目标销量为6.5万辆,推出售价更经济的新车型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预测,极星2025年在美国的销量将达到2.2万辆,与2022年的5,400辆左右相比,销量增速相对缓慢。除了极星2改款车型之外,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极星3多用途车的推出也将推动品牌销量强劲增长。到2025年,该品牌在美国销售的车型包括极星2、极星3、极星4和极星5。细分市场的增加对于提升品牌的可购买性和销量非常重要。

     



    小米计划在第三季度发布首款电动汽车样车

    2022年3月28日

    据中国科技媒体CNMO报道,小米公司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其首款电动汽车的工程样车。另一篇报道称,小米计划推出四款电动车型——其中两款中端车型价格在15万元人民币(约合23,500美元)至20万元人民币之间,高端车型价格在20万元人民币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目前小米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达到14%。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最近有关小米电动汽车(EV)生产进展的报道中,我们对其首款电动汽车的设计、工程、技术特点等方面的详细信息知之甚少。工程样车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亮相,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小米的首款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计划方面,小米已确认其汽车总部将落户于北京新建的生产基地,并且该工厂一期产能为15万辆。小米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到2021年底,其汽车业务研发团队人数规模已经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500名快速扩张至超过1,000名。小米还表示,公司对此前宣布的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首款电动汽车的目标保持乐观态势。

    吉利在中国北方首次测试醇电混动轿车

    2022年3月28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日前在中国北方的黑龙江省测试其首款醇电混动轿车在极端低温天气下的性能。基于第4代帝豪打造的醇电混动轿车,采用吉利最新一代醇电动力系统和力神混动技术。这款轿车搭载了一台1.8升自然吸气醇电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97千瓦,峰值扭矩为175牛·米,搭载一台电机可产生100千瓦的输出功率和320牛·米的扭矩。发动机和电机配备一台三速专用混合动力变速箱(DHT),DHT可通过纯电驱动车辆,从而在低速时提高行驶效率。帝豪醇电发动机在低速时可充当增程器,只有在高速时才向车轮提供动力。吉利表示,以甲醇为燃料的帝豪从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8.8秒,9升甲醇可行驶100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是中国国内甲醇燃料汽车的主要生产商。其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过去17年里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约合4.71亿美元)开发甲醇汽车和绿色甲醇技术。吉利表示,甲醇作为清洁可再生资源,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公司还认为,由于中国的甲醇价格远低于汽油,甲醇动力汽车比汽油动力汽车具有成本优势。不过,尽管存在上述这些优势,但汽车制造商普遍缺少投资研发甲醇燃料汽车的兴趣。推广甲醇汽车面临的挑战还包括缺乏甲醇加油站,以及消费者缺乏对此类车辆的认识。

    小鹏P5电动轿车开始在欧洲接受预订

    2022年3月21日

    据CNBC报道,小鹏P5电动轿车已经开始在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开启预订。据称,欧洲版P5与国内版P5有所不同,欧洲版P5搭载较低版本的小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同时也没有配备激光雷达技术。该车型将标配Xpilot 2.5系统,支持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变更车道、盲点监控、辅助停车等功能。但与中国市场上P7等车型搭载的Xpilot 3.0系统相比,搭载Xpilot 2.5系统的车辆无法执行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停车场记忆泊车等更复杂的自动驾驶任务。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正通过P5车型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与P7相比,P5车型尺寸更小、更紧凑。小鹏汽车从2020年开始在挪威销售G3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随后在2021年开始销售其P7旗舰电动轿车。除了今年2月在瑞典开设中国境外的第一家自营店外,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上个月还与瑞典汽车经销商Bilia和荷兰汽车零售商Emil Frey达成合作关系,负责在欧洲销售小鹏电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将欧洲视为一个战略市场,不仅是因为该地区的销售潜力,还考虑到欧洲在车辆安全、排放控制和数据保护方面的高标准将对小鹏汽车的产品开发带来积极持久的影响,有助于小鹏汽车在全球市场获得认可。

    恒大首款电动汽车获准销售

    2022年3月21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地产巨头恒大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已获得中国行业监管部门的批准,开始在中国销售其首款纯电动车型恒驰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据报道,该车型已被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列入其最新的电动汽车产品目录。当地媒体报道称,恒驰5可能会在第二季度开始上市销售。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恒大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其在中国天津的工厂已经具备了恒驰5量产的能力。恒驰5具备销售资格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恒大在汽车行业建立信誉,在此之前恒大在汽车制造、销售、品牌塑造和分销方面都没有经验。该车型还需要证明恒大在车辆设计、制造以及量产高质量电动汽车方面的能力。恒驰5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定位是一款紧凑型SUV。然而,消费者对于该公司是否能够长期致力于重资产的汽车制造业存在重大担忧,此前据报道,其母公司一直难以履行其债务偿还义务。

    赛力斯问界M5开始在中国交付

    2022年3月14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赛力斯(原SF Motors)已于3月5日开始在中国交付问界M5。据盖世汽车称,M5已经在包括上海、杭州和重庆在内的36个国内城市开始交付,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客户订购了M5。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M5是由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设计研发的一款增程电动汽车(EREV),由赛力斯在其重庆工厂生产。目前有三款车型在售,均搭载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40千瓦时电池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M5被视为中国市场上首款华为背书的汽车,这将有助于这家科技巨头衡量市场对搭载华为汽车技术车型的反应。M5的设计由华为智能手机开发团队主导,该车型使用了部分华为专为汽车研发先进解决方案,包括HarmonyOS操作系统和DriveOne系列增程技术。华为智能汽车事业部负责人余承东表示,M5是一款由华为开发的智能豪华SUV,旨在与市场上部分畅销豪华车型开展竞争。不过,他也强调,华为没有计划造自有品牌汽车,而是将继续专注于为其车企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程电动汽车是小众产品。最畅销的两款车型是东风汽车的岚图Free SUV和理想汽车的理想One SUV。

    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量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

    2022年3月14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AV)量产。公司表示,其L4级自动驾驶产品将涵盖从全自动泊车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内的各个领域。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推动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智能互联三大领域技术研发,以提供智能驾驶体验。2020年,长安汽车推出了一款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该系统将应用于最近发布的所有UNI-T车型。同年,长安汽车投资10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用于研发L4级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该项目计划2025年完成,建成后可生产年产能50万套L1级至L4级智能驾驶产品。

    宝马将于4月推出中国特供的长轴距版X5

    2022年3月7日

    意义:随着X5即将在大东工厂投产,宝马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水平。X5的市场需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其高昂售价的影响。

    展望:华晨宝马的产量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73万辆左右,相比之下2020年的产量为602,460辆。

    宝马将在中国推出长轴距版X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车型将作为宝马X5的改款推出,专为迎合中国客户的需求而设计,将由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在中国本地生产。

    长轴距版X5将在国内推出两款车型,分别是宝马X5 xDrive30Li和X5 xDrive40Li,预计将于4月开始销售。该车型将很快在华晨宝马位于沈阳的大东工厂开始生产。宝马表示,面向美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X5将继续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斯帕坦堡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因沈阳工厂投产而释放的产能将立即用于满足美国和全球市场对X系车型的高需求。”斯帕坦堡工厂目前负责生产X5和X3这两款宝马在美国的畅销车型以及其他车型,并将在2022年底前开始量产高性能SUV宝马XM。与美国版X5相比,中国市场特供车型的轴距加长了130毫米。额外的车长用于提高第二排乘客的座位舒适度和腿部空间。为吸引中国消费者,长轴距版X5将提供专门设计的舒适座椅、可额外提升4度靠背倾斜的后排座椅、全景玻璃天窗、氛围照明以及定制的M空气动力学套件。两款新车型都将标配电子控制阻尼器,X5 xDrive40Li还将配备双轴空气悬架,并可选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双轴空气悬架。在动力方面,X5 xDrive30Li将配备一台四缸汽油发动机,X5 xDrive40Li将配备一台动力更强大的六缸直列发动机。两款发动机均搭配8速变速箱。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X5即将在大东工厂投产,宝马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水平。X5的市场需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其高昂售价的影响,起售价就达到人民币69.9万元(约合11万美元),更不用说售价超过人民币75万的3.0升高配版。不过,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高端大型SUV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市场对X5的需求。我们的数据显示,X5的销量从2019年的37,692辆增加到去年的5万多辆,创下了历史新高。国产X5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这款SUV的销量,尽管宝马公布的一系列高端功能表明,作为宝马SUV家族中一款高利润车型,X5仍将打造成为市场上的一款高端车型。

    宝马已经在其位于中国沈阳的生产基地生产3系轿车、X1和X3 SUV等畅销车型。将X5加入其国产车型阵容,将使其在大尺寸SUV市场上与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品牌竞争时占据优势。作为进口车型,奥迪Q7和梅赛德斯-奔驰GLE的售价也非常高昂,从而限制了它们的销量增长。从市场角度来看,国产X5的推出也代表了宝马捍卫其高端SUV市场份额的一个回应。去年,中国初创企业理想汽车理想One增程电动汽车的交付量超过9万辆,在大尺寸SUV市场上位居榜首。在我们的最新预测更新中,得益于X5和电动车型(包括3系电动版)的推出,预计华晨宝马的产量在未来两年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3年,公司的产量将达到73万辆左右,相比之下2020年的产量为602,460辆。

    上汽将于4月开始交付智己L7电动汽车

    2022年3月7日

    上汽集团宣布,智己品牌首款车型已经在上海临港工厂开始量产。L7是一款全尺寸电动轿车,将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智己汽车推出,并将于4月开始在中国交付。这款车型的尺寸与将于3月底在中国开始交付蔚来ET7相似。客户已经可以预订L7车型的双电机版本,预售价格为人民币408,800元(约合64,757美元)。该车型搭载的两个电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25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3.9秒。该车型还搭载一个容量为93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高达615公里。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于2021年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标志着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将以全新身份进军国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L7将与蔚来ET7等车型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展开竞争。为了支持智己品牌的发展,上汽集团组建了一支200人的研发团队。智己L7是一款集舒适和智能于一体的高端配置车型。上汽集团表示,得益于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L7有能力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该系统由英伟达Jetson Xavier芯片组、12个高清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

     



    蔚来汽车将于4月推出ES7电动SUV

    2022年2月28日

     

    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蔚来汽车表示,计划在4月推出其全新ES7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公司并未透露关于ES7车型的更多细节。不过,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显示,ES7将是一款五座中型SUV,定位介于ES6和ES8之间。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计划今年上市新车型的完整阵容将在4月份ES7发布时一并公布。该车型与ET5和ET7电动轿车一样,都是蔚来基于其NT2.0平台打造的新车型。蔚来表示,基于该新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将拥有更好的性能、全新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以及增强的硬件和软件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自动驾驶体验。当地媒体报道称,ES7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将是宝马X5 L。宝马目前在中国销售X5进口车型。X5 L预计将从今年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因此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会大幅下降。

     



    吉利在国内推出首款换电版电动轿车

    2022年2月28日

     

    吉利汽车与重庆力帆科技的合资企业睿蓝汽车日前公布了枫叶S60的定价,这是吉利首款换电版电动轿车。这款电动轿车的起售价为人民币13.98万元(约合22,141美元),在中国市场将提供两个续航里程选择,其中锂离子电池版本续航里程为415公里,磷酸铁锂(LFP)电池版本续航里程为407公里。枫叶S60将主要面向租赁和网约车市场。S60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0千瓦,峰值扭矩为230牛·米。根据睿蓝汽车此前发布的公告,到2025年,该公司将推出5款换电版车型。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枫叶S60搭载一个快速换电系统,可在60秒内完成一次换电。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借助枫叶S60的推出,扩大其在换电电动汽车(EV)市场的影响力。S60作为一款紧凑型轿车,适合应用于汽车租赁和共享汽车市场。作为电动汽车换电领域的新进入者,吉利汽车宣布了一个宏伟计划以扩大其换电网络。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中国建立5,000座换电站,覆盖国内100个主要城市。

     



    大众汽车正与华为就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进行谈判

    2022年2月28日

     

    路透社援引德国商业杂志《经理人》的报道称,大众汽车正在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就收购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进行谈判。《经理人》援引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就收购协议进行了数月谈判。当路透社就此事联系大众汽车时,对方对此拒绝置评。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在2月16日表示,公司正在寻求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其软件领域自给自足的能力。Diess还表示,他预计车辆自动化技术将在25年内广泛普及。自2019年以来,大众一直在扩大其软件开发部门,目标是从2025年起,集团所有新车型都将搭载自己研发的操作系统。目前判断大众是否能与华为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达成协议还为时尚早。通过合作或收购的方式与这家中国科技巨头达成联合,将提升大众在其关键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电动汽车(EV)的能力。华为已经在中国销售的多款新车型上搭载了其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极狐推出的电动轿车阿尔法S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系统,赛力斯推出的新车型问界M5也搭载了华为智能座舱系统。

     



    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将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生产新能源汽车

    2022年2月21日

     

    据cnevpost报道,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于2月11日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制造。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在提交给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立讯精密表示,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支持立讯精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级供应商,并探索为汽车制造商客户提供代工制造服务的机会。立讯精密是苹果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为苹果公司提供一系列组件,包括连接线、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Apple Watch无线充电/表带、MacBook Type-C接口和iPhone适配器。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立讯精密将收购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以及奇瑞汽车7.87%的股份。

     



    新款Smart车型将被命名为#1

    2022年2月21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Smart已经宣布,其首款由梅赛德斯-奔驰和中国吉利成立的合资企业(JV)生产的车型将被命名为#1。#1将是该品牌与吉利共同所有的首款车型,在吉利位于中国西安的工厂生产。Smart将继续沿用#对其未来车型进行命名,这一命名方式旨在唤起数字时代的潮流。公司还发布了新车的谍照,它看起来更像是传统的乘用车设计,不过底盘稍高,此前Smart表示,其与吉利合资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车型将是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其造型更接近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的#1概念车。Smart全球销售和营销副总裁Daniel Lescow表示:“作为品牌更新后推出的首款产品,Smart #1将电力驱动技术与优质品质完美结合。”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这款新车型将与1998年发布的原始概念车Smart ForTwo有所不同。去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的概念车车长为4,290毫米,无疑是一款B级车。Smart ForTwo车长为3,495毫米,是一款双座车,而#1采用了四门和四座设计。谍照显示Mini Electric将可能是#1上市之后的一个关键竞争对手。我们预计,今年年底前这款新车型在西安工厂的产量将达到1.6万辆。

     



    丰田、雷克萨斯、宝马推出最新车型;现代汽车专注于行车安全

    2022年2月17日

     

    2022年芝加哥车展于2月10日至11日举行了媒体预展活动,随后在2月12日向公众开放。在车展之前,丰田、雷克萨斯和宝马均宣布将在车展上展示最近发布的新车型。丰田最近发布的Sequoia和Tundra Capstone车型首次在车展上亮相,同时还有此前在2021年11月洛杉矶车展上亮相的bZ4X车型。丰田展示了44款汽车,并在此次车展上中首次为公众提供丰田赛道模式体验,他们可以在专业司机的陪同下体验部分新车型。雷克萨斯推出了全新LX 600和NX,以及IS 500 SEMA改装版。宝马也展示了一些最近推出的车型,这些车型此前并未在传统车展上重点展示。其中包括在2022年1月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的2023款宝马iX M60,以及首次推出的M系电动汽车。宝马还展示了新款i4 M50、M5 CS、M3 Competition、X5 xDrive 40i和X3 M40i。现代汽车表示在媒体日举行发布会上,讨论旗下最新的车辆安全技术以及发布2则车辆安全相关的新闻。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介绍了他们的参展计划,但在车展前发布的这些公告反映出汽车制造商将此次车展视为当前环境下与消费者进行联系的一个机会,自2020年3月日内瓦车展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以来,汽车制造商很难有机会通过车展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尽管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几年里,芝加哥车展媒体日上展出的全新车型较少,但该车展的参与度仍然很高,对消费者来说,芝加哥车展是美国最重要的车展之一。这些公告还表明,汽车制造商打算继续支持这些车展,并将新发现的专业技术与在疫情期间被迫使用的虚拟信息技术相结合。

     



    起亚发布Sportage插电混动版;雪佛兰展示升级版Blazer

    2022年2月17日

     

    起亚已经发布了Sportage插电混动版;雪佛兰则展示了升级版Blazer。这两款车型都将于2月12日至21日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举行的2022年芝加哥车展上展出。起亚Sportage是2023款新车型,刚开始在美国生产。起亚Sportage插电混动版搭载13.8千瓦时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32英里。插电混动版车型配备1.6升177马力四缸汽油发动机和6速自动变速箱(起亚尚未公布插电混动版车型的总系统功率)。该车还配备了一个7.2千瓦高效车载充电器。起亚表示,使用二级充电器时大约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充满电。Sportage插电混动版将推出X-LinePHEV全轮驱动(AWD)以及X-LinePrestige PHEV AWD版本。插电混动版标配一系列功能,包括高速驾驶辅助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以及12.3英寸数字仪表盘和12.3英寸信息娱乐显示屏。X-Line风格套件使插电混动版车型的造型更具侵略性。起亚尚未披露Sportage插电混动版的售价。与此同时,升级版2023款雪佛兰Blazer并非是全新车型,但采用了全新的前保险杠、格栅、LED大灯和日间行车灯以及尾灯设计。此外,新车还将提供18英寸、20英寸和21英寸轮毂。在内饰方面,标配10英寸信息娱乐显示屏,后期推出的车型还将标配无线充电功能,高配车型还将配备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在动力系统方面,现有228马力2.0升四缸发动机和308马力3.6升V6发动机将继续使用,两款发动机均搭载9速变速箱。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起亚汽车在芝加哥车展上举行媒体发布会正式发布Sportage插电混动版;不过,雪佛兰并未如此。插电混动版的推出将使Sportage的动力系统阵容增加至3个,另外还包括一个选配的226马力混动系统和一个标配的187马力2.5升四缸发动机。起亚将电气化动力系统定位为对消费者更加有利的产品——除了具有更好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碳排放,还应具有更出色的性能。在Blazer剩余的生命周期中,都将持续沿用升级版车型。然而,雪佛兰将在2022年底发布一款Blazer电动版车型,届时将会透露更多相关新闻,但是Blazer电动版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开始销售。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

     



    为应对芯片短缺问题,特斯拉削减了部分中国制造汽车的转向部件

    2022年2月14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援引两名特斯拉员工和公司内部邮件称,为了应对芯片短缺,特斯拉决定削减部分国产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车辆转向架中的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据报道,该部件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二级电子控制单元,该系统负责将方向盘的转动信号转换为车辆的车轮转向。据中国媒体《财经》报道,特斯拉表示,这种改变不会带来安全问题,因为削减的部件属于二级电子控制单元,主要用于支持备份功能。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特斯拉并未正式公开披露这一信息,目前尚不清楚该措施是为应对全球半导体供应紧张而采取的临时解决方案,还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过据CNBC报道称,特斯拉员工表示,L3级自动驾驶功能(允许司机在正常驾驶情况下使用特斯拉的脱手驾驶功能))将需要双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因此需要前往特斯拉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达到48.6万辆,占特斯拉全球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

     



    起亚、悦达集团将加大对合资企业的投资

    2022年2月14日

     

    起亚汽车计划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推出一系列全新电动汽车(EV)系列。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2月7日,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与盐城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对现有的合资企业东风悦达起亚进一步扩大投资。据报道,起亚汽车计划,从明年开始在中国推出EV6,到2027年为止在中国推出6款电动汽车。据《中国日报》另一篇报道称,起亚汽车及其中方合作伙伴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承诺的增加投资可能达到9亿美元。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是由起亚汽车、江苏悦达投资和东风汽车集团三方合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不过,东风汽车集团已于2021年12月退出合资公司,将其25%的股份出售给了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悦达投资母公司江苏悦达集团的子公司)。起亚汽车将于4月份公布合资企业新名称。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东风汽车退出合资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其业绩表现不佳,过去5年,起亚的销量一直持续下滑。该合资公司公布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19.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47.5亿元人民币(约合7.46亿美元)。未来5年,起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将主要集中在扩大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并在中国推出更多高端车型。2022年至2027年期间,起亚汽车将每年在中国推出一款电动汽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除了电动汽车之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中国推出全新KX5和K3改款车型。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将对改善起亚汽车品牌形象并重新获得经销商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起亚汽车表示,作为其中国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将不再向中国市场推出售价低于10万元人民币(合15,707美元)的车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东风悦达起亚2020年销量为24.93万辆,同比下降62%。2021年前11个月,该合资公司的总销量为13.79万辆。

     



    2021年,中国皮卡需求强劲;长城汽车在皮卡市场销量方面处于领先

    2022年2月7日

    意义: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皮卡销量强劲增长。中国去年皮卡销量增长14%,至54.6万辆。

    展望:尽管皮卡在中国许多城市的特定区域仍面临使用限制,但由于私人购车者的需求不断上升,皮卡车型的销量预计将继续增长。

    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皮卡销量强劲增长。2021年,中国皮卡销量增长14%,至54.6万辆。2021年12月,皮卡销量同比增长21%,至5.9万辆。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对这类车型的需求特别高,这些地区占到2021年总销量的40%。

    中国政府计划提振皮卡销量以及供载客用的皮卡车型越来越多被认为是推高皮卡需求的两个主要因素。长城汽车、江铃汽车和郑州日产是去年中国销量排名前三的皮卡制造商,长城汽车在皮卡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了42.4%。随着为吸引私人买家而开发的皮卡阵容不断扩大,长城汽车皮卡销量在2021年同比增长3.5%,至233,006辆。根据长城汽车的销售报告,去年其在海外市场的皮卡销量同比增长119%,达到43,599辆。炮系列是长城皮卡阵容中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炮系列去年共交付127,940辆,较2020年同比增长11.4%。据报道,相比之下,江铃汽车和郑州日产的零售销量分别为67,445辆和50,067辆,远远落后于长城汽车。根据《中国日报》的一篇报道,中国有关部门推动皮卡在城市内解禁所做的努力,在提振私人购车者的皮卡销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商务部在2021年3月发布了一项指导意见,呼吁各地加快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以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皮卡在许多城市的特定区域仍面临使用限制,但由于私人购车者的需求不断上升,皮卡车型的销量预计将继续增长。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一些皮卡车型的独特造型所吸引,许多购车者认为皮卡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如,长城汽车正试图在其皮卡车主中养成一种“皮卡文化”。在过去两年里,这家汽车制造商扩大了炮系列产品阵容,并涵盖了一系列改款车型。这一努力旨在使其产品既能吸引面向企业的客户,同时也能吸引那些只想购车用于体验越野乐趣的皮卡客户。

    与此同时,受皮卡需求激增的诱惑,福特于2021年11月宣布,计划今年在中国推出下一代福特F-150猛禽。下一代F-150猛禽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开始接受预订,福特表示将积极探索车企与客户互动的新方式。新一代F-150猛禽将采用直接面向客户的销售模式,车主可以在微信小程序“福特皮卡野奢营”下单订购。此外,据Cailian Press报道,吉利正在考虑将其皮卡业务剥离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据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高级电动皮卡。

     



    长城汽车2021年净利润增长26.5%

    2022年2月7日

     

    长城汽车(GWM)在提交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2021年,该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5%,达到67.8亿元人民币(约合10.7亿美元)。该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2%,至1,363亿元人民币。据长城汽车称,这一业绩结果还有待审计,可能与最终结果有所差异。

     

     

    分析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认为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整车销量增加以及车型结构改善。不过,这份文件并未提供详细信息,仅仅列出了主要财务指标。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2021年销量强劲增长。2021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5.2%,达到1,280,993辆。新推出的坦克品牌和炮皮卡系列是其最近产品的焦点。坦克品牌旗下车型阵容将继续扩大,覆盖一系列外观硬朗的越野车型,而炮皮卡系列则让长城汽车有机会进军皮卡需求稳定的澳大利亚和南亚等海外市场。坦克品牌和长城汽车电动汽车品牌欧拉的畅销有效抵消了WEY品牌销量的下滑。去年,WEY品牌销量同比下降26%,至58,363辆。

     



    2021年,宝马在华销量超过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

    2022年1月26日

    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日前公布了2021中国市场的交付业绩。宝马集团去年在中国共销售846,237辆宝马和Mini品牌汽车,同比增长8.9%,创下销量新高。2021年第四季度,由于半导体短缺,宝马和Mini在华总交付量同比下降18.9%。在另一份声明中,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去年其乘用车在华交付量同比下降2%,至758,863辆,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8.6%,至166,660辆。奥迪去年在华交付量要落后于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其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6%,至701,289辆。奥迪将销量下降归因于半导体短缺,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半导体短缺拖累了其向客户交付国产车型的进度。不过,奥迪在2021年销售报告中并未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全球半导体供应持续短缺,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仍超过了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2020年以777,379辆宝马和Mini汽车的交付成绩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占据了领导地位。随着包括纯电动版3系和长轴距版X5在内的多款新车型的推出,宝马有望在2022年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展望2022年,中国市场对高端电动汽车(EV)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三家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本土品牌缺乏影响力的高端汽车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于2021年12月开始在中国接受其电动旗舰车型EQS的预订。市场已经表现出对该品牌采用内燃机驱动的S级超豪华车型的强烈需求。据梅赛德斯-奔驰称,2021年其在中国销售的S级车型占到36%。

     



    比亚迪成功竞得智利锂矿开采权

    2022年1月26日

    据Green Car Congress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智利获得了高达8万吨锂矿的开采合同。该合同由两家公司获得,分别是比亚迪(6,100万美元)和智利北部矿业服务运营公司(6,000万美元)。这两家公司有7年时间对锂矿进行探索、研究和开发,这一时间可能会延长两年,此外还有20年时间对锂矿进行开采。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锂是生产动力电池的重要元素。充足的锂供应对于确保不间断电池生产至关重要。这将使比亚迪能够履行其与不同汽车制造商的现有电池供应合同,同时满足其自己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求。

     



    雷克萨斯推出新款LX600 SUV

    2022年1月19日

    意义:考虑到其他主要豪华汽车品牌已经提供语音助手等技术,为了确保LX的市场竞争力,此次升级是非常必要的。雷克萨斯一直以来凭借其舒适的驾驶体验而闻名,随着越野和安全性能的进一步增强,这款新车型可能会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并将有助于提振该公司的销量。

    展望:我们预测,2022年LX车型的销量将达到2.4万辆左右,其中新款车型的销量将达到1.9万辆左右。明年销量有望提高到2.8万辆。

     

    雷克萨斯于1月12日推出了全新雷克萨斯LX 600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除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之外,2022款SUV还将推出名为Executive和Offroad的豪华版和运动版车型。雷克萨斯在新一代LX 600上用一台双涡轮3.5升V6发动机取代了上一代搭载的5.7升V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05千瓦(415马力),峰值扭矩为650牛米。新搭载的发动机配备一款十速自动变速箱,进一步提高总齿数比,从而改善高速行驶下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提高启动加速度表现和越野性能。


    新款车型车长5,100毫米,车宽1,990毫米,车高1,885毫米,轴距2,850毫米。与上一代车型相比,总车长增加了20毫米,总车宽增加了10毫米,总车高降低了25毫米。在车身平台方面,2022款雷克萨斯LX发生了自2007年以来最重大的变化,悬挂系统与LandCruiser 300基本相同。凭借新一代LX 600的推出,雷克萨斯希望继续维持这款车的良好声誉。全新GA-F平台通过采用新发动机和轻量化铝代替车顶材料,提高刚度20%以上,并减轻200公斤车身重量。更坚固的结构、更低的重心和更轻的重量将有助车辆行驶感觉更加平衡。新款LX还采用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控制制动。雷克萨斯表示,前双叉臂悬架、悬架几何形状和经过优化的螺旋弹簧可以提供更出色的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较长的悬架行程有助提升公路和越野性能。后悬架方面继承了前代车型的横向控制臂四连杆结构。此外,还对悬架臂和减震器的布局进行了改进,以实现更好的控制。


    此次推出的车型阵容包括售价为1,250万日元(约合108,384美元)的入门版LX 600;Executive版有四个独立座椅,可倾斜48度,售价为1,800万日元,而Offroad版售价为1,290万日元。新车型还提供多地形选择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路面情况,提供自动、泥土、沙地、泥浆、深雪和岩石等6种模式。在越野驾驶时,全新LX600提供多地形选择系统,以及丰田最新的爬坡控制和下坡辅助功能。爬坡控制功能实际上就是针对山路和崎岖地形的低速巡航控制。

     

    雷克萨斯LX 600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LX 600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LX 600

    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LX 600

    雷克萨斯

     

    新一代LX 600基于全新平台打造,与现有车型相比,它采用了更广泛的技术和更广泛的自适应驾驶辅助功能。它还搭载指纹认证启动功能以减少被盗风险。这是这家汽车制造商首次采用该功能。其他搭载的安全功能包括采用单目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检测骑自行车者(白天)和行人(夜间)的预防碰撞安全系统。该系统现在可以在左转时检测前方过路的行人。此外,还增加了驾驶员转向时触发,可在车道上帮助转向的紧急转向辅助功能以及在低速时防止事故的低速油门抑制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考虑到其他主要豪华汽车品牌已经提供语音助手等技术,为了确保LX的市场竞争力,此次升级是非常必要的。雷克萨斯一直以来凭借其舒适的驾驶体验而闻名,随着越野和安全性能的进一步增强,这款新车型可能会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并将有助于提振该公司的销量。雷克萨斯越野车试驾员Kazuyuki Ueno表示:“为了使越野驾驶安全可靠,并让客户体验雷克萨斯的品质和舒适度,我们在各种崎岖道路上进行多次测试,以打造新款LX的越野驾驶性能。为了确保所有乘客都能舒适地出行,我们精心调校了主动高度控制和自适应可变悬架系统,以提高在崎岖道路与地面接触感和高质量乘坐体验。”


    雷克萨斯LX这款E级SUV已经上市20多年,根据埃信华迈轻型汽车销量预测,其全球销量从2010年的1.7万辆左右增加至2019年的3万辆左右,随后在2020年下降到2.34万辆。我们预测,2022年LX车型的销量将达到2.4万辆左右,其中新款车型的销量将达到1.9万辆左右。明年销量有望提高到2.8万辆。




    比亚迪汉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06公里

    2022年1月19日

     

    比亚迪预计将其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应用于比亚迪汉轿车。根据d1ev的说法,汉DM-i将提供两个电池容量选项:18.315千瓦时电池组和容量更大的37.555千瓦时电池组。18.315千瓦时电池组将只搭载于前轮驱动车型,在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该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101公里。37.555千瓦时电池组将搭载于四轮驱动车型,在W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06公里。汉DM-i将继续使用比亚迪专门为其混合动力车型开发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旗舰型轿车比亚迪汉已经成为中国全尺寸轿车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之一。2021年,汉系列的销量已超过11.7万辆,此次推出搭载DM-i技术的汉车型有望进一步提高销量。得益于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并在新车型推出方面要领先于竞争对手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自2021年年中以来,比亚迪已经将其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引入其王朝系列的四款车型。秦Plus、宋Plus、宋Pro和唐插电混动版均搭载了DM-i技术。

     



    比亚迪12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2%

    2022年1月14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日前公布,公司去年12月销量为99,112辆,同比增长172.0%。该销售数据包括新能源汽车(NEV)和传统燃油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上月销量为93,945辆,相比之下,2020年12月销量仅为28,841辆。在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中,纯电动乘用车仍然是最畅销的车型,12月销量达到48,317辆,相比之下2020年12月销量仅为19,482辆。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44,406辆,去年同期仅为8,112辆。12月,比亚迪传统燃油汽车的销量为5,167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销量为27,481辆。从今年累计(2021年)销量来看,比亚迪总销量为740,131辆,与2020年的426,972辆相比,增长73.3%。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12月强劲销售表现使该公司全年销量达到740,131辆,创下该公司年度销量新高。按车型分类,新能源汽车占比亚迪2021年销量的82%。相比之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4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将加速其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转型。2021年全年,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飙升231.6%,达到593,745辆。尽管像海豚这样的新上市车型还未在市场上获得充分的市场份额。微型电动汽车(EV)将有助于提高比亚迪在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在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的新车型需求正不断上升。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方面,比亚迪DM-i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取得成功。得益于DM-i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并在新车型推出方面要领先于竞争对手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随着宋Pro DM-i从2021年12月开始上市销售,比亚迪已经将其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引入了其王朝系列的四款车型。今年推出的汉DM-i将进一步提高其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销量。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方面,比亚迪新推出的包括海豚在内的海洋系列将继续扩大到纯电动版和插电式混动版。该公司还将推出另一款定位在秦Plus插电式混动版车型之上的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满足消费者对其混动车型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1年,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交付量均创纪录

    2022年1月14日

     

    意义:尽管面临半导体短缺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这三家备受瞩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在2021年的年度交付量均已接近10万辆大关。

    展望: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而言,2022年又将是重要的一年,它们将拥有更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帮助扩大生产规模并扩大市场份额。我们目前预测,到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320万辆左右,到2023年,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440万辆。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家领先的初创企业,它们在2021年12月均公布了强劲的月度交付数据。小鹏汽车当月交付量超过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达到1.6万辆,同比增长181%。12月共交付了7,459辆P7电动轿车、5,030辆P5电动轿车以及3,511辆G3和G3i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1年全年,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激增263%,达到98,155辆。在2021年总交付数据中,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量达到41,751辆。P7是小鹏汽车旗下最畅销的车型,第四季度共交付21,342辆,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60,569辆,占小鹏汽车总交付量的62%。蔚来汽车在另一份声明中宣布,12月当月共交付10,489辆汽车,同比增长49.7%。2021年全年,这家高端电动汽车(EV)制造商共交付车辆91,429辆,相比之下2020年交付量为43,728辆。面对供应链的限制,蔚来汽车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仍创下记录,达到25,034辆,同比增长44.3%。理想汽车宣布,其2021年12月的交付量同比飙升130%,达到14,087辆,创下月度新高。去年12月的强劲交付数据使理想汽车第四季度的交付量达到35,221辆,同比增长143.5%。2021年全年,该公司交付了90,491辆汽车,同比增长177.4%。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存在半导体短缺和其他供应链限制,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这三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著名的初创企业,仍在2021年底创下了交付量新高。随着新产品的上市,这三家初创企业将在2022年继续创造自己的纪录。今年小鹏汽车的产品阵容将继续扩大,从而覆盖更高端的电动汽车市场。小鹏汽车旗舰纯电SUV G7将于今年上市,有助于这家汽车制造商充分利用电动SUV市场的增长。得益于P7的推出,小鹏汽车已经成为国内中型电动轿车市场最畅销的品牌之一。第四季度,P7交付量为21,342辆,比第三季度增加了1,608辆。9月刚刚开始销售的P5将帮助小鹏汽车交付量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到2022年。蔚来汽车今年也将上市销售多款新车型。ET7电动轿车将于3月开始交付,而尺寸较小的ET5也将在第三季度开始量产,以满足该车型于2022年9月开始交付的时间表。这两款新车型将进一步丰富蔚来汽车目前仅以SUV为主的高端电动汽车产品线。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的产品线要单薄许多——目前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不过理想汽车仅依靠一款车型就能取得如此的销售成绩,这给许多市场观察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预计理想汽车今年将推出第二款车型,这将是一款采用增程技术的全尺寸SUV,不过理想汽车的重点仍将聚焦于家用SUV市场。理想ONE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进入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新品牌岚图已于去年开始交付其岚图Free SUV,而赛力斯和华为则在新品牌AITO推出了M5 SUV。这两款车型均采用了增程技术。

     

     



    中国将全面向外资开放汽车行业,取消对汽车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

    2022年1月12日

     

    意义:中国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允许外资在华设立独资企业,独立经营乘用车生产。

    展望:2018年,中国宣布计划取消外资汽车在合资企业中的所有权上限。自那之后,各家汽车制造商纷纷采取措施以利用这一监管改革,由此产生的“股权拉锯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为合资企业所做的贡献。

    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为合资企业所做的贡献。
    中国有关部门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允许外资在华独资设立乘用车制造企业。中国汽车行业最高监管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中取消了要求外国汽车制造商与本地公司建立50:50的合资企业的规定。12月27日公布的负面清单,不仅取消了外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持股比例不超过50%的规定,也取消了外资企业在华从事汽车制造的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的规定。国家发改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取消这些限制,中国将深化制造业改革,并进一步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市场。此前在2020年,中国取消了外资在商用车合资企业中持股比例不超过50%的规定。

     


    美国商业刊物《福布斯》在评论这一监管改革时表示:“这一新政让Rivian和Lucid等新品牌无需购买中国国内的汽车品牌就能进入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同时也允许大众、福特、通用和梅塞德斯-奔驰等车企接管其合资企业”。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称,已与丰田汽车联系,希望该公司就此监管改革发表评论。丰田汽车的一位发言人说,公司目前没有计划与当地合作伙伴探索新的合作关系,也没有计划在中国设立一家独资工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最高监管机构宣布取消外资持股上限的计划。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按照计划推进这项工作,这有助于为全球投资者建立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政策环境。宽松的监管环境将有助于中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并提振那些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庞大制造业务的汽车制造商的信心。自2018年以来,各家汽车制造商纷纷采取措施以利用这一监管改革,由此产生的“股权拉锯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为合资企业所做的贡献。例如,宝马正在收购与华晨汽车组建的合资企业中的多数股权。2018年,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华晨汽车集团达成协议,将其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0%提高至75%。由于有望从合资公司获得更大利润份额,宝马计划将更多的生产转移到中国。这家汽车制造商将于明年开始在中国生产利润较高的X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3系纯电动版轿车也将于明年在中国生产。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外国汽车制造商也在减持中国合资企业的股份。例如,比亚迪在12月26日宣布,它已经与戴姆勒就合资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戴姆勒在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所持的股份将减少至10%,比亚迪持有的合资企业的股份将增至90%。腾势新能源是双方于2012年共同成立,旨在探索国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机会。中国当地媒体报道称,此次股权转让将为比亚迪更好地将腾势纳入其品牌组合铺平道路,比亚迪通过将其核心电动技术引入这家陷入困境的合资企业来重振该品牌。据报道,尽管两家合作伙伴仍继续致力于推动合资公司的发展,但此次股权变化将使比亚迪主导合资公司的运营,并削弱戴姆勒的直接作用。

     


     

    韩国测试燃料电池重卡

    2022年1月5日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于12月23日启动了一项燃料电池重卡测试,该项目是韩国政府根据碳减排倡议,为转向替代动力系统汽车而做出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现代汽车Xcient等5辆11吨重的燃料电池重卡将在未来12个月在首都圈和南部地区的道路上行驶。CJ物流、现代Glovis、Coupang等物流企业将参与该项目,运输国际快递货物和钢板。韩国政府将提供补贴、加氢站及其他支持。政府将通过该项目收集评估并建立整个氢燃料物流系统所需的数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韩国政府计划通过降低颗粒物水平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替代动力系统汽车普及率、推动氢相关企业成长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减少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这一最新进展与韩国政府上述目标相符。燃料电池重卡在韩国国内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报道强调,韩国目前只有少数轻型卡车是电动的。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在建造更多加氢站、提供购车补贴等措施的支持下,到2030年,上路运行的燃料电池卡车达到1万辆。据国土交通部透露,将一辆载重10吨的卡车替换为一辆替代动力系统车辆所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与替换为13辆载重1吨的卡车类似。根据韩国政府的最新数据,韩国汽车货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计约为2,800万吨,约占整个运输行业碳排放总量的30%。

     


     

    尼古拉收到100辆零排放卡车新订单

    2022年1月5日

     

     

    尼古拉日前宣布,该公司已收到Heniff Transportation的意向书(LOI),计划购买100辆尼古拉Tre纯电动卡车,第一批卡车交付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购买协议是Heniff Transportation和Thompson Truck Centers之间签订的,作为“车队即服务”商业模式的一部分。Thompson将为尼古拉Tre卡车的运营提供销售、服务、维护和充电基础设施。根据声明,在将首批10辆零排放卡车部署于散装运输业务后,Heniff和Thompson 同意继续将另外90辆卡车部署于Heniff的车队中。Heniff在全国拥有超过2,000辆汽车和100个站点。Heniff首席执行官Bob Heniff表示:“在会见了尼古拉的领导团队、参观了亚利桑那州库利奇的新工厂,并试驾了尼古拉Tre纯电动汽车之后,我们对这辆卡车的动力、性能、工程和质量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将与尼古拉和Thompson 的合作视为加快车队电气化战略的一种手段,并且我们的客户、社区、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也将从中受益。”尼古拉能源和商业总裁Palo Koziner表示:“尼古拉经销商网络是向客户提供创新零排放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Thompson将为Heniff购买的尼古拉卡车提供销售、零部件和服务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这份协议旨在提供一个真正的统包解决方案,Heniff Transportation的目标是在一流经销商的支持下实现零排放运输。”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宣布与Heniff Transportation达成协议前不久,尼古拉在一份单独的声明中宣布将向道达尔运输服务公司交付其首批纯电动卡车。凭借与Thompson在车辆支持和维护方面的合作,尼古拉无需直接投资就可以维系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这份声明中没有进一步透露卡车交付时间方面的详细信息。埃信华迈10月份中重型商用车预测,尼古拉销量将在2022年达到183辆,在2023年超过500辆,在2024年将超过2,000辆。

     

     



    Waymo和极氪宣布将合作开发电动网约车

    2022年1月4日

    根据极氪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以及Waymo发布的一篇博文,Waymo和吉利旗下极氪品牌计划在美国为Waymo One网约车车队部署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BEV)。这款专为特定目的打造的新车正在极氪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欧洲创新中心(CEVT)设计与研发。极氪将基于其所谓的全新专利和开源出行架构设计和开发这款面向未来的汽车。这些车辆在美国向Waymo交付后将在车辆平台上集成Waymo Driver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极氪表示,这款车专为自动驾驶设计,采用完全可配置的座舱设计,可支持有驾驶员或无驾驶员控制两个方案,并且可为Waymo One的乘客量身定制。目前,除非获得安全豁免,否则在美国不允许销售无驾驶员控制的车辆。由于这款车尚未完成,目前尚未有迹象表明极氪或Waymo是否申请了豁免,不过Waymo在介绍与极氪达成新合作关系的博文中说道,公司希望“我们Waymo One的乘客在未来能够乘坐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自动驾驶车辆,拥有足够的净空空间、腿部空间和可躺座椅,屏幕和充电器触手可及,座舱布局易于配置且体验舒适。”尽管极氪和Waymo在发布声明时一并公布了这款车的插图,但他们表示,这些图片仅仅是示意,实际的设计将“考虑车辆在制造时适用的标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Waymo已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合作,为其网约乘用车车队开发车辆,并且尝试涉足中重型商用车领域;与吉利和极氪的合作也符合Waymo计划打造一支网约车车队,但不直接参与车辆制造的意图。和Waymo此前发布的声明一样,两家公司都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具体费用。这笔交易被视为是一次合作,而不是合资或更深层次的联盟。声明中也没有确认计划打造的车辆数量或具体时间节点。极氪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于2021年3月正式推出。目前尚未确定的问题包括这些极氪车型将在哪里生产;极氪首款车型是在其位于中国宁波的工厂生产。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可能会受到美国对在美销售的中国汽车征收进口关税的影响。不过,由于Waymo并没有计划将这些车辆销售给消费者,因此Waymo从极氪采购这类车辆的成本仍可能较低,从而降低其关税负担。车辆拥有成本以及确保网约车盈利对Waymo来说也至关重要。极氪于2021年4月推出了第一款名为极氪001的车型,并于2021年10月在中国上市销售。该车型基于吉利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EA)打造。

     


     

    戴姆勒与比亚迪宣布关于腾势合资公司的新协议

    2022年1月4日

    戴姆勒和比亚迪日前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双方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声明。该转让完成后,戴姆勒将持有该公司10%的股份,比亚迪将持有90%的股份。尽管这一股份转让减少了戴姆勒的股权,但声明指出,双方仍“致力于继续推进双方成功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股权转让事宜有待相关监管部门审批,计划于2022年年中完成。声明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腾势在股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稳步发展。比亚迪将在运营上给予腾势更大支持以推动其在未来取得成功。同时,戴姆勒仍将作为股东支持腾势的持续发展。”虽然在这份声明中没有详细说明计划,但双方表示,腾势计划在2022年推出新款车型,并寻求“进一步的增长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家由戴姆勒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在2012年成立,并于2014年推出了第一款车型,随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车型,在2018年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投资。然而,根据埃信华迈销售预测数据,这个新品牌在2020年的销量仅为4,175辆,预计到2023年将下滑至3,500辆左右。尽管两家合作伙伴仍继续致力于推动合资公司的发展,但此次股权变化将使比亚迪主导合资公司的运营,并削弱戴姆勒的直接作用。在腾势推出首款车型后的这些年里,戴姆勒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制定了更加激进的电动汽车(EV)战略,比亚迪则扩大了其在电气化方面的努力,包括计划推动实现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电气化,以及推出高端电动车型与特斯拉和蔚来等制造商展开竞争。

     



    红旗将于2022年推出新款MPV车型

    2022年1月3日

    一汽集团旗下高端品牌红旗,预计将于2022年在中国推出一款新型多用途汽车(MPV)。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款新车型将是一款对标丰田Alphard和雷克萨斯LM的E级MPV。新车型预计将于2022年初开始道路测试,并于同年开始上市销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红旗汽车在2021年制定了年销量40万辆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然而,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持续半导体短缺的影响,这家汽车制造商肯定无法实现2021年的销售目标。不过,红旗将继续扩大其产品阵容,并尝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这款全新MPV将为商务MPV买家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并有助于提升红旗的品牌形象。与丰田Alphard和雷克萨斯LM等车型相比,这款国产红旗MPV的售价将更加便宜。我们预测,红旗汽车这款新车型将于2022年在长春工厂量产,2022年销量将达到4,000辆,2023年销量将增加至1.2万辆左右。

     


     

    通用汽车计划为电动汽车转换项目和非汽车应用提供电气化组件

    2022年1月3日

    通用汽车(GM)日前宣布,计划为电动汽车(EV)转换项目、商业设备和船舶应用提供电气化组件。声明中的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宣布过。该计划的目标是推动新车销售以外的收入增长并实现新的商业模式。通用汽车电动汽车增长运营副总裁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通用汽车拥有既定的战略、集成商网络和共同开发协议,可以将广泛的组件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广泛的客户和用例。由于许多行业的企业都希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用汽车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独特的市场领导地位,通过推出令人兴奋的新款电动汽车和额外的技术应用,我们期待与现有客户和新客户一起踏上零排放之旅。”在声明中,通用汽车提供了一系列预期的示例,而非详细的产品清单。其中包括Electronic Connect和Cruise eCrate套件,其目的是让客户能够与合格的安装人员合作,将车辆的传统内燃发动机替换为纯电动推进系统。安装人员将通过通用汽车的电动专用车辆改装(eSVM)计划开展工作。通用汽车已经在之前的概念验证阶段探索了这个想法,包括名为E-10皮卡的雪佛兰S-10皮卡转换、K-5 Blazer-E、eCOPO Camaro和Project x。最新的一个转换项目是通用汽车与Lingenfelter Performance Engineering合作,对1972 El Camino SS进行改装。通用汽车表示,El Camino SS改装项目是eCrate套件的首次独立安装,预计将于2022年推出。通用汽车动力解决方案将开始提供定制的电动组件组,积极寻找“可以从电气化中受益的机会,并努力将最新的电动汽车技术战略整合到定制应用中”。通用汽车动力解决方案将包括通用船舶、公路、越野和工业等细分解决方案。通用汽车还宣布将与Textron Ground Support Equipment合作,通用汽车将提供电动汽车组件为该公司的TUG系列行李牵引车、货物牵引车和皮带装载机供电。通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解决方案将把这些组件集成到TUG设备的锂离子电动动力系统中。通用汽车上月宣布,将对电动船初创公司Pure Watercraft进行投资,这是通用船舶解决方案首个应用示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用汽车表示,到2030年,新兴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公司有望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通用汽车的计划显得较为激进,可能会对其营收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助于为部分零部件和工程开发带来规模效益。除了创造收入来源之外,这些项目还将为通用汽车集成、电池开发、控制单元和其他领域的工程团队创造机会,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知识库。eCrate套件的推出基于通用汽车多年来提供多个发动机版本的悠久传统,可供客户和车手独立安装。在eCrate套件的支持下,通用汽车采用了一种更加具有参与性的方法,以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高效安装。通用汽车之前提到的概念验证车型中,有大部分在SEMA车展上进行了展示,通用汽车通过此次车展对售后市场和改装爱好者的潜在电动汽车转换的兴趣进行了评估。

    2021

    双龙汽车与比亚迪签署电动汽车电池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

    2021年12月31日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双龙汽车日前表示,公司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合作共同开发汽车电池,并为其车型生产电池组。比亚迪全资所有的电池子公司弗迪实业有限公司将参与电池开发项目。双龙汽车计划在2023年开始量产的U100电动汽车上安装合作开发的电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双龙汽车表示,与比亚迪的合作将有助于加快双龙U100电动汽车的量产计划,从长远来看,双方的合作还可能扩展到纯电动平台的研发。由于双龙汽车的财务状况恶化,其母公司马恒达(Mahindra & Mahindra)未能吸引到投资者,双龙汽车已于今年4月开始进入破产管理阶段。在过去十年里,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努力重振业务;公司2020年汽车产量为106,836辆,同比下降20%。




    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成立合资企业

    2021年12月24日

    吉利汽车于12月13日宣布,已与力帆科技就在中国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达成协议。合资企业将主要从事汽车的设计、研发及销售,以及相关软件和技术的开发。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子公司吉利科技持有力帆科技(前身力帆实业(集团))28.98%的股份。在吉利和重庆政府支持的两江股权投资基金联手对力帆投资之前,力帆汽车销售和财务业绩一直不佳。此次双方宣布成立新合资公司表明两家公司正在加快开发换电电动汽车的计划。今年5月,力帆开始在中国生产其首款电动车型80V,该车型采用了全新的换电模式。80V搭载的是可换电池,这款车也被认为是吉利和力帆在重庆扩展其换电网络的尝试之一。




    广汽全新一代GS8 SUV上市

    2021年12月20日

    广汽集团正式在国内推出新一代GS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款E级SUV长4,965毫米,宽1,930毫米,高1,750毫米,轴距2,850毫米。全新GS8提供传统动力系统和全混动车型选择。两个动力系统版本均提供两驱或四驱配置。燃油车型搭载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2马力,峰值扭矩为400牛米,并且配有爱信精机的八速变速箱。全混动车型搭载丰田混动技术。该系统由一台190马力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台182马力电动机组成。此外,GS8还提供了3排6座和3排7座等灵活座椅布局。基础款配备了众多丰富功能,包括12.3英寸数字仪表显示屏、14.6英寸数字中控屏、LED大灯、双区气候控制、无钥匙进入、皮革方向盘和加热前座。此外。还标配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GS8是广汽旗下尺寸最大的SUV车型。广汽表示,新一代GS8是首款搭载与丰田合作开发的混动系统的国产车型。两家公司已于2020年达成协议,将丰田的混动技术引入广汽的产品阵容。这一合作将提升广汽在传统汽车市场的优势,目前吉利和长城等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正计划增加全混动车型的数量。在大尺寸SUV市场上,GS8将与丰田汉兰达和领克09等车型展开竞争。




    丰田公布纯电动汽车战略

    2021年12月20日

    意义:在2020年和2021年间,多家汽车制造商都发布了类似的战略。近几个月来,丰田正加速推进其产品阵容的电气化。

    展望:由于不同地区的能源现状、车辆尺寸和客户用车情况不同,丰田的电气化战略也将继续因地而异。虽然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立场仍与之前的声明一致,但丰田预计纯电动汽车未来将扮演更大的角色。与丰田设定的目标相比,根据我们替代推进系统产量预测,2030年丰田全球纯电动汽车总产量约为178万辆,其中雷克萨斯总产量为11万辆。

    丰田于12月14日公布了纯电动汽车战略,旨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丰田透露了16款准备上市的丰田和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其中包括定于明年推出的全新丰田bZ4X。在介绍丰田的纯电动汽车战略时,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宣布,公司计划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到2030年全球销量将达到350万辆。雷克萨斯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欧洲、北美和中国市场实现100%电动化,计划到2035年,全球销量实现100%电动化。

    丰田总裁介绍了“碳减排车”与“碳中和车”之间的区别,丰田专注于开发和生产使用清洁能源的碳中和车,旨在全生命周期实现零排放。为了朝这一方向努力,丰田计划通过扩大生产工程创新技术的应用,到2035年使制造工厂达到碳中和。

    在过去26年里,丰田在电池制造领域的投资约为1万亿日元(约合88亿美元),共生产了1,900多万个电池。未来,丰田计划将在电池方面的投资从9月宣布的1.5万亿日元增加到2万亿日元,以生产更高品质、更加经济的电池。

    在发布会上,丰田章男推出了一系列全新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商用车(CV)、越野车和一款超级跑车。 另外还发布了多款bZ系列电动概念车,包括全新bZ4X SUV。其中包括一款专为欧洲和日本市场设计的紧凑型SUV和一款中型SUV。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推出一系列经济型量产车型,以满足广泛客户的需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丰田正加速推进其产品阵容的电气化。今年5月,公司宣布,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其美国销量的15%,电动汽车将占美国销量的70%。本月早些时候,丰田在一场活动上介绍了其欧洲业务战略,并宣布了支持其业务扩张的车型产品。

    考虑到电池开发和电动汽车发展预期的大背景,丰田在今年9月更新了碳中和目标。丰田计划到2030年在电池开发和生产方面投入1.5万亿日元,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球电池产能达到200 GWh,并积极开发3种电池类型以支持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除了纯电动汽车外,该公司还计划重点研发混合动力汽车。丰田认为,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将被广泛使用的领域提供价格合理的混合动力汽车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根据其计算,三辆混合动力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相当于一辆纯电动汽车。在可再生能源不足且成本敏感性较高的地区,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对二氧化碳减排带来巨大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的能源现状、车辆尺寸和客户用车情况不同,丰田的电气化战略也将继续因地而异。虽然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立场仍与之前的声明一致,但丰田预计纯电动汽车未来将扮演更大的角色。与丰田设定的目标相比,根据我们替代推进系统产量预测,2030年丰田全球纯电动汽车总产量约为178万辆,其中雷克萨斯总产量为11万辆。




    丰田将于2022年4月推出搭载比亚迪技术的电动汽车

    2021年12月13日

    据路透社报道,丰田将于明年4月推出一款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合作开发的全新电动汽车。这款新车将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LFP)电池等核心技术。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这款车型的售价可能低于20万元人民币(约合31,396美元),其目标市场与特斯拉未来两年瞄准的市场一致,特斯拉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推出更小尺寸的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4月份,丰田与比亚迪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为丰田品牌研发电动汽车。据路透社报道,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很可能是一款大小类似于卡罗拉轿车的紧凑型电动汽车。这款新车型将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消息并不意外。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其多款新车型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包括汉EV和秦Plus EV。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不容易发生热失控,而且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更加便宜,因此这两款车型在中国市场都有很高的需求。这些技术将在降低合作开发的丰田车型价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上市时间较为紧迫,丰田推出的这款新车型很可能基于比亚迪现有车型阵容中的某款电动汽车打造。从市场角度看,售价低于20万元的细分市场上充斥着上汽、威马汽车、通用汽车和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产品。这款搭载比亚迪电池技术的新车型将使丰田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过这款车型不太可能复制卡罗拉的成功。




    赛力斯推出AITO品牌和M5新能源汽车

    2021年12月13日

    电动汽车(EV)制造商赛力斯(前身SF Motors)于12月2日推出了新品牌AITO,意为“将智能带入汽车”。在该品牌的发布会上,该公司还展示了首款AITO车型M5。据赛力斯称,M5是基于其为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开发的DE-I平台打造。这款新车型将搭载华为鸿蒙车机系统。AITO新车型的正式发布定于12月23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赛力斯称,AITO品牌的产品将瞄准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这一品牌以华为技术为支撑;华为计划进一步扩大其业务组合,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机会。依靠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赛力斯的合作,为华为提供了一条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向市场的捷径。两家公司已经合作推出了SF5 EREV,该车型搭载了华为的电驱动系统和HiCar互联系统。M5将进一步展示华为在车辆电气化领域的技术实力。预计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将深度参与M5的开发,M5也是市场上首款搭载华为鸿蒙车机系统的车型。




    长城汽车加速发布坦克和WEY品牌车型

    2021年12月06日

    意义:长城汽车加速旗下各品牌的车型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其在SUV市场的地位。

    展望:我们预测,2022年长城汽车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将达到约111万辆,较2020年的103万辆增长8%。到2022年,坦克品牌预计将至少推出5款SUV车型,主要为D级和E级车型。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加速旗下各品牌的车型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其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的地位


    坦克500。

    图片由长城汽车提供


    长城汽车已经开始在国内开启坦克500 SUV预售。全尺寸SUV坦克500是长城汽车新近推出的坦克品牌旗下的第二款车型。与坦克300相比,坦克500的设计旨在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该品牌为这款车型推出了商务版、运动版及定制版三个版本。三个版本的每款车型都将为客户提供7座选配或5座标配选择。在动力方面,坦克500将配备长城3.0升涡轮增压6缸发动机和9速自动变速箱。该动力系统完全由长城汽车自主开发,最大功率为260千瓦,峰值扭矩为500牛米。

    作为一款专为越野驾驶打造的汽车,坦克500将配备一个四轮驱动系统、一个双速分动箱以及长城最新的智能Terrance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车辆应对不同的地形。坦克500的预售价格从人民币33.5万元(约合52,580美元)至人民币39.5万元不等。

    本月早些时候,长城汽车WEY品牌启动了拿铁混动版车型的预售。这款紧凑型SUV将采用长城DHT混合动力系统。搭载一台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拿铁混动版最大输出功率为181千瓦,峰值扭矩达到532牛米。长城汽车表示,这款拿铁混动版车型的油耗预计为每百公里4.9升。长城汽车表示,得益于DHT技术,拿铁混动版车型在加满汽油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行驶1,000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加速旗下各品牌的车型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其在SUV市场的地位。长城汽车的战略已经从入门级SUV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转变为在中高端SUV市场占据强势地位。坦克300和坦克500等车型的推出,旨在帮助这家汽车制造商在越野车小众市场占据最大份额。坦克300于2020年12月进入市场,已经成为长城汽车产品阵容中最受欢迎的车型。我们的数据显示,10月份坦克300的销量为9,950辆,今年累计销量(1月至10月)达到62,522辆。新推出的坦克500旨在吸引那些考虑购买具有强大越野能力的全尺寸SUV的目标客户。长城汽车称,在11月19日至28日期间,该公司已收到了超过2.6万辆坦克500的预购订单。

    除了推出新车型之外,长城汽车还计划在其新车型中引入最新技术,重塑品牌形象。从2022年开始,WEY品牌旗下的拿铁、摩卡、玛奇朵等新一代车型将取代VV5、VV6、VV7。这三款新车型均采用了长城汽车的DHT混合动力技术,将有助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等公司展开竞争,由于混动技术的应用,市场对比亚迪新车型的需求大幅增长。我们预测,2022年长城汽车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将达到约111万辆,较2020年的103万辆增长8%。到2022年,坦克品牌预计将至少推出5款SUV车型,主要为D级和E级车型。




    比亚迪考虑旗下高端品牌推出全新MPV

    2021年12月06日

    据第一电动网报道,比亚迪正考虑通过旗下新品牌开发一款7座多用途汽车。该报道称,比亚迪高端品牌项目负责人赵长江此前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征求其粉丝对比亚迪高端新能源MPV的配置意见。到目前为止,讨论主要集中在车辆的性能指标上,包括续航里程和车辆设计方面(如座椅布局和内饰)。截至发稿时,比亚迪尚未对报道中提到的新车型发表评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预计将在2022年宣布推出一个面向高端市场的新品牌。比亚迪乘用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公关总监,易泽明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确认了该品牌的推出计划。在接受汽车媒体新车评的采访时,易泽明表示,新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具有强大越野能力的运动型多用途车。这款新车型的售价区间将在人民币50万元(约合7.85万美元)至80万元之间。尽管这则新闻尚未得到证实,但如果比亚迪计划在该新品牌下推出一款MPV,结果并不令人意外。高端MPV市场已经吸引了东风和广汽等国产自主汽车品牌制造商的关注。东风高端品牌岚图最近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展示了一款全新高端MPV车型梦想家。全新岚图梦想家将推出纯电动版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版两个车型选择。这款新车型的开发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可与丰田阿尔法和雷克萨斯LM等进口豪华车型相竞争的替代车型选择。




    小鹏、埃安推出新款电动汽车;日产开始销售e-Power车型

    2021年11月29日

    意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显示,今年外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国产品牌夺走。2021年前10个月,国产汽车品牌的总市场份额达到47.8%,比去年同期增长6.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对于芯片短缺作出的迅速反应。此外,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通过推出面向电动汽车买家的新品牌,全力进入高端汽车市场。

    展望: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快创新步伐,将新一代电动汽车推向市场。他们向更高车价细分市场进军的努力,将继续增加包括通用汽车、大众和戴姆勒等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压力。

    2021年广州车展(第19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于11月19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开幕。在本文中,我们将概述今年广州车展的亮点,该车展将一直举办至11月28日。从车展前三天发布的公告来看,电动汽车继续是本届车展的重点。小鹏和埃安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快创新步伐,将新一代电动汽车推向市场。他们向更高车价细分市场进军的努力,将继续增加戴姆勒、通用汽车、日产和大众等外国汽车制造商的压力。这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如今正面临着来自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在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小鹏G9

    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展示了其第四款车型。小鹏汽车将G9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称为“智能旗舰SUV”,车辆前大灯内置了两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新增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将使小鹏汽车能够在G9中搭载XPilot 4.0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该公司表示,XPilot 4.0系统标志着向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迈出了重要一步。G9搭载的XPilot 4.0系统可以根据有关城市街道、高速公路、停车场的高清地图,执行自动驾驶任务。XPILOT 4.0搭载于新一代硬件平台,该平台配有两颗英伟达Drive Orin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算力达到508 TOPS,另外还包括800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和覆盖前、后、左、右的290万像素侧视摄像头以及一个高度集成、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基于市场领先的多感知融合平台,硬件的进一步增强将显著提高XPilot的感知能力。”

    目前,小鹏汽车尚未公布G9的动力配置和尺寸。G9发布的重点是其软件功能。G9将是国内首个实现千兆以太网通信架构的车型,同时支持多通信协议,允许车辆更快地传输和接收大数据。这大幅度提高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和固件的无线(OTA)升级能力。新车型还配备了小鹏汽车的新一代XPower 3.0动力系统,配备了中国首个800伏高压量产SiC平台,能够在5分钟内将续航里程补充至200公里。小鹏汽车尚未宣布G9具体的交付时间。

    埃安LX Plus

    广汽集团(GAC)在本次车展上推出了埃安品牌旗下2022款埃安LX Plus,公司表示,这款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这款新推出的中型SUV埃安LX Plus搭载了144.4千瓦时(kWh)电池组,这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电池组容量最大的量产乘用车。车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估计为205瓦时/千克。该车型的能源消耗估计为每百公里15.8千瓦时。不过,市场对这款新车型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像埃安LX Plus这样的超长续航里程电动汽车将加速市场向电动汽车的过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续航里程在500-600公里左右的电动汽车应该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广汽并未宣布1,000公里续航版本埃安LX Plus的定价,但它将是该车型阵容中定价最高的版本。

    比亚迪Ocean

    比亚迪推出了其“Ocean”销售网络。这家汽车制造商未来基于e平台的电动汽车,包括海豚EA1以及采用其DM-i插电式混动技术的新产品阵容,都将通过Ocean销售网络销售。这个销售网络首款DM-i车型已经在车展上亮相。这是一款尺寸类似于比亚迪秦Plus的紧凑型轿车。该新车型也将采用相同的混动系统,包括一台1.5升发动机与秦Plus DM-i混动系统。

    宝马iX

    宝马已经公布了iX在国内的售价。宝马这款旗舰电动SUV的定价为人民币84.69万元(约合132,720美元)。在国内可订购的将是配备111.5千瓦时电池组,搭载双驱动电机的全轮驱动版车型。iX的续航里程为630公里。宝马iX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强宝马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不过iX如此高的定价不太可能提高宝马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销量。

    东风岚图MPV

    东风汽车集团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岚图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发布了一款高端多用途汽车(MPV)。这款新型MPV车长5,315毫米,车宽1,980毫米,车高1,810毫米,轴距为3,200毫米。这款车型将提供两种动力系统版本选择,一个是增程式版本,另一个是纯电动版本。东风汽车表示,这款车型将于2022年年中开始销售。这款新型MPV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通用汽车别克GL8、大众威然和广汽GM8。

    日产轩逸e-Power

    日产汽车日前宣布了轩逸e-Power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日产在中国将推出三款采用e-Power技术的车型,售价从人民币138,900元(约合21,750美元)到人民币155,900元不等。所有三款车型均标配一台1.2升发动机和136马力驱动电机。日产表示,由于采用了e-Power技术,轩逸的平均油耗可低至每百公里3.9升。轩逸e-Power车型定于12月开始对外交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州车展是中国年度车展的收尾,这一地区性车展让汽车制造商有机会能与消费者就其新车型进行交流。本文中提到的新车型只是在车展上展出的燃油车型和新能源汽车中的一小部分。国产汽车品牌是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将继续通过推出自己的新品牌搅动市场,并寻求在市场上扩大影响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显示,今年外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国产品牌夺走。2021年前10个月,国产汽车品牌的总市场份额达到47.8%,比去年同期增长6.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对于芯片短缺作出的迅速反应。此外,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通过推出面向电动汽车买家的新品牌,全力进入高端汽车市场。作为回应,日产等外国汽车制造商也正将他们的新技术带到中国市场。日产汽车计划在中国多款畅销车型中采用其e-Power技术,这一技术有助于提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我们目前预计,日产品牌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将从2020年的117万辆增加到2023年的125万辆。




    别克发布Smart Pod和GL8旗舰概念车

    2021年11月29日

    别克在11月19日开幕的2021年广州车展上展示了两款概念车,分别是Smart Pod和GL8旗舰概念车。Smart Pod是一款具有未来风格的厢式电动汽车(EV),旨在为用户提供“枢纽到枢纽的交通”。根据通用汽车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车是利用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及其Ultium平台开发。公司表示,Smart Pod虚拟驾驶座舱系统将为车内虚拟辅助提供高度直观的人工智能(AI)体验,并与车内外世界无缝连接。别克GL8旗舰概念车让我们得以从中窥探下一代GL8多用途车(MPV)的设计方向。车头部位采用巨大前格栅,搭配展翼式LED大灯。内饰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包括一个以驾驶员为中心的30英寸自由曲面显示屏、方向盘上的集成触摸屏以及一个先进的全宽平视显示屏。前排座位可自由旋转,让乘客在出行过程中畅享无缝通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两款由别克打造的全新概念车旨在展示其利用最新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能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些概念车型上展示的一些功能将在别克量产车型上实现。下一代GL8不太可能采用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不过,这款车型仍将受益于通用汽车推出的车辆智能平台(VIP)架构,通用汽车表示,该电动架构将能够为其未来的汽车提供更大的带宽和连通性,以支持其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和其他人工智能联网功能的推出。




    小鹏汽车将推出全新电动SUV

    2021年11月24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2021年广州车展上推出一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EV)。本届车展正式名称为第19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于11月19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小鹏汽车已经发布了新车型的预告图来为新车发布做预热,不过由于经过处理,很难观察到相关设计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据最近媒体报道,新款小鹏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的第四款车型,这将是一款中型SUV,定位高于紧凑型电动跨界车G3。预计这款新车型将基于与P7相同的Edward平台打造,并将搭载小鹏汽车自行研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Xpilot 4.0系统。据小鹏汽车表示,Xpilot 4.0将使新车型能够支持激光雷达传感器和高压充电等新技术。小鹏汽车目前仍缺乏一款主流SUV与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进行竞争。另外,小鹏汽车还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来自大众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在推出ID.4 和ID.6电动SUV推出后,大众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迅速增长。随着旗舰级电动轿车P7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小鹏汽车2021年销量持续增长。小鹏汽车表示,尺寸较小并且于今年10月刚刚开始交付的P5将帮助小鹏汽车在第四季度获得新订单,不过该车型近期的交付数量仍将受到芯片供应短缺的限制。




    长城汽车首次推出搭载4颗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高端车型

    2021年11月24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在2021年广州车展(第19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发布其高端品牌的首款车型“沙龙”。长城汽车表示,这款新车型将是一款搭载4颗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中型至全尺寸电动轿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沙龙”此前的名称为“SL项目”,它代表了长城汽车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最新努力。现阶段,我们还缺乏有关这一新品牌的细节信息。不过考虑到品牌定位,沙龙未来推出的车型需要展示长城汽车的科技实力,不仅是在电动汽车制造工艺方面,还需要推出搭载具有竞争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沙龙品牌旗下首款车型搭载了4颗激光雷达,这将使其能够与蔚来和小鹏等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同类车型竞争。蔚来汽车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其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ET7,小鹏汽车已经开始销售其搭载两颗激光雷达传感器P5轿车。此前有报道表明,长城汽车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可能由德国供应商Ibeo公司提供。根据Ibeo在2020年7月发布的另一份声明,该公司的固态激光雷达将首先搭载于长城汽车的WEY品牌车型,以支持L3级自动驾驶应用。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WEY车型预计将于2021年底上市。




    丰田、日产推出面向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

    2021年11月23日

    意义:在2021年洛杉矶国际车展和AutoMobility LA展会上,丰田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的全新量产版bZ4X电动汽车,日产则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的Ariya电动汽车。

    展望:对于日产和丰田来说,这些车型的推出为各自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重拾影响力提供了机会。虽然日产已经推出了两代Leaf电动汽车,但当前这一代车型仍是一款五门掀背车,在近来市场竞争中往往相形见绌。丰田曾短暂了推出RAV4电动汽车,但尚未在美国市场推出其他引人注目的纯电动汽车。这两款车型都采用了紧凑型跨界多用途车(CUV)的车身风格,并具有相似安全水平和互联技术。

    在本周在美国加州举办的2021年洛杉矶国际车展(11月19日至28日)和AutoMobility LA展会(11月17日至18日)上,丰田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的全新量产版bZ4X电动汽车,日产则发布了面向美国市场的Ariya电动汽车。

    日产Ariya

    日产下一款电动汽车将于2022年在美国上市,车型年份为2023款。除了发布量产版车型外,日产还开放了紧凑型跨界多用途车(CUV)Ariya电动汽车的预订,并宣布了该车在美国的定价。全新上市的Ariya将配备87千瓦时锂离子电池和238马力前轮驱动(FWD)电机。Platinum+ e-4ORCE版搭载的e-4ORCE双马达全轮驱动(AWD)可带来389马力和442磅英尺的峰值扭矩。不过,随着动力的增加,续航里程将减少至大约265英里。在FWD单电机版本中,基础款(Ariya Venture+ FWD,定价45,950美元)的续航里程预估为300英里。Ariya Evolve+ FWD和Ariya Premiere FWD(定价分别为48,950美元和53,450美元)的续航里程预估为285英里。


    2023款日产Ariya。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2023款日产Ariya。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2023款日产Ariya。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在功能方面,Ariya标配带有导航能力的Pro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2.3英寸显示屏、19英寸铝制轮毂和全季候轮胎。在内饰方面,Ariya配备了大尺寸屏幕并采用了开放式布局。此外,还标配织物座椅、双区域气候控制、前后泊车传感器、LED照明、日产互联导航和无线固件更新功能等功能。Evolve+ FWD版本配备了电动全景天窗、电动后尾门、智能全景影像系统(与入门级标配的后视镜相比)、无线充电和后视镜摄像头。Premier FWD版本配备了ProPilot Assist 2.0和ProPilot Park。Platinum+ e4ORCE AWD版则配有主动声音控制、真皮座椅表面、感应后尾门、冷却座椅、Bose高级音响并且可选配20英寸轮毂。日产表示,未来还将推出更多Ariya版本,并将在晚些时候公布具体细节。

    日产于11月16日面向美国消费者开启Ariya预订,提前预购的客户可获得为期两年的免费EVgo会员资格,并在预订变为购买时可获得500美元的充值积分。这些优惠适用于在2022年1月31日之前的前10,000名预约。日产此前承诺,预计到2030年,其在美国销售的新车中将有40%是电动汽车,并将有更多车型实现电气化。

    丰田bZ4X

    丰田选择在本周推出其全新bZ4X电动CUV的美国量产版本,这也是公司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最新动作。不过,丰田并未透露该车型的定价或详细规格。bZ4X的定位面向紧凑型细分市场,但其专用电动汽车平台采用的平底板设计增加了车内空间,尤其是第二排乘客的空间。bZ4X将于2022年年中在美国上市,丰田在展示该车型时仅提供了初步数据。美国版bZ4X与上月发布的日本版bZ4X没有明显区别。这一新款电动汽车的前驱版车型重量为4,232磅,全驱版车型重量为4,420磅,相比之下,丰田RAV4最轻的车型重量为3,370磅,最重的车型重量为3,655磅。前驱版bZ4X车型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测试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估计为250英里。全驱版估计的续航里程将在后期公布。丰田为bZ4X设定的目标为在10年后仍可保持90%的容量,这为其电池寿命提供了保障。美国版车型车长为184.6英寸,轴距为112.2英寸。FWD版bZ4X前轮搭配一台150千瓦电机,而AWD版则配有两台80千瓦电机,前后各配一台。FWD版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为71.4千瓦时,AWD版电池容量为72.8千瓦时。bZ4X造型前卫,四个轮拱处配有黑色元素,营造越野车轮拱风格。丰田表示,这款车采用了空气动力学设计,整体轮廓十分平滑。内饰方面配有一个独特的仪表板,上面搭载一个小尺寸多媒体显示器,其位置比常见的仪表板偏高,并未配有传统的仪表板罩子,丰田表示这一设计有助改善驾驶员的视线。丰田还表示,该车型还搭配了隔音玻璃并采取了降低风噪等措施,有助确保车内空间的静谧性。目前,该车型的全部细节尚未公布。


    2023款丰田bZ4X。

    图片由Stephanie Brinley提供



    2023款丰田bZ4X。

    图片由Stephanie Brinley提供



    2023款丰田bZ4X。

    图片由Stephanie Brinley提供


    这款全新电动汽车名字中的“bZ”取意超越0排放,丰田计划将这个全新的子品牌用于其未来的部分电动汽车;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推出7款全新bZ车型。然而,在美国市场,这个缩写词的含义可能并不容易理解。bZ4X基于丰田e-TNGA电动平台打造,该平台的电池组平放在底板下。丰田表示,电池的交叉框架结构有助于提高车辆刚性,并能承受任何角度的碰撞。电池设有单独的非导电冷却剂流动通道,以保持最佳的电池温度。由于电动汽车需要抵消电池组相对于发动机增加的额外重量,bZ4X采用了由高强度钢打造的轻型车身结构。此外,丰田表示,它采用了多个系统旨在确保电池运行安全,防止和及时发现电池故障。丰田表示,这些系统包括一个有助于消除污染的清洁生产过程;监控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的冗余系统以检测异常发热迹象,防止电池过热;高阻冷却剂系统,即使有冷却剂泄漏,也能防止短路引起火灾;并且将电池组集成在车身框架的底板上。为了解决冬季用户使用纯电动汽车的困扰,bZ4X配备了用于加热和空调的热泵系统、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以及前排座椅脚下的辐射加热器。

    bZ4X具有无线软件更新功能,提供实时交通数据和停车位可用性的云地图信息(初期试用或后续订阅)、数字密钥(可通过智能手机共享访问的能力),还可以显示充电站信息和续航里程信息。丰田并未提供有关充电时间的详细信息,但表示bZ4X将兼容高速快充模式,可在一小时内充满80%的电量。该车型将搭载丰田的Safety Sens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还包括扩大毫米波雷达和单目摄像头的探测范围以及对其他现有功能的改进,并增加了微光下自行车检测、日间摩托车检测和护栏检测等功能。

    作为丰田和斯巴鲁合作项目的一部分,bZ4X今年早些时候作为一款概念车亮相。本周斯巴鲁版本也已发布,车型名被称为Solterra。尽管斯巴鲁使用了自己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但从外观设计或规格来看,bZ4X和Solterra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日产和丰田来说,这些车型的推出为各自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重拾影响力提供了机会。虽然日产已经推出了两代Leaf电动汽车,但当前这一代车型仍是一款五门掀背车,在近来市场竞争中往往相形见绌。丰田曾短暂了推出RAV4电动汽车,但尚未在美国市场推出其他引人注目的纯电动汽车。这两款车型都采用了紧凑型跨界多用途车的车身风格,并具有相似安全水平和互联技术。

    由于半导体短缺,Ariya在美国的推出时间有所推迟,给人感觉整个过程漫长而缓慢。Ariya的内饰和外观设计都更加保守,而bZ4X的设计则是棱角分明,并充满了科技感。今年早些时候,bZ4X作为概念车在4月份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该车型于2020年7月首次透露。Ariya和bZ4X这两款车型都是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急剧增加之际推出的,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与碳中和有关的社会问题,以及下一步将向电动汽车更广泛过渡的假设。电动汽车成为购车主流目前仍然存在挑战,但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在努力克服这些挑战,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充电渠道方面,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在努力降低成本。

    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登记数据,美国电动汽车的零售份额已从2020年的2.0%增长到2021年(1月至9月)的3.2%。尽管电动汽车仍然只占整个汽车市场的一小部分,但它们的登记数量正在日益增加。这很大程度上与车型和新产品的可选范围增加有关。特斯拉仍然是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销售商,当前也拥有最大的电动汽车产能。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款电动汽车进入市场,预计消费者的购车兴趣将继续增加,市场份额及销量也将继续增加。

    我们预测,到2026年,日产Ariya在美国的年销量为2.5万至3.3万辆,而丰田bZ4X在美国的年销量为2万至2.5万辆。bZ4X并非丰田在美国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但日产在这一领域更具信誉,并且现有电动汽车用户的规模更大,这将有助于提高Ariya在市场上的吸引力。




    保时捷发布全新Cayman以及Taycan改款车型

    2021年11月23日

    保时捷在洛杉矶车展上展示了Cayman、Taycan和Panamera等车型在内的一系列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保时捷表示,在动力系统方面未来将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激情澎湃的内燃机车型。新款718 Cayman GT4 RS和718 Cayman GT4 RS Clubsport将进一步提升Cayman的性能,并为在赛道上驾驶的车主提供了专门的定制套装,预计该车将于2022年年中交付。GT4 RS Cayman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结构,同时发动机升级到493马力。同时,718 Cayman GT4 RS的售价也升至14.17万美元。此外,保时捷还在车展上展示了2022款Taycan GTS和GTS Sport Turismo车型。GTS Sport Turismo在使用起步控制时,拥有高达590马力,悬挂系统也进行了改进以增加动力。Sport Turismo是一款长车顶轿车,具有更大的后备箱空间。Taycan GTS(无论车身是标配版还是Sport Turismo版)基础售价为13.33万美元,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上市。最后,保时捷在洛杉矶车展上还展出了Panamera铂金版。限量版起售价为10.19万美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车型阵容的扩大为这些继续延续保时捷重视运动和性能的传统车型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动力系统的选择范围。保时捷称加州是该品牌的“第二故乡”,公司表示,今年1月至9月,保时捷在美国的销量增长了30%。总的来说,这些改款车型是基于现有车型打造,同时也展示了保时捷在打造高功率、高性能车型方面所作的努力。尽管它们与标配版车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额外的动力配置确保了保时捷在这一指标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保持了品牌赛道王者的荣誉。




    10月份,小鹏汽车在中国新增111座超级充电站

    2021年11月22日

    今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中国新上线111座超级充电站,使其超级充电站上线总数达到550座。截至10月底,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网络已覆盖全国158个城市。另外,小鹏汽车还在国内上线了129座目的地充电站,其中10月份上线21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鹏汽车快速扩张的超级充电网络将帮助公司在国内吸引更多客户,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推广因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不发达而受阻的二、三线城市。在10月24日举行的科技日活动上,小鹏汽车公布了其480千瓦高压充电技术,并计划在近期将该技术推广到其充电网络。如果小鹏汽车的480千瓦充电技术大规模投入使用,将大幅度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有助于其与特斯拉进行竞争。特斯拉目前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V3超级充电桩。V3超级充电桩支持高达250千瓦的充电输出,特斯拉表示,该技术最终能将客户的平均充电时间减少50%。




    长安汽车推出阿维塔电动汽车品牌

    2021年11月22日

    意义: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推出其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并发布了阿维塔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

    展望:这一新品牌目标瞄准高端电动汽车市场,长安汽车计划在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其第一款车型阿维塔11。

    11月15日,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推出其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并发布了阿维塔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据长安汽车介绍,这款新车型计划于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布。因此,新车型的详细规格将在晚些时候公布。不过,长安汽车分享了阿维塔11的一些关键性能指标。这是一款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由前宝马设计师Nader Faghihzadeh设计。Nader此前曾参与了包括宝马6系Gran Coupe和M6 Gran Coupe等多款宝马车型的设计。这有助于解释阿维塔11的轿跑造型,尽管它较高的地面净空使其更具有典型SUV的风格。长安汽车表示,新车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70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不到4秒。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该车型将搭载200千瓦的高压架构以实现快速充电,并将拥有高达400TOPS的算力。


    阿维塔首席执行官谭本宏表示,阿维塔11基于CHN平台打造,该平台是由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CATL)联合开发的电动汽车架构。长安汽车表示,作为阿维塔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市场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将为阿维塔11提供最新的电池解决方案。华为表示,这款车型还将配备华为鸿蒙OS系统,该操作系统将为用户提供跨平台体验。谭本宏表示,阿维塔11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白车身版本已在长安汽车重庆工厂试制下线。公司计划于2026年之前推出4款新车型。为了适应新车型的生产,长安汽车计划在重庆的生产基地投资建设专门的生产线。计划年产量达到35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终于推出其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并透露了这一新品牌即将推出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在进一步充实电动汽车战略方面,长安汽车要落后于广汽汽车和吉利汽车等竞争对手。广汽旗下的埃安品牌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4款车型,吉利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极氪也刚刚开始交付其首款车型。阿维塔品牌可能也会设置专门的展厅,这也是电动汽车新品牌的惯用做法。不过,这一新品牌很可能在销售和分销方面与长安共享资源。阿维塔11进入市场后将面临激烈的竞争。随着汽车制造商加速推出电动汽车,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例如,蔚来汽车计划在2022年推出两款基于新一代平台打造的全新SUV,而小鹏汽车预计将于明年开始生产一款全新中型SUV。

    长安汽车的声明表示,阿维塔品牌已获得多家投资者的支持。在第一轮融资中,阿维塔获得了一批战略投资方的投资,总金额达到24.2亿元(约合3.79亿美元)。长安汽车表示,该品牌未来有上市的可能。出于这个原因,阿维塔必须向投资者展示,它将成为长安汽车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其车型将能够与吉利的极氪品牌推出的车型以及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和小鹏汽车展开竞争。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华为将把其最新的智能座舱技术引入阿维塔11。不过,目前采用华为技术的车型,如极狐Alpha S,车价似乎很高,这使得其吸引力低于初创电动汽车品牌推出的车型。




    现代汽车最快将于2022年在美国生产捷恩斯电动汽车

    2021年11月17日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现代汽车可能于2022年开始在美国生产捷恩斯电动汽车(EV),并且可能计划推出GV70电动版车型。该报道援引业界消息人士的话称,电动版车型可能在现代汽车阿拉巴马工厂生产,随后现代汽车还将在美国生产Ioniq5和Kona电动汽车,以及捷恩斯GV60电动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该报道尚未得到证实,但在2021年5月,现代宣布将向美国市场投资74亿美元,主要用于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和出行技术,其中也包括电动汽车生产。我们预测,Ioniq5将于2022年开始在阿拉巴马工厂投产,Ioniq 9和起亚EV6将于2023年投产,起亚EV9将于2024年投产。自2021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总统乔·拜登宣布了更积极的举措以推动美国加快转向电动汽车,并提出了有利于美国本土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吉利集团商用车部门发布新能源半挂卡车概念车

    2021年11月17日

    吉利集团商用车(CV)品牌远程汽车日前发布了下一代智能新能源半挂卡车远程星瀚H(Homtruck)。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远程星瀚H计划于2024年初生产和交付。该公司表示,这款半挂卡车将专注于效率、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远程星瀚H将有多种动力系统可供选择,包括增程、甲醇混动和基于政府标准的纯电换电等模式。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远程汽车表示,该公司正专注于生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商用车。公司的核心产品是轻型商用车,以及城市公交车和长途客车。远程汽车的核心动力传动技术是自主研发,专注于通过纯电动解决方案和里程扩展实现零排放能力。如果这款半挂卡车概念车成为现实,远程星瀚H将成为中重型商用车(MHCV)行业独一无二的车型,并可能使远程汽车成为自动驾驶卡车领域TuSimple和Plus等现有企业的强力竞争对手。据报道,这款卡车具有L4级自动驾驶功能,并将能够连接物流网络大数据平台,使驾驶员能够实时获得最优订单,分析和跟踪配送,并计算沿途的运营成本。据报道,这款卡车的内部包括一间带淋浴和厕所的浴室,以及一张单人床、冰箱、茶具、厨房,甚至还有一台小型洗衣机。此外,卡车还标配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并且支持5G和V2X通信。另外,远程星瀚H还全面支持无线软件升级。




    吉利汽车发布新战略展示其2025年愿景

    2021年11月15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称,吉利汽车集团日前公布了其“智能吉利2025战略”下的未来5年发展愿景,并提出了九大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全栈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投入1,500亿元人民币(约合234亿美元)的研发投资,以及在未来五年推出超过25款全新智能汽车车型。吉利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球销量365万辆,海外销量达到60万辆。吉利还计划至2025年碳排放总量减少25%,实现100%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实现息税前利润超过8%,并向首批1万名员工分配3.5亿股股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新战略发布之际,恰逢吉利推出其全球动力总成品牌“雷神动力”和全新模块化智能混动总成平台雷神智擎Hi-X。2019年,吉利在中国杭州湾新区举行的龙湾论坛上分享了其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愿景,以及其到2022年计划利用车辆到一切(V2X)和5G技术开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目标。此外,吉利汽车还开始量产近地轨道卫星,旨在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提供精确导航数据。




    大众预计其庞大规模将有助于转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2021年11月15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架构与安全主管Stephan Krause表示,该公司的庞大规模将成为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的一个优势。作为架构和安全主管,Krause通过大众集团旗下的CARIAD软件子公司来监督大众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计划。与特斯拉等非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大众汽车由于规模庞大往往处于劣势。然而,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Krause认为这是一个重大优势。他说:“开发自动驾驶的一个难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和验证这些系统,确保工作一切正常。由少量车辆组成的车队提供的数据有限,但我们拥有一支由几百万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可以比初创公司更快地产生数据,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汽车正在数字平台和架构开发领域迎头赶上。该公司已经认识到,面对来自特斯拉和其他科技公司颠覆者的竞争,其数字架构开发能力需要大幅提升。虽然这些颠覆者没有传统的汽车制造背景,但拥有过去20年来硅谷培养出来的灵活创业精神。大众旗下的汽车软件公司CARIAD目前正在开发三个软件平台。E³1.1版本能够升级并远程更新MEB平台的产品。2023年,CARIAD将发布高端软件平台E³1.2版本,该平台将实现多种功能,包括新的统一信息娱乐堆栈和针对奥迪与保时捷汽车的远程在线更新。大众计划推出一个通用软件平台,该平台具有云链接和可扩展的端到端电子架构,可支持L4级自动驾驶等功能。CARIAD计划在2025年推出统一软件堆栈E³2.0,允许集团所有品牌车型在同一软件上运行。届时E³2.0将与SSP平台开发联系在一起,从而开启一个全新的基于数据的商业模式。




    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SEMA车展上重点展示配件

    2021年11月9日

    意义:与2020年和2021年的其他车展一样,原定于2020年11月举行的年度SEMA(特种设备制造商协会)展会也因新冠疫情取消。在防疫卫生协议到位的情况下,今年的展会将于11月2日至5日举行。福特、GMC、本田、日产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在大会前公布了他们的参展计划。

    展望:SEMA展会的重点是售后及配件业务,不过汽车制造商经常在该展会上推出最新、最具吸引力的车型版本来吸引和鼓励消费者和售后改装公司。由于传统车展继续面临疫情压力,多家汽车制造商将利用2021年SEMA展会来展示其关键车型。SEMA曾经主要面向街头和高性能汽车,但近年来,展会更多聚焦消费者对户外越野驾驶的兴趣,展示能让多用途车跑得更远、负载更多的配件。

    包括福特、GMC、本田、日产和Stellantis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在本周于美国举行的2021年SEMA(特种设备制造商协会)展会之前公布了他们的参展计划。在防疫卫生协议到位的情况下,去年因疫情取消的SEMA年度展会将于11月2日至5日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举行。

    与2020年和2021年的其他车展一样,原定于2020年11月举行的年度SEMA(特种设备制造商协会)展会也因新冠疫情取消。在防疫卫生协议到位的情况下,今年的展会将聚焦于售后市场和配件业务,不过汽车制造商经常在该展会上推出最新、最具吸引力的车型版本来吸引和鼓励消费者和售后改装公司。多家汽车制造商将利用2021年SEMA展会来展示其关键车型。福特、GMC、本田、日产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在大会前公布了他们的参展计划。SEMA曾经主要面向街头和高性能汽车,但近年来,展会更多聚焦消费者对户外越野驾驶的兴趣,展示能让多用途车跑得更远、负载更多的配件。

    本田将继续推出强大的参展阵容,为其传统的紧凑型跑车粉丝和越野爱好者展示多款车型。届时将有7款车型参展,其中包括Civic、Passport、Ridgeline及摩托车。主要包括新推出的第11代Civic以及最近发布的Si车型,参展的本田性能研发部门(HPD)Civic Si赛车将展示一款用于参加巡回比赛的入门级原型车。另外还有一款Team Honda Research West Civic Si车型,该车型将会参加NASA Thunderhill 25小时锦标赛。在这款已经准备参赛的原型车上,本田配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手动变速箱。Si赛车原型车放弃了天窗、隔音隔热、车底涂层和接缝密封,以减轻重量并安装防滚架。为了使Si能做好参赛准备,还安装了HPD和其他性能和安全零部件。其中包括由HPD性能优化、基于产量的ECU,与Cusco和HPD共同研发的赛车限滑差速器,以及Borla的涡轮后置双出口排气装置。底盘也由HPD进行了升级,另外还包括Bilstein、Eibach、Wilwood和Pagid在刹车方面的升级。本田说,Team Honda Research West Civic Si是由本田员工志愿者开发和测试,这些志愿者涉及设计、工程、制造、营销和财务等部门,并且它将由本田员工驾驶。此外,本田还将展出一辆2022款Civic掀背车,该车配备各类配件,旨在庆祝其与电子竞技俱乐部Team Liquid的合作。Team Liquid Civic的大部分部件来自HPD或本田官方配件目录,而SEMA参展车则配备并展示了更多的售后市场品牌和合作伙伴的配件。Civic Si也将由HPD采用高性能和官方配件进行改装;车展上将有4款采用不同程度的配件或改装的Civic车型。这些全新Civic旨在激发车主进行改装的热情。其他参展的本田车型旨在渲染其越野冒险风格,包括Passport TrailSport Rugged Roads Project 2.0和Ridgeline HPD Trail Tour Project。这两款车型都是本田近年来改善其

    在越野领域品牌形象所作的努力之一。TrailSport Rugged Roads Project 2.0旨在展现本田全新的TrailSport子品牌,配件大部分来自本田官方配件目录。Ridgeline则提供HPD选装套件,并且可增加床架和车顶配件、不锈钢车底护板和Jsport悬挂升降套件。


    2022款本田Civic Si HPD原型赛车。

    图片由本田美国公司提供



    2022款本田Passport TrailSport Rugged Roads 2.0。

    图片由本田美国公司提供



    2022款GMC悍马电动皮卡。

    图片由GMC提供


    GMC表示,在SEMA展会上将尝试吸引售后市场客户,并展示全尺寸电动皮卡和SUV的改装可能性,将推出三款车型“展示包含近200种产品的全系列多功能配件”。GMC将展示三款Edition 1车型,其中一款将是GMC悍马电动SUV,另外两款将是悍马电动皮卡。GMC表示,其中一辆电动皮卡将展示详细的生产规格,另一辆将配备“数十种”可选配件,“展现这款革命性超级电动皮卡的功能、生活方式和外观造型设计”。同时展出的还有Chip Ganassi Racing Extreme-E电动越野车,其外观灵感来自于悍马电动汽车。GMC指出,悍马的配件组合是在车辆设计时同步进行,在这方面借鉴了Stellantis售后品牌Mopar的定制经验,有助于确保定制配件以及产品规格验证。GMC还将展示皮卡车以外的配件,包括一个50英寸车顶越野灯条,电动可折叠硬顶敞篷,越野套件以及前置越野辅助灯。虽然许多汽车制造商在SEMA上展示的车型采用了售后品牌的零部件,不过GMC的悍马仍采用了通用汽车的零部件;由于这些车型和车型细分市场推出的时间较短,所以售后部门还没有足够时间或渠道

    来开发解决方案,虽然市场对于电动皮卡的兴趣很高,但前期销量很低,所以售后公司为其开发改装配件的进度可能较为缓慢。在2021年SEMA展会上展示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和售后改装行业。

    福特Bronco和Bronco Sport已经正式发布,在2021年福特利用大部分行业和消费者机会来展现这两款车型(以及福特F-150 Lightning EV,不过该车型不会出现在2021年SEMA展会上)。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类似,福特展示了多款定制的Bronco和Bronco Sport,其中六款是福特委托售后改装公司定制;这些车辆还展示了原厂安装的福特高性能部件以及经销商安装和售后改装的配件。福特还展示了一些全新的Bronco配件,有助提升本已强大的越野能力,其中包括一个全新的前轮驱动单元,支持最高5.28:1的齿轮比;全新的越野车轮;以及高性能2.3升EcoBoost发动机。这些新配件的推出也是两款新车发布的一部分,尤其重要的是,福特正在通过Bronco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品牌。福特将展示四辆定制Bronco和两辆Bronco Sport,这也与Bronco车主比Bronco Sport车主更热衷于车辆改装相一致。对于那些寻求售后改装公司定制特殊用途车辆的车主而言,这两款车型都十分适合改装。福特表示,展会上展示的零部件都可在Accessories.Ford.com网站购买。特别对于Bronco而言,起初就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旨在快速、简单和全面的实现个性化定制。福特的定制版本包括Bronco RTR Fun-runner,基于双门版Badlands Bronco打造,并添加了装饰配件和功能组件,包括带Spicer Extreme CV轴的Ultimate Dana 44 FDU前桥,长途旅行规格Ultimate Dana 60半浮式后桥和高性能进气系统。BDS Suspensions是首款基于双门版Black Diamond系列车型打造的应急车辆。该车被设计改装为一款消防车,配有一个改装的半卡车硬顶。其他升级包括带嵌入式绞盘、拖钩和腹板的CrawlTek Revolution保险杠、以及后部的绞盘和拖钩。虽然福特此前曾计划推出一款Bronco皮卡车型,不过目前迹象显示该项目已经取消。不过,福特将会密切关注人们对这款卡车的反应。一家名为Tucci Hot Rods的公司将Bronco改装成了四轨雪地探险车,其中包括用B系列履带代替全地形轮胎。最后,BAJA FORGED的创始人和共同所有人基于四门版Bronco打造了一款定制车型。该车基于Outer Banks系列打造,将越野冒险需求与现代设施相结合,例如车载冰箱、高级条形音箱、货物整理器和前后BAJA FORGED保险杠。BAJA FORGED版改装车还配备了3.0英寸悬架升降套件。BAJA FORGED Bronco Sport基于Badlands系列打造,通过增加配件提升越野可靠性,包括一个2.0英寸悬架升降套件。


    2021款福特Bronco FunRunner概念车。

    图片由福特提供



    2021款福特Bronco BDS概念车。

    图片由福特提供


    日产将在2021年和2022年推出全新的Pathfinder、Frontier和Z跑车。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SEMA展会上的参展车型将重点以Project Overland Pathfinder和Project Overland Frontier以及在之前活动中展示过的日产Z Proto Spec为主。Project Overland Pathfinder配备了Bilstein减震器的2英寸NISMO越野升降套件原型,以及配备Maxis RAZR AT轮胎的定制18 x 8英寸NISMO越野车轮。Pathfinder还将展示NISMO越野探险车顶架原型,NISMO越野6英寸车头灯,定制的装配式车架,配有行驶灯的定制前保险杠,以及一款带有内置桌子的载物架。日产在这些车型上展示的是其内部开发的零部件,而不是售后改装合作伙伴提供的零部件。日产表示,许多NISMO配件可以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订购。Project Overland Frontier则有更全面的底盘升级,包括NISMO越野性能悬挂套件,可对车前部进行2英寸的提升;配有eAxis密封挠性接头的SPC前上控制臂;NISMO越野性能减震器;具有2英寸提升的定制NISMO越野钢板弹簧后悬架;以及配备Maxis RAZR MT轮胎的17英寸轮毂。Frontier车型的改装还包括一系列外观改装,从车灯到床架、车顶架、车顶帐篷,以及在小路上方便携带设备的车顶箱。与Pathfinder一样,许多配件也将从2022年初开始提供。


    2022款日产Project Overland Pathfinder。

    图片由日产提供



    2022款日产Project Overland Frontier。

    图片由日产提供


    Stellantis的前身菲亚特克莱斯勒过去经常参加SEMA车展,考虑到其Mopar配件业务的实力,两者是一个自然的契合。2021年,Mopar将展示基于Jeep、Ram和道奇品牌车型打造的改装概念车。Jeep品牌概念车包括高度改装的Wrangler 4x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基于四门版Sahara打造的Wrangler Overlook概念车,以及专为山区和滑雪胜地设计的Grand Cherokee L Breckenridge。Breckenridge采用外观改装配件并在车顶的Mopar横杆套件上安装Thule旅行箱用于放置雪橇和滑雪板。Wrangler Overlook将车舱延长了12英寸以增加第三排座位,定制的模块化车顶线增加了5英寸的净空高度,以获得更好的头部空间。Overlook还配有20英寸车轮,带Fox减震器的吉普高性能部件(JPP)2英寸升降套件,具有更好接近角的JPP冲压钢前保险杠以及其他功能和外观改装配件。4xe概念车包括带减震器的JPP2英寸升降套件,定制车底灯,带绞盘保护

    器的JPP冲压钢制保险杠和JPP Gorilla Glass挡风玻璃。4xe概念车外饰采用有象牙珍珠漆,并配有JPP管门、JPP岩石架等;原厂黑色部件被涂成了灰色;另外还配备了独特的Mopar Blue Katzkin皮革内饰。对于Ram TRX,推出了一款TRX RexRunner概念车,增强了硬朗外观元素,包括带14英寸LED灯的RamBar配件杆,增加了前后金属防撞击滑板并改善了接近角。Ram 1500 Outdoorsman概念车设计旨在从工作到户外越野更加容易。概念车基于Big Horn Crew Cab打造,并增加了Mopar图案和醒目的配色。在增加功能的配件方面,该车装备了铝制Mopar床架系统;带有双旋转面板的滑板系统,更容易装卸物品;带可调节夹板的Mopar床栏杆。这款概念车还配有带Fox 减震器的2英寸Mopar升降套件。虽然SEMA车展一度以肌肉车为主,但Stellantis此次只展示了一款道奇Challenger。在2021年车展上,展示了一款Holy Guacamole概念车,这款车基于Challenger R/T Scat Pack Widebody 50周年纪念版打造,融入了一些复古风格配色,配备了引擎盖进气口、20英寸Forgeline轮毂和Mopar避震悬挂套件。内饰方面采用了木饰面板,绿色和黄色格子门板嵌件和座椅内饰向1970款挑战者致敬。


    Ram 1500 Outdoorsman概念车。

    图片由Stellantis提供



    2022款Jeep Wrangler 4xe 概念车。

    图片由Stellantis提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SEMA展会的重点是售后及配件业务,不过汽车制造商经常在该展会上推出最新、最具吸引力的车型版本来吸引和鼓励消费者和售后改装公司。由于传统车展继续面临疫情压力,多家汽车制造商将利用2021年SEMA展会来展示其关键车型。SEMA曾经主要面向街头和高性能汽车,但近年来,展会更多聚焦消费者对户外越野驾驶的兴趣,展示能让多用途车跑得更远、负载更多的配件。2021年这一趋势将继续,福特将重点推出Bronco和Bronco Sport,而不是Mustang。Stellantis只展示了一款道奇车型;本田则通过卡车和多用途概念车进一步扩展全新Civic。

    总体来看,此次参展的汽车制造商基本上表现一致,所展示的车型及配件与其品牌优先级一致。部分汽车制造商通过对过去重要车型的改装向经典致敬,不过这些车型与品牌当前汽车产销不太相关,也并未在本报告中详细介绍。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将汽车作为画布展示,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爱好和偏好定制汽车,而不是关注它们的实用性。




    通用汽车宣布电动汽车充电桩计划,公布2023款Corvette Z06,并恢复Bolt电动汽车生产

    2021年11月8日

    意义:通用汽车日前发布了多则消息,计划利用其经销商网络,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中新安装4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通用汽车还宣布计划恢复部分Bolt电动汽车的生产,并公布了一款将搭载于2023款Corvette Z06上的全新V8发动机,百公里加速仅需2.6秒。

    展望:全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项目是通用汽车早些时候宣布的7.4亿美元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该投资将扩大家庭、工作场所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旨在帮助2级充电站服务不足的地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召回所有Bolt电动汽车后,通用汽车正努力确保最佳的电池生产和供应链物流,Bolt电动汽车在此背景下恢复生产。Corvette Z06 V8可能会最终成为通用汽车开发的最后一款全新V8轻型汽车,反映出尽管电动汽车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当今市场还需要传统燃油汽车的出色性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用汽车(gm)日前宣布,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中新安装4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并计划恢复部分Bolt电动汽车的生产。此外,通用汽车还发布了搭载全新V8发动机的2023款Corvette Z06,据称百公里加速仅需2.6秒。


    通用Ultium家用充电桩。

    图片由通用汽车提供


    根据通用汽车最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部署计划,从2022年开始,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安装4万个Ultium品牌的2级电动汽车充电桩;不过,该计划的具体投资数额尚未公布。通用汽车计划由其提供充电桩,安装充电桩的最佳位置则由其经销商确定。不过根据计划来看,这些充电桩并不鼓励在经销商店内安装。根据通用汽车的声明,充电桩将安装在“经销商各自社区的关键地点,包括工作场所、住宅小区、体育和娱乐场所以及学院和大学等”。所有电动汽车车主都可以使用这些充电桩,不过经销商可以在充电桩添加自己的品牌信息。通用汽车将为每个电动汽车经销商提供多达10个2级充电站,并与经销商合作,帮助他们在关键地点部署这些充电站。通用汽车将帮助经销商申请奖励、其他资金,以加速推动充电站的部署。《汽车新闻》的一篇报道援引了通用汽车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首席架构师Alex Keros的话称,通用汽车希望充电站所有者能承担这些充电桩大部分的安装费用,后续可自行定价或决定是否让客户免费使用。此外,未来充电站的部署数量可能会比目前计划更多,Keros在报道中表示,“我们会密切关注充电桩的部署情况以确定是否会有更多需求。”

    除了与经销商合作电动汽车充电桩计划外,通用汽车还宣布,将于2022年通过经销商和在线渠道向零售和商业客户提供全新的Ultium品牌2级智能充电设备。面向电动汽车车主的Ultium充电器将包括三个单元,由通用汽

    车与CTEK合作开发。客户可选择11.5千瓦/48安培智能充电器;11.5千瓦/48安培高级智能充电器;或19.2千瓦/80安培的高级智能充电器。这三款充电器都支持Wi-Fi和蓝牙功能,并且都具有动态负载平衡功能,可通过无线更新升级。高级版充电器还配有可定制的触摸屏和嵌入式摄像头。作为整个Ultium 360应用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客户将能够设置充电计划,查看充电习惯统计数据,并通过通用汽车的手机应用查看充电状态信息。客户可以将成本计入他们的通用汽车金融贷款或租赁合同中;不过,通用汽车目前尚未透露充电器的成本。

    通用汽车总裁Mark Reuss表示:“我们计划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乘坐电动汽车,畅享更加无缝的充电体验,这两项举措正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工具以及随时随地充电的机会,同时与我们的经销商网络合作,加速在美国和加拿大普及充电服务,包括充电服务欠缺的农村和城市地区。”

    2023款雪佛兰Corvette Z06:670匹,5.5升LT6 V8

    搭载Z07套件的2023款雪佛兰Corvette Z06。

    图片由通用汽车提供


    雪佛兰日前公布了最新2023款Corvette Z06,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安装在量产车上的马力最高的自然吸气V8发动机”。雪佛兰将Z06描述为“专为赛道而生的精密工具”。除了全新的发动机之外,车辆搭载了更宽的立体前后保险杠,并在内饰方面进行了升级。在发给我们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雪佛兰副总裁Steve Hill表示:“新款Z06的设计旨在通过更高水平的工艺、个性化和性能设定更高的标准,让客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定制高性能汽车。”雪佛兰表示,这款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的平面曲轴设计,红线转速可达8,600转/分钟,并且公司在优化排气声方面历时两年时间。这款车预计将于2022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有双门轿跑车和敞篷车两个版本。车辆售价和燃料经济性参数预计将在发布日期临近时公布。


    2023款雪佛兰LT6 5.5升V8发动机。

    图片由通用汽车提供


    与之前的Z06车型一样,2023款Z06与赛车项目也有着密切的关系;Z06底盘与2020年以来一直在参赛的C8.R赛车相同。1963年推出的首款Z06是专为赛车手准备的选配装备包。这款车要比标准的Stingray宽3.6英寸,主要是为345系列后轮胎腾出空间以及使侧面通风口通过更多气流。雪佛兰表示,2023款车型是Z06首次搭载了独特的前后保险杠,旨在优化散热效果。该车标配采用锻造铝轮的20英寸前轮和21英寸后轮;同时也可以选配轻盈坚固的碳纤维车轮。2023款Z06进行了特殊的调校,标配Magnetic Ride Control 4.0,并且刹车比以前更大。搭载传动比达到5.56的8速双离合变速箱以改善加速。内饰方面采用了高级材料,其中包括全新的碳纤维装饰套件。最后,Z06还可以选配一个Z07性能选装包,依靠碳纤维高尾翼以186英里/小时的速度带来734磅的下压力,同时还对底盘进一步调校,搭载Magnetic Ride Control电磁悬架,米其林Cup 2 R ZP轮胎和Brembo碳陶瓷刹车。2023款Z06标配前定风翼和独特的后扰流板,可产生365磅的下压力。

    这款新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的铝缸体铸件。包括雪佛兰小缸体发动机系列标志性的4.4英寸孔间距,全新的双顶置凸轮轴气缸盖设计,配备钛进气阀和钠填充排气阀的双线圈气门弹簧,锻造铝活塞和锻造钛连杆,以及全新的六级干式油底壳油系统。该发动机是在雪佛兰高性能制造中心手工组装,制造中心位于生产跑车的Bowling Green组装工厂内。2023款Z06还配有驾驶模式选择器,并提供包括启动控制、StabiliTrak主动操控、牵引力控制、性能牵引力管理和电子限滑差速器等功能。

    Bolt电动汽车生产

    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将于2021年11月1日恢复Bolt电动汽车和电动多用途车(EUV)的生产,为期两周时间。生产Bolt的工厂自8月份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今年8月,由于担心潜在的火灾风险,通用汽车将召回范围扩大到所有已经生产的Bolt EV和EUV。在恢复生产之前,通用汽车和电池供应商LG就召回费用达成协议。今年9月,两家公司宣布已经找到了因电池问题召回车辆的解决方案。据称,这个问题与13起Bolt电动汽车起火事件有关,不过这些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通用汽车也因此对车主的充电方式和车辆停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全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项目是通用汽车早些时候宣布的7.4亿美元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该投资将扩大家庭、工作场所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旨在帮助2级充电站服务不足的地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召回所有Bolt电动汽车后,通用汽车正努力确保最佳的电池生产和供应链物流,Bolt电动汽车在此背景下恢复生产。Corvette Z06 V8可能会最终成为通用汽车开发的最后一款全新V8轻型汽车,反映出尽管电动汽车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当今市场还需要传统燃油汽车的出色性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用汽车让经销商参与其充电站部署计划,反映出该公司在转型成为出行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以及扩展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经销商对其的重要性。此外,充电站投资计划建立在通用汽车与多家电动汽车充电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旨在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轻松的充电体验。经销商通常高度参与并投资于其社区,能帮助通用汽车确定充电站的最佳位置。通用汽车表示,90%的美国人口居住在通用汽车经销商10英里以内,这表明这些销售点与美国社区的重合程度十分高。

    Corvette通过Z06将最直接的赛车技术融入街头跑车。尽管两款车型的发动机排量同样为5.5升,不过由于赛车规则限制,Z06的动力要比其姊妹款赛车车型更加强大。与之前的Z06相比,2023款车型搭载全新发动机较此前提升了20马力,尽管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此前版本发动机的650马力已经令人印象深刻。虽然Z06是最接近赛车的车型,不过未来还将迎来一款真正的超级跑车车型ZR1,据传这款车的马力将达到800马力。不过,由于Corvette仍将是通用汽车集团未来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品牌将需要开始将其形象和性能从传统高功率V8发动机向电动汽车可以实现的性能转变。




    奇瑞新能源与酷哇机器人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2021年11月8日

    据Pandaily发布的一篇新闻报道,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已与安徽酷哇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使酷哇机器人能够将其技术发展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应用整合起来。未来,酷哇机器人还将与奇瑞合作,打造公开场景L4级商业化应用。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汽车底盘在线控制、自动驾驶关键传感设备、自动驾驶算法等领域密切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投资,目前已拥有国际化的整车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32位整车控制、集成化热管理、热泵空调、新能源集成电池组等核心技术。酷哇机器人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新兴企业。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来,软银中国创业投资(SBCVC)、北汽投资、创世伙伴、华金资本均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该公司专注于城市动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其技术应用于垂直场景。酷哇机器人最近宣布完成了2.5亿美元的C轮融资。早在2019年,奇瑞和酷哇机器人就在芜湖和上海合作开展了公共道路测试项目。该项目以奇瑞的新能源车型作为基础,搭载了酷哇机器人的自动驾驶系统后表现良好。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发布升级版半自动驾驶功能

    2021年11月2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在其科技日线上发布会上发布了其升级版半自动驾驶系统。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最新版本Xpilot 3.5。该版本也将在小鹏汽车今年推出的P5车型上搭载。升级版系统将在2022年上半年向客户推出。Xpilot 3.5系统将引入一项名为City NGP的功能,允许小鹏汽车改变车道、加速或减速、或超车以及进出高速公路。小鹏汽车还公布了下一代ADAS系统Xpilot 4.0的细节,这款ADAS将基于全面的硬件升级,并将包括车辆启动和辅助停车等功能。Xpilot 4.0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此外,据CNBC报道,小鹏汽车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汽车充电桩,充电5分钟即可实现续航200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国内对新能源汽车(NEV)的需求不断增长,滋生了众多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成立,小鹏汽车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年9月,小鹏汽车在中国推出了第三款量产车型P5轿车。我们预测,2021年P5总销量将达到3,700辆左右,明年将达到1.12万辆左右。




    初创公司文远知行推出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货车

    2021年11月2日

    该公司将与江铃汽车(JMC)和中国领先的快递公司中通快递合作

    据美通社10月15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随着中国首辆L4级自动驾驶货车“WeRide Robovan”的发布,文远知行正式进入城市物流行业。

    该公司将与中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商江铃汽车(JMC)和中国领先的快递公司中通快递开展战略合作,推动WeRide Robovan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文远知行将负责协调三方合作,为国内城市物流构建自动驾驶(AD)生态系统。文远知行如今不仅致力于L4级自动驾驶出行,还致力于智能城市物流的发展。

    Tony Han表示:“文远知行始终强调自动驾驶技术应让技术落地应用,以服务社会。随着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货车Robovan的推出,我们将为中国城市物流开创了一个自动驾驶的新时代。通过联手江铃汽车、中通快递这两家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我们继续坚持一直开发乘用车以来采用的三方合作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为城市提供智能出行和智能物流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三方将结合三家公司在技术、产品创新、商业化方面的专长,共同开展Robovan的商业试点运营,探索提升城市物流水平。文远知行和江铃汽车将在未来紧密合作设计专用车型,并在江铃的定制化装配线上进行量产,中通快递则将批量采购WeRide Robovan用于城市物流。

    文远知行目前提供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货车和迷你自动驾驶巴士在内的全方位产品组合,并将继续推进其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致力于在出行和物流服务方面实现L4级自动驾驶。




    中国有关部门发布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2021年11月1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日前已经发布了指导意见草案,要求对国内新能源汽车(NEV)进行更多的安全检查,以应对消费者对电池起火和刹车故障的担忧。草案要求汽车制造商改善安全监测和管理系统,同时改善从汽车设计、测试到上游供应链的质量缺陷。根据该指导意见,汽车制造商还将被要求建立一个24小时的重大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对于车辆发生事故或不进行定期检查的企业可能面临包括取消政府补贴或停产在内的处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起草有关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法律,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在此之前,相继有多起新能源汽车发生事故和起火的报道。今年8月,中国敦促汽车制造商加强数据保护,并将在本地生成的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这些规定旨在禁止企业处理车辆产生的与车辆管理无关的数据。此外,通过传感器收集的位置、道路、建筑、地形等车辆外部环境信息也不允许出境。由于最近的审查,特斯拉、宝马、日产、Stellantis和戴姆勒等公司在5月份证实,它们已经或即将在国内建立数据存储中心。




    中国国务院发布最新行动计划以遏制二氧化碳排放

    2021年11月1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国务院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行动计划,力争在2030年前遏制二氧化碳排放。根据该计划,中国将推广使用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和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的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计划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生产中的比例,重点推动燃油公共服务车辆的电动化替代。中国还将加快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气站和加氢站的建设,以改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私人出行和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得益于政府的大量购置补贴,过去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尽管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汽车销量带来了影响,不过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0.9%,至137万辆。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5.3%,达到215.7万辆,未来五年预计销量每年将增长40%以上。除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之外,中国政府在今年7月还宣布了一项计划,更好地溯源和回收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池,以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有关部门还更新了有关新能源汽车退车、维修和更换的规定,以帮助缓解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质量的担忧。在新政策下,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作为主要汽车零部件被纳入新规,并将享有与燃油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同的保修权利。




    本田宣布中国电动化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推出10款电动汽车

    2021年10月27日

    意义:本田已经确认,2030年以后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是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内的电气化车型。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在中国推出首批10款本田e:N系列电动汽车。为了确保有足够产能来支持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计划,公司正与其合资伙伴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并加强与宁德时代在电池供应方面的关系。

    展望:目前我们预测,到2025年,本田将在中国生产5款纯电动汽车,总产量约为13.5万辆。

    日前,本田宣布了其在中国的全面电动化汽车战略,并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EV)车型和概念车。

    该汽车制造商已确认,2030年以后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是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内的电气化车型。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在中国推出首批10款本田e:N系列电动汽车,其中包括将于2022年初上市的e:NS1和e:NP1。NS1车型将由东风本田合资企业(JV)生产,而NP1将由广汽本田合资企业生产。

    本田目前还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三款概念车——e:N COUPE概念车、e:N SUV概念车和e:N GT概念车,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上市销售。该公司还计划将这些在中国开发和生产的e:N系列车型出口到全球市场。本田还宣布,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Honda Sensing 360将于2022年在中国开始搭载,并计划到2030年将该技术应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市场销售的全部车型中。

    在销售方面,本田计划在中国约1200家现有经销商处打造e:N系列专属空间。该公司还计划在中国主要城市开设e:N专营店,专门销售e:N系列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本田在今年4月宣布了其电气化计划,其中包括到2040年将其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销量提高到100%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其制定的目标是逐步提高的;本田希望到2030年,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其全球销量中所占比例达到40%,2035年达到80%,2040年达到100%。

    为了确保有足够产能来支持其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计划,广汽本田计划新建一个年产12万辆新能源汽车(NEV)的生产基地。该基地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2024年竣工。该项目投资29.9亿元,包括一条汽车测试跑道、一个电池车间、冲压车间、焊装车间、喷漆车间和装配车间。本田还加强了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在电池供应方面的关系,并进一步寻求利用本地市场的资源。

    虽然本田推出电动汽车的时间有点晚,但它在全球燃油车领域的表现出色。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家汽车制造商去年在中国的销量达到163.3万辆,比2019年增长了5.3%。本田计划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0款电动汽车,是因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每家车企都想在中国分得一杯羹。未来几年,中国消费者将如何回应本田计划推出的车型,这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目前我们预测,到2025年,本田将在中国生产5款纯电动汽车,总产量约为13.5万辆。




    宝马将推出全新纯电动汽车和下一代3系车

    2021年10月27日

    意义:宝马将推出与下一代3系平行的汽车,这将是首款基于宝马Neue Klasse架构打造的车型,并将为该公司主流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带来显著变化。

    展望:除了基于宝马首款定制纯电动汽车架构打造之外,这款新车型还将采用宝马正在研发的全新统一电池设计,这很可能是在固态电池之前,宝马锂离子电池的最后一个版本。


    据Autocar报道,宝马正计划生产一款全新D级电动轿车,这款车将展示宝马第三代纯电动汽车(BEV)技术,并将作为宝马下一代3系车型的替代品。这款车将采用宝马的第六代电动动力系统,具有长续航里程和快速充电能力。它还将使用全新的轻量化材料和装配技术,并搭载全新的数字操作系统。Autocar透露,新车的内部项目代号为“NK1”,它的定位很可能是下一代3系车型的纯电动版替代品,这实际上也遵循了宝马新推出的第二代4系GC和i4车型的模式,这些车型也是相应的纯电动版替代品。NK1车型率先使用的宝马首个纯电动平台架构Neue Klasse意味着宝马电气化策略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宝马此前表示将专注于可支持燃油车和电动传动系统的灵活架构。新的架构将能够容纳各种尺寸和类型的车辆,包括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型,同时搭载的电池组容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宝马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Frank Weber在评论该项目时表示:“Neue Klasse代表着宝马运营新阶段的开始。该平台的可扩展性允许我们生产从2系轿车到X7 SUV尺寸在内的电动汽车。它还将能够支持配备前置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 该平台最终将把宝马的绝大多数车型整合到一个主架构中,不过对于销量较低的车型,例如可能接替i8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跑车的项目,仍可能基于定制架构打造。这将巩固宝马当前的双平台战略,即将面向SUV等大尺寸后驱和四轮驱动车型的CLAR架构与支持宝马D级以下紧凑型和前轮驱动车型的FAAR架构相结合。Weber表示,此举将加速成本节约和协同效应。他补充说:“我们不会增加独立的结构。Neue Klasse产量方面的潜力将大幅提升。我们在过去两代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NK1项目将是一款重要的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2025年前后,它仍将落后于采用汽油和柴油动力系统的传统燃油3系车型。考虑到欧洲可能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以及中国和北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这个策略可以说相当保守。但宝马3系在宝马车型阵容、历史和汽车行业中的特殊地位也需要考虑。宝马3系不仅是宝马真正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全球最畅销的D级豪华行政轿车。宝马3系以其出色的动力和运动特性而闻名,所以如果宝马采取一种稍微保守的策略,即在打造NK1的同时,打造下一代传统动力3系车型,这背后也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宝马公司内部预测,预计到2030年,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其全球销量的50%,届时,宝马计划在其15个车型系列中,每个车系至少都会推出一款电动汽车。NK1项目的量产版本命名也将十分有趣,如果按照新款i4/4系Gran Coupé的命名来看,这款车型的名字应该被称为i3。不过,这个名字已经被宝马在2013年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抢先使用,作为一个非传统的都市车设计,NK1从概念车到量产车或者寻找它在市场中的定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我们的动力系统安装预测,宝马内部对Neue Klasse架构的预测似乎是准确的,到2030年,该架构将占到销量的50%。根据我们的最新预测,到2030年,宝马纯电动汽车的产量占比将达到54%。




    小米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自己的汽车

    2021年10月25日

    路透社援引中国科技巨头小米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军的话报道,小米宣布计划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自己的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近期完成了其电动汽车(EV)业务的注册。这家名为小米电动汽车的新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约合15.6亿美元),现有约300名员工。公司此前曾表示,计划在初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10年总投资100亿美元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公司希望推出首款具有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电动汽车;即将推出的车型很可能由其合作伙伴代工制造,并可能定位在入门级和中级市场,以吸引首次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我们预计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代号为“小米01”的运动型多用途车。




    广汽在“如祺出行”平台上推出首款燃料电池车型

    2021年10月25日

    广汽已将其埃安LX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至出行平台开展示范运营。据盖世汽车称,这款车已经被投放至出行服务平台“如祺出行”上,广汽是该平台的股东之一。“如祺出行”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LX FCV是一款基于GEP平台打造的D级运动型多用途车,目前正由广汽番禺工厂生产。我们预测,2021年该车型的总产量将低于10辆,明年将达到30辆左右。据报道,该车型每百公里耗氢量仅为0.77公斤,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650公里。由于氢的排放对环境无害,并且氢资源较为丰富,中国正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使用。具体来说,中国计划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商业化步伐,并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的投资。到2025年,中国预计上路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辆,其中燃料电池乘用车也将进入市场。




    广汽蔚来支持的Hycan合创品牌于本月推出Z03

    2021年10月19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由广汽和蔚来汽车支持的Hycan合创品牌于10月18日在中国推出其第二款量产车型Z03。这款车有3款配置可供选择,两款五座车型的定价在人民币13万(约合20,201美元)至15万元之间。Z03的车长4,602毫米,车宽1,900毫米,车高1,645毫米,轴距为2,750毫米。潮玩版和潮智版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5千瓦,峰值扭矩为225牛米,而Z潮版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0千瓦,峰值扭矩为225牛米。在新欧洲行驶循环工况下,搭载64.6千瓦时和76.8千瓦时电池组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00公里和600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Z03是一款基于GEP平台打造的C级车,与007运动型多用途车共享同一平台。我们预计,今年Z03的销量将达到2,200辆左右,2022年将达到6,100辆。




    名爵推出Marvel-R EV以及ZS EV升级版车型

    2021年10月19日

    名爵汽车日前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欧洲推出Marvel-R纯电动汽车(BEV)。根据其欧洲官网,这款五门紧凑型跨界车的动力系统将搭载三台电动机来驱动四个车轮。该车的综合功率为288马力,扭矩达到665牛米。据称,该车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4.9秒。Marvel-R搭载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34%,配合双速变速箱,在WLTP循环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402公里。Marvel-R可以通过车载的三相11千瓦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快速充电时,可以在40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这款车还搭载了名爵Pilot L2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19.4英寸中控触摸屏。此外,名爵还发布了其升级版ZS EV。外观方面采用了全新的前脸设计以提升空气动力学。搭载了全新的72千瓦时长续航电池组,WLTP循环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从当前车型的163英里提升至273英里。名爵表示,2022年该系列还将推出一款搭载51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为198英里的车型。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长续航电池组在快速充电时,仅需42分钟左右就可充满。此外,ZS EV还配备了全新的iSMART互联系统,搭载10.1英寸平板触摸屏和全新仪表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品牌正积极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在利用了该品牌的英国知名度后,其品牌电气化战略已经成为进入欧洲大陆市场的跳板。事实上,截至2021年目前为止,该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主要市场挪威已注册了2,566辆汽车,同比增长20.4%,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对于那些想要长续航里程车型的消费者而言,ZS EV带来的升级将会提高这款车的吸引力。同时,更高端、更时尚的Marvel R车型将有助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由于只提供左舵版本,该车型目前还不会在英国市场销售。其入门级舒适版车型定价为39,990欧元,顶配性能版车型定价为47,990欧元,将与大众集团旗下众多纯电动跨界车型展开竞争。




    中国蔚来汽车在挪威开始运营

    2021年10月11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在挪威奥斯陆的蔚来中心NIO House日前正式开业。这家汽车制造商将在挪威销售搭载75千瓦时和100千瓦时电池包的ES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型。搭载标准续航电池包的蔚来ES8起售价为60.9万挪威克朗(约合69,151美元),搭载长续航电池包的蔚来ES8起售价为67.9万挪威克朗(约合77,099美元)。消费者也可以购买不搭载电池包的ES8车型,并选择蔚来汽车电池租用服务(BaaS)销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可按月订购电池使用和附加服务。包括换电和充电服务的首个蔚来充换电一体站也将于下个月底在挪威推出。据Pandaily报道,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挪威五大城市和主要高速公路上建造20座换电站。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渴望进军欧洲市场,得益于慷慨的政府补贴政策和快速扩张的充电基础设施,该地区已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的市场之一。ES8 SUV是今年在挪威推出的首款车型,ET7将于2022年推出。我们预测,2021年蔚来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将达到150辆左右,到2022年将达到1400辆左右。




    中国红旗汽车将向挪威出口电动SUV

    2021年10月11日

    据路透社报道,一汽集团旗下高端汽车品牌一汽红旗宣布,将开始向挪威出口国产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品牌表示,其在挪威已收到500辆SUV订单。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并未透露订购车型的具体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红旗新车型的新颖设计,面向私人购车者的车型产品众多,以及与之前红旗车型相比价格更加亲民,市场对一汽红旗新车型的需求不断增长。该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共推出了8款车型,覆盖轿车和SUV。2021年上半年,一汽红旗在华销量为14.5万辆,同比增长107%。除一汽红旗外,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比亚迪等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也在努力扩大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华为与北汽签署合作开发协议

    2021年10月4日

    据panddaily报道,北汽高端品牌极狐Arcfox宣布日前已与华为签署框架协议,深化双方正在进行的战略合作,生产搭载华为HI解决方案的汽车。此次签订的新协议是对双方2019年1月签署的协议的补充。根据目前的协议,华为和北汽将加强极狐Arcfox所有车型的研发,并建立产品开发的联合运作机制。双方还将加强在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领域的合作,开展产品联合开发、测试和验证。两家公司还将共同制定和实施营销渠道规划。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表示,其纯电动跨界轿车Alpha-S将搭载由华为提供的一系列新技术,过去两年间双方一直在合作研发Alpha-S HBT。Alpha-S HBT的到来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极狐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阵容,尽管该车型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提升品牌销量。2020年10月,极狐推出了首款高端车型——极狐Alpha-T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2021年4月,华为宣布今年计划将投资10亿美元研发智能汽车零部件。该公司还与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三家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从2021年底开始共同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品牌。华为正在寻求进一步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并于2019年5月成立了智能汽车业务部门。业务主要集中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等五个方面。今年5月,华为重申不计划制造整车,并将继续聚焦ICT技术,支持车企造好车。




    吉利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建立5,000个换电站

    2021年10月4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日前宣布,计划到2025年,通过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服务平台易易唤能在全球运营5,000座换电站。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表示,易易唤能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可兼容轴距在2,700毫米至3,100毫米之间的多种车型,并能在60秒内完成换电。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换电技术可以让驾驶员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在换电站内更换车辆电池组。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在未来可选择高容量电池。目前的挑战是汽车制造商在建造和运营此类设施时所面临的前期投资成本十分高昂。吉利科技集团自2017年就开始对换电技术平台及车型架构平台进行研发,并已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该报道强调,该公司已获得1,000多项换电技术相关专利,并建立了一个集汽车、换电站和电力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放平台。易易唤能于2020年9月在重庆运营了首座换电站,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它已在天津、重庆、浙江、山东、江苏、湖南、海南和安徽等10多个省市部署了换电站。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换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2021年7月,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超过4,000座换电站。




    通用汽车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生产平台

    2021年10月1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通用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其Ultium电动汽车(EV)平台。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用于开发该平台的电池和其他核心部件完全来自国内。预计到2025年,通用汽车将在全球推出30多款基于Ultium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其中超过20款将在中国上市。凯迪拉克Lyriq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是首款基于Ultium平台打造的车型,将于2022年在中国推出。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表示:“我们相信,让所有人都拥有电动汽车、向纯电动未来过渡的拐点已经到来,通用汽车将引领这一变革。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一个创新强国,同时身处全球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和部署的前沿。”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用汽车将投入350亿美元加大力度推出新一代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并且计划在关键电动车型中搭载其专有的Ultium电池技术。先进的Ultium电池系统和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将依托通用汽车高度本土化的制造和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其工程灵活性和技术领先性,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产量预测,首款基于Ultium平台打造的凯迪拉克Lyriq将于2022年11月投产,预计2022年产量约为3,500辆,2023年产量为1.8万辆。作为通用汽车46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Ultium电池计划由其与LG能源解决方案(LGES)在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的合资工厂生产。




    大众计划在美国推出搭载小容量电池组的ID.4

    2021年10月1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大众汽车集团(美国)首席执行官Scott Keogh称,该公司计划于2022年在美国生产搭载电池容量更小的ID.4电动汽车。新版本ID.4将搭载64千瓦时电池组,作为对搭载82千瓦时电池组的ID.4 Pro和Pro AWD车型的补充。据报道,Keogh证实,搭载小容量电池组版本的起售价将低于3.5万美元(不含免税或优惠)。Keogh还表示,他预计ID.4 Pro在美国的销量与后驱版本和刚刚发布的四驱版本之间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Keogh还称,第一代ID.4已经销售一空,新车型为大众品牌带来了新的客户,其中购车客户中有89%的客户也是首次购买电动汽车。《汽车新闻》报道称,大众美国工厂有能力生产多达8款不同的电动汽车车型,不过大众并未证实除ID.4外,还计划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生产哪些其他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正在为其查塔努加工厂生产面向美国市场的ID.4车型做准备,该工厂将生产两个版本的ID.4车型,投产后该车型将不再需要进口。对于大众而言,在明年新推出一款续航里程缩短、输出功率更低的ID.4车型,可能会帮助该品牌通过更实惠的价格赢得更多消费者。随着新版本ID.4的推出,大众可以争取不需要长续航里程的客户,而且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他们可能会比目前的买家更愿意购买续航里程较低的版本。我们预测,未来几年,大众将在查塔努加工厂生产至少三款电动汽车。不过,我们预计该厂将继续生产燃油版Atlas和Atlas Cross车型。我们预计该厂2021年年产量约15万辆,到2030年年产量将增长至约24万辆。




    中国出台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2021年9月28日

    中国将“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分为六级标准,提供了从L0级开始自动驾驶汽车的官方定义



    来源:Getty image/sefa ozel

    据《南华早报》9月20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称,中国日前已出台首个自动驾驶分级国标,将于2022年3月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为汽车制造商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一个基准。

    中国将“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分为六级标准,提供了从L0级(严重依赖驾驶员)至L5级(完全自动驾驶)在内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官方定义。

    在此之前,国内汽车制造商遵循的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自动驾驶的定义。虽然该定义与中国标准类似,但中国的标准更侧重于技术。例如,中国标准针对L0级、L1级和L2级自动驾驶,规定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由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协作完成,而SAE标准下,仅要求驾驶员来执行这些任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该标准由11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起草,包括福特、宝马和大众的中国子公司,以及吉利和广汽集团等本土车企巨头,其实施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监督。工信部于2020年公布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此前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标准将于2021年1月生效。相较于最新消息,该标准的实施时间有所推迟,具体推迟原因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新标准将为未来相关法规的实施和强制分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Wayve与阿斯达合作,在伦敦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试点

    2021年9月28日

    Wayve和阿斯达将合作开展食品杂货自动配送试点服务



    来源:Getty image/Hendra Su

    据《商业资讯》9月2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总部位于英国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ve日前宣布与英国四大零售连锁超市之一的阿斯达合作开展自动驾驶配送货车试点,以作为该零售商最后一英里业务的一部分。

    Wayve首席执行官Alex Kendall表示:“最后一英里配送是Wayve Driver的首个理想使用案例,它可以应对复杂的城市驾驶环境,并轻松适应新的路线。作为第一个商业伙伴,我们很高兴能与阿斯达进行合作。阿斯达在为客户提供改善体验的在线零售购物创新方面有着成功经验。这使得其成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的理想合作伙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为期12个月的试点期间,Wayve安全驾驶员将监督自动驾驶货车的运行。Wayve和阿斯达将运用各自的专业能力,将自动驾驶技术融入在线零售购物领域,并了解该技术如何塑造最后一英里配送的未来。

    试点工作将于2022年初开始,阿斯达将成为首个对该解决方案进行商业测试的公司,利用Wayve在深度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自动驾驶货车应对伦敦复杂的城市配送路线。




    小鹏在中国推出P5轿车

    2021年9月27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其第三款量产车型P5轿车,售价在人民币15.79万元(约合24,495美元)至22.39万元之间。该车将提供6个车型配置,将标配XPILOT 2.5系统,可根据不同配置升级至XPILOT 3.0和3.5硬件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与G3运动型多用途车一样,P5这款C级轿车也是基于小鹏David平台打造。我们预测,2021年P5的总销量将达到3,700辆左右,明年将达到1.12万辆左右。这款车将搭载小鹏汽车自行开发的XPILOT 3.5自动驾驶系统及其最新的车载操作系统Xmart OS 3.0。全新架构共拥有32个感知传感器,包括2个激光雷达单元,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和13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组集成到360°双重感知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单元(GNSS+IMU),为感知传感器提供足够的冗余,以应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的道路条件。Xmart OS 3.0平台支持全场景全语音交互,响应驾驶员与车辆、乘客与车辆交互的复杂需求。这款车很可能成为特斯拉Model 3的有力竞争对手。




    中国长城汽车将推出新品牌进入欧洲市场

    2021年9月27日

    意义:长城汽车是最新一家采取积极战略试图进军欧洲乘用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并为此推出了两个新品牌。Wey将作为高端品牌推出,而欧拉则将以一款全新纯电动都市车进入市场。

    展望:对于一家中国本土车企而言,携手旗下两个市场定位位于两端的新品牌进军欧洲市场,是一个充满勇气的战略。尽管上汽集团等其他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也在逐步进军欧洲市场,但他们推出的是名爵这样的现有品牌,且销量仍然相当有限。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正采取积极战略进军欧洲市场,计划在市场定位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两个新品牌;欧拉是一个经济型纯电动汽车(BEV)品牌,而Wey品牌则主要面向高端市场。Wey旗下推出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高端插电式混动(PHEV)D级SUV。自2018年以来,欧拉推出的纯电动都市车在中国国内的销量相对较少,而2017年作为高端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品牌推出的Wey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占据一定地位。

    欧拉

    2020年,长城汽车在成都车展上首次展出了新款都市汽车——欧拉猫。这款B级纯电动都市车,具有醒目、时尚和复古的造型。欧拉猫将于2022年首先在德国开始销售,随后在其他西欧市场推出。这款车搭载单电动机提供动力,最大输出功率为169马力,峰值扭矩为184磅/英尺,0-50公里加速只需3.8秒,续航里程则高达249英里。欧拉猫还将配备一些在B级车上较为少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Wey

    长城汽车在9月举行的2021年德国慕尼黑IAA Mobility大会上发布了其Wey子品牌的首款新车型——摩卡01插电式混合动力SUV。摩卡01插电式混动汽车搭载2.0升4缸汽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与前后电动机一起工作。这款车型配有迄今为止所有插电式混动汽车中最大容量的电池;40千瓦时电池使该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93英里,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469马力。该车具有锐利动感的SUV车身设计,内饰方面配有4块显示屏、人脸识别技术,Wi-fi和无线(OTA)更新功能。它还可支持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汽车制造,埃信华迈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携手旗下两个市场定位位于两端的全新独立品牌进军欧洲主流乘用车市场,是一个充满勇气的战略。推出一个全新品牌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需要在新市场进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以提升知名度,并需要资源投入以保障新车的分销、销售和服务。在长城汽车宣布将在Wey品牌下销售高端汽车两年后,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在技术上很有趣的车型摩卡01。虽然摩卡01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池容量相当于许多纯电动汽车的大小,这让人不禁疑惑,Wey为何不直接生产一款纯电动汽车呢?配备了如此大容量的电池和传统动力系统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在重量和包装方面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很难理解采用这种动力系统配置的原因,特别是这款车型将欧洲作为其主要目标市场。据说,德国政府正在考虑提升插电式混动汽车获取汽车环保补贴的资格,摩卡01作为少数满足修订后2024年插电式混动汽车补贴政策的车型,将会给Wey带来一定帮助。拟修订的补贴政策要求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最低纯电行驶里程需要达到80公里。

    欧拉猫作为纯电动都市车型,在市场上无疑是一款具有吸引力的产品,特别是如果它的售价低于Mini-E等车型,考虑到其迷人的复古风格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续航里程,这将使欧拉猫可以行驶到城市以外的地方。不过,中国本土车企此前试图通过自有品牌进入西欧市场的失败尝试显示出了这项任务的困难性,而长城汽车可以接受Wey和欧拉品牌的新车型销量缓慢增长。上汽集团是在欧洲市场上最成功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除吉利旗下的沃尔沃之外),随着对新车型的投资,预计名爵品牌(是欧洲的一个经典汽车品牌,尽管在英国以外的市场知名度有限)今年销量将从2016年时的4,000辆增长至超过5万辆。根据我们的预测,2021年,纯电动版和插电式混动版ZS SUV的销量将占名爵在西欧总销量的一半左右。相比之下,我们预计从2022年至2025年,长城汽车Wey品牌在西欧的销量将保持在3,000至4,000辆之间。




    雪佛兰2022款Silverado车型内饰、技术全新升级

    2021年9月21日

    意义:雪佛兰为2022款Silverado卡车设计了全新内饰,增加了全新ZR2越野套件,并对发动机和外观进行了小幅升级。这款新型卡车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上市销售。虽然这是一款中期升级车型,但该计划将解决2019款车型未解决的技术方面问题。

    展望:目前在售的2019款Silverado车型于2018年底上市,这款车一直与Ram 1500竞争细分市场的第二名位置,排名第一由福特F-150占据。在此之前,Silverado一直是美国市场第二畅销的皮卡。2022款车型的全新设计解决了现有车型受到的各种批评,并承诺在用户体验和驾驶辅助技术方面领先竞争对手。在竞争激烈的皮卡市场,消费者将有机会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迎来新的选择。

    雪佛兰为2022款Silverado卡车设计了全新内饰,增加了全新ZR2越野套件,并对发动机和外观进行了小幅升级。

    雪佛兰继续提供多种配置Silverado车型供消费者选择,每种配置具有鲜明特点和优势,并在今年年初透露有意打造一款Silverado ZR2。ZR2扩展了雪佛兰具有“越野能力”皮卡的产品阵容的广度。雪佛兰卡车营销总监Kelly MacDonald在埃信华迈参加的媒体和分析师线上产品发布会上表示,2021款车型将占到当前产品阵容销量的60%。在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下,ZR2可能最终将考虑购买其他配置车型的客户吸引过来,而不会直接导致整体销量的显著增加,尽管MacDonald也表示,Silverado的越野能力也正在吸引新的买家。Custom Trail Boss和LT Trail Boss这两款车型均将原厂悬挂调高了2英寸,这就继续使雪佛兰拥有三款悬挂调高的车型。ZR2的定位在Trail Boss车型之上,配有Silverado首次采用的Multimatic DSSV滑阀阻尼器和独特调校弹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前后悬挂行程(相对于Trail Boss车型);前后电子差速锁;越野底盘和悬挂校准;滑动保护板;钢质前保险杠设计增加间隙以及越野强度和耐久性;并标配420匹马力6.2升V8发动机。前保险杠还配有可拆卸端盖,损坏后方便更换。除了越野性能升级外,ZR2在内饰和技术方面也有所提升。ZR2的悬架调校也支持单踏板岩石爬行,从而令这个原本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工程设计用于越野汽车这一完全不同的目的。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ZR2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ZR2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新技术是此次Silverado升级的关键元素,从提升用户驾驶体验到驾驶辅助技术。正如通用汽车早前承诺的那样,Silverado将配备Super Cruise驾驶辅助技术,并在7月透露了此次新扩展的功能。Silverado搭载的这项技术可以在拖车时使用,并可完全执行自动车道变更;凯迪拉克Escalade上搭载的第二代Super Cruise能够执行变道操作,但只有在驾驶员要求时,才可通知转向灯激活。对于Silverado(以及即将推出的GMC Sierra),该系统可以在车辆行驶速度低于设定的巡航速度时自动执行变道。将Super Cruise系统进一步扩展,使其在拖车时发挥作用,对于全尺寸皮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拖车功能是购车者选购此类皮卡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雪佛兰将只在其顶配High Country车型上搭载成本昂贵的Super Cruise系统选项,至少在2022款车型上是如此。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LT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LT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尽管只有一个车型配置搭载了扩展版Super Cruise,Silverado还搭载了一个全新的13.4英寸触摸中控屏,该显示屏呈水平方向,旨在营造中控显示屏之间的视觉流动感,另外,Silverado还在LT及以上车型中标配了一个12.3英寸仪表板显示屏。Work Truck、Custom和Custom Trail Boss三款车型配置将继续沿用当前的内饰设计。新屏幕位于全新设计的水平仪表板上,这意味着新屏幕巧妙而友好地融入了卡车的感觉和功能。此外,Silverado还重新设计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的中控台,并为大部分车型提供了电子换挡功能。电子换挡装置位于中控台,而不是采用福特和Ram在大多数车型上已经停止使用的怀挡设计。新的显示屏还可直接访问谷歌助手、谷歌地图和谷歌市场。通用汽车曾在2019年就已宣布这一发展方向,最终实现的时间从2021年推迟至2022年。内置谷歌技术并不能取代使用无线或有线Apple CarPlay或Android Auto的能力,也无法取代Amazon Alexa的兼容性。雪佛兰表示,作为对新技术的补充,所有车型配置的内饰材料都再次得到改进。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High Country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2022款雪佛兰Silverado High Country
    图片由雪佛兰提供

    除了技术升级之外,新款Silverado还有一些动力系统和外观设计方面的升级。2.7升四缸汽油发动机有更大的扭矩和耐久性。该发动机采用了更坚固的气缸体铸造并且曲轴强度提高了30%。雪佛兰表示,在中低转速范围内,发动机噪音将降低,扭矩将增加。峰值扭矩估计为420磅/英尺,比之前的版本增加了20%。搭载3.0升涡轮柴油发动机的底盘进行了更换,使两轮驱动卡车的牵引能力比之前增加了4,000磅,至13,300磅。雪佛兰表示,外观方面的升级旨在进一步提升卡车的硬朗风格,每款车型都配有一个全新前保险杠和格栅设计。对于LT及以上车型,当车主接近车辆时,日间行驶灯将呈现动画效果,利用车辆照明展现图形元素和迎宾功能是全汽车行业的另一个趋势。不过,新款Silverado的其他外观元素并没有显著变化。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在售的2019款Silverado车型于2018年底上市,这款车一直与Ram 1500竞争细分市场的第二名位置,排名第一由福特F-150占据。在此之前,Silverado一直是美国市场第二畅销的皮卡。2022款车型的全新设计解决了现有车型受到的各种批评,并承诺在用户体验和驾驶辅助技术方面领先竞争对手。在竞争激烈的皮卡市场,消费者将有机会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迎来新的选择。

    虽然最新款Silverado和Ram在同一个车展上亮相,但它们展现了对卡车的重新思考,Silverado在Ram上市后数月开始销售,通用汽车采取了较为缓慢的节奏来推出Silverado的所有配置,从而进一步让Ram销量保持领先。相比之下,Silverado推出时的内饰显得有些过时且外观保守,掩盖了通用汽车在拖车和其他技术功能方面的进步,这与Ram当时选择大胆采用15英寸中控显示屏和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决定形成了鲜明对比。ZR2越野版车型的推出是对市场更倾向真实性能和外观的一个明确回应,尽管雪佛兰指出,车型配置方面也平衡了道路行驶的性能,除了更出色的越野性能之外,也希望车主在越野回家路上能够尽享舒适驾乘体验。ZR2还迎合了业内更普遍的一个趋势,即特定车型和子品牌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车型系列,此前雪佛兰在Colorado皮卡车型上首次提供了ZR2车型配置。其他例子还包括Silverado和Tahoe/Suburban推出的运动版车型配置RST和高端High Country配置,以及在当前多款GMC车型中提供的AT4车型配置。




    别克在中国推出全新威朗Pro轿车

    2021年9月21日

    别克日前在中国推出了5款威朗Pro车型,售价在人民币129,900元(约合20,162美元)至158,900元之间。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声明,其中将有两款GS版本,搭载可自由更换的前后侧围、尾翼、下包围和挡泥板等车身组件。威朗Pro采用了通用汽车全新的1.5T涡轮增压Ecotec发动机,并搭配了先进的无级变速箱(CVT)。当发动机转速在1,500-5,000转之间时,该系统最大功率可达135千瓦,峰值扭矩为250牛·米。该车配备了众多高级安全系统,如自动泊车辅助、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正面碰撞辅助、远光灯辅助和行人识别。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威朗Pro轿车主要面向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造型。它搭载了别克eConnect 3.0智慧互联系统,支持海量媒体内容、高级导航、安吉星实时辅助和增强语音识别技术。与此前基于Global Delta平台打造的威朗轿车相比,威朗Pro是一款基于VSS-F B/C平台打造的C级轿车。我们预计,今年威朗Pro轿车的销量将达到8.27万辆左右,在明年威朗停止销售后,该车的销量将达到18.75万辆。




    中国政府鼓励兼并规模较小的电动汽车车企

    2021年9月20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由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正鼓励新能源汽车(NEV)行业兼并重组,特别是针对规模较小的车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含量较高,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数量迅速增长,这些车企纷纷希望在高速增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试一试水。但由于缺乏研发或制造车型的资金,这些初创企业大多不得不关闭自己的造车业务,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兼并似乎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韩国宣布12万亿韩元预算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2021年9月20日

    韩国政府日前通过了一项法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项被称为《气候危机应对法》的新法案要求政府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8年的水平上减少35%。根据Electrive提交的一份报告,韩国国民议会将在2022年为电动汽车行业拨款12万亿韩元(约合103亿美元)。该预算中涵盖了对纯电动汽车(B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的奖励,以及在全国各地安装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费用。韩国政府还承诺,将为减少国内燃油汽车和燃煤火力发电站的数量提供资金支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与韩国政府计划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相一致,韩国政府计划通过降低颗粒物水平、增加替代动力汽车普及、促进氢相关企业未来发展以及减少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来实现上述目标。其目标是,到2030年推广785万辆替代动力汽车,这也符合该国在205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的愿景。韩国政府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合作,在此前曾宣布计划通过创新到2025年实现降低电动汽车售价的目标。我们预计,到2025年,韩国替代动力汽车的年产量将从2020年的约48.54万辆增至约120万辆。




    长城汽车发布Wey摩卡01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2021年9月14日

    据《Autocar》报道,长城汽车日前发布了其Wey子品牌的首款新车型——摩卡01插电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车型于2021年德国慕尼黑举行的IAA Mobility大会正式全球首发亮相,两年前,长城汽车宣布将开始销售Wey品牌高端汽车。摩卡01插电式混动汽车搭载2.0升4缸汽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与前后电动机一起工作。这款车型配有迄今为止所有插电式混动汽车中最大容量的电池;40千瓦时电池使该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93英里,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469马力。该车具有锐利动感的SUV车身设计,内饰方面配有4块显示屏、人脸识别技术,Wi-fi和无线(OTA)更新功能。它还可支持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除了不寻常的车型名字之外,摩卡01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电池容量及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其电池容量相当于许多纯电动汽车的大小,这让人不禁疑惑,Wey为何不直接生产一款纯电动汽车呢?配备了如此大容量的电池和传统动力系统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在重量和包装方面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很难理解采用这种动力系统配置的原因,特别是这款车型将欧洲作为其主要目标市场。




    车企高管警告称,半导体短缺可能会持续至2023年

    2021年9月14日

    据新闻报道,参加正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IAA Mobility大会的车企高管警告称,影响汽车生产和抑制需求的半导体短缺可能会持续至2023年。《欧洲汽车新闻》援引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s的话称,“一些芯片供应商提到了结构性供需问题……这可能会影响2022年的供应情况,到2023年情况应该会有所缓解。”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也表示:“我预计在未来6到12个月内,供应链短缺现象会持续存在。”不过,他补充说,预计从长期来看,半导体供应链问题还是有可能解决的。对芯片制造商来说,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客户。《欧洲汽车新闻》还援引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的话称:“使用半导体的产品需求激增可能会导致半导体供应困境持续。物联网正在发展,产能提升也需要时间。这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都会面临的瓶颈问题。”大众集团负责采购的管理委员会成员Murat Aksel表示,汽车行业需要将半导体产能提高约10%,才能达到合理的供应水平。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表示:“2021年公司将坚持原先减产20万辆左右的计划。”然而,雷诺集团的一位女发言人补充道,由于东南亚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不断恶化,预计第三季度情况将“非常艰难”。她说:“在现阶段,我们很难预见未来几个月的情况,我们每天向一个危机处理小组汇报最新情况,以最好地应对形势的演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经历了艰难的2021年上半年之后,这些高管的评论强调了目前车企因为零部件短缺以及短缺情况何时会好转的不确定性而面临的困难。我们最新的影响评估显示,第三季度汽车生产前景将受到严重影响,损失程度现已超过第二季度。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火灾事故的瑞萨电子虽然已经恢复了生产能力,但可能要到9月底才能出货,因此第三季度的供应情况将会受到一些影响。马来西亚受到的疫情影响也将给半导体供应带来进一步影响,因为许多芯片“后端”业务(比如芯片封装和测试)都在马来西亚进行。由于这些业务比晶圆制造过程的劳动强度更大,因此生产活动更容易受到劳动力参与度的影响。我们目前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生产也将遭遇中断,预计这种影响将延续到2022年第一季度。我们还预计,供应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企稳,产量复苏工作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




    大众将与中国公司合作,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

    2021年9月13日

    大众集团(VW)计划与中国公司合作,在中国提供本土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大众中国首席执行官Stephan Woellenstein表示:“中国的做法与我们在欧洲和美国看到的做法有所不同。我们相信需要寻求一两个强大的中国合作伙伴,以应对中国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热潮。我们努力保持全球协同效应,但从中国具体的情况来看,我们无法孤军奋战。”据《中国日报》报道,Woellenstein并未透露潜在中国合作伙伴的名字,但他表示,双方正在展开激烈谈判,大众“很快就会确定谁将成为其合作伙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已经与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DJI)合作,共同开发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并部署于在中国制造的车辆上。在美国和欧洲,大众正与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Argo AI合作。大众和Argo在本周举办的慕尼黑车展上首次发布了纯电动ID. Buzz AD测试车。该车正在Argo位于慕尼黑机场附近的新建封闭赛道上进行测试,不久它将部署在慕尼黑的公共道路上。在慕尼黑的测试将支持大众部署无人驾驶服务的目标,大众计划在2025年使用ID. Buzz在汉堡提供无人驾驶载人和载货服务。大众计划在集团子公司MOIA的支持下实现这一目标,MOIA是一家出行即服务(MaaS)提供商。




    哪吒汽车与地平线合作打造智能汽车

    2021年9月13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哪吒汽车旗下的NETA品牌日前已与地平线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智能汽车。地平线将为哪吒汽车提供具有高计算能力的车规级计算芯片,以及所需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助力其打造多样化的智能产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哪吒汽车加大了在这一领域的发力。这家汽车制造商最近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并启动了D轮融资。2019年,哪吒汽车在旗下NETA品牌推出了一款B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N01,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这款车销售表现良好,2019年全年销量达到了1万辆。2020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又推出了一款B级SUV和一款C级SUV,全年总销量为15,091辆。哪吒汽车在2021年8月的销量为6,613辆。




    宝骏在中国推出Kiwi电动车

    2021年9月7日

    宝骏日前在中国发布了Kiwi电动汽车(EV)。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车型将有两个版本和六种外观配色可供选择,售价在人民币6.98万元(约合1.08万美元)至7.88万元之间。这款四座车型车长2,894毫米,宽1,655毫米,高1,595毫米,轴距2,020毫米。Kiwi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为305公里,最大功率为40千瓦,峰值扭矩为150牛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新推出的Kiwi电动汽车与去年推出的宝骏E300 Plus电动汽车定位不同。这是一款基于GSEV平台打造的A级车,将在中国青岛工厂生产。与E300和E300 Plus一样,Kiwi电动汽车将与比亚迪e1、北汽新能源EC系列和宝骏E200等车型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E300系列电动汽车预计将逐渐取代E100和E200,成为宝骏在迷你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其在E100和E200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设计,具有更大的车内空间,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

    IEB AutoTech 2021下午第三场分组讨论以电动汽车技术生态系统为主题。

    电池技术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是成功进入电动出行时代的最昂贵和最重要的组成。此外,电池也有望在能源行业实现脱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小米注册电动汽车业务

    2021年9月7日

    中国科技巨头小米日前正式完成了其电动汽车(EV)业务的注册。据路透社报道,这家名为小米电动汽车的新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约合15.5亿美元),现有员工约300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是继小米在今年3月正式宣布设立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子公司计划后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司表示,计划在初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10年总投资100亿美元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公司希望在三年内推出首款具有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电动汽车;即将推出的车型很可能由其合作伙伴代工制造,并可能定位在入门级和中级市场,以吸引首次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据上月媒体报道,小米正寻求在北京设立其汽车业务总部。在过去几个月里,有报道称公司正在与北京、上海、武汉、合肥和西安就其汽车项目的选址进行谈判。小米并不是唯一一家希望进军电动汽车行业的科技公司。中国另一家科技巨头百度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计划与吉利合作成立一家公司,共同生产智能电动汽车。

    IEB AutoTech 2021下午第三场分组讨论以电动汽车技术生态系统为主题。

    电池技术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是成功进入电动出行时代的最昂贵和最重要的组成。此外,电池也有望在能源行业实现脱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沃尔沃卡车同意收购中国卡车制造商

    2021年9月1日

    意义:沃尔沃卡车日前宣布已与中国卡车制造商江铃重汽正式签署协议,通过收购将使这家瑞典公司得以在中国生产自有品牌卡车。

    展望:对沃尔沃卡车来说,此次收购将有机会大幅扩大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布局,此前,沃尔沃在中国大陆一直依赖进口以及与东风的合作关系。

    沃尔沃卡车日前宣布已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卡车制造商江铃重汽达成收购协议。根据资料显示,沃尔沃将以约8亿元人民币(约合1.2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江铃重汽。

    中国大陆的沃尔沃 FM、FH 和 FMX
    来源:沃尔沃卡车

    这家瑞典卡车制造商表示,其计划在山西太原的江铃重汽工厂为国内客户生产用于长途运输的沃尔沃FH旗舰级卡车、用于本地和区域运输的FM卡车,以及用于工程建筑运输的FMX重型卡车。工厂计划从2022年底开始投产。工厂的运营范围将包括冲压、焊接、驾驶室制造、喷漆和最终组装。沃尔沃补充称,在投资完成后,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工厂将具备年产1.5万辆沃尔沃卡车的能力,并且有潜力进一步提高产能。

    沃尔沃卡车总裁Roger Alms在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依靠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布局,我们的销量正在增长,我们正在与私人经销商合作伙伴一起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在过去几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国内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高端卡车和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中国运输服务商的需求,现在在中国建立自己的重卡制造区域价值链的时机已经成熟。”

    沃尔沃表示,这笔交易目前还有待惯例成交条件的达成,包括获得监管部门的许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沃尔沃卡车此次向江铃汽车收购的这些重型卡车制造资产,距离江铃汽车从长安汽车手中收购这些资产不到10年时间。尽管江铃汽车与福特及其土耳其合作伙伴福特奥托桑合作,生产其Cargo改款车型以及F-Max重型商用车,但销量表现一直较为疲软。根据我们的数据,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太原工厂威龙和威龙HV5卡车的平均年产量低于2,000辆,这个原因也导致了江铃汽车选择退出重卡业务。据中国商用汽车网称,其董事会批准了以不低于7.64亿元的价格出售重卡业务的计划。



    沃尔沃卡车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扩大在华业务布局的一个机会,沃尔沃卡车自1934年以来就进入中国市场开展相关业务。自2015年以来,沃尔沃通过东风卡车与东风汽车集团建立了战略联盟,东风品牌旗下的KL重型和KR中型卡车在研发过程中都得到了这家瑞典公司的支持。相比之下,沃尔沃卡车在中国的销售一直依赖从国外进口。该公司表示,2020年约有4,500辆沃尔沃重卡进口并交付给中国客户。尽管与去年中国169万辆中重型商用车(MHCV)登记量相比,这一数据相对较小,但也确实表明中国卡车市场对高端品牌产品有潜在需求,这也为沃尔沃提供了扩张的机会。考虑到沃尔沃已经将其UD卡车业务出售给五十铃汽车,并且仍将继续与五十铃汽车保持战略联盟关系,沃尔沃做出这一决定的时机也正当时。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于2018年对汽车企业外资持股上限规定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外资车企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上限,正如对现代和斯堪尼亚做的那样,这也进一步为沃尔沃卡车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大门。

    不过,沃尔沃卡车此时进入中国卡车市场,正值需求减弱,车企间竞争注定日益激烈之际。由于消费者赶在排放法规改变之前加快置换车辆,2020年中重型商用车的注册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到2022年,我们预计此类汽车的销量将下降约40.5%,至100万辆左右。我们预计2023年销量将进一步疲软,下降至92.31万辆左右,随着政府刺激政策在2022年退出,在2026年之前,销量将始终保持在100万辆以下。

    在即将于9月16日举办的IEB AutoTech分论坛2中,我们的中重型商用车(MHCV)资深研究分析师,Gregory Genette先生,将发表针对《中重型商用车市场展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欢迎大家报名IEB分论坛,参与会议。

    主要议题包括:

    • 重点市场: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
    • 全球推动实现碳中和
    • 监管局势
    • 零排放卡车的阻碍和驱动力
    • 电气化的长期前景,尤其是BEV和FCEV
    • 重塑卡车(RTT)2021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飞步科技完成1亿元融资

    2021年9月1日

    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飞步科技日前已完成B+轮1亿元(约合1,5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同创伟业、德屹资本联合投资。盖世汽车报道称,该公司计划利用此轮融资,将其车路云一体化产品方案扩展至港口运输和城市接驳服务等更多场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卡车运输业在中国增长非常迅速。无人驾驶卡车在大型仓储设施中非常有用,可以沿着固定和专用的路径将货物从一个储存单元转移至另一个储存单元。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已经授权企业对自动驾驶汽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等车辆开展测试。飞步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以支持更安全的道路和智能交通。2019年,中国邮政和德邦快递两家物流公司部署了飞步科技的技术,将自动驾驶卡车用于商业运输。

    在即将于9月16日举办的IEB AutoTech分论坛2中,我们的中重型商用车(MHCV)资深研究分析师,Gregory Genette先生,将发表针对《中重型商用车市场展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欢迎大家报名IEB分论坛,参与会议。

    主要议题包括:

    • 重点市场: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
    • 全球推动实现碳中和
    • 监管局势
    • 零排放卡车的阻碍和驱动力
    • 电气化的长期前景,尤其是BEV和FCEV
    • 重塑卡车(RTT)2021



    中国日益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

    2021年8月31日

    随着对人为气候变化的意识日益增强,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快了立法改革的步伐,作为减少碳排放努力的一部分。本报告对中国氢动力汽车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估。

    主要成果

    • 随着电动汽车(EV)在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日益受欢迎,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锂、镍、钴等原材料出现了短缺。在同一时间,有必要发展氢动力汽车。
    • 由于氢的排放对环境无害,并且氢资源较为丰富,中国正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使用。到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数量有望达到10万辆。然而,引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也存在一定障碍,其中一个主要障碍是与生产、储存和分配汽车适用氢气相关的成本较高。
    • 中国各地的地方政府一直在提供补贴,促进氢能源生态系统的构建,包括测试中心、研发设施和加氢站。
    • 根据我们的替代推进系统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生产大约12款轻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1万辆左右。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产量预计将从2020年的1,242辆增加至2025年的20,711辆。我们预计届时将会有大约100款氢动力中重型商用车型及改款车型。

    在中国的碳减排计划中,政府将投入巨资并提供补贴,以推广使用电力、氢气和太阳能等清洁燃料的汽车。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EV)市场,并正在努力成为氢动力汽车市场的全球领导者。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继续增长。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销量去年增长10.9%,至137万辆;2021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010.5%,至120.6万辆。

    由于氢的排放对环境无害,并且氢资源较为丰富,中国正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使用。行业主管部门最近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发展低碳交通系统的承诺,燃料电池汽车(FCV)从一开始就被纳入路线图。具体来说,中国计划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商业化步伐,并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的投资。到2025年,中国预计上路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辆,其中燃料电池乘用车也将进入市场。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

    5年前,中国大陆轻型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量为零。不过,在福田、长安、东风和大通等汽车制造商的努力下,我们预计这类汽车在未来5年的产量将会增加。根据我们的替代动力系统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生产大约12款轻型燃料电池车型,包括东风两款、红旗两款、大通两款,埃安、奥迪、长安、福田和Wey各一款。福田轻卡目前占中国轻型燃料电池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在未来几年,该车型将继续主导轻型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预计到2025年,该车型将占中国轻型燃料电池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

    在中重型商用车(MHCV)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量预计将从2020年的1,242辆增至2025年的20,711辆。我们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大约100款氢动力中重型商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中国氢动力中重型商用车行业的主要企业有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中国一汽、上汽依维柯红岩、吉利、金龙、开沃汽车、宇通客车和中通客车。

    目前,国内氢动力中重型商用车领域产量最高的车型有北汽福田欧辉L、上汽依维柯红岩杰狮、金龙川流M。与此同时,中国一汽J6P、沃尔沃7000系列L(3)、开沃汽车客车、宇通客车E系列M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有吸引力,预计到2025年将成为中国氢动力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主要车型。

    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商用车领域,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吸引了丰田、上汽、东风等主要汽车制造商关注这一技术。目前,中国的燃料电池车型主要是商用客车和面包车。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市场上比较少。不过,燃料电池汽车长期以来一直得到了政府的丰厚补贴支持。轻型商用燃料电池汽车可获得30万元(约合44,500美元)的补贴,重型燃料电池汽车可获得50万元补贴。

    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日益受欢迎,用于制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电池的锂、镍、钴等原材料出现了短缺。汽车制造商正在延长与电池公司的电池供应合同,反过来,电池供应商也在争相确保电池生产所需的长期原材料供应。今年4月,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CATL)与世界上最大的钴生产商之一洛阳钼业(CMOC)合作,共同投资开发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一个大型铜钴矿。在该交易中,宁德时代以1.375亿美元获得洛阳钼业子公司KFM控股25%的股份。




    温捷与国轩高科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研发生产LFP电池芯

    2021年8月31日

    据越南汽车制造商温捷日前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与中国大陆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合作研究和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芯。两家公司将共同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并在越南、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推动实现低碳排放目标。国轩高科总裁李缜表示:“国轩高科将利用领先的电池制造技术和经验,支持温捷的电动化战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研究在越南建设LFP电池制造工厂是温捷在该国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系统的努力之一。温捷过去还与美国、以色列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市场的多家公司合作,开展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和高级应用项目。温捷的母公司温纳集团还成立了一家名为VinES的全资子公司,VinES将围绕能源解决方案领域开展业务,包括开发电动汽车电池。这些最新进展与温捷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公司最近宣布,正在研发并准备开始量产三款智能电动汽车(VF e34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C级SUV)、VF e35中型SUV(D级SUV)和VF e36全尺寸SUV(E级SUV)),其中两款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销售。另外,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在越南接受VF e34的预订。温捷还计划从2023年开始推出另外三款电动汽车——VF e32、VF e33和VF e34P,分别对应A级、B级和C级车型。




    一汽参与长安马自达的重组

    2021年8月30日

    意义:马自达已确认将对其与重庆长安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重组,马自达在中国的另一家合资伙伴一汽将持有该企业5%的股份。

    展望:此次协议将被视为马自达优化其在华业务的一个机会,近年来,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佳。然而,虽然我们预测未来几年马自达的表现将有所改善,但目前预计不会取得很大进展。

    马自达已确认将对其与重庆长安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JV)进行重组,马自达在中国的另一家合资伙伴一汽将持有该企业的股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该公司表示,中国一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对马自达和长安汽车旗下的中国合资企业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CMA)增资项目成功摘牌,三方就中国一汽参股长安马自达一事达成共识。中国一汽将以其持有的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60%的股权评估作价,对长安马自达进行出资。

    两家汽车制造商补充称:“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完成审批程序后,长安马自达将变更为由马自达、长安和一汽三方共同出资的新合资企业(新长安马自达)。”根据协议,马自达和长安汽车将各持有新长安马自达47.5%的股份,而一汽将持有剩余5%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新长安马自达将负责长安马自达以及马自达的其他相关业务。同时,一汽马自达销售合资企业将“继续从事马自达品牌汽车的相关业务”,但该合资企业现在将由新长安马自达和马自达共同所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早些时候,长安马自达宣布计划寻找一个投资方,以持有该公司5%的股份。当时有报道称,该公司的目标是筹集约584万美元的新增投资。尽管此前有报道称,马自达与一汽的合资企业可能会与长安马自达合并,但媒体随后发表文章透露,一汽将成为长安马自达的投资方。

    马自达在宣布交易计划时表示,随着投资结构的变化,三家公司旨在利用新合资公司的每一个战略和管理机会,努力使其业务和管理体系最佳化,从而适应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尽管中国乘用车市场近年来有所回落,但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持续多年呈疲软态势。在2017年销量达到31.66万辆的峰值后,去年销量降至19.29万辆,降幅约39%。现有长安马自达生产的车型对今年秋季的销量贡献最大,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其南京工厂组装的汽车量减少了约37.5%,至13.8万辆。尽管在紧凑型马自达3和CX-5跨界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不受欢迎的大尺寸CX-8以及在2020年推出了CX-30紧凑型跨界车,有助于小幅提高产量。近年来,得益于最新一代Atenza中型轿车和CX-4紧凑型跨界车的推出,一汽马自达长春工厂的生产情况有所改善,不过随着CX-4车型的老化,产量有所下降。

    马自达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希望通过这份新协议进一步优化其商业战略,并随着中国市场的复苏迎来更强劲的反弹,而在这之前,市场认为马自达的商业战略在两家规模适中的合资企业之间过于分散。尽管我们预计,马自达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将随着2022年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生产的一款新型紧凑型跨界车而进一步扩大,但我们预计马自达的销量将不会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事实上,我们目前预计,到2025年,包括进口车型在内,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达到约23.99万辆,较2020年数据增长略高于24%。




    长安汽车目标是到2025年汽车年销量达到300万辆

    2021年8月30日

    路透社援引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话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汽车年销量达到300万辆。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将占其销量的35%。到2030年,该公司的目标是每年销售450万辆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将占总销量的60%。此外,长安汽车还计划到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与福特和马自达各自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报道指出,长安汽车2020年全球销量预估将达到200万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积极推出全新和改款车型。此外,长安汽车一直在与华为技术公司以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纯电动汽车,并计划未来五年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人民币1,500亿元(约合231亿美元)。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旗下车型均搭载先进的安全功能和自动驾驶系统。今年4月,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智己汽车品牌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其首款量产轿车L7正式开启预售。另外,吉利汽车推出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汽车也推出了其首款车型极氪001。




    小米汽车将在北京设立总部

    2021年8月25日

    盖世汽车援引当地媒体《汽车商业评论》报道称,小米正寻求在北京设立其汽车业务总部,并将在北京设立其首座工厂。在过去几个月里,有报道称该公司正在与北京、上海、武汉、合肥和西安就其汽车项目的选址进行谈判。在这一最新进展之前,该公司计划在北京海淀区招聘20名自动驾驶技术工程师。不过,小米公司目前尚未证实该计划。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科技巨头小米在今年3月首次宣布设立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子公司的计划。该公司计划在初期投资100亿元(约合16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10年总投资100亿美元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希望在三年内推出首款具有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电动汽车;即将推出的车型很可能由其合作伙伴代工制造,并可能定位在入门级和中级市场,以吸引首次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




    小鹏汽车在肇庆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基地启动二期扩建项目

    2021年8月25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与肇庆市政府及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协议,以扩建其位于广东省肇庆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建成后,肇庆基地的年产能将由10万辆提高至20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产能扩张计划将有助于小鹏汽车适应中国市场对其车型日益增长的需求。小鹏汽车早些时候报告称,该公司今年前7个月销量为38,778辆,同比增长388%。小鹏汽车在武汉的新工厂已经开工建设,规划年产能为10万辆。随着两家新工厂的建设,小鹏汽车在未来几年内很快就有能力在自建工厂生产其车型。我们预测,小鹏汽车今年总产量将达到7.7万辆左右,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9万辆。




    蔚来汽车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1年8月18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已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港集团)合作,共同发展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重点项目上进行合作,包括建立一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研发中心,探索智慧出行和智慧园区建设与服务。据报道,蔚来汽车研发中心将落户临港集团下属的漕河泾科技绿洲四期项目。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表示:“我们希望双方在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芯片供应、跨境贸易、服务测试、人才储备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对接,推动双方合作走得更远、更深、更实,共同促进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正迎来中国市场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日益增加,并正在不断扩大其在华业务和研发设施规模。3月份,蔚来汽车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合作,在安徽省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JV),该合资企业专注于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并提供电动汽车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咨询服务。该公司还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名为Neo Park的园区占地1,120万平方米,包括年产100万辆汽车和100 GWh电池的生产和研发设施。研发中心将主要集中在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汽车运营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上。




    智加科技在中国公共道路上完成了自动驾驶卡车演示

    2021年8月16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智加科技的L4级自动驾驶重卡日前在正常交通条件下完成了中国五峰山高速公路一段20英里长的自动驾驶。卡车在没有安全驾驶员、远程操作员或任何其他形式的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了车道变更和其他操作。智加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刘万千表示:“未来的技术已经到来。不过,要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部署,还需要在软件、硬件和监管这三方面进一步发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小马智行已获得北京市政府颁发的路测牌照,可在北京市的高速公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车辆。智加科技表示,计划在2022年启动在专用环境中使用全自动驾驶卡车的试点运行。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PonyAlpha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将摄像头与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软件结合在一起,可以探测200米以内的物体。




    百度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II

    2021年8月16日

    百度日前推出了新一代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II,将在广州黄埔区部署用于商业服务。与第一代相比,阿波龙II实现了155项综合提升。它的计算单元算力提升了三倍,达到每秒372万亿次运算(TOPS),它的感知系统也得到了增强,包括两个40线激光雷达传感器。阿波龙II搭载了百度V2X和5G远程驾驶服务的双重冗余保障,可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车内搭载了百度与京东方联合打造的55寸智慧透明显示车窗显示屏。阿波龙II是一款高度可配置的多用途车辆,可为公共交通、移动警务、医疗保健提供商和其他商业行业提高定制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百度表示,自2018年开始投产的第一代阿波龙是中国首款商用级自动驾驶电动巴士。该巴士已在中国各地的22个城市园区部署,服务超过12万名用户,行驶里程达到12万公里。阿波龙II的推出将支持百度进一步扩大其“Apollo Go”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计划。百度Apollo Go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已部署于北京、沧州、长沙和广州等地,并计划在未来三年扩展至30个城市。


    阿波龙II
    百度




    名爵推出One SUV

    2021年8月10日

    据《印度斯坦时报汽车版》报道,名爵汽车日前发布了MG One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据报道,这款SUV展示了名爵品牌全新模块化设计架构SIGMA以及全新的设计语言。MG One SUV推出了时尚版和运动版两款车型,并搭载立体格栅设计。这款车型配有LED大灯和集成LED日间行车灯(DRL),尾部采用轿跑风格车顶线设计,镀铬装饰条,银色车顶纵梁,配有塑料覆层的车轮拱罩、LED尾灯、黑色后扰流板以及合金车轮。该公司表示,SIGMA架构旨在通过压缩汽车机械空间,最高可将内部空间效率优化至75%,并平衡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One SUV使用的SIGMA架构将能够支持多种动力系统和车身风格。虽然这款车型不太可能在印度上市,但名爵汽车正计划于第四季度在印度推出ZS电动SUV的汽油版改款车型,很可能将其命名为Astor。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2月,名爵汽车印度公司证实,计划今年在印度推出一款基于ZS EV打造的SUV。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数据,这款新推出的C级SUV今年在印度的销量预计将达到3,728辆。在名爵的产品阵容中,这款车的定位将低于Hector SUV。名爵汽车在印度的产品阵容还包括Gloster车型。




    广汽与华为合作开发一款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SUV

    2021年8月10日

    广汽和华为计划打造8款车型和一系列高端电动汽车,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带来全新驾驶体验

    据美通社8月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广汽集团正式宣布将与科技巨头华为联合开展一个令人振奋的合作项目。双方将合作开发一款“智能SUV”,目标是在2023年底之前实现量产。

    这款SUV将是两家公司的第一款联合产品。作为一款中大型尺寸纯电动SUV,这款车的愿景是凭借面向未来、强有力和高效率的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令人兴奋的新能源产品和L4级自动驾驶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集团支持并鼓励在汽车领域开展广泛的技术创新,华为在其中众多领域都是全球的领导者。这一战略合作将使他们能够打造新一代的智能汽车和数字平台。这款SUV和其他多款未来车型都将基于广汽的GEP.30底盘平台和华为的CCA(计算和通信架构)打造,并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广汽和华为计划共同打造8款车型和一系列高端电动汽车,通过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并全面提升产能,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带来全新驾驶体验。




    大众集团通过全新SSP架构推动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2021年8月3日

    意义:大众目前正大力投资数字系统的研发,但或许对该公司未来技术最重要的元素是最近宣布推出的可扩展系统平台(SSP)。

    展望:SSP将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架构,大众将其称为“下一代机电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在其生命周期内,将支持集团品牌和细分产品市场多达4,000万辆汽车的生产。它的成功开发和推出对于大众汽车中长期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大众汽车集团目前正在大规模加大对数字系统的投资和开发,以加快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数字移动出行供应商的转型。然而,尽管该公司希望尽可能多地提升数字化水平,以改变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其看法,但它仍将是一家年产超过1,000万辆汽车的大型工业企业。因此,尽管汽车制造商和科技行业颠覆者之间的商业战场将主要围绕数字功能、应用和灵活的一键式出行选择展开争夺,但所有这些都将继续由硬件提供支持。为此,大众在今年3月宣布了其可扩展系统平台(SSP)架构计划。该架构将于2026年首次在量产车上应用,最终将支持多达4,000万辆汽车的生产,从而成为这期间使用最广泛的汽车平台。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AV)时代的到来,这项技术将成为大众集团推动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关键。今年早些时候,大众集团宣布了这一战略,并在声明中表示:“SSP(可扩展系统平台)作为大众集团下一代机电一体化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显著降低复杂性。作为MQB、MSB、MLB以及MEB和PPE的继任者,它将把三个ICE平台整合扩展成为两个BEV平台,最终为整个产品组合提供一个统一架构。”

    大众集团已经表示,该平台将作为一种“开源”技术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开放。据推测,大众将从基于这一架构生产的每一辆非大众车型中收取一定的许可费,但其他汽车制造商基于这一架构生产的汽车越多,就越有可能推动更多的采购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为了提高电池生产的产量和制造协同效应,该架构还将整合至大众的统一电池概念中。到2030年,该集团将推出一种通用的电池格式,可降低高达50%的成本并覆盖多达80%的用例。该架构将有多个不同版本可供选择,同时保留使用相同模块化组件和电子堆栈的能力,以支持整个大众集团品牌旗下多种细分车型和概念。大众集团在介绍SSP战略时展示的一张图片显示了未来具有四种不同的SSP平台选择;分别是SSP n、SSP 3、SSP 2和SSP 1。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近几个月来,大众在数字技术和架构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以表明自己并未落后于那些试图进入汽车行业并颠覆该行业的大型科技公司,不过大众仍然是一家大型工业汽车制造商。大众向纯电动汽车(BEV)的转型在这方面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迄今为止,由于电池成本高企,难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并且累计销量规模相对较小,也使开发成本难以摊销。不过,随着电池产量的增加降低电池成本,这些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的销量将有助于提高利润。因此,大众可以从一个通用平台上实现更多的规模效益和标准化,对大众的中长期利润就会更加有利,这也是大众推动SSP研发的原因所在。与内燃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平台相对简单,这也为利润提高带来了机会。然而,大众还必须注意到,从斯柯达到保时捷等品牌在内的绝大多数车型均采用同一个标准汽车架构,不能应对不同车型的产品差异化以及最终客户对这些产品的体验造成影响。奥迪首席执行官Marcus Duesmann在评论最近发布的大众2030战略计划时就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给出了一些暗示。他表示:“这个平台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来解决具体的车辆和品牌需求。考虑到模块的可扩展性,平台将为保时捷顶级规格,提供专用的高性能版本。”但他也承认,部分品牌和车型之间将会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他补充道:“我们将能够在保时捷入门车型和大众品牌高性能车型上使用相同的E3[软件]堆栈、自动驾驶堆栈和动力系统组合。”大众如何处理这种重叠将是关键,不过公司高管们无疑会指出,与大众ICE平台共享战略相比,这与过去20多年来的情况并没有什么不同。




    小鹏汽车在海南成立科技子公司

    2021年8月3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在海南成立了一家科技子公司,将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二手车经纪、新车销售和充电桩等业务。新公司名为海南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310万美元),该公司由小鹏汽车100%控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国内对新能源汽车(NEV)的需求不断增长,滋生了众多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成立,小鹏汽车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去年4月,该公司在中国楚雄市成立了一家新的移动出行服务子公司——楚雄小鹏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200万元,是由小鹏汽车子公司广州小鹏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新公司将致力于构建包括网约车服务、汽车租赁服务、新车和二手车销售、汽车生产技术研究在内的智能移动生态系统。上个月,小鹏汽车获得了香港交易所(HKEX)的上市许可。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新车发布以及中国销售网络的扩张。为了满足市场对其车辆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年4月,小鹏汽车宣布计划在武汉投资设立一家生产工厂。新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这将进一步扩大小鹏汽车的生产网络,并支持新车型的推出。




    日产、都科摩将演示使用自动驾驶汽车的按需车辆调度服务

     

    2021年7月28日

    日产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与都科摩合作,共同演示一种使用自动驾驶汽车(AV)的按需车辆调度服务。双方将在日本横滨未来港和中国城地区路线上的23个站点部署4辆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将雇佣200名乘客(志愿者)参加这次演示,并征求他们的乘坐体验。该服务将把DoCoMo基于人工智能(AI)的按需服务和“AI巴士”,以及日产和DENA共同开发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Easy Ride”相结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日产正在努力减少其碳排放,且已经在日本、英国和中国等国家进行了多次自动驾驶出行试验。日产汽车将在2023年前推出20多款配备基本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型。日产汽车将在其高价车型上集成ProPilot 2.0系统,在低端车型上则标配第一代ProPilot 1.0系统。在日产智行的支持下,日产将在日本使用都科摩的5G连接测试其无形可视化(I2V)技术。




    文远知行与禾赛科技合作开发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平台

     

    2021年7月28日

    自动驾驶汽车(AV)初创公司文远知行与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合作,共同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两家公司将共同打造自动驾驶运行所需的传感器套件。据盖世汽车报道,禾赛科技将通过提供激光雷达传感器,助力文远知行构建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平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文远知行专注于在公共道路上部署L4级自动驾驶汽车,最近获准在美国加州圣何塞指定的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并且车辆无需配备安全员。2020年,文远知行开始在广州测试其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该公司还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向公众正式推出了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试乘体验服务。与此同时,禾赛科技开发了3D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且得到了博世、Lightspeed、百度和其他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禾赛科技声称,其定制激光雷达测近精度达到2厘米,其目标有效感知距离将达到市面领先产品1.5倍。




    中国有关部门发布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规划

     

    2021年7月26日

    《中国日报》援引国家发改委本月早些时候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日前发布了完善新能源汽车(NEV)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规划,以减少动力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该规划的重点是如何在初次使用后进一步利用电池的剩余电量,并实现更有效的电池回收。该规划确认,中国将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体系,并将采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总量达到了约20万吨,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78万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私人出行和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得益于政府的大量购置补贴,过去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尽管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汽车销量带来了影响,不过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0.9%,至137万辆。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1.5%,达到120.6万辆,未来五年预计销量每年将增长40%以上。最近发布的政策旨在解决动力电池中重金属回收不当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继续下去,分解的电池容易对周边环境等造成污染,从而违背大力发展电池汽车的初衷。




    上海市发布办法草案,对智能汽车测试数据进行规范

     

    2021年7月26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上海市日前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参与智能汽车测试的公司将被要求妥善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等环节。测试中收集到的数据,除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传输到境外。公司还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数据的保密性,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避免非法买卖、转让、公开相关数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修改其隐私和数据安全政策。目前正在研究起草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科技公司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存储。今年9月,中国将实施《数据安全法》,要求处理关键数据的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并提交报告。与此同时,中国在数据安全、客户隐私和反竞争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上加强了对科技公司的审查。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最近被中国网络监管机构勒令从应用商店下架其应用。此外,由于此前的收购交易并未主动申请批准,中国市场监管机构还对滴滴、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几家互联网公司处以罚款。




    沃尔沃汽车、吉利控股联合成立动力总成业务

     

    2021年7月20日

    沃尔沃汽车及其母公司吉利控股已经同意为其动力总成业务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根据声明,名为Aurobay的独立公司将成为包括下一代内燃机、变速箱和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在内的完整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根据计划,沃尔沃汽车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其全资子公司瑞典动力总成工程的所有资产,包括其位于瑞典的斯科夫德发动机工厂及相关研发团队,以及位于中国的发动机工厂和其他相关资产转让给合资企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成立合资企业的这一决定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到2030年,沃尔沃将全面转向纯电动汽车,未来对这些设施的需求将越来越少。因此,与其让这些资产逐渐淘汰,还不如更好地发挥其在“高质量、低排放、低成本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方面的专长。未来,这些资产将与吉利在动力总成领域的业务相结合,并为双方在运营、产业和金融方面的协同效应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合资企业不仅将为吉利其他旗下业务供应产品,还将为集团以外的客户提供服务。




    特斯拉将在中国成立设计工作室,推出标准续航版Model Y

     

    2021年7月20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特斯拉宣布计划在中国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专为中国客户设计与研发本土车型。以研发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特斯拉产品走向世界。”特斯拉还表示,将继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此外,特斯拉还宣布,在中国制造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Model Y新车型已正式开始接受预订。新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25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中国设立本土设计中心将有助于特斯拉重拾中国消费者的信心。今年早些时候,有客户表示其车辆事故发生是因为刹车失灵,由于特斯拉未向该客户披露事故数据,这家汽车制造商在中国遭到了审查。特斯拉最终对外公布了这些数据,据报道,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半小时内,该车刹车次数超过40次。今年5月,特斯拉还宣布,正在开发一个平台,供中国客户访问其汽车产生的数据。特斯拉还表示,该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此举符合中国政府出台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该规定旨在加强对网联汽车产生数据的保护。根据我们轻型汽车销售预测数据,Model Y今年在中国的销量预计将在10.22万辆左右,2022年销量将达到12.6万辆。目前,特斯拉Model 3是该品牌在中国销量最高的车型,预计2021年销量将达到16.48万辆左右。




    小马智行将在上海推出无人出租车服务

     

    2021年7月19日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小马智行宣布其无人出租车服务将在中国上海试运营。该公司将在上海市嘉定区部署一支搭载其最新自动驾驶系统的雷克萨斯RX车队。用户可以通过PonyPilot+手机应用叫车。小马智行还在活动上分享了其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新进展。据盖世汽车报道,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卡车已累计行驶里程37,466公里,货运运输量达到约13,650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马智行据称是第一家在美国和中国的公共道路上测试完全自动汽车(AV)的公司。该公司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PonyAlpha,将摄像头与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软件相结合,可以探测200米以内的物体。除了乘用车市场外,小马智行还涉足了卡车领域,并且最近获得由广州市颁发的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




    小米收购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深动科技

     

    2021年7月19日

    据报道,中国科技巨头小米公司日前收购了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初创公司深动科技。据Pandaily报道,深动科技团队的20多名员工将加入小米。团队加入小米后将补充小米自动驾驶部门及技术研发的阵容。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标志着小米今年3月正式宣布电动汽车造车计划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报道,该公司已与比亚迪合作开发智能电动汽车。小米计划招聘20名自动驾驶技术工程师,并在开发初期投资100亿元(约合16亿美元),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




    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前瞻设计中心全新开幕

     

    2021年7月14日

    通用汽车(GM)日前在上海举行了扩建后的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的揭牌仪式。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升级后的设计中心将使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前瞻设计能力翻番,并将有助于该公司持续加快电动汽车(BEV)的发展。扩容后的前瞻设计中心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内部包括两个全尺寸铣削平台;色彩、材料和装饰(CMF)工作室;头戴式显示器(HMD)工作室;以及一个虚拟现实工作室。该公司表示,新中心将帮助设计师创造新的移动出行概念,利用包括概念创新、数字设计、虚拟现实和沉浸式技术应用与实体模型制作和设计验证等技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设计中心的扩建将有助于通用汽车提高其在中国的设计能力,并吸引人才,以支持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汽车研发工作。中国目前是通用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我们预计,到2025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轻型汽车销量将超过155.4万辆,超过其在美国的销量。为了支持在中国的销售扩张,通用汽车预计将投入更多资源以支持凯迪拉克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增长,并开始基于其BEV3平台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推出无疑要得到设计和工程两方面的支持,才能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推向市场。与此同时,据去年媒体报道,通用汽车计划从海外市场进口一系列车型到中国市场,以提升品牌形象并支持品牌销量。通用汽车将通过进口渠道在中国推出多款车型,其中可能包括雪佛兰Tahoe、雪佛兰Suburban和凯迪拉克Escalade等车型。




    一汽大众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子公司

     

    2021年7月14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VW)的乘用车合资企业(JV)一汽大众日前已经成立了一家独立子公司来运营其移动出行服务品牌摩捷智行。公司名为摩捷智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亿(约合6,2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租赁、分时租赁和网约车经营服务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移动出行服务正在经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通过建立自己的移动出行服务企业,汽车制造商们正在为预期的个人汽车购买量下降做准备。2018年4月,一汽大众合资企业推出了旗下共享汽车品牌摩捷出行,进军移动出行服务领域。这项服务最初在中国长春市试点运行,后来部署规模扩大到超过1,000辆汽车。随后也在成都推出了拼车服务。




    达夫、梅赛德斯发布升级款重卡系列

     

    2021年7月7日

    意义:达夫和奔驰日前分别推出了XF、XG、XG+和Actros L等车型,对其重卡阵容进行了升级。

    展望:随着达夫新卡车系列的推出,该公司充分利用了欧洲关于卡车车辆长度的新规,打造出一款具有更优燃油效率、更大可视性,更高乘客舒适度的卡车。考虑到开发周期较为漫长,其他卡车制造商是否会采取类似措施还有待观察。

    达夫和奔驰日前对其重卡阵容进行了升级。


    达夫XG+
    来源:达夫

    达夫日前推出了当前XF的换代车型,根据具体规格不同,此次推出的全新重卡系列包含三款车型,分别为XF、XG和XG+。该公司表示,这是首款利用欧洲中重型商用车重量和尺寸新规打造的车型。在外观方面,新设计的驾驶室前部延伸160毫米,有效改善了空气动力学和安全性。新车的关键采用了大半径的弧形车头和挡风玻璃以及锥形驾驶室设计,有助于提高19%的空气动力学效率。其他外观设计也有助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包括卡车后底盘搭载的“Aero Bottom”挡泥板,优化了车辆下方的气流,以及无缝驾驶室面板安装技术。该车还可配备达夫数字视觉系统,该系统使用电子摄像头取代了传统的后视镜,仅这项设计就可将空气动力效率提高4.5%,并提升1.4个百分点的燃油效率。


    达夫XG内饰
    来源:达夫

    整体来看,新一代卡车的燃油效率据称会比上一代提高10%。这也得益于PACCAR新一代MX发动机的应用,排量10.8升的MX11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367马力,408马力或449马力,排量12.9升的MX13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428马力、483马力或530马力。XG和XG+两款车型仅提供最高配的MX11或MX13发动机。这些都得益于全新的发动机缸体和气缸盖、新设计的喷油器和下一代涡轮压缩机,另外,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据称也提高了性能和效率。最新一代车型还标配TraXon自动变速箱,可与预测巡航控制系统和全新优化以防止不必要刹车的EcoRoll系统相结合。另一个新增功能是下坡速度控制系统,与改进的发动机制动配合,不再需要装配液力缓速器,有助于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

    全新的座舱设计也提高了司机在车内的舒适性。该公司表示:“所有车型都有足够的站立空间,XG+旗舰车型甚至在座舱空间和舒适度方面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这得益于驾驶室长度额外延伸了330毫米,以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XG和XG+还配备了800毫米宽的睡床。睡眠空间还可以选择机械或全电子达夫放松床,为头部、背部和腿部提供最佳支持。其他舒适功能包括一个可伸缩桌子、可折叠乘客座椅和两个大的床铺抽屉,可以配备一个或两个冰箱。在仪表盘方面,配备一个12英寸数字仪表盘和一个10英寸信息娱乐屏幕,有Standard、Luxury或Exclusive三种规格可供选择,可提供一系列应用和功能。

    在安全功能方面,除了全新挡风玻璃设计、侧边观察窗和后视镜系统提供的可见度之外,达夫还提供DAF Corner View选配装置,该系统可以取代副驾驶侧A柱的前视镜和侧视镜。其他可用的系统还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先进的紧急制动系统、城市转向辅助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低速拖车制动和稳定控制系统。

    在服务方面,XF、XG和XG+车型搭载的发动机和后处理系统、车辆ECU、中央安全网关和DAF Connect均具有无线更新功能。标准的保养间隔为12.5万公里或12个月,不过对于长途运输而言,可以选择较长的保养间隔,这意味着保养间隔时间可以是一年一次,间隔里程高达20万公里。

    另外,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公司也发布了升级版的Actros。新车型名为Actros L,目前有StreamSpace、BigSpace和GigaSpace等版本可供选择,不过座椅位置被缩短了40毫米,据称这将提供更轻松、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其他内饰变化还包括一个更舒适的床垫、全新座套和车门饰板。在外观方面,Actros L现在可选装全新设计的LED大灯,将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梅赛德斯Actros L
    来源:戴姆勒

    Sideguard Assist S1X系统也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该系统不仅能提醒司机副驾驶侧的行人或骑车者,还能在最高时速20公里的情况下启动自动制动功能。该系统可以与第二代主动驾驶辅助系统相结合,帮助司机进行车道保持并自动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以及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加速和转向。该系统还包括紧急停车辅助,如果司机不再控制方向盘,该系统能够启动紧急停车。如果卡车停滞不前,该系统可以在紧急呼救情况下自动启动电子停车制动并解锁车门。此外,该系统还标配具有行人识别功能的主动刹车辅助系统,通过结合雷达和摄像头系统,可在最高50公里/小时的车速下自动执行紧急制动。

    对Actros L车型的升级也旨在进一步提高行车效率。在某些情况下,预测性动力系统控制可以基于地形、道路路线和交通标志等信息,有助减少不必要的刹车、加速和换挡。据称新款车型在高速公路上的燃油效率要比前一代提高3%,在农村道路上燃油效率甚至可以提高5%。此外,奔驰卡车还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和应用,旨在提高卡车的效率和车辆正常运行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对推出十年已久的奔驰Actros升级至Actros L突显出卡车制造商在安全性、燃油效率和驾驶舒适度方面对其车型阵容所作的改进,而全新达夫XF、XG和XG+车型的推出展现了在欧盟(EU)新规下卡车产品的可行性。新规于2015年首次推出,主要对欧盟卡车所允许的最大授权尺寸和重量做出了规定。规定允许卡车延长车长以提高空气动力性能;提高车辆视野范围以确保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发生碰撞时减少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的损害或伤害;并增加司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达夫在这款取代XF的新车型上考虑了所有这些因素,XF的驾驶室结构设计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其他卡车制造商采取措施以满足新规要求,这进一步突出了卡车行业的开发周期很长。其他品牌何时会选择效仿达夫的这一措施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最近才推出新车型的卡车制造商,包括在2016年推出最新车型的斯堪尼亚,在2019年推出S-WAY的依维科,以及在2020年推出了全新TGX的曼恩。

    我们目前预计,XF、XG、XG+三款车型的全球销量将低于XF车型在2019年的销量峰值43,600辆,尽管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过,我们确实看到销量正在逐步回升,并将再次达到这一峰值水平,甚至在2025年将超过该水平。我们还预计,达夫的新车型最终将受益于电池电动动力系统,尽管其最初专注于将此类技术应用于尺寸更小的CF车型。




    广汽埃安投资移动出行新公司

     

    2021年7月5日

    据盖世汽车称,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广汽埃安于6月16日投资了一家移动出行科技公司。这家新公司名为广东干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0万元(约合386万美元),公司将专注于网约车经营服务、智能联网汽车(ICV)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汽车租赁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继续加大其在自动驾驶汽车(AV)和电动汽车(EV)领域的努力。该公司于2019年推出了具有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埃安LX,并于去年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指定地区试运行L4级自动驾驶汽车。




    吉利高端品牌极氪将在宁波设立全球总部

     

    2021年7月5日

    根据吉利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高端电动汽车(EV)品牌极氪日前宣布将在宁波市建立全球总部。该公司已经在宁波设立了一家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此外,极氪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与宁波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力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标杆,促进该地区的汽车供应链和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发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3月,吉利汽车与其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控股)达成协议,成立一家名为极氪的新公司,并在极氪品牌下生产高端电动汽车。不久之后,该品牌推出了首款电动汽车极氪001,这款汽车基于吉利专用电动汽车平台——可持续体验架构(SEA)打造,续航里程达到700公里。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生产预测,极氪001将从7月起在中国宁波工厂生产,2021年总产量预计约为1.37万辆,明年产量预计为2.28万辆




    尽管半导体短缺,不过大众仍维持2021年利润预期

     

    2021年6月30日

    据路透社报道,尽管有迹象表明全球半导体短缺问题并未得到缓解,但大众集团和该公司主要乘用车品牌仍维持其此前对2021年的利润预测。此前,《商业内幕》报道称,他们看到了大众的内部文件,显示该集团今年的产量损失高达80万辆,对此路透社向大众进行了求证。该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21年集团的营业利润率仍有望达到5.5%至7%,其主要品牌的营业利润率在3%至4%之间。一名公司发言人表示:“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出售库存和其他措施,已经明显限制了芯片短缺对客户和交付数据的负面影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目前不可能准确预测半导体短缺到今年年底对生产和交付的影响”。然而半导体短缺情况正在不断变化,因此很难预测,不过大众像其他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将继续努力以尽可能准确地量化半导体短缺的影响。我们目前预测,大众集团2021年全年轻型汽车产量为983万辆,高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期间的899万辆。对于2021年的预测,2019年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比较基数,当年该公司汽车产量为1,071万辆。




    比亚迪、小米将联合开发智能电动汽车

    2021年6月29日

    据报道,比亚迪将协助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开发智能电动汽车(EV)。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比亚迪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和小米本周正在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举行的中国汽车行业论坛上洽谈一些汽车领域的合作项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进展标志着小米今年3月正式宣布电动汽车造车计划后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公司计划招聘20名自动驾驶技术工程师,并在开发初期投资100亿元(约合16亿美元),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中国市场对比亚迪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需求一直在增长。这家汽车制造商最近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发布了电动汽车e平台3.0。在中国,比亚迪也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第二大电池制造商。




    通用汽车在中国推出全新昂科威Plus SUV

    2021年6月29日

    通用汽车日前在中国推出了全新别克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昂科威Plus,售价区间为人民币229,900元(约合35,565美元)至309,900元。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车长4,845毫米,宽1,883毫米,高1,695毫米,轴距加长至2,833毫米。这款SUV的后备箱容量为1,712升,具有五座版和七座版两种选择。动力方面,全新昂科威Plus搭载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74千瓦,峰值扭矩为350牛·米,另外还配备9速自动变速箱和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该车还搭载了先进的安全科技系统,如自动停车辅助、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前向碰撞辅助、远光灯辅助和行人检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别克昂科威Plus的推出有助于通用进一步扩大昂科威SUV家族的阵容,目前这一家族包括昂科威SUV和昂科威S两款车型。这款D级中型SUV基于其VSS-F B/C平台打造。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产量预测数据,别克昂科威Plus是在中国烟台通用工厂生产,预计今年总产量将在1,000辆左右,2022年产量将在1,400辆左右。由于昂科威Plus是昂科威家族的高端车型,昂科威产品阵容的售价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从16万元到30多万元不等。与此同时,据去年媒体报道,通用汽车计划从海外市场进口一系列车型到中国市场,以提升品牌形象并支持品牌销量。通用汽车将通过进口渠道在中国推出多款车型,其中可能包括雪佛兰Tahoe、雪佛兰Suburban和凯迪拉克Escalade等车型。




    林肯品牌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50%

    2021年6月23日

    意义:在5月26日福特投资者日上宣布了福特+计划之后,林肯品牌日前公布了关于到2030年联网汽车和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的细节。

    展望:林肯的计划很大程度上与今年5月宣布福特+计划中的基本要素一致,不过林肯在部署该计划时为其豪华汽车客户设计了一些细微差别。总体来说,林肯品牌的发展计划与主流品牌基本相同:向电气化推进系统转变,并利用网联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覆盖整个车辆拥有生命周期,产品也会因为这些改进而变得更好。

    在5月26日福特投资者日上宣布了福特+计划之后,林肯品牌日前公布了关于到2030年联网汽车和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的细节。

    林肯的目标是,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BEV)占其全球销量的50%。与母公司福特一起,林肯正朝着公司与客户建立“Always on”关系的目标迈进。林肯将其无线(OTA)升级和车联网订阅服务命名为林肯Intelligence System,最早将于2021年年中在Nautilus车型上应用。Nautilus将接受升级的导航功能和苹果CarPlay,以及数字用户手册。此外,Nautilus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收到Alexa更新。林肯计划最终在其车型中新增一个名为ActiveGlide的免提驾驶系统,可在经过预审合格的高速公路路段(名为免提蓝区)使用。不过,林肯并未透露哪些车型系列最先搭载该系统。


    我们与林肯高管一起参加了就品牌计划举行的讨论会议。林肯高管团队表示,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林肯Zephyr Reflection概念车代表了未来林肯的设计方向,但这款轿车并不考虑进入美国市场。这款车型专为中国市场设计,因为中国的轿车市场份额更大。林肯的高管们证实,在5月福特投资者日上证实的即将推出的全轮驱动和后轮驱动电动汽车架构中,林肯将拥有四款产品。虽然产品上市的时间尚未确定,但林肯总裁Joy Falotico表示,这四款产品将是林肯的“支柱产品”。她表示Corsair、Nautilus、Aviator和Navigator等车型名称很可能会转移至电动汽车产品。Falotico还表示,林肯已经看到了衍生产品中的机会,但拒绝透露更多具体内容,也不愿透露该品牌是否已做出具体决定来挖掘这些机会。林肯证实,随着该品牌转向电气化,首款电动汽车将加入插电版Aviator和Corsair SUV之列。尽管林肯表示,内燃汽车仍将是其产品组合的一部分,但该品牌全系产品将在2030年前实现电气化。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9年后,林肯旗下车型将仅仅是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组合。当被问及林肯为何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其全球销量占比为50%,高于福特40%的目标时,该品牌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豪华汽车购车者对电动汽车推进系统的接受速度更快。林肯表示,这也是因为电动汽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静谧之旅”设计理念。

    除了增加OTA升级和联网服务外,林肯也正在更新其林肯之道应用,以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林肯表示,品牌正在线下开设精品中心,消费者在精品中心可以感受比传统经销商更好的试车体验,不过传统经销商的销售仍将保留。与没有经销商合作伙伴、必须直接支持零售中心的初创豪华汽车制造商不同,林肯与其经销商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就精品中心而言,这些场地由附近的经销商所有和运营,而不是林肯公司,因此这就保留了经销商的参与。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林肯的计划很大程度上与今年5月宣布福特+计划中的基本要素一致,不过林肯在部署该计划时为其豪华汽车客户设计了一些细微差别。在某种程度上,林肯已经准备好从支持新车销售和服务所需的关键技术的快速增长中获益。虽然在部署这些关键技术方面,这个豪华品牌可能略微落后于其母公司。不过,这样做的优势是,推出新服务和新技术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由福特品牌解决,并且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林肯推出前及时得到修正。总体来说,林肯品牌的发展计划与主流品牌基本相同:向电气化推进系统转变,并利用网联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覆盖整个车辆拥有生命周期,产品也会因为这些改进而变得更好。


    林肯推出的林肯Intelligence system与福特的Power-Up计划相似,同时林肯还将提供内置的亚马逊Alexa。此外,林肯ActiveGlide免提系统被福特称之为BlueCruise。得益于福特的广泛部署扩大了这些计划的后台支持规模,因此林肯有机会改善成本,或许还能比其他独立豪华汽车品牌更快地推出某些功能。另一方面,福特再次宣布率先应用于福特品牌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豪华品牌的部署则紧随其后。




    恒大与中石化将联合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

    2021年6月23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中国恒大集团日前与石油公司中国石化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电动汽车(EV)充换电站。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能源、科技、客户引流、销售网络等领域的优势,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双方汽车轻量化材料、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和化工材料等方面展开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过去几年,恒大一直在积极进军中国国内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2019年6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市投资1,600亿元建造一个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基地。该基地将拥有年产100万辆汽车的电动汽车生产工厂,一座产能为50千瓦时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以及每年向1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配套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生产设施。去年,恒大还计划通过旗下恒驰品牌推出6款全新电动车型。开发充电基础设施将有助于恒大在中国市场推广其电动汽车产品。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国家电网合作,在中国深圳推出智慧能源服务,将在覆盖约870万户居民的社区停车场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近,中国另一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NIO)与中国石化签署了建设换电站的合作协议。该公司表示,换电站可支持车辆自动泊入,用户无需下车,在车内即可一键启动自助换电。




    雷克萨斯NX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车型,搭载全新信息娱乐系统

    2021年6月21日

    意义:雷克萨斯日前发布了一款全新NX,这款车型也将带来雷克萨斯迄今为止最彻底、最重大的用户体验改革。与第一代NX相比,全新NX在设计和安全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全新的雷克萨斯界面也将进一步提升雷克萨斯的用户体验。

    展望:NX是雷克萨斯车型阵容中的一款紧凑型多用途车,定位在UX与RX多用途车之间。新一代NX的推出将有助于雷克萨斯过渡到一个更加电气化、网联化的未来,同时满足当前燃油车买家的需求。全新2022款NX将满足当今豪华紧凑型CUV购车者的期望。

    雷克萨斯日前发布了一款全新NX,这款车型将带来雷克萨斯迄今为止最彻底、最重大的用户体验改革。与第一代NX相比,全新NX在设计和安全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全新的雷克萨斯界面(将在未来雷克萨斯车型中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雷克萨斯的用户体验。全新NX已于6月11日举办的一场直播活动上发布,并将在2021年作为2022款车型加入雷克萨斯在美国的产品阵容。我们在新车发布前研究了这款车的具体规格及其新功能。雷克萨斯证实,新车型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生产,第四季度在大部分市场上市销售。新一代NX也将在丰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坎布里奇工厂生产。

    雷克萨斯NX:新平台、新插电混动技术、新设计


    2022款雷克萨斯NX350h
    图片由丰田北美公司提供

    NX是雷克萨斯计划到2025年推出的20款全新或升级车型产品中的第一款。它与丰田RAV4共享一个平台,最新款RAV4转移至GA-K平台打造,已于2018年底上市销售。雷克萨斯表示,95%的零部件是新设计的。新一代NX重新考虑了内饰设计,并搭载一个全新设计和升级的动力系统,不过雷克萨斯尚未公布新车型的所有规格。第一代NX在美国提供NX300或NX300h版本;标配235马力2.0升四缸发动机,混动版则搭载2.5升四缸发动机与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组。2022款NX的动力系统将全面升级。

    随着新一代车型对电气化的全面关注,2022款NX将增加了一个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继续保持标配四缸发动机和混动版的组合。在美国,NX 350基础版车型将配备全新的2.4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通过搭载的全新8速自动变速箱,实现最大输出功率275马力,峰值扭矩317磅/英尺。这款全新发动机是雷克萨斯首款采用中心直喷系统的发动机,并采用了独特的涡轮增压器和催化剂结构,以应对全球日益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这款发动机仅在全轮驱动系统中提供。新一代NX还将其混动产品升级至NX 350h,最大输出功率239马力,制造商预估的油耗为36英里/加仑(该数据尚未获得美国环保署认证),油耗方面比第一代增加6英里/加仑,并转向了锂离子电池组。根据面向市场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将提供前驱或全轮驱动配置。相比之下,在RAV4上使用时,其最大输出功率为219马力,综合油耗为40英里/加仑,这意味着雷克萨斯为了提高动力而牺牲了部分效率,不过这对于豪华品牌而言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的混合动力版本车型搭载了一台2.5升非涡轮汽油发动机和两台高扭矩电动发电机,从而实现全轮驱动。这种电动全轮驱动系统也应用于RAV4。包括加拿大、俄罗斯和东欧在内的一些市场上提供的NX 250将配备2.5升自然吸气式四缸发动机以及NX 350和电气化版本选择。根据面向市场的不同,NX 250将提供前轮驱动或全轮驱动。


    2022款雷克萨斯450h+
    图片由丰田北美公司提供

    此次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是雷克萨斯首次引入,与RAV4 Prime也有一些联系。雷克萨斯将这款车型命名为NX 450h+;虽然美国市场将仅推出全轮驱动版本,不过其他一些市场将会有前轮驱动版本上市。至于动力方面,雷克萨斯仅表示该系统“预计百公里加速仅需6秒,具有豪华汽车购车者期待的驾驶性能。”RAV4 Prime动力系统的总输出功率为302马力,纯电续航里程为42英里。与混动版一样,NX可能会为插电式混动版提供更多动力,因为雷克萨斯已经确认其纯电续航里程为36英里,要少于RAV4 Prime。NX插电式混动版使用选配的6.6千瓦车载充电器在240伏电源充电时仅需2.5小时;使用标配的3.3千瓦车载充电器也仅需4.5小时。NX 450h+还将使用预测性高效驾驶技术,与导航系统一起学习驾驶习惯,预测预期路况,并分析实时交通状况,以实现电池的最佳充放电。该系统还利用司机行为学习来预测司机何时可能停车,并在这些地点提升制动能量回收水平。雷克萨斯仅在NX 350和NX450h+上提供F Sport套装;F Sport套装虽然很大程度上带来的是外观装饰上的差异,不过增加了主动可变悬架。

    当提到被动和主动驱动系统时,NX为雷克萨斯安全系统增加了多项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系统,不过这些功能对于雷克萨斯或整个汽车行业而言并没有创新之处。雷克萨斯Teammate 2级+系统首次应用于LS 500h,最初并没有在NX上提供。NX将具有紧急转向辅助、左转弯来车检测/制动、右/左转弯来人检测/制动、来车检测预碰撞以及具有弯道速度管理的动态雷达巡航控制。在NX上,雷克萨斯增加了道路标识协助,在低光情况下的预碰撞和车道辅助。NX还新增了一个系统,如果检测到迎面而来的车辆,可以阻止后排乘客打开车门;这项智能的安全功能在美国的现代Santa Fe车型上首次出现。NX还可选配一款7英寸数字驾驶仪表盘和一个10英寸平视显示器。

    新一代NX的内饰也完全重新设计,内饰布局以司机为中心,并且后排空间更大。雷克萨斯也与其他众多豪华汽车制造商一样,提供环境照明配置。NX可提供14个主题以及64种颜色选择。雷克萨斯表示,这些环境照明主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以表达稍纵即逝的情绪并唤起自然的感觉。”内饰设计也提供了新的座椅配置,转移至GA-K平台有助于改进头部和腿部的空间。新一代NX还增加了一个全景天窗。新款NX车身长为4,660毫米,增加了20毫米,轴距为2,690毫米,增加了30毫米。

    全新雷克萨斯界面在北美开发


    2022款雷克萨斯NX
    图片由丰田北美公司提供

    雷克萨斯NX是首款整合了由丰田北美公司(TMNA)车联网部门开发的全新车联网解决方案的车型。雷克萨斯NX将首次搭载该系统,这也是丰田首款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产品。雷克萨斯将该系统称为“雷克萨斯界面”。系统包括多媒体、导航、语音助手和车联网解决方案。NX将标配一个带有人机界面(HMI)的9.8英寸触摸屏,拥有更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以及符合逻辑的菜单和功能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独具地区特色的动画效果,高级图形以区分聆听和处理,多媒体动画和其他功能的新设计,滑动菜单和下拉横幅。选配的14英寸中控屏也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气候控制。雷克萨斯希望其全新的虚拟助手能与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和宝马的助手一样,成为车主与系统交互的主要方式。丰田互联科技公司高管在展示该系统时指出,他们希望为其提供语音控制功能;系统与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的整合仍将继续。雷克萨斯通过双麦克风、增强降噪、座椅检测和扬声器布置等方式便于前排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导航、媒体、电话和车辆设置,包括气候控制和车窗打开或关闭。丰田北美公司表示,全新的虚拟助手将丰田互联的混合结构与一个基于云的平台相结合,从而实现最新数据内容更新。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雷克萨斯也添加了基于云的用户配置文件。用户配置文件和司机设置保存到云端;当用户通过手机、智能钥匙或手动登录时,这些设置将被下载到车辆上。虽然NX是首款提供该功能的车型,但随着该系统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使用,任何配备了该系统的雷克萨斯都可以访问配置文件——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也将提供这一功能。雷克萨斯还在新一代NX中添加了数字钥匙,使车主在蓝牙范围内能够通过智能手机上锁/解锁、启动/停止车辆。雷克萨斯支持多达7个用户共享数字钥匙。数字钥匙功能也可利用基于云的用户配置文件,因此每个司机都可以保存自己的偏好设置。


    2022款雷克萨斯NX
    图片由丰田北美公司提供

    雷克萨斯界面具有云导航能力,使用谷歌兴趣点数据,能够更快、更准确实现方向和地图定位——性能与司机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谷歌地图或苹果地图进行导航的体验类似,并且还将获取用户配置文件中的司机数据。雷克萨斯界面离线模式可以检测车辆何时接近联网信号较差的区域,并提前下载适用的地图和服务,这是基于手机的导航系统无法提供的功能。在多媒体方面,该系统现在可以与苹果音乐或亚马逊音乐兼容,还可以提供广播、流媒体服务和智能手机音乐。

    雷克萨斯界面还提供标准的无线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无线充电板位于中控的托盘中,打开时可以放置手机,在不使用或给手机充电时可以关闭,以最大化利用中控台的存储空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NX是雷克萨斯车型阵容中的一款紧凑型多用途车,品牌定位在UX与RX多用途车之间。新一代NX的推出将有助于雷克萨斯过渡到一个更加电气化、网联化的未来,同时满足当前燃油车买家的需求。得益于GA-K平台,新一代NX将迎来动力系统的灵活性,性能和尺寸方面的改进,以及可生产性的提高。初步透露的规格参数和产品改进将确保最新一代NX在与其他豪华车型(和一些非豪华车型)的竞争中将更具竞争力,尽管全新的雷克萨斯界面很有前途,但NX并非是雷克萨斯实现技术飞跃的产品。不过全新2022款NX将满足当今豪华紧凑型CUV购车者的期望。雷克萨斯的技术和套件及其客户服务的声誉,是这款车需要超越预期的地方。

    第一代雷克萨斯NX的全球销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约为17.4万辆(占雷克萨斯全球销量的25%),随后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销量下滑至14.8万辆。雷克萨斯NX在美国的销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中国大陆是其第二大重要市场,其次是日本。2020年,美国市场销量占NX全球销量的37.6%,中国大陆销量占23.6%,日本销量占6.6%。在美国,雷克萨斯NX是高端紧凑CUV市场中第二畅销车型,仅次于宝马X3,领先于讴歌RDX和奥迪Q5。这四款车型占据了该细分市场44%的销量,每款车在美国的年销量均超过了5万辆。

    全新雷克萨斯界面是由丰田在北美的互联科技集团开发,该系统最早于2017年宣布。互联科技集团向北美丰田互联公司首席执行官Zach Hicks报告,其开发的系统将在雷克萨斯全系产品上应用,预计最终也将在丰田品牌产品上部署一个改款系统。全新雷克萨斯界面旨在解决过去雷克萨斯产品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其系统曾经使用操纵杆操作,然后转向触控板操作。不过,这两个系统都不是特别直观或便利,雷克萨斯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短板,高管们在发布新系统时也承认了这一事实。依靠具有自然语音助手、大尺寸屏幕和动态图形等功能的云连接系统,雷克萨斯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中已经实现了突破。在一次相关活动中,雷克萨斯向包括埃信华迈在内的众多媒体和分析师展示了这一系统。演示表明,尽管该系统的完成度很高并且经过了周密设计,但对于雷克萨斯(和丰田)而言,要推动车联网解决方案发展,似乎不只加入竞争那么简单。




    东风标致雪铁龙开始生产C5 X

    2021年6月21日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东风标致雪铁龙已经开始在中国成都工厂量产雪铁龙C5 X。据报道,该车型将只在成
    都工厂生产,并将出口到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此外,成都工厂还将负责生产该车型的插电式混动版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雪铁龙在今年举办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C5 X,这是一款全新的中型车辆,外观设计方面融合了轿车、旅行车和跨界车的风格。该车型车长4,805毫米,宽1,865毫米,高1,485毫米,其直径为720毫米的车轮配备了19英寸轮胎进一步提升了离地间隙。C5 X的推出标志着雪铁龙重返了传统D级中型汽车市场。不过,综合考虑高端品牌在中国和欧洲(这款车型的重点)的市场布局以及近年来消费者偏好转向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导致该品牌在这一细分领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我们估计,C5X今年在中国的总产量约为9,500辆,明年将达到12,800辆。




    苹果正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就其电动汽车电池供应进行谈判

    2021年6月16日

    据《上海日报》报道,四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苹果正在与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其计划中的电动汽车(EV)的电池供应进行谈判。考虑到成本较低,苹果更倾向于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并要求潜在的电池供应商在美国建立生产设施。不过,由于中美政治紧张局势,宁德时代并不愿在美国建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多年来,苹果一直致力于加快其电动自动驾驶汽车(AV)的研发工作,不过该项目的细节一直未公开。据报道,近年来,该公司聘请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有专长的工程师。由于苹果不自己生产产品,预计它将选择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代工生产协议。该公司曾与日产汽车和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就电动自动驾驶汽车的代工制造进行过谈判,但这些谈判均陷入僵局。对苹果而言,保障其计划车型的电池供应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一直在扩大其在中国和海外的产能,以确保为其客户提供可靠的电池供应,其客户包括特斯拉、现代、戴姆勒卡车、宝马、上汽和广汽等领先汽车制造商在内。这家电池制造商最近还宣布,计划投资390亿元人民币(约合61亿美元)建设3家电池工厂,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考虑到中国电池供应商不愿在美国建厂,双方讨论的结果将十分有趣。




    宝马将在中国建立36万根电动汽车充电桩,工厂将实现碳中和

    2021年6月16日

    据路透社报道,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汽车日前宣布在今年年底之前计划使其中国工厂实现碳中和。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到2030年将其中国生产链的碳排放总量减少80%。据《印度斯坦时报汽车版》报道,该公司在另一份声明中透露,计划在全中国范围内投资建设36万根电动汽车(EV)充电桩,以提高其新能源汽车(NEV)的销量。宝马中国首席执行官Jochen Goller表示:“作为一家在中国拥有大规模业务的跨国公司,宝马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战略的核心,全力支持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宝马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2020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其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销量同比增长7.4%,达到777,379辆。销量包含了宝马和Mini两个品牌。为了在中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3年将新能源汽车产品扩充至25款,涵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宝马将需要一个完善成熟的高质量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以支持其向电气化的过渡。为向其客户提供充电支持,宝马去年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State Grid EV)签署了一项协议,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研发,并扩大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以服务宝马客户。两家公司将共同努力,扩大充电网络,制定充电技术标准,并建设综合能源站。宝马计划到2020年底建成超过27万根充电桩,其中包括8万根快速充电桩,充电网络覆盖全国5万多公里高速公路。




    长城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10年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

    2021年6月15日

    据盖世汽车报道,长城汽车日前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NEV)技术。据悉,双方自2016年开始就车型开发展开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次合作是保障长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不间断电池供应的重要举措。这家汽车制造商最近宣布,计划为旗下高端电动汽车(EV)推出一个新的独立品牌。这一新品牌将是长城汽车第二次尝试进军高端汽车市场。2018年,该公司推出了Wey品牌,通过推出一系列全新设计,定位高于哈弗的运动型多用途车型,扩大了长城汽车的车型阵容。除了Wey品牌之外,长城汽车旗下还有致力于生产微型和紧凑型电动汽车车型的欧拉品牌。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还希望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FCV)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并计划在今年推出其首款氢燃料电池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长城汽车表示,过去5年已累计投资20亿元人民币(约合3.13亿美元)用于氢能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范围涵盖汽车、海洋和铁路运输。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氢燃料汽车技术上再投资30亿元人民币。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氢能汽车在全球的销量排名前三。




    戴姆勒与北汽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提高产能

    2021年6月15日

    据路透社报道,戴姆勒与北汽集团(BAIC)在中国成立的合资企业(JV)计划将梅赛德斯-奔驰在华产能提高45%。该合资企业计划将北京两家工厂的工作日增加至每年312天,目前这两家工厂的年工作日分别为290天和250天。其中一家工厂每个工作日还将增加一个7.5小时的班次。然而,该公司并未透露与这两家工厂产能增加有关的投资金额。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产能的增加将有助于梅赛德斯-奔驰满足中国对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的轻型汽车产量预测显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该合资企业在中国两家工厂的总产量已从2017年的43.2万辆增加至2020年的60.5万辆。我们预计到2022年,产量将进一步增加至68.4万辆,到2024年将增加至78万辆。增加的产能可能用于EQC和EQE等电动汽车的生产。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从明年开始还将与吉利合作,在中国生产“Smart”品牌电动汽车。我们预计,戴姆勒与吉利合资工厂的产量将在2022年达到1万辆左右,到2023年将达到7.8万辆。增加在华的电动汽车产量将有助于戴姆勒满足中国政府设定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NEV)积分比例达到18%的要求。




    劳斯莱斯确认向电气化转型,并宣布成立新的车身定制部门

    2021年6月9日

    意义:劳斯莱斯首席执行官Torsten Müller-Ötvös已经确认,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一款纯电动车型,同时宣布建立新的车身定制部门。

    展望:该品牌将跟随其他豪华汽车制造商的脚步开发一款纯电动车型,因为电动汽车技术现在似乎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该品牌客户期望的水平。

    劳斯莱斯首席执行官Torsten Müller-Ötvös已经确认,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一款纯电动汽车。当被彭博电视台问及其母公司宝马集团于2020年向德国专利局申请Silent Shadow商标一事时,这位高管表示:“这仍是一个秘密……但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辆全新的劳斯莱斯。”然而,他补充道:“电气化非常适合劳斯莱斯——不仅扭矩大,而且十分安静……我们的品牌并非以轰鸣的发动机声和排气管噪音而闻名,因此电气化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劳斯莱斯浮影
    来源:劳斯莱斯

    与此同时,劳斯莱斯宣布将通过新的车身定制部门为客户提供更多定制服务。根据一份声明,2017年,劳斯莱斯发布了一款专为其忠实客户打造的独家车型劳斯莱斯慧影,这款车的发布最终促成了劳斯莱斯专属车身定制部门的成立。该公司表示:“慧影将定制车身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并引起了收藏家、艺术赞助人和地标性建筑的委托客户等小众客户的兴趣。其中不少人找到劳斯莱斯,询问他们是否也能与劳斯莱斯合作完成一项独特的定制杰作。专属车身定制委托意义更为深远,也有着更强的策划参与感。基于客户的强烈反响,劳斯莱斯同意了客户的要求,于是劳斯莱斯又一个永久性的专属车身定制部门由此诞生。”


    劳斯莱斯浮影
    来源:劳斯莱斯

    随后,三位客户委托劳斯莱斯启动“浮影”的开发,这是一款基于第二代幻影打造的双门敞篷汽车,以航海主题设计。整车长5.8米,劳斯莱斯专门为该车型打造了1,813个全新零件。其中包括铝制车身框架结构的重新配置和全新外观创造。车辆外观上的变化包括对劳斯莱斯进气格栅和前部照明灯组进行了全新设计,以及一块弧形挡风玻璃。车身侧围采用渐进式结构设计,据称受到了该品牌早期车辆上踏脚板的启发,尾部逐渐变小,营造出类似“船尾”的车身外观。尾部甲板由Caleidolegno饰板打造,铰链在中央位置,甲板可以打开,里面装载的劳斯莱斯一系列待客套件。其中一辆专为特定客户设计的车型在车尾部分配备了用来装饮料的冷藏冰箱,而其他空间则用来存放食物、餐具、盘子和玻璃杯等物品。另外还有配有鸡尾酒台以及两张可折叠的坐凳,坐凳采用了与内饰相同的皮革饰面。车顶采用了固定顶篷设计,弧形车顶轮廓线类似建筑的飞拱设计。同时,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劳斯莱斯还配备了保护罩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考虑到浮影车身框架上所做的变化,这款车型不仅采用了定制材质打造,同时还重新装配了15个劳斯莱斯定制扬声器。该车还采用了由播威BOVET 1822打造的双面表盘设计,该表盘既可戴于手腕上,也可置于车辆仪表板作为汽车的时钟使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直到最近,考虑到豪华汽车品牌本身销量非常低或者属于已经通过大众化品牌来减少尾气排放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的一部分,豪华汽车品牌基本上能够避免开发和推出纯电动汽车的压力。不过,日益增长的监管压力和市场各个阶层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正促使这些品牌在这一领域采取行动。


    劳斯莱斯浮影行李空间
    来源:劳斯莱斯

    早在十年前,劳斯莱斯就曾探索过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的前景,当时它展示了基于“幻影”打造的102EX概念车。尽管这款车据称为劳斯莱斯品牌客户提供了许多令人满意的特点,例如瞬时扭矩和无声运行,不过这些技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最显著的一个问题是其续航里程较短,据称仅为125英里左右。汽车电气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上述原因推动该公司向电动汽车迈进。自今年年初以来,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各种猜测。不仅是因为劳斯莱斯注册了“Silent Shadow”这一名称——似乎是受到了该品牌在1965年至1980年期间使用的“Silver Shadow”名称的启发——而且还有关于宝马集团在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打造纯电版幻影原型车的报道。当时,汽车爱好者杂志《Autocar》表示,该公司据称倾向于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进入该领域,该车型将使用宝马集团开发的动力系统技术,不过将采用劳斯莱斯自有的灵活汽车架构。

    在劳斯莱斯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其昔日的同门、现在的竞争对手宾利在去年年底宣布,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并在2030年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品牌。法拉利和兰博基尼也宣布了在2030年前推出纯电动汽车的计划,不过这两个品牌更加注重跑车,与劳斯莱斯在高端市场的定位有所不同。就连阿斯顿·马丁也将在2025年前推出基于戴姆勒技术的全新电动汽车,由于所有权和管理层人事的变动,阿斯顿·马丁已将重心从复兴拉贡达品牌转向电气化。

    与传统的定制和个性化业务相比,成立车身定制部门对于劳斯莱斯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当提供此类服务时,它似乎也为客户期望设定了一个新标准。事实上,尽管法拉利也为其最亲密、最特殊的客户提供了定制汽车的合作机会,但对于汽车架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我们已经在上文中提到了劳斯莱斯过对铝制车身框架所做的改变,劳斯莱斯表示,“浮影”在历经了9个月的研发之后,专门打造了5个额外的电子控制单元来支持车辆尾部的零部件和控制机制,以及重新设计线束。“待客套件”还在零上8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均进行了成功测试。该车也经过了严格的动力测试,包括“高速分析以确保车辆后部套件内组件足够紧固,并在行驶过程中不发出噪音”,并完全适应在道路上行驶。这项服务的专属性将由开发和制造车辆的成本来维持,据报道称,客户将为车身定制服务支付约2,000万英镑的费用。考虑到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结构不同,向电气化转型也可能导致车辆设计变得更具创造性。




    百度与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2022年北京车展上推出首款车型

    2021年6月9日

    据《PanDaily》报道,吉利和百度的合资企业集度汽车计划在2022年北京车展上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EV)车型。

    集度汽车首席执行官夏一平表示,这款概念车将是接近量产车的版本,预订将于2022年开启。吉利将负责该车型的开发和制造,百度将为该车型配备其自动驾驶平台Apollo。与此同时,集度汽车也在致力于确定其品牌定位和销售目标。由于智能汽车零部件成本较高,该车的定价将超过20万元人民币(约合31,310美元)。另外,这家合资公司还计划在今年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早些时候,吉利和百度宣布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并任命夏一平为首席执行官,夏一平曾担任共享单车摩拜的联合创始人。这两家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500亿元研发智能汽车技术。该合资企业计划推出的电动汽车将基于吉利专门的电动汽车平台可持续体验架构(SEA)打造,吉利希望该架构能与汽车制造行业以外的其他汽车制造商和企业分享。与此同时,百度的智能汽车技术,包括自动驾驶汽车(AV)平台、高清地图和云技术,可以为吉利在开发智能电动汽车方面提供急需的技术优势。在百度与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竞争之际,这种合作关系也将有助百度进一步扩大其生态系统。




    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于5月联合推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

    2021年6月8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计划本月与华为和宁德时代合作,在中国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电动汽车(EV)品牌。该品牌代号为AB汽车,将独立于长安新能源运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8年以来,长安汽车一直在酝酿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与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合作无疑将有助于其为新车型带来最新的电动汽车电池和互联技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发展加快,各家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配备先进安全和自动驾驶系统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上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SAIC)旗下由阿里巴巴支持的智己品牌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其首款量产轿车L7正式开启预售。阿里巴巴将帮助上汽集团开发一整套以智能汽车、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吉利汽车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日前也推出了首款车型001。这款车型由吉利位于哥德堡的设计团队设计,搭载包括可根据个人偏好调整车辆设置的面部识别,自动调整离地高度的空气悬架,以及在乘客靠近时可感应打开和关闭的无框自动车门等功能。根据埃信华迈轻型汽车产量预测,AB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代号为E11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车型预计将于明年投入量产。




    奇瑞汽车深化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开发一系列智能化产品

    2021年6月8日

    日前,奇瑞汽车进一步深化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双方将利用各自资源开发一系列智能化产品。包括智能座舱、车联网解决方案和智能车载音效系统的开发。此外,双方还计划尝试共同打造一款特定场景下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正加快研发智能汽车,并且已经开发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无人驾驶产品。这家汽车制造商已将其奇瑞雄狮智云2.0系统与奇瑞瑞虎8和奇瑞星途车型集成,该系统支持语音控制、面部识别、AR导航、互联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功能。奇瑞计划在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公共交通车辆全面电气化

    2021年6月2日

    盖世汽车网援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的一项行动计划称,中国计划到2035年,所有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政府还计划在公交车、城市物流车和环卫清扫车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电气化。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NEV)在私人出行和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尽管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汽车销量带来了影响,不过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去年销量增长了10.9%,至137万辆。除了为私家车提供购车补贴和增加号牌配额外,政府还致力于在全国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网络。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日益受欢迎,中国国内也在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去年9月,中国出台了新的政策,以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售以及行业供应链和技术的发展。根据去年公布的政策指导意见,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补贴,以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的销售,并支持加氢站的建设。




    上汽通用将在湖北建设Ultium电动汽车平台

    2021年6月2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GM)在中国成立的合资企业(JV)——上汽通用日前已与武汉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该公司将在湖北省省会建设生产智能纯电动汽车的平台Ultium。基于Ultium平台生产的电动汽车(EV)中,大约95%的零部件预计将在中国本土采购。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基于通用汽车Ultium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能源汽车(NEV)将主要由上汽通用汽车负责生产,最早推出的车型将是2022年的凯迪拉克Lyriq。先进的Ultium电池系统和第三代全球电动平台将把通用汽车的工程灵活性、技术技术领先性与高度本地化的制造和中国国内的供应链结合起来,以提高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生产预测,首款基于Ultium平台的车型——凯迪拉克Lyriq将于2022年11月投产,2022年的产量预计在3,500辆左右,2023年为1.8万辆。其他5款基于Ultium平台的车型生产将于2023年开始。这五款车型将分别是别克品牌下的两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一款多用途车(MPV)以及一款凯迪拉克SUV和一款雪佛兰MPV。为了在中国市场与竞争对手竞争,通用汽车在过去12个月推出了多款全新的电动汽车,包括雪佛兰畅巡电动跨界车、别克微蓝7纯电动SUV,以及微蓝6插电式混动版。不过,在基于通用汽车全新平台打造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上市之前,上汽通用不太可能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取得显著份额增长。




    Stellantis和富士康介绍数字座舱合资企业

    2021年6月1日

    意义:Stellantis和富士康日前宣布成立一家50:50合资股比,名为“Mobile Drive”的合资公司(JV),这家公司旨在打造数字驾驶舱和个性化车联网服务。

    展望: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已经在软件开发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许多供应商也正在这样做。尽管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有发展潜力,但公司在介绍时提出的愿景几乎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类似。不过,如果这家公司能够创造规模和价值,就可以更快地部署技术,并有可能为一些汽车制造商提供获取技术的新途径,而无需支付内部开发的直接费用。在Stellantis与富士康的合作之前,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与富士康曾于2020年1月就在中国开发电动汽车(EV)和车联网业务进行过谈判,不过这项工作的具体进展因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的合并而推迟,目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与Stellantis一样,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总部将设在荷兰,不过目前尚未披露任何财务信息。


    Stellantis和富士康日前宣布成立一家50:50合资股比,名为“Mobile Drive”的合资公司,这家公司旨在打造数字驾驶舱和个性化车联网服务。5月17日,两家公司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中介绍了新合资公司的目标和初步结构。Mobile Drive的目标是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软件领导者”。该公司将开发先进的车载和车联网技术,并将加快这些技术的上市时间。Stellantis和富士康认为,Mobile Drive将把Stellantis在全球车辆设计领域的经验以及富士康在智能手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软硬件领域的开发能力相结合。声明表示:“这一组合将使Mobile Drive立足于全球车载信息和娱乐功能的新前沿,并实现汽车内外的无缝连接。”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表示:“软件领域的布局是我们汽车行业的战略性举措,Stellantis打算通过Mobile Drive引领这一趋势,使车联网功能和服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这标志着我们的行业将进入下一个伟大的变革期,就像电气化技术一样。”Stellantis首席软件官Yves Bonnefont表示:“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将推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我们无法想象的沉浸式体验。Mobile Drive最终为我们提供了目标所需的灵活性,从而能够以客户期望的速度提供未来的数字体验。”

    Mobile Drive将专注于信息娱乐、远程信息处理和云服务平台的开发。根据声明,该公司将致力于基于人工智能(AI)的应用、5G通信、无线升级服务、电子商务和智能座舱集成等软件创新。此外,Mobile Drive还将继续推进菲亚特克莱斯勒(现在是Stellantis集团的一部分)和富士康共同在2020年消费电子展上展示的Airflow Vision概念车相关工作。这款概念车主要针对车辆内饰进行了全新设计,不过当时菲亚特克莱斯勒并未宣布该概念车与富士康之间的联系。

    正如在演讲中介绍的那样,Mobile Drive旨在创建一个开放的、面向未来的设计。公司在介绍时还展示了一段描述其愿景的视频。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直觉型、反应型、个性化、可更新且可升级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技术。Mobile Drive的目标是创造出属于消费者数字生活一部分的技术,具有汽车内外无缝体验,并配有相关<应用和开放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将包括一个智能助理,并支持电动汽车。作为一级供应商,Mobile Drive希望利用包括生物识别、人工智能、远程控制、增强现实和智能信息娱乐等可扩展技术。其愿景包括允许共享并提供对车辆的数字访问、无线升级功能、监控和预测性保养。作为供应商,Mobile Drive还表示,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包括忠于车辆的品牌DNA。

    从车辆或交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Mobile Drive将其主要的消费者关注点视为个性化和本地化服务。它将专注于智能信息娱乐(内容流、导航、车辆信息查询、紧急援助)。通过数据集成、硬件集成、控制集成和服务集成,实现智能手机和智能座舱的无缝体验。该公司的目标是使用实时场景、驾驶员和乘客行为分析、用户预置文件分析及个性化推荐,为用户提供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荐。Mobile Drive的目标是创造出能够提供集中式和集成式电子座舱的产品,并通过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多屏交互技术、语音和手势交互以及增强导航技术使其变得智能。无论是人工驾驶汽车还是潜在的自动驾驶汽车,Mobile Drive将车内空间视为第三个生活空间,并将寻求开发各种解决方案在沉浸式体验中解决从工作到家庭的一切问题,包括Car-to-X导航和物联网(IoT)智能交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obile Drive将专注于网络安全、第三方应用托管和大数据分析。


    两家公司指出,Stellantis将为合资公司带来了其在汽车行业的丰富经验、先进的设计和集成能力、连接性、座舱和信息娱乐创新,以及监管和规范方面的专业知识。富士康则将为合资公司带来智能设备方面的丰富经验:系统软件和应用开发、云服务和大数据以及已经带来收入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与学术界共同开发的尖端人工智能算法技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已经在软件开发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许多供应商也正在这样做。尽管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有发展潜力,但公司在介绍时提出的愿景几乎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类似。不过,如果这家公司能够创造规模和价值,就可以更快地部署技术,并有可能为一些汽车制造商提供获取技术的新途径,而无需支付内部开发的直接费用。在Stellantis与富士康的合作之前,菲亚特克莱斯勒与富士康曾于2020年1月就在中国开发电动汽车和车联网业务进行过谈判,不过这项工作的具体进展因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的合并而推迟,目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与Stellantis一样,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总部将设在荷兰,不过目前尚未披露任何财务信息。

    通过这份协议,Stellantis将进一步统筹推进其在车载连接、软件服务、数据分析和软件即服务等方面的开发资源。富士康一直以来都希望涉足汽车行业,此次与Stellantis的合作使这一目标更进一步。

    根据声明,合资公司将作为一家一级供应商来运营,并与Stellantis保持独立。Mobile Drive将有机会竞标Stellantis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项目。Stellantis和富士康将在Mobile Drive拥有50/50的投票权,出资“主要以实物形式”,具体投资并未对外透露。Mobile Drive将“由受过专业培训且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组成”。在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成立Stellantis之前,菲亚特克莱斯勒已经推出了Uconnect 5系统,提供5G连接、无线升级和电子商务等功能。不过,通过新成立这家合资企业,并在未来通过Mobile Drive采购这些连通性产品,Mobile Drive将有机会将其技术提供给Stellantis以外的公司,从而有机会提升规模效益。然而,Mobile Drive涉足的领域也将面临着来自其他汽车制造商内部项目、软件公司和现有一级供应商(如伟世通)的竞争。




    大众品牌主管表示,数字化将成为真正的行业颠覆者

    2021年6月1日

    据《Autocar》报道,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主管Ralf Brandstätter表示,尽管纯电动汽车(BEV)加速推出,但数字化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10年的主要颠覆者。大众乘用车品牌和大众集团已经在其数字架构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尽管ID.3 BEV和Mark 8 Golf在发布后都爆出了与车辆数字架构有关的问题。Brandstätter表示:“真正的颠覆正在来临。如果你认为电动汽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已经来到未来,那你就错了。数字化才是关键。汽车现在是一个由软件驱动的产品。”大众未来将提供高度标准化的汽车,消费者将通过无线升级方式来购买新的数字化功能。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已经宣布,其Project Trinity项目下推出的汽车将采用这一新理念打造。不过,ID.3和ID.4的升级将在前期通过无线升级方式提供,Brandstätter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将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神奇的循环’:每隔12周,我们都会对车辆提供一次软件升级服务和用户体验升级。我们可以在后台进行软件升级,但在用户体验方面你会注意到,你能够得到在车辆生命周期内开发出来的额外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正在推出其新款电动汽车,这些车型搭载的数字架构日益复杂,同时功能将日益成为区分汽车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随着苹果等现金充裕的科技巨头蓄势待发,准备推出自己的汽车产品,为了避免沦为低附加值的硬件供应商,传统汽车制造商投资定制自己的车辆架构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兰博基尼发布电气化战略

    2020年05月31日

    意义:以中置发动机超跑闻名的兰博基尼已经制定了向电动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包括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

    展望:尽管兰博基尼致力于内燃发动机(ICE),尤其是V12发动机的研发,但这家汽车制造商也一直在探索电动动力系统在其概念车和限量版车型中的应用。如今,这一战略不仅为兰博基尼全系车型的电气化制定了路线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司的根基。

    以中置发动机超跑闻名的兰博基尼已经制定了向电动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到2024年,品牌旗下所有车型都将电动化。这一战略名为“Direzione Cor Tauri”(向金牛座之心前进),金牛座之心是金牛座星系中最耀眼的星星——意味着虽然兰博基尼制定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电气化发展战略,但其始终忠于‘公牛’品牌的心脏和灵魂”。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初将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同时,该品牌还将关注“标志性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确保在坚持品牌传统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顶级操控性能和驾驶动力”。

    该战略分三个阶段进行

    • 在第一阶段,兰博基尼打算在2021年和2022年通过发布“致敬品牌持续成功历史”的车型以庆祝其内燃发动机的成功。该公司表示,将于2021年推出两款搭载V12发动机的全新车型。
    • 第二阶段将于2024年底完成,标志着该品牌向混动技术的过渡。该公司表示,将于2023年推出首款“混合动力量产车型”,2024年底之前,品牌所有车型都将采用这类动力系统。该公司指出,为了保证车辆的性能,它正在研发新技术,并通过采用轻型碳纤维材料来克服电气化带来的重量增加。


    • 兰博基尼Sián FKP37,来源:兰博基尼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目前不可能准确预测半导体短缺到今年年底对生产和交付的影响”。然而半导体短缺情况正在不断变化,因此很难预测,不过大众像其他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将继续努力以尽可能准确地量化半导体短缺的影响。我们目前预测,大众集团2021年全年轻型汽车产量为983万辆,高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期间的899万辆。对于2021年的预测,2019年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比较基数,当年该公司汽车产量为1,071万辆。





    • 第三阶段,兰博基尼将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其第四款车型将专注于采用纯电技术,将加入其现有的车型阵容。该公司补充道:“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将继续着眼于确保卓越性能,并将新产品定位于细分市场的顶端。”

    为了支持这一转型,兰博基尼计划在未来四年投资超过15亿欧元(约合18亿美元)。

    该计划还采取全面措施,到203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该公司位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的工厂实现脱碳。该公司表示,该工厂已经在2015年获得了碳中和认证,尽管在推出Urus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后,销量大幅增长,但这一认证一直保持不变。除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外,环境保护、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对员工的关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也将是该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一个以高转速、自然吸气式内燃发动机,特别是V12发动机而闻名的品牌来说,这个战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正如该品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在声明中说的那样,“这一战略在全球汽车行业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很有必要。我们希望通过切实的努力为持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自己的贡献。”

    该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电气化的发展。早在2014年的法国巴黎车展上,兰博基尼就展示了Asterion LP910-4概念车,该车搭载了Huracán车型的V10发动机加上插电式混动组件的动力组合(包括两台驱动前轮的电动机和一台变速箱内的电动机)。不过,其第一款上市的部分电气化车型将是限量版Sián FKP37及其跑车姊妹车型。该车基于当前款Aventador打造,搭载自然吸气式V12发动机加上一台电动机的动力组合,电动机由超级电容器而不是锂离子电池提供电能,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充电,在需要时可以提供额外的动力提升。

    兰博基尼的声明突显了所有高性能跑车制造商在向电气化转型时所面临的挑战。尽管电动机几乎可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这可能会使车辆乘员感受到几乎可以用猛烈来形容的加速度,但保证高性能操控体验和预期续航里程所需的电池组会显著提高车身重量,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动态能力。此外,对于这些超跑面向的客户而言,纯电动动力系统缺乏内燃发动机所具有的轰鸣声和刺激感,尤其是对兰博基尼这样的品牌来说。

    2014款兰博基尼Asterion LP910-4概念车,来源:兰博基尼

    然而,这显然被内燃汽车面临的日益增长的监管压力所抵消。这种压力不仅与日益严格的排放规定和目标有关,而且还与部分国家完全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有关。到目前为止,英国在禁售燃油车方面所做的计划最为引人注目,不过其他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会逐步效仿。

    与法拉利一样,兰博基尼也正采取措施应对这个挑战。考虑到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兰博基尼以第四款车型作为进入纯电动动力系统领域的切入点也有一定道理。Winkelmann向《Autocar》表示,这款车型的初期开发已经开始,但目前尚未决定这款车型最终会采用何种形式。Winkelmann称:“这至少会是一辆2+2座或4座车型……目前我们初步构想是一台双门跑车,但尚未就车身风格或功率输出做出最终决定。”这位高管补充道,最终决定将在对这一细分市场的车身风格和销量进行分析后做出,但也要等到兰博基尼在大众集团找到最佳平台方案之后。我们预计,该平台方案极有可能采用PPE架构,大众旗下一系列高端纯电动汽车均基于该架构打造,其中包括宾利汽车将在2030年努力成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

    在短期内,混动解决方案将专注于插电式混动车型,包括Urus SUV以及Huracán和Aventador的替代车型。Winkelman在接受《Autocar》杂志采访时表示,“这些车型的性能与现款一样,甚至更加出色。”尽管Aventador的替代车型将搭载V12发动机,它还将同时采用Sián上使用的超级电容器技术,Winkelmann称这是“测试客户对电气化反应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不过这些车型仍会受到电容量有限的限制。混动技术的应用将使品牌推迟做出针对燃油车型未来的最终决定,并寄希望于未来可能找到某种妥协方案,例如大众集团其他部门正在研究的合成燃料。 我们对兰博基尼的预测大致考虑了车型在新战略下的发布时间。我们还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新推出的第四条产品线将帮助该品牌的年产量再次超过8,000辆。




    福特高管暗示未来将仅推出电动汽车,福特为变速箱工厂改名

    2020年05月31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福特美洲业务及国际市场集团总裁Kumar Galhotra表示,公司正努力在美国推出纯电动车型阵容,但这位高管并未透露具体时间。此外,该公司正对其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变速箱工厂进行改名,以反映其向电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的变化。路透社援引Galhotra的话称,F-150 Lighting“只是福特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意味着福特在美国的车型阵容将最终转变为纯电动车型。Galhotra表示,福特对此并未设定具体时间,但其正朝着纯电动产品阵容的方向发展。《汽车新闻》援引Galhotra的话称:“到了某个时间点后,我可以很容易地说,‘这就是我们实现全面电气化目标的时间’。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位高管表示,福特在美国不设定电气化时间表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欧洲到2030年将只能销售零排放乘用车。“这两个市场处于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欧洲汽车市场逐步成熟和发展,我们何时会实现全面电气化答案显而易见。我认为美国市场的发展将和欧洲一样;只不过我们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Galhotra说。此外,福特宣布已将其范戴克变速箱厂更名为范戴克电动动力系统中心。福特近期投资1.5亿美元对其进行改建,未来该工厂将转向生产电动机和电动驱动桥。此前这家工厂主要生产悬架部件和传统变速箱,近年来还开始生产混动变速箱。电动机将于2021年年中实现全速生产,据该公司介绍,该组件可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动汽车。福特汽车负责制造和劳工事务的副总裁John Savona表示:“我们在范戴克电动动力系统中心使用的先进技术,将带领我们迈向福特电气化未来的一个新水平。随着客户对我们新款电动汽车的兴趣日益增长,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电气化转型将使我们能够快速扩大生产规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尚未宣布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的具体目标,不过Galhotra的言论印证了公司正朝着电气化方向发展。包括在2021年早些时候宣布到2025年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从110亿美元增加至220亿美元,发布E-Transit和F-150 Lightning并推出野马Mach-E等车型,以及承诺在加拿大生产电动汽车。在通用汽车为电动汽车生产对其组装工厂更名之后,福特变速箱工厂的更名进一步突显了电气化转型对福特的重要性。




    斯堪尼亚第一季度利润实现增长,并对执行董事会进行了改组

    2020年05月26日

    意义:斯堪尼亚日前宣布,在克服了一年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影响后,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并根据业务与技术方面的变化,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展望:尽管最近一个季度销量有所改善,卡车订单强劲,但斯堪尼亚仍在一些市场面临新冠肺炎病毒和半导体短缺带来的挑战,不过公司受到的影响似乎要小于某些车企。我们预计,斯堪尼亚2021年销量将同比增长近19%,至近8.5万辆,较2020年有明显改善,但低于2019年的销量水平。

    斯堪尼亚日前宣布,在克服了一年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影响后,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在2021年前三个月(截至3月31日),这家卡车和客车制造商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达到357.08亿瑞典克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至46.57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1%增长至13.1%。净利润也几乎翻了一番,从17.83亿瑞典克朗增至34.69亿瑞典克朗。

    一季度,斯堪尼亚核心的汽车和服务部门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8%,达到346.1亿瑞典克朗。其中,卡车占160.36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0%,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32.6%,至22,023辆。不过,其公共汽车部门的收入继续下降,本季度同比下降35.1%,至17.89亿瑞典克朗,交付量同比下降36%至1,010辆。此外,其服务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3.1%,至72.74亿瑞典克朗,能源解决方案部门的收入同比下降14%,至5.52亿瑞典克朗。其汽车和服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1.6%,达到41.35亿瑞典克朗。

    此外,斯堪尼亚还宣布,公司根据业务与技术方面的变化,对其组织人事进行了一些调整。根据一份声明,斯堪尼亚将研发、生产、物流和采购合并为一个名为工业运营的强大部门。该公司表示,这将“使公司内部更广泛地关注生产力和流动性,并为变革环境中的挑战做好更好的准备。”斯堪尼亚还设立了一个出行解决方案部门,该部门是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部门及其全资子公司LOTS Group合并而来。这反映出,与斯堪尼亚传统的重型车辆和服务客户相比,这两个部门目前的业务模式更加注重服务。这些组织变化将于5月7日生效。


    除了组织层面的变化外,公司还在执行董事会层面进行了人事调整。前执行副总裁兼采购主管Anders Williamsson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工业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前美洲区商务运营执行区域主管Mats Gunnarsson被任命为执行副总裁以及企业商务运营主管。Martin Lewerth从4月1日起被任命为执行副总裁和新出行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此前他曾担任LOTS Group的经理。执行董事会还有三名其他成员担任执行副主席的职务,分别是销售和市场主管Alexander Vlaskamp、人力和文化(取代人力资源)主管Helle Bay和首席财务官Johan Haeggman。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改善主要是因为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严峻形势,以及履行之前因不确定性而被推迟或取消的订单。事实上,斯堪尼亚的卡车交付量在所有地区都出现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交付量同比增长16%,至11,806辆,亚洲同比增长22.9%,至2,837辆,非洲和大洋洲同比增长27.2%,至1,025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堪尼亚在美洲地区的业绩,体现出其在南美的业务取得了出色表现,交付量同比增长71.7%,达到4,618辆,在欧亚地区的交付量增长了近两倍,从622辆增长至1,737辆。与去年订单量同比下降27.2%相比,斯堪尼亚今年的新增订单量也比一年前多得多。最近一个季度,该公司收到的订单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18,058辆增加至35,937辆,反映出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复苏。

    不过,当前形势并非没有挑战。由于世界部分地区仍在实施与新冠疫情有关的限制措施,特别是随着新冠病毒新变种的出现,公共汽车部门继续处于不利局面,因为公共交通和旅游业在疫情期间仍是薄弱领域。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所有地区的销量都有所下降,一季度订单数量同比下降了61.5%,至1,007辆。其中,美洲地区受影响最大,销量同比下降了77.3%至377辆。


    此外,由于来自消费品制造商的竞争、汽车产量增长速度快于预期以及恶劣天气和火灾事件影响关键生产基地,半导体短缺最近一直困扰着汽车工业,继续威胁着斯堪尼亚的生产业务。不过,斯堪尼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Levi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生产中断的风险迫在眉睫,但斯堪尼亚是少数几家在第一季度成功保持较高产量,且没有因零部件短缺而出现任何停工的欧洲制造商之一。”他补充道:“这多亏了我们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不过,他表示,作为应对半导体短缺的临时措施,该公司欧洲工厂的生产速度“在第二季度的一段时间里略有下降”。即便如此,与某些制造商受到的生产中断相比,影响远没有那么严重。

    纵观全年,我们预计2021年销量将同比增长近19%,达到近8.5万辆,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时有了显著改善。不过,这仅略高于2017年的水平,比2019年的产量低15.5%左右,我们预计在2030年底前将无法恢复到这一水平。




    英国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第一季度同比增长9.5%

    2020年05月26日

    2021年第一季度,英国中重型商用车(MHCV)市场同比增长9.5%。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公布的最新数据,第一季度,车重为6吨的商用车需求从9,193辆增加至10,064辆。其中,牵引车在销量和增幅方面均处于领先,销量同比增长26.6%,至4,456辆。自卸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0.4%,至1,057辆。不过,厢式货车销量同比下降9.7%,至1,084辆,侧帘挂车销量同比下降17.6%,至646辆。废物处理车销量也小幅下降,同比下降1.0%,至575辆。另外,SMMT公布的英国市场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注册同比下降58.5%,至582辆。其中,车重3.5吨以上的小型公共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59.2%,至384辆,单层公共汽车的销量同比大幅下降72.6%,至91辆。双层公共汽车销量同比小幅下降17.7%,至107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中重型商用车而言,2021年开局较为积极,尽管这一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去年同期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封锁措施导致比较基数较低。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使英国经济陷入停顿,由于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许多行业的工人被迫留在家中。尽管2021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里也实施了限制措施,但制造业继续维持运营,同时其他行业也正试图避开这些限制措施。不过,尽管第一季度销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但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销量仍同比减少了15.1%,这表明市场仍然低迷。此外,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的市场状况要糟糕得多。SMMT表示,第一季度实施的全国性封锁影响了销量,同时面临“客流量下降带来的长期挑战”。新冠疫情加剧了这一情况,期间客运量同比下降了32%。SMMT呼吁英国政府通过“Bus Back Better”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考虑到随着在家办公人数的增加,以及随着国家摆脱封锁,人们的交通出行偏好也在发生改变,未来的出行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补充道:“在我们开始谈论复苏之前,这个行业迫切需要提升出行服务运营商的信心来恢复订单。鉴于英国每年至少有4,000辆退役车辆需要更换,我们将面临公共交通短缺的危险,而此时正值企业复工,工人最需要公共交通的时候。”我们预计,2021年英国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约18%,至4.23万辆,但与2019年相比仍将下降约20%。此外,我们预计2021年公共汽车注册量将同比增长约31%,至2,500辆,但与2019年相比仍将下降约28%,与2017年相比将下降43.5%。




    吉利与孚能科技合作开发锂电池相关技术

    2020年05月25日

    据盖世汽车网称,吉利科技集团和孚能科技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JV),专注于电池相关业务。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约合1.555亿美元),其中吉利控股65%。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电动车储能及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另外,合资公司还将致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纸等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此外,吉利科技集团将协助孚能科技进行吉利科技和吉利商用车集团旗下车辆的电池验证和应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份最新合作声明是继双方在去年12月共同成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之后的再一次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2021年开工建设一座年产能为20 GWh的电池生产工厂。由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直接控股的吉利科技集团最近也与赣州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投资300亿元在当地建设一家动力电池生产工厂。该工厂年产能为42 GWh,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能12GWh。




    滴滴和广汽联手开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

    2020年05月25日

    据盖世汽车网称,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广汽埃安(GAC Aion)已与滴滴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一款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型并用于大规模商业应用。两家公司将把滴滴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与广汽埃安的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制造能力以及自动驾驶整车平台相结合。滴滴首席技术官张博表示:“滴滴将持续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让未来交通和出行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该公司于2019年推出了具有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埃安LX,并于去年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指定地区试运行L4级自动驾驶汽车。滴滴和广汽此前已经在网约车运营和车队管理等领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滴滴近5年来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并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从事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此外,滴滴还积极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宝马制定雄心勃勃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并即将推出2系Coupé

    2020年05月24日

    意义:宝马集团日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环保目标,即到2030年,集团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现有水平将减少超过2亿吨,同时宝马集团还将推出其全新车型2系Coupé。

    展望:该公司的新环保政策大多围绕可重复利用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同时公司的整个研发策略也将重新调整,以考虑尽可能多地使用二次利用材料。

    根据宝马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声明,该集团日前宣布了一个全新的环保目标,即到2030年,集团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现有水平将减少超过2亿吨。这相当于一个人口超过100万城市年排放量的20倍,比如宝马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在上周的公司年度大会上,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介绍了从采购、生产、研发到整车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整体减排方法。他表示:“一辆气候友好型汽车并不仅仅是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实现。我们必须从车辆研发的第一天起就采用可持续性设计:减少车辆制造所用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做好再生利用和可回收的计划。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这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商业方面的考量。这方面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在循环经济方面开辟道路并发挥先锋作用的原因。我们已经在为“新世代”计划中的再利用材料制定配额以满足我们的高标准目标。


    “新世代”计划的核心是将重点放在宝马所谓的“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方法上,即在材料质量和可用性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宝马在车辆设计中已经考虑了回收需求——因为以纯净形式提取材料是当前循环过程的关键,宝马将结合供应商和自己的研发流程,进一步改进这些循环过程。生产技术也将被重塑,以确保回收尽可能高效,并在车辆寿命结束时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材料。其中一个示例是考虑零部件相互连接的方式。宝马将不再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而是通过重新设计,使零部件在车辆寿命结束时能够拆下,并确保不同材料不会相互混合,从而加快回收。上个月,宝马宣布将以“新世代”架构形式开发其首个定制纯电动汽车(BEV)平台。宝马将在平台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的理念。“新世代”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将相应大幅增加再利用材料(如回收的钢材、塑料、铝材)的使用比例。面对自然资源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面,宝马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必要的商业战略,同时也是减少碳排放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宝马正在对其全新车型2系Coupé的最终验证测试。该公司目前正在赛道上对其最终底盘和操控性能进行调校,并且特别强调了顶配版M240i coupé将带来的全新体验,车辆测试在纽博格林进行。这款车采用后轮驱动设计,搭载一款动力强劲的直列六缸发动机,重量分布接近50:50并基于出色扭转刚度的平台架构打造,将提供传统的宝马动态驾驶能力。宝马已对这款车进行了大量的道路测试,并将继续进行测试,以确保满足现实驾驶条件下的需求。顶配版M240i xDrive Coupé拥有与M340i xDrive相同的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最大功率达到374马力。xDrive动力传动系统的扭矩和动力输出是后驱偏置。目前尚不清楚宝马是否会为M240i提供纯后驱配置,一些发烧级客户可能会更喜欢这种配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Zipse介绍的这一全新环保战略无疑为宝马集团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设定了一些大胆的目标。越来越明显的是,汽车制造商正日益热衷于推出整体上环境友好的车型,而不仅仅是关注车辆尾气排放,或甚至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车辆排放。宝马正在全面审视其业务的每个方面,以努力削减其碳排放,并在各项活动中展现出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从商业、品牌和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么做十分有意义。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宝马计划在生产和办公地点减少80%的排放,每辆车在供应链阶段减少20%,在车辆使用阶段减少40%,在整车生命周期阶段减少33%。与此同时,2系Coupé看起来将会是宝马2系阵容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款车型,并且将成功接任十分畅销的第一代2系Coupé。M240i X Drive也可能最终成为宝马传统高性能车粉丝们的最爱。这款车的售价约为M4高性能轿跑车的60%,但与尺寸更大的M Car coupé相比,同样拥有出色的性能。事实上,搭载六缸发动机的M240i X Drive也可能吸引消费者推迟购买搭载四缸发动机的M135i。




    长城汽车在江苏省设立研发子公司

    2020年05月24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长城汽车(GWM)已经在江苏张家港成立了一家研发(R&D)子公司。这家子公司名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技术、汽车零部件和软件的研发,以及新能源汽车和软件的销售。新成立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约合1,556万美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此前已经与其合资伙伴宝马集团在张家港市建立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6万辆。长城汽车还积极投资于新车相关技术和替代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发布了咖啡智驾“331战略”,旨在成为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商。今年早些时候,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签署协议,合作开发车载智能芯片和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希望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FCV)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并计划在今年推出其首款氢燃料电池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长城汽车表示,过去5年已累计投资2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范围涵盖汽车、海洋和铁路运输。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氢燃料汽车技术上再投资30亿元。




    Arrival与优步合作打造面向网约车服务的电动汽车

    2020年05月18日

    意义:英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Arrival日前与优步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一款专为网约车服务定制的电动汽车。这款Arrival Car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未来几个月,Arrival将邀请优步司机参与车辆的设计过程,以确保Arrival Car满足专业司机和乘客的需求。

    展望:考虑到电动汽车带来的巨大好处,移动出行公司也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蓬勃发展的移动出行服务市场,电动汽车被视为一个自然选择。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将支持优步实现到2040年其全球网约车车队100%成为零排放车辆的目标,并支持Arrival在城市构建多模式的零排放交通生态系统。

    Arrival 汽车,Arrival有限公司

    英国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Arrival与优步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一款专为网约车服务定制的电动汽车。这款Arrival Car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英国Arrival Mobility高级副总裁Tom Elvidge表示:“我们有信心,网约车电气化将会给城市带来巨大影响,在向电动汽车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为司机提供支持。Arrival Car将围绕司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从而打造出一款价格实惠、持久耐用且值得拥有的车辆。我们与UPS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款一流的电动货车。我们希望在与Uber合作开发面向网约车服务的产品时也能复制这一成功,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并改善司机的健康、安全和财务状况。”

    Arrival 汽车,Arrival有限公司

    未来几个月,Arrival将邀请优步司机参与设计过程,以确保Arrival Car满足专业司机和乘客的需求。最终车辆设计预计将在2021年底之前发布。优步北欧和东欧地区总经理Jamie Heywood表示:“随着城市逐步开放,我们有机会打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洁的城市交通。优步承诺到2025年帮助伦敦的每位司机升级为电动汽车,得益于我们的清洁空气计划,目前我们已经筹集了超过1.35亿美元来支持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重点是鼓励司机使用这笔钱来升级到电动汽车,我们与Arrival的合作将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个目标。”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考虑到电动汽车带来的巨大好处,移动出行公司也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蓬勃发展的移动出行服务市场,电动汽车被视为一个自然选择。埃信华迈在研究报告《电气化出行即服务》中表示,推动网约车电气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通常低于燃油车,并且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电动汽车每年行驶的里程通常要多于私家车。网约车行业正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个性化通勤交通方式之一。因此,这项服务可以被认为是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催化剂之一。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将支持优步实现到2040年其全球网约车车队100%成为零排放车辆的目标。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所有车辆转变为电动汽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步已经出资8亿美元用于帮助司机在2025年前更换为电动汽车,其中包括从合作汽车制造商购买或租赁车辆时为其提供折扣。该公司最近推出了优步绿色低碳出行计划,让乘客可以免费选择电动汽车,同时司机支付的服务费也更低。两年前,优步推出了一个类似的清洁空气计划,以帮助伦敦的优步司机在2025年过渡到电动汽车。为了筹集资金,伦敦市民使用优步时,每英里将额外支付15便士的“清洁空气费”,优步通过这项计划已经成功筹集到1.35亿英镑(约合1.87亿美元)。优步已与雷诺-日产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欧洲的优步司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服务,尤其是在法国、荷兰、葡萄牙和英国。

    Arrival于今年3月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合并交易上市,专注于生产电动货车和电动巴士。Arrival Car基于该公司的小型车辆平台打造,此前该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Arrival Bus和Arrival Van两款商业产品。Arrival致力于为城市构建多模式的零排放交通生态系统,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几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公司已经从众多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Arrival的产品已经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兴趣,包括从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那里获得了1万辆汽车的订单,并且还可以选择追加订购1万辆。我们目前预计,到2027年,Arrival的全球销量将达到近1.5万辆,不过随着更多订单的公布和微型工厂的披露,这一预期可能会有所改变。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发布挪威战略

    2020年05月18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NIO)日前宣布计划进军欧洲,进入挪威市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挪威建立一个涵盖汽车、服务、数字体验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ES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今年在挪威推出的首款车型,随后在2022年将推出ET7。ES8的预购将从7月开始,正式销售预计将从9月开始。蔚来汽车首个销售和服务中心将于今年9月在奥斯陆开业。随后到2022年,蔚来还会在挪威卑尔根、斯塔万格、特隆赫姆和克里斯蒂安桑建设四个蔚来空间。另外,蔚来汽车还将在挪威推出“换电”技术,可在3分钟内自动更换汽车电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丰厚的政府补贴和快速扩张的充电基础设施,欧洲已成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最大的市场之一,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迫切希望进军欧洲市场探索销售机会。另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已于去年开始在挪威交付G3紧凑型电动SUV。据此前媒体报道,蔚来汽车已计划前两年在欧洲实现7,000辆的销售目标。不过,据我们预测,蔚来汽车2021年在欧洲的新车销量预计将在200辆左右,2022年将达到1,500辆左右。




    2021年初新车注册数据显示,电动汽车正日益普及

    2020年05月11日

    意义:根据前两个月的新车注册数据,我们了解到电动汽车可能正取得一些进展。新车注册比例从2020年的5.9%提高至2021年前两个月的8.0%。尽管这一现象表明电动汽车前景向好,但大部分新车销量增长都流向了传统混动汽车,而非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动汽车。

    展望:观察电动汽车新车注册数据,有助衡量全面过渡到全电动或零排放车辆的难度,目前监管机构和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推动实现上述目标。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这一转变似乎不可避免。这些早期指标反映出消费者目前的状况。向未来零排放车辆的转型才刚刚开始,尽管监管压力和投资周期有可能加速这一转型。

    根据前两个月的新车注册数据,我们了解到电动汽车可能正取得一些进展(也可能没有)。新车注册比例从2020年的5.9%提高至2021年前两个月的8.0%。尽管这一现象表明电动汽车前景向好,但大部分新车销量增长都流向了传统混动汽车(HEV),而非纯电动汽车(BEV)或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


    纵观整个美国轻型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略有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长0.4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动汽车份额增长了0.2个百分点。不过,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4个百分点,从2020年的3.7%增长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5.1%。从电动汽车注册数据来看,混动汽车注册量占电动汽车的份额从2020年的62.2%上升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64.0%。不过,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整体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纯电动汽车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份额为27.2%;低于2020年的29.5%。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份额增长了0.6个百分点,占电动汽车的8.7%。本报告将不会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进行深度研究;虽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从2020年的0.11%上升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0.13%,但这类车的可用性仍然十分有限。

    混合动力最受欢迎

    正如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上占据主导地位一样,丰田在混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上也占据主导地位。在2020年或2021年至今注册量前十的混动车型中,有7款是丰田车型。至少到目前为止,丰田混动汽车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2020年,丰田混动汽车新车注册量约为26.44万辆,2021年前两个月注册量约为6.96万辆;特斯拉2020年新车注册量为20.1万辆电动汽车,2021年前两个月注册量约为4.17万辆。2020年,丰田还推出了全系采用混动系统的全新一代Sienna厢式车,并通过仅搭载混动系统的Venza进一步扩大产品阵容。丰田新车型2020款混动版Highlander在2021年前两个月占混动汽车注册量的9.9%,而上一代混动版Highlander在2018年占混动汽车注册量仅为4.0%。本田CR-V占混动汽车注册量的比例在2021年前两个月有所增加,从2020年的4.4%上升到2021年的6.5%。CR-V在混动汽车注册量排行方面高居第三位。福特混动版Escape的注册量份额从4.2%降至3.3%。令人惊讶的是,在混动汽车注册量前十的车型中,唯一入选的高端车型并不是雷克萨斯RX,而是梅赛德斯-奔驰GLS。2020年,GLS占到混动汽车注册量的3.8%,不过在2021年前两个月,这一数字下降至3.3%。雷克萨斯RX在2020年仅占到混动汽车注册量的2.7%,并在2021年初进一步降至2.1%。


    虽然纯电动汽车在高端车市场更为普遍,但混动汽车似乎在高端车和非高端车注册量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2021年前两个月,混动汽车占高端车注册量的6.8%,高于2020年的5.6%。在非高端车市场,混动汽车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注册量中占比为5.2%,高于2020年的3.6%。

    电动汽车未来前景光明,但目前销量仍主要依赖于特斯拉

    从电动汽车注册量前十的车型来看,特斯拉占据了其中4席,新近上市的福特野马Mach-E在2021年前两个月排名第八。随着产量继续增加以及各版本车型的可购性不断提高,福特野马Mach-E 2021年前两个月在电动汽车注册量中所占的份额为2.6%,预示着其整体表现良好。野马Mach-E的注册量排在保时捷Taycan和现代Kona之前。雪佛兰Bolt EV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注册量排名第三,不过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7.8%下降至7.3%。雪佛兰正在启动中期改款计划,并计划推出一款名为Bolt EUV的多用途车型以扩大产品阵容;这款车的尺寸要比Bolt EV略大,并且搭载了更多2021款车型的新功能;因此雪佛兰电动汽车在2021年的注册量表现将更加强劲。在2021年前两个月,日产Leaf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进一步提高。尽管日产新推出了一个价格更经济的版本,并且仍然有资格享受美国联邦税收抵免,不过其销量仍然落后于Bolt,但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3.6%上升到2021年初的3.9%。2020年,特斯拉四款车型占据了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的前四位,但随着Model X和Model S在2021年初停产准备换代,这两款车型的注册量排名下降到了第五位和第六位。奥迪的e-tron份额略有下降,从2020年的2.8%降至2021年初的2.7%。不过,奥迪将在2021年和2022年积极推出e-tron产品,其注册量表现可能会继续改善。 由于特斯拉被视作高端品牌,并且众多汽车制造商专注于推出高端电动汽车,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动力系统较高的成本,因此在高端车市场,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在2021年初有所增长。在2020年,高端电动汽车占轻型汽车注册量的比例为10.5%,但到2021年初,这一数字跃升至12.5%。非高端电动汽车的注册量虽然较高,但整体来看比例并不高。2021年前两个月,非高端电动汽车仅占轻型汽车注册量的0.5%。

    插电式混动汽车依然疲软

    尽管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市场整体相比,其销售表现一直较为疲软。2018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占轻型汽车注册总量的0.74%;这一比例在2019年和2020年有所下降,但在2021年前两个月提高至0.70%。如果将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仅与纯电动汽车而不是与整体市场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消费者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接受度并未提高;不过,这也有雪佛兰退出该细分市场以及本田减少其插电式混动车型数量的原因。2018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占电动汽车注册量的18.1%。然而,在2021年前两个月,这一数字仅为8.7%。尽管要高于2020年的8.1%,但这表明消费者对于插电式混动汽车并不买账。然而,2018年,本田Clarity和雪佛兰Volt合计注册量约为3.7万辆,占到美国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29%。不过雪佛兰在2018年决定放弃Volt,并在当年年底停产。本田也减少了Clarity的产量,2020年该车注册量仅为3,873辆。排名第一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仍然是丰田Prius Prime,不过其注册量也从2018年的27,621辆下降至2020年的14,540辆。虽然多家高端汽车制造商正在增加插电式混动版车型的选择,丰田和现代/起亚也将继续为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客户提供服务,但重点转向高端车型也将导致插电式混动汽车整体注册量受限。


    2018年,我们统计了市场上有30款在售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在2021年前两个月,市场上大约有35款车型。即使在2021年初,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份额略有增长,但其普及情况并不乐观。这一统计不包括吉普即将推出的新款插电式混动车型(Wrangler、Grand Cherokee、Grand Wagoneer/Wagoneer),这些车型都将在明年销售,在2021年初还未上市。在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方面,丰田Prius Prime处于领先,克莱斯勒Pacifica排名第二,RAV4紧随其后排名第三。插电式混动版Pacifica在2021年初的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9.6%提高至16.1%。Prius Prime受到RAV4的影响很小,2020年和2021年初的注册量份额分别为20.8%和19.4%。不过,RAV4的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4.3%大幅增长至2021年初的9.5%。排名第四的奥迪Q5 E的新车注册量也有所增长,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在2021年初的强劲供应;2020年,这款车型的注册量份额为5.9%,到2021年初,这一数字提高至9.5%。沃尔沃XC90注册量在2021年初进入前五。

    在欧洲,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竞争力更强,消费者接受率也更高。在美国,大多数插电式混动车型均来自高端汽车制造商,雪佛兰、本田和福特并没有真正参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生产。2018年,非高端车占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75%;2020年,这一比例降至61%,2021年初进一步降至59.8%。尽管注册量领先的均是销量较高的大众化车型,但这一细分市场正逐步转向高端车型,主要原因是主流汽车品牌逐渐退出该细分市场以及高端汽车品牌提供更多车型选择。高端品牌已经进一步加大了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投入,尤其是德国高端品牌。2021年,奥迪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Q5、A7和A8车型。宝马也将为X5、X3、3系、5系和7系提供插电式混动版选择,并继续提供插电式混动版i8和i3。插电式混动版林肯Corsair和Aviator的推出意味着林肯产品阵容中将有一半提供插电式混动车型。路虎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Range Rover和Range Rover Sport。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在美国减少了插电式混动车型,不过保时捷相应推出了插电式混动版Cayenne和Panamera。沃尔沃为其全系车型均提供插电式混动系统。在主流品牌中,丰田、现代和起亚将各推出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不过现代将在2021年晚些时候推出第三款车型。吉普也计划新增插电式混动车型,最早将从2021年4月推出插电式混动版吉普Wrangler。不过,通用汽车(GM)几年前就致力于开发燃油汽车或电动汽车技术,完全跳过了插电式混动解决方案。福特也减少了插电式混动车型数量,停止生产插电式混动版C-Max掀背车和Fusion轿车。2020年,由于福特Kuga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在欧洲出现质量问题,导致福特Escape和林肯Corsair在美国的上市被推迟。本田的电动化战略似乎也更青睐混动汽车,然后是电动汽车,基本上忽略了插电式混动汽车。丰田计划推出包括上述各类型在内的多款车型,不过也是更青睐混动汽车而非插电式混动汽车。

    观察电动汽车新车注册数据,有助衡量全面过渡到全电动或零排放车辆的难度,目前监管机构和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推动实现上述目标。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这一转变似乎不可避免。在2021年前两个月,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上升的情况令人鼓舞,不过其中大部分来自传统混动汽车份额的增加,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需求则较为疲软。这些早期指标反映出消费者目前的状况。向未来零排放车辆的转型才刚刚开始,尽管监管压力和投资周期有可能加速这一转型。

    向电气化未来的转变正在发生,不过这一转变实现的具体时间由立法而非消费者主导。汽车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政府提议和计划的投资将全面改善从充电基础设施到电池价格在内的一系列要素。我们预计,2027年将成为全球加速采用电动汽车的转折点。我们预计,随着人们对续航里程的担忧正得到解决,电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尤其是在中国),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可能达到一个临界点。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规模化效应将降低成本,而随着燃油汽车产量下降,将受到不利影响。我们预计,如果考虑激励措施,到2027年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与燃油汽车持平,即使不考虑激励措施,也有可能实现。尽管中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普及情况预计将远超美国,但我们在2021年4月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5-30%,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5-50%(具体预测尚未公布)。2021年初的注册量数据反映出电动汽车与消费者需求之间仍存在着显著差距,尽管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提高显示消费者也开始推动这一变化,前提是电动汽车成本和充电基础设施问题得到解决。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车辆选择是最受控的因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迎接这一挑战。

    然而,电动汽车注册量数据继续凸显出消费者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矛盾态度。从理论上来看,插电式混动方案既具有电动汽车强大的驾驶动力,又能解决里程焦虑。但事实上,消费者的热情并不如预期。因此,虽然一些汽车制造商将继续计划推出新的插电式混动方案,但我们预计通用、福特和本田等主流车企将专注于其他领域。高端插电式混动汽车更高的售价隐藏了动力系统和性能方面的成本,更易于提高整体动力并减少燃油经济性,但消费者似乎对此仍持怀疑态度,同时高端车制造商也可能增加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




    路特斯将开发四大平台,并将纯电动汽车转型作为其庞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2020年05月05日

    意义:在4月27日举行的Driving Tomorrow发布会上,路特斯介绍了一个投资超过20亿英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开发四个全新车辆架构;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路线图,以及一个全新的全球零售标识。

    展望:考虑到路特斯的业务如今比其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坚实的基础以及更好的财务支持,我们可以期待它的产品阵容以及产量将逐步扩大。我们目前预计,在全新车型(包括两款全新跨界车)的支持下,到2026年,该品牌的产量将突破5万辆。

    在4月27日举行的Driving Tomorrow发布会上,路特斯概述了支持其实现Vision80计划所设定目标的重大业务投资,其Vision80计划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

    在发布会上,路特斯透露了该品牌全新车型的更多细节,这款车将作为Elise、Exige和Evora等车型替代计划的一部分,这些车型预计将在2021年底前停产。根据声明,这款内部代号为Type 131的车型将被正式命名为Emira,这个词在许多古代语言中十分常见,经常被译为“指挥官”或“领导者”。这款车将于7月6日发布,其设计受到了Evija的影响。不过,路特斯补充道,“与媒体的猜测相反,这款车并不是一款混动车型”,并表示该新车型将有多个燃油发动机版本,将通过“一个令人兴奋的动力系统合作伙伴”来实现,这种新的动力系统对路特斯来说将是全新的,采用了高效、先进的动力技术,并专门为路特斯进行调校以提供独特驾驶体验。


    Emira的基础架构是路特斯与欧洲和中国团队合作开发的四大新汽车平台之一。这些平台包括:

    • 跑车架构:内部称为“Elemental”,Emira就是基于该平台架构打造。该架构具有灵活和轻量化等特点,并采用了铝材挤压技术。路特斯补充道,“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跑车与前几代路特斯跑车完全不同”。
    • 顶级跑车架构:被称为“Extreme”,Evija纯电动顶级跑车就是基于该平台架构打造,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英国海瑟尔工厂投产。
    • 高端架构:被称为“Evolution”,路特斯表示,这将是“路特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汽车架构”,并为全新的“日常生活方式”系列车型奠定基础。这些车型预计将大幅提高该品牌的零售销量和收入。路特斯补充道,虽然该架构是由英国团队主导和设计,但也与中国、瑞典和德国的团队进行了合作。
    • 电动跑车架构:被称为“E-Sports”,这将源于今年1月与雷诺集团宣布的合作,该合作也将为新一代Alpine跑车提供支持。路特斯工程咨询部门将主导该平台的研发工作。

    路特斯补充道,尽管这些平台在吉利业务集团内部很大程度上是路特斯专有,但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路特斯工程咨询部门获取。

    路特斯还公布了一个基于电动、进化、纯粹、强化和个性化五大原则设定的全新技术路线图——简称为“EAS-IP”。

    • 电动:继Emira之后,路特斯推出的每款新车都将配备电动动力系统。
    • 进化:路特斯表示,它致力于“提供创新和具有吸引力的技术”,并计划随着新产品阵容的推出而扩大,以提高这些技术的吸引力。
    • 纯粹:路特斯表示,除了坚持品牌创始人Colin Chapman的“简单和轻量化”理念作为提高性能的方式外,还将利用技术实现这一点。旨在简化客户的驾驶和拥有体验。
    • 强化: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路特斯将进一步发展其在人机界面(HMI)、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领域的优势。
    • 个性化:科技将被用来赋予新车型“一个品牌特征,并且这将成为公司DNA的一部分”。路特斯还计划通过技术实现汽车的可定制化。

    为了支持其推出更多车型阵容以及实现更多的销量,路特斯正在其全球展厅推广一个全新的零售标识计划,并首先应用于巴林麦纳麦展厅。路特斯表示,这一标识计划“充分利用品牌的设计和工程实力,全新营造出一个大胆且新颖的展厅环境,展现出路特斯的美学设计。”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也表示,展厅只是其“更广泛多渠道零售战略”的一部分,根据该战略,它将与新的合作伙伴一起进入更多的全球市场。另外,路特斯还暗示将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零售体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发布会上还介绍了路特斯未来计划的大体框架,这个计划得到了路特斯近期甚至可能是其整个历史上最大的财政支持,因此其基础要稳固得多。事实上,路特斯新任董事总经理Matt Windle告诉路透社,整个计划的投资将“超过”20亿英镑,路特斯的一位发言人也告诉《欧洲汽车新闻》,其中超过一半的投资已经支出。如果没有吉利汽车持有路特斯集团51%的控股权,很难想象这一计划将如何实现。除了获取足够资金支持(其余部分可能来自融资)外,路特斯还将能够利用整个组织内的规模优势。在声明中,路特斯重点强调了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吉利创新中心,该中心是吉利学院、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和吉利设计部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吉利汽车技术德国公司(GATD)以及吉利在中国的广泛业务。

    英国仍将是路特斯业务的核心,同时专注于跑车的研发和制造。Windle告诉媒体,通过路特斯对英国海瑟尔工厂的投资,将新建一个自动化喷漆车间,并把产能提升至每年5,000辆。Emira也将在该工厂生产,不过Windle表示,这款车型只是路特斯未来向纯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的一个跳板。Windle向《欧洲汽车新闻》表示,在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反馈后,路特斯于2018年敲定了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当时Emira已经在开发中。路透社还援引他的话称,虽然路特斯计划在2028年Vision80计划结束时实现全面电动化,但这一进度可能取决于Emira的受欢迎程度,不过Windle表示:“但2030年底前,我们肯定会实现全面电动化。”Emira将被一款基于与Alpine联合开发的电动跑车架构打造的新车型取代,用于替换A110跑车。根据Windle的说法,这款车预计将于2025/26年左右推出,他为此已经设定了一个严格的计划。他告诉《欧洲汽车新闻》,“我给团队设定的挑战是尝试生产一款与Elmira重量相同的电动跑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虽然路特斯并未公布Emira的重量,不过这款车的重量似乎在Elise Sport 240最终版的922公斤和Evora GT410的1,400公斤之间。众多路特斯爱好者希望这款车的重量能更接近于这个范围的最低值。

    对于路特斯的未来而言,更重要的是基于Evolution平台打造的汽车。尽管路特斯表示,这些车将满足“日常生活方式”,不过考虑到当前的消费者偏好,这些车型预计将属于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Windle告诉告诉《欧洲汽车新闻》,第一款基于“Evolution”平台打造的汽车将在“两年内”推出,并将在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推出。他还表示,“这款车将是该细分市场中驾驶性能最出众的车型之一,同时也将是该细分市场最轻盈的车型之一。”基于这个新平台打造的汽车将由吉利在中国武汉开设的一家新工厂生产。Windle对《金融时报》表示,这些车型将有助于路特斯品牌销量提升到“每年数万辆”。

    我们的预测符合这一预期,预计到2025年,路特斯将推出两款跨界车以及一款类似轿车的大型高端车型。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预计该品牌的产量将在2026年突破每年5万辆,未来将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之上。




    福特宣布计划新建电池研发中心

    2020年05月05日

    福特日前已经成立了一个名为Ion Park的新团队,致力于电池开发,并计划新建一个耗资1.85亿美元的卓越电池开发中心,将于2022年底开放。新的电池研发中心预计将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不过福特仍在确定最终选址。被任命为Ion Park总监的Anand Sankaran表示,公司对研发中心选址有具体要求,目前正在评估多个地点。研发中心地址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靠近福特迪尔伯恩总部附近的工厂,当地福特电机和驱动系统制造工厂,以及艾伦公园电池实验室。对于新研发中心可能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福特首席产品平台和运营官Hau Thai-Tang回避了这一问题;新中心将有大约150名员工,其中许多来自福特公司内部,也有一些来自外部。Hau Thai-Tang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体验并渴望享受零排放电动汽车带来的驾驶乐趣,我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生产纯电动汽车。在电池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最终将有助于我们加速这一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以及成本更低的电动汽车……我们正在对福特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内部成本和生产变量,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质量地扩大生产规模。”Ion Park将配备一系列研发、测试和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池阵列的设施,并将使用世界领先的工艺来试验创新电池制造技术,“一旦公司实现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垂直整合”,福特就能对采用新型材料打造的突破性电池设计进行快速规模化生产。此前,福特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在接受《汽车新闻》采访时表示,福特最终将自行生产电池。Farley表示:“在第一局比赛中,你可以购买电池,并根据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和成本对多个来源的电池进行挑选。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第二局比赛。新车销量将不断增长。我们已承诺投入220亿美元用于工厂改造和新产品的工程设计。下一个目标是重新考虑电池成本。220亿美元投资中不包含任何电池资源。因此你可以想象,并且可以期待福特在电池制造方面的大量新进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声明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Farley此前的说法,即预计福特最终将生产自己的电池,而前首席执行官Jim Hackett则认为自主生产电池没有多大价值。尽管Thai-Tang拒绝透露福特自主生产电池的时间,但这位高管表示,当电池从以创新客户为主的第一阶段转向以早期买家为主的第二阶段时,垂直升级的灵活性和可选性将非常重要。Thai-Tang还表示,虽然Ion Park团队最初将基于锂离子电池,不过该公司也将研究固态电池和其他未来电池技术。




    大陆集团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发展智能驾驶业务

    2020年05月04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日前与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地平线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致力于发展智能驾驶业务。两家公司计划利用彼此的优势,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大陆将发挥其在产品质量管理、供应链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地平线将提供其征程系列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和感知算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两家公司去年就在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地平线是中国领先的车规级微芯片制造商之一,专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自动化运行解决方案。地平线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征程5芯片,该芯片具有每秒96万亿次运算的计算能力,能够支持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同时,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业务包括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控制单元。从2018年至2020年,大陆集团在这一领域的订单总额超过90亿欧元(约合108亿美元)。该公司已经基于法国公司EasyMile的EZ10平台,打造出一款名为“大陆集团城市驾乘体验”(CUbE)演示车。




    Bolt与塔尔图大学扩大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方面的合作

    2020年05月04日

    根据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发布的一份声明,总部位于爱沙尼亚的网约车公司Bolt扩大了与该校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此次合作旨在加强自动驾驶实验室在“人工智能(AI)、地图和算法等领域的技术能力,为这些技术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创造更好的条件”。塔尔图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也宣布计划扩大其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小组,将有助于在这一领域创造更好的机会和大学生的实践培训。塔尔图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Jaak Vilo表示:“双方此次达成的这份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合作,我们将新设一个教授职位,并招收科学家、博士和研究生。扩大后的研究实验室也将向其他感兴趣的各方开放,帮助验证想法、开发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开展实验项目。此外,还将有更多的学生直接受益此次合作,我们将为他们准备新的课程,并为他们提供实习基地,以帮助他们成长为顶级专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3年成立以来,Bolt主要面向东欧和非洲城市提供服务,目前在40个国家已拥有5,000万名用户。2019年,该公司与塔尔图大学合作,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于2026年在Bolt的平台上部署自动驾驶汽车。这一合作此前已获得了来自“支持智能专业化增长领域应用研究”项目提供的一笔拨款。目前已经有许多网约车公司积极涉足自动驾驶领域,并计划在未来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已宣布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试点。该服务将允许上海市嘉定区的乘客使用滴滴出行应用呼叫自动驾驶汽车。




    电动汽车成为焦点

    2021年4月27日

    2021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于4月19日和20日举办了媒体日活动,此次车展将持续至4月28日。从各大汽车制造商在车展首日发布的公告来看,今年车展将挤满来自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的电动车型。另外,汽车制造商们还纷纷宣布了各自的未来战略,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以下是此次车展的一些亮点:

    丰田在车展上首次发布了其全新纯电动(BEV)专属系列丰田bZ。bZ系列首款车型丰田bZ4X在本次车展上以运动型多用途(SUV)概念车形式亮相。丰田bZ4X是丰田与斯巴鲁共同研发,车型基于e-TNGA平台打造。丰田表示,基于这一专用平台为bZ4X带来了短前悬长轴距的独特设计。在座舱内部,最吸引眼球的元素是全新的方向盘设计,丰田表示,这一全新方向盘在转向时无需换手。该车还搭载了一个线控转向系统,令驾驶感受更加顺滑,轻松实现驾驶员的意图。除了使用动能回收系统来保存能量之外,bZ4X还安装了太阳能充电系统,可在车辆静止时为电池充电。丰田bZ4X计划在中国和日本进行生产。该公司还计划在2022年年中向全球市场销售该车型。为了全面深化对电气化的承诺,丰田表示,到2025年,其电气化车型的总数将增加至70款左右。其中将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7款新车型来自bZ系列)。

    奥迪与其两家中国合资企业(JV)合作伙伴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携手亮相展台。其中,全新奥迪A6 e-tron概念车、全新奥迪A7L以及Audi concept Shanghai SUV概念车迎来全球首发。奥迪A6 e-tron概念车向观众们展示了基于大众PPE纯电动平台的车型蓝图,这一电动汽车架构将用于大众集团未来推出的高端车型。这款旗舰轿车的车身长度为4.96米,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排放测试规程(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A6 e-tron概念车的量产版本将在欧洲及中国生产,并面向全球市场销售。A7L是基于A7 Sportback的长轴距改款车型,这款车也是奥迪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的另一个亮点。不过,奥迪并未透露A7L的全部技术参数。这款车将由奥迪与上汽合作,在中国本土生产,预计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除了A7L,奥迪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电动SUV概念车——Audi concept Shanghai。据当地媒体报道,Audi concept Shanghai量产版将配备83.4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可高达560公里。

    梅赛德斯-奔驰在车展上推出了梅赛德斯-EQ家族的第二款电动SUV车型EQB。EQB基于GLB SUV打造,其在中国将标配三排七座版本。在其他市场,第三排座椅则是选配版本。在家庭或公共充电站,EQB可使用车载充电器通过交流电(AC)对车辆进行充电,最高充电功率可达11千瓦。根据充电状态(SoC)以及高压电池的温度,EQB可在相应充电站高速充电,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00千瓦。在中国市场,全新EQB车型还将以顶级AMG Line版本形式推出,最大输出功率为215千瓦。在欧洲市场,客户可以选择前轮驱动或全轮驱动以及不同功率等级在内的多款车型。欧洲版的车辆电池容量为66.5千瓦时。

    广汽三菱(三菱与广汽集团成立的乘用车合资企业)在本次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电动SUV阿图柯的预告图。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阿图柯将于今年年底在中国上市。该车型预计将基于广汽纯电动汽车GEP平台打造。广汽集团作为三菱在中国的合资伙伴正与三菱共享电动汽车技术,并扩大基于GEP平台的汽车产量。

    现代汽车集团在本次车展上展示了三款全新电动汽车。该公司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其新一代电动汽车IONIQ 5,这是首款基于现代汽车电动全球模块化平台(E-GMP)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公司表示,IONIQ 5长续航版配备了72.6千瓦时电池组,一次充电可行驶429公里,并可在18分钟内充电80%的电池容量。现代子公司起亚展示了其新款EV6,该车与IONIQ 5共享相同的平台。公司表示,EV6长续航版配备了77.4千瓦时电池组,行驶里程为510公里,可在18分钟内达到80%的电池容量。现代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捷恩斯也在车展上推出了G80 EV。这款车的电动马达可提供272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和700牛·米的峰值扭矩,该车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下,该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为500公里。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展示了一款基于高性能GT coupé概念车打造的电动汽车捷恩斯X Concept,该车型于上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一场活动中首次亮相。这款概念车搭载了捷恩斯独有的大尺寸格栅,发动机盖和挡泥板被整合在一起,进气口设计促进气流,减少空气阻力,并有助于延长续航里程。

    雷克萨斯在本次车展上推出了2022款ES轿车的改款车型,主要对信息娱乐技术、安全技术以及外观和内饰设计做了一系列更新。2022款ES的内饰采用了全新的仪表盘设计,标配8英寸,并且可选配12.3英寸彩色多媒体显示屏,两款显示屏均向前移动了4.3英寸,更靠近驾驶员和乘客便于操作。显示屏还结合了触摸屏功能。中控台位置仍配备了当前款车型中的遥控触摸界面。2022款ES全系车型还标配了雷克萨斯安全系统+2.5 (LSS+ 2.5)。LSS+2.5功能于2020年率先应用于IS轿车,与之前的LSS+2.0系统相比,对多个驾驶辅助功能进行了完善。 一汽高端汽车品牌红旗在车展上推出了L-Concept四门轿车。量产版车型将于2023年正式上市。这款概念车的外侧线条非常富有肌肉感,腰线一直延伸至后门位置。在内饰方面,该车搭载了类似水晶吊灯般的吊坠进行点缀,营造出一种奢华的视觉感受。

    别克全新昂科威Plus中型SUV和威朗Pro高端家庭轿车在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亮相。根据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昂科威Plus SUV基于通用汽车创新电子架构车辆智能平台(VIP)打造,具有最新的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功能。该车长4,845毫米,宽1,883毫米,高1,695毫米,轴距2,833毫米,动力方面,搭载第八代Ecotec 2.0T可变涡轮增压发动机和9速Hydra-Matic智能自动变速箱,并全系标配48V轻混动力系统。别克还针对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推出了威朗Pro轿车。威朗Pro GS提供了丰富的定制选择,包括可更换的前后保险杠、侧围和尾翼等组件,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的DIY动手乐趣和更加个性化的造型。

    福特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新款EVOS SUV。EVOS与福特锐际插电式混动版(PHEV)和福特Mustang Mach-E EV一起在展台中心亮相。作为福特全新“势能美学”设计理念打造的首款产品,EVOS这款中型多用途车采用了类似跑车的尾部造型设计。这款车型在研发过程中还融入了来自中国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仪表盘搭载一块1.1米长的超宽屏幕,包括一块12.3英寸的数字仪表和一块27英寸的4K触摸屏。EVOS还搭载了BlueCruise L2级驾驶辅助技术,该系统支持在高速公路的特定路段(Hands-Free Blue Zones)实现真正的“解放双手”。福特还在车展上发布了锐际SUV的插电式混动版本——福特锐际PHEV。这款车型配备了福特第四代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包括一个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福特声称锐际PHEV的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油耗低至每百公里1.2升。

    大众汽车在本次车展上公布了ID.6,这标志着MEB平台首次在中国应用,并提供了详细的配置信息。这款七座多用途车型专为中国打造,也是大众汽车继ID.3和ID.4之后的第三款MEB车型。ID.6在中国将推出两个版本;其中ID.6 CROZZ将由中国北方的一汽大众生产,ID.6 X将由中国南方的上汽大众生产。此前发布的预告图显示,ID.6 CROZZ的外观更加硬朗,而ID.6 X的外饰更加精细,不过大众在最初仅提供了两款车型之间差异的一小部分细节。两款车型均为七座车型,并搭载58千瓦时和77千瓦时两种电池尺寸。续航里程在436公里和599公里之间(中国NEDC工况下),4MOTION版本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05PS。与其他MEB车辆一样,电池位于客舱下方。ID.6车长4.88米,比ID.4长30厘米,因此可以容纳第三排座位。与ID.4一样,ID.6没有实体按键,取而代之的是12英寸触摸屏和语音控制功能。ID.6将选配增强导航功能,并且配备了全景玻璃天窗。另外,ID.6还将配备包括出行辅助在内的大众IQ Drive辅助系统。




    红旗S9跑车首次亮相

    2021年4月27日

    一汽高端汽车品牌红旗日前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S9跑车。据《中国日报》报道,首批限量99辆S9跑车将于2022年交付消费者。该车采用V8T混合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1,40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400公里/小时。S9百公里加速仅需不到两秒。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8年以来,随着一汽集团持续扩大红旗品牌的产品阵容,该品牌实现了快速增长。S9定位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运动跑车,将使红旗品牌与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年轻消费群体构建联系。这款车型是由一汽与Silk EV(总部位于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和工程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




    半导体供应问题:轻型汽车生产跟踪

    2021年4月26日

    关于汽车行业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中断的报道最初在2020年底出现,并一直持续至2021年第二季度。汽车制造商继续面临使用半导体生产的系统供应出现中断的问题。供应链压力逐步增大的原因是:汽车制造业从2020年上半年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中逐渐复苏,但是这一复苏周期与消费电子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发生了冲突,一方面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强劲复苏,另一方面是在去年年底为了迎接节日季节而加大了库存积累。其他因素也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包括3月19日瑞萨电子位于日本那珂市的工厂发生火灾,以及2月份恶劣天气席卷美国西南部造成的持续中断。

    我们目前的评估认为,第二季度芯片供应风险可能与第一季度一样,供应稳定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会实现,产量复苏则要到2022年初才会开始。这将进一步颠覆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并对2021年整体产量水平带来更显著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对汽车制造商的评估,将记录芯片短缺问题对汽车产量的影响(截至4月16日当周)。我们在评估中记录了已经确定停产的工厂,但并非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包括在内。

    还应指出的是,半导体供应链并非汽车生产在2021年迄今面临的唯一问题;2月份,日本遭遇了一场突发地震,另外,北美地区也受到了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将在跟踪报告中分别评估。

    大中华区
    第一季度,一汽大众合资企业生产受到了一系列生产中断的影响。由于受新冠核酸检测的影响,奥迪A4和Q5在长春一厂(中国大陆)停产2天,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奥迪A4L将在4月份减产三分之一。第一季度,大众CC在长春二厂(中国大陆)停产了一段时间,并且大众迈腾和探影的产量也有所减少。捷达在成都工厂(中国大陆)停产,同时速腾的产量也有所减少。大众高尔夫和T-Roc在佛山工厂(中国大陆)的产量也有减少,2月份的春节假期也从一周延长至两周。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奥迪Q2的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天津工厂(中国大陆)的产量也有所下降,青岛工厂(中国大陆)第一季度关闭了7天。

    第一季度,上汽大众合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工厂面临大规模停产,第二季度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上海一厂(中国大陆)在此前停产5天,随后整个2月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其中包括了2周中国春节假期。长沙和仪征工厂(均位于中国大陆)已停产6天。上海三厂(中国大陆)已停产10天,南京工厂(中国大陆)也已停产两周。此外,上海二厂将其春节假期从1周延长至2周。宁波工厂(中国大陆)一季度已停产6天,随后又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周,该工厂4月产量仅为正常水平的一半。

    上汽通用合资企业在武汉北部工厂(中国大陆)停产一周,受影响车型包括别克GL6、雪佛兰科沃兹和雪佛兰探界者等。沈阳工厂(中国大陆)第二季度的产量也将减少。

    今年第二季度,北京现代将在北京顺义二厂减产Mista,在北京顺义三厂减产Santa Fe,在沧州工厂(均位于中国大陆)减产iX35。

    今年第一季度,东风本田合资企业减少了武汉一厂(中国大陆)本田Inspire、武汉二厂(中国大陆)本田思域和武汉三厂(中国大陆)本田CR-V的产量。第二季度,武汉二厂将进一步减少思域的产量。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中国大陆)将在第二季度减少日产天籁的产量。

    4月份,福特杭州工厂(中国大陆)将停产一至两周,产量将减少30%。另外在4月份,其重庆工厂(中国大陆)产量也将减少40%。

    第一季度,广汽本田合资企业在广州增城工厂(中国大陆)的生产受到了影响。尽管缤智和皓影的产量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但据称对雅阁产量的影响更大。第二季度,广州三厂(中国大陆)凌派和飞度的产量都将减少。

    自1月12日起,广汽丰田位于广州南沙三厂(中国大陆)的第三生产线一直在单班生产,该生产线主要负责生产丰田雅力士和雷凌。第二季度,广州工厂丰田凯美瑞的产量也将受到影响。

    3月底和4月初,据称负责生产沃尔沃XC40、XC60、S60和S90的吉利成都工厂和大庆工厂(均位于中国大陆)的运营受到了半导体供应短缺的影响。

    在3月29日至4月10日期间,长城汽车位于重庆工厂(中国大陆)停止生产坦克300车型。

    从3月份开始,蔚来已将合肥三厂(中国大陆)ES6、EC6和ES8的产量每月减少2,500辆,预计将一直持续至第二季度。




    受芯片短缺影响,Stellantis更新了北美产量;美国Ram工厂受到新冠确诊人数激增影响

    2021年4月26日

    Stellantis于4月19日恢复了一家旗下加拿大工厂的生产,但由于芯片短缺,另一家工厂停工时间将延长至5月3日。在美国和墨西哥,芯片短缺也被认为是造成生产中断的主要原因。另外,有报道显示,密歇根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激增导致的工人缺勤也可能影响汽车生产。据媒体报道,负责生产道奇Charger、Challenger和克莱斯勒300的布兰顿(安大略省)工厂已于4月19日恢复生产;此前该工厂已经停产了两周时间。不过,温莎(安大略省)工厂将一直停工至5月3日。《汽车新闻》援引Stellantis的话称:“Stellantis将继续与供应商密切合作,以减轻行业面临的各种供应链问题对汽车制造带来的影响。”据报道,Stellantis在4月16日证实,其贝尔维迪尔(美国伊利诺斯州)和托卢卡(墨西哥)工厂在4月剩余时间内都将处于停工状态。沃伦(美国密歇根州)卡车工厂将停工至5月底。尽管沃伦工厂生产中断,Stellantis表示,吉普Wagoneer和Grand Wagoneer仍将在2021年年中推出。另外还有报道指出,由于密歇根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激增,可能导致其斯特灵海茨(美国密歇根州)工厂的生产受到影响。《汽车新闻》报道称,该工厂约10%的员工因新冠疫情导致患病或隔离,无法到岗生产。报道称,截至4月13日,已经有620名员工离岗,高于上周的约200名。报道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Ram本周每日汽车产量减少了200至300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缺勤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生产中断反映出芯片短缺对汽车生产的持续影响,以及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将芯片供应转移到车辆需求更高的制造工厂,尽管Stellantis的卡车工厂和Jeep工厂基本上仍在正常运营。不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激增导致利润和市场需求较高的Ram全尺寸皮卡生产受到影响,并且相应的产量减少对于整体生产中断并没有帮助。截至4月16日,我们预计第二季度芯片供应风险可能与第一季度一样,供应稳定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会实现,产量复苏则要到2022年初才会开始。这将进一步颠覆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并对2021年整体产量水平带来更显著的影响。在本报告概述披露之前,我们预计第二季度北美受影响产量约为19.5万辆,此前在第一季度,北美产量减少约为35.4万辆。这一数字并未体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工人缺勤带来的潜在问题,目前也没有迹象表明疫情与工厂运营或防疫协议有关,更多的是与工厂外的社区疫情有关。




    雪铁龙发布C5 X

    2021年4月19日

    意义:雪铁龙日前发布了C5 X,这款全新中型车糅合了轿车、旅行车和跨界车的车身风格。

    展望:C5 X的定位是一款中型车,这使得它无法直接与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在过去十多年里,这一细分市场一直面临着跨界车和SUV的激烈竞争。我们预计这款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将不会很高。

    雪铁龙日前发布了C5 X,这款全新中型车糅合了轿车、旅行车和跨界车的车身风格,旨在进一步扩大品牌的车型阵容。根据雪铁龙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这款车据称融合了“轿车的优雅、旅行车的活力以及SUV[运动型多用途车]的高车身”。该车采用大尺寸五门掀背式车身设计,但具有“全新外观并且特别关注空气动力学性能”。其他造型特征包括标志性的V形前照灯和后尾灯、长发动机盖、动感高腰线以及尾翼设计。宽大电动尾门搭配低开口下沿设计,令后备箱空间高达545升,后排座椅放倒后,储物空间将进一步提高至1,640升。这款车车长为4,805毫米,车宽为1,865毫米,车高为1,485毫米,并配备直径720毫米、19英寸轮胎。

    该车的轴距达到2,785毫米,为乘客(特别是后排乘客)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此外,该车还采用了雪铁龙领先舒适技术,包括使用特殊填充物(如床垫)的领先舒适座椅,运用更加厚实的结构化泡棉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得益于三角窗和全景大天窗设计,该车座舱拥有360°环绕式车身玻璃,前后窗玻璃均采用隔音夹层玻璃,可以提供出色的噪音隔绝功能。雪铁龙官网表示,该车仪表盘布局简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配有12英寸高清触摸屏。该系统配有4个USB Type C接口,支持无线智能手机充电;镜面屏幕并且可通过云实时更新。用户还可以选配加长的平视显示器,这一大尺寸全彩平视显示器能够将信息显示在整个挡风玻璃上。

    雪铁龙在声明中重点提到了插电式混动(PHEV)动力系统。输出功率为225马力的插电式混动动力系统目前也用于其他雪铁龙DS汽车和标致车型,该系统配备一台1.6升汽油发动机和电动马达。该车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为5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35公里/小时。不过,这款车也将提供传统汽油发动机版本。

    除了具有雪铁龙汽车标志性魔毯效果,能够消除各种障碍、凹坑、路缘、减速带和其他道路接缝颠簸感的雪铁龙领先舒适悬架外,C5 X插电式混动版还配备了雪铁龙舒适主动悬架。该悬架系统提供三种模式选择,其中渐进式液压缓冲有助提供额外的减震控制。

    C5 X搭载的其他技术包括一系列L2级驾驶辅助功能,其中包括带启停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的公路驾驶辅助功能。此外,还配备了包括远距离盲区侦测、后方交叉交通警报以及360全景摄像头(可在显示屏上显示车辆四周影像)在内的安全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5 X的推出标志着雪铁龙重新回归传统D级中型车市场。不过,随着高端品牌纷纷布局中国和欧洲市场(也是这款车的主要目标市场),加上近年来消费者偏好逐渐转向跨界车和SUV,导致雪铁龙在D级车市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雪铁龙产品和战略总监Laurence Hansen在声明中表示:“通过C5 X,我们希望为寻求现代、精致、舒适和多功能性的D级车客户提供感性和理性的选择。凭借其独特的车身风格、更高的舒适度、插电式混动发动机和创新技术,C5 X充分诠释了雪铁龙‘与众不同,愉悦感受’的品牌理念。”

    雪铁龙此次在欧洲推出这一新车型有着充足理由。欧洲D级轿车市场呈下降趋势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数据显示,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区和英国,D级轿车销量已从2001年峰值时的近296万辆下降至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106万辆。我们还预计,未来十年年度销量都将低于100万辆,销量主要集中在梅赛德斯、宝马、奥迪和大众Passat等车型上,同时特斯拉Model 3也将已成为一款销量突出的车型。许多过去购买过这类车型的客户,已经转向了紧凑型和中型跨界车。随着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车型,紧凑型车的销量改善最为显著,我们预计C级SUV的销量在2022年将突破300万辆大关,相比之下,这一数字在十年前还不到130万辆。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汽车制造商放弃了D级轿车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福特计划在2022年停止生产Mondeo,并且也没有推出替代车型的计划。另外,放弃D级轿车市场的决定还将减少一些内部竞争,尤其是在合并后新成立的Stellantis,旗下已经拥有阿尔法罗密欧Giulia、欧宝/沃克斯豪尔Insignia、标致508以及近期推出的DS Automobiles DS9。不过,欧洲消费者是否会被这些不同风格的车型吸引还有待观察。我们预测,这款车2022年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区+英国地区的销量将略超过1.2万辆,仅占该地区市场的1.2%。

    由于来自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压力,自2017年以来,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东风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东风标致雪铁龙(DPCA)销量持续下滑。雪铁龙的车型至今未能吸引中国消费者。该公司去年在中国推出了插电式混动版雪铁龙C5 SUV,但与汽油版C5 Aircross相比,它在设计上并没有增加许多“新元素”。插电式混动版C5 Aircross搭载的全轮驱动系统使其相对于大众Tayron GTE等竞争车型具有一定优势,后者仅提供前驱车型。插电式混动版C5 Aircross纯电续航里程为58公里,这一数据并不突出,Tayron GET和插电式混动版沃尔沃XC60 等车型也具有类似性能。

    随着新一代雪铁龙C5的推出,东风标致雪铁龙将基于EMP2平台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目前在售的C5车型自2010年开始生产以来,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了近十年。依靠老化的平台,C5已无法在紧凑型轿车领域与其他对手展开竞争。EMP2平台目前是标致品牌的主力平台,其车型包括标致4008和5008 SUV以及508轿车。我们预计,2021年新一代C5的销量将达到3,600辆左右,2022年将达到4,400辆。同时,根据东风标致雪铁龙的产品计划,计划到2025年为国内雪铁龙品牌的每一款车型提供电气化版本。




    极星计划到2030年推出碳中和汽车

    2021年4月19日

    极星日前宣布,计划到2030年打造一款碳中和汽车。该公司在与年度回顾同时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极星0的“目标是创造第一辆真正实现气候中和的汽车”。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表示:“碳补偿只是在逃避而已……打造一款完全气候中和汽车的目标将驱使我们不断创新,去尝试现阶段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设计零碳排放车辆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质疑一切,积极创新并寻求指数型技术。”极星还表示,将开始在所有产品上发布“可持续发展宣言”。该公司从极星2开始,将披露车辆生产的碳足迹和可追溯风险材料,相关标签也将在其官网和线下展厅展示,以提高透明度。未来其他细节和信息还将进一步更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举展示了极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业务核心的计划。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主管Fredrika Klarén在公告中表示:“我们生产的是电动汽车,所以我们不必担心燃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我们现在将努力消除车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碳排放。”这一举措也将挑战汽车行业通过植树来抵消碳排放的努力。极星在其声明中表示,“环境专家警告称,从长期来看,碳抵消是不可持续的”,“关于森林和土壤长期碳储存能力的问题仍然存在,因为森林可能会被砍伐、被火灾摧毁或被气候变化改变。”极星此前曾透露,计划针对车辆环境影响方面提供更大的透明度。此次推出气候中和车辆的目标使其计划变得更加坚定。不过,这一目标在十年内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观察,但设定这样的目标将有助长期大幅度减少碳排放。




    名爵将推出Cyberster跑车

    2021年4月14日

    名爵日前提前发布了名爵Cyberster的最新预告图和设计细节,该车将在4月19日开幕的2021年上海车展上亮相。据称,这款概念跑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为8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3.0秒。据中国媒体《汽车之家》报道,该车将采用无模组电池(CTP)技术,还将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名爵预计将为Cyberster启动众筹。目标众筹至少需要5,000万元(约合760万美元)以实现量产上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据当地媒体报道,名爵计划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推出子品牌Cyber。公司将借助Cyberster的亮相来宣传这一全新子品牌的推出,子品牌将推出一个旨在展现个性和运动感的产品系列。据悉,名爵目前已计划在Cyber品牌下推出两款新车型,首款车型将是一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在4月19日开幕的车展上,名爵将提供关于这一全新子品牌和Cyberster的更多细节。




    小鹏汽车将推出P5纯电动轿车

    2021年4月14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将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上海车展上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轿车。据当地媒体报道,该车将于4月19日车展首个媒体日期间正式亮相。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P5预计将是一款定位低于P7的紧凑型电动轿车。该车型将是小鹏汽车产品系列中首款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车型。P5的激光雷达技术供应商是中国科技公司览沃科技,这家公司由国内领先无人机制造商大疆(DJI)提供支持。P5的预告图显示,这款车型将采用与P7相同的设计语言打造。P5搭载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将使车辆能够执行基于小鹏XPILOT系统的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这家初创公司表示,P5还将拥有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硬件能力。今年3月,小鹏汽车共交付5,102辆汽车,其中P7为2,855辆,G3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为2,247辆。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87%,达到13,340辆。




    GMC发布电动版悍马SUV,将于2023年初上市

    2021年4月12日

    意义:GMC日前在4月3日举行的大学篮球锦标赛决赛上发布了GMC电动版悍马SUV。新款电动汽车预计在2023年初作为2024款车型产品推出。

    展望:自2020年10月GMC公布电动版悍马皮卡和电动版悍马SUV以来,通用汽车一直在继续推进与投资相关的工作,并计划到2035年实现所有轻型汽车的电动化转型。GMC的电动版悍马SUV和皮卡都将拥有出色的科技和性能。虽然SUV的价格略低于皮卡,但其顶配价格高达110,595美元,强调了该车搭载的科技和性能需要消费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GMC日前在4月3日举行的大学篮球锦标赛决赛上发布了GMC电动版悍马SUV。新款电动汽车预计在2023年初作为2024款车型产品推出。GMC将电动版悍马皮卡和SUV定位为“有史以来最强大、最引人注目的电动超级卡车”,这是引用了别克和GMC全球副总裁Duncan Aldred的原话。电动版悍马SUV将于2023年初投产,比全尺寸电动版悍马皮卡晚了一年多的时间。通用汽车(GM)已经公布了这款SUV的原厂尺寸、定价、配置版本、关键电动汽车推进系统规格和每个版本的推出时间。

    这两款车型忠实地再现了悍马H2的设计理念并融入了现代风格和材料。埃信华迈参加了发布仪式后的媒体见面会,会上通用汽车高管表示,对于电动版悍马SUV而言,C柱前移设计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下来。电动版悍马SUV的内饰沿用了电动版悍马皮卡的座舱设计,包括12.3英寸驾驶仪表盘和13.4英寸中控仪表盘。座舱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SUV的内饰采用了对比度较小的配色。此外,这款SUV还采用了封闭式后备箱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车辆的灵活性;车辆轴距较皮卡缩短9英寸,车长缩短20英寸。这款SUV还采用了侧开式尾门设计并搭载了全尺寸备胎,这些设计预计将会引起热爱冒险的消费者的兴趣。

    两款车具有相同的前悬架和接近角,但SUV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后悬架提高了最大离去角和纵向通过角。SUV在越野路况下更具机动性。此外,两款车的最大涉水深度相同,最大离地间隙以及最大接近角相似。SUV还新推出了一个卫星路线绘制功能,可提供行驶路线的详细信息,实时监控电池消耗并通过myGMC应用预测电量使用情况。应用将估计行驶路线所需的电量并在越野后向驾驶者提供最近的充电站导航。SUV还可选配Power Station发电机,该配置目前在皮卡上还未宣布。Power Station可提供高达3千瓦的电力,可用于其他设备。与预期一致的是,SUV还将具备与皮卡相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越野性能。其中包括CrabWalk(四轮转向能力,让车辆能够对角线移动)和Extract(提高车辆悬架6英寸)模式。沿用C柱前移设计和相同Ultium架构的另一个好处是,这款SUV能够提供与皮卡相同的Infinity Roof系统,可转变为一款敞篷越野车。

    与Edition 1皮卡类似,Edition 1 SUV的功率和扭矩由两个Ultium驱动单元中的三台电机产生,从而形成具有扭矩矢量的e4WD推进系统。电动版SUV的前三个版本采用3台电机和20个模块的电机和电池配置,并兼容800伏直流快速充电。相比之下,同样搭载3台电机的电动版皮卡采用24个电池模块;与SUV相比,这些额外的电池模块改善了皮卡的续航里程、速度和充电时间。2023年第二季度,电动版SUV还将推出搭载双电机和20个模块,并支持800伏充电的版本。基础版本标准两个电机、16个模块和一套400伏充电组件。三电机SUV的输出功率为830马力,双电机输出功率降至625马力,不过这一性能表现仍远超其他大多数燃油SUV。顶配版皮卡的输出功率高达1,000马力,预计续航里程超过350英里。GMC已经确认皮卡将推出一个双电机版本,不过具体规格还尚未确定。顶配版SUV和皮卡均可提供高达11,500磅/英尺的扭力;双电机版SUV的扭力则下降至7,400磅/英尺。GMC悍马电动车项目总工程师Al Oppenheiser表示:“减少SUV电池模块数量的决定是基于对后备箱空间的考虑;如果搭载更多的电池模块,SUV的后备箱空间和平地板就会受到影响。”GMC目前并没有透露未来还在性能上进行任何升级,不过其正在开发储存更多能量、质量更轻和尺寸更小的下一代电池和模块。电动版SUV迄今为止发布的所有性能目标、评估和功能规格都是“基于使用虚拟工程工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得出的数据。电动版皮卡的路测验证已经于2020年底开始。

    与皮卡一样,电动版SUV也拥有Watts to Freedom功能,百公里加速只需3.5秒左右(电动版皮卡的百公里加速仅需3秒)。尽管悍马这两款电动车型都具有800伏特直流快充能力,但电动版SUV的快充能力为300千瓦,电动版皮卡的快充能力高达350千瓦。通用汽车预计,在这样的充电速度下,电动版SUV可以在12分钟内充电约100英里的续航里程(相较于SUV的300千瓦,电动版皮卡的充电功率为350千瓦,可以在10分钟内充电约100英里的续航里程)。除了充电速度比电动版皮卡稍慢之外,顶配版SUV的续航里程估计为300多英里,但如果选配极限越野套件,续航里程将至少下降至280英里。

    电动版SUV将首先推出Edition 1,并且将扩大到四个配置版本。Aldred还指出,公司预计电动版SUV的销量将超过皮卡,并且Factory Zero的生产将非常灵活,能够轻松调整车型组合以满足需求。电动版SUV的定价略低于皮卡,GMC又一次在发布时率先推出了定价最贵的车型。Edition 1版本最先发布,售价为105,595美元,选配极限越野套件还将再支付5,000美元。相比之下,电动版皮卡Edition 1的售价为112,595美元。GMC在4月3日开放了电动版SUV的预售,Aldred在4月5日表示,Edition 1在极短时间内就已预售一空,不过他拒绝透露具体时间以及Edition 1 SUV的预售数量。这与电动版皮卡的预售方式相同,当时皮卡的具体预售数量也未对外透露。无论是SUV还是皮卡,配置级别都相同,并且最便宜的车型最后才上市。该车的发布将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全部完成,首款SUV将从首次预订之日起大约12个月后才会上市销售。

    除了增加了路线绘制和Power Station外,电动版SUV具有的功能和技术与皮卡类似。其中包括具有变道功能的Super Cruis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CrabWalk和Extract模式。极端越野套件为SUV提供了与皮卡相同的配件,包括18英寸轮毂、35英寸固特异Wrangler Territory MT轮胎、底盘装甲和防刮板、底盘摄像头、前后桥电子差速锁;重型滚珠花键半轴。除了基础款外,所有车型都将配备标准四轮转向、CrabWalk、支持Extract模式的自适应空气悬架以及22英寸轮毂和35英寸全地形轮胎。与皮卡一样,电动版SUV没有传统的变速箱或四轮驱动系统,扭矩分配和四轮转向设置均由电子控制;驱动模式控制系统有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2020年10月推出电动版皮卡和本月推出电动版SUV期间,通用汽车一直在继续推进与投资相关的工作,并计划到2035年实现所有轻型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尽管投资和前瞻性战略声明表明,GMC悍马电动版皮卡和SUV车型并不是一次性或面向排放合规的产品,但这些都没有改变GMC悍马电动汽车在通用汽车电气化进程中的角色。电动版SUV和皮卡都将具有出色的能力和性能。虽然SUV的价格略低于皮卡,但其顶配价格高达110,595美元,强调了该车搭载的科技和性能需要消费者支付高昂的费用。

    我们注意到,随着电动版皮卡的上市,通过推出紧凑型汽车来提高电动汽车销量的努力基本上以失败告终,这些紧凑型汽车通过购车激励措施掩盖其较燃油汽车明显更贵的事实。最终特斯拉通过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证明了企业有潜力将燃油车用户转变为电动汽车用户。然而,GMC悍马电动版SUV的成本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它的销量会相对较低,并不一定证明电动汽车真正具有需求。不过,GMC悍马电动汽车的推出证明了通用汽车的能力,所有迹象均表明,通用汽车尤其能发挥其在全尺寸皮卡和SUV上的优势,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一款令人激动且充满吸引力的电动汽车。悍马电动汽车产品为通用汽车从传统燃油汽车转向电动汽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售价最便宜的悍马电动汽车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但其售价依然高达79,995美元,几乎是美国汽车平均售价的两倍,因此高昂的售价将限制其需求。GMC悍马电动汽车的推出将验证通用汽车的各项电气化技术,并为其确立技术领先地位。这些车型也为通用汽车的电池电动平台(BET)奠定基础,预计该平台未来还将推出其他产品。未来推出的产品将更经济、更关注司机的日常需求,而不是像Edition 1悍马电动汽车产品那样关注极限越野性能。但如果没有类似Edition 1这样的产品,通用汽车可能很难说服买家相信其电动汽车的未来。通过悍马电动汽车产品,通用汽车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加大进军其他更廉价细分市场的兴趣。




    小米将投资100亿美元生产电动汽车

    2021年4月12日

    中国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小米公司日前证实了此前媒体关于其计划涉足电动汽车(EV)业务的报道。根据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发表的公司声明,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来负责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计划在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5亿美元),并承诺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雷军将担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据彭博社报道,小米将自行投资支持电动汽车项目,以保持对电动汽车业务的完全控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小米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同时该公司还生产从吸尘器、电饭煲到智能手表在内的各类消费电子产品。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公司从今年年初开始研究进入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可行性,自那之后,有报道称,该公司正寻求与现有的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小米品牌电动汽车。上周有报道称,长城汽车正与小米就后者的代工生产进行谈判,对此长城汽车已经予以否认。在现阶段,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似乎仍处于非常早期的规划阶段,其即将推出的车型很可能由从事代工生产的合作伙伴生产。为吸引首次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小米未来的车型可能定位于入门级和标准级。




    大众品牌2020年实现盈利,长期目标将向软件定义产品转型

    2021年4月5日

    意义:大众品牌本周举行了年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0年业绩表现,并介绍了其在数字化方面以及在向软件定义产品转型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展望:大众品牌的新闻发布会与此前大众集团在活动上有关未来计划行动的讨论相呼应,描述了该计划对品牌的具体意义,并介绍了品牌对2021年的展望。大众品牌在2020年取得了相对较好的业绩,并且也设定了较为合理的2021年目标。

    大众品牌本周举行了年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0年业绩表现,并介绍了其在数字化方面以及在向软件定义产品转型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2020年,大众汽车的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884亿欧元降至711亿欧元(约合845亿美元)。大众品牌首席财务官Alexander Seitz从财务角度概述了该品牌在2020年的业绩表现,并对2021年目标提出了展望。与几乎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也给大众汽车品牌带来的重大影响,产销量均有所下降。Seitz表示,2020年,大众汽车品牌销量约为280万辆,同比下降23%。不过,大众品牌在大多数地区的市场份额较为稳定。此外,品牌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由于车型组合和价格相关因素而有所缓和,同比下降20%。2020年,大众品牌依然实现了盈利,虽然营业利润仅为4.53亿欧元。与大多数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大众品牌2020年第二季度表现最糟,第三季度业和第四季度业绩改善情况要好于2020年3月预测。去年第二季度,大众品牌亏损近20亿欧元。不过在随后,该品牌采取了激进的成本控制措施,并将重点放在与工厂管理和库存控制相关的成本和措施上。去年第三季度,大众品牌的财务业绩保持稳定,到第四季度,在市场复苏和公司内部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大众汽车实现营业利润为14亿欧元。

    2019年,大众品牌营业利润为38亿欧元,2020年,不计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降至4.53亿欧元。2019年至2020年期间,营业利润减少了33亿欧元,其中包括销量下降带来的45亿欧元的消极影响——大众2020年汽车销量比2019年减少了84万辆——以及汇率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过车辆销售价格提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消极影响。与排放合规相关的产品成本达到4亿欧元。此外,固定成本削减使营业利润增加17亿欧元,其中包括将Car.Software部门从大众品牌剥离并入大众集团带来的一次性固定成本减少6亿欧元。大众还公布了与巴西大众汽车相关的1亿欧元重组成本。Seitze表示,重组意味着2021年巴西大众汽车有望在该地区实现收支平衡。

    2020年,大众品牌通过冻结人员编制、推迟或取消一些投资项目、推行零基预算和优化营销支出,将固定成本削减了约10亿欧元。不过,大众的研发支出仍处于3%至4%的战略目标区间内。2020年,大众品牌研发(R&D)总成本为27亿欧元,占销售收入的3.9%。Car.Software部门转移至大众集团将向母公司重新分配约6亿欧元的研发费用;随着大众集团在集团所有品牌中部署Car.Software的车载软件,这有助于在软件开发方面实现协同效应,并为大众集团提供了一个共有的主干系统。尽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大众品牌的资本支出依然十分强劲。大众汽车原定的战略目标是资本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4%至5%;最终在2020年,资本支出占销售收入的4.8%,该品牌2020年投资为34亿欧元,比2019年减少8亿欧元。此外,大众品牌也取消或推迟了关键业务方面的投资,以支持推动大众向软件驱动服务和电动汽车方面的转型。去年年底,该品牌的营运现金流达到盈亏平衡点,下半年现金流为38亿欧元,弥补了上半年的损失。

    大众品牌仍将继续在2023年实现6%的利润率目标,Seitze指出有四个关键措施来支持实现这一目标。大众计划到2023年将其固定成本减少5%,并表示其在2020年采取的措施显示出大众有希望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大众还计划在2023年前每年将工厂生产率提高5%,将材料成本降低7%。近年来,大众汽车在美国和南美市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大众汽车预计2021年美国和南美市场将实现盈亏平衡,不过Seitze表示,要实现公司的目标还需要所有地区净收入为正,而不仅仅是实现盈亏平衡。此外,大众希望借助MQB和MEB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提高盈利能力;大众集团销量中有80%的新车基于这两个平台打造,将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大众还预计,新的互联技术将为其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同时Trinity项目预计将降低车辆生产的复杂性。

    软件定义的产品和新的收入来源
    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atter表示,2020年是该品牌电动汽车攻势的突破之年,ID.3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新款Golf采用了全新的电气架构,同时ID系列的E3软件架构也已准备好进行无线更新,并“将车辆数字化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Brandstatter表示,2020年大众共交付了21.2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13.4万辆纯电动汽车,这一数字是前一年的3倍。也许有点乐观的是,Brandstatter表示,这一结果意味着“电动汽车出现现在已经成为常态。”Brandstatter预计,2021年大众品牌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约45万辆。

    Brandstatter表示,随着大众汽车进一步发展,推动车辆未来发展的三大力量是软件定义产品、新的商业模式以及自动驾驶。他说道,“只有这三方面都能兼顾发展的企业在未来才有机会。大众汽车的目标是成为电动出行新世界的领导者。”尽管大众在3月初发布其Accelerate计划时已经公布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不过Brandstatter在此次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介绍了大众品牌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他表示,未来大众的研发将以“数字用户”为中心专注于功能和系统,而不是零部件方面。

    随着Accelerate计划建立全新的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大众希望通过汽车使用寿命期间的高利润服务来产生额外收入,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数亿的收入,并在2030年通过新增服务进一步提升收入,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可盈利的收入来源。这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无线升级使该公司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启动或关闭某些车辆功能。例如,客户无需在车辆交付时订购具有某些功能的车型,而可以在购车后订购加热座椅功能,或者可以在某趟行程前订购导航服务,并可在回程时停止该服务。

    随着大众继续探索基于软件的全新盈利模式的潜力,2021年下半年,该品牌将在德国六个城市推出ID.3试点项目。大众品牌可通过该试点项目评估客户的反应和偏好,包括订阅模式、按里程计费以及额外的按需功能和特点,如对导航服务收取统一价格,以便客户在需要时订购。约有1,000名客户将参与大众品牌的这一试点项目。此外,大众在线上销售方面也变得更加活跃,2021年德国将成为大众首个提供线上销售的国家。不过,Brandstatter表示,经销商仍将是其整个销售过程的一个环节。大众汽车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试用其数字营销平台。到2021年年中,部分市场包括贷款购车在内的ID系列车型的整个购买过程都可在线上完成。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品牌的新闻发布会与此前大众集团在活动上有关未来计划行动的讨论相呼应,描述了该计划对品牌的具体意义,并介绍了品牌对2021年的展望。大众品牌在2020年取得了相对较好的业绩,并且也设定了较为合理的2021年目标。虽然大众正在为向软件服务提供商转型做准备,并评估客户的反应,但该公司需要继续确保其传统汽车销售,因为汽车销售收入对于支持技术研发是必要的。虽然大众集团在早些时候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对于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整体定位,不过大众品牌在此次发布会上提供了近期计划的更多细节,将努力巩固公司在长达数年的转型时期的市场定位,最终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可持续出行品牌”。

    大众品牌还在此次发布会上提到了对2021年的业绩展望,并介绍了部分业绩指标。该公司表示,其2021年的销售收入有望比2020年水平大幅增长。该品牌表示,2021年目标实现3%至4%的营业销售回报率,4%至5%的资本支出比率,以及3%至4%的研发比率。不过,大众预计其未来的营业销售回报率将增长至6%,随后在2025年将超过6%。该公司表示,在这段时间内,资本支出比率和研发比率目标将保持在与2021年相同水平。到2023年,大众拥有的自由现金流预计将在10亿至20亿欧元之间,到2025年将稳定保持在20亿欧元以上。大众还提到了影响其业绩的两个关键风险。首先,Seitze指出,其主要销售市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取得成功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次,他指出,半导体短缺可能会对2021年业绩带来影响。




    宝马集团将扩大其在韩国的业务

    2021年4月5日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宝马集团计划今年在韩国推出10款新车,其中包括电动汽车(EV)和新款Mini车型。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将扩大其在韩国的设施,增设新的服务中心和展厅,并扩大现有的配送中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宝马在今年2月,首批推出了第二代宝马4系车型。2021年第二季度,宝马还将推出其高性能运动车型——M3 Competition和M4 Competition Coupé。另外,还将推出1系产品中的高性能版车型M135i。包括旗舰级电动汽车宝马iX和iX3在内的一系列新款电动汽车也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此外,宝马还将在第四季度推出新款2系Coupé。在Mini品牌方面,宝马韩国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Mini三门版、Mini五门版和改款Mini Convertible。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今年也将在韩国推出限量版汽车,并进一步增加在韩国的投资。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到2023年将投资600亿韩元(约合5,310万美元),以扩大其在平泽市的配送中心,存放规模可从目前的1.1万辆汽车增加至1.8万辆。该扩建将有效提升其出厂预检能力,从目前的7.8万辆增加至约12万辆。宝马韩国今年也将为宝马品牌在韩国增设9个新的服务中心和3个展厅。届时,宝马将在韩国拥有77个服务中心和60个展厅。此次业务扩张预计将创造500个新工作岗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过在韩国推出新车型并投资,宝马集团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韩国的市场地位,目前韩国对海外高端汽车的需求正日益增长。宝马集团面临着来自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集团等主要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宝马目前是韩国国内第二受欢迎的进口汽车品牌。根据韩国汽车进口商和分销商协会(KAIDA)发布的数据,2020年宝马品牌在韩国的销量同比增长32.1%,达到58,393辆。我们预计,2021年宝马品牌在韩国的销量将同比增长6.2%,达到约6.2万辆。

    博格华纳希望扩大电气化业务收入

    2021年3月30日

    意义:汽车供应商博格华纳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其电动汽车收入占比提高到总收入的45%,并计划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这将是对其先前平衡发展策略做出的重大转变。

    展望:目前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宣布未来将转型成为完全零排放或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计划,同时市场上也有许多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涌现,监管影响也在推动推进系统的转变,因此一些传统供应商也在寻求类似的押注。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并带动其他厂商继续发展电动汽车,对于供应商来说,现在可能也是一个做出电气化转型承诺的好时机。博格华纳希望通过目前的重大转型策略,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汽车供应商博格华纳在3月23日投资者日上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其电动汽车收入占比提高到总收入的45%,并计划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博格华纳已经制定了一项全面计划以加快其电气化战略,在保持高利润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有机和无机增长。通过一项名为“充电前行项目”的新计划,博格华纳的目标是电动汽车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3%提高至2025年的25%,然后在2030年进一步提高至4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博格华纳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 Lissalde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电动轻型汽车的盈利规模,进军电动商用车领域,并通过出售总收入在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的业务,优化其内燃汽车业务组合。在扩大电动轻型汽车业务方面,博格华纳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有机增长,同时追求无机增长以加强自身能力。该公司表示,将调整其内燃汽车业务组合,将重点放在“支持客户搭建电气化、电动汽车互联化桥梁,并拥有强大的财务表现”的技术上。博格华纳预计,到2030年,其电动轻型汽车业务收入将增加到约80亿美元,2025年,其业务收入约为2030年的一半,约35亿美元,主要来自至2025年的一系列并购活动。在电动商用车领域,博格华纳的目标是逐步参与这一市场的发展,计划在2025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左右,在2030年收入约为20亿美元。2021年,博格华纳的电动轻型汽车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左右,电动商用车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1亿美元左右。为了支持其并购活动,在资产收购和处置之前,博格华纳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间将产生约45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该供应商表示,到2025年,其可用于并购的资金约为55亿美元,主要源自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内燃汽车业务处置以及可用杠杆。

    Lissald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公司长达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故事,建立在卓越的产品领导地位,敏捷化、分散化的运营模式和纪律严明的财务和运营管理之上。我们计划未来10年实现盈利增长,现在是时候放弃平衡发展战略,加快向电气化转型。我们相信电气化在短期内会带来真正巨大的机遇,并且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分重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抓住这个机会,并且我们相信我们拥有取得成功所需的业务规模、产品组合、财务实力和人才团队。”

    虽然发展战略中涉及并购交易,但博格华纳也指出,未来五年内公司对电子产品(eProducts)的研发(R&D)和资本支出将超过30亿美元。在收购之前,博格华纳预计将把近50%的研发支出用于电子产品。博格华纳预计,到2025年,其在每辆内燃轻型汽车、混动轻型汽车和电动轻型汽车上的产品价值分别为907美元、1,875美元和2,640美元。博格华纳还预计,2025年燃油车和混动汽车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电动轻型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博格华纳在声明中表示,尽管到2025年,燃油车和混动汽车市场的业务规模更大,但博格华纳仍希望积极涉足电动轻型汽车领域,并希望在长期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

    博格华纳对电动商用车业务的预期基于以下前提,即在现有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的发展机会。对于电动商用车业务,博格华纳预计2030年潜在市场规模达29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约为80亿美元(根据公司介绍,这个市场规模预测包括了叉车充电机、电动卡车和巴士的电池、材料运输、铁路、船舶、建筑和采矿、逆变器、电动机和面向全球电动卡车、巴士的eGear变速器电子驱动桥)。博格华纳希望其现有的客户关系能够支持其涉足一个新的领域。毫无疑问,博格华纳看到了利用其现有轻型电动汽车产品组合,以及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的机会。博格华纳预计其在这一领域可提供的产品包括电机、电力驱动模块、车载充电器、逆变器、充电站、电池模块和电池组以及电加热器。通过有机增长、尚未确定的并购活动(至2025年)以及即将收购Akasol的决定,在2030年电动商用车可获取的市场规模中,博格华纳预计将获得约20亿美元的收入。

    博格华纳在内燃汽车产品方面的关注重点是为客户提供能够支持其迈向电气化的零部件以及将电动汽车与未来移动出行需求相连的技术。博格华纳还将优先考虑具有丰厚利润、现金流和规模效益的业务。这家供应商未来将要摆脱的业务包括那些尚未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业务、到2025年增长缓慢的业务以及那些“利润前景更具挑战性”的业务。

    博格华纳动力驱动系统事业部总裁Stefan Demmerle还介绍了博格华纳未来具有竞争优势的零部件和系统领域。目前博格华纳仍在消化收购德尔福带来的影响,与德尔福工程项目的整合将是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工程项目的优先级将转向执行和确保项目启动;追求不断增长;以及实现未来定位所需的创新。博格华纳的产品和系统性能是其战略的核心,包括逆变器、电动机和打造集成驱动模块的变速箱。博格华纳估计,到2025年,作为集成驱动模块基础的变速箱的潜在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博格华纳将进一步发挥客户合作伙伴及产品领导者的优势,并指出福特已在福特Mustang Mach-e上应用其集成驱动模块产品。对于电动机,博格华纳表示,它们不仅是驱动模块的一部分,也是电动商用车业务扩展的机会。博格华纳预计,到2025年,轻型汽车外包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达到42亿美元。博格华纳拥有一系列支持400V、800V和48V应用的电机产品,其电驱动技术具有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博格华纳指出,其电机产品将与变速箱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以提供全模块产品。博格华纳预计,到2025年,轻型汽车外包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达到88亿美元。这家供应商期望其在电子产品领域的规模效应、专有的逆变电源模块设计、垂直整合以及快速市场化有助于增强其技术优势并为客户创造附加值。博格华纳还指出,到2025年,其他动力电子产品组合的轻型汽车外包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97亿美元。博格华纳已经量产的组合式产品,如联合双逆变器、DC/DC变换器和混动监控ECU,也可以应用于400V或800V电池。在短期内,博格华纳预计,全球范围的逆变器产品、亚洲范围的集成驱动模块以及电动商用车将会给其电驱动产品带来收入增长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目前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宣布未来将转型成为完全零排放或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计划,同时市场上也有许多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涌现,监管影响也在推动推进系统的转变,因此一些传统供应商也在寻求类似的押注。这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战略,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市场上电动汽车的数量超过消费者准备购买的数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博格华纳已经制定了一个清晰的计划,并且也设定了明确的衡量标准(未来45%的收入来自电动汽车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并带动其他厂商继续发展电动汽车,对于供应商来说,现在可能也是一个做出电气化转型承诺的好时机。博格华纳所做的规划性假设包括:到2030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02亿辆,其中传统内燃车为36%,混动汽车为34%,以及电动汽车为30%。博格华纳希望通过目前的重大转型策略,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博格华纳而言,这与之前在内燃车、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同时发力的平衡发展战略相比是一个重大转变。尽管博格华纳目前还没有确定剥离哪些业务或计划收购哪些业务,不过该公司已指出,自2015年以来,已通过收购提升了其电动汽车产品能力。其中包括雷米公司的电动机业务、赛维康公司的工业电驱动产品业务、莱因哈特驱动系统公司(RMS)/AM Racing面向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电子产品业务、罗密欧动力技术公司的电池组和模块业务、德尔福科技公司的动力电子和软件业务,以及即将收购的Akasol公司的电池组和模块业务。博格华纳表示,这些收购加上其在2014年已有的产品组合,其在每辆轻型电动汽车上的产品供应机会将达到约2,640美元,其中1,614美元来自对德尔福和赛维康业务的收购。

    博格华纳预计,即使其计划出售部分内燃汽车业务,但未来收入仍会增加。博格华纳在向投资者介绍时表示,预计公司收入将从2021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80亿美元,到2030年将超过220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期间,博格华纳的有机增长和收购增长合计将在60亿美元至70亿美元之间,出售业务造成的收入损失将在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此外,博格华纳将通过出售业务重新配置资本,并增加其电动汽车业务的关注。公司首席财务官Kevin Nowlan指出,投资和资本配置将继续保持对项目投资周期资本回报的关注,即使公司认为电动汽车业务的投资回报周期更长。博格华纳预计,2025年至2030年期间,其新产品组合将推动公司实现增长。此外,该公司还预计,在业务转变的同时其利润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雅特宣布计划推出新款纯电动都市车,并将在马尔托雷尔工厂生产

    2021年3月30日

    意义:作为大众集团更广泛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西雅特日前宣布计划推出一款新型纯电动都市车,新车将在马尔托雷尔生产。

    展望:围绕这个项目的汽车产量目标非常雄心勃勃,似乎意味着马尔托雷尔工厂将要进行产能提升改造或停止生产部分现有车型。不过,该计划目前仍依赖于西班牙政府和欧盟通过欧洲新冠疫情援助基金提供的支持。

    西雅特在3月22日举行的2021年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作为品牌“未来加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2025年前推出一款纯电动都市车。根据声明,这款纯电动都市车的定价在2万至2.5万欧元之间,计划将在西班牙马尔托雷尔工厂生产,年产能最高可达50万辆。西雅特总裁Wayne Griffiths对此评论道,这款新车型不仅将在其工厂研发和生产并以自己的品牌销售,同时还将被大众集团的其他品牌使用。

    该公司表示,除了在生产规模上具有重要意义外,“这款车也是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旨在成为西班牙汽车工业转型的引擎。”考虑到这一点,西雅特表示,该计划包括打造一个电动生态系统,刺激需求和发展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下一步是专注于实现纯电动汽车(BEV)价值链本土化,最先将从“电池生态系统”着手。

    共有至少6个行业的15个合作伙伴参与支持该计划。除了西雅特外,还包括零部件供应商Antolín、Delta Vigo、法可赛和海斯坦普;科技企业Aeorum和Mind Caps;机器人公司Asti Mobile Robotics和Sayer Technologies;金融机构凯克萨银行;模具公司Fisas Navarro;能源供应商伊贝德罗拉;矿产公司Lithium Iberia以及物流公司Sesé和西班牙电信。

    不过,Griffiths补充道:“这一全国性的跨行业计划需要得到西班牙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的支持,大众集团才能对其执行做出最终决定。”此前有人提议称,可以从欧盟向西班牙提供的1,400亿欧元的新冠疫情援助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该计划。

    另外,此次新闻发布会还证实,Cupra品牌继年底Born上市销售之后,即将迎来第二款纯电动汽车。Griffiths表示,新车型名为Tavascan,此前曾作为概念车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这款新车将基于大众集团的MEB架构打造,并于2024年面向欧洲和海外市场销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西雅特的未来前景,该品牌表示,在2020年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挑战之后,公司对于2021年取得积极业绩充满希望。去年,西雅特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1.3%,至87.84亿欧元,总销量为42.7万辆,需求同比下降25.6%。公司还补充道,由于西班牙、英国和意大利等一些重要汽车市场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业绩下滑早在意料之中。西雅特表示,疫情导致其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盈利3.52亿欧元下降至亏损4.18亿欧元,税后利润从3.46亿欧元下降至亏损1.94亿欧元。此外,西雅特指出,与排放合规相关的费用超过2.6亿欧元,这对其运营结果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Griffiths表示,公司2021年的目标是“增加销量并将产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随后他补充道,“2021年我们必须恢复盈利。这是我们的财务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尽快实现这一目标。”他指出,“2021年实现盈利的关键是增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组合,以及CUPRA Born纯电动汽车的推出,这将帮助我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这位高管还表示,公司将“关注最重要的市场和渠道,并将注意力放在减少日常开支和收入管理上。”

    由于Cupra品牌有助于西雅特推出更高售价的产品,因此它将在实现公司2021年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upra品牌2020年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约11%,营收增长至9亿欧元,受到Formentor全年销量、新一代Leon以及Born纯电动汽车销量的推动,预计2021年营收将翻一番。总体而言,Cupra品牌占西雅特总产量的份额预计将从5%增长至10%。

    此外,考虑到大众集团的战略以及西雅特兄弟品牌近日在类似活动上宣布的消息,西雅特扩大其纯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已经不可避免。Cupra Tavascan预计将与Cupra Born、大众ID.3和ID.4和奥迪Q4 e-tron等联系密切的车型一起生产。我们预计到2025年,这款紧凑型跨界车首个全年销量将在1.27万辆左右,不过到2020年代末,第一代车型产量将稳步上升,峰值产量将达到每年2万辆以上。

    不过更有趣的是计划推出的都市车。西雅特已经确认,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主要将在自己的技术中心进行研发。我们预测,两款西雅特品牌车型将基于这一入门级纯电动汽车架构打造,在我们的数据中被称为MEB-Entry。两款车型包括一款微型跨界车,以及紧随其后推出的一款掀背车。我们目前预计,未来还将有一款奥迪微型跨界车加入。不过,西雅特公布的产量计划表明,这款都市车的产量要比其他车型的产量大得多。事实上,这款车的产量相当于马尔托雷尔工厂2020年西雅特Ibiza、Leon和Arona以及奥迪A1等车型的总和。这意味着,要么这些车型会被其他大众集团旗下品牌车型替代,该厂将不再生产,要么是该厂即将进行产能提升改造。考虑到汽车行业,尤其是大众集团的发展方向,整座工厂迟早会转型仅生产纯电动汽车,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几周前宣布,2030年,纯电动汽车将占其欧洲总销量的70%以上,而此前这一目标仅为35%。如果届时这家工厂的纯电动汽车产量能够提升至这一水平,那么该工厂无疑将受益于大众2030年前在欧洲建造的6家电池工厂之一,除此之外,转型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大众潘普洛纳(西班牙)工厂也将从这家电池工厂采购电池。




    上汽集团发布全新技术品牌R-TECH

    2021年3月29日

    意义:上汽集团计划借助与阿里巴巴、英伟达、Luminar和腾讯等领先高科技公司的合作,为其R品牌电动汽车的发展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展望:ES33将是R-TECH技术品牌推出的首款高科技车型。新车搭载的诸多前沿科技有望在自动车辆驾驶、智能座舱和直观互联系统等方面带来更高水平的用户体验。

    上汽集团最近在深圳举办的公司活动上发布了其全新技术品牌R-TECH,并概述了R品牌的技术战略。作为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上汽集团在其R-TECH品牌下推出了一款名为ES33的全尺寸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概念车,该车搭载了诸多前沿科技。上汽集团表示,ES33的内饰将于4月亮相。ESS的量产版本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销售,其外观与概念车非常接近,车顶弧线降低,肩线更加硬朗并且搭载了不规则形状雾灯。上汽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过去五年中,该公司对R-TECH的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约合30.7亿美元),能够实现“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激光雷达初创公司Luminar将为R品牌电动汽车提供高科技传感器及相应软件。Luminar的Iris激光雷达将集成至R品牌汽车的车顶线中,另外新车还将搭载Sentinel软件,该软件有助车辆在市内行驶时实现高度自动化和主动安全功能。量产版ES33还将搭载英伟达DRIVE AGX Orin芯片,该芯片拥有每秒500到1,000万亿次运算能力。

    上汽集团表示,R品牌将向汽车用户扩展充电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在半径为1公里的范围内找到公共充电桩,R品牌还将推出搭载可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可在两分钟内实现快速换电。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计划借助与阿里巴巴、英伟达、Luminar和腾讯等领先高科技公司的合作,为其R品牌电动汽车的发展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ES33将是R品牌的第三款新车,也将是R-TECH技术品牌推出的首款高科技车型。新车搭载的诸多前沿科技有望在自动车辆驾驶、智能座舱和直观互联系统等方面带来更高水平的用户体验。上汽集团表示,包括ES33在内的未来R品牌车型将搭载可更换、可升级的硬件和软件。例如,当有更高容量或更高密度的电池推出时,车主将能够对其电池进行升级。不过,令人有些失望的是,ESS的量产版本将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另外,R品牌的充电服务仍主要由上汽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家电网和星星充电)提供。不过,换电版R车型的推出将通过降低新车型的购买价格以及换电实现快速充电,帮助上汽集团扩大R品牌的用户基础。




    宝马推出第8代iDrive

    2021年3月22日

    意义:宝马日前发布了一款全新的iDrive系统,该系统将搭载于即将推出的iX和i4 EV等车型,包括全新的图形和操作环境。

    展望:这个新系统似乎能够应对梅赛德斯-奔驰最新一代Hyper MBUX等交互系统带来的挑战,预设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对实体按钮和控制键的传统需求。过去十多年来,宝马一直在寻求减少实体控制键的数量,与此同时,车辆的特色与功能控制水平也在提高。根据初步数据和图像,iDrive 8通过多个步骤来提升车内环境的用户体验。

    宝马日前发布了一款全新的iDrive系统,该系统将搭载于即将推出的iX和i4 EV等电动汽车(EV)。最新的iDrive系统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触摸操作方面有了显著的增强,并保留了驱动控制器。它还具有新一代的显示、控制和软件界面,以及强大的互联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无线更新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可持续增加安排和执行复杂及大型软件更新的能力,包括驾驶辅助和部分自动化功能。iX车型搭载的全新宝马曲面显示屏将一个12.3英寸信息显示屏和14.9英寸控制显示屏合并为一个单元;所有显示屏均采用超薄、非反射玻璃,图形分辨率达到200 ppi。宝马个人助理是车主与宝马汽车互动的主要方式。宝马个人助理在手势控制、根据情境做出反应以及利用灯光和声音增强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宝马表示,宝马个人助理旨在适应驾驶员的日常习惯以及车辆周围环境的状况。iDrive 8不仅能够处理自行生成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宝马集团车辆的数据。第三方应用将无缝导入车辆操作系统,并且将优先考虑每个市场最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被集成在一起,并在主菜单中显示为内置软件。搭载iDrive 8系统的车辆将始终保持连接至宝马云端,并从“1,400万辆已经实现联网的宝马汽车所产生的综合计算能力、长期和实时数据、机器学习和群体智能”中受益。在车内,iDrive 8使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支持高达每秒30GB的数据处理流量。此外,宝马对智能手机作为虚拟钥匙的系统进行了改进,将超宽带(UWB)技术集成到车辆中,以实现精确位置识别和最大程度提升高安全性。iDrive系统搭载具有全面5G性能的车载网络和四个外部天线。宝马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还将进一步提升云化程度”。

    全新iDrive 8系统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包括减少了实体按钮的数量。宝马认为,可通过语音控制对车内气候设置进行调整,同时存储在用户预置文件中的智能自动化气候控制将不再需要实体控制按键。该系统可控制空调、温度、座椅加热和通风以及方向盘温度,并根据“我的脚很冷”等语音指令进行调节。宝马表示,基于其所有车型在全球范围超过4.4亿次出行数据,该公司已经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车内气候预设方案。车内气候可以根据车内乘客人数以及座椅位置进行调整。导航系统iDrive 7内基于云端的宝马地图打造,可以根据当前的交通状况创建预测路线和信息。导航系统中的三个地图视图提供不同级别的信息。“My Modes(我的模式)”取代了此前的Driver Experience Control(驾驶体验控制),共有10种车辆参数分配给特定的模式,包括节能模式、运动模式和个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模式推出。宝马也在不断增加BMW ID可以保存的个性化设置,同时确保其他用户的数据安全。一个全新的图形界面使仪表显示屏可以呈现大量个性化信息,并可通过方向盘两轴的按钮控制。用户可以选择三种基础的布局方式(驾驶、专注和艺术),可以对显示屏展示的信息进行选择。导航也有三种模式(自适应、简约和扩展)。宝马表示,iDrive 8系统是根据Act、Locate、Inform原则进行开发,其信息展示确保只向驾驶员提供与驾驶相关的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个新系统似乎能够应对梅赛德斯-奔驰最新一代Hyper MBUX等交互系统带来的挑战,预设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对实体按钮和控制键的传统需求。过去十多年来,宝马一直在寻求减少实体控制键的数量,与此同时,车辆的特色与功能控制水平也在提高。根据初步数据和图像,iDrive 8通过多个步骤来提升车内环境的用户体验。

    虽然凯迪拉克是第一家在车内提供曲面显示屏的汽车制造商,并且已升级至5G时代,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在语音辅助和自然语言控制方面,凯迪拉克并不如宝马或梅赛德斯-奔驰那样先进。在手势控制方面,梅赛德斯-奔驰也不如宝马那么自然,而在新一代iDrive系统上,宝马继续完善其手势控制功能。宝马的iDrive 8系统将继续发展,并最终时刻与用户保持自然对话。宝马表示,“这种互动包括用户简单地让iDrive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系统学习用户的行为,实时向驾驶员提出建议(基于大量详细信息汇集),驾驶员随后只需确认即可。”汽车制造商一直在谈论将汽车打造成为“车轮上的智能手机”,但iDrive 8系统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的系统,旨在将汽车提高到能够预测驾驶员和乘客需求的水平。




    上汽开始在国内推出换电版电动汽车

    2021年3月22日

    上汽集团已开始在国内各地推出首款可换电的电动汽车(EV)。根据与上海电动汽车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奥动新能源的合作协议,搭载可换电技术的荣威Ei5电动汽车将加入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荣威Ei5配备了一个容量为52.5千瓦时的电池组,在快速充电模式下,可在30分钟内充至80%的电量。上汽表示,在奥动新能源的换电站中,驾驶员只需不到半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换电。首批100辆支持换电功能的荣威Ei5已经交付大众交通和上海江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用于提供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搭载可换电技术的电动汽车适合于共享出行服务网络。这项技术使驾驶员能够在换电站中更换电量耗尽的电池组,通常情况下,这比充电所需的时间更少。根据汽车之家的报道,每个奥动新能源的换电站可以存储60块电池组。这些用过的电池组将在换电站充电,使换电站的日服务能力达到1,200辆。上汽还计划在荣威其他车型上引入可换电技术。例如,上汽计划推出一款搭载可换电池的紧凑型电动轿车ER6。上汽目前正在上海建设其首个自营换电站,未来将为荣威的换电版车型提供换电服务。




    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成立电动汽车合资企业

    2021年3月15日

    意义: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于3月4日签署了一份协议,双方计划在中国安徽省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

    展望:蔚来汽车将通过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一步深化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关系。双方早在2016年就已对蔚来汽车新车型代工生产达成了合作协议。

    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蔚来汽车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于3月4日签署了一份协议,双方计划在中国安徽省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JV)。根据江淮汽车集团发布的一份声明,蔚来汽车将出资2.45亿元(约合3,780万美元),拥有新公司49%的股份;江淮汽车将出资资2.55亿元,持有剩余51%的股份。合资公司的董事会将由3名江淮汽车委派的董事和2名蔚来汽车委派的董事组成。江淮汽车将任命董事会的一名董事担任合资公司的总裁。新公司将专注于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并提供电动汽车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方面的咨询服务。据一财报道,一名熟悉情况的蔚来汽车内部人员表示:“这家公司新负责江淮蔚来制造基地的运营。在新公司投入运营后,蔚来将能够更多地参与合肥制造基地的日常运营。”

    根据与江淮汽车签订的代工生产合同,蔚来汽车目前在江淮合肥工厂生产ES8、ES6和EC6三款车型。作为代工生产协议的一部分,由江淮汽车新建的合肥工厂专门为满足蔚来车型的生产要求而设计。在上周蔚来汽车与分析师举行的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推出一个定位低于蔚来的新品牌,以吸引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购车者。当地媒体报道称,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使蔚来汽车获得当地政府和江淮汽车的全力支持,这也是新品牌推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将通过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一步深化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关系。双方早在2016年就已对蔚来汽车新车型代工生产达成了合作协议。这家电动汽车创业企业最初计划在上海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但后来由于涉及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放弃计划。为了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蔚来汽车在2020年与合肥市政府签署了多项重要协议,其中包括与一组战略投资者达成的投资协议,该协议将在一定条件下为蔚来汽车带来总计70亿元的战略投资。根据蔚来汽车发布的年报,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蔚来汽车将必须寻求在国内首次公开募股,否则投资者有权要求蔚来汽车赎回其持有的股份。另外,如果蔚来汽车年销量连续两年低于2万辆,投资者也有权要求蔚来汽车回购其持有的股份。蔚来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毛利为11.419亿元(约合1.75亿美元),而2019年同期亏损2.538亿元。毛利率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8.9%升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17.2%。蔚来汽车在2020年交付了逾4.37万辆汽车,是2019年20,565辆的两倍多。

    据李斌介绍,合肥工厂每月产能为1万辆,但由于半导体和电池供应受限,工厂目前尚未达到峰值产能水平。合肥工厂目前已启动扩建。到2021年底,该工厂的单班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两班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在宣布与江淮汽车成立新合资企业之前,蔚来汽车决定减少其在与广汽集团和重庆长安汽车合资企业中的投资。今年2月,蔚来汽车持有广汽蔚来的股权,从最初的22.5%下降至4.4589%。其在长安蔚来持有的股份也从50%下降至4.6223%。




    大众启动“ACCELERATE战略”以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供应商

    2021年3月15日

    意义:日前,大众汽车启动“ACCELERATE战略”以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供应商。这家汽车制造商宣布将把软件集成到车辆中,并将数字化用户体验作为其核心竞争力。集成软件的车辆将使大众能够建立基于数据的全新业务模式,并为客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包。此外,大众还将扩大其零排放产品阵容,并在2030年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望:近年来,大众一直在追求数字化转型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公司于2019年宣布,将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投资190亿欧元;其中将投入40亿欧元用于数字化转型。大众已成立了一个名为Car.Software的新部门,旗下已拥有5,000多名“数字专家”,其目的是建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并投资建立自己的云计算中心。

    大众汽车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启动ACCELERATE战略以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供应商。这家汽车制造商宣布将把软件集成到车辆中,并将数字化用户体验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为了支持这一战略,大众组建了ID. Digital敏捷项目部门,每12周对旗下车型进行一次无线更新。大众的目标是在两年内推出一支拥有超过50万辆完全联网车辆的车队。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ätter表示:“我们正在加快步伐,在未来几年里,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大众。如今,借助ACCELERATE战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大众品牌的未来数字化进程!”集成软件的车辆将使大众能够建立基于数据的全新业务模式,并为客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包。这也将使大众获得额外收入。大众的ACCELERATE战略将有助于提高效率,大众汽车的目标是从2023年开始,营业利润率至少达到6%。此外,大众汽车计划在2023年之前将固定成本降低5%,将工厂生产率每年提高5%并节约7%的材料成本。

    加快电动汽车普及

    大众将扩大其零排放产品阵容,计划到2030年其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到其欧洲市场新车总销量的70%以上,高于此前35%的目标。大众预计,届时其在中国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上升至总销量的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每年将至少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该公司今年将推出三款电动汽车:最先推出的是四驱ID 4 GTX,随后是ID.5轿跑SUV,最后是在年底推出的、仅在中国上市的大尺寸SUV ID 6。大众还表示,该公司正在研发用于平板车的下一代高性能纯电驱动工具包“可扩展系统平台”,该平台将于2026年部署在大众的旗舰电动车项目Trinity上。

    Trinity概念将拓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大众此前透露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电动轿车,同时西亚特宣布对其西班牙巴塞罗那工作进行投资用于生产电动汽车。大众表示,Trinity拥有三层意思:一个全新研发的电动汽车平台;简化的供应结构以及在沃尔夫斯堡进行全面网联化的生产。该公司表示,这款新车将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数字化方面树立新的标准,甚至宣称其充电速度将与汽油车加油一样快。这款全新轿车预计还将提供L2级以上驾驶辅助系统,并在技术上为L4级做好准备。大众计划通过Trinity在其完全联网的车队中建立一个神经网络,所有车辆都将通过该网络不断交换数据。Brandstätter表示:“大众将迎来深刻的变革。我们不仅将致力于推动环境友好的电动出行,还将为用户带来迷人的数字化体验、全新商业模式以及自动驾驶。我们在过去几年间已经为此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我们将通过ACCELERATE战略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近年来,大众一直在追求数字化转型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公司于2019年宣布,将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投资190亿欧元;其中将投入40亿欧元用于数字化转型,公司在2017年还指出,预计到2025年移动出行领域将为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正鼓励汽车制造商推出电动汽车。据埃信华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250万辆,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220万辆,年增长率接近52%。

    大众已成立了一个名为Car.Software的新部门,旗下已拥有5,000多名“数字专家”,其目的是建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并投资建立自己的云计算中心。该部门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大众内部软件研发比例将从目前的10%提高至60%。最近,大众集团同意Car.Software与微软合作构建一个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这个基于云计算的协作平台将通过共享技术和数据,帮助大众加快在该领域的研发。




    沃尔沃汽车从2030年起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2021年3月10日

    意义:沃尔沃汽车日前宣布,从2030年起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确认,所有纯电动车型仅通过线上形式进行销售。

    展望:这一最新公告标志着沃尔沃汽车朝着扩大电气化产品阵容的目标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3月2日,沃尔沃公布其第二款纯电动车型,该车型将与XC40 Recharge共同生产。未来几年还将陆续有更多的车型推出。我们预计最早的将是新一代XC90,随后到2025年将陆续推出XC60、S60和V60。

    沃尔沃汽车宣布,从2030年起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致力于成为快速增长的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并打算“逐步淘汰其全球产品阵容中所有使用内燃发动机(ICE)的车型,其中也包括混动汽车”。公司继续补充道,其为2030年设定了宏伟的目标,这意味着“沃尔沃汽车电气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市场对其电动汽车的强劲需求以及对内燃车市场正在萎缩的坚定信念。”

    在声明中,沃尔沃首席技术官(CTO)Henrick Green表示:“从长期来看,内燃机汽车将没有未来……因此我们坚定地致力于成为一家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预计这一转变将在2030年实现。这不仅将使我们满足客户的期望,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一部分。”

    在另一份声明中,沃尔沃还宣布,为了配合其打造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的这一举措,作为全新商业战略的一部分,这些新车型将通过线上形式进行销售。该公司表示,除了扩大对线上销售渠道的投资外,还将“大幅降低产品复杂度”并拥有“透明和固定的定价模式”。这将有助于简化销售流程,减少在其volvocars.com网上商店购买电动汽车的步骤,而预配置则意味着车辆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订购并实现快速交货。

    沃尔沃补充称,线上销售将与沃尔沃分期购销售模式“Care by Volvo”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全面便利的服务,包括售后服务、保修、道路救援、保险和家用充电装置安装等项目。

    尽管其商业模式会发生变化,但沃尔沃计划与其零售伙伴合作,以建立更牢固的客户关系,其零售伙伴“仍将是客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负责如车辆售前、准备、交付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关键服务。”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Håkan Samuelsson表示:“为了取得不断成功,我们需要利润持续增长。因此,我们着眼于未来,积极投资纯电动汽车和线上销售业务,而不是投资正在萎缩的业务。我们全身心专注于成为快速增长的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最新公告标志着沃尔沃汽车朝着扩大电气化产品阵容的目标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该战略始于2017年年中,当时沃尔沃汽车透露,从2019年起,其所有新车型都将搭载电气化动力系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宣布计划到2025年其新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的占比将提高至50%。在此次发布的最新声明中,沃尔沃汽车表示未来将完全停止销售ICE车辆,包括混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

    沃尔沃表示,向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转型“是其宏伟气候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持续减少每辆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此外,立法支持以及高质量、便捷充电基础设施的迅速扩张,将加快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沃尔沃汽车的这一决策。事实上,一些市场已经计划在2030年前停止销售ICE轻型汽车,包括挪威、荷兰、爱尔兰、瑞典、丹麦和英国。英国在去年11月宣布,计划到2035年只能销售纯电动车。主要市场的政府也在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向纯电动汽车的转型,同时立法机构也在通过出台处罚措施以推动汽车制造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也鼓励了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

    考虑到沃尔沃汽车在2019年底才推出其首款纯电动汽车(XC40 Recharge),并且这款汽车直到2020年10月才正式投产,如果沃尔沃能够成功实现电气化战略中的这些里程碑,将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目前,该公司已积极投身于电气化动力系统技术和电机的研发,并开始建立电池供应关系。此外,沃尔沃汽车放弃传统动力系统技术也是其计划将这些领域的利益与吉利整合为一个独立业务板块所驱动的结果。




    几何汽车为几何C纯电动汽车推出电池租赁计划

    2021年3月10日

    吉利汽车旗下几何电动汽车(EV)品牌日前在中国推出了一项电池租赁计划。用户现在可以选择每月支付666元(约合103美元)的订阅费用来租赁几何C纯电动汽车(BEV)的电池组。以租赁期限三年为例,搭载53千瓦时电池组的几何C首付仅需31,140元。此外,吉利还允许客户租赁长距离续航版几何C搭载的70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长距离续航版几何C每月电池租赁费用为888元。几何C是一款跨界紧凑型纯电动多用途车(CUV)。搭载53千瓦时电池组的入门级几何C起价为12.98万元,而搭载70千瓦时的车型起价为16.28万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几何汽车表示,目前其电池租赁计划仅面向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零售客户。当租赁到期后,电池所有权将归客户所有,这意味着客户不必在整个汽车使用期间都从几何租赁电池。对于客户来说,这样做的优势是他们可以提前支付更少的费用,从车辆购置价格中扣除电池费用,而且在电池租赁计划下仍然可以为车身部分申请贷款。电池租赁计划是否有助于提升几何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将值得关注。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IO)也向购车者提供了类似的计划,过去几个月里,其电池租赁计划的接受率不断上升。2019年4月,吉利推出了几何A轿车,这是几何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随后几何于2020年8月推出几何C CUV。随着中国大幅削减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以及竞争对手品牌新车型的激增,2020年,两款几何车型的总销量仅为10,328辆。




    上海向公众开放5G自动驾驶汽车体验中心

    2021年3月9日

    中国上海市嘉定区打造的一个自动驾驶汽车(AV)体验中心日前正式向公众开放。公众可以通过上汽的手机应用预约,前往该中心乘坐上汽集团的电动SUV,体验基于5G的自动驾驶技术。据SHINE报道称,这个体验中心由上汽集团、上海国际汽车城、中国移动和华为共同发起打造。车辆的中控台能够自动显示交通信号灯的状态,并允许用户获取实时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18年3月,上海开通了首条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截止目前,上海已经向20家企业发放了119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这些企业的道路测试里程超过65万公里,累计测试时长达2.8万小时。2019年,上海向上汽、宝马和滴滴出行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这三家公司可以使用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载客(志愿者)和载物测试。近期,上海市在奉贤区新开设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中心,该中心将成为中国国内首个多场景测试区。




    日产汽车与苏州高铁新城合作部署智能移动出行方案

    2021年3月9日

    日前,日产汽车与苏州高铁新城合作部署智能移动出行方案。双方合作将包括发展智能网联网络和交通,以支持苏州智能交通发展计划。双方还计划测试面向未来商业化服务的自动驾驶汽车(AV)。日产高级副总裁Shohei Yamazaki表示:“日产汽车在车辆电动化、自动驾驶和其他丰富人们生活的前沿创新技术开发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非常期待与苏州市的合作,共同发展城市交通系统,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日产汽车一直致力于减少碳排放。该公司已在日本、英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众多自动驾驶出行测试。日产此前已经启动了Blue Switch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以解决日本国内灾难预防、能源管理、气候变化和人口减少等相关问题。通过发挥其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的优势,日产汽车旨在改进移动出行并打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社区。




    吉利、沃尔沃汽车将成立动力系统业务合资企业,并深化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

    2021年3月8日

    意义: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于2月24日宣布,双方已同意在一系列汽车核心业务领域深化合作,以发挥协同效应并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展望:与全面合并计划相比,这种联盟形式的安排将有助于两家公司无需进行重组就能利用彼此资源,以应对电动汽车和新技术带来的成本上升。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于2月24日宣布,双方已同意在一系列汽车核心业务领域深化合作,以发挥协同效应并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两家公司计划将各自动力系统业务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独立公司,预计将于今年投入运营。根据双方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这家新成立的动力系统公司将为双方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ICE、变速箱和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在电气化方面,两家公司旗下包括吉利、沃尔沃、极星和领克等品牌将共享全新的SEA和SPA2电动汽车架构。此外,双方将共同开发下一代模块化电动汽车(EV)架构,并应用于各自品牌以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组合。通过合作,两家公司还将共享并联合采购电池、电动机和联网解决方案。沃尔沃旗下的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公司Zenseact将负责为两家公司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另外,吉利和沃尔沃汽车还将利用沃尔沃汽车现有的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支持领克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扩张。沃尔沃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åkan Samuelsson表示:“在广泛评估了各种实现企业价值的方案后,我们双方达成共识,认为现在两家独立公司采取的合作模式是确保持续增长、同时在多领域实现技术协同效应的最佳方式。”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仍将保留各自现有的独立公司结构。双方合作将在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采用一个新的治理模式进行监督。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集团旗下两家领先公司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在对合并方案进行了一年多的谈判后,终于就下一步工作安排达成了实质性协议。不过,双方公司和股东似乎都希望公司继续在现有的合作架构下运营,同时寻求在电气化、自动驾驶和动力系统等领域展开合作。与全面合并计划相比,这种联盟形式的安排将有助于两家公司无需进行重组就能利用彼此资源,以应对电动汽车和新技术带来的成本上升。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过去几年一直在汽车平台开发方面进行合作。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联合为紧凑型车辆开发的CMA平台已成为吉利集团的关键车辆架构。自2017年基于该架构打造的首批车型沃尔沃XC40和领克01推出以来,目前基于CMA打造的车型已在六座装配工厂生产,其中包括三座位于中国宁波、台州路桥和张家口的工厂以及沃尔沃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工厂。我们预测,到2021年,基于CMA打造的汽车的全球产量将从2019年的302,647辆增长至超过53万辆。模块化平台使得领克品牌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加快了车型的发布速度。此外,吉利集团旗下入门级品牌吉利也于去年推出了基于CMA打造的车型。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吉利品牌的销量,并允许该品牌将其新车型定位于更高端的市场。受到了CMA平台成功推出的影响,双方计划进一步共享SEA和SPA 2电动汽车平台,此举有助于联合双方在电动汽车平台开发方面的力量,从而令两家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新成立的动力系统公司将有助于两家公司降低运营和研发成本。通过开始向业内其他公司提供技术,这将为新公司打开更广阔市场的新机遇,不过两家公司尚未披露有关成本节约目标的细节。2020年11月,吉利和戴姆勒宣布了一个关于共同开发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重大合作项目。吉利和沃尔沃新成立的动力系统公司一旦投入运营,应该能够加快与戴姆勒共同开发混合动力ICE动力系统的步伐,并进一步推动三家公司在高效动力系统领域的协同效应。




    现代全新名图在华上市销售

    2021年3月8日

    意义:自2013年以来,名图一直是现代汽车在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根据埃信华迈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13年至2019年期间名图的销量为732,661辆。

    展望:现代将全新一代名图的生产转移到了N1/N2平台,这一车辆架构与全新索纳塔相同。全新一代名图的内饰布局和外观造型也经过了重新设计,较高的售价也使其在现代产品阵容中拥有全新的定位。

    现代日前宣布全新名图轿车正式在华上市销售,并公布了正式售价。全新名图将包括传统汽油版和纯电动版两种车型。传统汽油车型搭载1.8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或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汽油版车型售价为13.38万元(约合2.07万美元)至16.88万元。纯电动版名图补贴后售价为17.8万元,并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的57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NEDC测试工况下,纯电动版名图的续航里程预计将达到520公里左右。不过,这款车型将只推出单电机版本。现代汽车表示,纯电动版名图搭载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4马力,峰值扭矩为310牛·米。

    全新名图是第二代车型,它的外观造型和内饰布局都采用了现代全球设计语言,包括一个较低的前进气格栅和一个全新的前大灯设计。该车车长4,780毫米,比紧凑型全新伊兰特长100毫米,比2019款名图长60毫米。全新名图的轴距与2019款名图相比没有变化,均为2,770毫米。在驾驶舱方面,该车搭载了一块将仪表板和中控面板相结合的横向数字显示屏。另外还减少了实体按钮的数量,以营造一个简洁利落的驾驶舱。此外,在1.5升车型中,传统档把被电动按钮换挡所取代。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名图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当时作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推出,主要面向中型轿车市场。自那以后,这款车一直是现代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根据埃信华迈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13年至2019年期间名图的销量为732,661辆。由于过去四年内名图车型始终未进行重大改款升级,因此在过去三年,名图的销量一直持续下降。经销商不得不对名图大幅降价销售,这种做法损害了现代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形象。2019款名图的零售价已降至10万元以下,而这通常被认为是国产经济型轿车的价位。现代将全新一代名图的生产转移到了N1/N2平台,这一车辆架构与全新索纳塔相同。全新名图的内饰和外观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其搭载的信息娱乐系统具有语音命令功能,可为驾驶员提供导航和音乐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功能升级以及较高的售价也有助于该车型在现代产品阵容中重新定位。

    在中国,现代正逐步加快新款车型的上市速度,以巩固其在D级市场的地位。在轿车市场,新一代索纳塔和伊兰特从去年年中开始上市销售。这两款车型都旨在吸引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这些全新车型预计将提振现代汽车2021年在华销量。预计现代品牌轿车今年在华销量将达到35.2万辆左右,较2020年同比增长13.7%。




    小鹏汽车将提供搭载LFP电池的电动车型

    2021年3月8日

    据报道,该公司计划在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交付搭载LFP电池的新车型

    据雅虎财经3月2日报道,小鹏汽车计划推出搭载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新款电动车型。该公司计划很快推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小鹏P7纯电动轿车,随后推出G3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据报道,该公司计划在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交付搭载LFP电池的新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据报道,搭载LFP电池的P7新车型预计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480公里。这一数字要低于目前P7各版本车型706公里的续航里程。搭载LFP电池G3 SUV版本预计续航里程为460公里(NEDC工况下)。新版本车型预计将大幅降低小鹏车型的价格,使其相对于与特斯拉的车型更具竞争力。特斯拉也在其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搭载了LFP电池的Model 3车型。小鹏汽车此前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了P7的镍钴锰酸锂(NCM)电池。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宁德时代计划在中国大陆新建一家新的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工厂。据报道,2020年特斯拉也与宁德时代签署了电池供应协议。




    2023年起上海停止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放免费新能源汽车牌照

    2021年3月2日

    上海市政府日前出台了该市新能源汽车(NEV)牌照发放的最新政策。自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通过上海市交通委组织的月度拍牌程序获得车牌的消费者,他们在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时将不再有资格获得免费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根据新政,购买纯电动汽车(BEV)的消费者仍可以获得一块免费专用牌照,前提是消费者个人名下在本市没有注册登记的纯电动汽车。自2023年1月1日起,该市将不再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放免费牌照。此外,增程电动汽车(REEV)也包括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内。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海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新政表明,该市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同时逐步取消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优惠政策。该政策提供了约两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购买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消费者如果符合一定条件,仍将获得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不过,考虑到免费车牌是包括购车补贴在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上海市决定2023年起停止为插电式混动汽车发放免费新能源汽车牌照,将会给此类车型的销售带来严重影响。在过去两年间,市场上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本田最近开始在中国销售其首款插电式混动汽车本田C-RV PHEV。此外,丰田计划今年与中国合资伙伴推出两款新的插电式混动版运动型多用途车,丰田RAV4 PHEV和Wildlander PHEV。




    北京发布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

    2021年3月2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首都北京市日前发布了一年一度最新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该报告涵盖了每家公司在北京市部署的自动驾驶汽车数量以及车辆在北京开展道路测试的里程数。2020年,北京共授权14家公司在指定区域的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87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超过221万公里的路测。其中,百度车队占测试车辆总数的75%,行驶里程近110万公里,位居榜首。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京在全市四个地区开放了超过200条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测试,总长度近700公里。2019年12月,北京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开展道路载人(志愿者)和载物测试。北京计划在2020年底前建成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长城汽车加大全球市场扩张,2021年开始在泰国销售

    2021年3月1日

    意义: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挑战,长城汽车今年仍在努力进军包括德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并扩大销售。

    展望:预计到2023年,长城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超过134万辆,高于2021年的118万辆。随着长城汽车在泰国开始生产和销售,预计到2022年,南亚将成为长城汽车在大中华区以外最大的销售市场。此外,长城汽车旗下车型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在印度上市销售,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南亚的影响力。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挑战,长城汽车今年仍在努力进军包括德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并扩大销售。长城汽车预计将在今年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其高端品牌WEY的最新车型。据中国媒体报道,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于今年9月在欧洲最大的车展上展示新一代WEY VV7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并兑现WEY品牌在该地区上市销售的承诺。这款车型将采用长城汽车最新的动力系统技术,并支持5G功能,将率先在德国市场,随后在欧洲其他几个市场上市。据中国媒体报道,未来用于出口的WEY品牌SUV也将在长城汽车与宝马的合资工厂(JV)生产。由长城汽车和宝马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有限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在中国投产。2019年,光束汽车张家港工厂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批准,可生产用于出口的乘用车。WEY VV5和VV7很可能是首批在该工厂生产并在欧洲销售的两款车型。截至发稿时,长城汽车尚未证实媒体报道的计划。

    在东盟市场,长城汽车于2月9日在泰国正式推出“长城汽车”品牌,标志着长城汽车正式进入泰国市场。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表示,将于2021年在泰国推出哈弗H6和欧拉好猫电动汽车(EV)。今年晚些时候,还将有哈弗品牌和欧拉品牌的另外两款新车加入。2021年至2023年期间,长城汽车计划将其在中国的产品阵容扩大至9款车型,其中包括内燃车和电动汽车。这些新车型将在长城罗勇工厂生产,该工厂是长城汽车去年向通用汽车收购而来。工厂经过升级改造,具备SUV和皮卡生产能力。长城汽车负责东盟地区的副总裁张佳明表示,罗勇工厂将作为长城汽车的生产基地,将向泰国和东盟其他市场供应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城汽车在欧洲的销售计划被迫推迟;然而,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期间依然在扩大海外市场销售方面实现了多个里程碑。根据财联社报道,长城汽车已经在为德国慕尼黑的首家WEY品牌德国体验中心开幕作准备,这表明自2017年WEY概念电动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以来,该品牌在德国上市计划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南亚,长城汽车(GWM)已与通用汽车(GM)就收购通用汽车罗勇工厂达成协议。罗勇工厂的交接工作已于去年11月完成。长城汽车表示,该工厂可满足包括内燃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生产需求,年产能可达8万辆。这家泰国工厂将于今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它将为长城汽车在该地区销售的车型提供支持,从而帮助其与上汽竞争,上汽此前已在泰国和印度生产名爵车型。

    预计到2023年,长城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超过134万辆,高于2021年的118万辆。随着长城汽车在泰国开始生产和销售,预计到2022年,南亚将成为长城汽车在大中华区以外最大的销售市场。此外,长城汽车旗下车型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在印度上市销售,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南亚的影响力。




    上汽集团与芯片制造商地平线合作开发智能汽车

    2021年3月1日

    上汽集团日前已与地平线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智能汽车相关技术。据《中国日报》报道,上汽集团将借助上汽乘用车这一平台,与汽车人工智能开发和智能汽车等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建立合作生态。地平线将为上汽乘用车新车型提供全系芯片。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地平线是中国领先的车规级微芯片制造商之一。该公司的芯片专门用于推动L2级和L3级自动化操作方案在电动汽车中的部署。本月早些时候,地平线获得了来自长城汽车的战略投资,两家公司还将合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车型开发人工智能(AI)芯片。当地媒体报道称,地平线还将为上汽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推出的电动汽车(EV)提供芯片。今年1月,地平线完成了4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Baillie Gifford、宁德时代和CloudAlpha Tech Fund。地平线C轮融资总额共计达9亿美元左右,超额完成了当初提出的7亿美元融资目标。



    通用汽车希望到2035年停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最新迹象表明,轻型汽油汽车的需求峰值已经过去

    2021年2月23日

    轻型汽车的燃油需求(汽油和柴油)在2019年达到峰值

    根据Jim Burkhard和埃信华迈原油市场服务新发布的一篇分析报告,通用汽车最近宣布,作为其实现碳中和这一更大目标的一部分,公司计划到2035年将停止销售汽油动力汽车。这是轻型汽车燃油需求已经达到峰值的一个显著标志。

    我们认为轻型汽车2019年对全球燃油需求(汽油和柴油)已经达到峰值,当时平均需求为2,910万桶/天。需求峰值主要是由于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电动汽车销量不断增加。

    “通用汽车的声明是道路交通系统迈向脱碳之路的一个显著标志。这表明,对于更严格汽车排放标准的接受度正日益提高,能源转型的步伐开始加快。在提到轻型汽车燃油需求时,最新迹象表明2019年将是历史高点。”——埃信华迈石油市场、出行和能源未来副总裁Jim Burkhard

    对石油市场而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将取代多少燃油需求。

    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曾预测,到2050年,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燃料电池)将占到所有新车销量的60-80%(根据我们的数据,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2.2%)。

    尽管如此,由于全球汽车数量庞大,以及车辆置换需要大量时间,因此石油在未来几年仍将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能源。

    2020年,全球轻型车辆中约有920万辆插电式电动汽车(PEV)。如果算上2万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些汽车取代的石油消耗量约为15万桶/天,不到全球石油消耗量的0.2%。如果算上电动公交车和两轮车,这些电动车取代的总石油消耗量为37万桶/天,仅占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的0.4%。

    “到2020年,道路运输电动化仅取代了约37万桶/天的石油需求,占全球石油消耗量的0.4%。但很明显,这个数字将不断上升。到2025年,取代的石油消耗量将多达150万桶/天。” ——埃信华迈石油市场、出行和能源未来副总裁Jim Burkhard

    在插电式电动汽车销售增长的带动下,电力取代石油的数量将继续上升。我们估计,到2025年,轻型插电式电动汽车将取代全球约90万至110万桶/天的石油需求。加上电动公交车和两轮车,道路运输中电力取代石油的数量将达到150万桶/天,相当于我们预测的2025年全球石油总需求的1.4%。

    电力取代石油的规模尽管仍然相对较小,但意义重大,因为以燃油为动力的轻型汽车是2000年至2029年石油总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电气化程度以及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将在全球石油需求稳定期和下降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场景预测中,我们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未来10-15年的某个时间点出现下降。

    “通用汽车的声明是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之路的最新动态。这进一步证明,虽然要摆脱石油作为主要交通运输燃料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条路是一条单行道,不能回头。”——埃信华迈出行和能源未来总监Fellipe Balieiro




    捷豹路虎发布“重塑未来”全新战略,捷豹到2025年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品牌

    2021年2月23日

    意义:

    捷豹路虎日前发布了全新战略“重塑未来”,该战略将专注于业务调整,使捷豹到2025年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品牌。

    展望:

    此次发布的全新战略计划自去年9月Thierry Bolloré出任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以来就备受期待。尽管业务重点将会转向,但考虑到汽车行业更广泛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立财务可持续业务的需要,捷豹路虎全新战略的前进方向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不过,关于其战略的有关问题仍待解答,预计将在下周召开的投资者日活动上找到答案。

    捷豹路虎日前宣布了其全新战略“重塑未来”,重点将对塔塔汽车旗下的高端和豪华汽车业务进行急需的重组。

    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Thierry Bolloré在公告中表示:“捷豹路虎是全球汽车行业中独一无二的品牌。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车型设计,也对客户未来豪华车需求有着独到的理解,另外还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资产以及纯正英伦血统。在技术和可持续性方面,我们在塔塔集团内部也与全球领先的参与者有着广泛合作。我们将借助当前这些优势来重塑未来的业务、品牌和客户体验。‘重塑未来’战略将有助我们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发挥品牌的独特性。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可以为世界带来更可持续、更积极的影响。”

    捷豹路虎表示,全新战略的核心是基于两个不同的平台架构支持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的发展,并赋予“两个品牌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同时均专注于电气化发展。

    路虎将继续围绕Range Rover、Discovery和Defender三个系列推出产品。捷豹路虎表示,该品牌将使用即将推出的纵向模块化架构(MLA),该架构在初期可支持电动化内燃机(ICE),随着未来产品阵容的发展,它还将支持纯电动(BEV)车型。路虎还将引入偏向于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模块架构(EMA),该架构也将支持先进的电动化内燃机车型。路虎表示,未来5年将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到2030年,所有车型都将推出纯电动版本。另外,到2030年该品牌约60%的车辆将配备“零尾气排放动力系统”。

    对于捷豹品牌,捷豹路虎表示将从根本上调整其战略:“到2025年前后,捷豹将迎来复兴,成为一个纯电动豪华品牌,拥有极具吸引力的设计语言与开创性的下一代技术。”捷豹路虎补充道,未来的捷豹车型将完全由基于品牌特有的纯电动汽车架构打造。另外,随着捷豹寻求实现其独特的潜力,原计划推出的XJ换代车型已不再是未来车型阵容的一部分,尽管捷豹路虎表示,其铭牌可能会被保留。

    除了纯电动动力系统外,捷豹路虎还准备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该公司表示,相关研发工作已在进行中,作为长期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原型车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英国进行路测。这项计划主要针对的是长距离行驶和具有越野性能的车型应用。

    捷豹路虎表示,其每年将投资约25亿英镑用以提升电动化技术以及研发“增强客户用车体验的网联服务和进一步优化车辆生态系统的数据技术”。

    捷豹路虎全新架构战略通过整合全球工厂现有的平台和车型数量实现精简,从而有助于推动“豪华汽车行业高效规模和质量兼具的新标准”。该公司表示,将“保留在英国本土市场和全球各地的生产和装配工厂”,英国索利赫尔工厂未来将负责捷豹路虎纯电动架构车型以及MLA路虎车型的生产。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报告




    受上周日本地震影响,丰田调整其在日汽车产量

    2021年2月23日

    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篇新闻稿,由于受上周日本地震影响,该公司计划调整其日本工厂的生产运营。丰田在日本国内15家工厂共有28条装配线,其中9家工厂的14条生产线将在2月17日至20日暂停生产。受停产影响的工厂包括高冈工厂、田原工厂、宫田工厂、岩手工厂、富士松工厂、吉原工厂、岐阜工厂和羽村工厂。受影响的车型包括丰田Harrier、Prius、RAV4、Prado和C-HR,以及雷克萨斯NX、UX和CT。丰田并未透露此次停产将导致多少产量损失。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周福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据媒体报道,虽然此次地震并未对丰田旗下工厂造成重大影响,但地震对部分供应商带来影响,从而导致零部件供应延迟。我们目前预计,此次停产将导致丰田公司2月份汽车产量损失约1.9万辆。




    汽车半导体短缺更新:近100万辆汽车生产延误

    2021年2月22日

    自2020年底以来,汽车行业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中断。随着该行业从2020年上半年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中逐渐复苏,但是这一复苏周期与消费电子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发生了冲突,去年晚些时候,消费电子行业本身也经历了强劲复苏,为假日季积累库存。

    因此,汽车制造商发现第一季度其使用半导体的系统供应受到的中断增加。我们并没有每家汽车制造商的准确情况,所以会存在额外风险,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对于日本汽车制造商我们掌握的情况较为全面。

    微控制器(MCU)从订购到交付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的交货时间通常需要12至16周。如今,半导体生产问题导致其交货时间几乎翻了一番,至少需要26周。我们预计交货时间延长的情况将在3月底左右达到最高点,不过到第三季度供应链仍将受到限制。在我们的产量影响评估中,我们仅考虑了第一季度的影响。

    然而,相对于芯片供应,我们的分析师根据目前已知因素预计,MCU芯片短缺危机可能在3月底达到高点。从4月份开始,我们预计MCU供应将会逐步改善,但仍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在第三季度,MCU的供应预计可以满足车企在当时的持续需求,但可能仍然无法弥补2021年上半年的需求损失。预计MCU供应在第四季度将能够满足车企持续需求的同时,开始弥补2021年上半年的需求损失。

    最终,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会受到MCU供应限制的影响,不过供应渠道中有更多库存的车企(例如规模较小的车企或一些使用分销商来持有库存的日系车企)在库存消耗之前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由于这种情况,集成电路(IC)供应商将需要重新考虑与晶圆代工厂的合作,通过多元化合作关系来增加代工厂供应商,或使用相同的供应商,但扩大IC生产地区的分布。

    此外,芯片制造商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让更多芯片加工业务回归企业内部,但为了减少资本支出,我们并不认为会完全扭转目前业内盛行的“轻晶圆厂”战略。特别是在先进工艺节点方面,仍将继续依赖于台积电(TSMC)和联华电子(UMC)。

    目前形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跟踪这些事态发展的影响,并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生产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目前业内对于半导体供应短缺的持续时间看法不同,一些人认为短缺情况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改善,部分供应中断程度较轻的零部件甚至有可能在本季度恢复。

    总体而言,第一季度全球面临生产推迟的轻型汽车数量已上升至近100万辆。在现阶段,我们仍然预计大部分产量可以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恢复,因此我们预计当前供应短缺更多的是一个季节性影响,第一季度下降的产量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弥补回来,而不会导致2021年绝对产量减少。然而,考虑到生产推迟数量接近100万辆以及工厂选择生产高需求产品等因素,要在年内完全抵消因供应短缺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能会变得更具挑战性。

    尽管目前短缺情况的影响预计主要局限于2021年,但某些领域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欧盟和美国拜登政府都在考虑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提高本地化生产水平来减少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

    “在现阶段,虽然我们预计第一季度将有100万辆汽车推迟生产,但我们预计汽车生产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复苏,目前来看,全年生产8,460万辆汽车的风险很小。不过我们仍将持续关注,目前形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埃信华迈全球轻型汽车生产执行董事Mark Fulthorpe

    “情况在好转之前还会变得更糟。短期内能做的就是调整晶圆代工厂的订单优先顺序,生产更多的车用MCU,而不是生产面向其他行业的产品。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需要把供应保障与成本节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推动供应链更加多样化。但是随着工艺节点更加先进,汽车行业更容易受到代工厂选择有限的影响。”——埃信华迈首席高级分析师Phil Amsrud




    亚洲芯片制造商纷纷扩大产能,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半导体短缺

    2021年2月22日

    中芯国际表示,由于设备采购的交货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产能


    来源:Getty Images/ Morsa Images

    据路透社2月8日报道,亚洲芯片制造商正在努力扩大产能,以满足全球半导体需求,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半导体需求。不过这些公司也表示,供应缺口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填补。中芯国际表示,由于设备采购的交货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产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1月,台积电(TSMC)表示,如果能够进一步增加产能,将优先生产汽车半导体。据报道,台积电已向台湾经济部表示,将优化生产流程,并考虑专注于汽车半导体的生产。此前有报道称,德国敦促台湾制造商帮助缓解目前困扰汽车行业的半导体短缺问题。

    半导体供应短缺已导致多数汽车制造商大幅削减其汽车产量。报道称,供应短缺问题至少会持续至2021财年第三季度。包括丰田、福特、斯巴鲁、奥迪、大众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均削减了产量。




    上汽通用五菱小型电动汽车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2020年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2021年2月10日

    意义:

    随着宏光Mini EV在电动汽车市场迅速走红,许多汽车制造商(主要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纷纷在A级市场上推出各自的迷你车型。长城汽车欧拉品牌R1、上汽荣威品牌科莱威、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的E300,都是最近推出的畅销车型。

    展望:

    2020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的产量同比增长9.4%,至99.1万辆。对迷你车型需求的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量扩张

    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和五菱汽车在华成立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于近日宣布,截至1月29日,上汽通用五菱微型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宣布,2020年共销售25,914辆电动汽车,同比下降83%。

    上汽通用五菱微型电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称为全球小型电动车)的总销量包括了五菱宏光Mini EV、宝骏E300、宝骏E200和宝骏E100。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GSEV产品线的总销量达到174,005辆。虽然上汽通用五菱没有公布具体车型的销售数据。不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小型双门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一直是中国市场A级电动汽车领导者,2020年共销售127,651辆。考虑到这款车型去年7月才上市销售,平均每月销量超过2万辆体现出了该车型在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宣布去年电动汽车销量为25,914辆,与2019年销量150,601辆相比下降83%。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2020年净亏损达65亿元人民币(约合10.1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净利润为9,200万元人民币。政府电动汽车补贴退坡、车队和公共部门电动汽车需求下滑、新车型研发(R&D)支出增加都是导致该公司财务业绩恶化的原因。2020年10月,北汽Alpha-T上市销售,这是其高端电动汽车品牌Arcfox推出的首款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Alpha-T在华销量仅为1,605辆,其中12月份销量为422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宏光Mini EV在电动汽车市场迅速走红,许多汽车制造商(主要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纷纷在A级市场上推出各自的车型。长城汽车欧拉品牌R1、上汽荣威品牌科莱威、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的E300,都是最近推出的畅销车型。对特斯拉Model 3和五菱宏光Mini EV等新款电动车型需求激增,也反映出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北汽集团等汽车制造商过去在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如今它们的市场份额正被拥有畅销产品的其他制造商所占据。2020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的产量同比增长9.4%,至99.1万辆。对迷你车型需求的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量扩张。

    根据埃信华迈1月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预测,今年纯电动乘用车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74万辆,随后在2022年增加到235万辆,在2023年增加到312万辆。我们预计到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细分市场仍将是D级车。宏光Mini EV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汽车制造商进军A级电动汽车市场。不过,我们预计这一细分市场并不会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因为购买这类汽车的消费者往往对价格高度敏感,并且缺乏品牌忠诚度。预计到2023年,D级中型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45%左右,C级紧凑型电动汽车和A级微型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26%和13%左右。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A级车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到2025年将下降至10.5%。




    大众将自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并希望直接购买芯片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2021年2月8日

    意义:

    大众集团旗下高端品牌奥迪负责人Markus Duesmann表示,该公司计划自主研发大部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但不排除其他公司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在考虑自主采购半导体。

    展望:

    虽然大众很明智地没有排除与科技公司或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的可能性,但为了保留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大众将寻求自主研发大部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据《欧洲汽车新闻》(ANE)报道,大众集团计划在内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软件。虽然大众并不排除在某些领域与外部公司合作,不过该公司显然希望自行开发大部分软件。大众高端汽车品牌奥迪负责人Markus Duesman表示:“未来大部分软件将由我们独立研发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将把Waymo作为软件开发的对标企业。Duesmann还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有能力在软件开发方面设定新的标准,并对其他公司的加入持开放态度。Duesmann补充道:“由于我们的企业规模足够大,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想与自己合作。”

    大众还在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目前汽车芯片和半导体短缺的问题,计划通过直接采购,而不是通过现有供应商采购。路透社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众高管的话称,“我们正在考虑建立直接的合同关系,”这位高管补充道,“鉴于半导体对当今汽车的重要性,汽车行业将不得不做出反应。”由于半导体供应短缺,全球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处理主要的供应链和生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半导体制造商重新调整生产,并将供应重点转向笔记本电脑等在新冠疫情期间需求实际增长的产品,而非需求下降的汽车领域。由于汽车需求复苏速度快于预期,令汽车制造商和芯片供应商措手不及。大众于12月初最先宣布其半导体供应出现问题,随后全球其他制造商在今年年初也纷纷遭遇芯片短缺情况。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在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软件方面选择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因为全球其他汽车制造商都纷纷与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研发成本。大众此前新成立了一个名为Car.Software的新部门,该部门拥有5,000多名数字化专家,计划打造自有的操作系统,并投资建设自己的云计算中心。该部门的目标是到2025年,大众自主研发的软件比例将从目前的10%提高至60%。最近,Car.Software从海拉公司收购了前置摄像头软件业务,以提升其研发能力、专业知识以及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硬件。

    直接采购半导体的想法意味着大众将把博世和大陆等供应商排除在零部件供应链之外。

    据报道,大众汽车已经与博世、大陆进行讨论,因这两家公司无法解决当前短缺问题以及供应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大众考虑提出索赔要求。大众预计,芯片供应在第一季度仍将吃紧,不过在第二季度将逐步恢复。大众的目标是在今年下半年采取措施弥补此前的生产损失。其中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汽车制造商增加更多的半导体库存。不过这个解决方案与现代化汽车生产线通常采用准时制(JIT)生产相违背,但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相比,半导体和芯片的体积相对较小,也不会占用太多库存空间,将有助于解决方案的实施。受疫情影响,大众集团2020年轻型汽车产量仅为867万辆,2021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002万辆。我们未来将全面评估大众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因半导体短缺而造成的全球生产中断。




    美国总统计划在联邦政府车队中采用更多电动汽车

    2021年2月5日

    意义:

    美国总统乔·拜登日前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联邦政府采购行为实施更严格的《美国制造法案》规定,并修改豁免程序,提高透明度。拜登表示,他希望看到所有政府车队都由零排放车辆和电动汽车取代。

    展望:

    虽然这项行政命令制定了政策和方向,并可能对联邦政府层面的采购决策产生影响,但它并没有详细明确新的豁免要求。拜登也没有为政府车队转向电动汽车设定任何具体的时间表。快速更换电动汽车面临的一个障碍是,当前联邦政府车队中的部分车型组合还没有成熟的电动车型来替换。

    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1月26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机构加大力度,以增加对美国制造产品的采购。这项行政命令体现了拜登政府的政策,即联邦财政援助奖励和采购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美国生产的商品、产品和材料以及服务”。该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机构审查行动;考虑暂停、修改、撤销不符合政策的机构行为;并提出执行该政策所需的任何改变。另外,该行政命令还制定了更新“购买美国货”政策豁免申请的程序,包括在管理及预算办公室(OMB)编制下建立“美国制造办公室”。该命令还要求提高相关豁免申请的透明度,包括创建一个公共网站来发布所有的豁免请求。拜登在讲话中表示,这是为了确保如果美国供应商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它就应该知道豁免要求并提出建议。命令还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是出于成本优势给予豁免,那么该机构应评估成本优势是否是因为原料采用了倾销钢铁或相关制成品导致的。拜登还做了一些其他努力来支持之前的《美国制造法案》,并撤销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布的一些与基础设施和美国邮政服务有关的行政命令,以及那些放松采购限制和使豁免更容易获得的行政命令。

    虽然该行政命令并没有规定联邦政府采购电动汽车的目标。不过在一份宣布该行政命令的声明中,拜登谈到了关于电动汽车的政策。拜登在声明中表示:“联邦政府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车队,我们将使用由美国工人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清洁电动汽车来取代这些车辆,这将在清洁能源以及零排放汽车领域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总的来看,这将是自二战以来在采购、基础设施和研发方面最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动员。”拜登还表示,他将堵住现有“购买美国货”相关条款的漏洞;他补充道,目前关于联邦政府采购的汽车至少需要50%的零部件在美国本土制造的要求过低,并指出目前的衡量方式并不能正确评估影响。他的目标是改变衡量方式以体现各零部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应该“以在美国创造和/或支持了多少就业岗位等指标来衡量”。虽然拜登说50%的要求过低,但在他发言以及公布的行政命令中均未提出明确的新要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这项行政命令制定了政策和方向,并可能对联邦政府层面的采购决策产生影响,但它并没有详细明确新的豁免要求,也没有指出给予豁免的规则会发生如何变化。拜登也没有为政府车队转向电动汽车设定任何具体的时间表。快速更换电动汽车面临的一个障碍是,当前联邦政府车队中的部分车型组合还没有成熟的电动车型来替换。

    2015年,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到2025年,联邦车队中至少有50%为零排放汽车。根据2019年联邦车队报告,截至2019年底,联邦政府仅拥有3,215辆电动汽车、1,260辆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25,738辆汽油混动汽车,表明2015年奥巴马签署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没有任何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成熟的电动车型来达到行政命令提出的要求,目前这仍然是一个问题。随着电动汽车以不同价位进入更多细分市场,这一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但进展不会很快。在政府报告中,当前约有38%的政府乘用车是轻型或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初创企业新特汽车与中国重汽就DEV系列电动汽车量产达成合作

    2021年2月3日

    1月20日,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新特汽车与中国卡车制造商中国重汽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以加快新特汽车DEV系列车型的推出。新特汽车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推出其DEV系列的新款电动汽车。这款车型将由中国重汽负责生产,预计将是一款微型或超小型车。两家公司表示,双方还将推出面向网约车市场的电动汽车,不过并未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特汽车于2018年与中国一汽集团合作推出了首款电动汽车DEV1。这是一款面向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的超小型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2020年,DEV1在国内的销量不到200辆,相比之下2019年销量约为1,900辆。此次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将有助于新特汽车调整其产品战略,特别是在当下市场对微型电动汽车需求开始增长的关键时刻。在中国,五菱宏光Mini电动汽车、宝骏E100和宝骏E200均入选了去年A级细分市场最畅销电动车型的前五名。新兴品牌在A级细分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为相较于大众市场的购车者而言,购买这类车型的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




    力帆科技推出重组后首款电动汽车

    2021年2月3日

    前身为力帆实业(集团)的力帆科技日前推出了其首款车型。这款纯电动车型搭载了力帆的全新标识设计,并基于吉利纯电动多用途车(MPV)枫叶V80打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于2020年8月开始其重组进程。长期以来,由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较低以及财务表现不佳,这家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一直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为了帮助力帆继续运营,重庆国资背景的两江股权投资基金和吉利联手参与了力帆的重整。新公司目前更名为力帆科技,将依托于吉利集团推进其业务转型。力帆科技还将把重点瞄准发展换电型电动汽车(EV),第一步就是推出枫叶80V的换标产品。新车型以及换电技术都将由吉利提供。吉利在去年表示,计划于2021年在重庆建成100座换电站,到2023年将进一步扩大换电站网络至200座。




    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回顾

    2021年2月4日

    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后疫情“时期强劲复苏,智能化成为市场的新兴竞争亮点

    中国的汽车智能化发展在经历过早期探索和快速推广阶段之后,随着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品牌迅速强占市场,与传统车企维持长期竞争态势,传统车企开始加入智能化竞争,开始发力,纷纷改进自身车型设计和车机系统架构,推出全新的智能化车型。在2020年,科技巨头如百度、腾讯、阿里和华为也纷纷升级自身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纷纷扩大与车企的合作版图。预计,更多搭载智能化功能的车型将在未来三年内大量上市

    2020年的汽车市场在经历上半年的疫情冲击后,下半年迎来了强劲复苏。其中豪华车市场带动了整体汽车市场增长,很多品牌都在下半年集中发力,推出兼具性能和科技感的纯电动车型,如奔驰EQC,大众ID.4, 保时捷Taycan等。新兴的车辆功能,如多模态交互,智能导航,车辆辅助驾驶,手机控制等均成为今年新上市车型的亮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化的车机体验带来了全新的用车体验,因此在新车选购时,车机智能化成为了新兴的购车参考因素,促使车企重视车机智能化的发展

    数据来源:S&P Global,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

    国家层面发布汽车智能化相关战略和指导性文件,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和相关技术发展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其中汽车智能化相关的信息网络建设、智能交通和智能能源建设,以及相关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被包含在内,为整个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同时,在2020年,国家也提出“智能汽车发展战略”, 目标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督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能够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2020年11月,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正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这是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之后,又一份定调未来15年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文件。这份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国家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目标,其中L2+L3级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份额在2025年超过50%,并且L4级及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通过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和发展规划,为中国市场整体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吸引科技公司和地方政府助力,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受到整体的利好因素,预计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科技公司和造车新势力在2020年纷纷对相关车载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升级迭代

    在L4级及以上技术商业化尚需时日的时候,为了顺应短时间L2.5-L3级量产车型的需求,百度在2020年12月的Apollo生态大会,发布了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即领航辅助驾驶系统。ANP基于目前国内唯一的L4级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Apollo Lite,是L4自动驾驶技术降维释放到辅助驾驶领域的产品。

    ANP不仅可以用于高速场景和城市环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复杂路况。从AVP到ANP,从泊车域到行车域,Apollo智驾产品实现了面向城市复杂道路的全场景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在2020年的一系列更新中,特斯拉已经实现了无需确认即可自动通过绿灯路口的升级版“交通车和停车标志控制功能”,以及超车后维持在超车道行驶,并且2020年7月,马斯克宣布将对AutoPilot自动驾驶进行重新开发,在感知方面完全基于“3D”标注

    小鹏P7所搭载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的解决方案采用总共14个摄像头(10个自动驾驶高感知摄像头,4个自动驾驶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作感知,计算平台采用英伟达Xavier,算力为30TOPS。同时,XPILOT 3还配备高精地图,精度可达到分米级,高精度定位模块的全局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从实际搭载量来看,凭借在车联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广泛的合作车型,小度车载在2020年取得了超过100万辆的实际新车搭载量,成为第三方跨品牌车联服务的领先服务商。

    (数据来源:上险数据, S&P Global研究分析,根据车企车联服务品牌合作情况)

    同时,随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汽车智能化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要素,伴随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够加速实现区域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科技化水平提升。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报告




    半导体供应问题:轻型汽车生产跟踪

    2021年2月3日

    自2020年底以来,有报道称汽车行业的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中断。供应链压力逐步增大的原因是:汽车制造业从2020年上半年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中逐渐复苏,但是这一复苏周期与消费电子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发生了冲突,一方面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强劲复苏,另一方面是年末为了迎接节日季节而加大了库存积累。


    半导体
    示意图/Dario Lo Presti

    由于这些供应压力,轻型汽车制造商发现今年第一季度使用半导体的系统供应中断情况日益严重。目前对于半导体供应短缺的持续时间有不同的估计,有观点认为短缺情况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改善,部分供应中断程度较低的零部件甚至可能在当前季度恢复供应。

    以下是埃信华迈截至2021年1月22日当周数据的分析。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进一步细节可以在跟踪报告中查看。我们在获取更多信息后,将会对这一非常易变的形势提供更多更新。

    欧洲

    • 戴姆勒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在德国拉施塔特工厂引入短时工作制生产所有基于MFA架构的车型(除梅赛德斯EQA外)。此外,德国不来梅工厂将从2月第一周开始引入停产日。
    • 福特将在1月18日至2月22日期间关闭其德国萨尔路易工厂,而西班牙瓦伦西亚工厂第一季度将停产四周时间。
    • 本田在1月18日至21日期间关闭其英国斯文顿工厂。
    • 日产在1月21日至25日期间削减其英国桑德兰工厂一条生产线上的两个班次。
    • 大众集团位于欧洲的工厂第一季度将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大众Golf车型的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工厂在1月4日至18日期间关停,同时1月份将有两条生产线停产4天。在德国其他地方,埃姆登工厂将在1月份关闭10天,1月份奥迪A4和A5在内尔卡苏姆工厂的生产将暂停两周,1月21日至29日期间在因戈尔施塔特工厂将停产。波兰波兹南工厂的轻型商用车(LCV)产量将受到影响,而捷克姆拉达·博雷斯拉夫(Mlada Boleslav)工厂和科瓦斯尼工厂停产将会对斯柯达的产量带来影响。此外,西班牙马托雷利工厂在第一季度将基于MQB车型的生产班次从三班减少到了两班。
    • Stellantis据称在1月和2月期间,其前身标致雪铁龙集团纯电动车型的供应将受到影响,不过预计将在第一季度末弥补这些产量损失。

    欢迎添加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获取完整文章




    中国将放宽对汽车代工生产的限制

    2021年2月2日

    意义:

    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对汽车代工生产的监管限制,以鼓励没有生产许可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展望:

    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将受益于这一举措,因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将鼓励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该领域。

    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对汽车代工生产的监管限制,以鼓励没有生产许可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在此之前,去年5月26日,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部长的苗圩发表声明称,将放宽对新能源汽车(NEV)代工生产的限制。苗部长表示,工信部将“有序(放宽)对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的限制”。

    2018年,工信部批准传统汽车制造商与初创企业开展合作,条件是后者需要具备汽车设计和开发能力。除了新建生产制造工厂需要巨额投资外,汽车初创企业往往缺乏在国内开展汽车生产的许可。苗圩的言论重申了中国监管部门对汽车代工生产的支持,消除了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吸引新投资者进入迅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在过去四年里,国内多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生产合作关系,并推出了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蔚来汽车在2018年与江淮汽车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江淮汽车量产其首款车型ES8。两家公司已经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合新建了一座制造工厂。江淮蔚来工厂负责生产蔚来ES8、ES6和EC6三款车型。根据爱卡汽车网的一篇报道,两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准备在合肥再新建一座工厂。新建的制造工厂将有助于蔚来汽车满足市场对其当前和未来推出车型不断增长的需求。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蔚来汽车现有合肥工厂的单月产能已达到5,`000辆。蔚来的第四款车型ET7纯电动轿车将与江淮汽车在安徽工厂合作生产。

    与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的合作相比,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的合作更像是小鹏汽车的临时解决方案。自2018年以来,小鹏汽车一直与海马汽车合作生产G3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G3可能是小鹏汽车在海马工厂生产的唯一一款车型。2020年,小鹏汽车开始在其广东肇庆工厂生产P7纯电动轿车。这家初创公司可能会将其未来车型的生产任务分配给肇庆工厂,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监管部门对汽车制造商和初创公司之间的代工生产协议持开放态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将受益于这一举措,因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将鼓励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该领域。过去几个月,有多家传统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公司就电动汽车代工生产达成了协议。由于代工生产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率,因此参与代工生产的企业更容易被这种合作关系带来的巨大商机所吸引。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本月早些时候与科技巨头百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在国内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根据合作协议,百度将提供其先进的车联网联技术,同时合资企业旗下新车型将由吉利的制造工厂负责生产。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吉利在与百度合作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代工厂的角色。在此次合作中,吉利还将发挥其SEA电动汽车架构、供应链资源和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吉利作为一家销量领先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其与百度的合作基于双重考虑:不仅有助于吉利扩大基于SEA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的产量,同时还将在车辆自动化、软件开发和数字座舱技术等方面积累宝贵经验。




    中国工信部敦促电动汽车制造商提升电动汽车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

    2021年2月2日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MIIT)日前已敦促国内电动汽车(EV)制造商解决消费者投诉的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缩水问题。据工信部发言人黄利斌表示,工信部最近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推动解决这一问题,并呼吁汽车制造商及其电池供应商共同努力,提高电动汽车电池在寒冷天气条件下的性能。工信部还要求电动汽车制造商对消费者冬季驾车加强指导,并表示监管部门下一步将加快推出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工信部发表此番回应之前,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续航里程大幅下降的投诉激增。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的问题影响了市场上大量的电动车型,不过有些车型受到的影响较小。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在低温环境下缩短,引起了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实用性的怀疑,因为这意味着司机需要比平时更频繁地为电池充电。如果不通过技术攻关和明确技术标准对该问题加以妥善解决,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在中国北方城市的推广,在北方冬季气温可能会降至零下15℃以下。




    Stellantis预计规模效益将支持品牌稳定,并将投资研发新技术

    2021年1月27日

    意义: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在1月19日举行了公司合并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并针对新公司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此外,他还宣布了第一批高管的人事任命。

    展望:

    Stellantis已经成立,下一步公司必须开始着手进行整合工作,并充分利用新公司的规模效应。下一步工作包括制定战略使Stellantis及其品牌实现盈利和销售目标;在将前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员工以及品牌整合之后,这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困难。两家公司合并的全部成果还需要5至10年时间才能显现,正如Tavares指出的那样,外部因素可能会再次改变计划。

    Stellantis是由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而成的新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1月19日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表示新公司拥有的规模优势将有助于避免工人失业和工厂关闭。Tavares表示新公司的规模效应将大幅度提高采购和研发效率。Tavares预计,这意味着公司将为旗下所有品牌推出价格合理的产品组合。Tavares在发言中强调,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将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Tavares指出,如果将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2019年以来的财务业绩汇总,调整后的营业利润可达120亿欧元,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7%,汽车业务的自由现金流超过50亿欧元。Tavares还强调了两家公司在全球业务上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不过他也承认,到目前为止,两家公司在中国都未取得成功,这是Stellantis需要解决和改进的一个方面。

    Stellantis预计每年协同效应将稳定在50亿欧元;该公司预计,其中40%来自与产品相关的协同效应,35%来自采购,25%来自销售、一般管理(SGA)和其他职能。最大的机会在于产品,不仅是因为产品成本最高,同时还因为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最大。Tavares希望看到车辆平台、模块和系统的融合;整合对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和其他技术的投资;以及提高生产制造及工具使用效率。Tavares表示,就采购而言,更大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价格一致性,并可开拓新的供应商。尽管Stellantis将继续保持工作岗位,但过去的合并表明,一般管理部门将会出现一些人力资源冗余,因为两家公司销售和营销、信息技术、物流、供应链、质量以及售后职能整合后将会减少对员工的需求。不过,Tavares提出的愿景表明,相对于成本节约,裁员并非是优先考虑的选择。Stellantis预计将花费约40亿欧元以达到稳定状态的协同效应,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将达到80%的稳定状态协同效应。

    Stellantis将采用一个矩阵组织结构,由九大管理委员会组成,分别是商业审查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全球项目委员会、工业委员会、拨款委员会、地区委员会、品牌审查委员会、品牌委员会和造型审查委员会。Stellantis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削减品牌上,而是将其品牌视为能够覆盖关键细分市场的强大资产。Tavares强调,成本降低加上专注的品牌愿景,将使Stellantis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出价格合适,并且能带来盈利的汽车。部分品牌尚没有开发最新产品以参与当前市场竞争,这意味着随着Stellantis的成立,陷入困境的品牌将能够创建一个更强大的产品组合,同时原本强势的品牌将带来愈加丰厚的利润。

    正如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Stellantis也将投资研发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在电气化方面,Stellantis基于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的工程技术,将拥有全球新能源和专用电气化平台。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Stellantis将围绕专有技术和战略伙伴关系展开工作,并将重点放在与Waymo的合作关系上,Waymo此前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作,在美国试运营克莱斯勒Pacifica小型货车自动驾驶车队。Stellantis表示,到2021年底将推出39款电动汽车,到2025年底,公司新推出的每款全球车型都将包括电动版本。

    欢迎加入VIP群,阅读完整文章




    Stellantis:规模创造机会

    2021年1月25日

    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于2019年10月宣布了合并计划,并在1月16日正式完成合并。双方合并后将成立一家名为Stellantis的新公司,公司股票将在米兰、巴黎和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新公司未来面临的一些机遇和挑战。埃信华迈首席分析师Stephanie Brinley和Ian Fletcher根据两家公司之前已经宣布以及预期开展的行动共同撰写了本报告。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Stellantis是由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后新成立的汽车制造商,这家新公司的定位是成为未来可持续移动出行时代的全球领军者。以2019年数据来看,新组建的Stellantis将成为一家产销量均超过800万辆的汽车制造商。新公司拥有40万名员工,将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从全球来看,根据2019年数据(我们拥有的最新全球实际数据),Stellantis目前仅落后于大众、丰田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合并前,菲亚特克莱斯勒是全球第八大汽车制造商,而标致雪铁龙集团则是第九大汽车制造商。虽然Stellantis旗下有多个品牌推出了电气化及电动车型,但要追赶其他在可持续出行领域地位更稳固的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各家汽车制造商向电气化平台,更确切地说,向电动汽车的转变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在投入研发资源和时间后,Stellantis将有能力提升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品牌稳定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在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合并后,Stellantis目前拥有14个汽车品牌。虽然目前为止没有工厂被关闭,但是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在过去已经表示有意愿放弃那些不盈利的产品,并且Stellantis拥有的产能也已经超过其当前需求。然而,通过扩大采购规模与提高购买力来实现预期的成本削减目标,可能并不意味着简单放弃陷入困境的品牌或产品——相反,由于采购机会和规模效应的扩大,一些品牌的产品组合与当前相比可能会有所扩大。即便如此,在新公司成立后,有些产品和品牌仍可能会面临风险。随着Stellantis不断发展,风险水平将变得更加清晰。

    尽管大众汽车取得的成功意味着管理旗下众多品牌并非是不可能实现的,但Stellantis要管理旗下如此多的汽车品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对Stellantis有利的一方面是,许多品牌是面向特定地区销售,无需在所有市场展开竞争。另一个有利的方面是,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员工在过去由多家企业共同所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为其关键品牌保持清晰的产品DNA。旗下多品牌混合也意味着Stellantis的产品组合能够覆盖几乎每一个汽车细分市场,从而创造机会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到2025年,合并后公司的产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根据我们2020年12月的产销量预测,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的总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到2025年,销量将增至825万辆。这一销售规模有助于Stellantis实现其目标,并使其能够在许多汽车工业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这一规模不仅有潜力使Stellantis赶上目前在某些领域领先的其他汽车制造商,而且还能够提供创新潜力帮助Stellantis摆脱未来5年行业面临的问题。

    欢迎加入VIP群,阅读完整文章




    长城汽车通过新车型重塑品牌形象

    2021年1月25日

    意义: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但长城汽车在2020年仍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由于市场对哈弗H6和炮皮卡等新车型的强劲需求,长城汽车2020年销量同比增长5%,超过111万辆。111万辆的销售成绩也超过了其102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

    展望:

    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启动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产品改革,并将在2021年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今年1月15日,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在WEY品牌下推出了另一款新车型,目前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进行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产品改革。全新车型“摩卡”是一款全尺寸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款车的推出也为WEY品牌系列车型增添了一款新的旗舰车型。

    新车车长为4,875毫米,大于WEY VV7 SUV,轴距为2,915毫米,与VV7相比缩短了35毫米。作为长城“咖啡智能”架构的最新车型,新车型将与哈弗H6 SUV一样,搭载长城汽车最新的GW4N20 2.0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由长城汽车研发的这款2.0升发动机的热效率据称可达38%以上。目前,长城汽车尚未公布摩卡SUV的全部规格。不过,这款新车型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包括5G技术、V2X通信以及基于激光雷达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通芯片打造。对于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客户,摩卡也将提供插电混动版车型。

    WEY品牌此前刚刚推出了一款全新车型“坦克300 SUV”,预计在2021年将推出VV5和VV7的改款车型。根据这家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规划,在坦克300之后还将推出一款尺寸更大的车型,可能被命名为坦克600。改款产品阵容将使长城汽车重新提振WEY品牌的销量,并赋予其更鲜明的品牌特色以便与哈弗品牌相区分。WEY品牌的VV系列更侧重于城市SUV,而坦克系列具有更出众的越野能力,能够吸引热爱硬派越野的消费者。

    从长城炮皮卡和第三代哈弗H6发布后,长城汽车在过去12个月里通过推出搭载其最新技术的新车型,进一步升级了产品组合。通过推出这些新车型,长城汽车打算重塑其品牌形象,从过去的廉价汽车制造商转型成为专注于生产SUV和皮卡的领先多用途车制造商。炮皮卡于2020年年中开始销售,在推动长城汽车销量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提振了私家车车主对这类车型的需求。炮皮卡还有助于提高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澳大利亚皮卡市场过去一直由日本和美国品牌主导。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但长城汽车在2020年仍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由于市场对哈弗H6和炮皮卡等新车型的强劲需求,长城汽车2020年销量同比增长5%,超过111万辆。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启动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产品改革,并将在2021年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WEY品牌未来将有两条针对完全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线。例如摩卡等WEY品牌的新车型,不仅拥有现代时尚的外观和精致的内饰设计,同时还将搭载包括数字驾驶舱、驾驶辅助技术和结合人工智能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汽车技术。相比之下,坦克300 SUV等车型扩大了长城汽车旗下SUV的产品阵容,以吸引寻求出色越野性能和强劲动力性能的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城汽车通过欧拉品牌已经推出了多款微型和紧凑型电动汽车。不过,这些车型面向的仍然是低端市场。高端品牌WEY可能将于2022年开始在欧洲市场销售。在欧洲市场推出的车型将配备混合动力系统选项,从而与上汽推出的名爵车型展开竞争。




    大众ID.4 CROZZ在中国上市销售

    2021年1月25日

    大众汽车于1月19日开始在中国销售其首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ID4.CROZZ。ID4.CROZZ共推出5个版本,售价从19.99万元(约合30,901美元)到27.99万元不等。标准续航里程单电机版本配备56.3 kwh电池组,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长续航版配备84.8 kwh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550公里。大众还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高性能版ID.4 CROZZ;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该车型由双电机提供动力,综合输出功率为225千瓦,峰值扭矩为460牛·米。ID.4 CROZZ全系标配12英寸全数字显示屏,并可选配增强现实(AR)导航。另外,全系车型均可支持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ID.4将以ID.4 CROZZ和ID.4 X两个车型铭牌在中国上市销售。这两款车型将分别由大众在中国的两个合资伙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生产。ID.4 CROZZ的推出将使大众汽车进一步提升其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大众此前推出的宝来EV和朗逸EV都是基于为燃油汽车设计的MQB平台打造。这款车型将在中国市场上与广汽埃安LX和极狐alpha-T等车型进行竞争。从2021年起,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大众、西雅特和斯柯达等5个品牌将开始在中国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我们预测到2023年,大众集团将在中国推出至少20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相比之下2021年仅有6款。




    CES-202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 Mobileye将在其他四座城市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车队

    2021年1月19日

    日前在以网络虚拟形式举办的202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供应商Mobileye宣布计划在2021年至少在另外四座城市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车队,包括底特律、东京、上海和巴黎。如果该公司能够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Mobileye还计划在纽约市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此外,在电子展上,Mobileye还展示了其全新的激光雷达集成芯片,该芯片采用数字化和先进的信号处理和雷达技术,并且拥有2,304条通道。Mobileye表示,通过将其众包的高精地图道路体验管理(REM)、基于规则的责任敏感安全(RSS)驾驶政策以及基于摄像头的传感技术相结合,该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运营并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乘用车。Mobileye表示,使用其现有技术的汽车每天绘制的地图里程超过800万公里,累计已经在全球范围绘制了近10亿公里的地图。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已被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收购的以色列公司Mobileye专注于研发先进的感知系统,使驾驶员能够发现附近的车辆、其他道路使用者以及意外危险。Mobileye在研发使用摄像头和定制处理器芯片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Mobileye还与包括奥迪、宝马、本田、通用、菲亚特克莱斯勒和特斯拉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开展了广泛合作。Mobileye于2018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推出了第一支自动驾驶测试车队,随后于2020年将测试扩大到德国慕尼黑。去年,英特尔收购了以色列公共交通应用Moovit,以帮助Mobileye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并计划于2022年初推出。




    CES-202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 安波福开发全新平台以支持自动化和电动汽车

    2021年1月19日

    在202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安波福宣布推出新一代平台以支持自动化和电动汽车。该平台具有L1级至L3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适用于一系列车型,并可由汽车制造商无线升级。该平台有助于大幅降低开发和验证辅助驾驶系统所需的成本。安波福的新平台还可以支持供应商监控车辆问题,并提供无线更新,以便汽车制造商实时升级汽车功能及修复故障。安波福首席执行官兼总裁Kevin Clark表示:“我们的新一代ADAS解决方案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经济有效地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安全功能,同时汽车制造商可以基于该平台进一步创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安波福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研发工作,在波士顿、匹兹堡、新加坡和拉斯维加斯设有四个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中心。近期,安波福加快推动了自动驾驶汽车业务的发展,包括与来福车合作在拉斯维加斯运营一支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2019年,现代和安波福成立了一家名为Motional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Motional与来福车和Via合作,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汽车制造商面临半导体短缺,将影响第一季度轻型汽车生产

    2021年1月19日

    意义:

    全球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半导体短缺的问题,他们将与消费电子企业争夺这些零部件,并且将受到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望:

    我们的初步分析显示,第一季度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下降约48.5万辆,不过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这一数字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全球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半导体短缺的问题。路透社上周晚些时候报道称,受影响的公司包括本田——其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已开始“看到零部件供应受到了一些影响”。路透社援引《日经新闻》的报道称,本田每月将减产约4,000辆,受影响的主要是在日本铃木工厂生产的Fit车型。此外,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广汽集团表示,其与本田的合资企业收到了供应商关于部分车型零部件供应将受到影响的预警信息,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日产表示,计划减少在日本奥帕玛工厂Note混动车型的产量,但并未给出任何减产具体细节。不过,据《日经新闻》报道称,Note车型1月产量将从1.5万辆减少至5,000辆。

    在北美地区,福特提前一周暂停其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工厂的生产,该工厂负责生产福特Escape和林肯Corsair。一位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我们正与供应商密切合作,以解决因全球半导体短缺所造成的相关减产。”丰田也表示,将削减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工厂Tundra皮卡的产量,尽管其发言人并未透露会减产多少辆。他还补充道,其他在美生产的丰田车型不会受到影响。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也表示,将推迟生产吉普Compass的墨西哥托卢卡工厂的复产计划,此前该工厂原定于1月11日重启生产,同时生产克莱斯勒300、道奇Charger和道奇Challenger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布兰普顿工厂也将暂停生产。这两家工厂都将关闭至一月底。

    对于其他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此前曾警告称,由于零部件短缺,部分关键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将受到影响。通用汽车和宝马集团向路透社表示,他们目前尚未受到零部件短缺的影响,不过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金融时报》表示,雷诺集团和戴姆勒“也在努力应对迫在眉睫的零部件短缺”。

    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们也向《金融时报》表达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博世表示,其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得到的芯片供应“明显减少”,而法雷奥则表示,该公司也已经注意到芯片短缺的问题。大陆集团补充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后,半导体供应出现了“极端波动”。该公司表示:“在疫情危机初期工厂停工以及需求骤降之后,汽车制造商产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市场专家的预期。由于交货期长达6至9个月时间,半导体行业无法快速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汽车需求的意外增长,”大陆集团表示,硅晶圆厂的超额订货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一部分原因。

    一位消息人士向《金融时报》表示,另一个问题是来自其他行业的需求。这位知情人士表示:“问题是,汽车行业在半导体方面的支出并不高,因此我们在产业链上的地位要比苹果和惠普等公司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居家办公,对电脑设备的强劲需求也加剧了这种情况。

    此外,路透社还指出,日本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AKM)旗下一家芯片工厂在10月份发生了大规模火灾,给半导体供应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路透社表示,由于担心美国监管机构对中芯国际的审查,芯片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与车辆制造相关的任何零部件的供应受限,通常都会对产量带来影响。在当前情况下,一场与半导体相关的挑战已经来临,这将给汽车行业带来考验,尤其是在电气化动力系统、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高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进一步扩张之际。

    半导体供应短缺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显现,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高点。我们的初步分析显示,2021年前三月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将减少约48.5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产量减少将发生在中国,预计将减少超过24.5万辆,主要集中在合资企业。另外,欧洲汽车产量将减少大约10万辆,预计主要集中在大众集团(VW)。在北美和日本,我们预计将各减产约3.75万辆,亚洲其他地区将减产约6.18万辆。不过从上述报道中可以看出,随着其他新短缺问题的出现,这一数量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不过,尽管零部件供应短缺问题将给第一季度生产带来影响,不过部分汽车制造商已经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减少产量。此外,零部件供应有希望在2021年下半年恢复正常。

    我们将继续跟踪轻型汽车生产中断和停产情况,并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提供关于这一情况的详细分析。




    蔚来发布ET7电动轿车,计划在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固态电池

    2021年1月19日

    意义:

    ET7的高昂价格会让普通电动汽车消费者望而却步,但如果买家愿意加入蔚来汽车的电池租赁计划,ET7的价格仍然相当具有吸引力。蔚来汽车通过向客户推销单独购买电动汽车并选择租赁电池的理念,为新一代电动汽车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

    展望:

    蔚来之后很可能会推出一款定位低于ET7的小型电动轿车,以吸引更多客户,不过这家初创公司不太可能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与特斯拉这样的市场领导者竞争。

    蔚来ET7电动轿车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于1月9日就其新款电动轿车、即将发布的固态电池组和第二代换电站发布了多则公告。该品牌首款电动轿车ET7日前在中国成都亮相。ET7整车尺寸与宝马5系长轴版相似,长5,098毫米,宽1,987毫米,高1,505毫米。ET7轴距达到3,060毫米,具有宽敞的内部空间,最多可容纳五名乘客。ET7也沿用了蔚来ES6和ES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的一些设计元素。前脸部位采用了全新设计的LED大灯和家族式X-Bar设计,并搭载X形进气格栅。作为一款定位于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车型,ET7配备了一系列舒适功能和高级驾驶辅助技术。ET7全系标配无框电吸门和空气悬挂系统。ET7采用了全新升级的12.8英寸中控显示屏,在分辨率和色彩显示方面有了大幅提高。ET7搭载的Aquila传感系统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1个远程激光雷达传感器、11个高清摄像头和11个超声波雷达。基于Aquila系统和蔚来超算平台Adam,使蔚来能够在ET7上应用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AD)。不过,也正是上述这些高级功能令ET7的售价变得高昂。蔚来提供两种容量的电池组:搭载70kWh电池包的车型补贴前售价为人民币44.8万元(约合69,160美元),搭载100kWh电池包的车型补贴前售价为人民币50.6万元。ET7两款车型在NEDC工况测试下续航里程分别为500公里和700公里。这家初创公司还为消费者提供了加入BaaS(电池即服务)方案的选择。根据该电池租赁计划,电池成本将从车辆售价中扣除,两款车型起售价将降至37.8万元人民币。不过,用户需要每月为70kWh电池包和100kWh电池包支付一定的电池租用服务费,其中70kWh电池包每月租用费为980元。两款车型均搭载两台电机,最大输出功率480千瓦,峰值扭矩850牛·米。零到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ET7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除了新产品之外,蔚来汽车还表示准备推出其第二代换电站。驾驶员无需下车即可完成换电,车辆也可以自动泊入换电站,确保快速完成服务。新一代换电站单站电池数量增至13块,每天可以为312辆车提供换电服务。蔚来汽车还宣布,计划从2022年开始大规模量产150 kWh固态电池组。这家初创公司表示,与现有100kWh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将提高50%,达到360Wh/kg。新的电池技术将大幅度提高其车型的续航里程。配备150 kWh固态电池组的ET7,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这家初创公司表示,客户可以选择将现有蔚来车型的电池组升级为固态电池组,新电池预计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交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在ET7上市前明确表示,ET7将是一款旗舰级车型,旨在进一步强化其作为高端汽车制造商的形象。ET7具有的丰富技术含量、新型内饰材料的应用,以及即将推出的150kWh固态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的承诺,都进一步展现了蔚来汽车的高端品牌形象。此外,ET7还配备了一个高性能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由一系列高清传感器和摄像头组成,其中还包括在量产电动汽车中很少使用的远程激光雷达。ET7的高昂价格会让普通电动汽车消费者望而却步,但如果买家愿意加入蔚来汽车的电池租赁计划,ET7的价格仍然相当具有吸引力。蔚来汽车通过向客户推销单独购买电动汽车并选择租赁电池的理念,为新一代电动汽车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BaaS在帮助蔚来实现更高销量,打造独特品牌优势的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蔚来之后很可能会推出一款定位低于ET7的小型电动轿车,以吸引更多客户,不过这家初创公司近期不太可能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与特斯拉这样的市场领导者竞争。蔚来汽车年度销售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三款车型ES6、ES8和EC6的总交付量为43,728辆。150 kWh固态电池组的大规模交付时间要到2022年,意味着有意愿升级到新款电池的客户还需要等待近两年时间。不过,蔚来汽车将先进电池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的计划,已经让这家初创公司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同时也让其客户充满了期待。




    SUV将继续成为2021年中国新车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h2>

    2021年1月18日

    意义:

    截至本文发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年全年数据尚未发布;但从2020年1月至11月的数据来看,国产自主品牌以49.1%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中国SUV市场的主导地位,日本和德国品牌则分别以19.9%和19.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展望:

    我们的数据显示,2019年SUV占中国轻型汽车市场的份额为39%。到2021年,SUV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增长至41%,销量将从2019年的约971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024万辆。

    今年轻型汽车SUV市场份额预计将增长至41%,销量将从2019年的约971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024万辆。我们的数据显示,2019年SUV占中国轻型汽车市场的份额为39%。

    WEY坦克300 SUV。
    长城汽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新车销量预计将下降2%。该数据于1月8日发布,基于市场上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销售数据进行了预估,发布时间早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的产销数据。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表现要比大多数主要汽车市场好得多。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最早在中国湖北省),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最多下降15%。

    截至本文发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年全年数据尚未发布;但从2020年1月至11月的数据来看,中国市场上SUV销量排名前五的制造商分别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长城汽车、一汽大众(VW)、长安汽车和上汽大众。紧随其后的是奇瑞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和广汽本田。销量前十排名表明,国产自主品牌以及国际汽车制造商成功在SUV市场抢占了各自份额;不过,国产自主品牌以49.1%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主导地位,日本和德国品牌则分别以19.9%和19.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新近推出或即将推出的几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让我们一窥中国SUV市场的发展趋势。

    长安UNI-K

    长安汽车UNI-K是其UNI系列的第二款车型,为了提振其SUV销量,长安汽车在去年发布了这一全新产品系列。UNI系列的首款车型是UNI-T紧凑型SUV,目前已经成为长安旗下最畅销的SUV车型。这款车凭借其大胆的设计、未来感十足的数字座舱以及改进后的制造工艺而受到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在UNI-T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长安汽车将于2021年开始销售全尺寸SUV UNI-K。该车型将搭载长安新一代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博格华纳四驱系统。虽然UNI-K的市场需求可能赶不上UNI-T,不过这款车型作为长安汽车车辆工程和技术实力的体现,仍是2021年最受期待的SUV之一。

    欢迎加入VIP群,阅读完整文章




    中国自动驾驶客车获得巴黎开放道路的运行许可

    2021年1月18日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生产的自动驾驶客车近日获得了在法国巴黎开放道路上的运行许可。这款客车长12米,基于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技术打造,从而实现乘客、其他客车以及交通信息之间的实时交互,以确保行车安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标志着中国产自动驾驶客车首次进入法国市场。中国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部分。最近,中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到新车销量的50%。与此同时,2019年法国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截至2019年9月底,法国通过了包括《支持企业增长与企业转型行动计划法》和《法国出行指南(LOM)》在内的两项法案,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发布可能需要五至七年时间

    2021年1月18日

    彭博社在日前发布的一篇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苹果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可能需要5至7年时间。据彭博社报道,其消息来源证实,苹果组建了一支由硬件工程师组成的小型团队,负责开发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内部和外部车身设计,该公司计划最终推出一款成品汽车。过去有报道称,苹果将其项目重点放在构建基础自动驾驶系统上,这也是Waymo和Argo AI专注的方向。彭博社表示,参与该项目的一些苹果工程师认为,公司距离发布最终产品可能需要5至7年时间。这些消息人士称,这款车距离量产还很遥远,具体时间表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彭博社在报道中表示,由于大部分团队成员在家办公,或只在办公室停留很短的时间,从而导致了项目进展减缓。不过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公司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并且苹果似乎也已多次改变其策略。通常情况下,苹果公司并不自己生产产品,所以市场普遍预计苹果会将生产外包给另一家公司,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公司会参与生产。苹果汽车项目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4年就雇用了数百名工程师推进该项目,但苹果在2016年左右缩减了项目规模,将重点转变为自动驾驶系统。据报道,苹果汽车项目已在2020年末和2021年初的时候重新启动。苹果在电脑、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苹果在进入市场后会推出比现有产品更直观、更易使用且设计更吸引人的产品。苹果将注意力转向汽车行业后,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变化目前尚不清楚,不过苹果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及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可视作是该行业其他公司的潜在威胁。




    丰田在中国卡罗拉车型上推出三缸发动机

    2021年1月12日

    丰田日前在中国的卡罗拉系列车型中引入了一款1.5升发动机。这款1.5升三缸发动机将应用于2021款卡罗拉系列的三款车型,起售价为109,800元人民币(约合16,999美元)。这款发动机将搭配六速手动变速箱或自动无级变速箱。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这款新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非常出色,每百公里油耗约为5.1升。这款1.5升发动机将扩大卡罗拉系列的动力系统选择,此前该系列搭载1.2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以及1.8升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不过,1.8升发动机仅搭载于采用丰田全混动技术的卡罗拉混动版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丰田在其最畅销的轿车车型卡罗拉上推出三缸发动机,此举在未来几个月将经受市场的考验,因为许多中国消费者仍认为三缸发动机运行起来不如四缸发动机平稳。丰田表示,这款1.5升发动机是专门为满足其基于丰田新全球架构(TNGA)车型的要求而设计,因此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根据丰田的生产计划,该公司将在2021年3月前完成天津发动机厂的扩建工程。该项目将使工厂1.5升、2.0升和2.5升TNGA发动机年产能增加54万台。扩建工程完成后,天津发动机工厂将不再生产目前卡罗拉车型中使用的1.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国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是汽车制造商在其产品阵容中引入小型化、小排量发动机的主要原因。卡罗拉一直是丰田在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车型。我们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十一个月,丰田紧凑型轿车销量同比下滑2%,至317,484辆,不过仍然是丰田中国产品阵容中最畅销的车型。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2020年其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1.8%,并计划加速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021年1月12日

    意义:

    现代汽车集团近85%的全球销量依赖海外市场,但由于生产中断、消费者支出萎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全球经济低迷,现代品牌在这些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展望:

    我们预计,现代汽车集团(包括现代、起亚和捷恩斯等品牌)全球轻型汽车销量在2021年将达到702万辆,与2020年636万辆相比增长10.4%。

    埃信华迈对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发布的独立数据汇总后显示,这两家韩国汽车制造商12月份全球总销量为592,226辆,与2019年12月同期的626,282辆相比下降了5.4%。现代汽车公布上月其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4%,至373,970辆。其中,国内销量为68,486辆,同比增长3.2%,海外销量为305,484辆,同比下降8.3%。

    起亚11月份全球销量同比下降3.8%,至218,256辆。其中国内销量为38,857辆,同比大幅增长20.9%,海外销量为179,399辆,同比增长1.0%。

    综合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的月度销售数据,现代和起亚12月国内销量为107,343辆,比2019年12月的115,465辆同比下降7.0%,而海外销量为484,883辆,同比下降5.1%。

    2020年全年来看,现代汽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5.4%,为374万辆。其中,国内销量为787,854辆,同比增长6.2%,海外销量为296万辆,同比下降19.8%。同期,起亚全球销量为261万辆,同比下降5.9%,其中国内销量为552,400辆,同比增长6.2%,海外销量为205万辆,同比下降8.7%。起亚去年最畅销的车型是Sportage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为366,929辆,其次是Seltos SUV,销量为328,128辆,随后是K3(Forte)轿车,销量为237,688辆。

    现代和起亚2020年全球总销量为635万辆,同比下降11.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2%,至134万辆,海外市场同比下降15.6%,至501万辆。

    现代汽车集团将在2021年加速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根据现代汽车集团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今年将加速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郑义宣表示:“我们都应该忠于现代汽车集团实现人类安全自由出行、实现幸福生活梦想的目标。”他补充称,“2021年应该是我们开始伟大转型向新的增长引擎迈进的一年。”他还表示,2021年将是现代汽车集团作为长期可持续投资和创新催化剂的决定性一年。“因此,我们必须将2021年视为塑造未来增长的转折点,并为成为新时代的先行者做好准备。”

    现代汽车集团将专注于确保在环保汽车和未来出行技术方面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移动出行公司。为了加强其在环保汽车市场的影响力,现代汽车集团将推出基于专用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E-GMP)打造的电动汽车。这些新款车型包括现代IONIQ 5、起亚跨界电动汽车以及豪华品牌捷恩斯跨界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达500公里,只需18分钟就可以快速充至80%的电量。

    欢迎加入VIP群,阅读完整文章




    作为战略转型的一部分,宾利将根据现有纯电动汽车技术调整产品阵容

    2021年1月5日

    意义:

    作为宾利在2030年之前淘汰燃油车型战略的一部分,该品牌正计划调整其产品阵容,以适应现有的纯电动汽车技术。

    展望:

    根据我们当前预期,2025年宾利将新推出一款电动跨界车,在2026年(上市后首个全年),该车型的产量将占到宾利产量的20%左右。宾利第二款纯电动车型预计将于2029年推出。

    作为宾利在2030年之前淘汰燃油车并转型为纯电动品牌战略的一部分,该品牌正计划在这一新的细分市场推出新车型。宾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drian Hallmark对《Autocar》表示,公司尚未决定这些新款纯电动汽车是否会沿用现有车型的铭牌和家族设计,但他补充道:“我们的立场是关注客户和细分市场。由于整个汽车世界都在变化,除了向电气化转型,我们还将调整自己的产品阵容。”针对整个问题,他说道:“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女性用户,并与当前大不相同的未来城市环境变得更为相关。我们希望引领不同于20年前的现代豪华汽车价值观,”他指出,未来10至15年,时代还将再次改变。

    Hallmark还表示,公司预计纯电动汽车技术并不会出现“飞跃式变化”,但持续改进将有助于实现续航里程方面的目标。他告诉《Autocar》杂志:“到2025年,我们预计容量为110千瓦时至120千瓦时的电池将问世,这将使大尺寸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400-500公里。”此外,他还强调了插电式混动技术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使一台全尺寸SUV(运动型多用途车)具有与燃油车型相当的性能,电池组的容量至少需要达到150千瓦时以上,因此在未来5至10年内,混动技术将在大尺寸车型中扮演重要角色。”Hallmark总结道:“我们认为2025年至2030年间,推出中型尺寸的纯电动车型较为可行,更大尺寸的电动车则要在2030年以后,因此我们将转型时间节点定在了2030年。”

    《Autocar》表示,宾利将于2025年生产首款纯电动汽车,该车将基于奥迪开发的Artemis全新定制平台打造。虽然Hallmark并未证实宾利是否会使用该平台,但他证实宾利参与了该项目。他表示:“Artemis平台基于一个全新的电气化架构打造。它将为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多款车型产品提供支持。对于我们当前的产品,我们必须在车辆架构完成后才能进入工程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为宾利设计车辆架构。而有了Artemis这个新平台后,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它需要为我们实现什么目标。我们是这个新平台的受益者并且也参与了该项目的开发,从一开始就可以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从而使工业化生产变得更加容易。”这将使宾利能够在这个电气化架构上添加自己的“子架构”组件。

    该杂志报道称,宾利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将采用轿车的车身风格,车身会稍微高一些以容纳地板下的电池组。杂志还指出,该车型的高度将比目前的SUV矮一些,其造型灵感将来自于EXP 100 GT概念车,空气动力学效率将得到优化。不过,Hallmark表示:“我们在车身造型等方面并不会一成不变。但是我们了解我们将要应用的这项技术以及这项技术的能力。我们知道车辆的尺寸以及面临的难点,但这些只是基本工作,可能只占到全部工作量的20%。在第一辆纯电动汽车的设计方面,我们研究了许多不同的选择,在接下来的三至六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将正式确定设计方案。不过,目前其仍处于摸索状态,尚未进入实施阶段。”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就在一个月前,宾利品牌发布了“宾利100”商业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并实现全系车型纯电动化。虽然宾利的产品策略尚未完全确定,但这个商业战略表明了这家汽车制造商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宾利似乎正在计划开发更适合当前和预期纯电动技术的新产品,而不是试图向客户提供无法满足预期要求的现有车型产品。的确,Hallmark在采访中表示,宾利最初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很可能是对现有燃油车型的补充,他指出:“对我们的客户而言,宾利的纯电动汽车并不会是他们的唯一座驾。客户可以在家中、工作场所和常去的地方充电,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将更加方便。纯电动汽车的特点与宾利的战略非常相似,那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宾利在整个产品阵容向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也设置了一个过渡阶段,即到2026年,全系产品将由纯电动车型或插电式混动车型(PHEV)组成。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推出插电式混动车型来推进其全系车型的电气化。宾利Bentayga混动版将于今年上市,随后Flying Spur混动版将于2021年推出,到2023年,宾利将为所有车型提供至少一款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这也意味着燃油车型届时将不会完全退出;Hallmark向《Autocar》表示,宾利正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推出新款和升级款燃油车型,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大量改款车型”。此外,宾利还没有计划停止对内燃发动机或插电式混动系统技术的投资,将全部精力投入在纯电动技术上。Hallmark补充道,宾利仍在关注合成燃料的开发——大众集团的其他成员已经对其产生了兴趣——这可能在未来提供另一种选择。不过,在谈到氢燃料汽车的近期前景时,Hallmark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但生产氢所需的大量能量以及氢存储和运输面临的挑战意味着它还不具有商业意义。”

    根据我们当前预期,2025年,宾利将新推出一款E级电动CUV,在2026年(上市后首个全年),该车型的产量将占到宾利产量的20%左右。宾利第二款纯电动车型预计将于2029年推出。




    丰田集团公布11月份全球产量同比增长2.2%

    2021年1月5日

    意义:

    在经历了数月下降后,丰田集团国内外产量在11月实现连续第三个月增长。

    展望:

    根据我们的最新产量预测,丰田集团(包括日野、大发、丰田和雷克萨斯等品牌)的轻型汽车产量预计将从2019年的1,064万辆下降至2020年的约907.8万辆,同比下降14.7%。丰田日本工厂2020年轻型汽车总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11.9%,至384.2万辆。

    丰田集团日前公布了其2020年11月全球产量数据。该集团报告称,11月份总产量同比增长2.2%,至938,680辆。这一数字包括了其子公司大发和日野的产量。根据丰田集团在其官网上发布的数据,上个月丰田品牌全球产量同比增长7.0%,至828,066辆,大发产量同比下降24.7%,至97,708辆,日野产量同比下降13.3%,至12,906辆。从地区来看,11月份丰田集团国内市场产量同比增长2.2%,至381,224辆,海外市场产量也同比增长2.2%,至557,456辆。11月份,丰田品牌在国内的产量同比增长8.5%,至298,968辆,大发产量同比下降17.9%,至70,791辆,日野产量同比增长0.7%,至11,465辆。在海外市场,11月份丰田品牌产量同比增长6.2%,至529,098辆,大发产量同比下降38.3%,至26,917辆,日野产量同比下降58.9%,至1,441辆。

    从今年累计(1月至11月)来看,丰田集团全球产量同比下降16.1%,至833.4万辆。丰田品牌产量同比下降14.8%,至715.3万辆。大发产量同比下降22.0%,至106.2万辆,日野产量同比下降35.3%,至11.8001万辆。从地区来看,日本国内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4.3%,至359.7万辆,日本以外地区的总产量同比下降17.5%,至473.7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经历了数月下降后,丰田集团国内外产量在11月实现连续第三个月增长。

    11月,丰田品牌在北美的产量同比下降0.6%,至157,332辆,主要是由于市场对Highlander和RAV4车型的较高需求。11月,丰田品牌在美国的产量同比下降2.6%,至96,269辆,在墨西哥的产量同比增长12.3%,至18,075辆。在拉丁美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月丰田品牌产量同比下降4.0%,至25,610辆。

    尽管疫情卷土重来,丰田11月在欧洲的产量仍同比增长4.5%,至73,926辆,主要是由于市场对Yaris和Corolla车型的需求十分强劲。

    在中国,由于市场对丰田旗下Camry、RAV4、Corolla和Levin等车型的需求十分旺盛,11月产量同比增长11.2%,达到158,927辆。在泰国,由于市场对Hilux、Fortuner和Corolla Cross等车型的需求强劲,丰田品牌车型的产量同比增长30.2%,至55,254辆。在日本,由于市场对Harrier和Yaris的强劲需求,丰田产量同比增长8.5%,达到298,968辆。尽管消费者已经逐渐开始回归正常生活,但由于消费者在消费税上调后继续削减支出,日本国内市场因此受到冲击。随着政府继续尝试各种办法来遏制疫情传播,未来几个月对汽车行业而言将同样艰难。此外,全球市场停滞以及日益增加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也将给日本国内的汽车销售带来下行风险。与2019年增长0.7%相比,我们预计2020年日本经济将下滑5.4%。这一数据是根据埃信华迈截至2020年12月16日的初步预测得出。

    根据我们的最新产量预测,丰田集团(包括日野、大发、丰田和雷克萨斯等品牌)的轻型汽车产量预计将从2019年的1,064万辆下降至2020年的约907.8万辆,同比下降14.7%。丰田日本工厂2020年轻型汽车总产量预计将同比下降11.9%,至384.2万辆。

    2020

    2021年全球商用车需求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2020年12月29日

    埃信华迈表示,2021年全球商用车需求预计将进一步下降,但具体情况将因车辆类型以及地区而异

    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推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商用车新车需求预计将下降10.6%,到2021年,全球车重6吨以上的新型卡车(相当于美国4-8级卡车)和公共汽车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下降9%以上。这将使2021年商用车新车需求从2020年预估的320万辆降至290万辆,达到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数据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约占全球车重6吨以上商用车需求三分之二的重型卡车市场(相当于美国8级卡车)预计将表现疲软。随着中国大陆市场从2020年中期的高增速恢复正常,这一细分市场预计将失去增长动力,同时其他地区重型商用车需求的增长将不足以抵消中国大陆市场的预期下滑。与此同时,随着交通运输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疫情影响逐渐消退,2021年全球几乎所有主要市场的公共汽车和中型卡车需求预计都将上升。2021年,全球中型卡车和公共汽车的需求预计分别增长9%和19%。

    除了新冠疫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之外,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大陆市场将是影响基准预测最大的风险和机遇。在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2020年重型卡车销量预计将逆势增长21%,但到2021年,仅中国大陆地区的重型卡车需求就将同比下降37%。相比之下,全球其他地区的重型卡车需求在2020年都经历了大幅下降,因此可能在2021年迎来重型卡车需求的增长,销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4%左右。

    基于对政府出台其他刺激政策的谨慎假设,支撑了我们对2021年中国大陆商用车市场前景的悲观看法。2020年,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临时措施,增加了卡车需求。“虽然(中国大陆)政府采取的刺激和环保相关政策在(2020年)第三季度要比预期的强得多,但我们仍然认为刺激卡车销售的政策效应会在第四季度变得更弱,当前较高的卡车保有量可能成为限制卡车需求的一个负面因素,”埃信华迈在其最近出版的《中重型商用车行业预测报告》中解释道。简而言之,该行业汽车保有量规模较大,而且车龄相对年轻,围绕车龄和燃油技术的刺激措施已经迫使许多2015年之前的国三排放标准柴油卡车淘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继续采用相同政策来提振国内卡车市场需求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与2019年相比,我们对2021年各地区的复苏预测要低于之前的水平。尽管信贷供应较为充足,卡车运输业在一些市场的盈利能力较为出色,许多国家的商业信心较为强劲,但目前至少有四方面因素将阻碍商用车在近期全面复苏,一是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二是陆运服务和仓储需求的复苏需要更长时间;三是生产资料(投资)支出反弹较原先预期要慢;四是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单独来看,由于英国脱欧过渡期分歧仍未解决,欧洲可能还会遭遇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重型商用车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多个地区要到2023年以后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苹果继续推进“泰坦计划”,计划2024年实现量产

    2020年12月28日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计划在2024年开始生产其自动驾驶汽车(AV)。报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说,目前该计划尚未公开披露。路透社表示,这些消息表明,苹果在“泰坦计划”上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该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款面向消费者和个人使用的汽车。路透社表示,苹果公司正在寻求研发一种全新的电池设计,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电池的成本,并增加续航里程,这对于车辆的可购性至关重要。尽管这款全新电池的细节尚不清楚,但路透社报道称,该公司计划采用“单电芯”设计,无需袋装或模块化电池包装,从而增大单个电池的体积,并优化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这将允许电池内部封装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提高续航里程。还有报道称,苹果在材料上正在考虑使用磷酸铁锂,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磷酸铁锂不太容易过热。消息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将由哪家公司负责组装苹果品牌的汽车,不过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公司可能会选择与合作制造商共同生产。路透社在报道中还指出,有消息人士表示,苹果有可能缩小“泰坦计划”的规模,仅提供一个可以集成到传统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另外还有消息称,由于新冠疫情,这款车的量产时间可能会延迟至2025年或以后。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苹果进入造车领域的传闻偶尔会浮出水面,有关该项目的报道也不时会出现。对于此次报道,路透社表示,苹果公司依然拒绝就计划或未来产品发表评论,这也是苹果和许多汽车制造商的典型做法。不过,如果苹果的目标是消费市场,这将与大多瞄准移动出行服务的其他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和传统汽车制造商)有所不同。关于苹果计划造车的传言最早出现在2015年;从那之后,就不时有相关报道爆出,但苹果公司自己始终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此前有报道称,苹果正与麦格纳和博世就合作进行谈判。2019年,有报道称苹果正在为自动驾驶寻求革命性的激光雷达设计。如果该项目在2025年投产,那么在未来10年内,想要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数量将大幅增长;尽管该报道表明,苹果可能会是首批将自动驾驶汽车瞄准消费者的公司之一,但它不会独占这一市场。对于这款汽车的外形设计,以及苹果将如何与监管部门在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上进行合作,该报道未提供任何方向。



    埃信华迈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2020年12月28日

    意义: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恢复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由于政府补贴退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市场需求,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有所放缓。

    展望:我们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上市车型将从2020年的237款增长至超过320款。这些新车型的发布将有助电动汽车吸引更庞大的消费群体,并吸引新投资改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预计将恢复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由于政府补贴退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市场需求,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总销量同比下降37%,至39.3万辆。这一降幅比传统乘用车市场更加严重,传统乘用车市场今年上半年销量较上年同期下跌了22%。不过,在政府出台了相关提振汽车销售的刺激计划以及汽车制造商积极推出新车型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月开始出现反弹。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下一辆汽车时,开始考虑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和小鹏P7等汽车销量飙升表明,私人汽车购买正在增加,并开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我们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至123万辆左右。考虑到外部环境充满挑战,即使个位数增长也可以算是一种进步。

    从明年开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恢复两位数高增速,引领汽车行业向高度电气化的未来转型。由于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相对较小,大量新车型的上市往往会对短期销量带来剧烈影响。例如,特斯拉今年3月至11月在中国共销售超过9.6万辆Model 3,并且该公司11月份在中国刚刚创下新车交付量的新纪录,当月Model 3销量超过2.1万辆。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未来几年将受到考验,其竞争对手正竭尽全力扩大各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大众汽车已于11月底与合资伙伴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合作生产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根据其与一汽的合作协议,奥迪将在中国推出基于高端电动车平台(PPE)打造的电动汽车。自2024年起,奥迪将基于其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电动汽车架构PPE在中国生产多款奥迪纯电动车型。通用汽车、日产和戴姆勒也纷纷计划在未来5年推出基于各自最新电池和数字技术的新款电动汽车。以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和吉利汽车为代表的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也渴望加入迅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上市车型将从2020年的237款增长至超过320款。这些新车型的发布将有助电动汽车吸引更庞大的消费群体,并吸引新投资改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新分析,到2025年,中国政府补贴的两类主要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将在中国轻型汽车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480万辆,市场份额为17%,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160万辆左右,市场份额为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监管部门对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要求。双积分并行政策迫使汽车制造商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推动其产品组合电气化,从而满足监管部门对车队燃料消耗量的目标。

    由于监管部门倾向于引导行业逐步向全面电气化过渡,而不是采取禁止燃油汽车销售等严厉措施,到2025年,非插电式混动汽车(以重度混动汽车(FHEV)为例)的市场份额也将稳步增长。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本田目前是FHEV市场的主导者,不过长城汽车、广汽和一汽等国产自主品牌均计划推出新款重度混动车型。我们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重度混动汽车的产量将从43万辆增加至197万辆,市场份额将从2%上升至7%。



    上汽发布更多关于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细节

    2020年12月22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日前透露了其全新电动汽车(EV)项目的更多细节,主要围绕其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的推出。据智己品牌项目负责人刘涛介绍,上汽集团正与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合作研发新电池技术,据称该技术将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至1,000公里。智己品牌未来推出的车型将是全球市场上首款采用这一全新电池技术的汽车。不过,刘涛表示,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这项新技术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应用于智己的电动汽车。据当地媒体报道,智己品牌首款量产电动汽车将于2021年上市,并且将是一款电动轿车。这款车型预计将搭载无线充电技术,

    最大充电容量为11千瓦。智己品牌推出的前两款车型中将包括一款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寄希望于通过推出新品牌为其电动汽车产品创造一个新身份。除了上汽集团外,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最近也宣布了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项目。所有这些项目都涉及到大量资金投入。例如,东风汽车最近宣布在国内递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计划募资210亿元人民币(约合32亿美元)为其高端电动汽车计划提供支持。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基于岚图品牌推出一系列电动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将于2021年发布。对于上汽集团的智己汽车而言,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车型近期内将不会量产;不过得益于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的电池企业,上汽集团将从宁德时代获取足够的电池供应。自2017年以来,两家公司一直密切合作开发新的电池技术,以满足上汽未来电动汽车的需求。我们将在智己品牌首款车型于2021年上市时针对该品牌提供进一步分析。



    梅赛德斯-奔驰货车将基于全新“电动多功能平台”打造下一代eSprinter

    2020年12月22日

    意义:梅塞德斯-奔驰货车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将基于一个全新的“电动多功能平台”,打造下一代eSprinter。

    展望:随着公司认识到轻型商用车电气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机会,下一代eSprinter将首次在北美地区销售,而全新“电动多功能平台”正如其名称一样,将为轻型电动商用车的研发提供一个灵活基础。

    梅赛德斯-奔驰货车日前宣布将投资3.5亿欧元研发一个全新的轻型电动商用车(LCV)平台,并且第二代eSprinter也将基于该平台打造。根据梅赛德斯-奔驰货车发布的一份声明,全新电动多功能平台将在该公司未来电动货车产品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与客户进行了密切沟通后,该公司决定新平台将提供三种电池配置和多种车身类型选择,包括平板货车、小型客车和冷藏车等。为了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全新车辆架构将由三大模块组成,可开发设计具有不同轴距和车身类型的车型,进而支持类似于eSprinter的车身配置,而在这之前,这类车身类型仅能搭载内燃发动机。在评价下一代eSprinter时,梅赛德斯-奔驰货车主管Marcus Breitschwerdt表示:“下一代eSprinter将使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车身变化。这将确保我们在未来实现本地零排放的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过去25年来,Sprinter展现了我们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强大实力。我们近年来也在电气化出行方面持续创新。随着公司加速推进电气化战略的实施,我们将把创新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优势结合起来。”

    梅赛德斯-奔驰货车是欧洲领先的轻型电动商用车制造商,凭借第一代eSprinter和eVito,其在欧洲中大型货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0%,另外该公司也在开发下一代小型货车系列eCitan。值得注意的是,下一代eSprinter将首次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举与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最近发布的关于承诺加快乘用车产品系列电气化的企业战略声明相一致。同时,这也符合奔驰公司的碳中和计划“Ambition 2039”,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39年之前让其车型阵容以及工厂生产的汽车实现完全的碳中和。梅赛德斯-奔驰货车正致力于成为全球轻型电动商用车的领导者,其全新推出的定制电动多功能平台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另外,该平台还将有助于大幅提高第一代eSprinter的续航里程和有效载荷能力,该车配备55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约为150公里,最大有效载荷为900公斤。该车还可以选择搭载41千瓦时电池组,允许载荷增加约140公斤至1,040公斤,续航里程约为115公里。对于许多车队运营商来说,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eSprinter的吸引力,但下一代车型转移到定制平台架构生产后,续航里程以及载荷能力应该会进一步提高。因此,第二代eSprinter将会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城市配送而言。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今年线上购物大幅度增长,快递公司的配送服务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有着大量城市配送需求的大型企业配送车队而言,第二代eSprinter从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来看,将会给企业带来优势;它将节省大量燃料,由于活动零部件数量更小,因此维修成本也更加便宜,此外运营一支电动货车车队也将给企业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这可能是该公司决定eSprinter在北美上市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美国即将上任的新一任总统对于美国纯电动汽车增长提出了一个更为积极的目标。目前,eSprinter仍然是一款相对小众的车型,预计2020年全球销量仅为3,000多辆,2021年将增长至近6,000辆,2022年销量预计将略低于7,000辆。



    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宏光Mini EV在入门级车型市场恢复销售增长势头

    2020年12月15日

    意义:过去几个月,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五菱汽车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稳步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热销的新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

    展望: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往往关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不同,上汽通用五菱为了在电动汽车(EV)市场站稳脚跟,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多数同行的战略。这家汽车制造商相信,他们在制造经济型汽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两款备受市场认可的迷你电动汽车(宝骏E100 EV和E200 EV)将有助于扩大自己在入门级汽车市场的客户群。

    过去几个月,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五菱汽车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稳步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热销的新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

    据上汽通用五菱表示,旗下宏光品牌推出的经济型电动汽车(EV)五菱宏光Mini EV 11月份零售销量达到33,094辆,登顶电动汽车月度销量排行榜。今年10月,宏光Mini EV零售销量达到20,631辆,超过特斯拉Model 3。总的来看,经济型电动汽车9月和10月的销量分别占到中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23%和30%,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期国内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市场对宏光Mini EV的需求激增,也有助于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国汽车市场重新恢复销售增长势头。这家汽车制造商报告称,自7月以来,该公司汽车销量已连续四个月增长。从今年累计销量(1月至10月)来看,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降幅已缩小至9%。与1月至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相比,销量已经有了显著改善。我们预计,到第四季度末,上汽通用五菱在国内入门级车型市场的份额将从第二季度的11%提高至17%。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往往关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不同,上汽通用五菱为了在电动汽车(EV)市场站稳脚跟,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多数同行的战略。这家汽车制造商相信,他们在制造经济型汽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两款备受市场认可的迷你电动汽车(宝骏E100 EV和E200 EV)将有助于扩大自己在入门级汽车市场的客户群。五菱作为一个专门生产轻型货车的品牌,宏光Mini EV是旗下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型。这款双门掀背车车长仅为2,917毫米。不过它采用了两排四座的座椅配置,具有出色的实用性。该车标配一台20千瓦(kW)驱动电机,锂离子电池组有13.9千瓦时(kWh)或9.3千瓦时两个版本可选。上汽通用五菱表示,13.9千瓦时版本的续航里程为170公里(km),9.2千瓦时版本的续航里程为120公里。宏光Mini EV不支持快速直流充电,根据电池组容量大小,交流电充电时间在6.5小时至9小时之间。由于宏光Mini EV搭载的电池组容量较小,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地将这款车的售价降至人民币28,800元(约合4,390美元)至38,800元之间。事实证明,这一定价策略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进军低端电动汽车市场至关重要。在低端电动汽车市场,奇瑞eQ1和宝骏E200等热门电动汽车售价均超过了4.5万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虽然五菱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3处于两个不同的车级市场,并且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不过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这两款车型被同时提及,旨在表明中国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两极分化,消费者对于经济型电动汽车和大众型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两款车型不仅都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复苏做出了贡献,同时也非常符合中国政府通过扩大消费者选择来刺激电动汽车需求,从而助力电动汽车行业摆脱补贴依赖的计划。

    随着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从小型电动车型转向更受欢迎的C级和D级车型,像宏光Mini EV这样的迷你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是一款非常独特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可能会吸引更多汽车制造商进入这个市场。不过,我们并不认为这一细分市场将会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关注的重点,因为购买这类汽车的消费者往往对价格高度敏感,并且缺乏品牌忠诚度。另外,A级车的市场规模也会限制这类车型的销售增长潜力。我们预计,C级和D级车在2023年将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车型。我们还预计A级迷你电动汽车的产量将从2020年的25.7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35万辆,这主要得益于新车型的推出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标致雪铁龙将在2021年推出纯电动紧凑型轻型商用车

    2020年12月8日

    标致雪铁龙集团日前宣布,计划在2021年推出紧凑型轻型商用车系列的纯电动车型。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标致e-Partner、雪铁龙ë-Berlingo厢式货车、欧宝Combo-e和沃克斯豪尔Combo-e都将配备液冷的50千瓦时电池和100千瓦的电动机。车载充电机可支持7.4k千瓦单相和11千瓦三相两种功率水平。标致雪铁龙表示,与商用改款车型一样,同样的动力系统也将用于标致e-Rifter,雪铁龙ë -Berlingo,欧宝Combo-e Life和沃克斯豪尔Combo-e Life的乘用车版本。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将使标致雪铁龙能够在2021年底前提供其所有车型的纯电动版本。该公司已经开始提供雪铁龙Jumper、标致Expert、欧宝Vivaro和沃克斯豪尔Vivaro以及尺寸更大的标致Boxer和雪铁龙Jumpy等车型的纯电动版本,另外欧宝和沃克斯豪尔也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基于这些车型的纯电动版本。这些全新紧凑型厢式货车将采用与中型厢式货车以及标致e-208、标致e-2008和其他基于CMP架构车辆相同的电机。由于与其他CMP车型采用相同平台打造,电池尺寸也相同。这些纯电动紧凑型轻型商用车将在标致雪铁龙位于西班牙的比戈工厂生产,而电机将来自其位于法国的特姆利工厂,最终传动齿轮将来自法国的瓦朗谢讷工厂。我们预计,在2022年(即量产第一年),这些车型在比戈工厂的产量将达到约2.9万辆,这将占到这些车型总产量的8%,另外丰田ProAce City推出的一款纯电动车型也将在比戈工厂生产。不过,纯电动车型的产量也将继续增长,并且将超过这一水平。



    上汽联手阿里巴巴推出高端电动汽车项目

    2020年12月8日

    意义:11月26日,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推出其高端电动汽车(EV)项目。上汽将新项目暂定名为“智己汽车”,该项目也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这家科技巨头将帮助上汽集团开发一整套以智能汽车、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上汽计划基于该项目推出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

    展望:我们预测,到2023年,上汽全资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年产量将从2021年预测的8.7万辆增长至超过17.5万辆。如果有更多关于这一新成立电动汽车品牌的信息,我们也将相应修正预测。

    11月26日,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联合推出了一个高端电动汽车(EV)项目。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上汽集团在创始轮融资中也得到了拥有上海国资背景的张江高科的支持。上汽和张江高科已经出资72亿元(约合11亿美元)成立了联合投资基金,以支持上汽最新的电动汽车项目。上汽集团表示,这个暂取名为“智己汽车”的新项目也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加上阿里巴巴的投资,该项目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00亿元。这家科技巨头将帮助上汽集团开发一整套以智能汽车、人工智能(AI)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上汽计划基于该项目推出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

    为了支持这个新项目,上汽集团组建了一支200人的研发团队。上汽还将开发一个新的汽车架构,从一开始就将汽车软件设计融入其中。上汽目前尚未公布有关智己汽车的产品计划,不过有当地媒体报道称,上汽计划在2021年1月推出其前两款车型,包括一款纯电动轿车。不过,上汽尚未确认这一高端电动汽车项目将以什么品牌推出新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汽集团的声明证实了此前该公司L项目的有关报道,该项目将面向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在最近宣布将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计划。这些举措往往会提振投资者信心,并帮助汽车制造商吸引发展亟需的资金。除了高达100亿元的巨额投资以及两款新车型将于明年上市之外,在撰写本文时上汽集团披露的信息十分有限,因此无法对新品牌具有的竞争力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不过,凭借着长期技术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的支持以及对研发一个全新车辆结构的承诺,上汽集团将有更好的机会克服传统车辆平台的限制,最终将充分利用新电池和软件技术的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上汽集团依靠名爵和荣威品牌,已经成长为国内电动汽车领域最活跃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过去五年里,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多款畅销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了确保其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2018年上汽集团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专注于在国内研发电池模块和系统。智己汽车项目推出的新车型可能会从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受益。宁德时代渴望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其“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百万英里”电池技术推向市场。

    我们预测,到2023年,上汽全资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年产量将从2021年预测的8.7万辆增长至超过17.5万辆。如果有更多关于这一新成立电动汽车品牌的信息,我们也将相应修正预测。



    现代汽车集团进一步公布全新E-GMP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的细节

    2020年12月7日

    意义:现代汽车集团(HMG)日前公布了其全新E-GMP全球电动汽车(EV)专用平台的详细信息,该平台将把现代汽车旗下电动汽车转变为后轮驱动,并确保续航里程至少达到500公里(WLTP工况下)以及配备双向充电系统。

    展望: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发布公告称旗下开发数年的全新电动汽车产品已经接近量产,现代汽车集团紧随其后也推出了其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现代在E-GMP平台上的做法与通用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策略有相似之处,旨在创建一个高度模块化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现代E-GMP

    现代汽车集团提供

    现代汽车集团日前公布了其全新E-GMP全球电动汽车(EV)专用平台的详细信息,该平台将把现代汽车旗下电动汽车转变为后轮驱动,并确保续航里程至少达到500公里(WLTP工况下)以及配备双向充电系统。这一新平台是在一次线上发布会上公布,在发布会之后我们参与了与现代汽车多位主要高管的问答环节。这份声明基于此前现代和起亚发布的有关电动汽车计划的声明,同时也公布了有关该平台及其最新发展的详细信息。在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宣布了各自电动汽车目标之后,现代汽车集团在12月1日举办的线上发布会上公布了由现代、起亚和捷恩斯等品牌共同使用的电动汽车专用平台。

    现代汽车集团汽车结构开发中心高级副总裁Fayez Abdul Rahman表示,E-GMP平台将是现代汽车集团未来的基础。现代汽车集团指出,这一电动汽车专用平台与公司现有的电动汽车平台相比向前迈进了一步,现有的电动汽车平台原本专为内燃发动机设计,并经过了调整。不过,新平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之前的平台将被放弃。正如现代汽车集团研发总裁Albert Biermann在发布会后电话会议上所说的那样,现代Kona和起亚Niro都是十分高效且已获得成功的产品,“在效率和续航里程方面处于市场领先”。这位高管表示,这些车型将继续发展更新,并且在效率和性能方面将变得更加出色,ICE/EV平台组合将用于前轮驱动的B级和C级车。

    对于全新的E-GMP平台而言,该平台在很多方面与通用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在去年公布的策略十分相似。这一模块化平台将搭载标准化的软包电芯和电池组,电池组将安装于一个托盘,电池功率由电池组数量决定。Biermann表示,该平台具有出色的灵活性,可用于C级、D级和E级车辆,包括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并有可能支持现代Palisade等三排七座车型。不同之处在于,通用汽车的Ultium系统本质上是可堆叠的,甚至可以为皮卡车和全尺寸SUV提供动力,而E-GMP平台目前无法做到。不过,现代汽车目前正在考虑这一办法。在这个问题上,Biermann表示,虽然车重较重的车型可能需要双层电池来提供动力,但现代汽车在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可能更适用于这类车辆。他说道,现代汽车正在对这两类技术进行比较,“时机成熟时,我们将分享(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福特和通用来说,美国全尺寸皮卡市场对于他们的整体销售表现至关重要;不过当前现代汽车并未涉足这一细分市场,而是更多地参与中型和重型商用车市场,并开始在这些市场部署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推进系统,以及在轻型汽车市场推出Nexo燃料电池电动车。

    现代汽车的E-GMP平台将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组合提升灵活性和开发速度,同时也可以通过配置满足不同驾驶需求、性能和续航里程,包括在欧洲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与此同时,高性能车型可以在3.5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最高时速可达260公里/小时。在问答环节,Biermann表示,高性能车型最大输出功率将超过600马力。除了这些参数外,现代汽车尚未确认任何具体产品的细节。现代汽车希望通过该平台,能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现代E-GMP

    图片由现代汽车集团提供

    E-GMP平台标配后轮驱动装置,在四驱(AWD)模式下,后轮和前轮分别配备一个高速电机。在四驱版本上搭载了减速器隔离开关,可以控制附加电机和前轮之间的连接,在不需要的时候通过隔离附加电机来提高行车效率。现代汽车表示,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车型将采用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类悬架系统在中型和大型车中很普遍。另外,现代还声称将在后轴采用首款量产的集成式电驱动桥(IDA)。Biermann表示,该系统从赛车运动发展而来,它将车轮轴承与传动轴相结合,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不过,前后车轴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并且IDA适用于后轴。与其他电动汽车不同的是,E-GMP平台采用了低重心设计,并且电池组安装于车身中央下端,它将驱动电机放置在原本发动机所在的位置,并将它们放置在底盘较低的位置。现代指出,该平台也将实现车体前后重量的合理分配。

    对于安全性方面,电池采用超高强度钢结构保护,外壳则采用由热冲压工艺制成的钢组件以增加硬度。车身和底盘采用撞击能量缓冲设计,可有效吸收能量。在仪表盘前方位置的承重支撑区采用了避险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力系统和电池的冲击力。该平台采用了加长轴距以及缩短前后悬挂的设计,并结合舒展的座舱模块设计;与其他电动汽车一样,电池安装在车身中央下方令车内地板更加平坦,最大程度优化车内空间。

    现代E-GMP

    图片由现代汽车集团提供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其全新的紧凑型电力(PE)系统集成了包括电机、电动汽车减速器和逆变器在内的三大关键部件。电机的最大速度比现有电机提高了70%;从而可以通过缩减电机的尺寸和重量来提升电机的整体效率。标准化电池系统可以根据车型细分市场、最大续航里程以及其他客户需求进行调整,以输出不同功率。其逆变器电源模块使用碳化硅(SiC)半导体,现代公司称该模块的效率可以提高2-3%,进一步延长了续航里程。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所有车辆均采用相同的软包电池模块,用户可通过调整模块数量来打造所需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另外,现代汽车还在E-GMP平台上应用了首个专利多功能充电系统;该系统可支持在800 V和400 V电压下充电,同时无需安装额外组件或适配器。这项技术可以利用电机和逆变器将400V电压提升至800V电压,从而实现了稳定的充电兼容性。同时,这项技术确保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汽车将在未来适用于各类充电基础设施,包括越来越普遍的800 V充电系统。现代汽车正在研究的另一项功能是车辆无线充电;虽然该公司并未表示将在何时或在哪款产品上部署这一功能,但E-GMP平台已经为这项功能做好了准备。E-GMP平台还采用了一个集成式充电控制单元(ICCU)来代替目前的车载充电器。ICCU使E-GMP车辆也具有双向充电(V2L)功能,能够为另一辆电动汽车充电或运行其他110/220伏的电动机械。现代汽车表示,该平台可提供3.5千瓦的电力,可为一台中型空调和一台55英寸电视提供长达24小时的供电。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发布公告称旗下开发数年的全新电动汽车产品已经接近量产,现代汽车集团紧随其后也推出了其电动汽车专用平台。现代在E-GMP平台上的做法与通用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策略有相似之处,旨在创建一个高度模块化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Biermann在问答环节中也提到了一些重点信息,包括在未来销量预期方面。尽管现代汽车集团将在2025年推出23款电动汽车,但这一数量也包括了现今已有的车型;到2025年,只有11款车型计划采用专用纯电动汽车(BEV)平台打造。第一批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现代品牌车型将是现代子品牌Ioniq;首先将是在2021年推出的Ioniq 5,然后是在2024年推出的Ioniq 6和7。此外,起亚表示,计划在2025年前将电动汽车的销量份额提高到20%,并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7款基于专用品牌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在新产品方面,现代几乎没有透露最新信息。现代首款E-GMP车型将是Ioniq 5,起亚随后将推出一款尚未亮相的SUV。随着现代汽车集团将坚定在其车型阵容中融入情感元素,2021年我们还将会看到一款高性能原型车面世。

    Biermann表示,一旦E-GMP系统的优势和新车型被市场所了解,公司预计市场对于E-GMP车型的需求将会很高,但产品质量仍将是重中之重。Biermann表示,现代汽车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匆忙实现大批量生产”,产品的高质量依然是其首要目标。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Biermann还提到,现代汽车可能会率先在欧洲推出更多车型,部分车型将在欧洲市场率先上市。当然,随着三个品牌陆续推出基于E-GMP平台的车型以及ICE-EV共享平台进一步发展,在B级车和C级车市场推出车型尺寸更小的前驱解决方案(以现代Kona和起亚Niro为例),现代汽车集团对于最终产品销量也有着不小的野心,但重点仍是确保产品质量。Biermann预计,尽管出色的产品体验将推动市场对新车型的需求,但现代汽车仍将坚持理性的产品发布计划。

    2020年广州车展:现代推出全新款名图和中期改款iX35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产品阵容

    2020年12月1日

    意义:继9月在北京车展上发布全新索纳塔和全新伊兰特之后,现代在11月20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发布了新一代名图轿车。老款名图于2012年开始在中国生产,新一代车型专为中国市场设计。

    展望:为了提振在华销量,现代汽车将在未来3年升级其在华产品阵容。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包括一款新型多用途车(MPV)和两款基于其E-GMP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型电动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还重新启动了在华进口车业务,帕里斯帝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现代品牌最新的进口车型。

    继9月在北京车展上发布全新索纳塔和全新伊兰特之后,现代在11月20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发布了新一代名图轿车。老款名图于2012年开始在中国生产,新一代车型专为中国市场设计。全新款名图将继续采用现代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配备倾瀑式前格栅造型和全新前照灯设计。新车车长为4,780毫米,比全新紧凑型伊兰特长100毫米,并且比2019款名图长60毫米。全新款名图的轴距与2019款名图相比保持不变,均为2,770毫米。在内饰方面,现代汽车进行了全新设计。新车搭载了结合仪表板和中控面板的横向数字显示屏。另外减少了实体按键数量,以打造一个简洁利落的座舱外观。此外,传统换挡器也已被电动按钮换挡器所取代。在动力方面,全新款名图提供了两种动力系统可供选择:搭载无级变速箱,最大功率为143马力的1.8升自然吸气发动或者搭载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最大功率为170马力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除了全新款名图外,现代还发布了第二代iX35的中期改款车型2021款iX35 SUV。这一中期改款车型在设计上进行了调整,以突显这款紧凑型车型与现代家族最新产品之间的联系。该车将搭载与当前iX35相同的动力系统,即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或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已加速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放,重点加强其在D级车市场的地位。在轿车市场,现代汽车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第10代索纳塔和第7代伊兰特。这两款车型都旨在吸引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现代名图自2013年开始在中国销售。这款入门级中型轿车此前是现代汽车产品阵容中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在2015年的销量超过15.3万辆。不过在过去五年里,现代汽车对名图并没有做出任何重大升级,自2015年以来,老款车型的销量持续下降,去年销量不到4万辆。随着全新款名图的推出,现代汽车已经将车辆生产转移到与全新索纳塔共享的N1/N2平台。现代汽车在内饰和外观上也对索纳塔进行了全新升级,以保持该车型在轿车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市场对现代汽车的需求不断萎缩。2020年前10个月,现代品牌在华销量同比下降34.5%,至345,412辆。品牌在华市场份额下降0.9个百分点,至2.3%,落后于吉利、日产和丰田等竞争对手。为了提振在华销量,现代汽车将在未来3年升级其在华产品阵容。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包括一款新型多用途车(MPV)和两款基于其E-GMP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型电动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还重新启动了在华进口车业务,帕里斯帝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现代品牌最新的进口车型。我们还预计现代汽车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将捷恩斯品牌及其最新车型引入中国市场。预计2020年现代品牌在华销量将同比下降2%,至58.3万辆,随后在2021年将反弹10%,至60万辆左右。

    2020年广州车展:丰田新车型亮相;福特福克斯Wagon和奥迪Q5L Sportback上市

    2020年12月1日

    意义: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已于11月20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正式开幕。在本文中,我们将概述为期三天的广州车展的亮点。

    展望: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大陆轻型汽车市场的销量将在2022年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21年中国大陆轻型汽车销量预计将增长5.9%,至2,450万辆。由于2020年第一季度销量比较基数较低,我们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71.5%。

    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已于11月20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正式开幕,车展将一直持续到11月29日。广州车展作为中国汽车展会的年末大戏,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消费者与其新车型交流的机会。在本文中,我们将概述为期三天的广州车展的亮点,包括丰田推出两款新轿车,福特宣布福特福克斯Wagon Active售价,以及奥迪宣布全新款Q5L Sportback的售价。

    长安UNI-K SUV。

    图片由长安汽车提供

    丰田在今年广州车展上推出了两款新轿车,分别是由合资企业一汽丰田生产的Allion以及由广汽丰田生产的Levin GT,这两款车型是基于丰田TNGA-C平台打造的姊妹车型。根据汽车之家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两款新车型的轴距相同,均为2,750毫米,较卡罗拉长50毫米。在动力系统方面,两款车都将搭载与亚洲龙和凯美瑞相同的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无级变速箱(CVT)。丰田将在稍后公布这两款新车型的详细规格参数,这两款车型也代表了丰田汽车在其“双车”战略下的最新家族设计。丰田旗下的两家合资企业希望通过推出这两款新车型来填补C级卡罗拉和D级亚洲龙之间的市场空白,从而巩固其在轿车市场的地位。Allion和Levin GT的内饰设计在广州车展上并未展出;不过考虑到这两款车型均基于丰田紧凑车型的全球模块化平台打造,它们可能采用与卡罗拉和雷凌类似的座舱设计。

    福特在广州车展上公布了福特福克斯Wagon Active在中国市场的定价,这是一款基于掀背款福克斯打造的改款车型。新车定价为15.38万元(约合23,420美元),该车此前并未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这也是福特中国产品阵容中首款旅行版车型。与掀背款福克斯相比,福克斯Wagon Active车身长度要长275毫米。在第二排座椅不放倒的情况下,旅行版车型可为客户提供高达575升的行李箱容积。在动力方面,该车搭载福特1.5升3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4马力,峰值扭矩达到243牛·米。

    奥迪在广州车展上公布了全新Q5L Sportback的定价。Q5L Sportback也是Q5L的改型车型,Q5L此前在今年9月的北京车展上首发亮相,Q5L Sportback将面临来自宝马X4和梅塞德斯-奔驰CLC Coupe的竞争。奥迪为Q5L Sportback提供了两种外观设计,包括具有运动外观的S系列。Q5L Sportback在中国共推出5款车型,起售价为40.5万元。在动力方面,该车标配大众集团的EA888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除Q5L Sportback外,奥迪还将在中国销售新一代A3。目前在售的全新款A3是高配掀背款标准轴距,售价为26.85万元。长轴版A3轿车将于2021年1月上市。

    本田与东风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在广州车展上推出了一款来自自主品牌思铭的全新电动汽车。思铭M-NV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配备容量为61.3千瓦时的电池组,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80公里。这一极具竞争力的续航里程表现,再加上补贴后15.98万元的起售价,应该能够帮助M-NV吸引众多入门级电动汽车消费者。

    长安汽车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其UNI系列的第二款车型。UNI-K是一款中型SUV,其定位比6月份上市的UNI-T紧凑型SUV更高。UNI-K的外观设计与长安最近推出的新款车型较为类似,包括无边界进气格栅和刀片形前照灯设计。在内饰方面,该车与UNI系列第一款车型相比进行了重新设计。与UNI-T相比,数字仪表盘离方向盘更远,并且长安汽车还使用全新的不规则形状屏幕取代了UNI-T的中控显示屏。长安汽车表示,UNI-K将搭载新一代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71千瓦,峰值扭矩可达360牛·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又一个大型车展在中国开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近期在天津和北京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并未影响中国汽车市场从疫情影响中复苏的步伐。中国汽车生产已经恢复增长,并且新车市场也已经收复了今年二、三季度的大部分损失。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新车销量同比仅下降4.7%,至1,970万辆,这主要得益于新车需求自4月份开始反弹。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大陆轻型汽车市场的销量将在2022年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21年中国大陆轻型汽车销量预计将增长5.9%,至2,450万辆。由于2020年第一季度销量比较基数较低,我们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71.5%。

    随着2020年年底的临近,例如广州车展等地方性车展活动,将帮助汽车制造商为提高本年度销量做出最后的努力。例如,丰田两款新车型都是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旨在加强其在轿车市场的领导地位。这些新产品也反映出外国汽车制造商有意通过调整中国市场战略,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奥迪Q5L Sportback也是这个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豪华车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最新举措。这款基于奥迪经典Q5 SUV打造的长轴距轿跑车型目前只在中国销售,因为该车身类型在中国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长安将与宁德时代、华为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

    2020年11月2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表示,该公司计划在市场上推出一个全新汽车品牌。另外,朱华荣还介绍道,长安汽车已经与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以及中国科技公司华为合作,联合打造全新汽车品牌的未来量产车型。长安汽车还推出了其全新的“方舟”车辆架构。“方舟”架构是一个可扩展平台,可以兼容传统燃油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系统。不过,长安并未提供任何有关新品牌产品规划的具体信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8年以来,长安汽车一直在尝试推出一个全新高端品牌。此次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合作无疑有助于将最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车联网技术应用于新车型。自2020年年中以来,长安汽车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1月至10月,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3.0%,至158.3万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汽车销售的反弹,以及市场对长安汽车新车型产品的需求上升,尤其是UNI-T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根据我们轻型汽车销售数据,UNI-T在第三季度(6月至9月)的总销量超过了30,800辆。




    【新冠肺炎疫情】11月13日亚洲汽车生产跟踪

    2020年11月24日

    意义:亚洲面临的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疫情形势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同。由于政府进一步加强限制措施以遏制病毒的蔓延,该地区的汽车制造商调整了工厂停工期的长度。各家汽车制造商现在已经恢复生产,并且努力确保其生产水平与疲软的需求环境相适应。

    展望:鉴于疫情形势高度不稳定,我们根据形势发展提供了一份关于汽车生产状况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介绍了我们预计主要国家的汽车生产多快会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2020年上半年,亚洲各国面临的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疫情形势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同,并且形势变化迅速。由于政府进一步加强限制措施以遏制病毒的蔓延,该地区的汽车制造商调整了工厂停工期的长度。汽车制造商还指出,供应链问题和疲软的销售需求是影响工厂复工安排的主要因素。亚洲地区所有汽车制造商现在均已经恢复生产。由于受到防疫安全规定、防疫措施培训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复工初期产量恢复缓慢。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努力确保其生产水平能适应疲软的需求环境。展望未来,一些工厂的生产运营可能会受到供应链问题和需求疲软的影响。

    鉴于疫情形势高度不稳定,我们的目标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测量且可分析的视角。在跟踪了大部分工厂复工的情况后,最终版的停产跟踪报告已于7月初发布,不过这份报告已经被我们最新的生产跟踪报告取代,在跟踪了工厂复工后的生产速度以及各品牌/母公司未来停工情况后,我们发布了最新的生产跟踪报告。该跟踪报告原本计划每周更新。然而,由于工厂生产活动减少,我们将该报告的更新时间调整为每月一次。

    南亚轻型汽车生产影响及复苏模式

    中国轻型汽车生产影响及复苏模式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大陆汽车市场新车产销量已连续第七个月实现增长。 10月份,中国新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2.5%,至25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1.0%,至255万辆。今年以来,中国新车累积销量为1,970万辆,同比下降4.7%,产量为1,952万辆,同比下降4.6%。尽管同比来看销量有所下降,但汽车市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加快复苏,并且预计将持续至整个第四季度。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汽车市场第一季度遭遇了需求崩溃,不过销量的持续反弹增强了汽车制造商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能够弥补这段时间内的部分销售损失。

    如需下载报告或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添加S&P Global [汽车]微信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加入VIP群




    宝能汽车新建的西安工厂即将投产

    2020年11月17日

    宝能汽车于11月5日宣布,其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新建工厂即将投产。新工厂生产的车型将基于宝能的新能源汽车(NEV)平台——xEV平台打造。目前,有关第一款车型的相关细节尚不清楚。这家汽车制造商此前曾表示,xEV平台将能够支持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宝能西安工厂将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三座汽车制造厂。在过去三年里,宝能收购了两座生产工厂:一座是观致汽车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工厂,另一座是长安标致雪铁龙位于深圳的工厂。据近期媒体报道,宝能急于将其自有品牌推出汽车市场。其即将推出的基于xEV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很可能来自其自有品牌。另外,对于新近从长安标致雪铁龙收购的深圳工厂,宝能计划将在该工厂生产观致运动型多用途车和DS车型。




    作为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沃尔沃集团正扩大其纯电动卡车产品阵容

    2020年11月17日

    意义:作为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沃尔沃集团正在扩大其纯电动卡车的产品阵容,包括重型卡车领域。

    展望:在扩大产品阵容之际,该公司计划到204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尽管如此,我们对于欧洲中期纯电动中重型商用卡车产量的预期仍然不高。

    作为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沃尔沃集团正在扩大其纯电动卡车的产品阵容,包括重型卡车领域。根据沃尔沃集团在上周资本市场日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日前启动了一项关于旗下纯电动FH、FM和FMX车型的测试工作。到2021年,这些车型将为欧洲客户提供区域运输和城市建设业务,并将于2022年开始正式量产。根据具体车型配置,这些卡车的载重量可达44吨,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

    沃尔沃卡车全球总裁Roger Alms在声明中表示:“我们通过不断推出重型电动卡车,希望帮助我们的客户和运输服务购买方实现宏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推动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与此同时,沃尔沃还宣布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金融框架,通过它可以发行“绿色债券和其他绿色金融工具”,并且能够确立、选择、管理和报告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绿色债券原则》的合格项目和资产。沃尔沃补充道,其“绿色金融框架”已经通过了CICERO Shades of Green的独立外部评估,并获得了其最高的深绿色评级。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商业票据、绿色贷款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将用于研发制造电动汽车以及零排放发动机等项目。沃尔沃金融服务公司还将利用这笔资金向购买电动汽车产品的客户提供绿色贷款。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纯电动重型卡车的推出是沃尔沃集团逐步淘汰其传统化石燃料系列车型计划的一部分,沃尔沃计划到2040年实现这一目标,并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其新车总销量的35%。十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大力投资研发和推出电动汽车系列,从其巴士系列开始,先后推出了混动版巴士、插电式混动版巴士,并最终推出纯电动版巴士。该公司于2019年开始生产中型卡车,主要用于城市运输和垃圾处理。不仅包括了沃尔沃FL Electric和FE Electric,还包括雷诺卡车D ZE和D Wide ZE。纯电动版FH、FM和FMX也将在专为区域运输设计的北美沃尔沃VNR纯电动卡车之后上市,与此同时,Mack Trucks LR纯电动汽车也将于2021年开始建造,该车型主要将用于城市垃圾收集。沃尔沃还表示,未来十年其电动卡车将实现进一步发展,不仅将推出续航里程更长的纯电动卡车,还将推出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卡车。此前,沃尔沃与其竞争对手戴姆勒已达成合作关系,预计将在未来十年的后半段实现氢燃料电池重卡的量产。
    与其他正向电气化转型的卡车制造商一样,沃尔沃也不打算在短期内对其卡车使用的架构做出巨大改变。沃尔沃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和市场的转型速度不同,这取决于包括财政激励、充电基础设施可接入性和运输业务类型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因此该公司预计,在这一阶段,许多公司的车队将有多种动力系统并存。沃尔沃卡车全球总裁Alms补充道:“我们的底盘独立于所使用的动力传动系统。我们的客户可以选择购买几辆相同型号的沃尔沃卡车,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些是电动的,有一些是汽油或柴油驱动的。”这样一来,无论车辆采用何种燃料类型,司机都能尽快熟悉。

    考虑到电动卡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相较于传统柴油车和汽油车的快速加油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最初的采购成本也较高,因此要说服车队做出电气化转型决定可能会是一个挑战。不过,沃尔沃在其演示报告中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北欧食品零售配送”这个例子中,该公司指出,就总拥有成本而言,最初购买电动卡车所需的额外支出几乎被燃料成本的减少所抵消。同时,沃尔沃还将通过支持服务为客户提供保障。

    尽管有这些目标,但我们预计纯电动卡车技术在欧洲的增长将相当缓慢。事实上,尽管戴姆勒卡车、帕卡、Traton和纽荷兰工业等其他卡车制造商也将不断在卡车市场推出新车型,但我们最新预测显示,到2026年,该地区纯电动卡车的产量将达到约8,200辆。不过,随着消费者逐步建立起对纯电动卡车技术的信心、卡车性能的提高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变得更加普遍,电动卡车的产量应该还会有所增加。




    我们评估了前副总统乔·拜登有望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2020年11月16日

    意义: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似乎已尘埃落定,作为总统挑战者,前副总统乔·拜登成功获得了足够多的选举人团票和普选票,击败了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不过,国会选举结果仍不明朗。

    展望:假如这一预测属实,并且总统权力移交程序得到遵守,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尽管对于各种问题将如何演变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在本文中提供了拜登担任总统期间汽车行业相关问题的预期概述。

    据报道,总统挑战者、前副总统乔·拜登已获得足够多的选举团票和普选票,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击败了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可能会支持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全面监管。

    假如这一预测属实,并且总统权力移交程序得到遵守,那么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于2020年11月7日发表了提名演讲,尽管总统特朗普在撰写本文时尚未承认失败。目前,关键的国会选举结果仍未确定,因此哪个政党将在参议院或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还尚未得到确认。有媒体报道称,参议院选举结果仍然难分胜负;尽管一些结果尚未最终确定,我们预计众议院将由民主党控制。我们在本文中提供了新总统在汽车行业相关问题上将会采取的施政方向概述,特别是在贸易和燃油经济性、排放和安全法规方面。拜登和当选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目前讨论的政策建议,在拜登上任后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完善,并在决策过程中进行修改。在埃信华迈销售和产量预测方面,我们会定期更新轻型汽车销售展望,并考虑政策、经济和其他进展,后续在预测更新中我们将把最近发生的事件考虑在内。

    此外,一些政策可能由行政部门(由总统领导)执行,而其他的则必须通过立法程序(与国会及其参众两院的立法程序有关)。立法程序、美国国会的组成,以及下一个任期内由哪个政党控制参众两院,这些都将决定民主党拜登在推行其政策建议方面的成功程度。在没有完全控制国会的情况下,共和党试图阻挠民主党的政策议程,也可能会对这些政策和其他问题带来影响。此外,如果感染率和住院率继续上升,新任总统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可能仍是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本文中的讨论并非是对具体行动的预测,而是对预期政策方向的概述。

    贸易

    特朗普总统在贸易方面的做法倾向于双边协议,而不是多边协议。例如,他选择不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威胁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尽管已经开启《美墨加协议》(USMCA)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但在该协定之外,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或威胁征收关税。特朗普总统启动了232条款关税程序,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另外还威胁要对欧洲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但拜登担任总统后不太可能采取相同的策略。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是否会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在民主党人当选总统以及控制众议院的情况下,美国更有可能寻求加入TPP,并且退出WTO的可能性更小。至于USMCA,一些消息人士表示,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参议院和白宫可能会提出对USMCA进行一些修改。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威胁征收(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征收)贸易关税被用作一个谈判工具。拜登政府更有可能选择更加传统的贸易谈判程序,尽管其可能会继续对中国和其他国家采取强硬立场。

    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法规

    特朗普总统此前积极寻求减少总体的政府监管,反对实施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法规,并于2020年4月放宽了前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任内实施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撤销了加州自行制定汽车排放标准的权力,自那之后这一问题一直在法庭上争论。在拜登担任总统期间,无论他是否得到民主党控制的参众两院的支持,还是参议院最终由共和党控制,加州的排放豁免条款都可能会恢复。不过,这样做也会造成一种情况,即加州零排放车辆规定和轻型车辆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结构要比联邦层面的指导方针更加严格,因为它们将与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法规相一致。此前,奥巴马政府认为,加州和联邦的排放法规达成一致是一个胜利,加州维持了其基于积分的监管体系,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该州销售更多的零排放汽车。后来,特朗普总统对这些法规进行了修订,并于2020年4月被《安全经济燃油效率法案》(SAFE)取代。

    一些报告指出,SAFE法案也有可能被修改。修改这些法规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因为修改必须遵循有关审查和信息输入的具体程序;任何对法规的修改都将无法迅速实施。无论是否会尝试对SAFE法案进行修改,该法案只适用于2026年之前推出的新车型,在拜登任总统期间,将制定2026年之后车型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预计,拜登政府的重点将围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两个方面。与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有关的法规制定是一个费时的过程,并受到立法审议期的限制。更严格的轻型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必须至少在标准覆盖的首个车型年份前18个月制定。制定2026年后车型排放法规需要时间来编制、提交、最终确定和实施——而且可能比特朗普总统为赢得第二个任期所提出法规更加严格。

    此外,如果特朗普总统连任,提高或延长电动汽车(EV)税收优惠、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能性极低,但如果民主党人当选总统,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民主党同时控制众议院和参议院,这类资金很可能会增加。然而,资金和奖励措施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总统不一定有单独行动的权力。拜登此前表示,他将支持联邦政府建设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增加美国联邦政府在“清洁汽车”上的支出。此外,拜登还提议向用化石燃料汽车换购美国产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发放现金代金券;然而,这些措施需要得到国会的支持。以上都是在竞选活动中讨论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还需要经过决策过程,最终出炉的政策可能与2020年讨论的细节完全不同。

    一些民主党人提出了所谓的“绿色新政”,该政策对于电动汽车采用和提高燃油效率方面的规定,以及其他能源问题更加激进,但拜登并不支持该提议。虽然现在对车辆排放和燃油效率的关注可能转向更加积极和规范的方法,但结果可能不会像一些民主党人提议的那样极端。

    车辆安全

    在车辆安全方面,特别是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法规方面,拜登在任期内可能会重新推动为自动驾驶技术制定联邦安全标准和参数。这些标准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程序上NHTSA必须得到国会的指令来制定和执行新的标准。在特朗普任期内,联邦层面采取的是不干涉的做法,旨在让各州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因监管导致技术发展减缓。拜登政府在这方面可能会更为激进,他们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有助于减少汽车排放,并提高燃油经济性,因此,气候变化比单纯的经济变化更加重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假如这一预测属实,并且总统权力移交程序得到遵守,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与即将离任的特朗普总统相比,新总统预计将支持对车辆燃油经济性、排放和安全性进行更多监管,并将这些监管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对于美国汽车行业在安全性和燃油效率技术方面的投资,在新一届政府任期内,已经确定的发展轨迹不太可能发生重大改变。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就职,任期至2025年1月。全球汽车制造商需要满足全球市场的监管规定,目前中国和欧洲对汽车排放的管控要比美国更加严格。这项技术的发展预计不会因执政当局的变化而放缓或加速。总体而言,尽管美国放松了对汽车排放的监管,但汽车制造商们一直在为提高电气化程度以及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做准备,以应对全球形势。在新总统的领导下,一些具体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制造商的策略,但随着政策聚焦,它们不太可能导致汽车行业朝着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整体轨道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过去两个月,通用汽车(GM)、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福特汽车纷纷宣布在北美生产电气化车辆或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此外,大众汽车(VW)发布了ID.4,并计划在美国生产。我们预测,戴姆勒、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本田也将增加各自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到2026年不会增加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产量的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根据埃信华迈动力系统产量预测,到2026年,美国电动汽车产量将占美国轻型汽车产量的10.3%左右,相比之下,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3.9%。2026年,混动(全混动或轻度混动)汽车产量占美国轻型汽车产量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3.6%增加至20.6%。虽然从共和党入主白宫转变为民主党入主白宫会对汽车排放法规和安全性法规产生影响,但电气化发展趋势也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除了努力改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之外,增加电动汽车充电站,提升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识和体验,也是未来推动消费者接受电动汽车的关键因素。全球各地的电动汽车产量近期都出现增长,这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在更广泛细分市场上研发推出更多电动汽车的结果。这样做可以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和生活方式,扩大潜在市场的规模。尽管政府有监管和激励手段,可以让电气化变革的速度比消费者接受的速度更快,但相对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战略和长期投资计划,在发展轨道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拜登将接手后续的政策制定。




    中国交通运输部支持三地开展自动驾驶汽车试点

    2020年11月11日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将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河北等一些地方围绕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CAV)等相关智慧交通领域开展试点。中国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表示:“我们支持有关城市及自动驾驶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该报道,交通运输部已与科技部合作,系统梳理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相关研发需求,为“十四五”发展规划打下基础。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商业化,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今年2月,11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该战略提出,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一个生态体系,并在2025年前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L3级)的规模化生产。根据该战略,中国预计将在2035年至2050年间全面建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报批稿通过后,预计将在2021年1月正式发布中国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特斯拉计划在挪威和加拿大发布自动驾驶技术

    2020年11月11日

    据行业新闻网站Electrek报道,特斯拉计划在加拿大和挪威的电动汽车上部署全自动驾驶技术。Electrek的报道引用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推文,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表示,加拿大和挪威将是下一个部署这项技术的国家。不过据报道,在部分美国用户完成“早期测试”阶段之前(预计最快将于12月完成),该系统将不会在其他国家部署。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特斯拉表示,在设定目的地后,其全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自动驾驶汽车到达目的地,不过该汽车制造商警告称,司机必须时刻监控汽车并随时准备接管。挪威是特斯拉和电动汽车的重要市场,为购车者提供了较大力度的补贴。特斯拉目前正将其全自动驾驶技术推广至美国和其他国家,该技术通过从上路行驶的车辆那里收集数据,降低了对高清地图或激光雷达的依赖程度。




    现代汽车将在中国建立氢能生态系统

    2020年11月09日

    根据现代汽车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该公司已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署了两份谅解备忘录,共同在中国构建氢能经济生态系统。现代汽车与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荣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第一份谅解备忘录,各方将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一个氢燃料商用车平台。这四家公司将在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构建以现代燃料电池卡车为基础的燃料电池汽车(FCEV)生态系统,包括建立氢气加氢站及氢气生产设备以及氢燃料电动汽车的销售和运营(金融服务)。目标是基于各自优势,合作打造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模式,通过持续发掘潜在客户,到2025年在该地区普及3,000辆以上的氢燃料电池卡车。此外,现代汽车与中国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北钢铁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二份谅解备忘录,各方将在京津冀地区建设一个燃料电池汽车平台。根据该协议,现代汽车将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燃料电池卡车,同时安泰科技将提供氢气储存、运输服务,并为加氢站建设提供支持。河北钢铁工业技术将利用工业副产氢提纯提供氢气资源,并提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应用场景。三方计划合作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应用,到2025年实现卡车供应达到1,000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考虑到中国氢能源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现代汽车正与中国国内各方合作,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上路。首先,现代汽车将专注于中国四大氢气中心:京津冀、长三角、广东省和四川省。该公司计划在中国推出三款燃料电池卡车——2022年推出一款中型卡车,几年后推出一款重型卡车,以及另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重型卡车。通过这些车型,现代汽车的目标是到2030年总销量达到2.7万辆。此外,现代还计划扩大其燃料电池卡车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业务。最近,该公司向瑞士客户交付了首批7辆XCIENT燃料电池卡车。为了支持其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扩张,现代计划到2021年将XCIENT燃料电池卡车的产能提高到每年2,000辆。除了先前宣布的投资64亿美元建立氢能生态系统以支持建立氢能社会外,现代汽车还将投资13亿美元来提高产能。




    戴姆勒和Waymo联手研发自动驾驶卡车

    2020年11月09日

    意义: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合作细节,但此次合作将建立在双方各自专业成果的基础上。

    展望:未来几年,自动驾驶卡车将在美国最先展开部署,随后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目前,两家公司均未披露有关此次合作的财务细节,也没有透露相关商业部署的细节。不过,8级重卡有很大的机会实现L4级自动驾驶;此次合作也是戴姆勒卡车和Waymo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开发进展。

    戴姆勒卡车和Waymo日前宣布了一项新的合作计划,双方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戴姆勒8级重型卡车福莱纳Cascadia。这款卡车将是Cascadia的定制版,最先将在美国部署。尽管细节尚未得到证实,但Waymo更有可能采用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小型货车相同的方式来部署自动驾驶卡车福莱纳Cascadia,而不是戴姆勒和福莱纳在制造卡车的同时也涉足货运业务。这份简短声明指出,Waymo在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旨在塑造世界上最有经验的驾驶员。Waymo表示,其系统已经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了超过2,000万英里,模拟行驶了150亿英里。对于此次合作关系,声明中提到,“Waymo和戴姆勒卡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车队客户提高道路安全性和效率……未来,Waymo和戴姆勒卡车将考虑向其他市场和品牌扩张。”

    图片由戴姆勒卡车提供

    戴姆勒卡车管理委员会主席、戴姆勒管理委员会成员Martin Daum表示“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戴姆勒卡车是自动驾驶卡车的先驱。近年来,我们在实现全球路线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动量产的高度自动化卡车上路运行。随着我们与自动驾驶领导者Waymo达成战略合作,我们朝着这一目标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合作关系是对戴姆勒卡车双重战略方针的补充,即与两个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合作,为客户提供与我们一流卡车无缝集成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Daum在这里提到的另一家合作伙伴预计将是Torc Robotics。 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表示:“我们高度评价戴姆勒的工程技术及其广泛的全球卡车产品组合,因此我们期待与新的合作伙伴一起扩大Waymo Driver的规模,以提高全球公路的道路安全和物流效率。”Waymo从2020年开始测试重型自动驾驶卡车,测试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Waymo将其乘用车出行服务命名为“Waymo One”,将其货物运输服务命名为“Waymo Via”。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未来几年,自动驾驶卡车将在美国最先展开部署,随后将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目前,两家公司均未披露有关此次合作的财务细节,也没有透露相关商业部署的细节。不过,8级重卡有很大的机会实现L4级自动驾驶;此次合作也是戴姆勒卡车和Waymo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开发进展。

    此举也与Waymo的战略相一致,Waymo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希望看到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其他公司生产的汽车上。在轻型汽车领域,Waymo的合作伙伴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捷豹和沃尔沃,但Waymo并非选择与某一家公司合作。尽管与此交易相关的排他性问题尚未得到明确解决,但显然Waymo不太可能选择这样的安排。 福莱纳是美国最著名的8级重卡品牌,2019年销量为91,391辆,市场份额达到34.2%。帕卡公司的Peterbilt销量排名第二,2019年市场份额为15.6%。根据戴姆勒高管发表的评论,戴姆勒签署的也并非是排他性协议,该公司将继续与Torc Robotics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上同步进行合作。戴姆勒在打造8级自动驾驶重卡的努力可以追溯至2015年甚至更早,当时戴姆勒在美国打造了一款基于福莱纳重卡的测试车。




    奥迪着眼于中国利基市场增长,推出多款改款及高性能车型

    2020年11月02日

    意义:继奥迪Q5L Sportback在今年9月26日举办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后,奥迪日前在浙江国际赛车场举行的一场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其新推出的高性能产品阵容。

    展望:我们预计到2023年,梅赛德斯-奔驰将依然是中国最畅销的高端汽车品牌,年销量达到80万辆,奥迪紧随其后,年销量为76万辆。

    奥迪于10月20日在浙江国际赛车场举办的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其新推出的高性能产品阵容。此前,奥迪Q5L Sportback于9月26日在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奥迪在发布会上宣布了三款RS系列新车型RS 4 Avant、RS 5 Sportback和RS 5 Coupe,以及六款S系列新车型S models、S4 Limousine、S5 Sportback、S5 Coupe、S5 Cabriolet、S6 Limousine和S7 Sportback的价格。S系列入门级车型S4 Limousine以及顶配车型S7 Sportback令S系列的售价区间为46.8万元(约合71,170美元)至100.98万元。售价区间从81.28万元至85.98万元不等的三款RS系列新车型均标配2.9 TFSI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搭载了一系列经过精心调校的性能增强元素,为高性能车爱好者带来赛车般出色的操控驾驶体验。新车还搭载了RS运动方向盘及RS风格运动座椅,另外“RS MODE”可以切换不同的驾驶模式。RS车型采用独有的RS设计语言打造,与普通奥迪车型相比,其前脸和姿态更具运动感。奥迪还计划在中国推出RS6、RS7和RS Q8等高性能车型,这些车型将于2021年陆续上市。

    此次由奥迪高性能产品阵容主导的产品攻势,是Werner Eichhorn于今年4月被任命为奥迪在华业务负责人以来,该品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产品发布活动。今年4月,Werner Eichhorn接替Gaby-Luise Wüst全面负责奥迪在华业务,这距离Gaby-Luise Wüst自2019年6月开始担任这一职务还不到一年时间。Eichhorn对中国市场并不陌生;在这一新任命之前,这位经验丰富的高管曾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负责奥迪品牌在华的销售业务。随着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来自德国对手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的激烈竞争,此次高层更迭也引发了业内对奥迪在华战略的讨论。三个德国高端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奥迪为其A4轿车和Q5L SUV等畅销车型提供折扣,这不仅给奥迪在华市场的利润带来了压力,也与其领先高端品牌的形象背道而驰。在担任奥迪中国总裁的前几个月里,Wüst承认奥迪在华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重新夺回高端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Q5L Sportback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首发,以及此次超强新品发布阵容,标志着这个德国品牌的产品战略已经发生变化。奥迪将努力为中国市场推出定制车型,并为富裕中产阶级消费者提供更高端的利基产品。主要为中国市场设计的Q5L Sportback车型将于2021年在一汽大众长春工厂开始生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奥迪迫切希望在中国这一瞬息万变的市场上跟上竞争的步伐,它在这个市场上面临着来自传统高端汽车制造商以及那些希望通过电动汽车超越高端市场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初创公司的挑战。对此,奥迪准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回应:一是扩大其在华产品阵容,覆盖大众化市场和利基市场;二是不断提高更高端、更高价值产品在其总销量中的份额。S系列和RS系列产品阵容的扩大将有助于提升奥迪在高端市场的形象,尤其是当下梅赛德斯-奔驰正在调整其产品战略,以推动旗下品牌AMG和G级车型销量增长之际。奔驰的AMG和G级车型都将其高性能作为一个主要卖点。

    2017年,梅赛德斯-奔驰取代奥迪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畅销的高端汽车品牌,并在此后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宝马也正凭借其强大的运动型多用途车产品阵容在中国市场上变得更受欢迎。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19年宝马品牌在华总销量为715,803辆,是中国市场上仅次于梅赛德斯-奔驰的第二大高端品牌。梅塞德斯-奔驰此前还宣布,计划从2021年开始实现其AMG高性能车型的电气化,电动动力系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产品性能。我们预计到2023年,梅赛德斯-奔驰将依然是中国最畅销的高端汽车品牌,年销量达到80万辆,奥迪紧随其后,年销量为76万辆。




    富士康发布电动汽车平台

    2020年10月28日

    为苹果供应零部件的台湾代工制造商富士康欲大举进军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计划为电动汽车生产零部件,并打算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共享其MIH电动汽车平台,包括电池和汽车网联服务。富士康在台湾省台北市举行的技术日上发布了该平台,包含用于电动汽车的所有主要软件和硬件系统。根据富士康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希望将MIH平台定位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安卓系统”,并为电动汽车制造开发一个由软件定义的开放生态系统。富士康表示:“MIH通过‘软件定义’解决了电动汽车当前的发展难题——实现了软件和硬件分离并打造了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允许开发人员访问用于在MIH平台上研发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工具,富士康降低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更多公司参与电动汽车的研发,这将导致该行业呈指数级增长。富士康表示,这一开放平台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架构,可以支持生产轴距在2,750毫米至3,100毫米之间的各种车辆类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我们的预测,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从2019年的185万辆增长至超过1,000万辆。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给富士康这样的科技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2018年,富士康和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一起参与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约合3.25亿美元)。基于这个电动汽车平台,富士康计划进一步利用其在电子元件制造和软件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挖掘新机遇。这个开放平台可能会对那些缺乏成熟的、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平台来启动电动汽车生产的汽车制造商有吸引力。这也为富士康将业务扩展至电动汽车技术研发领域提供了一个机遇。




    奥迪与一汽成立新合资公司在华生产电动汽车

    2020年10月28日

    奥迪日前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一汽集团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重新确定了双方在华联合生产电动汽车的框架。根据奥迪10月13日发布的一份声明,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与一汽合作使用高端电动车平台(PPE)在华推出高端电动汽车。从2024年起,双方将基于由奥迪和保时捷联合开发的电动汽车架构PPE在华生产多款纯电动奥迪车型。虽然目前具体车型计划尚未确定,不过很明显,基于PPE打造的新车型将被定位更高级别的细分市场,以对抗竞争对手推出的高端电动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将推动一汽和奥迪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在华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奥迪此前计划通过推出一系列e-tron新款电动汽车实现其产品阵容的转型,从而与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以及传统高端汽车制造商竞争,这份最新声明标志着奥迪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奥迪 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数款本土化电动汽车,包括奥迪e-tron Q2L和奥迪e-tron;然而,这两款车型仍然基于原本为内燃发动机汽车设计的平台打造。从现在到2024年,奥迪预计将开始生产多款基于大众集团MEB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汽车,以扩大其纯电动汽车的产品阵容。这些新车型中包括奥迪Q4 e-tron,将于2022年在一汽奥迪佛山工厂投产。




    马自达推出轻度混动车型MX-30 SUV

    2020年10月21日

    意义:这款车的推出与马自达在2017年宣布的电动化和减排目标保持一致。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努力解决从“油井到车轮”这一排放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该公司已设定目标,到2030年实现企业平均“油井到车轮”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2010年减少50%,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

    展望: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替代推进系统预测,马自达将在2020年生产大约1.74万辆MX-30 SUV,其中包括1.3万辆纯电动汽车和4,300辆轻度混动汽车。2021年,MX-30 SUV的总产量将增加至约3.1万辆,其中包括8,200辆纯电动汽车和22,800辆轻度混动汽车。另外,马自达位于马来西亚的居林工厂还将增加生产轻度混动版MX-30。

    马自达日前在日本推出了新款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MX-30的轻度混动版车型。马自达表示,MX-30采用其“魂动”设计语言,并基于“人类现代”概念打造。马自达在MX-30的内饰中使用了包括软木和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织物等天然材料。无B柱的自由式车门设计塑造与众不同的外观。

    基于“马自达主动安全”理念,这款车搭载了先进的安全功能,例如,在智能制动支持系统(SBS)帮助下,可以避免在十字路口发生碰撞并减轻伤害。该车还搭载了防止意外偏离道路的转向辅助功能,以及避免与后方驶近车辆相撞的碰撞预防技术。虽然该车采用了无B柱的自由式车门设计,但高强度钢和高效能量吸收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碰撞安全性能。由于这些安全功能,MX-30还可获得由日本国土交通省为65岁及以上驾驶员提供的“安全驾驶支持车辆推广项目成本补贴”。

    在内饰方面,这款车搭载了一个7英寸触摸显示屏以及标配8个扬声器布局的马自达环场声学音质提升系统,并可选配12个扬声器的Bose音响系统,以改善立体声效果。从10月21日起,马自达将为该车提供如紧急呼叫等联网服务。

    马自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kira Marumoto表示:“MX-30是马自达品牌面向那些想要以更自由思维驾车的客户打造的一款车型。”该车将搭载一款基于Skyactive 2.0技术的直喷汽油发动机以及一个轻度混动系统,月销量目标为1,000辆。马自达还计划于2021年1月在日本推出纯电动版MX-30。这款轻混版车型的售价为242万日元(约合22,851美元)至339.3万日元(含消费税)。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MX-30是一款基于Skyactiv C/D平台打造的C级SUV,目前由马自达日本宇品工厂负责生产。马自达在2019年东京车展上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电动汽车MX-30,2019年12月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了MX-30电动版。MX-30电动版采用了最新开发的e-Skyactiv电动驱动技术,配备了容量为35.5千瓦时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单次续航里程为200公里。前轮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43马力,扭矩达到265牛·米。马自达表示,MX-30电动版为平均每天行驶40至70公里的城市和郊区客户量身定制,电池容量也是基于这一使用水平设计。马自达希望MX-30能够降低其车队在欧洲的尾气排放量,以避免或减少2020年欧盟对其的罚款。

    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替代推进系统预测,马自达将在2020年生产大约1.74万辆MX-30 SUV,其中包括1.3万辆纯电动汽车和4,300辆轻度混动汽车。2021年,MX-30 SUV的总产量将增加至约3.1万辆,其中包括8,200辆纯电动汽车和22,800辆轻度混动汽车。另外,马自达位于马来西亚的居林工厂还将增加生产轻度混动版MX-30。马自达轻度混动车型的表现似乎不错。这家汽车制造商于去年开始生产搭载轻度混动系统的CX-30 SUV,2019年产量为34,236辆。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万辆左右。2019年,采用轻度混动技术的马自达3的产量约为3.9万辆,2020年产量约为2.9万辆。

    这款车的推出与马自达在2017年宣布的电动化和减排目标保持一致。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努力解决从“油井到车轮”这一排放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该公司已设定目标,到2030年实现企业平均“油井到车轮”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2010年减少50%,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马自达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燃发动机(ICE)仍将在车辆推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一样,马自达也将把改进发动机的努力与电气化结合起来。马自达称,“由Skyactiv发动机驱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将提高30%,将与使用液化天然气发电(最清洁的火力发电方式)的电动汽车排放相同的二氧化碳。”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Skyactiv-X技术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30%。预计到2035年,销售的新车中有84.4%仍将使用内燃发动机,11.2%将是电动汽车,4.4%将是燃料电池汽车。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公布9月份交付成绩

    2020年10月21日

    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日前已经公布了9月份的交付成绩。蔚来汽车公布其上月共交付了4,708辆汽车,其中包括3,210辆ES6、1,482辆ES8和16辆EC6。2020年第三季度,该公司ES8、ES6和EC6三款车型的总交付量为12,206辆,同比增长154.3%。截至9月30日,蔚来汽车共交付58,288辆汽车,其中有26,375辆是在2020年交付。小鹏汽车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9月份共交付3,478辆汽车,同比增长145%。得益于9月份销量的改善,小鹏汽车G3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P7电动轿车两款车型在三季度的交付量同比增长266%,至8,578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中国市场上领先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得益于上市车型阵容的扩大,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销量在9月份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蔚来汽车在9月份开始交付其第三款车型EC6。这款基于ES6打造的轿跑风格SUV将有助于蔚来汽车进一步扩大其消费群体,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够与蔚来一样,提供类似风格的纯电动车型。至于小鹏汽车,G3和P7在紧凑型电动SUV和电动轿车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两款车型都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并配备了一系列高级驾驶辅助技术。单电机版本P7的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轴距2,998毫米,与特斯拉Model 3相比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




    斯堪尼亚、达夫发布电动卡车,戴姆勒推出燃料电池概念车

    2020年09月29日

    意义:斯堪尼亚日前宣布推出一系列全新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卡车,同时达夫则发布了一款升级版CF电动卡车,戴姆勒推出了一款燃料电池概念车,作为其重型车电动化战略的一部分。

    展望:尽管到目前为止,欧洲电动卡车和混动卡车的产量一直不高,但我们预计这类卡车未来几年的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不过,即使到2025年,电动卡车的产量仍将只占该地区总产量的一小部分。燃料电池卡车的产量也将增长,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5年这类车所占的比例将更小。

    来源:斯堪尼亚
    两家欧洲卡车制造商日前相继宣布推出全新和升级版中重型电动商用车,同时另一家卡车制造商发布了一款氢燃料电池电动概念车,作为其重型车电动化战略的一部分。

    斯堪尼亚日前发布了首款商用电动卡车,并同时提供插电式混动(PHEV)和纯电动(BEV)两种车型。根据这家制造商发布的一份声明,两种车型均可以选择“L系列”低底盘或“P系列”驾驶室。插电式混动版车型搭载一台9升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在280马力至360马力之间,另外还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配备了一台115千瓦的电动机。该车配备了容量为90千瓦时的三块电池,据称其在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公里,具体取决于总重量、车身类型以及道路地形。该车还配备了一个CCS充电连接器,通过使用95千瓦直流充电器,只需35分钟左右就可将电池充电至80%。该车在制动时还具有能量再生能力。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纯电动模式,斯堪尼亚还推出了Scania Zone工具,该工具可以自动切换推进模式以符合交通和环境法规,并允许运营商自行设定有关速度、噪声和其他排放的政策。

    来源:达夫
    纯电动版搭载一个功率为230千瓦的电动机,并提供165千瓦时(5组)或300千瓦时(9组)两种电池容量选择。据称搭载165千瓦时电池组的续航里程约为130公里,具体取决于总重量、车身类型以及道路地形。电池安装在发动机原本所在的位置,其他电池以及电池管理单元、电池冷却组件、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电动空气压缩机和逆变器等安装在底盘位置。通过使用130千瓦直流充电,5组电池组的充电时间小于55分钟,9组电池组的充电时间小于100分钟。该车在制动时还具有能量再生能力。此外,斯堪尼亚表示,这款车还配备了全电驱动动力输出装置,辅助装置可连接到直流电气连接箱,而不是发动机或变速箱。这使得车身辅助设备,如制冷系统和吊车,可获得高达60千瓦的输出功率。

    另外,达夫还发布了一款升级版CF Electric,提高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有效载荷。根据达夫发布的一份声明,这些性能升级得益于该车搭载了容量为350千瓦时(有效容量315千瓦时)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组。与此同时,电池组的重量有所减轻。该公司还表示,电池组的温度都保持在25至45摄氏度之间,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寿命和持续性。搭载全新电池组的CF Electric其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可以是总重量为37吨的4X2牵引车,也可以是总重量为28吨的6x2 载货车。达夫还表示,如果使用充电功率为250千瓦的充电桩,75分钟即可完全充满。

    来源:戴姆勒
    戴姆勒日前也发布了梅赛德斯-奔驰GenH2概念卡车;这款概念卡车将在其重型卡车产品系列的电气化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公司表示,基于这款概念车打造的卡车将于2023年开始进行客户试用,然后在2025年之后实现量产。在这之前,戴姆勒卡车和沃尔沃集团宣布整合两家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专业技术。在卡车规格方面,戴姆勒表示,其驱动功率、续航里程和性能方面均可媲美传统梅赛德斯Actros车型。这款概念卡车的总重量(GVW)为40吨,有效载荷容量为25吨。该公司表示,选择液态氢而非气态氢作为动力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其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新车还搭载了两个容量为40公斤的液态氢储罐,由于压力明显降低,因而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并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新车配备了300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和70千瓦时的电池组,在峰值负荷时时,可以暂时提供额外400千瓦功率。另外,新车还可以通过再生制动和来自燃料电池过剩能量进行充电。在概念卡车中,搭载的两台电动机可以提供230千瓦的连续功率,每台电动机的峰值输出功率可达330千瓦,连续扭矩为1,577牛·米,峰值扭矩为2,071牛·米。

    该公司还宣布,它还将推出eActros电动长途卡车,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这款车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可达约500公里,并将和在2021年量产的eActros电动卡车一样,提供两轴和三轴配置两种选择。该车的续航里程将远超当前原型车200公里左右的水平。该公司表示,尽管与传统柴油卡车相比,完全充电长途卡车的续航里程将“相对较短”,但“这一劣势被其高能效所抵消”。由于降低了整体能源成本,高能效为运输公司在设想的应用场景中提供了显著优势。戴姆勒公司还指出,充电完全可以利用欧盟规定的司机休息期间进行,特别是充电设施在公共道路、仓库和卸货点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斯堪尼亚是最新推出电动卡车的公司。通过巴士业务的发展,该公司已经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领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并且正与客户慢慢建立新能源卡车车队。不过,与巴士按照固定时间表在固定路线上运营不同,卡车车队运营商需要旗下车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即使是那些有固定路线进入城市地区的公司,由于城市地区对尾气减排的需求越来越大,它们可能需要将货物运送到更远的地方,并且在装载量和路况方面有更大的差异。斯堪尼亚已经与挪威ASKO公司共同合作测试其电动卡车,随着ABB开始建设相关充电基础设施,该公司最新公告称,未来几年车队规模将增加至75辆。测试计划的重点是在120公里范围内进行物流配送。这类卡车的典型应用场景可能涉及的距离相对较短,斯堪尼亚强调,吊车、自卸卡车、混凝土搅拌车、垃圾车以及消防和救援服务车都可以使用。

    对于400至500公里的长途运输,ASKO正在测试采用燃料电池技术的斯堪尼亚电动卡车,并已将车队规模增加至4辆。然而,对于许多客户来说,柴油驱动的插电式混动卡车将是更经济、更实用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使用传统的加油站,并且能够满足政府和地方当局对尾气减排的要求。然而,戴姆勒的最新声明显示,这类车型更有可能会是一个跳板,车队将根据需求和总拥有成本(TCO)来选择电气化动力系统的类型,正如目前对传统动力系统类型所做的那样。不过,戴姆勒也认识到,必须确保这类卡车与运营商当前所有的卡车具有相近的性能,戴姆勒卡车管理董事会主席Martin Daum表示:“我们的客户会做出理性的购买决定,并不愿意在卡车的日常使用、载重量和里程等方面做出妥协。”因此,我们在提供多款卡车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种全面的方法来推广这项技术,通过“分析路线、检查可能补贴、支持运营车队整合以及开发合适的充电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戴姆勒也在全球推广这项技术,并将与戴姆勒在北美和日本的品牌共享该技术。

    尽管到目前为止,欧洲电动卡车和混动卡车的产量一直不高,但我们预计这类卡车未来几年的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根据我们的数据,凭借沃尔沃集团旗下的沃尔沃卡车和雷诺卡车品牌在欧洲推出的电动卡车,2019年欧洲纯电动卡车的产量接近400辆。当梅赛德斯、曼恩、依维柯以及斯堪尼亚的新车一起上市后,预计这一数字将增加至近1,700辆。埃信华迈全球卡车销售服务经理Ewa Root指出,电动卡车产量增长受到该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清洁空气区日益扩大的推动。她补充道,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运输企业的购买力,并在短期内抑制需求,但当地政府针对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出台的激励措施以及对高污染汽车的高额罚款,将推动电动卡车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卡车的产量将达到6,900辆,尽管这仍将只占该地区总产量的一小部分。欧洲燃料电池卡车的产量增长将会更加缓慢,预计主要集中在梅赛德斯、依维柯及其合作伙伴尼古拉,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25年,燃料电池卡车每年产量将低于450辆。




    日产发布Z Proto概念车

    2020年09月28日

    意义:日产最近发布了日产Z Proto概念车,预示其下一代Z系列轿跑车的发展方向。

    展望:日产Z系列车型50年来展现了日产对跑车的态度,这款概念车意味着日产将继续忠于Z系列车型的经典外观,正如福特野马几十年来基本延续其经典设计一样。

    在9月15日的发布会上,日产公布了Z Proto概念车一些细节,主要集中在车身外观和设计方面。日产也正在为其产品系列研发先进技术,不过Z系列车型将主要专注于传统跑车的改进。

    日产Z Proto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日产在9月15日发布了Z Proto概念车,预示着下一代日产Z系列轿跑车的发展方向。这款车将是日产未来20个月内在美国推出的10款新车型之一(包括Sentra、Rogue和Ariya)。日产表示,这款车体现了其致敬经典,放眼未来的设计理念。日产汽车在横滨日产展馆举行的现场直播活动中展示了这款概念车。在美国,日产Z系列的车主在日产北美总部(位于田纳西州富兰克林市)附近举办的一场社交活动上观看了这场发布会。Z Proto轿跑车拥有全新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并且配备了升级后的动力系统。这款原型车的车长为172.5英寸,比现款车型更长,不过车宽(72.8英寸)和车高(51.6英寸)与现款车型相似;轴距信息并未披露。

    日产Z Proto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第一代240Z和300ZX的亮黄色珠光漆,表达了对经典车型的致敬之意。日产设计总监Alfonso Albiasa表示:“我们的设计师调查了每一代Z系列车型成功的原因,并做了无数的研究和草图设计。最终,我们决定Z Proto应当展现出过去几十年的经典与未来设计的交融。”其中,发动机罩和泪滴形前大灯旨在向第一代Z系列致敬,同时格栅尺寸与现款车型相似。从侧面看,Z Proto的车顶轮廓线设计与第一代Z系列车型最为相似,尾灯设计从300ZX中汲取灵感并进行了现代革新演绎。

    内饰设计也实现了复古风格与现代科技的交融。驾驶舱搭载了一个12.3英寸的数字仪表屏,确保在驾驶时,所有重要信息一目了然。新设计的方向盘融入了快速访问控制功能和复古美学设计。尽管有传闻称日产在Proto Z上将搭载未来动力技术,不过这款概念车仍采用的是与现款车型一致的增强版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并计划搭配六速手动变速箱。尽管日产没有提供该车的动力数据,不过Z Proto首席产品专家Hiroshi Tamura表示,这款车并不简单追求动力的提升。“Z系列车型不仅仅追求速度与敏捷性。它旨在与驾驶员建立一种联系,陪伴他们的冒险之旅。”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日产Z Proto
    图片由日产北美公司提供
    日产Z系列车型50年来展现了日产对跑车的态度,这款概念车意味着日产将继续忠于Z系列车型的经典外观,正如福特野马几十年来基本延续其经典设计一样。在9月15日的发布会上,日产公布了Z Proto概念车一些细节,主要集中在车身外观和设计方面。日产也正在为其产品系列研发先进技术,不过Z系列车型将主要专注于传统跑车的改进。

    日产首席执行官Makoto Uchida表示:“日产正在推进业务转型。今年夏天,我们推出了开创性的日产Ariya纯电动跨界车,这意味着移动出行新时代的到来。如今,我们即将开启Z系列车型的全新篇章,它的经典和激情展示了我们的追求,并且在50多年来一直塑造着我们的企业精神。”虽然日产汽车希望通过推出Ariya等电动车型继续向电动化迈进,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Z Proto仍然是日产汽车历史上一款重要车型,尽管这款概念车并不意味着日产在这一细分市场取得了任何突破性进展。距离现款Z系列车型的推出已经有11年时间。即便如此,根据我们轻型汽车销售预测,下一代Z系列车型将继续基于2008年推出的FR-L平台打造。据报道,新一代车型最早将于2022年上市。虽然此次发布是在日产横滨总部进行,但Z系列车型的全球销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2019年美国销量为2,800辆左右,其次是日本的546辆,加拿大的483辆和德国的222辆。这款车型在2019年销量较低,一定程度上是该公司在车型换代前减少了产量,以应对需求下降。新一代车型也与现款车型一样,都将在日产枥木工厂生产。

    虽然这款新车型对于那些Z系列车型的忠实粉丝和喜爱现款车型的购车者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Z Proto概念车似乎并没有在日产跑车DNA中融入更多未来元素。虽然现在只是原型车阶段,可能还有一些细节是保密的,但在动力系统方面,V6双涡轮和手动变速箱的组合更多的是一种倒退,而不是进步。正如日产在发布时强调的那样Z Proto“只是一款实验室车型,并不确定或反映量产车型的规格。”从全球来看,日产Z系列车型(在日本被称为Fairlady Z)所在的D级跑车市场,本世纪初的全球销量为58.2万辆。在经历了一些起伏之后,2009年这一数字降至30.73万辆。随着全球销量的增长,2015年这一细分市场的销量回升至41.45万辆。不过自那以后,D级跑车的销量一直在下降;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销量下降,预计到2020年,全球D级跑车销量将下降到24.7万辆,并且在预测期内销量将保持在30万辆以下。随着销量的下降,该细分市场的车型数量也在不断下降。2019年,全球D级跑车车型数量仅为21款;在2006年高点时,这一数字达到了39款。日产Z系列车型在2019年的市场份额仅为1.5%,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产品老化,不过在接下来五年里,这款车有机会取得较为强劲的销售表现。




    长城汽车计划在全球市场推出炮皮卡

    2020年09月28日

    意义: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日前宣布计划将其炮系列皮卡推向全球市场。基于长城全新P71平台打造的炮系列皮卡自2019年9月正式推出以来,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积极反应。

    展望:长城汽车重庆工厂将是炮系列皮卡的主要生产基地。到2020年底,重庆工厂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2万辆左右。长城汽车罗勇府工厂(泰国)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炮系列皮卡,从而支持其在泰国推出这款皮卡。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日前宣布计划将其炮系列皮卡推向全球市场。基于长城全新P71平台打造的炮系列皮卡自2019年9月正式推出以来,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积极反应。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将在稍后公布在海外市场采用的官方名称。

    长城汽车国际业务负责人Tony Sun表示:“皮卡是全球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当前新兴技术正在重塑这个世界,汽车工业也正处在转型升级之际,我们相信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是皮卡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长城汽车预计将提升车辆在安全性和装载能力等方面的性能。长城汽车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球市场实现销售20万辆皮卡的目标。炮系列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炮系列皮卡包括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车型,并搭载2.0升汽油发动机或2.0升柴油发动机。长城汽车尚未公布炮皮卡出口车型的具体规格和目的地市场。本月早些时候,澳大利亚媒体CarAdvice报道称,长城汽车计划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在澳大利亚市场推出炮系列皮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此时宣布在全球市场推出炮系列皮卡的计划,正值该公司在全球市场扩张方面遭遇挫折之际。据路透社报道,由于近期中印边境冲突,印度收紧了投资规定,长城汽车原定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工厂的交易已被推迟。此前,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与通用签署协议,收购通用汽车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家工厂。这笔交易在今年1月份宣布,原定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该交易如果获得通过,将使长城汽车得以在印度开始生产,并与上汽集团等国内车企展开竞争。炮系列皮卡将在另一个层面推动长城汽车的销量增长。这款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新车型,为长城汽车提供了其扩大全球市场布局的新机会。

    长城汽车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皮卡制造商,在2019年底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随着炮系列皮卡2020年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长城汽车将继续保持在这一细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并扩大其消费群体。皮卡车是长城汽车主要的出口产品类别。炮系列有望于2021年进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另外预计将于明年开始在泰国市场销售。长城汽车重庆工厂将是炮系列皮卡的主要生产基地。到2020年底,重庆工厂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2万辆左右。长城汽车罗勇府工厂(泰国)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炮系列皮卡,从而支持其在泰国推出这款皮卡。




    【2020年北京车展】奥迪展示e-tron家族车型;吉利展示首款基于PMA打造的电动汽车

    2020年09月23日

    意义:今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将于9月26日至10月5日举行。本文将通过汽车制造商此前发布的正式公告和媒体报道提前预告本次车展的亮点。

    展望:由于今年展会期间恰逢中国国庆假期,本次车展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来发布重要的新款车型,并通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包括宝马5系和梅赛德斯-奔驰E级等高端品牌中期改款车型的发布,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日益增长的高端汽车市场保持吸引力。

    今年北京车展的亮点将包括奥迪展示e-tron家族车型;吉利展示首款基于PMA打造的电动汽车(EV)。今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将于9月26日至10月5日举行。本文将通过汽车制造商此前发布的正式公告和媒体报道提前预告本次车展的亮点。

    大众
    大众汽车延续其传统,在北京车展开幕前通过展前活动宣传其产品计划。由于中国政府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而实行了旅行限制,因此大众德国总部的高管很可能会错过今年的活动。不过,大众的展台仍将有多款主力新车型亮相,包括第八代大众高尔夫、CC轿车和CC猎装版。大众高端品牌奥迪将在北京车展上推出其e-tron家族产品,包括国产e-tron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tron Sportback、Q4 e-tron和Q5L Sportback。大众还将借助本次车展,唤起人们对其首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汽车ID.4的兴趣,该车型将在中国开始生产。不过在撰写本文时,该汽车制造商还没有正式公布这款车型的发布时间,仅仅暗示其将在2020年9月底之前全球首发。

    福特
    福特今年在车展上的亮点将是野马Mach-E纯电动汽车(BEV),它将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国内首发。预计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将公布其在中国市场战略的进一步细节,并通过在车展上发布的新车型来支撑该战略。福特SUV系列,包括第六代福特探险者、福特锐际和福特领界S以及福特野马和福特F-150皮卡等进口车型,也将在北京车展上展出。

    梅塞德斯-奔驰和宝马
    预计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北京车展上公布新款E级轿车的正式售价。作为中期改款,该车型在外饰和内饰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包括采用了全新的尾灯设计。动力方面,改款车型将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宝马将在北京车展上展示宝马5系中期改款车型。除了新5系外,还将推出全新的4系双门轿跑车,该车已于9月份在成都车展上开始预售。宝马可能会在北京车展上宣布4系双门轿跑车的正式售价。

    本田
    本田将在北京车展上推出一款新的电动概念车。除了这款概念车外,本田预计还将在车展上推出一款插电式混动版本的CR-V SUV。本田在2019年10月向媒体透露其计划在中国推出插电式混动汽车。当时这家汽车制造商给出的时间表是在2020年的某个时间点。CR-V作为本田在中国最畅销的SUV车型,极有可能成为其产品阵容中首款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现阶段关于插电式混动版CR-V的详细信息还较有限,不过这款车肯定将采用已经在插电式混动版本田Clarity上搭载的本田SPORT HYBRID e+ 插电式混动系统。

    吉利
    吉利将在北京车展上推出另一款基于CMA的车型——吉利Preface轿车。过去5年,吉利基于模块化平台打造的汽车销量已经逾60万辆。随着Preface在2020年第四季度上市,基于CMA的汽车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提高。Preface预计将搭载与S90和S60等沃尔沃车型相同的2.0升Drive-E发动机。与吉利帝豪GL轿车相比,Preface的车身更长、空间更宽敞,轴距达到2,800毫米,同时Preface还将采用斜背式车身设计,以赋予该车型更具运动感的外观。吉利高端品牌领克将在车展上推出一款代号为DCE1的全新纯电动车型。DCE1将成为首款基于吉利PMA平台(纯电动模块化架构)打造的纯电动汽车,以及领克首款纯电动产品。吉利尚未确认该车型的车身类型;不过根据官方发布的预告图,DCE1将是一款轿车。该车型预计将配备100千瓦时的电池组,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据当地媒体报道,DCE1的动力配置将包括一个单电机前轮驱动和一个双电机后轮驱动。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将展示WEY坦克300,这款SUV采用了四四方方的复古造型,首次亮相是在9月份举办的2020年成都车展上。这款新车型的推出将帮助长城汽车吸引那些寻求出色越野体验的SUV购车者,目前这一市场由吉普和北汽主导。不过除了外观外,这款车的内饰及其动力系统配置信息仍然有限。因此,WEY 300很可能会在北京车展上全面亮相,一起亮相的还有多款新车型,包括哈弗大狗SUV和欧拉品牌旗下一款全新紧凑型电动汽车。

    现代
    现代将在北京车展上推出新款现代途胜。在北京车展之前,现代已经为其最新一代现代途胜举行了全球首发。这款中型SUV采用了现代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将有助于推动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复兴。据媒体报道,长轴距版途胜将在美国、中国和韩国上市,而短轴距版途胜将在欧洲和中东上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原定于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推迟至第四季度举行。根据时间安排,北京车展介于9月份的成都车展和11月份的广州车展之间,这也使得第四季度成为汽车制造商参加车展最繁忙的时期。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打断了汽车制造商的年度参展计划,部分汽车制造商尚未宣布其现阶段的参展计划。

    由于今年展会期间恰逢中国国庆假期,本次车展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来发布重要的新款车型,并通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包括宝马5系和梅赛德斯-奔驰E级等高端品牌中期改款车型的发布,将有助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日益增长的高端汽车市场保持吸引力。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过中国乘用车市场仍在继续扩大。8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0%,达到176万辆,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实现增长。市场对高端汽车的强劲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车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销量的持续反弹。我们上调了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轻型汽车的销售预测。具体来说,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大陆轻型汽车销量将下降8.9%,至2,26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将下降10.7%,至1,890万辆,轻型商用车销量预计将增长1.1%,至369万辆。




    通用汽车和尼古拉宣布在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0年09月25日

    意义:通用汽车和尼古拉日前已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内容包括通用汽车为尼古拉提供其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进系统,以及通用汽车负责生产尼古拉即将推出的全尺寸皮卡Badger,计划提供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个版本。

    展望: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通用和尼古拉都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证明了通用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此次合作将使两家公司都能从更大的规模经济中获益,降低通用相关推进系统的单位成本,以及尼古拉的生产和制造投资成本。此外,通用汽车通过向尼古拉提供推进系统,将能够进入7/8级卡车市场。

    9月8日,通用汽车(GM)和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尼古拉于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该伙伴关系,通用汽车将向尼古拉提供Ultium电池技术和Hydrotec燃料电池技术,以节省成本。作为技术和工程服务的回报,通用汽车将持有尼古拉的部分股权。这是继宣布与本田达成联盟之后,通用汽车在数周内宣布的又一项重大合作。

    根据最新的合作协议,通用汽车将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方式认购尼古拉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这将使通用汽车获得尼古拉11%的股权,该公司股票已于6月份开始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根据协议,尼古拉将放弃发展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推进系统,转而向通用汽车采购。通用汽车将为即将推出的尼古拉Badger提供其Ultium电池技术和Hydrotec燃料电池系统,并将通过旗下工厂生产这款车型。尼古拉还准备将通用汽车的Ultium电池技术和Hydrotec燃料电池技术用于其7/8级卡车的全球市场(欧洲以外),在欧洲市场,尼古拉正与依维科展开合作。通用汽车和尼古拉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议,邀请媒体和行业分析人士讨论双方新的合作关系,出席会议的包括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和尼古拉首席执行官Trevor Milton,我们也受邀也参加了该会议。

    Barra表示,股权转让设置分阶段锁定期,通用汽车在12个月内将解锁三分之一的股权,在24个月内解锁另外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将于2025年6月解锁。通用汽车和尼古拉表示,此次合作预计将使双方各自节省超过40亿美元的支出。尼古拉预计,未来10年内可以在电池及动力系统领域减少40亿美元的支出并节省超过10亿美元的工程和验证成本。通用汽车表示,预计将从股票价值、Badger皮卡的合同制造、电池及燃料电池供应、产品开发制造以及合同期内获得电动汽车积分方面获得超过40亿美元的利益。电动汽车积分尤其具有吸引力,可以帮助通用抵消其燃油汽车产品因更严格排放标准带来的积分损失。

    尼古拉Badger
    图片由尼古拉提供
    通用将对尼古拉Badger进行设计、认证和验证,并于2022年底开始生产该车型,这使得通用汽车有时间在Badger之前将其第一辆电动皮卡推向市场,同时也有时间交付其工程和验证工作。同时,这也给尼古拉留下充足时间来进行重新设计,让Badger的设计与通用Ultium和Hydrotec推进系统相适应,以及研发生产工具的时间。今年早些时候,尼古拉曾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三家汽车制造商就Badger供应问题展开谈判。尼古拉将负责Badger的市场营销,并将保留尼古拉Badger品牌。此次合作计划将把Badger的计划投产日期从2021年底推迟至2022年底。尼古拉还在9月8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为了庆祝此次合作,目前只需100美元就可以预订Badger,尽管该公司在6月份时宣布,预订Badger需要支付5,000美元的订金。Milton在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与通用的合作将使尼古拉可以借助通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取得一些新突破。Milton还承认,尼古拉目前仍在不断学习,通用的标准更严格,尽管量产时间有所推迟,但我们的目的是生产出质量更好的卡车,因此尼古拉放弃自行研发平台,选择与通用合作。

    通用Ultium电池和灵活架构
    图片由通用汽车提供
    除了Badger之外,此次合作还涉及尼古拉在7/8级卡车市场使用通用的燃料电池技术,其中将包括尼古拉Tre、尼古拉1、尼古拉2和NZT等车型。尼古拉一直在与博世合作研发面向中重型车辆的推进系统。虽然在电话会议中并没有讨论此次与通用的合作对尼古拉与博世间关系的影响,但Milton证实,尼古拉将在其中重型商用车(MHCV)产品中使用通用的Ultium电池技术。尼古拉正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一座工厂来生产这些车辆。此次合作意味着,通用汽车将率先将其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而非自己的产品;通用确认,尼古拉Badger将是通用Hydrotec系统首个商业化应用。通用的燃料电池项目是与本田汽车合资的一个项目。从本田-通用合作研发燃料电池项目初期,通用就已经着手将其燃料电池汽车系统应用到商业和军事领域。在电话会议中,通用确认提供给尼古拉的Hydrotec燃料电池堆栈和系统将在密歇根布朗斯敦工厂生产。通用汽车还表示,该公司已经认识到其燃料电池系统在多式联运、固定和移动电源终端市场上具有额外的增长机会。

    Barra在公司新闻稿中表示,“与行业领先的颠覆者尼古拉公司达成的战略伙伴关系,将继续扩大通用汽车全新的Ultium电池和Hydrotec燃料电池系统的广泛部署。我们正在多个主要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上扩大布局,以降低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将通用汽车的电气化技术解决方案应用于重型商用车是我们迈向零排放未来的重要一步。”

    声明中引用Milton的话称:“尼古拉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之一,通用汽车是全球顶尖的工程和制造公司之一。你想象不出比这更加棒的强强合作了。通过此次合作,尼古拉从通用汽车那里获得了项目需要的所有经过验证的零部件,通用汽车的Ultium电池技术和一个准备投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燃料电池项目。尼古拉得到了通用汽车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供应商和制造知识、经过验证和测试且可投入生产的电动汽车推进系统、世界级的工程技术以及投资者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尼古拉的成功也符合通用汽车的既得利益。我们之前向股东做出了三个承诺,现在已经提前完成了其中的两个。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消息。”在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Milton还提到了尼古拉将通过其在用户体验和客户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为通用汽车带来潜在贡献,比如有能力通过手机共享车辆的个性化数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通用和尼古拉都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证明了通用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此次合作将使两家公司都能从更大的规模经济中获益,降低通用相关推进系统的单位成本,以及尼古拉的生产和制造投资成本。此外,通用汽车通过向尼古拉提供推进系统,将能够进入7/8级卡车市场。虽然合作协议中并不包括直接为通用品牌打造一款全新的7/8级卡车,但通用汽车将通过此次合作进入其当前没有涉足的全新市场。

    尼古拉Badger被认为是通用计划在悍马、雪佛兰和GMC品牌下推出的全尺寸电动皮卡的竞争对手。不过,两家公司都认为,各自产品的目标客户类型完全不同,在全新的全尺寸电动皮卡市场中,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支持双方的产品。Barra表示:“我们相信,Badger和通用BET(电动卡车)产品将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尽管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通用和尼古拉的发展计划提供了充分信心,但除了可退还的订金外,消费者还尚未对此作出回应。Milton表示,公司现有的Badger订单基本上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各占一半;对于那些寻找商用级卡车的购车者而言,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大的续航里程,但对于那些在城市道路行驶、对续航里程要求不高的购车者而言,电动汽车一直是首选。

    虽然两家公司尚未最终确定Badger的生产地点,但通用汽车位于底特律汉姆川克(Hamtramck)工厂是最合理的位置。在这次电话会议中,尼古拉首席执行官Milton表示他初步预计产量将达到数万辆;我们预计初期将由底特律汉姆川克工厂负责生产Badger车型以及计划推出的通用汽车产品。供应尼古拉的Ultium电池将来自通用和乐金化学位于俄亥俄州的合资工厂,同时通用位于密歇根州布朗斯敦的燃料电池堆栈制造工厂将负责供应Hydrotec系统。Badger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亚利桑那州举行的尼古拉活动上正式亮相。

    根据协议,尼古拉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均没有表示出改变现状的意图。相反,双方认为这一合作关系是一种双赢,降低了双方各自的开发、生产和制造成本。Milton表示,从通用汽车那里直接采购要比自己发展产能要便宜得多,并且通用汽车“无论如何”都是赢家。随着尼古拉向通用汽车采购推进系统,通用汽车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成本削减,并且还将受益于其在尼古拉持有的股份。




    【2020年北京车展】福特在中国发布野马Mach-E汽车

    2020年09月23日

    福特中国近日宣布了准备参加9月26日开幕的北京车展的参展车型。福特今年在车展上的亮点是野马Mach-E纯电动汽车(BEV),将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国内首发。预计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将公布其在中国市场战略的进一步细节,并通过在车展上发布的新车型来支撑该战略。福特SUV系列,包括第六代福特探险者、福特锐际和福特领界S以及福特野马和福特F-150皮卡等进口车型,也将在北京车展上展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尚未透露有关国产Mach-E的进一步细节。此前有报道称,该车型可能于2021年开始在国内生产,竞争车型包括宝马iX3和特斯拉Model Y。福特如何通过包括Mach-E在内的新一代电动车型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值得我们期待。根据我们的预测,福特将从2020年开始在其SUV车型上搭载插电式混动系统,包括福特锐际、探险者和林肯飞行家等车型。预计到2023年,该公司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电动车型,包括9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和6款纯电动车型。




    【2020年北京车展】本田将展示电动概念车

    2020年09月23日

    根据本田汽车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将在即将举办的2020年北京车展上展示一款电动概念车。本田还将在车展上展示在中国推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汽车CR-V PHEV,另外还有多款电动车型以及量产新车型亮相。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替代推进系统预测,本田将于2022年在中国开始生产一款B级纯电动掀背车、C级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缤智和B级纯电动SUV XR-V。本田还将重点关注其在国内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今年7月,本田汽车宣布将收购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1%的股份,并共同研发电动汽车电池。上个月,本田宣布计划于10月30日在日本推出其首款量产的电动汽车本田e,作为其加速电气化计划战略的一部分。本田e是基于本田首个独立电动汽车平台打造,其电池结构布局有助于实现50:50的重量分布和低重心。这款车将只在欧洲(已于本月初上市)和日本销售。在北美和中国等其他地区,本田尚无这款车的销售计划。




    采埃孚与Aeva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

    2020年09月16日

    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传感和感知范式的初创公司Aeva已与德国汽车工业供应商采埃孚合作,共同推动传感器实现量产。Aeva独特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探测距离和瞬时速度,同时不影响探测范围。根据双方合作协议,Aeva将负责开发FMCW激光雷达的核心传感功能、性能和算法,采埃孚则负责生产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商要求的车用级传感器。Aeva联合创始人Soroush Salehian表示:“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需要打造一个由业界最有能力的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系统,此次合作也是这项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之一,采埃孚在汽车传感系统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这也是加速推出安全且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关键一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采埃孚正日益将其定位为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的成套系统供应商,并与其他参与者合作,以扩大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今年,采埃孚与图森未来(TuSimple)合作,共同研发自动驾驶卡车所需的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以及中央计算机。采埃孚已确认计划为商用车辆研发一个L4级自动驾驶系统,预计该系统将于2024年或2025年推出。Aeva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初创公司,由前苹果工程师Soroush Salehian和Mina Rezk于2016年创立。该公司表示,其最新的激光雷达产品Aeries拥有120度的视场角,大批量生产后的成本将低于500美元。去年,大众(VW)集团旗下的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也对Aeva进行了投资。




    Yandex和优步计划将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从合资公司剥离

    2020年09月16日

    意义:Yandex和优步将把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从双方运营网约车和外卖服务的合资企业MLU B.V.剥离为一个独立的公司。MLU成立于2018年2月,该公司整合了Yandex出租车以及优步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业务。作为此次剥离的一部分,Yandex将向新成立的Yandex Self Driving Group注资1.5亿美元,Yandex将提高所持份额,并对业务有更多的控制权。

    展望:Yandex于2017年5月启动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该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以色列、俄罗斯和美国的公路上行驶了超过400万英里。Yandex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已经增长至130辆,到2020年底计划将进一步扩大至200辆左右。该公司还研发了自动送货机器人Yandex.Rover,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务。

    Yandex和优步将把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从双方运营网约车和外卖服务的合资企业(JV)MLU B.V.剥离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作为此次剥离的一部分,Yandex将向新成立的Yandex Self Driving Group(Yandex SDG)注资1.5亿美元,Yandex将提高所持份额,并对业务有更多的控制权。剥离完成后,Yandex将持有SDG 73%的股份,优步持有约19%的股份,其余股份由SDG的管理层持有。该公司表示,目前为止已经在自动驾驶汽车业务方面投资了6,500万美元。Yandex SDG首席执行官Dmitry Polishchuk表示:“我们一直在研发可以应用于各类车辆,并且适合全球各地不同道路、交通和天气状况的自动驾驶技术。从长期来看,要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网约车服务、外卖、电子商务以及更多相关领域,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Yandex的大力支持下,新公司的成立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打造出更加安全高效的交通生态系统的目标。”Yandex首席执行官Arkady Volozh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这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业务中增持股份。短时间内,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我们坚信,自动驾驶出行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交通方式,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对SDG追加投资将有助于该公司继续推进自动驾驶出行相关的研发及产品化。”

    在另一份声明中,Yandex表示将其汽车共享业务Yandex.Drive整合至MLU。这将使Yandex持有MLU 61.7%的股份,优步持有3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MLU的员工持有。Yandex.Drive是俄罗斯最大的自由流动式汽车共享平台,旗下共拥有1.6万辆汽车,并且已经完成了超过7,300万次共享出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有报道称Yandex考虑收购优步在MLU持有的股份。MLU成立于2018年2月,该公司整合了Yandex出租车以及优步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业务。根据合并协议,该合资公司将在上述国家以Yandex.Taxi、Yango和优步品牌经营共享出行业务。

    Yandex于2017年5月启动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该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以色列、俄罗斯和美国的公路上行驶了超过400万英里。Yandex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已经增长至130辆,到2020年底计划将进一步扩大至200辆左右。Yandex旗下车队包括与现代摩比斯合作开发的第四代自动驾驶汽车现代Sonatas,该车搭载的摄像头数量从6个增加至9个。Yandex还于2018年在欧洲市场率先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另外,该公司还研发了自动送货机器人Yandex.Rover,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务。这些送货机器人目前已在俄罗斯莫斯科的斯科尔科沃技术中心投入使用。该公司在2019年宣布,将研发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优步在2019年也剥离了其自动驾驶汽车业务部门,以吸引丰田、电装和软银远景基金等投资者。Alphabet早在2016年就剥离了其自动驾驶汽车部门Waymo,后者已经获得了30亿美元的外部融资。




    福特销量持续增长,林肯8月份在中国创下销量新纪录

    2020年09月15日

    意义:2019年福特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销量跌至五年来的低点,在这之后,福特在推动其在华业务恢复增长方面取得了稳定进展。福特汽车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发布的8月份销售报告显示,福特品牌汽车销量达到16,623辆,环比增长10.2%。

    展望:根据我们的数据,福特在中国市场的复苏预计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预计到2022年,福特和林肯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将超过2019年的水平,至38万辆左右,但仍比2018年要低26%。2019年福特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销量跌至五年来的低点,在这之后,福特在推动其在华业务恢复增长方面取得了稳定进展。福特汽车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发布的8月份销售报告显示,福特品牌汽车销量达到16,623辆,环比增长10.2%。

    福特表示,今年8月份福特车型在华销量仍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过,该公司并未透露去年8月份的具体销售数据。

    长安福特表示,如果算上本土生产的林肯汽车,其8月份销量同比增长37%,至20,229辆,主要得益于市场对新一代“探险者”和福特锐际的需求不断上升。

    福特8月份稳定的销售表现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即福特近年来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将会在2020年触底,并且在福特中国首席执行官陈安宁的领导下,福特将重拾增长动力。根据长安福特最近的销售报告,长安福特8月份销量已经实现连续5个月增长。由于销量持续反弹,长安福特2020年前8个月的销量同比增长29%,达到14万辆左右。林肯发布的另一份声明称,8月份该品牌在华销量增长65%,至6,100辆,创下林肯品牌2012年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以来的月度新纪录。林肯中型SUV林肯冒险家8月份销量为3,600辆,占林肯汽车总销量的近60%。这款车也是福特与长安汽车合作在中国本土生产的第一款林肯汽车。除了与长安合作之外,福特还与江铃汽车合作生产商用车(CV)。根据江铃汽车8月份的销售报告,福特品牌商用车今年累积销量为31,110辆,同比增长18.9%。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推进330产品计划的效果初现,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公司承诺在2021年年底前在中国推出超过30款全新福特和林肯车型。该计划旨在解决过去五年来阻碍福特在华发展的众多问题,其中就包括新车型上市速度缓慢。

    福特锐际、福特锐界ST和最新一代福特探险者等车型的推出,有助于福特品牌吸引消费者回到展厅体验。这些全新设计的SUV让福特有新的机会重新成为SUV和高性能车市场的领导者。林肯最近对产品所做的变动,特别是该品牌试图用全新内饰重塑林肯座舱的努力,正在推动林肯在中国市场的复兴。与早期MKZ和MKC等车型相比,林肯最近由冒险家和飞行家为主的新车型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在中国市场,随着这些主力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助于福特提升林肯相较于沃尔沃和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的竞争力。

    未来三年,福特在华的产品阵容将继续专注于SUV,这一战略与其全球重组计划相一致。为了加快新产品的推出,福特正进一步深化与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合作。江铃汽车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一款全新的福特SUV。该车型将与福特领界共享相同的N平台。除了新款福特和林肯车型之外,福特还预计最早将于2021年在中国开始生产其野马Mach-E纯电动SUV,不过这款纯电动汽车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根据我们的数据,福特在中国市场的复苏预计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预计到2022年,福特和林肯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将超过2019年的水平,至38万辆左右,但仍比2018年要低26%。




    吉利计划通过上交所上市融资200亿元

    2020年09月15日

    意义:吉利汽车计划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约合29.3亿美元)。此次股票发行将使吉利汽车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上市的汽车制造商。

    展望:吉利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使这家汽车制造商能够利用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筹集市场扩张所需的资金。该公司未来5年的重点是扩大吉利和领克品牌的产品组合,并加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日前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吉利汽车计划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约合29.3亿美元)。此次股票发行将使吉利汽车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上市的汽车制造商。在本次募集的资金中,该公司计划将84亿元用于产品研发,3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30亿元用于产业收购,6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吉利表示,其全新的模块化平台——B级模块化架构(BMA)和紧凑型模块化架构(CMA)平台将支持其产品扩张。此外,基于旧平台的车型研发也将继续。吉利表示,用于产业收购的资金将用于收购工厂和业务,以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并保障发展资源。另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希望加大在新能源汽车(NEV)、车辆自动化和车联网等关键汽车技术的投资。

    在招股说明书中,吉利还详细介绍了有关其产品战略和业务运营的细节。在吉利、几何和领克这三个品牌中,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对公司的增长贡献最大。过去三年里(2017年至2019年),SUV在其汽车总销量中所占的比例持续增长,从2017年的51%上升至目前的59%。随着插电式混动技术和纯电动(BEV)技术在产品线中的应用,电气化车型在吉利总销量中的份额正在增加。包括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占总销量的份额从2017年的2.0%增长至2019年的8.9%,销量从2017年的25,266辆增长至2019年的109,189辆。在产能方面,该汽车制造商目前在中国拥有11座工厂,合计年产能为210万辆。不过,吉利的产能利用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84.9%下降至2019年的59.5%。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5.2%。自2017年以来,吉利的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滑。其中2018年毛利率为19%,2019年为16%。不过,由于采取了包括集中采购在内的有效成本控制措施,吉利在2020年上半年仍取得了较为可观的15.7%的毛利率。吉利的招股说明书还披露了其在过去三年的研发(R&D)支出。该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超过80亿元。仅在2019年,吉利的研发支出达到了31亿元,高于2018年的19.3亿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汽车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使这家汽车制造商能够利用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筹集市场扩张所需的资金。据报道,由于吉利计划寻求在上交所上市,因此在今年7月暂停了与集团品牌沃尔沃汽车有关业务合并的谈判。不过,此次上市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并的目标。吉利希望通过合并增强各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不仅将提高公司的毛利率,还将促进各品牌之间的技术共享。

    吉利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超过一半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研发、以及与车辆和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研发。根据其产品研发计划,我们预计吉利将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阵容,推出包括皮卡等新车型。据路透社报道,吉利正在中国东部城市淄博建设一座汽车制造工厂,计划年产能为10万辆。新工厂将负责生产吉利皮卡车型,帮助吉利与该细分市场的主要对手展开竞争。我们的轻型汽车生产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皮卡销量将达到58万辆左右。目前该细分市场主要由国产自主汽车品牌长城汽车主导,另外涉及江铃汽车、上汽和日产等车企。预计到2025年,长城汽车在皮卡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7%左右。

    在加快推出基于专用电动汽车平台PMA打造的车型方面,吉利也面临不小的压力。该公司计划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大陆生产首款基于PMA打造的纯电动汽车。这一新平台的推出将使吉利能够与那些投入巨资打造专用电动汽车架构以增强新车型竞争力的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吉利已经拥有了较为多样化的产品阵容,涵盖轻度混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但由于缺乏专用的电动汽车平台,因而限制了吉利进军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吉利电动汽车品牌几何旗下的两款车型几何A和几何C均基于主要为燃油车设计的GBC平台打造。我们预计,2022年,基于PMA平台打造的汽车产量将达到约3万辆,相比之下2021年的产量仅为6,000辆。这一增长主要是由领克品牌下的PMA车型扩张所推动。




    AutoX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年08月25日

    据Pandaily报道,在对注册用户进行了相关试验后,AutoX已在中国上海推出了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该公司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投放100辆配备了基于5G车联网(V2X)通信技术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此外,AutoX还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出租车运营公司大众出行合作,通过大众出行手机应用运营其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AutoX Driver”。用户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出行应用高德地图或大众出行叫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除了上海之外,AutoX还获得了中国深圳市、广州市和美国加州的路测牌照,允许其开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该公司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占地80,000平方英尺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中心。该公司还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合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试点项目。AutoX还计划在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Pacifica面包车中运用其全栈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AutoX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年08月25日

    据Pandaily报道,在对注册用户进行了相关试验后,AutoX已在中国上海推出了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该公司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投放100辆配备了基于5G车联网(V2X)通信技术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此外,AutoX还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出租车运营公司大众出行合作,通过大众出行手机应用运营其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AutoX Driver”。用户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出行应用高德地图或大众出行叫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除了上海之外,AutoX还获得了中国深圳市、广州市和美国加州的路测牌照,允许其开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该公司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占地80,000平方英尺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中心。该公司还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合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试点项目。AutoX还计划在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Pacifica面包车中运用其全栈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8月份,韩国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继续下滑

    2020年09月08日

    意义:8月份,韩国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下滑,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引起消费支出萎缩,从而导致海外和国内市场表现不佳。

    展望:我们预计,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导致消费支出下降,以及海外贸易摩擦,韩国汽车市场今年下半年将整体萎缩。

    根据韩国五大国内汽车制造商日前公布的数据以及埃信华迈汇编的数据显示,韩国汽车制造商8月份全球总销量同比下降10.5%,至573,279辆。从这五家汽车制造商公布的数据来看,上个月国内市场总销量同比下降5.6%,至111,847辆,海外市场总销量同比下降11.7%,至461,432辆。

    韩国畅销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公布其8月份全球销量为312,990辆,同比下降14.2%。上个月,现代汽车国内市场销量为54,590辆,同比增长3.2%,海外市场销量为25.84万辆,同比下降17.1%。在国内市场,Grandeur(Azera)上月以10,235辆的销量领跑。该公司表示,其高端品牌捷恩斯旗下的全新G80轿车和GV80 SUV车型的强劲表现也推动了其在韩国的强劲销售势头。

    现代旗下起亚汽车8月份全球销量同比下降5.2%,至216,945辆。上个月,起亚国内市场销量为38,463辆,同比下降11.3%,海外市场销量为178,482辆,同比下降3.7%。起亚表示,由于其国内工厂的生产线升级导致产量暂时减少。今年3月发布的下一代Sorento SUV和2019年12月发布的下一代K5轿车分别是该公司在韩国国内最畅销的SUV和轿车车型。

    通用汽车(GM)韩国公司8月份全球销量为27,747辆,同比增长13.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5,898辆,同比下降8.0%,海外市场销量为21,849辆,同比增长20.7%。海外销量激增主要是由于Trailblazer SUV出口增长。

    双龙汽车8月份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9.9%,至8,027辆。上个月,该汽车制造商国内市场销量为6,792辆,同比下降15.5%,海外市场销量约为1,235辆,同比下降37.5%。

    最后,雷诺三星8月份全球销量同比暴跌41.7%,至7,570辆,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同比暴跌21.5%,至6,104辆,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跌71.9%,至1,466辆。海外销量暴跌的主要原因是,日产Rogue车型的生产合同已于2019年9月到期,该车型在雷诺三星工厂已经停产。

    从今年累计来看,现代汽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了21.4%,为224万辆。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起亚汽车,销量为160万辆(同比下降11.3%),通用韩国,销量为228,417辆(同比下降20.6%),雷诺三星,销量为84,158辆(同比下降26.6%),以及双龙汽车,销量为64,873辆(同比下降18.0%)。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8月份,韩国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下滑,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引起消费支出萎缩,从而导致海外和国内市场表现不佳。

    现代汽车表示,将继续积极管理风险,将新冠肺炎疫情对其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这家汽车制造商正推出各种方案来提高客户体验,比如延长保修期以及在线发布新车型。起亚预计,得益于新款Sonet紧凑型SUV在印度推出和第四代起亚Carnival(Sedona)多用途车(MPV)等新车型阵容的强劲表现,销售势头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有所恢复。尽管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但起亚也在采取各种对策——比如增加数字营销,包括向潜在客户进行在线演示以推动新车销售,以及延长保修期。

    为了提振汽车销量,韩国政府3月至6月间将乘用车消费税从此前的5%下调至3.5%。6月底,政府决定将乘用车消费税临时下调再延长6个月至12月。韩国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将继续享受最高143万韩元(约合1,205美元)的优惠。韩国政府还宣布,将提供物流和资金支持,帮助汽车行业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政府表示,将加快通关速度,安排货运,并为雇佣了韩国约12%劳动力的汽车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这项援助是韩国政府此前宣布的50万亿韩元紧急融资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预计,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导致消费支出下降,以及海外贸易摩擦,韩国汽车市场今年下半年将整体萎缩。作为亚洲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打击。据我们估计,202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从2019年的2.0%下降至2020年的-2.0%。2020年剩余几个月的新车销售表现将受到更多的全球贸易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韩国在世界另一端的贸易伙伴仍面临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增加的困境。

    我们预计,2020年韩国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的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6.8%,至约163万辆。我们将继续监控日益变化的形势,并通过Automotive Intelligence和其他产品平台及时更新我们的预测。




    东风及其合作伙伴计划在武汉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车队

    2020年09月01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东风及其合作伙伴计划在武汉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AV)车队。东风表示,到2022年,它将在武汉市运营一支不少于2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这一计划是东风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订的投资协议的一部分。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并探索利用其移动出行平台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的商业模式。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东风汽车正加快推进其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最近东风汽车宣布,其基于5G的无人驾驶汽车东风Sharing-VAN 1.0 Plus已经进入量产。今年,港口码头运营商中远海运港口与中国移动和东风商用车合作,在码头展示了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装载和运输集装箱等操作。这家汽车制造商还与中国科技公司腾讯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汽车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去年,东风汽车领投了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AutoX的1亿美元A轮融资。




    广汽计划在2023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示范运营

    2020年09月01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集团计划在2023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区域示范运营。冯兴亚在2020年全球智能汽车峰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广汽将积极探索智能汽车的软件开发,并支持车联网通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市场对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的投资和兴趣越来越大,软件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庆市政府此前已向广汽集团发放了测试牌照,允许其在两江新区9.6公里长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广汽集团还与广东省韶关市共同建设了占地面积为573公顷的试验区,以开展新能源、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试验。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此前从广汽采购汽车,并将其自动驾驶技术整合至旗下移动出行服务试运营。




    大众决定推出新一代帕萨特

    2020年08月31日

    意义: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大众已经决定推出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大众帕萨特。

    展望:鉴于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疲软表现,以及即将推出的Arteon和ID. Vizzion EV车型,不难看出大众为何愿意继续保留帕萨特。不过,考虑到这款车型在中国的销量规模,以及在欧洲与斯柯达速派共线生产的计划,作出这一决定应该非常容易。

    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尽管一些报道对下一代大众帕萨特的未来存有疑问,不过大众已经决定继续保留该车型。Autocar报道称,预计2023年推出的新款帕萨特将基于MQB平台的最新版本打造。报道还表示,新车的外观设计已经完成,它将具有更多的功能;大众内部人士告诉媒体,“随着Arteon的推出,我们拥有了市场上造型设计最出色的车型。因此,我们希望将新款帕萨特打造成更加注重空间体验的车型。”这一声明也意味着新款车型在外观设计上会更加保守。

    不过,针对新车型的车身设计方面,报道称大众是选择继续沿用传统的四门轿车形式还是采用与新款斯柯达速派相似的五门掀背式设计打造新款帕萨特,目前还尚待观察。帕萨特不仅将与斯柯达速派共享平台、动力系统和电气架构,同时还将与这个捷克品牌在欧洲新建的工厂共线生产。不过,报道预计新款帕萨特仍将是一款五门车型,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这也是Alltrack SUV设计灵感以及更高离地间隙的基础。另外,报道还预计新款帕萨特与当前基于MQB打造的车型相比,将拥有更长的轴距以及更宽的车身设计。

    报道还指出,该车型将支持一系列动力系统类型,并且可能增加轻度混动版、插电式混动版以及柴油版车型的数量,同时还有机会搭载动力电池系统。此外,新款帕萨特还支持L3级驾驶辅助技术,并提供5G连接功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有报道称,大众对于帕萨特以及迈腾等基于帕萨特打造的车型的未来存在一些疑问。尽管2017年基于MQB A/B架构和美国PQ35平台打造的车型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了67.26万辆左右,但在过去几年里,市场需求量已经降至2019年的55.15万辆。销量下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众在欧洲市场的表现疲软。当前款帕萨特在2016年的销量为24.28万辆,但在2019年下降了40%,仅为14.52万辆。尽管大众汽车于2017年推出了外观更时尚的Arteon,但这并非帕萨特销量下降的全部原因。事实上,自本世纪初以来,欧洲市场购车者对于中型轿车的偏好持续下降,目前这一影响已经蔓延至中型轿车市场最有弹性的车型,比如帕萨特。在过去几年里,这类轿车的新车注册量已经从2016年的150.8万辆下降至2019年的119.7万辆。同时,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进一步扩张也影响了这类轿车的销量,得益于更多的产品选择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中型D级SUV的销量从2016年的58.06万辆增长至2019年的90.72万辆,紧凑型C级SUV也从2016年的215.7万辆增长至2019年的336.8万辆。大众品牌车型也推动了这类车型的需求增长,除了途观外,大众还推出了尺寸更小的T-Roc以及尺寸更大的途观Allspace。

    另一款中级车ID. Vizzion纯电动汽车(BEV)的推出也给新一代帕萨特增加了压力。事实上,大众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此前曾对该杂志表示:“我不确定我们是否需要在同一细分市场推出三款尺寸相似的车型。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帕萨特的进展情况。”

    然而,似乎是中国大陆对这款车型及其本土改款车型的巨大需求,才使得帕萨特得以继续保留。2019年,基于MQB A/B架构打造的帕萨特和迈腾车型的销量达到了约38.33万辆,我们预计未来几年,这两款车型的注册量仍将保持在35万辆以上。

    至于该车型在北美继续生产的可能性,我们目前预计基于PQ45平台的帕萨特在该地区将停产,同时美国查塔努加工厂的产能将转向SUV和BEV的生产。随着美国中型轿车市场的持续下滑,继续在市场上保留中型轿车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根据我们的数据,尽管D级轿车仍是美国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位的车型,但其市场份额在2020年前7个月已经降至11.8%,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的市场份额为13.3%。我们目前预测,进口Arteon和ID. Vizzion等小众车型将逐渐取代帕萨特的市场销量。不过,如果大众选择推出功能更强大的改款车型,这应该与福特Fusion轿车的换代计划类似。




    长城汽车扩大基于新平台的产品阵容

    2020年08月31日

    意义:长城汽车基于CHB平台,扩大了哈弗SUV的产品阵容,推出H2、H4、H6和F7等车型,并推出了更高定位的WEY品牌SUV。

    展望:根据这家汽车制造商发布的信息,“柠檬”平台将是一个可覆盖A级至D级车型的模块化平台,轴距范围从2,650毫米至3,005毫米不等。基于“柠檬”平台打造的车型整车长度范围从4,200毫米至5,100毫米不等。这个灵活的平台能够覆盖整个哈弗产品线的生产,包括H9等全尺寸车型。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正在通过“柠檬”和“坦克”两个新平台,扩大其产品阵容。长城汽车预计将基于其“柠檬”平台在高端品牌WEY旗下推出一款新车型,而首款基于“坦克”平台打造的产品将是坦克300。

    据国内媒体报道,新款WEY车型将是一款B级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其定位在紧凑型SUV WEY VV5之下。该车将搭载与新一代哈弗H6相同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两款车型都基于相同的“柠檬”架构打造,长城汽车表示,其“柠檬”平台可以适配多种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燃油动力(ICE)、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技术。新车型预计将被命名为VV3,将于2021年投产。根据我们收到的关于“柠檬”平台和WEY品牌产品结构的相关信息,VV3可能将成为领克06的竞争对手,领克06是领克品牌最小的车型。这款B级车型的推出将进一步扩大WEY的产品阵容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并有助该品牌抵御领克的产品攻势。

    除了VV5和VV6等都市跨界车型外,长城汽车还打算借助其全新的“坦克”平台,为WEY品牌增添不同的元素。该架构支持通过技术集成以改善车辆的驾驶、操纵和越野能力。首款基于“坦克”平台打造的车型坦克30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加入WEY日益扩大的产品阵容。坦克300是一款四四方方的复古SUV,外观与吉普牧马人类似。新车型将使长城汽车能够吸引热爱越野SUV的购车者,这一细分市场目前由吉普和北汽旗下的北京品牌占据主导。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的CHB平台为其SUV车型的产量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长城汽车基于CHB平台,扩大了哈弗SUV的产品阵容,推出H2、H4、H6和F7等车型,并推出了更高定位的WEY品牌SUV。在市场对H6需求强劲的支持下,长城汽车在过去5年里迅速扩大了CHB平台的产量。我们的轻型汽车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基于CHB平台的产量超过80万辆,相比之下,2017年为65万辆。

    得益于CHB平台的产能相对可观,长城汽车可以将其新一代车型的生产转移到新的“柠檬”和“坦克”平台上。根据这家汽车制造商发布的信息,“柠檬”平台将是一个可覆盖A级至D级车型的模块化平台,轴距范围从2,650毫米至3,005毫米不等。基于“柠檬”平台打造的车型整车长度范围从4,200毫米至5,100毫米不等。这个灵活的平台能够覆盖整个哈弗产品线的生产,包括H9等全尺寸车型。长城汽车还打算将最新的动力系统技术引入基于新平台的车型。长城汽车即将推出的核心发动机系列是其全新一代4N20系列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长城汽车开发的这款全新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80千瓦,峰值扭矩可达380牛·米。WEY即将推出的SUV车型就将搭载4N20发动机和新研发的9速双离合变速箱。 长城汽车新平台的通用性以及这些模块化架构所支持的技术将会在哈弗大狗等未来车型中展示。哈弗大狗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这款新车型基于“柠檬”平台打造,长城汽车表示其拥有出色的越野能力并且配备了博格华纳最新的四轮驱动系统。另外,该车型还配备了一个全地形控制系统,允许驾驶员根据道路和路面情况调整驾驶模式。




    AutoX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年08月25日

    据Pandaily报道,在对注册用户进行了相关试验后,AutoX已在中国上海推出了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该公司计划在上海嘉定区投放100辆配备了基于5G车联网(V2X)通信技术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此外,AutoX还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出租车运营公司大众出行合作,通过大众出行手机应用运营其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AutoX Driver”。用户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出行应用高德地图或大众出行叫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除了上海之外,AutoX还获得了中国深圳市、广州市和美国加州的路测牌照,允许其开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该公司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占地80,000平方英尺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中心。该公司还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合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试点项目。AutoX还计划在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Pacifica面包车中运用其全栈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奇瑞将于8月推出紧凑型纯电动汽车

    2020年08月25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将于8月底开始销售代号为S61的全新纯电动紧凑型SUV。据当地媒体报道,该车型将定名为“蚂蚁”。这款全新SUV车长4,630毫米,车宽1,910毫米,车高1,655毫米,轴距2,830毫米。在撰写本文时,这款电动汽车(EV)搭载的电池组容量尚未确认,不过据报道,这款SUV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510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近期媒体报道表明,奇瑞这款新型电动汽车基于其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LFS平台打造。此前,奇瑞已经基于LFS平台打造了EQ1,这是一款续航里程为301公里的小型电动汽车。在过去五年里,EQ1一直是奇瑞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不过它对于家庭汽车者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S61的推出将进一步扩大奇瑞产品组合,以吸引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消费者。目前,奇瑞尚未确认S61的具体定价。预计该车型的售价在20万(约合28,800美元)至25万之间。




    起亚汽车将加速推动移动出行服务的多样化

    2020年08月25日

    韩国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宋浩成表示,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与全球移动出行公司的合作关系,推动移动出行服务的多样化战略。这一战略是宋浩成在参观起亚所下里工厂生产的第四代起亚嘉年华时宣布的,这款车将在韩国国内上市。起亚计划通过将车队规模从135辆扩大至200辆,来推动其在国内的车辆订购计划“Kia Flex”。起亚还将为Kia Flex计划中的电动汽车产品提供停车和洗车等服务。在欧洲,起亚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在该地区提供定制的移动出行服务。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通过与西班牙能源公司雷普索尔合作的汽车共享平台“WiBLE”提供多模式移动出行服务。此外,起亚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意大利和俄罗斯推出一项经销商移动出行服务。在北美,起亚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大型移动出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并推动其电动汽车业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起亚发布了一项战略计划,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转型为一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其中长期战略目标“S计划”,起亚将在2025年前在电动汽车领域投资29万亿韩元,并通过提供定制化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来提高盈利能力。宋浩成表示:“起亚汽车将依靠自身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悠久历史,专注提供定制化产品和差异化的移动出行服务。起亚将进一步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在推进‘S计划’战略的同时,提供区域定制化移动出行服务。”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其产品阵容中的纯电动车型从目前的2款增加至11款。起亚目前在全球市场销售Niro和Soul两款电动汽车。该公司还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从当前的2%提高至6.6%。起亚汽车计划到2026年在全球(不包括中国)销售50万辆电动汽车和100万辆替代动力汽车。




    随着车辆置换和产品组合扩大,沃尔沃、吉利基于CMA平台车型的销量将大幅增长

    2020年08月19日

    意义:

    随着车辆置换和产品组合扩大,预计未来10年,基于沃尔沃汽车和浙江吉利控股共同开发的CMA平台车型的销量将大幅增长。

    展望:

    根据我们的数据,2019年基于该架构生产的汽车达到30.36万辆。随着吉利、宝腾和路特斯车型的加入,我们预计到2026年,基于该平台车型的产量将是当前的三倍多。预计未来10年,基于沃尔沃汽车和浙江吉利控股共同开发的CMA平台生产的紧凑型汽车的销量将大幅增长。

    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最近宣布,自2017年推出CMA平台以来,截至7月底,该公司及其战略关联公司领克汽车和极星公司已经销售了60万辆基于该平台生产的汽车。这其中包括沃尔沃品牌最畅销的车型沃尔沃XC40,以及领克01、02、03和05。

    沃尔沃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Håkan Samuelsson表示:“我们为CMA平台的汽车销售数据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与吉利公司的合作已经成功走过了十年,我们将继续利用集团内部建立的优秀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进一步增长和协同效应铺平道路。

    随着最近极星2纯电动汽车(BEV)的推出并于本月开始交付客户,以及紧凑型跨界车沃尔沃XC40 Recharge插电混动版和纯电动版车型的推出,该平台车型的销量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吉利汽车旗下品牌也将支持该平台车型销量的进一步增长。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李力向路透社证实,该公司正计划利用CMA平台来替代部分畅销车型。他指出,基于CMA平台开发的车型,研发周期大约只需18个月,而基于其他平台开发的车型,研发周期需要24至30个月。

    李力还证实,吉利持有49.9%股份的宝腾品牌也将在适当时候采用CMA平台和小型BMA架构打造新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通用模块化架构(CMA)平台于2013年开始研发,距离吉利控股完成对沃尔沃汽车收购仅仅过了三年。该架构旨在提升吉利汽车的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同时,与目前沃尔沃中型和大型车型采用的SPA这一架构相比,CMA为沃尔沃提供了一个更小的架构,从而使其产品研发更具有成本效益,这是沃尔沃无法独自实现的。

    基于CMA架构打造的首批车型沃尔沃XC40和领克01自2017年推出以来,目前这些车型的生产组装在六家工厂进行,其中三家工厂位于中国——宁波、台州路桥和张家口——另外还有沃尔沃在比利时根特的工厂。我们的数据显示,去年这些工厂的全球产量达到了30.36万辆,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预计2020年产量将小幅提高至31.39万辆。

    随着吉利和宝腾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基于该架构车型的产量,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大幅增长。到2022年,我们预计基于CMA平台的汽车产量将增加至56.91万辆,到2026年,我们预计使用基于CMA平台的汽车产量将达到95.29万辆,是当前产量的三倍多。其中将包括这些品牌一系列紧凑型和中型传统乘用车及跨界车。预计沃尔沃还将扩大XC40产品组合,推出一款双门轿跑车型,吉利旗下的路特斯品牌也将基于该平台推出一款全新跨界车。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26年全球将建成大约13座CMA工厂,其中7座位于中国。

    由于CMA架构适用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因此该架构也支持品牌所有产品阵容向更高水平的电气化转型。不过我们预计,到2026年,基于CMA生产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其全球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将分别达到13.5%左右,同时一半以上将采用搭载内燃发动机的轻度混动技术。




    一汽红旗考虑提高未来几年的销售目标

    2020年08月19日

    据路透社援引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话称,随着2020年高端品牌红旗汽车的销量激增,该集团正考虑为红旗设定更高的销售目标。红旗计划2020年销量达到20万辆,这一目标是去年10万辆销量的两倍。一汽正考虑将2022年的销售目标提高至50万至60万辆,将2025年的销售目标提高至70万至80万辆。徐留平表示,“这些目标尚未最终确定,我们还在研究中。”今年前7个月,红旗销量达到7万辆,同比增长111%。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一汽集团通过推出一系列新车型重塑品牌形象,2019年红旗汽车的产量增至10.4万辆。未来三年,HS5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H7中型轿车将继续推动对这一国产高端汽车品牌的市场需求。然而,要实现销量目标提高至50万辆以上,红旗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阵容,并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我们预计红旗品牌到2023年将进一步扩大其产品阵容,旗下车型包括六款运动型多用途车、四款轿车和一款多用途车。尽管红旗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但我们目前对该品牌的销售增长持保守看法,因为红旗计划在2021年和2022年推出的新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型,这些车型不太可能为品牌销量做出重大贡献。如果该汽车制造商后期公布其销售增长计划的进一步细节,我们将相应对预测进行修正。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面临又一年萎缩

    2020年08月10日

    意义:

    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在经历了2014年至2018年的扩张期后,2020年将再次面临产量销萎缩。2019年,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首次出现萎缩,销量同比下降4%。

    展望:

    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随后在2021年将强劲反弹72%,至187万辆。纯电动汽车仍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预计2021年产量将超过142万辆。


    广汽埃安LX

    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在经历了2014年至2018年的扩张期后,2020年将再次面临产量销萎缩。2019年,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首次出现萎缩,销量同比下降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首次出现萎缩,销量同比下降4%。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量将同比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下降15.2%,至84万辆左右。尽管上市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有很多,但新能源汽车产量的预期下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零售市场的需求下降,主要是因为私人购车者对于纯电动汽车这一中国市场比重最大的新能源车型仍然缺乏兴趣。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几家车企,针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偏好提供一些见解。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全国乘联会数据,特斯拉国产Model 3轿车在市场上的销量超过了众多竞争对手。今年上半年,Model 3在中国的总交付量为43,744辆,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纯电动汽车。仅6月份,Model 3的销量就达到14,954辆,创下了这款入门级特斯拉车型自今年1月开始交付以来的月度新纪录。比亚迪中型轿车比亚迪秦同期销量为20,990辆,其中6月份销量为4,303辆。广汽埃安S轿车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8,211辆,排名第三。埃安S在6月份的总销量为3,695辆,远远落后于Model 3。奇瑞微型电动汽车eQ销量为9,788辆,排名第四,紧随其后的是与eQ尺寸类似的长城汽车欧拉R1,上半年销量为9,372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的中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S6今年上半年共销售11,711辆。其中,6月份共销售2,476辆。北汽集团入门级电动汽车EU系列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该系列总销量为11,722辆,其中6月份销量为2,339辆。在今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上,奇瑞EQ、欧拉R1、上汽科莱威和宝骏E100这四款车型被划分为微型电动汽车。

    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市场上,以宝马和大众(VW)为首的合资汽车制造商表现最为出色。今年上半年,宝马5系插电混动版车型销量为13,564辆,排名第一,随后是大众帕萨特插电混动版车型(6,386辆)。比亚迪唐DM的总销量为5,167辆,排名第三。上汽荣威ei6上半年总销量为4,703辆,在该市场排名第四。大众途观L插电混动版车型上半年总销量为3,753辆,排名第五。另外进入2020年上半年销量前十的插电式混动汽车还包括大众探岳GTE、迈腾GTE、卡罗拉PHEV、上汽荣威eRX5和比亚迪宋Pro DM。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3%,至109万辆左右,随后在2021年将强劲反弹72%,至187万辆。纯电动汽车仍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预计2021年产量将超过142万辆。

    随着特斯拉在过去6个月里大幅降低了Model 3的售价,预计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新华网今年5月曾报道,特斯拉计划最早在6月将其上海超级工厂的周产能提高至4,000辆。另外,上海超级工厂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工厂扩建后将使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开始生产利润更加丰厚的Model Y纯电动SUV,以实现其定于2021年初交货的目标。

    Model 3强劲的销售表现表明,如果车企向消费者展示足够引人注目的产品,市场将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了保持竞争力,广汽集团等本土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基于专用纯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一代车型。广汽埃安系列目前拥有两款SUV和一款轿车,与广汽早期推出的基于传统燃油车型打造的电动汽车相比,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然而,从它们的销售表现来看,这些车型在短期内都无法成为Model 3的有力竞争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继续致力于生产微型电动汽车,可能只是一个短期提振销量的解决方案。五菱MINI-EV和宝骏E100等车型十分适合在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出行使用;然而,这类车型很难成为电动汽车购买者的主流选择。

    如果有更多激励措施来加速纯电动汽车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电动轻型商用车(LCV)将为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转型做出更大贡献。目前,轻型商用车电动化的举措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通过政府主导的采购来替换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特种车辆和运输卡车。到2023年底,纯电动轻型商用车预计将占中国轻型商用车总产量的6%,相比之下,2019年占比仅为2%。




    恒大计划在恒驰品牌下推出六款全新电动车型

    2020年08月10日

    恒大集团于8月3日在中国举行的品牌活动上发布了恒驰品牌即将推出的六款全新电动车型。据electrive.com报道,这六款车型的名字按照从1到6的数字序号命名,第一款车型名为“恒驰1”。这些新车型的官方图片表明,恒大的目标是推出涵盖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多用途车(MPV)在内的一系列电动汽车产品。恒大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车型的具体技术细节。恒驰1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量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恒大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推出了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目前展示的大部分车型都还处于设计研究阶段,在2022年之前不太可能投产。根据该公司的生产计划,中型电动轿车恒驰1将是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随后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紧凑型SUV。其余车型的上市时间尚未公布。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恒大集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目标是成为一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过去两年,这家房地产巨头在汽车行业完成了多笔收购,以进军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集团子公司瑞典国家电动汽车公司(NEVS)在2019年与柯尼塞格(KAAB)达成一项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名为Konev AB的合资企业。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柯尼塞格同意授予合资公司部分知识及工业产权,以推动新车的研发和生产。




    北汽集团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合作在中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2020年08月05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日前已与北汽集团达成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合作建设国内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两家公司将加强在电动汽车充电桩和换电站建设方面的合作。报道援引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全生明的话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信部预计也将发布指南以支持电动汽车换电模式。”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汽集团是最早采用换电技术以支持其电动汽车出租车换电运营的开拓者。不过,其早期举措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国内部分城市建设换电站。在行业领导者扶持性政策的支持下,北汽集团将加大力度扩大其换电站规模。北汽集团的目标是到2021年年中新建100座换电站,并且覆盖更多三、四线城市。这些新设施将为北汽集团的电动出租车车队和电动货车提供换电服务。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理想汽车计划赴美上市募资9.5亿美元

    2020年08月05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理想汽车日前已申请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募股金额高达9.5亿美元。路透社援引理想汽车7月2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更新招股书称,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以每股8至10美元的指导价格发行价值9.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ADS)。理想汽车在文件中称,私募股权公司高瓴资本计划参与认购其中3亿美元。理想汽车计划赴美上市将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票将于7月3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理想汽车将成为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2018年9月,理想汽车的对手蔚来汽车在美国成功上市,融资约10亿美元。当时,投资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看好,因此对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出现寄予厚望,希望其能与特斯拉匹敌。与2018年以来陆续推出三款车型的蔚来汽车相比,理想汽车目前市场上只有一款车型,即理想One增程式电动汽车。根据此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理想汽车表示,今年上半年共交付新车9,500辆,二季度末累计交付量将达到10,400辆。赴美上市有助于理想汽车筹集资金投资研发新产品,并且很大程度上能够建立起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




    凯迪拉克将在国内上市的CT6轿车上安装Super Cruise系统

    2020年08月04日

    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CT6车型:分别是售价为46.97万元(约合67,082美元)的28T超级巡航版和售价为48.97万元,配置更高的28T旗舰超级巡航版。与现有CT6产品阵容相比,这两款改款车型的主要卖点包括搭载了全新的主动安全功能,例如后方碰撞预警、紧急制动和Super Cruise系统,这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由通用汽车(GM)推出,旨在增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CT6搭载的Super Cruise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注意力,检测分心的迹象,并提醒驾驶员关注路面情况。通过在车上安装的一整套摄像头和雷达,该系统还能够与高精度地图一起,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带来平稳驾驶体验。两款新车均配备了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74千瓦,峰值扭矩可达350牛·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凯迪拉克终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CT6车型中配备了Super Cruise系统。这项技术于2017年率先搭载在美国上市的CT6上。该系统无疑将会增强CT6在高端轿车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热衷新技术的购车者而言。在定价方面,28T超级巡航版仅比28T标准版贵了1万元。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将能够体验凯迪拉克最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不过由于国内路况原因,高速公路无人驾驶等功能仍无法实现。凯迪拉克尚未公布其XT5和CT5等国内畅销车型配备Super Cruise系统的时间表。




    中国大众途观X的专利图在网上公布

    2020年08月04日

    近日,大众途观X的专利图在网上公布,表明这款轿跑风格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即将上市。根据汽车之家网站的数据,基于大众途观SUV打造的途观X,其车身比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长轴距版途观L要长52毫米。不过,两款车的轴距相同,均为2,791毫米。与大众探岳X相比,途观X的尾部进行了重新设计,打造出类似轿车般的车身轮廓。新车全系标配一台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为了与国内自主品牌进行竞争,大众正加速丰富其产品阵容。轿跑SUV和跨界车等非传统车型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导致过去一年国内轿跑SUV销量激增,提振了吉利和长安等自主汽车品牌的销量。吉利和长安是最早在SUV领域推出此类车型的两家车企。随着途观X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大众国产SUV产品阵容将扩大到7款。途观L曾是大众品牌最畅销的SUV,但随着消费者日益青睐探岳和途岳等新车型,自2019年以来途观L的销量持续下滑。今年6月,大众国产SUV销量同比增长4.1%,至76,986辆。




    中国将在农村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

    2020年07月29日

    意义:

    根据工信部(MIIT)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国将再度重启新能源汽车(NEV)下乡活动。这一最新计划旨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农村地区,价格低廉的紧凑型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实用经济的出行方式升级,将有机会取代电动两轮车。

    展望:

    我们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迷你电动汽车的产量一直在下降。A级迷你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总产量中的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43%下降至2019年的20%。迷你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下降至13%。不过,这一预测尚未考虑近期针对农村地区市场出台的刺激措施。
    根据工信部(MIIT)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国将再度重启新能源汽车(NEV)下乡活动。这一最新计划旨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农村地区,价格低廉的紧凑型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实用经济的出行方式升级,将有机会取代电动两轮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将选择青岛、海口、昆明、成都和太原等城市举办五场专场活动,展示各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更重要的是,吸引潜在的购车者。

    7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参加这些专场活动的汽车制造商和关键车型名单,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的EC3,长城汽车的欧拉R1和IQ,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迷你电动汽车和E系列。这一下乡活动并不涉及中央政府补贴,但符合条件的车型将可以获得地方政府补贴。为了借助这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长城汽车于7月15日开始销售欧拉白猫汽车,这是长城欧拉系列旗下第三款纯电动车。该款车型将提供两种续航选择,分别是配备34千瓦时电池组的360公里续航版本和配备38千瓦时电池组的401公里续航版本。售价区间为75,800元(约合10,830美元)至88,800元之间。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已经正式发布了五菱迷你电动汽车。该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170公里。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目前新车的预售订单数量已经接近3万辆。大部分订单来自低线城市。当地媒体报道对于在农村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多持积极态度。例如,新华社报道称,这一活动将有助于提振欠发达地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售价不到10万元的迷你电动汽车非常适合个人出行。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一下乡活动不仅将提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将鼓励汽车制造商开发制造适合农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参加该活动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公布了优惠购车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来置换旧车。例如,北汽新能源为其入门级纯电动汽车EC3提供1.4万元优惠折扣,该车与雷诺Zoe的尺寸类似。消费者可以用电动车,甚至自行车进行抵扣,可以获得北汽提供的5,000元置换补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政府出台了众多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以及国内市场对新车需求仍然很大,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步从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中复苏。商用车市场的强劲反弹推动了疫情后国内汽车市场的复苏,同时乘用车销量在过去三个月里也在加速复苏。5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6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然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仍在萎缩。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有多个原因。首先,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令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近半。此外,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温。新冠肺炎疫情也连累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出行服务运营商原本计划的大规模车队采购暂时被搁置。包括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业务影响。为了推动市场加快复苏,相关部门一直在研究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计划。在中国欠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加快推广经济型电动汽车,将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奇瑞EQ1和宝骏E100等车型在大城市不太可能有很高的需求,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可能会因其实用性和较低的拥有成本而青睐这类汽车。我们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迷你电动汽车的产量一直在下降。A级迷你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总产量中的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43%下降至2019年的20%。迷你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下降至13%。不过,这一预测尚未考虑近期针对农村地区市场出台的刺激措施。




    长城汽车准备推出全新欧拉EV和WEY P01 SUV

    2020年07月29日

    长城汽车将在2020年成都车展上推出欧拉品牌全新纯电动汽车(BEV),该车展于7月24日向媒体开放。这款代号为ES11的车型将加入欧拉R2和R1的行列,进一步扩大欧拉品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阵容。从长城汽车发布的设计草图来看,ES11与R1和R2几乎没有相似之处;相反,这款掀背车与经典都市轿车菲亚特500有一些相似之处。长城汽车还在车展上推出了一款WEY品牌全新SUV。新车代号为P01,这是一款外观硬朗的SUV,旨在吸引那些对WEY现有产品不太感兴趣的消费者。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目前尚没有为其欧拉品牌纯电动汽车确定一种“家族式设计语言”。从其iQ等早期产品到最近发布的R1和R2车型来看,长城汽车很明显正在尝试新的设计理念,试图通过更引人注目的风格来测试消费者的反应。长城汽车还试图通过P01等具有出众越野性能和醒目外观设计的车型来进一步区别WEY和哈弗品牌。由于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特别是吉利旗下领克品牌)的激烈竞争压力,WEY新车型在市场上正逐步失去增长动力。2020年上半年,WEY品牌销量同比下降43%,至26,639辆。WEY品牌销量下滑程度比哈弗品牌更为严重,今年上半年,哈弗销量同比下滑25.7%,至262,216辆。为了提振销量,长城汽车预计将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来调整其产品战略。在2020年成都车展开幕后,我们将带来更多关于全新欧拉车型和WEY P01车型的报道。




    蔚来汽车公布第二季度交付数据,中国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面临现金困境

    2020年07月15日

    意义:

    我们在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分析报告中指出,2020年对于北汽和比亚迪等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初创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车型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以及中国持续削减电动汽车补贴,都将是电动汽车行业新进入者和小型制造商面临压力的主要因素。

    展望: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产量将下降9%,至111万辆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进一步抑制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中国电动汽车(EV)初创企业蔚来汽车表示,其6月份共交付3,740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79.1%。所有交付车辆中包括2,476辆五座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ES6和1,264辆价格高于ES6、尺寸更大的纯电动SUV ES8。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在2020年第二季度共交付10,331辆汽车,同比增长190.8%。截至6月30日,ES8和ES6的累计交付量达到46,082辆,其中2020年交付14,169辆。“今年6月,我们实现了月度交货量的历史新高,为最好的季度业绩做出了贡献,”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蔚来汽车在其销售业绩声明中没有就其第三季度预期交付量提供指导。该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交付量超过了此前预计的9,500辆至10,000辆。

    最近,蔚来汽车在争取研发资金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6月29日(星期一),这家初创公司宣布已经从新投资者那里获得了48亿元人民币(约合6.793亿美元)的现金注资。这笔投资是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与新投资者达成的70亿元投资协议的一部分。其余的现金注资将于9月30日前支付,用于支持蔚来汽车的运营,特别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
    蔚来汽车至少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已经设法保证了财务上的安全,与蔚来汽车相比,许多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正在努力维持其业务。由于缺乏资金、概念车大规模量产需要巨额投资,以及国内电动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正在面临考验。总部位于南京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博郡汽车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由于旗下电动汽车产品一直处于“难产”状态,该公司正在重新定位其商业模式。博郡汽车首席执行官黄希鸣在一封公开信中表达了他的失望,并列举了阻碍公司发展的几项“失误”,包括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公司错过融资机会。一份来自博郡汽车人力资源部的邮件显示,博郡汽车的员工将从6月15日开始待岗。据当地媒体报道,在中国和美国都设有业务的拜腾汽车将从7月1日起暂停业务运营6个月。报道援引的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niel Kirchertto向全体中国员工发送的内部信息。拜腾汽车在南京设有一家制造工厂,在过去一年里,该公司一直在推动实现其首款电动汽车M-Byton的量产上市。据《第一财经》报道,拜腾汽车正在制定重组方案,其股东仍将推动其量产车型的生产和上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产量将下降9%,至111万辆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进一步抑制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我们在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分析报告中指出,2020年对于北汽和比亚迪等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初创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车型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以及中国持续削减电动汽车补贴,都将是电动汽车行业新进入者和小型制造商面临压力的主要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电动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困境,随着投资者对投资初创企业变得更加谨慎,使得尚未推出新车型且没有用户基础的企业难以获得大量资金支持。蔚来汽车的两款车型ES8和ES6也并未达到可观的销售水平;不过,由于其客户基础日益扩大,并且产品阵容也颇具吸引力,因此该公司在投资者眼中确实有吸引力。蔚来汽车选择与江淮汽车签订代工生产协议,而非建立自己的工厂,也使其能够削减成本,避免车辆上市出现重大延期。小鹏汽车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与海马汽车合作,开始量产其第一款车型G3,同时也在为自建工厂组装第二款车型P7做准备。特斯拉在中国的投产进一步挤压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市场份额。由于国产Model 3的需求不断上升,特斯拉过去三个月里的新订单数量稳步增长。根据全国乘联会(CPCA)的数据,特斯拉在3月和5月的销量均超过了10,000辆。随着特斯拉朝着零部件完全国产化的目标迈进,Model 3的起售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调,以吸引首次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跨界车型Model Y将于2021年上市,这将为特斯拉的本土产品阵容增添一款尺寸更大更宽敞的车型,与传统高端品牌和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SUV产品展开竞争。
    由于日益担心特斯拉在中国等关键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迫使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丰田和大众都在加大投资,专注于向市场推出专门的电动汽车车型。很明显,消费者对基于现有传统内燃车型打造的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相当有限。为了给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广汽等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已将新款电动汽车的生产转移到专用平台。




    小鹏汽车开始交付P7轿车

    2020年07月08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日前已开始在中国交付其第二款量产车型。P7轿车长4,880毫米,宽1,896毫米,高1,450毫米,轴距2,998毫米。该车搭载了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3个自动驾驶摄像头,外加一个车内摄像头以及高精度地图和定位。该电动轿车仅在中国市场销售,补贴后的起售价为22.99万元(约合3.25万美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P7开始交付标志着小鹏汽车的另一个里程碑。这家初创公司目前在广东肇庆工厂生产P7。P7具有高达7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受到特斯拉极简设计启发的高度数字化驾驶舱。P7还配备了由宁德时代(CATL)研发的全新电池组。据electrive.com报道,该电池组高度仅为11厘米,扁平式设计有助于改善P7的空气动力学。随着G3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和P7轿车两款车型陆续上市,消费者对于小鹏汽车的兴趣日益增长,这将有助于增加2020年的新订单。2019年,这家初创公司的销量达到1.7万辆左右,较其最初4万辆的销售目标有较大差距。




    上汽通用五菱在广西开设储能电站

    2020年07月08日

    上汽通用五菱(SGMW)是由通用汽车(GM)、上汽集团和柳州五菱汽车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在广西建设了一座大型储能电站。电站采用宝骏E100、宝骏E200的退役动力电池搭建,实现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充分利用。该站是广西首家储能电站,蓄电量为1,000 kwh,额定功率250kW。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算,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的动力电池将达到20万吨,到2025年将飙升至35万吨。大量退役动力电池仍然具有能量价值,可以通过再利用来实现最大经济价值。上汽通用五菱是国内首家探索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再利用的汽车制造商,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退役”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丰田在天津开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

    2020年07月06日

    意义:

    丰田两家新工厂建成后将使其在华年产能提高40万辆。大部分新增产能将用来提高丰田即将在中国推出的纯电动汽车的产量。

    展望: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至111万辆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进一步抑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6月29日,丰田与合资伙伴一汽集团共同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在中国东北天津市开始建设。新工厂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NEV)及相关零部件(如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该项目共投资85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预计将于2022年6月完工,届时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

    此外,通过与广汽集团合作,丰田正在中国东南部广东省建设一条新的汽车装配线。该项目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于2021年3月开始上线生产。据当地媒体报道称,该扩建项目将有助于丰田加速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动汽车。合资公司广汽丰田首批生产的车型包括一款中型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一款纯电动多用途车(MPV)。两个新建工厂将使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年产能提高40万辆。大部分新增产能将用来提高丰田即将在中国推出的纯电动汽车的产量。

    除了与一汽和广汽合作进行新投资外,丰田也正在积极深化与比亚迪的合作关系。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爆发的影响,比亚迪和丰田合资成立的纯电动汽车(EV)公司已于今年4月开始运营。丰田的岸田裕久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比亚迪的赵秉根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岸田裕久表示,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已经在合作研发一个新项目,目标是在2025年前推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丰田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两款丰田品牌电动汽车:奕泽纯电动版和C-HR纯电动版。丰田将这两款电动汽车视为基于现有传统内燃机车型的“过渡产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7年以来,丰田一直在缩小与大众汽车(VW)的全球销量差距。然而在中国市场,由于产量扩张缓慢,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已经远远落后于德国竞争对手。此前,丰田汽车更加关注其主要销售市场美国,推迟了其在中国推出产品的步伐。我们的销售预测显示,去年北美地区的销量占丰田集团总销量的26%,而大中华区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18%。
    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由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日益担心特斯拉在中国等关键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导致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丰田和大众都在加大投资,将重点放在向市场推出专门的电动汽车车型上。但是,消费者对基于ICE平台的电动汽车的需求反应相当有限。为了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例如广汽等本土汽车制造商已经将新车型的生产转移到专门的电动汽车平台上。此外,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也在逐步下调对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财政补贴,旨在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中国逐步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为了刺激私人购车者的需求,丰田等主要厂商需要加快在电动汽车专门平台上推出新款电动汽车的步伐。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降9%,至111万辆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进一步抑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共享出行市场上,车队运营商在业务扩张方面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地方政府采购电动汽车将有助于部分抵消私人乘用车销量的下降;然而,来自地方政府的订单仅仅只是需求的一部分,并且采购的大部分是来自本土制造商的经济型电动汽车。




    吉利汽车在中国推出7座豪越SUV

    2020年06月29日

    意义:

    吉利汽车在中国正式推出了首款7座D级运动型多用途车“豪越”。这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进入由外国合资品牌主导的D级SUV市场领域。

    展望:

    尽管由于整体市场萎缩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吉利汽车2019年销量有所下降,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吉利汽车仍将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势头。我们预计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将同比下降20%,随后在2021年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吉利豪越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在中国正式推出了首款7座D级运动型多用途车“豪越”。这款7座SUV的推出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进入由外国合资品牌主导的市场领域。吉利的目标是通过这款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车型向消费者提供一系列最新的智能汽车技术和高效的动力系统,以此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豪越SUV在造型上采用了吉利独特的“拓张美学”设计理念,以抑扬有致的线条勾勒出大气的车身轮廓。设计师将外型与技术相结合,打造出现代精致的外观设计,并在空间和功能之间取得巧妙平衡。新车型有五座和七座两种座椅版本,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形成2.2米后备箱平整化空间,相当于一张特大号床——装载空间可达2,360升,轻松容纳中到大型物件。五座和七座版均提供了足够的伸腿空间,确保后排成人乘客的舒适性。包括后排座位在内的所有座位均可单独调节,并配备8档角度可调节的靠背。

    在动力方面,豪越SUV搭载由吉利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七速双离合变速箱。该车具有L2级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吉利表示,豪越全车共有24个传感器,可实现17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在传感器的帮助下,豪越SUV通过360°全景影像还能实现一键全自动泊车。豪越SUV还配备了吉利最新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该系统此前在吉利博越SUV上首次亮相。GKUI允许用户通过人工智能(AI)语音助手与车辆进行交互。该系统还可以与京东智能家居等应用集成,允许用户在车里管理和控制家电。用户还可以通过多个高清显示屏与车内的信息进行交互,这些显示屏包括一个12.3英寸中控显示屏、一个12.3英寸数字仪表盘以及平视导航显示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由于整体市场萎缩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吉利汽车2019年销量有所下降,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吉利汽车仍将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势头。我们预计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将同比下降20%,随后在2021年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中国SUV市场的增长势头将成为吉利汽车未来三年增长的主要引擎,到2023年推动销量增长至150万辆以上。为了抓住SUV细分市场的发展机遇,吉利一直在努力实现旗下各品牌车型的多元化。通过这一努力,吉利不仅能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同时也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到2020年底,包括吉利和领克品牌在内的吉利汽车将在市场上推出21款车型,相比之下2017年仅为15款。随着领克品牌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吉利的产品阵容扩张将持续至2021年。豪越SUV的推出将扩大吉利7座中型车的产品阵容。随着消费者对三排座椅乘用车的兴趣日益增长,国内市场上推出了越来越多具有灵活座椅配置的多用途车和SUV。例如,福特此前就推出了五座版和七座版的福特锐界SUV。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还推出了一款六座版的2020款福特探索者SUV,为第二排乘客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舒适度。在中型SUV领域,吉利仍将面临国产品牌的直接竞争,包括广汽传祺GS8和奇瑞Exeed TX,后者目前尚未推出七座版车型。
    与合资公司推出的车型相比,豪越的价格十分具有吸引力,其顶配车型的售价为13.96万元(约合19,725美元)。该车型配备了一系列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平视显示器和自适应巡航控制,非常物有所值。豪越SUV作为中型SUV领域一款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产品,预计将为吉利带来可观的销量增长。




    奥迪新设汽车项目管理部门,首席执行官杜思曼将直接负责中国业务

    2020年06月29日

    意义:

    奥迪监事会日前决定进一步对公司结构进行调整,以加强该品牌的汽车项目业务。新成立的部门将独立管理现有的65款车型及高端电动汽车平台(PPE)车型。

    展望:

    2020年,奥迪大中华地区的总销量预计将超过欧洲,欧洲此前原本是奥迪品牌销量最高的地区,不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其主要欧洲市场(例如德国和英国)的需求预计将出现萎缩。

    奥迪监事会日前决定进一步对公司结构进行调整,以加强该品牌的汽车项目业务。新成立的部门将独立管理现有的65款车型及高端电动汽车平台(PPE)车型。根据奥迪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奥迪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思曼除了担任技术研发董事外,还将出任新部门的负责人,新部门也将成为奥迪技术研发部门的客户。杜思曼表示:“此次公司结构调整将提升汽车项目业务和车型序列的战略重要性。将促使我们更加专注于公司内部的产品。”在奥迪技术研发主管骆恒新退休后,杜思曼将出任新成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奥迪车型序列组织于2016年推出,以车型产品系列为结构,对所有奥迪车型进行集中管理。作为结构调整的一部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还将直接负责该品牌在华业务。杜思曼说道:“未来出行业务在中国正快速发展。中国是奥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希望能够携手奥迪中国以及中国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积极助力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进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部门将专注于奥迪汽车项目的研发,这标志着杜思曼自4月1日出任奥迪首席执行官以来,给该品牌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此外,杜思曼还全面负责大众集团所有8个乘用车品牌的研发工作。通过启动“Artemis”项目,杜思曼已经在奥迪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希望这个项目能彻底改变整个集团的研发工作。由杜思曼直接负责奥迪在华业务的决定,将使这个高端品牌能够迅速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以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中国大陆是奥迪品牌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19年奥迪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68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7%。2020年,奥迪大中华地区的总销量预计将超过欧洲,欧洲此前原本是奥迪品牌销量最高的地区,不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其主要欧洲市场(例如德国和英国)的需求预计将出现萎缩。相比之下,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正在推高对高端车型的需求。2019年,中国高端车型的销量增长6%,至311万辆,而整体乘用车市场则萎缩9%。我们预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市场对高档汽车的需求将下降7%,随后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回升8%和6%。

    未来三年,三大德系汽车品牌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17年,梅赛德斯-奔驰的销量十多年来首次超过奥迪,这一势头一直持续至2019年。宝马和梅塞德斯-奔驰一直在丰富在华产品阵容,深度挖掘新细分市场的机会。这也促使上述两个品牌积极推出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全新车型。在紧凑型运动多用途车(SUV)领域,梅赛德斯推出了GLB SUV,以填补GLA和GLC之间的空白。宝马也试图推出X2等时尚且富有表现力的车型来吸引购车者。另外,两个品牌还试图通过高利润进口车型来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GLE SUV和宝马X5 SUV。为了与奔驰和宝马等品牌展开竞争,奥迪正寻求与大众和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合作,在中国投产奥迪车型。此举将使奥迪品牌能够在中国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然而,对于奥迪品牌而言,如果要真正从与上汽的合作中受益,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投资更新、更畅销的车型,据称A7将是上汽大众引进的第一款车型,但是该车型对品牌销量的影响很小。当地媒体报道称,上汽大众可能将在浙江省宁波市生产一款全新的奥迪品牌中型SUV。新款中型SUV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投产。




    吉利计划收购华菱星马股权;吉利汽车5月份销量增长

    2020年06月15日

    意义:

    吉利汽车日前公布了5月份销售业绩。吉利和领克品牌5月份总销量为108,822辆,同比增长20%。不过,与吉利汽车5月份强劲销售业绩相比,最近有关其母公司有意入股中国卡车制造商华菱星马的报道更加引人注目。

    展望:

    目前,吉利在商用车市场的布局主要集中在远程汽车,其商用车(CV)部门专门生产中重型商用车(MHCV)以及零排放汽车。根据我们的数据,吉利去年中重型商用车总产量为656辆,预计到2022年将一直维持在2019年的水平。

    吉利汽车日前公布了5月份销售业绩。吉利和领克品牌5月份总销量为108,822辆,同比增长20%。5月的销售数据包括其国内市场销量及出口量。吉利汽车5月份销量也较4月份10.5万辆环比增长了3%。今年前五个月,吉利汽车的总销量为420,317辆,同比下降25%,相当于已完成141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30%。按车型细分的销售数据显示,吉利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轿车仍然需求旺盛。5月份,吉利SUV和轿车的销量分别为63,602辆和42,994辆。相比之下,5月份多用途车(MPV)销量为2,226辆。领克品牌5月份销量同比激增41%,至12,950辆。这也标志着领克品牌单月销量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吉利的出口业务继续下滑。该汽车制造商5月份出口量同比下降44%,至3,099辆。

    与吉利汽车5月份强劲销售业绩相比,最近有关其母公司有意入股中国卡车制造商华菱星马的报道更加引人注目。华菱星马是总部位于中国安徽省的一家商用车制造企业。根据华菱星马母公司星马集团5月23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星马集团拟向新投资者出售15.24%的股权以推动企业发展。6月8日,华菱星马进一步披露了与吉利正在进行的交易细节,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子公司吉利商用车集团已提交了相关文件,以寻求批准入股华菱星马。这则声明证实了此前有关吉利参与华菱星马股权转让的报道,不过在撰写本文时,吉利控股尚未就此事发表进一步声明。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中重型商用车(MHCV)市场由国有汽车制造商主导,包括东风汽车集团、一汽集团和北汽福田汽车。对于像华菱星马这样规模较小的制造商而言,很难达到与这些对手竞争所需的规模。这家卡车制造商今年前五个月的销量仅为约12,600辆,同比下降11%。华菱星马2019年财务报告显示,去年亏损2,960万元(约合375万美元),进一步影响了该公司投资新技术和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但对于专注于乘用车领域的吉利而言,华菱星马似乎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因为这家卡车制造商拥有包括重型卡车、底盘和特种车辆在内的全面产品阵容。目前,吉利在商用车市场的布局主要集中在远程汽车,其商用车(CV)部门专门生产中重型商用车(MHCV)以及零排放汽车。根据我们的数据,吉利去年中重型商用车总产量为656辆,预计到2022年将一直维持在2019年的水平。吉利汽车计划通过与现有的商用车企业建立紧密关系,进一步扩大其在商用车市场的布局,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吉利更好地应对乘用车市场的周期性变化。

    在乘用车市场,吉利正通过推出大尺寸(如即将上市的吉利皓月SUV)和小众(星越轿跑SUV)车型来扩大其产品阵容。不过,最初定位为经济型轿车品牌的吉利在试图进军高端市场时将面临挑战。虽然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领克等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吉利、奇瑞和长安等本土品牌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仍需要很长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预测2020年吉利品牌乘用车销量将同比下降12%,领克品牌销量将下降13%,至12万辆左右。




    长安汽车发布5月份数据,销量同比增长54.3%

    2020年06月15日

    长安汽车日前公布其5月份销量为174,012辆,同比增长54.3%。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5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29%,至24,402辆,长安马自达销量同比增长50.5%,至14,326辆。自主品牌方面,重庆长安和合肥长安销量分别为48,023辆和21,718辆,同比分别增长41.1%和200.7%。今年累计来看(1月至5月),长安汽车销量为636,58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3%。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的主要合资伙伴福特汽车公司尚未公布其5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不过,从长安的报告来看,福特自2018年年中以来的长期销售下滑似乎已经触底。由于福特锐际和林肯冒险家在内的新款车型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长安福特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7.6%。与2019年5月相比,合资企业长安马自达5月份的销量也有所上升。随着采用马自达最新设计和技术的紧凑型跨界车CX-30的推出,长安马自达的销量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恢复增长。由于市场对CS35和CS75 Plus SUV以及逸动轿车等畅销车型的需求不断上升,合肥长安和重庆长安5月份销量均有所增长。




    比亚迪将向福特供应电动汽车电池

    2020年06月08日

    路透社援引工信部(MIIT)发布的一份文件报道称,福特与重庆长安汽车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正寻求政府批准,以生产一款配备比亚迪电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尚不清楚比亚迪是否将在中国市场为福特的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到2021年底在中国推出至少30款新车型,其中10款将是新能源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工信部披露的信息,基于福特锐际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打造的福特锐际插电混动版将搭载由比亚迪供应的电池。比亚迪上个月在其“汉”电动汽车中推出了刀片电池。比亚迪寄希望于通过这款刀片电池扩大其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影响力,并与宁德时代(CATL)争夺汽车制造商的电池供应协议。目前,比亚迪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设有一家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工厂。与长安汽车的密切关系可能会有助于比亚迪与长安福特达成供应协议,不过,鉴于长安福特新车型的需求疲软,这家合资企业不太可能对电池有很大的需求。




    大众获得与江淮汽车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并收购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26%的股份

    2020年06月08日

    意义:

    大众与江淮汽车以及国轩高科达成的协议将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带来总计约20亿欧元的新投资。尽管因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需求萎缩,令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有所放缓,但大众汽车仍不断推进其电气化计划,以深化其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布局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供应链。

    展望:

    通过收购江淮汽车50%的股份,大众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江淮大众也是大众在中国国内的三家合资公司之一。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增持其在合资公司的股份,将在合资公司的运营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并确保在未来利润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大众汽车(VW)于5月29日对外宣布,计划收购其电动汽车合资伙伴江淮汽车的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JAG)50%的股份。收购股份后,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还将合资公司江淮大众的股份从50%增持至75%。为了确保这些交易的完成,大众将投资约10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大众汽车(中国)投资公司和安徽省政府公司共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预计大众汽车将通过增资将其在江淮汽车的持股比例从50%提高至75%。按照惯例,这些交易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并且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还证实,正在寻求收购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大众汽车表示,此次收购国轩高科的股份预计将投资约10亿欧元。该交易还意味着,大众将成为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供应商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以确保稳定的电池供应和自身的长期利益。国轩高科将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的认证电池供应商,包括为当地MEB平台产品供应电池。大众还表示,其对国轩高科的新投资将不会影响这家电池制造商目前与其他各方达成的电池供应协议。根据大众此前宣布的计划,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2020年在中国交付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2025年的目标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达到150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与江淮汽车以及国轩高科达成的协议将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带来总计约20亿欧元的新投资。尽管因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需求萎缩,令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有所放缓,但大众汽车仍不断推进其电气化计划,以深化其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布局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供应链。

    通过收购江淮汽车50%的股份,大众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江淮大众也是大众在中国国内的三家合资公司之一。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增持其在合资公司的股份,将在合资公司的运营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并确保在未来利润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国际汽车制造商正有意对其中国业务获得更多管理控制权,这是它们寻求在当地合资企业中增持股份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宝马在2018年将其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提高至75%。华晨宝马在中国生产宝马品牌最赚钱的车型,例如宝马3系轿车和X3运动型多用途车。关于江淮大众的产品计划,大众表示,合资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再增加5款新型纯电动汽车,另外还将建设一座电动汽车生产工厂。大众在声明中并未提及MEB平台的发布;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合资公司是否会在近期推出基于MEB平台的车型。江淮汽车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预计到2029年,合资公司的年产量将达到35万辆至40万辆。

    大众还通过入股国轩高科,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国轩高科目前是中国第三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国轩高科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下滑,该公司第一季度利润下降83%,至3,36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第一季度中国电动汽车需求造成了重大影响,并将在下半年继续对电动汽车销售造成压力。根据我们的预测,今年中国大陆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约100万辆下降至85万辆以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影响逐步减弱,在政府汽车消费激励措施和更具竞争力的新车型的支持下,2021年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大幅增至140万辆。大众第一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电动汽车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上市。




    中国汽车制造商扩大汽车消费信贷计划以提振销量

    2020年06月01日

    意义:

    中国行业主管部门正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增长,让消费者能够获得利率较低的购车贷款。

    展望:

    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新车销量将同比下降14.7%,至2,120万辆左右。这与我们一月份预测相比减少了350万辆。为了应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导致的需求萎缩,汽车制造商将采取更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中国行业主管部门正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增长,让消费者能够获得利率较低的购车贷款。根据国家发改委(NDRC)和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内的11家部门于4月底联合下发的通知,银行和金融机构被要求下调汽车贷款的首付比例,并延长还款期限。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市场新车销售放缓,各家汽车制造商为提振销售,已经主动加大了旗下的汽车消费信贷计划。以长安福特为例,该公司提出了全车系购车0首付金融方案。对消费者而言,最具吸引力的条款之一是,如果他们申请为期三年的汽车贷款,可以至多将分期付款时间推迟一年。另外,长安福特还向新购车用户提供3000元(约合422美元)的补贴,但翼博和锐际车型除外。在北京拥有强大客户基础的北京现代,已对其汽车贷款计划进行微调,以鼓励当地车主进行旧车置换。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如果置换新车的国三车主可以享受0首付贷款优惠。 今年3月,北京市宣布了一系列汽车消费激励政策。该刺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报废或转出本市的高排放老旧车主给予补贴,以减少该市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的数量。在2020年12月31日前,报废小型旧车的车主最多可获得1万元(约合1,410美元)的补贴。为了鼓励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而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北京现代承诺,如果消费者在购车一年内改变想法,可以按照购买价格的9折回购。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也在向其潜在消费者宣传其灵活的汽车贷款计划。其ES6运动型多用途车的首付款仅需15%。其余贷款可以在60个月内还清。另外,这家初创公司还提供电池租赁方案,可以至多降低30%的汽车售价。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汽车信贷方案只是最近各家汽车制造商为了提高销量所采取的部分举措。由于商用车需求强劲,4月份中国新车销量恢复增长,但乘用车仍面临压力,当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6%。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新车销量将同比下降14.7%,至2,120万辆左右。这与我们一月份预测相比减少了350万辆。为了应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导致的需求萎缩,汽车制造商将采取更创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市场降温可能导致汽车消费贷款的更快渗透,这将有助于缓解销售下滑的局面。目前,大多数汽车贷款是由汽车制造商旗下的金融公司提供的。过去10年,此类业务占据中国汽车制造商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由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和上汽通用汽车组建的汽车金融合资企业——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此前公布年报,2019年营业收入高达71亿元。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8%,至32亿元左右。该公司支持几乎所有上汽通用汽车品牌的汽车销售,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为超过625万位中国客户提供了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广汽旗下的汽车金融子公司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年报显示,2019年实现净利润达7.88亿元,同比增长29.4%。仅在2019年,该公司就为通过其网络销售的42.79万辆汽车提供了汽车贷款服务,其中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和广汽传祺等品牌。




    广汽传祺GS4 coupé在中国上市

    2020年06月01日

    广汽集团(GAC)传祺GS4 coupé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日前在中国上市。据盖世汽车网报道,这款车全系共有2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3.68万元(约合19,252美元)和14.68万元。GS4 coupé SUV基于全新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GPMA)打造,车长4,577 mm,车宽1,873 mm,车高1,646 mm,轴距为2,680 mm。新车搭载1.5升涡轮直喷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69马力,峰值扭矩为265牛·米,搭配一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该车配备先进技术和安全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主动制动系统和手机无线充电(高配版),以及“CN95”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GS4的定位是一款D级SUV,将在国内市场与长安CS85 coupé和长城F7x等车型展开竞争。我们预计,这款车在2020年的销量将在7,000至9,000辆之间。

    传祺GS4
    来源:盖世汽车网

    传祺GS4_内饰
    来源:盖世汽车网




    北京本月将扩大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区范围

    2020年05月27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北京市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汽车(AV)测试区将于本月底投入使用。该测试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包括52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长度达244公里。该测试区的建设旨在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表示:“为了更好地测试即将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投入使用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我们计划近期投入3.5亿元(约合4,920万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测试区的建设和维护。”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京是中国最早出台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的城市之一,并于2017年12月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规范。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累计开放4个区县的151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503.68公里。2019年,全市13家企业的77辆自动驾驶汽车参加了道路测试,路测里程逾104万公里。目前,北京已建成3个自动驾驶汽车封闭试验场,其中一个位于亦庄,可覆盖京津冀地区85%的城市场景和90%高速公路场景。2019年12月,北京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时,开展载人(志愿者)和载物测试。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车队规模超100辆

    2020年05月27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文远知行日前宣布其自动驾驶车队(AV)规模已突破100辆。车队车型包括林肯MKZ、日产聆风2、广汽GE3、Aion LX、小鹏P7和东风日产纯电版轩逸。这家初创公司表示,它是国内首家自动驾驶车队规模超100辆的运营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安庆和加州森尼韦尔设有办事处。该公司致力于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部署,并声称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使用5G网络远程控制车辆的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公司获得了广州公安局颁发的20张临时路测牌照,可在公共道路上对其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测试。文远知行还与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广州科学城投资集团共同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文远粤行,将在广州部署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截至目前,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为2万多名乘客提供了服务,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15万公里。




    小马智行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

    2020年05月27日

    据财新网报道,小马智行日前获准在中国北京市开展自动驾驶汽车(AV)载人测试。小马智行的车队将在北京海淀区和亦庄镇等地的指定公开道路上开展路测。不过,这些车辆将配备一名安全驾驶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控制车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近5个月前,北京允许自动驾驶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时,开展相关的载人和载物测试。小马智行最近与电子商务平台亚米网合作,在加州尔湾市推出了一项自动送货服务。另外,该公司还在加州尔湾市和弗里蒙特市推出了两种不同的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在中国,该公司发布了PonyPilot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项目,该项目将在广州市的一个地理围栏区域内开展试运营。

     




    中重型商用车行业预测(中国) | 2020年第二季度

    2020年05月26日

    ​经济概述


    正如预期那样,中国大陆第一季度GDP大幅下滑,2月份降幅有所收窄。

    由于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采取了严格封锁措施,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实际GDP同比下降6.8%,这是自中国大陆季度GDP数据发布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请注意我们的4月预测在中国大陆发布第一季度GDP数据之前就已完成)。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9.6%和5.2%。不过,第一产业的下滑主要是由于猪流感造成的畜牧业总产值急剧下降,而不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结果。经济衰退最为糟糕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大型工业企业复工率接近100%,中小企业(SME)复工复产率达到80%以上。这导致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3月份大幅反弹。埃信华迈发布的3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两个指数在2月份分别触及40.3和26.5的历史低点后,3月份分别回升至50.1和43.0。

    政策法规


    环境污染控制将加速中国大陆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
    重型柴油车国五标准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由于环境污染控制的压力,中国大陆将于2021年7月1日实施重型柴油商用车国六a排放标准,随后于2023年7月1日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对于天然气重型商用车,已于2019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a排放标准,国六b排放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特别是在北京,公交、环卫重型柴油车已于2019年7月1日直接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其余商用车将从2020年开始实施该标准。
    2017年12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发布。计划敦促中国大陆北方地区“2 + 26”个重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和濮阳)及其邻近城镇从2017年到2021年逐步从煤炭转向燃气供热。这将控制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减少冬季煤炭运输的市场需求。

    需求前景

    2020年2月,中国大陆各地工厂停工导致重型卡车销量同比下降51.8%,至37,579辆,另外还受到了卡车停产和需求疲软的影响。中国大陆大多数重型卡车制造商已经于3月第二周恢复生产,并在3月底接近正常生产水平。在经济复苏和基础设施投资强劲增长的推动下,重型卡车销量强劲反弹,尤其是在3月下半月,销量达到了119,980辆,同比降幅仅为19.3%。由于政府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我们预计重型卡车需求将进一步恢复至2019年4月和5月的水平。我们对2020年全年重型卡车销量的预测基于我们当前的宏观经济假设,即由于中国大陆经济存在高杠杆问题,中国政府将对刺激措施继续持谨慎态度。考虑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外部需求减弱的潜在风险,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重型卡车销量将下降22%,至912,278辆。2020年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是,重点地区的高排放老旧卡车是否会被大规模淘汰,我们对此将持续关注,并相应调整我们的预测。预计2021年重型卡车销量将同比下降6.8%,至850,549辆。对于新排放标准将于2021年(国六a)和2023年(国六b)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我们预计在新排放标准实施之前会有一定的提前购买效应,但由于未来几年环境保护政策趋于更加严格,提前购买效应较此前要弱得多。

    趋势和细分市场发展

    未来几年中国重型卡车行业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就是基于规模经济,物流市场从个体散户主导向车队转型,以提高效率。目前,中国的运输物流市场以个体散户为主,运输效率和卡车使用率仍然较低。不断上升的成本将使得效率低下、由个人主导的物流市场面临挑战。物流业主为了在市场上继续生存,必须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这将导致目前的个体户司机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大规模的车队经营或更高效的卡车。因此,在我们看来,下一个十年是车队逐渐形成的十年,更大程度上是卡车使用率逐步提高的十年,这将与卡车的线性需求曲线不符。随着新型卡车的效率更高,它们可以取代更多,有时甚至可以远远取代不只一辆旧车。


     




    上海到2022年将增加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2020年05月20日

    ​盖世汽车网援引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一项行动方案称,上海市宣布计划投资2,700亿元(约合380亿美元),用于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到2022年底之前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3.4万个5G基站。根据该报道,这些项目还将涵盖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上海市目前已经建成约28万个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进一步扩大城市中的充电桩网络将有助于减轻新能源汽车(NEV)车主及潜在买家在寻找附近充电站时产生的焦虑。这也将提振中国国内的汽车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国内汽车产业显著放缓。

     




    中国初创企业零跑汽车推出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2020年05月20日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零跑汽车的第二款车型T03日前已经在中国上市销售。T03是一款四门小型汽车,大小与smart forfour相似。T03车身长3,620毫米,车宽1,652毫米,车高1,577毫米,轴距2,400毫米。据零跑汽车介绍,T03配备了容量为37.1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03公里。电池供应商为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TAL)。该车的电动马达位于前轴,最大输出功率为55千瓦,峰值扭矩达到155牛·米。T03此次上市共有3款车型,补贴后起售价为6.58万元(约合9,280美元)。与长城欧拉R1等竞争车型相比,零跑T03搭载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系统、交通标志识别、驾驶员疲劳提醒、自动泊车等驾驶辅助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零跑汽车产品阵容中的第二款车型,T03显然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购买者打造。然而,这款车型所处的细分市场,其市场份额在过去3年间有所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T03无疑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与欧拉R1和长安E-Star等车型相比,T03拥有更丰富的主动安全技术和更好的内饰设计。T03还支持OTA远程升级,可在未来对车辆进行升级,而这一功能在该细分市场的其他车型上并不提供。




    上汽荣威发布电动汽车全新标志

    2020年05月20日

    上汽集团旗下品牌上汽荣威日前为其电动汽车(EV)发布了一个全新标志。据该公司表示,R标将应用于荣威品牌未来的高端新能源汽车(NEV)系列,包括Marvel-R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ER6轿车。荣威还发布了iM8多用途概念车,该车将搭载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目前这家汽车制造商还未公布iM8量产的具体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第一款带有荣威R标的车型ER6将于7月上市。这款新车将在纯电动轿车市场与吉利几何A和比亚迪秦等车型展开竞争。在R标发布之前,包括RX5和i6电动版在内的荣威电动汽车,均采用的是与传统燃油车型相同的标志。新标将有助于为荣威新能源车型树立一个新的品牌形象,避免消费者产生混淆。吉利此前也已经推出了几何品牌电动汽车的全新标志。吉利的目标是将“几何”打造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并推出包括电动轿车和SUV在内的全系列产品。


    荣威为其电动汽车发布全新标志

    来源:上汽集团





    蔚来汽车与战略投资者达成协议

    2020年05月12日

    蔚来汽车于4月29日宣布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了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根据投资协议,声明中提到的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的法律主体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总计70亿元(约合9.9亿美元)的现金。蔚来汽车将向蔚来中国注入中国范围内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以及NIO Power等核心业务与相关资产。蔚来汽车将并入蔚来中国的总资产估值为177.7亿元。此外,蔚来汽车将向蔚来中国投资42.6亿元现金。交易完成后,蔚来汽车将持有蔚来中国75.9%的控股股份,其余24.1%由战略投资者共同持有。这家初创公司表示,预计这笔投资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战略投资者和蔚来汽车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分五次向蔚来中国注资。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蔚来中国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合肥也是该公司的主要制造基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在此之前,蔚来汽车曾在2月份表示,该公司正与合肥市政府进行初步会谈,以进一步深化合作。蔚来汽车与合肥市政府以及其他几家新投资者达成的最终协议,将为其规划下一步发展提供所需资金。从长远来看,蔚来汽车与当地政府的紧密联系将在获取优惠政策、深耕当地市场和资金支持方面提供帮助。蔚来汽车目前上市销售的两款车型和即将上市的EC6均为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该公司尚未宣布任何有关轿车产品的短期计划。2020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ES8和ES6电动SUV的总销量达到3,838辆。




    别克新一代GL8 ES和GL8 Legacy MPV在中国上市

    2020年05月12日


    别克日前在中国推出了新一代GL8 ES和GL8 Legacy多用途车(MPV),新车共推出9款车型,售价为23.29万元(约合32,977美元)至39.99万元不等。根据别克的一份声明,公司此次在车辆内饰、驾驶效率、网联和安全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升级。GL8 ES七座车型中,第二排座椅可以向前或向后滑动315毫米,以营造更宽敞的乘坐空间。该车还配备了PM 2.5空调滤芯,并搭载第八代Ecotec 2.0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74千瓦。GL8 ES还配置了先进的行车安全技术,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前方碰撞预警、侧面盲区预警,以及别克首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些新一代车型将加入别克在中国的GL8艾维亚家族。GL8是一款基于GMT 200/201平台打造的D级MPV。它是别克品牌在中国国内第二畅销的车型;2019年销量超过14.8万辆。与此同时,别克的母公司通用汽车(GM)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推出新车型,重点关注中型和大型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我们预测,2020年GL8 MPV家族在华销量将从2019年的14.8121万辆降至10.6万辆。

     




    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加速推出电动汽车,以提振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销量

    2020年05月06日

    意义:

    过去几周,中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各种有关电动汽车(EV)的新闻。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已经推出了全新或改款车型,另外受到政府决定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传统汽车制造商将继续积极投身电动汽车市场。随着新竞争者的加入,2020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有所不同。

    展望:

    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并将继续影响第二季度的消费。在4月份最新预测中,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5.5%,降至约2,06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2020年需求将缓慢复苏。目前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从2019年的124万辆降至108万辆以下。

    过去几周,中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各种有关电动汽车(EV)的新闻。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已经推出了全新或改款车型,另外受到政府决定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传统汽车制造商将继续积极投身电动汽车市场。随着新竞争者的加入,2020年纯电动汽车(BEV)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有所不同。本报告重点介绍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购车需求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多款纯电动汽车领域备受期待的车型,并且评估了市场的短期前景。


    东风标致e2008

    东风标致e2008已于4月份开启预售。这款小型纯电动汽车基于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共用模块化平台(CMP)打造,该平台可以同时支持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生产。该车搭载50千瓦时电池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预计为360公里。e2008采用与2008跨界车相似的设计,e2008的推出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e2008采用相对紧凑的车身设计,适合城市通勤;不过,18万元(约合2.54万美元)的预售价格将限制其在市场上的吸引力。过去几年,中国B级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仅呈现温和增长,占据该市场主导地位的是奇瑞和北汽新能源等本土品牌。雷诺K-ZE比e2008的尺寸要更小,定价也低得多,也尚未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广汽埃安LV

    广汽新能源预计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开始销售一款全新的紧凑型纯电动汽车。根据广汽发布的消息,埃安LV长4,586毫米,宽1,920毫米,高1,728毫米,轴距2,830毫米。埃安LV将推出三个续航版本选择,续航里程分别达到400公里、530公里和600公里。埃安LV基于广汽GEP平台打造,相较于广汽上一代电动车型,埃安LV的车舱设计更具未来感。全新的内饰和外观设计,以及补贴后预售价17万元起的诱人价格区间,将吸引那些并不热衷于新能源初创企业车型的消费者。


    小鹏P7

    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最近宣布了其第二款车型P7电动轿车的定价。高性能中型电动轿车P7的推出将帮助小鹏汽车进入轿车市场,避免在国内市场上与蔚来汽车进行直接竞争。P7将推出三个续航版本。依靠长达2,996毫米的轴距,P7能够比特斯拉Model 3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同时与Model S相比,售价能够保持在消费者的预算之内。基础款P7在补贴后起售价为22.99万元,续航里程为568公里。搭载80千瓦时电池组的超长续航版续航里程可达706公里。对于优先考虑车辆性能的消费者,小鹏汽车还推出了一个高性能版本,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3秒。

     

    特斯拉长续航版Model 3

    特斯拉已于4月开始接受长续航版Model 3的订单,该车计划于6月交付。长续航版Model 3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668公里。相比之下,标准续航版Model 3的续航里程估计为445公里。这款入门级特斯拉轿车的长续航版车型将与标准续航版车型一起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生产。4月24日,特斯拉将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Model 3的售价分别上调了4,500元和5,000元。不过,这一价格调整与成本或关税无关,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关部门在4月23日宣布了新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 


    雪佛兰畅巡

    雪佛兰畅巡在今年2月上市时,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多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2月份中国仍在采取封城隔离等措施,以努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畅巡与别克Velite 6有很多相同之处。对别克而言,Velite 6很大一部分需求来自汽车共享和网约车行业。而通用汽车希望畅巡电动汽车能够吸引更多的私人买家。该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110千瓦,峰值扭矩为350牛·米,续航里程可达410公里。

    雷克萨斯UX 300e

    雷克萨斯首款纯电动汽车UX 300e于4月25日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UX 300e标配54.3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7月下旬正式生效后,UX 300e由于售价超过30万元,因此将无法获得政府补贴。由于较高的定价和UX产品阵容中已经存在一款具有竞争力的混动车型,因此UX 300e对雷克萨斯在中国的整体销量影响有限。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述介绍的纯电动车型只是众多在中国市场已上市车型和即将上市新车型中的一部分。从汽车制造商最近发布的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市场正明显从紧凑型车型向尺寸更大、续航更长的车型转变。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两年内持续,合资汽车制造商的多款电动汽车,如宝马iX3和大众(VW)I.D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2021年,我们预计D级车市场将有超过80款纯电动车型展开竞争,数量将比2019年增加一倍。我们替代推进系统预测预计,2020年D级电动乘用车的产量将达到53万辆左右,相比之下2019年产量约为43.8万辆。随着基于各家汽车制造商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一代车型的出现,到2021年,D级车市场将继续是电动汽车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紧凑型电动汽车的产量预计将在2020年有所下滑,2021年销量将再次回升;不过到2021年,紧凑型电动汽车市场仍将比D级车市场要小得多。
    过去一个月,中国有多座城市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措施。为了提振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汽车销量,拥有大型汽车制造商制造基地的城市,在第一轮刺激措施中表现更为积极。其中有一些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刺激政策。以广州为例,到2020年底,购买新能源汽车将给予每车1万元的补贴。上海计划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5000元的充电补助。中央政府层面也将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电动汽车制造商。监管部门已证实,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延长至2022年,尽管每年补贴会在上一年基础上有所减少。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特斯拉及其上海超级工厂带来的威胁已迫在眉睫。特斯拉国产版Model 3车型的推出,正逐渐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购车兴趣。今年3月,特斯拉预计交付了约10,160辆Model 3,考虑到特斯拉刚刚开始通过向中国供应商采购更多零部件,以实现Model 3全面本土化生产,这一销售成绩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并将继续影响第二季度的消费。在4月份最新预测中,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5.5%,降至约2,06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2020年需求将缓慢复苏。目前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将从2019年的124万辆降至108万辆以下。

    过去几周,中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各种有关电动汽车(EV)的新闻。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已经推出了全新或改款车型,另外受到政府决定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支持,传统汽车制造商将继续积极投身电动汽车市场。随着新竞争者的加入,2020年纯电动汽车(BEV)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有所不同。本报告重点介绍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购车需求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多款纯电动汽车领域备受期待的车型,并且评估了市场的短期前景。


    东风标致e2008

    东风标致e2008已于4月份开启预售。这款小型纯电动汽车基于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共用模块化平台(CMP)打造,该平台可以同时支持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生产。该车搭载50千瓦时电池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预计为360公里。e2008采用与2008跨界车相似的设计,e2008的推出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e2008采用相对紧凑的车身设计,适合城市通勤;不过,18万元(约合2.54万美元)的预售价格将限制其在市场上的吸引力。过去几年,中国B级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仅呈现温和增长,占据该市场主导地位的是奇瑞和北汽新能源等本土品牌。雷诺K-ZE比e2008的尺寸要更小,定价也低得多,也尚未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广汽埃安LV

    广汽新能源预计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开始销售一款全新的紧凑型纯电动汽车。根据广汽发布的消息,埃安LV长4,586毫米,宽1,920毫米,高1,728毫米,轴距2,830毫米。埃安LV将推出三个续航版本选择,续航里程分别达到400公里、530公里和600公里。埃安LV基于广汽GEP平台打造,相较于广汽上一代电动车型,埃安LV的车舱设计更具未来感。全新的内饰和外观设计,以及补贴后预售价17万元起的诱人价格区间,将吸引那些并不热衷于新能源初创企业车型的消费者。

    小鹏P7

    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最近宣布了其第二款车型P7电动轿车的定价。高性能中型电动轿车P7的推出将帮助小鹏汽车进入轿车市场,避免在国内市场上与蔚来汽车进行直接竞争。P7将推出三个续航版本。依靠长达2,996毫米的轴距,P7能够比特斯拉Model 3提供更大的内部空间,同时与Model S相比,售价能够保持在消费者的预算之内。基础款P7在补贴后起售价为22.99万元,续航里程为568公里。搭载80千瓦时电池组的超长续航版续航里程可达706公里。对于优先考虑车辆性能的消费者,小鹏汽车还推出了一个高性能版本,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3秒。

     

    特斯拉长续航版Model 3

    特斯拉已于4月开始接受长续航版Model 3的订单,该车计划于6月交付。长续航版Model 3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668公里。相比之下,标准续航版Model 3的续航里程估计为445公里。这款入门级特斯拉轿车的长续航版车型将与标准续航版车型一起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生产。4月24日,特斯拉将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Model 3的售价分别上调了4,500元和5,000元。不过,这一价格调整与成本或关税无关,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关部门在4月23日宣布了新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

    雪佛兰畅巡

    雪佛兰畅巡在今年2月上市时,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多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2月份中国仍在采取封城隔离等措施,以努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畅巡与别克Velite 6有很多相同之处。对别克而言,Velite 6很大一部分需求来自汽车共享和网约车行业。而通用汽车希望畅巡电动汽车能够吸引更多的私人买家。该车型最大输出功率为110千瓦,峰值扭矩为350牛·米,续航里程可达410公里。

    雷克萨斯UX 300e

    雷克萨斯首款纯电动汽车UX 300e于4月25日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UX 300e标配54.3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7月下旬正式生效后,UX 300e由于售价超过30万元,因此将无法获得政府补贴。由于较高的定价和UX产品阵容中已经存在一款具有竞争力的混动车型,因此UX 300e对雷克萨斯在中国的整体销量影响有限。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述介绍的纯电动车型只是众多在中国市场已上市车型和即将上市新车型中的一部分。从汽车制造商最近发布的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市场正明显从紧凑型车型向尺寸更大、续航更长的车型转变。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两年内持续,合资汽车制造商的多款电动汽车,如宝马iX3和大众(VW)I.D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2021年,我们预计D级车市场将有超过80款纯电动车型展开竞争,数量将比2019年增加一倍。我们替代推进系统预测预计,2020年D级电动乘用车的产量将达到53万辆左右,相比之下2019年产量约为43.8万辆。随着基于各家汽车制造商专用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新一代车型的出现,到2021年,D级车市场将继续是电动汽车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紧凑型电动汽车的产量预计将在2020年有所下滑,2021年销量将再次回升;不过到2021年,紧凑型电动汽车市场仍将比D级车市场要小得多。
    过去一个月,中国有多座城市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措施。为了提振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汽车销量,拥有大型汽车制造商制造基地的城市,在第一轮刺激措施中表现更为积极。其中有一些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刺激政策。以广州为例,到2020年底,购买新能源汽车将给予每车1万元的补贴。上海计划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5000元的充电补助。中央政府层面也将出台相关政策以扶持电动汽车制造商。监管部门已证实,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延长至2022年,尽管每年补贴会在上一年基础上有所减少。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特斯拉及其上海超级工厂带来的威胁已迫在眉睫。特斯拉国产版Model 3车型的推出,正逐渐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购车兴趣。今年3月,特斯拉预计交付了约10,160辆Model 3,考虑到特斯拉刚刚开始通过向中国供应商采购更多零部件,以实现Model 3全面本土化生产,这一销售成绩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并将继续影响第二季度的消费。在4月份最新预测中,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5.5%,降至约2,06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2020年需求将缓慢复苏。目前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将从2019年的124万辆降至108万辆以下。




    比亚迪公布最新2019年财报,宣布拟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

    2020年04月28日

    意义:

    比亚迪日前公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其中披露了其关键部门经营活动的进一步细节。2019年,该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78%,至1,277亿元(约合180亿美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05亿元,同比下降60.6%。

    展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然降温,让比亚迪迅速提高产量以达到维持生存所需规模的希望破灭。比亚迪并不是唯一一家受困于销量下滑、补贴减少的中国汽车制造商。2019年,北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至15万辆,远低于最初设定的22万辆销售目标。

    比亚迪日前公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其中披露了其关键部门经营活动的进一步细节。2019年,该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78%,至1,277亿元(约合180亿美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05亿元,同比下降60.6%。2019年每股收益为0.50元,2018年为0.93元。截至2019年底,比亚迪总资产达到1,956亿元,较上年增长0.6%。该财务业绩报告包括汽车业务、电池业务和电子制造业务。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是其核心部门,约占其收入的50%。2019年,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8%,至633亿元,占比亚迪总收入的49.5%。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NEV)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4%,至401亿元左右。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21.9%。2019年研发相关成本同比增加12.8%,至56亿元人民币。2019年底,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由2018年的31,090人增至35,788人。比亚迪上周表示,计划通过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其未偿债务,支付用于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的费用,并改善其流动性。此次发行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是比亚迪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而计划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的一部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是其最大的收入利润来源。2019年财报显示,去年汽车销售利润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2016年和2017年,比亚迪分别获得了7.11亿元和12.8亿元的政府补贴。到2018年,这一数字更是进一步增至约23.3亿元人民币。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相比,比亚迪拥有全面的产品阵容,包括传统发动机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不过近年来,其产品结构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移,这使其更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2019年,比亚迪销售了约46.1万辆汽车,其中近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制造商为了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不得不大力投资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比亚迪在2019年积极调整了产品阵容,并发布了e系列入门级纯电动汽车。这使其在不同细分市场都有不同的产品布局,并领先于竞争对手。该公司高端旗舰车型“汉”预计将于2020年上市。该车型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电池技术,将有助于扩展该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轿车市场的产品线。




    雷诺发布在华全新战略,将所持合资公司的股份出售给东风

    2020年04月21日

    意义:

    4月14日,雷诺集团就其在中国市场的全新战略发布了一篇声明。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战略重点将放在两大支柱业务——电动汽车(EV)和轻型商用车(LCV)。

    展望:

    雷诺在华的全新战略勾勒出了该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并不会让重振其不断下滑的中国业务变得更加容易。随着中国市场开始从入门级电动汽车转向更高质量、更大尺寸的电动车型时,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将尤其具有挑战性。

    雷诺集团于4月14日发布了一份公司声明,介绍了该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战略,重点关注电动汽车(EV)和轻型商用车(LCV)两大支柱业务。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雷诺已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东风汽车集团达成初步协议,将其在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DRAC)中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雷诺在公司声明中表示,转让交易完成后,东风雷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雷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同时利用与日产和三菱联盟的协同机制,继续为中国30万雷诺车主提供售后服务。声明称,关于雷诺品牌乘用车的未来发展细节,将择期在雷诺新的中期发展规划中详述。

    此外,雷诺和东风将继续与日产汽车在新一代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例如向东风雷诺提供零部件,向东风汽车提供柴油机许可。根据这份声明,雷诺和东风还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雷诺还打算通过合资企业华晨雷诺金杯汽车公司(RBJAC)继续加深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华晨汽车的合作。该合资公司将有助雷诺抢占中国日益扩大的商用车市场份额。华晨雷诺金杯将对金杯车型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扩大公司产品阵容,并在2023年之前推出5款核心竞争车型。该合资公司还将向世界其他市场出口汽车。除了轻型商用车市场之外,雷诺还希望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雷诺电动汽车业务将通过其现有的两家合资公司开展: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JMEV)。易捷特首先将小型电动汽车雷诺K-ZE引入中国市场。该车型也将从中国出口到其他市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雷诺集团发布的全新战略,为该公司打算如何长期留在中国市场透露了一些线索。尽管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多年,但雷诺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上始终无法吸引中国消费者。我们的数据显示,雷诺品牌2017年在华销量大幅增长,销量从2016年的约4万辆增至2017年的7.5万辆。这一增长主要是由雷诺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科雷傲和小型SUV科雷嘉推动的。然而,由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市场新推出的SUV车型数量激增,这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很快失去了增长动力。另外,雷诺新车发布速度较慢,也使得雷诺品牌难以进入大众化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雷诺出售其持有的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股份是明智的,这将使雷诺能够利用资源推动其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市场的活动开展。与日产达成的协同效应也将在此次业务重组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有望对集团长期财务业绩做出贡献。雷诺强调,将通过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和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推出数款新车型,并计划利用其在华产能进行出口。

    雷诺在华的全新战略勾勒出了该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并不会让重振其不断下滑的中国业务变得更加容易。随着中国市场开始从入门级电动汽车转向更高质量、更大尺寸的电动车型时,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将尤其具有挑战性。电动汽车市场新产品发布和技术升级的速度甚至比传统汽车市场还要快很多。汽车制造商为了保持其竞争力,当然需要对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进行额外投资。




    红旗在长春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破土动工

    2020年04月21日

    据《中国日报》报道,一汽红旗在长春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日前已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为78亿元(约合11亿美元),整车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该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竣工投产。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计划与一汽集团此前发布的公告一致。今年1月,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到2022年,红旗汽车的销量将翻一番,从2019年的10万辆增至20万辆。到2030年,红旗汽车的年销量有望达到80万至100万辆。到2025年,红旗汽车的产品阵容将扩大至21款产品,其中电气化车型达到18款。




    北京车展定于今年9月举行

    2020年04月14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援引北京车展主办方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原定于4月底举办的2020年北京车展,将延期至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是每年在中国轮流举办的双年展,也是汽车行业备受期待的活动,它们为全球和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在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展示其即将推出的新车型。不过,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大流行之后,今年世界各地众多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活动都被取消或推迟。其中包括北京车展、温哥华国际车展、纽约国际汽车展、日内瓦车展。




    随着封城将于4月结束,中国汽车产业中心将逐步恢复生产实力

    2020年04月06日

    意义:

    在汽车制造业复工复产方面,位于广东、山东、河北、北京和重庆的汽车制造商领先中国其他地区。过去一周,由于地方政府推动该地区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展望:

    我们的最新产量预测预计,2020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1.5%,至2,160万辆左右。我们目前预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汽车产量将回升7.5%。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遏制,作为中国主要汽车产业中心的湖北省,在过去一周内迎来了更多汽车生产工人返回工厂上班。

    3月25日,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东风汽车在中国成立的乘用车合资企业——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PCA)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工厂见证了其第一辆全新一代标致2008车型驶下生产线。在武汉工厂恢复生产之前,同样位于湖北省的神龙汽车襄阳工厂于3月12日开始复工复产。据当地媒体报道,神龙汽车襄阳工厂已开始增加变速箱零部件的生产,其中部分产品将出口海外市场。本田是另一家在武汉设有重要生产基地的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与东风汽车组建的合资企业东风本田自3月份第二周获得武汉当地政府的复工批复以来,一直在调整其生产速度。东风本田副总经理郑纯楷表示,截至3月23日,该公司在武汉的三家工厂都已恢复生产。他还表示,其位于武汉的直接供应商均已全面恢复生产。由于受到诸如员工返厂缓慢以及防控新冠疫情采取的安全措施等限制,东风本田在过去两周一直在以有限产能运行。该公司的目标是在3月27日之前,三家工厂实行单班生产并将产能提升至50%。随着武汉和湖北地区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4月份开始实行两班制生产。截至3月26日,东风本田、东风和东风标致雪铁龙已在武汉恢复生产,通用汽车和东风雷诺也在为复工复产做准备。在汽车制造业复工复产方面,位于广东、山东、河北、北京和重庆的汽车制造商领先中国其他地区。过去一周,由于地方政府推动该地区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湖北省汽车制造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的传播得到控制,湖北省政府已经放松了多项限制措施,以帮助省内各城市尽可能平稳地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3月25日,湖北恢复省际道路运输秩序,这将促进工人返厂和货物运输。自1月24日以来,武汉一直处于封城状态。4月8日,武汉将解除城市间出行限制,正式解除封城。

    埃信华迈预测

    我们的最新产量预测预计,2020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1.5%,至2,160万辆左右。与我们2月份的预测相比,最新预测考虑了3月份汽车制造商延长停产时间以及由于湖北工厂延长停产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我们目前预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汽车产量将回升7.5%。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根据我们的最新分析,尽管湖北省从3月11日开始恢复汽车制造业务,但生产的恢复需要逐步开展。多数公司在复工复产后的最初几周都面临着种种限制,例如返厂工人短缺和物流服务有限等。3月份分阶段逐步推进生产可能会在第二季度的大部分时间对产量造成拖累。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将进一步使该地区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变得复杂。对于从该地区采购关键零部件在中国国内组装的汽车制造商来说,欧洲生产中断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不过在现阶段,我们没有看到欧洲疫情对中国汽车生产带来直接影响。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我们可能会重新评估形势,并将在我们的预测中体现这一点。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第一季度零售销量大幅下降和经济疲软将会对中国的新车销售造成负面影响。在我们3月份最新预测中,我们预计中国轻型汽车销量在第一季度将同比下滑42.1%,第二季度将同比回升9.5%,前提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得到控制。如果中央政府不出台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政策,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轻型汽车销量将下降9.9%,至2,240万辆。




    小鹏、拜腾共同成立新能源研究公司

    2020年03月31日

    据Kr-ASIA援引国内媒体《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和拜腾共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新公司名为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总部设在南京,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约合283万美元)。其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工业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除了小鹏汽车和拜腾外,常州易控汽车电子和北京科易动力等其他9家公司也持有股份。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该研究院将有助于汇集两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专业知识,激发协同效应。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包括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日趋强劲。中国工信部(MIIT)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计划开展示范运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这让市场相信中国政府将为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这并非小鹏汽车首次尝试与竞争对手开展合作。2019年12月,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双方客户访问彼此的超级充电桩网络。除了共享充电网络之外,蔚来汽车负责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业务部门NIO Power还将为小鹏汽车车主提供家用充电桩安装服务。




    路特斯计划于2022年在中国开始量产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SUV——报道

    2020年03月31日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更多有关路特斯汽车在华新车计划的信息。《北京商报》报道称,路特斯至少有三款车型将在吉利汽车武汉工厂制造,包括Lambda-E和Sigma-D两款SUV两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以及名为Alpha E的一款轿车。据报道,Lambda-E将推出燃油、混动、纯电动版车型,Sigma-D和Alpha E仅推出纯电动车型。该报道基于吉利汽车向当地部门提交的一份申请文件,该文件是汽车生产相关审批流程的其中一个环节。该文件还公布了路特斯首款面向大众市场SUV的一些技术参数。Lambda-E应该是一款E级SUV,将搭载两台电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550千瓦,续航里程预计可达579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对外披露,路特斯面向国内大众市场所推出的系列车型似乎已经非常接近量产。吉利武汉工厂的设计产能为每年15万辆。然而,在生产最初阶段,由于这家英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其产量可能会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最新消息表明,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希望提高武汉工厂的产量,首款路特斯车型预计将于2022年下线。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路特斯吸引中国消费者,并提高该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目前如宝马X5等受市场欢迎的进口豪华大型SUV,在国内的售价约为70万元(约合9.9万美元)。不过,路特斯更多地将把重点放在电动汽车上。当前,国际品牌在国内豪华电动汽车市场上推出的车型还较为有限。




    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消费者对CN95认证的汽车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

    2020年03月23日

    意义:

    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正急于让他们的产品通过一项新的行业标准认证,以证明其汽车空调滤清器的过滤效率。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天津分中心推出了CN95标准,据称这是中国首个基于与N95口罩防护等级相同的测试标准所开发的认证标准。

    展望:

    与市场需求相关的是,中国消费者对车辆空气净化技术越来越感兴趣。汽车之家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最近对5,0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37%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新车时,他们会权衡空气过滤等因素。随着新冠(COVID-19)疫情爆发,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加大力度提振汽车需求。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正急于让他们的产品通过一项新的行业标准认证,以证明其汽车空调滤清器的过滤效率。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天津分中心推出了CN95标准,据称这是中国首个基于与N95口罩(可阻挡空气中至少95%的大小在0.3微米或以上的颗粒物质)防护等级相同的测试标准所开发的认证标准。在国内汽车业努力从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中复苏之际,这些举措有助于激发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兴趣。

    奇瑞汽车于3月12日宣布其捷途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产品阵容,包括X70、X90和X95,现在配备了CN95认证的车载新风系统,成为国内最新生产CN95认证车型的汽车制造商。该公司还为有兴趣的老客户提供车载新风系统升级服务。捷途是奇瑞旗下第二畅销的车型,去年销量为13.9万辆。吉利汽车、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比亚迪等中国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也通过了同样的CN95认证。比亚迪表示,其首批配备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的车型包括唐SUV、e5和e6出租车。为了让消费者相信,这一新技术并不是一种营销噱头,吉利更进一步,让其空气过滤技术获得了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集团的认证。吉利几何A电动轿车和嘉际多用途车(MPV)两款车型已通过认证,获得了整车级固体颗粒物/气溶胶过滤防护中国标识认证。吉利汽车在一份公司声明中表示:“此次认证从验证空调滤清器的防护口罩级过滤效率出发,考核了空调通风系统对开门窗时流入的污染空气的净化速度,并对整个驾驶舱内保持微正压提出了要求,全面检测了汽车驾驶舱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气溶胶过滤防护水平。”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热衷于获得此类认证,那些已经获得该认证的公司相信,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此类空气过滤技术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除了沃尔沃汽车和现代汽车外,首批获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95认证的均为国内汽车制造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通过宣传汽车上新增的功能来吸引顾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可能也不是一个全新发明。“清洁驾驶舱”的概念肯定会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共鸣,这不仅是因为此次新冠疫情,也是出于对空气污染的普遍担忧。自2010年代初以来,许多汽车制造商逐步开始引进增强型车载空气过滤系统。沃尔沃的CleanZone搭载一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高级空气净化系统,已成为其中国全系车型的标配。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其车型中引入了一个名为“生物武器防御模式“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系统,过滤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以及细菌、病毒、花粉和霉菌孢子。不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测试仅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参考,通过其标准认证的设备并不能取代健康专业人士建议的医疗防护装备。

    与市场需求相关的是,中国消费者对车辆空气净化技术越来越感兴趣。汽车之家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最近对5,0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37%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新车时,他们会权衡空气过滤等因素。在问卷的所有功能中,最受受访者欢迎的功能包括实时导航、多样化数字显示、人工智能辅助等,68%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拥有车内空气净化功能。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为这些功能付费,只要价格不超过3,000元(约合428美元)。该调查还显示了一些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因素,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意愿更加强烈。例如,62%的受访者说,他们相信驾驶私家车外出可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面对需求持续萎缩的局面,如果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衡量和应对消费者对特定功能的兴趣,他们将更有可能在销量方面获得回报。从新车型发布的数量来看,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有序恢复运营。仅在2月份,就有超过12款新车型进入市场,其中包括林肯国产冒险家、领克05轿跑SUV和雪佛兰开拓者SUV等多款备受期待的车型。汽车制造商正利用数字展厅和上门试驾等创新营销举措,以及低息购车贷款等传统举措,提振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中国汽车市场受到了新冠疫情爆发的严重打击。与2月份预测相比,我们将于3月底发布的预测将指出,中国全年轻型汽车产量将出现更大幅度的收缩。全年产量的最新预测将考虑以下因素:新冠疫情爆发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湖北省延迟复工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以及物流方面的挑战。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超过80%,至223,605辆,当月汽车产销量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




    现代汽车合资企业在华工厂恢复运营

    2020年03月23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随着新冠(COVID-19)疫情在中国爆发且目前状况转好,现代汽车在华与北汽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三地工厂已经恢复运营。该合资公司已在北京、沧州和重庆的工厂已经全面复工。报道称,该合资企业在华300多家一、二级供应商以及90%的经销商均已恢复运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导致部分城市封城以及许多省市的企业关闭,以确保人们呆在家里,与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一样,现代汽车2月份在华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新车批发销量同比下降79.1%,至309,942辆,产量同比下降79.8%,至284,537辆。据韩联社报道,现代汽车2月份在华销量同比下降95%,至3,000辆左右,大幅度低于去年同期的60,049辆。现代汽车遭遇了国内外市场对汽车需求的疲软,另外,由于疫情爆发导致中国工厂停工,影响了零部件供应,从而令生产中断。由于零部件短缺,现代汽车在韩国的所有工厂从2月7日至2月10日暂停运营。在一些工厂复工后的第二天,现代汽车于2月18日至2月20日再次暂停了在蔚山1号工厂的生产,并于2月21日暂停了在蔚山2号工厂的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已经于3月2日恢复了蔚山工厂的全面运营。




    新石器科技报告称,新冠疫情爆发刺激了无人驾驶送货车的需求上升

    2020年03月16日

    新冠疫情爆发冲击了中国的整个汽车行业。由于疫情爆发,中国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在2月份前两周均处于停工停产状态,进而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然而,中国初创企业新石器科技在疫情爆发期间,其无人驾驶送货车的订单出现了增长。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过去两个月里的订单已经超过200辆。新石器科技的无人驾驶汽车被派往医院运送医疗物资,为街道消毒,并为人们运送食物。这有助于客户间减少身体接触,同时解决了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而造成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众多潜在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用例之一,自动驾驶送货服务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人们所期望的是,自动驾驶送货服务最终能够替代人力驾驶员的成本,使送货服务不管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会变得更加实惠。新石器科技成立于2014年,提供L4级无人配送车。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并声称拥有世界上第一条L4级无人驾驶制造生产线。新石器科技与百度、菜鸟和美团点评合作,推动其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该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阿里巴巴、美团和华为等。其无人车已经在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校园和物流园区实现部署。




    随着国内增速放缓,中国汽车制造商增加海外投资

    2020年03月16日

    意义: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努力开发新兴汽车市场。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给汽车制造商的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了影响。为了推动哈弗品牌进军南亚市场,今年1月,长城汽车宣布与通用汽车签署协议,将收购通用汽车位于印度浦那的制造工厂。

    展望:

    上汽集团是国内汽车制造商中最积极探索南亚汽车市场的企业之一。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泰国和印度是上汽集团在该地区最大的销售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加快其海外扩张步伐。为了推动哈弗品牌进军南亚市场,今年1月,长城汽车宣布与通用汽车签署协议,将收购通用汽车位于印度浦那的制造工厂。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这将为长城汽车在印度生产其哈弗品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铺平道路。长城汽车专注于生产多用途车,并在今年2月的2020年新德里车展上首次展示了哈弗品牌。H9将是哈弗品牌明年在印度上市的第一款车型,而H6 SUV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投产。在收购通用工厂之前,长城汽车已经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印度哈弗汽车公司,并新建了一个研发中心。除了在印度的投资外,长城汽车今年2月还与通用汽车签署了另一项协议,收购后者位于泰国罗勇府的制造工厂。此外,通用汽车曾表示,将在2020年底前将雪佛兰品牌撤出泰国市场。

    长城汽车近期扩大其海外业务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上汽集团的鼓舞。上汽集团此前通过扩大其产品阵容,在南亚市场获得了积极回报。上汽去年收购了通用汽车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Halol工厂,开始在印度生产名爵品牌汽车。去年6月,名爵Hector SUV开始在印度销售,到2019年底,这款车的销量接近1.5万辆。该车型基于上汽旗下宝骏品牌一款经济型SUV打造,经过大幅修改以吸引印度本土消费者。上汽集团已承诺在未来两年内投资200亿印度卢比(约合2.8亿美元)在印度开发新产品和扩大产能。

    在北美,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奇瑞汽车已与美国HAAH Automotive达成一项协议,该公司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分销、销售奇瑞汽车,并为车主提供服务。奇瑞旗下的车型将以全新的万通品牌在美国生产。为了生产万通车型,两家公司选择对美国的一家现有工厂进行改造,而不是新建一座工厂。工厂初期预计将以全散件组装形式生产,目前对于何时全面生产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长期以来,奇瑞一直是国内汽车制造商中的一家主要出口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出口量超过了7.84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努力开发新兴汽车市场。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给汽车制造商的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了影响。以长城汽车为例,去年该公司销量小幅增长,表现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家汽车制造商推出的专属电动汽车品牌欧拉,以及出口量增加都是其去年销量增长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其高端品牌魏派还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都未能站稳脚跟。由于电动汽车,尤其是入门级车型,容易受到政策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导致汽车制造商很难依靠电动汽车销售来推动利润增长。

    中国汽车制造商希望进一步挖掘其畅销车型的销售潜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衡量全球其他市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反应。上汽集团是国内汽车制造商中最积极探索南亚汽车市场的企业之一。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泰国和印度是上汽集团在该地区最大的销售市场。自2019年以来,这家汽车制造商在印度的销量已经显示出明显增长,随着名爵品牌的推出,预计这一增长将持续到2021年。随着旗下第二款SUV车型名爵ZS于2020年加入其在印度的产品阵容,上汽集团将进一步提升其印度工厂的产能至2023年。该公司在印度的产量预计将从2019年的1.7万辆增加至2021年的4万辆。上汽集团在印度的首款车型名爵Hector基于宝骏530打造。这款紧凑型SUV已成为上汽集团在全球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




    大众将在中国推出捷达VS7 SUV

    2020年03月11日

    大众汽车将于3月20日在中国推出一款捷达品牌新车型。VS7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捷达品牌旗下第三款车型,前两款分别是VA3轿车和VS5 SUV。基于大众MQP平台打造的VS7搭载1.4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并配备6速自动变速箱。车长4,624毫米,宽1,841毫米,高1,644毫米,轴距2,730毫米。VS7起售价为10.68万元(约合15,260美元),一汽大众表示在正式上市之前,已经向首批订车客户交付2,020辆VS7。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汽车于2019年2月将捷达从一款车型提升为大众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品牌。此举旨在加强大众汽车在低端市场的布局,并与国内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去年VA3和VS5的总销量接近5万辆。VS7的上市将进一步扩大捷达在SUV市场的产品阵容。目前D级SUV市场上的畅销车型包括哈弗H6、长安CS75 Plus和捷达X70。




    福田汽车与北京公交集团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

    2020年03月11日

    日前,中国商用车制造商福田汽车(Foton)与北京公交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该企业将专注于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据当地媒体报道,北京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2月2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2.7亿元(约合3.26亿美元),其中福田汽车出资约20.7亿元,持股比例为91.06%,北京公交集团出资2亿元。合资企业的经营范围还包括汽车发动机的生产、汽车及零部件的销售。北京公交集团是北京市政府所有的一家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北京公交集团是北京最大的国有交通运营商,运营车辆超过3万辆。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北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公共汽车零排放。过去两年间,北京公交集团与福田汽车达成了多项重大协议,推动公交系统采用更加清洁的发动机。截至2019年底,福田汽车已向北京公交集团交付了至少1.2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其中包括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由政府主导的电动公交车采购项目,已导致福田汽车和比亚迪等主要商用车制造商的车队订单数量激增。去年,福田汽车共售出5,615辆新能源汽车,较上年同期增长29.2%。




    宾利、迈凯伦寻找中国供应商的替代选择,联合工会寻求与捷豹路虎展开谈判

    2020年03月11日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以及随后导致的工厂停产,宾利和迈凯伦汽车均透露他们正在寻找中国供应商的替代方案。宾利首席执行官Adrian Hallmark向路透社表示,到3月底,宾利从中国采购的包括硅芯片在内的21种零部件已经找到了替代品,他说道,“我们的生产目前没有中断迹象。”有报道援引迈凯伦首席执行官Mike Flewitt的话称:“我们正在寻找可替代的供应商来源,但对于这样规模的供应商,我们的选择余地很小。”他补充说,迈凯伦已采取措施,以降低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意大利北部供应商的风险,并表示已限制员工出差前往这些供应商地区,同时已作出其他后勤安排。另外,据《伯明翰邮报》报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相关供应困难,联合工会正寻求与英国政府新任商务、能源和工业战略部大臣Alok Sharma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捷豹路虎工厂(JLR)停产的可能性。报道称,联合工会助理秘书长Steve Turner在向战略部大臣提交的一封信中表示:“我们认为在未来三至四周,如果中国疫情情况没有改善,英国汽车工厂将减少工作时间和/或暂停生产。”他呼吁政府引入一项类似于德国的“缩短工时”计划,为工人提供工资保护,同时在停工期间提供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Turner继续说道:“我们不能让工人被解雇,或者为了应对国家危机而被迫缩短工作时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中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国各地工厂被迫在春节后停工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工厂恢复生产,但仍有大量积压订单需要交货,一些工厂发现,由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仍滞留在家中,工厂产能提升速度缓慢。由于缺少零部件,已经导致一些亚洲的汽车制造商停产,其他汽车制造商也正通过使用替代工厂或与尚未受到疫情重大影响地区的供应商建立合作来减少风险。尽管Turner的信件据称是对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Ralf Speth在最近几周发表言论的回应。不过,这一建议也可能是为了保护英国汽车行业和其他可能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尽管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制定了英国应对疫情的计划,但这一计划重点关注的是疫情对英国国内民众的影响,而非其他地区疫情爆发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雷诺和标致雪铁龙将在华工厂停产时间延长至3月

    2020年03月04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雷诺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宣布将其在华工厂的停产时间延长至3月。据报道,标致雪铁龙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何时恢复生产将取决于中国政府。目前,标致雪铁龙与其合资伙伴的工厂计划于3月12日开工,而雷诺在武汉的工厂将关闭至3月10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标致雪铁龙和雷诺在武汉市和湖北省均设有工厂,这两个地区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中心。中国汽车行业中心地区的工厂停工已经导致全球关键汽车零部件供应出现中断,并且已经影响越来越多的海外汽车制造商,包括现代、起亚、通用汽车韩国和雷诺。本月早些时候,由于国内新冠疫情爆发,标致雪铁龙的一家中国供应商获得了一份不可抗力证明,以帮助其避免因为工厂停工而导致的违约处罚。




    现代菲斯塔电动版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

    2020年03月04日

    现代汽车日前已正式开始在中国销售纯电动版菲斯塔。菲斯塔电动汽车(EV)于去年11月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首次亮相。有三种车型可供选择,价格从17.38万元(约合24,784美元)至19.88万元不等。所有车型均配备电池容量为56.5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续航里程为490公里。现代汽车表示,电动版菲斯塔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5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现代汽车在中国销售的产品阵容中,菲斯塔电动版是继伊兰特电动版之后的第二款纯电动汽车。该车型基于现代菲斯塔轿车设计,仅对内饰和外观做了轻微改动以区别传统菲斯塔燃油轿车。菲斯塔电动版的续航里程达到了490公里,非常具有竞争力,与比亚迪秦Pro和广汽埃安S等电动汽车领先制造商最近推出的车型不相上下。菲斯塔电动版的上市将有助于增强现代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影响力,尽管考虑到中国将进一步减少对电动汽车的购车补贴,该行业在2020年将面临阻力。特斯拉已开始在中国组装Model 3,并计划进一步降低该车型的售价,以吸引大众市场的消费者。特斯拉等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出现,无疑将对寻求开发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合资汽车制造商和国内本土汽车制造商带来压力。




    蔚来汽车将在合肥设立中国总部

    2020年03月04日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宣布与安徽省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表示,该协议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因此,该协议条款在现阶段被认为还是比较宽泛的。根据该框架协议,合肥市政府将为蔚来汽车在合肥的长期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蔚来汽车则计划将在该市设立中国总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目前在合肥生产ES8和ES6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此前与江淮汽车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后者将在江淮汽车的合肥工厂生产自己的车型。双方的合作协议已经扩展至蔚来汽车的第三款车型——EC6轿跑SUV。通过与合肥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蔚来汽车将能够获得合肥市政府的更多支持,并有望获得地方政府和业内的新投资。最新的媒体报道显示,该协议并不会影响蔚来汽车在上海的办事处,不过此举让人们对这家初创公司进一步在上海和北京等电动汽车采用率较高的发达城市扎根的希望有所破灭。蔚来汽车曾计划在上海建设制造基地;然而,由于这个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家初创公司已经于2019年3月取消该计划。蔚来汽车去年在中国累计交付20,565辆汽车。自2018年6月开始交付ES8以来,截至1月底,蔚来汽车已经在中国累计交付了33,511辆汽车。




    长城汽车公布2019年净利润下滑

    2020年03月03日

    2月21日,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公布了2019年初步财务业绩报告。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报告期内,该汽车制造商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8%,至964.6亿元(约合137.2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1.8%,至48.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3.7%,至45.3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亿元,同比下降13.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达到39.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3.7%,至0.49元/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表示,2019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与品牌建设相关的成本上升,以及推出延长保修政策以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在此期间还加大了研发的投入。去年长城汽车销量同比增长0.7%,至106万辆。鉴于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低迷表现,长城汽车比许多国内车企更好地度过了这一低迷时期。不过,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导致第一季度汽车需求下降,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将继续面临困境。为了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业务,长城汽车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计划在印度推出哈弗品牌。印度市场的销售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




    吉利宣布Icon SUV在中国的售价和规格

    2020年03月03日

    意义:

    Icon将进入国内紧凑型SUV车型市场与一系列对手竞争。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车型包括本田XR-V、比亚迪宋Pro和丰田C-HR。对于吉利而言,紧凑型SUV是其主要的增长市场。

    展望:

    我们预计,到2021年,中国紧凑型SUV市场销量将增至472万辆,较2020年预测的438万辆增长8.7%。 吉利汽车于2月24日在中国正式推出其最新款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吉利Icon。在大众版Icon车型上市之前,吉利于去年12月开始接受Icon限量版预订,售价为132,020元(约合18,820美元)。为了让Icon更容易被目标消费群体所接受,吉利汽车将基础款车型的起售价定在115,800元。除基础款车型外,还有三款规格可供选择,最高版本车型售价为128,800元。


    吉利Icon内饰设计。
    图片由吉利提供

    初看之下,Icon很难与吉利现有的车型联系起来。为了更好地解释Icon的设计理念,吉利分享了更多关于新车型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细节。吉利表示,该车型的设计源自其国际化设计团队,使其成为吉利产品家族中的一个集体作品。其外观设计由吉利在美国加州的设计中心操刀,而内饰设计由吉利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设计中心负责。吉利汽车强调,吉利Icon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这也是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Icon内饰包含两块10.25英寸的数字屏幕,体现了未来驾驶舱的科技感。该车还搭载了吉利GKUI智能生态系统,该系统最早应用于吉利博越Pro。

    吉利Icon是吉利首次在紧凑型SUV中采用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这有助于提升燃料性能。根据吉利汽车给出的油耗估计,该车型每100公里油耗仅为5.7升,令人印象深刻。在动力方面,Icon采用吉利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时搭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基础款车型搭载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30kWh,峰值扭矩达到255Nm。48V系统能够带来额外10kWh的功率和45Nm的扭矩,,从而将车辆的输出功率提高至140 kWh,峰值扭矩达到300 Nm。

    Icon还搭载如智能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和自动紧急制动等主动安全系统,旨在吸引以家用为主的消费者。除了在车内屏幕上提供360度全景图像的系统外,驾驶员还能从汽车侧方、前方或后方看到180度视野,从而消除视野中的盲点。在其众多高科技配置中较为醒目的是,吉利Icon搭载N95级智能空气净化系统(IAPS),可以过滤空气中大部分颗粒。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该空气净化系统与Icon空调系统协同工作,以隔离和过滤座舱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包括细菌和病毒。吉利表示,在Icon发布之前,该车型的订单量已经达到3万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Icon代表了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对面向新一代消费者的时尚SUV的最新诠释。这款车型采用了吉利全新的设计语言,大胆地突破了如博越SUV等吉利传统车型的家族式设计。这款全新的紧凑型SUV将使汽车制造商进一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对新设计风格的反应。

    Icon将进入国内紧凑型SUV车型市场与一系列对手竞争。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车型包括本田XR-V、比亚迪宋Pro和丰田C-HR。对于吉利而言,紧凑型SUV是其主要的增长市场。2018年,中国共售出500多万辆紧凑型SUV。尽管2019年销量有所下降,但这一细分市场仍是SUV产品销量最大的市场。我们预计,到2021年,中国紧凑型SUV市场销量将增至472万辆,较2020年预测的438万辆增长8.7%。为了抓住这一增长机遇,吉利过去一年一直在扩大该细分市场的产品。缤越SUV于2018年开始销售,当年销量约为2.4万辆,2019年销量超过13万辆。 吉利将继续利用BMA模块化平台推动产品组合多样化,并通过更具吸引力的技术升级其即将推出的车型。这一举措将推动吉利主力帝豪家族车型从2021年开始转向新的平台,以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我们轻型汽车预测,吉利BMA平台将支持吉利和领克品牌多达9款车型,到2022年,产量将超过57万辆。




    广汽将为Aion EV系列推出第三款车型

    2020年02月26日

    据中国汽车媒体汽车之家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广汽汽车(GAC)将推出一款新型电动汽车(EV)。广汽尚未宣布新车型上市的目标日期,不过这款新车型可能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亮相。这款名为Aion V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搭载由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新车长4,585毫米,宽1,920毫米,高1,728毫米,轴距2,830毫米。这款新车型将成为广汽Aion EV系列的第三款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包括:Aion S轿车和Aion LX SUV;该产品系列具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和功能。从现有信息来看,Aion V的定位低于Aion LX,后者配备了广汽最新的电动汽车技术,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2019年,Aion S和Aion LX的总销量约为35,285辆,其中很大一部分销量来自Aion S。




    吉利将推出几何纯电品牌旗下首款SUV

    2020年02月26日

    吉利汽车日前通过其社交媒体渠道宣布了几何纯电品牌旗下第二款车型的名称。新车型名为几何C,是该品牌旗下首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据当地媒体报道,几何C车长4,432毫米,宽1,822毫米,高1,560毫米,轴距2,700毫米。该车预计将搭载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生产的电池组。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于2019年推出几何品牌,旨在向市场推出一系列新款电动汽车。该公司表示,与吉利品牌电动车型相比,几何品牌推出的车型将具有更好的设计、更出色的驾驶体验以及更精致的内饰选择。尽管围绕新产品线有很多传言,但该品牌首款车型几何A尚未在消费电动汽车市场获得足够吸引力。2019年,几何A的销量达到12,662辆。几何C的预告图与吉利帝豪GSe电动SUV有一定相似,不过与帝豪GSe相比,新车型预计将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出众的续航性能。我们预计,到2021年,几何品牌的总销量将达到约34,400辆。


    几何C,吉利几何品牌下首款SUV。
    图片由吉利汽车提供




    特斯拉提升Model S和Model X的续航里程,可能在国产车型中使用无钴电池

    2020年02月25日

    特斯拉日前通过软件更新提升了Model S和Model X的续航里程。此外,据报道该公司正在考虑从宁德时代采购无钴电池用于国产车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对特斯拉Model S的续航里程评级预计增加17英里至390英里。此外,Model X的续航里程将增加23英里至351英里。马斯克还在推特上写道:“最近几个月生产的所有S/X车型实际上都超过了EPA规定的续航里程。不久之后将会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免费解锁,”他补充道,续航里程的增加归因于“过去几个月来,特斯拉对汽车中的许多小硬件进行了逐步改进。”高性能车型的续航里程(Model S为348英里,Model X为305英里)并没有改变。另外,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正在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就无钴电池进行谈判,采购用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产品。特斯拉将使用磷酸铁锂(LFP)电池,而不是典型的镍钴铝电池。路透社表示,在中国电动汽车销售陷入困境之际,此举将有助推动降低生产成本。报道称,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已经就此进行了一年多的谈判,报道援引一位匿名人士的话称,与现有电池相比,新电池的成本降幅达到了“两位数”。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1月,马斯克在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升级Model S和Model X车型的续航里程。尽管Model S和Model X已经推出多年,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正是这类持续的升级可以让现有车主保持新鲜感,并吸引潜在购车者的兴趣。不过,由于来自其他高端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车型逐渐老化,这两款车型的销量都在持续下滑。在更换电池类型方面,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并没有停止使用现有电池的打算,目前还不清楚特斯拉会使用多少新电池。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均未对此事作出回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计划在未来举办一个“电池日”活动,详细介绍其未来电池战略和技术;尽管活动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不过马斯克表示活动可能会在4月举行。特斯拉此前曾承诺,将减少电池中钴的使用。




    2020年北京车展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而推迟;一汽大众和华晨宝马恢复在华生产

    2020年02月25日

    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剩余时间拖累汽车业。此次疫情爆发不仅扰乱了中国的汽车行业,也给全球汽车业带来了影响。

    展望:

    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初步评估,我们预计,如果中央政府不推出更多措施来刺激需求,那么预计全年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4.4%,至2,030万辆。今年第一季度,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下滑17%,而随着业务恢复正常,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第二季度起销量可能会略有改善。路透社援引北京车展主办方发布的一份声明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原定于4月底举行的2020年北京车展将会推迟。与此同时,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恢复生产,合资企业(JV)一汽大众和华晨宝马也加入其中。

    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是国内每隔一年举办的双年展,也是汽车行业备受期待的活动,它们为全球和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他们即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推出的车型。然而,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今年的北京车展将被推迟举办。此次疫情爆发不仅扰乱了中国的汽车行业,也给全球汽车业带来了影响。

    随着中国中央政府宣布将春节假期时间从1月31日延迟至2月2日,以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在公众间的传播,中国大多数省市宣布将复工时间进一步延迟至2月中旬,其中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国内汽车工业中心。在此期间,全球和国内本土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都暂时关闭工厂,以确保员工的安全。这导致了产量大幅受损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中断

    随着我们进入2月的第三周,冠状病毒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已经恢复生产。2月17日,一汽大众旗下的长春、成都、青岛和天津四个生产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另外,华晨宝马在中国东北沈阳市的两家工厂也正式复工。这家汽车制造商证实,公司大约有2万名员工已经重返工作岗位。

    尽管多数汽车制造商已恢复在华业务,但由于供应短缺、员工安全担忧和销量下降等因素导致的复杂性,预计恢复生产的进程将较为缓慢。我们的数据显示,包括采埃孚集团、李尔公司、博格华纳、泛德制动控股、延锋和安波福等大型一级供应商在内的70多家供应商在此次疫情中心湖北省设有工厂。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1月中旬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试图控制湖北省的冠状病毒疫情。湖北省是此次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正在至少10个不同的地方修建数万张病床,以便让所有病人,甚至是轻症病人都能入院治疗。武汉市正在迅速改造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以达到这一目的。湖北省以外地区的情况则不那么令人担忧,这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今年北京车展推迟举办对汽车行业而言并不意外,因为汽车制造商在第一季度的首要任务是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初步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新车批发销量同比下降18%,至194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4.6%,至178万辆。乘用车市场的萎缩比整体汽车市场更为严重。1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0.2%,至161万辆,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27.6%,至144万辆。1月份,中国商用车市场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不过降幅并没有乘用车市场那么大。1月份商用车产量同比下降7.8%,至34.1万辆,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5.7%,至32.6万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剩余时间拖累汽车业。

    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初步评估,我们预计,如果中央政府不推出更多措施来刺激需求,那么预计全年轻型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4.4%,至2,030万辆。今年第一季度,汽车销量预计将同比下滑17%,而随着业务恢复正常,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第二季度起销量可能会略有改善。

    中国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都面临着帮助湖北地区以外的工业和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的挑战。然而,湖北省疫情防控的战斗仍将继续,在2月份剩余时间里,疫情将继续影响该地区的企业生产活动。




    美国经销商与奇瑞合作成立在美新品牌Vantas

    2020年02月18日

    意义:

    汉姆控股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奇瑞汽车达成协议,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全新汽车品牌Vantas分销、销售奇瑞汽车并提供服务。该公司还宣布,这些新车将在美国组装生产。

    展望:

    汉姆控股公司此前还与众泰汽车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众泰汽车产品从中国带到美国市场销售。此外,该公司此前曾表示有兴趣引进多个中国汽车品牌。不过,该公司发布的这一最新声明使这些新车与其中国血统拉开了距离,因为未来奇瑞旗下的汽车将以一个全新品牌在美国组装并上市销售。汉姆控股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奇瑞汽车达成协议,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全新汽车品牌Vantas分销、销售奇瑞汽车并提供服务。该公司还宣布,Vantas品牌新车将在美国组装生产。

    汉姆控股公司在声明中宣布,该公司已经在美国注册了一个名为Vantas的全新汽车品牌。汉姆控股正与中国奇瑞汽车合作,并与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汉姆控股表示,其已经在北美成立了一家新的汽车公司,以“Vantas”品牌分销、销售汽车并提供服务。该公司计划推出5款由奇瑞开发的车型,但专门面向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销售。该公司表示,第一款车型将是一款基于奇瑞星途打造的高端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不过该SUV车型的名称尚未公布,后续产品的细节也没有披露。

    汉姆控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uke Hale在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份创立VANTAS品牌的历史性协议。该品牌将整合中国合作伙伴旗下包括“智能互联”在内的多项新技术,用于各种汽车安全与驾驶员辅助技术、自动驾驶以及未来的新能源汽车。VANTAS致力于在美国生产每一辆汽车,并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汉姆控股很荣幸能与奇瑞合作,在北美推出全新VANTAS品牌。奇瑞汽车是中国一家优秀的汽车制造商。我们非常自豪奇瑞选择汉姆控股作为他们在北美的合作伙伴。VANTAS将以卓越的安全性、质量和可靠性为美国和加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高端车型选择。”

    据该公司发言人称,公司正在包括密歇根州在内的多个州物色合适的工厂选址,工厂运营后预计将雇佣约1,000名员工。该工厂初期预计将生产半散件(SKD)套件;不过,工厂向更完整制造转移的时间表并不明确。汽车新闻和其他媒体报道称,Vantas品牌车型最早可能于2021年年底推出,汉姆控股表示,面向北美市场的车辆工程设计工作已经开始。

    Vantas品牌计划采用传统的美国经销商网络特许经营体系,并将于2020年2月的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年会上开始招募加盟商。不过,汉姆控股和Vantas也将使用其自有的数字平台进行线上销售,这个100%基于云的数字平台将提供ERP和经销商管理系统来支持经销商的运营。据汉姆控股称,该系统使用一个集成的开放式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平台,为所有用户提供实时处理和可见性。使用该系统的经销商和Vantas员工将能够访问单一版本数据,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以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汉姆控股表示,数据共享使其能够实现全新、透明且客户友好的销售过程。经销商还将负责Vantas车辆的交付和服务。据报道,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每一笔销售都会交给经销商,这取决于客户希望参与的程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汉姆控股公司此前还与众泰汽车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众泰汽车产品从中国带到美国市场销售。此外,该公司此前曾表示有兴趣引进多个中国汽车品牌。不过,该公司发布的这一最新声明使这些新车与其中国血统拉开了距离,因为未来奇瑞旗下的汽车将以一个全新品牌在美国组装并上市销售。

    Vantas品牌车辆计划在美国组装旨在避免关税相关的问题,但如果按照最初计划的半散件组装生产,根据美墨加三国贸易协定(USMCA),汽车零部件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本土化生产比例以免除美加之间的关税。这一新品牌面临着建立经销商网络、启动车辆生产以及提高美国消费者意识等诸多挑战。此外,我们预测,近期美国和加拿大汽车市场销量都将出现温和下滑。在一个销量下滑的市场中,新品牌无法依靠繁荣市场的有机增长来推动销售。

    汉姆控股和Vantas的市场进入战略似乎相当直接。虽然汉姆控股已经开发了一个在线销售系统,该系统有可能改变消费者最初与公司的沟通方式,但消费者仍将使用传统的经销商进行车辆交付和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美国各州之间不同的特许经营法律,同时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现代的购车体验,无需再通过经销商。

    最新声明中并未直接提到汉姆控股将众泰汽车从中国引入美国市场的交易,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此前,汉姆控股曾表示有兴趣将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引入美国市场,并且该公司也没有表示将推迟在2020年将众泰汽车引入美国市场的计划。Hale表示,与奇瑞汽车的交易已经酝酿了4年。他补充道,该公司从2018年开始寻找经销商,计划在美国市场分销包括众泰汽车在内的中国品牌汽车。




    吉利与沃尔沃汽车考虑通过合并打造一家全球性汽车集团

    2020年02月18日

    意义:

    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于2月10日宣布,正考虑合并双方业务,从而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集团。此举旨在扩大两家公司之间的财务和技术协同效应。

    展望:

    此次合并将把吉利集团的核心品牌纳入同一企业实体,这似乎是两家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必然步骤。在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未来发展的挑战之际,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对这家中国汽车集团保持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于2月10日宣布,正考虑合并双方业务,从而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集团。此举旨在扩大两家公司之间的财务和技术协同效应。这将是两家汽车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在考虑合并的下一步,沃尔沃汽车和吉利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以向各自董事会准备一份提案。沃尔沃汽车在一份有关合并的公司声明中表示,双方合并后所拥有的规模、专业知识和资源,将使新公司成为正在转型的汽车行业中的领导者。此次合并并不会影响到双方目前品牌的市场定位。合并后,沃尔沃、吉利、领克和极星都将保留各自品牌的独特性。这两家汽车制造商希望合并后的公司可以通过香港进入全球资本市场,并计划随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双方合并交易的具体条款尚未披露。该交易需要得到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各自董事会和股东的批准,并遵守香港交易所的规定。吉利控股于2005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前,沃尔沃汽车和吉利在去年10月表示,他们打算将现有的内燃发动机业务合并成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将为浙江吉利控股(吉利集团)旗下的品牌提供先进的内燃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计划成立的新业务部门还可以向第三方汽车制造商供应产品,提供潜在的收入增长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这两家汽车制造商仍在就交易的具体条款进行讨论,但此次合并将把吉利集团的核心品牌纳入同一企业实体,这似乎是两家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必然步骤。通过将沃尔沃的业务和资源与吉利集团的主要乘用车业务吉利汽车相整合,沃尔沃将进一步融入吉利集团。在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未来发展的挑战之际,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对这家中国汽车集团保持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自2010年加入吉利集团以来,沃尔沃的业务前景已经明显改善。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9.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8.7%,至154,961辆。去年,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的全球销量首次突破了70万辆大关。此前有媒体报道,沃尔沃一直考虑在瑞典上市融资以推动业务扩张,然而受到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严峻市场环境的影响,沃尔沃决定暂缓上市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合并后的新公司势必会在资本市场中更具有吸引力。

    过去10年,吉利和沃尔沃深入开展平台共享和车辆工程合作。双方合资公司(JV)品牌领克的推出,使得吉利能够接触到尚未被吉利和沃尔沃现有品牌吸引的新消费群体。自2017年在CMA平台上推出第一款车型以来,领克品牌在两年内迅速将产品阵容扩大到四款车型。随着这个年轻品牌在市场上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吉利和沃尔沃开始有动力在这一紧凑模块化平台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到2022年,CMA平台在全球市场的年产量预计将超过78万辆,相比之下2018年为21.2082万辆。沃尔沃与吉利共享的车辆架构平台将接管吉利的CBC平台(吉利博越和帝豪车型就基于该平台打造),成为吉利集团主要的整车平台。与CMA平台一样,此次合并将推动四个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采取更强有力的产品研发行动。




    陕西重卡与Innoviz合作在中国港口部署自动驾驶卡车

    2020年02月18日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将与Innoviz Technologies合作,在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部署了600辆自动驾驶卡车。Innoviz将提供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InnovizPro,支持自动驾驶卡车在港口作业。InnovizPro传感器为港口内时速低于30公里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传感、绘图和定位功能。Innoviz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Omer Keilaf表示:“Innoviz看到了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货运行业的巨大商机。因此,我们期待与陕西重汽的合作。”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传感器可以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并生成周边环境的三维地图,因此是自动驾驶车辆的必要组件。中国政府已经要求在2020年5月之前,所有卡车都必须安装摄像头和雷达或激光雷达系统。这些卡车可以在港口自动装卸集装箱,从而提高效率。此前,位于中国东北的天津港已经完成了25辆由中国重汽和主线技术共同研发的自动驾驶电动卡车的试运营。根据天津港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稿,在过去两年中,自动驾驶卡车使天津港提高了效率,并将运营成本和能耗费用分别降低了25%和50%。




    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2020年02月17日

    中国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已经成为1月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中心。此后,中国各地陆续报道了数百起与这一先前未知病毒相关的死亡病例。此次疫情恰逢中国春节假期,目前中央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以控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武汉市已经进入全面封城状态,为控制病毒传播,居民出行受到限制,同时非必要车辆禁止上路。其他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较多的城市也对湖北籍人员的出入境实施了限制,以遏制病毒传播。政府建议市民呆在家里,避免与他人互动。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给中国经济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去年同比下降8.2%的负增长后,将与其他行业一起迎接疫情爆发带来的另一波经济冲击。

    与2003年非典疫情主要影响广东和北京不同,此次疫情波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从过去几周多个省政府发布的公告来看,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包括重庆、广东、湖北、浙江、吉林、北京和上海等主要汽车生产中心,已经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0日。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进一步将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14日。根据我们的最新评估,如果从受疫情影响的这些地区的产量来看,全国蔓延的疫情将影响中国80%的轻型汽车产量。广东、浙江和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的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

    例如东风、通用汽车(GM)、本田、标致雪铁龙集团和雷诺-日产-三菱等主要汽车制造商在湖北省均设有制造工厂,而上汽集团(SAIC)与其合资伙伴大众汽车(VW)和通用汽车在上海设有6家工厂。在广东省,本田、丰田、雷诺-日产-三菱和大众都感受到了疫情爆发对其业务的影响。比亚迪、北京汽车和广汽汽车等中国本土车企的生产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大众汽车的业务很大程度受到了生产中断的影响。尽管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湖北省并没有直接的业务往来,但大众汽车仍将面临每日最多1.5万辆产量损失,主要是因为大众在其他受影响省市(尤其是江苏、吉林和上海)的业务范围很广。丰田和吉利等生产规模较小的汽车制造商,在工厂临时停产期间每天产量损失约为5,000辆。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汽车制造商的反应计划已经从遣返在武汉的外籍员工扩展到调整他们的运营计划。为了提供此次疫情对中国轻型汽车生产的短期直接影响的一些定量评估,我们基于20个省份宣布延迟复工的情况,创建了几个看似合理的停工场景。这些场景都是围绕着病毒短期传播而制定的,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尤其是湖北,有可能宣布将复工时间延迟至2月14日之后。其中一种场景是,20个省份于2月10日恢复生产,其中5个省份(湖北、上海、广东、重庆和浙江)自愿将复工时间再延长两周,这将导致第一季度产量减少约80万辆,产量同比下降15%。如果将广泛的供应链中断考虑在内,第一季度销量损失将扩大至逾91万辆。


    (完整文章仅对VIP粉丝开放,添加S&P Global [汽车]微信客服:ihsmarkitautomarket,申请成为VIP,并加入专业粉丝微信群,获取完整报告)




    长安汽车预计2019年全年净亏损高达29亿元人民币

    2020年02月10日

    长安汽车预计2019年全年净亏损在24亿元(约合3.46亿美元)至29亿元之间。1月3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一份声明,提醒投资者注意其2019年预期财务业绩。在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公司预计净亏损高达29亿元人民币,而2018年净利润为6.807亿元。长安汽车预计,该公司2019年的每股收益(EPS)为-0.5元,而2018年每股收益为0.14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安汽车2019年财务业绩恶化,主要是因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该公司2019年的汽车销量共计176万辆,同比下滑15.2%。在该公司的合资企业(JV)中,长安福特的销量同比下滑51.3%,至183,987辆。福特品牌汽车销量的大幅下滑,影响了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长安马自达去年销量同比下滑19.7%,至133,608辆。长安汽车乘用车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为615,152辆,同比下滑11.6%。作为其业务重组的一部分,长安汽车将其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企业长安标致雪铁龙50%的股份出售给了宝能集团。目前在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进一步加大这家汽车制造商在重庆的生产压力。为了阻止病毒传播,重庆当地政府已经将企业的复工时间从2月3日推迟到2月10日。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生产数据,长安福特在重庆拥有三座生产工厂,日产量超过560辆




    丰田在中国推出汽车租赁业务

    2020年02月10日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丰田通过旗下子公司丰田海南出行有限公司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推出了汽车租赁业务。丰田海南出行的投资者包括持有该公司33%股份的丰田金融服务和持有32%股份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其余35%股份由两家中国汽车经销商持有。丰田海南出行提供短期租赁、长期租赁以及礼宾接送服务。车队中服务车型将包括凯美瑞、亚洲龙、RAV4和汉兰达。该公司的礼宾接送服务还将使用埃尔法、雷克萨斯ES等高档车型接送客人。该公司还计划在未来投入电动车型。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海南省目前已经吸引了多家企业探索推出移动出行服务。2019年,威马汽车在该省推出了一个出行品牌,计划投放1,000辆新能源共享汽车。2018年,吉利与海南签署协议,推出曹操出行服务。与此同时,由于越来越多地用户使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支付方式,丰田打算进军中国日益增长的汽车租赁市场。丰田还与滴滴出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扩大其在中国的出行即服务(MaaS)业务。丰田也是Grab的股东之一,已经向Grab公司投资了10亿美元,这是这家汽车制造商在网约车服务领域最大的投资之一。




    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立设计研发中心

    2020年02月04日

    路透社援引特斯拉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招聘启事称,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设计研发中心,以开发具有“中国风”的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场之一。这家汽车制造商于2019年1月在上海破土动工兴建一座新的超级工厂。该工厂一期年产能预计为25万辆。去年11月,特斯拉获得中国政府的量产许可,在其上海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汽车,并在12月开始交付国产Model 3。本土化生产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仅有助于特斯拉下调其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售价吸引大众消费者,同时也将改善该公司的全球利润和盈利能力,并减少在长期受到动荡中美贸易关系的风险。宝马和奥迪等全球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在中国建立研究中心,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并开发相应的汽车。




    一汽、长安、东风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合资企业

    2020年02月04日

    重庆长安汽车于2020年1月18日发布了一份声明,宣布将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CSGC)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一家技术研发合资公司。各方已签署协议,共同设立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160亿元人民币(约合23亿美元)。其中,长安汽车将出资人民币5亿元,持股比例为3.125%,其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投资35亿元,持股比例为21.875%。一汽、东风、江宁经开科技各出资40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25%。T3科技平台公司将专注于电动汽车(EV)技术的研发,并将寻求获取电动汽车平台、车辆自动化和燃料电池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家总投资达160亿元的T3科技公司,标志着三大国有汽车制造商在T3移动出行平台上线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根据长安汽车的声明,新合资公司旨在整合每家公司的资源,分担投资成本,并获取必要技术,这些技术将被三家汽车制造商用来开发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由于与福特成立的合资企业的销量持续下滑,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26.62亿元。持续销量下滑让长安汽车难以为其新能源汽车计划融资。去年,有关三家汽车制造商可能合并的报道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大型汽车巨头的诞生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不过,去年一汽否认了这些报道。2019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累计亏损26.62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其与福特成立的合资企业的销量持续下滑。持续销量下滑让长安汽车难以为其新能源汽车计划融资。根据我们轻型汽车销售预测,长安汽车的销量预计将从2017年的136万辆下降至2020年的107万辆左右。




    吉利推出豪越7座SUV

    2020年1月21日

    吉利汽车日前正式宣布其即将推出的新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型的中文名为豪越。这家汽车制造商还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这一新款7座汽车的照片。据国内媒体报道,新车型长4,835毫米,宽1,900毫米,高1,780毫米,轴距达2,815毫米。吉利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销售这款新车型,该车在市场上将与包括丰田汉兰达在内的大型SUV展开竞争。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豪越基于CMA平台打造,这款三排SUV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吉利的产品阵容。毫无疑问,这款车主要面向家庭用车的购车者,这一客户群体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正在不断壮大。自2018年以来,吉利凭借其模块化平台一直在扩大SUV市场的车型产品,推出了包括星越轿跑SUV和领克系列在内的多款车型。由沃尔沃汽车集团开发的可拓展CMA模块化架构,已成为吉利未来车型的主要基础。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产量预测,到2021年,基于CMA平台打造的汽车产量将增长到每年约43万辆,相比之下2020年的产量约为26.4万辆。




    宝马将在中国推出插电混动版X5

    2020年1月21日

    宝马表示,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向中国市场推出X5 xDrive45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这款基于新一代X5打造的车型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亮相。该车搭载一台3.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90千瓦,最大峰值扭矩为600牛·米。在纯电动模式下,X5 xDrive45e最大续航里程为97公里。宝马目前尚未在中国国内生产X5,因此该车将作为进口车型在中国销售。除了插电混动版X5外,BWM还将推出新款插电混动版530Le。在纯电动模式下,该车最大续航里程可达到95公里。新款530Le预计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上市销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我们预计,随着X5 xDrive45e和新款530Le等具有竞争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出,宝马将在2020年加大产品发布的力度。这两款均可以在电动模式下续航行驶一定里程,这就提高了短途出行的效率。自宝马在2015年在中国推出插电混动版5系以来,市场对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一直在增长。2018年,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为21,499辆,高于2017年的1,905辆。我们预计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继续增长,到2021年将超过4.2万辆,这将使中国成为德国本土市场以外,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最大市场。




    丰田开始在中国预售威兰达SUV

    2020年1月21日

    丰田日前已经开始在中国预售威兰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广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广汽丰田表示,威兰达在中国的预售价格区间在人民币17万元(约合24,680美元)至25万元之间。该车将搭载2.0升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或2.5升丰田混动发动机,且两款车型均提供四驱版本。此外,广汽丰田证实,该公司拟实施942B车型建设项目。该公司计划在该项目上投资约6.174亿元人民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随着威兰达SUV进入中国市场,丰田将拥有一款能与本田CR-V和皓影等车型竞争的新款中型车。这一新款SUV也将增加由一汽丰田合资企业生产的丰田RAV4的销量,尽管这两款车型将在同一细分市场展开竞争。丰田目前尚未发布任何有关942B项目的信息。不过这款车型很可能是丰田面向全球市场销售的一款SUV。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预测,2021年RAV4和威兰达的总销量预计将达到20.7万辆,较2020年的19.7万辆同比增长5.1%。




    梅赛德斯-奔驰和吉利成立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

    2020年1月13日

    这家合资公司将研发高端电动汽车;首批纯电动产品将于2022年推出

    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正式成立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据梅赛德斯-奔驰1月8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54亿元人民币(约合7.8亿美元),双方各出资一半。

    该合资公司将在位于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新总部运营,并将在德国和中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主要集中快速发展的B级车市场。双方将各委派三名高管组成新合资公司的董事会。戴姆勒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Ola Kallenius对此表示:“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我们与合作伙伴吉利控股共同筹备数月的合资公司现已蓄势待发。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零排放smart电动车型。”




    特斯拉开始向消费者交付中国产Model 3;蔚来汽车2019年销量达到2万辆

    2020年1月13日

    意义:

    特斯拉已于1月7日开始向中国消费者批量交付中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首批10位国产Model 3车主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的见证下拿到了新车钥匙。

    展望:

    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特斯拉2019年前11个月在华销量为38,731辆,其中Model 3销量为29,063辆。今年,中国市场对国产特斯拉轿车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政府部门批准Model 3有资格获得电动汽车补贴。1月7日,特斯拉开始向中国消费者批量交付其国产Model 3。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报告称,去年其在中国共交付了20,565辆汽车。

    首批10位国产Model 3车主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的见证下拿到了新车钥匙。此前在2019年12月31日,特斯拉已经在刚刚落成的生产基地为内部员工举行了一场小规模交付仪式,这标志着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该汽车制造商还宣布Model Y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不过,Model Y生产计划的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特斯拉目前正全力以赴,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Model 3标准续航后驱版。第一家美国境外的特斯拉工厂在2019年初开工建设,不到一年就建成生产。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特斯拉在上海的新工厂以每小时28辆的速度生产Model 3电动汽车,如果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生产超过1,000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将Model 3的产量提高至每周3,000辆以上,以满足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对这款紧凑型轿车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上海工厂一期开启全部产能后,特斯拉每年在中国将能生产至多25万辆汽车。

    在另一份声明中,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发布了去年12月和2019年度全年交付数据。2019年12月,蔚来汽车共交付了3,170辆汽车,环比增长25.4%。其中包括2,537辆ES6和633辆ES8。2019年全年,蔚来汽车在中国交付了20,565辆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特斯拉2019年前11个月在华销量为38,731辆,其中Model 3销量为29,063辆。今年,中国市场对国产特斯拉轿车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政府部门批准Model 3有资格获得电动汽车补贴。特斯拉中国表示,根据中国目前的补贴政策,Model 3可以获得24,500元(约合3,500美元)的补贴。这款续航里程为445公里的后驱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99,050元。特斯拉包括Model S和Model X在内的车型,也被列入免征汽车购置税目录,大约相当于汽车购置税的10%。随着Model 3在中国开始量产,特斯拉通过向中国供应商采购更多零部件,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其入门级车型的价格。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当天活动上表示,到2020年底将实现零部件100%本地化。目前,特斯拉Model 3约有30%的零部件在中国制造。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特斯拉通过Model 3很好地切入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诸如比亚迪和北汽等本土车企推出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并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中的富裕群体,他们希望电动汽车能在车辆性能、设计和品牌价值方面达到与高档燃油汽车一样的水平。包括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在内的初创公司之所以有动力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蔚来汽车目前在市场上推出了两款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目前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发展机会。蔚来汽车2019年12月的销量创下了去年月度新高;不过,ES8和ES6高昂的售价使蔚来汽车很难吸引大众市场的消费者。目前这家初创公司尚未宣布任何调整ES6和ES8售价的计划,来应对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开始交付。不过,国产Model 3的推出肯定会抢走蔚来汽车ES6的市场份额。这款D级SUV的基础版补贴前的起售价为35.8万元。如果以特斯拉在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作为参考的话,Model 3还将与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等高端紧凑型轿车展开竞争。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预测预计,到2021年,中国高档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24万辆,相比之下2018年为295万辆。中国市场对高档汽车的强劲需求将给特斯拉带来机会,特斯拉凭借旗下Model X和Model S等高性能车型,一直被消费者认为是“前卫”的汽车品牌。在我们的当前预测中,电动汽车享有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可以免费上牌,将继续成为推动电动汽车购买的主要动力。不过,由于中国私人停车位的缺乏,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那些没有私人停车位进行家用充电的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为了给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排除障碍,特斯拉和包括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在内的国内造车新势力都正计划建设更多的快速充电站。到2019年底,特斯拉在中国已经拥有2,300多座超级充电站,其中874座是在2019年建成的。




    吉利Icon SUV将在中国市场上市

    2020年1月06日

    吉利汽车日前公布了Icon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限量版在中国的销售价格。这一吉利家族的最新成员起售价为132,020元(约合18,872美元)。据该汽车制造商表示,首批2020辆限量版车型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交付。Icon SUV基于吉利B级模块化架构(BMA)平台打造,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7速自动变速箱。Icon 还将配备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以进一步降低其油耗。预计吉利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公布Icon基础版车型的定价。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吉利Icon代表了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对面向新一代消费者的时尚SUV的最新诠释。这款车型采用了吉利全新的设计语言,大胆地突破了如博越SUV等吉利传统车型的家族式设计。这款外观硬朗的紧凑型SUV将使汽车制造商进一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对新设计风格的反应。吉利将继续利用BMA模块化平台推动产品组合多样化,并通过更具吸引力的技术升级其即将推出的车型。这一举措将推动吉利主力帝豪家族车型从2021年开始转向新的平台,以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我们轻型汽车预测,吉利BMA平台将支持吉利和领克品牌多达9款车型,到2022年,产量将超过57万辆。


    吉利Icon




    蔚来汽车推出EC6电动轿跑SUV,与广汽的合资企业开始预售第一款车型

    2020年1月06日

    意义: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于2019年12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蔚来日(蔚来日旨在介绍蔚来汽车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上,推出了第三款量产车型。最新加入蔚来家族的EC6车型是一款时尚的D级电动轿跑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采用了与ES6 SUV相同的设计元素。

    展望:

    蔚来汽车在(计划12月30日)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前几天公布了其第三款量产车型。新一波利好消息旨在提振投资者对这家初创公司在动荡汽车市场中保持增长的信心。今年前11个月,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2%,至83.2万辆。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补贴减少引起的,这给那些非常依赖信贷额度来维持运营的初创企业增加了压力。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于2019年12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蔚来日(蔚来日旨在介绍蔚来汽车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上,推出了第三款量产车型。另外,蔚来汽车与广汽汽车的合资企业(JV)推出了合创品牌旗下首款量产车型007 SUV。


    蔚来EC6电动轿跑SUV。图片由蔚来汽车提供

    最新加入蔚来家族的EC6车型是一款时尚的D级电动轿跑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采用了与ES6 SUV相同的设计元素。EC6采用了轿跑车身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27。据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EC6将推出性能版和运动版两个版本车型。两个版本都将为客户提供70千瓦时电池组或100千瓦时电池组的选择。EC6性能版搭载一台160千瓦永磁(PM)同步电机和一台240千瓦感应电机,车辆百公里加速仅为4.7秒。蔚来汽车表示,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的EC6性能版,其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15公里。搭载相同电池组的EC6运动版,配备一台16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和一台160千瓦感应电机,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预计该汽车制造商将在2020年7月公布EC6的价格和车型配置,并定于9月开始交付。

    在活动上,蔚来汽车发布了100千瓦时液冷恒温电池组作为一个单独的配置升级。100千瓦时电池组预计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这将为那些希望延长车辆行驶里程的车主提供更多的选择。

    蔚来汽车还在活动上发布了2020款ES8 SUV。这一改款车型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均有所变化。数字座舱升级至9.8英寸超薄仪表盘和11.3英寸高清多点触控中控显示屏。为了提高其续航能力,ES8现在可搭载100千瓦时电池组,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580公里。

    在另一场活动中,蔚来汽车与广汽汽车的合资企业(JV)于12月27日发布了合创品牌下的首款量产车型。合创007 SUV是这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同合作的成果。合创007 SUV基于广汽GEP平台打造,车型尺寸方面略大于广汽Aion S LX。007配备一个93千瓦时锂电池组,预计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目前,合资公司已开始预售007,预售价从26万元(约合3.72万美元)到30万元不等。该车型预计将从2020年4月开始交付。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蔚来汽车在(计划12月30日)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前几天公布了其第三款量产车型。新一波利好消息旨在提振投资者对这家初创公司在动荡汽车市场中保持增长的信心。今年前11个月,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2%,至83.2万辆。电动汽车销量放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补贴减少引起的,这给那些非常依赖信贷额度来维持运营的初创企业增加了压力。

    蔚来汽车此次发布的EC6证实了此前媒体的报道,即这款新车型是一款轿跑SUV,并且采用与ES6相同的底盘。基于相同平台打造的车型中,相较于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亮相的全新设计的ET7轿车,EC6在蔚来汽车系列中是一个比较便宜的选择。不过,EC6要在市场上吸引消费者并不容易,因为轿跑SUV仍然是比较小众的产品。蔚来汽车的ES8已经进行了功能升级和设计修改,以更好地区别尺寸稍小的ES6。100千瓦时电池组将为改款后的ES8提供更出色的性能和更长的续航里程;不过,升级后ES8的补贴前售价将超过52万元。

    今年前11个月,蔚来汽车共交付了17,395辆新车,累计交付量增加到28,743辆。随着EC6将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我们预测,到2021年,蔚来汽车的年产量将增长19%,达到2.5万辆左右。这家汽车制造商的销售业绩可能会令投资者失望,因为今年前两个季度,蔚来汽车的运营亏损超过5,800万人民币。不过,通过采取减少全球员工数量和引入更便宜的蔚来空间展厅等成本管理措施,将有助于蔚来汽车更精简、更稳健地度过低迷时期。今年5月,蔚来汽车表示已与北京的一家投资者达成了一份框架协议。投资者通过这笔交易可能会给蔚来汽车带来最多100亿元的新投资,以支持蔚来汽车未来产品及其第二代平台的开发。不过,截止本文发稿时,蔚来汽车尚未就融资谈判的进展提供最新的消息。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也一直在通过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共享资源和技术来探索行业发展机会。蔚来汽车与广汽汽车的合资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合创品牌将利用广汽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将受益于蔚来汽车的服务网络。广汽还预计,合创品牌将帮助其更好地与当前已经准备好接受市场上新品牌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进行沟通。




    兰博基尼发布电气化战略

    2020年05月31日

    意义:以中置发动机超跑闻名的兰博基尼已经制定了向电动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包括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

    展望:尽管兰博基尼致力于内燃发动机(ICE),尤其是V12发动机的研发,但这家汽车制造商也一直在探索电动动力系统在其概念车和限量版车型中的应用。如今,这一战略不仅为兰博基尼全系车型的电气化制定了路线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司的根基。

    以中置发动机超跑闻名的兰博基尼已经制定了向电动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到2024年,品牌旗下所有车型都将电动化。这一战略名为“Direzione Cor Tauri”(向金牛座之心前进),金牛座之心是金牛座星系中最耀眼的星星——意味着虽然兰博基尼制定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电气化发展战略,但其始终忠于‘公牛’品牌的心脏和灵魂”。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5年初将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同时,该品牌还将关注“标志性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确保在坚持品牌传统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顶级操控性能和驾驶动力”。

    该战略分三个阶段进行

    • 在第一阶段,兰博基尼打算在2021年和2022年通过发布“致敬品牌持续成功历史”的车型以庆祝其内燃发动机的成功。该公司表示,将于2021年推出两款搭载V12发动机的全新车型。
    • 第二阶段将于2024年底完成,标志着该品牌向混动技术的过渡。该公司表示,将于2023年推出首款“混合动力量产车型”,2024年底之前,品牌所有车型都将采用这类动力系统。该公司指出,为了保证车辆的性能,它正在研发新技术,并通过采用轻型碳纤维材料来克服电气化带来的重量增加。


    • 兰博基尼Sián FKP37,来源:兰博基尼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目前不可能准确预测半导体短缺到今年年底对生产和交付的影响”。然而半导体短缺情况正在不断变化,因此很难预测,不过大众像其他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一样,将继续努力以尽可能准确地量化半导体短缺的影响。我们目前预测,大众集团2021年全年轻型汽车产量为983万辆,高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期间的899万辆。对于2021年的预测,2019年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比较基数,当年该公司汽车产量为1,071万辆。





    • 第三阶段,兰博基尼将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其第四款车型将专注于采用纯电技术,将加入其现有的车型阵容。该公司补充道:“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将继续着眼于确保卓越性能,并将新产品定位于细分市场的顶端。”

    为了支持这一转型,兰博基尼计划在未来四年投资超过15亿欧元(约合18亿美元)。

    该计划还采取全面措施,到203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该公司位于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的工厂实现脱碳。该公司表示,该工厂已经在2015年获得了碳中和认证,尽管在推出Urus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后,销量大幅增长,但这一认证一直保持不变。除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外,环境保护、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对员工的关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也将是该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于一个以高转速、自然吸气式内燃发动机,特别是V12发动机而闻名的品牌来说,这个战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正如该品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在声明中说的那样,“这一战略在全球汽车行业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很有必要。我们希望通过切实的努力为持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自己的贡献。”

    该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电气化的发展。早在2014年的法国巴黎车展上,兰博基尼就展示了Asterion LP910-4概念车,该车搭载了Huracán车型的V10发动机加上插电式混动组件的动力组合(包括两台驱动前轮的电动机和一台变速箱内的电动机)。不过,其第一款上市的部分电气化车型将是限量版Sián FKP37及其跑车姊妹车型。该车基于当前款Aventador打造,搭载自然吸气式V12发动机加上一台电动机的动力组合,电动机由超级电容器而不是锂离子电池提供电能,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充电,在需要时可以提供额外的动力提升。

    兰博基尼的声明突显了所有高性能跑车制造商在向电气化转型时所面临的挑战。尽管电动机几乎可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这可能会使车辆乘员感受到几乎可以用猛烈来形容的加速度,但保证高性能操控体验和预期续航里程所需的电池组会显著提高车身重量,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动态能力。此外,对于这些超跑面向的客户而言,纯电动动力系统缺乏内燃发动机所具有的轰鸣声和刺激感,尤其是对兰博基尼这样的品牌来说。

    2014款兰博基尼Asterion LP910-4概念车,来源:兰博基尼

    然而,这显然被内燃汽车面临的日益增长的监管压力所抵消。这种压力不仅与日益严格的排放规定和目标有关,而且还与部分国家完全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有关。到目前为止,英国在禁售燃油车方面所做的计划最为引人注目,不过其他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会逐步效仿。

    与法拉利一样,兰博基尼也正采取措施应对这个挑战。考虑到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兰博基尼以第四款车型作为进入纯电动动力系统领域的切入点也有一定道理。Winkelmann向《Autocar》表示,这款车型的初期开发已经开始,但目前尚未决定这款车型最终会采用何种形式。Winkelmann称:“这至少会是一辆2+2座或4座车型……目前我们初步构想是一台双门跑车,但尚未就车身风格或功率输出做出最终决定。”这位高管补充道,最终决定将在对这一细分市场的车身风格和销量进行分析后做出,但也要等到兰博基尼在大众集团找到最佳平台方案之后。我们预计,该平台方案极有可能采用PPE架构,大众旗下一系列高端纯电动汽车均基于该架构打造,其中包括宾利汽车将在2030年努力成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

    在短期内,混动解决方案将专注于插电式混动车型,包括Urus SUV以及Huracán和Aventador的替代车型。Winkelman在接受《Autocar》杂志采访时表示,“这些车型的性能与现款一样,甚至更加出色。”尽管Aventador的替代车型将搭载V12发动机,它还将同时采用Sián上使用的超级电容器技术,Winkelmann称这是“测试客户对电气化反应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不过这些车型仍会受到电容量有限的限制。混动技术的应用将使品牌推迟做出针对燃油车型未来的最终决定,并寄希望于未来可能找到某种妥协方案,例如大众集团其他部门正在研究的合成燃料。 我们对兰博基尼的预测大致考虑了车型在新战略下的发布时间。我们还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新推出的第四条产品线将帮助该品牌的年产量再次超过8,000辆。




    福特高管暗示未来将仅推出电动汽车,福特为变速箱工厂改名

    2020年05月31日

    据《汽车新闻》报道,福特美洲业务及国际市场集团总裁Kumar Galhotra表示,公司正努力在美国推出纯电动车型阵容,但这位高管并未透露具体时间。此外,该公司正对其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变速箱工厂进行改名,以反映其向电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的变化。路透社援引Galhotra的话称,F-150 Lighting“只是福特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意味着福特在美国的车型阵容将最终转变为纯电动车型。Galhotra表示,福特对此并未设定具体时间,但其正朝着纯电动产品阵容的方向发展。《汽车新闻》援引Galhotra的话称:“到了某个时间点后,我可以很容易地说,‘这就是我们实现全面电气化目标的时间’。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位高管表示,福特在美国不设定电气化时间表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欧洲到2030年将只能销售零排放乘用车。“这两个市场处于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欧洲汽车市场逐步成熟和发展,我们何时会实现全面电气化答案显而易见。我认为美国市场的发展将和欧洲一样;只不过我们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Galhotra说。此外,福特宣布已将其范戴克变速箱厂更名为范戴克电动动力系统中心。福特近期投资1.5亿美元对其进行改建,未来该工厂将转向生产电动机和电动驱动桥。此前这家工厂主要生产悬架部件和传统变速箱,近年来还开始生产混动变速箱。电动机将于2021年年中实现全速生产,据该公司介绍,该组件可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动汽车。福特汽车负责制造和劳工事务的副总裁John Savona表示:“我们在范戴克电动动力系统中心使用的先进技术,将带领我们迈向福特电气化未来的一个新水平。随着客户对我们新款电动汽车的兴趣日益增长,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电气化转型将使我们能够快速扩大生产规模。”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尚未宣布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的具体目标,不过Galhotra的言论印证了公司正朝着电气化方向发展。包括在2021年早些时候宣布到2025年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从110亿美元增加至220亿美元,发布E-Transit和F-150 Lightning并推出野马Mach-E等车型,以及承诺在加拿大生产电动汽车。在通用汽车为电动汽车生产对其组装工厂更名之后,福特变速箱工厂的更名进一步突显了电气化转型对福特的重要性。




    斯堪尼亚第一季度利润实现增长,并对执行董事会进行了改组

    2020年05月26日

    意义:斯堪尼亚日前宣布,在克服了一年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影响后,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并根据业务与技术方面的变化,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展望:尽管最近一个季度销量有所改善,卡车订单强劲,但斯堪尼亚仍在一些市场面临新冠肺炎病毒和半导体短缺带来的挑战,不过公司受到的影响似乎要小于某些车企。我们预计,斯堪尼亚2021年销量将同比增长近19%,至近8.5万辆,较2020年有明显改善,但低于2019年的销量水平。

    斯堪尼亚日前宣布,在克服了一年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影响后,公司盈利能力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在2021年前三个月(截至3月31日),这家卡车和客车制造商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达到357.08亿瑞典克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至46.57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1%增长至13.1%。净利润也几乎翻了一番,从17.83亿瑞典克朗增至34.69亿瑞典克朗。

    一季度,斯堪尼亚核心的汽车和服务部门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8%,达到346.1亿瑞典克朗。其中,卡车占160.36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0%,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32.6%,至22,023辆。不过,其公共汽车部门的收入继续下降,本季度同比下降35.1%,至17.89亿瑞典克朗,交付量同比下降36%至1,010辆。此外,其服务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3.1%,至72.74亿瑞典克朗,能源解决方案部门的收入同比下降14%,至5.52亿瑞典克朗。其汽车和服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1.6%,达到41.35亿瑞典克朗。

    此外,斯堪尼亚还宣布,公司根据业务与技术方面的变化,对其组织人事进行了一些调整。根据一份声明,斯堪尼亚将研发、生产、物流和采购合并为一个名为工业运营的强大部门。该公司表示,这将“使公司内部更广泛地关注生产力和流动性,并为变革环境中的挑战做好更好的准备。”斯堪尼亚还设立了一个出行解决方案部门,该部门是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部门及其全资子公司LOTS Group合并而来。这反映出,与斯堪尼亚传统的重型车辆和服务客户相比,这两个部门目前的业务模式更加注重服务。这些组织变化将于5月7日生效。


    除了组织层面的变化外,公司还在执行董事会层面进行了人事调整。前执行副总裁兼采购主管Anders Williamsson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工业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前美洲区商务运营执行区域主管Mats Gunnarsson被任命为执行副总裁以及企业商务运营主管。Martin Lewerth从4月1日起被任命为执行副总裁和新出行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此前他曾担任LOTS Group的经理。执行董事会还有三名其他成员担任执行副主席的职务,分别是销售和市场主管Alexander Vlaskamp、人力和文化(取代人力资源)主管Helle Bay和首席财务官Johan Haeggman。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改善主要是因为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的严峻形势,以及履行之前因不确定性而被推迟或取消的订单。事实上,斯堪尼亚的卡车交付量在所有地区都出现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交付量同比增长16%,至11,806辆,亚洲同比增长22.9%,至2,837辆,非洲和大洋洲同比增长27.2%,至1,025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堪尼亚在美洲地区的业绩,体现出其在南美的业务取得了出色表现,交付量同比增长71.7%,达到4,618辆,在欧亚地区的交付量增长了近两倍,从622辆增长至1,737辆。与去年订单量同比下降27.2%相比,斯堪尼亚今年的新增订单量也比一年前多得多。最近一个季度,该公司收到的订单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18,058辆增加至35,937辆,反映出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复苏。

    不过,当前形势并非没有挑战。由于世界部分地区仍在实施与新冠疫情有关的限制措施,特别是随着新冠病毒新变种的出现,公共汽车部门继续处于不利局面,因为公共交通和旅游业在疫情期间仍是薄弱领域。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所有地区的销量都有所下降,一季度订单数量同比下降了61.5%,至1,007辆。其中,美洲地区受影响最大,销量同比下降了77.3%至377辆。


    此外,由于来自消费品制造商的竞争、汽车产量增长速度快于预期以及恶劣天气和火灾事件影响关键生产基地,半导体短缺最近一直困扰着汽车工业,继续威胁着斯堪尼亚的生产业务。不过,斯堪尼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Levi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生产中断的风险迫在眉睫,但斯堪尼亚是少数几家在第一季度成功保持较高产量,且没有因零部件短缺而出现任何停工的欧洲制造商之一。”他补充道:“这多亏了我们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不过,他表示,作为应对半导体短缺的临时措施,该公司欧洲工厂的生产速度“在第二季度的一段时间里略有下降”。即便如此,与某些制造商受到的生产中断相比,影响远没有那么严重。

    纵观全年,我们预计2021年销量将同比增长近19%,达到近8.5万辆,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时有了显著改善。不过,这仅略高于2017年的水平,比2019年的产量低15.5%左右,我们预计在2030年底前将无法恢复到这一水平。




    英国中重型商用车市场第一季度同比增长9.5%

    2020年05月26日

    2021年第一季度,英国中重型商用车(MHCV)市场同比增长9.5%。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公布的最新数据,第一季度,车重为6吨的商用车需求从9,193辆增加至10,064辆。其中,牵引车在销量和增幅方面均处于领先,销量同比增长26.6%,至4,456辆。自卸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0.4%,至1,057辆。不过,厢式货车销量同比下降9.7%,至1,084辆,侧帘挂车销量同比下降17.6%,至646辆。废物处理车销量也小幅下降,同比下降1.0%,至575辆。另外,SMMT公布的英国市场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注册同比下降58.5%,至582辆。其中,车重3.5吨以上的小型公共汽车的销量同比下降59.2%,至384辆,单层公共汽车的销量同比大幅下降72.6%,至91辆。双层公共汽车销量同比小幅下降17.7%,至107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对中重型商用车而言,2021年开局较为积极,尽管这一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去年同期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封锁措施导致比较基数较低。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使英国经济陷入停顿,由于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许多行业的工人被迫留在家中。尽管2021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里也实施了限制措施,但制造业继续维持运营,同时其他行业也正试图避开这些限制措施。不过,尽管第一季度销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但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销量仍同比减少了15.1%,这表明市场仍然低迷。此外,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的市场状况要糟糕得多。SMMT表示,第一季度实施的全国性封锁影响了销量,同时面临“客流量下降带来的长期挑战”。新冠疫情加剧了这一情况,期间客运量同比下降了32%。SMMT呼吁英国政府通过“Bus Back Better”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考虑到随着在家办公人数的增加,以及随着国家摆脱封锁,人们的交通出行偏好也在发生改变,未来的出行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补充道:“在我们开始谈论复苏之前,这个行业迫切需要提升出行服务运营商的信心来恢复订单。鉴于英国每年至少有4,000辆退役车辆需要更换,我们将面临公共交通短缺的危险,而此时正值企业复工,工人最需要公共交通的时候。”我们预计,2021年英国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约18%,至4.23万辆,但与2019年相比仍将下降约20%。此外,我们预计2021年公共汽车注册量将同比增长约31%,至2,500辆,但与2019年相比仍将下降约28%,与2017年相比将下降43.5%。




    吉利与孚能科技合作开发锂电池相关技术

    2020年05月25日

    据盖世汽车网称,吉利科技集团和孚能科技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JV),专注于电池相关业务。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约合1.555亿美元),其中吉利控股65%。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电动车储能及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另外,合资公司还将致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纸等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此外,吉利科技集团将协助孚能科技进行吉利科技和吉利商用车集团旗下车辆的电池验证和应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份最新合作声明是继双方在去年12月共同成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之后的再一次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2021年开工建设一座年产能为20 GWh的电池生产工厂。由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直接控股的吉利科技集团最近也与赣州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投资300亿元在当地建设一家动力电池生产工厂。该工厂年产能为42 GWh,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能12GWh。




    滴滴和广汽联手开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

    2020年05月25日

    据盖世汽车网称,广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EV)子公司广汽埃安(GAC Aion)已与滴滴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一款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型并用于大规模商业应用。两家公司将把滴滴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与广汽埃安的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制造能力以及自动驾驶整车平台相结合。滴滴首席技术官张博表示:“滴滴将持续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让未来交通和出行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埃安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持续发力。该公司于2019年推出了具有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埃安LX,并于去年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指定地区试运行L4级自动驾驶汽车。滴滴和广汽此前已经在网约车运营和车队管理等领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滴滴近5年来一直致力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并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从事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此外,滴滴还积极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宝马制定雄心勃勃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并即将推出2系Coupé

    2020年05月24日

    意义:宝马集团日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环保目标,即到2030年,集团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现有水平将减少超过2亿吨,同时宝马集团还将推出其全新车型2系Coupé。

    展望:该公司的新环保政策大多围绕可重复利用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同时公司的整个研发策略也将重新调整,以考虑尽可能多地使用二次利用材料。

    根据宝马集团发布的一份新闻声明,该集团日前宣布了一个全新的环保目标,即到2030年,集团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现有水平将减少超过2亿吨。这相当于一个人口超过100万城市年排放量的20倍,比如宝马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在上周的公司年度大会上,首席执行官Oliver Zipse介绍了从采购、生产、研发到整车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整体减排方法。他表示:“一辆气候友好型汽车并不仅仅是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实现。我们必须从车辆研发的第一天起就采用可持续性设计:减少车辆制造所用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做好再生利用和可回收的计划。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这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商业方面的考量。这方面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在循环经济方面开辟道路并发挥先锋作用的原因。我们已经在为“新世代”计划中的再利用材料制定配额以满足我们的高标准目标。


    “新世代”计划的核心是将重点放在宝马所谓的“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方法上,即在材料质量和可用性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宝马在车辆设计中已经考虑了回收需求——因为以纯净形式提取材料是当前循环过程的关键,宝马将结合供应商和自己的研发流程,进一步改进这些循环过程。生产技术也将被重塑,以确保回收尽可能高效,并在车辆寿命结束时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材料。其中一个示例是考虑零部件相互连接的方式。宝马将不再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而是通过重新设计,使零部件在车辆寿命结束时能够拆下,并确保不同材料不会相互混合,从而加快回收。上个月,宝马宣布将以“新世代”架构形式开发其首个定制纯电动汽车(BEV)平台。宝马将在平台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的理念。“新世代”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将相应大幅增加再利用材料(如回收的钢材、塑料、铝材)的使用比例。面对自然资源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面,宝马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必要的商业战略,同时也是减少碳排放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宝马正在对其全新车型2系Coupé的最终验证测试。该公司目前正在赛道上对其最终底盘和操控性能进行调校,并且特别强调了顶配版M240i coupé将带来的全新体验,车辆测试在纽博格林进行。这款车采用后轮驱动设计,搭载一款动力强劲的直列六缸发动机,重量分布接近50:50并基于出色扭转刚度的平台架构打造,将提供传统的宝马动态驾驶能力。宝马已对这款车进行了大量的道路测试,并将继续进行测试,以确保满足现实驾驶条件下的需求。顶配版M240i xDrive Coupé拥有与M340i xDrive相同的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最大功率达到374马力。xDrive动力传动系统的扭矩和动力输出是后驱偏置。目前尚不清楚宝马是否会为M240i提供纯后驱配置,一些发烧级客户可能会更喜欢这种配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Zipse介绍的这一全新环保战略无疑为宝马集团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设定了一些大胆的目标。越来越明显的是,汽车制造商正日益热衷于推出整体上环境友好的车型,而不仅仅是关注车辆尾气排放,或甚至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车辆排放。宝马正在全面审视其业务的每个方面,以努力削减其碳排放,并在各项活动中展现出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从商业、品牌和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么做十分有意义。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宝马计划在生产和办公地点减少80%的排放,每辆车在供应链阶段减少20%,在车辆使用阶段减少40%,在整车生命周期阶段减少33%。与此同时,2系Coupé看起来将会是宝马2系阵容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款车型,并且将成功接任十分畅销的第一代2系Coupé。M240i X Drive也可能最终成为宝马传统高性能车粉丝们的最爱。这款车的售价约为M4高性能轿跑车的60%,但与尺寸更大的M Car coupé相比,同样拥有出色的性能。事实上,搭载六缸发动机的M240i X Drive也可能吸引消费者推迟购买搭载四缸发动机的M135i。




    长城汽车在江苏省设立研发子公司

    2020年05月24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长城汽车(GWM)已经在江苏张家港成立了一家研发(R&D)子公司。这家子公司名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技术、汽车零部件和软件的研发,以及新能源汽车和软件的销售。新成立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约合1,556万美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此前已经与其合资伙伴宝马集团在张家港市建立了一家新工厂。该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6万辆。长城汽车还积极投资于新车相关技术和替代能源技术的研发,并发布了咖啡智驾“331战略”,旨在成为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商。今年早些时候,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签署协议,合作开发车载智能芯片和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希望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FCV)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并计划在今年推出其首款氢燃料电池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长城汽车表示,过去5年已累计投资2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范围涵盖汽车、海洋和铁路运输。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氢燃料汽车技术上再投资30亿元。




    Arrival与优步合作打造面向网约车服务的电动汽车

    2020年05月18日

    意义:英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Arrival日前与优步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一款专为网约车服务定制的电动汽车。这款Arrival Car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未来几个月,Arrival将邀请优步司机参与车辆的设计过程,以确保Arrival Car满足专业司机和乘客的需求。

    展望:考虑到电动汽车带来的巨大好处,移动出行公司也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蓬勃发展的移动出行服务市场,电动汽车被视为一个自然选择。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将支持优步实现到2040年其全球网约车车队100%成为零排放车辆的目标,并支持Arrival在城市构建多模式的零排放交通生态系统。

    Arrival 汽车,Arrival有限公司

    英国电动汽车(EV)初创公司Arrival与优步达成合作,共同打造一款专为网约车服务定制的电动汽车。这款Arrival Car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英国Arrival Mobility高级副总裁Tom Elvidge表示:“我们有信心,网约车电气化将会给城市带来巨大影响,在向电动汽车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为司机提供支持。Arrival Car将围绕司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从而打造出一款价格实惠、持久耐用且值得拥有的车辆。我们与UPS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款一流的电动货车。我们希望在与Uber合作开发面向网约车服务的产品时也能复制这一成功,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并改善司机的健康、安全和财务状况。”

    Arrival 汽车,Arrival有限公司

    未来几个月,Arrival将邀请优步司机参与设计过程,以确保Arrival Car满足专业司机和乘客的需求。最终车辆设计预计将在2021年底之前发布。优步北欧和东欧地区总经理Jamie Heywood表示:“随着城市逐步开放,我们有机会打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洁的城市交通。优步承诺到2025年帮助伦敦的每位司机升级为电动汽车,得益于我们的清洁空气计划,目前我们已经筹集了超过1.35亿美元来支持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重点是鼓励司机使用这笔钱来升级到电动汽车,我们与Arrival的合作将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个目标。”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考虑到电动汽车带来的巨大好处,移动出行公司也开始将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蓬勃发展的移动出行服务市场,电动汽车被视为一个自然选择。埃信华迈在研究报告《电气化出行即服务》中表示,推动网约车电气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通常低于燃油车,并且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电动汽车每年行驶的里程通常要多于私家车。网约车行业正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个性化通勤交通方式之一。因此,这项服务可以被认为是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催化剂之一。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将支持优步实现到2040年其全球网约车车队100%成为零排放车辆的目标。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所有车辆转变为电动汽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步已经出资8亿美元用于帮助司机在2025年前更换为电动汽车,其中包括从合作汽车制造商购买或租赁车辆时为其提供折扣。该公司最近推出了优步绿色低碳出行计划,让乘客可以免费选择电动汽车,同时司机支付的服务费也更低。两年前,优步推出了一个类似的清洁空气计划,以帮助伦敦的优步司机在2025年过渡到电动汽车。为了筹集资金,伦敦市民使用优步时,每英里将额外支付15便士的“清洁空气费”,优步通过这项计划已经成功筹集到1.35亿英镑(约合1.87亿美元)。优步已与雷诺-日产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欧洲的优步司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服务,尤其是在法国、荷兰、葡萄牙和英国。

    Arrival于今年3月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合并交易上市,专注于生产电动货车和电动巴士。Arrival Car基于该公司的小型车辆平台打造,此前该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Arrival Bus和Arrival Van两款商业产品。Arrival致力于为城市构建多模式的零排放交通生态系统,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几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公司已经从众多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Arrival的产品已经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兴趣,包括从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那里获得了1万辆汽车的订单,并且还可以选择追加订购1万辆。我们目前预计,到2027年,Arrival的全球销量将达到近1.5万辆,不过随着更多订单的公布和微型工厂的披露,这一预期可能会有所改变。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发布挪威战略

    2020年05月18日

    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NIO)日前宣布计划进军欧洲,进入挪威市场。根据该公司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挪威建立一个涵盖汽车、服务、数字体验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ES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将是今年在挪威推出的首款车型,随后在2022年将推出ET7。ES8的预购将从7月开始,正式销售预计将从9月开始。蔚来汽车首个销售和服务中心将于今年9月在奥斯陆开业。随后到2022年,蔚来还会在挪威卑尔根、斯塔万格、特隆赫姆和克里斯蒂安桑建设四个蔚来空间。另外,蔚来汽车还将在挪威推出“换电”技术,可在3分钟内自动更换汽车电池。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得益于丰厚的政府补贴和快速扩张的充电基础设施,欧洲已成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最大的市场之一,因此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迫切希望进军欧洲市场探索销售机会。另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已于去年开始在挪威交付G3紧凑型电动SUV。据此前媒体报道,蔚来汽车已计划前两年在欧洲实现7,000辆的销售目标。不过,据我们预测,蔚来汽车2021年在欧洲的新车销量预计将在200辆左右,2022年将达到1,500辆左右。




    2021年初新车注册数据显示,电动汽车正日益普及

    2020年05月11日

    意义:根据前两个月的新车注册数据,我们了解到电动汽车可能正取得一些进展。新车注册比例从2020年的5.9%提高至2021年前两个月的8.0%。尽管这一现象表明电动汽车前景向好,但大部分新车销量增长都流向了传统混动汽车,而非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动汽车。

    展望:观察电动汽车新车注册数据,有助衡量全面过渡到全电动或零排放车辆的难度,目前监管机构和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推动实现上述目标。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这一转变似乎不可避免。这些早期指标反映出消费者目前的状况。向未来零排放车辆的转型才刚刚开始,尽管监管压力和投资周期有可能加速这一转型。

    根据前两个月的新车注册数据,我们了解到电动汽车可能正取得一些进展(也可能没有)。新车注册比例从2020年的5.9%提高至2021年前两个月的8.0%。尽管这一现象表明电动汽车前景向好,但大部分新车销量增长都流向了传统混动汽车(HEV),而非纯电动汽车(BEV)或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


    纵观整个美国轻型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略有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长0.4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动汽车份额增长了0.2个百分点。不过,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4个百分点,从2020年的3.7%增长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5.1%。从电动汽车注册数据来看,混动汽车注册量占电动汽车的份额从2020年的62.2%上升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64.0%。不过,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整体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纯电动汽车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份额为27.2%;低于2020年的29.5%。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份额增长了0.6个百分点,占电动汽车的8.7%。本报告将不会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进行深度研究;虽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从2020年的0.11%上升到2021年前两个月的0.13%,但这类车的可用性仍然十分有限。

    混合动力最受欢迎

    正如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上占据主导地位一样,丰田在混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上也占据主导地位。在2020年或2021年至今注册量前十的混动车型中,有7款是丰田车型。至少到目前为止,丰田混动汽车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2020年,丰田混动汽车新车注册量约为26.44万辆,2021年前两个月注册量约为6.96万辆;特斯拉2020年新车注册量为20.1万辆电动汽车,2021年前两个月注册量约为4.17万辆。2020年,丰田还推出了全系采用混动系统的全新一代Sienna厢式车,并通过仅搭载混动系统的Venza进一步扩大产品阵容。丰田新车型2020款混动版Highlander在2021年前两个月占混动汽车注册量的9.9%,而上一代混动版Highlander在2018年占混动汽车注册量仅为4.0%。本田CR-V占混动汽车注册量的比例在2021年前两个月有所增加,从2020年的4.4%上升到2021年的6.5%。CR-V在混动汽车注册量排行方面高居第三位。福特混动版Escape的注册量份额从4.2%降至3.3%。令人惊讶的是,在混动汽车注册量前十的车型中,唯一入选的高端车型并不是雷克萨斯RX,而是梅赛德斯-奔驰GLS。2020年,GLS占到混动汽车注册量的3.8%,不过在2021年前两个月,这一数字下降至3.3%。雷克萨斯RX在2020年仅占到混动汽车注册量的2.7%,并在2021年初进一步降至2.1%。


    虽然纯电动汽车在高端车市场更为普遍,但混动汽车似乎在高端车和非高端车注册量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2021年前两个月,混动汽车占高端车注册量的6.8%,高于2020年的5.6%。在非高端车市场,混动汽车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注册量中占比为5.2%,高于2020年的3.6%。

    电动汽车未来前景光明,但目前销量仍主要依赖于特斯拉

    从电动汽车注册量前十的车型来看,特斯拉占据了其中4席,新近上市的福特野马Mach-E在2021年前两个月排名第八。随着产量继续增加以及各版本车型的可购性不断提高,福特野马Mach-E 2021年前两个月在电动汽车注册量中所占的份额为2.6%,预示着其整体表现良好。野马Mach-E的注册量排在保时捷Taycan和现代Kona之前。雪佛兰Bolt EV在2021年前两个月的注册量排名第三,不过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7.8%下降至7.3%。雪佛兰正在启动中期改款计划,并计划推出一款名为Bolt EUV的多用途车型以扩大产品阵容;这款车的尺寸要比Bolt EV略大,并且搭载了更多2021款车型的新功能;因此雪佛兰电动汽车在2021年的注册量表现将更加强劲。在2021年前两个月,日产Leaf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进一步提高。尽管日产新推出了一个价格更经济的版本,并且仍然有资格享受美国联邦税收抵免,不过其销量仍然落后于Bolt,但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3.6%上升到2021年初的3.9%。2020年,特斯拉四款车型占据了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的前四位,但随着Model X和Model S在2021年初停产准备换代,这两款车型的注册量排名下降到了第五位和第六位。奥迪的e-tron份额略有下降,从2020年的2.8%降至2021年初的2.7%。不过,奥迪将在2021年和2022年积极推出e-tron产品,其注册量表现可能会继续改善。 由于特斯拉被视作高端品牌,并且众多汽车制造商专注于推出高端电动汽车,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动力系统较高的成本,因此在高端车市场,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在2021年初有所增长。在2020年,高端电动汽车占轻型汽车注册量的比例为10.5%,但到2021年初,这一数字跃升至12.5%。非高端电动汽车的注册量虽然较高,但整体来看比例并不高。2021年前两个月,非高端电动汽车仅占轻型汽车注册量的0.5%。

    插电式混动汽车依然疲软

    尽管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市场整体相比,其销售表现一直较为疲软。2018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占轻型汽车注册总量的0.74%;这一比例在2019年和2020年有所下降,但在2021年前两个月提高至0.70%。如果将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注册量仅与纯电动汽车而不是与整体市场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消费者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接受度并未提高;不过,这也有雪佛兰退出该细分市场以及本田减少其插电式混动车型数量的原因。2018年,插电式混动汽车占电动汽车注册量的18.1%。然而,在2021年前两个月,这一数字仅为8.7%。尽管要高于2020年的8.1%,但这表明消费者对于插电式混动汽车并不买账。然而,2018年,本田Clarity和雪佛兰Volt合计注册量约为3.7万辆,占到美国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29%。不过雪佛兰在2018年决定放弃Volt,并在当年年底停产。本田也减少了Clarity的产量,2020年该车注册量仅为3,873辆。排名第一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仍然是丰田Prius Prime,不过其注册量也从2018年的27,621辆下降至2020年的14,540辆。虽然多家高端汽车制造商正在增加插电式混动版车型的选择,丰田和现代/起亚也将继续为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客户提供服务,但重点转向高端车型也将导致插电式混动汽车整体注册量受限。


    2018年,我们统计了市场上有30款在售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在2021年前两个月,市场上大约有35款车型。即使在2021年初,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份额略有增长,但其普及情况并不乐观。这一统计不包括吉普即将推出的新款插电式混动车型(Wrangler、Grand Cherokee、Grand Wagoneer/Wagoneer),这些车型都将在明年销售,在2021年初还未上市。在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方面,丰田Prius Prime处于领先,克莱斯勒Pacifica排名第二,RAV4紧随其后排名第三。插电式混动版Pacifica在2021年初的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9.6%提高至16.1%。Prius Prime受到RAV4的影响很小,2020年和2021年初的注册量份额分别为20.8%和19.4%。不过,RAV4的注册量份额从2020年的4.3%大幅增长至2021年初的9.5%。排名第四的奥迪Q5 E的新车注册量也有所增长,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在2021年初的强劲供应;2020年,这款车型的注册量份额为5.9%,到2021年初,这一数字提高至9.5%。沃尔沃XC90注册量在2021年初进入前五。

    在欧洲,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竞争力更强,消费者接受率也更高。在美国,大多数插电式混动车型均来自高端汽车制造商,雪佛兰、本田和福特并没有真正参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生产。2018年,非高端车占插电式混动汽车注册量的75%;2020年,这一比例降至61%,2021年初进一步降至59.8%。尽管注册量领先的均是销量较高的大众化车型,但这一细分市场正逐步转向高端车型,主要原因是主流汽车品牌逐渐退出该细分市场以及高端汽车品牌提供更多车型选择。高端品牌已经进一步加大了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投入,尤其是德国高端品牌。2021年,奥迪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Q5、A7和A8车型。宝马也将为X5、X3、3系、5系和7系提供插电式混动版选择,并继续提供插电式混动版i8和i3。插电式混动版林肯Corsair和Aviator的推出意味着林肯产品阵容中将有一半提供插电式混动车型。路虎将推出插电式混动版Range Rover和Range Rover Sport。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在美国减少了插电式混动车型,不过保时捷相应推出了插电式混动版Cayenne和Panamera。沃尔沃为其全系车型均提供插电式混动系统。在主流品牌中,丰田、现代和起亚将各推出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不过现代将在2021年晚些时候推出第三款车型。吉普也计划新增插电式混动车型,最早将从2021年4月推出插电式混动版吉普Wrangler。不过,通用汽车(GM)几年前就致力于开发燃油汽车或电动汽车技术,完全跳过了插电式混动解决方案。福特也减少了插电式混动车型数量,停止生产插电式混动版C-Max掀背车和Fusion轿车。2020年,由于福特Kuga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在欧洲出现质量问题,导致福特Escape和林肯Corsair在美国的上市被推迟。本田的电动化战略似乎也更青睐混动汽车,然后是电动汽车,基本上忽略了插电式混动汽车。丰田计划推出包括上述各类型在内的多款车型,不过也是更青睐混动汽车而非插电式混动汽车。

    观察电动汽车新车注册数据,有助衡量全面过渡到全电动或零排放车辆的难度,目前监管机构和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推动实现上述目标。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这一转变似乎不可避免。在2021年前两个月,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上升的情况令人鼓舞,不过其中大部分来自传统混动汽车份额的增加,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需求则较为疲软。这些早期指标反映出消费者目前的状况。向未来零排放车辆的转型才刚刚开始,尽管监管压力和投资周期有可能加速这一转型。

    向电气化未来的转变正在发生,不过这一转变实现的具体时间由立法而非消费者主导。汽车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政府提议和计划的投资将全面改善从充电基础设施到电池价格在内的一系列要素。我们预计,2027年将成为全球加速采用电动汽车的转折点。我们预计,随着人们对续航里程的担忧正得到解决,电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尤其是在中国),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可能达到一个临界点。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规模化效应将降低成本,而随着燃油汽车产量下降,将受到不利影响。我们预计,如果考虑激励措施,到2027年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与燃油汽车持平,即使不考虑激励措施,也有可能实现。尽管中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普及情况预计将远超美国,但我们在2021年4月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5-30%,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5-50%(具体预测尚未公布)。2021年初的注册量数据反映出电动汽车与消费者需求之间仍存在着显著差距,尽管电动汽车注册量份额提高显示消费者也开始推动这一变化,前提是电动汽车成本和充电基础设施问题得到解决。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车辆选择是最受控的因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迎接这一挑战。

    然而,电动汽车注册量数据继续凸显出消费者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矛盾态度。从理论上来看,插电式混动方案既具有电动汽车强大的驾驶动力,又能解决里程焦虑。但事实上,消费者的热情并不如预期。因此,虽然一些汽车制造商将继续计划推出新的插电式混动方案,但我们预计通用、福特和本田等主流车企将专注于其他领域。高端插电式混动汽车更高的售价隐藏了动力系统和性能方面的成本,更易于提高整体动力并减少燃油经济性,但消费者似乎对此仍持怀疑态度,同时高端车制造商也可能增加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




    路特斯将开发四大平台,并将纯电动汽车转型作为其庞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2020年05月05日

    意义:在4月27日举行的Driving Tomorrow发布会上,路特斯介绍了一个投资超过20亿英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开发四个全新车辆架构;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路线图,以及一个全新的全球零售标识。

    展望:考虑到路特斯的业务如今比其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坚实的基础以及更好的财务支持,我们可以期待它的产品阵容以及产量将逐步扩大。我们目前预计,在全新车型(包括两款全新跨界车)的支持下,到2026年,该品牌的产量将突破5万辆。

    在4月27日举行的Driving Tomorrow发布会上,路特斯概述了支持其实现Vision80计划所设定目标的重大业务投资,其Vision80计划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

    在发布会上,路特斯透露了该品牌全新车型的更多细节,这款车将作为Elise、Exige和Evora等车型替代计划的一部分,这些车型预计将在2021年底前停产。根据声明,这款内部代号为Type 131的车型将被正式命名为Emira,这个词在许多古代语言中十分常见,经常被译为“指挥官”或“领导者”。这款车将于7月6日发布,其设计受到了Evija的影响。不过,路特斯补充道,“与媒体的猜测相反,这款车并不是一款混动车型”,并表示该新车型将有多个燃油发动机版本,将通过“一个令人兴奋的动力系统合作伙伴”来实现,这种新的动力系统对路特斯来说将是全新的,采用了高效、先进的动力技术,并专门为路特斯进行调校以提供独特驾驶体验。


    Emira的基础架构是路特斯与欧洲和中国团队合作开发的四大新汽车平台之一。这些平台包括:

    • 跑车架构:内部称为“Elemental”,Emira就是基于该平台架构打造。该架构具有灵活和轻量化等特点,并采用了铝材挤压技术。路特斯补充道,“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跑车与前几代路特斯跑车完全不同”。
    • 顶级跑车架构:被称为“Extreme”,Evija纯电动顶级跑车就是基于该平台架构打造,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英国海瑟尔工厂投产。
    • 高端架构:被称为“Evolution”,路特斯表示,这将是“路特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汽车架构”,并为全新的“日常生活方式”系列车型奠定基础。这些车型预计将大幅提高该品牌的零售销量和收入。路特斯补充道,虽然该架构是由英国团队主导和设计,但也与中国、瑞典和德国的团队进行了合作。
    • 电动跑车架构:被称为“E-Sports”,这将源于今年1月与雷诺集团宣布的合作,该合作也将为新一代Alpine跑车提供支持。路特斯工程咨询部门将主导该平台的研发工作。

    路特斯补充道,尽管这些平台在吉利业务集团内部很大程度上是路特斯专有,但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路特斯工程咨询部门获取。

    路特斯还公布了一个基于电动、进化、纯粹、强化和个性化五大原则设定的全新技术路线图——简称为“EAS-IP”。

    • 电动:继Emira之后,路特斯推出的每款新车都将配备电动动力系统。
    • 进化:路特斯表示,它致力于“提供创新和具有吸引力的技术”,并计划随着新产品阵容的推出而扩大,以提高这些技术的吸引力。
    • 纯粹:路特斯表示,除了坚持品牌创始人Colin Chapman的“简单和轻量化”理念作为提高性能的方式外,还将利用技术实现这一点。旨在简化客户的驾驶和拥有体验。
    • 强化:随着新产品的推出,路特斯将进一步发展其在人机界面(HMI)、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UX)领域的优势。
    • 个性化:科技将被用来赋予新车型“一个品牌特征,并且这将成为公司DNA的一部分”。路特斯还计划通过技术实现汽车的可定制化。

    为了支持其推出更多车型阵容以及实现更多的销量,路特斯正在其全球展厅推广一个全新的零售标识计划,并首先应用于巴林麦纳麦展厅。路特斯表示,这一标识计划“充分利用品牌的设计和工程实力,全新营造出一个大胆且新颖的展厅环境,展现出路特斯的美学设计。”不过,这家汽车制造商也表示,展厅只是其“更广泛多渠道零售战略”的一部分,根据该战略,它将与新的合作伙伴一起进入更多的全球市场。另外,路特斯还暗示将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零售体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发布会上还介绍了路特斯未来计划的大体框架,这个计划得到了路特斯近期甚至可能是其整个历史上最大的财政支持,因此其基础要稳固得多。事实上,路特斯新任董事总经理Matt Windle告诉路透社,整个计划的投资将“超过”20亿英镑,路特斯的一位发言人也告诉《欧洲汽车新闻》,其中超过一半的投资已经支出。如果没有吉利汽车持有路特斯集团51%的控股权,很难想象这一计划将如何实现。除了获取足够资金支持(其余部分可能来自融资)外,路特斯还将能够利用整个组织内的规模优势。在声明中,路特斯重点强调了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吉利创新中心,该中心是吉利学院、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和吉利设计部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吉利汽车技术德国公司(GATD)以及吉利在中国的广泛业务。

    英国仍将是路特斯业务的核心,同时专注于跑车的研发和制造。Windle告诉媒体,通过路特斯对英国海瑟尔工厂的投资,将新建一个自动化喷漆车间,并把产能提升至每年5,000辆。Emira也将在该工厂生产,不过Windle表示,这款车型只是路特斯未来向纯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的一个跳板。Windle向《欧洲汽车新闻》表示,在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反馈后,路特斯于2018年敲定了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当时Emira已经在开发中。路透社还援引他的话称,虽然路特斯计划在2028年Vision80计划结束时实现全面电动化,但这一进度可能取决于Emira的受欢迎程度,不过Windle表示:“但2030年底前,我们肯定会实现全面电动化。”Emira将被一款基于与Alpine联合开发的电动跑车架构打造的新车型取代,用于替换A110跑车。根据Windle的说法,这款车预计将于2025/26年左右推出,他为此已经设定了一个严格的计划。他告诉《欧洲汽车新闻》,“我给团队设定的挑战是尝试生产一款与Elmira重量相同的电动跑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虽然路特斯并未公布Emira的重量,不过这款车的重量似乎在Elise Sport 240最终版的922公斤和Evora GT410的1,400公斤之间。众多路特斯爱好者希望这款车的重量能更接近于这个范围的最低值。

    对于路特斯的未来而言,更重要的是基于Evolution平台打造的汽车。尽管路特斯表示,这些车将满足“日常生活方式”,不过考虑到当前的消费者偏好,这些车型预计将属于跨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Windle告诉告诉《欧洲汽车新闻》,第一款基于“Evolution”平台打造的汽车将在“两年内”推出,并将在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推出。他还表示,“这款车将是该细分市场中驾驶性能最出众的车型之一,同时也将是该细分市场最轻盈的车型之一。”基于这个新平台打造的汽车将由吉利在中国武汉开设的一家新工厂生产。Windle对《金融时报》表示,这些车型将有助于路特斯品牌销量提升到“每年数万辆”。

    我们的预测符合这一预期,预计到2025年,路特斯将推出两款跨界车以及一款类似轿车的大型高端车型。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预计该品牌的产量将在2026年突破每年5万辆,未来将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之上。




    福特宣布计划新建电池研发中心

    2020年05月05日

    福特日前已经成立了一个名为Ion Park的新团队,致力于电池开发,并计划新建一个耗资1.85亿美元的卓越电池开发中心,将于2022年底开放。新的电池研发中心预计将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不过福特仍在确定最终选址。被任命为Ion Park总监的Anand Sankaran表示,公司对研发中心选址有具体要求,目前正在评估多个地点。研发中心地址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靠近福特迪尔伯恩总部附近的工厂,当地福特电机和驱动系统制造工厂,以及艾伦公园电池实验室。对于新研发中心可能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福特首席产品平台和运营官Hau Thai-Tang回避了这一问题;新中心将有大约150名员工,其中许多来自福特公司内部,也有一些来自外部。Hau Thai-Tang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体验并渴望享受零排放电动汽车带来的驾驶乐趣,我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生产纯电动汽车。在电池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最终将有助于我们加速这一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以及成本更低的电动汽车……我们正在对福特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内部成本和生产变量,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质量地扩大生产规模。”Ion Park将配备一系列研发、测试和制造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池阵列的设施,并将使用世界领先的工艺来试验创新电池制造技术,“一旦公司实现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垂直整合”,福特就能对采用新型材料打造的突破性电池设计进行快速规模化生产。此前,福特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在接受《汽车新闻》采访时表示,福特最终将自行生产电池。Farley表示:“在第一局比赛中,你可以购买电池,并根据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和成本对多个来源的电池进行挑选。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第二局比赛。新车销量将不断增长。我们已承诺投入220亿美元用于工厂改造和新产品的工程设计。下一个目标是重新考虑电池成本。220亿美元投资中不包含任何电池资源。因此你可以想象,并且可以期待福特在电池制造方面的大量新进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一声明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Farley此前的说法,即预计福特最终将生产自己的电池,而前首席执行官Jim Hackett则认为自主生产电池没有多大价值。尽管Thai-Tang拒绝透露福特自主生产电池的时间,但这位高管表示,当电池从以创新客户为主的第一阶段转向以早期买家为主的第二阶段时,垂直升级的灵活性和可选性将非常重要。Thai-Tang还表示,虽然Ion Park团队最初将基于锂离子电池,不过该公司也将研究固态电池和其他未来电池技术。




    大陆集团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发展智能驾驶业务

    2020年05月04日

    据盖世汽车网报道,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日前与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地平线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致力于发展智能驾驶业务。两家公司计划利用彼此的优势,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开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大陆将发挥其在产品质量管理、供应链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地平线将提供其征程系列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和感知算法。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两家公司去年就在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合作。地平线是中国领先的车规级微芯片制造商之一,专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自动化运行解决方案。地平线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征程5芯片,该芯片具有每秒96万亿次运算的计算能力,能够支持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同时,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业务包括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控制单元。从2018年至2020年,大陆集团在这一领域的订单总额超过90亿欧元(约合108亿美元)。该公司已经基于法国公司EasyMile的EZ10平台,打造出一款名为“大陆集团城市驾乘体验”(CUbE)演示车。




    Bolt与塔尔图大学扩大在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方面的合作

    2020年05月04日

    根据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发布的一份声明,总部位于爱沙尼亚的网约车公司Bolt扩大了与该校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V)技术。此次合作旨在加强自动驾驶实验室在“人工智能(AI)、地图和算法等领域的技术能力,为这些技术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创造更好的条件”。塔尔图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也宣布计划扩大其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小组,将有助于在这一领域创造更好的机会和大学生的实践培训。塔尔图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Jaak Vilo表示:“双方此次达成的这份协议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合作,我们将新设一个教授职位,并招收科学家、博士和研究生。扩大后的研究实验室也将向其他感兴趣的各方开放,帮助验证想法、开发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开展实验项目。此外,还将有更多的学生直接受益此次合作,我们将为他们准备新的课程,并为他们提供实习基地,以帮助他们成长为顶级专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自2013年成立以来,Bolt主要面向东欧和非洲城市提供服务,目前在40个国家已拥有5,000万名用户。2019年,该公司与塔尔图大学合作,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于2026年在Bolt的平台上部署自动驾驶汽车。这一合作此前已获得了来自“支持智能专业化增长领域应用研究”项目提供的一笔拨款。目前已经有许多网约车公司积极涉足自动驾驶领域,并计划在未来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已宣布在上海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试点。该服务将允许上海市嘉定区的乘客使用滴滴出行应用呼叫自动驾驶汽车。

    2019

    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汽车共享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商机

    2019年12月26日

    中国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于12月23日发布了一份关于与广汽合作的声明。这两家汽车制造商已经签署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在多个商业领域探索新的机会。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NEV)、车辆互联互通和汽车平台等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开展深化合作。两家公司还将在汽车制造、汽车金融和售后服务方面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将通过合作,利用各自在海外市场的资源,在全球汽车市场寻求更大的影响力。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此前都承诺将大力投资发展电动汽车和车联网技术。然而,用电动汽车来更新产品阵容的代价十分高昂,特别是目前市场还没有准备好向电动汽车过渡。广汽集团一直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家汽车制造商位于中国广东省的新能源制造基地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它还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合作,共同生产合创品牌电动汽车。另一方面,上汽集团不仅在中国大陆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同时其销售网络还遍布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全球市场。我们预计到2022年,上汽集团在中国大陆以外的销量将超过12万辆,较2018年的68,469辆同比增长75%。但在现阶段,两家公司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并未透露计划合作的具体项目的详细细节。




    福特锐际Escape SUV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

    2019年12月26日

    福特最新款车型锐际已正式在中国市场销售。这款中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由福特与长安汽车的合资企业负责生产,共发布悦享款(Trend)、嘉享款(Titanium)和纵享款(ST-LINE)三款车型。基础悦享款的售价为18.98万元(约合27,070美元),而运动型纵享款的售价为21.88万元。与美国版锐际相比,中国版将只配备2.0升EcoBoos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搭载8速自动变速箱。这款2.0升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48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93牛·米。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福特将锐际定位于翼虎Kuga之上,翼虎自2013年起在中国上市。2014年和2015年,翼虎在中国的销量连续两年超过13.5万辆,但近年来,由于该细分市场进入了大量新品牌,导致该车型销量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今年翼虎在中国的销量将降至历史低点,全年销量不足1.4万辆,而2018年的销量为31,141辆。锐际的上市预计将提振福特在SUV市场的表现。在SUV市场,福特的市场份额正被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等国内竞争对手,以及大众汽车等国际品牌侵蚀。人们认为,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产品发布速度缓慢和本土化水平较低是拖累福特销售业绩的主要因素。2018年福特品牌SUV的总销量同比下滑52.5%,至120,510辆。不过随着福特与江铃汽车共同生产的福特领界Territory的推出,福特2019年销量下滑速度将放缓至同比下滑8.2%。




    东风、标致雪铁龙将延长神龙公司合资期限

    2019年12月26日

    据路透社报道,东风汽车日前已经宣布延长其与标致雪铁龙集团成立的合资企业神龙汽车的合资期限。在12月19日举行的一次电话会议上,东风汽车透露,如果双方同意将欧宝品牌引入中国,神龙公司将拥有欧宝汽车的专有权,并将受益于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东风一名代表对路透社表示:“随着东风和标致雪铁龙合作的深化,我们预计合资公司将在中国继续取得进步。”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尽管标致雪铁龙没有就此事发表评论,但鉴于东风汽车此前计划减持标致雪铁龙股份,以推动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该协议应能确保双方的长期未来。在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中,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指出,东风汽车已同意在交易完成前向标致雪铁龙出售3,070万股股份,但这些股份将被标致雪铁龙注销。合并后,东风汽车将拥有新公司4.5%的份额,这一持股比例降至了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能够接受的水平。与此同时,两家公司合并还将结束标致雪铁龙与长安汽车的合资企业。虽然合资协议的最新变化应能确保双方的关系,但双方还必须解决近期中国市场对神龙汽车产品需求锐减的问题。我们的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神龙汽车销量较2014年的峰值下降近80%,至14.27万辆。虽然预计2020年销量将有小幅改善,但我们预计未来销量仍将进一步下降。不过,如果神龙汽车能继续推进之前报道的重组计划,那么当其复苏时,这家公司应该将能处于更好的位置。




    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

    2019年12月17日

    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宣布其在中国国内生产的Model 3汽车将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根据中国工信部官网发布的公告,Model 3两款配置车型被列入了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资格的车型目录。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两款车型能够获得多少补贴。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今年1月,特斯拉位于上海的新工厂破土动工,预计工厂一期年生产规模为25万辆。上个月,这家汽车制造商获得了中国有关部门批准,可在其上海工厂开始大规模量产汽车。本地化生产和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仅有助于特斯拉降低其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售价,以吸引大众市场消费者,而且从长期来看,还将为该公司的全球利润、利润率以及减少中美贸易关系带来的风险做出巨大贡献。




    奥迪将与上汽合作在国内生产A7L

    2019年12月17日

    奥迪准备将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加入到自己的制造合作伙伴名单,这个德国高端汽车品牌正努力扩大其在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阵容。彭博社援引中国招标采购网网站上的一份文件称,大众集团和上汽集团正邀请零部件生产商竞标成为它们计划生产的奥迪A7L的供应商。报道还补充称,这份文件表明,大众和上汽正在积极推进奥迪国产项目,使上汽能够在中国国内生产奥迪车型。长期以来,奥迪与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一汽奥迪一直是这个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唯一制造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当上汽与奥迪的合作计划在2016年下半年首次公布时,遭到了现有奥迪经销商的反对。多数奥迪经销商担心,通过与上汽合作推出奥迪新车型产品,将加剧该品牌内部的竞争。为了扩大奥迪在中国的产品组合,上汽和大众进行了大量的谈判,并就合作生产车型达成了初步计划。上汽与奥迪合作的首款车型将是A7L轿车。之所以选择这款旗舰轿车,体现出大众有意避免两家中国合作伙伴之间的直接竞争。在与一汽的合作过程中,奥迪一直在扩大其国产车型阵容,其中包括了A4L、A6L和Q5L等大部分畅销车型。今年1月至11月,奥迪在华销量为618,596辆,同比增长3.5%。不过,奥迪仅持有一汽大众奥迪合资公司10%的股份,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利润分成。




    梅赛德斯-奔驰GLB进军中国市场

    2019年12月11日

    11月29日,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推出了全新GLB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该车型提供5座版和7座版两个版本,售价从31.48万元(约合44,750美元)至35.48万元不等。GLB车长为4,638毫米,车宽为1,834毫米,轴距达到2,829毫米。这款SUV搭载1.3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0千瓦,最大扭矩为250牛·米。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在晚些时候推出搭载相同1.3升发动机的低输出功率版本。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梅赛德斯-奔驰此次推出的全新GLB,将成为SUV市场上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这款基于MFA2平台打造的新车型旨在吸引中国希望拥有带三排座椅的多用途车型的年轻消费者。GLB采用的三排座椅设计也是豪华汽车制造商在紧凑型SUV领域首次采用。尽管整体市场放缓,但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仍实现了强劲增长。今年前10个月,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华销量同比增长5.8%,至583,032辆。GLB在中国将由北京奔驰合资企业负责生产,并将在市场上与宝马X1和奥迪Q3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蔚来汽车将推出基于ES6的轿跑SUV

    2019年12月11日

    据当地媒体报道,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汽车预计将于12月28日在其年度产品发布会NIO Day上推出一款全新轿跑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根据网上公布的这款车型的图片显示,这款中型车采用了众多ES6 SUV的设计元素。蔚来汽车目前尚未对这些报道发表评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有意打造一款基于ES6 SUV的新车型。蔚来汽车目前在市场上推出了ES6和ES8两款车型,目标定位为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前10个月,蔚来汽车向客户交付了14,867辆汽车。销售疲软将推迟蔚来汽车基于新一代平台开发新车型的计划。转而基于ES6打造一款改款车型的举动对蔚来汽车提振销量将会有所帮助。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轿跑SUV将是一款小众产品;然而,由于市场对此类产品的积极响应,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中国本土车企)正加快推出新车型。长安CS85轿跑SUV和吉利星越轿跑SUV是这一市场最近推出的新车型。




    戴姆勒和吉利宣布在中国推出高端专车服务品牌

    2019年12月11日

    12月3日,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子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在中国正式推出了高端专车出行服务“耀出行”。戴姆勒表示,该服务将于12月在杭州启动,并计划在2020年扩展到中国其他城市。服务车队由100辆高端专车组成,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E级、V级等车型,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正如此前宣布的那样,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和吉利科技集团将在该合资公司董事会中各占半数席位,两家公司已为其开发了支持国内业务运营所需的相关软件。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耀出行”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强吉利在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布局。自2016年以来,吉利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移动出行服务市场,并推出了主要面向大众市场消费者的曹操出行服务。此次与戴姆勒合作推出的高端出行服务品牌,将使其更好地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耀出行”也是国内汽车制造商推出的首个高端专车服务。未来,杭州和上海等中国主要城市对于高端专车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商务出行方面。




    奥迪计划到2021年在中国推出9款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其他电动车型

    2019年12月04日

    该公司表示,到2025年,所有在中国销售的奥迪汽车都将实现电动化


    来源:奥迪

    根据汽车杂志《汽车新闻》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计划在2021年前在中国推出9款以上的电动车型,该公司还表示,到2025年,所有在中国销售的奥迪汽车都将实现电动化。

    目前,奥迪在中国仅销售两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款是进口奥迪Q7插电式混动SUV,另一款是国产A6长轴距版插电式混动轿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奥迪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再以进口形式在国内销售三款电动车型。该公司计划推出奥迪A7 Sportback、A8豪华轿车和Q5跨界车等三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奥迪最近推出了其旗舰轿车奥迪S8的高性能版本,该车型配备了轻度混动系统以及先进的悬架系统。

    明年,奥迪还将在位于长春的生产基地开始生产奥迪e-tron纯电动车型,该生产基地由大众和中国国有企业一汽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此外,奥迪还在11月20日发布了e-tron Sportback SUV Coupe。




    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合作伙伴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投资44亿美元

    2019年12月04日

    这家德国汽车集团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将超过燃油车

    德国汽车集团大众在11月21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大众汽车(VW)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计划明年在中国投资40亿欧元(约合44亿美元)。作为大众集团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其中约40%的投资将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未来几年,大众计划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将超过燃油车。

    2020年大众在中国针对电动化出行领域的投资将主要涵盖新型电动汽车的生产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大众将于2020年10月在安亭和佛山两座新工厂生产基于MEB模块化电动车平台打造的ID.纯电动汽车。安亭工厂将由大众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汽大众负责运营,而佛山工厂将由大众与一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负责运营。

    大众汽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an Wöllenstein博士表示:“我们的持续投资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我们不会放慢脚步,并将继续以强大的品牌组合和加速电气化来吸引消费者。我对2020年充满期待,明年我们在中国国内生产的电动汽车产量将大幅提升。电动出行领域的成功,将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助力集团于205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最大的市场。2018年,这家德国汽车集团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共售出420万辆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8.5%。大众表示,几乎每五辆在中国售出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电气化是大众集团全球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这其中也包括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这家德国汽车集团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在中国推出14款电动汽车。不过,大众将在2020年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攻势,届时两座即将投产的工厂将开始生产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这两座专门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综合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总的来说,这家德国汽车集团到2025年将推出30款中国国内生产的电动车型,届时大众的销售目标是在中国销售150万辆电动汽车。




    大众Tacqua SUV在中国开启预售

    2019年11月25日

    大众(VW)日前已经开始在中国预售其新款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Tacqua。该车型起订价为120,000元(约合17,050美元)至160,000元。基础版配备1.5升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搭配六速变速箱。高配版将配备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七速变速箱。大众全系Tacqua车型均为前轮驱动。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作为T-Cross紧凑型SUV的姊妹车型,Tacqua将成为一汽大众合资企业(JV)旗下最小的SUV。这款车将与该细分车级市场中的一系列紧凑型车展开正面竞争,包括丰田C-HR和通用别克Encore。大众大力进军SUV市场将进一步提升该品牌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的销售表现。自2018年初以来,大众品牌已经在中国推出了5款全新SUV。截至2019年底,随着Tacqua的加入,这家汽车制造商旗下将拥有8款大众品牌SUV,覆盖B级至D级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最新数据,包括长城和吉利等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仍是国内SUV市场的领先企业,而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制造商正通过调整产品阵容以缩小与本土制造商的差距。




    凯迪拉克在中国推出全新CT5轿车

    2019年11月25日

    根据凯迪拉克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该公司已在中国推出全新CT5轿车,车辆售价在279,700元(约合39,809美元)至339,700元之间。CT5提供六种车型配置选择,车长4,924毫米,宽1,883毫米和高1,453毫米,轴距2,947毫米。该车搭载2.0升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77千瓦,最大扭矩为350牛·米。CT5配备多种先进技术和安全功能,如多达五个人机交互界面、车道偏离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全速防撞自动刹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CT5是一款基于全球Alpha/A2XX平台打造的E级轿车。根据我们的轻型汽车销售数据,该车型将在上海工厂生产,预计今年在华销量约为8,400辆,2020年销量将达到3.5万辆。这家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2019年全球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推出9款新车型,以进一步丰富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凯迪拉克一直在扩大其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轿车市场的产品组合。目前,凯迪拉克在华生产的车型包括XTS、XT4、XT5、XT6、ATS和CT6。这些努力也旨在与领先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宝马和奔驰开展竞争。今年第三季度,凯迪拉克品牌在华销量达到51,049辆,同比增长10.9%。




    丰田与比亚迪将于2020年成立电动汽车研发合资公司

    2019年11月19日

    丰田和比亚迪在11月7日宣布,双方在此前宣布的纯电动汽车(BEV)合作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将于2020年各出资50%,在中国成立一家新的研发公司。两家公司计划将当前各自从事相关研发项目的工程师和岗位转移到新的公司。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新成立的研发合资企业(JV)标志着两家汽车制造商此前宣布的纯电动汽车合作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声明中并没有具体说明未来车型在中国的生产地点,现阶段,合作谈判将集中在技术共享和新产品阵容的开发上。更多关于车型和生产的细节信息预计将在合资企业初步规划阶段之后披露。今年7月,丰田表示将与比亚迪联合开发一款电动轿车和一款纯电动低底盘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以及上述产品所需的动力电池。考虑到比亚迪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其在开发电池和电机等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能力,该合资企业届时在2025年左右投产时,将会为市场带来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比亚迪预计2020年将生产超过24万辆电动乘用车,与2017年4.4万辆相比大幅增长。该公司还不断扩大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方面的投资,目前新工厂正在建设之中。与丰田的合作将使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市场保持竞争优势,并取得将电动汽车从小众市场打造成主流市场所需的规模经济。




    沃尔沃汽车在上海设立电池研究实验室

    2019年11月19日

    沃尔沃汽车于11月7日宣布,其在亚太地区的首个电池研发实验室正式揭幕。该实验室位于中国上海市嘉定区,是沃尔沃瑞典总部之外的首座电池实验室。该研发中心将专注于电动汽车(EV)电池的开发和验证,这些电池将用于沃尔沃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沃尔沃专业电动汽车电池研发实验室将大幅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与其向车辆全面电气化转型保持同步。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此前宣布,计划到2025年其产品阵容中有50%将为纯电动汽车。沃尔沃汽车对电气化的坚定承诺将需要对相关技术的持续投资,以建立电池技术和电动传动系统的专业知识。母公司吉利集团正在重组其业务运营,准备将更多资源投入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上月宣布,双方将成立新公司整合内燃发动机部门,此举预计将有助于沃尔沃汽车将更多精力投入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之中。




    大众汽车提升在华电动汽车工厂产能,目标瞄准特斯拉

    2019年11月12日

    意义:

    路透社援引大众汽车制定的生产计划称,大众汽车将在2022年底前将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100万辆左右。产能提升将为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方面超越特斯拉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中国将成为两家制造商的关键战场。

    展望:

    与通用汽车和丰田等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大众将决定性赌注都押在了利用其面向大众化车型的MEB平台上生产的纯电动汽车。这个模块化汽车平台将使大众汽车能够在关键市场迅速扩大产辆,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随着产量的增加,大众将能够向市场推出售价可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且更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路透社援引大众汽车制定的生产计划称,大众汽车将在2022年底前将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100万辆左右。产能提升将为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方面超越特斯拉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中国将成为两家制造商的关键战场。大众汽车正准备明年在其位于中国的两家工厂生产新一代电动汽车。根据报道,两家中国工厂的产能将达到60万辆。大众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正在上海建设的安亭工厂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大众汽车表示,这座将于2020年投产的新工厂,将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门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的工厂。另外,大众也正在改造德国国内汉诺威和茨威考两家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大众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建设8家MEB工厂以形成强大的生产网络,计划到2025年产能达到100万辆电动汽车。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规模,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过程中必须努力赢得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与开创性地实现在中国本土生产汽车的特斯拉相比,大众在中国拥有近20年的汽车生产经验,有现成的劳动力可以依靠。与竞争对手相比,大众还可以利用其庞大的供应商、工厂和工人基础来更好地抢占中国消费者。然而,尽管拥有这些明显的优势,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全行业电气化转型浪潮中仍然保持谨慎,尤其是对于特斯拉等电动汽车早期参与者的态度方面。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大众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告诉媒体,他不认为特斯拉只是面向小众市场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并不小众。Model 3是一款十分畅销的车型,特斯拉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电池制造商之一。我们非常尊重特斯拉。我们很钦佩特斯拉,这是一个我们需要非常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Diess在新款高尔夫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就目前而言,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Model 3将先于大众MEB电动车型在中国实现量产。大众汽车正准备在11月初在其兹威考工厂生产第一款带有大众标志的电动汽车 ID.3,这对于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而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该工厂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升级改造以适应生产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工厂阶段性改造从2018年开始,将于2021年全面完成。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大众正在对其全球制造网络中的工厂进行改造,以适应该集团未来10年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攻势。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将在全球市场投资500亿美元用于开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这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对外宣布的最积极的投资计划。与通用汽车和丰田等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大众将决定性赌注都押在了利用其面向大众化车型的MEB平台上生产的纯电动汽车。这个模块化汽车平台将使大众汽车能够在关键市场迅速扩大产辆,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随着产量的增加,大众将能够向市场推出售价可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且更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该集团旗下包括奥迪和保时捷在内的高端品牌,正联手开发基于高端电动汽车平台(PPE)打造的电动汽车。

    ID.3作为欧洲市场上第一款MEB电动车型,将测试市场对电动汽车的反应。据称,自5月开始接受预订以来,至9月初ID.3的预订量已经超过3万辆。根据现有信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对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偏好,大众汽车更可能将ID家族中的大尺寸SUV推出中国市场。今年4月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的ID.Roomzz,让市场提前预览了未来大众面向中国市场的电动SUV。到2022年,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斯柯达和大众等品牌有望在中国推出六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

    大众加强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继续引发了市场对这家汽车巨头将如何对抗特斯拉等有着雄心壮志的明星企业的讨论。尽管特斯拉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但Model 3和即将推出的多用途车型Model Y初期在中国市场将定位于高端市场,从而限制了它们对大众市场消费者的吸引力。如果大众能够迅速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改善服务和充电基础设施,这家汽车制造商将在赢得大众市场消费者方面处于有利地位。此外,大众还将面临比亚迪和北汽等活跃本土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根据我们轻型汽车替代推进系统预测,随着汽车制造商不断在中国推出新的电动汽车产品,到2022年,纯电动车型的铭牌总数将从2020年预测的240个左右增长至超过300个。




    长城汽车将在2020年推出欧拉R2电动汽车

    2019年11月12日

    长城汽车将于明年推出欧拉品牌下的第二款电动汽车(EV)。R2基于ME平台打造,车长3,625毫米,车宽1,660毫米,车高1,530毫米,轴距为2,490毫米。R2的尺寸比R1微型电动汽车要稍大一点,车身风格类似于紧凑型面包车。预计R2的续航里程为305公里。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长城汽车计划在欧拉品牌下推出四款车型。其中,R1和R2车型主要面向城市通勤者打造。尽管R2车型的发布已经从2019年第三季度推迟到2020年,但是R2的上市仍然会加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除了欧拉品牌外,长城汽车还与宝马达成了在中国合资生产Mini品牌电动汽车的协议。两家汽车制造商还宣布计划开发一个新的电动汽车产品阵容,共同分享专业技术知识和供应商资源。不过截至本报告发稿前,两家公司合资企业的新项目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北汽将在新品牌下推出智能汽车

    2019年11月05日

    据路透社援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的话称,北汽汽车集团将在全新品牌“BEIJING”下开发智能汽车,并希望与其合作伙伴戴姆勒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展开合作。据报道,北汽将投资人民币200亿元(约合28.3亿美元)为其BEIJING品牌研发新产品平台。其中,BMFA平台将致力于生产油电混合产品,而BE22平台将用来作为高端电动汽车(EV)的架构。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上周,北汽集团发布了其全新品牌BEIJING,以实现自主品牌整合。新品牌将整合北汽纯电动汽车品牌北汽新能源和主营燃油汽车的品牌北汽绅宝。徐和谊的言论引发了外界对戴姆勒可能参与BEIJING品牌网联汽车技术研发的猜测。报道还表示,这家汽车制造商打算通过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和传统动力汽车重塑其未来车型阵容。此前,北汽的竞争对手,国有的一汽集团推出了一系列新开发的高端车型,成功实现了红旗品牌的振兴。今年前9个月,红旗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23%,达到63,640辆。从这个意义上讲,BEIJING品牌的推出,将为北汽进军“全新高端”汽车市场提供新的机遇。




    比亚迪发布e3电动轿车

    2019年11月05日

    比亚迪日前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轿车,进一步扩大了旗下电动汽车(EV)产品阵容。e3是一款轴距为2,610毫米的紧凑型轿车,此次推出两种续航版本。配备100千瓦电机的长续航版本在新欧洲标准行驶循环(NEDC)下的续航里程有望达到405公里。标准续航版本配备一台70千瓦电机,NEDC续航里程为305公里。两款车型都有资格享受政府购置补贴。长续航版本补贴后起售价129,800元(约合18,366美元),标准版补贴后起售价103,800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比亚迪在其e2和e3车型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所谓的“焕能水晶”设计语言仍然遵循比亚迪最新的设计理念,其特点是引人注目的前脸进气格栅,圆润饱满的车身线条,以及运动和硬朗的姿态。比亚迪e系是专门面向中国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而开发的纯电动产品线。与该公司唐、宋、元、秦系列车型组成的王朝产品线相比,e系车型售价更低,更适合首次购车者。e3是紧凑型跨界车e2的轿车版,e2起售价为人民币89,800元。2019年前9个月,比亚迪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2.3万辆,同比增长130%。




    特斯拉公布带自动驾驶功能的国产版Model 3售价

    2019年11月05日

    特斯拉于10月25日开始接受带自动驾驶功能的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的订单。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国产Model 3的售价为355,800元人民币(约合50,330美元)。该价格包括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而在此前该功能是选装的。这家汽车制造商预计将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向消费者交付国产版Model 3。特斯拉将继续从美国进口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Model 3至国内销售,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439,900元和509,900元。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本周公布今年前三季度财务业绩(1月至9月),总收入同比增长21%,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与上半年相比,第三季度Model 3交付量显著增长。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还表示,其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本周已开始进行试生产。据称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要比美国生产的Model 3便宜约65%。随着特斯拉计划未来12个月提升国产版Model 3的产量,上海工厂将对该公司的全球利润和盈利能力做出巨大贡献,不过前提是这款入门级车型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如果特斯拉想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站稳脚跟,那么包括Model 3轿车和即将推出的Model Y在内的多样化产品组合将至关重要。对外零售价为355,800元的国产版Model 3正处于利润丰厚的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中心。尽管整体市场放缓,但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等传统汽车品牌在华销量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国产版Model 3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NEV),将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该车型也有资格享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这些优惠政策有望为Model 3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其能与燃油汽车一较高下。




    恒大与宾尼法利纳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2019年10月29日

    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日前与意大利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签署了一项战略协议,为恒大旗下恒驰汽车品牌设计研发一系列全新电动汽车。该协议是对现有不同车型设计开发合同的补充。宾尼法利纳与恒大之间战略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宾尼法利纳在整车开发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研发能力和资源,以及恒大集团的现有资源,共同设计和开发出个性鲜明的新产品,凸显先进原创设计,”宾尼法利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恒大最近的举动,包括之前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NEVS股权,以及此次与宾尼法利纳的合作,为其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铺平了道路。与宾尼法利纳的深入合作将加速该汽车制造商新车型的发布。恒大最近还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在中国南方城市深圳推出智慧能源服务,在社区停车库车位上设置充电桩。一旦新车型实现量产,该项目将促进其电动汽车在深圳的销量。对于恒大集团旗下恒驰汽车品牌这样从零开始的企业来说,其面临的挑战并不在于能否设计出一款好产品,而在于能否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大规模量产。虽然恒大已决心发展成一家主流汽车制造商,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通过一个商业上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




    东风标致-雪铁龙合资公司在中国开设第一家经销店

    2019年10月29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JV)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PCA),日前在中国北方河南省焦作市开设了第一家经销店,将同时销售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的车型。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将在同一店内销售两个品牌的汽车。不过,为了避免混淆,店内给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设立了单独的展厅。神龙公司计划今年在全国不同城市建设60至80家类似的双品牌协同店。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面对中国市场销量的严重下滑,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在9月份敲定了一项重组旗下合资企业的计划。标致雪铁龙宣布的业务复兴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的事业发展计划(至2025年)。其中,2019年的目标是将企业盈亏平衡点降至18万辆以下,并通过降低成本争取实现现金流由负转正。神龙公司将开始整合制造资源,处理闲置资产,提高系统效率,并在中国推出更多车型。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推出14款新车型,仅2020年就计划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自2017年以来,由于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日益增长,神龙汽车一直在努力解决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问题。根据S&P Global轻型汽车销售数据,2019年标致雪铁龙集团旗下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在华销量预计将进一步下滑至15.26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8.5%。




    麦格纳中国新工厂的首台电驱动系统投产

    2019年10月29日

    据《中国汽车新闻》报道,麦格纳国际位于中国上海的新工厂已经开始量产电驱动系统。据报道,该工厂占地6.6万平方米,将为大众汽车集团在欧洲和中国生产的下一代电动汽车生产齿轮、逆变器和电机等产品。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日益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为麦格纳提供了巨大支持,2018年麦格纳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扩张。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同比增长59.9%,达到127万辆,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1.7%,达到125.6万辆。今年7月,这家加拿大供应商与北汽集团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将在中国镇江市共同成立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合资企业(EV),这也是麦格纳在欧洲以外投资建设的首个整车制造工厂。与此同时,大众一直在推动其新能源汽车实现本土化供应,大众此前承诺在未来两年内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0%的车型将实现本土化生产。今年6月,大众在天津的变速箱工厂开始生产电动马达和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




    保时捷新一代911正式在中国上市销售

    2019年10月22日

    保时捷日前宣布了新一代911跑车即将在中国上市销售,同时进一步公布了相关车型的定价。入门版911 Carrera 3.0T售价为126.5万元(约合17.935万美元)。该车搭载3.0升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为336千瓦,最大扭矩为530牛米。配备四驱系统的Carrera 4 3.0T和Carrera 4S 3.0T的售价分别为134.3万元和153.8万元。敞篷版价格从142.1万元至169.5万元不等,具体视动力系统和规格而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去年11月,保时捷在美国全球首发新一代911。这个传奇的德国跑车品牌在全球首发之后,终于在中国上市销售。新一代911将继续以保时捷在市场上已经取得的成功为基础,同时强调保时捷作为传统跑车制造商的出身。对于保时捷来说,由于消费者对其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市场一直是其全球销量的主要推动力。今年前9个月,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4%,达到64,237辆,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对Macan和Cayenne SUV的强劲需求。保时捷首款电动跑车Taycan今年晚些时候将在美国上市,并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推出。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增持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奇点汽车

    2019年10月22日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已向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奇点汽车投资近1亿美元,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7%左右。报道称,伊藤忠商事有意在奇点汽车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持股比例,包括奇点汽车是否能成功推出首款iS6纯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奇点汽车是中国几家正面临资金困难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之一。该公司此前曾宣布,计划在2019年推出其首款车型iS6;不过由于某些原因,iS6不得不推迟上市。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注资将有助于加快iS6的上市。今年早些时候,奇点汽车与丰田达成协议,将向后者购买电动车技术。这家初创公司还将利用伊藤忠商事与共享出行公司Via Transportation的合作关系,开发移动出行市场。不过,奇点汽车的第一步仍然是将其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推向市场。




    沃尔沃汽车和吉利计划整合内燃机业务

    2019年10月15日

    意义:

    沃尔沃汽车和吉利计划将双方现有的内燃机业务合并为一个独立业务,共同打造开发下一代内燃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新一代全球供应商。这项计划将为沃尔沃汽车专注实现全系高端车型电动化铺平了道路。

    展望:

    这项计划被认为是两家汽车制造商通过整合研发资源和共享技术,在吉利集团内部实现更大协同效应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前,吉利和沃尔沃已经在平台研发方面实现了技术共享。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作开发了CMA平台,随后通过推出领克品牌和吉利品牌,迅速扩大其产品阵容。


    沃尔沃汽车和吉利计划将双方现有的内燃机业务合并为一个独立业务,共同打造开发下一代内燃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新一代全球供应商。10月7日,沃尔沃汽车公司在一份公司声明中宣布了这一合并计划。这家吉利集团旗下的瑞典汽车制造商在声明中表示:“这项计划将为沃尔沃汽车专注实现全系高端车型电动化铺平道路。”沃尔沃汽车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一半,而另一半来自混合动力汽车。对吉利来说,这家计划成立的新实体将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吉利汽车、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LEVC)和领克品牌等提供技术先进且高效的内燃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同时,这项新的独立业务还可以向第三方汽车制造商供应产品,提供潜在的收入增长机会。

    这项计划成立的新业务意味着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之间的又一次重大产业合作,将在运营、工业化和财务等领域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在工作分配方面,此次业务合并并不会直接导致双方现有员工失业,新成立的企业将吸纳沃尔沃汽车目前约3,000名员工以及吉利旗下内燃机业务的约5,000名员工,包括研发、采购、制造、IT和财务部门。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正分别在公司内部将旗下内燃机业务分拆为新的部门,这是双方合并独立新业务的第一步。新业务的详细计划仍在制定中,并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这项计划被认为是两家汽车制造商通过整合研发资源和共享技术,在吉利集团内部实现更大协同效应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前,吉利和沃尔沃已经在平台研发方面实现了技术共享。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作开发了CMA平台,随后通过推出领克品牌和吉利品牌,迅速扩大其产品阵容。长期来看,吉利希望CMA平台能够发挥与丰田TNGA平台类似的作用,通过持续改善和一致的质量标准,实现卓越生产。模块化平台的灵活性还将支持多种动力系统选择,包括汽油、插电式混合动力、轻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动力解决方案。

    这两家汽车制造商都承诺大幅提高产品组合的电气化程度,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目标,以及消费者对品质出众、驾驶乐趣十足的电动汽车的需求。不过,即便对业内成熟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也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游戏。根据吉利此前发布的公告,其目标是到2020年,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车型的电气化率达到90%,这在国内车企中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预计吉利汽车集团内部将开展更多的内部重组和品牌间合作,以平衡技术投资和成本管理。

    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日益收紧的燃油效率目标也促使汽车制造商寻求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实现排放合规。未来十年,市场对先进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技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动力系统业务的合并计划,在更大层面上也将为吉利集团开辟新的机会,通过向业内其他车企提供技术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创纪录,中国工厂将于10月份开始生产

    2019年10月15日

    特斯拉日前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交付量和生产量均创下季度新高。这家电动汽车(EV)制造商第三季度交付量约为97,000辆,产量达到96,155辆。特斯拉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其预估的交付量约为97,000辆,这一数字是较为保守的,因为只有在“车辆交付给客户,并且所有文件工作正确无误完成后”才会将其计入到交付量中。特斯拉还表示,第三季度收到了创纪录的净订单,部分积压的未交付订单推迟至第四季度。特斯拉表示,第三季度“几乎所有”的Model 3订单来自此前没有预订的客户,从而“巩固了向产生强大的有机需求的过渡”。特斯拉表示,第三季度共生产了16,318辆Model S和Model X,79,837辆Model 3轿车,共交付了17,400辆Model S和Model X,以及79,600辆Model 3。另外,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特斯拉计划10月份在中国开始生产Model 3。路透社报道称,由于订单、人工与供应商的不确定性,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何时能达到2019年底在新工厂每周生产1,000辆汽车的目标。特斯拉9月份获得中国政府核准将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为该工厂10月份投产扫清了障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特斯拉将单独公布其第三季度财务业绩。随着Model 3产量继续增长,该公司继续公布创纪录的季度交付量数据。与2018年第三季度相比,Model S和Model X的交付量大幅下降,意味着特斯拉创纪录的交付量主要是基于价格更低的车型,这可能会对其盈利能力和季度收入带来影响。虽然有人担心Model 3将蚕食Model S或Model X的销量,但Model 3也带来了新的买家,提高公司的整体销量和规模。特斯拉并没有公布各地区的销量明细。特斯拉于2018年7月与中国政府就超级工厂达成初步协议。特斯拉Model Y在美国投产之后,预计晚些时候该工厂还将增加这款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产量。




    安波福与现代汽车组建自动驾驶汽车合资企业

    2019年10月08日

    意义:

    汽车行业供应商安波福和现代汽车公司宣布将组建一家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合资企业(JV),这家公司估值达40亿美元,在双方共同出资中现金部分占16亿美元。

    展望:

    这家新公司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近期成立的合资企业或合作安排之一,安波福和现代汽车也参与了其中多项合作。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即将在多个相关用例中部署,但这家新合资企业似乎更加专注于网约车应用,而安波福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丰富经验。

    汽车行业供应商安波福和现代汽车公司日前联合宣布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JV),以推动“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以及可量产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联合声明中写道,现代汽车集团和安波福将各自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并且合资公司的估值将达到40亿美元。声明称,安波福不会向合资企业出资现金,但将贡献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大约700名“致力于开发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员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摩比斯将共同出资16亿美元现金和价值4亿美元的车辆工程服务、研发资源和知识产权。

    新合资公司将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并将由安波福自动驾驶移动出行业务总裁Karl Iagnemma领导。该公司拥有的整合资源意味着,合资公司将在美国和亚洲(包括韩国)设立技术中心。尽管合资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没有披露,但两家公司宣布,现代汽车和安波福将各自任命相等人数的董事会成员来管理合资公司。声明称,该合资公司在韩国的基地(由现代汽车集团出资)将作为“一个关键技术中心、车辆改装基地以及自动驾驶移动服务平台的测试基地”。两家公司预计,韩国先进的5G基础设施和现代汽车集团在当地汽车市场的强大存在,将“刺激”合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告表示,该合资公司旨在进一步加强安波福和现代汽车集团在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方案生态系统中的行业领导地位。该合资公司将从2020年开始测试完全无人驾驶系统,并计划将2022年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提供商、车队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可生产的自动驾驶平台。现代汽车执行副总裁Euisun Chung还表示,合资公司并不会影响现代汽车在网约车、数据或自身网络服务方面的计划。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S&P Global研究和分析总监Egil Juliussen称,这家新公司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近期成立的10家合资企业或合作安排之一,安波福和现代汽车也参与了其中多项合作。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即将在多个相关用例中部署,但这家新合资企业似乎更加专注于网约车应用,而安波福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丰富经验。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名为“安波福自动驾驶移动出行”,展示出两家公司在专业知识和资源方面的有趣结合。多年来,安波福(包括其前身德尔福)一直走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前沿,目前该公司在拉斯维加斯与来福车合作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新合资公司总部设于波士顿与安波福/德尔福收购nuTonomy公司有关,后者总部位于波士顿,并且在新加坡和波士顿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自2018年以来,安波福与来福车在拉斯维加斯联合开展了一个无人驾驶汽车试运营项目,很大程度上基于nuTonomy的项目。现代汽车此前还宣布,计划在2024年大规模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现代汽车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度要比安波福慢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的重点一直放在收购初创企业和内部开发上,与许多其他汽车制造商没有什么不同。现代汽车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建立“现代CRADLE创新中心”,旨在整合全球资源推动创新。现代CRADLE第五个创新中心在本周正式成立。

    Juliussen表示,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其他重要的合作关系和合资企业包括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合作推动Cruise AV发展,软银也对其进行了投资;福特和大众最近关于Argo AI的声明;现代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共同投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rora;梅赛德斯-奔驰和博世;梅塞德斯-奔驰和宝马;英特尔-Mobile,宝马和安波福的合作,其中也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大陆;Waymo和日产在日本的合作;Waymo和雷诺在法国的合作。

    在潜在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应用方面,有多项用例正在研发之中。其中包括在机场、校园、办公园区等封闭场所的固定路线面包车或巴士;最后一英里货物配送;机器人出租车,Waymo在这领域处于明显领先;无人驾驶卡车以及私人使用的自动驾驶汽车。Juliussen表示,S&P Global预计,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个人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在2025年之前不会出现,而且出现之初也仅限于特定领域,很可能是此前机器人出租车已经投入运营的领域。尽管现代与安波福的合作可以为现代提供技术,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后期的需求,但9月23日发布的声明似乎将重点放在研发最先应用于机器人出租车的技术上。安波福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是行业领导者之一,尽管通用、福特和丰田均已表示有意进入这一领域,或宣布了相关的计划。




    日产推出IMk城市通勤电动概念车

    2019年10月08日

    意义:

    日产日前发布了面向城市通勤的IMk概念电动汽车。这款概念车基于一个全新电动汽车平台打造,搭载最新ProPILOT高级驾驶员辅助技术和车联网功能,包括日产能源共享和无形可视化技术。

    展望:

    日产表示,这款紧凑的概念车融合了时尚设计、先进技术和强大的电动汽车加速性能,从而打造出“终极城市通勤者”。这款概念车是在日产智行科技的愿景下开发,这一愿景将诠释驾驶体验、动力以及与社会各个环节的全新融合。


    (IMk 概念车,图片由日产汽车提供)

    日产汽车于10月1日发布了面向城市通勤的IMk概念电动汽车(EV)。这款电动汽车结合了紧凑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并实现了100%电气化。日产表示,这款概念车体现了这家汽车制造商在日产智行科技(NIM)愿景下的全新设计语言。这款概念车基于一个全新电动汽车平台打造,搭载最新ProPILOT高级驾驶员辅助技术和车联网功能,包括日产能源共享和无形可视化技术。日产汽车执行设计总监Satoru Tai表示:“作为一款新时代小型电动汽车,无论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还是在传统的日本村庄中,日产IMk都能轻松应对。此外,IMk不仅结合了日产的传统设计,还融合了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它的设计不受日本传统汽车概念的束缚,将与日本文化交织在一起。我希望这款豪华的小型电动汽车能让众多客户找回驾驶的乐趣。”

    IMk的设计灵感来自日产全新的设计理念“永恒日式未来主义”。概念车采用了传统的日式汽车设计,包括极具辨识度的V-motion中网和组合式尾灯。支持智能手机的ProPILOT远程泊车功能可以在司机和乘客下车后自动寻找停车位,当需要用车时,只需轻轻点击按钮就可以召回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在这款概念车上集成了连接性功能。司机可以将他们的智能手机与汽车连接,验证他们的身份,并自动应用个性化设置,包括座椅位置、车内照明和气候控制。这款概念车还可以与家庭能源系统整合,利用日产“车辆到家庭”技术来用剩余的电池容量来平衡家庭能源需求。日产还推出了I2V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来自传感器的信息和来自云端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从而跟踪车辆的周边环境,并预测车辆前方的情况。日产将在2019年东京车展上展示这款IMk概念车。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日产表示,这款紧凑的概念车融合了时尚设计、先进技术和强大的电动汽车加速性能,从而打造出“终极城市通勤者”。这款概念车是在日产智行科技的愿景下开发,这一愿景将诠释驾驶体验、动力以及与社会各个环节的全新融合。日产称,其设计师们对日本都市汽车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种让人一窥未来都市汽车外观和感觉的全新设计。“我们在IMk的设计细节中融入了‘日本DNA’。例如,保险杠、车轮、轮胎、车窗、尾灯、车顶和尾翼的处理都借鉴了水引(一种由日本米纸做成的细绳)绳结的图案。正如水引自然飘动的样子,IMk概念车的前侧、左右两侧和后侧也融入了这种灵动的图案,给车辆外观和内饰营造出一种全新的体验,”Tai说道。

    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在IMk概念车中引入了自主研发的所有自动驾驶和连接技术。这款概念车搭载了最新ProPILOT 2.0驾驶员辅助系统,将允许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双手脱离方向盘。另外还搭载了最近公布了无形可视化技术,可以融合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图像,帮助司机看到视线盲区内的物品。日产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这项技术。日产声称这项技术能够围绕车辆绘制360°的虚拟空间,令驾驶变得更安全、更有趣和更舒适。日产汽车在2017年11月发布了“日产M.O.V.E to 2022”中期事业计划,从2017/2018财年起至2022年共计六年时间。2018年3月,这家汽车制造商详细介绍了这项计划中涉及到的电气化、自动驾驶技术、互联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等方面的目标。




    海拉与中国一汽深化合作

    2019年09月27日

    两家公司的合资企业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将成为一汽高端品牌红旗的主要供应商


    来源:海拉

    德国照明电子产品供应商海拉在9月17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已与中国汽车制造商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FAW)达成协议,将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作为一汽高端“红旗”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这包括提供成熟的前照灯系统以及车身和内饰照明领域的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此外,两家公司还寻求进一步深化在一汽品牌和合资企业方面的合作。

    “一汽和富维多年来一直是我们亲密而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很高兴能够进一步扩大这种合作,并通过我们的照明解决方案更好地支持一汽旗下的众多品牌,”海拉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全球照明业务的Frank Huber博士说道。“我们的战略是进入中国,服务中国。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一汽的合作,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理念,并加强我们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最新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海拉与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该合资公司专注于为中国市场研发和生产汽车前大灯。“我们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我们希望进一步稳步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因此与海拉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汽富维公司董事长和一汽集团采购负责人张丕杰表示。“汽车照明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塑造车型(特别是红旗品牌)外观和形象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很高兴能与海拉以及合资企业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合作伙伴,将为我们提供非常复杂的照明系统,”他补充道。

    海拉自1992年进军中国市场。这家供应商共经营16家公司(包括5家合资企业),拥有员工超过5,500人。2018/2019财年,海拉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8亿欧元。中国是海拉的一个重要市场,该公司将继续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上个月,海拉与总部位于中国北京的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今年4月,海拉还与中国广西汽车集团旗下的五菱汽车工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国市场开发照明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AutoX获得由东风汽车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

    2019年09月27日

    据DealStreetAsia报道,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AutoX已经完成了由中国东风汽车领投的1亿美元A轮融资。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硅谷孵化器Plug and Play、香港HKSTP以及其他投资机构也参与了此次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建设自动驾驶车队以及扩充技术团队。AutoX将与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合作,计划将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部署至物流领域。此次融资之后,公司还计划进军东南亚市场。AutoX创始人兼董事长肖健雄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口,人们在出行、物流、外卖等方面有着极大的需求,也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AutoX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最近,AutoX与上海有关部门合作,计划到2020年初在嘉定区投放100辆机器人出租车。今年7月,该公司与电动汽车(EV)制造商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合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欧洲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今年1月,AutoX宣布将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9年消费电子展上展示其自动食品杂货配送技术,将向与会者自动配送免费汉堡。




    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东风集团宣布为中国合资企业制定重组计划

    2019年09月16日

    意义:

    面对中国市场销量的严重下滑,标致雪铁龙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已敲定了一项重组旗下合资企业神龙公司(DPCA)的计划。

    展望:

    如果标致雪铁龙想要在中国市场恢复增长动力,需要重新审视并解决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高销量车型缺乏本地化、对消费者偏好变化反应迟钝以及产品规划滞后等。不过,由于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在短期内无法逆转,因此这一复苏过程将会较为缓慢。S&P Global目前预计,标致雪铁龙集团2019年在华销量将同比下降35.4%,到2020年将进一步小幅下降至15万辆。

    面对中国市场销量的严重下滑,标致雪铁龙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已敲定了一项重组旗下合资企业神龙公司(DPCA)的计划。标致雪铁龙宣布的业务复兴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的事业发展计划(至2025年)。其中,2019年的目标是将企业盈亏平衡点降至18万辆以下,并通过降低成本争取实现现金流由负转正。2020-2021年间,计划进一步将盈亏平衡点将降至15万辆,并在此期间实现业务盈利。从长期来看,其销售目标是在2020年至2021年间恢复到25万辆左右,到2025年增长至40万辆。

    神龙公司将开始整合制造资源,处理闲置资产,提高系统效率,并在中国推出更多车型。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推出14款新车型,仅2020年就计划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2020年后,每一款新车型都将有电动版推出。合资企业即将发布的一款产品是新一代标致2008,这款车型将于2019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全球首发。代号为E43的新车型也计划于2021年前在中国上市。据称,E43是在国内研发的一款全球车型,将出口至全球市场。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标致雪铁龙目前在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和长安汽车各自成立了合资企业。神龙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和销售标致和雪铁龙品牌的车型,而长安标致雪铁龙则专注于定位更为高端的DS品牌。神龙公司旗下的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两大主流品牌合计产能超过100万辆,代表了标致雪铁龙在中国的大部分产能。因此,标致雪铁龙此次决定重组陷入困境的合资企业,对这个法国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复兴至关重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这个法国品牌在中国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市场所占的份额为0.9%,轿车市场所占份额更少,仅为0.7%。此前有报道曾暗示,标致雪铁龙将采取包括关闭工厂和裁员在内的积极成本削减措施,以帮助其减少在市场上的损失。尽管标致雪铁龙在其最新声明中并没有公开提到这些措施,但在短期内为了应对销量暴跌,这些措施是不可避免的。S&P Global轻型汽车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雪铁龙和标致在中国的总销量为248,237辆,同比下降34%。预计2019年这两个品牌的销量将进一步下滑至15.8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6%。

    神龙公司必须解决其高企的产能闲置问题,从而恢复盈利能力。从长期来看,神龙公司的目标是将产能削减至54万辆左右。其武汉工厂的年产能将从原先的90万辆降至30万辆。其余部分产能削减将来自成都工厂,削减后年产能为24万辆。E43预计将成为新一代雪铁龙C5轿车,这款车型的投产肯定会提高神龙公司在中国的产能利用率。另外,这款车型将从中国出口至全球市场。

    神龙公司产品计划是其复兴计划的核心,该公司承诺在2020年至2022年间将推出14款新车型。然而,要夺回已经失去的市场份额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就阻碍标致雪铁龙在华增长问题分享了我们的观点。如果标致雪铁龙想要在中国市场恢复增长动力,需要重新审视并解决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高销量车型缺乏本地化、对消费者偏好变化反应迟钝以及产品规划滞后等。不过,由于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在短期内无法逆转,因此这一复苏过程将会较为缓慢。标致雪铁龙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脆弱的销售网络,多年来其销售网络也因令人失望的销售业绩而受到重创。S&P Global目前预计,标致雪铁龙集团2019年在华销量将同比下降35.4%,到2020年将进一步小幅下降至15万辆。




    德国邮政子公司将与奇瑞汽车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轻型电动商用车

    2019年09月16日

    德国邮政子公司StreetScooter和奇瑞控股集团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电动货车。两家公司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总投资估计高达5亿欧元(约合5.51亿美元)。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合资公司生产的轻型电动商用车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这家合资公司年产能可达10万辆,计划于2021年开始量产。该合作项目还将包括生产和采购的本地化,以及开展国内销售和服务。合资公司还计划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开发轻型电动商用车组件、技术、车辆架构和设计、自动驾驶物流和能源解决方案。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奇瑞是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负责开瑞品牌轻型商用车的生产。此次与StreetScooter达成的协议将为奇瑞提供轻型电动商用车市场的增长机会。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将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并且有意开拓选定的海外市场。过去三年里,中国的轻型电动商用车市场一直在稳步增长。在轻型电动货车领域较为活跃的汽车制造商包括上汽Maxus以及日产与东风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郑州日产。预计到2025年,中国轻型电动商用车的产量将从2020年预期的7.9万辆增长至15万辆。




    长城P系列皮卡正式下线

    2019年09月09日

    据新浪网报道,长城汽车8月30日宣布其重庆工厂正式投产。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全新P系列乘用皮卡作为该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也同时量产下线。长城重庆工厂将拥有16万辆产能,主要生产长城皮卡和哈弗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此前有报道显示,长城汽车在重庆新建的工厂投资达45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这是长城汽车在中国建造的第四家制造工厂。这家新工厂将使长城汽车得以在SUV和皮卡车市场仍保持强劲增长的华南地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P系列也被称为炮系列,是基于长城Wingle系列车型所打造的更为高端的皮卡产品。根据S&P Global轻型汽车销售数据库,长城汽车去年在中国共销售13.8万辆皮卡,是国内皮卡销量领先的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致力于加强其在皮卡市场的领导地位,以抵消WEY品牌的销量下降。长城汽车下一步还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总部河北省以外的地区,以开拓利润更为丰厚的华南市场。作为其业务拓展计划的一部分,长城汽车还将在江苏、浙江和山东新建工厂。到2021年,这些新工厂预计将为这家汽车制造商每年新增65万辆产能。




    2019年成都车展:大众捷达VS5、长安CS75 PLUS、雷克萨斯RX上市

    2019年09月09日

    意义:

    2019年成都车展将于9月5日正式开幕。为期一周的成都车展是中国最大的地区性车展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参展。

    展望:

    由于车展计划在下半年举行,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中国国内车企,将继续利用这一活动作为支撑其零售销量的一个关键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中国汽车制造商尤其热衷于在现有铭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改款车型。通过这些措施,也使他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拥有更多样化的产品。

    2019年成都车展将于9月5日正式开幕。为期一周的成都车展是中国最大的地区性车展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参展。本文对此次车展进行了预览,重点介绍将在车展上展示的一些明星车型,包括大众捷达VS5、长安CS75 PLUS和雷克萨斯RX,这些车型都将在本次车展上推出。

    大众捷达VS5将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大众已于7月份公布了捷达VS5的预售价格以增加订单。这款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车长4,419毫米,车宽1,841毫米,车高1,616毫米,在中国的预售价为8.98万元(约合13,055美元)至11.98万元。VS5将采用与大众速腾和奥迪A3相同的EA211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0千瓦,最大扭矩为250牛米。在低配版车型上,这款发动机将配备MQ250手动变速箱。大众此前将‘捷达’提升为大众品牌旗下的全新子品牌。作为捷达品牌的首款车型,VS5将引领捷达进军中国入门级汽车市场,与吉利和长城等本土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长安汽车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展示了CS75 PLUS,新车将在此次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这款D级SUV车长4,700毫米,车宽1,865毫米,车高1,710毫米,有望提升长安在中型SUV市场的地位。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长安在CS75 PLUS上推出了两款不同外观的设计路线,一个是现代版,一个是运动版。与标准版CS75 SUV相比,PLUS版轴距更长,达到2,710毫米,从而有助改善内部空间。CS75 Plus预计将搭载两款发动机,一个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个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将在2019年成都车展上推出了星途品牌的第二款车型星途LX。奇瑞表示,星途LX车长4,533毫米,车宽1,848毫米,车高1,699毫米,这款车的定位在星途TX中级SUV之下。新款LX将配备奇瑞1.6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7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

    长城汽车公司将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展示其2020款WEY VV7 SUV。2020款WEY VV7有望比之前的版本搭载更多功能,比如自适应LED大灯和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功能,从而提振WEY品牌的销量。该汽车制造商还将在车展上展示新的VV7 GT轿跑SUV和插电式混动版VV7。

    雷克萨斯将在成都车展展示其2020款RX SUV改款车型。雷克萨斯将提供6座和7座版RX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RX的长轴距版RX450hL,也将进入中国市场销售。RX是雷克萨斯在中国第二畅销的SUV,将与凯迪拉克XT6和沃尔沃XC 60等高端车型展开竞争。

    凯迪拉克将在成都车展上展示国产版凯迪拉克CT5。国产版CT5将提供豪华型和运动型两种外观风格。该车搭载2.0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虽然CT5不太可能撼动宝马5系和奥迪A6等高端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不过,作为凯迪拉克家族的新成员,这款车型的运动型外观可能会赢得原本选择沃尔沃S90和雷克萨斯ES等竞争对手车型的年轻客户的青睐。

    吉利博越PRO是基于现有博越SUV全新设计的车型,将成为该品牌在成都车展上最重要的车型。博越PRO也可以被看作是博越车型的高级版,因为它保留了许多博越车型特有的设计元素。吉利希望通过博越PRO等新车型的推出,进一步提高旗下车型的平均售价。吉利表示,为了增强博越PRO的吸引力,它将消费者的反馈融入了新车型的设计中。重新设计的后备箱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储物空间,并且比博越更加容易装卸个人物品。博越PRO的内部空间设计比博越更加宽敞,同时也更加精致。博越PRO还将成为吉利汽车首款搭载GKUI19智能生态系统和自主研发的专用车用芯片E01的车型。这些升级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车联网应用体验。目前,标配版博越仍在市场上发售。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车展计划在下半年举行,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中国国内车企)将继续利用这一活动作为支撑其零售销量的一个关键平台。今年前7个月,国内汽车制造商在华市场份额已萎缩至39.1%,为了吸引消费者,他们尤其热衷于在现有铭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改款车型。今年1月至7月,由于国际汽车制造商采取了优惠购车等积极营销措施,国产品牌乘用车的总销量同比下降20.8%,至455万辆。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加快新车的发布速度。同时还必须在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例如作为VV7 SUV补充的长城VV7 GT以及博越升级款的吉利博越PRO,都是国内车企应对市场挑战策略的体现。通过这些措施,也使他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拥有更多样化的产品。




    极星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并确定将在年底前实现极星1的交付

    2019年09月03日

    意义:

    8月27日,极星宣布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这对这家快速发展的汽车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位于成都的极星工厂将生产采用碳纤维车身的极星1混动轿车。极星还宣布了其全球制造厂商识别代码,正式标志该品牌成为一家独立的汽车生产公司。

    展望:

    电动汽车品牌极星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球品牌。该品牌已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并计划于2020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由于中国对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也被认为是极星品牌的一个关键市场。此前的报告显示,该公司预计一半以上的销量将来自中国市场。这一目标是基于该公司在中国首个生产基地——成都工厂的建成,以及面向大众市场的紧凑型电动轿车极星2的推出。


    极星在中国成都建造生产中心。图片由极星公司提供

    8月27日,电动汽车(EV)品牌极星宣布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这对这家快速发展的汽车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极星还宣布了其全球制造厂商识别代码,正式标志该品牌成为一家独立的汽车生产公司。极星生产中心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成都市,将为这一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奠定坚实基础。极星成都工厂将生产采用碳纤维车身的极星1混动轿车。目前该工厂已如期完工,将为中国和全球出口市场生产汽车,预计2019年底前将向客户交付首批汽车。极星1的最大功率为600马力,峰值扭矩为1,000牛米,将成为极星品牌在中国生产的首款车型。

    在该公司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极星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表示:“我们承诺将在2019年建成第一座生产工厂,并且我们将在今年向客户交付汽车,我们曾经承诺将会与众不同——我们再次兑现了我们的承诺。这对于极星的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自豪的时刻。”

    这个有着雄心壮志的高性能汽车品牌希望其新的生产基地能够展示极星卓越的生产能力和品牌文化。全新成都生产基地由著名建筑和设计公司斯诺赫塔精心设计,拥有一个客户体验中心,包括一条试车跑道和一个可以俯瞰工厂全景的玻璃中庭。新工厂计划每年生产500辆极星1汽车,计划在三年内总共生产1,500辆。在成都工厂生产极星1之后,极星2车型将于2020年初在中国路桥工厂生产。极星计划到2020年底在中国11个主要城市开设20家经销商,其中首家经销商将于今年年底在北京上线。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电动汽车品牌极星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球品牌。除了总部所在的欧洲市场,该品牌已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产品。该品牌还计划在2020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由于中国对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也被认为是极星品牌的一个关键市场。此前的报告显示,该公司预计一半以上的销量将来自中国市场。这一目标是基于该公司在中国首个生产基地——成都工厂的建成,以及面向大众市场的紧凑型电动轿车极星2的推出。目前,极星只计划在成都工厂生产极星1车型,这是一款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高性能双门轿跑车型。由于其市场定位和高达145万元人民币(约合20.2万美元)的售价,该车型在全球市场的销量不会很高;不过,这款车在树立极星作为高性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形象以及展示极星的技术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出极星1之后,该品牌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极星2将于2020年上半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将与特斯拉的Model 3展开竞争。这两家汽车制造商正在相互参考各自车型本土化生产的时间。目前,特斯拉在华销售正在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上海建造其在华首个生产基地。上海超级工厂预计将于2019年底建成,能够满足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生产。两家汽车制造商投资在国内建造生产工厂旨在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新车型在华的零售价格,从而与蔚来汽车等本土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展开竞争。

    极星2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它将基于由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共同开发的紧凑模块化架构(CMA)平台打造。极星2将在吉利路桥工厂进行生产,这将使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吉利集团内部实现更大的协同作用。吉利已经利用这一架构来生产集团内部沃尔沃汽车、极星、领克和吉利等品牌推出的高产量紧凑型汽车。预计到2020年,基于CMA平台打造的汽车销量将从2019年预测的15万辆增长至超过33.5万辆。




    宝马X3 M和X4 M在中国上市销售

    2019年09月03日

    宝马全新X3 M和X4 M已在中国上市销售。宝马于8月27日宣布了两款新车型的定价。宝马X3 M和宝马X4 M将分别以83.99万元(约合117,200美元)和86.9万元的起价发售。两款车型都配备了宝马最强的3.0升直列六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新开发的高转速发动机配备了M双涡轮增压技术,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53千瓦,峰值扭矩达到了600牛米。而宝马X3 M Competition和宝马 X4M Competition车型将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进一步调教,最大输出功率提升22千瓦,达到375千瓦。在内饰方面,搭载可电动调节的运动座椅、Vernasca皮革内饰、专属M驾驶舱、M真皮方向盘和M换挡,彰显出M系列车型所具有的驾控感与豪华感。

    S&P Global 观点深度解析

    由于宝马X3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3系轿车的热销,2019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强劲增长。今年前7个月,宝马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同比增长16.4%,达到51,377辆。宝马X3 M和X4 M等车型的推出,旨在吸引中国财力雄厚的高性能汽车爱好者,他们同时也在关注奔驰GLE AMG等竞争产品。目前,宝马X3 M和X4 M在中国作为进口车销售,部分产品位于宝马在美国的斯帕坦堡工厂生产。

    {"items" : [ {"name":"share","enabled":true,"desc":"<strong>Share</strong>","mobdesc":"Share","options":[ {"name":"facebook","url":"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php?u=http%3a%2f%2fprod.azure.ihsmarkit.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oem-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twitter","url":"https://twitter.com/intent/tweet?url=http%3a%2f%2fprod.azure.ihsmarkit.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oem-highlights.html&text=OEM%e4%ba%ae%e7%82%b9+%7c+S%26P+Global","enabled":true},{"name":"linkedin","url":"https://www.linkedin.com/sharing/share-offsite/?url=http%3a%2f%2fprod.azure.ihsmarkit.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oem-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email","url":"?subject=OEM亮点 | S&P Global&body=http%3a%2f%2fprod.azure.ihsmarkit.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oem-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name":"whatsapp","url":"https://api.whatsapp.com/send?text=OEM%e4%ba%ae%e7%82%b9+%7c+S%26P+Global http%3a%2f%2fprod.azure.ihsmarkit.com%2fmobility%2fen%2fInfo%2fchi%2foem-highlights.html","enabled":true}]}, {"name":"rtt","enabled":true,"mobdesc":"Top"} ]}
    Filter Sort
    • About Mobility
    • Contact Customer Care
    • Contact Sales
    • Subscribe
    • Polk Privacy Statement
    • Careers
    •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History
    • Investor Relations
    • Press
    • © 2025 S&P Global
    • Terms of Use
    • Cookie Notice
    • Privacy Policy
    • Do Not Sell My Personal Information